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地产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 《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 校本教材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有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够输送到行业企业上岗就业的中级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多面手;不仅要熟练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工作。要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有赖于适用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我以培养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谈谈对开发《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着舒适、住着方便、住着安全。但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物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实用型的物业经营管理队伍。房地产不但开发规模增大,智能化、生态化、人文社区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配套服务项目增多、主题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物业管理是一个综合行业,涉及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建设管理、工程设备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所以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我校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在这多年的专业教育探索研究及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中,确定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任职岗位为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在2011年年初由我校负责牵头完成的广东省物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中,我们联系了多间校企合作的物业企业,经过调研论证,大致归纳了物业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物业前台接待员、文员、物业招商助理、房地销售员、房地产经纪等。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基础知识,如熟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及其各环节的有关业务等。
二、《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部分学校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时认为其发展趋势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房地产开发后期的服务性行业。所以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管理、服务、经营”的特点展开,摒弃了一些与物业管理关系不大的房地产前期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而事实上,经过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了。特别是现时很多物业管理都实行前期介入及参与后期物业的营销、经营管理,这就对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员提出了必须具备相关房地产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前期介入阶段,要识读房屋户型图,掌握房屋各种户型间隔、朝向、风格、装修、层高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有可能涉及房屋租赁、买卖等交易,那么掌握适当的房地产中介业务知识和房屋交易流程就更有必要了。
物业管理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开发公司的前期介入、房屋销售租赁、物业经营活动等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迁移能力也是必需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这门入门课程,包括房地产专业教育、岗位设置介绍、房屋基本要素学习、房屋开发基础知识,其正是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房地产知识这一特色而开设的。
三、目前选用的《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部分内容难度偏高。
现在我校物业专业所选用的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系列教材,教程内容主要围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筹措、用地取得、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对房地产市场状况、行业概况、房屋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没有初步理解的情况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普遍难以消化了解,更不用说学会掌握运用知识了。例如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教材采用的是一些成本估算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引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这些财务分析法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尚且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对中职学生呢?
2.教材内容的设置对物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用性有偏差。
学生在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可能会运用的知识除了本专业相关知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知识,如学会读懂房屋的平、立、剖面图纸、了解房地产的种类,知道房屋面积测算的分类、方法,还有诸如房屋产权的分类及产权登记流程,等等。但现有教材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房屋建设规划与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管理等内容。学生以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时,理论与实践有偏差。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模式化。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课堂考核评价体系,考试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在课程考核上,一般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而且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如讲到房地产项目资金筹措,考核学生掌握哪些开发资金来源、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步骤及审查内容等,学生往往就通过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同时,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充分突出物业管理专业中涉及的房地产知识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四、对改革《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的几点思考
很明显,完全采用现行的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探索与开发适用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我在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开发校本教材应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为前提,在新的教材中不断淘汰不适用的内容,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容。
1.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教材内容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
从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来看,教材没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基础的差异;没有考虑中职学生的需求及长处。结果所编教材面面俱到且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学不会也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以及我校专业特点,我们首先要对这门课程进行重新开发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从我校目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体系学习来看,《房地产基础知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循序性发展。作为物业专业学生学习房地产知识的入门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时应考虑选择难度较低、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教学模块。如教材开篇内容可先做专业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介绍。在讲到商品房介绍时,可结合目前最主流、最受认可的一些热门户型设计给学生讲解房屋的户型结构、朝向、层高、装修、建筑风格、物业类型等基础模块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产生兴趣继而上升到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2.《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更贴合专业学习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
