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目标: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
3、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求比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我准备换一台手机,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手机。国庆节期间我多方了解了各品牌手机情况。课件出示: 株洲百货大楼九月份手机返修情况统计表师:现在你建议我买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自由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得出结论:N手机销售量是返修量的200÷4=50倍;s手机销售量是返修量的120÷3=40倍,所以N手机好威者:N手机返修量是销售量的4÷200=1/50,s手机返修量是销售量的3÷120=1/40,所以N手机好。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除法算式或者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但有时我们也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N手机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是4:200,s手机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是3:120。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比,并顺势比较了除法、分数与比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认识比
1。同类量的比
师:刚才我们得出的是返修量与销售量的比,现在请你们回答,两种类型的手机销售量与返修量的比分别是多少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S手机销售量和返修量的比是120:3。
N手机销售量和返修量的比是200:4。
2、不同类量的比
师:你们刚才举的都是同类量的比,不仅同类量的关系可以用比表示,不同类的两个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题: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师:你能求出什么?(速度,100÷2=50千米)你会用比来说吗?能具体说说这个比是表示什么和什么的比?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100:2,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个比的结果表示行驶每千米所要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类量的比呢?
3、定义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比。请同学们看黑板,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两个数量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么什么叫比呢?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比来表示?)
设计意图:沟通除法与比的联系,促进知识同化。
三、自学比
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比各部分名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怎样求比值。)
1、请自学课本第47页,独立完成表格。
因为除法中( )不能为0,所以比的( )也不能为0。
2、完成第47页两个“做一做”。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比的意义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解决,并通过基本练习自我检验自学效果。教师所做的是组织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
四、判断比
下面这些比,和我们今天认识的比一样吗?
1、巴西队的平均身高比日本队高11厘米。
2、上半场巴西队凭9号的两粒进球以2:0领先结束。
3、下半场25分钟,巴西队被罚下一人,两队人数比为10:11。
4、终场前3分钟,日本队扳回一球,将比分改写成2:1。
学生判断。
设计意图:判断比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比”这一知识正确或错误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比的意义。
师:在很多年前,德国一位数学家也做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和今天一样,大部分人都选择④号形状的长方形,那么,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测量活动,选择与④号长方形形状最接近的课本,同桌之间合作量一量,并求出长与宽的比值。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这些纸的长与宽的比值差不多,都接近0.6)
师:数学中有一个比值叫黄金数,它的值接近0.618。4开、8开、16开、32开这些纸型的长宽比值都接近0.618,而这个比值可以使长方形变得美观。实际上,这种形状的长方形我们最常见,大家还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以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通过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七、数学小知识:身边的比
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
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
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
篇2
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措施
更新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课程时间较长,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充分发挥在毕业设计中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完成一件高质量、高水准的毕业设计作品。指导教师需要组织新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去企业联系资源,寻求真实课题,为毕业设计搭建一个与社会、市场相连的桥梁,使毕业设计作品接近生活、服务社会,让学生在相对应的专业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实用性强的毕业设计课题,以便在进入社会前可以有机会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毕业设计作品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得到公司的承认,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所要求的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高级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让毕业设计选题融合互动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些行业呈现了互动融合的局面。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包括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内涵、社会功能、市场特征等方面具有极好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使得学生之间毕业设计作品的互动完全是可能和可行的。某一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有可能涉及其他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想要制作一条影视广告动画片作为毕业设计,需要应用到广告专业的文案策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场景和角色的服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希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空间设计,则可以和动漫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空间漫游动画,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设计出一种新产品作为毕业设计,可以与广告专业和动漫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产品效果的动态展示;等等。这些大型的综合毕业设计的成果将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如,美的豆浆机在制作新品片的时候,就用到广告专业、产品专业、动漫专业的技术,片包含了广告文案策划、模型创建、影视动画效果展示、后期合成等内容,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形象地了解豆浆机的组成和使用原理。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作品的互动融合必将在毕业设计作品选题创新、协作交流、实现就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意义。
篇3
学习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2—53面以及练习十二第1—3题。
学习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换钱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培养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习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具准备:一元及一元以下面值人民币,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课件展示)
第一张图片:购买文具。
第二张图片:拿钱买票。
第三张图片:拿钱买报纸。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2)、你买过什么东西,买别人的东西时需要给对方什么?
(3)、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课件展示:小朋友正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3)、教师:零花钱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一些东西我们不是急着需要,我们可以先把零花钱存起来,合理花钱,积少成多,以备今后急需要时用,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在别人有困难时献点儿爱心,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4)、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也叫货币,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2.介绍人民币
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元、1角、5角的纸币与硬币及1分、2分、5分的硬币)
(1)、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六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与小组内其他成员说一说。
(2)、汇报:
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交流,大家都认识了不少的人民币,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认识哪种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3)、教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教师随机指导认识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
(4)面值一样的纸币和硬币是等额的。
(5)、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们国家的名片,我国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不在上面乱写乱画,对太小额面值人民币不乱丢掉,不浪费一分钱。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1)教师: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学生1:按质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3)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分得很好,我们国家使用的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元、角、分三个。(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观察一下以元、角、分为单位各有哪些面值?有3、4、6、7、8、9这些数字的面值他面值的人民币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5)我们平时用的人民币包括纸币、硬币主要用1、5、10作面值。
(6)观察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叫做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3.认识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教师总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一元钱换出的角币总数都是1
0角,也就是:1元=10角。10角=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钱,换成分币,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
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三、应用拓展
1.
把纸币和相应的硬币连起来。
2.写出下面的钱数(书本53面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第3题)
3.
