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又一次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在社会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情况显现多样化的当前,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努力。
一、当前中小学生思想状况现状分析
(一)与日剧增的社会压力使中小学生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当今的中小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压力下,中小学生较早的感受到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残酷性。他们有的可能深刻的体会到与同龄人之间生活上的贫富差距,使他们过早的开始考虑自己所要走的路,因此更加重视个人未来的发展。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落后使中小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方式滞后,不能较好的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而这种常规的,一成不变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思想过于程式化,而不会形成一定的习惯方式深入学生的精神思想领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如一味的表面说教,不深入、多层次、多角度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只会让现今个性十足的中小学生产生逆反心里,在心中对这种灌输嗤之以鼻。
(三)过度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使中小学生性格出现缺失。当前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不再使孩子受老一辈的苦,成为了众多家庭养儿育女的基本准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经意的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千万百计的为孩子提供家长能力所及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为了袒护孩子,家长甚至不能够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一味的找各种理由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而开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过分依赖且极度自我的性格倾向,在这些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没有尊重、没有理解、没有包容。
(四)内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改变着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中小学的必修课。学生们在接受科技的先进带给他们生活改变的同时,也被接受着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取向以及道德观念的侵蚀。中小学生处于一个自制力相对薄弱的阶段,往往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拟世界所吸引。中小学生经常会因为好奇而接触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因为没有自控力而沉迷。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会使人长期沦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处于无措状态。人际关系淡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情绪暴躁等行为随之频现,严重的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人。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工作的始终,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真正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使他们意识到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功名上的一得一失,更重要的是长大以后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二)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过去单一、陈旧的工作模式,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推陈出新,真正的从本质上有所转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现存的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平等的交流、友善的劝导是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有效途径,这种方式比过去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组织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文体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提高中小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积极进步的网络环境。互联网自身的健康发展要求网络文化逐步走向积极、文明,广大民众也热切期盼着一片纯洁的网空间,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小学生很大一部分网络文化的受众群体,深受其影响。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效的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坚决肃清网络文化中所存在的负面的、消极的、有危害性的内容,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思想和身心健康的侵蚀。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积极进步的一面,利用其传播优势,使中小学生广泛接受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使其人格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龙进. 简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
[2]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6).
篇2
杨雄:“90后”是“新一代”,因为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中出生的一代人。生存环境决定一代人的特质。所以对于这代人,必须放到时代背景下来认识。
“90后”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受教育环境。
“90后”是“独二代”。父母对他们有更多保护,他们更能体验家庭的幸福与快乐。
“90后”有着“互联网童年”。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开放的文化环境。
他们也有“噩梦”,那就是他们还生活在“应试教育”的余威下。
总体来看,当前社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90后”思想更为开放,个性凸显,最少保守。
中国德育:去年两位北京小学生写的《斗妈大全》在微博和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看完都大呼“了不得!不得了!”。“90后”是叛逆的一代吗?
