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写了: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从父亲的魔掌中逃出来。他到杰克逊岛遇见了心地善良、忠实的黑奴杰姆,决定和他去冒险。为了各自的自由便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历,遇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经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莉阿姨家与汤姆相遇……,最后,汤姆·索亚、杰姆和哈克贝利·芬决定再次冒险。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篇2

关键词:替代衔接 英汉翻译

一、引言

赋予话语篇章性的衔接手段在语篇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的韩礼德和哈桑,英国的库克,以及中国的胡壮麟,朱永生等都做过衔接理论的研究。他们对衔接手段之一的“替代”都有过界定。替代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关系,是一种连接上下文的手段。也是词与词之间的一种关系。此种衔接手段可以使语篇行文连贯,避免重复。常用的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本文选择了张万里先生的部分译文 ,在翻译Twain Mark的原著“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替代词部分,张万里尤其注意了英汉替代衔接词的不同,使译文整体连贯,一气呵成。

二 、替代的“界定”

“替代”从字面上看指的是用替代的形式(pro-forms)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shared words and content)。为了更好界定“替代”,韩礼德和哈桑把“替代”及和它比较接近的其他两个衔接手段“照应”和“省略”拿出来做了区分。他们认为“替代”和“省略”同样是替代过程,只不过“替代”是用一个成分替代另一个成分,而“省略”把被替代的成分省去,即没有替代成分。“替代”与“照应”显而易见是不同的。“替代”是词语或短语之间的一种关系,而“照应”是意义之间的一种关系,“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在语言学体系中,“照应”是语义层面的关系;而“替代”是词汇语法层面的关系,是语法和词汇层面,或者说是语言学形式。

三、替代词在《哈克贝里 ・芬历险记》中的翻译

(一)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

从功能方面来说,一个名词或一个名词性的替代词能代替一个名词词组。在英语中这些典型的替代词有“one, ones and the same.” 英语与汉语中名词性替代词最大的不同在这方面可见: 一方面,在一些翻译中,英语替代词“the same” 以照应形式出现在汉语中,另一方面,“the same”的替代意义被表达成 “也” 和词汇的重复。

(二)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

在英语中最常见的动词替代词是“do” (胡壮麟,1994:73-74)。在汉语中,“来/弄/干/搞”等词具有同“do”一样的功能。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英汉动词性替代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英语中,“do”被典型使用的场合,翻译成汉语则变现为前文动词的重复,汉语倾向于使用词汇意思去表达语法意义(王东风, 申丹,1999:83)。

(三)分句性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

分句性替代指的是用一个词或短语替代上文的整个小句。在英语中这样的词有“so” 和“not” (或“yes”和 “no”).在汉语中 “这样/如此/这么/不然/要不”具有同等功能。 (胡壮麟,1994:75).汉语有同样形式的分句性替代。在一些情况中,英汉可以找到对等的功能性翻译。可在有些情况下,英语习惯使用分句性替代达到衔接的效果而汉语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下,使用“不然” 和词汇的重复 。

四、结论

英语是形合性语言,强调运用连接词连接语篇,使语篇的结构更加严谨,有较强的逻辑关系。而汉语重意合,单一的句子与邻近的句子结构上浑然一体,意义上互相支撑。他们围绕一定的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有语言形式,有连接手段,有作者的观点意图,只有从整体上来研究分析它们,才能看清文本的全貌,同时也能看清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这就是语篇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翻译时,要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规律,找出原文与译文对替代衔接手段不同的处理方法,以选用恰当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Twain Mark 2005.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Halliday, M.A.K.& Hasan,R.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3]Halliday, M.A.K.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4]Wang Dongfeng & Shen Dan.1999.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META I:78-100.

