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卫生信息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输液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PHP的体检网站设计
武威新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文档架构
基于健康管理的体检信息系统功能要求和应用评价
甘肃省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及趋势分析
远程预约专家门诊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建立公共卫生信息化推进公共卫生综合服务管理——以重庆市梁平县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例
上海市黄浦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思考上下齐努力 做实做好电子健康档案
卫生部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两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通过评审
“2009年全军医学影像数字化新技术学研讨会”在第四军医大学举办
青岛免费推健康档案电子版实现家庭医院联网
“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9暨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
长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
佛山市南海卫生局推进数字医疗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调研
“2009口腔(学)院信息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IBM召开区域卫生信息化和电子档案研讨会
湖南省省长谈医疗服务信息化
莆田市投入700万元初步建成惠及城乡的卫生信息化项目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架构——节选自《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第四章
有感于美国任命新国家医疗技术协调官
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
继续坚持具有军队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成功建设医院数字化系统的探讨
云南省卫生厅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介绍
医院物资条形码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SOA与HL7的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诊断质量对PACS显示系统的关键要求
电子申请单的应用模式和实现
基于Oracle的HIS序号设计原则与方法
远程医疗会诊车应用情况及改进建议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医疗项目成市核算的实践研究
霍特双参数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肝癌术后专病数据仓库建模研究
中医病案及其在临床诊疗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四步框架”法改变病案统计工作模式探讨
惠普适应性基础设施为同德医院HIS系统强身健体公共卫生系统知识获取机制研究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设,提高应急响应与指挥决策能力
卫生事业要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发展
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重庆市区域卫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探讨
关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医院信息系统自主化探讨
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浅谈建设县乡数字化医院的可行性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在血站血液管理中的运用
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探讨
浅谈基层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基于PDA的移动式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术中临时医嘱单,提高护理安全
儿科急诊医疗纠纷问题探讨
云南省红河州麻风疫情流行现状及对策
篇2
1.1高职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教材的选择现状
1.1.1教材种类少。目前,卫生信息管理学的教材较少。我们通过检索,不难发现,截止到2014年10月,卫生信息管理教材主要有5个版本。1.1.2高职类卫生信息管理学教材空白。这5个版本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胡西厚[6]或罗爱静主编的教材,都是供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管理、预防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而面向高职教育的卫生信息管理学教材目前市场上是空白。1.1.3教材内容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7]。结合卫生信息管理学这门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现有一些教材缺乏实例作支持,只是更多地介绍理论。通过学生的调研可知,学生们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都是靠单纯的逻辑理解和死记硬背,缺乏实践的指导,使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门课在信息能力培养上作用和意义,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困惑,影响了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1.2高职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状
1.2.1教学内容零散,偏重理论,不能很好地贴合培养目标。目前国内的卫生信息管理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和运用等过程的理论介绍;二是对于各卫生信息系统的介绍。大部分教材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维护、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等实践性内容的阐述,以及信息检索、查新等少许的实践练习,无法满足定位于信息技术应用维护或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为培养方向的专业岗位技能需求。1.2.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根据授课教师的反馈,这种“授课-考核”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由于受课程设计、现有资源等条件限制,造成了学生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
2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理论教学需要的各类医学信息系统教
学内容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各卫生信息系统的介绍,如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疫情和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但由于权限等问题,这些系统无法登入,无法看到,无法具体讲解、演示、操作等,所以教师讲解时只能纸上谈兵,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2.2缺乏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
目前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对于卫生信息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仍主要停留在书本理论教学。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岗位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这门课程的教学见习,所以,对于以往缺乏的实践教学要及早地进行实习基地建设,进行高职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3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加大教师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卫生信息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就给授课教师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再加上这门课程的很多教师并非本专业出身,这就需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如利用国内外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加强与业内专业人员的沟通与学习、参加进修、到一线岗位中顶岗实习等,同时,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2编写符合高职特点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需要的卫生信息管理学教材
