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篇1

关键词:培育 践行 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62-01

九年的义务教育后没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群体,在初中可能几乎不受老师重视,怀着混个本、学门技术,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先找个地方看着孩子的思想让他们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

如何让家长、学生正确认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地引导学生加强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

1 中职学生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职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健全,需要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是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思想意识领域,近年来流行的“淡化理想”、“拒绝崇高”、“告别主义”、等思潮,对学生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呈现矛盾性,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道德取向呈现多样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可喜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中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和发展找到相应的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正确理解和把握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坚定信念,才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创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2 中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中职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呢?

(1)积极的思想素质。中职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把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尺度。

(2)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内在保障。要培育学生抗挫折、抗压迫、抗失败的能力,保持旺盛的生活态度。

3 在探索“培育和践行”中的有效举措

(1)注重使学生通过隐性的、无痕的、默会的德育,达到认知、能力、人格、品质、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持续完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了我校特色。

全员育人是指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学生的教育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形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团队共识。使每位职工都成为学生人生的引领者,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全过程育人是指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教育特点,既着眼于育人的阶段性,又注重教育的连贯性。

全方位育人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三方面的育人作用,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2)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

首先,修灵魂塑造人格,真教育心心相印。我们要求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 “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教育上要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更有特长。思想家:带着思考的大脑去从事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学生在想什么的同时,更会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潜移默化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我们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除掉自己心灵的杂草。教育者要通过对学生的疏导、辅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系统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一块洁净的心田,一种平和的心境,一个远大的目标。这也是我们给学生们最宝贵的礼物。几年来,我们开展的《爱的德育》、《感恩教育》、《我是你的良师益友》、《我把真爱献给你》、《我是这样走进学生心灵的》、《班级管理需要诗情画意》等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实践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篇2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中学思想政治 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课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中学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是时期

在学生的中学时期是帮助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由于处于这一时期由每个学生的不同的个体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个体身心发展主要呈现出差异性、自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二)中学政治课应在学习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他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二、中学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 当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当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

根据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得出,中学时期尤其是初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好时期。而今天在校的初中生,是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广泛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自身的特点。

2、当前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存在误区的原因

(1)社会环境优化不良。由于我国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权力金钱化、社会无序化和正当劳动收入者阶层的相对贫困化正严重困扰着当代社会,法律失控、道德失控和舆论失控的局面,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态。

(2)家庭教育存在弊端。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在学校以外的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和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父母不管是否乐意,都是一位教育者,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对子女施以教育影响。

(3)学校教育取向有偏差。我国近年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几十年来所积累的应试教育还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变,现在的中学教育多数仍旧采用应试教育。学生每日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里,甚至越来越多的学校搞封闭式教学,更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1、中学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人们对任何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实效偏低的情况。这几年大部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失败之处主要体现在:逆反心理、学风浮夸、双重人格、言行分离等问题。

2、中学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率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到“应试教学”的限制。我国的很多教学实践主要还是以“应试”为目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考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唯一目标,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教育性、针对性和战斗性,所以实际上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得到真正的实现。

(2)思想政治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不符。教科书上的事例过于陈旧。教科书的宗旨是要通过从经验生活的事例中概括出一些理性的道理,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许多都会以结论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注重对原理、规律发现过程的表述。

(3)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较为俗套。教学方式不仅是组织完成课堂教学的至关重要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途径,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建议是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

三、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效,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改革了多年,特别是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从“应试教学”转变到重视基础理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而要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注意明确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树立创新的教学教育观念。

(二)优化课堂教学,采用新模式,改革教法

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必须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打好基础。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应实在、具体,适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便于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也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3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学生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我在政治课上讲到的问题,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除了做好孩子的表帅之外,还应当告诉我们的孩子: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虽然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我们家长还应经常提醒孩子: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要让孩子学会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价值观;方式