杨雄:学术界认为“90后”是最反叛父母的一代,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90后”尤其是在大城市的“90后”,他们生活自由而优裕,与父母的关系良好。如果说他们是“反叛”父母,也多是优雅地“反叛”,比如争议穿什么衣服、能不能上网等,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反叛。
尽管这样,“90后”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中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张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在16岁的他看来,成功的标准就是“北京户口,买房,找个好工作”。他曾要求身为普通公务员的父母全款在北京为其买房,并威胁父母不买房子就不读博士。张某是“90后”的一个缩影。“90后”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长大没成人”,二是“知书不达理”。
中国德育:面对“新一代”,很多家长都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90后”的家庭教育遭遇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杨雄:“90后”的家长主体是“60后”“70后”,他们很多人是通过高考改变人生道路的,所以他们一方面对孩子非常溺爱,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他们希望孩子能走他们当年的“成功道路”。这部分家长虽然学历普遍较高,但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经验。他们对子女期望过高,患有“育儿焦虑”。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强行塑造,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轻心理,重脑力轻体力。
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教育,结果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日益严重。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但不是学校的“承包机构”。现在,家庭教育“扬短避长”,教育重点“错位”,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翻版,家庭成了“第二课堂”,家长则成为学校老师的“助教”,对孩子缺乏闲暇教育,孩子于此越来越反感。
隔代教育、单亲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以及网络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也是家庭教育遇到的新情况。
中国德育:家庭教育学校化,这事实上是家庭教育的越位。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在青少年教育中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既要紧密联系,又应相互独立。
杨雄:是的。现实中四者间的关系却并非如此。学校教育被无限放大,家庭、社会、网络教育几乎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尤其是在当前,在“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背景下,一切为了学校教育而服务的思想占据了青少年教育的主流,忽视了各种教育形式的同步发展及各自功能的实现,于是各种教育形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越位――
家庭教育大量承接了原本属于学校教育中知识教育的内容,反而失去了思想道德与个性完善方面的传统“领土”;
学校课堂教学仅从“考试”或“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出发,使得学校教育不仅在内容上有欠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社会教育的内容;
社会教育本应该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作为自身的重要内容,但社会教育自身的内在规模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群体,使得社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形式的网络教育,几乎囊括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在体现其全面和先进的同时,也出现了泛而不专、无法合理定位的难题。
我认为,家庭教育在于成人教育,侧重修身、立德;学校教育在于成才教育,侧重求知、明志;社会教育在于成事教育,侧重合作、竞争。
中国德育: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我社主编袁振国教授有个观点:教育应为学生保留自由空间。他以研究课题为证:世界上100位最优秀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文艺家中,只有科学家明显依赖于学校教育程度与水平,其余名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关系并不显著,甚至无明显“正相关”。因此,在固有体制之外,为学生开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空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合作。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意义何在?
杨雄: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从而大大增强教育实效。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目前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7个小时以上,在社区是2~3个小时(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长些,中学生较小学生长些),其余时间都在家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空白,都将使教育在时空上出现断裂,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机渗入提供机会。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例如,有些学生频繁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最后走上违法道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掌握好学生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地控制好子女的空余时间;社会应规范管理,禁止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学校应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搞好这三种教育的衔接,形成一个大教育系统,才能为中小学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由于教育者同时负责多个孩子,对孩子的个别管理很难照顾到;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管教一两个孩子,负担轻,时间和精力充裕,个别教育容易做到,但家庭教育常带有浓厚的感彩,家长容易把孩子当作“私有物”,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社会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放性较强,但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家长和老师们教给孩子们辨别信息的方法。只有三种教育相互补充,教育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中国德育: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加强家校合作?
杨雄: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加强家校合作,一方面,家长可以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活动,参与学校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为家长提供教子育儿的科学方法,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交流家庭教育心得的平台。家校合作可构建的平台很多,如――
学校每学期设立“教学开放日”或“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听课、评课,提出建议。
开展家访。家访是统一家校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形式与途径。
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是密切家校联系、沟通家校信息的重要渠道。
篇3
在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我区各级政府把儿童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了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区、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采取有力措施攻克难点指标,较好地达到各项目标,使我区儿童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创建爱婴医院,普及新生儿新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科建设和围产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实施,到*年全区已有爱婴医院13间,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均已达到*市的目标。
——儿童基础教育普及程度上新台阶。*年我区学龄前儿童入园率73.3%,小学一年级按时入学率99.98%,小学学生完成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我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取得良好发展,全区0—14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5%。
——儿童生存环境不断优化。我区大力加强城市和农村各类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民饮用水卫生、厕所卫生和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年我区农村改水受益率及农村享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覆盖率已达100%,农村享有卫生厕所的人口覆盖率达92%。
——特殊困境儿童受到保护。我区特殊教育学校已投入使用多年,三残儿童受教育率为92%。民政部门设立了1所儿童福利院,解决了弃婴弃儿的护理及生活照顾问题。全区开展的“扶孤助学”使600名儿童得到受益,得以重返校园。
我区儿童事业的发展在“*”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面对21世纪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的重任,我们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降低孕产妇死亡仍需付出较大的努力,*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为56.56/10万(含流动人口),大大超过*市25/10万的终期目标,随着近年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及管理不够规范,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难以降低,成为实现《两纲》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反复交替升降状态;抓素质教育还需加大力度,重分数、轻能力,重营养、轻锻炼等现象仍需纠偏;儿童行为偏差、肥胖症、近视和龋齿较多;农村、城区幼儿入园率、教育水平差距较大;近年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儿童的视野,其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现有的儿童发展及其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儿童的校外活动场所不足,现有的社区活动场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面积较小、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科技含量低,反映儿童发展的需求和社会服务不足的矛盾,这都影响了21世纪儿童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为进一步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条件,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基本实现《*区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年)》和广东省、*市《儿童发展规划(*—2010年)》的要求,结合我区儿童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订《*区儿童发展规划(*-201O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等4个领域,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区儿童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
