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篇1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高锟教授,用中国人的说法,肯定是“雪中送炭”。

科学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前事消亡,后事不记,脑海只剩下对老妻的感恩和爱恋。虽说乐在其中,毕竟仍有遗憾,仿佛一点一滴地跟世界隔绝,退回去,退回去,退回到一片白茫茫的荒凉大地,仿佛一切事情从未发生。而诺贝尔奖适时授予科学家,却是努力在荒凉大地的边缘把他拉住,隔空喊句:且慢,你忘记了世人,世人可没忘记你,凡走过的必留痕,且让我们一起回头察看那些深深痕迹,你曾付出无比心血替世人开了前路,我们愿意对你鞠躬鼓掌。

“光纤之父”夺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迟来的贺礼,是让深受老年痴呆症干扰的科学家老怀大慰。

不知道老人家的老年痴呆症到了第几期?

其妻说他“记性不好”,目前正在服药和静养,据语气推断,应是对往事仍有记忆,只不过回忆片段都变成了敦煌文物般的断篇残卷,或头尾不齐,或中有裂洞,必须费力研究,始可解读若干印象。

或许又像一张被刮花了的黑胶唱片,会跳线,在旋律与旋律之间有着空隙,需由听众想象失去了的音符是如何动人。

再不然就像一张在深圳买回的劣版老翻光盘,不是画质不好,只不过常会窒格、漏格、锁格,必须不断按着fast forward键,跳过某些情节,始能继续看下去。但到了某些段落,再怎样按键亦无效,画面就这样锁住了,运转不了,所有的美好故事皆锁在其中。

对高锟先生获奖之事,内地传媒讨论热烈,而争论焦点,十居其九集中在“中国科学家何时才可得诺贝尔”和“中国人是否有诺贝尔焦虑症”之类。

这当然都是值得省思的重要题目,但今年总该稍有不一样的地方。

今年得奖的是高锟教授啊,高先生被誉为“光纤之父”,基于他的研究,世人得以提早享受光纤传送之便,互联网的信息革命由此矗立了一座里程碑。而高先生从年轻到年老皆以身为中国人为傲为荣,换个角度看,中国人做了“光纤之父”,是让所有中国人在网络年代里拥有一份特别的光荣感。然而倒过来说,正因有额外的光荣,才会有额外的悲哀――中国人至今仍不被容许百分百地、毫无禁忌地、自由畅快地享受光纤革命所带来的信息之乐。

因此,面对今届诺贝尔,中国人其实应该back to basic,除了诘问“中国科学家何时才可得诺贝尔”和“中国人是否有诺贝尔焦虑症”,亦应质疑“中国人何时才能尽情享受诺贝尔奖得主的发明成果”。

以身为中国人自豪的科学家早于三十年前发明了信息自由传送的奥秘和窍门,但中国人至今竟然仍未被赋予全盘的信息自由,中国的网络天空至今竟然仍是重重框限处处,说来,何等苍凉。

篇2

李春波今年有几大举动:“6、7月份我将执导一部电视剧,接下来推出相隔5年的新唱片,第二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计划10月份在东北开机。”

他说:“淡出歌坛的5年时间里,我积累了不少好歌,有过去城市民谣风格的,也有与潮流相融合的新曲风。希望以前支持我的歌迷一如既往地喜欢我的新歌,因为李春波和你们一样都成熟了。没听过我唱歌的年轻朋友,也可以尝试听听我的歌,因为李春波很有自己的风格。”

曾公开表示喜欢电影创作胜过当歌手的李春波,第二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已经完成剧本创作。据透露,这部描写都市男女情感状态的新片,以东北城市和东北人为背景,李春波耗时3年才写完剧本。

(摘自《沈阳晚报》2003年3月24日林娜/文)

中国观众偏爱电视剧

一项针对电视剧市场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国观众每天平均三个小时的收视时间中,收看电视剧的时间近三分之一,居各类电视节目之首,电视剧仍然是中国观众的“宠儿”。这项由中国最大的专业媒体市场研究机构央视―索福瑞公司进行的调查还显示,虽然电视剧人人爱看,但具体喜欢哪部片子则因地而异。日前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热播”的《刘老根》,在南方的广东、福建一带却反映平平。总体来说,古装剧在北方的收视率高,在东南方稍低;而情感剧却是越往东、越往南越有市场和观众群。

(摘自《文汇报》2003年3月28日文)

何赛飞演绎大毒枭

一部号称电视版《无间道》的内地电视连续剧《生死卧底》即将与观众见面。旅美华人王洛勇在该剧中出演卧底公安朱阳光,主演《大宅门》《孝庄秘史》等影视剧的演员何赛飞,这次出演一位大毒枭。何赛飞称,连着在《蓝色马蹄莲》《生死卧底》《天龙八部》里演了三个坏女人,自己也烦了,“这两年坏女人演得我自己都像坏女人了,其实我不坏,挺好的。”何赛飞说,她下面开始要演好人了,不能再“坏”了。

(摘自《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5日任嫣/文)

香港拟建“金庸武侠主题乐园”

香港著名商人李嘉诚旗下的地产公司“长江实业”,已经参与竞投香港马湾南部的主题公园。该公司计划实施魔法,在12.1公顷的荒地上“变”出一座“金庸武侠主题乐园”。

金庸的经典武侠小说虽然源自香港,但是香港却没有一个与金庸有关的旅游景点,内地反而有众多以金庸武侠小说为名的旅游景点,也吸引了内地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认为,这一计划很有卖点。因为金庸的小说在华人世界脍炙人口,加上武侠世界趣味十足,容易推广。

