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绿化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

篇1

【关键词】校园绿化 环境育人 和谐校园

校园绿化要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化带,有选择地配置树木花草,在整体统一绿化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区的特点,努力创造出适宜的校园环境。同时校园绿化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园林美学的观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造景,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重要性。每所高校至少都有数以千计的教职工和大学生,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文化层次、素质修养、审美品味等都较高;他们思想解放,接收新生事物快,对精神文化生活欣赏和追求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校园绿化美化的高档次、高品位的要求是迫切的。实践证明:高校校园绿化美化状况的好坏,与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道德品质都有极大的关系,美好的校园环境,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形象生动,可视可感,人们从中可以领略花草树木的内涵,如松柏坚贞不屈傲霜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员工,是一种感化心灵的教育方式,让广大师生员工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法纪观念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激励师生员工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乐于奉献,促进文明素质的全面提高,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校园绿化是指以人工的方式在校园里栽种树木花草,使校园环境更好地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更有利于高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健康地发展。校园绿化不仅具有美化校园、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降低噪音,促进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清静幽雅、舒适安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之尽情享受大自然,从而激发起师生员工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校园绿化美化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也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即人们常说的“环境育人”。高校校园的绿化美化,都是为了环境育人,环境育人既是管理育人的实施,又是服务育人的体现。

2.对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看法。缺乏科学长远规划,缺少科学认识,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导致设计与操作脱节,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得总体设计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绿化规划设计缺少专业性,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缺少专业的绿化设计,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植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生态系统脆弱。例如一些高校绿化物种仅有一、两百种,有的甚至才几十种,绿化物种大多雷同,不能较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园林绿化中草坪热现象的出现,有的高校甚至把成片的树林砍伐后建成草坪,导致校园树草比例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效益。缺少专业队伍及科学的养护管理,有的高校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经济、技术投资,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识,在绿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养护管理不善,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一些高校在校园基建工程中没有对原地和工程边缘地带的植物进行移栽或保护,破坏了校园生态景观,甚至造成许多物种的流失。

3.对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建议。高校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校园绿化作为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整体性、系统性及宏观性,设计方案要经过实际论证及专家评议,对已建成且为永久性的教学区或科研办公区,可统一规划设计进行绿化;对临时用地,可通过兴建苗圃、种植花草等方式,既避免空闲地的浪费,又可为校园增色添彩,增创经济效益,减少投资浪费。

3.1 校园绿化要突出高校特色。每一个大学,都有其各自的重点建设学科和办学理念。校园绿化要将各自的办学理念及历史文化融入进来,要有特性,以区别于其他大学,要突出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及校园文化品位,在绿化设计上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新意和创新,使得校园的植物造景和学校的发展及历史渊源紧密结合在一起。

3.2 校园绿化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校园的绿化建设要体现生态性,要具有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功能,绿化应根据不同地形、建筑群功能要求及文化背景。进行合理布局,使得校园的景观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瀑布流水、亭台楼阁、青翠的植被群落都应该充满着自然风景的勃勃生机,以园林造景创造大自然的原貌。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应该结合地形地势,顺其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

3.3 要注重校园绿化的文化内涵建设。新世纪校园绿化建设应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品种植物的配置,富有寓意的植物图案设计,雕有名人字画及词曲诗赋的文化墙、历史长廊、假山、牌匾的修建,悠悠小径、亭台楼阁、小品雕塑及立体藤架的布置,置身其中,能使人心旷神怡,能体味到浓浓的校园文化及其所蕴含的办学理念,使人焕发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塑造人”。

3.4 要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及植物的合理配置。校园绿化在植物配置上要注重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不仅可以绿化美好校园环境,同时还可以作为学校相关专业教学及科研实习基地。如在校园绿化中要充分利用西北地区的适地树种及秦岭山脉中丰富的植物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特别是对濒危、珍稀树种的栽植和引种,并可尝试性的适时引进外来新品种,校园绿化真正体现出“高等农林院校”的特色。同时在树种、植物的搭配上要考虑其协调性,包括植物的季相变化、生长速度、阴阳性及病虫害的交叉性等。

3.5 校园绿化要注重对名木古树的保护。校园绿化在规划建设时,要特别注意对名木古树的保护。当规划设计方案与名木古树的位置发生冲突或不协调时,应优先考虑更改规划设计方案。古树名木是校园植物资源中的瑰宝,校园内的每一颗古树,都是高校发展建设的历史见证者,被称为“活化石”、“活文物”,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政治、人文资源,具有很深的纪念意义,我们不应该对其随意毁坏。当建筑物或设计方案无法更改时,应考虑将古树名木移植到适宜生长的地方。

3.6 校园绿化规划设计要具有世界前沿性。校园绿化在植物配置上除了考虑多样性外,在植物造景规划设计时,还要不断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园林设计方案及理念,更新设计思路,取百家之长,融高等农林校园建设之特色。设计要具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专业定位,要充分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如选用声控、光控、激光、水幕等,产生自然的、新颖大方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园林绿化景观,创建高水平的、富有特色的校园绿化环境。

3.7 校园绿化要注重投资的合理性及后期管护。校园绿化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使用及设计的科学性。不能一味追求高额经济利润,不考虑树木及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植株栽植密度过大,使得后期苗木的生长前后拥挤,苗木成活率及美化效能大大降低。校园绿化应重视建立相对稳定的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实行乔、灌、藤木、草坪及地被植物的多层垂直混交,以改善植物空间布置,减少单一草坪种植,减少后期管护的难度及成本。

参考文献

1 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2 蒋英仙.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绿化总体规划的初步构思.浙江林学报,1999

篇2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93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方案存在弊端

现阶段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的问题尤为突出。对城市景观园林进行施工的目的就是把植物艺术地种植,同时还要确保其成活率。园林的施工图纸能够对植物进行整体的规划,最终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的目的。因此,设计是城市园林工程的精华所在。若在园林工程开始之前不进行设计,整个施工都会变得无从入手;若是不按照所设计出来的图纸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将会扭曲设计人员的意图,达不到预期美化城市的效果。现阶段部分城市景观园林工程施工图极其简单,有些甚至没有设计图纸,仅仅是用文字进行简单的说明。这种仅有方案图与平面图的城市景观园林施工图纸,在施工的工程中难免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

1.2 施工的标准和要求不够明确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标准和要求不够明确,有时候会因为计价方法产生许多纠纷。例如,在地面石材的碎拼铺贴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和委托方就应该提前明确是自然碎拼还是机械碎拼施工,还要明确铺贴的离缝大小,这种小问题没有明确好很容易产生纠纷,并且很难划定对错。

