手术室实习小结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实习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制定美术课堂规则
我所从教的学校地处河西,学生家庭条件不如河东的好,不重视孩子上美术课的家长很多,加上美术是孩子们眼中的副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属于可有可无,觉得美术课上不上无所谓,理所当然,带不带美术工具也无所谓,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学生作业没法完成,有效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带全学具材料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制定了美术课堂规则和惩罚措施:1.不迟到。2.带美术工具。3.不经别人允许不可拿别人的东西。4.不能乱扔垃圾。制定好后,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向学生公布,让他们充分了解这些规则。一旦将这些规则和惩罚措施贯穿始终,学生一定会认真对待这些规则,并努力遵守它们。当然,还要借助校讯通给家长们发信息,让他们给孩子准备美术工具。事实证明,以上工作非常有效,不带美术工具上课的孩子大大的减少,有效教学不再是一句空话。
二、制定上课班级的座位表
一些副科老师常常抱怨学生纪律差,上课难。究其原因,我想是老师不认识学生(更谈不上了解)所致。一周上十几个班的课,每班一节,也难怪记不住学生名字。为此,我制定了我所上课班级所有的座位表,哪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全部一目了然,遇到学生有违纪行为,我随口叫他的名字进行提问,这样又给了他面子,又提醒了他老师认识他,有效解决课堂纪律问题。其实教室的座位安排对于课堂管理有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座位安排妥当,学生就会自觉遵守纪律,开心愉悦地学习。所以开学第一天,我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座位,令学生感到轻松自在,然后我会用铅笔在座位表上写下他们的名字,几天后,可以为出现纪律问题的学生调整座位,最好把他们放在前排,老师的眼皮底下,这样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三、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小组长管理组员
传统的座位安排不利于学习及管理,因此我把美术室的座位划分为九个小组,学生围着桌子团团坐,平均六七个人一个小组,组长直接对老师负责。九个组长就是老师的九双眼睛,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一名合格的小组长,能够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定一名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督促组长积极主动的组织小组进行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的意识。同时,他们还能帮助老师提醒个别违反纪律的组员遵守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小组长在班级课堂管理中功不可没。
四、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尤为重要。我校地处河西,由于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其他学校相比,比较薄弱一点,所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培养书写习惯。统一用8开素描纸,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按照美术作品的规范要求,教育学生一律在画纸背面的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从小自律。引导学生在课后,把废纸及时放进废纸篓里。上好色彩课后,在清洗调色盘时应注意相互谦让,有序排队、节约用水。下课,整理美术用品、排桌椅,并检查教室环境卫生。3.培养带学具上课的好习惯。下课前,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用品,在黑板上做好“用品提示”。上课前,检查学生学习用品。4.规范语言。通过教学,使学生积累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能使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学科专用术语。如:学生作品相互点评时,能运用画面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线条流畅等语言。
五、及时批改美术作业
美术作业的批改是美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同学沟通的一个最好途径,能否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正确评价,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取得成功和提高的关键。我常常在美术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批改美术作业,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并给予适当肯定,然后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方案,如“这幅作业线条大胆、流畅,有创造力,如果把颜色涂得均匀,就会更好看”等等。这种方法,使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当堂反馈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指出问题后及时更正,并能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莓.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J].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2003(33)
篇2
关键词 手术护理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2015年5月问我院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们的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2.4±3.5)岁;在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8例,他们的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0.6±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性。
(二)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嘱咐患者静养,保证睡眠,避免大幅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注意饮食和营养搭配。
观察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均进行细节护理。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术前细节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疼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担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加探视患者,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术前一天,还应做好腕带标识佩戴及核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在腕带上准确、详细地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床号及手术名称等资料,在入室前经核对无误后,并由交接护士签字后才能室,再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确保无误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2、术中细节护理。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后,以亲和的态度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并安慰患者家属及陪同。术中,护理人员应始终陪护在患者身边,并紧握患者双手,以给予患者支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在术中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严格、认真清点手术器械,以防影响手术进程。在手术过程中,还要指导与协助患者调整,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3、术后细节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擦拭身体,并盖好被褥,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并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以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的情况,并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同时做好患者体征变化的记录,并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好有效的防范。另外,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加入到护理工作中,多陪伴与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下床运动,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三)评分方法
