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篇1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强,与环境相关的专业也先后在众多高校开设起来[1]。我校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开设于2005年,着重在于培养与环境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学》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结合我校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2.课程性质与特点

《环境学概论》是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以人类环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在人类活动的强烈作用下,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污染控制的方法理论。分别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各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新方法和环境科学的最新进展[2]。其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热情和学习环境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掌握环境监测、评价及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相关技术,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本。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与人类自身利益关系紧密。环境污染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导致一些疾病的多发,一些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导致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

2.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

3.进展迅速。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重视度不断加强,环保投入也越来越多,新理念、新技术不断问世。

4.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较密切。如污染物的扩散和控制与规划紧密相关。

5.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各种方法及理论如gis、遥感、管理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6.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快。

7.授课时间有限。本课程既包括很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内容涉及诸多方面,需要的课时较多,但学校公共课优先安排,占去了大量学时,而专业课则被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非常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展开详细讲解。

3.教学现状分析

3.1教材内容滞后

目前,环境学概论课程的相关教材种类比较多,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本部门编著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和《环境学概论》(刘培垌主编,1995年6月第2版)。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3]。考虑到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4],因此,选其作为教材。但由于出版的时间距今已有数年,一些内容跟不上当今环境保护发展的形势,体现不出当今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

3.2教学模式的传统性

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了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

3.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环境学》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际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

分析目前资环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对规划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践环节都分布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环境学》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学基础理论、各环境介质污染状况及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程序与方法、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知识点,并应用于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

4.改革措施

4.1教学内容的选择

1.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学》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受课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因材施教”,即根据资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针对资环专业应重点学习各类污染的危害、控制与治理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的相关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为学习相关的规划课程打好基础。

2.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按章节备课、上课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依据大量新的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对于《环境学》更是如此。按专题备课能有效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考虑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学重点和新的教学材料,将教材重新组合,分为几个专题来讲,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热点、难点。所以,不仅是需要补充新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在结构,将需要讲解的内容梳理出来,重新构成一个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来讲解。教学实践也表明,按专题进行讲解收到了好的效果。

4.2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4.2.1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多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以听觉、视觉冲击,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3]。尤其是在播放环境污染相关图片时,更体现了其感观性,唤醒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多媒体手段教学容量大,“环境学”类课程本身教学内容多,经常需要大量的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而多媒体计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增大了信息量,也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授课中插播与所讲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材料。一则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触动他们的内心,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存在一些劣势。因此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有机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通过适时的板书、巧妙设计提问、创造思维的转折点等技巧。

4.2.2互动式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们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4]。因此,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为了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采取以下方法:针对当前的环境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讲气候变化之前,针对当前舆论热议的对全球变暖的质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抽一个学生上台讲解,不足之处,其余学生补充。取消学生小组的形式,因为据学生反映,一旦指定小组,那么小组的相关任务都会落在小组长一人身上,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4.2.3充分共享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脑,每个人都有qq号,可以利用qq群上传共享资料、讨论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学习,完成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任务。为师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也解决了由于新老校区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难的问题。

4.2.4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健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当前的环境质量现状,熟悉相关的污染控制设施等,对资环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

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质量与管理现状的认识。通过鼓励学生动手搜集本学科相关资料,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充分利用本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需要测量的污染指标,采样后在实验室进行测定。2.对污染处理工艺设施的了解。以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去参观学习,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对于一些不具备具实验、实习条件的,就利用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3.对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等。通过以上环节,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并组织学生撰写实习、实验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篇2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必要性 课程体系 措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应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具有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面向资源环境和规划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趋势的加速对人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求具备测量、制图、“3S”运用等基本技能。当前“数字城市”、“数字区域”的提出与推进,需要大量测量、制图、信息技术尤其是GIS手段的支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将面临更深、更广的空间和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应顺应当今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行业要求,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要引起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

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安排较少,或从属于某门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实践成绩大多是包含在理论课的成绩里,而且比例都不高,这就很难使学生把实践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2)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内容总是按照固定的大纲一成不变地进行一些知识和现象的验证等,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很难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3)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参照教师的示范,按照规定的步骤“照方抓药”,没有自主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从学生的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的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包括室内实验部分和室外考察部分。

