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篇1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

  1、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景。那么我们该怎样办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克制自我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坚持冷静.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便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当时头脑发热,将学生训斥一番,只会构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不会到达应有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学生后面精彩的发言,不会看到他们那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是爱动脑、爱观察的

  2、“人究竟是怎样来的?”“母亲为什么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母腹中

  的胎儿是否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利用了课件、图片让他们了解了整个过程,但孩子们还是有些懵懂,所以这一环节还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如果课前让孩子们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来理解或许课堂上会简便一些。

  所以我觉得课内外结合,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课外获取的信息,这样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长期坚持,循环往复,经过艰苦磨砺和用心领悟而来的。它像一个人的语感一样,是属于个性化的范畴,是一种驾驭课堂的随机应变的本事。所以,它不仅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开阔的心胸、敏捷的思维、丰富的阅历、迅捷的反应力等。最终,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我认真地读了三遍,我的兴趣点集中在“进化论”和“胚胎发育规律”上,总是想着:小时候关行的梦是不是真的与人类进化过程中“鸟”有关?母腹中的胎儿怎样再现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于是我上网查找了胎儿发育过程的相关资料,阅读了进化论的相关资料。作者童年天真可爱,爱寻根究底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发现课文的语言是那么幽默,那么富有童趣。

  那么,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过程会是怎样的呢?我叫了班上好中差三位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理解,同时又和我一样,对“胚胎发育规律、进化论”等问题充满了好疑惑与好奇。于是我思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童年的形象,怎样把课文的理解与语言的感悟融为一体?最后,按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以“发现”为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养成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同时,透过课外知识的补充阅读,满足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进化论的相关知识。以“形象”感悟为线索,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体会费奥多罗夫童年天真可爱的形象,享受童年发现的快乐。读通了课文,理解了字词和课文资料,而且培养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学得扎实到位。透过对作者童年形象的感悟,欣赏了课文的语言特色,透过模仿课文说自己童年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较好地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3

  这是我第二次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备课时,第一次教学这篇文章的种种不足就浮此刻眼前,因此,无论是对教材的分析,还是对学情的估计,我都进行了较为周密的思考,盼望能有所突破。

  也许是准备充分的原因,前面的课堂效果较为理想,我心中颇为得意。没想到,意外出现了。当我问:“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我预先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我立刻想到“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讲到:“小时候呀……”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慢慢地嘀咕开了。但这时学生说出的发现多是用眼睛看到的,这种状况下,我让学生回忆课文,让他们说说作者的童年发现是什么,是用什么发现的,从而让他们明白发现能够是用眼睛看,还能够用耳朵听,甚至能够用脑子想。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是多角度的,对他们的观察潜力、写作潜力的提高都将很有作用。课堂中的这个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状况,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务必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持续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能让灵感在刹那间迸发出

篇2

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内容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呢?有的老师也认为内容多了,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多。因为课文的第一、三自然段一共才五句话,涵盖的知识点不多,又已经学过第一课时了。本堂课的难点与重点就是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在学习本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中心句:“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再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找出关键词句,写出简短的批注。接着让学生就最难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探讨;最后全班交流。

其次反思学生的差异

1、课文大体内容及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甲班学生百分之九十五能正确听写:弥漫、笼罩 、淹没、水汽、雾气 、凝结。乙班默写全对的只有四五人而已,能较完整说出课文内容的也是寥寥无几。从这可以看出两班学生的基础有所不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有差异。

2、自学及小组合作情况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我梳理出以下山歌问题: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中2——8句,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关键词句处作批注:①雾气从哪儿来?用笔圈出来。②当气温下降时,雾气会有什么变化?用横线标出描写雾气变化的语句,并用标出雾气变化的动词。③雾气是怎样凝结成雾凇的?用波浪线标出,并用标出体现雾气凝结特点的词语。此学习要求一出示,甲班学生暗自发喜,埋头就边读边写或画起来了。几分钟后,发现学生都能自己用笔圈出雾气是从哪儿来,用横线标出描写雾气变化的语句,并用标出雾气变化的大部分动词。用波浪线标出,并用标出体现雾气凝结特点的部分词语。而此学习要求让乙班学生感觉茫然,似乎不知从何下手。老师不得不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的“读书要做记号”,然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下勉强标出语句。小组讨论时,甲班能就较难的②③小题展开探讨,所有问题获得比较完满的解答;而乙班小组长不知自己该干啥,组员也不知如何探讨。小组探讨流于形式,能解决②③小题的只是少数的优秀学生,而他们似乎也不想与身边人分享成果。甲班的交流酣畅淋漓:学生积极踊跃,朗读声情并茂;乙班的交流则成了老师与优等生的对话,朗读时常出现卡壳。由此可见两班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平时学习方法也不同。

3、对待作业的差异

篇3

一、单元主题词呈现

二、比较概说

苏教版教材在七、八年级都有单元主题词,共24个。而在九年级的各单元之首,换成了学习方法指导,当然,这些学习方法的命名,也是值得玩味的。北师大版则是始终如一,共36个,