《房地产基础知识》作为入门课程,本应教授房地产专业中有关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以够用为主,以胜任为主”的原则,在编写教材中紧紧围绕学生在以后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上需要或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职业岗位群定位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房地产企业操作层的第一线岗位,涉及如前期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员、前台接待、文员、物业招商管理员、房地产销售、房地产经纪等岗位。所以在校本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如商品房介绍,小区(写字楼、商场、工业厂房)楼宇配套设施介绍,建筑物用地性质、如何取得土地,开发建房的资金来源取得等内容。至于应用较少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房地产建设规划、勘查设计;房屋开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则可放至拓展性学习模块上,让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既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又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3.教材课程内容结构安排应从学生实际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专业知识层面。
以往的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安排一般都是从行业发展历史、概况现状等入手,然后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房屋过程为流程导向编排教程内容。但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集中在浅显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内容上。所以在编写这门教材上,我认为不妨把传统的学习内容顺序反过来,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位岗位介绍、涉及相关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房地产开发的成品――商品房的基本介绍,再到楼宇公建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金筹集、开发企业介绍等环节,把房屋开发建设的过程从结果出发,再逐级往前推来安排教程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大胆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不适合的现状,加入学生乐学、喜学的内容,使专业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4.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且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规律来看,不难发现,学习内容的难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又会影响学习结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有些知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易理解,学习难度较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测试学生的学习结果,必然出现大批的不及格。所以,我认为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这门科目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例如采用模块化考试,即在部分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主干专业课中,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不同模块,按模块分别进行考试,各模块成绩的累加就是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楼宇公建配套设施介绍这内容上,可分成几个学习模块:住宅小区主要配套设施建设―写字楼配套―商场物业配套―工业厂房配套―特殊物业的配套建设。根据不同的物业类型,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模块考核。模块化考试既能评价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结果,又能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能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能给学生一个调整自身学习状况的机会,扭转以往课程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让学生循序渐进,较好地解决专业基础课难学的问题。
总之,《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应以任务化、活动化为表现形式,贯彻“理实一体化”的原则,在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点的完整性的前提下,不刻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虑中职学生的现状的基础上,力争使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的作用。只有构建密切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专业特点的特色鲜明的《房地产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专业平台课。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刘喜鸽.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机械职业教育,2007,(09).
篇2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05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09- 02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持有的房地产按照持有意图可划分为存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三类,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已经对外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以及持有准备赚取资本增值的土地使用权。从取得途径上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既可以由原准备对外出售的存货或自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改变使用用途转换而来,也可以直接自建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获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既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使投资性房地产同企业其他类别的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出现了较大不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信息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举例
例如,甲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1月1日将一套自建完工原用于出售的商品房出租给乙公司。该商品房的开发成本为1 000万元,甲企业对其计提了200万元的减值准备。如果出租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00,借:存货跌价准备200;贷:开发产品1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如果出租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700万元,则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借:存货跌价准备2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贷:开发产品1 000。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后,如果造成存货价值下跌的原因消失,企业可以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但从以上会计处理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房地产企业将存货转换为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是不允许通过损益转回的,但是如果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则要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不对称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调节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有不利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无需按照自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类似的会计处理方式,按期计提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也无需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接上例,如果2010年1月3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上涨100万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2010年1月3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下跌100万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分录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类似于存货出售价格下跌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但当商品房价格上升超过其原开发成本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这一部分上升的价值体现在利润表之中,从而增加当期会计利润。