①护理质量评分。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及生活护理等五大维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具体评价标准是:①非常满意:得分>86分。②满意:得分在71~85分之间。⑨一般:得分在50~70分之间。④不满意:得分
(四)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比较护理满意度时采用卡方检验,在比较护理质量时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为统计学分析软件,当P
二、分析与比较
(一)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为(9.20±0.6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为(5.06±1.40)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二)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在观察组4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5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2例,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0例,满意度为97.92%;在对照组4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0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8例,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7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3例,满意度为79.1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三、讨论
篇3
Abstract: Objective of detail room nursing care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effect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ethods hospital in May 2014 - May 2015 period 160 cases were treated surgical patients, using random draw metho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ng room details care, analyzed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quipment management, equipment ready, Nurse with skill,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Keywords: operating room; details care; care and safety; quality of care
手术室护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好、做到位,尽可能规避护理风险,逐渐完善手术护理流程,确保手术室护理的质量。近年来,众多学者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让患者体会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3]。本次研究笔者为进一步完善手术护理流程,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和质量,对比分析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 发现细节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前提下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45.28±9.6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2例、骨科手术30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13例、神经外科手术3例;手术方式:传统手术45例、微创手术35例。干预组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0~74岁,平均44.82±10.6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20例、骨科手术31例、妇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12例、神经外科手术4例;手术方式:传统手术43例、微创手术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方式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主动积极有效沟通,进行健康教育(病情、手术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等),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评估患者皮肤、各项生理指标是否稳定,是否禁食禁饮;核对检查手术器械,确保手术所需器械齐全。另外,进入手术室后,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给予疏导,消除紧张和恐惧,告知患者手术重要性及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安抚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负面情绪所致的不利影响,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正确摆放,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协助其保持舒适的;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弹性等生命体征,及时纠正患者发生变化的摆放。手术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瞳孔等变化情况,积极主动询问患者麻醉时是否出现不适感。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注重保暖措施,确保其在温暖状况直至回到病房。输液前,热敷药物液体,保持合适的温度,一旦患者出现麻木等异常,则要对麻木部位进行按摩。另外,检查核对手术台物品,尤其是一次性物品,要及时处理,防止进入腹腔而进行二次手术;避免患者身体接触金属物品,在使用电凝、电刀等器械是要注意保护好电极板,确保电源安全,防止烧伤或者触电等不良事件发生。③术后护理:术后轻柔身体,把握搬运的和力度,防止触碰引流管;对于麻醉未苏醒患者,要给予侧卧、平卧,且头要偏转向一面,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正常流出。下肢手术患者要抬高和固定患肢,腹部手术患者给予左侧躺倒,确保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待回转病房后,亦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储存手术标本,做好登记和处理。术后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要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采用手术室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标准评分[4]从手术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4个方面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采用本院护理部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根据患者评分将其分为满意(>90分)、比较满意(70~90分)、一般满意(60~69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笔者将所得的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 P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质量
