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作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动中国人物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篇1

12岁的女孩何?查出自已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她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当她得知自已的生命只有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已的器官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那天,何?对爸爸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父母吓了一大跳,把何?骂了一顿,因为按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的。何?哭了:“我想把生命奉献出来!让我的生命得到延续,同时我也想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哪怕只是一点点……”最后父母含着泪同意了。

11月份17日,何?离开了人世。“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里,何?的父母从走上台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篇2

在他12岁那年,他爸爸神经病突发。一向慈祥的爸爸突然无缘无故地发起火来,他瞪着眼睛,任何人都阻挡不住他砸碎了家里所有的东西。最可怕的一幕出现了,爸爸突然抢过他疼爱的妹妹,他妈妈哭叫着来抢妹妹,但是被他爸爸一脚踹倒在了地上,然后将妹妹高高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了下来。

他妈妈不堪他爸爸的殴打。妈妈不见了,家庭重担、丈夫的拳头让她不堪重负,最后她选择了逃离。洪战辉哭喊着和弟弟在周边村落寻找妈妈,夜已经深了,妈妈那天没有回家…

就这样,他、父亲和他弟弟三人一起生活,父亲的病情也不段反复。

在偶然的的一天,父亲捡到了一个婴儿,她就是现在的“小不点”。

洪战辉带着妹妹去读书,年小的妹妹似乎也知道哥哥的难处,很懂事。

洪战辉.

篇3

每个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用出全部努力,怀着一颗相信自己的心,勇敢面对一切。只要勇敢面对一切,就一定能够成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1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如今的社会,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内心不懂细节的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自从看了这次《感动中国2012颁奖仪式》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位12岁的小女孩何玥和献身救自己学生的最美教师徐强……

十二岁,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小姑娘何玥却被查出了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就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她跟父母说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骂了一顿,因为在老家有个风俗,人死后尸体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何玥坚持:“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别人生的希望!”终于,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三位病患者都得救了。何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死,只不过附在另一人的身上罢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父母欠下了十万元的债务,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并且签下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协议书,他们要以最美的方式来完成女儿最美的遗愿!这位和我一样大的小姑娘,这么富有奉献精神,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向他人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呢?

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何玥,你用事迹行动感染者我们,激励着我们。你是新时代的楷模,我们以你为荣,我们会向你看齐,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七嘴八舌地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负责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还负责学校体艺2+1活动。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其实,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感动的人与事。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舍己为人的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还有把生活中产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觉的丢到垃圾箱里的小事……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就能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2当我看到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时,我流泪了。

或许我可以用“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描述教师。而现在,我却想不出用什么来描述刘盛兰老人,一位耄耋老人。或许伟大是没有言语可以形容的。在伟大面前,再华丽的词藻也显得空洞。

即便如此,我不敢说老人是伟大的,因为伟大是一个抽象不具体的词,原谅我不能十分清楚地理解它,但我可以说老人是足以震撼人心。

是什么力量支持老人,让他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继续捐助失学孩子?是什么让他二十年来没吃过一顿肉,知为省钱为教育?

刘盛兰老人,没有妻儿,一个人生活,领着养老金,还说得过去。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失学儿童那渴望知识的眼睛,便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开始捐助失学儿童。把养老金捐了出去,把捡破烂是钱一角一分省起来,每天攒钱。

对于我们来说,报纸算什么,网络更方便。搜一搜,查一查,什么都知道了。而刘盛兰老人做的最奢侈的一件事不过是订报纸以便知道有哪些失学儿童需要捐助。

老人家就这样捐着捐着,直到一场大火烧毁了家。本以为不会再继续捐了,没想到回到乡下老屋时,还继续捡破烂,继续捐助。

以前一直都不理解什么叫做奉献?

