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1

1、科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向来就是一体化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科技给了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给了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需与环境。若无人类社会的存在,若无人类社会在其它方面的发展,科技也将无用武之地。此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了工业社会的到来,半导体的出现又将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给整了社会带来了改变,带来了活力;相反社会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推进了科技的不断前行。两者相辅相承,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地发展与前进。

2、然而,科学发展是把双刃剑。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蕴含着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又蕴含着不断增长的危险性。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而来。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恰恰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变得十分不可靠。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往往又会对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的人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科技进步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为主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虚。

3、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类正是因为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作为科技进步的伴生物,不断向人们提出警示: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又具有显明的二律背反性。所以,着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说,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汤因比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总之,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同样,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 科技要发展,人类得生活,科学地发展,健康的生活,这必须成为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很重大的课题。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法律 科技 促进

法律作为调整某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体系,是评价人们行为适格与否的标准,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并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是警告和处罚违法行为的根据。国家政治稳定繁荣需要法律,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成熟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保障。科学是人们发现世界探索真理的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是系统的、具体的关于客观自然世界以及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法律活动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十分广泛。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律方法的扩展和法律观念的更新,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都受法律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交通工具和通讯传播技术发展建设减少了时空阻隔,不同法律文化间沟通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促使人们对传统法律价值观发生变革,对人权、平等、自由等观念有了更高程度的认知。法律信息库和法律信息传输网络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好的物质手段,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及其法律体系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法律问题,需要新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这就促进了新兴领域的科学技术法的产生,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交流合作法等。专门性的立法技术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再次,法律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于科学技术理性进一步发展,许多科技成果成为确立法律规范的依据,大量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概念被吸收到法律之中,大量的技术规范被赋予法律效力。科学技术则正在强势地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法律能否恰当地调整社会生活反映客观规律,往往取决于立法者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后,科学技术成果为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提供新的装备、手段和技能,影响着立法司法体制、过程和方法,促进法律运作机制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法律的立法、执法等各个层面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科学技术活动属于很少为法过问的领域。近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复杂化有了国家干预和法律调整的必要。现在社会中,法律对科学技术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法律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其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的影响,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法律在控制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调整科学技术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防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其次,法协调、指引和组织科学技术活动,为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法律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并将国家科协技术发展战略具体化、细则化、程序化,促进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最后,法律调节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与研究和法,发明者对科技成果享有专有权,是一个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借助纯粹的权力或道德手段都难以合理解决,法律却能以其理性的、权威的权利义务设置使这一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篇3

科技高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然而在科技不断向前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停下来想想科技发展的人文关怀,以及在观念文化的层次上对科技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科学家,或者是一个科技成果无不打下时代和观念的烙印,各不相同的民族和国家特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思维方式也无不与时代所形成的观念文化相关联,所以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发展繁荣,形态各异,是由观念文化的影响造成的。

关键词:

科技;发展;观念文化

在人类逐步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可以称为人类最自豪的特有产物。它作为一种特有的知识系统,反映着客观事实及其规律性,更反映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建构和制度。同时又以多维度景象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或人生的看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不论从生存方式上还是生存条件上,科学都在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乃至精神财富。了解科技发展与观念文化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一、“观念文化”内涵辨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而“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就内涵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形成观念文化重要、核心的组成部分。

(一)“观念文化”的定义解析

观念文化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心理、习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总和。因此各民族、各地区的观念文化形态各异,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从意识形态的视域探讨,观念文化应是把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乃至知识理论诸多形式阐发出的文化形态。正如默顿所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2]价值观念是主体在进行选择取舍过程中起着内心导向和评价标准作用的那些观念。

(二)科技发展与观念文化的关系

观念文化是人类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总和。差异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所形成的观念文化各异。而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不单是科学本身内部的源由,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样是很多成分逐步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也反向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文化助推力。尤其是观念文化的推力对科技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世界进入全球一体化发展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了各国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因此科学技术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放在首位的。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亚里士多德说:“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生活。”[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动物只有官能的作用来认识世界,当然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也受现象和记忆的影响,现象与记忆对人的成长、知识构成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就是观念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制约。

