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勤俭节约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勤俭节约的故事

篇1

一.让学生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

一方面给孩子宣讲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从小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树立孩子的节俭意识,必须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入手,改变孩子错误的思想观念,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是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的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的果实。显然加强小孩子的节俭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任何一种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通过讲解古今中外节俭节约的故事,让他们明白“细水可以长流,节俭也是财富”这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通过身边一些勤俭节约的小事,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使孩子明白,节衣缩食可为家庭减轻负担,节水节电可为国家节约能量,通过长期的节俭活动,真正堵住身边流失的财富。因此,有意识的选一些感人故事,并把它带入课堂,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宣讲,让孩子在心中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精打细算的习惯。另一方面从多种正反案例的对比中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从地球的资源危机到人类的过度消费、从父母的辛勤工作到一部分孩子的好逸恶劳、从同学中的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到好吃懒做、浪费严重,在多种案例的对比中是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勤俭节约不仅是为自己节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父母、他人、国家、人类奉献自己的一片关爱、一点美德。

二.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例如教师在通过学生爱惜书本、节约用水、不乱花钱等生活细节着手,及时引导,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就会内化成固定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发生在学生身边勤俭节约的人和事,要创设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以促使学生早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班主任召开“养成勤俭节约美德”的主题班会,通过讲一个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学一个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算一次身边资源浪费的数字;看一部有关勤俭节约的宣传片;做一个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节约小先锋;比一比节约金点子;制定“班级节约制度”、制作“班级节约箱”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勤俭节约的观念,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学校经常举办“勤俭节约名言警句”书法展;“节约金点子”手抄报展;“校园节约三十六计”短文展;“废品小制作”展览;建立“学校节约制度”,节约环保回收站等,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还可以把“勤俭节约”和少先队的有关活动有机结合。如: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把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捐给学校的红十字基金会;开展“手拉手”的捐书活动,把自己看过的优秀书刊捐给其他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开展小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书画展及夏令营等活动。同时倡导学生不比阔气。

四.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第一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二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第三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水、电,随时注意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削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

篇2

[主题说明]: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物质不丰裕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卢梭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来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许多人的观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更是如此。因此,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育工作者非常迫切的任务。

活动课时:2课时。

[活动目的]:[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和学习中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以此敦促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请同学们收集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2、选择几位同学排演小品《范范后悔了》

3、在校园中、家庭中、社会中不同角度拍摄浪费的现象。

4、请几位家长代表。

[预期效果]:本活动从同学们生活中的情景、事件出发,同学们感到非常熟悉,通过感受——体验——表达——实践这样四个步骤,并且有榜样的引导,同学们一定会受益非浅,为他们今后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打下基础。

[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一看,算一算

1、看一看,录像播放校园中、家庭中、社会中一些浪费现象。

2、算一算,假如我们每人一天节约一分钱的电,全国人民一天可节约多少钱?(全国人口约13亿)

3、请家长代表谈谈钱的来之不易。

活动二:小调查

1、调查小组成员的消费情况。

一周的消费情况调查表

姓名

学习用品

玩具

零食

其它

2、各小组交流选出勤俭节约典型,并简介其事迹。

3、讨论本班同学在勤俭节约方面的成绩和主要问题。

成绩问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三:小小辩论会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一直作为人们生活、持家的信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许多人的观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现代社会是否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看法不一。那么是否仍然要发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呢?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一场辩论。

出示情景

小君说:“国家鼓励消费,这张旧衣柜扔了算了,再买一个新的。”爸爸却说:“消费不是浪费,柜子虽然旧了,还能拿来装棉衣、棉絮等东西。”小君说:“爸爸,人人都像你这么节约,没人消费,国家就不能发展了。”

小君和爸爸谁说得对?为什么?

正方:现代社会仍然要勤俭节约。

反方:现代社会促进消费,不必勤俭节约。

1、两方的同学形成两个方阵,每个方阵推选出四名辩手,然后列举出自己要阐述的观点提纲。第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第二、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心服口服,理由要充分。

2、激烈辩论,以理服人

3、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辩论会中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真棒!勤俭节约”已在我们内心深处扎下了根,我相信,这株幼苗定会健康,茁壮的成长。让我们牢记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吧——“勤俭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活动四:小品表演——《范范后悔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可以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里欣赏奇花异草。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无虑。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请看小品《范范后悔了》。

活动五:合理安排

10元钱可以买什么?