父母为我们奉献了青春;老师奉献了青春写下了真理;烈士奉献了生命守护和平。

刘盛兰老人本该是同退休老人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品品茶的年纪,却奉献了晚年享福的时光,健康的身体,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

原来这就是奉献,没有私利的奉献。

父母的奉献是因我们亲生骨肉;教师的奉献是得到政府的支持,社会的肯定;烈士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佩,簇拥。而刘盛兰老人既没有亲生骨肉,但千千万万失而复学的孩子便是他的骨肉。开始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老人,不肯定老人,认为他傻。可他还是一如既往。

老人不为名利,不为享受。只是一种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做点事的信念支持着他。

如果那天你成了企业家,我相信你不会匿名捐助几千万。

这就是刘盛兰老人的可贵之处,

谈到这里,更要反省一下我们自己。身为学生,要珍惜我们这边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机会。人家为了教育付出一切。而我们更没有理由浪费机会。

无私奉献的价值,我想就在,一句“此生无悔矣”。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3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颁奖典礼》终于在20--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了战友的遗嘱守墓20多年的战士。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传世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30多年来,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是搞核潜艇的,父亲临终前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能见儿子一面。

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找到人群后陈俊贵没有忘记班长的遗嘱守墓20多年终于找到了关于班长母亲的住址,而班长的母亲却未能坚持到这一刻!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刘盛兰老人,他不是百万富翁,每月300元的收入,17年来没尝过一丝肉鲜,没添过一件新衣,甚至连一个馒头都不舍得买,可他捐助学金达7万元捐助过100多个孩子。他一年的花销只有1000多元,大部分还花在订报上,如今的刘盛兰老人因病住进了医院,很多孩子知道后都纷纷赶回来看望老人!

这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件,这一位位人民英雄这,一位位中国人的骄傲!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4昨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故事令我们全家唏嘘感动不已。

其中有一位叫黄旭华的老先生最令我敬佩。黄老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那个年代,他们这群人在没有资料、没有计算设备、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艰苦钻研,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核潜艇,使我国成为全世界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这是让全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庆贺,甚至不能和家人分享......因为这份工作需要保密,如同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他父亲直到去世都不清楚自己那工作繁忙、长期见不到面的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正如颁奖词所言:“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还有一位老人,他犹如一粒尘土,渺小、平凡,但他同样深深的感动了我。他叫刘盛兰,一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他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没有饭钱的时候,他就去垃圾堆里捡人家不要的馒头或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煮煮吃。二十年间,他靠着捡废品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有的孩子给他写信称他为奶奶、大姨,因为他们都不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如今,他已经91岁了,在他生日那天,他资助的孩子给他买了蛋糕和新衣服。他哭了,说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第一次穿新衣。他还说,他活一天就会资助一天。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老人,他是我做人的榜样。

这两位老人,知识结构不同,地位身份各异,但他们都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将来不论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都要像他们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出微弱的光,在人间写下大爱!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中学生5就在昨天晚上,CCTV1播放了《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年度评选晚会。这一刻,大家的眼泪都止不住的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实在感人,也同时令人敬佩。

在这十位获奖者中,他们的行为都感动着我们……可是我感觉刘盛兰爷爷最值得我去写。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给予人间大爱。

刘爷爷帮助的都是寒门学子,他每月寄走的钱,是他每月开销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可能有人会误认为刘爷爷生活比较富裕,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他每日三餐也很凑合,要不就是邻居给送点儿,要不就是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总之,他为了赞助寒门学子,必须攒钱。

既然刘爷爷家里生活情况也不好,为什么贫困学生还要收他的钱呢?这不是因为不知道嘛!刘爷爷从不向他们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其他事情。所以有些同学在回信是称呼他为“刘阿姨”、“刘奶奶”……

篇4

赏读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归纳其特点:

一、高度概括,简洁精练。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写给篮球运动员姚明的颁奖词只有40个字:“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二、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事迹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如写给跨栏运动员刘翔的颁奖词:“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给人的感觉是明快。

三、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语句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五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写给作家巴金的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些颁奖词宛如优美温润的散文诗。

四、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洋溢着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如写给任长霞的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整合教材各色人物,概括其光荣事迹,高尚品格及深远影响。

我们在一轮回归教材,积累写作素材中,曾经以“高中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悲情――中国古代文人情怀,鲁迅――我们中国的魂”为专题进行整理研究高中教材素材。事实上,高中教材教材,齐聚古今中外各色人等,既有忠君爱国的英雄屈原、苏武、陆游、辛弃疾,又有才华卓绝的文学家李白、李商隐、杜甫、杜牧;既有文韬武略的政治家曹操、刘备、,又有纵横捭阖的演说家孟子、邹忌、马丁・路德金;既有驰骋疆场的七尺须眉王平、王昌龄,又有侠骨柔情不让须眉的巾帼秋瑾、花木兰;硬汉桑迪亚哥,复仇王子哈姆雷特,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现论物理学家霍金等等人物,都给我们全体师生留下永远的感动与影响。有意识引导学生整合教材人物,概括其事迹,品格及影响,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程。同时也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巧借颁奖词形式,用活用好教材素材。

