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来到七年级,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我明显感到孩子们接受新知识是那么的吃力,毕竟六年级数学还是小学的内容,看不出孩子的真正实力,随着有理数的开始,整式到方程部分孩子开始慢慢听不懂了;现在几何知识的刚接触,让孩子们更是无从下手!现在我都怀疑我的能力了,教了十几年数学了,忽然感觉给孩子们讲不明白了:

1、第一节课的对顶角,邻补角,老师们集体备课时感觉只是比较简单,可能进行的比较快。但万万没想到找对顶角成了这一届孩子的难点,更不用说邻补角的2种情况了。于是课上我让金宏达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去找邻补角(比微课更形象),但就是这样,仍有孩子找错了。从这里我意识到孩子们几何意识需要慢慢培养!接下来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先让孩子们预习,课上展示,效果倒不错,思维好的孩子点的相当到位!

2、相交线2周后结束,第一节平行线进行的很顺利,但从平行线的判定开始明显感到孩子们反应慢了,这一课时现在10班上的,上完课,我做了一个调查:本节课学完知道我们学了什么,将要解决什么问题?10班孩子不到一半啊!9班稍好点(9班孩子脑子灵活啊)。为了能让孩子们有点做几何题的感觉,我们组被迫在此停了2课时,一课时根据角找平行线(最笨的方法:画角),第二课时,知道平行线和其中的一角,如何找另一角(根据条件找截线,再找角),一步一步领着孩子们找,一句一句引着孩子们说 ,一点一点 陪着孩子们写,但截止到现在昨晚的作业我都看了,孩子们逻辑思维还是不够严密!期待10班孩子周末顿悟一下,周一有大的改观!

篇2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安排:

1.前一周时间主要以分单元复习为主,帮助学生梳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注意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衔接。结合书本、练习册、总复习试卷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易错部分知识,将单元试卷以板书的形式分别呈现,再次考核,找出学生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总结。

篇3

《花地毯》这一课是一节很贴近生活的课,试着从身边的地毯、窗帘、餐桌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图形的魅力所在。

一上课,我随便摆了几个方块,学生都发现了这样摆不好看,这时候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摆一个他们认为好看的图形。上学期和他们学习了各种形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块摆出各种好看的图形,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这样漂亮?这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案,并总结出重复、色彩对比的效果。

这节课我让学生们用笔绘制的花地毯,看到他们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很令人满意的,有方形的、圆形的、鲜艳的色彩,形状各异的图案,有些还画了各种花边,但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同学都是用了我举的例子,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满意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上课我所讲的指示并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绘画中,画面色彩丰富,内容也多姿多彩,都很好的利用了画面。

篇4

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

二、不足与困惑

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本来就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

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

4、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农民工子女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篇5

关键词:反思;发现;创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38-01

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

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反思起点

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级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否则学生本应具有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反思习惯

“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人的创造建构只有得到数学共同体接受,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这方面,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1)教师引导促反思。例如,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最近发现,张思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瞧,今天的作业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张思所犯的这种错误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

篇6

问题一:误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有些教师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夸奖、表扬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一味地夸奖和肯定。

案例: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注:在讲授圆面积之前的复习题)

师:大家看,这道题你们会做吗?

生:会做。(学生齐答)

师:你们计算一下,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大约30秒钟)

生: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学生齐答)

师:同学们真棒!真聪明!

反思:这种流于形式的,粗浅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是对学生、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一味地表扬,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前提,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问题二: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就、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等,但个别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异分母分数?大家分组讨论讨论。

生: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是异分母分数。

师:大家再讨论一下:是异分母加法吗?

生:是的。

反思:像这样的合作交流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合作的理论吗?显然不是,以上教学片段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的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学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当真正遇到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学生个体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不单是小组讨论这一形式。

问题三:误认为“提供活动机会”就是“放手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就不需要任何讲解、评价和示范。

案例: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六册《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片段。

师:60÷2 = ?大家讨论讨论。

生:等于30。

师:606÷2 = ?大家再讨论讨论。

生:等于303。

师:以上两道题目就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大家会做吗?