总目标
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推进我区儿童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继续巩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使儿童充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各项权利,得到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生活娱乐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不断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发展水平、培育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主要目标及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全面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目标与指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婚前医学检查率*年达93%,2010年年达93%以上。
——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年控制在100/万以下,2010年达90/万以下。
2、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和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年分别控制在25/10万和10‰,2010年在25/10万和10‰基础上分别下降1/5和1/6。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年达93%,2010达97%。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到2010年达97%以上,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在*年基本消灭。
——儿童保健管理率*年达93%以上,2010年达97%以上,逐步提高女童及流动人口中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
——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年以镇(街)为单位达98%以上,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年为基数下降1/5。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年控制在4%,2010年控制在3%。
——婴儿母乳喂养率*年达90%。
——合格碘盐食用率*年达95%,2010年达95%以上。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年达90%以上。
——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年达0.3平方米,2010年达0.5平方米。
4、加强儿童健康教育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预防未成年人吸毒。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的增长和蔓延。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策略与措施
——深化妇幼卫生体制改革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年增加妇幼卫生、计划免疫经费的投入。落实和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财政补助,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安排妇幼保健经费。到2010年,妇幼卫生经费在卫生经费中所占比例达8%-10%。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批准市妇儿工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两纲”,确保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工作职责问题的通知》(穗府[*]47号)。切实保障儿童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各镇政府要建立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和儿童登记制度和落实出租屋主连带责任制,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指标,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提供卫生保健、计划免疫系列服务。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堕胎、弃婴等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妇幼保健保偿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提高儿童享受保健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多渠道筹集贫困家庭疾病援助资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援助,加强对弃婴和孤儿的医疗救助。
——健全妇幼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全行业管理,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服务和母婴保健监督员行为,建立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质量的检查督导,依法打击和查处各类危害儿童健康的违法行为。
——加强全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的建设。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妇幼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加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特别是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保障儿童在社区享受到连续、综合、及时和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儿童营养指导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以社区为基础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制定切实可行的婴幼儿口腔保健、听力保健和眼保健计划,重视婴幼儿牙病、药物性耳聋和屈光不正的防治工作;加强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监测儿童心理行为,对异常行为或倾向的儿童及时进行干预。
——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进一步推动出生缺陷干预行动计划的实施,其中地中海贫血干预工程分别抓好婚前保健、产前诊断等环节,新生儿窒息干预工程分别抓好高危妊娠管理、农村住院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普及新法复苏等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消除因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不良因素导致儿童智力损害。同时力争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及儿童精神神经康复等干预工程的启动。继续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
——全面提高妇女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加强和规范妇幼保健技术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要继续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强化孕产妇三级转诊管理规定和重症儿童转诊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滞产、难产和出生窒息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开展儿童保健的理论与适宜技术的研究、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及科技水平。继续推广和应用计划免疫、口服补液疗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婴幼儿家庭保健等适宜技术;研究和实施减少新生儿疾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意外伤害等预防措施。
——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努力提高常规免疫的及时接种率,增强常规免疫的有效性,逐步将乙肝、风疹、腮腺炎等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免疫管理,保证达到安全接种。
——倡导科学喂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儿童营养。在城区托幼园所和学校分步推行学生饮用奶和学生营养餐计划,农村实行“大豆行动计划”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餐、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能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运用宣传媒介加强妇幼卫生专题宣传。开展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在青少年中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殖健康教育、预防吸烟和吸毒的教育。禁止学生吸烟、吸毒。
——重视儿童体育,各社区、各镇为儿童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学校推行儿童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加强残疾儿童保健事业,逐步建立残疾儿童报告制度,医疗保健机构要对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全面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抓好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和培训,区力争逐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儿童心理行为偏差进行疏导和诊疗,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儿童与教育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目标与指标
1、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到2010
年,全区社区办好0-3岁教养机构,各镇都办起0-3岁教养机构。
——学前三年入园(班)率*年达84%,2010年85%以上,全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取消学前班。
2、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到*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
——初中毛入学率*年达99.9%,2010年达100%;辍学率*年控制在2.5%以下,2010年控制在l.5%以下。
——残疾儿童小学入学率*年达90%,2010年达95%以上,中学入学率达80%,2010年达80%以上。