篇3

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

3、《贵妇画像》,作者是亨利詹姆斯;

4、《白鲸》,作者是麦尔维尔;

5、《马丁伊登》,作者是杰克伦敦;

6、《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是菲茨杰拉德;

7、《老人与海》,作者是海明威;

8、《愤怒的葡萄》,作者是斯坦贝克;

9、《喧嚣与骚动》,作者是威廉福克纳;

篇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题写成的。下面是小编整合的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1故事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在大人们眼里不折不扣的坏孩子。他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特别调皮,爱搞恶做剧、爱逃学……

逃学是汤姆索亚每天必做的事情。在这个顽童身上,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是在他身上也有闪烁的优点。

在故事当中,汤姆充分的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得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他东西作为酬劳。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晚上,两人看到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汤姆不畏地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并解救了波特。从这两件事中,我看到了汤姆的聪明、调皮、勇敢,也看到了汤姆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

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汤姆、哈克三人决定追求冒险的经历。他们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他们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而为了寻找财宝,汤姆和哈克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得到了财宝,成为的大富豪。

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梦想就可以走向成功。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只要有快乐,有梦想,美梦便可以成真。终究会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创造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

我觉得,童年美好的时光,就像一罐密,越吃越甜。时间越隔越久,就越令人回味无穷,所以童年那美好的时光非常宝贵,生活得充实有意义,就一定不会虚度光限。

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2《作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读了这本书,我似乎受到了什么启发,从小就没有主见,做什么都依靠爸爸妈妈的我变得有主见了。

在这本书里,我仿佛被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到了他的童年,他的家、他的学校。汤姆有许多好朋友: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可汤姆并不乖巧,他是个捣蛋鬼,又十分聪明,勇敢、正直、乐观。汤姆一心想当海盗,因为在他眼里,海盗就是劫福济贫的英雄,他离家出走,要到外面的世界里去闯一闯,看一看,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

这次冒险中,他遇到了种种劫难,但他并不灰心,并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去向困难挑战,直至_困难。他这种勇敢而永不言弃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吗?

在我和汤姆.索亚同样大的时候,做事总是要爸爸妈妈做主,让他们帮我想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个人在家,一定要让妈妈告诉我在家做什么,才肯让妈妈走,做完了事,又要打电话给妈妈,问接下来要完成什么任务……

现在,我将改变这一切!从此以后,我不能一有什么事就找爸爸妈妈做主,要有主见。合理地安排我的作息时间。寒假在家里,我不能只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只顾玩或看电视,要多安排时间看书和学习;弹琴多动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提高弹琴效率;在学校里,除了完成学习任务,更要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有责任心。我要不断努力,像小主人公那样永不言弃!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确是一本百看不厌、令人寻味的好书,大家不妨也来看看吧

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3有一位名人曾这样评价《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是一本让人回味童年的天真,但又同时在批判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的贪婪肯愚蠢。我仔细阅读了一遍又一遍,由衷的感受到当时的现实!

《汤姆·索亚历险记》记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小时因讨厌死板严格的家庭生活,可恨的主日学校,和那些整天困扰他的规矩,更加厌烦学校里的功课。决定才离家出走,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芬一道去冒险。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统帅众和海盗强盗的首领。最后还靠着自己的才能成为了一个“小富翁”!

大人们看这本书时,可能全程都只是带着批判的目光审视这个可爱顽皮童趣的小汤姆,但是从未汤姆的角度出发,想想汤姆为什么会这样?在文中汤姆曾这么说:“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的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这恰恰反应了人们的虚伪可笑和孩子对自由理想的向往。

或许汤姆索亚,对于今天的成人读者的另一个作文重要作用就在于促使他们将汤姆哈克这些纯真无邪的儿童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审视和检点一下自己的所做所为,汤姆讨厌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惹事。但是他却富有正义感,有良知相形之下,书中的很多成年人,包括那些喜欢像汤姆灌输宗教教育的正人君子,却多少都染上了,自私,懒惰,保守贪婪的陋习。今天他们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儿童那份纯真,也更加整弥足珍贵。

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批判谁,或是表扬谁。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有陋习的人们活得更好!我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发出这样的感叹。

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4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秘密小故事,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最美好回忆。在我们幼年时带我们走过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会让大家都很怀念,它就是童真。告别了哭哭啼啼的小时候进入高中的我们,阅读一下马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它会把你重新回忆起和伙伴们快乐的童年,让你品味那我们珍贵的童真。