颁奖词,说得简单、直接一些,颁奖词就是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在褒扬人物的先进事迹或英雄壮举时所写得概括性文字。它要求必须对人物的事迹进行言简意赅的介绍,并对人物的行为作恰如其分的评价,更要以独特的语言魅力来升华人物的灵魂,从而达到动人心魄、奋人精神、弘扬正义的的目的。如何去做?一、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深入挖掘原材料,用真情感染读者;三、进行纵横比较,突出人物的历史意义。

学生写作示范:孔 子〔颁奖词〕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屈原〔颁奖词〕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66-01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像电脑程序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规定操作,而是多变的、难以完全预设的。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势变化因势利导,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促进教学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溢情趣、充盈智慧。

一、因势利导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教学意外的问题。如果教师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敷衍搪塞、虚于应付,容易使学生疑窦顿生、如坠云雾;如果怕影响教学进度而给予制止,则容易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因势利导,将学生思维引到有意义的问题上来。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第二自然段“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他的孩子找吃的。他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如果突然有学生质疑:“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了,干吗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偏要等狐狸来骗他”;或者说:“小乌鸦饿着等妈妈喂食,乌鸦妈妈怎么还有心思去跟狐狸聊天”……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气氛就会很尴尬。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尝试着修改课文,并对修改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穷追不舍策略

小学生知识水平不高、思想感情不成熟,思考问题松散而不严密、肤浅而不深入,回答提问、解答作业容易停留表面而出现偏差,没有触及实质。课堂上可以借助连续追问的方式,让学生从牛角尖中钻出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可以让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人物,多数孩子肯定喜欢孙悟空,但也有的孩子会喜欢唐僧和白骨精等。教师可以直接追问,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只要学生回答得合理,就应给予肯定。同时要引导他们往正面方向去思考问题。假设学生说喜欢白骨精计谋多多,教师可以直接追问学生:“她看到唐僧所设计谋是想帮助他还是想陷害他?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都做了什么事?其费尽心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经过这一连串的发问,相信学生都能有所感悟:白骨精个性顽劣,要吃人,其越是用计谋,对他人与社会的危害性越大,是不值得喜欢与提倡的。这样的追问与点拨,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能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目的。

三、将错就错策略

教师讲错一个字、错解一句话,可能使成百上千的学生跟着错;学生如果理解错误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可能一辈子带着错误去理解知识、认知社会。课堂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教师要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当发现学生知识错误,尤其是一些常识性错误时,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进行反问推导,衍化出荒谬的结论,诱使学生“中计上当”。经过一番归谬推理,重新建构新知识,增强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与领会。量词教学中,小学生出现错误是常见的事。例如,学生会将“蚱蜢”前的量词填写上“位”“个”甚至“块”“座”等,面对如此低级错误,如何给予纠正呢?可以顺水推舟,指出,如果蚱蜢可以称为“位”“个”“块”“座”,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一位(个、块、座)猪”“一位(个、块、座)鸭”或“一位(个、块、座)鱼”呢?相信同学们在笑声中都能悟出其中道理。这时,教师再强调,动物前的量词不能用“位”“个”“块”“座”等,多数动物尤其是小动物大多用“只”,另有少数可用“头”(如牛、猪、狗等)、用“条”(如龙、蛇等)等,这样自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与领悟。

四、锦上添花策略

课堂提问学生,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对答如流,更不是每个答案都是那么精确、标准。有的学生回答会出人意料,却又不失精彩,这时,作为教师同样应当给予鼓励,并结合内容进行有效引导、合理升华,达到渗透德育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桥》对文中主人公评价时,学生回答不一而足,甚至有人会说,他可以参评“感动中国人物”。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引导学生网上搜索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尝试着为主人公写个简短的颁奖词,这样,还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再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当师生为丑小鸭历经磨难终于长成美丽的白天鹅而高兴不已时,如果有人突然说:“丑小鸭本来就是天鹅生出来的,不管它在哪里,迟早都会长成天鹅。”这时,大家可能为这话而深感扫兴。教师同样要学会将这种难堪场合变成教学机智,先说明“鸭生鸭、鹅生鹅”是自然规律,再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思考:假如小天鹅从小生活在天鹅妈妈的关照下,结果会怎样?假如小天鹅生下来并不丑,其生活又会怎样?假如小天鹅生下来十分漂亮、高傲,其结果又将如何?……鼓励学生多思考几个“假如”,利用课后与同伴或家长共同探究。这样巧设悬念,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性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生成策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真正让学生动嘴、动脑、动手,让师生的思想和文本积极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学习乐趣,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篇6