1.室内实验

室内实验学时要按内容分段、分级设置,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级教学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室内实验要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对不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更新,做到少而精,整体优化,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精心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按照CAD软件、Photoshop软件、GIS软件等内容设置实验项目,由操作训练性、理论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探索性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渐进式实验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该实验课程训练,初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CAD、Photoshop、GIS软件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实验,学生综合应用CAD、Photoshop和GIS软件设计开发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典型地理事件各主要环节的技术问题。通过系统化综合应用的实践锻炼,学生完成多样化创新设计,进一步调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室外考察

室外考察部分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和科研实践。课程见习应随课程知识讲授的要求进行设置,其目的在于落实所学理论知识及应用。综合实习是理论知识全面学习之后进行的全方位的较长时间的实习,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科研实践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申请国家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高等院校设立的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积极参与教师领衔的各类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室外考察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

力,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实践教学的措施

1.强化实践育人意识

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研究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按单门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保姆式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增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实验设计方案,分组进行设计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实验提示方向,严格审查并帮助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观察调控、释疑解难,对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开展分析讨论,评价实验设计所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2.突出实践设计创新

实验设计不仅要扫描各种图件、数字化图件、构建GIS空间数据库、分析处理数据、设计GIS模型,而且要提交综合分析的数据、图件,并进行校验。学生边设计边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设计,直至输出精确的数据和精美的图件。其中,实验室提供电脑、输入、输出设备、数据等软硬件,配备具有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的时间是开放式的,学生选题与成果形式也是开放式的,管理由导师具体负责,考核方式有别于其他教学环节,贵在参与,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学习与发现的相互交融。

3.构建新的考核体系

新的考核体系包括常规实验技能考核和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考核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考核比例分别为:10%、20%与20%。主要检查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掌握情况和数据资料的准备情况,观察学生操作行为是否规范、态度是否科学严谨,以及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步骤、技术流程、实验结果及分析的掌握情况。后者主要考核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及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比例分别为:25%、10%与15%。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地学知识进行专题实验方案设计及解决实际问题和查阅资料、数据收集、工具书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推进学校师生互动

学生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尤其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一方面要设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经费,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与教师绩效、职称评定挂钩,充分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学的主动权主要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意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大局,使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只有实践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才能把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才能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才能培养出当代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学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有更深层次的接触,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教师、学生必须有机互动,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党丽娜,贺立源,宗虹.依托开放性GIS-Lab的创新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101-104.

[2]郭亚东,段建南,黄文华.科研促进本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高教研究,2009,(8):84-87.

篇3

关键词:GIS,实验教学,案例教学

收稿日期:2007―09―15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0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1976―),女,汉族,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助教。

前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处理、管理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面向资源规划和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加强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GIS基本技能,培养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GIS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一)建立城乡规划数据库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各个城市也开始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步伐。数字城市是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城市系列比例尺基本地形图、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图件及4D产品等内容。

规划专业信息:城市规划专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题规划、用地规划、道路规划等,以图形数据为主,基本涵盖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全部内容。

规划文档信息:规划文档信息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用地、建设工程、报建、法规、规划设计等,以文档信息为主,是规划业务办公流程中的重要数据,一般以数据库方式进行管理是规划部门长期积累的成果资料。

(二)建设和维护城乡规划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rbanPlanningInformationSystem,简称UP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能对城市规划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是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主要目标,在功能上要求支持空间信息的查询、支持规划工作的日常业务办公流程以及公众的信息服务,因此,这是一个属于城市规划部门的操作型的实用系统。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面向办公自动化管理,对图、文信息进行有效集成。

(三)城乡规划中引进GIS进行辅助设计

利用GIS技术,可以获取详尽、可靠、准确的测绘基础数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GIS技术强大的制图和空间分析能力,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GIS可提供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的工具,利于数据库的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促进城市规划工作。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GIS对于不同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目前,全国开设GIS课程的高校很多,涉及的专业也很多,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GIS主要是从事关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方向的工作,结合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考虑,该专业的GIS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主要以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规划设计为主。即空间数据的信息化和应始终成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线。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

重基础知识传授,忽视技术应用是当前GIS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高度统一的课程,实验教学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并一次安排实验课教学。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将实验看分为“原理验证实验”与“创新实验”两部分。原理验证实验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指导教材所述方法步骤完成。这部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和综合实习两部分,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可以对一些难理解的重要环节做到真正理解并能够应用,并可用通过实习课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理论课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并补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构想与实验方案,报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多性与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原理验证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实习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多媒体课件演示;对于综合实习部分的内容,采用的是案例教学。通过对真实、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解决思路、方法的讲解和演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非典型事物与事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不是要求唯一标准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经验。在典型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实践,有真实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实地面对问题,其处理和解决的方法就是以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3。