汤姆是个极度厌烦枯燥课程的小顽孩。和同学打架惹事,不守纪律,与玩伴们一其嬉戏玩耍,居然还谈起了恋爱!枯燥的学习与学校的封闭,于是他与好朋友乔和哈克一同在荒岛上扮起了海盗。当他们重返文明世界时却是出席在自己的葬礼上,令人很是想笑。汤姆虽然很“萌”,但他却富有正义感。为了拿别人家的火腿而自我批评,鼓足勇气揭发了印第安乔的杀人诡计和好朋友哈克从那杀人恶魔手下救出了一个寡妇,还找到了一些钱。

汤姆索亚在人们看来,并不是一个好孩子,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现在的孩子们也的确比汤姆“聪明”的多,“懂事”的多,可是有谁能拥有像汤姆一样多彩活泼、充满生命力的童年呢?

在这里,我想对做父母者说一句: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关在屋中,惟恐他们受伤害。让他们走出家门,在蓝天白云中拥有他们美好的童年!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并可以让我们流连忘返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翁汤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六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讽刺作家马克。吐温所写。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属于孩子们的天堂。

在第一章,就呈现出来小主人公汤姆顽皮淘气的普遍孩子形象,与抚养他的姨妈玩“捉迷藏”偷果酱,也反映出了姨妈是个可爱可敬、富有同情心的女性。他聪明,把刷墙的苦活“忽悠”成了赚小玩意儿的机会;他正义、不畏,指出印第安人乔才是真正的凶手;他勇敢、不气馁,带着蓓姬寻找山洞的出路。

汤姆。索亚的历险是刺激新奇的,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也读得很有趣味,当然,我们也从未经历过这种冒险。在某些文段,或许还有更深的含义,在枯燥无味的牧师“优美”的祈祷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美国社会的庸俗风气和崇尚迷信的宗教信仰。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通过自己想去探险挖宝的想法而实现并获得了一万两千多元,情节环环相扣,令读者也不得不感到惊奇又顺理成章。

不知道读者们在这本书里有没有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在听无聊的祷告时,汤姆用大钳甲虫戏小狗。在上课的时候,你会不会偶尔开一下小差呢?嘻嘻,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上课时老爱走神,玩这玩那的,不过现在这坏毛病可被我改了。在这饶有趣味的故事情节里,我也读得津津有味。

篇5

意志在执着和向往中坚强,思想在挫折和坚定中跃进,人生在失败和反思中成长,精神在读书和品味中发光。把自己置身书的国度,让精神暖暖地发出灿烂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欢迎大家查阅。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当迷惑紧步逼来,当平淡无趣的生活还缠绕着你,你是否还在某个角落挣扎,还是随自己付出去把自我收回囊中?去吧,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天地与自由,无论有困难或险阻,都让我们去把自己的意愿实现。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我总是按捺不住那激动的心情,闭了眼仿佛又回到了书中的情景。开头时书中故事发展起源就在这里酝酿,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出生在一个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小镇。童年的他定然是没有多少幸福的阳光。但再多的拘束,也纵然是锁不住他向往自由,渴望自我的一颗心。如果厌烦了教会学校的枯燥乏味,背负起家庭的冷落和繁重的心情,那么汤姆索亚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不因为生活的无味和心情压抑而倒下,汤姆毅然决定去当一个海盗,他觉得在这个社会必须要有一点作为才可解放自己。在满怀踌躇之后,他才在众多的选择中看重了海盗这个职业。但自己孑然一身的力量是小的,他明白只有团队的协作才可以助自己实现梦想,因此,他在镇上觅到了真正趣味相投的朋友——哈克贝利?费恩——虽然他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孩子,但汤姆总算寻到了朋友。有了朋友,便是齐心就有了共享,在汤姆曾经的生活中,就好像抹去了没有朋友的一面。

之后的故事讲的是汤姆一行人在杰克逊岛上的几天自由生活。这几天他们固然开心,但小镇上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遇难,但几天后他们竟然在镇民们为他们举行的葬礼上出现了……随故事深入,汤姆的逐渐成长已让我忘记了以前他让人辛酸的故事。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汤姆并没有因为寻到了向往的财富,名誉或满足而感到了充实,因为他不想停下来,他不想因为成功而停下追求自由,渴望自由的步伐。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妈妈出差回来,递给了我一本大文豪马克“吐温的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仔细阅读后,使我受益非浅。