(摘自《.cn》2003年3月24日人民网陈少波/文)

瞿颖借《铁血豪情》转型

由瞿颖主演的电视剧《铁血豪情》正在云南紧张地拍摄,剧中她扮演一名少数民族少女。瞿颖告诉记者,这部戏的爱情和以前所演的爱情戏有很大差别,她扮演的雨晴和周啸的爱情是一种生离死别的爱情,当周啸为雨晴去死的时候,激发出炫目的爱的火花,这种状态在以往所拍的都市爱情剧中是不曾体验过的。

记者问她在这部戏中一改时尚外形,是否意味着要借这部戏“转型”?瞿颖说,我觉得自己有挖掘人物内心深处感受的能力,是有一定表演潜力的。现在是我表演状态最好的一段时期,我希望伴随着这部戏能够成功转型。广大电视观众不再把我看做一个“大花瓶”,而是去关注我饰演人物的内心世界。

(摘自《北京晚报》2003年3月26日文)

两地合拍系列片《中国科学家》

由中国科协与香港有线卫星电视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实性电视系列片《中国科学家》,日前在北京开机。中国科协有关人士说,面向香港公众,介绍内地著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辉煌业绩和感人故事,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去年会见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朱光亚时双方达成的共识。据了解,这部电视系列片将分批拍摄,首批拍摄的五位科学家是: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钱学森,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家周光召,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钱伟长和应用光学家王大珩。

(摘自《文汇报》2003年3月28日文)

夏刚把《天下第一楼》搬上荧屏

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演达460场之多的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在暖春4月将首度被搬上荧屏。当年话剧《天下第一楼》导演夏淳的儿子、曾执导过《大撒把》等影片的第五代著名导演夏刚将担任电视剧的导演,而另一位第五代导演何群则为了拍摄这部戏甘愿“降格”担任美术总指导。王姬将女扮男装反串表演厨师刘金锭,濮存昕扮演门迎修鼎新。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3年4月1日李彦/文)

日本首次引进我国分帐式影片

曾在东京电影节拿到“最佳艺术贡献奖”的《天上的恋人》,近日被日本作为分帐片引进,这也是中国影片首次获得这种“殊荣”。该片将于5月中旬在中日两国同步上映。对中国艺术片青睐有加的日本可能再度刮起一股“中国风潮”。

篇3

(接上期)

多维世界还是时空扭曲

1968年6月1日深夜,两辆高级轿车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疾驰着。六月天,在南美是冬季渐渐降临的季节。然而,阿根廷的滨海地区都几乎没有经历过严冬。那里离赤道的距离与东京相仿,可是,在最寒冷的七月,平均气温也保持在十度。而在盛夏的一月,也难得有达到二十五度的日子,这或许是大西洋海洋流起了调节气温的作用所致吧。这天夜里,两辆轿车疾驰着,浓雾正笼罩着四野。后面车上坐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律师盖拉尔德·毕达尔博士和他的妻子拉弗夫人,前面车上坐着的夫妻二人是他们的朋友。为了探望熟人,他们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面的查斯科木斯市,向南一百五十公里的买普市,彻夜驱车而行。

险峻的安第斯山是阿根廷西部的天然屏障。由中部直到东部是绵廷的大平原。那是南美最大的谷仓,道路穿过连绵无际的麦田,又直插砂尘漫漫的荒野。不知是因为前面的车速度太快了还是由于博士夫妇的车发动机有点毛病,两辆轿车的距离渐渐拉开了。

前面的车临近买普市郊时,两人回首顾望,后面是浓雾迷漫,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他们决定停车等候后面的博士夫妇。可是,等了半小时、一小时,迷雾中依然茫无所见。道路平坦而无分叉,他们心中狐疑,调回车头来寻望。然而,既没有车相会,也没有车停在路旁。甚至连出了故障或破损的车的碎片都没有见到。就是说,博士夫妇乘坐的车在公路上奔驰途中,忽地化作云烟消失了。

自翌日起,亲戚朋友们全体出动,找遍了查斯科木斯市与买普市之间。然而,道路东西两边,在广袤无垠的地平线上,不论是人还是车,连影子都不曾见到。

两天过去了。正当最后要报警时,由墨西哥打来了长途电话。电话说:“我们是墨西哥城的阿根廷领事馆。有一对自称是毕达尔律师夫妇的男女正在我们保护中。您认识他们吗?”,接到电话很是诧异,于是请毕达尔本人来通电话,一听,果真是失踪的毕达尔博士的声音。这就是说,博士夫妇6月3日确是在墨西哥城。

博士夫妇不久被送回了阿根廷,听听他们的谈话吧,那简直成了光怪陆离的事。据说,博士们坐的车离开查斯科木斯市不久,大约夜里十二点十分,车前突然出现白雾状的东西,一下子把车包围了。他们惊慌中踩下刹车,不一会儿,便麻木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两人几乎同时苏醒过来。这时已是白天,车在公路上行驰着。可是,车窗外面的景色,与阿根廷的平原已迥然不同了。行人的服装也多未曾见过。他们急忙停下车来打听,呵,竟然说这里是墨西哥!“这真是怪事!”他们这样想着,又开动起车来,这时,街道和建筑物都无可置疑地说明确是墨西哥城。带着梦境未醒的神态,两个人跑进阿根廷领事馆求助。他们惊魂稍定后才知道,他们的表在他们失去知觉的时刻——十二点十分已停住了,而跑进领事馆则是6月3日了。这是完全如谎言一般的故事,可是,博士在待人接物上都是十分讲信用的。只是夫人因受这次事件的刺激身罹神经病而住进了医院。