主题词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一种概括提炼,因此,它应该是非常凝练的,并且非常鲜明,吸引眼球。比较两套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苏教版的主题词比较平实,如“动物世界”“人与环境”“童年趣事”“道德修养”“事理说明”等。它是对单元内容的直接解说,缺少让人品读玩味的东西。从主题词就可以看出单元的内容。譬如同样是科学说明的内容,七年级的主题是“关注科学”,八年级是“高新科技”,这就表明其内容的区别。同样是写童年,七上是“金色年华”,七下是“童年趣事”。可能突出的是“金色”与“趣事”上,则似乎难以区别其本质。北师大版的主题词则不同,它表现出一种诗意、一种大气、一种寻味、一种思考。譬如,“秋目撷英”“斑斓春色”,一种诗情画意。“仰望苍穹”“千古涛声”,一种豪迈的高远感,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一种时空的穿透力。“天人对话…‘叩问月亮”,一种探索,一种追寻。“幽默三昧”“性灵愚慧”,给人的是思考寻味。同时,许多主题词很有时代精神、如“红色经典”“精神家园”“心灵净土”,体现出一种时代价值的取向。如果我们把两套教材相同内容的主题词比较一下,又会有所发现。譬如,写童年生活的,苏教版为“童年趣事”,而北师大版为“童年梦痕”:写人物的,苏教版为“人物风采”,北师大版为“慷慨正气”“伟岸人格”:科技说明的。苏教版为“关注科学”,北师大版为“科学之光”“当代视线”等。北师大版的主题词更为出色,给学生一种诗意境界的创设,一种积极向上力量的引导,一种与时俱进的影响。

三、单元主题及主题词的思考

主题单元,是课文编排的一种理性选择,人教版、语文版也都是这样。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编排课文,可以在学习的内容上相互补充,放大了学习的效益。但遗憾的是,人教版、语文版教材都没有提炼鲜明的主题词。虽然人教版也暗示出单元主题词,但没有明确标示出来,而是在单元导读中,让读者来提取。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都是“人生”,且单元内容是有所侧重的。第一单元是追求美好人生,第二单元是人生的理想信念等。但没有一个醒目的主题词提挈。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而语文版虽然也是主题单元,但没有主题词,这是教材编者需要思量的。

一个鲜明凝练的主题词,是这个单元内容呈现的第一道风景线。就像一部影片一样,一个好的片名。在片头推出来,一下子就映入了观众的眼帘而刻印在心里。如果一个单元的主题词,在单元课文的前面,用诗一样美好的词语提炼出来,再用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形式(现在都是印刷体)展示出来,那一定会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力,一种阅读观赏的享受。在这个主题词的引领下,让学生走进单元课文。走进自己的阅读空间,这也是一种阅读的意境啊。而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后,再回头品味单元主题词,也许对它有更新更深的认识与体验。譬如,在对北师大版的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学习后。作品所描写的童年生活,鲁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的那些生活与学习片断,确实如梦一样渐行渐远,成为历史回忆的印记,而“雪地贺卡”,又以另一种境界唤起学生的童心。这些内容展示出不同时代童年的不同体验。而这个单元的主题词。就是让学生重拾童年的梦想,重忆童年的时光。这是一种诗意的唤醒。

篇4

关键词:成长记录夹;评价;记录;学生;成长;指导;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10-02

成长记录夹有利于操作和保存,已成为课改中广大师生越来越重视和乐于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收集学生的作品、成果等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小组成员的共同评定达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方式。

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明确认识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逐渐从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转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建立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互融合的评价模式,明确了创建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夹的目的:描述学生的进步;展示学生的成就;评估学生的状况――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表现水平。

要发挥成长记录夹的作用,就必须使教师理解学生成长记录夹的价值:

1.成长记录夹评价并不是在给学生一个成绩、排定名次,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群体的位置就行了,而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看待,注重学生对自己的进步作出判断。

2.在使用成长记录夹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自己所提交作品质量的最终裁定者,并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以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教师在明确了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夹的目的和完全理解学生成长记录夹的价值后,就会接受并真正实践学生成长记录夹对学生的评价。

二、加强指导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学生是成长记录袋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袋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这也说明学生是自己成长记录夹所提交作品的质量和价值的最终裁定者。但这并不是否定和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更应该给学生以明确、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精心选择自己的作品放入成长记录夹中,以服务于评价的特定目的,从而使成长记录夹真正成为学生个人成就的描述,成为学生的自画像。

2.成长记录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而记录夹的创建、内容的收集整理都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记录夹的目录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拟定,统一记录夹的内容。中、高年级可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增减,鼓励独特的创意。

(1)自评卡。用来记录学生一个时间段内的优缺点,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缺点是不是克服了,改进目标是不是达到了。

(2)评价卡。里面有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以及自我反思等内容,是及时、全面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过程的有效凭据。

(3)荣誉卡。里面装有学生评比情况和平时学校或少先队组织各类活动的获奖证书、奖状、喜报等。

(4)阅读卡。学生通过看电视、课外阅读等渠道,看到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介绍、名言佳句、优秀片段、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以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

(5)作品卡。让学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作文、图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只要是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作品都可收纳。

(6)测试卡。各学科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实施的阶段性或综合性测试评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把各类内容用好听的名字命名,如:高年级组把阅读卡命名为“我读书,我快乐”,把作品卡命名为“我耕耘,我自豪”等,并配上标新立异的彩图,这样就给成长记录夹增色不少。

三、定期展示

1.定期展示、交流。每月让学生整理一次成长记录夹,并在班内进行展示评比,看谁的记录夹丰厚了,谁的记录夹有精华了。让学生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收集成长记录夹的资料不是目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还要尽量和他们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

学校每学期至少搞一次学生成长记录夹的展示评比活动,这无疑是最高奖项了。

2.充分发挥记录夹潜在的教育功能。学生每月将记录夹带回家,让家长填写评价卡中的“家长评价”。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

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表现好,谁的进步大。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3.更新记录夹的内容。成长记录夹不能是作品的堆砌,不然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大堆垃圾,即使有珍珠也会被埋没在垃圾里。