2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改进对策

2.1 按时重复审查

只有精心的设计城市景观园林,到竣工阶段才有可能建造一个完美的城市景观园林绿化。正如此一来,监管部门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以及图纸资料进行审查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严格进行审查的环节,园林工程后期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因此监督单位在要进行重复的审查,尤其对图纸资料要进行特别的关注,而且监督单位与施工方对任何一个设计图都签章,对无证的设计方案应严厉杜绝。各级各部门还要各司其职,共同来保证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质量,提高城市景观园林施工技术,节约投入成本。

2.2 注重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城市景观园林来说,当设计图纸未交付到施工单位之前,还能够对造价进行严格的拔管。通常,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开始极端,在设计任务书上详细的写出整个城市园林工程造价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的标准,从而进行合理的发挥,这就是限额设计制度。除此之外,建设方还要确定出城市景观园林的投资总额,然后城市景观园林的造价管理工程人员也要参与到其中,与施工方相互协助合作,以之前的设计方案作为标准,建造城市景观园林施工造价模块,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模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设计方案的改进而调整。只有这样,设计方才可以在有限的造价限制中发挥出最大的设计能量,让每一部分造价预算有价值。设计方有了明确的造价限制之后,才可以尽自己醉倒的努力设计出拥有经济性与观赏性的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方案。

3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

3.1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园林养护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园林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同时,养护要从实现满足功能、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创造优美视觉环境、创造合适尺度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来对设计进行再提升,以弥补园林设计的不足。

3.2 园林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其次是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3.3 绿化园林养护的主要技巧

3.3.1 防止水土流失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一定要确保种植土的疏松和肥沃。定期检查栽植地有没有被大雨冲刷损坏,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例如重新用种植土堵塞漏洞等,不然就会造成水土的继续流失,后果不堪设想。

3.3.2 修剪平整

一般情况下低矮类类型的植株型,没有必要经常进行修剪,采取粗放管理的方法。但是因为最近几年各地绿化园林工程中大量的引入了开花的植物,有一部分残花或者是花茎高的,必须要在开花之后进行压低处理,或是在种子采收的过程中进行整修。

3.3.3 增加土壤肥力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及时进行肥力的补充。一般情况下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喷施法,这种方法可大面积的使用,也可以在植物生长期内使用。也可以在初春、秋末或者是植被进入休眠期之前或者是之后使用,这样做可以保护植物顺利过冬,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堆肥的过程中,所有的堆肥一定要经过腐熟和过筛。相关人员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植物叶片进行修剪,之后再把肥料均匀地撒到植物生长的种植土中。观赏或者是药用的植物,一般情况下每亩的施肥量大约为400公斤。

4 结论

养护要从实现满足功能、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创造优美视觉环境、创造合适尺度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来对设计进行再提升,以弥补园林设计的不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关系到环境与生态发展的大事,所以监督单位要和施工单位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广大群众的密切参与和大力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许随婷.浅谈校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06,(02).

[2]贾长松.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与措施[J].今日科苑,2009,(12).

[3]曾丽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0,(12).

篇3

(一)高校基础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对高等知识分子的需求不断扩大,我国高等学校数量、招生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规模和数量的扩大,造成了以前高校老校舍、校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日常师生教学、学习、科研的需求,因此各地高校都开始以新校区建设为特色的基础建设。高校基础建设具有投资大、占地范围广、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其有别于一般市政项目基础建设。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除去民办高校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高等教育建设之外,这些公办高校自身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进行基础建设,因此庞大的新校区等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庞大的资金缺口致使高校不得不依靠银行贷款,从而造成高校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困扰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类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迅速,高等学校种类繁多,涵盖不同学历层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加油站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摇篮。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为高校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条件,项目主要有以下功能:1. 教学功能。高校基础设施中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为大学师生提供学习、科研场所,这是占高校基础建设较大比重。2. 生活园区功能。大学学生宿舍、教职工公寓、食堂等设施主要是为生活在大学园区的教职员工提供生活服务,是大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科学合理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生活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促使其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更有效的投入精力,然后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3. 绿化道路设施。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力源泉,其在规划设计中十分注重绿化和道路规划,科学的绿化和道路设计能够使学生和老师在环境优美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创造,我国高校的校区绿化率比社会市政绿化率要高很多。不仅为社会优化环境做出贡献,亦为社会进行市政景观绿化做出榜样和表率。4.健身娱乐功能。大学生是社会潮流发展的潮头浪尖,这个群体思想意识超前,勇于创造,并处在青春年少时期,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大学里建设大量的球场、游泳馆、健身场所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大学里学生们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成立不同的社团进行课余生活的实践和活动,因此大学校区内有礼堂、广播等等设施。为同学们所学和爱好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二、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高校新校区选址存在论证不充分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成倍增长,招生人数是以前的好几倍,突然增加的学生人数使陈旧的设施无法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需求,新校区建设迫在眉睫。再加上多数高校校址处在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严重影响城市规模扩大,庞大的学生人数造成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学校和市民的需求,因此政府部门亦迫切需要高校搬离市中心,移至郊区进行办学。高校在进行新校区校址选择中较为被动,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功能板块划分时已经将大学所处位置做出规划,高校多数需要按照政府意志进行新校区的建设。而部分高校新老校区距离较远,为学校管理、师生学习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造成了高校内部分割,也造成学生与社会脱节严重,不能及时参与社会的实践和锻炼之中。另外大学选址的不科学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大,经济效益降低的现象。例如校址选在山峦附近,将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时需要特殊材料或工艺避免山坡滑坡和塌陷,这将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处于偏远郊区的校区还需要自身完善社会设施,构建生活社区,满足师生日常生活需要,这都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低下的现象。

(二)高校校区规划与需求有偏差

当前高校在进行基础建设规划时过于突出国际化、先进化的特点,在校园功能规划时依靠功能全面、板块分割、轴线对称等等理念,将学校校园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板块,造成了学校整体性不强,学生活动范围受限,不能很好的促进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不同学历层次师生的交流和学习,从而使思想碰撞和科研创造的机会较少。追求建筑规模大、设计理念超前的建设目标,造成学校在建设中投资规模较大,设施远远超出日常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较低。另外大学新校区校园面积都在千亩或数千亩,超大的面积需要增加更多的开支进行校园各方面的维护和修缮。亦成为高校的经济负担。

(三)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存在较多问题

当前我国反腐力度越来越大,多数高校管理者因为基础建设中受贿而被法律严惩,暴露出高校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工程项目存在较多的问题。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因此在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管理人员可能会利用职业之便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偷工减料的施工项目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师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这也造成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效益的低下。

三、有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的探讨

(一)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功能,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我国高校数量较多,高校种类繁多,各有特色和优势,涵盖不同的学科门类和学历层次。高校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科学化的设计和规划。通过对师生学习和科研的大局出发,从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建设,降低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和利用,最大限度的保证师生科研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保证学校可持续化发展,减少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严谨科学的规划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学校不断扩大自身的优势地位,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就读和就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极大的提高学校美誉度和吸引力,从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健全监管体制,保证基础建设投资经济效益

