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英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收复台湾——郑成功。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
2、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3、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复了“赤嵌楼”。
4、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2、《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史诗向来被视为文学的最高形式,因为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而“中国无史诗”其实只是“汉文学无史诗”,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是有史诗的。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部史诗不仅是世界史诗中篇幅最长的,而且是唯一一部传唱至今的活史诗。时至今日,《格萨尔王传》依然在100多位游吟诗人口中传唱。藏族的阿尼就是其中的一位。
传唱史诗《格萨尔王传》并非个人意愿所能成就。因为据目前搜集的版本来看,这部古藏文的长诗有120多卷,一百多万行,两千多万字,比世界上其它的长篇史诗的总和还要长许多。且说唱《格萨尔王传》的难度并不主要在其篇幅,而是在它变幻不定的调子。一个吟游诗人必须得到“神灵”的拣选,“神灵”通过“托梦”、“圆光”等形式把格萨尔王的事迹传授给他,然后他才能有能力去传唱格萨尔王的神圣事迹。
阿尼就是格萨尔王亲自“托梦”启示的游吟诗人。他从未上过学,身为游吟诗人的舅舅告诉他,格萨尔王曾降下神谕,说阿尼会成为格萨尔王说唱的传人。舅舅因此教授他藏文字母,并在临死之前把三本《英雄格萨尔》留给阿尼,阿尼尚不识字,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硬啃。15岁时,一次在山上放牛累了,他歪在石头边睡着了。梦中格萨尔王骑着红马从天而降,将神圣使命传授给他。阿尼醒后便懂得古藏文,会唱《格萨尔王传》中的故事。阿尼说,他所说唱的故事大部分来自梦中格萨尔王的启示,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书本的阅读和积累。阿尼总是穿着一身藏装,提着一袋经书。他不沾烟酒,不食辣椒。
不过阿尼用一生时间来歌唱的这位民族英雄,历史上确有其人。格萨尔王生活在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初,因带领藏族人民统一了大小百余个部落而被誉为格萨尔王,不仅被藏族人民奉为民族英雄,甚至奉为神灵转世,专为救苦救难投胎降到凡间。他的英雄事迹也一代代传诵下来。经过一代代游吟诗人的不断修改添加,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艺价值,还被奉为藏族古代历史、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各个领域的百科全书。
史诗《格萨尔王传》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现在已经有多种藏文整理版本、多种中文译本以及多部英、法、德、俄等译本,甚至被拍成了电视剧和电影。我们相信,“中国无史诗”的偏见会慢慢得到纠正,而这部活史诗的宝贵价值也将渐渐为世界人民所挖掘、接受和欣赏;包括阿尼在内的游吟诗人的功绩也将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认可,也将有新的游吟诗人得到神灵的启示,将这部伟大的史诗继续传唱下去。
篇4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我的天,那真叫一个“普天同庆”,大街小巷全是奥运。我那时候才小学,老家也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爷爷奶奶这辈子没出过小县城,可是老人家也听到新闻联播里说“这是中国的胜利,标志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两位老人也跟着乐呵,让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北京看奥运。
学校里每天都要念经似的歌唱祖国,弘扬奥运,只要有个什么演讲比赛,那主题必须是奥运,荡气回肠地读了一万遍稿子,其实奥运还是八年后的事。我记得那时候我很怕语文考试,因为每次作文都是一个题目,“奥运”,可是小小的我对于奥运的知识少得可怜,真的只有那么几句话,翻来覆去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早已编不出新花样,可是命题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我们编。
好不容易庆祝年过去了,以为可以安心生活了。可是,漫长的奥运倒计时来了。所有的衣服、包包乃至铅笔盒上,突然莫名其妙就全是“北京2008”,新闻里乐此不疲地介绍奥运各种故事,重播各种赛事,建设各种场馆。颇有点离了奥运。我们就没有生活了的感觉。随即,冗长的奥运会标征集,吉祥物征集,主题曲征集,开幕式导演征集,志愿者征集开始了……
谢天谢地,折腾了七年,终于来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这是一场“令民奥运”、“举国盛事”。吉祥物是史无前例的五个,奥运圣火传递恨不得三米换一个火炬手。电视台几乎瘫痪了,因为全是关于奥运的消息,央视综合频道播人文奥运,财经频道研究经济奥运,文体频道讨论歌舞奥运,体育频道循环各界赛事……我时常以为家里电视坏了:所有的电视台都在关注一个话题一奥运。
