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南辕北辙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南辕北辙文言文

篇1

(季梁对魏王说)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在大道上看见一个人,让他的马车正对着北面,对我说:“我想去楚国。”我说:“您去楚国,怎么要朝北边走?”(他)说:“我的马是良马。”我说:“马虽然是良马,(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准备)的路费很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驾御。”

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2、南辕北辙文言文原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篇2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短语或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前面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或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多能带宾语,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名词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那些特点,反倒具备了动词的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1.名词后带宾语,该名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①如履薄水;②衣锦还乡

例“履”,名词用作动词,当“踩踏”讲。“衣”在此应读yì,意思为“穿”。又如“礼贤下士”、“平步青云”、“狐死首丘”等。

2.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能歌善舞;②不服水土;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例①“歌”前有能愿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当“唱歌”讲。例②“服”前有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当“习、适应”讲。例③“蠹”用法同②,“蛀蚀”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可歌可泣”、“能文能武”、“不胫而走”、“不衫不履”等。

3.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且这两个名词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①夏雨雨人;②瓮牖绳枢;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例①“雨雨”为同一名词迭用,后一个“雨”应读yù,用作动词,当“下雨”、“落”讲,该成语的意思是“夏天的雨落到人身上,使人凉爽”。例②“瓮牖”、“绳枢”均为名词连用,且这两个名词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偏正关系,其中“瓮”、“绳”用作动词,分别当“用破瓮做”、“用绳子系”讲。例③“老吾老”、“幼吾幼”用法与同②,前一个“老”、“幼”均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此类成语还有“春风风人”、“如日中天”、“南辕北辙”等。

4.所字结构中,“所”字后面的名词一般用作动词,因为“所”字常用在动词前,有指代动作、行为对象的意思,构成名词性短语。

①所宝唯贤;②无所事事

例①“宝”本为名词“珍贵的东西”,在此用作动词,意思为“以为珍宝、尊重”。例②“事事”中前一个“事”用作动词,当“做”讲,后一个“事”仍为名词“事情”。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和动词一样,能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若形容词的后面带了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了。有些形容词从字面上看虽不带宾语,但有时实际上也活用为动词了。

①厚此薄彼;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③文闪相轻

例①②“厚”、“薄”、“近”均带宾语,用作动词,分别是“重视”、“轻视”和“接近”的意思。例③“轻”虽不宾语,在此也活用作动词,当“轻视、瞧不起”讲。又如“耳目一新”、“强人所难”等。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语法结构上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在使动用法中,主语使宾语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在意动用法中,只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样”,是见诸客观事实的,意动用法只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是存在于主观意愿的。

1.形容词意动用法

形容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京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般理解为“认为……怎样”或“以……为怎样”,其结构是“认为+宾语+形容词”或“以+宾语+为+形容词”。

①安贫乐道;②不远千里;③自高自大

例①“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乐道”即“以守道为乐”。其余用法与①同。“不远千里”就是“不以千里为远”。“自高自大”是由“自高”与“自大”构成的并列短语,均属倒装,相当于“高自大自”,意思是“认为自己高明,认为自己伟大”,即“自以为了不起”。又如“不耻下问”、“贵耳贱目”等。

2.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活用作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一般可理解为“认为……”或“以……为……”。

①幕天席地;②浆酒藿肉;③粪土当年万户侯

例①“幕”、“席”均为名词意动用法。意思是“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即“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例②用法同①,“浆”即“水”,“藿”即“豆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酒看作水,把肉看作豆叶”,形容生活豪奢。例③“粪土”用法同上,“当年”作“万户侯”的定语,此句意思是“把当年的万户侯看作粪土”,有卑视与轻蔑之意。又如“经文纬武”、“师心自用”等。

篇3

【摘 要】语文是一门开发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才能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体验中来,进而全面认知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本文站在一线教学的角度优选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三个提高课堂效率的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合作学习;问题启发

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听学生抱怨过语文知识不好捉摸,短时间内不好提高,甚至会对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确实,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需要我们长久坚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手拿来用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总结一线教学工作和学习经验,归纳三个比较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一、阅读环节

作为信息的输入手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初步认知生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达句式;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味语言到情感的微妙表达,从而熟能生巧产生语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语文学习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们以教学苏教版选录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为例来分析如何展开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体味语感。

师:大家结合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阅读《春》这篇散文呢?然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1:这篇课文以欢快的语气表达春天的朝气蓬勃,阅读的时候要节奏明快、愉悦。

生2:我认为该文写的非常优美,需要我们以舒缓的节奏边阅读边感受,所以应该轻轻地、柔和地饱含感情地朗读,如此方能读出春的柔和美。

……

师:同学们说都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对本文的理解和感触,确实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节奏来读,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优美描写要以舒缓的语气边读边“享受”春的气息。

生齐读,完毕。

师:大家读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4: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师:非常好,作者不惜运用这么多方式和方法来谱写春天的美,让我们学到什么呢?

生5: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描写景物要从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生6: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

这样引导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有思考地进行阅读,有效消除了滥竽充数的消极现象,同时让大家通过思考和感受,真正学习到经典的描物达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二、合作环节

开放性的话题离不开合作探究,只有通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动交流,知识才能得到发扬和扩散,这正契合了语文开放的学科性质,所以语文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合作探究。通常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明确分工实现有限时间内通过互助交流和交叉体验实现学习内容扩大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就根据文言文知识密度大,许多同学理解困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预习基础设置合作学习来谋求高效课堂。

1.布置小组任务:(1)通过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含义,然后朗读全文。(2)能复述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3)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合作事项。(1)组长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任务分工;(2)合作学习过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再换角色进行交叉体验,然后进行相互辅导与启发;(3)笔记员记录学习成果。