对于创新实验部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讨论和教师单独指导。大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或是通过参加各种单位举办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大赛来进行创新实验,在创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施和教师指导,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前进入工作适应期,为毕业后较早进入状态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检验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就必须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使考试方式灵活多样。以前的考试方法,大部分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死记硬背,常造成高分低能现象。通过改革,采用笔试+机试(分值比重6:4)。笔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而机试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反馈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突击过关的不良学风。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浅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5NO.26,138―139.

篇4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管理;策略

前言

城乡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管理的一种类型,具体而言,是指对一个城乡的规划编制、规划许可、以及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乡规划能否顺利实施。

1.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城乡规划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大多数城乡更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城乡环境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表现在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过分追求超大马路、大广场,在城乡路网结构中,主次干道的比例偏高,支路严重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城乡交通拥堵。同时,由于城乡体制的制约使城乡和镇村各自为政,土地利用呈现散乱、无序的状态,土地开发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1.2规划编制主体多,规划区区域重叠,从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原则上,上级规划划定的规划区包括下级规划时,下级规划不再重新划定。但由于现行规划管理的体制尚不统一,市、区、镇各级均可设规划管理部门,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很难避免。城乡和建制镇需要编制城乡规划,集镇和村庄需要编制村镇规划,所以市、镇、集镇和村庄均在不同的侧重点编制不同的规划,再加上各类园区和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了各个层次规划之间的矛盾。

目前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

2.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完善规划法规及配套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以及配套的相关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乡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相关部门配合协调,这样才能够保证城乡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从而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2.2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

要使城乡规划管理遵循城乡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乡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乡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乡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健全城乡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乡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

2.3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实施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土地使用建设活动审批后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乡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提高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乡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对于由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城乡规划管理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3.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对策

城乡规划管理正因为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群体性的基本特点,所以必须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高起点地提出解决城乡管理反复性大、涉及面广的有效措施。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城乡管理水平

城乡规划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在城乡范围内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因此,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一本质进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城乡,人的城乡,人为的城乡,为人的城乡。城乡因人而建,有了人才有了建设城乡的必要,有了人建设城乡才有意义,人创造了城乡,也创造了城乡社会,人成为城乡的主体。城乡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由人创造而且有很强的人为性,但是人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和属性,而只有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城乡环境,这个人为的环境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3.2坚定不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理解为保持与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与资源基础和资源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管理中应注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科技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3.3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乡管理,走法制化的道路

依法行政,就是追求城乡规划管理的法治化,是城乡规划管理的方向,它要求规划管理主体依照法律管理城乡的各项公共事务,同时也包括对管理主体的法制约束。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城乡规划管理才能跟上城乡快速发展的步伐。依法行政,强化城乡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城乡管理的法规、规章还是比较系统的,可以满足城乡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从城乡规划管理的法治化,仍要在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下功夫。一方面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出现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法外施恩行为,甚至人治高于法治,使法规显得苍白无力,干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给城乡环境、城乡生活、生产带来诸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执法主体和执法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3.4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实施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充分认识搞好城乡建设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发挥城乡政府管理职能,把城乡规划管理摆上重要位置,集中精力把城乡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3 .结语

城乡发展在寻求新的结构形态,而且要体现到城乡规划中去,是摆在城乡领导者和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主张城乡化道路以大、中城乡的发展,强调城乡的规模效应,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点之一。城乡规划管理注重提升产业结构的引导,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走向末来的导向纲领。

参考文献:

[1]浅谈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杨光伟[J]姜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篇6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

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内容就是通过城乡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212-01

引言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因此,做好城乡规划管理对城乡建设极为重要。

1 城乡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管理是指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乡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2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建设存在盲目性

目前,我国的城乡建设处于快速推进的时期,一些城市盲目跟风,掀起了城乡建设的热潮,盲目引进部分企业,盲目促进城镇化,使城乡规划建设逐渐脱离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多数城乡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环境质量,导致城乡建设混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城乡发展。