大概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奥运,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隆重地把奥运与强国联系起来,对金牌甘之如饴,趋之若鹜。奥运冠军的感谢辞里第一句话必须是感谢祖国,就好像拼命训练累死累活地是那个抽象的“祖国”似的。
拿了金牌,就是民族英雄,就要全民膜拜,鲜花与掌声不绝。而失利了,就是愧对祖国和人民……还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学到历史,看到许海峰夺得第一枚金牌,看着书中激昂煽情的文字,简直要泪如雨下。而写到李宁汉城的失利,则是一笔带过,现在看来,甚至有贬低的成分。李宁在高峰的时候,是“体操王子”、“民族英雄”,风头一时无两,汉城奥运会失利后归来,却没有一个人去安慰,所有的媒体都在指责,讽刺。
篇5
[摘要] 陈真这一人物形象在华语电影中被反复书写,而存在于陈真电影中的民族主义始终会激起观众强烈的反应。在表现陈真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精武门》、《精武英雄》、《精武风云·陈真》中,伴随着中国自身全方面发展,电影中所折射的民族主义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为探讨民族主义在电影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存在是否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及其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存在提供了有益的切入点。
[关键词] 陈真 民族主义 演变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03
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电影类型,功夫片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除了功夫电影中的动作场面、人物角色以及义气精神的呈现外,激发中国观众认同的还有功夫片中的民族主义书写。李小良在谈论武侠电影与功夫电影的区别时曾指出:功夫电影热衷于表现外来侵略者,故事发生在更具现实感的近代[1]。而这种历史性书写往往与民族主义紧密联系。在诸多功夫电影中,陈真这一形象被不断书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部作品:李小龙版的《精武门》(1972年)、李连杰版的《精武英雄》(1994年)和甄子丹版的《精武风云·陈真》(2010年)。
虽然三部电影在表现同一个人,并且影片中不同程度的折射着民族主义话语,但是由于受到具体时代环境的影响,这种折射的程度以及相对意义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三部电影中“陈真”形象的变化进行分析,试图探寻随着中国自身发展所引起的电影中的民族主义的变化,并进而探寻民族主义在电影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存在是否具备充分的合理性以及其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存在。
一、“东亚病夫”的招牌
之所以首先进入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是被任何有关陈真的电影所反复表现的,更重要的是由踢碎的“东亚病夫”的招牌所形成的关于中国人的反抗话语成为构筑影片民族主义的重要部分。因而进入这一问题,可以了解三部影片对民族主义展现的不同面貌。
“东亚病夫”的说法与梁启超主编的《实务报》密切相关,因而也与近代中国的改革自强道路相联系起来。1896年10月17日,上海《字林西报》转载伦敦《学校岁报》的一则专论,随后《实务报》又将这一转载翻译为《中国实情》一文刊发。文中称“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由此,“东亚病夫”的说法在中国流传开来,中国人被想象为身体和精神的弱者,这极大地刺激着国人。同时,东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又加重了这种愤怒。但是回溯近现代史,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对于“东亚病夫”的记忆以及耻辱感随之淡化。而这一点在电影中可以得到充分认证。
细读电影我们发现,关于“东亚病夫”的匾额只有在李小龙版的《精武门》中得到了叙事上的完整展现,具体表现为日本人到精武门送匾,陈真赴虹口道场,以及最后踢匾这样一条完整的叙事线索。《精武英雄》中,当陈真与霍廷恩赴约至虹口道场以后,才出现“东亚病夫”的匾额,并由藤田刚提示说匾额是由他写的,准备打败两人以后送给他们,随即陈真踢碎匾额。匾额未曾送出便已经被踢碎,因而并没有成为完整的链条。到了最近的《精武风云·陈真》中,踢匾已经完全成了闪回中的内容,影像上的模糊以及叙事上缺乏交代使得这种源自“东亚病夫”的仇恨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消解。当然,叙事上缺乏交代可能与国人来源于前两部电影的经验记忆相关,而这恰恰证明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记忆正变得如影像般模糊斑驳。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叙事同样说明问题。在李小龙版中,陈真踢馆后经过上海公园被“红头阿三”拒之门外,此时“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以及日本人的羞辱激起了他的愤怒,进而凌空踢碎了警示牌,“使受欺压的华人情绪在刹那间得到了宣泄” [2]。而这一情景在其后的两部电影中均没有出现。
两个在中国人心中极具耻辱意义的牌匾所经历的逐渐淡化的过程,正对应了民族主义由愤怒压抑到自信表达的变迁之路,从1972年到2010年,其中所包含的改革开放的30年,以最鲜活的事实阐释这一问题,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削弱民族耻辱记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使得民族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华语电影中。