在高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需要首先成立专门的工程项目监管机构。该机构需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工程论证和设计阶段。在进行工程论证时需要首先进行专家的科学化论证。从项目选址到设计方案都需要进行社会化、公开化、科学化的论证,通过充分的讨论对项目的性质、功能、投资规模、选址进行确立。然后进行公开招标确立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和项目实施单位。科学化的论证和招标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所需投资总额,极大的提高高校基础设施的投资经济效益。2. 工程施工阶段。高校监管部门需要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当工程需要进行设计方案修改或施工工艺变化时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规范流程操作,经过科学论证后进行修改,并记录存档,通过科学的监管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投资资金利用率,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3. 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阶段。工程施工完毕后需要由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科学、专业的验收,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估。从而形成文件,在工程验收结束后完全合格的项目需要确定后期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修缮部门和机构,学校监管机构仍需严格监督维护部门的日常作业,保证项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科研提供场所和设施,提高高校基础设施的投资经济效益。

(三)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提高设施投资经济效益

我国大多数高校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在校生人数均在万人以上,校园内基础设施众多,所需人才涵盖绿化、清洁、电气、管理等等不同专业。因此高校需要针对日常维护学校正常需要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学校的基础设施能够得到专业化、日常化、科学化的养护。增加学校基础设施项目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基础设施,提高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基础设施资源库,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健全,种类繁多,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资源库,根据基础设施功能进行作用划分。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崇尚开放办学。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对自身具备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例如我国高校均有标准化足球场和规模宏大的礼堂,学校可以将学生上课时间之外的足球场地向社会有偿开放,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校园公共设施的投资和改善,将礼堂等类似性质的场所向有需要的单位或个人出租,使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益。另外高校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租赁机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当前高校校园内为满足师生的日常需要均存在大量的商户,高校需要对自身所能够出租的基础设施进行租赁机制的建立,通过公平、公开的租赁机制保证商户和师生的切身利益,这也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篇4

关键词:校园;规划;理念

0 引言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寻找人文与整体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校园规划案和单体建筑设计奠定理念基础。

1 项目现状条件

本案位于旗山分景区东麓、福州地区大学城南部,占地168亩(112000 )。基地位于海拔44m的国屿山西麓,北部屿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相邻,南部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河西区)接壤,西部隔武警总队培训基地与316-324国道连接线和京福高速公路相望。纵贯大学城的溪源江、学园南路、科技路在基地的东北部交汇。基地地势东高西低,场地地表现状标高东部地块在7.1-8.9m,西部地块在7.0-7.3m。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浦自东向西经基地中部流向西南,水体面积约30亩(20000)。基地现为村民农田,以地瓜、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表层多为耕植土、粘土河粉质粘土。基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 功能发展定位

新校区是将来学院办学的主体,是学校事实教育结构调整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阵地,主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发展新兴学科、应用学科、边缘学科、高新技术学科及其专业。新校区各专业在校生人数达2500人。

3 规划原则

1.个性化原则:规划中传承女院文化,地域特色,创造个性化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环保原则:规划中应结合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3.整体性原则:规划中各建筑、景观元素相互协调,有机关联,形成空间环境上和谐的整体连续性。

4.可持续性原则: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4 规划理念

作为校园规划的设计者,我们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力求在规划原则的基础上,背景条件的限制下,创造出一个最佳方案。

1938年,地处北京的辅仁大学购得恭王府东边一部分为女院和女生校舍。其间园中有景,景中有画,极是读书陶冶心性的佳处。曾有毕业生写诗回忆当年在恭王府里读书的情景:“记否天香雨,翠竹染苍碧。槛外海棠白,瓣缀青草地。飞檐琐窗前,掩卷听鸟语。”辅仁女生在此读书生活,环境优美之至为人称羡,外人便说这里的女学生都是“格格”,进入昔日王府读书的女生们也引以为荣。

引辅仁大学女生部为例,在于表达设计初衷——建造一座让新时代女生引以为荣得女院——这也是女院理事会成员无私奉献精神对设计者潜意识的感召。方案一改再改,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优化,节约,最终定案,理念存在于各个设计要点中:

4.1 文化历史之传承

女院前身是1908年创办的私立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84年,旅居海内外的校友筹资复办了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女院一直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路子,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成为福建省高职教育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本案的设计基于女院悠久的历史沿革,呼应女院踏实的办学方针,突出新女性知性独立又感性优雅的性格特点,继承老校区中西合璧,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尽量保留原有水域和植被,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加入建筑和景观元素,是立足于传统之上的创新,是发展性办学方针的再现。在各元素的细部(圆柱、墙群、连廊、挑檐等)依然明显流露出老女院的历史痕迹,令人流连那曾经存在的学府书香。

4.2 情感空间的塑造

所谓“情感空间”,是与物质空间相对立的空间。情感空间强调感受力量。这类空间被关怀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建筑与环境只有具备了情感之后才真正有了灵魂,其完整性和统一性才能得到体现。

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改造人的高等校园,一定具有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共同组成校园的全部。正是这种空间组合,决定了我们对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总体印象。

女院有其特有的情感空间。华南女学员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感知,可爱中有智慧、细腻中有洒脱、沉静中有进取、温柔中有坚韧。本案在规划中关注真正属于女性特质的内涵,融规划于情感之中。开放的国屿山景观、含蓄的引导性绿化、端庄的建筑群体、温婉的河浦水域、幽雅的庭院小品……无不再现女性特质,我们期待这里成为孕育莘莘女子的温床,女学员带着梦想和希冀走进来,也必将带着热爱和憧憬走向新的人生。

4.3 整体凝聚力的形成

内部的凝聚:

规划轴线和中心、标志性节点,强化了校园空间上的认知性,中心感和标志感有利于整体感的形成。

本案在延续校园规划整体性布局的基础上,强调现代校园人性化的空间。摈弃严谨的中轴线关系,冷漠压抑的主建筑楼,在保持与阳光绿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时,以非对称布局围合的交往空间,使之成为供大型集会和平时休闲读书的校园中心,此外单体建筑沿承老学院“一主二从”的建筑布局,使其统一和谐。

内外的和谐: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这其中包括建筑和周边城市的协调,内部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呼应,内部私密空间和外部开放空间的自然过渡等。从使用者的感受上说,在区内感受区外,在校外感受校内,都是一种和谐的整体性。

统一的文化格调:

不同于其他学院的女性校园性质,华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规划者对项目的个性化理解,都使校园布局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格调。而这种格调辅助有形的空间环境,强化了校园的整体感。

4.4 具体规划布局

4.4.1总体布局

在基地东部,临学园南路设校园的主入口,由礼仪大道引导进入中心广场,两侧分别为行政办公楼与实验楼。中心广场正前端是标志性的图书馆和学生礼堂,南部生活区和教学区分居两侧,两区中部是大面积的湖景,外教楼临湖而建,南北端各设一个次入口分别与师大校区和科技路相连。