我准备这样消费:

总计

课后延伸:办一期名人故事专刊

[活动建议]:

1、尽量正面引导,避免学生只看到浪费的现象而不能发现勤俭节约的典型。

2、活动中的事例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可适当涉及如何节约可资源,以及节约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多种渠道;好品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9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26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的传统美德渐渐被溺爱、娇纵所代替,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是小太阳、小祖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多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致使许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节约,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逐渐变得自私、任性。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幼儿园全体教师动脑筋、想办法,根据传统美德的工作要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培养计划,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和乐于助人的好意识开始,使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具有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品质的社会成员。

一、强化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的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具有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意识的人才会有相应的行为,所以要培养幼儿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就要从良好的意识开始。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幼儿节约和助人意识:请幼儿听雷锋的“螺丝钉、百宝箱”的故事,了解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看边远山区失学儿童为了能上学而努力奋斗的电视片,听他们“我要上W”的呼声,使幼儿知道:我们的国家还不是非常富裕,在边远山区还有许多因贫困而失学的小朋友,他们需要帮助。通过幼儿 集体讨论“我们怎样帮助失学小朋友”的问题而得出结论:要帮助失学小朋友,只有从我做起、从节约一分钱开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确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助人为乐的思想。

二、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对幼儿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幼儿的双眼就像一架架的摄像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所以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其他教育途径不可替代的。在节约救助活动中,我们强化教师管理,要求教师必须有好的常规,做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做到人走灯灭、电扇停,自来水龙头滴水不漏,从小事做起,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幼儿,从小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多渠道培养幼儿勤俭节约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好的意识得到强化、落实到行动上,具有稳定的特征后才能称其为美德。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幼儿节约和助人的美德。

(一)寓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教育于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我们在日常各项教育活动中注意渗透节约和助人的思想。在幼儿美工活动中,幼儿最愿意做的事就是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了: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随心所欲地动手制作、小伙伴一起合作的快乐……怎能不让他们喜欢呢?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会了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学会了合作,还强化了节约意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在语言活动中,我们通过说儿歌、讲故事来强化幼儿节约和助人的意识。“自来水哗哗流,小朋友听见忙回头……一滴水,不漏掉,节约用水最重要” “小朋友,要注意,吃饭不要掉饭饭粒,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来得不容易”……清脆的童音在校园里回荡,节约的观念牢牢扎根在幼小的心里。

除了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而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的品德外,我们还开展了“节约一分钱,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设置了节约箱和储蓄箱,幼儿了解到边远山区还有那么多上不起学的小朋友,都尽量克服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喝完的饮料罐、塑料瓶积攒起来,卖到废品收购站,卖来的钱用来救助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幼儿还自愿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新衣,把节省下来的钱放入储蓄箱中,每学期末我园都要举行隆重的开箱仪式,将积攒的钱寄给贫困小朋友。幼儿知道自己节约的钱物能给贫困小朋友带来很大帮助时都特别高兴,从此改掉了浪费的毛病,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助人为乐快乐的思想,为我们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寓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生活即教育。我们将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早上来园时,我们启发幼儿帮助其他小朋友脱衣服、放好小椅子,让幼儿体会互相帮助的快乐;活动中,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电扇停,关紧水龙头,不让一滴水浪费掉;用餐前,我们让幼儿背诵古诗《悯农》,然后比赛,看谁吃完饭后桌上、地上、碗中都干干净净,不浪费一粒粮食,争做“节约小标兵”。

四、好习惯形成好品德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亏,想改也不容易。”3~6岁幼儿是进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启蒙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为幼儿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素质基础。

篇4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节约型校园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启动阶段:呼唤勤俭节约

3月18日,我校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建节约型校园 共筑美丽中国梦”启动仪式。会上,大队委员范芷彤宣读了《建设节约型学校倡议书》,要求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节约价值观,形成“崇尚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观念;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杜绝“长流水”;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杜绝“白昼灯”“长明灯”;节约用纸,尽量少用餐盒、纸杯、一次性筷子,纸张要两面使用,提高利用率,提倡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书信来往,提倡无纸化办公;节约用粮,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做到不剩饭菜;节约用钱,不超前盲目消费,养成善于理财的好习惯;积极广泛宣传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谷礼娜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说:“树立观念,做节约的倡导者。我国的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每一点资源的浪费都是在透支先辈的积累,预支后代的储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让节约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她重申了创建“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性,并向到场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求大家厉行节约,以创建节约型校园为己任。