二、观念文化影响科技发展观念文化的影响

从人出生就自始至终地与人如影随形,无论个体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何种环境中、做什么决定,或是如何为人处事都深深打着观念文化的烙印,那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自然也受这个规律的影响。

(一)需求观念促进科技发展

需求生来是一个经济学独有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并且是既定价格中的需求,购买者主动购买产品额度,都应归于与经济学范畴内。需求决定生产的方向和数量。

1.物质需求

对科技发展的促进社会的需求也是科技发展的根据,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定会经历它相应的必然趋向。从低层次社会需求转向高层次社会需求,逐步需求中人们同时形成相应文化观念。多样需求的产生,不单是人类不断追求良好生活品质的需要,还是不断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较高层次愿望。

2.精神需求

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人类社会对于知识的求知本能观念,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也激励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在科学道路上废寝忘食,埋头研究。这是出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类进化发展的生态观念,最明显的代表就是关于哲学的研究,哲学的学科本性在于不是满足日常的物质需求,而是精神的求知本能。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及哲学的形成之始时,认为哲学的发展始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惊异,也就是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可见这是人类的本性。

(二)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推动科技发展科学发展

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以下三个理论层次:科学精神、价值取向和具体形态。科学精神推动了观念文化的实施,价值取向在价值层面对观念文化起着内在的推动作用,具体形态作为观念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推动文化观念的过程中扮演着基础的角色。

1.科学精神以及激励、凝聚作用

推动科技发展科学文化不仅可以增加科技发展主体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是由于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最高层次,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具有社会导向作用。科学共同体将科学精神归结为社会行为规范,这就有利于科技发展主体追求科学的真理性。科学精神是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推动科技发展科学精神作为观念文化推力的核心,激励着科学创造。而观念文化推力的价值取向则经过价值目标的确立、价值观念的批判以及价值取向的指引这三个程序,也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马克思要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反对把人单纯作为一种手段,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了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根本和目的。

三、科技发展丰富观念文化观念文化

为科技发展提供的是价值导向和指导思想,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上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受当时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影响,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快速更新的社会面貌都在不知不觉中为观念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补充着新的内容,使之更有时代气息,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更加与人们贴近,更亲切、更真实。

(一)科技发展体现观念文化

1.网络科技的发展体现传统观念文化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实现的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及其催生的网络交往新形式,体现着人们的观念文化。交往工具的科技含量更高、交往速度更快,更容易。现代的科技一体化使得科技更直接地融入交往工具,交往内容上精神、信息交往比重更大。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来自全球各地的网民进行交流,网络交往是人类第一次突破也是超越时空的界限进行交往。

2.网络科技的发展体现观念文化的不同特点

影响的全面性。网络文化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网上购物增进了电子商务领域的进步,网络经济同样应把知识和信息的价值提上议程,应尊重知识和人才。变革的快速性。人类的文明史中很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发展都会留下相应的文化烙印。在社会生产生活等领域中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出相应的观念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效益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二)科技发展改变观念文化

如果将科技发展的事实看做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话,那么观念文化的影响可以算作意识形态,即社会意识,根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是有决定作用的,虽然这假设不一定恰当,但是,科技发展对观念文化的改变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1.科学技术更新过时的观念文化

近代是科学技术更新观念的典型代表时期,这个科技萌芽并飞速前进的时代,改变了许多已有的、人们长期奉为真理的科学观念;历史的进步总有规律可循,同样颠覆性的转变在上个世纪也曾发生过,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后,大致形成了今天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形成更为开阔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胸怀,这对人类的贡献足以被载入历史,这也是科学技术推动人们观念更新的最好证明。

2.科学技术创造新的观念文化

当下社会,都盛行以年龄区别代际,因此出现了类似80、90后的称呼,并为每个时代贴上标签,其实重要的不是这些称呼,而是这称呼背后所体现的观念差别,同样,人类历史上也曾用这样的方式形容一个时代,都源于科技的发展,它全面颠覆了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等各个侧面。科技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核心问题,由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高歌猛进,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空中,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观念文化是植根于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发展与观念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制约,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希望科技的进步要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一切以人性之善为主,朝着世界和平友好的目标,科技可以自由飞翔,随心所欲,我们期待着科技能给我们带来下一个时代更新的好消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118-119.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优势

