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的日记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察植物的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乘飞机出门旅行,在飞机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想笑。
飞机刚起飞不到半个小时,乘务员就开始忙活起来,刚给乘客送完饮料,紧接着就送热毛巾,随后就开始供晚餐。
由于路途遥远,飞行时间长,吃过晚饭,许多乘客脱下鞋子,盖上毛毯,闭上眼睛,睡起觉来。我第一次坐飞机,看哪都新鲜,一点儿睡意都没有,还不时地向窗外张望。
爸爸一觉醒来去厕所,回来的时候,可把我笑死了。原来飞机颠簸,乘客脱下放在椅子底下的鞋子错了位,爸爸醒来时迷迷糊糊的,左脚穿着自己的黑皮鞋,右脚穿着别人的蓝皮鞋,自己竟全然不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睡了起来。我强忍住笑,对爸爸说:“Dad,lookatyourshoes!”爸爸睁眼一看,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我俩前后左右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那只鞋。难道鞋还会飞吗?我正在纳闷儿,坐在爸爸前排的一个女老外从对面的厕所里走了出来,我一看,肠子都快要被乐断了。她左脚穿一只蓝皮鞋,右脚穿一只黑皮鞋。爸爸问我又笑什么,我想告诉爸爸,可又想看这“小品”如何结尾,于是我对爸爸说:“没事,没事,接着睡吧。”
经过这么一折腾,爸爸早已没了睡意,鞋找不到,索性打开座位上面的聚光灯,看起书来。我捂着嘴,悄悄地注视着前排那老外的一举一动。
篇2
绿萝只有九片叶子,现在它们已经有十九片叶子了,而且长出了两根藤,长的一根大约有一尺长了,藤长得一节一节的,每节边上都有一片叶子,叶子的形状很像桃子。这长长的一串翠绿翠绿的叶子,就像一群穿着绿裙子的小姑娘,在攀爬绳子一样,个个都精神抖擞。藤条顶上抽出一片小嫩芽,还是卷起来的,真像一个小海螺,看上去很鲜嫩。想了解更多相关精彩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观察绿萝的日记1我们家客厅有一大盆绿萝,这种植物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从上到下都散发着绿意。
绿萝的枝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它的叶子薄得像纸一样,每片叶子都弯弯的,像一个小娃娃在哈哈大笑。有些叶子上长了许多小白点,像妈妈脸上的雀斑。
闻一下绿萝的叶子,感觉很清爽;再用舌头舔一下,微微有点苦;当用手指轻轻的抚摸时,发现叶子很光滑。
当大一些的叶子变黄时,这片叶子就会慢慢的枯萎、凋谢,然后,又会有新的小嫩芽长大。绿萝叶子的水份很丰富,掐一片小嫩叶,轻轻咬一下,就会挤出很液。
绿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因此被称为“生命之花”, 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种植的优美花卉。
观察绿萝的日记2我家养了很多水生植物,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种水生植物就是绿萝。
绿萝只长叶不开花。它长着细细胡茎,嫩绿的叶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丽。绿萝的叶子可以不断的长,每天早上起来,都能看见新的叶子,它是那么的娇嫩,脆弱。
绿萝这种植物和其它的普通植物不一样。普通植物有些是种在泥土里的,有些是种在水里的,而绿萝只能种在水里,不能种在土里。
你知道水培(绿萝)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在水里培养的植物。你觉得这个名字好吗?
虽然绿萝这种植物没有水仙那么高雅,没有玫瑰那么娇艳;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希望它快快长成一株小苗。
观察绿萝的日记3我家有一盆绿萝,大家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听我慢慢地介绍它的来历吧。
有一次我去萧山图书馆,我和妈妈走着走着,发现了好多盆枯萎了的绿萝,当时我和妈妈都很生气,心想:谁这么没良心,竟然把这么多绿萝都扔了,害的它们都快枯死了。我们就在这一堆绿萝中寻找“幸存者”。忽然,我和妈妈找到了两根幸存下来的绿萝,我们小心翼翼地把那两根绿萝用餐巾纸包起来,生怕它断了。
回到了家,我把那两根绿萝放进水缸里,让它慢慢成长。我每过一个星期都会给它换一次水。经过我的精心培育,今天绿萝已经长得很茂盛了,我数了数,一共有19片叶子了!我希望它以后能长的更加茂盛。
观察绿萝的日记4我家有一盆美丽的绿萝。它的叶子形状是心形的,绿色的叶面上有一些黄色的花纹,因此人们也叫它黄金葛。
一次,我给绿萝浇水时发现,一个大叶子和一个小叶子紧挨在一起,我刚要把两个叶子分开,妈妈看见了,说:“别动,你这样会弄坏它的。”“为什么?”我问道。“因为大叶子再生小叶子呀!”妈妈解释说。绿萝的生长可真有趣呀,我要好好观察一下它的生长过程。
慢慢的,我发现最顶端的小叶子开始舒展开来,嫩绿嫩绿的,叶柄上白色的部分也逐渐变成深颜色的了。每长出一片小叶子,绿萝又长高了三四公分,生长的速度真快。
妈妈把它吊挂在阳台上,绿萝长长的藤条一根根垂下来,像绿色的瀑布,也像女孩长长的头发。风一吹,随风飘舞,真好看。
我喜欢我们家的绿萝。
观察绿萝的日记5我家养了一盆绿萝,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绿萝吧!