宣传阶段:为勤俭节约造势

今年的主题是:争做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现代小公民。我校积极开展了以“节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举办“节约型校园—金点子”电子报设计活动。4~5月以“节约型校园—金点子”为主题,开展电子报设计活动,引导全校学生通过深入学习、精心设计和制作电子报的形式,为创建节约型校园出谋划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月起,开展以“我的节约家庭”为主题的征文大赛活动。活动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家庭背后的节约故事。

同学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着节约带来的变化,广泛发动学生讲述自己亲历亲见的节约妙招,用文章记录来表达争创节约型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实现创建节约型校园做出努力。

行动阶段:争做勤俭节约小公民

我们以“承传统文化 做现代小公民”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小公民”节约实践活动。

节水36计

为加强节约用水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课堂上,老师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完成了“洁水魔术”,老师给孩子们讲起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沉降、化学药剂处理、使用滤纸处理等方法,还教给孩子们节约用水的36计,包括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不玩耗水性游戏,尽量采用淋浴等。

学校首先从两栋教学楼的卫生间冲水器开始做起,采用了声控系统,不像以前定时冲厕;第二个是采用电控管理,晚上放学后到第二天上学前停止冲厕,比以前少用12个小时的水量,我们前后对比,每个月节省用水近2000吨,节省费用3000多元。同时,同学们还将把掌握的节水技巧像家人和小伙伴们推广,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人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

“勤俭节约”教育日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勤俭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熟悉这个日子,了解勤俭的内涵,我校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世界勤俭日教育活动。

学校校园网班级论坛通过讲述名人节俭的故事,搜集节俭的名言警句,列举同学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诸多浪费现象,比如饭菜、水电、草稿纸、文具用品等,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教育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号召学生“倡导节约杜绝浪费,从我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校园的红领巾广播站在当天将播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与节约相关的古诗、小故事等;各学科也将节约融入到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节约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了勤俭节约的重要,使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深植心中,遍地开花。

节水节电我能行

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我校结合国家节约型社会的方针,以“节水节电”主题板报展示为主要抓手,在全校开展“节水节电”的广泛宣传和专题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各班利用活动让学生将与“节水节电”有关的重要信息梳理、提炼,主动去发现生活中“节水节电”的小窍门,编成歌谣、短文,制作成书签等展示在板报上。

本次“节水节电”主题板报展示活动,使同学们具备了“节水节电,人人有责”的意识,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做节约小标兵。

总结阶段: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

制作“节约型小公民”电视片

校园蒲公英电视台对同学进行采访、调查,请校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参与讨论如何争做“节约小公民”,将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宣传片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同学进行宣传教育。

创设“节约小公民”走廊

分年级进行“节约小公民”主题教育的手抄报、板报的创作,将手抄报张贴在教室门口的走廊,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公民”教育走廊,创设浓厚的宣传氛围。

打造“节约小公民”课堂

将“节约小公民”意识通过课堂、集会、广播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舞台;召开以“节约小公民”为主题的班队会课;思品课结合单元渗透“节约小公民”意识;学校蚌埠日报小记者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蚌埠日报,向社会进行宣传;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节约小公民”意识,开辟适合学生兴趣和口味、展现学生才华的栏目。

建立“节约小公民”评价机制

建立新的“雏鹰争章”评价机制,更新奖章种类,扩大获奖范围,增设“节水章”“节电章”“勤俭章”。最大限度地鼓励更多学生去获得节约章,对同学们的节约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学期结束大队部颁发节约荣誉册,学生可将奖章粘贴在节约荣誉册上,永久保留。

将“小公民”教育与读书活动相结合

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主题内容与节约结合,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积极参加征文和讲故事比赛,培养做一名“节约小公民”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5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这正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的节约教育,这其中既有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

一、孩子养成浪费习惯的原因

(一)家庭的原因。如今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有些家长认为活着就要享受,于是大手大脚的花钱,熟不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孩子在这种熏陶中养成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有些家长虽然家里不是太富裕,但是总有一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的不合理消费习惯养成了;还有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果得了一个小红花就给孩子买玩具,考试得了100分,就买自行车,这种经常性的物质奖励的方法容易造成:“我读书就是为了赢得爸爸妈妈的物质奖励”的错误观念。

(二)学校节约教育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幼儿园老师还经常向孩子们讲节约的故事,小学有时还开一些关于节约的主题班会,小学低中年级还能开开“节约是美德”的主题班会,到了高年级学校老师就讲的很少,初、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几乎就没有专门的节约教育内容,班会等活动也很少以节约为主题,大学更是基本无人提起。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节约教育的主课堂,缺乏节约教育的学校又何以能培养出勤俭节约的学生?