书中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干,还主动送他礼物。后来和夏克逃去荒岛,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着乐。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有点不象榜样的样子,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挺身出来作证,拯救了无辜的“罪犯”—波特。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敬佩的小英雄。整篇文章讲的就是汤姆的童年,惊险又不平凡。看着这本书,汤姆总能给我一种具有正义,勇敢的精神,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和汤姆一样大的孩子,亲眼目睹了整个凶杀案的经过,你是否会恐惧之余,去指证真正的凶手呢?可见,汤姆的勇气可嘉,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而汤姆的童年则是充满冒险经历的,其实,在生活中,不难看到同样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看见几个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团,经常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汤姆虽然调皮捣蛋,但面对自己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而且,我从汤姆身上获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拥有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笑对生活!这样,生活才有意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是世界着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泥抜的一个小村庄,是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他当过排字工人,南军士兵·密西西比河水手。他是最着名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自从1876年以来,一直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读者,尤其是少年的喜爱。这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在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写的人物有调皮捣蛋的汤姆,一直在照顾他的波莉姨妈,贝奇,校长,还有汤姆的同学……

这篇小说作者以满腔热血和真挚的爱,去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捣蛋的小伙伴。他们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至今还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我们了解到穷人与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

汤姆·索亚和哈利贝里·芬,是小说里面着力刻画的俩个“调皮鬼”。他们正直勇敢,聪明活泼,在危险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他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而且也不喜欢学校那刻板的教育,更不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大人和孩子们唱对台戏。他们会很热情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在必要的情况下挺身而出……

这本书是很值得我们读的,我们要学习汤姆在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而出。我的读后感就到这里。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我最近看了一本叫《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又充满正义感的男孩。他和他的朋友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常常和循规蹈矩的人们唱对台戏,为了摆脱枯燥乏味的功课和呆板无聊的生活环境,他们作了很多冒险来改变现在的环境。

从这本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乐趣和乏味,贫穷与富贵,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读了这本小说后,我认为做人就是要正直,诚实,遇到困难要冷静分析,还要勇于尝试去解决问题,是不定这样还有成功的希望。在我们遇到一些坎坷泥泞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气馁、退缩,甚至放弃,我们应该去抓住成功和希望的小尾巴!

同样的,我从这本小说中明白了: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是处理疑难问题的一个妙计。设想,汤姆如果认死理,在刷墙时那愁眉苦脸的样子被贝恩看到了,让他知道刷墙既苦又累,那贝恩还会愿意拿苹果和汤姆交换来刷墙吗?在生活中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有些时候看起来似乎吃了亏,但是如果你不能自己开解自己,不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反而一味地怨天尤人,不仅不利于与周围的人相处,而且还很难避免继续吃亏,造成更大的苦楚。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亏中找到利益,从祸中找到福,也许忽然间你的周围又多了许多朋友呢!

我喜欢这本书,在主人公刺激的冒险中,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要冷静下来慢慢思考解决的方法;在主人公的聪明机灵下,我知道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常常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妙计。很高兴我看了这本书,它真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方法。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翻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我被汤姆的顽皮、善良吸引。

汤姆是个渴望自由的孩子,他不想成天受着家人的约束;汤姆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在山洞中历险,他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时刻为蓓姬着想;汤姆是个勇敢的孩子,面对重重困难,始终不放弃,最终从山洞脱险。

从汤姆的身上,我找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我也厌倦考试,我也渴望自由;我也常常幻想,我也想拥有一段奇妙人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更多的则是思考。

汤姆在历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小小的困难,甚至有些都不足以被称作为“困难”,但是因为我们的胆小、退缩,最终选择了放弃,我们难道不应该向勇往直前的汤姆学习吗?