由阿根廷的查斯科木斯市到墨西哥城,直线距离也在六千公里以上。即便利用了船舶、火车和汽车之类,要在两日内抵达也是断无可能的。若只是人,还可以认为是乘飞机飞去的,可是,连轿车一起在墨西哥出现,这怎么也说不通。然而,阿根廷驻墨西哥领事拉伐艾尔·贝尔古里证实说:“此事是真实的。”

关于“时空隧道”的猜想

美国物理学家斯内法克教授认为,在空间存在着许多一般人用眼睛看不到的、然而却客观存在的“时空隧道”,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人、船、飞机等,实际上是进入了这个神秘的“时空隧道”。有的学者认为,“时空隧道”可能与宇宙中的“黑洞”有关。“黑洞”是人眼睛看不到的吸引力世界,然而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时空隧道”。人一旦被吸入“黑洞”中,就什么知觉也没有了。当他回到光明世界时只能回想起被吸入以前的事,而对进入黑洞“遨游”无论多长时间,他都一概不知。

有些学者反对这种假设,认为这不能说明问题。“泰坦尼克”号游轮和乘客同时沉没、消失,乘客们进入“时空隧道”,为什么游轮没有进入?如果游轮也同时进入,它应该和船长史密斯同时再出现。

最近,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布凯里教授经过研究分析,对“时空隧道”提出了以下几点理论假说:

一.“时空隧道”是客观存在,是物质性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它既关闭,又不绝对关闭——偶尔开放。

二.“时空隧道”和人类世界不是一个时间体系,进入另一套时间体系里,有可能回到遥远的过去,或进入未来,因为在“时空隧道”里,时间具有方向性和可逆性,它可以正转,也可倒转,还可以相对静止。

三.对于地球上物质世界,进入“时空隧道”,意味着神秘失踪;而从“时空隧道”中出来,又意味着神秘再现。由于“时空隧道”里时光可以相对静止,故而失踪几十年就像一天或半天一样。

据说也有科学家放卫星到百慕大上方,发现一个巨大的黑点,放大看后得知是一个强力的漩涡,派人勘察后,发现地下是个巨大的金字塔,漩涡把阳光聚成一个焦点,使得所有实物瞬间消失……

“时空隧道”将有可能成真

研究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的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不久的将来,理论上有可能会实现传送人类本身!”

篇4

还是先来看看撒的是什么玻璃。我们都见过窗玻璃、镜子玻璃、玻璃瓶、玻璃珠等。实际上,还有好多“特种玻璃”,有些玻璃的组成成分与普通窗玻璃不同,有些是组分相同但组成比例不同,还常常掺有微量的特殊成分。玻璃通常不溶于水,但也有特种玻璃可以溶于水。有一种玻璃在普通玻璃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钙、镁、磷、铝等元素,可以缓慢溶解于水,并逐渐释放出其中的钠、钙、镁、磷酸根、硅酸根等离子。

生物玻璃拯救大兵

1959年越南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士兵伤亡众多,很多幸存的士兵缺胳膊少腿,落下终身残疾。在一次军方与科学家的座谈会上,一位残疾的少将痛苦地感慨:要是有一种药能够让炸断的骨头重新长起来,士兵就不用截肢,那该多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一位年轻的材料科学家莱里·亨奇,专门研究玻璃材料。他听了将军的话,心里老想着是否可以把将军的感慨转变成现实,是否可以把自己研究的玻璃用来促进骨头修复愈合,是否可以让手中的玻璃缓慢溶解并释放出骨头生长所需要的钙、磷等营养离子。

亨奇决心试一试。他在合成玻璃的组分里增加了骨头生长所需要的钙、镁、磷等元素,把硅元素的含量调至45%左右,磷调至5%左右,制成了一种细碎的白色玻璃。他先给骨缺损的动物尝试了一下,没想到这种新型玻璃的修复效果出奇的好,超过了以往任何材料!后来他试验了各种配比的玻璃,还就是第一种效果最好,他干脆将这种神奇玻璃命名为“45S5生物玻璃”。这一成果将治疗骨损伤的注意力转向了可以缓慢溶解的新型材料,产生了生物材料的革命!

那美国军方用了他的神奇玻璃吗?后来,美国发动了两次对伊拉克的战争,在电视画面上你也许可以看到,美国大兵身上装了很多袋子。其中有一个袋子装了些白色粉末,受伤时可以自己先将袋里的粉末撒在伤口上。这些白色粉末是军事机密,你猜到它们是什么了吗?