(一) 借助电视渠道,打开体悟视野

目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仍是课堂。一位老师,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群学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课堂环境。然而,在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播出的时候,举国上下,不分男女,不限年龄,一方荧屏内传递的情感让观者无不震撼。一个个平凡的人,身上却有不平凡的故事,一个个伟大的人,言语中流露的是质朴的想法;一段段精彩的颁奖词深深的吸引了大家。这是一堂多么生动的语文课啊!因此,每年颁奖晚会播出的这一天,我和学生们相约在各自家中CCTV1的荧屏前,共同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没有提问,没有板书,有的是纸面上留下的记录;有的是心灵的震撼;有的是思想的启迪。第二天回到语文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心与心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火花。创作的激情就这样被激发起来。趁热打铁,我再讲颁奖词的写法,学生的写作的语言很快丰富起来。

借助颁奖词来提高学生语言,是一个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在颁奖词中有精炼的语言,巧妙的修辞,真挚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学生受益匪浅。对好的颁奖词,我主张学生要背诵的琅琅上口,就像背古诗那样熟练。

例如:“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颁奖词中长短句的结合,读来铿锵有力,顿挫有致。不知不觉中人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就高大起来了。练习写颁奖词既是价值观的提升,也是语言艺术的运用。感谢“感动中国”颁奖词的撰写者,让我们心灵受到强烈撞击的同时,还能把感动凝固下来,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汉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就所学文章的作者,新闻人物,诗人、词人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撰写一段颁奖词。也可针对晚会的内容,指导学生写随笔。在随笔的创作中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又提高了写作的水平。一举多得。

(二)走进社会大课堂 感受语文魅力

教室内一桌、一椅、一师、一群学生是课堂。教室外蔚蓝的天,广阔的地,美丽的自然,穿流的人群亦是课堂。学生走进社会,就是走进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课堂,他们更是以主人的姿态融入到里面去。因此,把社会这个广大的空间作为学习的课堂一定会收效颇丰。我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北京金秋之旅”“上海世博会夏令营”等尝试进行写作教学的研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北京对学生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从懂事开始就知道那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教科书上写下了它的悠久历史,图片上展示出它的古朴典雅,陌生是因为北京还有好多他们想解开的谜。然而和同学老师们同去,却是新鲜而又陌生的。

每到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在期盼着这个日子快些到来,因为他们热切期待着踏上去北京的旅途。

作为孩子王要带着50多个学生去北京生活7天。这其中的滋味可谓酸甜苦辣皆有。那时我真想变成孙悟空拥有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我是变不成了,但是七十二般变化通过这7天学的差不多了。我感受到了作为语文教师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况且把北京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作为我的课堂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为了上好这堂课,首先,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才能不虚此行。我根据行程安排中所参观的景点中有大观园。我将《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文字先领着学生们学习并且将它带在行囊中,来到大观园后,同学们兴奋不已,“怡红院”,“潇湘馆”,“稻乡村”学生参观时话语滔滔不绝,早把导游抛在了后面。有的同学诗性大发,还能赋诗一首,尽管稚嫩,但却真诚。相同的画面在清华园中也出现了。尽管荷塘中不见了象在牛乳中洗过的荷花,也没有如亭亭的的裙的荷叶,季节的原因,只有残荷一片。然而同学们仍抑制不住欣喜,情不自禁的背起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那段经典的描写,“远远的荷塘上面……”同学们徜徉在清华园中的荷塘边,饱含深情地背诵《荷塘月色》,这应该是一堂学生最喜欢、最放松的语文课了吧。

作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很重要.根据作文的要求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冲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像圆明园的班会课,既是情境的创设,也是学生思维的相互激活。又如游览各种名胜,学生亲历现场,回顾历史。都是在一种情境中激活作文的思维。