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
1角=(
)分
20分=(
)角
1元=(
)角
10角=(
)元
40角=(
)元
5元=(
)角
四、课外延伸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独特丰富的形象和符号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国家的文化。(展示各国货币)
五、课堂总结
教师: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1元
1角
1分
5角
2分
5分
1元=10角
10角=1元
篇4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该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教学事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段时间较长、相对集中的专门训练,培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检验和系统的训练。那么,如何在这关键的环节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使学生更快适应社会,达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满足国家对环艺设计发展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结合市场。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中,以“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与设计公司携手,在真实项目中教育和锻炼学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当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学习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在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全面、系统的检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正常实施,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1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脱离实际。常规题目偏多,指导教师实际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以至于假题居多,题目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适岗就业。
1.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能力有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也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有本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也应该包括与其相关专业背景教师,不仅需要指导教师的理论指导能力,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工程背景和工作实践经验,否则,不能够很好地指导毕业设计工作。
1.3 完成毕业设计与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大多数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学期进行,然而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学生都在外实习或找工作,为毕业后的上岗提前作准备,大部分同学很难集中极力完成毕业设计这一过程。加之集中授课时间有限,中间环节过于宽松,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影响了毕业生的设计水平和正常教学环节的实施,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1.4 重论文轻设计的指导方式。为了顺利通过省里毕业论文盲审和学校部门的抽检,为了学生顺利毕业,指导教师更多注重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从论文结构到遣词造句,反复修改、润色,而忽视对毕业设计的指导,甚至出现毕业设计作品过于平庸,都不如平时课程作业的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就是应用性、实践性,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完成对设计能力训练、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能够很好的检验其对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因此,怎样保证课题符合实际需求、指导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保证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生就业互相推进,实现教学与市场就业相一致?实现有效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本文提出了毕业设计教学“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设计公司的不同职能,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和实践能力不足,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形成特色,并赶上国内本专业设计先进水平。
2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2.1 “校企互动”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互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极好选择。“校企互动”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校主动派学生和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企业主动参与高校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的制订乃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1]。一方面,方便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便于从企业掌握行业动态、获取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避免“教”、“学”与社会脱节,有利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并弥补学校教师实际项目少,课题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向院方推荐一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监督和关键问题的指导弥补毕业设计指导不得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去企业实习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积累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缩短学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加他们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找到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员工,从而实现学校教学、学生就业、企业招聘三赢。
2.2 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教学改革思路。毕业设计“校企互动”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尝试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加强交流,开放毕业设计教学环境,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公司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毕业设计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配合,形成携手企业优势互补的“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向指导,并以“项目式”教学来统筹毕业设计教学,联合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双向指导,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思维一直保持在实战状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缓解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2]。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性及时效性强的工程项目,企业也需要项目式教学的工作成果,因此,“项目式”教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形式,也是“校企互动”的载体。毕业设计课程具有周期长、灵活性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这个环境下“项目式”教学模式也容易实现。
2.3 具体改革技术路线。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特点,重点围绕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行改革,通过项目的选择与制定、展开与实施以及制度化管理三个方面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2.3.1 项目的选择与制定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项目作为此教学模式的核心,其优劣程度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对于“校企互动”下的毕业设计来说,项目要满足毕业设计内容要求同时也要关系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应该注意:①代表性与可操作性。不是说企业的任意一个实际项目都适合用于毕业设计教学,如果太容易,达不到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太难,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又不能很好的完成项目,容易产生挫败感。项目在具有明确的目的或有形的任务目标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且在1或3人左右团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也给学生带来了成就感。②综合性。毕业设计是对之前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因此项目应该能够较全面地锻炼学生的整体能力,能将之前所有课程的内容、原理得到运用,并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实际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并能够拓展专业知识面。
2.3.2 项目的展开与实施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程序保障
除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外,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校企互动模式下,“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担当,即明确校内、外双向指导的“双导师”制度。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有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适应当下社会的能力上有优势,弥补校内指导教师实践不足的缺点,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有利于毕业设计的全面提高。同时,院方按照毕业设计要求向企业提供学生实习考核表,希望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完成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实地调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完成项目程度以及任务量等方面的考核,并将表格按时提交给校内指导教师并由其汇总,再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资料收集情况、设计构思、创新点研究等方面给予理论指导并完成校内平时成绩考核。其中,校方组织对毕业设计进行期中检查,检查采取学生汇报、“双导师”评价和领导小组成员审阅相结合的方式,检点在于毕业设计的进度、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由校内、外指导教师考核成绩、中期成果、最终答辩成绩组成,分别按照60%(校外指导教师评分25%、校内指导教师评分35%)、20%、20%的比率分配。这一评分标准体现了“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过程性,强调对资料收集、场地勘查、理论研究、方案设计完稿这一过程的综合性考核,既加强了校内外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毕业设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实现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就业的“双赢”。