2.2 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

城乡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但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现象严重,规划审批权滥用等问题。我国虽已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但在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因而导致行政处罚标准不明确,对违法行为的责任认定较为模糊,对违法当事人处罚不当等后果。另外,地方性法规的不完善,致使规划权威性受到损害,同时,规划行政处罚的条块分割,也影响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套完备的城乡规划管理法律体系,以使城乡规划管理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更好的指导城乡建设。

2.3 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

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来决策实现的,属于少数人的决策,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机会较少,忽略了广大社会群众力量和市民对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建议与评价,从而难以形成一个具有全局性、科学性的表达机制。这就容易滋生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城乡规划管理背离城乡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取代,最终造成城乡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乡规划管理对城乡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种寻租行为。

3 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有效机制保障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

在城乡建设中严格执行规划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因此,应严格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城乡规划实施前、中、后每个阶段的监督管理;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乱占地、乱建设、乱变更等违法违规现象,对违反规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始终将监督检查贯穿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从而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现实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征求公众意见,以及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等形式,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城乡建设,把城乡建设的美好且适宜人们居住。

3.3 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度

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全面开展和实施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应广泛征求群众看法及意见,体现绝大部分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及物质文化需求;城乡建设项目要以公众为主体,确保社会资源得以科学、合理地分配;公开、公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得以实现;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提高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 结语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规划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搞好城乡规划管理,应从当前实际出发,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无论是规划决策者、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要主动行使权力,积极监督城乡规划建设,敢于指出城乡建设出现的错误,共同建设有规划、有秩序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孟志强.探究当前形势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发展[J].世界家苑,2012(8).

篇8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52.23 文献标识码: A

合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管理依据,这与很多学科是密切相关的,在特定的条件下,需要深入细致的协调。在近几年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从长远角度考虑,而忽略环境保护规划和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致使城乡规划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的外部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出现了一些人为的环境污染现象。所以说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树立环保节能意识,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清洁能源型城市、乡镇等。进而实现城乡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城乡规划低碳环保发展模式的含义

低碳环保角度下的城乡规划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城乡规划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低碳城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城乡规划中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因此,城乡规划要实现低碳环保就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

2.城乡规划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为目标。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首先要求改善能源利用过程的效率,通过采取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再生资源打造生态建筑等手段减少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石油资源的依赖。其次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还需要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3.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低碳环保是以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城市的道路还很漫长,当今的城乡规划一定要结合我国的GDP情况,把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低碳环保的城乡规划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实现。

二、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入城乡规划编制中

1.坚持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与乡相辅相成,互为存在的前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割裂城乡联系。一方面,散布于农村的工业企业产生的点源污染呈上趋势,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在加剧;另一方面,城市垃圾危害农村环境,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为使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均保持可持续性,必须更好地整合城乡之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城乡协调及调控,并使之实行更有效的管理。 2.结合生态学理论编制城乡规划。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应当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压力,规划工作者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在城乡规划中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规划工作者认识到,只有在规划阶段考虑环境保护等重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3.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实现了城乡规划与环境保护一体化。

三、城乡规划中的环保节能措施

1.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工业生产中推进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依据国家政策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如开发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等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业;同时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等;在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等等。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等,最大程度的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注重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加强节能减排的人员培训工作。

2.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促进农村低碳化建设

在城市发展中,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新建筑的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都必须遵照相关标准。注重低碳建筑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鼓励商场、写字楼、工厂等现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应公开其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

同时,也要促进农村低碳化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也要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如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就可以作为秸秆资源,可以作饲料、肥料、培养料,也可采用秸秆气化技术,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等。在农村也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太阳能和沼气技术,提升农村生态水平。 3.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进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

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技术。城乡规划工作的最有效的保障就是制度的创新,以政策约束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影响其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调整。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考虑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新能源、提高能效、生态基础设施等低碳经济产业实行政策倾斜等。 4.加强道路绿化带和工业园区的规划

除了汽车尾气以外,城市空气污染最为主要的来源就是工业排放了。而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随城市发展的加速而加速。对于城市的汽车尾气的处理可以通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公路两旁的隔离带与绿化带的加强规划、绕城高速规划等相关规划过程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使得更多的的汽车尾气被植物、地表水稀释,避免了大量尾气存在于城市空气中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为了有效保障城市空气质量,还应该将工业以工业园区的方式进行规划,以便能够有效的对工业进行整合,对于重污染的工业能够通过集中管理,集中监督,集中处理的方式对其污染废物的排放进行处置。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工业针对城市的选址,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如在水源方面和风向方面进行相应的计划和选择。这样也能有效降低工业对城市水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应该在城乡规划中做到低碳环保。城市作为减碳的主体,应该把构建低碳、环保和生态的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文碧.浅谈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20)