目前由于教材的缺乏,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积极组织专家,因地制宜地编写符合特点和要求的高职教材,将会促进基层人才的培养,促进任课教师执教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3.3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
3.3.1适当地增加课时,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以往32课时的授课安排已不能促使教学目标的完成,可适当增加课时。同时,打破纯理论教学或少许实践课的安排,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3.3.2理论教学的改革重点———软件的缺乏。多渠道解决无“米”之炊。在卫生信息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米”就是各类医学信息系统,因为无法登入进行人机对话、操作,所以需要多渠道地解决,如购买其中最重要的系统,或是请外校教师(必需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授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卫生领域的相关卫生信息系统较多,涉及多个卫生部门,如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涉及到卫生监督部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涉及到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妇产科和儿科等,所以外请教师的数量不是一个两个,建议可用讲座、见习的形式授课。3.3.3实践教学的改革重点———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根据学科内容,实践教学包括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维护、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常见各类医学信息系统的操作等,这就需要开发新的卫生实习基地,而不仅仅是医院,如医疗保险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等。实习基地建设是解决教、学、做一体的根本保证。
3.4更新教学模式
篇3
一、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我院于2005年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本专业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坚持以卫生信息管理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信息化复合人才。2008年围绕专业建设,我们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熟悉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且胜任医院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在此目标定位下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立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2011年围绕教学改革,我们又组建教学团队,重点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目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招生主要面向省内应届高中毕业生。历届已毕业学生327人,毕业生当年就业90%以上。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与企业的合作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人才教育发展的关键[1],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知识体系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缺。2012开始至今,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推进教研室整体师资教学水平的提升。一是骨干教师参加了各项省市级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学能力,还鼓励教师参加了企业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力能力;二是组织教改课题申报,以研促教提升团队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团队的整体理论水平、执教水平都有明显提升。
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体制上,我们鼓励教师去行业上以进修,顶岗实习等形式形式充实自己,已有多名专业教师在三甲医院信息科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修学习,零距离接触行业。目前我们和多家企业的合作正在进行,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了解了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进一步的促使我们对一些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以往我们卫生信息管理主要是课程讲授教学,而经我们在公司的这段时间的学习来看,很多技能符合市场的,课本里学不到。另外我认为我们急需要在数据库和网络等方面加大教学投入,并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工作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专业建设改革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只有校内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本专业做了很多努力,依托学院与省内外多家教学合作医院的良好关系,开辟有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及华夏口腔医院、苏州眼视光医院等隶属型医院和吴中人民医院等非隶属型合作医院等实训基地。医院不仅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而且其信息科专门技术人才还成为学生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
在企业中我们又先后开发了医疗软件企业实习基地,如上海金仕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实习通道,还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从实习到就业的一贯制无缝对接。
2.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模式提倡以就业为导向,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校企合作模式要求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在企业就业市场这块,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们有很多长期合作的业内知名企业,比如上市公司上海卫宁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创业医疗软件公司苏州分公司、苏州麦迪斯顿医疗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等,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实践,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可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对职业的感情,保证培养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保证我院学生的就业优势。
3.对未来的设想
目前我们的教育观念还需不断更新。进一步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以校企合作模式为指导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各项教学改革。另外专业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社会对卫生信息化人才的认识也不够,需要进一步和行业密切联系。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深入校企合作,互动介入,相互交融,深度合作,真正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加强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服务能力。
篇4
