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夹竹桃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融入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内涵高度契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鲜明主线贯穿并有效融入“基础”课程教学,对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一、“基础”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条件
“基础”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逢其时。“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道德法治教育中起着主干课的作用。大一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来自心理的疑惑、困惑与来自外部的迷惑、诱惑往往会叠加在一起,身心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和主流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传统优秀文化孕育而生,从社会生活实践而来,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帮助匡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人们的行为规范、精神状态和实践动力问题。在“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道德法治观念,及时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迷惑、困惑以及面临的各种思想和现实问题。
二、坚持理论指导和内容贯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指导“基础”课教学
“基础”课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融入,为“基础”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荡的今天,在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多变的大学生群体中,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理论的魅力和真理的价值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发展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基础”课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义,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信息和内容。“基础”课教学主要涵盖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等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等。教师在教学“基础”课内容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目标和内涵要求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从理念层面的理想、信念、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实践层面的爱国主义、文化道德、法制纪律、品格修养,从国家层面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精神到社会层面的伦理公正、法治正义、和谐社会,再到个人层面的理想追求、文化传扬、道德践履、法纪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充实了“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既有了方向和目标,又有了基石和内涵。
三、坚持生本教育,从情感和实践认同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生为本,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行动的指南。高校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虔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交心交情,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真心为学生着想,真诚帮助学生解答心理困惑,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看到榜样和坐标,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温暖,以心比心、以德报德、以情还情,让学生真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教学要立足校本,深入挖掘校训精神内涵,深入阐释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力弘扬学校文化,从时空上拉近学生、从情感上贴近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认同学校文化、传承校训精神,由内而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以致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时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培育和践行。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层面上,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基础”课既是思想教育的理论课,也是大学生思想修养、法治教育和品德塑造的实践课。高校和教师要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坚持把“五进”(“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去,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一方面,高校要开展好课堂实践教学。做好“进课堂”,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情境教学、事实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共震,形成共认共识。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坚持“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学生通过实践实训,以实际行动提高认识、提升修养、锤炼品质、增强素质,做到外显于行、内存于心,在学习中创新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
参考文献:
篇2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是,课后习题的改变和创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节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课后习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服务于教与学。现在以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两个自然段。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例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一背。2.用钢笔描红。3.画出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分析】
1.《夹竹桃》一课的课后习题,第1、2两题是常规题目,重在写字和读书。第3题是词句练习。第4题主要关注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阅读难度,价值不大。而编者忽视了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即对比衬托。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却鲜明地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编者忽略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只关注了内容,运用又从何谈起呢?
2.《广玉兰》一课的课后习题,前两题是常规作业,第3题指向的是情感,重在感悟。第4题是练笔,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表达方法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练笔是低效的。其实《广玉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一是全文的详略安排合理,二是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巧妙,三是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所以,小练笔必须结合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结论】
课后习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设计,充分发挥文本的语言价值。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部分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尝试性改变。这里主要谈三点想法。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习题才有价值
课后习题不能总是关注理解,理解不是终极目标,运用才能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所以,课后习题应指向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方法引领:请仔细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我”听故事入迷的情景?