接上例,假设2010年12月31日,甲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该商品房出售给乙公司,出售价款为8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出售时,该商品房“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2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700万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为贷方余额100万元。甲企业会计分录为:①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800,贷:其他业务收入800。②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③借:其他业务成本6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商品房直接对外出售相比,甲企业的出售收益和成本分别计入了“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但由于利润表并不单独列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而是合并列示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因此不会对会计信息造成分类上的影响。从营业利润金额的角度来说,从以上分解会计分录中可以看出,甲企业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就是甲企业收到的销售款,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就是甲企业对商品房的原开发成本。投资性房地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仅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会对营业利润造成任何影响。
2 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分析
(1)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由于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做了严格的限制。当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出租的房地产不存在活跃的市价时,企业需要参照同类或类似,例如分布在同一市区、位置相似、环境相似、建筑结构相似、使用用途相同等,有活跃市价的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整、评估确认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如果企业不具备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能力和评估资质,企业还需要聘请外部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这会加大企业会计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2)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利润波动性。虽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资产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自愿进行资产交付的价格。但事实上由市场交易而产生的公允价值会受交易双方的投资心理、对市场走向的预期、谈判能力、世界经济形势等不可预期甚至非理性的因素影响。作为存货的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一年内予以出售,而且我国的政策法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囤房不售的做法也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但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管理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长期持有,并且在每个会计期末将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以持有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形式反映在利润表中。这会使企业的会计利润丧失历史成本计量下的稳定、连续和规律性而变得波动。对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在政策调控前,房价一直处于连续上涨阶段,将对外出售的商品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一方面可以达到间接囤房以谋取更大经济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公允价值的上升反应为企业的当期会计利润,对于上市公司性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作用。但目前政策调控后,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趋势,这种情况下,以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企业的会计利润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3 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1)按照我国目前税法的规定,企业将房地产对外出租而计算缴纳的房产税有两种征收办法:第一种是直接按照租金收入的12%计算,第二种则是按照出租房地产账面原值的70%再乘以1.2%计算。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时,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对出租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今后税法采用重估资产价值作为计税基础,那么在房地产价值上涨时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大企业的税负。
(2)我国计算缴纳所得税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虽然会影响企业当期会计利润,但由于企业并未实际处置房地产,因此经济利益并没有流入或流出企业。企业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可以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扣除。但是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后,将不再计提累计折旧,而累计折旧是可以税前扣除,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加大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篇3
【关键词】营养;婴儿;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胃肠道动力和消化吸收均未发育成熟,喂养困难、喂养不耐受已严重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如何采用合适的喂养方法,尽早摆脱静脉营养,对提高存活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观察了3种不同方式口饲喂养方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喂养效果,观察了体重、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等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新生儿区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3例,胎龄30~34周,体质量1001~1499 g。生后24 h内入院,排除感染、窒息、RDS、先天性畸形等疾病,需经口胃管喂养和部分静脉营养。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注喂养组)27例,B组(持续输注喂养组)27例,C组(间歇持续交替喂养组)29例,三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喂养方法 3组入院后均在部分静脉营养的同时如闻及肠鸣音、已排胎便,即开始经口胃管喂养,采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A组(推注喂养组):起始量从少量开始,开始奶量1 ml/kg,每2 h胃内注奶1次,持续时间为5 min,每天递增1 ml/kg;B组(持续输注喂7养组):采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喂养,奶量0.5 ml/(kg•h),持续时间24 h,每天递增0.5 ml/(kg•h); C组(间歇持续交替喂养组):先采用间歇输注法,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胃管喂养2 h,奶量1 ml/(kg•h),1次/2 h,每天递增1 ml/kg,注奶3次后改用持续输注法,采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喂养,奶量0.5 ml/(kg•h),每天递增0.5 ml/(kg•h),持续10 h停止2 h再改用间歇输注法,间歇与持续法交替进行。所有患儿根据体重计算每天所需能量,胃肠喂养不足部分由外周静脉营养补充,采用“全合一”营养液,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所供热卡达100 kal/(kg•d)。
1.2.2 检测指标 体质量(生长发育指标,每天测1次);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即肠道营养达100 kal/(kg•d);评估3组喂养方式的耐受性。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即可判断为喂养不耐受:①呕吐、腹胀,24 h腹围增加>1.5 cm伴有肠型;②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或持续喂养超过1 h的量;③胃内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④粪便隐血阳性;⑤频繁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心率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指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d)比较 A组(14.2±2.3)d;B组(11.7±1.8)d;C组(11.5±1.9)d;A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最长,B、C两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三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d)比较 A组(21.3±2.5)d;B组(19.7±2.4)d;C组(17.9±2.7)d;3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呈逐渐减少趋势,C组短于B组(t=2.39,P
2.3 三组喂养不耐受比较 喂养不耐受共发生31例,A组:17例,发生率62.96%;B组9例,发生率为33.3%;C组3例,发生率为10.3%;A组与B组比较,χ2=4.74, P
3 讨论
早产儿,尤其是胎龄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儿科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等.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711-714.
