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英雄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岳飞、林则徐、戚继光、郑成功等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人,而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多少年来,这些光辉的名字,已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怀着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无比敬佩和怀念之情读了有关这些英雄的所有资料。我感触颇多,脑海里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大家都知道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福建侯管人,1811年中进士,曾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要职,他为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政绩卓著;于湖广总督任内在湖北、湖南厉行禁烟,颇见成效。1838年12月底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始进行以禁烟为中心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林则徐向外宣告了他禁烟的坚决态度:“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迫使英美商贩缴出鸦片二万多箱重约二百三十多万斤。随后,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中销毁……的失败,是由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跑了胆。昏庸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充军新疆,葬送了由林则徐的禁烟抗英的斗争成果。但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斗争中抵御外侮、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和利益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纪念。
同时,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平时,在班里,一些同学不光自己不认真学习,还经常给班级抹黑,老师、同学多次教育他,他却毫不在意,屡教不改。想想那些民族英雄,他们可以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尊严,利用奉献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而这些同学与他们真是天壤之别。再想想自己,也真是惭愧,班级里有什么事,我总是视而不见,也从不积极参与。读了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朋友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坐起!
篇2
这种精神化作最迅猛的激流,不断向前奔去,发出阵阵的吼声,打出灼灼的浪花,千百年来为后人赞赏。
从小,我们读着英雄的故事成长,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父母和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教育我们热爱祖国、顽强拼搏、敢于斗争。于是乎,我们向往着、梦想着做一个正义之君子。
正义,一个永恒的话题。何为正义?是反对邪恶势力,对其怒目而视的目光?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洁傲岸之心?抑或是“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心报国之志?
正义是火,散发出炽热的光芒,星火燎原,永不熄灭。所谓英雄,就是让自己登上祭台,一点一点燃烧自己的身体,将光明传播到远方去……直到自己化为灰烬为止,再苦再累也毫不畏惧,也不会放弃。
我敬仰文天祥舍生取义,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我钦佩林则徐誓死报国,立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誓言;我崇敬中邓世昌放弃逃生机会,断然表示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的豪迈心胸。鲜血中流淌着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英雄的火花点燃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为之震撼着;英雄的火焰燃烧在光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火光冲天。
这就是我想要的,豪气散发在身上的角角落落。
一个狂傲不羁的灵魂冲出火光,仰天长鸣,最终烙铸在历史的长河里,天空一片炽热的红色。
篇3
【关键词】英雄主义 形成 渊源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95-02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英雄,和平时期也需要英雄,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苍白的时代,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英雄主义”是哺养英雄和造就英雄的乳汁和精神食粮。那么,何谓英雄主义呢?“英雄”,就是才能勇武过人,且能为他人和国家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主义”,就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因此,“英雄主义”就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持有敢于斗争、乐于献身,为了他人和国家勇于追求做出巨大功绩的观念和主张。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历朝历代所颂扬的,是始终鼓舞人们为了他人和国家不惜鲜血甚至生命去追求崇高的巨大动力。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什么原因能够使它源远流长呢?探索英雄主义的形成渊源,不但能解决这个疑惑,而且对英雄主义的培育和弘扬也大有裨益。
一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人的自恋和对死亡恐惧的情感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在人的天性中,与生俱来就潜在存有英雄情结,这是人的主体性心理,是一种原有欲望。这种情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人的自恋心理