3.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评价。

合作学习非常适合课堂知识密度大, 难度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启发环节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准绳。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抓住知识衔接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转化知识,生成能力。

比如我们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学大纲给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和学习描物状景的写作技巧,笔者就设置下面三个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启发学生迁移知识: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济南的冬天?2.济南冬天有怎样典型的特点?3.反复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写“家乡的某个季节”的话题习作,以“描红”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此设问启发,同学们通过再次深入阅读和学习,对文本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懂得景物描写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达,从而连贯了基础学习到表达运用的知识生成过程。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初中语文三个环节的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来整合教学内容,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非但不能达成高效课堂,还要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之厄。

参考文献

篇4

下午悄悄地参加了中高年级语文月考分析会,昨天进行的数学学科,我没有参加。很多人告诉我教研会的时候如果我去参加,气氛反而不好,我于是就“退缩”了。今天实在憋不住,只好做“悄悄状”。“悄悄状”并不悄悄,进去的时候反而打断了老师的谈话。

大家分析的比较中肯,有理有据,还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会议结束时下班铃声已经响起,简单的说了几句话,承诺给老师们把没说的整理到博客里。

会上最活动提了几个建议,一是整个时间把握不好,这是一直以来的通病。我想一切活动要以时间为第一标准,要精心策划,确定好每个环节的时间,严格执行。二是领导要后讲,先听问题,再做总结,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三是每个人要精简自己的发言,说的每一句话是否都有意义,都有逻辑,都有调理。

综合所有教师发言,大家对月考的形式还是认为必要和认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马虎潦草。二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失分率不高。三是阅读和作文问题突出,失分现象严重。四是差生较差较多,抓不过来。五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学习明显。

自己计划的发言如下:

今天是第一次月考的质量分析会,我是十分认可月考这一形式的。每次考试结束,并不表示工作结束,要认真分析,通过考试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给自己的教学提个醒。但是无论成绩好坏,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成绩上,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要注重日常积累,注重阅读写作,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千万不能落入“做试卷,多抄写”的直接做法,反而与月考的目的南辕北辙。

做一名语文教师不容易,尤其在三小就更不容易,需要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自从新教育实验实施以来,把更多的任务给了语文教师,很多时候语文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感谢大家一年多来的付出。针对语文教学,简要谈几点:

1、要坚持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继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操作模式。加强对整册书、整个单元的规划和理解,让各个课型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任务,淡化内容的分析和讲解,扎实的进行语文训练,强调一课一得。在课上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脑动、嘴动、手动,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承担相应的角色,尤其在课上要关注后进生。后进生在课上认真听二十分钟,就好过课下拿出一个小时来补差。

2、重视晨诵、午读、暮省。从我的学校语文课程规划来讲,晨诵、午读和幕省承担着重要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学习语文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天早晨,看着学生们感受文字,在诗歌。中穿行,他们是幸福的。这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虽口不能,心向往之”。做好这三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会差。我很欣赏两位老师上的晨诵午读课。赵雪老师发明了一种很好的方式,每次晨诵总要找四个朗读最好的孩子,做引读,不知不觉孩子们就被这四个孩子带入情景,声情并茂。这个时候,教室里满是温馨,绝对找不出一个差生来。这个时候,赵老师也是最美的时候。另一位是石会老师,她和孩子们并没有太多深情激动的朗诵,但是却在课堂上流淌着一种沉思和睿智,就像她的人一样。

3、认真对待课外阅读指导课。在我的计划里,用单元整体教学很好地解决课内学习,用晨诵午读暮省解决语文情感的问题,用课外阅读指导课为学生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让学生走入阅读的广袤森林。今天上午听了刘维娜老师的阅读指导课《夏洛的网》,真的是被刘老师沉稳而有感情的课堂所感染,学生们深深的被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所感动,谁能说这样的一节课的能量小于一节课文分析呢。课外阅读指导课有很多种类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4、写作的训练要有技巧。在这次测试中,很多老师谈到了学生作文写的不好,有的学生作文仅得了个位数。其实按我了解到很多老师的作文教学,面临这个局面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对于语文学科很重要的习作教学方面,我们的方法和做法都少的可怜。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文训练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学生的作文在一两个学期就会变样。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在我看来,作文训练,要有量的保证,一学期就写八篇作文,很难让学生作文能力提升,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了写作的兴趣,对于作文教学是最糟糕的。保持兴趣很简单,不断地去鼓励,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一个标点用得对都可以表扬。不断训练学生有表达的欲望。要大作文和小练笔相结合。这么多小练笔的素材,比如学校的活动,校园的美景,班里突发事件的评说,周围的朋友老师等等,都可以作为练笔的素材。为什么学生言而无物,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训练。

5、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抓长期。其实学生的语文能力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写作,一是阅读。读书能力和做阅读题的能力不是一码事,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联系。读书的训练时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保障,而做阅读题是学生考试的保障。我不反对每周有两三篇阅读题的训练,用速印机印好后裁开,隔两天发一张,第二天利用十分钟左右时间讲评,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是拓宽了学生阅读渠道和数量,二是培养了做题能力。

不足和希望都很明显,不要抱怨学生,不要抱怨时间,任何抱怨都是无能的表现,寻找方法和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祝愿月考成绩越来越好。

语文月考质量分析(二)

一、命题的原则

本次试题的命题是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为依据,试题的内容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重点;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多元性、开放性、情趣性;力求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接轨,力求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题量适中,难易结合。

二、试题分析

1、将知识考查融于情景之中

2、将能力与知识考查有机融合

(1)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主要成绩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第一大题“字词大观园”考查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在看拼音写字、组词、词语搭配上失分很少,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96%左右,这说明字词句教学在平时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学生的积累能力在提高。从第二大题“知识万花筒”看,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寓言和课文题目掌握比较扎实,同时也看出学生对成语、寓言、古诗等的积累面在增宽,个别学生还写出了课外的古诗和寓言, 1、3、4小题正确率达到98%。