(三)强化经历意识,书写美好人生

经历是一种成长,人生要经历童年、青少年、中年、最后步入老年的行列。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何保住这些美好的感觉。学校德育工作做的好,在中学七年级的时候为学生举行《离队建团 告别童年》的仪式,仪式非常隆重,我也没有错失语文写作教学的良机。

首先,引领学生搜集所有赞美童年的美好语句,抄写并适当背诵。一时间学生搜集上来的佳句无数,课堂上互相激发,扩大了知识面。“童年是一串美味的糖葫芦,又酸又甜,回味无穷。”“童年是一首歌”“ 童年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沉醉于其中。”“童年是一本薄薄的日记,酸甜苦辣,全在其中。”等等。

篇7

关键词:学习习惯;制定目标;积累;纠错;梳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抱怨语文内容多,成绩提高慢,尤其那些学习一直不是很好的学生,上了高三努力了一两个月之后不见提高,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确实,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有比较大的知识容量,成绩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就只能“听天由命”,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在高三,语文学习也会有长足进步。

一、制定目标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目标。上高三之后,学生学习任务紧,压力大,这时候尤其要避免没有目的地忙碌,对语文学习而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适当目标,尤其要有小的阶段性目标,只有定下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小目标更容易实现,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小目标可以是每次考试提高3分,也可以是某个时间段突破哪个题目。

二、名篇背诵默写的习惯

考纲规定了64篇必背篇目,高三还要一一进行复习,尽管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学生付出的努力比较多,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临近高考往往是会背不会写,究其原因是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绝大多数学生是先背文章再默写,然后纠错,这种方法的结果是错字较多,并且不容易改正,这就好像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错了再改难度就很大,因此背诵时就要拿起笔,前两遍要边读边领会意思,随时把自己认为不会写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写下来,然后再尝试背诵,做到会背会写不出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

三、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文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必要的知识积累,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高三需要积累的主要有作文素材、成语、文体知识、解题技巧等。

近几年高考作文经常出现材料作文,对于这类作文题目学生多偏向于写议论文,而现在学生作文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能审清材料,知道应该写什么,但是有部分同学却没什么可写,作文事实论据贫乏,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要求学生养成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放宽眼界,从自己的生活中广泛积累材料:从学习的课文中积累素材,如传记类的,优美诗文类的、小说人物等等;从当代时事中积累材料,如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刘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议论的事件等;还可以在平时做题时积累素材,如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袁隆平、丁肇中、黄裳、杨绛等;还有作文题目中给的材料,如寓言故事、社会热点等等。只有广泛地积累材料,写起作文来才可能言之有物,进而才能写得精彩。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还要积累一定的文体知识、解题技巧和成语等,把自己没见过、不熟悉的成语积累下来,并且对这些成语含义、感彩、适用范围等做一定的辨析。文体知识和解题技巧等文学常识,虽然高三老师会进行系统的讲解,但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收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学生也有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积累的必要,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做阅读题和作文必不可少的,只有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做对做好题目。

四、纠错、梳理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做错的题目纠正之后,过一个月再做,多数学生还会做错,并且错的和上次一样,这说明,学生做错题不是一时的疏忽,一定有深层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一两道题发现不了,只靠教师一时的讲解难以解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要建立错题档案,把做错的题收集整理起来进行梳理总结,寻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进行必要知识补充和有效练习,经过一段的时间后,再去做错题集上的题,学生做的过程中就是对所学知识反思、领悟的过程,只要能把做错的题目做对,也就突破自己知识上的盲点,就一定会提高成绩。

篇8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课本素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74

很多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尤其是难找素材,写来写去觉得素材越来越少,为作文没什么可写而犯愁。其实,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素材库,很多素材都可以多角度使用。对此,新课标在对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建议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学生一味求新,所以课本中的很多素材被忽略了。