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规划的要求

1、系统协调

在城乡体系规划中,需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面对人多地少,人均资源贫乏,城乡规模小,城市实力不均横的局面,必须协调好土地资源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互关系,协调好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与城乡发展的相互关系,需要重点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目标的相互关系,因此,城乡体系规划首先要注意的是系统协调。

2、科学结合

在城乡规划时,需求对城镇的现有资本进行科学的整理,对城市范围内的现有空间,以及隶属城镇进行整理,全面提高城乡的经济和其他能力。

(1)空间的结合。从大的方向看,城乡规划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优势条件,开展外向型经济,或作为内地与国外的中转站,发挥经济通道的效果,不但要合理地开展中心城市,也要活跃进步改进小城镇的经济建造,结合区域经济优势,分管中心城市压力,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圈。

(2)小城镇结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小城镇建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单位面积上的耕地需求人口减少,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需求转化为工人,这就要求需要不断地对小城镇科学结合,对现有城镇进行兼并调整,对要点城镇进行扶持,优先开展,以满足现实情况的需求。

(3)当前,中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完成了经济上与世界的接轨,成为了全球经济化系统的一部分。跟着中国的经济与国内外广泛联络,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开展,对中国的现行城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造规划合理,功用一致和谐,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网络是处理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对中国城市规划者的具体的要求,因而,我们必须要完成城乡体系的全体提高这一目标。

二、城乡规划建设中开展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问题,是一个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不仅与每一个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土地利用的合理、有效性关系密切,同时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成为影响城市、乡镇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对土地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地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空间,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的方案,有助于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使城乡规划建设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挖掘土地潜力,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如何做好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推进城乡规划与土地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发挥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双重制约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的使用情况,而土地资源中存在的矛盾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继续前进与发展,还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催使我国房价过高、过快地发展,使很多人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负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使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愈演愈烈。如果通过使用主动的手段开展对土地能源的科学规划,确保城市乡镇建设在前进的过程中和土地的进展速度成正比,使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管理相互产生作用的同时能够相互限制,避免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中出现占大建小或者只占不建的现象,使每一寸土地资源都能够合理地利用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不管是在城市建设规划期间还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尽可能地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紧张的问题,还可以缓解土地供需等额矛盾。项目上,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2、规范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监督机制

城乡规划建设是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的有效手段,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状况,还和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规范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监督机制,在规范土地时要坚持坚持严控总量、优化结构、集约高效的原则,严格规范土地管理,积极主动服务,构建科学的发展新机制,确保新开发的项目能够充分开发土地的使用潜能,大力开发闲置用地,依法征地用地,确保农田用地不被侵占等目标,要充分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品质不下降的管理规划原则。同时要强化执法监察手段,严格执行土地法律法规,惩治违法用地,对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违法用地行为,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依法追究违法者的经济、行政及刑事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土地使用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选择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并依法处理,以达到“以案说法”“以点带面”的社会效果,起到震慑遏止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的作用。

3、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优化利用空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调控城乡用地总量与布局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优化土地的利用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土地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划标准,要严格按照土地使用标准进行开发和应用,是什么样的土地就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案。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认真做好村庄、城乡结合部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的衔接工作,注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进行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提升建筑土地的使用率,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的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土地利用的规范发展,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科学的进行土地利用、合理的开发土地,提升土地开发率,降低土地供求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同时加强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开展基础产业建设规划蓝图,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加强土地规划与整治管理强度,推动城乡规划的顺利进行全面整顿和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土地规划与整治管理工作的实施强度,定期开展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筑行为,对违法建设作出责令停止建设的决定后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拒不停止建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违反详细规划或者擅自改变规划条件的要责令改正,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逾期不采取改正措施或者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责令限期拆除,对于不能拆除或者无法拆除的,要没收实物以及违法收入,按照规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推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对促进整体经济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将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进行协调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时,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城乡规划建设的生态环境意义以及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影响,合理的土地管理能够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更好地实施,创造更加优秀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贾莉. 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 华北国土资源,2012,01:57-59.

[2]陈亮.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 江西建材,2012,06:40-41.

[3]王亚锋.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4,01:104.

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