在创建成长记录夹时,要注意不断地替换更新,有选择地保留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有些自己觉得不再有意义的部分就可以淘汰。

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和评价自己,同时也要懂得欣赏自己和悦纳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篇5

[设计背景]

班级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如先读封面,再读目录,回顾主要内容,点击主要人物,最后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程式的固定,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但同时也让学习没有了意外的惊喜。而没有创意的教学极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从而失去探索的欲望。所以,笔者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走进一本书,即让书与人生链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城南旧事》是一本讲述林海音童年故事的成长小说,贴近学生的心理。尽管它的年代有些久远,可是童年的心理历程都是相同的。站在童年的角度,我们可以探寻些什么成长的话题呢?笔者开始搜索一些资料,开掘出“送礼物”“帮助别人”“友谊”等话题,打通书与现实的壁垒。让孩子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自己,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增长生活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以《城南旧事》为载体,开掘出聊书话题,让学生体验聊书的快乐。

2.以成长为主题,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成长的感觉,直面成长的困惑和问题,获得成长经验。

3.在聊书中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构建自己的思想,获得心灵的成长。

[教学过程]

1.谈一谈阅读后的感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聊一聊V城南旧事》。告诉大家,你喜欢读《城南旧事》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这是一本读来有趣的书。

生:喜欢,这是一本语言朴实、读来有真实感的书。

生:喜欢,主人公小英子很有同情心,善良,很有好奇心,感觉她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师:其实,喜欢一本书的理由有时很简单,一句话,一个故事,或是因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可以说,《城南旧事》就是作者林海音童年的成长史,这样的小说也叫成长小说。阅读这样的小说,其实也就是在阅读我们的童年,感受我们的成长。

(设计意图:阅读后用一句话、一个词来谈自己的感受其实是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阅读,提炼自己的阅读心得,是把书读薄的一种训练。)

2.比一比童年里的不同

师:童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人生阶段,它的独特和丰富往往在比较中才能更好体会。让我们开始第一个话题。

(1)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交流。

预设:相机追问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师可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环境就可能有不一样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的路径来思考童年,读者和故事就容易产生情感融合,使学生在梳理中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在无形中获得阅读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3.聊一聊成长中的经验

师:但不同的人也许会遇到一些相同的成长困惑。课前,老师做了调查,发现同学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困惑,如:34.29%的同学会有“送礼物”方面的困惑;22.19%的同学在”帮助别人”时遇到困惑;34.29%的同学常常有“交朋友”方面的困惑;还有4.3%的同学有其他的一些生活困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城南旧事》会给你一些经验和启发。下面就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重新分组聊一聊,最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成果。

学生分组热聊,教师巡回,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一组聊书,最后组织全班逐一交流各个话题。

预设:

师:聊完这个话题,你对送礼物有什么新的想法吗?生交流,略

师:我有一点想法,想听听吗?你送的礼物可以是朋友需要的,如手表、衣服;也可以是自己最珍贵的,如象牙小佛珠,或是你的朋友很喜欢的一样东西,如西瓜灯;还可以是自己有而对方也喜欢的,如宋妈老公黄板牙送的挂落枣。当然,礼物有的贵重,有的普通;有的稀罕,有的寻常。送礼物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地、真诚地来表达你对朋友的情谊。“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就是说明这一点的。

预设:

生交流,略

师:看来帮助别人,有时会越帮越忙,有时会惹祸上身,像妈妈照顾兰姨娘,差点让爸爸移情别恋,给家庭带来麻烦。有时好心办的不一定是好事,如妞儿和秀贞相见了,结果在去寻找思康叔的路上,惨死在火车轮下。帮助别人要注意方法,也要量力而行。但是朋友有困难,一定要伸出援手。

预设:

生交流,略

师:交朋友,不一定都是交同龄人,如可以交比自己年长的,如秀贞、厚嘴唇青年……这些人在别人眼里都是些与众不同的人,但英子还是与人为善。当然跟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一定是心情最好的时候,如英子看到妞儿身上被她爸爸打出的伤痕,伤心得都想哭了。更让我们认识到:友谊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是有点复杂的,需要我们好好去体会和对待。

(设计意图:怎样读书?这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这三个话题,使学生在书与现实世界中往复来回,连通起读书与生活,乃至人生的关系。引导他们在书中寻找童年智慧,获得成长启迪。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

4.人总是在离别中成长

师:英子在成长中还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你对”离别”是怎么看的?

生:我觉得每一次离别都让人很难受。

生:有的离别是暂时的,有的离别却是永远的。那种永远的离别很让人伤心。像英子爸爸的离世、童年的逝去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

师小结: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无论是一段时间的分离,抑或是永不再见的分别,都会令人感伤,但每一次离别都会见证你的成长。离别在所难免,让我们珍惜童年,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经历的每一件事。

(设计意图:离别是这本小说不可回避的主题,结课时轻轻叩击它,把阅读感受的触角深入小说的深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能力都是一个提升。)

[课后反思]

1.阅读思辨力的拔节成长

阅读的质量,既体现在对书本内容的识记把握程度上,更体现在思考上。本次教学中涉及的几个话题,都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思考:链接现实、结合自身的辨别性思考。这种思辨在学生阅读实践中都是极其缺乏的。从学生对几个话题的探讨来看,他们确实都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了不同的收获。尽管由于他们阅读深入不够,很多思考还比较肤浅,但是这种思辨的开始就是一种拔节成长。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思辨力之后,我们才能宣布阅读指导是有效的。