2.3.3 制度化管理是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成果保障
强化毕业设计制度化管理,避免出现学生在企业实习严重失控、擅自旷工离职的问题。学生在下企业前,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毕业设计、就业,制定相应的计划书和与企业合作合同,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动员及纪律教育,制止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实习期间随意跳槽现象,否则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将有所变更,影响校外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学校监管和评分的公正性,加强对学生的自律、诚信的教育,避免伪造签名、评分的现象[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但其务必从该企业取得有单位盖章和由单位指定的实习指导老师签名的回执单,经学院批准后才能去该企业实习,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保证学校有效的监督学生。
学校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防止部分企业没有履行应尽的允诺,而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任意使用,使学生没时间全身心的投入毕业设计,没精力深入研究,不能利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影响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的质量。
篇5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
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
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第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social ties)、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概念组合在了一起。目前,在社会网络理论体系中,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及结构洞理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弱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Weak Ties)。Granovetter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和深化了嵌入的概念;提出了弱关系及其“桥”作用的理论。联结是社会网络的节点,按照联结的强度可以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从概念上讲,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经济关系(刘少杰,2009)。Granovetter(1973)定义了四个判定维度来衡量关系强度,即互动频率(Comb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ime)、感情深度(Emotional Intensity)、亲密程度(Intimacy)和互惠程度(Reciprocal Services)。互动频率越高、感情深度越深、关系越密切及互惠程度越高的社会关系属于强关系,反之则属于弱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强关系中的个体往往在性别、年龄、教育、身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弱关系中的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朱晓霞,2011)。由于社会群体当中具有相似性的个体成员通常拥有类似的信息和资源,因而强关系网络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弱关系网络中,个体成员的差异带来了异质性的信息和资源,具有更大的潜在效用。
事实上,社会网络中的不同团体,往往就是通过一两个团体成员之间的个人联系而形成联结。既然是两个不同团体,那么这种关系必然是弱关系。对于这一发现,Granovetter提出了“桥”(Bridge)的概念,认为弱关系在不同社会团体之间充当了传递信息的桥的作用。后来,一些学者继续对弱关系的信息桥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与理论的出入迫使Granovetter进一步修正了他对弱关系理论的表述,即并非所有弱关系都能发挥信息桥的作用,但信息桥一般都是弱关系(Granovetter,1985)。另外,Granovetter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刘少杰,2009)。在他看来,由于小规模网络正是通过弱关系而彼此联系,而宏观网络则是大量小规模网络的集合。因此,通过分析小规模互动网络中的个体关系,有助于理解宏观社会结构的运行规律。
简言之,弱关系理论的提出是新经济社会学兴起的前兆。Granovetter等学者论证了社会网络对于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实际价值,也提出了创造价值的网络结构原则(李校生,吴波,2009)。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桥的概念为后来Burt提出结构洞理论奠定了基础。
强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Strong Ties)。按照Granovetter的界定,强关系是维系社会团体内部关系的纽带。强关系带来了信息和资源在社会团体内部的重复传递,导致了团体成员间信息和资源的重复冗余(罗家德,2010)。因而在他看来,强关系的价值是低于弱关系的。然而,后来的学者(Bian,1997;Burt,1992)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ian(1997)在承认弱关系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同时,提出建立在信任与义务基础之上的强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更具优势。Burt(1992)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冗余信息和资源的不相联结的网络成员间的结构洞才是建立信息桥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弱关系和强关系并无本质区别。与此同时,在对于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强关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Bian,1997)。强关系以信任为基础,以“人情”为媒介,让不同成员在社会网络之中结成了稳定的小圈子,从而使行动者更好地获取了信息和资源(朱晓霞,2011)。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 Theory)。Burt于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结构洞》一文,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所谓结构洞,即是两个行动者之间关系缺失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状态(刘少杰,2009)。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缝隙,即某个行动者和有些行动者之间彼此联系,但又与其他行动者不发生直接联系,这就在网络中形成了不直接联系的“洞”的形状。这种缝隙的消除必须依赖于第三方行动者的中介作用,因而在结构洞中,第三方行动者占据着核心位置。弱关系理论和强关系理论都只是讨论了关系双方的好处,而没有探讨第三方的优势,而结构洞理论则看到了第三方从网络结构位置中获取的“洞效应”(Hole Effects)。当然,一旦不直接联结的双方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取得了联系,那么结构洞也就会随之消失(Burt,1992)。Burt(1992)认为,社会关系的缺失形成了结构洞,而结构洞正好“桥接”了两个原本没有关系的社会团体,这正是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讲,首先,行动者拥有结构洞可以获得信息上的优势。结构洞将不同社会团体中的冗余信息进行交换传递,带来了信息量的增加和扩散。第二,行动者通过结构洞取得了控制优势。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掌握结构洞的行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甚至成为专门经营关系网络的网络企业家。第三,结构洞上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这类行动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也获得了更高的创新能力(刘少杰,2009)。总之,掌握结构洞越多的网络成员,更能为自己和相应团体带来好处,这种特殊的位置优势蕴含着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完全可以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结构洞理论是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Coleman的封闭网络理论不同,Burt的结构洞理论是一种开放网络理论。他看到了重复信息对于封闭网络之外成员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上升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更加确切地描述了社会关系对于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的作用,这也为丰富传统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社会资本的理论涵盖面很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因占据特殊位置而能够获取利益的能力,即社会关系的价值创造力。纵观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Coleman从社会规范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Bourdieu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Portes等从能力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第一,社会资本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看,最早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Bourdieu。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关系的“场域”和“资本”的概念。场域是有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场合或领域,即一张社会网络;资本一般包含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类。Bourdieu认为三种资本在场域中实现相互转换,并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而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Bourdieu,1986)。Bourdieu的资本三分法和场域转换观点,实质上是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了工具性的社会网络,即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随后,Coleman(1994)对社会资本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展开了研究,认为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基于自身利益的各种交换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即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本。Portes(1998)也提出社会资本是依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特殊联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Burt(2000)认为结构洞就是社会资本,是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的最终竞争优势。最终Lin Nan(2001)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代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般共识。