二、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一)让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成为一种社会责任。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节约教育。在比利时、美国等国家,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积攒。我们国家的节约教育也必须从必须从娃娃抓起,如果每一个孩子从小具备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美德,不仅将使孩子们的一生受益匪浅;而且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才会有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全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候。千万别让节约教育远离了孩子。

篇6

一、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无法忍受,强烈地要求教育模式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般都会包括对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即简单的劳动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恰恰为这种素质教育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教材。例如,传统美德中的刻苦勤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以及简单的常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主要阵地的各个学校,尤其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学校应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在小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为后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试想,一个俗不可耐、满嘴脏话的学生群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够在创新社会价值过程中很好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一个不具备奉献精神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起驾驭渊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实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小学基础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跨世纪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的条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教学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并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为人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汇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今和平的时代,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纵观古今,众多的英雄模范、志士仁人、艺术家、科学家、改革家等无不都是在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有高尚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伟业。拥有爱国主义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而高翔”,不是只顾眼前的个人小利,而是胸怀远大的大我情怀。现在,人们几乎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都听说过甚至会讲有关岳飞“精宗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依旧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依旧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被不断的提及和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代故事“苏武牧羊”、现代故事“林则徐”以及郑成功、邓世昌等故事和事迹的宣传教,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道德。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他们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能够增进他们从小对国家的爱护情怀,并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的激发不断形成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三、对勤俭节约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中有很多有关学会珍惜、懂得勤俭节约的内容,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说明成功往往是由人们勤劳节俭所成就的,而失败往往是由于过于奢侈浪费。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关勤俭节约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想如果社会中浪费之风盛行,必然会降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对资源紧缺的今天带了更大的危害。现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勤俭节约,随便浪费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进行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自己体会节约的乐趣,去亲身感受节约所带来的益处,并在学习中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节俭意识;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05-02

一、大学生俭德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俭德失范主要表现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起着承前启后的社会作用。这一队伍的培养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今后的建设走向和发展状态。但就目前的调查来看,大学生群体普遍价值观念有所偏斜。他们追求时尚奢华和享受,不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荣,反而支出无度攀比成性。调查表明,大学生俭德状况亟待调整。

2.大学生俭德失范成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有着攀比、自负、虚荣的心理,部分大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富贵而恃宠而骄的内心想法与潜移默化着周围的外在表现;那些奢侈浪费、消费不甚合理等俭德缺失问题,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系,现整理为以下几点: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外来的物质资源及精神资源,无论优劣高低,一窝蜂奔涌而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生活享乐,大学生更是踩在时代的前面顶在利弊两面刃锋口浪尖;另外,一些媒体言之“花明天的钱,给今天美好踏实”,使得浪费和奢华成了时髦,节俭成了陈旧的历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往往如老人言:学坏容易改好难。处在社会大环境包围之中的大学生们不免受到这些影响,使他们的消费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1]。

(2)高校德育实效性欠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侧重于对大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也更是继承了高三里狠抓课本一如的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忽略了德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疏忽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给予正确引导的责任,大学生们也是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专业知识和花边文化里奔走,从而部分程度上忽略了节俭于创业于未来于成人于成才的重要性。

(3)家庭不正确教育方式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家长错误的溺爱方式,让孩子从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成长,很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形成。此外,有些父母的不良作风,也给大学生节俭意识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成型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更多地是对一些观念进行吸收,却并不能正确的对观念进行判断;加之普遍缺乏自制力,不能完全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平时没有体验过体力劳动的辛苦,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而不能真正懂得劳动的艰辛,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的实施途径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的德育不容忽视,一位球星曾说过,我一生学的最有用的东西便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能有效防范浪费的管理制度,确保有专门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用水、用电、用餐等行为,营造杜绝浪费的氛围,确保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

有效的宣传可以促进节俭意识教育的开展。学校可以增强节俭的宣传力度,营造“艰苦节俭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氛围,利用张贴以节俭警句、格言为内容的标语、建立校园节俭网站,增设节俭文化栏目,宣传古今节俭人物、节俭故事、发放节俭知识小册子;在校报、广播台、宣传栏开辟节俭教育专栏等形式宣传节俭的意义,并且通演讲、辩论、志愿躬耕等方式批评校园中存在的奢侈浪费现象,营造以节俭为美德的主流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节俭的氛围,进而自觉养成节俭习惯[2]。