4.4.2功能分区

本案功能分区以动静分区,内外分隔位分区原则。由东北向顺时针分布着:行政区、实验区、中心建筑区(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综合体)、生活区、教学区;中央是景观共享区;由于地形和学园规模的限制,运动区主要设在场地西部,其他分散于各区中,既高效利用场地,又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生活区与教学区设在基地静区,是基于功能上的考量;大气的中央建筑体和极富韵律的实验楼群结合形成科技路沿街立面,是基于造型上的考量。功能区的分布遵循整体性原则,合理紧凑,逻辑清晰。

4.4.3交通系统

车行:保证车行道能方便到达每一栋楼的门厅,保证中心绿化区及庭院绿地不受车行干扰,结合车行道,经济地设置一些机动停车位,结合半地下室设计非机动车停车位。

步行空间是校园交通的重点,本案细分为功能步行和景观步行两个部分:

功能步行——高效便捷:广场、步行道、建筑间的连廊系统保证了各功能区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计算,从生活区食堂到各个最远点所需时间在5分钟内。大大方便了师生。

景观步道——营造诗画意境:该设置是女学园的又一亮点。沿湖绿化道、健身路径与通往国屿山的小径相呼应,女生款款漫步其间,鸟语花香、书声琅琅,那是多么优美如画的情景啊。

4.4.4景观绿化

本案力求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相互交融。

主入口前区的引导性绿化、主广场景观、湖心区景观三者与国屿山景观在平面上和空间上互相渗透,运动区景观、主广场景观与湖心区景观相互关联,体现了生态环境上严谨的逻辑性。同时,国屿山自然景观开门见山,直面校内外,湖心区景观是中心广场的延续,也是静区的中心,还通过保留古榕与师大大面积湖景遥相呼应,再一次验证了本案景观环境的理性设计。

4.4.5空间竖向

本案把运动区与停车处设在低标高处,这样处理,既把可能破坏性和干扰降到最低,又丰富了校园的空间界面;

在校区北面,是连续大气的建筑立面,摈弃压抑的围墙,利用明渠作为护校河,有机联系校区与周边道路;

临近国屿山是开放的广场空间和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低矮的教学楼群,再到正南部的多层公寓楼群,形成开放的景观界面,在空间上相互渗透自然大气;

校园区建筑多为3、4、6层,低矮内敛,由连廊相互连接,辅佐校方强调的“一主二从”建筑布局,校园空间显得庄重而不失开放,紧凑而不失灵动;

从北次入口到中心广场,到湖心景观区,再到保留古榕,再到师大的开敞湖面,从北到南形成一条开放的视觉通廊,保证了景观空间的延续性;

从国屿山到主题建筑是一条主要的空间轴线,在中心广场处,发散出三条次轴,分别连接东主入口、北次入口和湖心区。四轴中贯穿山、水、建筑、广场,空间肌理丰富变化。

4.5.水系处理

龙王大水时,人走在该基地,水没到大腿以上,所以防洪是本案的规划前提,泄洪没处理好,就没有好规划。本案设计者通过研究调查,权衡利弊,初步决定采取明渠疏导的策略,在本地块进出市政泄洪管道之间开辟明渠,过水断面结合校园景观设计,形成新概念“护城河”,一方面节约了管道造价和对自然地貌的破坏,一方面丰富景观界面,一举多得。

湖心区尽量利用原有河浦,增设绿化小品等人造景观,丰富环境。在河浦两端设闸,独立管理水流,使校园有属于自己的活水特色景观。

4.6 节约与环保

本案委托方是校方理事会,他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无私奉献女生教育,故节能与环保是防洪后又一重要要求。

用地方面,尽可能减少填挖土方量,低标高处建筑运动场和停车点,尽量保留原有树木,选择性价比高的景观小品,利用河浦造湖,营造校园小气候;

建筑方面主要采用当地建筑材料,经济的结构设计方案,合理的节能措施:如对日照通风要求高的建筑全控制在南北向,利用挑檐和格栅遮阳节能。配电房水泵房设置在场地中部,节省管线造价等。

最终达到节约项目总投资的目的。

4.7 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语

学校的本源“一座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场景,一棵大树下,有一个长着在侃侃而谈,在他周围团团围坐一群孩子在聆听他的教诲,育人之根本在教会每个孩子如何正确写一个人字”,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华南女子学院的校区规划合理结合了地理、历史、人文和教书育人的环境,产生并深渊影响着学子。

参考文献:

【1】汤朔宁,从“生活基本单元”到“功能基本单元”———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3)

【2】张开妍,山.水.医.人———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规划设计的理念及表达【J】,科技信息,2010(17)

【3】张华、魏春秀,现代化学校的总体规划设计【J】,黑龙江冶金,2010(6)

【4】曹滨,园林式校园规划设计实践【J】,山西建筑,2009(9)

【5】李双跃、黄军轩、胡妍妍,天津“三校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篇5

关键词:高校;园林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高校校园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和谐美。校园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当考虑全面,经得起时间考验,营造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氛围以达塑人之目的。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传达着校园的历史和文化,丰富着师生的文化业余生活,增强了师生的审美感和归属感。

1 高校园林绿化的作用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教育目标和任务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来实现,需要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作用下完成教育任务。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园林绿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校园园林绿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校园园林绿化还能够创造多层次的空间。校园绿化能够起到分隔、引导空间的作用,良好的园林绿化能够使校园外部结构更加分明。

2高校园林绿化的特点

当代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开放性,使校园布局打破了过去教学区、单体教学建筑轴线对称式的单调形式,提供富于变化的多层次开放空间,使校园绿化呈现一定的开放性;大学的综合性趋势,使得过去严格的功能分区已难以适应当前校园发展的要求,校园空间由开放分散型向开放复合型转变;现代大学正日益有机地融入城市,校园的文体设施、图书馆、公共绿地向社会开放,具有一定社会性;不同的学校因为办学目标、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的不同,使高校园林绿化追求自身的特质和个性。

3高校校园绿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笔者从事高校校园绿化工作已多年,实践表明,高校校园绿化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园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所谓“适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科学绿化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拒绝有害植物进入校园.校园绿化的花木种类要精心选择,要摒弃“是绿色的就行了”的传统观念,应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花草苗木的选择工作.

(2)校园绿化花草苗木多样化.不少学校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进行的统一植树,或因缺乏生物多样性的观念,造成校园里的树木无法形成季相变化,导致一荣俱荣,一枯俱枯.因此校园绿化应避免统一树种,力求实行花草苗木种类多样化.

(3)科学设计绿化景观.校园绿化应该力求自然活泼,摒弃“大色块”的单调布局手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形设计,建造多样化、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第二层意思是绿化功能适合服务对象.校园绿化要考虑“经济”.在进行校园绿化规划时,各种绿色景观的合理布点,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可以减少大量投资,是解决部分经费的重要措施.再者,校园绿化要讲究环境的“美观”,即满足绿化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应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种“适用”,也就是它的欣赏价值.例如,校园绿化中的设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美的价值.