绿萝非常绿。不过,它绿得很特别。我们家的绿萝绿得那么浓,却又不失鲜亮色彩,像打了一层油一样。
灯光下的绿萝,叶片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好看得很。
绿萝的叶子是朝上长的。不管它的茎垂直到多低的地方,叶子还是那样执着的向上长着。它的叶子很茂盛,
一簇堆着一簇,根本看不见土壤。如果扒开叶子,你便会看见数不计数的茎,那绿好淡好淡,看着那么舒服。
茎上还连着棕色的“外衣”。那“外衣”,即使长大也不退掉。
这就是我家的绿萝,在炎炎夏日,你一进屋看到那绿萝,还会觉得燥热一下子减少很多呢!
观察绿萝的日记6我家种了许多美丽的植物,有绿萝、君子兰、金钻、翠兰、滴水观音等,但我最欢的还是绿萝,我喜欢它那翠绿的颜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喜欢绿萝的绿,它的茎是果绿色,叶子是翠绿色,整个绿萝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绿得好像用绿油漆染过似的,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早上的绿萝更加美丽,几滴露珠从绿萝的叶子上滑下来,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那露珠像宝石一般闪烁着,绿萝的叶子也好像在闪着光,显得格外美丽。
绿萝不仅好看,还净化了空气,不但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在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改变空气的质量。你看,绿萝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吧!
绿萝,我喜欢你!
观察绿萝的日记7在我的学习桌上,有一盆绿萝。它的叶子有我的手掌那么大,像一个个碧绿的爱心。它的根像一缕缕白胡子。
刚买来的时候,它是在土里长着的。后来,爸爸无意中在网上看到 :绿萝也可以在水里养。爸爸就把绿萝的家移到了水里。
刚搬到新家时,绿萝可能不适应这儿的环境,“胡子”一根根烂掉、叶子渐渐发黄枯萎。我心想:它估计活不了了。
可是,爸爸没有放弃,每天给它换水,施肥。不久之后,我发现绿萝的烂根处有一个个小白点,仔细一看,惊奇的发现:那是它刚长出来的新根!
篇3
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特点,呈现出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其中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过渡期,他们的观察不再局限于知觉,而是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活动相结合。观察力的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的提高。因此在此阶段,适当安排观察习作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生活,发展观察力,做到“我手写我心”,又可以为高年级的写实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心扉,放眼观察,把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纳入脑海,“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一、抓实教材习作
1.放长线,保证观察时间
教材里的习作训练一般一学期安排8次,也就是每两周就有一次作文课。教师要关注这样的时间差,根据习作内容,就近取材,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心中有数,早做准备,以避免习作时出现临时抱佛脚、胡编乱造的情况。
2.适增补,保证观察内容
虽然三、四年级教材安排的习作训练内容大都是观察习作,但是光靠一学期几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酌情补充相应的内容让他们多练习。当然,习作练习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触手可及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可说。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为例,此时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力,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深刻性与低年级相比,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安排这样的补充内容,能让学生更系统地进行观察写作的训练。如下表:
二、抓细素描作文
中年级观察作文的主要训练形式是素描训练。素描训练,是以观察实物为途径,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素描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积累各种语言材料。
1.根据内容,分门别类,进行细化处理
教师可将习作内容梳理为以下几大篇,每一大篇下包括许多子篇,子篇里又有更具体的所指,就像包罗万象的万花筒一样。内容的细化处理,可以使观察更有针对性。
静物篇:图片、学习用具、生活用具、玩具、植物等;
动物篇:鱼、鸟、家畜等;
人物篇:亲人、朋友、老师等;
……
2.抓住特点,指导观察,体验发现
一般来说,静物篇偏向静态的观察,侧重定格观察,以形态描写为主;动物篇除了关注这些,还要学生学会捕捉,从活动习性等方面发现动物的个性特点;人物篇比较复杂,要求学生从人的外在表现体会其内在思想、情感的变化。
如在教学《我喜欢的小物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开玩具拍卖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会前,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教室,先说说自己对玩具的了解,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玩具进行更全面的观察,向其他同学描述自己的玩具,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其余的同学可以补充提问,最后进行拍卖。将观察置于拍卖会中,有意观察加有意指导,能为下一节课的写作作很好的铺垫。
三、抓活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就是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体会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然后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训练。勤写观察日记,能让学生的观察更敏锐,习作素材的积累更厚实,更广泛。
1.生活感悟类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的同时,要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一是从小处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把观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主动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二是强调在观察中多思考,指导学生换角度观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特殊性。三是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保留空间,鼓励为主。新学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准备好自己心仪的本子,根据个人爱好进行装饰,随心涂鸦,让它成为习作的自留地。其间,教师还应及时表扬,即便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只要学生用得精彩,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小心呵护他们的观察热忱。
2.科学观察类
科学观察日记是我校作文教学的一个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强大的后盾——科学教师和科学基地。为了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性,从而为写作插上灵动的翅膀,语文教师和科学教师结成联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室、科技园;邀请科学教师开讲座,介绍观察的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开展“佳作展评”活动,共享资源,等等。