人从出生开始,就具有对抗外在侵害的能力,并能战胜一切困难而活存下来,这种活着的欣慰能够使其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出类拔萃,感觉到自身的聪明和强大。这种认识和感觉慢慢地就形成了人的“自尊”意识。“自尊”意识一旦形成,其就会在维护的过程中,生出“自我价值”的观念,也就是自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的自然人,无论其是居在高贵的家庭还是生活在低下的阶层、是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都会想方设法要去活着的原因。正是在“自尊”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交互促进的作用下,最终产生成了“自恋”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出现,使人沉溺于自我、关心于自我,以至于产生了不愿被超过、被贬低、被遗忘的心理。在“自恋”心理的驱使下,人为了表明自己比他人、它物更为重要和更为突出,就会竭尽全力证明自己在整个宇宙之中是最优秀的,自己是最有价值的,如此,英雄主义情结就诞生了。
2.对死亡的恐惧
在天地万物之间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思想和灵魂的,而其他动物本质上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纯天然的肉体动物。可人不但有动物的肉体,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地脱离了舒适自然之状态的无知而遁入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出现使其产生了恐惧死亡的心理。而人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种种死亡的威胁,如可怕的疾病、凶猛的野兽、恶劣的环境、自然的灾害、无奈的衰老和人类的杀戮。正是由于人内心中深藏的死亡恐惧和面对着数不胜数的死亡威胁,致使其竭力地、不断地寻找精神的支撑和寄托,以此来强化自身肉体与残酷现实的对垒。这样就出现了人们赞赏面对死亡的“坦然勇气”,就产生了人们尊敬忘却死亡的“无惧精神”。这种赞赏和尊敬的心理,也促使了英雄主义情结的产生。美国思想家夏勒在20世纪初也指出:“首要地说,英雄主义是对死亡恐惧的反映。”正是由于内在“自恋”心理的积极驱动,使人追求成为英雄;也正是因为外在“死亡”威力的迫使,使人渴望成为英雄,在这两股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英雄主义的情感。
二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人类对英雄关注和尊重的观念
在“自恋”心理的作用和驱使下,“优秀”已深埋在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之中,不容任何人去亵渎和小视;在“死亡恐惧”心理的推动和迫使下,每个人都在磨砺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去战胜恐惧。然而,尽管有很多人在内心中承认自己卓越,但却总也不能挥去对死亡的恐惧,在这对矛盾的复杂斗争和纠葛中,生出了几多的苦闷和彷徨。正是在这种苦闷和彷徨的折磨下,在自己想做到,但却又做不到的情况下,从而对有些能够做到的“人”产生了关注和尊重。这时,人们
心中的英雄,可能不在于其能为他人或社会做出多大的功绩和奉献,而在于他是否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做出其他人不能做和不敢做的事情。其实,不能做和不敢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是否勇敢而界定的。也就是说,最初对英雄的关注,就是想弄清楚他是怎么做到的,以此来为自己能够做到找到答案和途径。最初对英雄的尊重,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做到,而对能够做到者的一种羡慕和钦佩。这种关注和尊重,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是通过言语谈论的形式传递下来的。而当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文字的时候,就以文字的形式被记载,而后流传下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传说和记载的东西成了故事,在当时那些大多数人做不到而他能够做得到,那些大多数人害怕和畏惧做而他敢去做的人物,慢慢地被人们称视为“英雄”。翻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英雄人物画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如此被传承下来的。如大禹、后羿、夸父、愚公等。人们在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过程中,知道和掌握了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成为别人心目中的英雄,什么样的举动才能被人们视为英雄。这样,英雄观念就慢慢地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追求物质满足和享受的同时,也开始慢慢地追求精神的需要和愉悦,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希望成为人们心目中敬仰的对象。如此,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自愿地把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来奋斗,这样一来,就会使其更多地、更深地、更全面地了解英雄、认知英雄和记住英雄。正是由于人们在大量地了解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基础上,产生了人们对英雄的关注和尊重,并把“勇敢”和“巨大功绩”视做成为英雄必备的条件所认知,这种关注、尊重和认知,被人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形成了英雄主义的观念。
三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对英雄精神树立和歌颂的思想