四、存在问题

1、尖子生还需提。

2、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要夯。

3、知识运用还要灵。

4、作文指导和讲评不够到位。

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有,标点使用不正确,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标点的书写位置欠规范,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单位格,有个别学生使用的标点只是紧缩在汉字的右下角;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也是有的。还有没写题目的。看出我们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讲评做的不细。

5、审题能力和学习习惯还要加强

另外从卷面上看,有3本卷学生完全用铅笔答卷,还有三本卷个别学生也用的铅笔。还有的卷纸中出现两种颜色笔答卷,有黑笔还有蓝油笔,卷面较乱,勾勾抹抹,字迹也不够工整。我们三年级学生是刚刚学写钢笔字,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用钢笔书写习惯,这也是课标所要求的,打好扎实写字基本功。

五、改进建议

1、关注课堂,讲究实效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二是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三是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应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

2、树立大语文观,提高语文素养。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把读和写并重,让学生在写、读、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正确用字的能力。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此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课内外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3、重视习惯养成,培养非智力因素

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熟读背诵的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等。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语文月考质量分析(三)

一、试题特点

高一学生刚刚升入高中,正处在初高中的衔接阶段,他们正在逐步熟悉了解高中语文的课程,摸索语文学习的方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让学生了解高考题型,本次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试题体现了如下命题特点。

1、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2、重视语文能力的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现状,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3、重视学生古文的积累,考查他们阅读浅近文言文、翻译文言短句的能力,促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在摆正能力与基础关系的同时,突出日常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各个语言材料中,分步骤地设计考查筛选、仿写能力的题目,突出平时语文教学的考点。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和文言文的阅读,设计有梯度的题目,突出古典诗词的鉴赏和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在题型上和分值的设置上,力求体现高考的精神。

4、针对学生实际,命题难度适中。

二、年级成绩基本情况统计

*******

三、试卷分析

(1) 1—3题为小阅读,是对学生的筛选信息及理解分析能力的综合考查。考查的是课外阅读,突出分析教材的重要,突出知识点在课本内容,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4—7题是文言文的考查,包括实词解释、内容的分析理解、句式辨析和文言翻译。主要是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检测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8—9题是诗歌鉴赏,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文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在考查中检验学生是否掌握通过分析意象及典型艺术形象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表现技巧对诗歌分析、鉴赏的重要作用。

10题是背诵默写。本试卷的背诵内容全出自课本,难度不大,但学生的背诵默写中,因别字、错字、漏字而扣分的情况仍很严重。

(3)选考题,学生在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中选做。

11题考查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对诗文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考查学生从掌握文章结构入手分析理解所选材料的能力。重点评价学生是否能整体把握文本材料,关照全文内容,特别是能否从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准确地把握文本信息,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准确概括

12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材料中重点词语、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重点评价学生快速有效的泛读和细致有针对性的精读能力,训练学生摆脱解题时先入为主的干扰,明确阅读必须回归文本。

考查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提炼、概括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清思路,这样才能准确概括要点。

通过开放型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培养学生比较鉴赏、思辨论述的能力。

(4)13—17题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是否能使语言表达具有实效性。课内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语音、词语、成语、语病、语序、修辞等内容。重点评价学生阅读应用文能否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其文本进行准确排序;掌握恰当语境,选择准确词语,简明、得体表达,在考查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17题是考查学生仿写及发现能力,在考查修辞手法知识掌握的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句式及语境的能力。

(5)18题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及写作态度。重点评价学生对熟悉却又没有进行过理性思考的事物的认识,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能否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并在思考后解决现实问题。本题考查关键不在写什么,而在于怎么驾驭文字,怎么运用材料及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写作时要写出真切感受,要贴近生活,以人为本,但又要在感受的同时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培养善于感受,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问题分析

①课本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第10题,很简单,完全出自教材,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同学答错。第13题也是如此。

③题干审读不清,缺乏应考能力的问题。现代文阅读中,学生因题干审读不清而造成的失误是严重的。审读题干,一是抓不住关键词语。如第9题第12题,对能完全表明没有深入的研读;二是对题干的意思理解有偏颇。

④语文的表述与人文素养的问题。阅读中的开放题第16,17题,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表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积淀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从答题中看,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深,理解能力不强。再者,开放题的表述语言零乱,错字别字多,在整体影响了要表达意思的清晰和正确。

⑤背诵、书写的问题。本试卷的背诵内容大多出自课本,难度不大,但学生的背诵默写中,因别字、错字、漏字而扣分的情况仍很严重。

⑥写作问题。①不善于观察生活。此次作文题,偏重观察思考,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内容,内容简单、空洞,缺乏丰富的生活题材,因此也就不能有其思考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只局限于作文题所提供的内容。②优秀作文缺乏的问题。令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不多,多数作文在3类卷的档次。得分在46分以上的作文不多。③阅读积累贫乏的问题。词语的积蓄,材料的选用,尤其是名家的哲理的语言,学生明显缺少积淀。在表达上,不是内容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就是作文中语言口语化,或是没有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思想深度、认识能力,亟须提高。④语言干瘪的问题。多数学生的作文,语言松散不简洁,以叙述语言为主,少有精辟的议论和动情的抒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语病,标点符号不会使用,通篇只有逗号,错别字较多。

四、教学建议

1、深入研究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对新教材的“梳理探究”部分一定要重视,这是语文知识点的积累与归纳,是运用能力的基础,而且还应补充教材不足的部分,并增设一些训练题,让学生真正把握好。

2、注重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表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积淀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训练,开阔视野。不仅有力于学生的考试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篇5

“儿童怎么学会阅读的?”拿这个问题去问语文教师或各科教师乃至行外的普通人,大约百分之百的答案是:“说不太清楚,但总得先认字吧,字认到一定数量了,就能阅读了。”

“从一年级起,在一个字还不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学阅读,行不?”“废话!文章和书籍都是用汉字写的,不识汉字咋能读书?这不跟学外语一样,不认识外语单词怎么读外文材料?”