【关键词】市场为导向;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20-01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在病案管理的基础上,随着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专业。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是高职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规划,它把为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高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应该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为社会经济服务,为地方建设服务。
盐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2006年正式开始招生,在人才培养初期,我院对全省42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人才需求调查表明,42个单位中,仅信息人员就缺125人。对盐城市60多所乡镇、社区医院所进行的调查表明,其专业信息化人员几乎是空白,随着乡镇社区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将成为专科层次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就业的大市场。因此,对人才培养的岗位定位为:毕业生主要面向市级以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医院、医学信息部门、医学图书馆等,从事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病案管理、卫生信息资料的分析、统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科层次人才。
随着我院2009年以来3届学生的陆续毕业,虽然我院就业率一直为100%,但针对他们的就业协议及电话联系随访发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没有按照当初职业定位学生绝大部分在卫生行业就业,而出现了不同的情况,3年来就业情况如下表:
表1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1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从就业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 从2009年以来卫生行业就业学生平均占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总数平均的41.3%,卫生行业就业率从2009、2010和2011分别为57.1%、45.0%和16.7%,三年来卫生行业的占有率呈下滑趋势。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受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没能进入卫生行业,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原因:进入卫生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学历要求普遍为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从个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院的招聘简章上我们即可看出,现在连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录用人员是也提出本科学历,这是高职学生就业时普遍面临的巨大困难;各级卫生行业对卫生信息的专业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比如各级医院的信息科的成员仍然大都数由非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员构成,而由计算机专业、统计专业人员或由其他科室成员转岗而来,没有注重成员的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结合;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愿意从事其他信息相关行业,认为前景更好。介于此情况,我们必须扩大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实现学校专业教育与市场行业运作相衔接,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之路。所以我们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以市场为导向改善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大幅调整,认为“信息技术”才是当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而“网络技术”又是高职就业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所以设置课程时围绕网络技能核心,突出信息技术能力。课程设置改变如下表, 表2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6及2011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上表体现了我们在设置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科目和课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减少其他科目,比如数学、医学类课程,将课时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上。课程设置围绕核心能力:《信息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实用的应用技能;《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使学生可以学会编制小型实用软件;新开设的《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为主的课程,主要是训练单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配置、系统环境优化及常见问题的解决;《计算机网络》包括必备的网络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实用的网络基本配置,网络硬件连接,连接线制作及测试,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的管理和配置等,使学生对单位局域网及INTERNET网,不仅能做常规的硬件连接,还能通过对二、三层交换机及路由的配置,确保单位网络内、外畅通和安全;新增的《网站建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悉软件功能和网页设计思路,熟悉和掌握Dreamweaver和制作网站建设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或深入的设计打下基础。《卫生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包》更加注重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应用能力。
篇5
环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参考国家区域卫生建设标准和要求,涵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功能。它是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医院HIS系统为核心,以一卡通系统为媒介,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新农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管理、绩效考核和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医疗服务监管、补偿机制监管、信息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环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一个中心,两大平台,十应用系统”,覆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卫生、财政、物价、审计等有关政府部门。“一个中心”指的是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两大平台”指的是硬件网络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十应用”系统指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EHR、健康档案共享系统、疾控管理系统、妇幼保健系统、康复管理系统、健康教育系统、双向转诊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社区(村)卫生服务系统、一卡通系统、卫生协同办公系统、公众卫生服务门户、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卫生监督决策支持系统、统一用户登录管理系统。
立足提升县市级区卫管理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适应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医疗卫生一体化信息平台,保障县市及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人民得实惠,医疗得发展,政府得民心”。
环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实现统一的区域卫生服务标准、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卫生一卡通、新农合管理实时智能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统一监管、双向转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民服务、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提高了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篇6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卫生事业单位;信息化