人的“原欲”对英雄主义产生了情感,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使其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英雄。而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关注和尊重,使其了解和认知了“英雄”,形成了何谓英雄的观念。在这一“情感”和“观念”的促使下,有力地推动了“英雄主义”的进一步形成。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可从英雄主义形成的过程来慢慢分析。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出现了分工,在分工需要的作用下,英雄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勇武过人,但却损害社会与他人的自私自利的狭隘英雄;一种是勇武过人,且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高尚无私的英雄。尽管这两类英雄都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它们两个对人类的作用不同,致使人们慢慢地厌恶狭隘英雄而喜欢和尊重无私英雄。人们从维护生存的角度出发,最终把既勇武过人,又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者称之为真正的英雄。把为了个人利益或狭隘利益的英雄看作是“奸雄”或“枭雄”。这也就是有史记载的勇武之人无数,可能被称之为真正英雄的并不多。黄帝被称为英雄,因为据有关记载,黄帝尚武勇而又重修德;尧、舜、禹被称为英雄,因为他们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也特别爱人;荆轲被称为英雄,因为他既勇武无比又是为了他人。所以,孔子说:“见义不为,非勇也”;荀子也讲:“持死、重义而不挠”;左传中还提到:“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他们都以“义”作为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这种既要勇武又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巨大功绩的英雄主义精神之树立,使人类发现了英雄主义的重大意义,知道了英雄主义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而且还能起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用。也正因为有“义”的英雄,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才使人类开始大力树立和歌颂英雄精神工作的兴起。从早期的神话传说到历史写作的记载史传,再到诗、词、歌、赋、戏曲和小说等,几乎所有中国传统的文学和文艺样式都有大量的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甚至还大量存在并流传于民间的说唱文艺、街头文艺和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曲艺样式中。在这大力歌颂之中,使英雄人物连同他们的英雄事迹,通过文字或文艺作品传颂下来,使英雄人物成为人们尊敬和仰望的偶像,使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英雄品质成为中国人民道德品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正是对英雄精神的树立和大力歌颂,才有了英雄文化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有力地推动了英雄主义思想的形成。
四 英雄主义的形成源于对英雄人物敬仰和崇拜的动力
由于英雄人物做出了对他人或社会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壮举,且他们又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所以,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历史有意的记载,会受到人们自发自愿的衷心敬仰和热情崇拜。而对于“人”来说,能被历史记载,能被世人尊敬和崇拜,这是莫大的荣誉,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人都曾经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典册中或刻在石头上,希望名垂后人,可最终还是被扔进垃圾中或埋进泥土里;有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吹嘘标榜和粉饰自己,想让人们对其尊敬,可到头来却被人们所鄙视和唾骂,原因就是他们不是人们心目中的真正英雄。真正的英雄对人类是有功的,对社会是有益的。做到了这点,达到了这个要求,其根本不用把名字刻在石头上就能名垂青史,根本不用标榜粉饰就能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英雄能够获得人们衷心的拥护和爱戴,能够获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所以,人们都梦想能够成为英雄或愿意去争当英雄。也正是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英雄,能够名垂青史和被人歌颂,而对于已做到的英雄人物,就会十分地敬仰和崇拜。敬仰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敬仰他们是众人瞩目的对象,敬仰他们能被人们所记住;崇拜他们的胆量和勇气,崇拜他们的豪言壮语,崇拜他们能被世代的人们所歌颂。在这种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作用下,其就会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积极的认识,有了向英雄人物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心态,从而在内心升起了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争做英雄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找到了获得敬仰和崇拜的途径,而对自身未来道路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要想成就人生的辉煌,就必须去争当英雄的想法,激起了他的雄心和壮志,有力地促其向英雄豪迈之举进发。正是因为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历代才有了英雄人物的不断涌现,才有了英雄主义的源远流长。因此,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是英雄主义形成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念选.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陈本俊.盛产英雄和英雄崇拜[J].领导文萃,1999(8)
篇4
上治民族英雄下治黎民百姓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云南甚至还属于大明的时候,王运通在昆明光华街开店行医,药室以自制的拔毒膏、万应膏治疗痈疽疮疡,迅速驰名,成为昆明城内赫赫有名的药店,到店内看病的除了黎民百姓,还有各路达官贵人,甚至大人物都曾经光顾。清代中期,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滇西平乱时不慎患上疡疾,编导药室求医,一月时间,几贴膏药,大英雄的病就已经痊愈,林则徐亲笔赠联“有沈宏博丽之作,以宽厚和平之心”,成为林则徐昆明任上留下的唯一真迹。“王运通膏药拔尽总毒”的歇后语由此从光华街传遍昆明,以至四海。