干预组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等特征,目前,手术室护理流程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严重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安全性,缺陷重者可导致患者伤残、功能障碍甚至死亡[2]。故手术室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医学界重点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5%(χ2=4.1026,P=0.0428),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命安全。围手术期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功能缺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家庭以及医院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5]。故消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质量,是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篇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13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中男73例,女62例,年龄 7~72 岁。膝关节半月损伤125例,均行镜下检查、半月板切除或部分切除;关节游离体4例,均行镜下游离体切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 5例,均行关节清理、滑膜清理或切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1例,行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按照手术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及对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围术期安全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均一致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及均采用常规手术三方核查、腕带识别、体表标识等安全护理措施。
1.2.1.1 对照组:对对照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提供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即术前一天按常规访视患者,告知其手术方式及术前注意事项。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查阅病历,主要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皮试结果、有无传染病史、手术方式、特殊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手术当日按常规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三方(患者、病区值班护士、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核查。进入手术室后三方(麻醉医师、手术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再次核查无误后开始手术但不执行手术暂停程序。
1.2.1.2 实验组:对实验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者提供安全护理加强措施,即术前选择适当时机进行访视[3]、手术当日术前“四方核查”、术中“三方核查”及术后满意度调查。术前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不流于形式:态度和蔼的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年龄和文化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力,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对手术的焦虑心理以及无助感,给予心理支持,取得患者的信任。
对患者告知手术方式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同类病患现身说法为例并强调膝关节镜手术的最大优势:先进性、技术发展的成熟性,可直观、创伤小、高效、痛苦小、康复快等优点。
简介手术过程,告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及其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告知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的认同并积极配合。
加强手术中的安全管理:手术当日三方(患者、病区值班护士、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核查后进入手术室等待手术,与麻醉开始前由过去的三方核查改为经四方(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患者)按“十二对”要求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并确认腕带标识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4],无误后方可进行麻醉。
执行手术“暂停”程序:麻醉起效后于手术开始执刀时,执行手术暂停程序,由手术主刀医生宣布“开始暂停”,手术医生宣读病人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预计耗时、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信息项目。经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对上述信息进行最后一次核对确认后巡回护士口述“核对正确”方开始手术。
1.2.2 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手术“三方核查”落实率及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
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采用手术患者病室与手术室交接表来进行统计,如术前准备项目按时执行例数、未按时执行例数、取消例数等。
手术“三方核查”落实率:利用手术“三方核查”表,分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时段查看一处签名不合要求为“未落实”。
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10个条目,条目的主要内容涉及术前的访视、交接时核查的内容、进入手术室后有无再次核查、执行手术暂停的情况、患者手术安全感、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保护患者的隐私、手术过程中是否及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手术结束后是否将随身携带物品一路带回、对手术室护理的整体评价等。每位患者满意度最高得分为100%,即100分。对每个条目回答有五个选项,即“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比较不满意”及“十分不满意”,分别计分为10、8、6、3、0分。由手术室人员于术后第二天进行调查表格的发放,最终根据表格的发放填写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术中“三方核查”落实率及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的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前准备的完好率(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83.5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好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三方核查”落实率
两组患者手术“三方核查”落实率的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三方核查”执行且签字落实率(97.01%)明显高于照组(59.70%),具有显著性明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三方核查”落实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为97.01%,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83.58%),经卡方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围术期实施加强安全护理有利于保障术前准备完好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直观、微创、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康复快的特点,是骨科常见的微创手术。因手术时间短手术室人员在术前访视时易流于形式。加之患者患病以来长期产生的不适感同时伴有焦虑、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以及对手术的惧怕心理,直接影响手术进展和术后的康复。因实验组在术前访视中在时机选择上更多地考虑患者的意愿、介绍手术全过程更细致、更多地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心理支持等,更好地引导患者积极和按时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使术前准备的落实率得到大的提升。
3.2围术期实施加强安全护理促进手术“四方核查”落实
围手术期实施加强安全护理措施,认真严格执行“十二对”、“四方核查”,进一步的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使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信任指数进一步升高。在开展执刀时的手术“暂停”程序初始阶段,虽遇到部分人员有抵触情绪,并且部分手术医生也认为没有必要实施“暂停”,一度出现巡回护士追着手术医生跑的现象,但通过不懈努力和反复宣传,针对本院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手术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将执行手术“暂停”程序由原来的巡回护士宣读患者信息项目模式改为由手术医生宣读手术患者信息项目,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协助核查模式。通过以上方法的更改后手术安全核查表的签名落实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签名落实率达到97.01%。将被动核查变为主动核查,真正将手术暂停机制落实到位,使每一位手术参加人员的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了手术室的安全护理质量。