我想,最能引起所有青少年共鸣的,要数汤姆的那一颗追求自由的童心了。

不要说在汤姆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是在今天,成天的测验都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然而,与汤姆不同的是,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无比强大的舆论力量更是让我们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汤姆。索亚就像是青少年的一个代表,他虽然顽皮,但也善良,不是吗?所以,请所有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家长们,不要再说90后骄傲,90后自我,90后张扬了!我要说,90后是青春、阳光的新一代,我们和汤姆一样,善良、勇敢,有理想、有抱负,虽然有时顽皮,但谁没有年少轻狂呢?汤姆的精神正感染着我们,努力前行!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6当我看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第31章的时候,我被汤姆那勇敢的精神,以及他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汇总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所感动了。

这篇文章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本章记叙了汤姆和贝姬在山洞了曲折、奇妙、紧张历险的过程。从一开始汤姆每次都说!哎,你放心:“这一条还不是,不过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它的。”这一句表现出汤姆开始的时候自信心满满不信自己会迷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姆越来越觉得没希望了。

当我读到了贝姬双腿一软瘫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时候。我觉得汤姆此时可能也没信心在劝她了,因为他已经劝她很多次了,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汤姆竟又一次对贝姬说:“鼓起勇气”。因为他知道,如果坐在这里就只有死路一条,而反之、如果继续探索,可能有新的出路。

他们两个在山洞里没吃没喝待了一个多星期,尤其是汤姆在撞上印第安人乔之后还敢再次去冒险。可见汤姆的毅力和勇气是多么让人敬佩。

由此我想到一则新闻,是一对男女在晚上开车到山区游玩,在拐弯处的时候由于车速太快,不幸冲入悬崖之中,两人不同程度的受伤了。由于晚上,山路无人,此时那个女的就陷入恐惧之中,男的劝她保持体力,等到救援,她就是不听就大喊大叫。结果等到别人发现,去救他们的时候,那女的已经死掉了。

篇6

引言

我们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与特征一直存在的,并且美国民族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加强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到美国人民的意识中。虽然美国从建国开始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文学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坛凸显出来,并对美国文学体系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美国多元化认同的背景下,一些美国作家在作品中继续发挥了民族精神与特性。本文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与特征深入研究,对美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与个人本位主义观念进行了剖析。

一 美国民族精神的构建

受到多元化与民族意识的影响,美国小说中的民族精神与人们的精神需求是相关的。美国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一个移民国家。当人们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就已失去了传统的依靠的力量与原来的身份地位。为了能够在这个陌生的国家站稳脚跟,实现发展与生存,他们除了要靠自己外,还要在同种族寻找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所以来到美国的人群总是想去和自己民族同胞进行交流,生活在属于自己民族地区的居住地,之后就会设立一些杂志与报刊,发表一些文学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的读者。

关于美国民族特征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后期,二战胜利之后的美国学者将美国民族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s·亨廷曾指出,“美国信念在如今得到了美国大多数人的认同,这种精神强调了新的伦理道德,主张人们自由与平等,并且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美国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国人民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千万人追求美国梦的不竭动力,并且以这个为核心的美利坚民族的主体特征在各时期的美国文学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在当代美国文学创作中一直呈现出美国精神与民族特征的趋势,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充满了关于民族叙事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研究。

二 美国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在美国最初建国的时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许多受到良好教育的美国人觉得应当用诗歌来作为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载体,所以当时有许多歌颂民主自由与独立的诗歌被收集起来出版,但是这些枯燥单一的诗歌并不被当时的美国人民欣赏。直至1821年,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间谍》。这部带有美国独特人文风俗形象的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而库柏小说的成功则让当时的美国人民看到民族文学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因此在19世纪中期,虽然许多批评家们依然号召美国的文学家们用诗歌等形式来歌颂美国的建立与独立战争,但是库柏小说《间谍》获得的成功,使美国人们开始从诗歌转向了创作小说。