二、《精武门》:激愤的民族英雄
李小龙自己曾说:歌颂暴力是不好的。那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在这部电影里我演的角色最后还是死掉了,他杀了很多人,也必须偿命。[3]但是他的这种“杀人偿命”观点显然与观众产生了冲突。“中国观众不愿意看到他死,很多人出来抗议,为他们的英雄得到惩罚而感到愤怒。” [4]这种对于英雄不死的观影期待,自然地流露了观众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而这种主题表现也促成了李小龙影片的轰动。
即使英雄死去,观众同样可以在影片中得到满足。裴开瑞在对李小龙进行身体研究中曾指出:李小龙的身体所展示的男性气质模式使观众得到欲望性的投射和满足,同时“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 [5]。也就是说这种满足除了体现在李小龙的身体魅力上以外,更为重要地是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民族情绪,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时,以陈真以代表的武者进行了决绝的反抗,而且这种反抗取得了部分效果,比如陈真踢馆并杀死了邪恶的日本人。
篇6
——读《中国北方的那些战争》有感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崇实园502班
吴一帆
我喜欢历史文化,尤其是对历史上发生过的军事事件很感兴趣。前不久,妈妈给我买了《中国北方的那些战争》,我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从先秦到明清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北方的战争故事、著名的历史事件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这一个个故事像磁铁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
翻开漫长的历史画卷,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辽远的神州大地,目睹了人类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不断地碰撞、妥协和融合,从而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坚韧的生命力,绵延至今。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犬戎破镐京、令人惊骇的白登山之围、大快人心的淝水之战、中原文明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一处处狼烟四起,一场场硝烟弥漫,中国历代王朝在不断地更替,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地进步。
篇7
一、跨文化的中华民族形象在电影中的不同呈现
拉斯韦尔传播“三功能说”中,社会文化传承被作为一项重要功能提出来,即传播以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社会文化事象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介质传递下去,用“文化”这一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社会个体。①作为媒介的电影,其文化信息传递的特质反映着所属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在不同意识形态下,电影媒介传递的“文化”信息亦相差甚远。
(一)境外导演:中华文化的错误编码
时常能看到一些外国导演有意无意地对中华民族形象的错误编码。仅以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木兰》为例,这一源于中国“孝义”典故“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缘由,却被导演设定为木兰“相亲失败的痛苦”,显然与原典故的“忠孝”观大相径庭。②可见这种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恣意篡改或以他位视角的随意诠释时有发生。无独有偶,好莱坞商业大片《洛杉矶之战》的结尾处,也令人不解地在电影时间2050年里呈现出中国上海20世纪的旧城风貌,这显然是西方导演对中国“刻板化”的印象。
(二)中外合拍电影:恣意篡改文化经典
众所周知,如意金箍棒是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器,以此为由,《功夫之王》在情节上设置了与《西游记》故事的诸多对应点。然而,导演罗伯·明可夫却在影片中刻意地安排美国功夫小子杰森在两位中国武林高人醉侠和默僧的护送下,前去拯救中国的孙悟空。这样一来,就在外国编导对中国经典的改写过程中扭曲了原文的本义,他们让依附于中国古典名著叙事情节中的角色形象杰森,在中国高人的护送下,穿越回到中国,营救赫赫有名的大圣孙悟空,从而避免了人类的灾难。这难免不让人置疑:难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神通广大的神怪英雄孙悟空都必须依靠杰森这一美国英雄的营救?《功夫之王》首映便轻取票房2 090万,却鲜有人提及其电影叙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亵渎和对我们民族形象的贬低。
(三)华语影片及国产片:“刻板印象”形象放大