篇5
关键词:老年胆结石;临床疗效
胆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的一种类型,且女性发病的几率高于男性;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细症状,如果结石在胆囊颈部发生嵌顿则会出现上腹部剧烈的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因此选择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临床上治愈此病具有重要意义[1]。为探究老年胆结石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本文对比分析了我科6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年到2013年12月由门诊收入住院部的68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每组34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3±7.6)岁;其中4例患者胆内结石为多枚,28例患者胆内含有2枚结石,36例患者胆内结石为1枚。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胆绞痛、黄疸、右上腹疼痛伴发热。所有患者行B超、CT或胰胆管造影检查示:胆总管直径在5.0~10.0mm之间;排除胆囊炎、胆囊息肉等疾病的患者[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结石数量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取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在右肋缘下方取一长约4~6cm的切口,开腹后进行胆总管、肝脏、胆囊及周围组织的探查,根据探查结果行胆囊切除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完成后结扎胆囊管残端,行腹腔清理后逐层缝合伤口。
1.2.2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的情况下,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通过“3孔法”往患者腹腔插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将Calot三角暴露,并行胆囊管以及胆囊的分离处理,行胆囊以及胆囊动脉夹闭处理后,于近胆囊处行胆囊管凝断处理,检查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夹牢固后,选电钩行胆囊剥离处理,胆囊床电凝止血。若胆囊结石过多或过大,可行碎石处理后选碎石吸附器或者取石网篮取出胆囊以及结石。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3讨论
胆囊内及胆管树内的结石都称为胆结石,是一种特殊的凝结物。胆结石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炎症的发生、发作性腹痛等,若结石进入胆总管后还可发生胆管炎、黄疸以及胰腺炎等,治疗不及时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其身体素质的降低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治疗难度增加[4]。其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有体外碎石、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保守方法,但是由于药物使用的效果不佳,目前,临床上对其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临床上对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主要有3种模式:①择期手术;②急诊手术;③保守治疗。而手术方式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吻合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T管引流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等。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自腹腔镜应用于胆囊结石手术中以来,因其独特的自身优点,如患者的应激反应小、手术切口小愈合后无瘢痕形成、提高术后伤口的美观、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等,使其临床使用价值不断提升,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经过对本文研究结果的分析,由表1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由本文研究表2的数据可得出: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以上分析和阐述,笔者认为,临床上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较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理论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通过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42-43.
[2] 王怀安,王青.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08-4909.
[3] 付克伦.腹腔镜与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2011,02(2):25-27.
[4] 许勇.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结石症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5-36.
篇6
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05年7月至2009年4月,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小儿清洁手术病例共93例,为非抗生素使用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围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小儿清洁手术病例93例,为抗生素使用对照组。两组病例男116例,女70例;年龄(6.3±2.1)岁,年龄2~13。共包括小儿腹股沟斜疝91例,小儿鞘膜积液61例,小儿体表血管瘤18例,多指13例,其他4例。入选病例已排除机体易感因素如贫血、慢性疾病、肿瘤等,术前体温正常。两组患儿的年龄分布、手术时间相近,具有可比性(P> 0.05)。
1.2 伤口感染诊断标准 查阅病历若记载伤口及其周围红肿热痛或出现深部感染临床表现,无论有否血象支持或细菌学证据,均按伤口感染诊断。在感染与否无法界定时按感染对待。
1.3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查阅病例若记载术后48 h内出现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或查体发现咽充血或扁桃体肿大等相关体征,血象提示细菌或病毒感染,均诊断术后呼吸道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伤口感染 未使用抗生素组1例多指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出现伤口红肿,有轻度化脓性感染征象,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另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腹腔镜术后出现内环口处经皮穿刺点红肿、硬结,考虑线结反应,按伤口感染处理。使用抗生素组中,1例鞘膜积液患儿行开放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后出现伤口局部红肿,无化脓性感染。两组伤口感染率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手术非相关部位感染 未使用抗生素组呼吸道感染2例,使用抗生素组呼吸道感染3例,两者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外科清洁手术一般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仅对于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渗血多或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如放置永久性假体、人造血管等)者可考虑使用;对于Ⅱ类切口,均可考虑使用抗生素;而Ⅲ类切口则必须使用抗生素。而实际情况是,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非常普遍,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了世界性细菌耐药性的日趋严重[2]。规范并严格管理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患者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加上手术打击,术后抵御外来微生物侵袭的能力有所下降,理论上术后出现伤口感染或者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应增加。可能出于以上考虑,小儿外科医生在清洁手术患儿身上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居高不下,而且存在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反映出医生对术后感染的担忧。但是,抗生素的滥用,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3]。目前认为小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有:①新生儿(容易有肺部并发症)手术;2腹部手术有污染可能者;3肠道手术的准备;④严重的腹部创伤(包括开放性创伤); ⑤早产儿、低体质量儿、营养不良或使用激素者。