3.树立模范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古往今来,让人尊敬的俭德之才比比皆是,让人感动的勤俭之事多如细雨。而现实身边的便是最真实的教材,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带动学生树立起节俭的思想观念。同时鼓励学校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同学,让他们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3]。

4.强化生活体验

哈佛有一句箴言:“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重在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和艰辛,由此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变得更加开阔。”高校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机会;学生也可以在寒暑假时去兼职,这些都可以是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浪费的可耻的途径。

三、大学生节俭意识教育的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号召人们勤俭节约。节约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之一,节约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造福国家,而且还会惠及个人。我们围绕大学生节俭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会产生以下预期结果:

1.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越来越多,资源对经济社会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双一次性筷子,在经济上对个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厉行节约,那将积少成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会大大缓解。 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形成尊重节俭,反对铺张的舆论氛围。

2.有利于塑造校园节俭氛围,提升校园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培养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为着力点,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在这些活动和制度长效化,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这些都有助于俭德教育的落实。

3.有利于使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把节约资源当成自己的职责,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可以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一种责任,更易形成一种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尚利.浅议大学生节俭意识的培养[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1,(05).

[2]马文勇,尉耀元,张建超.浅谈大学生节约意识和节约能力的培养[J].理论观察.2012,(03):193-194.

[3]黄祖江.对高职学生进行节俭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0):58-59.

篇8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重劳动成果,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德。但是,每天午饭后,学校食堂洗碗的地方,总会出现同学们倒掉的许多米饭剩菜。一些同学还找理由说:“米饭太硬,菜味道不好、太咸……”。我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同学们都学习过《锄禾》这首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滴汗水换不来一颗粮食,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不能铺张浪费。目前,我国的粮食不足,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我也知道,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因粮食短缺,儿童忍饥挨饿,身体骨瘦如柴,甚至被活活饿死。想想这些,我们怎么能浪费粮食呢?为此,我建议全校开展“人人节约粮食,共建节约社会”的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一、不挑食。学校食堂的食谱是老师按照营养学和儿童成长的需要而编排的,饭菜经过厨师的精心配制,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发育成长。因此,不管什么菜,同学们都不要挑肥拣瘦,专拣自己喜欢的吃,这样摄取的营养才能达到全面和平衡。

二、不剩饭菜。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具有良好的体质才能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热量,为获得足够的热量,保证正常的学习,同学们必须吃下足够的饭菜,吃饭时努力做到不剩一粒米饭一棵菜。

三、加强宣传。各班要利用黑板报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表扬先进,批评浪费的行为。高年级的同学要以身作则,带头讲节约,并做勤俭节约的“义务宣传员”,督促低年级的小同学不浪费粮食。

四、创新形式。学校正在开展“八荣八耻”的宣传活动,同学们都背得了“八荣八耻”的内容,也会唱这首歌。但是并没有落到实处。我建议多开展一些讲故事、表演节目、实地参观等活动。如:请几位老革命来给我们讲一讲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勤俭节约为荣。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人人节约粮食,共建节约社会”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支持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9

【关键词】每月一个好习惯;节约好习惯

1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委屈不能委屈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就如孩子们常在幼儿园过生日,带来的生日礼物常有攀比的现象;还有些父母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不用再勤俭节约了,就如早上带早饭来幼儿园,拎着一大包冲着老师总是一句,“老师,孩子吃不完就扔掉好了”。明知孩子吃不光为什么不少买一点?也有些人认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穷人家的事,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铺张浪费成了习惯。家长自身节约意识淡薄,在孩子身上更是不差钱,各种时新的玩具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话题。就如不久前流行的溜溜球,班里有个小朋友一个人就有各种不同名称的几十款。在幼儿园里,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各种浪费现象:幼儿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哗哗地流着,有的甚至连洗完手都不记得关紧,任由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在进餐时常有掉饭粒的现象,往往一顿饭下来,地上、桌上满是饭粒,碗里的饭也没吃干净;幼儿园里还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画画时只画了聊聊数笔就断掉被扔到一边不要的油画棒 ;才从家里带来没几天就被撕坏扔掉的图书……到处都是无谓的浪费现象。

国外的教育机构早就把节约作为一个基础的知识来传授给每个孩子,认为这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里保护资源的意识更是强烈,有人因为铺张浪费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纵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节约这一内容开展了课题研究,如北京实验小学也开展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千万少年儿童关爱地球大行动”的课题研究,让孩子懂得从关爱地球出发,节约地球资源。但在幼儿园,相关的节约课题研究并不多。有些人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对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未免太早了。其实不然,脑科学证明,孩子3岁的时候,大脑已经发展到了50%,到8岁的时候就达到了80%。由此可见,对大班幼儿进行早期节约好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2 研究概述