——小学毕业率达99%,初中毕业率达98%。
——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基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年达91%,2010年达91%以上;高中毛入学率*年达83%,2010年达90%。
4、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科学考试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家长学校达标率*年达85%,2010年达92%;不断提高儿童家长家教知识知晓率,*年达98%。2010年达98%以上。
策略与措施
——各级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发展。
——切实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区政府年度财政一般预算
总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低于20%。
——逐步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加快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教育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
——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距。按期按质完成改造薄弱学校任务,重点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根据实际调整中、小学布局,合并撤消过于分散、规模较小的学校。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
——切实把特殊教育纳入我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之中。
——扶助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就学。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免收制度。确保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流动儿童就学登记制度,把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中的重要
内容。确保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要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使在民办学校学习的儿童同样得到良好的发展。
——贯彻落实孤儿就学的有关优惠政策。
——把婴幼儿教育纳入大教育体系,把幼儿教育的发展纳入教育的评估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儿童早期教育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完善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模式。广泛组织0至3岁儿童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开展亲子游戏,启迪和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培养其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求知欲望,提高早期教育的效果。
——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继续办好一批骨干、示范作用的公办幼儿园及镇中心幼儿园,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贯彻实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广东省幼儿教育指南(试行)》、《*市幼儿发展课程指引》,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建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深化中小学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儿童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积极创建多功能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幼儿园、中。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幼儿园专业教师学历达标93%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总数的23%以上,小学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99.5%且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8%,初中教师学历达标达97%且大学本科达63%。幼儿园、托儿所保健人员配置率达100%,并符合保健人员资格要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达100%。
——学校、幼儿园所的教职员工要爱护、尊重儿童,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严禁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学校纪律、教育方法应适合学生身心特点。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逐步推进中小学网络教育。
——进一步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充实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加强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分类指导;扩大家庭教育宣传覆盖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现代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办学效益,区建立5所示范性家长学校。各镇建立1--2所示范性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和评估。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发挥有关部门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条块结合的儿童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实现儿童教育科学化和社会化。
三、儿童与法律保护
完善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
目标与指标
1、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规。
2、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3、依法打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预防并减少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类刑事案件,保护儿童人身安全。
——禁止虐待、溺弃儿童,特别是女婴和病残儿童。
——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和对儿童的经济剥削。
4、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并减少重新犯罪率;中小学校普遍开设法律知识课程,*年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5、在诉讼中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对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6、法律援助机构要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
策略与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障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建立健全执法监测机制。
——加强有关维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
——严厉打击故意伤害、杀害、绑架、、拐卖、遗弃、虐待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以及强迫、引诱未成年人犯罪或进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利用儿童生产和贩运。严禁儿童服食,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犯。
——依法加强娱乐场所、文化市场和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未成年人涉足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场所;禁止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迷信、暴力、恐怖等的书刊、音像制品进入市场;制定落实儿童不宜观看的影视和广告的限制规定和措施;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
——大力开展警校共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派出所民警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儿童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歌舞厅、游戏机室、网吧。
——公安、检查、司法等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维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有关法制宣传教育和保护工作。
——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使用童工,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要相互配合,在侦查、、审判各诉讼阶段采取有别于成年人案犯的特殊方式,依法处理涉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对未成年人罪犯执行刑罚时,要与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检察院不、法院免于刑事处罚、缓刑或宣告无罪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得歧视。
——执法和司法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儿童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儿童的权益,提高办案技能和执法水平。
——教育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及其他形式的身心摧残;禁止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保障儿童人格权、身份权。
——加强对儿童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法律意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
——在社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保护儿童权益的工作网络。防止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及时预防和科学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做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和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康复、回归社会工作。
——积极设立面向儿童的法律援助机构,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和网络,为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发展社区康复机构,指导家长学习和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方法,使残疾儿童在社区和家庭普遍得到康复训练。
——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并帮助他们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
四、儿童与环境,
优化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
目标与指标