药室的出名,得利于膏药秘方,同样得利于药室300年来合理的收费,对于患者这里人人平等。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药室一直没有扩大到很大的面积,但是口碑却早已留在了300年来昆明人的口口相传中。现在的药室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前来就诊,近有昆明的,也有外省。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也会慕名而来。
听传人说故事
如今,药室的主人是王成明,王运通的第12代嫡孙。从他的回忆中,我们才知道药室在““期间曾经遭遇浩劫,药室被查封曾经长达好多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开业。王成明和子女一直梦想着能把王运通膏药做大,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固守在光华街老店,等待机会。虽说,很多企业曾经上门协商过共同开发的意向,但他都没有同意。这同样成了中国很多老字号面临的问题。
篇5
【关键词】伊玛堪;莫日根;文化精神
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说唱文学样式,是赫哲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采用说唱形式讴歌英雄的公绩,充满英雄主义气概具有英雄史诗的特征。剖析英雄史诗中人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对于伊玛堪以及赫哲人的社会有着全面的理解。
一、人物类型分析
在这些伊玛堪故事中出现了许多的人物,他们对于英雄的战争展开推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伊玛堪故事来揭示:一个故事的名为《满都莫日根》在这个故事中神灵主要包括山上的神灵、护身神等,通灵者主要库其卡玛发、贺妮德都和鲜根玛妈等,英雄主要包括满都莫日根、伯库仁莫日根伯、丘仁莫日根、莫牛莫日根三兄弟,普通人主要包括满都末日根的母亲、城民和村民。另一个故事的名为《安徒莫日根》在这个故事中神灵主要包括安徒家各种神偶,通灵者主要包括奇不求妻子、都日都萨满等,英雄主要包括安徒莫日根火徒莫日根等,普通人主要包括撒日秋和安徒父母等。
从人物类型中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基本都为英雄,也就是能力较为突出的普通人,而并非是能够通灵的通灵者,但敌人却为除神灵之外的其他的类型共同承担的,这也往往能够为主人公在故事伊始时处于弱势地位进行非常好的一个铺垫。也为主角在其成长到巅峰之后能够与如此强大的敌人进行抗衡进行了非常良好的故事延展性与创造的空间。
故事中普通人是人数最多的类别,正是这些普通人才使得主角凸显出来,也因为他们的平庸才能凸显英雄某些方面的优异,而往往才能吸引住在故事中占据支线部分的助手加入并帮助主角完成愿望。
故事的进程主要是与其他的除神灵以外的角色之间的摩擦和巧遇等贯穿着故事的本身,在与这些角色互动的过程中被主角所吸引从而加入或帮助主人公来面对强大的敌人。助手相当于主人公实力的延伸,并且可以使主人公有着成长的过程能够使得故事更加的丰满。
在故事中占据着极少部分的神灵,他们的出现往往是故事发生重大的转折也是故事的部分。神灵凭借着自身的神力对于故事的发展可以产生一个大的逆转,而神灵一般都并非由主人公亲自接触而是借助通灵者来进行的,主人公在拥有如此之多能力出众的帮手时依然难以制服敌人,这里可以更加凸显出敌人的强大,也可以看出主人公的个人魅力之所在,就是连神灵也愿意帮助主人公完成他的意愿,从而使得主人公的战斗是得到认可的、是正义的。
故事也正是由着四中类型的人物组成,以主人公的目标为主线,以强大的敌人为挑战,以助手和其他角色同主人的遭遇为支线。
二、人物的文化精神
莫日根是伊玛堪故事中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助手,同时也是主人公强劲的对手。首先莫日根是战士或者是勇士,在伊玛堪中大量的故事出现莫日根与敌人打斗的描述,其中大部分是自己一个人与多人或者多个人与多个人的打斗,而且莫日根之间的打斗许多都是一打就是好多天甚至是几年。
莫日根是勇士也是奴隶主,在伊玛堪中主角往往都是奴隶主,如《满都莫日根》中伯丘人莫日根兄弟出城见莫日根时带领着一百来个奴隶,在《安徒莫日根》中安徒在打败敌人后将所有的人俘虏带回自己的家乡等描述中看出末日根为原始的奴隶主,他们的手中都有着自己的奴隶,以及在战胜时会将敌人的子民掳为奴隶。
莫日根也是部落的酋长,在《满都莫日根》中有着多名的“博士库”也就是一些小的官员。而且莫日根需要对自己的子民负责。在《安徒莫日根》也对城里的官和老百姓有着描述,这些人和奴隶不同,他们是莫日根的子民,所以说莫日根也是部落的酋长。
莫日根在个性中普遍具有着野性和童心,他们头脑简单,缺乏精细的思考对于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都会毫不客气的打斗一番,而且打斗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对方的人数、身份等因素而退却也不会去想后果。
综上所述莫日根是具有着野性和童心的酋长、奴隶主以及战士的集合体。是对于原始部落中人们所崇尚的暴力和力量的集合体。
在伊玛堪中通灵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类型。他们出现在故事的各个部分中,几乎所有的事件中都具有通灵者人物的出现,对于如此重要的人物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也值得深思。
通灵者多为女性,首先她们是萨满,是神职人员。故事中的多数通灵者都具有变身的能力,也是可以利用神灵的力量来增强莫日根的战斗能力。伊玛堪中通灵者多次幻化神鹰来战斗,利用神灵的力量来提升莫日根的能力,并在战争失利时召唤神灵来帮助战斗并且将死去莫日根的灵魂找回并复活,因此能够看出通灵者是神职人员,也就是萨满。
通灵者还是智者,因为在伊玛堪中莫日根主要是凭借着武力来对敌人进行征服,而在双方之间进行调停,对对方实力进行评估,以及一些对对手的策略上都是由通灵者来进行的,其中还有一些对于主人公的引导和指示也由通灵者来进行。由此看出通灵者除了本身是萨满之外还承担着智者的角色。
三、结语
通过对于人物类型以及人物的文化精神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赫哲的伊玛堪是原始时期的英雄史诗故事,社会处于母系向着父系过度的时期所以在故事中虽然男性为故事的主角但身为女性的通灵者却也依然有着巨大的神力。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在英雄的故事中留下这样多的助手和通灵者的帮助,而非只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这也是伊玛堪的动人之处。
参考文献
篇6
今天,我满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林则徐》这部电影,它真实面生动地再现了时期,英帝国主义为了护大殖民统治,将大量的鸦片倾销到我国,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后,来到了广东。他带领广东人民与英国商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率领英勇顽强的广东军民,抵御了帝国主义的入侵,但是,由于封建
统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无能,他听信馋言后将林则徐流放到了尹梨。