学期一开始,语文教师应及时与科学教师合作,有计划地布置观察任务。春季是个忙碌的季节,适合安排各种观察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地方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的蛛丝马迹,发现气候、地域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指导学生把学校发的种子带回家栽种,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成长过程,写好成长记录或跟踪日记;开展养蚕活动,在教室的“生物角”养鱼,摆上葱茏的植物,实行认养轮流制。教室里随处可见学生的杰作:纸杯里的蚕豆苗、盒子里的蚕宝宝、可乐瓶里的凤仙花……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
学科整合,资源共享,这样一来,观察方法更科学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各种动植物的世界;可以欣赏其他同学笔端的生动之处,在快乐中体验成长故事的精彩;还可以在交流写法的过程中,体验语文味和科学味完美结合而产生的美好。
篇4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 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 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 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 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 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 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小升初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篇5
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一】在新的课改要求中,加大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结合新要求,我校初二年级在开学初,精心设计,组织实施了由数学、地理、生物、美术、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备课组设计的以“探索新校园”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综合了六门学科,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有效的将各科知识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年级组和学科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全年级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经过班级展示初选,1月15日,初二年级举行了题为“寓学于行促成长”展示活动,十一个优秀课题组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李梅主任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效果给予好评,并结合新的中高考形式,给学生提出“生活即学习,学习为生活”的要求。
展示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校园主人的作用,为了能尽快熟悉校园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在对活动时间进行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测量了校园主要建筑物的尺寸,并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对校园建筑设施有了整体认识,并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反思。还有同学希望能为家长等其他社会人员了解校园提供帮助,他们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并从高效率游览校园和参观教学设施两个角度设计了两条校园游览路线。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利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亲手绘制校园平面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如何辨别方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有活动小组关注校园安全,他们将视角落到到面对火灾等情况自救和逃生问题,他们重点研究校园安全设施并在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突出设计了火灾、赈灾等情况下的自救和逃生路线。
此外,同学们还运用数学知识画出了校园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设计了问卷,并从自身角度为校园改建提出建议。
同学们从自己在校园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多元化调查研究,比如关注课间操,他们发现课间操跑步后,同学们回到教室的时间总在第三节课上课铃响了之后,影响第三节课上课,于是,他们提出对课间操跑步速度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停留在表象,而是有充分的数据支撑。他们不仅仅测量了同学们课间操跑步的速度,还与体育中考满分要求的跑步速度相比较,得出“同学们现在课间操跑步速度慢于中考满分跑步速度”的结论,并进一步设计了体育老师在督促学生跑步时站位的方案,以便有效提高同学们课间操跑步的速度……
每个课题组成果展示后,学科老师都对课题组进行了点评。鼓励、赞扬不绝于耳,同时也对学生展示中表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为同学延续性研究指出方向。
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二】开学初,为了美化教室,小朋友们纷纷带绿色植物放在班级的窗台上、书柜上、走廊。下课后,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带的绿色盆栽充满了好奇,只要一下课就会围到花盆前,议论纷纷,说说它的名字,几天浇一次水,这两天有什么变化……另外,虽然我们属于城区小学,但周围环境却同乡村,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家长也能指导,而且老师小时侯也是在农村长大,研究条件比较优越,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亲自参与绿色种植活动呢?于是,就确立了“绿色小种植”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这样体现了现在的教育理念——环保教育,还可以借机美化室内环境。
我们让所有小朋友一起动手,用废弃的酸奶盒、雪碧瓶或精美的花盆亲自种植绿色植物,同时学生管理自己的种植物,给他们浇水、施肥,然后通过观察,写观察日记,写观察记录,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在种植中体验种植的乐趣,知道劳动的不易,劳动人民最光荣,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开展了近一学期了,结合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现将我们的具体活动过程作一个总结。
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废弃的酸奶瓶、雪碧瓶或精美的小花盆,并装上泥土,贴上标签,没有贴的老师帮忙贴上,然后整齐地排放在班级外的走廊上。下午班队活动课上,首先让学生们自己给泥土浇了水,然后让一组一组的学生拿出准备的大蒜和青菜籽,最后亲自指导学生如何种在盆子里。学生们小心翼翼、专心致志地种植着。在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惊奇,看到了欢笑。当学生们亲自种下大蒜和葱后,我又教给学生们一些护理种植角的方法,以及一些观察记录的方法。首先,我让孩子们做下面的三件事:1.每天来校后去看一看自己种的和别人的大蒜、青菜;2.定期给自己的大蒜、葱浇水;3.及时观察,及时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接着,我在班上给学生们演示如何记观察记录,如何写观察日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每天早晨来校后观察,课间观察,放学前浇水,回去后写观察记录和观察日记。两个月后,孩子们种植的大蒜长出了嫩绿的蒜叶。与此同时,我们的孩子也通过观察和记录积累了许多的资料。记录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可爱的一面。有的用画画出了蒜的,有的用简短的几句话写出了蒜、青菜的生长过程,虽然只有简短的一些话,却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用心。孩子们人人参与种植活动,在种植中体验到了快乐。
篇6
【关键词】幼儿;绘画日记;绘画能力