生:会做。

师:下面的时间,同学们自己做课本第28页和29页的“做一做”来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

反思:作为数学教师对“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始终没有讲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非把方法和技能排除于数学教学之外。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7

分享是一种理念,是接纳、享用、创造的过程;分享是一种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分享是一种品质,在分享的过程中可实现师生的道德成长.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学会欣赏他人与欣赏自己,能在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成果、思想等传送给他人,同时能够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积极接纳别人的一切可取之处.本文以《锐角三角函数》为载体进行教学探索与反思,希望能在落实分享理念的数学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简录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分享问题

问题:梯子与地面形成不同倾斜角靠在墙上,倾斜角逐步变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问:铅直高度与梯子长度的比是常量还是变量?继续追问:当倾斜角为30°时,这个比值是多少?倾斜角为45°呢?指出这一比值随着倾斜角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变量.本节课就是要研究铅直高度、水平宽度、梯子长度两两的比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课题.

点评:通过问题串的分享,揭示了本节课的主要研究方向:角的大小与边比值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第二阶段:分享合作,探究新知

(一)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30°、5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在边AN上任意取一点B,作BCAM于C,计算BCAB的值,并将所得结果与你的同伴作比较.(提醒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比较:一是比较计算所得的比值;二是比较各自取的点B的位置.)(二)(1)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3)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明确两点:①这个比值,随着锐角的大小改变而改变;②对于大小给定的锐角,这个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不会随着角的边上的点B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三)设问:实验操作得到的结论你深信不疑吗?引导学生就第二个结论给出一般的证明.(四)思考:上述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比值BCAB、∠α),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对照函数的

定义,指出比值BCAB是∠α的函数,我们把它叫做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五)用类比的方法探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并给出余弦、正切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点评:巧妙地体现了分享的有效性:①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度与比值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培养数学的符号感,化解本课的难点;②在动手操作的分享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动态演示,对照函数概念进一步确认角度是比值的函数,突破难点;③通过设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从逻辑思维上去证明它的正确性.

第三阶段:运用新知,分享概念

(一)把上述定义引入到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和各边之间比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0

点评:通过本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互余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对三角函数定义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转变及难点的突破起一定的分散作用,并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第四阶段:夯实基础,分享能力

(一)随堂练习,基础达标

1.在RtABC中,∠A=90°,AB=8,BC=10,则sinC= ,cosC= ,tanC= .

2.在RtABC中,∠B=90°,sinC=0.3,则cosA= .

(二)变式练习,熟练解题

1.在RtABC中,∠C=90°,AC∶BC=1∶2.求tanB、sinB、cosB的值.

2.在RtABC中,∠C=90°,sinA=0.8,则sinB= .

(三)拓展思维,深化提高

1.在RtABC中,∠C=90°,sinA=0.6,CDAB,求锐角∠DCB的余弦.

2.在等腰ABC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的值.

点评: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三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思维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由模仿到创新,螺旋渐进.

第五阶段:分享反思,重组结构

先让学生自我小结,再组内交流,由各组派代表发言,师生互相补充.(从知识、体验、方法等方面进行)

点评: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分享了一个探究过程:特殊到一般;分享了一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享了一种学习方法:猜想证明归纳应用.

三、教后反思

(一)有效理解内容,分享知识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建立不仅是对函数概念的升华,而且渗透着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锐角三角函数与勾股定理都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知识之一,只有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这些关系解决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有关距离、高度和角度等计算问题.本节内容与已学“函数的概念”“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紧密联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也为高中学习三角函数等知识做好准备.教师需要把握好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的紧密性,明确蕴含在知识内容中的分享价值,设计分享环节,从而发挥数学的分享功能.

(二)有效预设过程,创造分享

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制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的预设,从而创造分享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在动手实验、分享合作中获取新知识.同时注意与已有的函数概念相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用动态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既生动直观又认识深刻的分享.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预设与学生分享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探求和求某一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分享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领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方法的过程;分享了角度与比值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分享学习的快乐.

(三)有效全面参与,师生共享

篇8

论文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经成为教师调动学生兴趣与思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能力的重 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力求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一些体 会。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我感受到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手段有效载体的重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教 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努力使教学充满情趣,各教学环节注重多媒体的应用,设计激情生趣的导课,创设教 学情境是我的教学亮点;用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让学生走人情境!努力使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是我的教学想法。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我在探索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上做了一些尝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兴趣

    “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复杂的认知活动,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力。”建构主义论指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 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 最重要内容之一。实际证明,在导人环节,教师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更为有效的投入 到探索活动中去。

    二、任务驱动,明确探索方向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探求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逐步提高能力,实现学习目标。