当影片播放到林则徐带领广大军民在虎门销毁鸦片这一壮观的场面时,我的心里激动不已。这一伟大的壮举真是大快人心。鸦片这一壮观的场面时,我的心里激动不已。这一伟大的壮举真是大快人心。鸦片是一种,长期吸食鸦片,不公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见,它的侵入,不仅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使我们的军队丧失了战斗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对它深恶痛绝。这一壮举不但灭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还大长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志气。帝国主义其实就是一只纸老虎,只要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打败这只纸老虎的。
当影片播放到卖国贼琦善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摆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脸时,我心里顿时怒火中烧。我真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这丧权辱国的卖国贼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丧失的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是民族的尊严。正因为这些卖国贼的存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会遭到侵略者的践踏、蹂躏。慈禧大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为她的对内残酷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对外一再卖国求荣,才导致我们的祖国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和蹂躏。这些卖国贼给后人留下的只是四个字,那就是——遗臭万年!
篇7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篇8
引言
我们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与特征一直存在的,并且美国民族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加强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到美国人民的意识中。虽然美国从建国开始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文学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坛凸显出来,并对美国文学体系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美国多元化认同的背景下,一些美国作家在作品中继续发挥了民族精神与特性。本文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与特征深入研究,对美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与个人本位主义观念进行了剖析。
一 美国民族精神的构建
受到多元化与民族意识的影响,美国小说中的民族精神与人们的精神需求是相关的。美国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一个移民国家。当人们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就已失去了传统的依靠的力量与原来的身份地位。为了能够在这个陌生的国家站稳脚跟,实现发展与生存,他们除了要靠自己外,还要在同种族寻找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所以来到美国的人群总是想去和自己民族同胞进行交流,生活在属于自己民族地区的居住地,之后就会设立一些杂志与报刊,发表一些文学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的读者。
关于美国民族特征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后期,二战胜利之后的美国学者将美国民族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s·亨廷曾指出,“美国信念在如今得到了美国大多数人的认同,这种精神强调了新的伦理道德,主张人们自由与平等,并且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美国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国人民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千万人追求美国梦的不竭动力,并且以这个为核心的美利坚民族的主体特征在各时期的美国文学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在当代美国文学创作中一直呈现出美国精神与民族特征的趋势,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充满了关于民族叙事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研究。
二 美国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在美国最初建国的时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许多受到良好教育的美国人觉得应当用诗歌来作为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载体,所以当时有许多歌颂民主自由与独立的诗歌被收集起来出版,但是这些枯燥单一的诗歌并不被当时的美国人民欣赏。直至1821年,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间谍》。这部带有美国独特人文风俗形象的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而库柏小说的成功则让当时的美国人民看到民族文学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因此在19世纪中期,虽然许多批评家们依然号召美国的文学家们用诗歌等形式来歌颂美国的建立与独立战争,但是库柏小说《间谍》获得的成功,使美国人们开始从诗歌转向了创作小说。