“不教汉语拼音,学生也能学会普通话朗读,信不?”“不信!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杖,是学普通话的帮手,方言堆里长大的孩子,紧教着还不会,怎能不教?”

人们的回答也许没有错。

自古以来人们把文化人叫做“识字的人”。无论是过去的“大纲”,还是今天的“课标”,无论是自己的体验,还是别人的事例,都是“先识字后阅读”。无论是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的修订稿都是这样描述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这个观点已被广大教材编写专家、教研员、语文教师和家长接受,似乎成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人们就在“先识字后阅读”的怪圈里做文章,据专家潘仲铭和戴汝潜统计,几十年来人们“发明”的识字方法有二十多种。

专家视点: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识字的教学,采取的办法是集中识字。儿童入学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两千多字,以后集中识字课文逐渐形成“三、百、千”那么一套,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合起来正好是两千多常用字)……再者,“三、百、千”音节整齐,押韵,也不太艰涩,便于学童记诵。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

但就是这个大家相沿已久的,被认为毋庸置疑的定论被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质疑,他以自己五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零负担识字的”,三年就可以完成六年的“法定”识字量;一入学就“学阅读”也是可行的,学生六年可以阅读五六百万字,甚至更多……

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包头市土右旗党三尧中心校语文教师石皇冠。

今年深秋季节,本刊记者带着一连串疑问走进了这所学校,走近这个“另类”的乡村教师。

党三尧,土默川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记者采访时远望,阴山如黛,平畴千里。村子南去二十里处便是东流的黄河。因得黄河灌溉之利,在农耕时代,这里是米粮川。但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和持续了二十余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以及迅猛的城市化步伐,一个上万人的乡变成了仅剩千人的几个小村落,显得有几分萧索。仅有170个农民的孩子在这所寄宿制学校就读。这个与欧美国家班容量相似的学校为石皇冠破天荒的教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小班化,22个学生,便于因材施教,来自家长的干预较小。

一个“怪才”的成长史

1991年夏,石皇冠从包头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在阴山深处的一个教学点,他在那里当了六年教师(兼校长三年),全校只有五六十个学生和三个老师。1994年,这个教学点撤并了,他来到土默川平原一个乡中学当老师。严峻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担忧农村的教育和农村的孩子:初一招收的320多个学生,到了初三毕业时只剩下120多个,除极少数转学外,其余近200人陆续辍学了。辍学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厌学;不是家长不让孩子读书,而是不当的学校教育淘汰了这些孩子。他们为何会厌学?学校教育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他在初中兼语文课时发现,初中生中虽然认识课文中的汉字但念不通课文的比例很高。当时,他认为可能是小学语文教学出了问题,便去小学教语文,看看问题究竟在哪儿,该如何解决。去了小学之后,他发现四、五年级学生也是如此。

他开始思考自己所授的学科——语文。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他:儿童是如何学习母语的?它的本质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到了初中,学生齐声朗读时还是“唱读”?怎么才能不使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望而却步?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提前学会阅读的基本技能呢?

他想,既然认了汉字还不会读文章,还需要老师领读,必须经过模仿读才能学会阅读,那么教阅读之前的认字又有多大效果?他在反复研究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现,低年级儿童以无意记忆为主,可这些识字方法大都强调有意记忆,这不明显违反心理学原理和儿童的天性吗?他开始构想一个更大胆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儿童一进校门直接“学阅读”,不要管是否认字。

1997年,一个有初步轮廓的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方案形成。他希望有一个校长给他一个班,能够让他静下心做这个起码耗时六年的“另类”实验。没有“徐庶走马荐诸葛”,他就毛遂自荐,可惜没有哪个校长敢承担这个风险,都说:“小打小闹可以,你这是推倒了大厦重盖,不敢。孩子不能做试验品啊。”

隆中诸葛没有遇到识才的刘备。他甚至萌发了到缅甸教华裔子弟汉语的念头——心想,他们身上大约没有应试教育的枷锁吧。

2000年前后,由于地方政府不能按时足额发出农村教师工资,他请了长假到太原、昆明“打工”,还在当代著名的小学教学专家邱学华的举荐下到宁波一所私立学校任教。而私立学校为了生存,会把应试教育推到极致。这是他无法忍受的。2004年,他与邱学华同时撤退,自己又返回土默川。

没有死心的石皇冠2007年夏遇到了党三尧中心校校长霍祥。霍校长在将信将疑、半懂不懂的背景下同意他在学校搞实验,说:“你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折腾吧,可以网开一面,先不参加统考,有啥麻烦我顶着。”

石皇冠老师的惊世骇俗之论

没有理论引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在大量阅读思考了现代心理学、信息学、系统论及多种语文教育学专著后,他用农民式的诙谐生动与学术思维的谨严,提出一系列对母语教学离经叛道的观点:

观点之一:现在无论是以分散识字为主,还是以集中识字为主的低年级语文教材,都没有依照儿童的记忆规律去编写,都没有充分照顾到低年级儿童的记忆特征——无意记忆在学习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老师却千方百计让儿童识记汉字,老师累,学生累,家长也累,三个群体同时在做低效功。

观点之二:要求不适合用铅笔书写(甚至是不适合书写)年龄段的孩子书写规范汉字,违背了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如今多数青年书写姿势不规范,与写字年龄过早、书写量过多、写小字有关。导致本该拇指执笔杆,却因疲劳而转为第一关节勾笔杆。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一二年级强行要求孩子写大量的汉字。