地震灾区大显身手

中国科学家看了以后坐不住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亨奇的生物玻璃,改进了组分和配比,也合成了一种白色粉末。他们在大白兔的头盖骨和股骨上做了实验,愈合效果奇佳。

那么,除了战场上,还有哪些地方是神奇玻璃可以大显身手的呢?科学家首先想到了病人,糖尿病晚期病人的血液循环能力很差,特别是下肢,经常溃烂恶臭,难以愈合,是全世界都头痛的难题。能否用生物玻璃粉帮助病人愈合溃烂的脚部,解除他们的痛苦呢?人体试验显示了它的神奇疗效。很多医生一开始将信将疑,但逐步确认了疗效后,有少数医院(如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等)开始使用生物玻璃粉了。

2008年5 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根据以往地震灾害救治经验,灾区因为自然环境恶劣、救治条件有限,四肢受伤并截肢的比率往往很高。怎么样能够保住伤员的肢体呢?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赶赴灾区建立野战医院,实施紧急救治。由于他们的骨科专家之前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那里了解到生物玻璃的性能,到了灾区救治一线后,情况紧急,需要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快速救治、处理众多伤员。于是,他们认为可以给重伤员试一试生物玻璃。一天不到,60盒创面修复生物活性玻璃产品从上海送到了救治现场。

5月15日~19日,在一线野战医疗所,多个四肢受伤并发伤口感染的伤员,用上了生物活性玻璃粉剂。其中几名伤员按常规治疗方案必须截肢,但因现场条件简陋而无法实施截肢手术,只能先在伤口撒上生物玻璃作简单处理,紧急转送后方医院,等待野外救治工作结束后再做截肢手术。可当骨科专家从前线完成任务回到医院时,却惊喜地发现感染止住了,原本需要截肢的伤口竟然还长出了鲜红的肉芽组织——不需要截肢了!

原来,把生物玻璃渣往伤口上撒,不是往伤口上撒盐,相反是帮助伤口恢复。

生物玻璃的奇迹

生物玻璃怎么会有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揭开了其中的机理:伤口分泌的液体将生物玻璃粘住,缓慢溶解,释放出钠、钙、镁、磷、硅等离子。这些离子使伤口液体迅速转变成强碱性,可高效地抑制细菌的增殖,并杀死细菌;同时,其中的硅离子又能促进骨头的再生愈合,也能快速修复肌肉和皮肤等软组织;更神奇的是,他们最新发现,释放出的硅离子还有促进伤口血管再生的潜在作用。

篇5

中国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近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启动。

艾滋病疫苗研究,是全球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正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新方法,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该疫苗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今年3月下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该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申请,在不久前盖茨基金会发表的备受关注的8个全球艾滋病疫苗名单中名列第5。

文/源自 中国科技网

转基因克隆牛诞生,为获好肉质

经过3年试验,两头转基因“克隆牛”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了。

研究转基因克隆牛,是为了提高牛肉的品质。目前,国内肉用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肉率低且肉的品质不高。在牛肉中,肌肉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为最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理石花纹状牛肉。但不是所有品种都可以生产大理石状牛肉,尤其瘦肉型品种难以达到。中国虽有五大黄牛,但至今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肉用品种。

这项研究共选取了200头母牛作为发展对象,分两批在80余头母牛中植入重构胚胎;最终共存活两头小牛,都是母牛。这两头“克隆牛”完全成形需要20个月的时间,届时,它们将要履行繁殖后代的任务。研究人员需要观察,克隆牛与其他杂种牛后,是否能将基因稳定遗传下去。这项技术成功后,还可以在羊、鸡等家禽家畜上试验。

文/源自 《新京报》

生物的适应性 犹如翻山落谷

地球生命的故事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生物界为什么如此普遍地把性作为生殖策略。最近,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从物理学角度审视了生物进化的动力问题。

该联合小组发现,生物的适应性就像是一次次翻山落谷的旅程。在同一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个体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自发螺旋波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理论,有助于解释物种是怎样以及为什么会随着时间而进化。

这一发现也为解释“红皇后假说”提供了理论框架——该假说由进化生物学家利·范瓦伦1973年提出,借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红皇后”的话:“你必须尽力不停地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如果用它来解释协同进化的理论,那么一个物种就要不断进化来抵抗自身寄生虫。

文/源自 《科技日报》

中华文明可溯至4500年前

考古专家已经获得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的证据。

在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古城,考古专家发现了30万平方米的高等级宫殿区,并在高等级的墓葬里发现了数十件陪葬玉器。此外,城内还发现了大面积的水田、图腾等。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中国在3500~4300年前就已进入了初级文明社会。

另在距今4000~4400年间的山西陶寺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中有高等级的建筑区。陶寺遗址内,有大墓、丰富的随葬品和早期铜器。铜器上发现的朱色文字,表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文字。陶寺城内南部还发现了一个决定时令、节气的观象台,研究人员经过一年的模拟观测,发现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这与《尚书》当中《尧典》所记载的“尧观象授书”相吻合。

文/源自 新华网

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北京居第三

8月14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正式2012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公布了2011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深圳、上海、北京依次占据前三名,西部城市首次进入了前十。

就综合实力来看,目前,东部城市在全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依然占有领先地位,但与以往相比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东部城市特别是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环渤海城市独占鳌头(包揽前10名)的局面首次被打破;二是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城市表现突出,进入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50位和前100位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文/源自 中新网

中国“海洋健康”低于全球平均

英国《自然》杂志在线了一份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编撰了一份“海洋健康指数”,全球海洋总平均分正好为60分。中国海域在这套体系中的得分是53分,得到最低分36分的海域位于西非沿海,而最高分86分由太平洋上的贾维斯岛海域获得。