一、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幼儿进行“绘画日记”的初期,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幼儿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儿的发现美、创造美得潜能。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世界万千变化,各种建筑、漂亮服饰、自然现象等都能让幼儿从中发现美。例如:春天来临,大自然悄然发生着变化,草变绿了,花儿开了,小蝌蚪在水中快乐地游着……对幼儿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仿佛一朵花,一滴雨都注入了生命,能让他们的心灵感到震颤。教师可以结合春天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自然角,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春天,观察并记录春天的信息,使幼儿不断地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2)引导幼儿欣赏名画。美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一些名家的作品题材和表现手法非常新颖,我们能够利用这些名画激发幼儿创造美得潜能。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形象生动夸张、色彩艳丽多变,能使幼儿感受到向日葵的夸张表现手法和颜色的多变性,从而大胆进行创造。
(3)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自信心。仅是发现美是不够的,要让幼儿敢于创造美。作为教师,要深入探究幼儿的内心世界,要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幼儿的价值观去理解他们。要尝试读懂幼儿的“绘画日记”,捕捉画面的闪光点,正面表扬、鼓励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自信心。例如:幼儿绘画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很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的冲动,布置绘画日记展板,让幼儿展示一幅自己满意的绘画日记,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引导他们讲述画面的布局、色彩、意境等,长此以往,幼儿绘画的信心必定大增,也更愿意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二、提高观察能力,积累创作素材
绘画日记是幼儿观察记录生活、抒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观察能力较弱,观察得不够仔细,常常会把握不住事物的全貌和本质特征,也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不断完善绘画日记,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并积累创作素材。
(1)创造观察条件,积累创造素材。经常引导幼儿观察,能够让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既培养观察兴趣,又丰富绘画素材。观察的面要广,要能够扩大幼儿的视野,从不同形式的艺术中汲取营养,这样,他们的绘画题材就会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渐丰富,为绘画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利用周边环境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山水、动物植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博览会,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观察建筑物、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观看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等。
(2)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整体地观察。幼儿观察的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观察目标或仅仅关注艳丽的色彩或奇特的外形而对整体却视而不见或顾及不到,教师要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观察。
其次,在全面观察得同时,培养他们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突出特征的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各种小动物。幼儿会非常兴奋地说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兔子、黑熊、老虎、狮子、金钱豹、马、骆驼……,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比较动物的外型、颜色、特征等。幼儿会发现长颈鹿是橙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长长的脖子和腿,头和身体近似三角形;松鼠是咖啡色的,有圆圆的身体和蓬松的大尾巴等,通过比较,了解每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小动物的特征的记忆。
最后,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的细节。对同一个事物多次观察,反复观察记忆,使幼儿对事物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例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社区,可以分多次观察,每次观察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观察,要求幼儿从整体观察,了解房子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房子的布局等,第二次观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窗户、阳台等,比较各种房子之间的区别,第三次观察,可以在第一次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作更深入的分析、如不同房子阳台、窗户的变化,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室外机、落水管等细节,加深幼儿对楼房形状、结构及其细部特征的理解。通过如此反复观察,幼儿的认识才会全面深刻,画出的形象才会具体、生动。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有利于幼儿比较全面了解事物,既能认识整体,又能认识局部,加深幼儿对观察对象的印象,有时还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奇妙景象。
三、练习绘画技能,提高绘画水平
绘画技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技能,二是专业技能”。基础技能指造型原理,包括构图、造型结构比例、透视空间、明暗、色彩等。专业技能则是指不同画种的技能技法,如油画用油彩造型,讲究质感、色调、笔触等,中国画用线和笔墨造型讲究意境效果等。对幼儿而言,我们通常以基础技能练习为主。绘画技能是绘画表达的基本条件,只有学会表达方式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幼儿进行绘画日记,是幼儿绘画技能练习和绘画表现相结合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的同时,也是对绘画技能进行了一次次训练。
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构图构思。幼儿作画时,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应充分引导幼儿回忆发生过的事与物,以采用举例法、谈话法等引导出幼儿心中强烈的感受,帮助幼儿在大脑中浮现出形象形成完整的构思,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例如:《参观动物园》,整个活动教师不需要示范讲解,也不需要提出统一的绘画技能要求,而是让幼儿回忆讲述在动物园的所见所闻,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绘画要求。幼儿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无拘无束地绘画,不同幼儿所表现的画面内容和形式明显的不同,富有个性特色,如有的用冷暖色块来表现,有的用线条或抽象图案来表现等。
篇7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我针对学生往往把它记成流水账、疲于应付的问题,在设置上花了一番心思: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拓展学习空间,博览群书,引申课本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面略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写随心日记,养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习惯