一、把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原因

在今天这样复杂的人心较过去较为淡薄并且在青少年价值观歪曲现象多发的社会中,德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学生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学校里,学校对于德育的传播就有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较之数学物理等偏向数字化的教育,语文教育在传播德育文化这一方面就有效多了。我们不仅要加强语文教育,还要积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传承儒家思想的精华。我们要借助语文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机会,培养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正确价值观的青少年。“要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点,但不是生硬的结合,而是要贯彻于其中。”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致要求。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来教学是我们的责任,希望借此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青少年更是我们的愿望。所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要将德育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快乐的学习生活中。

二、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教学者的榜样作用

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而且也是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个人魅力来自于个人在多种因素下形成的综合力量,高尚的品德正是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个人魅力可以作用于其他人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语文教师若是拥有高尚的个人魅力具有良好的育人意义。此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教师教学的过程也能不断丰富经验和学识,修正和提升品德素养,进而提升自身魅力。与此同时受到教师个人魅力影响的学生会心甘情愿的模仿教师或者遵循教师的教诲。如此,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学语文教师理应积极提升个人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魅力折服学生。

三、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进行德育体验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增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途径。在教学中,我专门开设了“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同学们一个一个轮着上台讲演。开始的时候,不规定内容,所见所闻,好的、坏的事情都可以说,但是要求所讲的话要有一个中心,并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感受。这样,通过说见闻、谈感受,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辨别美丑、是非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由开始时的“怕上台”到后来的“爱上台”。到了后来,我就由原来的“自由说”到规定内容来说,规定讲一个成语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语文活动范围,开展“每日一句”、词语接力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比赛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词语接力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那种敢于挑战的精神;表演课本剧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的精神等等。由此,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活动也是德育的“缝”,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好好地“插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了。

四、通过教师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示范

德国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选任课教师的性格、态度不同几个班,然后给各班学生分配完全相同的工作。结果表明,任课教师性格急躁、感情冷峭、对学生严厉的,学生大多精神沮丧,相互倾轧,不能顺利地合作完成工作;而任课老师情感丰富,而又热爱学生的,学生都具有和睦相处、正直互助等品格。由此可见,教师的修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大的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的业务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德育示范。

五、教研以德为题并开展德育相关课外活动

篇5

作为即将成为大人的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现在还没有独立经济能力,无法做到经济独立,吃的用的穿的几乎来自于父母,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得的,我们不应该用来不必要的海吃海喝,买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例如每到周六周末就和小姐妹出去逛街消费,买很多新衣服,这是不必要的消费。我们应该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合理的消费自己的零花钱,适当的使用父母给的生活费,懂得这些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合理使用。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自己的三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随便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正确判断是非后坚守人格,不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知行合一,正确的事情要积极去做,错误的事情要避免,即使是做了,也要知错并改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懂得做什么事情是值得,是有价值的,供自己单纯享乐的事情,或许在短暂时间内让我们放松,获得暂时的愉悦,但是从本质上讲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尽量做能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是让自己获得短暂享乐的事情,而是对自身有益或者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身体,这是提升自己,我们还可以去帮助他人,这样是有益他人,我们还可以去做工艺服务活动,去做社区服务,或者做志愿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奉献社会。

作为即将成为成年人的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更好的提升自己和奉献社会。

篇6

尊敬的党支部:

通过前几次课堂的学习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原则及规范,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何为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的观念必需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试想一下,一个悲观消极的人是无法把热忱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的。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之所以要成为党员,是要为人们坚定不移的服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世界形势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才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作为入党积极份子,我们要本着以上的观念、要求及原则,努力加强对党的认识,并严格要求、约束自己,在平常的每一件小事中起到模范的作用,使大家对党的服务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以平常的任务锻炼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迎接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考验,是我们无尚的光荣,能够时刻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是无比自豪的!

