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坛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业论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创业论坛

篇1

当今的青年学子,面对自己即将展开的人生航程,更多的是豪情 壮志,更多的是激情飞扬,却往往缺少一个理性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本次“创业论坛”,要使青年学生们从成功的本地创业商人及外地创业商人的讲述中认识到科学创业的重要性,创业不仅需要有勇劲、闯劲,更要有头脑和智慧。只要充分发扬“敢闯敢拼、耿直守信”的商业精神,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创业路,定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在经济、文化 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过大,课堂知识和实践应用难以结合等问题,举办该论坛具有重要的意义。论坛为企业和学生相互沟通开启了一扇门,通过和企业家的交流沟通,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无论对毕业生的学习、工作还是择业、创业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企业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才能和思想,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活动意向

建立与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签订计算机科学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协议,而企业也可定期派一两名职员到我系听取专业课程讲授。

三、活动形式

1、主持人与企业家之间进行座谈 2、企业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1)学生阐述自己的创业设计与规划,企业家进行点评及建议

(2)企业家回答学生现场问题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xx年3月25日 (本周三)晚上19:00 地点:计算机楼312 活动持续时间:2个小时 五、活动组织单位

计算机科学系团总支学生分会 六、活动嘉宾及主持人

企业家代表:共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徐进先生 特邀嘉宾:计算机科学系曾兰兰书记、魏主任、郑书记 学生代表:创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及学生会主席、副主席 主持人:嘉宾主持、学生主持 七、现场工作说明及相关人员安排

1、安全保障组:负责观众有秩序地进入会场,负责维持 活动期间现场观众的纪律等相关工作。

负责部门:计算机科学系总支学生分会劳卫部、体育部 负责人:张强

2、设备组:负责现场设备线路的调试、畅通及安全,负责电脑的控制等相关工作。

3、礼仪组:负责嘉宾入场的接待工作,以及会场中随时 需要的礼仪相关工作。 负责部门:文艺部

负责人:刘思思

4、通讯组:负责论坛现场情况及时、有效的上传校网、 院网,并负责现场拍照、摄像等相关工作。 负责部门:网络工作室

负责人:周振

5、调度组:职责——主要负责处理会场出现的临时状况,并及时调配 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负责部门:主席团 负责人:钱敏强

篇2

   大学创业交流会邀请函

   举办单位:xx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讲座时间:XX年XX月XX日(周五) 早上XX

   讲座地点:xx市xx路104号华普大厦4楼多功能会议室

   参会对象:有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

   讲座主题:迈向成功网商

   讲座内容: 主要针对目前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分析网上创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机遇;手把手教你如何开网店;成功创业的心态建设等等;大量广州大学生网店创业成功案例……赶快来参加吧!

   讲师介绍:XX 淘宝大学认证讲师

   淘宝大学线下培训合作机构广州紫藤石培训中心掌柜

   主要讲授淘宝创业课程,帮助多家企业电子商务进行内训课程,进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医学院、广州城规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为其学生讲授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有丰富的电子商务课程授课经验及实战经验,并被多所学校聘为电子商务指导老师。

   大学创业交流会邀请函

   尊敬的 嘉宾/领导:

   您好! 为了更好的推进贵州创业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领略创业发展的最新资讯,为企业家及创业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发展进步,由贵州省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文化中心联合多家创业企业共同举办《20xx年xx创业交流论坛》活动,特邀请您及创业同仁参会,共享创业论坛之乐!

   一、主办单位:

   xx省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文化中心

   二、承办单位:

   xx策划有限公司

   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xx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三、出席对象:

   1、企业总经理、人事总监

   2、创业者代表、政府机关领导

   3、企业家、社会各界创业同仁

   4、相关部门领导、创业资助机构代表、大学生志愿者

   四、会议时间:

   20xx年x月x 日

   会议地点: xx市高新区科技大厦三楼会议室

   五、论坛主题:

   自强自立 创新创业 分享交流 和谐共进

   六、论坛内容:

   1、20xx年创业论坛交流会开幕仪式

   2、20xx-20xx年创业交流信息会

   3、创业嘉宾分享

   4、创业者创业经验交流会

   5、赠书及论坛交流活动

篇3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篇4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训体系;构建