在他看来,社会资本就是嵌入社会网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由此,这一定义也解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基本特征(刘少杰,2009)。一为,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二为,社会资本具有一般经济资本的增值功能,能够为拥有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三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项投资活动。第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阐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重要价值。其一,社会资本包含了一条因果链条(李校生、吴波,2009),即因为特殊的社会结构优势,便利了行动者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这一观点包含了社会资本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网络嵌入和网络资源。其二,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情景性(Alder & Kwon,2000)。不同的行动者对于不同商业目标的追寻,使得社会资本的作用因人、因事而大相径庭。简言之,在不同的场景中,社会资本具有极强的权变性。其三,社会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由于Granovetter的弱关系和Burt的结构洞都是一种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所以网络中的行动者始终处于活跃的竞争与合作之中。同时,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剧了网络的变化。因此,社会资本会随着网络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第三,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在企业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具有规范、价值和偏好等特性的社会网络的集合(Westlund,2003)。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范钧(2011)将其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间的信息流动,提高了来自企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回报,开拓了企业创新的来源,是现代企业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
嵌入性观点与资本概念的和谐统一
嵌入性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深挖二者的思想根源,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的内容。
(一)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
嵌入观点的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Karl Polanyi(1944)提出。在Polanyi(1968)看来,经济活动通常具有三种形式,即互惠交换、市场交换和再分配。经济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制度、规范、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发生的。因而经济活动是“嵌入或纠缠”于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中的。后来,Granovetter等借用Bolanyi的嵌入思想,进一步探讨了嵌入性。
Granovetter(1985)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关系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认为“弱嵌入性”的现象更为普遍。事实上,一方面,在传统经济社会学领域,帕森斯等人的观点过度夸大了社会系统对于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作用,把行动者视为文化价值规范的偶人(刘少杰,2009),因而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将经济活动中的行动者视为完全理性个人,忽视了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属性,因而是一种“零嵌入性”的“原子化”观点。面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Granovetter既反对传统经济社会学的过度嵌入性观点,更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零嵌入性观点,而折中地认为经济行动的嵌入性是间接受制于关系网络的一种“弱嵌入性”。
Granovetter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种嵌入关系不仅包含了社会网络规范、文化、政治及宗教等因素,还考虑到了经济行动的经济和非经济动机(刘少杰,2009)。这一表述第一次明确了经济行动在内容、目标及过程方面对于非经济行动或制度的依赖程度,由此也奠定了嵌入性理论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
嵌入观点的意义。弱嵌入性观点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并渐渐成为了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2)。
嵌入性观点创新了学术界对于一些重要经济现象的解释,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在市场定价、经济绩效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新的研究。具体来说,第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解释了市场中的产品定价过程。经济学理论原本认为市场竞争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但买卖双方对于社会网络的嵌入常常使得产品的真实价格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第二,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绩效的提升。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激励、监督,这些都与生产效率有着密切关联。第三,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影响了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产业中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构建过程,是对既存经济组织或制度的重建,新的组织或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刘少杰,2009)。
随后,嵌入的观点便活跃于网络与组织(Nohria & Eccles,1992)、经济社会学(Lie,1997)、联盟网络理论(Gulati,1998)、社会资本(Ports,1998)及组织与战略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嵌入性的类型。对于嵌入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主要包括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垂直嵌入与水平嵌入、认知嵌入与文化嵌入等类型(张荣祥,2009)。
首先,Granovetter(1985)将嵌入性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是嵌入人与人互动形成的关系之中的;另一类称为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又是与其他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关系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如各种规则性期望、相互赞同的渴望及互惠性原则等(陈钦约,2010),关注以信任为基础的对偶交换行为;而结构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等因素(朱晓霞,2011),重视网络整体中群体关系的影响作用。Andersson、Forsgren和Holm(2001)也把嵌入划分为关系性和结构性,但他们认为关系性嵌入说明了社会网络的亲密程度和动态变化,而结构性嵌入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内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具有相对静态性。
其次,Schweizer(1997)等学者将嵌入划分为垂直嵌入和水平嵌入两类。垂直嵌入指行动者所在的当地阶层与他所处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阶层性连结;水平嵌入是指行动者所处网络在社会性和文化性范围的渗透(张荣祥,2009)。Halinen和Tornroos(1998)则认为垂直嵌入是指社会网络中不同层次间的联系;而水平嵌入是指特定网络层次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具体的划分标准可按照地理范围、网络结构以及公司内部层级的不同作出划分。
最后,Zukin和DiMaggio(1990)等学者认为,嵌入性应划分为认知性嵌入和文化性嵌入。认知性嵌入是指行动者决策对原有思维意识的嵌入,即行动者对于周围环境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他们的具体行为。这类原有认知包括了伦理、道德、情感及审美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制约行动者决策的理性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化性嵌入,即行动者的行为还要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网络的集体理解力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组织共同价值、正式规范等文化因素。
总之,不论嵌入概念应当如何分类,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共识早已形成。
(二)社会资本的共识与分歧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歧到共识,再从共识到分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二十世纪,尽管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存一定分歧,但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即社会资本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具有回报性的资源投资(Nan Lin,2001)。然而,在这一共识的背后,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更为深刻的争论愈发激烈。究竟社会资本是关系还是资源、是集体还是个体、是结构还是行动?对于这三对矛盾的解答是当代经济社会学领域的讨论热点(刘少杰,2009)。
社会资本:资源还是关系。社会资本究竟是社会关系还是社会资源呢,学术界对此争论已久。科尔曼(1999)曾指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社会资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质资本,是一种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无形资本。并且,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即具有生产性。获取社会资本有助于人或组织对于特定目标的实现,因而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然而,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大量学者(Burt,1992;Ports,1998)的批评。他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源源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Burt(1992)更将社会资本强调为一种从他人身上获取好处的机会和资源。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折中的思路来看待社会资本,比如Foley & Edward(1999)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网络加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的资源和单独的社会网络都不是社会资本。由于没有加入行动者的动态因素,静态的资源与网络并不能为行动者带来实际的效用。而在耿新(2010)等学者看来,作为社会资本载体的人、作为社会资本运转渠道的社会网络以及作为社会资本内容的潜在资源,这三者的动态组合共同诠释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因此,只有依托于人的行动而活跃起来的社会网络及其潜在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集体还是个人。目前,社会资本的集体论被广泛接受,而个体论只适用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等特定问题的研究。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始于Bourdieu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某个团体为了维持团体的团结和控制而进行的投资。集体社会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界限,体现了强烈的排外特征。然而,社会资本集体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密集性和紧密性(林南,2001;刘少杰,2009)。集体的边界和内部的团结仅仅解释了社会资本的部分特征,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开放网络间的联结实现流动和增值。即网络完全有能力将不同团体的内部社会资本进行连接。针对网络间的沟通,Granovetter、Burt等学者都做了大量论证。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个人与集体,其实是嵌入社会情境的两个层次。个人是嵌入集体之中的,集体又是嵌入更大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一方面,如果片面强调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就很容易忽略社会资本的行动主体―人。尤其在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看重个人社会资本,从而忽视了社会资本集合的整体效应,也是对社会资本理解的一种偏误(王凤彬、李奇会,2007)。