2.话题探讨力的可贵历练

篇6

一、 现状反思

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上缺乏创新。习作前,学生习惯于等着老师先指导一番,因为有些学生不知写什么,或者肚中有东西却“倒不出来”,老师给予帮助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指导却是值得讨论的。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创新,往往遵循着陈旧的套路:先是审题,再交流选材,后介绍准备怎样写。教师看准时机把要求、提示,甚至优美词语写到黑板上,等学生真正提笔习作时,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这样的作前指导,不能说完全多余,但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束缚:我选什么,才符合老师的要求,没有自,无法展现自己的个性:怎样写,才能得到老师的赏识,没有创新意识,无法张扬自己的个性……作文时,学生瞻前顾后,没有热情,没有灵感,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二、 行为跟进

《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习作前,教师可以先指导,但不是讲什么知识、技法,而是通过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想说,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还习作教学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我对学生的作前指导一般做法是:

1. 变换指导方式,让学生想写、愿写。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作前指导课,他要让学生写动物,指导的重点是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具体。课前这位老师准备了一只宠物狗,上课时,把狗放在教室里跑一圈,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正当学生看得高兴时,教师把小狗收在一只纸盒里,然后让学生说说小狗的外形。因为刚才光注意它怎么好玩,没注意它的外形,所以学生很少有说完全的。此时学生产生了想再看、非看不可的强烈欲望。火候到了,教师改变指导方式,提出观察的要求,然后再放出小狗,让学生看个够。这节课,教师充分考虑到学习兴趣的前提作用,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上了学习轨道,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想写、愿写。这样的指导,营造了快乐的氛围,唤起了学生自主观察、写作的欲望,教学效果很好。

2. 取消技法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 人的学习和发现学习。作文学习固然需要“接受”,但靠“讲”显然不够。作文的过程是学生情感、认识等自然“输出”的过程,因此作文本来就应该少一些“规矩、要求”,多一些自主选择题材、自由习作的空间。为了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我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在作文教学时就取消技法的传授,开头不会写,就不要开头:题目不知道用什么好,就不要题目。这样让学生放开手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渔场才能建构起来。例如,指导学生写童年时代最难忘、最有趣的事这一题材的作文时,可以发动学生征集他们最有意思的照片,让他们从实物投影中看到自己被放大的童年,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己尘封的记忆,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性,挖掘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篇7

这就是天元区滨江小学。

日前,记者专程走访了这所正在完美蜕变的幸福童年学校。

校长生日。成了幸福童年校园建设的节点

农历2009年12月19日,接近寒假,寒风夹雨,这一天也是新校长何利到任滨江小学近一个学期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与往年生日不同,她的心中大雨滂沱。

事情还得从湖南省均衡教育现场会说起。

2009年下半年,滨江小学搭上了省合格学校建设的头班车,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观。寒假前何校长得到一个偶然的消息,天元区教育局将在次年三月份承办湖南省均衡教育现场会,已提前进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内四个承办校,有一所因客观困难不能参加。如果滨江小学能搭上这班车,顺势改造,将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啊!何校长既兴奋又忐忑,她摸清了情况之后,心里有了明确的思路,马上向区教育局提出了“创造条件上”的申请。可是,当她兴致勃勃来到区教育局,得到的却是“滨江小学暂时不搞”的一纸批文,热切的期待被泼上了一瓢冷水,她走出教育局大门,不想回学校,在大雨中漫无目地徘徊,泪水和着雨水流淌。要知道,若再缓一年,学校就会失去一年的发展机遇。时不我待,不能轻言放弃。当天下午,她鼓起勇气走进局长办公室,再次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校园文化强校的思路,最终,局长被她说动了。

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滨江小学很快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从2009年至今,学校已投入200多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全面提升,高品位的功能室、先进的会议视频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交互式电脑电视触摸一体机、校园全覆盖的班班通,以及“以爱育美,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方便齐全、布局精美、温馨典雅的成长环境。2012年,天元区人民政府再度斥资750万元,着手重建滨江小学综合楼,今年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不仅能实现6个班270个学位的扩容,还为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绿色童年校园提供更好的办学条件。

副校长张涧欣于2002年来到滨江小学工作。她见证了现任校长何利带给学校的巨大变迁。说来也还真巧。细心的张涧欣发现,滨江小学的每一个重大日子,恰好都赶上了何利的生日。均衡教育现场会校园文化工程的正式启动,改扩建综合楼奠基开工仪式,都刚好是在何利生日当天举行的。“学校上下都感谢上级派了这样一个充满智慧、温文尔雅、静心办学的好校长,是她带领滨江小学走出了低谷。”张涧欣饱含感情的一番话,竟然让何利流下了感慨而欣慰的泪水。

鲜活课程,成了增长师生生命能量的舞台

张涧欣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音乐老师。“尊重、保护、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我们的一贯坚持。”她讲了这样一件事情。2010年暑假军训期间,五、六年级的学生反映“一军训就总是站军姿,太乏味了”。她清楚,孩子们希望有新鲜的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孩子们对军训教官休息时耍的一套搏击操很感兴趣。她灵机一动,尝试着先让孩子们学几个动作,竟然颇受欢迎。于是,她让军训教官先把动作要领传授给体育老师,再逐一教给孩子们。当天,记者一行在学校操场上,观看了男生搏击操表演,孩子们所表现出的那种精气神,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在开足开齐学科课程的基础上,除了男生搏击操课程,滨江小学还增设了阳光体艺、女生腰鼓、国学、写字、口语、思维训练等课程,形成了生动鲜活的课程体系。男生搏击操、女生腰鼓、国画等已成为学校的精品特色课程。

