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博物馆观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篇1

——题记

沧海桑田抹不掉铿锵的誓言,云卷云舒洗不掉凌云的壮志。伴着历史的怒吼,我们走进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

是怎样的力量使得勇猛的川军浩浩荡荡的出川,赤手空拳打下半壁江山?看看那些坚毅的眼神你就会明白。物质上的缺乏,几乎压垮了这些勇敢的四川汉子,但是,对国家的满腔热血支撑起了他们。茫茫大草地和皑皑雪山在他们的微笑下俯首称臣,这是何等的壮烈啊。

血雨腥风中,一群年轻健壮的小伙子毫无惧色的降临正处在危难中的神州大地,他们给中华民族带来救命的甘露。他们,就是让我们足以刻骨铭心一辈子的飞虎队。在一张张照片前缓步走过,一张张青春的正向我们述说这什么。他们还小,他们还年轻,可他们救过我们。历史不会告诉我们很多,只要铭刻在心就以足够。

那仅仅是一个眼神,却透出绝世的悲伤;那仅仅是一滴鲜血,却流露举国的愤怒。他们都曾是中华民族抗敌的战士,但却被日军俘获,严刑拷打,坚毅的眼角射出轻蔑与不屑的光芒。刀起刀落,喷出的鲜血染红天空,高傲的头颅久久不愿落地。中华民族的族魂啊,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

一群中国壮士,以这样不屈的姿态站在诺大的广场上,他们在告诉处在和平世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今天是先辈们用血换来的,勿忘国耻,历史永存。

太阳依旧鲜红,天空依旧蔚蓝,但在天空下的我们却已不同。非凡的参观,让我们将这场卫国战争铭刻在心。

感激一切该感激的人;

篇2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要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学生主体

在问题探究式历史教学法中,课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现。教师只是在扮演“导演”的角色,起点拨和引导作用。教师通过问题启迪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的动脑思索,解决问题,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摄取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心理学原则

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是长时间听教师讲述,缺乏积极参与。很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其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中,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而且,学生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驱使下,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人历史氛围之中。如:在讲《三国鼎立》之前,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一组人物画面:曹操、刘备、孙权、董卓、袁术、吕布、孙策、周瑜等神态各异、各具魄力,又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右到左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你走来,同时出现小说中最经典的几句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将几句诗句依次打在屏幕下,再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片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视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备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历史,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当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的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2.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新课程改革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很适合为题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人说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你认为呢?”如选择这一讨论题供学生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生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活动课所达到的探究效果不言而喻。教师还可组织辩论赛、课堂讲座等形式,要求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的双方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准备充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自我分析判断、自我检查监控、自我反思矫正,而且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触发灿烂的思维火花。

3.实地考察,培养探究能力。历史问题纷繁复杂,除中学教科书中提及的一些历史大事可作进一步探究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谚语、民俗习惯、人文景点等等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善举多方面的事例,开拓学生的思维,先让他们就自己的知识获取程序展开积极的讨论,以丰富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选项。在确定研究项目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有关史志、典籍、丛书、辑录、论文、传记、日志、实物及影印件都属搜集范围,学生可去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处查寻,而后指导学生实地考察。目前,我校制定了《马尾船政校本课程读本》,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马尾船政”的研究性学习,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他们在课外游览了船政文化博物馆,走访了家乡的一些老人,收集了一些民问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撰写小论文,巩固探究成果。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家乡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2.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功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离不开组内合作。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受到尊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充分的机会与条件,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篇3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大学生 健康人格

所谓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中包含许多关于个人应该树立何种人格理想,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不仅决定着他们个人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将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摆在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首位,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应该将中华传统美德融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及特征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面具),其内涵指“个人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认为,人格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构成人格本质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与病态人格对立而言的,它是指人格各要素在社会中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既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社会其他成员所接受,又能充分展现个性,感觉身心愉悦的人格模式。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具有崇高而远大的奋斗目标,并能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二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四是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自控能力强;五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与人沟通理,尊重信任他人;六是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七是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格修养是他们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我们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堪忧。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智分离。大学生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群体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当前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确实提高了,但品德修养却不容乐观,前景令人担忧。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件”、更有因母亲给不起钱而在机场刺母的汪姓大学留学生,还有无数的因恋爱失败而杀害对方或伤害对方的,抢劫偷窃的,吸毒的……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人痛心疾首。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了,而思想道德素质却下降了?古人云:“德才兼备方为君子。”如果大学生徒有“才”而无“德”,必将会沦为社会的“蛀虫”。

二是知行不一。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大部分能明善恶,知荣辱,然而在行动上却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是不光彩的事,然而,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却时有发生;大家都清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却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心他人是美德,然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不愿让座,得到他人帮助时不会说“谢谢”,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显示出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存在巨大反差。