一、前言

党的十为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鼓励青年创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等一系列要求;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云南省教育厅也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努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目前,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国家和各级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创业,很多在校和毕业后的大学生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苦于无创业思路,缺乏创业资源而望而却步,有的虽有一些尝试也无法成功。据资料显示,近年来,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中“自主创业”比例不到2%。成功创业和很多因素相关,需要具备一系列知识和各种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学习、实践、积累。因此广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构建基于提升实践能力的创业教育实训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转型发展战略,不断凝练服务地方建设的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情况

据资料显示,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印度早在1966年就曾经提出过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日本1995年《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出台使大学创业活动涌现出来,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不断蓬勃发展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热潮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美国深受重视,并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创建了一种比较符合实际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的框架模式:由高校组织MBA学生—企业安排项目—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的研究中心负责指导帮扶。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为美国高校中的重要比赛,著名的雅虎公司就是在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氛围中产生的。2003年以来,随着高校改革扩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严峻的就业形式要求高校和社会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但目前大学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节点,更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指挥棒”。只有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落实和完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勤于创业才能推动高校提高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发展。

三、保山学院创业教育实训体系构建探索

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建立和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创业教育离不开创业师资,创业师资是创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创业知识涉及学科多,跨越大,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按照传统的讲授模式只能使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应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与概念的讲授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全面、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培养,目前学校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部分教师具备经济学背景,热爱创业教育,其中也有部分教师自身也在进行创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学校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一方面有计划地做好创业指导师认证培训和其他相关培训,一方面聘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校内学生的创业教育系列活动指导,从企业的角度给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学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出台鼓励“双师型”教师的相关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一支校内外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

2.成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建设多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013年,学校出台了《保山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全程化工作实施方案》、《保山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创业指导教研室,由专人负责就业创业课程的安排及相关教研活动。《创业基础》成为本科生第二学年上学期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占一定学分。目前2013级全体本科生已完成了该门课的教学。另外《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实务》、《企业管理》、《投资与理财》等采用“全校性公选课”的形式开设,按照学院公选课办法实施管理,实施督导制度。2014年学校也引入了网络课程“尔雅通识课”,将创业课程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供学生选择,采用网络学习和教师引导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采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形成创业教育非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学生就业类社团活动、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创业论坛、创业计划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学生就业类社团是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与发展、创业教育活动的自我服务型组织。保山学院2009年学生自发成立了“保山学院青年创业协会”,目前已有会员300多人。该协会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定期开展活动。主要开展的活动有:大学生职业规划赛、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招聘赛、创业(创收)实践活动、就业创业讲座论坛、就业政策宣传、协助招生就业处开展大型校园招聘活动等。这些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策划,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创业精神,弥补了课堂教学。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学校聘请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开展对话,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云南省团委2012年在我校举办“创业英雄论坛”,2013—2014年举办“云南青年志在四方”创业论坛活动。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创业精英登台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计划竞赛是大学生创业模拟练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提高创业素质,积累创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不定期举办创业计划赛,邀请企业人士参加评审。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连续几年举办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学校结合赛事有相关事宜组织学院的初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复赛、决赛。作品也多次获奖。

4.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创业项目的展示和推介,促进创业项目的实施。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较好方式,不仅有资金支持,也有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的创业实践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增强了自主创业可行性。近几年,云南省教育厅“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每年都设有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校也设立了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已有多位学生成功申报。其中2014年人文学院毕业生申报的训练项目在毕业后转化为自主创业的实体企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创新训练项目成果产生了经济效益。2015年学校加大扶持力度,共支持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3项。学校积极申报省教育厅、教育部组织的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活动,促进创业项目的实施。