实战训练:李明和王刚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四局打平,决胜局开始。想一想,作为李明的同桌,你会有些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练习写个片段。
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在分析了以往大量的教学设计后发现,许多教师总是在讲故事的内容上做文章,讲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坚定不忘师恩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个文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呢?从这个目标出发,细读文本后,这样的教学资源是存在的,且十分重要。那就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田老师讲故事时,不仅写老师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详细描写自己的感受,从而衬托老师教学技艺之高超,抒发了对老师的钦佩、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练笔,在写作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散发文化气息的习题才有魅力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备课时,我面对“每天四问”这几个字,一个奇特的想法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曾子不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吗?教学时,为什么不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查找资料:《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你查资料,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曾子每天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没有想到,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不但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学生竟然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来读。学生在交流时说道,这几件事,在今天也并未过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一问自己: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自己学习知识了吗?这样的拓展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学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关注儿童特点的习题才有生命
我们发现,好多课后习题仍然是对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而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学生80人。
实验题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面哪一道习题更有意义,你更喜欢去学习?(说明:A题是课后习题,B题是教师设计的习题)
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B.读一读,看看下面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1.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向,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实验数据:有66个学生喜欢B题,占82.5%;有14个学生喜欢A题,占17.5%。
实验结论:相对于抽象的情感体验而言,儿童更喜欢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A题指向的是情感体验。阿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的一生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儿童却很难认识和接近那段历史,这样的距离感必然影响对句子情感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体验是困难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再说,有的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就是体验到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其意义也十分有限。B题则指向的是语文知识,即语言表达方式,第一句中有两个对仗句,结构工整,富有韵律节奏之美。第二句是一个长长的排比句,乐曲的旋律仿佛在耳畔回响,对阿炳和乐曲的理解不仅有感官上的触动,更有抵达心灵深处的震撼。
还有,学习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并不是分割开来的,情感是依附于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有助于情感的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篇3
一、辨析近义词,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理解新词时,我们常常以已积累的旧词来促进新词的理解,也就是借用已掌握的近义词来代替新词,从而体会词语的意思。这确实不失之为一种好方法,对低、中年级学生理解、积累词语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我们不能否认它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绝大多数近义词都不能完全通用,因为即便是近义词,它们也是有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有的是适用对象不同,有的是运用范围不同,有的是词义侧重点不同,有的是感彩不同,有的是概念外延不同。如果笼而统之互换、代替近义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会停留在表面,理解就很粗浅,难以体会其中的味道。那么在作文时运用这些词语就谈不上妥帖、自然、生动了。
以薛发根老师《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为例。课一开始,薛老师出示拼音,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然后很巧妙地让学生将三个词语连成句子“糕饼尤其新鲜”,并追问:“尤其”相当于哪一个词的意思。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特别”“格外”。接着老师又问:“尤其”能换成别的词吗?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格外”“特别”有“尤其”之意但无其之味;“十分”强调与己比较,而“尤其”强调与他物的比较。
教师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词语的意思,丰富了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词语运用的正确认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教学设计别具匠心,也利于学生接受。
二、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中,薛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浸在桂花香里”的“浸”时,依托具体的语言环境,与“浸在水里”比较,在感受与体验中深刻领悟文中“浸”将香味表现得如此浓郁。“浸”字虽是寻常的字眼,但在这样的语言文字中却韵味无穷、意境深远。在这样的引导活动中,学生深得其法,充分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热度和生命活力,想对文字不敏锐都不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学生要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许多词语脱离上下文理解,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的,是为了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这样做实在难以体会到词语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引领学生揣摩品味词语在文中的表情达意和用法效果等。只有这样深入探究,才能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词语运用奥妙的领会,磨砺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比较同一词语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以《夹竹桃》一课教学为例,教者在体会“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一句话时,没有让学生抓住其中的两对反义词感受夹竹桃的韧性,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句子与“一朵花开了,又一朵花败了,一嘟噜花长了,又一嘟噜花黄了。”比较,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反义词因位置不同,表达效果的不同,进一步品味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将学生思维引向了纵深,情感也引向了深刻。
教育家朱光潜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小学阶段对词语的教学应顺应小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和理解规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词语教学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之中,在品词析句中使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小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能促进小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