篇4
为了适应本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保障房地产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就本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范围内的房地产预售、出售、买卖、交换、抵押等交易管理、公证、登记事宜作如下规定:
一、凡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或转让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投资经营者(除已经上海市房产管理局资质审查批准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外),均需遵照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的通知》及本市的有关规定,组建资质与其开发经营项目规模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须根据规定的程序报经上海市外资委审批同意,并经工商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向上海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申报备案;国内投资企业则应先报经市房管局审查批准后,再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市已批准成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或转让,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则应向市房管局办理申请取得外销商品房专项经营权,方可开展开发经营业务。
二、房地产预售,须按一九八八年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房产经营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报经市房管局批准。批准预售后,房地产投资经营者应在批准之日起十天内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申报预售(注册)登记。
房地产预售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应经市公证机关公证,公证后预买方应在二十天内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预售登记。
三、房地产投资经营者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或转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经投资开发并完成了一定比例的建筑工程量后需转让的,则必须先报经市房管局审核批准,转让双方签订的房地产转让合同(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经公证后,应在二十天内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转让登记。
四、房地产投资经营者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或转让合同规定的可建房屋竣工、验收合格并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商品房注册登记后方可出售;其中,未申请预售的房地产项目出售前则应先经市房管局批准。
房地产投资经营者出售房地产(包括已经预售的)买卖双方签订的房地产出售合同,经向市公证机关申办公证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在一个月内向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办理房地产过户手续,然后由买受人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按规定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
五、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的房地产投资经营者或业主,出售房地产应与买受人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经公证后,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在一个月内向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办理房地产过户手续,然后买受人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按规定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
房地产交换,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地产交换合同经公证后,应按上款规定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六、房地产抵押(包括土地使用权抵押、房地产权益抵押、房地产权抵押等),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合同经公证后,应向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七、房地产交易中,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地产预售、出售、买卖、交换和抵押等合同,应使用市房管局统一印制或认可的合同文本。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11-03
1房地产经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供需差异分析
房地产企业需求的实践型、管理型与高职院校培养的理论型、概念型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使得刚刚走出校门的房地产专业学生很难迅速进入员工角色,而是需要较长时间来平衡二者之间的职业能力差异,也正是这个时间差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上岗机会,也警醒了我们高职院校应该仔细斟酌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的供需差异,以便构建一套适应房地产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职业能力培养的域度差异
首先,学校的房地产专业教育大多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媒介,偏重于课程的通用理论和常规专业知识传授的条理性,所培养的学生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一般都较强,但其应变能力、开拓能力和综合素质却很难与企业需求直接融合对接。其次,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一般都是按课程内容各自独立授课,缺乏专业知识关联性和系统性的融会贯通,与现实的职业能力对接度较差,甚至在不经意间弱化了学生整体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企业却非常强调学生的管理与控制等综合职业能力,企业需用的人才必须在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企业经营管理、建筑、金融、税收、法律、财务管理、计算机和谈判礼仪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职业素养,以满足现代房地产经济的长足发展。
1.2 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差异
学校的专业教育大多偏重于房地产交易各流程或程序的简单操作, 而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和逻辑分析,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是程序化操作的通用员工。学生一旦进入市场,将面对的是大量的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 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没有一个善于分析判断的理性头脑,是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而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程序化的一般工人,更需要具有职业判断能力的优秀人才。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需要他们能利用自己的智慧理性分析评判在各种不同经营环境中所遇到的专业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同时也要具有能在特定经济运行环境下研判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也需要对实践进行总结提高。这就出现了学校培养学生的一般理解能力与企业需求的理性分析判断能力深度不一的差异。
1.3 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差异
学校的房地产专业教育大多是侧重于利用课堂进行的就业能力培养, 强调将所学用于指导、解决我国房地产经济所面临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政策问题。高职学校一般也会在教学环节中安排大量的实践课程教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资源保障、监督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其实践教学环节大多也只是穷于应付,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实训课就是玩耍课,这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在校做模拟操作,想要达到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困难的。而企业需要的是真正能把书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环节,利用所学知识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企业的这种创新期望与学校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就会出现较大偏差。
2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框架构建分析
2.1 职业道德
房地产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未来的房地产经营活动需提前预知的各种道德规范,是对房地产专业学生进行思想观念、职业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就思想观念而言,它涉及了所有房地产经营业务活动的是非善恶认识,主要有职业良心、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理念三方面的内涵教育;职业情感是教育学生在处理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及评价职业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荣辱好恶等情绪与态度,它主要涉及职业荣誉感、成就感以及在职业活动中的心理习惯等;职业道德意志是教育学生在将来履行职业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态度和做出抉择的力量。房地产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是从业人员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方面所形成的内在修养,我们高职院校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就要加大对学生的遵纪守法、诚实信用、爱岗敬业、规范服务、尽职守责和竞争协作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培养。
2.2 职业兴趣