    在 课堂上,当学生探索欲望被激发后,老师相机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任务目标的设计尤其重要,任务目标应该尽可能与日常学习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密切 联系,那些仅仅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而设计的任务,学生的兴趣往往不大。提出任务后,再就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该任务展开思考,该任务主要讲的什么?完成该任务 必须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自己准备从哪些途径来获得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样办?这样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弄清任务含义,并 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纠正错误的理解和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坚持这样,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很大的益处。

三、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创设活泼生动的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学习一些单纯的知识,而是与其他学科相密切联系。无论是培养学生对信息 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还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淡化学科性,强调综 合性,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在信息技术课中Word的教学中一定有语文学科的内容,在Excel的教学中一定有数学的相关知识,在 PowerPoint的教学中一定有美术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课可以以其他学科内容为载体才能使信息技术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苍白枯燥。因此,学习时应 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还应较多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使教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

    四、真正转变教师角色,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篇9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生活化教学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但笔者发现,这几年许多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曲解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他们将“生活内容”生硬地叠加于“课堂教学”,这样的生搬硬凑很容易造成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水土不服”,带来课堂热热闹闹,教学效果普普通通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数学课堂数学性缺失这样令人失落的情况出现。基于此,笔者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反思,从三个维度进行策略探析,寻求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生活化与数学性的有机统一。

一、知识构筑时引入生活,便于理解

什么时候是生活资源引入的最佳时机?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和宝贵,盲目地引入生活,搞生活化教学,容易出现课时浪费的现象,导致真正需要教授的知识虎头蛇尾。笔者认为,当我们需要教学重要知识点,构筑知识结构的时候,引入生活化教学最合适。新知识点的出现,最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而生活化的内容最接地气,最易于促进学生理解,这个时候引入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就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背下分数的基本性质效果一定不好,于是笔者进行了这样的生活化教学。

师:同学们,妈妈买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三块,给了你一块,那你得到了其中的几分之一呢?

生1:三分之一。

师:回答得很好。那如果妈妈是把蛋糕平均分成九块,给了你三块,那你是得到几分之一呢?

生1:得到九分之三。

师:九分之三是不是可以看成分母3和分子1同时乘以3呢?

生2:可以。

师:那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三分之一和九分之三有什么关系呢?(边说边出示图例)

生3:它们大小相等。

至此,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了。通过这样在知识构筑时引入生活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快速地掌握知识点。

二、练习设计时融入生活,丰富内容

要学好数学知识,便少不了机械重复的练习过程,而过多这样的练习难免令学生感觉厌烦,导致练习效果不佳。数学源于生活,将练习融入生活,就好像在面粉中添加酵母一般,练习题的内容一下子就饱满起来,不再如之前一般单调无味。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道练习:(85-69)÷2=?如果直接让学生运算,显然比较枯燥,于是笔者进行了巧妙地转换,将练习融入生活。

师:大家喜欢篮球吗?

生:喜欢。

师:现在有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热火对决马刺,现在比赛进行到第四节,热火85分,马刺69分,请问热火领先多少分?

生1:16分。

师:如果马刺现在起只投2分球,热火不得分,那请问马刺要投进几个球才能将比分追平?

生2:16÷2=8。

像这样将练习融入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学得开心,练得投入,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三、探究实践时结合生活,促进应用

数学终究是要回到生活中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越来越不喜欢被单纯地束缚在练习册上。数学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生要动起来,去实践。那要去哪里实践?毋庸置疑,去到生活里。将数学实践活动和生活相结合,通过课堂设置生活情境、课后参与生活实境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就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开展了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

师: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一个电子秤。(拿出教具电子秤。因为电子秤常常带有小数,利于练习)假设放在这个称上面的物品一律一斤5元,这盒粉笔值多少钱呢?(边说边把粉笔放到电子秤上,显示0.2)

生:5×0.2=1,值1元钱。

师: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把这个秤放在这里,大家都来称一下,看看你们的东西都值多少钱吧。

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拿上自己的铅笔盒、练习册等东西,边称边计算。

像这样,将课堂实践生活化,不仅学生喜爱,教师省力,教学效果还很好。

篇10

关键词 小学四年级数学 计算教学 因“错”利“导” 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和认识数学的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因此,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数学计算,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促使自身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积极优化计算教学手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

孙兵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武曰:“军之难者,以迂为真,以患为利。”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意、无意中形成的错误因其势而利导之,也可达到“以患为利”的效果。因“错”利“导”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笔者将就因“错”利“导”教学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1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法宝”是多练,其实在计算教学中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因“错”利“导”的实践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

案例1:

师:小淘气带了80元钱,每个书包20元,问能买几个书包?为什么?