作文素材的新旧是相对的,像感动中国人物,像汶川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等热点素材在高考中多次被学生运用,一样会让人审美疲劳。但是对于训练学生掌握作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功而言,课本素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关键在于怎样灵活结合作文主题,找到两者的联系点,并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那么,怎样利用好课本素材,练好作文基本功,让学生举一反三,活用到写作中,让课本素材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又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写,从而消除对作文的畏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一、教会学生要灵活摘录课本事例或语句来增加文章的血肉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能有创意地表达,在这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引用课本事例时要结合作文中心,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灵活摘录,避免泛泛而谈。例如笔者在训练学生写广东高考作文题《回到原点》时,就要求学生用语文第一册文言单元中勾践、烛之武、赵太后和梁惠王等人物为素材,并且结合“回到原点”这个中心对课本相关内容进行裁剪。有一位学生在引用勾践的事例时就做得较好。他在文中写道:贵为一国之尊的勾践,一朝兵败,沦为夫差的马前卒,这是何等耻辱!但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反思,最终回到治国的原点,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仁政,“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最终富国强兵。一朝兵起,举国上下,“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从而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该同学灵活筛选了《勾践灭吴》中勾践为复国对内采取的关心百姓,休养生息等具体措施,很好地论证了勾践回到以民为本的过程及结果,充分说明了行仁政、得人心和得天下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摘录既丰富具体,又给人一个活学活用的好印象。

另一个同学则裁剪梁惠王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保民而王的观点,他这样写道:好战的梁惠王没有回到“爱民保民”的原点,只想用武力来快速称霸,把孟子“推恩于民”的建议置之脑后,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来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之心,“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结果与他的霸业理想越来越远。看到这个片段,笔者都禁不住对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恰到好处的裁剪表示赞叹!

通过多次摘录课本素材的片段作文训练,让学生明白,摘录素材要避免人云亦云,就要善于摘录与作文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使材料始终围绕中心,并扣住关键词来点题,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论证文章的观点。

二、教学生懂得变化角度反复利用课本素材,做到一材多用

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文时,学生为材料匮乏而发愁,笔者认为是他们不会活用曾用过的熟悉素材,不会一材多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素材是立体多元的,只要善于挖掘,就能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例如在讲《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古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从烛之武身上可以挖掘出哪些观点呢?经过学生的思考、探讨和笔者的引导,最后提炼出以下几个观点:首先,从“烛之武年轻时怀才不遇,晚年才被委与重任,解救国家危难”这一点,可提炼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其次,从“烛之武因佚之孤的举荐,才有机会施展才华,智退秦师”这个方面,可提炼出“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的观点;再次,从“烛之武以高超的语言艺术说退秦师,瓦解秦晋联盟”这个事实,还可以提炼出“语言的艺术”或“善于沟通”的观点;当然还可以将这一事例用于“胆识”、“勇气”、“理智”、“等待”、“策略”、“责任”和“转机”等话题。

又如在讲到《项链》这篇小说时,笔者则引导学生用路瓦栽夫人这个素材写片段作文,要求学生围绕“心灵的选择” 和“位置和价值”等话题来写。有一位学生在“心灵的选择”话题中这样写:“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后将面临还不还项链和怎么还的心灵选择,最终,她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辞女佣,租阁楼,做粗硬家务,用十年的时间还清了债务。”另一位同学在选择“位置和价值”这个话题时,则这样写道,“路瓦栽夫人处在底层位置,本该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她却在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中,迷失了方向。项链的丢失和10年的艰辛才让她明白自己真正的位置与价值: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辛勤劳作,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样,利用课本素材对学生反复进行相同素材不同主题的片段作文训练,逐渐让他们学会对素材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剖析,从中发现其蕴藏的不同意义;同时懂得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对素材进行取舍,突出与主题密切联系的内容,从而领悟到课本人物素材运用的奥妙所在。

三、教会学生运用列举或排比的方式合用多则素材,使文章论据更充分

多则素材合用就是将同类的课本素材进行精要表达,将同类素材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人物事例进行罗列,让它们与文中的详细例子配合,这样点面结合,论据充分,内容丰富,表达效果更好。对此,笔者要求学生利用早晚读时间多读多背精美的仿句,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训练;评讲作文时对那些多素材合用运用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多素材合用的好例子进行点评、诵读和品味,让学生领悟其妙处,这样学生就慢慢懂得怎样模仿运用列举或排比进行多材合用。

例如在训练学生写有关“浅阅读与深阅读”的材料作文时,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阅读是一个享受历练、亲近生命、走入心灵和关照自我的过程,读李杜诗篇、韩柳散文、苏辛词作,让人爱不释卷,这才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对人情感的追寻与思想的共鸣。读隐逸的陶潜、进取的孟德、爱国的陆游都会让人有一颗澄澈、进取以及爱国之心。然而,当阅读被浅化时,这一切将荡然无存”。在这里学生巧妙地列举了课本中大家熟知的李白、杜甫等名人,从唐到宋,从诗词到散文,字虽不多,却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从思想、性格和感情等方面进行论述,极具说服力。