汇报人:

篇7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教育教学;重要性

一、中学德育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着社会,严重影响着年轻人思想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极其波动的时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旦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错误的意识形态,就会影响到中学生的一生,因此,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强调中学时期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人格,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中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没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对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二、德育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人生道路、一生的追求以及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等,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毫无意义,如同行尸走肉,正如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诗《有的人》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诗句,这正是对人的一生的正确评价,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德育融于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科目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

2.是增强中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需要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价值观 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5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形势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只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适应了社会形势的改变,才能使大学生顺利实现择业就业,进而巩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最终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能否适应社会形势的改变,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实现人才竞争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他有普通大学生所共有的特性,还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将仔细分析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阐述独立学院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途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理论的融合,增强思想政汉教育理论对当代社会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一系列的经济制度的变革加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深刻变革,使正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就业观念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全国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有较为显著变化。本文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我校学生进行广泛调查分析,并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正确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积极地适应社会,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找到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步骤如下。

1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理解;

通过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材料可以总结出,他们抱着极高的职业热情迎接未来,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是个人的需求更是社会的需要,是展现个人自身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平台,同时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但是,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主观因素又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价值判断。大学生在择业时除了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也关注经济利益,他们在择业时的标准更加理性和务实。当代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使大学生职业评价方面也出现一些矛盾。当下国家大力鼓励自主创业,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女,他们怕吃苦想稳定使得他们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不是很多。但随着经济大环境以及投资环境良好等形式的影响大学生自助创业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新形势。可是毕竟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呵护致使他们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偏颇,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只会偏重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

2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和材料分析;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不同的特点和性质使我们很容易把他与公立学校区别开来,这样也致使独立学院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环境、差异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等,受以上多种因素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其独特性。兴趣、爱好是大学生们选择职业的基础,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他们选择职业的重要条件,缺乏足够的择业经验、缺少充分知识储备,以及不能清楚的认识自我,往往会使的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力不从心。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大学生没有掌握得当的方法,这也会是导致独立学院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进行错误的判断,这也使得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由过去的理想主义变为如今的现实主义。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现如今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高收入是他们选择职业的首要必备考虑条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过去的大学生们希望得到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职业声望的工作,现如今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那种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正逐步向经济实用型转变,把对前途和成材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在选择工作就业时,他们大学生就更功利化更实用化,他们就会只看中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就业的选择上则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取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3 根椐调查材料分析,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指导。

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形态,简单的象牙塔式的学习生活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大学生们了。他们冲破了学校的束缚,积极参与到学校外的各项活动中,这使他们认识到了真正的社会生活,丰富了阅历,丰富了的知识。然而,社会不仅是多元化的更是复杂化的,社会正能量带给他们营养,社会负面因素也是他们受到冲击,进而带给他们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该怎样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让学生学会准确的观察问题、正确的分析问题和无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找到个人同集体、社会的契合点,这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严峻课题。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背景普遍较好,个体差异大,“问题学生”也逐渐增多。

独立学院是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最近十年他经历了的飞速发展的阶段,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强优秀的生源,较高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独立学院与其他学校竞争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大学四年的学习为的不只是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而是能够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或事业。因此,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才能使他们合理的规划四年的学习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才能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当他们步入职场,可以使自如面对竞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最终迈入成功的大门。

独立学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讲授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要是学生们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奋斗目标;正确的认识自我,科学地合理的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总之,我们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完备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化、专家化、专门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有效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指导和生涯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搭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各类平台,将个人、学校、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林.基于企业需求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研究[D].浙江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9

关键词: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需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报告曾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面临着各种多元化,如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等,由以前的一元向多元化转变,这给我国带来机遇和发展时,也带来挑战和阻碍,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势头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建设的生力军,其价值观的选择关系到我国未来前途命运,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依据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提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对策,不断开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冲击。多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价值观更加现实,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总体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主流趋势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丰富,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均有所增强。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我国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能正确认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是比较认同的,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弘扬[1];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大体上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最大财富。