社会资本:结构还是行动。既然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的投资,那么对于这一概念的分析究竟应该强调网络结构的作用还是行动者个体行为的影响呢,传统社会学理论并未达成共识。林南(2001)的研究只是尽可能折中了这一分歧。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被称为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刘少杰,2009)。他认为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即个体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与个体如何从社会关系中获利。传统社会资本研究强调了社会结构视角,而林南却创新地加入了个体的选择行为这一因素,从而统一了结构与行动的观点,也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正如他在《社会资本》一书中提到的,人的选择行为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结构。因此,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必须坚持在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关系中层层展开。
结论
经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一方面,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嵌入思想强调了行动者通过社会互动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一网络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动态的行动者行动与静态的网络结构,二者共同揭示经济社会现象的实质。另一方面,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以资源、结构和行动为核心。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资源是一切投资活动的目标,社会结构是投资活动的场所,而行动者及其行动是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因此,社会资本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的投资过程。正如刘少杰(2009)所说,社会资本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对象,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换言之,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行动者如何通过社会关系中的联结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能力的提升,这本就是一种结构与行动的结合。而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点表明:第一,社会资本嵌入于社会网络;第二,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增值资源;第三,社会资本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刘少杰,2009)。即社会资本是资本视角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反映了社会资源对于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陆德梅、朱国宏,2003)。
综上所述,在本文看来,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但中心点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动而展开的。因此,本文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基于信任的、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可以为行为人带来经济资源的合作关系集合。换言之,社会资本最终将表现为能够获取的社会网络及其资源,因而社会资本就是动态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Bian Y,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Coleman, J. 1994.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in Smelser,N.and Swedberg,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5.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ed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6.Granovetter, Mark.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
7.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8.Lin, N. 2001.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Aldinede Gruyter Press
9.Port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0.Ronald S. Burt.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edited by Robert 1. Sutton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L press
11.Schweitzer, T. 1997. Embeddedness of ethnographic cases: A social networks perspective [J]. Current Anthropology 38
12.Uzzi, B.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4.曹德骏,左世翔.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J].经济学家,2012(1)
篇6
论文关键词:比热容,农村学生,教学设计,改进
背景资料:2010年10月本人受县教研室委托到农村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上了一堂“名师专家班”展示课。如果是平常的公开课,我不会太去刻意准备和“试上”,然而这次上课的对象是农村学生,所以我格外显得慎重,选择在自己学校预上了一课,一切按照教材上的思路和教学设计:从研究“中午和傍晚沙滩、水谁温度高”这个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但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反应却很平淡,学生对于怎样设计比热容实验感觉无从入手,而且所有问题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才能完成实验设计,一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我说得多,提示的多,学生也听得一头雾水,甚至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比热容的真正含义。这种由老师主导的课堂很明显是一节“失败”的课。正是这节“失败”的课让我引起了思考,也不得不放下自己是个专家的架子,认真反思得自己的课堂设计,寻找这堂课失败的症结。经过不断地请教和反思农村学生,我终于发现我犯了了两个重要的错误:一是忽略关注了学生的学情,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还很难形成完整的设计实验能力,特别是对很难理解的比热容实验设计,学生没有具体的生活经验,所以在课堂上他们觉得陌生,即使知道一点也形成不了一个科学的实验设计体系;二是我把教材教“死”了,一切按照课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去讲解,没有让学生体会与比热容实验相关的生活经验,无法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去启发学生。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于是我询问班级部分农村学生,向他们了解农村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并请教农村物理老师的经验,我忽然想到农村生活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养猪”与比热容有相似之处,于是我在物理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增加了一些农村“科学养猪”设计,使得学生学习比热容就像家里养猪一样,那么熟悉,学生的参与性也空前提高,真正使我意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 教材中(以苏科版教材为例)有关比热容教学的设计优点与不足:
苏科版教材选择从问题情境入手提出问题:
“在同一时刻当我们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的温度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要求学生猜想一下物体吸(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从实验入手,通过实验来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以此引入比热容的概念。教材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如下:
1.1 优点:以生活作为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并以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总的来说,苏科版教材《比热容》设计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特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1.2 不足:《比热容》实验设计中,由于需要控制变量太多,实验比较复杂,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真正完成对实验的设计,特别是怎样控制变量,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原因并不是学生能力不足农村学生,而是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生活经验,故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理解和控制变量就很困难,也很难积极参与到课堂,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和告知实验怎么做,这样教材最初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目的就形同虚设了毕业论文格式。所以,教材中《比热容》实验设计缺少生活经验引导,且学生对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容热本领大小的含义难以理解,教材也缺少这方面的类比。
2. 用“科学养猪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比热容实验设计”实例
【教学流程】:
图片引入:为什么水和沙子(地面)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猜想: 可能是沙子(地面)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问题:实验该怎样设计呢?