小说《间谍》中的主人公是哈维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他伪装成了小商贩一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获取情报。然而由于他一直在英国统治地区来回游走,使得美军误认为他是英国的间谍,不但多次追捕他,还要以间谍的罪名处死他。但是哈维凭借着机敏灵活的头脑和对当地地形的了如指掌,多次脱离了危险,成为美军痛恨的间谍。在哈维最后一次被抓住之后要处死前,美国的军队接到了上层的秘密文件,哈维得以赦免。在美国革命胜利之后,哈维婉言谢绝了政府的经济补偿,隐名埋姓地在贫穷中度过了后半生。这部小说宣扬了美国的爱国主义观念,并且里面的故事内容与情节符合美国当时主流文化的需求,因此成为了美国民族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间谍》的成功让库柏与其他的美国作家都有了奋斗的目标。

此外,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文学还出现了大量的爱国与政治文章,较为著名的有亨利的演说《不自由毋宁死》;托马斯的短篇小说《常识》也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一般是散文并且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与启蒙主义的趋势。

随着库柏的成功,也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并且他的追随者还建立了库柏派。这种派别的文学家几乎都是男性作家,并且多数是刚从事文学行业的作家。虽然当时美国的历史小说刚刚起步没多久,但是出版社与其他作家都认为小说就是表达美国民族精神的最适合的文学形式,于是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纵观整个美国的文学发展,库柏与他的追随者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成绩是惊人的,其中有许多影响后世的佳作。例如,亨利创作的《兄弟们》、约翰创作的《莫尔顿的希望》等都是美国民族文学中的佳作。

一般来说,这些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在独立战争中或者殖民历史中的人们的爱国精神,然而不同的地域与种族让这些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并不相同。例如,小说《林中尼克》就是为了反对库柏小说中正面的印第安人形象的,而这部小说中具有的明显的种族偏见的内容却受到当时广大读者的欢迎,则表现出这时期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短暂而复杂的时代特征的。虽然在美国的民族文学中,历史小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多数作品都是以模仿为主,很少会有作家去进行创新与改进。

三 逃离与探寻中的民族特征

通过整个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文学的核心就是“逃离与探寻”,例如,《白鲸》、《麦田的守望着》等文学佳作都表现出这个核心的主题,也体现出美国民族的无意识地对于梦想的憧憬与探寻,也能够暗示出人们存在的精神状态,展现出美国民族隐藏的个人主义。

1 民族特征的神话溯源

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更多来自于深层次的民族无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既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层,也一直阻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美国文学中的无意识起源于西方文化的源头——《圣经》。《出埃及记》就讲述了摩西与犹太民族一起反抗法老的压迫,到了幸福之地——迦南,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的故事。在这个神话的原型意象直接形成了英雄的原型,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文学中的英雄原型都是内心孤独的少年,并且具有探索与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有着崇高的品质,一般都会经历固定的三种人生经历:逃离——感悟——牺牲,而许多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原型就是摩西。在当今人们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文学创作会加入了时代精神,一般具有民族特征的英雄模式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逃离与探索过程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与回归;另一种就是在战争中独自战斗,然后走向牺牲。

2 现实中脱离的回归

在早期的美国文学创作中,英雄人物一般都会逃离现实,然后在不断磨练中看到了希望与获得了感悟,然后重新回到了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如《白鲸》中的以实玛利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男孩哈克。

在小说《白鲸》中,作者麦尔维尔塑造的以实玛利是一个寂寞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神话中英雄人物具有的寂寞感性的特征。在故事开始,以实玛利是一个逃亡的人,想去寻找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地方。他在捕杀鲸鱼莫比·迪克的经历中目睹了生死,于是慢慢地成长了起来,最后感悟了爱与友情。可以说,以实玛利是一个具有神话典型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具有许多英雄的优秀品质,他的人生也具有英雄成长的三个阶段,即:逃离——感悟——牺牲。

哈利贝利也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他具有寂寞、叛逆与谦逊的精神,在不断经历了事件中增强了认知能力,开始具有了是非观念。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哈克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是要去脱离古老的法老的压迫,而是要脱离了当时资本主义压迫下的自私黑暗的社会。哈克在黑人吉姆的帮助下,懂得了社会与生活,感受到了《独立宣言》中的人人平等的含义。最后哈利又回到了文明的社会,并且也实现了逃离——感悟——牺牲这三个阶段的循环。