迄今为止,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展现中华民族形象的华语电影,当以2000年的《卧虎藏龙》为代表。然而,这也难免给西方受众造成一种因经验场缺失而产生的片面解读,误以为中国式英雄都长须长辫,为儿女情长浪迹天涯。甚至是颇具国际化视野的导演李安都忽视了受众解读的异变,更不用说纯中国式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电影创作了。这就印证了为何在外国受众眼中,一提及中国,其印象就停留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旧时留影,殊不知片中之类封建时代的民俗符号早已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形象不相符合。由于影像是一种直观的符号,它形象、生动、直观,作为动态的画面和各种传播信息符号的互文见义,无需受众更多的思考就能解码。③但直观的影像符号本身也易于导致误读的发生,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受众经验场的缺失或“刻板化”的印象,更易造成这种误读的放大。
二、以英雄主义为取向的
民族形象塑造之冢:集体无意识 在当下的国际电影市场上,被广泛认可的华语电影仍是以“打夫”英雄的故事为主线条的类型电影。以成龙和李连杰等好莱坞东方明星为例,“能打”和“好打”一直就是中国电影传递给世界的主要信息。打夫英雄,成了世界为中国电影贴上的形象标签。虽然“英雄主义”原本就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叙事的核心内容,但其英雄的模式化生产却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情结。如《功夫之王》中的杰森,由于自幼习武和梦喻的引导,注定其角色平凡却又不平凡地存在。这一双面性的塑造正好符合了美国一向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观的宣传策略。
比较中美两国的电影创作理念,不难看出,同为以“英雄主义”为取向的民族形象塑造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其中,中国导演在意识形态上的无意识引导成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华语电影的创作团队中,极少有对电影媒介传播中的文化传播内容进行指标性考量。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的局限性
造成对中华民族的形象误读,单一的题材选择是祸端。全美票房亚洲电影前三甲《卧虎藏龙》《英雄》等均讲述历史的中华民族英雄故事,呈现的只是古代中国的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历史题材便于制作团队塑造兼具个性和审美体验的民族英雄形象,而又不易触犯当下意识形态的雷区。二是,为了满足受众特别是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与受众对于固有形象的期望有关系,外国受众更乐于看到中华民族极具“神秘感”的过去。殊不知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形象便呈现出“固态化”,从而引起受众误会。
(二)主题立场的狭隘化
尽管华语影片中不乏像《叶问》这样的优秀影片,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岸形象,也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收益。但相比于美国电影,华语影片中的英雄则多为“苦情”蛮夫,无形中强化了西方受众的“刻板”印象。事实上,这一“苦情英雄”的形象塑造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风靡中国,当时,用历史兼具武术元素来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大量出品,它们都一味地表现中国人在忍无可忍的境况下将狂妄自大的外国人打倒在擂台上的故事,博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喝彩。殊不知这种逞一时之快的镜头狂欢并没能理性地弘扬爱国主义,反而折射出某些人的狭隘民族意识,这也难免导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偏见。
(三)创作思维的模式化
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电影正趋向于模仿性的模式化生产。如《痞子英雄》,其悬念叙事、大场面调度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都类似于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模式,但因特效技术及 资金投入的局限,使得其在视觉效果上略显笨拙。试想,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充分地运用中国元素自信地塑造我们的民族形象又何以赢得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类型可以是非常具有伸缩性的、有弹性的,是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而不断演变的。”④缺乏民族意识和原创精神的电影作品必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三、利用国家意识形态机器(AIE),