【科学养猪设计引导】:
我们生活在农村,或者在农村呆过,我们都见过长辈们养猪,我们有的人家里养白猪,有的人家里养黑猪,如果我们现在要建一个养猪场,在建设之前,我们对选择白猪还是黑猪作为饲养对象产生了争执,如果你是一位技术员,给你一些幼猪苗(白猪和黑猪),你能设计一套标准的科学实验和数据说明是选择哪一种猪最合算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方法1:我家里养过猪,我选择一个白猪苗和一个黑猪苗,它们的质量要一样的(如1Kg),每天喂相同的饲料(如1袋),看谁长的肉多;
学生讨论后交流方法2:我也选择一个白猪苗和一个黑猪苗,它们的质量要一样的(如1Kg),让它们都增大相同的体重,看谁需要的饲料多。
引导设计实验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
师引导1:其实沙子和水也需要吃“饲料”,这种“饲料”是什么呢?
生:沙子和水吃的“饲料”是“吸热”
师引导2:沙子和水吃完饲料后也“长肉”,这种“长肉”是什么呢?
生:沙子和水“长肉”是指“升高温度”。
师引导3:请同学们结合“科学养猪”方案去设计实验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
生:方法1----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
方法2----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
师引导4:怎样让他们吸收相同热量呢?有怎样比较吸收的热量?
生: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酒精灯),加热时间越长,放出热量越多,沙子和水吸收热量越多,所以用加热时间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多少。
师引导5: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设计表格,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
【比热容定义引导设计】
师引导5:请同学们结合对刚才白猪和黑猪长肉本领的定义来得出沙子和水容热本领的定义
学生交流合作得出比热容定义。
【关于对比热容的理解生活化引导】
观察图片并思考
2.1在下图三个容器中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农村学生,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
2.2容器中的水每上升相同高度容纳进的水一样多吗?
2.3哪个容器容纳水的本领强?
2.4思考并体会比热容是指各种物质容热本领的大小。
3. 对用生活中“科学养猪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比热容实验设计”实例的思考
总之,几乎所有初中物理老师都普遍认为,《比热容》是比较难的一堂课,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热学部分的一个教学难点,比较抽象,要真正理解它,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讲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得面面俱到,不是一件易事,因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感觉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物理量。教师也很难再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设计,所以大部分物理老师在选择公开课时都有意无意的避开《比热容》。然而这次送教下乡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这堂课,正是这些农村的学生,使我对教材的教学设计改进产生了灵感,从“科学养猪”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使比热容的实验和理解变得简单明了,也使复杂且难以理解的比热容变得生活化,特别适合农村中学的教学,也希望引起教材编写部门的重视,身处一线的农村物理教师建议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能关注到广大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编制一套适合农村学生使用的课本。
篇7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②在情境和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由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体花片,每桌25个圆片,自备本,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抓花片的游戏吧,。
老师这里有一堆花片,只准抓一把,看谁抓的多。(请两名同学来抓)
老师:你们猜谁抓的多呢?
学生:……任意说猜得结果。
老师:到底谁多,多多少个呢?将花片排一排就知道
老师:先将女生的花片排一排(女生)
老师:注意看,老师是怎样排男生的花片的……?
学生:一个对着一个摆。
老师:如果老师把XX的花片分成了两部分,那第一部分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什么?
老师:看着花片图,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学生:男生比女生多( )个,女生比男生少( )个
老师:通过将花片排一排,比一比,我们知道了比赛的结果,也知道刚才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2 自主操作,探索新知
过渡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摆花片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2.1 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小英:摆11个
小华:比小英多3个
小平:比小英少3个
老师:根据这些已经知道的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其中这样的两个问题。
①小华要摆多少个?②小平要摆多少个?
2.2 指导学生解答:小华要摆多少个?
老师:小华摆的个数和谁有关系呢?学生:和小英有关系,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谁和淮比,谁多,谁少?
下面我们通过摆花片,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老师:老师先摆11个花片,表示小英摆了11个
你会象老师这样摆吗?
左边的同学动手,象老师这样,摆出小英的11个花片,右边同学帮助检查。
你们能摆出小华有多少个花片吗?(板书:小华)
请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你准备怎样摆?
(同桌讨论)
请左边边的同学摆出小华的花片,右边的同学帮助检查摆的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去摆。
老师:你准备怎么摆?
学生:
老师:请你摆一摆。
学生:(动手摆花片)
老师:他是怎么摆的?或他先摆出什么?再摆出什么(教师用括线表示出来)
学生:先摆山和小英同样多的花片,然后再摆比小英多的3个花片(你们听明白了吗7谁能再说一遍?)
老师:要想求出小华摆了多少个,就是要怎么样……(教师用手势指导)
将和小英同样多的部分加上比小英多的部分
老师:小平要摆多少个?你会列算式解答吗?
老师:指名反馈:说出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3=14(个)
谁能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1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
说的很好,谁再来说一说?(或者还有谁想说?3人)
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
老师:谁来口答?
组织教学:请左边同学将花片合起来,推到前面。
2.3 学生尝试解答:小平要摆多少个?
小平摆的个数和谁有关系呢?
你能找到这句话吗?谁和谁比?
老师:你们能摆出小平有多少个了吗?
请你你先排一排,再算一算吗?