小说《间谍》中的主人公是哈维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他伪装成了小商贩一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获取情报。然而由于他一直在英国统治地区来回游走,使得美军误认为他是英国的间谍,不但多次追捕他,还要以间谍的罪名处死他。但是哈维凭借着机敏灵活的头脑和对当地地形的了如指掌,多次脱离了危险,成为美军痛恨的间谍。在哈维最后一次被抓住之后要处死前,美国的军队接到了上层的秘密文件,哈维得以赦免。在美国革命胜利之后,哈维婉言谢绝了政府的经济补偿,隐名埋姓地在贫穷中度过了后半生。这部小说宣扬了美国的爱国主义观念,并且里面的故事内容与情节符合美国当时主流文化的需求,因此成为了美国民族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间谍》的成功让库柏与其他的美国作家都有了奋斗的目标。
此外,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文学还出现了大量的爱国与政治文章,较为著名的有亨利的演说《不自由毋宁死》;托马斯的短篇小说《常识》也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一般是散文并且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与启蒙主义的趋势。
随着库柏的成功,也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并且他的追随者还建立了库柏派。这种派别的文学家几乎都是男性作家,并且多数是刚从事文学行业的作家。虽然当时美国的历史小说刚刚起步没多久,但是出版社与其他作家都认为小说就是表达美国民族精神的最适合的文学形式,于是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纵观整个美国的文学发展,库柏与他的追随者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成绩是惊人的,其中有许多影响后世的佳作。例如,亨利创作的《兄弟们》、约翰创作的《莫尔顿的希望》等都是美国民族文学中的佳作。
一般来说,这些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在独立战争中或者殖民历史中的人们的爱国精神,然而不同的地域与种族让这些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并不相同。例如,小说《林中尼克》就是为了反对库柏小说中正面的印第安人形象的,而这部小说中具有的明显的种族偏见的内容却受到当时广大读者的欢迎,则表现出这时期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短暂而复杂的时代特征的。虽然在美国的民族文学中,历史小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多数作品都是以模仿为主,很少会有作家去进行创新与改进。
三 逃离与探寻中的民族特征
通过整个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文学的核心就是“逃离与探寻”,例如,《白鲸》、《麦田的守望着》等文学佳作都表现出这个核心的主题,也体现出美国民族的无意识地对于梦想的憧憬与探寻,也能够暗示出人们存在的精神状态,展现出美国民族隐藏的个人主义。
1 民族特征的神话溯源
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更多来自于深层次的民族无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既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层,也一直阻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美国文学中的无意识起源于西方文化的源头——《圣经》。《出埃及记》就讲述了摩西与犹太民族一起反抗法老的压迫,到了幸福之地——迦南,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的故事。在这个神话的原型意象直接形成了英雄的原型,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文学中的英雄原型都是内心孤独的少年,并且具有探索与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有着崇高的品质,一般都会经历固定的三种人生经历:逃离——感悟——牺牲,而许多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原型就是摩西。在当今人们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文学创作会加入了时代精神,一般具有民族特征的英雄模式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逃离与探索过程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与回归;另一种就是在战争中独自战斗,然后走向牺牲。
2 现实中脱离的回归
在早期的美国文学创作中,英雄人物一般都会逃离现实,然后在不断磨练中看到了希望与获得了感悟,然后重新回到了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如《白鲸》中的以实玛利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男孩哈克。
在小说《白鲸》中,作者麦尔维尔塑造的以实玛利是一个寂寞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神话中英雄人物具有的寂寞感性的特征。在故事开始,以实玛利是一个逃亡的人,想去寻找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地方。他在捕杀鲸鱼莫比·迪克的经历中目睹了生死,于是慢慢地成长了起来,最后感悟了爱与友情。可以说,以实玛利是一个具有神话典型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具有许多英雄的优秀品质,他的人生也具有英雄成长的三个阶段,即:逃离——感悟——牺牲。
哈利贝利也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他具有寂寞、叛逆与谦逊的精神,在不断经历了事件中增强了认知能力,开始具有了是非观念。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哈克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是要去脱离古老的法老的压迫,而是要脱离了当时资本主义压迫下的自私黑暗的社会。哈克在黑人吉姆的帮助下,懂得了社会与生活,感受到了《独立宣言》中的人人平等的含义。最后哈利又回到了文明的社会,并且也实现了逃离——感悟——牺牲这三个阶段的循环。