3 无望中的虚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美国民族的理想与信念被彻底颠覆,他们的生存状态开始改变。而这一时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流浪者形象与最初的英雄形象开始出现了差距,虽然这些流浪者一直去寻找着人生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形象并不具有伟大的品质与魅力,而是存在着许多缺陷。可以说他们具有着悲剧的人生,难以避免自身的毁灭性的命运。《麦田的守望者》里面的主角就为了去寻求一个精神避难所,不断地找寻着,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些文学作品替代了现实社会中的精神荒芜的人们,难以缓和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因此他们去逃避就是迎接虚无。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特征已经难以体现出原来的英雄特质了,而是更多地展现出具有缺陷的小人物,他们的行为与寻找也不再高尚。虽然他们想去拯救人类的世界,但是难以完成;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却难以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抵制现实的诱惑。这些人物想用牺牲去换来美好,但是依然难以拯救任何人。他们不会去融入这个社会,而是在不断逃避,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民族英雄。“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好人,而是拒绝向现实去妥协,而是通过抗争来获得灵魂的解脱”。

4 冒险幻灭的悲剧

具有美国民族特征的文学是塑造独特美国形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还包括了冒险与幻灭的悲剧特征。例如,在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伟大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且赢得自己喜欢的女人的欢心,于是奋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拼搏,然而最后却得了到人财两空甚至死亡的故事。另一位美国著名文学家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也是以主人公的“美国梦”破灭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想要去享受从底层跨越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因此不惜去杀死已经怀孕的女朋友而追求富家小姐。最后他被警察抓获,死在了电椅上。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浓重的批判色彩,将当时美国人心理特征描写得十分可观与生动,造成这种社会悲剧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而资本主义的黑暗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这些文学作品向人们展示的美国精神与信念已经从原来的乐观转向了阴暗,而原来标榜的自由民主精神也变成了讽刺,甚至对美国形象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篇7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批评;目的论;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24-02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功能目的论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将翻译从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但是有关功能目的论究竟能否用于指导文学翻译,仍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目的论只对非文学文本有效,对文学文本没有指导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功能目的论理论对于文学翻译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的。在文学翻译中,许钧教授认为:“一个成功的翻译,不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封闭性转换,而应考虑到文化因素、读者审美习惯等诸多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力。”也就是说文化因素以及读者因素均应被纳入文学翻译的范畴。这与功能目的论强调语境以及受众等因素决定翻译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毕竟,根据功能目的论,在翻译行为过程中,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要与翻译目的相适应,不同的翻译目的意味着最终生成的译本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功能目的论的理论主张的。

而文学翻译的良性发展与文学翻译批评又密切相关。尤其在翻译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为了促使文学翻译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文学翻译活动走向成熟和完善,人们更倾向于借助翻译批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虽然已经摆脱了“挑错式”和“感想式”的不良倾向,但“仍将自身囿于文本之中,仍旨在对译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要求”。不过,自90年代以来,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已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研究也逐渐由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译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更有学者提出,应将文学翻译批评视为多维动态化的认识活动,应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文学翻译批评。因此,借助功能目的论的指导,同时将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衡量标准,重点关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对于文学翻译批评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比分析文学翻译批评与功能目的论在理论轨迹上的相似之处,论证功能目的论对于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二、功能目的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主要由威密尔和曼塔利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一种由语言学方法以及比较正式的翻译理论向以功能为导向的翻译观念的范式转换,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种面向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研究倾向。而且这些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观点,使得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本以及目的语读者,关注译本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功能主义理论摆脱了先前公认的以对等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并且赋予了翻译更多的含义。

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理论,“skopos”是意为“目的”的希腊词,在20世纪70年代由威密尔作为翻译目的的专门术语被运用于翻译理论当中。它衍生于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代码转换过程,更是一种由目的决定的特定的人类行为。正如威密尔所说,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很显然,为了强调目的,目的论对翻译采取了一种预期态度,恰好与强调来源于源文的方法理论中采取的回顾态度相反。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第一条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里所谓的目的一般都是指交际目的。这样一来,便将焦点从原文转移到了翻译目的上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对文学翻译乃至文学翻译批评进一步研究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助益。