学校一直在尽力拓展、丰富课程体系。2010年下半年,滨江小学开设了以“大众、大家、大学”为宗旨的滨江讲堂,迄今已开办至第17期。教师们登台论道,谈古论今,纵横捭阖,成为滨江小学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的选题不拘一格,包罗万象,比如《中西文化的差异》《服饰的巧妙搭配》《阅读:守住心中的一股清泉》等,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视野,也引发了师生们的反思。

对于各类课程评价标准,何利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腰鼓、搏击操等活动课程的评价,一定要有这三项内容: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创新性。她说,这既是老祖宗有教无类思想的落实,更是滨江“美美与共”文化的体现。

当然,衡量一门课程开设得是否成功,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学生会用学习表现和学业成绩给出答案,家长也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学校。

采访中,我们随机选择了几位到校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进行座谈。

五年级二班学生朱雅妮的妈妈说,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女儿喜欢上了吹笛子。朱妈妈发现,这不仅没有影响女儿的学习,反而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更好地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更让朱妈妈感到惊喜的是,有一天女儿竟然主动翻出《弟子规》读起来,还写下了读后感。“看来,在学校浓郁的阅读氛围的熏染下,女儿确实喜欢上了阅读。这一定会让她终身受益的。”说起这些,朱妈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彬彬的父母自小离异,和爷爷一起生活。彬彬自幼患上了自闭症,6岁时被送到滨江小学随班就读,至今已有5年时间。“孙子喜欢在课堂上捣乱,有一次甚至将教室墙壁上刚刚贴好的立体字给掰掉了。”提起彬彬给学校师生带来的这些困扰,爷爷有些歉疚,但当他说到学校师生给孙子的关爱时,他又显得那么欣慰:“何校长和全校师生从未对我孙子区别对待,他们极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且耐心地教育培养他。现在彬彬基本上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节奏,语言沟通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提高。每逢寒暑假,彬彬都会经常嚷着要到学校去,因为学校里有真正关心、爱护他的老师和小伙伴啊!”

活力教育,成了引领师生快乐成长的风标

“如果说孩子的生命个体如同小草树苗,那么,小学校园就应该是这些小草树苗生长的庭院,庭院里不仅应该土地肥美,风调雨顺,还应该自然灵动,别有情趣,处处弥漫着草长莺飞的生命气息。唯有这样,教育才能成为顺应生命生长规律、有道德有良知的教育。”何利的工作簿上写有这样一段感性的文字,道出了她对“绿色校园”的理解和向往。基于这样的认知,她提出了“童年第一”“以爱育美、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建设绿色童年校园的目标,大力推行活力课堂改革,至今已有3年多了。她说,现在特别喜欢在校园内行走,看到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孩子们喜欢的韵律、涌动着生命的欢欣,她内心充满了喜悦。

不光是何利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在滨江小学采访的短短一天时间里,也一直被孩子们身上进发出的热情、率真、快乐所感染。

在滨江小学的活力课堂上,这种感受尤为深刻。

我们随机听了五年级二班的一堂英语课。授课女教师名叫肖璇,曾多次在国家和省级竞赛、赛课活动中获奖。她的课堂紧凑和谐、活力四射,有很强的内在韵律感。肖璇当堂讲授的是Unit3 My birthday。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年中的4个季节、12个月份的英语单词,每个月当中每一天的序数词运用,以及对“Ishis birthday in……?”“what’s the date?”两个句子的熟练运用。其间,肖老师巧妙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角色展示等口语训练以及听力训练环节。整堂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主动学习、思考发问、踊跃答题、认真互动,肖老师只是在关键节点或连缀,或引导,或修正,或小结,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当3个学习小组的比拼即将分出高下之时,课堂内的竞争几近白热化,学习气氛也被推向。

教研主任谭建红告诉记者,学校实施活力课堂改革,其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这与学校“童年第一”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3年多来的活力课堂改革,学校始终没有偏离这个宗旨。比如,学校研究的“任务驱动・三学两测”教学基模牢牢抓住了两个维度的实践:如何给学生提供有趣、有价值、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动机;如何科学指导学生达到“会学”的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两个维度的考量,突出了“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了每一个孩子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权利,符合童年身心发展规律。

在滨江小学,不光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活力进放,校园活动也是异彩纷呈。“花开艺苑周周秀”就让我们感到惊喜连连。

“花开艺苑周周秀”,是滨江小学的一个特色校园文化展演品牌活动。学校办公室主任兼大队辅导员郑文芝介绍说:“花开艺苑周周秀”始于2010年上半年,每周五在学校的雅趣园举行一次展演。一般包括诵读类节目,唱歌、舞蹈、独奏等艺术类节目,创新类节目,比如时装秀、魔术、三句半、相声、小品、轮滑等。这不仅是全校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学校检验绿色校园建设成果的平台。”

其实,在何利到任滨江小学校长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学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合格学校的创建验收,构建了科学完备、生动鲜活的课程体系,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仍然上不去。2010年,学校还遭遇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篇8

而我最近执教的一次公开课,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我所执教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的《动物说话》一课,虽然在课后大部分听课人员给予了教学环节设计缜密、教师教态自然、综合素质较好等评价,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听课者认为本节课最大的缺陷是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没有“管”住学生。临近下课六分钟是本节课的一个互动环节,老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并按节奏模仿一下它们“说话”的声音,顿时教室内“叫声四起”,有的模仿老虎,有的模仿狮子,有的模仿小狗、模仿小猫……每个孩子都很兴奋,积极参与其中,不难想象当时教室的“热闹”场面,正是这一环节引起了听课人员的不满。有人评价“这是上公开课,纪律最重要,学生不能太随便,该说要说,该管必管”。这种观点我并不反对,问题的关键是对于音乐课来说要怎么把握 “活”的尺度,怎样才能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中,来自吉林省的于天老师讲授的《打字机》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天老师幽默的表情和语言使全体学生一下子“活”起来,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虽“活”得过火了一些,但最终孩子们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很好地记住了音乐的旋律,进行了歌词的创编。这节课没有按照常规的课堂模式去讲,听课的老师对这堂课的评价也是褒贬参半,这也增加了我对公开课“活”与“乱”、“严”与“死”的关注。