2.1 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2.1.1 每月一个好习惯。习惯指久积养成的生活方式,好习惯指做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每月一个好习惯指每月坚持学做一项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1.2 节约好习惯。节约指节省、俭约,减少浪费的意思。节约好习惯指坚持做减少浪费的事并渐渐养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2 研究内容

2.2.1 制定每月的节约内容和具体要求。

2.2.2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节约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任何可以节约的资源,启蒙幼儿的节约意识。

2.2.3 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节约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3 研究指向

2.3.1 通过每月一个好习惯,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手段和方法。

2.3.2 通过一日活动中渗透的节约教育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节约意识转化为孩子们的节约行为,使孩子们养成节约好习惯。

2.4 理论支撑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指出:“现在是采取保护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发展的决策的时候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他们进行有关节约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环保节约习惯,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成节约型国家,我们的校园才会成为节约型校园,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2.4.2 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验教育,既应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幼儿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它要求幼儿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2.4.3 活动教育理论。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列・符・赞科夫在所著的《教学论与生活》中认为教育离不开活动,离不开实践。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教育”,主张“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根据“个性、活动”理论认为: “儿童的人格在活动中形成,并且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通过活动,发展幼儿主动活动能力,渐进的、综合的塑造与发展幼儿的现代人格。

2.5 研究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并根据需要,配合使用实践锻炼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2.5.1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2.5.2 实践锻炼法。实践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节约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让幼儿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中学会节约,例如:让幼儿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等。

3 研究过程

3.1 制定每月一个好习惯的具体内容

3.2 幼儿每月一个好习惯培养的途径

3.2.1渗透于校园一日生活中

3.2.1.1 环境中影响。在幼儿园中创设节约氛围,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我们在幼儿园里张贴了宣传节约意识的图片,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随时的进行教育。如,我们在教室的电灯、空调开关旁边张贴了老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节约用电的标志;在盥洗室的洗手池墙面上布置了“不要让我流眼泪”的卡通图案提醒孩子们节约用水;在走廊里有拒绝过度包装、节约用纸的宣传画;在教室内有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图片提醒孩子节约粮食;在孩子们的玩具旁贴上了“请爱护我”的温馨提示语提醒孩子爱护玩具等等。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包括幼儿、教师、家长都直接受到熏陶、感染,大家增强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样物品的意识。

3.2.1.2 主题教育中引领。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主题活动、游戏、劳动、观察、生活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节约教育。

3.2.1.3 实践中巩固。幼儿在没有亲身感受时,节约教育常常会流于形式。要让节约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还要引导他们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教给他们掌握一些节约的方法和手段。

节约一度电:在自然光源能满足学习要求时,我们不忘随时关闭照明灯;每到户外或离园时,我们都会把灯关掉或拔下电源插座。

节约一滴水:教育孩子不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来洗东西,我们还在洗手池内放了几个盆,将孩子们洗手的水接住,然后用来洗拖把和冲洗厕所。

节约一粒米:我们在给孩子们分饭时,主张少分多添,就是一次少分一点,多添几次,这样就不至于吃不完而造成浪费,并提醒孩子吃饭的时候低头接着饭碗,这样饭粒就不容易掉出来。

节约一张纸:我们在教室内放置了一个纸箱子,孩子们做手工、数学书上剪下来的纸片都可以放到里面,现在地上的碎纸少了,纸箱却一天天的鼓起来了。

节约学、玩具:我们在教室设置了共享区,共享区内摆放的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基本上自己已经玩腻了的旧玩具,但这些旧玩具在另外一些孩子眼里却还是一个宝,孩子们经常玩的不亦乐乎。

这些细小的行为都渗透着对幼儿的节约教育,在孩子实际的行动中这样的节约教育才会使幼儿的节约行为得到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进步。

3.2.1.4 生活中监督。利用同伴间的互相监督机制,促进孩子的节约行为。幼儿园的孩子,有时侯他们的节约行为只是一种偶然的表现,要让这种节约意识转化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小朋友们之间的互相督促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让孩子们互相提醒,洗手时看到有小朋友浪费水了,及时的提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看到同伴饭没有吃干净时,马上加以指正。在互相的监督中,认识到正确的节约行为,使这种节约行为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3.2.1.5 游戏中提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我们组织孩子开展变废为宝的游戏,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利用废旧材料以物代物玩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节约的意识。如,我们教孩子们用易拉罐、可乐瓶做花篮;收集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玩叠叠高;利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纸棒玩赶小猪的游戏可有意思了!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的练习,一举两得。