这份海洋健康指数综合了10个不同方面的指标,如海产品供给、海域生物多样性、二氧化碳存储能力、海洋旅游价值等。其中,1/3低于50分,只有5%的沿海国家得分高于70分,这表明全球海洋的健康状况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与此前针对海洋状况的评估体系相比,该指数涵盖内容更广、更完善。研究人员希望,这套指数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比如在开发一块海域之前,能了解相关决定会影响海洋哪些方面指标的此消彼长,而得分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衡量海洋管理政策的成效。

文/源自 新华社

中国科学家揭开大脑血管之谜

脑研究是当前最活跃的前沿基础研究之一,但对脑血管的研究长期受到忽视。中科院神经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了大脑血管网络的形成之谜。

在成人大脑中,血管(包括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650公里,表面积约20平方米。毛细血管之间的平均距离只有40微米左右,使得每一个脑细胞都受到毛细血管网的覆盖。尽管大脑的质量只占体重的2%,但通过这个血管网络,大脑接受了15%的心脏总血流量。

研究人员对活体斑马鱼中脑所有血管进行了三维成像和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发现在发育中尽管有大量的脑血管在不断形成,但脑血管三维网络结构却在不断简化。简化是由于处于局部复杂网络中的血管消失造成的,其中最初形成的脑血管约有45%最终消失,这降低了血管与血管间血流速度的差异,使动脉到静脉血流更有效。

文/源自 中国科学院网

最有影响力论文数中国列全球第6

2011年,我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于前1%,数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预测表明,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第5位。

此前,英国自然出版集团《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称,2011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225篇,占该系列总量的6.6%,与以往相比有显著增长。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比率从2001年的1.85%增加到2011年的11.3%,这一比率已居全球第四。

篇6

摘 要: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很接近生活的课程,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但要上好这门课不容易,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技术术语比较多,老师要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术语讲清楚,就要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用例子来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说明,这样才有说服力,学生才知道学这门课有作用,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用技术;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94-01

篇7

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有一位老人,独自在远离海岸的湾流中整整坚持了三天,终于捕回了一条无与伦比的大鱼。如果《老人与海》的故事有中国版,那么汪品先,这位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而他想捕捉“大鱼”的地方,则是中国的南海,他心中的“大鱼”,是与中国未来发展命运休戚相关的深海奥秘、海底资源,是关系到整个地球过去与未来的自然规律。

志在天山,身老沧州

汪品先的大学生活是在莫斯科度过的。

1960年,当他从莫斯科大学古生物专业毕业回国后,在分配工作志愿书的去向栏内只填了一个地点——。“这样写倒不是思想如何进步,而是听了当时列宁格勒一位85岁老教授的话。老教授年轻时在伦敦的博物馆里见过的化石,太漂亮了,他建议我一定要去。”分配的结果汪品先却留在了上海。现在想想再顺当不过了,汪品先是在上海格致中学读的高中,全家人又都生活在这个城市,而且上海的科研门类相对也比较齐全。可当年心揣远大理想的汪品先却不无失落感,他甚至感叹自己是“志在天山,身老沧州”了。

“不过兴奋点还是有的,最后把我分到了华东师范大学,那里新办的地理系要发展海洋地质专业。”这在当年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尽管华师大地理系连一条小舢板也没有。但在汪品先看来,只要有了这一方向和框架,他们就可以向海洋地质迈进了。

对于大学生涯的回忆,今天功成名就的汪品先是多有感激的。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尽管谈不上有多少可圈可点,但毕竟莫斯科大学来来往往的名教授甚多,又是在国外求学,这让敢于并善于想“怪问题”的汪品先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教研室主任奥尔洛夫院士对我们说过,考试得个3分(及格)就可以了,关键要把论好。当年我还幼稚地认为这位院士的话过于歪门邪道!中国古生物学代表团访苏时,斯行健院士告诫我们在国外最重要的是把外语学好。我们问为什么,他说外语好了就可以看原版小说了。我也觉得他的回答太离谱。”汪品先感叹:“这些话的含意之深,我是过了几十年才理解的。”

身为一名科学家,汪品先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学科与学科之间其实都是相通的。”他至今有空还会找本俄文版的小说读读,“科学家的头脑最好是兼收并蓄的。”汪品先如是说。

汪品先在同济大学30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后来去了美国当上了教授,还得了一个“总统奖”。这位同济校友在美国的课堂上常常向学生谈起当年自己老师的“实验室”——那是一个蚊蝇多得可以用手抓的废弃车间,墙外就是农村的垃圾堆。老师带领着我们这些年轻人,从这里向海洋“启航”。

在汉语成语里,“同舟共济”是海洋行业里最适用的;而在各种校徽图案中,同济大学的一叶扁舟三支桨,也是海洋学科最好的标志。但是30多年前,同济对海洋并不沾边。

不知道是浩瀚大海气魄的感召,还是“同舟共济”精神的熏陶,同济的这群青年人就这样在困难的条件下埋头苦干,从浅海的表层沉积样品和长江口的岩芯入手,跨出了第一步。一直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大庆油田为解释储油层的河成砂岩,需要长江三角洲沉积模式作比较,同济的海洋地质才受到了国内重视;一直等到北京成立了海洋出版社,80年代初印出了同济大学微体古生物研究成果的专著时,同济的海洋地质才赢得国际关注。