篇4
【关键词】课堂评价 阅读教学 语言实践能力
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做出的价值判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单调、空泛,评价内容也很片面,没能准确指出“好”在哪里,“对”在哪里,只会不厌其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在无法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时,就会随口重复学生的话语,将它当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甚至还会出现用简单的“嗯”“哦”来回应,漠视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此一来,课堂评价的作用便大大降低了。
实质上,课堂的即时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它贯穿于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用“真诚”打动学生,以“魅力”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领,真正把发展学生的心智视为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活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建构新的课堂学习评价观,还需要提升适应新课堂学习评价观的新技能。因此,实施高效科学的课堂评价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心倾听,学会赏识
阅读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课堂评价绝非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一种因人而、因时而变的教学智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心理特征,发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发展点”,给予学生恰当具体的评价。只有因人而异的评价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课堂评价要发挥出最大功效,教师就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就能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理念,因而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表扬、奖励泛滥的现象。
有时课堂教学评价用语一味煽情、做作,也会将学生弄得一头雾水。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请两名学生上讲台分别画了“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的示意图,这两名学生都画对了,于是教师就这样评价学生:“你的聪明真不亚于詹天佑,你的智慧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教师没有立足文本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此过分捧高学生的评价只会让人觉得“假大空”。如果教师评价说:“你能正确画出示意图,说明你读懂了课文,真不错。”相信这样会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深入文本。
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果并及时赞赏,也要密切关注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二、结合情境,一语中的
评价语言要避免简单化和形式化,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如教学《石榴》时,一位教师就巧妙引导学生读出石榴花的活泼:“这些石榴花多像可爱的小喇叭,花瓣开得很大,就像能吹响一样,鼓着劲儿在吹,多有趣的句子,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评价学生的朗读也颇为生动:“听了你读的内容,我感觉到你在努力地成长;你鼓着这么大的劲儿,将来一定能结个又大又甜的石榴。”“嗯,一个小喇叭吹已经这么热闹了,那满树的小喇叭在吹该有多么热闹啊!你们能把石榴花的美丽和热闹劲儿读出来吗?”教师把点评融入情境,融入角色,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一些教师总是用“很好”“读得真有感情”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朗读,但是“好”在哪里,究竟应该读出什么感情呢?其他学生一定非常迷惑,这样的评价语言自然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当遇到学生像说话一样读书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如果你把某某词语读得重点或轻点,那就更好了。”于是,学生就开始照着教师的要求进行“有感情”地读,但如此装腔作势地朗读真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吗?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哪里读得不好,而且要明白怎样读更好。有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这样点评学生的朗读:“这段话是比较难读,难在这三个人物的身份、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说话的语气也就不一样了,在读书时可以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投入自己的感情,要读出洪教头的傲慢无礼,语气就要有力,气愤时说话语速要稍快,你可以尝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读一读,也许会更有感觉哦。”每一次的朗读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也要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考查、评价,否则朗读教学所承担的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和内化所学语言的功能就无法落到实处。可见如果评价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向,那么学生就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中领悟方法。
三、因势利导,启发思维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导”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上教师对错误答案的简单否定,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偏颇理解的宽容与引导,忽视学生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因素,这样的评价重结论、轻过程,评价主体也基本是以教师一言堂为主。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变得不敢说、不想说,不去思考更不愿意思考,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提高。
语言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它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当学生出现答非所问或者一味重复前面的回答时,教师必须指出问题,教会学生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巧妙地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当前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主动去体会和思考,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夹竹桃》时,教师让学生试着用“无……不……”或者“无不……”说一句话,一名学生说:“一年四季中,月季花无不没有美丽的姿态。”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这句双重否定句是错的,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一句话同时出现了‘无不’和‘没有’,想一想,她用对了吗?”当有学生指出“双重否定句里有两个否定词,她说的句子里有三个否定词”时,教师又顺势引导:“有三个否定词,句子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应该怎么改呢?”一学生回答:“一年四季,月季花无日不有美丽的姿态。”教师点评:“句子改正确了,还能不能改得更通顺一些呢?”学生脱口而出:“一年四季,月季花无日不展现它美丽的姿态。”教师评价道:“不仅改正确了,还改得很有文采!”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用错误资源,对“双重否定”的教学没有停留于认识一个知识概念的层面上,而是立足语境,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在反思、改正错误中巩固语言,体味其中表达的情意和效果,实现从“语文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跃升。
当然,新课标提出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除了教师评价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甚至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学生之间的仿效和矫正,促进语言学习的“共振”。
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将程序性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技能,实现原有认知结构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筻
【参考文献】
[1]刘武宏.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高效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