3.2.1.6 劳动中体验。结合劳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劳动实践和自我服务活动,使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如农忙时节,我们组织孩子到附近的农田去拾稻穗等,使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还教育孩子收集饮料瓶卖给收破烂的,卖掉的钱存起来,捐助给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

3.2.1.7 鼓励中强化。当幼儿出现节约行为时,我们及时地做出肯定和鼓励,支持幼儿的节约行为,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节约表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同伴的鼓励中孩子们看到了节约行为带来的荣誉,在老师的肯定中,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鼓励和及时的评价强化了孩子正确的节约行为,使他们的这种节约成为生活中一种自觉的行为。

3.2.2 贯穿于家庭潜移默化中

3.2.2.1 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如今很多家长自身不重视节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因此,要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重要的是从父母抓起。我们首先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名义上是调查,其实是希望通过问卷上的问题触动家长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各种浪费行为的可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发放勤俭节约倡议书、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邀请家长到园与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节约意识,使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3.2.2.2 谈话诱导,心灵启迪。家长从孩子的身边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乱扔剩余的馒头、面包等浪费现象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诱导孩子道德认知,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3.2.2.3 指导理财,独立消费。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孩子体验独立消费,孩子自己或请家长帮忙记录零花钱的去处,一段时间后,家长根据记录的内容跟孩子讨论哪些地方是不必要的花费,哪些是必须要花的。这样亲身体验的节约效果比说教的节约效果好上几倍。

3.2.2.4 评选每月之星。家长的榜样作用也需要老师给出及时的鼓励,当发现孩子的节约行为明显且能持之以恒的保持一段时间时,这位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便一起被我们评选为当月的“节俭之星”,在每月初第一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时,“节俭之星”有机会享受从园长手中接过奖状的荣耀。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家长、幼儿同步实施,共同促进

4.1.1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老师首先要查找资料定计划,实施过程中又要根据实际不断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强化着自己的节约意识,自然而然的让节约成为了自己良好的习惯。

4.1.2 为使家长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家长也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如请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发放节约倡议书,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亲子废旧物品制作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有原来的“不差钱”意识转变到现在也能主动的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等小事做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4.1.3 孩子们在家园共同的教育下,节约意识明显提高,在班里,孩子们懂得了要爱护桌椅,对于自己的书本不再随便乱撕了,玩具不再随便乱扔,知道了要节约用水;挑食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幼儿都能把饭菜吃完,知道爱惜粮食了;劳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与老师一起为植物角的花草浇水,帮助阿姨擦桌子等,能做的事情都会主动的去做了。

4.2 加深了家园间的信任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伴随孩子们节约意识的逐渐提高,他们的各种行为有了喜人的变化:如以前孩子们吃饭挑三拣四,这样不吃那样不吃,最后总是以吃零食来解决问题,而现在,尽管依然有不怎么喜欢吃的蔬菜,但他们一想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就会坚持把饭菜吃完,吃了各种蔬菜后的孩子们营养跟上了,身体更结实了;再如以前孩子们跟家长出门,总会要求家长买这钟玩具买那钟玩具,现在各种玩具在孩子们之间互换着,他们天天有新颖的玩具玩,再也不要求家长买新的了。这样类似的变化很多,家长省心、省力又省钱,对老师当然是非常的满意,所以,在这样的改进中,加深了家园之间的信任。

5 反思

将孩子的节约体验、节约意识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孩子们的节约表现在没有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时,很容易出现反复,所以需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节约教育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很有必要,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广泛重视,需要家庭、社区、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

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需要提高幼儿的理财能力,理财教育需进一步加强进行。

参考文献 :

[1]《幼儿教育》,1999年第4期

篇10

我要做个好孩子

——《郑义门》观后感

赤壁市实验小学三(7)班 谢文瑶

在连续的几天里,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观看了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很受教益,不妨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郑义门》写的是明朝朱元璋时候郑家的事情。当时的郑家,自南宋建炎以来已历九世,家族人口达到三千多,并且一直聚族而居,没有分灶分家,靠的就是郑家老祖宗留下的168条家规管理家族一切事务。譬如说,郑家人不许在外赌博,小孩出门不许坐车,别人送你金银珠宝不能收……