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规划未来适合自身职业的设想。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就是职业兴趣。它主要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学生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兴趣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之后,才能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开启挖掘职业知识的动力。所以在学校的专业教育中就必须适时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管理方向、技术方向和创业方向。这三个方向将伴随着高职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选择专业课程的侧重,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并对自身的知识层次、操作能力、社会环境等有着客观的认识。所以依学生的个人兴致与职业兴趣比较,就可以大致研判适宜于学生发展的职业与专业方向,同时也能增加他个人未来工作的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2.3 职业心理
房地产业务将会面对各种性情的客户,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只有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揣测客户心理并把握最佳时机,再利用良好的公关谈判技巧,才有交易成功的可能。因此,这就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第一,必须培养学生自信。这是专业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要求,自信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与热爱,是对职业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信力,自信不仅能激发房地产专业人员的勇气和毅力,还能给对方以信任感。第二,必须培养学生热情。热情能赋予专业人员旺盛的精力,使人经常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中,这样就能对市场信息始终保持一种特有的敏感性,同时它也能满足与他人、与社会交往的需要,以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第三,必须培养学生豁达。由于房地产业务是一种挑战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必须以一种豁达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员工必须能及时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市场动态,及时捕捉最新的市场信息。
2.4 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指房地产专业人员为完成职业任务而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行业性,房地产专业人员必须拥有尽量全面的知识结构。(1)房地产经营的一般知识与基本理论知识,如经济学基础知识、社会学知识、政治文化知识、公文写作、信息技术及网络等知识,这是房地产专业人员职业知识结构的核心;(2)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法律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知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那么他们将来上岗才有可能得心应手;(3)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能支撑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各门专业知识,营销知识、经纪知识、估价知识、金融知识、谈判技巧、企业管理知识等房地产核心专业课程知识。(4)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是专业人员的一种气质与品位,如果能够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则能产生亲和力,更容易让人接近,也更容易提高其未来的工作业绩。
2.5 职业技能
知识只有转化成技能,才能真正产生价值。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还是应归结于职业技能教育,而职业技能是学生未来完成职业生涯必须具备的从业技能,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尽可能选取以探索性和逻辑性为特征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多运用一些研讨、辩论和质问等方式辅导学生的观点、疑问及困难等,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思维。主要的职业技能包括:(1)培养学生一定的房地产经济理论和相应的经营哲学;(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房地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3)培养学生熟悉房地产市场流通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如收集信息的技能、市场分析的技能等;(4)培养学生一定的房地产经营评判力与观察力,懂得评判和把握房地产市场行情变化趋势,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能力,如人际沟通的技能、供需搭配的技能和把握成交时机的技能等。
总之,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融合与对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对专业教育提出的时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但要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真正与企业的实际完全对接,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评判企业对房地产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职业目标,从微观角度配套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之目的。
参与文献
1唐义锋.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作为房地产管理基础的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由于房地产交易涉及金额巨大,流通形式多样,其中的权属问题非常复杂,登记对象的要件材料量大,对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房地产专业知识,较全面的法律及经济常识,还要诚实信用、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政府公务人员的形象。但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从业人员缺乏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工作前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很难适应产权产籍管理专业工作,造成了频繁的房地产权属纠纷。为此,建设部决定从2000年10月15日起,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轮训一遍。通过培训,使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达到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轮训结束后,未经培训合格人员不得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凡是从事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房地产产权属登记管理、房地产测绘管理和房地产产籍档案管理三类人员)均应参加培训。
二、培训内容和教材
结合房地产权属登记、房地产测绘和房地产产籍档案的工作特点,分别对三类人员进行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理论、实务、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采用建设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培训教材,包括《房地产权属登记》、《房地产测绘》、《房地产产籍档案》、《房地产权属法律法规》和《建筑知识》五本。
三、培训方式与学时要求
采用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面授时间不得低于80学时,总学习时间不得低于200学时。具体课程培训必须按照建设部统一制定的培训教学计划(见附件)执行。
四、培训机构认定与师资选聘
承担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培训的机构必须经过各省、自治区建委(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认定后,方能开展培训。请各地按照《建设类培训机构资质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从具备建设类培训机构二级资质以上的培训机构中遴选、确定一个培训机构,并于2000年10月15日前报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和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备案。建设部将对各地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不定期抽查。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除认定培训机构外,还请各地对拟承担此项培训的师资进行严格选聘,并组织参加建设部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取得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进行培训授课。
五、考试和发证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培训结业时,必须参加由省、自治区建委(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统一组织命题的考试。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建设部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另行)进行,既要考查从业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经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建委(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管理局颁发建设部统一印制的《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篇7
1.课程教学方案
制定课程教学方案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首要任务[2]。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毕业生职业岗位适应情况的专项调研为基础,全面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课程组的成员,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系统思考和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目标是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的基础和落脚点[3]。《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以“懂”与“会”、“学”与“做”、“知识”与“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主要设计了掌握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依据目前建筑市场特征,能够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实践的参与,对房地产管理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目标规划,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针对岗位任职要求,共同研究、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房地产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和具体授课计划,合理选择教学场所。