1 前言
由于卫生事业单位规模的持续发展,工作人员与别的辅助人员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给很多繁杂的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特别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庞大压力。这就要求广大卫生事业单位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强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也需从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步转向信息化管理方式,它是人事档案管理朝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态势。
2 当前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
大部分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里依旧运用以往的人事档案基本模式,它更侧重于描绘静态性资料,记录过去时与历史性信息,但无法动态地表现个人信息状况,不含共享性与公共性特征。然而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其局限性愈渐显著。
2.1 缺少档案管理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因档案工作无法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故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档案管理未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且没有意识到档案在人事管理工作当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2 人工操作归档,既耗时又耗力,且无法确保一步到位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所记载的对象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学历、经历、职称晋升、工资变动以及其奖惩状况等原始信息。但是因为档案资料的更新或者增加,大量材料亟待归档,由此极易衍生出归档错误的问题,这就需重新调动物力与人力对档案进行整理。但是,一旦其没有及时归档,人们查询到的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不大可靠。与此同时,当个人在核查工资或者进行家庭调查等的时候若多次对原始资料进行调阅的话,极易损毁档案,如此很难保障档案的准确性。
2.3 档案资料管理难度大,利用率不高
如今的档案管理,由于尚未彻底实施信息化管理,因此在建设索引数据和登记只能采用手工录入的手段,而缺少针对档案变更与档案出入库记录的管理。一般来说,在编辑、查找、剖析档案的时候人们往往是以人工方式来完成的,这就造成了人事档案在运用时不够便捷,大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3 卫生事业单位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征
3.1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大大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因为计算机运算快捷,再加上计算精度高,存储信息量巨大,故能准时的把相关的人事数据及人事资料展现在决策人员面前。而计算机管理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统计查询时人工抄写的失误率,还能减轻人事管理人员的劳动压力和负担,在节约时间的同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快捷、准确的查询数据。
(2)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卫生事业的单位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在卫生事业单位领导者认人、知人、用人时其人事档案至关重要。利用信息化对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其具有精准度高、功能多、速度快捷、通用性强大、储存量大的特征,因而能及时地将全方位的、准确的人事信息供应给卫生事业单位领导以便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向卫生事业单位供应具体、可信度高的资料,促使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3)加长档案原始材料的使用时间。针对人事档案材料实施信息化管理,在查询档案信息时应侧重于计算机查询,如此既可降低由于阅档案、摘抄等致使原件受损的几率,又可能完整地储存原始材料 ,有效加长人事档案的使用时间。
3.2 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大缺陷
卫生事业单位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尽管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能更好的服务与人事部门,但是它也存在许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原始性问题。因为原始信息是依靠管理人员手工录入系统的,故其产生的电子文件存在一定的失误率,当然,原始数据也有可能被他人改动。(2)凭证价值问题。由于电子本件中的原始信息具有不稳定性与可变性特征,再加上人类对原始信息的不信任与矛盾心理,因此如今原始数据很难变成合法凭证。(3)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安全性问题。由于档案信息具备及强的机密性,故信息资源共享一定要严守安全、保密的、规定,设置一定的权限,进仅赋予主管领导与档案管理人员对个人档案材料进行查阅的资格。
4 建设并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4.1 建设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所谓信息化,是指如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态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创条件,建设并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质。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档案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培训力度,依靠进修学习、专业培训等方式大幅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准,一步步地构建档案管理人才团队,让其充分知悉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与档案业务,积极培养成卫生事业单位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
(2)利用合理的、科学的正确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只需选用一套,即可促使总体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增加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未来卫生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
(3)建设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要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形成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体系,就必须依靠广泛的研究以及实践的累积,不断实践创新,制定并健全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详细而又明确地规定档案的整理、保管、收集与运用。唯有严格贯彻落实并实施规章制度,才可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有章可循,进而衍生出完整的、有机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体系。
(4)高度关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事实上,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的,其要想实现作用最大化,就必须得到实时维护与更新。
4.2 健全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建设
众所周知,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其需耗费大量时间,而人事信息管理网络的建成将会给人事管理的强化、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详细来讲,建设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库需做到以下几点,即:
(1)加大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其建筑对象有:卫生单位职工性别、学历、姓名、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职称、入党团的时间、职业类别、离退休时间、职务、工资、年度考核等各项信息。