重塑大国民族形象 路易·阿尔都塞曾作出过这样的论述:与镇压性国家机器并立的,还有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它们以一些各具特点、专门化机构的形式呈现在临近的观察者面前。⑤在社会发展中,AIE的功用是“运用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由于意识形态被赋予了一种结构和功能,以至于变成了非历史的现实,它唤醒社会个体,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⑥如果以此理论为据,那么,只要明确了意识形态的目的,接着再搭建传播内容结构,便可能获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应该说影片通过“中国名人”的画面性再现,对中华民族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概念性设计,因为表层形象的解码在其过程中极易由于受众经验场的差异而产生误读。因此,对于民族形象的塑造还应该采取一种深层结构的编码进行传播,而作为有故事有剧情的电影正好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无论是故事片还是文艺片,均可以运用影视手段和视听符号编码,呈现中华大地极具历史韵味的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荣,展现华夏儿女的崭新面貌,进而通过影像的生动叙事来宣传国家形象宣传片中所弘扬的中华精神:开放、持续发展、多元共荣、共富以及节俭。如果说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扁平性的形象符号,那么故事片和文艺片就可以通过圆形化的人物塑造,实现中华民族形象的全方位塑造。既然如此,在创作此类影片时,创作团队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民族形象的重塑。
首先,中国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应明确其“政治外交”身份,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将一个开放、民主、持续发展及多元共荣的多民族和谐国家呈现给全球观众。因此,在文艺片和故事片的创作中,制作团队应自觉地确定主流价值立场。在影片的选材、创意和角色形象塑造上,有意识地导向现实中国的形象塑造,将影片制作的理念上升至国际传播层面。
其次,明确文化传播定位,提升中国电影主流文化意识的着力点。哪怕是正在强化类型意识的国产主流商业大片也应该做到以类促型,而不能以型束类,如果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为了创造视觉冲击而选择武打片类型,那么这样的类型就注定只能成为观众一时的兴奋点,而不能发挥电影作为影像的“文化大使”的作用。显而易见,中国电影及其所展示的中华民族形象绝不能仅仅用一个“打”字了得,全面展示和提升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意识必须是也必然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② 康宁:《比较文化视野下的花木兰》,《电影文学》,2010年第16期。
③ 刘迅:《〈功夫之王〉的胜利——一种务实的电影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④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 [法]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346页,第360页。
[参考文献]
[1] 康宁.比较文化视野下的花木兰[J].电影文学,2010(16).
[2]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刘迅.《功夫之王》的胜利——一种务实的电影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4] 李洪杰.结构主义理论下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J].安徽文学,2010(12).
[5]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2.
篇8
《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离不开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著名的作家冰心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作为学生的我们更需要多读书。我以前读过不尽的好书,但要说最好的非《中外名人故事》莫属。
我从这本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做人要有恒心。这个道理是我从李时珍这个故事里懂得的。这个故事写的是李时珍发现有很多关于药物的书并不可靠,所以他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古代本草类书整理一下,把那些错误的说法纠正过来。对那些迷信邪说的人加以驳斥,把科学的经验和知识补充进去,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中草药书籍,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医学百科全书。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做人还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这个道理我是从林则徐的故事中明白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先驱之一,是一位满腔热血、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民族英雄,正是他禁烟抗英,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拉开了中国百年近代史的序幕,点燃了的火种。所以只有具备坚强的决心和意志才能做大事。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和道理的书,大家一定要多买多看哦!