5.采用“学校—政府—企业”联动,多位一体的创业支持模式。由于创业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性,仅依靠学校的力量不可能收获丰硕的成果,需要借助于社会及政府的力量,包括优质、专项的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园的建立、创业资金支持包括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学校和政府、企业及相关社会力量的联系可大大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2013年我校利用保山工业信息化委员“银河培训工程”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培训,2014年利用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培训项目完成了400名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另外,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既丰富了学生的就业创业体验,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学校可借助政府和企业力量建立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地,依靠自身办学条件建立的创业园也可以结合地方建设做大做强。2013年,我校结合教学设备等资源创建了“保山学院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主要是学习借鉴“淘宝网”、“亚马逊”及“京东商城”经验,训练学生设计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大学生创业园提出“将城市超市开到乡村,把乡村产品销往城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缩短城乡差距,逐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构思。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于2014年12月25日推出了“中国乡村超市”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12月28日,“大学生创业园”入驻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园大学生创业园,融入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企业群。“中国乡村超市”电子商务平台既拓宽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解决乡村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成果是校企、校政合作,共同打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平台。2015年陈豪省长考查保山茂华义乌国际商贸城时看望学校创业团队,该项目得到充分肯定。2015年4月,该项目由云南省教育厅选送代表高校参加“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2014年昆明南博会)”。2014年12月,学校得到保山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准我校建立保山市青年创业示范园,这是我校创业教育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创业教育将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学校供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珠宝实训大楼也即将建成,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将拉开新的帷幕。学校积极与当地教育局、“人社”部门、工青团、妇联的部门加强联系,让各类创业就业政策宣传进校园,2015年6月,“保山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校园工作站”落户我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创业就业服务。2014年隆阳区“人社局”为我校创业学生申请到创业贷款以及云岭大学生创业补贴,包括“创业场租补贴”、“一次性创业补助”、“网店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补贴和“二次贴息贷款”,解决了学生创业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极大地鼓励了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6.积极挖掘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加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不断挖掘近年来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积极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省长创业奖等评选活动的申报。2014年,我校毕业生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创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专家推荐入围。2015年,学校推荐的2名学生在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组织开展的2015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中成功当选。这些学生经常回校与在校生交流探讨创业经验和方法,组成“大学生创业联盟”一起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形成了正能量导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结语

创业不仅解决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也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教育部已出台规定,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将成为新常态。目前我校逐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传统课程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多形式创业课程体系;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为主线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非课程体系;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创业园等多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并积极促进创业成果的转化;搭建了“学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创业支持模式。收效明显。当前我校创业的势头较好,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同类学校水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桥头堡”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的新机遇。今后将更加重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大力宣传好国家和省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非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创业课程教学质量,加快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营造推崇创业、尊重创业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解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中国经济网,2015-03-06.

[2]王青山,黄勇.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实证研究,2012,(10).

[3]黎江.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4]李莎.美、印日高校创业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

[5]覃茜.高校社团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探析与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6]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EB/OL].http://.cn/cyjc/273147.shtml.

篇5

关键词:互联网+ 文科类大学生 创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Q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22-0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开始涌现。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诸多挑战。文科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特性和能力素质特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抓住时展的机遇,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作为,成为摆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大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要求

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并很快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更是需要高等学校立足其平台、师资等优势,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传统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学生也缺乏强有力的创新创业内在动力,落后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也阻碍了创新创业的推进。《意见》的出台为全国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更是加大了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困境

(一)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呈现越来越严峻的态势,而文科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根据相关研究统计,文科生的就业率整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鼓励和支持文科生创业无疑是扭转文科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有效途径。第一,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第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促进文科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必要且紧迫。

(二)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总体来看,文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较理工科院校存在较大差距。首先,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其次,师资力量缺乏。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文科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都显得不足。最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缺乏。文科院校往往很少拥有自己的科技园和实验实训场地,在创业咨询等方面作用不完善,很难发挥创业服掌教ǖ淖饔谩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健全创业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凸显“互联网”特色,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网络课程模块,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技术,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另一方面,深度融合传统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搭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

(二)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团队

文科生的创业较理工科学生,特别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创业存在先天不足。这就更需要通过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团队。创业团队应重点吸收有想法、懂技术、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成员加入。以“创业论坛”“创新工场”等活动模式,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开设讲座,组织开展各类创业策划和创业训练计划,增强创业能力。

(三)开展围绕“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竞赛

以赛促学是非常好的培养文科生创业能力的形式。通过经常开展 “互联网+”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竞赛,创造多样化创业教育空间,增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组织文科学生参与到省内乃至全国性的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之中,吸引校外项目对口企业及天使基金的主动投资,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通校内外创业的垂直通道。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充分整合校内的教学资源,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组建包含不同学科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并建立专门的“创业园”用于创新创业活动。不仅如此,还要定期遴选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提供资金和业务指导及政策保障