20世纪晚期地球科学的突破主要来自海洋,“板块理论”就是一例。“我们自己缺少研究手段,能不能参与国际合作,也去研究深海地质?”这是当时需要同济海洋地质系做出选择的一大命题。198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启动,中国科学家们心潮澎湃,赶紧组织委员会,上报领导,要求加入这项规模空前的深海国际组织。同济人也以为这一大命题迎刃而解了。但在当年外汇奇缺的条件下,这只能是一种空想。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每年要付出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才能成为成员国。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进军深海的途径:发挥自己的长处,用国外样品研究我国的深海问题。我们间接地要到了美国在南海取得的深海沉积样品,从微体化石分析入手,在剑桥大学的合作下,于1986年建立起了南海第一个古海洋学剖面,找到了南海古海洋学的特点,踩上了国际前沿的门槛。”

在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在汪品先眼中,南海的生命史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骨架。南海生命史的“骨架”是岩石的构造,从海底扩张到板块俯冲的地质构造演化;它的“肉”则是泥巴,来自陆地的泥沙、各种海洋生物遗体在深海沉积,并填充进海底盆地,储藏了油气、记录了历史;它的“血”则是充盈其中的流体,从海水到热液、冷泉,包括海底上、下的海洋,也支撑着庞大的暗能量生物圈。

1999年2月18日至4月12日,国际大洋钻探船“决心号”在南海实施了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84航次,时年63岁的汪品先教授为整个航次的两位首席科学家之一。这是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航次,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184航次在南海南北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从水深2000米到3300米的海底钻入地层,最深的一口井深入海底以下850米,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芯共计5500米。

“1999年2月12日,当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启航驶向南海时,我在甲板上感慨万千,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了。”谈起这次航程,汪品先就像在谈昨天发生的事:“总共一万里的航程中,自然界并没有大风大浪,遇到的尽是人间风浪。特别是南沙的钻探‘好事多磨’,先是国际政治问题,后是这块外国海图上叫做‘危险海底’的航道问题,最后又有海盗出没引起的安全问题。船长几次宣布这口井打不成了,而几次都在我国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闯过了一个个关口。3月初南沙开钻,美国船长下令升起五星红旗。中国海区第一口深海科学钻井,终于按照我们的设计,在我们的主持下实现了。当第一筒岩芯取上甲板时,许多人拿着照相机拍照,一位英国科学家问我,‘这一筒岩芯,你等了多少年?’”

从那个废弃车间的实验室起步,到实现大洋钻探的深海探索,汪品先个人经历了30多年;而从80年代开始争取的南海深海钻探算起,整个中国地学界也已经等了10多年。

1996年根据中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在汪品先的主导下,提出了在南海深水区通过钻探检验青藏高原隆升造成季风气候的理论假设。这份登记号已经是484的建议书,因为击中了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在1997年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立即安排在1999年2月至4月实施。汪品先充满信心:中国海洋地质学家多年的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国际同行越来越多的认可。

大洋钻探计划第184航次后,汪品先领导的项目组对5000多米的深海岩芯开展了全面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就是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成果由于它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是它赢得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米兰科维奇奖”的前奏。

我国的海洋科学紧接着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相关设备的研发也陆续启动。2002年,7000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列入863重大专项;2005年,改造一新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开始了全球考察的航行;我国学术界还在推动自主设计制造的大洋钻探船……

但这还不是汪品先的最终目的,他还要更深入地研究南海。

南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5500多米,既是全球低纬度,也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与大洋相比,南海就像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解剖”这只“麻雀”,就可能在崭新的水平上认识海洋变迁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

然而,目前我们连南海的年龄都还不清楚。现在南海的年龄只是根据30年前美国的船测资料,认为南海形成于距今3200万到1600万年前。1999年南海大洋钻探取得了3300万年来的沉积记录,但是地层记录中最重大构造事件发生在2500万年前后——这是南海“发育”的重要时期,也与矿藏的形成密切相关。搞清楚了这些,中国才能在南海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个愿望

汪品先称自己此生有三个愿望:一是开展深海大洋钻探研究;二是建立国家公用的调查船队;三是建立深海的海洋研究中心。现在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第二第三个愿望他正在努力之中。

关于海洋,关于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汪品先天天在想,想了几十年了,且见解独到:以河流流域为基础的华夏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只求没有异族的入侵,决无向外另求福地的意向,主张人们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并没有到远方开拓的传统。而同样为文明古国的希腊就不一样了,希腊的海洋边就是山,没有多大的土地,只能弄个船到别的地方找出路。汪品先引用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的文章,作了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战国时期统一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的话,恐怕我国今天的海洋文明就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因为齐国临海而居。”

在汪品先的眼里,中国目前的海洋产业,还是以交通和渔业为主体,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全不是这个模样了,海底资源正被大规模地开采和利用。如果说10年前,开采的都还是大陆架上的浅水石油,这几来一些大国已经在着手开采深海石油了。海底的开发利用需要有监测的新手段,“美国人还搞了个‘海王星计划’,与加拿大联合在西海岸铺设一个区域性海底观测网,从海底向下打井埋下设备,向上放锚系,再用光纤把所有的观测点连起来。今后海底一有‘风吹草动’,美国的办公室里便可一目了然。”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估量这一计划的价值:“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像在海底设立‘气象站’、‘实验室’。这套技术原来是用来监测苏联核潜艇的,现在转为民用了,将来势必会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篇8