观点之三:低年级正是儿童言语连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期,应该给儿童提供生动有趣的儿童文学,而现行的语文课程给儿童提供的却是一些关于字母、声母、韵母、声调、笔画、偏旁、结构、笔顺、汉字、词语等零碎知识。这仿佛又回到了婴儿学语的“独词句”阶段。学习这些零碎东西,只能妨碍儿童言语的连贯性发展。

专家视点:“儿童入小学以后,有一个时期,他们的口语能力看来反而不如学前儿童。一些观察材料指出:学前儿童的言语具有丰富的语调,很有表现力,并附有情绪色彩,可是当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就会失去这些表现力,他们的言语变得单调、不大连贯、平淡而缺乏情感。”朱智贤

观点之四:“读文章”不同于“念字”,所以学生认识了汉字也未必会阅读。 “先识字后读书”是从已经学会阅读白话文的成人的直觉经验中来的,他们与刚进小学的儿童属于两类不同的群体。学生齐读时会出现“唱读”现象:秋*天*来*了,一*行*大*雁*向*南*飞。这是典型的顿读,顿读的习惯形成后很难彻底改掉。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学习流利朗读为重点,要训练学生正确切分语意单位,而不是“以识字写字为重点”。

观点之五:人类阅读并不是认清楚每个字的部件才阅读的,而是看个轮廓,可以称为“模糊认字”。如看到“镍曩妙汁”时一定会理解为“锦囊妙计”。这与“认识鸟不必认识每一根羽毛”一个道理。因此,繁体字简化,在降低阅读难度上没多大意义。儿童认识汉字难易不在于繁和简,标志多的汉字反而容易识别。假如把7000通用汉字都简化至8~11画,那简直就是一场文化灾难。就像识人一样,那些长相、衣着、化妆等方面特色明显的人最容易识别。假如不分男女都剃光头,刮掉眉毛、胡子,甚至衣服,白花花一大群,怎么识别?怎么记忆?

观点之六:我们要在限量阅读中让学生学会阅读基本技能,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课时有限,以有限之课时,完成大量之阅读,是不现实的。学生还没掌握阅读基本技能,怎么去大量阅读?语文老师要求大量阅读,数学老师要求大量做题,英语老师要求大量背记,科学老师要求大量实验,体育老师要求大量运动,生活老师要求大量吃饭,教育专家要求大量玩耍,宿管老师要求大量睡觉,一天只有24小时,如何合理安排各种“大量”?今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与这些糊涂的“大量”分不开。

“神话”居然变成现实

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做事惯于先问“是否有用”。教育也是如此。如此石破天惊的语文课改实验,从开始石皇冠面对的就是怀疑、不屑、不解、惊愕——

实验进入二年级时,旗里有关人员想测试一下实验结果,照理说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妥,技术试验不有“中试”嘛。但石老师拒绝了,理由是:“馒头还没有蒸熟呢,为什么要提前吃?”他不是怕人检测,露了马脚,而是认为实验不到火候。不到火候的检测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到了合适的季节,你可以按照课标的要求任意考我的学生。”所以,实验班“网开一面”,五年来学生极少参与学校及旗里组织的统考。

学生一二年级时家长就提醒他、敦促他:“孩子们终究是要参加中考、高考的,你现在就得按照那样的考法训练孩子。”他开玩笑地反问:“你的孩子将来是要结婚、生孩子、当父母吧?是不是现在就开始训练结婚、生孩子?”家长被噎得不知如何作答。

实验班三年级结束时,忐忑不安的霍校长组织语文教师进行了一次识字量的测试。

被测试的有实验班学生22人,对比班学生16人,四年级学生3人。结果是:实验班比对比班平均识字率高出10%,与四年级相比相差无几(四年级只比实验班学生平均多认47个字)。识字量最高的学生石鉴渊高达3727个字,最差的学生2189个字,平均识字量达到了3059个字(对比班是2796个)。按照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的标准,80%以上的学生已经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6年的识字任务。

检测的事实证明: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识字结果相差不多,费时费力、苦不堪言与“零负担识字”的结果差不多,而实验班却在阅读领域里远远甩开了对比班:三年中他们读了多少书籍?最多的已经达到300多万字,最少的也达到了近100万字。而“课标”要求六年中阅读课外读物145万字的标准多数中国学生根本达不到。

当时,祖祖辈辈惯于“从众”,认可“习惯”的农民家长也对石老师的课改充满狐疑:

“别的小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怎么这个老师不留作业呢?还把看动画片当做作业?”

“本来就担心孩子上网成瘾,误了学习,可石老师在第三年时却要求每个家长给孩子配备笔记本电脑,学上网。”

“别的老师不让孩子们看‘闲书’,可这个石老师就是鼓励孩子看‘闲书’。哪有这么教孩子的?”

伴随着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到三年级时,他们普遍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不厌学,爱看书,进城坐在书店捧着书一看一个上午,字儿写得好看,学得也轻松,说话、写作文词汇丰富……一系列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为了不耽误孩子,为了语文数学两科相辅相成,石老师从三年级起连数学课也接了过来,于是他成了全校负担最重的老师。一次全旗联考数学,他的班级平均分居然全旗排名第五(全旗同年级数学老师三四十位)。而他是下课后从不批改数学作业的老师,甚至学生连作业本都没有。连数学也做到了“零负担”学习。

认可“猫论”的人们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怀疑的、挑剔的眼光少了不少。

尽管在四年前笔者就知道石老师正进行着一项很“另类”的教改实验,但也是疑信参半。2012年10月15~16日,记者在这所农村学校住了两天,听课、测试学生的读写能力、开了家长座谈会、与石皇冠老师做了长谈……