4高校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缺少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4.2绿化规划设计缺少专业性

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缺少专业的绿化设计,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植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生态系统脆弱。例如一些高校绿化物种仅有几十种,绿化物种大多雷同,不能较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园林绿化中草坪热现象的出现,有的高校甚至把成片的树林砍伐后建成草坪,导致校园树草比例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4.3缺少专业队伍及科学的养护管理

有的高校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经济、技术投资,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识,在绿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养护管理不善,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一些高校在校园基建工程中没有对原地和工程边缘地带的植物进行移栽或保护,破坏了校园生态景观,甚至造成许多物种的流失。

5高校如何实施校园园林的绿化设计

(1)学校出入口区

校园大门出入口是校园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一般在此形成广场和集中绿化区。此区应以彰显本校的特点为主,具有鲜明的标志性。广场设计一般以雕塑、喷泉或标志性建筑小品等为主,绿化处于附属位置,适合选取常绿乔灌木和开花植物在周围进行装饰。集中绿化区以树冠高大,树荫浓密的观赏树为主,如雪松、桂花等。出入口主干道是展现校容的风景线,行道树选用银杏、水杉等乔木;道路两侧留有带状绿地,配置地被植物或花灌木,提高道路的绿地率,并营造人行景观路,达到春季观花,夏季遮荫,秋季观叶,冬季有充足阳光的效果。

(2)行政办公区

该区是学校机关办公楼所在地,绿化要能体现行政人员公正廉洁、勤劳等美德。办公楼两侧栽植规则的行道树,给人以规则、秩序感,楼前绿化既要体现上述的要求,又要为教职工提供休息场所,绿化上可选择竹类植物,同时配置其它乔灌木。

(3)教学区

该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集中了图书馆、教学大楼、实验大楼等主要建筑,是校园的核心区域。此区的绿化景观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以矮灌或草坪为基调,点缀雪松等树姿优美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中心绿地是整个校园中面积最大,也是功能最全的一个绿地区。在这片绿地中,采取自然式布局较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的课外游憩和学习的优美环境。绿地中的植物种植多为自然式,合理运用孤植、对植、群植等方法,既具有观赏性也有引导、分隔的作用。

(4)学生生活区

该区人流量大,学生比较集中,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个区的植物配置应考虑耐破坏,以及适合一些运动的特点。且选用树木要注意体现春华秋实的景观效果,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绿地内可适当设置铺装场地,安放桌椅或棚架、花台及树池等,满足学生休憩的需要;食堂周围绿化以自然式为主,多选用芳香型植物、观赏型植物、驱蚊虫类植物等,例如桂花、丁香、雪松等;其它生活区建筑周围绿地设计,结合相应建筑的特点,同时考虑学生集散地需要,以校园的总体绿化基调为前提。另外,因为是生活区,同时也需要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在植物选择上主要以花灌木和草坪为主,疏植乔木,这样既有绿化的作用,又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

(5)教工生活区

该区在绿化时需要留出适当的场地为教工晨练、散步和休息提供环境条件。建筑周围以低矮的灌木绿化为主,绿地植物种类上可选择部分有文化内涵、寓意的植物,如松、竹、梅、桃、李等,体现高雅的情趣。并着重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为教工休闲锻炼提供良好的绿化环境,可选择扶桑、鹤望兰、等植物。该区建筑物之间,适合栽种些较低矮的花灌木,如各色月季、梅花、黄杨球、桂花、美人蕉、腊梅等。还可在护坡面上栽种迎春花、金钟花、棣棠等垂枝型灌木。

(6)体育运动区

该区对隔音、吸尘、耐践踏方面要求较高,并考虑以鲜艳的色彩烘托体育运动的热烈的气氛。可在场地四周栽植高大的乔木,树下配置花灌木,或以树阵的方式绿化,不但可以阻挡噪音,还可以使场地夏季有绿荫,冬季避免寒风的侵袭,同时,适当设置休息设施,或小型运动、健身设施。体育活动区绿化形式以规则、简洁为主,选择具有较强的抗尘和抗机械破坏性能的植物,栽植一定面积耐践踏草坪和成片树林,为人们运动之后休息提供休息场地。

(7)后勤服务区

该区绿化以常绿植物为主,见缝插绿,种植常绿的乔灌木,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环境,对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如配电房、泵房等,周围的绿化以保证建筑和设施的安全为前提,尽可能多的种植常绿的乔灌木。

(8)休闲娱乐区

该区应满足全院师生休息游览的需要,属于花园式绿地,可按照园林设计的一般方法,采用符合学校特点的造园要素进行规划设计。

结语

总之,学校是师生的家园,是学生学习、交往、娱乐的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因此校园园林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能创造高品位的、特色鲜明的校园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慧:校园绿化设计原则研究,平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新建教学综合楼设计风格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1、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

2、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3、服务面向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与装备业、航空业及吉林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4、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5、学校发展目标

到2015年,将学校建成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部分学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工程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基地;建成具有特色鲜明的综合型大学。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2000人,为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到2015年学院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将达到32万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馆8.5万平方米。到2020年,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将达到36万平方米,逐步将学校建成省内外重点科研基地。

二、设计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4、《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5、学院总体规划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国家其他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三、项目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满足高校新时期教学任务的需求,功能合理、设施齐全,为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基础的现代化教学实验大楼。

2、自然和谐,结合老校园的环境特点,使新的实验楼与周围环境和谐的融为一体,并具有大学校园建筑特有的文化气质。

3、功能合理,充分考察和借鉴现有实验楼的功能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减少污染,对实验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为学院提供一个优质、合理、先进的实验大楼。

4、经济适用,充分体现校园建筑的特点,采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建筑材料,合理的控制建设成本和造价。

四、项目总体建设方案构思

1、延续、呼应原有实验楼造型序列,与校园有机统一。

建筑立面造型依照灰色石材(原有实验楼材质)外饰为基调,与通透玻璃幕墙以及柱廊(原有实验楼外立面处理手法)相互穿插、互为依托,使建筑呈现庄重大方和谐的性格。整个建筑以长方型体量为主,实验楼A和实验楼B通过架空连廊连接,配合灰色石材、玻璃幕墙、柱廊的运用,使之庄重而不失严肃、简洁而不缺乏细部,现代感强烈而不流俗,延续原有实验楼造型序列,与校园和谐共生。