思想政治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和哲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由于它涉及面广、联系社会生活密切,所以就决定了它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上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优势。如果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把握思想政治课这一独特而丰富的资源优势,既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也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拓宽资源领域。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独特而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文本资源优势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所涉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所选材料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等表现主题;联系社会生活紧密,许多案例和问题探究都来自于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这些丰富、活泼的教材文本上获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因和资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经济生活》中有关货币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货币收藏”之类校本课程;通过《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世界民俗、风俗”之类校本课程;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有关政府职能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了解我们的政府”之类校本课程等。

二、生活资源优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这一要求出发,我们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大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的,是对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课源于生活且生动地再现了生活,所以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比如某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股票趣谈》、《我是公民我参与》、《民族节日趣谈》、《生活中的哲学小故事》等,其素材都是来自于思想政治课,都是从思想政治课中一些生活化素材中加以提炼而开发出来的,因而都是学生感兴趣和较为熟知的。

三、德育资源优势

篇5

关键词: 中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四个途径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教师无法像教知识那样将科学素养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将生物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将两方面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实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信念和科学习惯,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中学生来说,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诚实(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合作、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对科学的兴趣来自于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起点。生物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把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正确态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对于生物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诚实、合作、创新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生物群落”后,让学生走出课堂,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生物现象的本质。探究性学习一般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上各人不同的探究角度和探究方法,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学习热情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许多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同时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主。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作出预期、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渗透生物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与物理、化学、资源、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生物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生物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如学习基因工程时可,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基因工程药物、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用于环境监测的DNA探针、用于净化环境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等;学习细胞工程时,介绍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的应用等,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及新问题,加强学生对现代生物知识的了解及价值的培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四、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关注、认识STS之间的关系,了解科学技能对社会的影响。教学中的STS主要要求把注意力投向学生身边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上。例如“环境问题”、“朊病毒、疯牛病”、“转基因食品”、“克隆”等内容,都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学知识。STS也包含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学生个人健康的关注,对家人、社区、社会的关注。例如,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环境污染等问题。STS还包含了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关注,如职业选择、职业引导的教育等。例如,基因治疗可以解决很多疑难杂症,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不够,可以促使学生朝这个方面去努力。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6

关键词:材料与社会 选修课 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63-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素质教育成为最主流的要求和内容[1]。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其核心在于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而对学生在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和素质修养方面有所欠缺。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探索,其在帮助学生完善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非材料类专业开设《材料与社会》公选课的必要性

公选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因为它使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课程及主讲教师,这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方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利用和制造材料的历史,正是形形的材料构成了世间万物。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材料的发展水平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2]。在当代,材料广泛应用于大众的生产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先进材料如仿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隐身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得以快速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同时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材料与社会》是讲述材料科学在社会中应用及发展的一门学科,它从材料科学、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把材料物理、材料力学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讲诉材料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穿插讲解当前社会及科技发展中材料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材料与社会》意在使学生通过材料科学基础及材料前沿科技的学习,了解材料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色。透过材料学这个窗口,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依存的关系[3]。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知识面和加强文理渗透。同时,非材料专业开设《材料与社会》公选课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2 《材料与社会》公选课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2.1 教学向生活开放

“材料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4]。”材料与社会生活整合要求学习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材料学的生活背景,所以学习内容应该向生活开放。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克服脱离实际、忽视社会需要等问题,比如我们编写的《材料与社会》教材中涉及到日用品和交通工具的选购、装修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及材料与人体健康等都是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所以,“实践的知识”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悟”出来的[4]。

2.2 加强引导,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公选课的本质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真正做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教导学生重视公选课的学习过程,把公选课提高到“修身明德”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真正做到既能学习实用技术同时又能培养人文修养。

2.3 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材料与社会》属于生成性科学,所以学习《材料与社会》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参与中放飞个人的思维,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体验的过程。要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诸如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及能力培养导向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课堂中给定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再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与讲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向社会学习。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考核为探索

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题教学。结合现时社会热点及材料研究的最新前沿,布置课外学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结合实验探索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往往很多灵感和发现却是从实验或实践中得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小创作既可以作为《材料与社会》课程的考核,又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结语

非材料专业开设《材料与社会》公选课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到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的实际。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向社会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将学习内容放到学生的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以解决社会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吴艳丽,黄敏.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20-22.