走进实验班的教室,整个格局就是 “另类”的:与其说是个教室,不如说是个图书阅览室,三个书柜摆满了图书,学校的、学生的以及他个人的;墙壁四周挂的都是小黑板,一生一块;座位是圆桌式的,22个孩子围成一圈。石老师的解释是:传统的座位格局与教堂里神父布道时的座位排列无异,神父是为了向教徒灌输宗教教义,但教师不能像神父一样向学生灌输知识。此外,在传统座位格局下,学生发言时,看不到其他同学的表情和神态,仅仅能看到教师的表情和神态,不利于发言的同学收集更多的反馈信息。由于声音传播的方向性和耳廓收集信号的方向性,其他同学很难听清他说啥,这就很难组织有效的讨论。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在所难免。而圆桌型的布局使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其他同学的脸庞、神态以及做什么、说什么。

他的课是学生“模仿-尝试”型的,记者听的那节课学生正学“赵王如意之死”。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在《史记·刘敬孙疏通列传》和《史记·留侯世家》中相关段落,作为铺垫,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选自《史记·吕后本纪》的一段话(二百余字的白文,只给一个通假字“酖”的注释)让学生尝试独立断句。断句完毕后,让学生朗读白话译文,以核对自己的断句是否准确。学生齐读原文时的发音、节奏、语气的把握,基本达到了高中生的水平,反映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一节课教师说得少之又少,只在关键处引导、提醒了几句而已。

记者以通用的方式检测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史记·苏秦列传》前5段(共364个字,72处断句)打印成无标点的白话文,要求在30分钟内断句。检测的结果是:优等生可以达到82分,中等偏下学生可以达到74分,差生也可以达到60多分。为了对比,记者返呼后请内蒙古师大附中高一两位优等生在限定时间内做同一测试题,结果与实验班的优等生相同。

写作能力的测试采用给微型小说《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续写的方式。优秀者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居然写出1000多字,较弱的也能写出500多字。学生用电脑写作,其思维速度与键盘录入几乎同步。而对比班的同题作文(18篇)却与之形成明显的差距(对比班能写出500字已属罕见,且大部分作文想象力贫乏,表达混乱,词不达意,书写潦草)。

2012年10月17日,包头市土右旗资深高中语文老师赵明生偕八位高中语文教师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考察、检验这个 “奇迹”。为了打消别人怀疑自己上“假课”的念头,石皇冠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前来听课的老师,由他们在《史记》、《汉书》或《资治通鉴》中自行选择。选好之后,开始备课,然后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上课:学生先尝试断句,然后老师予以指导。他们选了“荆轲刺秦王”一个片段,通过这节公开课,以展示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给无句界的白文断句的。结果同样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一致认为,学生阅读无句界文言文的技能已经达到了让人震撼的地步。他们的高一学生也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类似水平。

石皇冠老师确实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走出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路。

“奇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他是怎么教学生识字、写字的?他是怎么教学生学汉语拼音的?他是怎么教学生阅读白话文的?他是怎么面对现行教材的?他为什么要“超标”引导小学生给文言文的白文断句?其价值是什么?是谁启示了他?

他的实验,从起步就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他教汉语拼音,没有“aoe,iu■”地教,先是看加注汉语拼音的文本,继而抽掉汉字,阅读纯拼音文本,最后利用“微软经典全拼(带声调)”学打字和听朗读录音带。时间久了,学生居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汉语拼音,还达到了普通话发音比较标准的水平。

从一年级起,在学生一个汉字不识的情况下,他就开展“学阅读”训练,做法是从“听”入手,由“听觉语言”渐进到“视觉语言”。即老师(或录音带)朗读儿童喜欢听的童话、寓言、神话,儿童耳朵听、嘴巴跟着念、眼睛看着书面材料。开始时,二者不同步,学生只知道现在是在读哪个页码的文字,后来就知道正读哪一段,再后来就知道正读哪一句,久而久之,就找到了与声音对应的那个汉字,老师领读到哪里,学生的眼睛就盯着哪里。石老师认为:“儿童不是按字的形状去记忆和提取信息的,而是按照字在词中和句中的意义去记忆、提取的。”于是他充分利用儿童无意识记忆占优势的规律,让学生在一二年级听故事中认识了1000多个高频汉字,有了这些汉字垫底,现代书报上90%的汉字就认识了,儿童可以早一天进入阅读的王国,早一天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这就是他的“零负担识字法”。

五年来他从不过问学生会写哪些字、会认多少字,从来不要求家长考孩子默写生字,只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识字。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平均的识字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个,会写600多个,其中5名学生识字量达到了3500个。

大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们就学会了用普通话流利朗读。他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朗读是在听觉语言中枢和运动语言中枢的协调配合下进行的,我训练学生视觉性语言中枢,使之学会切分书面材料的语义单位”。

他的这种思路和做法得到我国心理学专家张厚粲教授和谢小庆教授的高度关注。

过去唱戏的人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原本不识字,却要背下大段大段古奥典雅的戏文。怎么学?跟着师傅念、背、记,久而久之,竟能认识剧本上的文字。

台湾作家三毛在《逃学为读书》中说:“我是先看书,后认字的。”“我没有不识字的记忆,在小学里,拼拼注音、念念国语日报,就一下开始看故事书了。”

周国平的女儿是这样识字的:“(啾啾)认字的过程非常自然,玩看图识字的卡片,看碟时跟着声音看字幕,上街时问招牌上面的字。”

这些事例不也印证了石老师的做法是符合人类识字、阅读规律的吗?

香港教育学院教授潘慧如在她的论文《写字教材中字词排序的理念和实践》中说过:“孩子在每日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听力的词汇,掌握了大量常用字的读音和意义,只是欠缺字形的概念。如协助孩子把字的形音意结合,他们便可以把字词在书面语言上应用起来。”这不与石老师的观点相近?