(2)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架下,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模式转换。
(3)结合房地产行政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考核。
2.课程教学方案实施
(1)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针对房地产行政管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创设学习情境,认真选取教学内容,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不断细化的要求,将《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情境确定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和物业管理政策与制度等。为了确保教学组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及渗透关系,使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一体化,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秩序化。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房地产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一、房地产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根据上述新规定,原“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更名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新规定中对于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课程也做了很大调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经营管理高等教育起步晚,期间又经历了调整变化。房地产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教育工作者以及行业从业人员对房地产专业认识尚不统一,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有的房地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所培养人才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行业不同领域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房地产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
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标准,通常不同的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现实工作中对于人才的基本标准,我们可以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这种专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工作者在履行本专业岗位职责、执行本专业工作任务时所具备的专业的“特色能力”,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该专业知识、实践该专业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别人无法模仿,在执行岗位任务时所发挥的具有较强知识特征和持续优势的能力。根据现实房地产行业岗位群中关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的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服务等的需要,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确定房地产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经纪服务、房地产价格评估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房地产人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措施
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调研,确定房地产岗位群及其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型本科房地产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核心课程群
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和主流知识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前提,因此,首先应讲授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再围绕着专业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核心能力。房地产专业的综合性非常强,因此在本科阶段广泛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很难为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也很难使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应根据房地产经济活动的特点及运行规律,以房地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为重点,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的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既有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又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一体两翼”实践教学平台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对工作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房地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的关键。建立房地产应用型人才“一体两翼”实践教学平台,应以房地产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识实践教育为主体,以专业应用、应用创新实践教育为两翼。专业通识教育实践平台本着专业知识的共性需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侧重对学生应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通识教育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到企业锻炼的机会,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利用科研助手的方式吸纳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锻炼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竞争意识。
3.引入“双证融通”的理念
重视技能教学,将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等执业资格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融入核心课程教学中,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将房地产相关资格考试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考核内容中,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接触并扎实掌握执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更快地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4.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
篇9
关键词: 《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 课程教学方案 设计和实施
房地产行政管理是房地产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1],它主要研究在房地产经纪领域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作为房地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对于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了解房地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级管理规定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分析和解决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搞好这门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1.课程教学方案
制定课程教学方案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和首要任务[2]。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毕业生职业岗位适应情况的专项调研为基础,全面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课程组的成员,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系统思考和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目标是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的基础和落脚点[3]。《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以“懂”与“会”、“学”与“做”、“知识”与“能力”的跟进关系为主线,主要设计了掌握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流程;依据目前建筑市场特征,能够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项目实践的参与,对房地产管理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实务、案例、实际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目标规划,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咨询公司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针对岗位任职要求,共同研究、设计了本课程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房地产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和具体授课计划,合理选择教学场所。