篇9
历史上有关动人母亲的故事有很多,具体介绍以下三个:
1、孟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注重学习环境对孟子的影响,孟母先后带孟子从接近墓地的住所搬家到集市旁边的房子,最后带孟子搬家到学校附近的房子,为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在母亲的细心教导下,孟子终于成为了伟大的儒学家。
2、岳飞的母亲:岳飞从小家里十分贫穷,当时金国入侵宋国,金国王佐拿厚礼请岳飞相助,岳飞的母亲告诉岳飞让他时刻记住自己是宋国人,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岳飞最后成为民族英雄。
3、徐庶的母亲:三国时期徐庶效力于刘备,曹操为了招揽徐庶,便用徐庶母亲的名义给徐庶写信让他弃刘投曹,徐庶的母亲深明大义,她知道曹操的阴谋,为了不让徐庶投靠曹操,最终用生病的代价告诉徐庶要弃暗投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许多青少年朋友喜欢听《岳飞传》的故事,敬慕民族英雄岳飞,喜爱他的《满江红》。是的,在这篇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是那样奋发激昂、深沉感人,八百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岳飞生活在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尽忠报国”这四个字,不只烛照了他三十九年的生活道路,而且凝聚着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激情。在金朝统治者占领中原,直逼江南时,岳飞以奔赴国难为己任,上书要求北征,收复中原。然而,高宗赵构与秦桧之流狼狈为奸,不惜牺牲民族利益以求偏安。忧国忧民,《满江红》正是岳飞满腔忠愤的结晶。
“抬望眼,仰天长啸”,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他在特定情况下的细节,由此我们可以摹拟出一个壮志难伸的英雄形象。他那抬头望远的深邃的目光和喟然长叹,蕴含着多少抑郁和悲凉?岳飞的热情象一团火,恶风浊浪一定要熄灭它,在这“潇潇雨歇”时,岳飞将他的内心世界披露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戕害的灵魂的伟大。谁不熟悉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的故事呢?作者在引用“士皆Chen目,发尽上指冠”这典故时,将自己的遭遇倾注进去,使它有了新的内容和时代气息。“怒发冲冠”,形象地表现出岳飞在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那种难以诉说的强烈的内心激愤。
借景抒情,这里包含一个艺术构思问题,一般的是明快与欢乐,黯淡与郁伤……景与情的格调是谐调一致的。按照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设想出《满江红》的另一种意境,“凭阑处”风吼,电闪,巨雷在劈裂天空,宇宙在震颤,这时可以狂啸、高歌,可以撕裂肺腑地将郁结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倾吐出来,不给读者以想象余地。岳飞的构思则很精细,他选择了骤雨初歇的时刻: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檐间是断续的积雨,四周沉闷得令人窒息,“仰天长啸”又怎能表达他那慷慨激烈的胸怀于万一?要倾吐而又不能倾吐的情感是最为深沉笃挚的。试问,谁又能测知作者内心的沉雄悲壮达到什么程度?将阴郁的景和惊雷怒涛般的情组在一个画面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满江红》是一气呵成的,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却如奔流的河水,有时潺缓,有时澎湃,一切都是按诗人的感情脉络发展的。万里江山谁护?作者万分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追云逐月,金戈铁马,转战千里,历尽艰辛,使金兵闻风而胆寒,立下赫赫战功。但岳飞把个人的功名富贵看得象尘土一样微不足道。英雄任重而道远,“还我河山”,“直捣黄龙府”才是他的目标。从这高度概括的形象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叱咤风云的英雄那宏大的气魄,宽广的胸襟。时间紧迫,于是策勉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组句子虽然写感慨,但情调并不低沉,在上阕末尾将感情推上第一个高度。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匈奴、胡虏都是金人的代名词,岳飞还不可能把金朝统治者与其人民严格地区分开来,这里反映出岳飞的历史局限性;但岳飞抗金是符合包括金朝人民在内的华夏各民族的利益的。岳飞面对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的奇耻大辱尚未洗雪的现实,表达了坚毅的抗金意愿。收复河山的壮志越执着,就越有自信,于是他直接阐明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在乌云压顶的形势下,应该洒脱、机智、从容不迫地奔赴沙场。“饥餐”、“渴饮”是在谈笑中进行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朝天阙”,即朝见皇帝。这组句子形象、生动,表现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将感情推到最高度。但爱国必然忠君,也反映出岳飞的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