[2] 姬广斌.航空航天院校材料化学课程建设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4):39-42.

篇7

一、利用丰富的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因此,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挚、感人、可信。历史学科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学生,可谓“细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利用历史素材的。

1 精选细讲爱国人物的爱国事例。

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中,浴血奋战的邓世昌……所有这些,都是爱国者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这些爱国人物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在教学中,笔者对这些人物、事例详细介绍、重点点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

2 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史上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范例。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地震的仪器;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科技是近代欧洲科技发展的源泉。在众多的成就中久负盛名的当推“四大发明”,它们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学习这些令学生倍感自豪,使学生对祖国充满敬仰之情的内容时,笔者适时地告诉他们:15世纪后,西方国家参考我国的火药制成炸药和火力威猛的枪炮,不但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堡垒,而且打开了我国的国门;西方国家还用指南针原理制成了罗盘仪,装备军舰和飞机对外扩张;还在印刷术的基础上首创古登堡印刷机,使教士有大量的宣传品撒向神州大地……笔者通过中外科技发展的对比,让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虽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已属于过去,我们不能用古代的辉煌来安慰今天的落后,更不能因现在的落后而颓废。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3 重视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历史名言。

历史课本上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历史名言,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最直观的范例。它们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情感,激起他们的联想。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些历史名言,不仅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还让他们列举与名言相照应的具体事例。在背诵、列举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学期,笔者都会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愉快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笔者在七年级组织了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在八年级组织了以“民族英雄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九年级组织了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知识抢答会”等。我们还通过一些特别的历史节日,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型活动。如:五四青年节进行以“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竞赛;九一八纪念日进行“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专题历史讲座;国庆节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电影,谈个人感受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培养,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有趣的社会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篇8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1.注重教学趣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教学趣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变通地让学生觉得知识很新鲜,很实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和学生一同解决“为什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2.突出教学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教学,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甚至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经验,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二是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组织课外教学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设计富有趣味的小实验。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举办课外科技创作活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创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潜望镜、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家庭电路、物体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光的利用等,并总结归纳,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需要。

篇9

一、生活的真实性为美术创作,艺术创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条件

活生生的现实、真实的世界、丰富的社会生活,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往生活、生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自然的变化多端、历史的变迁、自然的更替都为艺术创作特别是美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丰富的真实的,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物质生活基础的条件,客观的现实世界是美术艺术产生的生命之源,任何美术家或者是普通民众的艺术创作都脱离不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无论多么抽象的艺术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生活的真实性的一面,离开物质现实世界,美术艺术的创作就失去生命力,失去根和艺术的土壤:离开了真实的世界,美术艺术产生的便成了空谈,也不可能产生,受广大民从喜爱与接受的艺术,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美术艺术作品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也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场景,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写照。要想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经受住时代考验的美术艺术作品,就要求美术作者都应真正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真实现实社会、生活、大自然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获得创作灵感,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为人们提供美的艺术的作品供大家品味、欣赏,从而陶冶广大民众情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现实生活中的艺术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很朴实很简单,从一草一木的生,从日月变迁到风雨雷电、雪花飘落、花开花落、果实成熟,从四季的变迁、人的生老病死,日常工作、生活、生产劳动、科技发展,生活中的繁杂、大自然的变迁中,处处是真实的,同时你只要认真细致体验、感悟,就会从中领悟一些感受,或喜或忧、或迷茫或惆怅、或狂喜、或哭或笑、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刻出来与其他人共享共鸣,这就是艺术的产生的美妙过程,生动的丰富的情感流露、真实的生活流露加上自己深刻的感悟和思想修养的融入,就能产生美的艺术品,用笔描绘出生产生活场景和大自然的美景,就是艺术的产生的过程,生活的艺术和大自然的美景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凡高的《菊》、徐悲鸿画的《马》都是作者对生活、对生活中事物的长期的细致的观察、分析、感悟的结果。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出的具有非凡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美术艺术作品,只要你深入生活、认真体验,勤于思考,细致观察、认真感悟、总会发现和发掘出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你有条件就可以用绘画的形式通过一些技法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好的美术艺术作品来。