,建立起由校内通往校外的创业实践通道。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CCIR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65 -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 年发表的“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业机会”。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建设,对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理论性,也要面临实践性。

一、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立足于经济和教育的渗透结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组合,把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才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企业、社区等多种渠道,帮助青少年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开创型个性的未来新兴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2]。

创业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开创性个性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还有相关的品质和素养教育,就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促使其形成创业的初步能力和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3]。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提升自我与社会认知的认知能力阶段;职业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发展的职业能力提升阶段;保障就业信息,提升就业应聘能力的竞聘能力提升阶段;进入职场参加择业就业开始职业人生的应聘就业阶段,即是对应了大学四年学习时间。

链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创业教育CCIR模式,是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链接到创业教育之中,有重点开展的整体分层的、符合大学生学习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以营造创业氛围、创业理论教学、创业模拟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指导体系,此模式以创业教育为基础,通过创业活动开展,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创业理论课程教学,积累一定创业知识;以创业模拟为实践教学手段,认知创业全过程,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心理品质;最终通过创业的孵化取得创业成果的实现。

二、构建链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创业教育CCIR模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融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个部分,强调循序渐进地接触创业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去尝试新的认知反应方式,培养具有开创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

(一)创业意识自觉阶段(Conscientious)

创业意识包括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警觉性和敏感性以及创业成就感和企业家精神等。此阶段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对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阶段。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对创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转变。形成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此阶段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文化节、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教育网站、创业者培训班、企业家论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想,形成尊敬创业者的浓厚氛围。组织大学生看创业者传记,到企业实地去看,认识了解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热情;开办“企业家课堂”,创业者讲创业历程,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强的感召力与示范作用,讲授创业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培养创业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座谈会,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开展研讨、辩论,丰富创业知识、交流创业经验,与创业者面对面沟通,分享创业的酸甜苦辣,感受创业者的人格、信念、精神和情怀,引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向往,消除大学生创业的畏惧心理;组织大学生写创业计划,把创业理想、激情和思想火花变成周密的创业行动方案,增强对创业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信心。

(二)创业辩证培育阶段(Cultivate)

此阶段的主要对象是大二大三学生,对应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能力提升阶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两个模块,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职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懂得与创业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理论教学模块:通过聘请不同专业背景、既有理论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师资团队,通过创业选修课与培训班,传授创业知识。理论教学课程分为基本理论、案例分析、模拟实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经营管理知识,三是综合性知识。

创业实践模拟模块,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理性到感性、理论到实践转变的环节。通过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创业设计、企业运营实践培养学生创业实际能力。创业实践模拟模块的实现途径包括: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素质拓展训练等实践模拟活动,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计划书、答辩过程培养创业能力。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开展学术报告、研讨进行交流,邀请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管理咨询界、风险投资界等方面的专家及社会知名人士共同来点评和指导,培养创业精神;开展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主要方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让他们明白创业的艰辛、感受艰苦奋斗精神;模拟性实践,参加创业实践情景的模拟,进行有关创业活动的情景体现或拟出创业计划、创办虚拟公司等,如“ERP企业沙盘模拟大赛”、“模拟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参赛学生在大赛中熟悉创业程序,储备创业知识,接触了解社会,对创业进行模拟实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新和创业奖学金”获得者,即可进入创业示范园或校园科技“孵化器”,享受一揽子创业指导,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公共关系和营销建议、商业计划和资金申请、良好风险基金的接受等,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三)创业验证孵化阶段(Incubation)

此阶段的主要对象是大三、大四学生,对应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竞聘能力提升阶段。目标在于提升创业能力,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为创业做好充分准备。是创业理论与创业实务的具体应用,是主要针对创业方法和方式所进行的分析、研究以及实施的具体试验与模拟实验,包括创业融资、创业策略、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创业管理,企业运作等内容。此阶段的实现途径:创业者联盟,创业者联盟是建立在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活动,是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和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准创业者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诸如培训、风险投资、项目、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这个互动的平台把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联系在一起,争取获得它们的支持和参与,使大学生创业活动具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产、学、研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或协助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也可以适当吸收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产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指导学生按程序体验创业过程的演练;窗口教育,开展发明创造竞赛活动,将获得的科技成果申报专利,然后通过技术市场或其它场所进行成果转让,或者以专利技术作为出资,自行成立公司或入股公司在技术市场进行成果转让。