(二)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逐渐呈现的一些问题

价值观包括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满足程度的观点。大学生作为有知识储备,但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其价值观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是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矛盾性、个体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流价值观较弱,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且道德准则宽松,道德观念趋于务实,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道德观念更趋务实,也就表现为道德准则的宽松,对失德失范行为表现为理解。

二是价值目标的现实性。在倡导实用主义的今天,大学生更加重视行为的实用性,认为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在面对未来职业问题上,把是否能有利于自身前途与发展作为择业的标准,更加看重短期利益目标,忽视长远的人生规划,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三是价值选择的矛盾性。大学生对当前的价值观大体上是认同的,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却又盲目顺从。主要表现在面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时,表面是认为应遵从集体利益,但在付诸实践行动时,往往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会损害集体利益,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矛盾。

三、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急剧变化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外来思想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社会不良思潮、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思想趋于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的群体,其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主流影响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众多坏的影响,如对外来文化不加辨别,盲目追崇,部分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传媒的影响下,易迷失自我,出现价值取向偏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传统的思想教育制度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适应当前社会的教育制度还处在逐步完善之中,现有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重要性,呈现功利化与产业化,因而这种偏差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单薄、针对性不强[3]。另外,当代大学生在“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处理时容易出现矛盾,这都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述的影响因素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阶段,大多对外界不良因素都没有抵抗力,缺乏自身的判断力与自控力,容易形成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爱慕虚荣等缺点,这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在当前多元化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我们有必要建立起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根据当前形势和目标,应先强化理论,再加以具体实践,我们需要在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大学生价值观提供理论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4]。我们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指导。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监督大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八荣八耻”、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确定正确方向。在当代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5]。其中爱国主义会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大学生激发其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由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反映的是价值判断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针对性。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全局,针对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二)深化具体实践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

在强化了核心价值观理论之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实践中,做到有理可依、有论可据[6],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运用课堂理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强化其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可以从理论、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是更新思想教学理论,摒弃传统的比较单一的政治理论,吸收适应现代多元化背景的政治理论。然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正反两面的实例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也可以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教学,例如多媒体和网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不再是以往死板的、苦闷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7]。

第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阅历,开拓创新。因此,学校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举行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征文比赛,促进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另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和学习红色革命事迹,红色革命事迹可以直观的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第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在硬件设施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学校报刊、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容纳大学生的个性文化,科学的加以鉴别和选择,摒弃消极的、不健康思想,吸收和发扬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建立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去建设,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

[2]王心旭.论思想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2010,7.

[3]兰莹萱.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

[4]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12).

[5]王卫国.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6.

[6]傅永春.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问题探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篇10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在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发表主题为“个人修养与青年价值观”的演讲,如果演讲中有不当之处,欢迎在会后对我进行指正。

一百年前的今天,无数位爱国青年共同喊出“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口号,他们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热忱依然投身于伟大的救国事业中,为自己的人生,为祖国的发展。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岁月如梭,时光荏苒,百年后的我们,同样站在历史发展的重要路口,肩负着同样重要的使命——以我辈风采,绘泱泱大国之华章。 曾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斯言不谬。我们作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青年,我们必定是最了解这个时代的一代人。从“深圳速度”到“雄安新区”;从互联网刚普及到如今5g领跑;从科研事业落后于人到实现“嫦娥”“北斗”繁星满天。我们不断见证着祖国的成长。也应当始终陪伴祖国成长。

如何以我们青年的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已有不少前辈为我们垂范。无论是为祖国科研事业鞠躬尽瘁的黄大年,还是坚守开山岛三十载的王继才夫妇,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树立明确的目标,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下,完成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正是我们需要去努力探索的。

一如所言:“人生的扣子从第一粒就应当扣好。”这人生的扣子便是正确的青年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逐渐形成的,属于自身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了价值观后,它便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价值观作为人生的尺度,引导我们走出不同的轨迹。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我们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既然已经明确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当下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个人修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不断完善自我,直至形成成熟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做到成为时代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