(2)积极建设卫生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数据库以将职工的绩效考核成绩同工资相互连接起来。
(3)大力构建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查询目录数据库,从而达到迅速找到人事档案的目的。同时,要依照姓氏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按秩序录入人员姓名、档案编号等数据,以便在查找人员档案时只需将个人姓名输入就能够晓得该职工的人事档案的档案柜及其编号。
(4)构建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材料目录数据库从而有利于档案目录的标准化与统一化。通常每一年均会有很多档案材料累积下来,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依靠计算机针对信息材料实施归档、分类与储存,从而达到档案信息的数据化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质、真、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所谓质真全就是质量控制、真实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的简称。首先,质量控制是指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成为医疗档案相应的文件在规格、内容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标准,一定要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将大量的信息资料予以全面性的系统收集、整理、登记与编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档案的质量。档案管理的真实性控制是指我们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真实性的控制,尤其是构建相关的归档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从而实现医疗档案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最后的全程控制就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医疗文件的鉴定、整理、归档及医疗档案的各环节中的业务进行统一设计,统一资源的配置,并成立相应的监控小组以实现整体优化的管理目标。
二、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卫生监督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远远不足,尽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入人量资金提高业务部门实力,但对于卫生监督中心档案的管理还处于纸质文件为主、电子档案为辅的阶段,卫生监督部门对与档案管理有关的信息化制度建设还未展开,尤其是对电子档案的规章制度制定几近为空,自而卫生监督档案所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和环境,如数字化网络、档案存储与档案数字化等硬件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从国家到省、市、县的档案信息的连通与共享网络建设更是缺乏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因重视程度不够,卫生监督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充足的问题。
2、档案管理软件落后
目前,卫生监督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几乎都是而向各行业的通用版本,并没有针对卫生监督业务特点进行过优化,导致很多软件提供的功能用小上,同时又有很多业务档案所需要用到的功能软件不提供,而且相关的业务档案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整理归档,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3、人员素质较低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需要有支专门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但是目前管理人员无论是工作能力或者是思想意识还较为滞后,目前卫生监督档案工作人员要么是由医疗卫生的专业人员来兼职从事,要么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来从事由于其所学专业不完全对口,医学专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有关软件和系统的熟练操作,容易导致档案出现安全问题;而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乏对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对档案进行收集分档和整理时,往往不能快速准确的进行专业数据处理缺乏“全才”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注重卫生监督档案的组织建设和内容
卫生监督的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是领导重视的结果,卫生监督领导非常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了处长负责制,由2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各职能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1名为具体责任人,以综合档案室为中心,各职能部门为主体,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的管理工作模式。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每年召开例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汇总本年度档案归档情况。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领导支持,经常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档案室进行工作指导,并将档案管理纳入了卫生监督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使局和处室档案工作层层有落实、件件有保障。其中内容包括:科研、文书、会计、基建、设备、老干部健康等档案的管理等
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技术
解决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必须从安全管理制度这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还应该落实责任制根本入手除实行赏罚分明原则,对于系统安个运作可以实施双人负责原则或最大权限原则外应该对各类文件进行安个级别划分,对此机密档案可以实施物理隔离,与外网隔绝,对网络档案或内部传输档案,可以加强对密钥的管理对有关系统的运行实行跟踪制度,自动生成系统日志以监督、维护分析、故障恢复最后,还要重视各类系统软件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防范。
3、加强档案人员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对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是当务之急。针对拥有专业背景,但缺乏计算机有关技术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开展定时系统培训的方法提高其操作能力;对拥有档案管理能力及计算机能力的人员来说,可以通过卫生监督部门举办的定时讲座、学术讨论等科研活动增加医学专业知识,同时经常性的与各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此外,加大对具有专业化背景与丰富信息技术经验的人才的引进也是个重要的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渠道。
4、注重管理,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
服务是工作的主题,做好服务工作始终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宗旨。档案管理,为卫生监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这样才能显示档案的重要价值和实际意义。因此,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和根本。我们还要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最直接的和间接的服务,包括医学健康教育的服务。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细致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注重并促进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牢固的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确保卫生监督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卫生监督水平,甚至会影响着整个卫生部门的发展,上文针对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后期卫生监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华琦.浅谈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06:702-703.