2、室外广场、庭院式空间,室内共享中庭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交往空间

实验楼A主入口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属于交通集散空间,实验楼A和B通过连廊连接,即联系了实验楼A、B空间又分格了庭院空间,连廊与东侧原有实验楼形成的院落以硬质铺装为主,属于半公共空间,以群体活动为主,连廊西侧集中绿地以自然景观、小品为主,属于半私密空间,以交往活动为主。建筑与环境一张一驰,相互贯通、穿插,使整个建筑群富于韵律。集中绿地设计上采用大面积草坪、乔木、灌木花丛点缀,其中配以景观小品,增强了环境的可观赏性,同时也有效地烘托主体建筑。院落广场由于建筑布局形式的处理有极强的向心性,使整个环境更具有整体性,且每个室外疏散广场和庭院均设可供学生休息的花坛、坐椅,激发了同学、老师的交往,有利于学术交流。

室内入口设置四层通高门厅和中庭,在中庭四周设置休息椅、展廊、报刊,营造了学乐融融的共享空间。

3、总平面布局

根据对建筑所在地分析,场地中间被东西走向的排洪沟一分为二,场地南侧为学校集中绿化广场,场地东侧为原有实验楼和排球场地,场地西侧和北侧为老区住宅楼,故本建筑采用分体布局,南侧为实验楼A,面对校园中心绿化,环境优美, 北侧为实验楼B,排水明渠从两楼中间庭院穿过,两楼均获得了较好的采光面和较好的视野,实验楼A、B通过架空连廊连接,连廊东侧为学生疏散广场,采用台阶和硬质铺装架于排洪沟之上,方便人流疏散;连廊西侧和建筑东北空地为自然绿地,以自然景观、小品为主,创造了优美的自然庭院,彻底成为本建筑的“私家园林”,同时也能阻挡排球场喧闹噪音,给学生提供怡人的学习环境。

4、人流疏散

交通组织上采用人车分流,在建筑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集散广场与道路相连,保证学生出入安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驻流的场所。

五、绿化工程

项目绿化工程总面积4200m2,主要以种植绿色草坪和矮松树为主。

1.门前绿化

门前广场两旁绿化应与道路绿化相协调,可种植高大乔木,引导人流通往住院楼。门前广场中间可布置花坛或花台,但要注意高度,不能遮挡车辆和行人的视线。围墙绿化设计要充分体现防火、防风、抗污染和减弱噪音的功能,并与周围的景观协调一致。

2.道路绿化主干道两侧行道树多采用行列式布置,创造林阴道的效果。若主干道较宽,中间也可设立分车绿带,以保证行车安全。场内一般道路、人行道两侧可种植季相变化丰富的花灌木。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绿化要有利于室内采光,防止污染,减弱噪音。

3.绿化的形式应与建筑形式相协调,实验楼附近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可设计花坛、雕塑等。远离大楼的地方则可根据地形变化采用自然式布局,设计草坪、树丛等。

六、节能设计方案

1、建筑的规划设计

本项目建筑的规划设计按照建筑节能原则要求,主要考虑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为了体现文化艺术建筑特点,本项目外形设计有一定的变化凹凸,其体形系数若大于0.4时,需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设计判定。

2、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区属和耗热量指标

项目所在吉林地区属寒冷B区,设计计算采暖期为168天、室外平均温度te(°c)-7.9、HDD18度日数Ddi(℃·d)5007,项目建筑耗热量指标为20.7(W/m2)。

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项目建设区域的气候分区属于严寒地区B区,项目建筑推荐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聚苯乙烯板、气密隔热塑钢门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使其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标准值以内。

4、外窗和外门

本项目推荐建筑设计的窗墙面积比≥0.45。

七、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符合吉林省经济发展培育高等人才的需要,符合学院制定的发展规划,对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加快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和及时的。

2、项目的实施可完善高校教学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和扩大学校的招生能力。

3、项目所处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便利,水、电、暖齐全、场地平坦,建设条件齐备。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迫切的、必要的,项目建设方案是可行、合理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规划建设

高等院校的总体环境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校园规划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高等教育的功能要求以一种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协调的空间形式展示出来,保证学校发展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从而创造出一个高效率的、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等教育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客观形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对高等教育的物质环境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当今在高科技、高技术、社会快速发展的挑战面前,如何结合实际搞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已成为关系到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问题,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建设以及老校园的环境创新等问题,是关系办好高等教育的首要环节。高等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校园规划建设必须先行。

一、老校园建设规划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及专业内容的增加,对老校园总平面规划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因而和新建学校一样,为了保证老校园协调和有秩序地发展,必须制定一个新的、完整的发展规划,作为控制改建扩建的指南。但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是在校园总平面基本成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各个校园有其自身布局特点和建筑风格。根据我国现有校园建筑密度较低,结构松散,功能分区及各区用地比例不尽合理的状况,在制定新的续建规划时,必须充分收集现有校园各方面的情况,在以实用为主的前提下,确定校园协调发展的方式,并研究出各个局部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因此,需要对学校的建设规模和规划布局,建筑物层数和建筑物大小、体型及校园绿化,道路管线,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同时需要对校区内的总平面规划和建设发展规律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

针对老校园总体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特点,老校园建设规划需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老校园总体建设规划前期工作一开始,应该注意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①校园用地红线图;②校园及校园附近可能发展的地形图;③校区现状平面布置图;④有关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学校的总体发展规模,专业设计等文件。

(2)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校区规划的定额和政策。根据上级批准招生办学的规模,按国家对高校校舍建设规定面积定额进行核实。在此基础上,了解和评价现有设施和教学、活动场地等情况。预测哪些项目由于课程结构,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入学的人数的变化将会受到影响。进一步调查发展专业的具体要求,各专业使用原有教育设施的情况及目前适应新教学计划的意见和将来教学科研设施发展的需要和趋势,便于规划、建设时统一考虑。

(3)充分考虑利用高校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如学校用地紧张,影响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条件,因此需要对校园附近各单位及居民点的现状,包括这些单位的生产状况是否转向,是否发展,甚至对发展地区的地质情况,办理各类征地手续的可能性及其他各种因素应了解分析清楚,便于对多个校区总体规划建设方案的可行性,作出实事求是的全面分析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规划建设方案。

(4)重视校园布局的使用功能合理,分区明确,用地比例适当。以教学区为校园中心,教学区与学生区、体育场地及教职工住宅区联系密切,满足教学、科研、生活和管理的要求,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5)充分注意节约用地,适当提高建筑层数,加大建筑体积,提高建筑容积率。对校内较集中的绿化区,应更多的吸取我国传统的小空间的庭院绿化及造园特点,丰富校园的艺术造型。

(6)在规划中应注意到一般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因此既要考虑各专业必备的教学用房,同时还需考虑多学科试验用房,满足其功能的需要及将来的发展。

(7)学校学生人数和学校办学的规模及其发展,对校园规划影响很大,因此,校区建设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充分,对发展规模应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论证。

二、调整校园建设规划中采取的几种措施

结合国情,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在原有校园基础上根据校园自身布局和环境特点,进行改建、扩建、新建调整工作。有些大学老校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格局,建筑形式也有其独特的传统风格。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它们反映了时展和变革,这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新校园难以求得的。在规划中必须注意保持这些特色,使校园在形式上,空间上和功能上都能协调发展。