生1:80?0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生2:淘气带了80元钱,每个书包20元,用80?0就是看80里面有几个20,也就是能买几个书包。……

除法有包含除和等分除两个重要模型,要此之前学生接触更多的是等分除,而本节课要让学生尝试用包含除的方法来理解算理。因此,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满足学生能正确列式就可以了,而是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列式计算转向了对算理的思考。

小学数学计算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基础的数学计算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的,因此,这部分教学容易被教师忽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开辟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学生在简单计算题中犯的错误,不能置之不理,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犯错的原因,开展多元化引导模式,科学地分析如何在学生计算教学中有效开展因“错”利“导”教学。

2在“错误”上的设计要合理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间不长,掌握的数学知识有限,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整体素养偏低,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训练。在小学计算题目中,有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计算,也有复杂计算,其中可能包括对计算技巧的考察和对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小学生如果没有熟练的计算能力,就很容易出现计算失误。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将计算过程在草稿纸上清晰写出来,尽量做到一目了然。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拿最简单的四则运算来看,只要学生按照公式和基本的计算法则一步一步进行,基本不会出错。结果发现很多学生为了偷懒省略其中的运算步骤,加上本身不够细心严谨,对于简单的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到位,漏洞百出。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通过因“错”利“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犯错的根本原因和计算学习中的不足,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一道数学应用题中就这样要求:某市要修筑一条长8000米的公路,每天修500米,已经修了4天,现因计划有变,剩下的要求5天内修完。问每天需要多修多少米?这道题就与实际生活相关,学生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可以得到公式(8000-500*4)/5-500=700米,很多学生得到的答案是1200米,这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问题的缘故,题目问的是“每天多修多少”而不是“每天修多少”。这是题目设置的一个障碍,只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题目,仔细计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3加强对比引导深化算理

因“错”利“导”教学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用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给予学生重要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运用手中的教学权利,“错误”的引导学生科学的解决计算问题,使学生对于计算技巧和方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发现学生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错误较少,但用竖式进行计算就会有不同的错误出现。通过分析,竖式计算的过程与学生摆小棒、分纸币和圈格子图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分的过程,然而学生的写竖式由于比模型更为抽象,同时缺乏横向的对比沟通,因此导致计算过程漏洞百出。

案例2:

当学生把80?0各种计算方法在黑板上展示后,教师问学生:“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大家都是在哪找到80的?”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找到80根小棒、80元钱、80个小方格和横竖式中的80。继续追问:“这些不同地方的80,有什么联系?20又表示什么?”学生回答:“80表示淘气带了80元钱,20表示一个书包的价钱,”乘势追问:“大家看看,4在哪?”一生指黑板上横竖式中的4及圈出小棒图、方格图和钱币图中的4份后,教师问:“所有的4其实都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水到渠成地回答:“表示可以买4个书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地追问,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算法之间的对比沟通,使学生在讨论和辨析中,逐步感受到算法形式上的多样化和算理本质上的同一性。

另外,在计算教学中只要学生认真总结,就会发现大多数的计算题呈现一定的规律。比如在初步学习加法计算时,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将这些数字进行拆分或组成,利用学习的计算公式,使计算过程简便,这就是简算的计算技巧。比如4.6+2.9+5.4+7.1=?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这道题没有规律,需要学生认真运算。其实不然,只要学生稍微心观察,就能够发现这道题就可以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得出(4.6+5.4)+(2.9+7.1)=20,使运算过程简洁化,也不容易出错。除了凑整法,还有分解质因数法、提取公因式法、数列规律、逻辑推理等许多计算技巧和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练习,进行总结,使这些规律化为自己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个人的计算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及时反思。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烦的不同错误,在课堂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不仅仅要求学生改正,更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积极进行反思,避免在未来的学习考试中再犯同类型的错误。在错误中学会反思,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4结语

文章主要就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的实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因“错”利“导”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其次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的设计因“错”利“导”的教学方案;最后论述了加强因“错”利“导”教学的应用。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并且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细心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冰倩.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如何纠正数学计算思路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