(2)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在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架下,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模式转换。
(3)结合房地产行政管理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典型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考核。
2.课程教学方案实施
(1)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针对房地产行政管理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创设学习情境,认真选取教学内容,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不断细化的要求,将《房地产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情境确定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和物业管理政策与制度等。为了确保教学组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及渗透关系,使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一体化,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秩序化。
(2)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创建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实例+实战”教学法、“沟通+鼓励”教学法、“项目驱动+情境体验”教学法、“启发+互动”教学法和“学+做+考+创”教学法等。在教学组织进程中针对不同模块的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写、做的能力。随着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开发了与课程教学模块对应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现了专兼教师在网络空间内共同组织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和咨询者,本门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强理论联系实践,以行动导向为基础,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教学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图1给出六步教学法结构示意图和相关解释。
(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标准的设置对于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学习激励”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该课程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考核和期终(末)考核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50%。过程考核引入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社会评价、教师评价等,分别占考核评价体系的20%、10%、10%和60%。学生自评和互评主要考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和互助互利等因素。
3.结语
做好教学工作是一种意识、追求、境界,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才会取得成功。本课程教学方案的制订,是教学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六步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管理课题组将加强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课题组交流,提出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为高职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房地产行政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房地产估价、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提出
房地产估价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物业管理专业、工程管理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能用各种估价方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能按规范的格式撰写房地产估价报告、能够按照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流程进行估价作业。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为了达到房地产估价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课本知识为中心,仅能帮助学生掌握零碎的知识点,难以由点到面,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更不能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应用,难以达到完成估价业务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指导性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使用多种技术,以合作组方式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研究和协作结果以最终项目成果的方式提交。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以实际项目为引线。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下表: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以市场法为例
市场法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估价对象搜集并选取可比实例;能够根据估价对象与可比实例的实际情况统一价格比较基础;能够在搜集实例的基础进行交易情况、市场状况、房地产状况的修正;能够运用市场比较法完成房地产估价报告中的一部分。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项目任务。确定项目及分解后的任务。以“买房”等比较实际的话题引出项目名称,“XX小区某二手单元房市场法估价”。与实际结合较紧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整个项目共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任务1:根据搜集的房产案例,填写交易实例情况表。任务2:从交易实例中选出可比案例,填写“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任务3:对可比实例的价格,进行统一。任务4:根据“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填写“估价对象与可比实例比较结果表”。任务5:进行交易情况修正、市场状况修正、房地产状况修正。任务6:求取比准价格。以上六项任务涵盖了市场比较法进行房地产估价的所有关键环节。
2.理论知识准备,讲解包括可比实例的选取、统一价格基础、交易情况交易日期房地产状况等三方面修正的方法、比准价格求取的方法等基础知识点。
3.制定计划。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首先对同学进行分组,可以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根据项目的需要,每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这样一是有利于协同作业,二是避免了人数太多,部分同学无事可做。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工作计划,获得教师认可。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项目教学强调学生有更多时间动手做项目,但教师必须对项目教学实施进程进行控制,适当给与引导,进行阶段性检查与总结,对于技术性错误和思路方面的错误给予纠正,以保证项目教学效果。实践中,会给学生如下“任务指导书”(已简化)。
任务1:根据搜集的房产案例,填写“房地产交易实例调查表”。告知搜集的途径有政府部门、报刊、网络资源、房地产交易会、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出售者等。
任务2:从交易实例中选出可比案例,填写“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根据任务1填写的,跟估价对象所给材料作对比,按照可比实例选取的标准,选择三个以上可比实例,填写“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
任务3:对可比实例的价格,进行统一。包括统一付款方式,统一采用单价,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统一面积内涵,统一面积单位。
任务4:根据“可比实例基本情况表”填写“估价对象与可比实例比较结果表”。交易情况、区位因素、权益状况、实物状况可按按照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分填写,交易日期按照不同时间点的二手房住宅价格指数填写,。
任务5:进行交易情况修正、市场状况修正、房地产状况修正。按照相应的修正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修正。
任务6:求取比准价格。估价结果取所有可比实例比准价格的平均值
5.评价。每个小组要随机抽取人员到台前汇报成果,汇报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各小组之间互评,然后教师点评,要求各小组进行总结,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
6.总结与成果归档。教师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进行总结,并将相关资料归档备用,作为完成房地产估价报告的一部分。
四、结语
笔者发现,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有助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鹏.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估价课程中的应用[J]. 学理论, 2012(17):246-247.
[2] 游珍, 曾桂香. 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24-25.
[3] 邢兰芹.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06):39-40.
[4] 陈良琼, 张宗领. 房地产估价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18):7.
[5] 林东. 房地产估价实务项目课程教学改革[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50-52.
[6] 宋良杰. 成果为本的房地产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J].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17-21.
[7] 刘永胜. 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03):145-146.
[8] 钟少瑜.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估价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8(31):642.
- 上一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下一篇:观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