1、优化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
——到2010年,农村享有饮用安全卫生水的人口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自来水末稍水四项指标总合格率达72%。建立城区二次供水监督机制,确保城区二次供水的水优质和卫生安全。
——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其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城市空气和水按功能区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到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到201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
2、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的公民意识,使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为儿童提供必需的闲暇娱乐时间,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权利。
——提高儿童食品、玩具、用品和游乐设施的质量,保证安全无害。
——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及信息,净化、优化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各类媒体传播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信息,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信息影响。
——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到*年,确保有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每个社区因地制宜创设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
3、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
——加强救治重症儿童。
——发展残疾儿童康复事业,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到2010年,区至少建立起一个综合利院儿童部(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策略与措施
——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的原则。将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儿童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儿童的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
——制定落实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办法,把农村改水改厕落实在农村奔康工程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主要工作中。
——依法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绿地,积极防治“三废”对水质、大气等环境污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汽车尾气达标率,继续执行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日报制度。
——建立健全城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建楼时规范建水池的措施;组织专业规范洗水池队伍;建立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监管,保证城区二次供水的水优质和卫生安全。
——建立和健全儿童食品、玩具、用品和游乐设施的质量监控机构,制定完善相应的生产、销售法规,监督实施。
——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及避免儿童意外伤害。
——建立和发展儿童校外活动设施和场所,把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每个社区都应设置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加强对各类场所的管理,已建立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博物馆和游乐场、运动场都应尽可能减、免费向少年儿童开放。镇、村办好少儿文化活动室,建设少儿文艺创作队伍,开展少儿文艺作品评奖、文艺创作研究活动,鼓励创作优秀儿童图书、歌曲、影视等作品。坚持办好区少儿艺术花会和少儿艺术比赛等活动。
——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体都应营造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鼓励儿童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中应有一定比例,突出保护妇女儿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内容。
——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组织网络,巩固和扩大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儿童科普工作队伍,为儿童提供参与科学实验的机会和场所。
——广泛开展儿童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儿童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社区内有关单位科技、文化、体育场所节假日免费向辖区内儿童开放。
——进一步强化流浪儿童收容机构的收容、教育、遣返工作,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努力减少流浪儿童的反复流浪。
——加强对孤残儿童的救治工作。在完善国家开办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在社区内建立残疾儿童寄托所、工疗站及康复培训设施,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和指导。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鼓励公民依法收养,使更多孤儿、弃婴回归家庭,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努力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和新婚夫妇、孕妇学校和社区0-3岁儿童家长学校的水平,各镇要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的示范点,*年,全区各类家长学校示范点达5所以上。各镇要抓好社区0-3岁儿童家长学校示范点,大力推广普及亲子学园,扎实开展对0-3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和学习,使广大家长正确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
四、组织与实施
*区各级政府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检查督导和监测评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和各自职责范围,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要将《规划》实施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并保证实施《规划》的必需经费。
区、镇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实施《规划》的工作制度和报告制度,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原则,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总结推广具有实效和创新的经验。
五、监测评估
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分级监测评估。搜集、整理、反映《规划》执行情况的数据资料,分析儿童发展现状,预测儿童发展趋势,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监督和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加强儿童发展综合统计工作,增设分性别统计指标,建立区、儿童状况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监测评估方案,全面、动态地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分性别统计指标要纳入有关部门的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实施完善劳动监察、卫生监测、教育督导、国家统计、法律监督的监测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建立定期报送、评审制度,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每年定期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区统计局报送监测评估数据及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并对报送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施效果。区监测评估周期分为年度监测、5年中期监测评估和10年终期监测评估。
*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篇4
1.1 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性
促使终身教育体系社会化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资源共享性,这使得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所需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性
有利于终身教育的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新型模式。学习者在充分掌握远程教育 资源的前提下,享受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实现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从现代远程教育中获益,贯彻与执行未来最大的终生教育体系 。
1.3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
有利于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弹性教育结构,是推行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远程教育机构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成人进入教育机构学习。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学院蓬勃发展,对成人的开放性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从而达到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终身教育的目的。
2、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
2.1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把教育看成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各种形式。
2.2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所有的人只要掌握了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实现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2.3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远程教育使得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终身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均由个人决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和实用。