篇8
目前,全国各省纷纷开始开发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危险废物的网上申报、转移联单的网上办理和审批、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及进口废物的审批和办理等。本文将介绍国内几个省市相关软件的开况,并介绍辽宁省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开发方向。
2 部分省市危险废物信息系统开况
2.1浙江省
浙江省固体废物管理监督中心开发的管理平台由危险废物转移入手,产生到处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专线网实施转移计划的申报,以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号为识别该企业信息的重要标识,主要内容涵盖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对危险废物处理后的残渣分析报告进行细化,分为填埋、焚烧、综合利用等几项,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对废物进行最终处置。软件还借鉴了欧洲危险废物名录,对废物的种类、名称、危害及推荐处理方式等都提出了参考内容。
2.2广东省
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耗资180万元开发的“广东固体废物管理平台”从今年4月底开始试运行。该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危险废物的日常管理,主要内容涵盖危险废物产生、经营许可管理及转移管理等。主要特点是设置了危险废物产生及经营台账,分为日报、月报、年报等多个模块,年报是企业必须申报内容,而日报和月报则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要进行选择申报。
2.3深圳市
深圳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依托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建设深圳市固体废物交换网,主要用于全市危险废物网上交换的管理。由于深圳外企较多,守法意识较强,该管理系统围绕深圳市10余家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采取协议优先、就近处置的原则,由注册用户需求信息,去向不明的危险废物自动转成交换网基础数据,由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备案管理。
3 辽宁省危险废物信息系统开况
辽宁省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申报为基础,包含重点企业季报、处置企业年报、转移联单备案及数据汇总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3.1开发结构及主要优点
该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模式:
B/S结构就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Browse,如Internet Explorer、MYIE等)运行软件,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特点:使用简单,不要需要客户端安装软件,只要使用者的电脑能够上网,就能使用本系统;数据集中,所有申报数据是集中存放的,客户端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单据都直接进入到中央数据库,不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方便升级,如果系统需要升级,只要将服务器的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就可以了,其他客户端,只要重新登录系统,使用的就已经是最新版本的软件了。
3.2主要功能
辽宁省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申报登记、网上审批、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模块,并加入了重点企业季报及持证处置单位申报两个模块。通过双向、互通的体系结构,实现数据的逐级申报与审批、信息的自动传输、汇总。产废企业可通过省固废中心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申报信息录入、申报结果查询、相关文件下载等。该申报系统分为省、市、县三级,各市环保局、重点产废企业及持证处置企业直接向省固废中心申报;各市产废企业根据需要向所属市、县(区)环保局申报,经审核汇总后逐级报省固废中心。
3.3具体流程及截图
软件使用及申报流程如下:各企业通过欢迎界面, 进入新企业注册界面进行注册,注册后等待所属环保部门确认注册,并分配登录码。
环保局用户对注册企业确认后,分配登录码,该企业开始实施申报,分为企业基本信息、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申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申报及社会源危险废物申报等不同界面。
本系统还在全国首次加入了重点企业季报及持证处置单位年报的功能,重点企业和处置单位提前录入数据库,注册登录后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进入特殊申报界面,进行申报。
除以上功能外,该软件还编入了强大的汇总功能和法规浏览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条件的汇总,或选择全部申报项目中的任意几项进行汇总。
4 开发方向
篇9
1 档案信息化存在的漏洞
1.1 工作性质的冗余度高
档案管理部门不仅是作为信息管理部门,还是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在卫生系统中,存在着工作任务的分配制度不合理,常常造成一个档案被多次整理。二是部门的职能虽然多,例如硬件配备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会计管理等等,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工作的冗余度高造成工作人员的精神萎靡,办事效率低。档案信息化必须首先存在一个完备的操作体系。
网络技术对档案管理存在的潜在威胁
不置可否的是,计算机文件的安全性普遍不强,若工作人员的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档案信息的流失及泄露给其他机构,这就对档案信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隐患。其次计算机文件的隐私性相应的法律法规未完善。现在出台的法律法规针对计算机文件的保护性措施远远不够,经常造成电子文件会逐渐丧失荣誉度。故而机密性文件常常采用传统的纸质保存。
1.2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在卫生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能力产生两极分化,一是传统的管理人员有着丰富的经验去面对整理繁重的档案资源管理,但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差,二是现在时兴的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过硬的计算机能力,但对档案资源的管理常常感到犯难。企业或机构很难将两种人才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大量数据表明,具有这两种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是相当匮乏。
2 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应策略
2.1 注重建构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
要想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早日提上行程,必须建立一个完备的档案管理体系。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分?、整理、归档会更加有效率,也更具有逻辑性。当然,在文件录入过程中,必须有对应的详细管理流程进行分类管理。文件的存储格式符合操作系统的性能。
2.2 维护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要对用户权力进行限制。应该根据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人员才有资格获得使用权限,且应该配置相应的管理员进行实时监控。在研发档案管理安全系统时应该把握下列几点,一是已发生安全漏洞时,应该及时对危险系数进行测评;二是根据危险系数,对应找出要受到隐密保护的档案文件;三是根据危险系数及档案重要性,找到解决方案;四是整理历史中出现过的安全漏洞问题,并制定一整套的维护安全的方案。例如,在卫生系统档案管理中,对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并对文件进行加密等等,我们现在常用的维护安全的就是传统的“防火墙”。