老校园总平面建设规划的调整工作是在总平面布局基本成型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原有规划中的一般层数偏低、布局松散、建筑密度小、功能分区及各区用地比例不合理现象,对原规划的调整,应采取的原则是坚持实用为主,在新规划建设中对艺术性和合理性应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调整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重新确定分区。对分区不明、互相包容等后果严重者首先要着手解决。要抓住分区这个重要环节,根据已有建筑布局及周围环境,重新确定功能分区。

(2)有些已建的建筑,其位置不合理,但如改变用途更不合适,因此,只能考虑作为过度性用房。同时应妥善处理好校区内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

(3)疏通人流,规划道路网。为了保证教学区功能的正常运转,避免车辆、行人混杂,拥挤堵塞等现象,应采取加宽或增设通道和规划网络环路,这样做虽要花一定的建设费用,但确是长治久安之策。

(4)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向空中发展。对今后新建部分,如学生宿舍,教学大楼等应在五、六层以上,个别学校(大城市)还可适当建多层及高层,其它建筑也要求合理的提高层数。以解决校区内绿化用地及活动场地。

(5)若原建筑质量好,经严格技术鉴定和采取相应措施,也可进行加层处理,但在规划上必需进行经济论证,采取拆短建高。此项工作需从严掌握,逐步改造。

根据各校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特点,通过校园规划方案比较、分析研究、确定调整后的校区总平面建设规划,如能长期按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即可促使老校园土地比较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教学、科研、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提高起到保证与促进作用。

三、保持校园建设规划的连续性

校园规划建设是一件连续性工作,它应贯穿于规划实施的每一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园发展规划的制定仅仅是规划过程的开始。规划的长期实施不但取决于规划本身上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有组织上的保障,使规划的意图能不断延续下去。因此,高校应建立同校内各方面人员组成的规划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规划机构主要是协调规划实施工作,定期提供规划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并及时反馈到规划上去,使建设规划能与事业发展规划密切结合,同步和谐。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参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并负责实施。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使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能直接与规划联系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其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包括了解和正确评价现有设施和教学、科研活动的状况对建设规划的影响,预测哪些建设项目将由于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入学人数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

(2)协调校区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以及校园与城市发生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研究校区内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做好校领导的参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方式方法。并制定有关管理文件,确保各单项工程建设计划与长期发展目标相协调。

(4)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把学校有限的资金及建设项目,结合轻、重、缓、急的实际情况,负责合理安排各年度基建计划,收集有关工程设计资料,拟定工程设计任务书。

篇8

关键词:立体绿化城市绿化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一些城市的建筑和道路已约占城市用地面积的2/3,城市空地相对较少,用于绿化的面积非常有限,仅靠地面绿化,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向空中发展,实施立体绿化,将成为我国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绿化形式所在。植物立体装饰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容器及棚架等,结合园林色彩美学及装饰绿化原理,经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将植物的绿化装饰功能从平面延伸空间,形成立面或三维立体的装饰效果,是一种集园林、工程、环境艺术等学科为一体的绿化技术。

一、立体绿化的形式

1.1攀援绿化

应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应用葡萄、紫藤、金银花等具有缠绕性能和蔓性月季、木香等长蔓性藤本,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在园林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点缀装饰小游园和庭院等。

1.2阳台绿化

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像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

1.3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建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用盆景盆栽花草等合理摆设,形成盆景观赏园、结合场地情况,设置固定的种植坛和藤架,种植攀援植物和花木、全面铺垫种植土,植树、栽花、种草、参照地面小型庭园、游园的布局,修筑水池,堆叠山石,设置喷泉、亭廊花架、雕塑小品和其它技术装饰,并开辟小径,安置桌凳,供人们在楼顶花园观景、交往、休憩。屋顶花园的建设不同于其它两类垂直绿化形式,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1.4棚架绿化的植物布置与棚架的功能和结构有关:

(1)棚架从功能上可分为经济型和观赏型。经济型选择要用的植物类,如葫芦、茑萝等;或生产类,如葡萄、丝瓜等;而观赏型的棚架则选用开花观叶、观果的植物。

(2)棚架的结构不同,选用的植物也应不同。砖石或混凝土结构的棚架,可选择种植大型藤本植物,如紫藤、凌霄等;竹、绳结构的棚架,可种植草本的攀缘植物,如牵牛花、脾酒花等;混合结构的棚架,可使用草、木本攀缘植物结合种植。

二、立体绿化发展形势

近几十年来,全球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立体绿化发展更为迅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全球化、多样化、规模化、迅速化和法制化的趋势。新加坡被世人称为"花园城市",绿色将所有建筑物淹没,街道两侧、屋顶、阳台和墙面到处是绿色和鲜花。五十年前,波兰政府将华沙建成绿色城市纳入议事日程,目前华沙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均绿地面积最多的首都。为了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环境,日本东京率先开展屋顶绿化运动,其它各大城市也紧随其后开始了兴建高档天台的空中花园活动。德国推行"绿屋工程",其围墙堆砌所需的构件均已商品化,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在屋顶上发展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生产蔬菜,在增加绿量的同时获得丰盈的经济效益。英国发展校园绿化,采用墙面贴植技术使墙面犹如覆盖了一层绿色壁毯。巴西风行"生物墙"。目前,德国、日本和韩国在立体绿化方面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时下,上海世博背景下的2010世界屋顶绿化大会,随着绿色建筑领域急剧增长,业界越来越多的专家、业主、运营商正在看到LEED认证的效益。

三、立体绿化的应用前景

绿色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绿色植被的好坏是决定其有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用绿色植被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方可实现。城市立体绿化作为一项新兴的综合性工程,它需要各种城市设计共同合作。有必要科学的制定城市立体绿化的长期实施计划,使城市的立体绿化工作得以规范的开展。现代高科技为兴建立体绿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景观设计、建筑公司为主的城市实践者以此为导向,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边通过实例介绍一下立体绿化在现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3.1公共空间设计-西班牙垂直立方体花园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一家城市景观设计公司近日在西班牙建成首个垂直立方体花园。这是一个集环保、高科技、独创性设计为一身的垂直立方体花园。

据了解,这座立方体花园四面墙体被2500种植物覆盖,种类从药草类到蕨类植物再到多年生植物,共占墙体面积128平方米。这些植物能同时为128人提供充足氧气。(图一)