篇9

听、讲、读、写故事,可以开启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令人愉悦的审美感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故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思想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听故事,启心扉

传统文学与历史是紧密联系的,从文史分家自成体系后,也仍然是以事为主、以文记事、事文并茂。教材中选录了许多这样的例子。诸葛亮、鲁智深、孙权、吕蒙、陈胜、吴广、孔子……然而这些人物如若没有传奇的经历、叱咤风云的人生,何来感染力?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给学生一些经典史实,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学生的心扉。其实,生活才是最好的故事书,教师应当让学生听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如讲读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先讲讲他们的童年趣事,共同回忆爬山、野炊、钓虾、摸鱼等许多有趣的往事,与课文中的“平桥村的乐事”进行比较,既有助于理解文中洋溢着的生活情趣以及作者对那段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有助于理解小伙伴们身上善良好客、纯朴无私的美德,从而获得灵魂的陶冶。

二、说故事,练口才

语文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影响最大或者说最长远的当数讲故事,讲故事比赛争当故事大王是许多人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而长大了还能不能讲呢?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交流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既锻炼了口才又巩固了所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完美流畅的线条,不正是戏剧性故事的再现吗?有人说老师是导读,学生是演员。读什么?就是故事。讲的内容可以是今古奇观、街巷小事、人间沧桑,故事可大可小、风格亦谐亦庄。我在讲解《斑羚飞渡》一课时,穿插了一些能体现奉献精神的事例,如抗灾英雄、感动中国人物故事等。但没有讲出新意,未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课后,有个学生给我提供了美国大片《垂直极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家三口在攀岩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上的钉子从崖缝中崩落,剩下唯一的一个钉子,也是吱吱作响,随时都有可能脱落,绳索上一家三口人的性命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削断了悬挂自己的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美丽、父爱的崇高。故事与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极其相似,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我能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讲讲自己的感悟,引出这些生动新颖的故事,定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冲击和震撼,课堂效果自然更好,学生的口才也能得到锻炼。

三、读故事,积素材

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微取,厚积而薄发。的确,世态人情、百态万象,光靠听、说还不能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治愈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内容陈旧、语言枯涩、人云亦云等顽症,重视对材料的积累,无疑是一剂良方,而故事则是一味主药。上至历史典故,下至街头巷议,都可常读常诵,最好进行摘录、摘要或缩写加工。在积累的过程中,既可享受美趣,又可陶冶身心,何乐而不为?只要持之以恒,多积累,多体味,小小故事也能读出生命的真谛,产生心灵的感动,从而使你文思如泉涌,出口成章,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四、写故事,创精彩

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问题,而写故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首先要懂得用故事引故事,许多学生写作文时下笔艰难、内容空洞,这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不深有关,许多感触如水过沙石,不留痕迹。这时,借鉴一些简明而又含蓄的故事可以得到启迪,产生情感的共鸣。如班上的生活委员在练笔《成长的烦恼》中,流露出自己的工作既辛苦又得罪人的消极情绪,有了辞职的想法。后来,她听到一个故事从而改变了态度。有人问三个泥水匠:“你们在干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通过这个故事,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正视平凡,积极进取才能有所作为。引用这样生动地记录生活的故事,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启迪。

篇10

【关键词】小班化 ; 备课方式 ; 教学组织形式 ; 作业设计方式

中国分类号:G633.3

正文:

素质教育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个重要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教师根本无法做到面向每个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变成一个口号。“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立足学情,转变备课方式

(一)由传统的立足“教学目标”备课转变为立足“学情”备课。

传统的备课中,教师往往立足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注重自己要教什么,至于学生学的如何,能接受多少,并不是备课时关注的重点。这样的备课方式,决定了教师只能满堂灌,所谓的“点拨”和“引导”也成了将学生引往“正确答案”的“陷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自主和探究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小班化”来说,备课的出发点应是学情。请看下面对比表格:

(加黑处均基于学情设计)