3 无望中的虚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美国民族的理想与信念被彻底颠覆,他们的生存状态开始改变。而这一时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流浪者形象与最初的英雄形象开始出现了差距,虽然这些流浪者一直去寻找着人生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形象并不具有伟大的品质与魅力,而是存在着许多缺陷。可以说他们具有着悲剧的人生,难以避免自身的毁灭性的命运。《麦田的守望者》里面的主角就为了去寻求一个精神避难所,不断地找寻着,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些文学作品替代了现实社会中的精神荒芜的人们,难以缓和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因此他们去逃避就是迎接虚无。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特征已经难以体现出原来的英雄特质了,而是更多地展现出具有缺陷的小人物,他们的行为与寻找也不再高尚。虽然他们想去拯救人类的世界,但是难以完成;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却难以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抵制现实的诱惑。这些人物想用牺牲去换来美好,但是依然难以拯救任何人。他们不会去融入这个社会,而是在不断逃避,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民族英雄。“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好人,而是拒绝向现实去妥协,而是通过抗争来获得灵魂的解脱”。
4 冒险幻灭的悲剧
具有美国民族特征的文学是塑造独特美国形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还包括了冒险与幻灭的悲剧特征。例如,在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伟大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且赢得自己喜欢的女人的欢心,于是奋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拼搏,然而最后却得了到人财两空甚至死亡的故事。另一位美国著名文学家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也是以主人公的“美国梦”破灭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想要去享受从底层跨越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因此不惜去杀死已经怀孕的女朋友而追求富家小姐。最后他被警察抓获,死在了电椅上。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浓重的批判色彩,将当时美国人心理特征描写得十分可观与生动,造成这种社会悲剧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而资本主义的黑暗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这些文学作品向人们展示的美国精神与信念已经从原来的乐观转向了阴暗,而原来标榜的自由民主精神也变成了讽刺,甚至对美国形象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篇9
故事一:“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对学生的交往进行教育
在学习方程时:0x=0,x不管取什么数,只要和0在一起,它注定只能为0。要想判断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要看他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有一个孩子被父母遗弃,他一直和狼生活在一起,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不会站立,像狼一样四肢着地,不会讲人类的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嚎的叫。有着人的身体,但是他的行为、习惯都在向人们表明:是一只狼。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如果你和“0”在一起,不论你怎么努力,(在黑板上指着x),你还是逃脱不了“0”的命运。对,下面有位同学说的对:跟社会不良少年在一起,极有可能慢慢也成不良少年了。
故事二:“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题目:一个矩形花坛草坪,AB长4米,BC长3米。从A走到C。就有些同学为少走2米而踩草坪,大家怎么看,我还不如不踩呢!不差这2米,把草坪踩坏了小草寸寸生命,踩之怎么忍心。为了自己快捷一些,使小草痛苦,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坏事,不管怎么小,都会伤害到他人,因此再小的坏事都不能做。
故事三:教育学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节
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型――系数化为1” 。在解含分母的方程,去分母时学生易漏乘。
例如 题目:
18x+3(x-1)=3-2(2x-1)
18x+3x-3=3-4x+2
18x+3x+4x=3+2+3
25x=8
这道题如果第一步去分母时3没有乘以6就错了,即使其他步骤都没问题,结果仍是错。
有这样一个故事: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即将迎战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将统治国家。在打仗前,铁匠发现查理的战马的马掌少了一枚马钉,但是查理认为少个马钉没什么事,不顾铁匠的劝说强行牵马离去,铁匠看着远去的马背影说:“少个马钉事关重大呢!”结果正如铁匠所言,查理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少一颗马钉的马掌掉了下来,战马跌翻在地,查理也随之倒地,不明就里的士兵们以为查理受伤败阵,纷纷倒戈投降。最终,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赢得了战争。少了一个马钉就丢了一个马掌;丢了一个马掌就倒了一匹战马;倒了一匹战马就摔了一位将军;摔了一位将军就输了一场战役;输了一场战役就丢了一个国家。
一颗马钉没了,导致一个国家被灭;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导致整道题目全错,甚至失掉其他题目的大部分分值。比如:去分母没有掌握好,含分母的方程第一步错了,下面就全错了;应用题,当列出来的方程时含有字母的,这道题会失去大部分分数。望大家注重细节,克服粗心,不要认为有一点点知识点没落实好没关系,细节决定成败。
故事四: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新学期开始,针对上学期学生学习数学懒散,畏惧难题,不愿意花时间。我特意讲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明朝中后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东南方的明军久无战事,军纪颓废,士无斗志,遇到倭寇不敢与之交锋,常有一百人的倭寇追着数千明军打。戚继光针对这一情况,他首先认为这里的明军不可用,就自行去民风彪悍的义乌招募了4000名士兵,对其严格训练,士气高昂。其次,他仔细分析了倭寇的特点:倭刀很锋利,倭寇擅长近战肉搏,于是创造了鸳鸯阵法。所部四千明军,在台州对阵两万倭寇,五战五胜,在以伤亡不足二十人的代价下歼敌五千五百余人。被称为民族英雄。
