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格拉底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苏格拉底故事

篇1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的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要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敬的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找,以不辜负你的栽培和信任。”

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是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的说,苏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可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泪流满面的坐在床边,语气沉重的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的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认识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篇2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人生之路贵在坚持》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古希腊。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这个小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意是显而易见的。柏拉图的坚持使他获得了成功 。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布封曾经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篇3

[关键词]修辞 正义 灵魂 幸福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1)03-0121-07

对柏拉图的对话作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或者将其看作真实性的对话记录,或者将其看作戏剧性的哲学论文。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前者指向苏格拉底的思想,后者则指向带着“苏格拉底”面具的柏拉图的思想;其次,依托于言语的对话更多是一种散点透视的结构,其主题随着思维的变化和理解的歧异而流动不居,依托于文字的论文则更多是一种焦点透视的结构,所有的段落和词句都必定服务于同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主题。第一点涉及思想的归属对象――即“谁的思想”,从而构成思想材料上的“苏格拉底问题”,至今依旧难以解答;第二点涉及思想的呈现形态――即“何种思想”,从而引出所谓的隐微与显白之辨。

这两种阅读方式的差异在《高尔吉亚篇》中可以得到具体的体现。从对话实录的视角来看,这篇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开头作为论题的修辞学到后来却了无踪影,转而变成了以正义为主题的讨论,前后似乎存在一种断裂。而从哲学论文的视角来看,这篇作品本身则是对对话的一种戏仿,其中的“苏格拉底”乃是柏拉图的代言人,开头关于修辞学的讨论只是作为引子,全篇的讨论都指向一个明确的主题:正义与幸福相一致。相比之下,第一种阅读视角所能引出的哲学讨论空间极其有限,最多只能引出一种文学性的阐释。因此,本文将采取第二种阅读视角,对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不加区分,并以“正义与幸福”为主题来把握整篇对话。

一、“修辞”与“正义”:正义的真假之辨

在本篇对话的开头,苏格拉底和凯勒丰在市场闲逛之后,来到高尔吉亚的演讲现场。此时高尔吉亚的演讲已经结束,正在从容地接受大家的提问。卡利克勒鼓动苏格拉底向高尔吉亚提问,苏格拉底却将这个使命转交给了凯勒丰,而波卢斯也自告奋勇地要代高尔吉亚作答。于是,凯勒丰(苏格拉底的代言人)与波卢斯(高尔吉亚的代言人)首先展开了一场关于“高尔吉亚擅长何种技艺”的简短论辩。由于对波卢斯的回答不满,苏格拉底打断了两位代言人的论辩,直接邀请自命为优秀修辞学家的高尔吉亚就“修辞学的范围是什么”展开论辩,并以最终指出高尔吉亚的论点中存在的一个矛盾而告终。随后由于波卢斯的挑衅,苏格拉底明确阐述了他对修辞学的真实看法。到此为止,关于修辞学的讨论告一段落。

(一)“认识你自己”

由两位代言人揭开整场论辩的序幕,这是一种饶有意味的安排。当苏格拉底鼓励凯勒丰代为提问的时候,曾主动指引后者应该询问高尔吉亚“他是谁”,而这个问题实质是一种含蓄的反讽。著名的德尔菲神谕曾告诉人们,在各种知识之中,最重要的是关于自身的知识――即“认识你自己”。在苏格拉底看来,自负的高尔吉亚虽然宣称自己无所不知,但却恰恰缺少这门最重要的知识――否则他就不会如此自负,而应该如苏格拉底一样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无知。因此,苏格拉底的问题不仅是对高尔吉亚的委婉讥讽,同时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提醒对方应该对自身的生活进行必要的反思。但是这番深意并未为凯勒丰所理解,于是苏格拉底不得不换用另一种更加显自的提问方式:询问高尔吉亚所从事的技艺是什么或者应该如何称呼高尔吉亚。这实际上是第一个问题的变形,。因为一个人从事怎样的技艺,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从而也就获得怎样的称呼。

(二)修辞学的“正义之维”?