音乐课,应当有张有弛。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然生成的环节是课堂的亮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怕乱,将这一环节省掉,或是改为教师“一言堂”, 那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将是莫大的损失。

有这样一个故事曾令我感动很久。一位访美学者记录了一堂美国小学自然课上的情景:一上课,老师捧了一个纸盒子走进教室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同学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作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旁冷眼旁观。时间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好不容易每人领到一条蚯蚓并放到了自己的桌子上,此时教师开始让学生观察蚯蚓的特性并作表达,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发现蚯蚓会爬。”

另一个学生纠正说:“老师,蚯蚓是蠕动。”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蚯蚓没有脚。”

“很好!你很善于观察,用词也很准确。”

又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发现蚯蚓是咸的。”

“哦,你怎么知道?”

“我用舌头舔的。”

教师说:“太好了,你不仅用眼观察,用手触摸,还用味觉。”

第四个学生说:“老师,我发现蚯蚓的生命力顽强。”

“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我拴了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这对于我们中国的家长和教育常规而言是多么不可思议啊。而此时,那位美国老师庄重且激昂地对这个学生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在被问及课堂中为何不采用一只蚯蚓做示范而采用把蚯蚓发下去的方式时,那位任课教师对不甚理解的听课者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多么让人震撼的回答。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不难想象为什么自认为基础教育远远高于美国的我们,却在高等教育上始终与之无法抗衡。

就在我的那节公开课后,几位平时关系很好的朋友告诫我:“你应该在上课之前严肃地告诉孩子们有人听课,都要好好表现,要遵守纪律”;也有同事劝我:“听课人员的不满可能是拿你的课和学前班孩子的课做了比较。前几天他们在听学前班孩子上课时,孩子们都十分规矩,听讲时都是手背后坐好,起立到前面参与活动时也都是将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40分钟都这样吗?”我惊讶地问。“是呀!”同事很坚定地回答我。我十分诧异!学前班5、6岁的孩子手背后坐40分钟,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也不清楚当我真的把“有人来听课要好好表现”的理念传达给孩子时,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怎样的成长痕迹。

这堂课也引起我对以往授课的追忆和反思,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在讲授一堂高中音乐公开课时的情景(以前曾任教中学)。当时任凭我如何启发、如何激励,学生中却极少有人能表现得热情洋溢。同学们的热情到哪去了?而这次的课又让我为难了,我真的应在课堂中将孩子们刚刚被激发起的兴趣扼制住吗?我真的能只为了课堂中所谓的严谨、整齐而忽略了孩子们身上最本真和质朴的情感流露吗?

这种困惑伴随我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一次大型研讨会上,偶遇了一位知名学者。我抓紧机会求教, 她说:“观念决定行为,你希望你自己的孩子接受哪种教育?” 是呀,我何尝不希望我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此后,我坚定了信念,无论听课人员给予我怎样的评价,我都会在上课时愉快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的表现是出色的,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这些经历激发了我更深刻的思索:音乐课到底要给孩子的是什么?翻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段话映入眼帘:感受与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无论哪个学段的音乐课,都应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放在首位。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通过聆听、学习,那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恰当地遏制学生的情绪表达,学生的情感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试想如果从低年级起,我们对于课堂的要求就因为怕“乱”而不敢放手,孩子们将失去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童年,而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时,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

因此,作为授课教师或听课者,遇到所谓的“乱堂”时,我们不要紧皱眉头,而是更应睁大眼睛,关注和思考“乱”背后的意义。如果“乱”是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那“乱”的结果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乱”的深浅就已经成为衡量课程好坏的重要尺度;如果“乱”是为生成而“乱”、为实践而“乱”、为感悟而“乱”、为灵动而“乱”,那教师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成为其智慧的体现。

把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以学生为本的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艺术教育的氛围,让艺术教育的鲜活和灵性深入师生心中,我相信公开课也会更实在些,评价公开课的那些“规矩”肯定也就不会夺口而出了。

篇9

关键词: 《竹影》教学 文本解读 独立性

一、案例背景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朴实无华,充满诗意,富含哲理,给人很深的教诲与启迪。此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课本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该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竹影》一课的教学,无论是教参,还是课外提供的资料,都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感受竹影及中国画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留恋这两个方面。更有某些老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感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即所谓的神似和形似的差异。

我在研读课文和相关背景后,被这样的文本解读产生两点质疑。

(一)此文真的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吗

此文选自《少年美术音乐故事》,是丰子恺先生应开明书店之邀,在1937年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种“艺术启蒙连环故事”,虽属虚构作品,然而生活实感颇强,它用第一人称,分别讲述姐弟俩接受美术和音乐启蒙教育的经历,渗透丰子恺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其实此文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散文,只能称为故事,因为从丰子恺的其他的回忆性散文中可知,他父亲其实是很不喜欢丰子恺画画的,所以幼时的丰子恺对父亲一直非常惧怕。文中的父亲可以说是丰子恺本人的化身,而文中的孩子据丰子恺的子女们回忆,大概是以他们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为原型的。因此,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绝非表达对童年的留恋,而是用故事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启蒙。