小儿外科清洁手术种类多为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多指、体表血管瘤等,一般情况下患儿体格发育未受影响。以上几种手术方式均较为简单,小儿麻醉也日趋成熟、安全。所以,在排除机体存在易感因素如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情况下,该部分患儿对于手术打击还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本次回顾性对照分析的结果也提示,对于小儿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伤口、呼吸道是否出现感染无显著性相关,说明了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小儿患者同样适用,小儿清洁手术一般情况下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而未使用抗生素组伤口、呼吸道感染率共为4.25%,根据“任何术后预防期感染率超过5%的外科手术均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的标准[4],亦未达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要求。
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即使仅针对于围术期用药的方法而言,亦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有相当部分患儿的抗生素是术后才第一次使用的。已有研究明确表明,术后3 h内使用抗生素几乎没有预防感染的效果[5]。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对于维持患者机体微生态的平衡稳定,在世界范围内减少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需要强调的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需有力的监督机制保证,实施规范化预防用药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响应。如果能够将合理用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医院考评标准中,那么,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就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另外,建议将临床医师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纳入外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中,外科临床医师应积极参与。还有就是建立一支称职的临床药师队伍,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实行药师下临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咨询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顺利实施。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2] 李宏光,李淑芬.临床抗生素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130-131.
[3] 黎沾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4-15.
篇7
[关键词] 导管室;连台手术;空气消毒;菌落数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088-03
Analysis of air disinfection method in continuous operations in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room
WANG Ruixia1 GUO Weizhen1 ZHANG Weijun2
1.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graphy,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Lanzhou 730030,China;2.Medical Laboratories Center,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Lanzhou 73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ir disinfection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air disinfection methods in continuous oper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141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with similar tim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an interval of 30 minutes. In the first group,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surgery, the air disinfection and purific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second group, the laminar flow purific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as operated for 30 minutes before the surger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hird group, the purification was operated for 30 minutes before the surger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end of the surgery, the laminar flow purific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as switched off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number of associated bacterial colonies was tested. Result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operation,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9 cm diameter plate was exceeded only in the first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group and third group. After the start of the operation,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secon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but until the end of surgery, the number of colonies was not exceeded;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third group was the lowes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theter room;Continuous operations;Air disinfection;Number of bacterial colonies
楸苊舛嘀治⑸物及有病菌在医院内部肆意传播,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感染现象,应对医院进行定期、定时的空气消毒[1]。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的病症人群居多[2]。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先进科技的融入,使得介入手术成为一部分病症患者的治疗首选,其不仅能够使手术时间得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轻医疗工作者繁重的工作压力,更能使患者的被治疗时间得以缩减,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介入手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疾病的快速治疗,且便于康复。但由于介入手术仍具有创伤面小,且治疗时间较短等特点,导致众多患者在具有选择性的前提下,大多均选取此种治疗方式。由此便导致医院导管室手术台的设置数量,无法满足过多患者的手术需求,使得连台手术出现急剧增加现象。而随着连台手术的增多,其中的问题便也愈加凸显,即导管室空气消毒问题。若未能确保手术中菌落数符合标准,则患者极易在术后出现细菌感染现象[3]。因此,在众多导管室中均设置有空气消毒作用的层流净化空调系统。现对2016年1~12月间,我院导管室层流净化空调系统所采用的三种空气消毒方式,做出监测与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参考文献]
[1] 杨兰菊,贾秀华,康爱民,等.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33):287-288.