2.3 注重培养档案管理人才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师生新关系;角色定位
一、教师角色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物理课堂的弊病之一就是教学活动的单向性,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难以得到知识的双向反馈。老师带着学生走,走到哪算哪,而学生能走到哪,想往哪里走是老师无法准确知道的。这样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物理本身的美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社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渠道。我们中学物理老师不是学术上的权威,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一个个公式传递下去,我们更需要传承下去的是学习的方法和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对此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来当舵手而我们退居身后为他们保驾护航。千方百计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思维过程,发掘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显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角色应从“导师”转变为“学伴”,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好朋友
物理新课标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高高在上,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心理上是排斥的。师生感情的增进异常重要,否则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教师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沟通,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教师平等地面对学生,关心他们的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及愿望,学生才可能真正向教师敞开心灵。
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宽容性、接纳性、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起到促进教学进程和学生发展作用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佳境。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变单纯的课堂上的“教”与“学”为师生的互教互学,相互交叉、多向学习,教师起着学习协助者和促进者的特殊的作用。想学生之所想,抛弃急功近利,真正着眼于过程给我们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学习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去观察他们的学习过程,仔细倾听,真实感受学生的所为、所思、所想,掌握课堂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会更全面、更深入,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让他们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三、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电源”转变为学生交流知识的“集成电路”,让知识在交汇时碰撞出火花
培养现代学生的物理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从新课标、新教材看,物理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注重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更能贴近生活,走近学生,走向社会涉及到好多前沿科技知识,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渗透到生物、化学、天文、机械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要是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手。这要求物理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重组,此外,课堂教学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网络世界等都为学生吸取知识营养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提供了可能性。我们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扰:前面教过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大多学生可能忘得彻底。教师一对多的知识输出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需要是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多对多的平台。同时学生对于新的物理科技知识,有可能比教师接触的早,接受的快,作为物理教师要对知识的更新有更高的敏感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接受个别学生的先知先觉。教师要着力于搭建好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信息的共学知识的良好平台。
四、学生角色应从单纯的“跟随者”、听众转变成“探索者”、“表演者”
学生应该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学生应该明白学习是自己一生的事情,积极的去学习而不要被动地短暂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就是要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哪一种学习方法适合自己就要求自己多看多思多做。转变学习地位的自我认知,从我是一个被动者、次要者变成主动者、主要者。所以,学生不能一味的信服于老师的知识权威,绝对服从书本上的知识说教。相反,学生现在学习环境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面临着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具有更多的选择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物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任务中的物理知识,更应该着重培养物理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法,物理课本中不仅有包罗万象的知识,也渗透着许多物理思维方法。学习物理不仅仅是掌握技能,还要学会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开放性的实验意向,科学抽象概括能力等等,要具有高度的物理敏感度。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尤其是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应积极应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便适应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8年4月
[2]李艳平.物理学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3]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Qualit Education in Amarica)[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4]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2005年
[5]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性研究[J].教学研究,1997(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