三、功能目的论指导文学翻译批评的可行性

(一)理论分析

功能目的论究竟能否用于指导文学翻译,历来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功能目的论创始人威密尔将反对派意见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目的,特别是文学文本,根本不存在目的性,所以批评者认为功能目的论只能用于非文学文本;第二类: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被赋予了一定目的,这一论点同样是针对文学。对此,威密尔进行了反驳:首先,目的性已经包含在行为这一概念之中,不存在没有目的的行为。其实,行为本身并没有目的,行为的目的来源于行为参与人或观察者对其的解释。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就必定具有一定的目的;其次,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总是会不自觉或自觉地以某个特定的译文接受者群体为对象,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这其实就是译文目的一种变相的体现。这样一来,就完全排除了认为文学翻译没有目的的说法。文学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的翻译行为,其特定目的就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影响和制约着译者的翻译。那么,在对文学翻译作品进行批评时,也就必然要考虑到翻译目的这一因素的存在。可见,功能目的论对于文学翻译批评来说,是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文学载体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浓缩,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与此相关的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一个以文化为背景的语言转换行为。这与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的观点不谋而合。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作为一种交际互动的行为,其行为特征与翻译过程中的参与者――发起人、委托人、原文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紧密相关。而在文学翻译中,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以及读者这些因素都被涉及到,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同时还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时,也应将上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对译本质量进行全面、总体的衡量。正如方梦之所说:“文学翻译批评不仅要致力于阐述原语和译语在语义、表达方式层面上的静态对等,文化、思想、意蕴、风格上的动态对等,而且要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原语的读者/译者对原著/作者是如何创造性地接受性传达给译语的读者/接受者的。”可见,批评者在面对同一原文本的不同译本时,应该详细了解不同译本各自涉及的文化背景、译者、译文读者等因素,加以综合对比分析,追寻不同译本背后的目的,从而判定译本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符合特定文化语境条件之下的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而不是单单肯定其中一个自认为好的译本,对于其他译本则一棒子打死,弃而不顾。

由此可见,功能目的论与文学翻译批评实际上在理论轨迹上有着契合之处,所以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是十分可行的。

(二)实践论证

光从理论层面来论证可行性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我国就有学者从功能目的论角度对具体的翻译文本进行比较,如比较分析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飘》的两个译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等,这些论文探讨了不同的翻译目的对选择何种翻译策略的影响。译者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相对应地采取归化、异化等翻译方法以及其他符合翻译目的翻译策略,译文是否满足特定翻译目的应该作为评判文体翻译好坏的标准,并且允许和鼓励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允许不同风格类型译本的存在。还有些学者结合功能主义目的论,直接对国内的文学翻译作品进行批评,例如对晚清小说翻译的批评、对《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种译文的比较分析、对《苔丝》两个中译本的批评等,种种的研究实践都证明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的可行性。

我们也曾从实践方面尝试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文学翻译批评,分别从语境、参与人以及译本充分性三个方面对《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的语境以及参与人决定了译本的翻译目的不同,进而决定最终生成的译本也不尽相同。正如方梦之在她的著作《译学辞典》中所说:“阐释名著有多种可能,不同的译品各有千秋。文学翻译批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肯定其中的一种,恰恰相反,它应该为各种可能性鸣锣开道。”因此,评判一个译本的好坏,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还要从语境、参与人等方面对译本的质量进行评判,看其是否满足特定的翻译目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功能目的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打开了思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其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将功能目的论用于指导文学翻译批评,不仅不违背之前所倡导的文本中心论抑或读者中心论,并且很好地将两者融合在了一起,互相弥补了双方的不足;同时也将原文作者、译者、文化语境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使得文学翻译批评更加全面且完善。再者,文学翻译批评寻求功能目的论的指导这一做法,也符合将来的理论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1〕胡作友.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8(6).

〔2〕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3〕刘云虹.论文学翻译批评的多元功能[J].中国翻译,2002(3).

〔4〕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7〕文军,高晓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