[2] 孟云.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眼科连台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5(11):105-106.
[3] 王梅,王义芳.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连台手术中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2,9(6):473-474.
[4] 李露芳,贤惠,谢迭来,等.不同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4064-4065.
[5] 周鸿志,周正容,李瑗,等.非层流手术室剖宫产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 22(22):5063-5064.
[6] 史作霞,宋静,刘梅.心导管室空气培养细菌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17(23):74-75.
[7] 柴炜红.心导管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46,48.
[8] 刘红艳,茆尤尤,熊辛,等.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对心脏导管室接台手术空气消毒效果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5(23):126-128.
[9] 庄薇,荣洁敏. 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0(03):46.
[10] 张峥,郭秋月,陈淑敏.连台手术间隙应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的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4(14):396-397.
[11] 杨丽.连台手术空气消毒不同方法效果比较[J].实用全科医学,2008,5(21):541-542.
[12] 杨莉,易婧,冯雪莲.连台手术紫外线与臭氧空气消毒的效果比较[J].西部医学,2007,5(6):1007-1008.
[13] 康晓伟.非净化手术室连台手术空气消毒实验报告[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0(12):35.
[14] 李馨,史作霞,张文彦.接台手术次数对心导管室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5(9):354-355.
篇8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140-02
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护理质量以及安全性非常关键,属于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专科技术,同时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降低护理期间各类安全隐患的出现,避免对病人手术之后的恢复效果产生影响[1]。临床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手术病人的生理功能紊乱,降低手术期间以及手术之后损伤和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减少手术安全隐患。本文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8.12),所选100例手术病人通过奇偶法施行分组,其中50例手术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对策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手术病人接受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手术病人29例,男性手術病人21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3.06±7.36岁;研究组中男性手术病人30例,女性手术病人20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4.08±6.74岁。
1.2方法给予研究组手术病人细节护理:在病人进入到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等,帮助病人平躺于手术台,采取压缩带固定病人四肢,给予病人心理安抚,确保病人的血压与心率水平平稳,为病人连接心电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护理人员帮助医生为病人开展麻醉,放置腹腔镜配套仪器到病人的身体右侧,预先打开二氧化碳气腹机开展自检;在为病人建立气腹之后,依照手术需要对于气腹压力给予调整,防止由于气腹压力过高对于病人肝脏血流量产生的影响,连接各类管道与导线,防止导线出现扭曲与打折,确保管道畅通;手术期间严格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改变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马上汇报手术医生,提高对病人的保暖,防止出现寒战等不适反应,此外如果手术期间需要采取冲洗液冲洗病人腹腔,需要提前预热冲洗液到37摄氏度;手术结束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气腹机开关进行关闭,拔出气腹管,当病人腹部气体获得充分排净之后将套管针拔出,仔细清点手术器械、缝针与敷料,确认无误之后,消毒病人手术切口[2]。
给予对照组手术病人常规护理对策:调节手术室内部温度与湿度,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到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到60%,严格控制手术室内部流动人员数量,护理人员重视无菌与消毒措施。
1.3评价标准通过手术室护士长评价两组手术病人接受不同护理对策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病人得分越高代表其护理质量越高[3]。
通过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记录两组手术病人接受不同护理对策之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将结果划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计算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算同时处理本文所得相关数据,其中t值代表检验计量所得资料,卡方值表示检验计数所得资料,两组之间的差异采取P值进行计算,将P值看作判断指标,倘若所得P值小于0.05,表示各项临床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倘若所得P值超出0.05,代表各组之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接受不同护理对策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篇9
关键词:胆结石;全面护理;效果
胆结石是当今比较常见的病,它是胆管系统中的一些成分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析出并凝结而成的结石,医学界把发生在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统称为胆管结石,把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症状称为胆囊结石,做手术是迄今临床对胆结石进行治疗最有效方法[1]。但是临床中做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胆结石患者治疗期间实行全面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手术期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病情好转的几率。本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45.7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3.5年。实验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4~77岁,平均46.7岁;患病时间1~11年,平均3.7年。抽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患病情况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主要步骤如下:①手术前护理:帮助患者做各种手术前常规检查,尽量避免手术禁忌症的发生;手术前向患者介绍胆结石相关的知识以及手术后能达到的治疗成果和应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制定不同的饮食规范,确保营养,以便患者能以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下进行手术。②手术中护理:手术时,低声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平常的心态,密切观察患者在手术中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确保手术进行顺利。③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将患者送进病房,对患者的术后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有效治疗[2],保证患者病情往良好方向发展。对患者出现的疼痛进行合理用药,帮助患者翻身,使患者能尽快康复。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都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χ2检验进行处理分析,P