2.4 远程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终身奋斗的目标。远程教育可以极大的实现终身教育的个性化和特性化。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从古到今,这些观念反映到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是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实现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体现终生学习的要义。远程教育将丰富的教育目的、手段、内容、方法进行多重组合,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积极的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是在课堂授课中,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基本相同,“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组织和管理,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使接受终身教育的学生,虽然经验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一致,生理差异以及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可以根据自己在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差异的特点,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对本人所使用的教材及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程序、步调各自选择、按需所学,实现了终身教育的个性化辅导。远程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个性教育。
3、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将现代远程教育融入其中,必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教育中占据着最宝贵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黄金教育期。常规的学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许多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能在网络中找到。各种网校的资源,优秀的民间学习网站脱颖而出。比如中国的基础教育网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丰富的学校课堂教育的课件视频等资源共享的信息。中国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基础必修课程,为远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期的基础条件。高等教育学府校的网络教育面向全日制大学生 ,在普通本科的选课学习上采取网上学习方法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更多热爱学习人可以欣赏名师名家的授课。
3.2 成人教育
成人继续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强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分校在祖国各地遍地开花。现代远程教育的在职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证书考试、岗位培训等 ,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成人提供学习服务 ,省掉了许多全日制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提供开放、自主、高效的学习模式,成人通过个人的学习方式,学科成绩和在校期间表现达到所需的标准和要求的,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达到不用离家就可以获得权威、高水平的证书,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3.3 老年人教育
老年人教育包括老年人所需要的保健、休闲、文化等多种所需教育的总和。老有所依,老有所好,老有所喜,老有所学。琴棋书画、旅游、家政、保健、烹饪、外语等高雅的文化学习成了老年人喜爱的追求方式。现代远远程教育最适宜因距离问题或身体不便利的老年人的群体。远程教育中的社区教育是老年人实现终身教育的最好方式。
篇5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
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终身教育的提出;
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1.家庭教育的特点:
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七个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理论建设
2、实践应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
代表作 :《论语》《学记》等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
代表著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
特点:试图以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
特点:我国第一本试图以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
特点: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1963)
特点: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1975)
特点: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
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
保尔•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美国) 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
(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文化的表现形态:
1.物质形态文化
2.制度形态文化
3.观念形态文化
4.活动形态文化
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员或大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全体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
2、既可有积极也可有阻碍作用;
3、核心是各郡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增强
2、心理发展: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
3、两者关系: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
2、外烁论:外在力量: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和心理)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
(1) 顺序性 循序渐进
(2) 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 不平衡性 发展的关键期
(4) 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5) 互补性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
1、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二)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三)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四)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评价目标】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
3、了解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两种表现形态:
1.以社会教育过程外部确定的目的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还承认参与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范畴:
1.学生受教育目的;
2.国家、社会、部门、单位等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发展教育的目的;
3.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到各种教学目的与要求;
4.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特点: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现,通常从哲学高度提出,难以客观测量。
优点:有利于国家统一规范、指导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
缺点:容易导致全国教育由于整齐划一而机械单调。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任务不同)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A、普遍(所有人、抽象)与特殊、概括;
B、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培养目标来落实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
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所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等)。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可测与不可测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孔子等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孟子
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讨论
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3、、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传统认识: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誉权和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3、学生的义务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递者、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韧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
杜威:学生中心说
前苏联、我国: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1、国家课程:一级课程
2、地方课程:二级课程
3、学校课程
(二)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任务)
1.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培养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者关系:
1.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3.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基础性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
1.学科课程
亦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
如: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
1.显性课程
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2.隐性课程
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首次由贾克森提出。
“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目标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
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