(二)作者真的认为中国画比西洋画更具有艺术美吗

姑且不论西洋画也有写意,中国画的工笔追求形似,就从作者的经历看,他虽是“中国漫画第一人”,漫画笔法简洁,意蕴丰厚,但他曾师从李叔同,后又东渡日本系统地学习过西洋画,在二十年代还出版过《西洋名画巡礼》一书。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断然不会随意地褒贬哪种艺术形式,更不可能给幼小的孩子传达这样狭隘的艺术观。文中将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比较,恰恰是为了启发孩子感受艺术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有了这样的思考,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美学启蒙呢?现将笔者关于部分重点内容研讨的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二、案例描述――课堂教学实录

(一)孩子天生是美的发现者

师:丰子恺曾说:“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犹之一块洋钱,在我看了立刻想起这是有效用的一块钱,是谁所有的,与我有何关系等等;而在他看了,只见一块浑圆闪白浮雕,何等美丽!”(展示幻灯片)看来,在丰子恺看来,孩子天生具有审美的心灵和眼睛。

请大家阅读1―3段文字,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孩子发现了哪些寻常事物殊的美?

(师展示问题幻灯片)

生1:我找到了第二段的“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这一句写出太阳像我们孩子一样,非常活泼,是一跳一跳地沉下去的。

师:为什么用“一跳一跳”这个词?

生1:我觉得是因为我和弟弟看是非常仔细,所以虽然日光的变化非常微细,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而且我们更富有童心,感觉太阳是一跳一跳的。

师:难道只是因为有童心,就可以说是“一跳一跳”的吗?我们通常都是说“缓缓的”,对吧?你再看看前文,哪句话让你感觉到这里用“一跳一跳”其实是独特而自然的?

生1:是前面“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乏了油的灯,灯光就是感觉一跳一跳地渐渐减弱的。

师:可见孩子不仅对夕阳下山着迷,平时也曾对油灯着迷,也许曾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着油灯乏了油,是如何挣扎地发出光来的。所以此刻,他能迅速地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这种稍纵即逝的美,就这样被孩子们敏锐地抓住了。

生2:我找的是第二段中的“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句话中“暖色”是指刚才一跳一跳的阶段夕阳的红光,还是有一丝暖意的,而现在是月光,通常我们说“月光如水”,还是有些清冷的。所以是“暖色”变成了“寒色”。

师:那“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如何理解?

生3:“长音阶”括号中注明是“大音阶”,在音乐中,大音阶的音调通常是比较高亢的给人明朗的感觉;而“短音阶”又被称为“小音阶”,小音阶要稍微低沉一些,给人黯淡的感觉。这是用听觉上的感觉来写视觉上的感觉,是“通感”。

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看来,储备一些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来齐读这一句,感受孩子们眼中独特的美。

生4:我还发现了第三段中“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里描写月光透过竹叶把光映入我们眼帘的景象写得非常好。首先,“隐”写出了月夜的清静感,“切”写出了竹叶的茂密,“闪烁”是因为竹叶在随风摇动,所以有时候会把月光遮住,有时月光又会露出来,我们又仰着头直视着月光,自然就是“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这句话其实不仅有竹之美,月之美,我觉得还可以感觉到风之美。

师:是啊!如果是渐渐下沉的夕阳,还是缓缓升起的月亮,这些寻常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有着别样的美。孩子们原来天生就是美的发现者,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聆听,愿意给时间让自己和自然亲近,根本不需要人教,你也能发现自然界无限而独特的美。

(二)艺术启蒙是审美的教育

师:在孩子们发出疑问“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之后,真是传授画竹技巧的好时机呀!爸爸有没有立刻传授画竹的方法呢?他是怎么回答的?

生齐读文中爸爸的回答。

师:爸爸的回答中有没有讲具体的技巧,他讲了什么?

生5:他没有讲具体的技巧,只是告诉孩子们,要注意选择,注意布置,注意方向、疏密、浓淡、肥瘦。这些只能叫原则,不能叫具体的技巧。

师:说得很好!爸爸是在强调选择和布置,强调要表现出感知到的竹叶之美,至于技法,那其实是次要的。接着,孩子们又有疑惑了,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爸爸是怎么回答的呢?他那段话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生6:爸爸认为中国画和西洋画不一样,西洋画重在形美,中国画重在神美,所以中国画多用墨笔来画。

生7:爸爸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像照相就强调它在形式上和原物非常一致,当然也要选择觉得美的方面来表现。而符号可能更代表的是一种意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表现一种内涵。他要告诉孩子们,中国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不一定是外在形式上的美。

师:中国画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是物内在的美,还是人内在的美?

生7: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人通过画传达的美好的情感,一是画给人带来的美好的情感。

师:这就是“神”!发现时是感知事物内在的美,轮到落笔时,就不要在意事物外在的形,索性选择和实物相去甚远的墨笔,甚至朱笔,着重表现生命的美。使画者和观者,都不再拘泥于形上,而在所表现的神韵上。可见,爸爸对孩子们的艺术启蒙,自始至终都没有落在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而一直在强调艺术最终是为了表达对美的理解,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其实都是如此。

三、案例反思

如何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也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他们总以为,课文和教参已经规定了如何读,甚至规定了如何教,只要照参说话,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但是,新课标提倡要养成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我认为个性化首先要求要有独立性,要求学生个性化解读,教师自身就要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怎样才能具备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立场来阅读文本。