三是急功近利。近年来,因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持有外语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证、律师资格证,甚至驾驶证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于是,很多学生盲目竞选学生会主席、班长等学生干部,盲目参与比赛,考大量职业证书,争抢入党名额,目的只有一个,毕业时能找一份好工作。他们不管他们是否具有当领导的潜质,也不管这些考试、比赛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兴趣有无关系,是否能真正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求学生干部经历能让自己的名声大一些,资格证书能充实自己的简历。此外,大学生找工作时一心只想找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和岗位去。这些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的表现都体现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特征。

四是自我中心。当今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调查资料显示,六成的人认为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不够强。只知道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23%的人赞成先己后人,54%的人赞成利己但不损人,5%的人赞成只要利己不顾他人;52.1%强调个人本位,25.5%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37.7%的高职学生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

五是性格脆弱。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平时除了学习什么事情也不用干,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想要的,父母都拱手送上,他们从未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据调查,大学生中有25.4%的人有心理疾病,我们也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大学生因为就业或感情受挫而自杀的案例,有人甚至把大学生的性格取名为“玻璃性格”,足见大学生性格之脆弱。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许多教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内容。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矫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推荐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人情冷漠和德智分离的人格偏差,提升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当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流方向是积极的,但不能否认在物欲化倾向严重的今天,传统的道德素质受到了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道德品质令人担忧。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把“仁爱”作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内容,把“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都在强调人们要以“仁”为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这种“仁爱”精神所表现出的不仅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更是一种 “推己及人”的优秀品质,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推己及人,多为别人着想,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猜疑和憎恨,更不会发生接二连三的发生“视而不见”的现象,更不用会说会出现杀害他人、同学和父母的事情了。

中国传统美德提倡的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三为”爱国主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偏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中国历来推崇爱国主义思想,强调公而忘私。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思想。西汉初年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家庭、个人的利益之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了中华民族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句。这些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帮助学生克服缺乏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提倡追求精神境界,强调向往理想人格的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克服知行不一、急功近利、性格脆弱等人格偏差,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式的内在动力。传统美德崇高理想人格,主张在物质生活其本满足的情况下,道德理想实现是人生高层次需要,倡导“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灭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的坚定不移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的进取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理想人格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的人生价值标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些崇尚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对纠正当代大学生中存在贪图享受,追求实惠、贬低崇高理想、轻视精神价值倾向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的“诚信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重诚守信的道德观念。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历来为古代思想家所重视,其中尤以儒家为最。儒家文化认为诚信是“道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中庸》曾提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思想,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这些都说明如果没有诚信,既不能完善自身,也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儒家的诚信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做到言而有信,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反对相互欺骗和猜疑。这对克服当代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老实人吃亏”的消极思想是非常有用的。

四、高校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探析

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课堂教学之中。一是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纳入大学教学计划之中,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孔孟之道》、《当代英雄模范事迹》等选修课,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华革命传统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并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融进传统美德教学内容。通过《哲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革命史》等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使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成为大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三是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文学、哲学、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美育等各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之,高校应当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生课堂教学之中,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加大对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宣传力度。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如网络、广播等),加大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在学院网站和校园广播节目中开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栏,广泛介绍传统美德的内容,宣扬古今具有传统美德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对违背传统美德的言行进行批判。其次,要在大学生中举办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赛、征文比赛和辩论赛、先进典型报告会、新闻人物讨论会,使大学生加深对传统美德的了解和理解,并从中陶冶情操。再次,要利用标语、宣传橱窗和大学校园报等媒介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让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此外,还可把校园文化建设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文学艺术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直观、形象的宣传,如组织文艺骨干创作一些以遵守传统美德的人和事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小品和小说,并组织大学生进行观看和阅读,要求他们写出影评和观后感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讨论。最后,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通过舆论传播,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传,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学习、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舆论条件。

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相长是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则,也是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克服大学生人格偏差,形成健康的人格。如可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开展重走路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深切感受革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感,自觉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开展“学习雷锋”、“义务服务社区”、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关爱他人、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从而克服大学生存在的性格脆弱、人情冷漠、自私自利的人格偏差,并进而形成健全人格。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把传统美德教育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高校教师真正成为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从而达到用他们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目的。比如在校园中开展“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过程中贯彻传统美德要求,并在学校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学习活动,使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形成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健全和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激励机制。高校应把传统美德教育同大学生的品德考评结合起来,把学生学习和践行传统美德的情况作为思想品德考评的内容之一。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大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制度;其次要把传统美德教育同“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标兵”等评优评先活动结合起来,与助学金、奖学金结合起来,在评优评先、评助评奖等活动过程中,参考大学生在践行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传统美德方面表现不佳的坚决不能参评。再次,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遵守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予以表彰,对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予以批评。

构建协调的传统美德教育环境。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打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目标一致的良好美德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要引导家长树立以健康人格为培养目标的人才观,重视美德教育;提高自身的传统美德修养,培养良好家风,做到言传身教。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崇尚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菊明.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探析[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2]唐贤秋,周山东.论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