问:戚继光带领下的戚家军为什么能打败凶悍倭寇成为民族英雄?而且还是在伤亡很少的情况下。主要靠以下三点:1、士气高昂。2、将有谋略,有克制倭寇的鸳鸯阵法。3、严格训练。学习数学好比打仗:1、士气对应的是学习态度,你对于学习数学是否斗志高昂,是否抱着一定要把数学学好的态度。2、谋略、阵法对应学习方法,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严格训练,对应你学数学花的时间,一天中除课堂外你还有多少时间花在数学上。
刚才我讲到数千明军遇到一百倭寇不敢打,不敢交锋,大家都笑了:这么差劲,数十个人打一个都不敢打、不愿打。有些同学看到作业中的后面几道大题目,就暗自想我肯定不会做,我还是不做了。这种恐惧心理不正是数千明军遇到几百倭寇时的恐惧心理吗?
篇10
一、以自然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当陶醉在静谧、清新、犹如诗情画意般的自然风光中时,人们生活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严格恪守高尚的道德准则,不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因为在优美风光的欣赏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就是优美的情境的作用。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语篇,这些语篇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融入自然、净化心灵的情境,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
例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庐山的云雾》就向读者展现了奇幻美丽的庐山风光。千姿百态的云雾给秀丽的庐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似缕缕轻烟、似倾泻的银河,又似浩渺的大海,瞬息万变,行走在山间,就像漫步于仙境般――这些都给人一副朦胧、优雅的自然之美。读过这篇优美的文字,品过这番绮丽的风光,孩子们都会感觉到陶醉其中,净化自身的灵魂,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优秀思想品格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自然情境作用的结果。
二、以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
英雄主义精神千古传诵,人们在这些英雄的身上看到了无私精神的伟大,体会到了国家危机时刻人们生活的艰难,在这些危难时刻,是这些英雄人物不懈奋斗、不断努力为我们争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名篇教育了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起学生对英雄人士的尊崇和敬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无私,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五年级上册课文《大江保卫战》,这篇通讯既是气势磅礴保卫大江战役的真实反映,也是整个抗洪战斗的壮丽呈现。课文真实地再现了人民指战员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为民奉献的感人事迹和英雄本色,“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文章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赞赏了抗洪抢险的战士高尚情操,震撼人心。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受到英雄们的感染,情感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以优美诗句引发审美情趣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于它拥有精华的语言魅力,在于其中充斥着作者的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诗人为了表达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怀和对世界万事的观点,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句,有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壮丽的景色描绘,也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语文的学习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学生在这些感情的熏陶下,发现了文学中的美,也是对自身美学修养的提升,优美的诗句在塑造学生完美品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长江之歌》,这首诗歌颂了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的长江,赞美它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吟诵诗句、理解诗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审美情趣。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出西湖六月美景:荷叶碧绿,无边无际;荷花娇美,映照日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孩子们从诗句中感受到文学的艺术美,也美学涵养得到提升。完美的涵养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品格的体现,是一种人生美好的美学展示。在完美内涵的影响下,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优良品质,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展现崇高的一面,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托物言志诗《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了国家不怕牺牲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烈火焚烧若等闲” 象征着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这首诗是于谦生平的真实写照。孩子们在诵读这首诗时,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促进自身健全人格的构建。
由此可见,通过学习文学诗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力量的伟大,这股力量是对学生的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更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