(四)创业成果实现阶段(Realization)

此阶段的主要对象是大四学生,对应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聘就业阶段。在此阶段,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这是学生生存自由的历史客观性和真实存在的蕴意。在这个阶段,高校给予风险投资、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可以促成一些经过创业教育前两个阶段培训的同学进行创业实践,开创自己的企业,或对新创企业进行管理。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架起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帮助学生作为主体理解创业教育的终极价值和生存自由的真实蕴意,正是通过实践,实现自我改变,改变“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超越自我,实现全面发展。创业实现注重具体操作,解决了“如何创业”和“怎样创业”的问题,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了创业运作的基本方法和成功经验。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创业活动本身所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这就使得创业教育与传统管理学教育具有不同的特征,即需要学生更多的在实干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园,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的平台,通过支持和促进校内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专业人才,使学校的科技园成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基地;建立创业融资机制,积极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链接,取得相关各方的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建立相关的融资制度与机制,这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启动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创业实现联盟,外借社会力量,特别是争取企业界的支持,可以解决当前比较棘手的创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创业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自身在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与各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高校自己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公司,进入市场运作,与社会企业合作,用各种外延计划,获得更多的活动资金资助创业学生,实现创业成功,创业成功的学生反哺学校,并以身做模范,实现创业教育模式循环上升的教育作用,将能形成一个闭合辩证反馈自觉的培养链,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创业教育在我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与国际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转变观念,不断进行实践和研究,创出特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链合职业生涯划的创业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持续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创业梦想的腾飞,踏上创业的职业征程。(下转第64页)

(上接第66页)

参考文献:

[1]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7-20.

[2]曾昭薰.学术段堂的时代使命——创业与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2,(02):48.

[3]王晓旭,高琼,路军.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29卷中国林业教育,2011,(03):1-7.

作者简介:

篇7

(1)加大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设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基金。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创业,设立贫困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最大限度地满足众多贫困大学生创业需求,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创业者受益。除了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外,高校也可设立专项贫困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创业奖励金。特别是对于有前景的项目,可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扶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商业贷款贴息,以及项目无偿资助等方式,向贫困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资助。(2)降低贷款门槛,增加银行贷款额度。针对贫困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银行需要适当地降低贷款门槛,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在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中,设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基金,并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全额贴息政策,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方便。(3)借鉴国外经验,拓宽融资渠道。借鉴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姆斯创办“贫民银行”的办法,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融资服务的贫困大学生银行。借鉴英国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的资助方式,申请手续简便,无需财产抵押和担保,只要创业者支付低于银行利息,并按期还款;即使创业失败,也可以减免或者延期还款。

2.深化创业教育

(1)树立创业教育的战略理念。高校要更新教学理念,把创业教育提高到学校的人才质量培养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把创业教育贯穿高校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切实通过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2)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形式,开设、开全创业教育课程,专门向学生传授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专业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中,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的管理机制。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树立创业意识以使学生具有未来创业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素质。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将课堂延伸到厂房车间,与企业家联手打造未来的创业高手。(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创业教育教师教育投入,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其次是高校设立教师创业实践专项经费,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增加教师创业实践经验。最后是拓宽师资渠道。学校从社会各界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商界名流等为学生开讲座,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自己的创业史、奋斗过程,使学生直接感受创业,以增强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4)成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协会。贫困大学生创业协会的成立为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交流互动平台。协会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和活动,请专门的教师进行创业指导,并为创业贫困生联系合作伙伴、资金支持等。成立贫困大学生创业网站与创业论坛,增进贫困大学生在创业新问题上的思想交流,通过交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从而大大增强贫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5)加强创业实践教育。高校可以借鉴英国青年创业计划帮助的经验,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真正的从商训练。积极探讨引导贫困生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一方面积极推广贫困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并协助贫困生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专利;另一方面选择推荐有志于创业的贫困生到校友创办企业或校自办企业实习任职,让他们提前做好从学校到自主创业的观念转变,熟悉创办企业所需的条件和经验;其三是高校创造条件开展校内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给贫困生提供场所、协助他们办理各种手续、寻求设立某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基金、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专家等。