这里的“心”指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随心日记可以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因为无拘无束,才使学生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
诸如“妈妈”“关爱”“感恩”“生活”“老师,您辛苦了”等都是典型的范例。如唐小翠同学在“妈妈”中写道:“妈妈这个人,说她慈祥吧,还真是,每次我回到家,她都搂着我‘宝贝,宝贝’地叫个不停。可我有时又觉得她挺残忍的,一次杀鸡的时候,吓得我都不敢看,可她一点都不手软,你说生命是真正平等的吗?”李晓蓉在“生活”中这样写:“‘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却认为,这是生活!不是吗?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开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鲜花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鲜艳。以豁达的态度笑对人生吧!”你们看,多么富有哲理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来自小学生的作品,这真是应了“只要相信他,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这句话。
二、让学生写随文日记,养成借鉴和模仿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它们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不管是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尾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在教学中,我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凭借教材,让学生以课例信息资源为话题来写日记。
记得我在教完《珍珠鸟》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把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借鉴过来。有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虽然没有冯骥才爷爷那样耐心地照料小鸟,但我深深地明白动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对它付出了真情,它也同样会对你友好。记得我家有这样的一只猫……”也有许多同学模仿这篇课文的笔调写出自己与心爱小动物、植物之间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再如学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以后便有了对父母的建议——“把爱搁在高处”。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获得“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素材。
三、让学生写随事日记,养成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发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这些素材捕捉的都是身边的亲身经历的小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王跃同学的“难忘的篮球赛”,他把昨天刚举行的篮球赛,在当晚就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把那个场面写得栩栩如生。还有叶远昌的“‘六一’感触”,唐小鹏的“单元成绩出来后”等等,都是同学们成功的即兴之作。可见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通过日记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适当引导学生留意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植物。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阳,风雪、雨露等的景象和变化,各类花草、树木的形态特点和各种鸟、兽、鱼、虫的生活习性。如唐文清同学在“油菜”一文中这样写道:“八月,奶奶家的菜园里多了一片绿色,微风吹过,就像一潭此起彼伏的碧水,好鲜好靓!那碧绿的叶子下面有白玉般的茎,把叶片分成好几块,好像人的手掌……”唐燕在“秋晨的田野”中这样写道:“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哎呀,那景色美得让你留连忘返。特别是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庄都笼罩起来了……”你们瞧!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你会让学生感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最后,倡导学生应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抗击甲型流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访华之旅、上海世博会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中的内容。
篇8
【关键词】科学科;探索研究;实验为基础
科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科学课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实验,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搞好科学教学的实验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科学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科学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科学。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现象,总结科学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2、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科学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科学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科学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设计要联系科学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科学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科学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篇9
一、提前阅读积累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童话”“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成长的故事”“奇思妙想”等。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三大一细”,也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细心观察、大胆联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再加上细心观察生活,写作时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才能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花。