学生:
老师:请右边的同学摆花片,左边的同学帮助检查。
(学生小组合作摆花片。教师巡视,找到对的,请到黑板上去摆)
老师: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谁能再说一遍)
生:与上一行对齐摆小平的花片,再从同样多的¨个里面去掉3个。
教师明确:为什么要拿走3个7这样拿走3个,就是表示……
“少摆了3个”(用虚线框)
老师:要想求出小乎摆了多少个,就是要怎么样……(教师用手势指导)
学生:从和小英同样多的11个里面去掉比小英少摆的3个
小平摆了多少个,你会列算式了吗?
指名反馈:(板书:11-3=8)
11表示什么?减3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知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了吗?
从同样多的11个花片里面拿走3个花片,所以用减法计算。
谁来说口答这道题
组织教学:请将花片合起来,推到前面。
[新课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讨论,确认方法。教者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直观操作和图形演示的方法,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初步过度到抽象思维。
2.4、比较两题的联系于区别
提问:仔细观察,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
相同:都有11,也就是都和小英比
不同呢?
不同:一道用加法,一道用减法,
为什么求小华的花片用加法?小华摆的花片比11多3个,所以用11+3=14
为什么求小平的花片用减法?小平摆的花片比¨少3个,所以用11-3=8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板书)
[组织学生比较,加深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区分和把握。]
接下来我们休息一会,再做个拍手游戏吧。
①师生互动
老师:要想做好游戏,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
规则是:老师先拍,你们数出老师拍的个数,再听老师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心里算一算,老师说开始再一起拍。我们先练习一次。
老师(拍2):提问:拍了几下?你能比我多拍3下吗7学生拍
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老师(拍6):拍了几下,你能比我少拍1下吗?算!开始!(学生拍)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②生生互动
3 联系实际,引用知识
新知识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做游戏,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课本34页)
3.1 想想做做第Ⅱ题。出示课件并提问:谁能完整地说出这道题的意思?
谁和谁比,谁多,谁少? 引导反思:估计一下,算出的结果比32……?
学生各自列算式计算。
展示一名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比字句)
口答
3.2 想想做做第2题。来看第二题
出示课件并提问:请小朋友自己轻声地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会做吗?(学生各自列算式计算。)
展示一名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比字句)
口答
3.3 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PPT:将题目中的小灰兔所说的话去掉。
老师:你们能求出小灰兔拔了多少个萝卜吗?
学生:
老师:对,因为题目中少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对小灰兔说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补充:1、我比你多拔了7个
3.3.1、我比你少拔了7个
3.3.2、我和你拔的同样多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自主做题,共同校对
口头回答。
[巩固练习的设计针对性强,层次清晰,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巩固应用中来。在练习中,教师十分强调两种实际问题的对比,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今天这节课就要在快乐的学习中结束了。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会越来越聪明的。
[总评]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就初步学会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本堂课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寻找结局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
4.1 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课从抓花片的游戏开始,唤醒学生用摆花片的方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动手摆花片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8
教材分析: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教学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解决试商,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定出一位商。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的试商方法,会用这两种方式试商进行计算。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试商。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钟训练。
游戏:双轨开火车。每组用一分钟时间(课件设置好)快速双轨开火车。(课件出示题目)
(1)60÷20= 90÷30= 80÷40= 120÷30=
180÷30= 62÷20≈ 80÷38≈ 80÷19≈
20×( )
(2)120÷30= 180÷30= 240÷40= 80÷40=
240÷60= 80÷38≈ 120÷28≈ 122÷30≈
60×( )
(3)80÷40= 120÷30= 180÷30= 240÷40=
90÷30= 93÷30≈ 120÷28≈ 80÷38≈
60×( )
(4)120÷30= 240÷40= 60÷20= 240÷60=
180÷30= 80÷38≈ 120÷28≈ 184÷30≈
70×( )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特点,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上课一开始,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能更好地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反映速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设计意图:试商和调商始终是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难点,这部分教学应该细致,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中去。
2、教学用“五入”法试商。
课件出示例2(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1)、分析列式:196÷39
(2)你想把39看着几十来试商呢?请同学们试算。(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试算情况,找出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汇报)
(3)观察、讨论、比较。实物投影出示两个不同的竖式。
一个是196÷39商6,另一个是196÷39商4。
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口述:把39看着40来试商,需要调一次商,商4小了,改商5;把39看着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
师生概括总结:当除数是个位数为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着整十数试商,然后用试的商与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就说明商合适。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说明:因为“五入”后除数大了,所以容易使试商的结果偏小,这就需要把商改大。板书:“五入”法试商,偏小。
4、引导归纳:今天我们所学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着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我来检验检验。
(一)活动2。要求:在四人小组里,A同学做(1),B同学做(2),C同学做(3),D同学做(4),完成后交给下一位同学改,第三位同学检查,第四位同学记分,时间是3分钟。
(1)272÷68 (2)69÷23 (3)401÷79 (4)245÷72
(二)课中分钟训练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快速抢答”,请根据老师手中卡片上除法竖式的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答对的小组加10分。
(1)64÷22试商3,(2)444÷74试商6,(3)204÷43试商5,(4)476÷79试商5,(5)84÷28试商2,(6)467÷58试商7,(7)120÷17试商6,(8)246÷49试商4.
(三)学当小老师:利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知识出题给自己的同学做。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知识给自己的同学出一道题呢?