3.完善创业政策

(1)完备创业促进政策。首先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简化贫困大学生创业行政手续,缩减创业公司注册申报程序,降低创业准入门槛,为贫困大学生创业制造宽松、自由政策,减少创业的政策风险,促进贫困大学生创业的顺利实施。其次出台鼓励支持贫困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创业资金、创业培训、业务开展、信息收集、市场调查等方面给以政策支持,建立多层面、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式贫困大学生创业支持服务体系,为贫困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服务的平台。最后,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全程跟踪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规避创业风险,顺利渡过生长和发展初期,以此促进贫困大学生创业活动。(2)完善创业保障机制。首先构建创业文化保障机制。社会舆论要为贫困大学生大胆创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制定相关创业舆论宣传导向和监管措施,能使各媒体对贫困大学生创业进行正面宣传,特别是报道一些贫困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努力营造鼓励和支持贫困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从而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进而驱动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其次构建创业指导保障机制。设立贫困大学生创业信息支持和技术指导的机构。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工商注册等服务。并请创业指导专家为准备创业贫困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支持和技术指导。最后构建信息保障机制。搭建贫困大学生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讯。以政府网站为依托,建立创业项目库、政策法规库、技术专利库、人才信息库等,为贫困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4.树立创业理念

篇8

――编 者

问: 面对“就业难”,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在这方面,我区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

答: 从今年起,我区将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万人创业行动”,每年扶持1万名大学生创业,到2017年,实现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的目标。一是进一步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创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小微企业的,可给予为期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鼓励和引导金融部门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将贷款最高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二是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举办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创新创业论坛、创业经验交流、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等专题活动,支持社会组织和大学生成立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联盟等组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服务。三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示范激励机制。评选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吸纳就业人数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问: 国家和自治区在鼓励中小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 《通知》规定: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今年,我区将高校毕业生中小企业人才储备计划从6000人增加到1.1万人。企业留用储备期满高校毕业生,符合相关规定可享受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中小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达到在职职工一定比例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问: 国家和自治区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 《通知》规定: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依托家庭服务企业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招募高校毕业生在家庭服务、社区养老、学前教育等领域就业,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岗位、社保和职业培训补贴。旗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考录工作人员,重点向服务基层期满高校毕业生倾斜。

问: 从我区实际情况看,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针对他们制定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 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每年从录用(招聘)计划总数中拿出15%的职位(岗位),专门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毕业生;鼓励蒙古语授课大学生选修宜于就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或汉语授课的应用类课程,选修合格的由财政负担选修费用;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要拿出不低于招募总数15%的比例,面向蒙古语授课毕业生进行招募;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可按规定享受职业介绍补贴;组织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费用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在公共服务类窗口单位设置蒙汉兼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

问: 国家和自治区解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哪些具体要求?

篇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是关系到个人尊严、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一直也都是国家关心、 社会关注、大学生关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创新思维好,应当在转变就业观念上走在社会前列,在创业带动就业上走在社会前列。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应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迫在眉睫。

二、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而开展的,也是为了解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让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又一体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也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要看到,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形势不容乐观。综合来看,目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社会人士、大学生甚至包括高校教育管理者都认为大学生不适合创业,创业教育只适合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并不需要面对全部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显然,这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并努力工作来创办“新”的企业、在组织中创办“新”的单位,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实现创业者的理想及创造价值的社会经济活动。关键在于“新”的尝试与探索。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传授基本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开创性个性的通识教育。它既包括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和创业知识的构建,又包括经营管理、社交处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层面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与社会脱节严重,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更多的是具有形式意义,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多不合理, 是在所谓的“正规教育”之外,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 仅有少数高校把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就算是必修课也有很多流于形式,学时短,学分少,教材旧,师资不专业,教学手段落后等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结合, 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大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不需要专门的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光有一腔创业激情有,却没有足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致使大学生创业人数少,成功的更少。

(四)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创业教育偏重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负责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最好具有创业方面的经历,熟悉企业创办和运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给予创业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各高校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学工干部和辅导员,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大都没有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内容相对空洞和枯燥,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创业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只有按照这样的培养要求,采取有效途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业型人才。