紧接着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在预备周和第一周重点阅读描写“景观或景物”的文章;第二周和第三周重点阅读各类“观察日记”;第四和第五周重点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第六和第七周重点阅读描写“动物”的范文;第八和第九周重点阅读“记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习作;第十和十一周则重点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的记叙文;第十二和十三周就重点阅读描写“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第十四至第二十周,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如果学生能多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我坚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提前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前积累语言素材,学生就能克服“没什么可写,语言贫乏”的通病,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二、坚持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前导和基础。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先出现口头语言,然后产生记录它的符号――文字,最后才形成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最先学习的也是口头语言。两岁左右,儿童已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字词,学习书面语言。
我认为“说”和“写”不应当脱节,而应该交错进行、互相渗透、紧密结合。“说”和“写”的训练应当一直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三、适时化整为零
时下的作文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完每组课文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后,即进行“布置任务”式的作文教学。其基本套路就是,一明确写什么,二明确怎么写,三明确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
要破解学生“畏惧作文”这个难题,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提前谋划,在讲读课文读写结合的练习中,让学生在读写小练笔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完成单元习作。
比如,为了完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观察日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第一单元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即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叶子,仿照第八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叶子;接着,在教学第二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则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仿照第二自然段抓住颜色变化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适时把单元习作的任务分解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习中去完成,不但学生学得轻松、压力骤减,而且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
四、学会构思提纲
学生步入中年级,知识较为丰富,见闻较为广博,为什么仍有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不知从何下手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构思,不知怎样把自己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板书时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了“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思维导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
通过板书,让学生懂得“圆圈图”可用于联想,“气泡图”可用于描述,“双气泡图”可用于对比,“树形图”可用于分类,“括号图”可用于拆分,“流程图”可表示程序,“复流程图”可表示因果关系,“桥形图”可用于类比。
通过实践学生就会明白,写作文时,只要恰当使用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写出的作文会言而有序、言之有物,更加具体、生动。
参考文献:
篇10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分上、下两册。其上册内容依次为: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四个单元;下册内容依次为: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生长变化、磁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资料库”。教材本身具有开放性、观察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符合儿童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我回顾了担任三年级科学课教学的感受,针对三年级科学课的特征,谈几点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供同行探讨。
一、观察法
1.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从三年级上、下两册共八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上看,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其类别庞杂,从水、陆、空中的树木、花草、虫、鱼到我们呼吸的气体;从我们的身体到吃、穿、住、行、用的等等材料,再进行比较分析,感悟认知,总结出事物的规律特征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看事物。要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2.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特性及用途。例如: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使学生认识了植物一生经历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繁殖)、死亡的四个阶段。
二、分析比较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如: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水和食用油;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在学习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至六人为一组)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在教学植物发芽的过程,水和食用油、洗洁精的流动速度,水结冰时的温度,磁铁的性质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得出结论,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掌握得牢固。
四、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分小组,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去揭示万物的奥秘。如对蜗牛、蚯蚓、蚂蚁会游泳吗?蜗牛会生孩子吗?磁铁会吸哪些物体?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当我在指导《磁铁能吸哪些物体》一课时,学生特别兴奋,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条形、圆柱形、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五、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播种、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知识。
六、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又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如在教学《认识金属》中,分析金属特征时,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总结出:有的金属不会燃烧,会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有的有硬度较大、有光泽、不渗水等特征。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
七、阅读摘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