活动3。要求:在四人小组里,每人按照今天所学的知识,出一道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题目,完成后交给下一位同学做,第三位同学改,第四位同学检查。时间是4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真厉害,不但自己学会了学习,还帮助了同学,做了别人的老师,以后我们都要象这样,做题时要检查检查再检查,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四)学当小医生:检查竖式计算中的问题并改正。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小马虎,他们可不象我们班同学这么认真,完成作业后根本不检查就打球去了,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当当小医生,诊断诊断。
(1)639÷72商9没有余数(诊断:忘记进位。正确商是8,余数是63)。(2)316÷53商6余数是2(诊断:用减数去减被减数。正确商是5余数是51)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和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我在设计本节教学的过程中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组织了四个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自己的权威意识,引导学生唱“主角”,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因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节课我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新秩序。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敢想、敢说、敢议,才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四人小组按今天所学的内容每人出一道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题,完成后交给下一位同学做,第三位同学改,第四位同学检查。“出题给同学做”,是多么让人乐于接受,并令人跃跃欲试的一件事呀!这就给每个学生一个动手探究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篇9
为选拔优秀参赛选手参加上海的决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 心决定联合举办浙江省社区医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知识竞赛和健康教育演讲 比赛。现通知如下:
【培训方式】
一级培训: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市的授课专家 进行先期培训。各市授课专家由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心脑防办的临床专家各1名组成 。一级培训已于2010年5月8日在杭州完成。
二级培训:由各市授课专家对各区/县的社区医生进行培训(要求各区县参加培训的社区医生 覆盖面为100%)。二级培训完成时间2010年5月9日至2010年8月30日。
【培训教材】
采用由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提供的统一培训教材及课件。
【参赛者基本要求】
1.每个参赛队由3名社区医务人员组成。
2.每队须指定一名普通话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者为演讲比赛参赛者。
3.队中至少有一人会电脑PPT幻灯片制作。
【竞赛内容】
1.知识竞赛内容: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选取。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各 市竞赛题目由各市自定。
2.健康教育演讲内容:有关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参考演 讲题目见附件),演讲时间为8分钟左右。必须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其内容也是评奖要素之一 。
【竞赛程序】
1.初赛(时间5.9~8.30):12个地市的讲师5月8日在杭州完成培训后,回到当地组织以 区县为单位的知识竞赛和健康教育演讲比赛,最终选出1个优胜队代表本地市参加省里的半 决赛。
2.半决赛(时间2010.10中旬):以12个地市为单位组成12个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省半决 赛,最终选出3个优胜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决赛。
【评分方式】
知识竞赛每队三人同时参加,所得分为总竞赛分的50%,健康教育演讲比赛每队选派1人参加 ,所得分为总分的50%。
篇10
一、 本质分析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就要清楚这节课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用数学的视角审视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起始阶段,教师可以从网络、杂志、专著上收集与课例相关的知识点的资料。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的课例研究过程中,深入学习《分数的意义》(张奠宙著)和《关于分数教学中的科学性问题》(胡重光著)这两篇文章,就能弄清“分数”的知识本质、核心及教学价值,以及分数这一知识点的源与流。同时,还能明白分数的多重含义:一是作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数;二是作为除法运算结果的分数;三是作为两个整数之比的分数;四是作为参与运算的数以及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数。这样,就为教师把握“分数的意义”这部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科视野,对教师了解教学内容的三个部分“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中各个例题内容的知识本质提供了专业知识支撑。
二、 研读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是一个规定了数学学科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从中可以明确一节课的目标定位,通过查阅历次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就能从变化中获得教学启示。
例如,对于分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1至3年级)“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在第二学段(4至6年级)“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可见,两个学段对“分数的认识”的教学要求分别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第一学段应充分运用形象和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操作,如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能够将图与分数相互表示。第二学段要求进一步系统地认识分数,把第一次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扩展,一是单位“1”由“一个”变成“一些”;二是给出分数的定义。
三、 教材解读
教材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围绕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新旧教材对比,就能为更好地驾驭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教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 纵向梳理明体系
借助教研组整理的《小学数学各版本教材内容框架》,结合教材梳理“分数的意义”在新人教版教材中各阶段所对应的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的编排结构层次和整体编排思路。
(二) 横向对比找异同
比较国内各版本教材中“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的例题、问题、练习等,着重从数学活动素材选择与呈现方式、学生经验与认知水平的把握、教学线索提示等方面发现可供借鉴的教学资源。
(三) 新旧对比寻变化
以电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材料,对比人教版新旧教材中“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找出它们在素材选择、呈现方式、文字表达方面的细微变化,体会编者改编教材的意图,为教学设计提供充足的素材。
四、 话题交流
用《问题反馈表》收集日常教与学过程中的两难问题,归类建立问题资源库,选择当期研究热点问题作为交流的话题,通过网络或者现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话题交流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并在实践中继续验证与拓展。
例如,教材“分?档囊庖濉敝械睦?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教?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两种教学思路:一是借助“倍”的迁移突出计算方法构建;二是借助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再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除法算式,突出分数意义的构建。
五、 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把各种杂志或专著上关于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成果进行整理,找出这节课的重要研究成果,再结合教材内容或主要例题,借用教材解读与话题交流成果,参考名师课堂实录,编制经典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就可以先对比分析《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张齐华著)和《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实录》(华应龙著)这两篇文章,然后拟定课堂教学活动,为课程提供一个自己满意的“最佳方案”。在课堂实践中,可先通过编制课堂教学前测题来把握课堂教学的起点,运用后测题诊断教学成效,让观察评价促进教学设计的完善。如“分数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即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教学单位“1”、分数的份数意义和分数单位。借用张齐华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单位“1”的教学思路,突出量是客观的,数是选择计数单位后得出的主观结果,进而构建单位和单位“1”的概念。借用华应龙的“分数的再认识”中分数单位的教学思路开展数学活动,把单位“1”先平均分,得到分数单位后再累积分数单位得到分数,突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结果是怎么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