3、课程目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2、课程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1949,(美)泰勒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3.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概念: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备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设计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第一.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及任务对课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并就将来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的要求作出预测;
第四.分析比较研究国外相关教学计划,总结历史上我们曾有的教学计划的得失,从中吸取有用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
2、课程标准
(1)概念,又称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构成(内容)
说明部分:本学科开设的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选编教材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
正文部分:系统章节及要点和时数,并附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的要求等。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
(2)教科书的作用:
(3)教科书编制原则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
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终身教育的提出;
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1.家庭教育的特点:
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古代社会教育
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七个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理论建设
2、实践应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
代表作 :《论语》《学记》等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
代表著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
特点:试图以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
特点:我国第一本试图以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
特点: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1963)
特点: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1975)
特点: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
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
保尔•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美国) 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
(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文化的表现形态:
1.物质形态文化
2.制度形态文化
3.观念形态文化
4.活动形态文化
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员或大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全体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
2、既可有积极也可有阻碍作用;
3、核心是各郡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增强
2、心理发展: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
3、两者关系: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
2、外烁论:外在力量: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和心理)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
(1) 顺序性 循序渐进
(2) 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 不平衡性 发展的关键期
(4) 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5) 互补性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
1、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二)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三)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四)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体验;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评价目标】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
3、了解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两种表现形态:
1.以社会教育过程外部确定的目的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还承认参与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范畴:
1.学生受教育目的;
2.国家、社会、部门、单位等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发展教育的目的;
3.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到各种教学目的与要求;
4.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特点: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现,通常从哲学高度提出,难以客观测量。
优点:有利于国家统一规范、指导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
缺点:容易导致全国教育由于整齐划一而机械单调。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任务不同)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A、普遍(所有人、抽象)与特殊、概括;
B、培养目标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培养目标来落实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
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所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等)。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可测与不可测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孔子等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孟子
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讨论
1、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3、、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与可塑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传统认识: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誉权和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3、学生的义务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递者、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韧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
杜威:学生中心说
前苏联、我国: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1、国家课程:一级课程
2、地方课程:二级课程
3、学校课程
(二)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任务)
1.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培养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者关系:
1.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基础
3.拓展性、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对基础性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
1.学科课程
亦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
如: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
1.显性课程
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2.隐性课程
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首次由贾克森提出。
“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目标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
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
3、课程目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2、课程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1949,(美)泰勒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3.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概念: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备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设计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第一.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及任务对课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并就将来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的要求作出预测;
第四.分析比较研究国外相关教学计划,总结历史上我们曾有的教学计划的得失,从中吸取有用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
2、课程标准
(1)概念,又称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构成(内容)
说明部分:本学科开设的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选编教材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
正文部分:系统章节及要点和时数,并附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的要求等。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