图一

3.2建筑设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泽奥陆生态城市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化城区每年都要接待无数的游客。为了保护城市中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伊斯坦布尔城市规划者正在尝试扩建数个新的城市中心区,泽奥陆生态城市就是扩建计划的一部分。泽奥陆生态城市是一个集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城中城。根据设计方案,泽奥陆生态城市共有14座塔形建筑,这些建筑可以用作住宅、办公室、宾馆等。这些建筑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们的绿色外墙和绿色屋顶,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绿色的空间。泽奥陆生态城市设计方案由英国著名的生态建筑事务所卢埃林-戴维斯-耶安格建筑事务所创作。这种城中城或许并不会马上就兴建,但这是一种未来的建筑设计理念,它有助于建设绿色城市、减少机动车使用率以及引入更多生态友好型建筑。(图二)

图二

3.3校园设计-NAC事务所设计美国贝勒维的Eastgate小学

为了通过景观庭院将学校和大自然联系起来,设计者将整个场地作为一个教学工具。小型的楼阁和一系列庭院增加了户外和室内学习的启发性。建筑和景观让学生“触摸”到需要学到的知识,就像一对伙伴在缓慢地跳舞。这种重视景观的设计对于艺术和科学门类的教学很有帮助,让学生们热爱上自然环境。

材料和纹理定位了尺度和距离,界定了建筑的入口广场和庭院。内部空间显得温暖而紧凑,中央庭院的图案和地板纹路则体现了户外教室和户外休息室的功能。小型团体可在此学习或仅仅用于休闲和交流。

2009年秋季建成的学校修建了几个简单的两层楼,外部庭院的大小和质量吸引着周围的社区参与到其中。(图三)

图三

3.4未来城市农场设计

2009年5月,美国达拉斯举办了一场名为“达拉斯远景”的国际设计大赛。大赛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筑模式。来自葡萄牙里斯本的阿特利尔-达塔(Atelier Data)和莫夫(MOOV)所设计的“推进达拉斯”方案成为获奖作品之一。在“推进达拉斯”方案中,整栋建筑就好似一座覆盖植被的小山,内部包括住宅公寓、咖啡馆、体育馆、日常护理场所以及其它公共空间。这座“小山”似的建筑其实就是一个集农业生产、能源自给、生活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城市社区。达拉斯市政官员对这个方案倍感兴趣,并最终采纳了它。“推进达拉斯”模式的建筑将于2011年左右开始动工兴建。 (图四)

图四

篇9

3.12是每年植树节活动日,在这大地回春,世界万物呈现勃勃生机之际,校团委、学生以植树节契机,开展“创绿、爱绿、护绿”创意、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学校要求各班积极宣传、人人参与,将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增强环保意识,为创建省绿色学校添风采。

二、活动口号

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

三、活动时间

今年3月10日-今年6月1日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1、“植树节”募捐倡议书(3月10日)

结合周一主题晨会,由值周班级光荣升旗手代表班级全体同学,发出倡议,然后以团委学生代表发表“植树节”募捐倡议书。

2、绿色环保主题班会(3月11日)

各班在周二下午主题班会上,开展有关“建绿色校园,树绿色理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植树节”募捐,募捐方式要强调自愿原则。

3、“植树节”募捐活动(3月12日)

3月12日,广播操期间,由团委、学生会组织完成“植树节”募捐仪式;募集的全部资金用于下面的班级绿化大赛;不足部分将由政教处向学校申请补足。

4、室内绿色评比创意设计大赛(3月10日-3月21日)

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同学为各自班绿色布置做好设计,设计稿必须图文并茂,说明设计意图,书面或电子稿均可。我们将各班绿色创意设计*作品到校园网网络,供教师、学生、网络游客进行网络投票,请专业老师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优秀设计奖若干名,给与奖励。

5、室内绿色实践活动(3月22日-3月31日)

各班根据室内绿色设计,对班级进行绿色布置,通过购买花、草或者其它美化班级,但是班级布置不可花哨,要得体、美观大方、经济实惠。

6、室内绿色实践养护(4月16日-5月30日)

请大家通过网络搜索*养护绿色生命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咨询行家、有经验的长辈,增长呵护绿色的知识;保护好教室的环境;确保设计方案全面得到保护。

7、室内绿化检查、验收评比(6月1日)

五、奖项设置

篇10

Abstract: the landscap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education teaching primarily, around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ff work, study and life,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campus of good green environ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make the person get relax, a peaceful, feeling good. The character of the health of the shape of the inf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role. With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the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reen is no longer a, two pieces of the lawn, three, four flower bed. But to the campus green campu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o do,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e,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the unique art style of multi-level green space.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大学校园绿化的基本原理

1.1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原理

中国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里,向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出懂得美以及相应地接受了真善教育的主体。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园林绿化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的天人关系。大学校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运用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学原理,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1.2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科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依据。作为绿化的素材,园林植物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能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能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校园景观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从创建开始起,它就把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一直延续至今。运用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如耶鲁大学校园中,乔、灌、草科学合理地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1.3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校园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对大学校园绿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恰当的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师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创造出符合大学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普遍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校园环境。

从生理的需要知道精神的需要,主体的数量呈现明显递减的“金字塔”形。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有着较高知识文化和审美标准的大学师生而言,安全、认同、自我实现、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尤为重要,在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就要以此为出发点,考虑大学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空间的创建上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通过绿化的手段以软硬景观的物质形态得以物化,给予满足。

2.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2.1提高生态质量。

校园绿地的植被、水体能够以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改善和提高校园的自然生态的质量。

2.2环境保护功能。

校园内的植物能够调节气温、湿度,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杀菌防病、减弱噪声等功能。

2.3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绿地为校园景观平添无尽的色彩和意境,为师生提供清新、优美的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2.4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把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等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隔离开来,提高了各个区域的安全度。

3.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认识和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3.1.2缺少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导致设计与操作脱节,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得总体设计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

4.2解决办法

4.2.1面向未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做好总体规划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对信息技术发展美好憧憬的同时,更加眷恋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高校校园建设应遵循让信息化与园林化和谐并存的“信息园林”的建设理念,营造一个既具有传统文化氛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学居环境。应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做好总体规划。

4.2.2合理配置植物

发挥植物群落的最大生产率,充分注意乔、灌、花草等对环境改善有益的植物群落的综合运用,以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把握好树、草、花的比例,尽可能选择多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利用植物不同冠型、色彩、质感,搭配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景观。

4.2.3科学养护管理

保证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三分种,七分管”,校园绿化建设必须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

5.结语

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个性,游息于柳暗花明的绿色校园,品赏于人文浓郁的亭廊格架,冥想于水木明瑟的山石池泉,沉思于曲径通幽的静谧空间,师生自会感到清静闲适,悠然自得,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和自由――这就是大学校园应有的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是大学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5):406-409.

[2]鲍新梅,杨金华.论高校校园树草配植艺术[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1):18-20.

[3]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2):16-17.

[4]沈济黄,叶长青.信息园林――构建新世纪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新建筑,2002,(4):12-15.

[5]关崇.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6]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15(2):16-17

[7]张江雪,李亮,王姣娥,徐伟.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04-206

[8]卞阿娜,甘永洪,方份.大学校园绿化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