(一)读者立场

这是最基本的立场,就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进行陌生化的阅读,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以一个普通读者而非教者的身份去进行阅读,有助于还原最本真的阅读状态,是近乎无功利的阅读。这种阅读,心境尤其放松,在轻松的心境中阅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尤其能够形成最客观的评价。《竹影》本是作者写给孩子们看的,那就把自己还原成孩子,想想作者想用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什么。其实无外乎两点:一是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想去发现;二是谁都有能力来表现美,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

教者最要警惕的是,万不能根据职业的习惯,一接触到文本,就满眼都是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阅读,是极其有害的,会渐渐破坏孩子的阅读美感。殊不知,很多孩子拿到语文书后,会兴致勃勃地翻阅课文,但一提到上语文课,却常常无精打采。

(二)教学立场

篇10

2006至2007年在伦敦所接受的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可资比照中西教育的经验,并触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继续思考,同时对国内中小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产生了更强烈的质疑。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孩子们的玩耍时间越来越少,成绩排名和分数至上愈演愈烈,这些残酷的现实不能不令人生疑: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做着正确的事情?

直觉对我说中国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并且问题不小,因为我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学校的功能变成了灌输“知识”,那实在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自小学至高中只是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话,那么孩子们的品格教育该由谁来负责?孩子们以高分数低品行跨入成人行列,是不是社会的一个灾难?

到伦敦之前,我从事了7年的教师用书出版。那些图书是配合中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供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使用,主要内容均围绕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去伦敦读书原本只是为了了解国际出版惯例,没有想到却导致了我回国后的出版转型。对中国教育的质疑使我对此前所从事的出版感到无趣,因为我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所缺乏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方法,而应是全社会如何来看待和理解“教育”这两个字。

我只是做出版的,于教育其实是门外汉。虽然我上不能影响国策,下不能教书育人,但幸与出版结缘,可以通过书籍与读者们一起寻找更完美的教育形态。2008年初从伦敦返回北京之后,尊师园团队以“尊师园书坊”为书系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深度思考教育、叩问教育真谛的书籍。于是,尊师园书坊既是一个书系名称,也是一个民营团队的出版追求。

对教育多层面的思考和关怀

尊师园团队希望通过出版向读者们推介对于教育有独特见解的作者,寄希望于通过传播作者们的真知灼见,改良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

书坊的书稿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大陆作者的原创作品,二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著作,三是从台湾引进简体字版权。

我们选择书稿的唯一标准是“思考教育”。也就是说,作者是在切实思考教育,并体现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无论这份思考和关怀是从学术角度,还是源自实践层面。

2008年夏,尊师园书坊通过台湾左岸文化引进了黄武雄老师两部作品的简体字版权:《童年与解放》和《学校在窗外》。黄老师所主张的“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解开了我此前苦苦思索的一个命题: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

黄武雄老师在其著作《学校在窗外》中这样说“打开经验世界的同时,必须发展人的抽象能力。抽象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特征,文明借助抽象,从特殊经验去寻找经验的普遍性,再从普遍性回来深入刻画经验的特殊性”,“只要不压抑孩子,让孩子天生的创造力自由发展,同时协助孩子与世界真正联结,孩子的创造力就会随着他的经验世界的拓广,源源不绝,并且变得更生动活泼,创造力也会与抽象能力相互攀结,两相缠绕而往高处提升。”借助黄老师的观点,其实不难发现国内教育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学校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抽象能力。

如果说黄武雄老师是从理论层面剖析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下这些作者则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教育。李雅卿老师的“种籽手记”,林文虎老师的《好老师在这里》,苏明进老师的《希望教室》,李崇建老师的《移动的学校》、与甘耀明老师合著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等书籍中荡漾着的是作者们对于教育对于孩子的满满的爱。这份爱使得他们在教育实践的荆棘丛中摸索前行,用实际行动来体验和诠释教育,并将这些体验和诠释形成文字与读者分享。

《家庭作业的迷思》以犀利的观点、大量数据来颠覆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家庭作业的惯性思维,让读者重新思考家庭作业存在的意义。假如老师和家长对于家庭作业的理解是错误的,那么在真心疼爱孩子希望孩子有好的“前途”的同时,是不是在做着未来悔之晚矣的蠢事?

在书里寻找更完美的教育形态

尊师园书坊希望读者阅读这些书籍之后能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厘清什么才是教育的真义。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教育的过程是无法还原的。如果一个陶瓷在经过了原料选择、素烧、釉烧、彩烧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之后发现是次品,是不令人满意的,大不了砸碎了重新来过。但这无法应用在人的身上。我们是否需要对于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慎之又慎呢?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是否需要一再省思呢?我们是否真的有把握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是优质品呢?如果是次品,责任和后果该由谁来承担?

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小孩子喜欢读书坊的书籍。一位老师在博文中这样写道:“……我为他的阅读很是发愁,可有一次意外地发现推荐给他的《没有围墙的学校》,他看得津津有味,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点,他的需求点就是对自由学校的向往,对被人尊重的期待……”我不晓得尊师园书坊是否适合小孩子阅读。这些图书所展现的教育型态与中国当前教育现实出入太大,我担心会给孩子们带来无谓的心理落差。

如果这些书籍影响到的读者中有一位老师,那么我相信这位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们会多一些快乐。虽然这位老师不见得可以撼动整个教育体制,但是他(她)至少可以给所带班级的孩子们多一些自由的空间。就像上面博文中小孩的心声,这位老师可以稍稍满足孩子们“对自由学校的向往,对被人尊重的期待。”

如果这些书籍影响到的读者中有一位家长,那么我相信这位家长应该不会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孩子未来的安身立命之间划等号,应该会意识到功课的学习不能充斥孩子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孩子们需要时间去玩耍、去接触自然,孩子们也需要时间给自己留白,哪怕是发呆、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