“小班化”下备课方式 传统备课方式

步骤 方式 目的 步骤

划分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等均衡搭配 课下和课上互助探究学习目标

了解学情 课下交流、预习案反馈、学情记录表 有的放矢确定学习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

课前预设 小组轮流领任务,课下自主合作完成,教师适度辅导 让几个学生或小组通过“预设”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 阅读教参、查阅资料

确定学习目标 每个目标又分为不同的“达成目标” 不同层次学生可找到适合自己的“达成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

备教学过程

知识点+学习活动 将知识点渗透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依照导入、感知、探究、迁移等程序设计教学问题

备作业 基本作业+作业 学生根据能力选择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作业

课后记录 填写学情记录表 作为今后备课参考 批改、反馈作业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因此,教师只有从备课时就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情,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学的主动、有效,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由传统的备“知识点+问题”转变为备“知识点+学生活动”

“小班”教育是一种主动性教育。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怎样教会”,更要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

在这种理念的启发下,笔者尝试将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承载着教学知识点“潜”入语文课堂:学习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同学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体会着莎士比亚语言那激情澎湃的排比,优美新奇的比喻;学习史记时,学生们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礼”办起了“感动我们的史记人物颁奖礼”,在自己精心撰写的“颁奖词”中感受着古人的高尚情操与处世智慧;学习诗歌时,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当起了小先生,在精心备课中加深着对诗歌的理解。

二、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组织形式

(一)变“一言堂”为“众言堂”

“小班化”理念下,教师思考的第一问题便是:怎样能够听到不同学生的声音?于是,除了常见的“开火车”“左右排轮流”式提问外,小组合作式提问也新鲜出炉了:“探究性”问题,小组仿照“辩论赛”的成员分工,根据性格、学习能力等分为组织者、主辩、二辩、补充者、质疑者、总结者;“个性化诵读”展示,让小组成员各显神通――朗诵好的领读,文笔好的撰写解说词,电脑好的编辑音乐,绘画好的制作精美图片;课前三分钟的《人物传记》,让深沉的男生选择了“”,让浪漫的女生选择了“英格丽・鲍曼”,让激情的男生选择了“乔布斯”,让温婉的女生选择了“林黛玉”。

(二)优化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分工合作要在自愿结对的基础上根据成绩、性别、能力、性格均衡调配。每个小组配备一本语文笔记本,专门记录交流内容。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组织发言者,有记录员、主答者,补充者、质疑者、总结者,旨在让每位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展示自我。当然,桌椅也可根据不同学习活动灵活排放:小组探究可以是“圆桌式”,戏剧表演可以是“扇面式”,作文沙龙可以是“师生围坐式”等等。

(三)加强师生互动

“作文评改”对症下药:针对小班人数少而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情,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分组分层次地与学生面对面指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出要求目标,布置修改作业。过程中,老师了解了学生作文问题的根源,指导起来更有的放矢;学生也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打造“小先生”课堂:诗歌选修课学习后期,教师大可以“退居幕后”,把讲台让给“小先生”。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搜集、整合资源、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更因“小先生”的不断“登门求教”,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互动和情感交流。

其实,教学形式的改变背后,是“小班化”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它旨在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分享,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立足学生个体差异,转变作业设计方式

作业是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笔者尝试“分层设计作业”。

但应如何分?操作不好,容易出现作业收缴乱七八糟,个别学生钻空子等现象。笔者尝试在“导学案”中的“作业巩固”环节上动脑筋:有“基础作业”,也有“作业”,难度指数逐星提高,一般以三星为上限。学生根据能力、兴趣选择星级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对勇于“摸高”的学生及时鼓励、点拨,并根据作业情况填写《学情记录表》。

四、实践困惑

(一)当前教育制度存在制约

高考制度下,成绩依然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家长更加愿意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检验学习成果。但语文自主学习的成果见效较慢,不如传统的套方法、勤做题见效快。

(二)学科之间协调配合存在困难

“小班化”的实践探索需要学科间统一协调配合。如果语文教学实施自主学习,而一些理科却大搞习题战。学生只顾应付作业,探究性作业便成了“业余”任务。因此,如果大的教学环境不改变,单打独斗的教学探索很难推进。

五、结束语

“小班化”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者不断实践在路上,反思在路上。“在路上”是一种自我告诫的意识,一种忘我追逐的态度,更是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毛放,张锦堂,金礼福,等.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