我在此不是要谈屠呦呦,也无意谈疟疾,我只是要谈一下近代的价值指标学。

近代的学者在谈重大问题或重大贡献时,为了谈论的方便,和为了求突出,都喜欢以经济为比喻。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它每年会造成多少亿兆的损害,如果一个政府做对了,它就会替一个国家带来多少亿兆的利益。我不知道设定这种经济比喻指标是如何形成的。但我相信,这种指标的谈问题方法至少有下列好处:

(一)一个问题或一种作法,如果人们只是就事论事的加以叙述,它就会变得稀松平常,谈问题和解决的做法也就无法被突出。但若人们能够转个弯,将它的成本效益以拟经济学的方法来表述,不可数量化的问题就被数量化,它更容易被突出,更容易显示它的价值优先顺序。

(二)人们都有一种思考的习惯,那就是数量化思考比较容易被接受,也比较有说服力。当人们谈一个问题只是文字表述,我说重要,你说不重要,容易变成主观的争执。但若我们能够将问题拆开,详细分析它的因果和成本效益,尽量将其数量化,主观的偏好及选择,就有了拟客观性,讨论问题就比较容易集中。因此将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经济作为比喻,力求数量化,是有益的。

就以今天的中国为例,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每人的观点都不相同。就以社会的公平而论,我们与其空谈公平,不如将公平问题拆开来看,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会使许多人的能力无从发挥,社会的摩擦也是社会成本,扩大的犯罪率也使公私成本扩大,社会不公平每年的损失不知道是多少个亿兆。以中国的环境问题为例,那应该是个更容易以数量化方式来表述的问题。

其次,近年来我对国际问题相当用心。但我对国际学术界则相当不满,今天的国际社会,大国到处引发战争,许多地区国家都生灵涂炭,被牺牲的生命,被毁减的国家,扩大的灾厉,它的数量化表述应该是最容易的,但全世界的和平机构和平智库,却没有一个将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表述。我相信,如果有一天能够形成一种“战争经济学”或“和平经济学”,对人类的反战和平,一定可以做出贡献。

篇9

关键词:衰老;长生;探寻

长生不老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千古愿望,炼仙丹,求仙药,浴童血的故事传说更是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生不老的神往和探索。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衰老逐渐有了深入的科学认识,也为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主动干预衰老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一、衰老的定义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生命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表现为组织、器官的功能性衰退以及衰老相关疾病风险的增加。衰老生物学理论主要被归为两类,即程序化理论(programmed theories)和损伤理论(damageor error theories)。程序化理论认为,一个物种衰老的机率,可以通过他的基因预测。基因决定了细胞能活多久。当细胞死亡,器官功能开始失常,最终将不能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学功能。程序性衰老有助于保存物种;衰老成员按一定比率死亡,这就留下一定空间给年轻的成员。损伤理论则认为细胞的衰老是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害物质堆积的结果。在这些化学反应中,产生称之为自由基的毒素。自由基最终损伤细胞,引起个体衰老。伴随着衰老,损伤越来越多,许多细胞不能正常行使功能或者死亡。当这些现象发生时,可能引起机体死亡。不同的物种以不同的机率衰老,主要取决于细胞如何产生自由基以及对自由基如何产生反应。

二、细胞衰老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例如我们人体是由200多种,约1014个细胞组成。那么机体的衰老首先源于细胞的衰老。每天我们身体内有大量的细胞死亡,然后有大量的细胞通过分裂来补充损失的细胞,行使相应的功能。那么细胞本身有分裂期限么?美国生物学家Leonard Hayflick在1961年首次证实了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人组织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大概在50代次左右,细胞分裂的极限称为“Hayflick极限”,此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细胞复制性衰老的理论基石。研究发现衰老细胞主要从三个途径来引起机体的衰老:

首先,衰老细胞本身因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和相关稳态变化不能行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导致由其构成的整体组织类型以及器官的功能衰退,从而使个体表现出衰老特征。

其次,衰老细胞的死亡引起免疫相关因子的反应,或者自身分泌的一些相关炎症因子,会影响其周围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引发基因组不稳定发生癌变,从而引起整个组织和器官水平的功能紊乱。

另外,在成体内存在的一类功能性细胞的源头细胞,称为干细胞。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增殖维持细胞的自我更新,一方面通过分化产生功能性细胞补充耗竭的成体细胞行使功能。但本身成体干细胞无法实现无限自我更新,所以也会随着分裂干细胞本身会衰老耗竭,最终无法提供足够的功能性细胞,导致整体水平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的生理表现,导致病变。

细胞衰老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讲被认为由两个机制决定,一个是累积的DNA损伤,另一个是端粒的进行性缩短。

三、DNA损伤与细胞衰老

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细胞基因组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外源或内源DNA损伤因素的作用,不断有自发的DNA损伤产生,同时被细胞识别并予以修复,以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正常的DNA损伤监测及修复网络可调控严重损伤的细胞进入凋亡,调控自然衰变的细胞进入衰老;细胞中DNA损伤监测及修复相关机制退化,会导致细胞中残留DNA突变的积累,进而加速细胞的衰老。这种DNA损伤监测及修复相关的通路异常往往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生物体内部自由基的侵袭。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自由基数量轻微增长可增加机体抗氧化剂系统活力,增强预防机体损伤能力;但当机体中的自由基超过一定数量时,会攻击细胞膜,甚至改变DNA碱基的修饰以及引起DNA链断裂,从而导致DNA损伤。