为了减轻负担会写汉字,他设计了“尝试学字法”。为了高效率写好汉字,他设计了“黄金练字法”(一种改造后的符合黄金分割率的九宫格),只写大字,不写小字。前者以学习汉字构字规则为中心,写会一个字,可以迅速写会六七个;后者以学习汉字结体规则为中心,写规范一个,就可以迅速写规范六七个。

中学生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戏谑之语,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高中生“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也没说去标点和句界。他为何要求小学生阅读文言文,况且还是白文?

石老师的解释是:如果一直用白话文教阅读,就很难知道学生到底是否学会“用眼睛独立看懂书”,因为白话文念出来可以听懂,学生遇到难懂之处,免不了要念出来给自己听,甚至听同学念或老师念也能听懂。这不利于视觉性语言中枢及早学会默读。为了促进视觉性语言中枢及早学会不依赖听觉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而独立加工书面材料,就要不失时机地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因为文言文念出来听不懂,必须先懂而后念。至于让学生直接念无句界文言文,也是为了促进学生提高“看懂”文言文的能力。在正确流利朗读有标点文言文的基础上,学习无句界文言文朗读,也不是很费劲。

相关链接:古人对句读训练十分重视,把它看成是读懂文言文的起点。《礼记·学记》云:“一年视离经辨志。”意思是说,小孩子入学一年之后,就要考核他们“离经辨志”(断离经文,辨识文意)的水平。韩愈的《师说》也谈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代人也把句读训练当作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石老师把阅读技能分为“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读懂内容大意,从文本中提取相应信息,是“基本技能”。独立查找背景资料,理解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属于“高级技能”。基本技能不熟练,高级技能就难以形成。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在基本技能还没真正掌握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带领学生去学习高级技能。他的课改实验,紧紧抓住基本阅读技能不放松。当学生能大量阅读白话文书报时,就开了文言文阅读课。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后,他就利用无标点、无句界的文言文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他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尝试自我断句,然后小声朗读,在朗读中校正断句的谬误,然后与有标点的文本对照断句正确与否,再后是朗读文本。记者问:学生先断句后讨论答案,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石老师说:十几年前,我开始系统学习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邱学华老师的专著。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尽力贯彻邱老师的教学原则:“先学后教、多练少讲、当堂作业、当堂反馈”。这些原则落实在文言文教学中就成为:学生先尝试独立断句,学生发表答案,老师纠正有错误的地方。

记者随机请一位男生朗读白文《陈涉世家》,其断句之准确,语气的把握已经达到初三优等生的水平。他的学生显然已经基本达到了“离经辨志”的水平,课标所规定的“使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已经达标。

草根课改的未来之路

石老师认为,不少教师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就错了,归宿点能对吗?“语文教学本来应该往西走,那么多人向东走了,南辕北辙,走得好(比如那些经常能‘走穴’的所谓名师)有意义吗?”所以,众人潮水般地向东走,他一个人却向西踽踽独行了近6年。他所走的路,所倡导的理念因有悖于大众的习惯和经验而被误解和排斥,但人类的前行者们哪个不是如此?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教育测量学专家谢小庆对石老师的实验给予高度评价:石老师这样的教学,是“能力发展”而非“知识灌输”的学习,是“学生中心”而非“教师中心”的学习,是“目中有人”而非“目中无人”的学习,是“教人”而非“教书”的教学。

明年6月,石老师的22个“实验品”就要出炉了,他遭受怀疑和不解应该消融了,因为有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明摆在那里。

问及石老师下一步的打算,他睿智而深邃的眼睛里有执著也有无奈:“最好能有一所学校给我,或者起码有个团队与我一起做这个事,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记者问:“教育不同于技术,往往不可复制。有几个人会像你一样抛家舍业,焚膏继晷,每天12点前不睡觉,去读书、写作、思考呢?有几个教师能像你那样旁学杂收,读了那么多的专业书?有几个人像你那样不盲从,不随俗,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别人即使做,你觉得能做到现在你这个样子吗?”谢小庆教授也有同感:“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很难把握这样的课堂。”

篇6

关键词: “虎”学 内涵 汉英互译

1.汉语中“虎”学的内涵

虎文化是中国典型的民俗文化之一。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将“虎”这一概念揉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虎的联想有褒贬两个方面。从褒义方面说,虎英勇大胆、健壮有力、坚决果断。从贬义方面说,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举例说明。

1.1“虎”的褒义色彩

1.1.1“虎”多用于比喻人的勇猛、威武。

我国古时战事频繁,出现了许多词语形容将领驰骋沙场时的威猛气势。比如用“虎将”比喻勇将、勇猛的人;“虎威”比喻武将的威风;“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比喻勇猛的军队;“虎贲”指勇士、武士,如:“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书・牧誓序》。

现在我们也常用带“虎”字的词语,形容人的生机活力、矫健威猛。“虎生生”形容威武而有生气,如:“他看着这群虎生生的新工人,感到十分高兴。”“虎气”形容有气势,如:“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1.1.2“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其特殊地位,中国人对龙始终抱有尊敬、崇拜的心态,汉语中“虎”和“龙”搭配的词语,用来表示刚强、有胆魄、有生气和活力,代表那些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例如: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壮勇的姿态,如:“这群小伙子干起活儿来生龙活虎一般。”

“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如:“工地上龙腾虎跃,热气腾腾。”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1.1.3“虎”有时用来表示人的体形、身材与姿态的魁梧、健壮。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体格健壮。如:“只见里面有两个少年大汉迎了出来,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清・李汝珍《镜花缘》

“虎势”:形容健壮。如:“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长得真虎势。”

“虎头虎脑”:形容浑厚雄健之貌。如:“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老舍《赵子曰》

1.1.4形容开头造大的声势。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如:“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著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元曲选・李逵负荆》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1.1.5形容小孩健壮、活泼可爱。