2 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13例完全治愈21例产生明显效果17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67%。实验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20例完全治愈,29例有明显效果,2例无效;有效率为96%。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所用时间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01±1.63)d和(6..62±1.23)d,手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
3 讨论
在进行肝结石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较高,患者很容易受到手术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忽略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会使得治疗后效果不佳。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对病情变化发展非常关注,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对患者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本文研究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完全治愈有20例,而采用一般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完全治愈只有13例,采用全面护理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手术后无效的只有1例,而采用一般模式下的胆结石患者有17例。研究表明治疗效果明显比采用一般模式的好,住院治疗时间也更短。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能使得患者康复得更好、更快,减少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增加了护理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红,李文君.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21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3(9):774-776.
篇10
关键词:循证护理;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对比
胆囊结石是普通外科常见病,病程较长,患者大多数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右上腹绞痛,有饱腹感,更严重的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腔镜外科手术切除来治疗,但是患者在围术期仍会表现出焦虑不安、手术前紧张、术后疼痛等症状,对手术的实施以及患者术后恢复带来负面作用,影响治疗效果[1]。相关资料显示循证护理对该疾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为了验证循证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对本院近几年来胆囊切除手术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1年间所接收的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为(45.3±6.3)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右上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经B超检查确认为结石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其详细护理措施为:①术前护理:由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入院后对新的住院环境较为陌生,且由于患者对于该疾病的认知度较低同时由于其疼痛感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焦虑、不安等情绪的出现。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住院环境的介绍,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石性胆囊炎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情况的讲解,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该疾病的认知度,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的回答,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2],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患之间配合,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都提供有力保障。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对患者给予鼓励以免患者过于紧张的心理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定要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同时术中要保护患者的隐私[3],对患者的手术切口采用无菌加盖巾进行保护,术中护理人员在传递器械过程中动作迅速且轻柔,不可出现失误,也要尽可能减少细菌感染切口情况的发生,为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提供保障[4]。③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由于切口疼痛、限制活动等情况也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对患者的伤口愈合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术后的情绪变化进行关注并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同r鼓励患者要保持愉悦心情,让患者认识到愉悦心情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5],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每日要对患者的引流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若患者引流袋中液体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伤口敷料及时更换保证患者伤口的干燥,避免伤口感染情况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应用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应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是指发生于胆囊颈部或胆囊内的结石发生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6],但是由于该疾病与消化道疾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因此在临床诊断也要注意与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等的鉴别,以免误诊导致患者疾病治疗延误。同时,近年来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一种针对性护理方式越来越被需要[7]。循证护理正是一种结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并根据权威研究成果,制定出适合单个患者病况的护理计划,将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的手术效果提高,减轻患者手术痛苦[8]。
在本次研究中,循证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5.49±2.13)d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9.38±3.26)d,平均住院费用(5214.53±501.3)元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7321.59±607.8)元,且对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P
根据该研究可以看出,对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于临床中去。
参考文献:
[1]蔡桂程,马小玲.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4):2182-2184.
[2]袁桂芳.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0):20-21.
[3]李碧.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10):324-324.
[4]陈华媛.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0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