三、美术创作的真实性

刚才说了生活的真实性,同时也谈到生活中流露出艺术的“影”与“形”,那么,从客观现实出发,美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就自然而然地应该也必须是真实性了,现在某些学者,艺术工作者,往往浮躁、急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深入生活“纸上谈兵”,不愿意接近生活现实,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人民的疾苦,感受不到真实世界的一面,闭门造车;靠不切实际,甚至脱离生活的想象,冥思苦想,来写来画,可想而知效果会怎么样?人们能够接受吗?艺术价值又从何谈起?能够经受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吗?美术创作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要从其真实性出发,要想创作出经受得住时代和广大民众的检验、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艺术品就必须扎根于生活,体验生活创作出反映生活真实,同时又高于生活的美术艺术作品。

四、美术创作的“灵魂”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有机结合、充分融合和统一

美术作品是真实生活的客观反映,也是作者身心体会、才智、心智的流露。从美术艺术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意,感悟和思想表达,可以看到生活的现实和客观世界,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二者的有机结合。一件好的美术艺术作品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相结合,情景交融,意与情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产物;好的艺术品能够让你有所思有所想,从中可以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现实与梦幻等,这些都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生命力长久的根本所在,是其灵魂和本质所在。

篇10

关键词 电脑设计;美术编辑;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181-02

电脑设计在美术编辑工作中作为建构形象的最佳手段,已经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可并接受,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电脑美术的科技创新技术操作把图文结构的形式艺术化、形象化,却是广大美术编辑工作者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1 电脑的广泛应用为新世纪美术编辑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自电脑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思维科学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美学艺术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以很快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技、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设计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运作载体的一种介于艺术创新和科技发展间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取得传统绘画工具和摄影技术无法可比的奇妙色彩和图画,而设计速度却比传统美术创作提高近百倍。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美术编辑可以轻点鼠标将胸中的构想自由地设计和改变,也可以在有限的屏幕前创意非凡的遥远的美感构图;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就轻松设计制作出非常接近现实的数码影像。进入电脑网络时代,作为以美感形式充分体现作品思想内涵的美术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之玄妙力量,大胆的设计,尽情地想象,有极大的可能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创新才华,并在某种程度为创作者提供了艺术想象力进一步升华的机会。在电脑技术没有和美学理想结合之前,美术编辑工作者往往在创意和工具面前显得无比尴尬,有时的确很难为一个好的创意找到艺术落脚点,原因在于传统画图工具的桎梏。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由于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时期的传统美术工作者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自己以前的诸多努力,有可能大部分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代替。这就需要新世纪的美术编辑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并发挥电脑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观念,设法创新努力创作更多符合时展要求的极具美学价值的作品。

2 电脑技术给美术编辑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划时代变革

电脑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设计水平,而且拓展了艺术创新理念,改进了艺术表现方法,促成了新颖的艺术创作效果。平面媒体的各种美术设计如广告设计、书刊封面设计、报纸版面设计、户外广告等都因电脑这一媒介的诞生而基本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固有的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美术设计以多姿多彩的全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美术编辑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探讨设计方案,自由检验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可随心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计算机使美术工作者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美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设计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理想作为美术创作的指导思想已经渐渐成熟起来。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美术编辑,要把自己设想成美术设计师,应当运用先进的电脑科技手段为大众艺术文化生活服务,从而赶上时代的潮流。

3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编辑工作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对一种先进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的美术设计作品,关键还在于美术工作者的艺术涵养。在设计创作的整个过程中,美术编辑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思想认识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向艺术创作的巅峰。艺术家和美术设计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洞彻力,同时要熟练掌握电脑美术设计艺术技巧,这三者须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4 传统美术设计与电脑创新技术完美结合

电脑互联网的应用,给平面媒体的美术编辑工作促成了划时代的意义,对报刊美术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电脑的功能使很多繁琐的设计劳动变成快捷而方便的键盘操作,使得高效快速完成美术编辑大量复杂的工作成为可能,电脑的应用给美术编辑创造了更新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创意空间。然而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计算机的美术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美术功力仍然具有可贵的实用价值。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在长期的美术设计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知识文明的宝藏、美学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对于传统的艺术没有科学的继承就谈不上理想的创新与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传统艺术精华与现代科技手段互相联系、互相融合,以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更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