(一)转变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大力推荐创业教育

在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美国各高校均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这需要我们高校特别是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担负起时代的使命,转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以达成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创业教育效果

高校要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目的地培养骨干教师,选派培养对象参加SYB、KAB等创业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开展针对教师培训的校企合作,选派创业课程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将创业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开设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除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外,高校可以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可以引进如SYB、KAB、DMC等创业培训项目进入校园,以专项培训的形式系统地对有创业意向或者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通过这样更有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进一步确保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定期组织开展创业讲座,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高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教育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来学校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向大学生讲述自己在创业就业之路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开展讲座和论坛,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创业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不但可以深刻地感受创业家的精神风貌并得到激励,而且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创业想法和心得。

(五)举办各类创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举办各类创业计划竞赛,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熟悉创业内容,培养团队精神,发现创业的乐趣。同时,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校外企业加强合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让大学生获得宝贵的创业实践机会。

(六)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教务处等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四、结语

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也是高等教育领域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加大力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激起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缓解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参考文献

[1] 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

[2] 孙国俊.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36-137.

[3] 高飞.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2-44.

[4] 吴莉,段金龙.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1).

[5] 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青年探索,2002(4): 17-19.

篇10

然而,创业孵化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创业信息、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中心的认识和需求,发现创业孵化中心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工作,笔者针对在校大学生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即《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优化创业教育与孵化机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范围为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技师学院和艺华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问卷调查概况及结果

笔者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发放了13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256份,其中无效问卷41份,有效问卷1215份,有效率为93.5%。问卷涉及面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创业、创业政策(信息)、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现状的认识和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与需求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江门市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度较高,74%的学生都表示有创业的理想和打算,认为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甚至能赚大钱;58%的学生对创业充满自信,认为就算遭遇挫折,也会坚持和勇敢向前;但也有42%的学生感到有压力,对创业的前景比较迷茫,认为创业就像一场赌博,并不是人人适合,如果遇到挫折会重新考虑创业是否适合自己,再决定坚持抑或放弃;仅有26%的学生表示已规划好自己的创业职业生涯,而60%的学生则表示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并没有付诸实践的具体计划。

在创业优势方面,有激情、专业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位列前三位。如果创业,学生普遍会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或者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又或者是自己认为有前景的领域;在影响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方面,创业技能、创业知识和创业品质(勇气、毅力和坚持)排在了前三位;而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问题方面,资金不足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接到的业务不足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2.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及信息的了解与需求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12%的学生会经常关注,很清楚国家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53%的学生会偶尔关注,对创业政策了解一些;30%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一点都不知道。

而对于创业信息的关注情况,很关注和不太关注的情况相当,分别为46%和54%;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及信息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大赛、社会和学校的创业社团,以及专家的创业论坛和讲座,而媒体(报刊、电视、网络)报道途径仅为8%,政府宣传途径仅为7.2%;学生最希望当地政府改善的创业政策主要包括有放宽贷款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拓宽融资政策三方面。

3.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了解和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3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66%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作用;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上,风险投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生最为期待的课程,其中55%的学生希望在开设课程时可以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开展创业教育采取的形式上,创业模拟训练、学生自由创建团队与交流、经验交流讲座排在前三位;而开展创业教育的的最好模式,排在第一位的是全校选修课程结合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其次是开设专门课程乃至设立学系并结合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孵化老师的选择上,50%的学生选择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师,36%的学生选择创业成功人士,14%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老师和风险投资的相关人士;而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太少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创业计划大赛缺少对创业方案实施的扶持措施,还有部分学生提及创业教育课程脱离实际以及创业指导老师欠缺专业性等。

4.大学生对创业孵化中心的认识与需求

在这一方面的调查中,27%的学生认为江门市开设的创业孵化中心很好,70%的学生认为还行,仅有3%的学生认为不可以;而且87%的学生均认为孵化中心的综合服务工作对其创业有帮助;而大学生期待孵化中心可以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主要包括开展模拟经营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开放学校的实验设施以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等;而目前孵化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孵化实体专业针对性不强、与社会连接较少、运作模式不正规、孵化实体内部存在人员衔接问题等。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的成效与不足

1.主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