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郑家子孙郑栋和他妈妈去舅舅家做客的情节。在舅舅家,舅妈拿来一件丝绸衣服给郑栋穿,郑栋连连摆手说:"郑家家规规定了,未满25岁的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他推辞不受。舅妈又拿来一挂珍珠项链,要给妈妈戴上,妈妈情急之下要郑栋说说郑家家规里是怎样要求的,郑栋一口答出:"亲戚之间不能送贵重的礼物。"郑栋帮妈妈巧妙地化解了待人接物的困扰。

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亲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开心地吃起饭来。这时舅妈夹起一块红烧肉要给郑栋吃,郑栋摇摇头说:"郑家除了初一和十五外,其他日子不许吃肉。""这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郑栋妈妈解释到。

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舅舅准备好马车送行,可小郑栋推辞道:"郑家家规里有‘三十里以内,不许坐车,只能步行’。"舅妈怜惜地问:"你能走得那么远吗?"小郑栋自信地点点头,达到"行".在回家的路上,尽管累得不行,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家,还帮助、教育了另外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呢!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孩子。我们这些生活在甜言蜜罐里的新一代,细食品,穿戴时髦名牌,每天车辆接送,过年还嫌收的压岁钱少……所有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与数百年前的小郑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差远了,一个是勤俭节约,一个是奢侈浪费,我羞得无地自容。

看了这部《郑义门》教育片,我深受教育,我决心从现在起,做一个像小郑栋那样的好孩子,知荣辱、明是非、懂礼仪,向上向善,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郑义门》观后感

——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三(七)班 赵雨涵

星期五晚上八点,我按老师的要求准时收看动画片《郑义门》。不用说,我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啦!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由朱元璋皇帝赐名的,出过173位官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址。郑家家风严明,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

今天,我收看的是第六集《俭以持家》。讲的是少年郑栋和他的母亲陈荷去舅舅家做客。舅舅见他穿着布衣,有点寒酸,便送他一套家里孩子没穿过的绸锻新服,可郑栋拒绝了。母亲陈荷说:"穿了新衣服,就想着要新鞋,新帽了。衣服只要干净,布衣一样的能穿".郑栋告诉他们:"郑氏家规中规定未满二十五岁是不能穿绸锻华服的".一眨眼就到吃饭的时候了,舅妈夹了一块肉给郑栋,可郑栋拒绝了舅妈的好意,并告诉舅妈:"郑氏家规规定不到初一、十五是不能吃肉的,要学会勤俭持家。"舅妈说:"现在没人看见,吃一块不要紧。"可郑栋抵制住诱惑,坚绝不吃。

看完这集故事后我感慨不已。郑栋小小年纪就能严守家规,不讲吃不讲穿,懂得勤俭持家,我和郑栋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妈妈曾经把姐姐穿小的衣服拿给我穿,虽然衣服还很新,可我嫌弃是姐姐穿过的衣服,非要买新衣服不可。而且我还经常扯着妈妈给我买零食吃,家里的零食一吃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妈妈上街跟我采购。有些零食吃了一半扔一边,拆开新的一包又吃。妈妈经常批评我浪费不懂得节约,可我总是当耳旁风,觉得无所谓。从现在起,我要向郑栋学习,讲朴素,讲节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不挑剔,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孩子,为父母着想,不大手大脚花钱。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刘轩

浦江的郑义门里面住着郑氏九世的族人,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你会问,为什么叫江南第一家呢?是什么第一家呢?我是用五个字来告诉你,那就是忠孝礼仪廉。郑家的精灵名叫角端,是一个活泼、可爱、又好吃的精灵,它的家就是郑家家规,家长死后,现任家长郑濂和他的侄子才能看见角端,你会问为什么,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猜想,应该是做家长的和以后做家长的才看见吧!郑家家规里说道,郑家人出去做官不能贪钱财,不能 做伟反家规的事,正如家法如山 郑义门第六集勤俭持家,让我印象非常深,其中郑濂的侄子说了_句话:"家中孩子不到二五岁不能穿 绸段,不到初一和十五或过节不能随便吃肉。"听了这句话你的感 触也很深吧!让我们一起做个孝顺、文明、有礼貌的孩子吧!

《郑义门》观后感

三(7)班 胡雨婷

《郑义门》这篇动画片不长,一集只有十几分钟,共12集。其中包括《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丸》、《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创造15代不分家、3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的传奇展现在观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