四、端粒与细胞衰老

端粒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是具有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对染色体具有保护功能,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基因的完整性上有重要作用。人类端粒DNA总长度约为2~15Kb,由基本序列单元_(TTAGGG)_反复串联而成。端粒在细胞的每一次分裂过程中都会失去几十个基本序列单元,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即在端粒长度缩短到可能造成基因损伤前,细胞自身的检测系统被激活,启动终止细胞分裂的信号,细胞进入死亡程序。

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端粒酶和端粒相关蛋白能够催化端粒DNA合成,维持端粒长度的平衡。研究发现少量的细胞能够激活端粒酶发生逃逸,成为永生化的肿瘤细胞。

五、抗衰老研究进展

那么基于对衰老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认识,科学家找了许多可能延缓衰老的策略。

最近研究表明直接清除掉体内衰老细胞可以延缓衰老。特异清除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后,可以显著延缓动物的衰老。该研究更是被全球知名科学杂志《Science》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足见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采用抗炎药物可以抵抗细胞衰老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延长寿命。研究发现,经典的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延长21-23%,并可显著改善衰老引发的小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通过替换或补充新的干细胞或功能性细胞可以治疗因细胞衰老引起的疾病。如最近报道中国科学家正运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研究。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延长个体端粒可以延缓衰老。研究发现,通过激活年老小鼠w内端粒酶的表达延长已经缩短的端粒,能有效增强小鼠细胞的增殖能力,改善衰老表型,甚至使部分雄性老年鼠恢复了生殖能力。

从我们自身来讲,合理的饮食,科学的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有效的延缓衰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罗瑛,隋建丽,铁轶.DNA损伤监测及修复相关酶与细胞衰老[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01):37-39

[2]樊岫珊.羟基自由基诱导DNA损伤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7,(01):80-84

篇10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庙湾出发,坐着张良运茶的货车,沿809省道蜿蜒向南,慢慢爬上先锋岭。站在先锋岭顶端的望火塔上,四周一片林海。最夺目的是面向东北偏北方向,能看到整条的大峡谷在眼前呈“V”字形浩浩荡荡地展开,笔直通向桐木关,通向江西。在先锋岭的附近,有两个著名的地方——位于它西北方向的挂墩,和它西南面的大竹岚。

最早在学术意义上“发现”了大熊猫和麋鹿的法国传教士阿尔芒·大卫(Armand David,又名“谭卫道”)于1873年进入武夷山采集动物标本,在他之后的数十年里,又有包括波普在内的多名研究者来此采集。根据波普发表于1931年的论文统计,从大卫到当时的将近60年中,仅在挂墩一带被发现和采集的脊椎动物新种就达到了62种之多。这些为了确认新物种的发现,呈现其特征以进行分类而采集的标本被称作“模式标本”。在本地山民的帮助下,这些标本被大量采集和制作,并被送往西方的博物馆,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世界的动物学知识。模式标本的采集者的名字被分类学家附加于生物学二名法名称之后,以表达对采集者的尊重。而采集地点则会作为重要的区别性信息留在物种名字中。由此,1929年由波普发现于挂墩(Kuatun)的挂墩角蟾的二名法名称就是“Xenophryskuatunensis(Pope, 1929)”。

与挂墩同样著名的是大竹岚。武夷山在外被称作“昆虫的世界”,但是在武夷山之内,“昆虫的世界”的名号属于大竹岚。它不仅是西方生物学家和传教士的重要昆虫标本采集地,也是中国科学家在抗战期间的重要标本采集地。著名昆虫学家马骏超,1941年-1945年期间在今日保护区范围内广泛采集动物标本,最终最重视大竹岚,以至于不仅派遣同僚常驻大竹岚,与山民合作采集和制作标本,还多次亲自前往采集,才得昆虫标本共60万号,后来随同他与1946年渡台,如今完整保存在位于台中的农业试验所。

挂墩只是一个村庄所在的一片山,是弹丸之地,如何能够集中那么多的物种?不免让人生疑。所以,后人推测,因为大卫等人当时的工作地点、路线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有可能他们只是将作为据点的挂墩作为周边一整片区域的代名词。特别是考虑到:当时这些外国研究者往往通过优厚的物质奖励来动员山民协助采集和制作标本,以至于山民趋之若鹜,致使茶园荒废。因此,标本来源很可能不止挂墩一地。而至于大竹岚,可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这两个地方的光环,仍让人想亲身造访。

从先锋岭上望去,大竹岚是一大片山坡上的竹海。驱车驶去,却只是逐渐进入竹海深处。没有村庄,只有路边一间不知什么年代留下的伐竹工房。一片竹涛虫鸣中,让人感到似乎有很多眼睛在从翠绿中探看着我们,其中或许包括最为稀有的“国蝶”——金斑喙凤蝶。

离开大竹岚前往挂墩。刚刚竣工的盘山而上4公里的村道汽车不能驶入,只能步行前往。刚走了几步,就见到两条蓝尾石龙子,褐色的身子,却华丽地拖着条宝蓝色的细长尾巴。一凑近,它们就瞬间隐遁于草丛和石块间。一路上坡,反复与一条潺潺的溪流并行。沿途植被类型多样,阔叶针叶混合,还有不少竹子。路边不时见到一些蜂箱三三两两地放在路边的石堆上。逐渐见到略成规模的茶园和腰间挂着工具的采茶人,就知道村庄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