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灵手巧的老人们还是给孩子们缝制虎头帽、虎头鞋、虎形枕,包括给孩子起名,也偏爱“虎妞”、“小虎子”之类,寄予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他们长得个个像小老虎一样结实。

1.2“虎”的贬义色彩

1.2.1“虎”字有“危险、贪婪、凶残”之意。

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文言文中,不乏“虎”这一形象。如:“苛政猛于虎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或问酷吏。曰:‘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均喻指虎残酷、凶暴的本性。“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易・颐》,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1.2.2由于“虎”和“狼”有着“凶狠残暴、贪得无厌”的相似习性,因而两者搭配更进一步彰显其程度之深。

“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如:“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如狼似虎”:比喻非常凶暴残忍。如:“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尉缭子・武议》

1.2.3用“虎口、虎穴”等比喻“危险的境地”。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大难,侥幸保全下来的性命。如:“况我本是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清・李汝珍《镜花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危险的境地。如:“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

1.2.4“虎”还被用来比喻“恶人、坏事或恶势力”。

“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2.5形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我们也常用“虎起脸”指露出凶相;“虎”指吓唬,恐吓;“虎唬”指威吓;“虎吓”指吓唬。

2.西方“虎”学的涵义

在崇拜狮子与鹰的西方人眼里,老虎并不是最威严的王者,而是代表一种同样强大但更神秘的力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他们看来,“虎”蕴含东方的异国情调,华丽妖艳,精力旺盛,桀骜不驯,像魔法一样难以捉摸,同时也能激起雄性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虎”内涵了一种惊涛骇浪般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状的恐怖。18世纪英国天才诗人威廉・布莱克在参观伦敦塔动物园后写下《老虎》一诗,它或许就是对西方视角下老虎形象的完美诠释,两百多年来传诵不衰。诗中把老虎既匀称又望而生畏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竭尽全力描摹深夜莽丛中火焰似烧红的老虎,赞叹它的雄厚与威力,赞叹造化的伟力。

The Tiger 老 虎

By 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郭沫若译)

Tiger,tiger,burning bright,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燃烧着煌煌的火光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节选)

3.英汉互译中“虎”学的处理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tiger”一词的释义为“large Asian animal of the cat family,with a yellow-brown coat with black stripes”,延伸义为“fierce,energetic,or formidable person”,强悍的人、劲头十足的人;勇士。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含义与东方的“虎”学意义相近。然而,在中英互译的过程中,还是要从其文化根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入手,及时变通,做到形神兼备。

在英汉“虎”学互译时,译者要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翻译时要善于分析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生动地生成译文,使目的语读者有着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理解感受。

3.1采用直译法

对于能够采用直译的词语,译者应尽量选择直译或对应的翻译方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味道,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更强。如:“纸老虎”可逐字直译为“a paper tiger”,由于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纸”都会被认同为有着易碎易裂、不强韧、不持久的特性。因而虽然称其为“老虎”,却是纸做的,其引申义也很自然地表达出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直译为“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并不会产生任何歧义,通顺易懂。英译后,既保留了源语的本意,又恰当地传达了寓意,外国人看后也能理解和接受。

3.2采用意译法

然而,很多谚语若是只采用直译很难做到形神兼备。所以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谚语中的内涵、寓意,还需要采用意译,甚至添加说明解释的方法。如“母老虎”一词是极具汉语文化特色的词,指的是语言气势汹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女性,要是简单生硬地译为“the female tiger”,不免会让西方人感到理解困难,毕竟他们没有东方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背景。所以应译成“lioness at home”,这样就更为地道,也容易让西方人接受。

由于汉语特定的文化习俗,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特定的习惯说法,为了用英语表达同样特定的文化内容,必须译成在英语文化中有相似寓意的语言,所以使用了其它动物词汇。这类词汇错位的翻译十分常用:诸如“虎”、“龙”等动物在西方的地位并不如同东方,甚至南辕北辙。这样,在互译的时候我们就要格外留意。“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帝王的象征,我们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对龙顶礼膜拜;而“龙”在西方却被认为是邪恶的,龙在基督教、犹太教中被认为是恶魔的象征,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英文报刊将“亚洲四小龙”译为“Asian four tigers”,而非“Asian four dragons”。这样一来,东方人心中的“龙”,与西方人所说的“tiger”就同有“强劲、雄起”之意了。再比如,汉语中的“虎”在英语中常用 “lion”表示,而非“tiger”,这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特征是分不开的。西方的百兽之王是狮子,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国旗是以狮子为图案,代表着勇敢和庄严;出产的动画片《狮子王》以狮子作为塑造对象,却并没有“虎王”一说;埃及金字塔也是狮身人面像;还曾将中国形容为“东方睡狮”……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一系列“狮假虎威”的语言用法:“拦路虎”译为“a lion in the way/path”;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在英语中对应语为“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狮子)另外,虎狼一家,有时也会将“虎”译为“wolf”,例如:“狼吞虎咽”(wolf down);“骑虎难下”(have/hold a wolf by the ears)。

在英译汉时,也要遵循以上的原则,例如“work like a tiger”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生龙活虎地干活”,这样就足以表达它要传达的意思。而英语有关“狮子”的习语译成汉语时也常用“虎”来代替,如:like an ass in a lion’s skin(狐假虎威);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另外,an American tiger译为“美洲豹”,并非“美洲虎”。

因而,翻译时我们应根据需要,将源语中的“虎”语或删除,或补充,或用相对等的词汇充分表达出来。由于翻译手法的灵活性,并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翻译手法。对于同一条词语,只要能传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就既可采用直译,又可采用意译,或者二者结合。

4.结语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每个民族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掌握各民族词语的不同文化背景、深层含义及其差异所在,对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起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韩作黎.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孙艳.论英汉名词性动物隐喻的文化异同及翻译[J].时代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