凯勒丰遵照苏格拉底的指引,以辩证法的方式提问,而波卢斯却以修辞术的方式作答。这种形式上的错位显然逃不过苏格拉底的眼睛,因而他立即打断这种必定一无所获的对话,直接邀请高尔吉亚展开论辩。苏格拉底几乎是强制性地要求高尔吉亚必须采取辩证法的问答形式,以避免用修辞学的方式来谈论修辞学,高尔吉亚很有风度地表示答应。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高尔吉亚不断澄清修辞学的性质和范围,最终将修辞学确认为一种在法庭或其他集会中借以说服众人、涉及正确与错误的技艺,由此转入对修辞学是否具有正义之维的讨论。尽管高尔吉亚得意地宣称“修辞学家有能力谈论任何主题,反对任何人,可以在民众面前就他希望谈论的每个论题上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说服力”,但是当高尔吉亚不得不承认修辞学所达到的说服只能产生没有知识的信仰,而不能产生真正的知识时,他已经注定要被苏格拉底打败――除非他像后面的波卢斯和卡利克勒那样敢于当面承认修辞学的非道德性。

高尔吉亚一方面默认有些修辞学家可能利用修辞学作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每个学习修辞学的人都应当拥有关于正义的知识――如果学生之前不知道,也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这些知识,以便维护修辞学家的荣誉。基于此,苏格拉底仅用一个简洁的三段论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高尔吉亚:

大前提:拥有某样事情的知识就会成为某样事情的专家;

小前提:修辞学家拥有关于正义的知识

结论:修辞学家就是判断正义的专家即正义的人。

因为正义的人绝不可能做任何不正义的事情,所以高尔吉亚的观点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最终只能哑口无言。高尔吉亚的失败之处在于,他既意识到修辞学的非道德性。却又羞于承认这一点,惧怕因之伤害自身作为修辞学家的名誉,试图为其编造一个虚假的正义之维,从而被苏格拉底抓住了破绽。

(三)修辞学;假冒的正义

在高尔吉亚保持沉默之后,粗鲁的波卢斯急不可耐地跳上战场,反问苏格拉底对于修辞学的看法。苏格拉底对波卢斯远远不如对高尔吉亚那么尊敬,回答时总是带着不屑和讥讽的语气。这段对话并不能称之为论辩,而应当被视作苏格拉底的独自。在这里,苏格拉底坚定地认为,修辞术根本不是技艺,而是奉承的一部分,是一种产生满足和快乐的程序。真正的技艺有助于身体和灵魂的健康,它们总是关注最好的。而奉承的程序却只是使身体和灵魂呈现出一种貌似健康而并非真正健康的状态,它们不知道何者最好,而只知道追求快乐。具体的划分如下所示: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苏格拉底在此处抛弃了“自知无知”的一贯姿态,开始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试图说服别人;第二,苏格拉底对技艺和程序的区分中,蕴含着对“好”与“快乐”的区分,而这正是由苏格拉底对理智、激情和欲望的区分而来(下文的波卢斯便不能理解这一点);第三,苏格拉底将正义和修辞一起看作与灵魂相关的事物,并将后者看作对前者的假冒,这就充分表明了《高尔吉亚篇》的整体主旨所在。本篇对话前半部分以“修辞”(假冒的正义)为中心,后半部分以“正义”(真正的正义)为中心,其中隐含的关联便在于它们都与灵魂相关,只是前者予灵魂以奉承或快乐,后者予灵魂以健康或好,而核心的问题就是何者是真正的幸福。换而言之,全部的问题就是,“灵魂一修辞一幸福”与“灵魂一正义一幸福”这两种人生图景何者更为真实,如下图所示:

这也就是苏格拉底在后面向卡利克勒强调的两种生活方式之争:“你要求我过的生活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公民大会上演讲、实践修辞学、按照你现在的风格做一名政治家,而另一种生活则是把生命耗费在哲学上,弄清事物的区别”。

二、“愈不正义愈不幸福”:正义与幸福的逆向论证

在苏格拉底将自己对修辞学的看法陈述完毕之后,波卢斯表示完全拒绝这种观点。于是,苏格拉底不得不将之前在“技艺/程序”的划分中隐含的“好与快乐”之别显明化。在波卢斯勉强表示理解(而非接受)之后,对话立即巧妙地转入了对“作恶与受恶何者是更大的恶”以及“逃避惩罚与接受惩罚何者是更大的恶”的讨论。这两个问题实际都指向“不正义”与“不幸福”的联系,前者指向“实施不正义的人比承受不正义的人更加不幸福”,后者指向“愈不正义的人愈不幸福”。苏格拉底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明确地指出:“我们当前争论的问题绝非微不足道,而是一个关于知识最高尚、无知最可耻的问题,这就是有知识的人还是无知的人是幸福的这个问题的总和与本质。”

(一)“好”与“快乐”

好与快乐的区分是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的基本论点,他在随后与卡利克勒的论辩中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证明了快乐有好坏之分,第一种方式如下:

大前提1:对立的事物不能共存;

小前提1: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是对立的;

结论1: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不能共存大前提2:凡可共存的事物都不是好的事物和坏的事物;

小前提2:快乐和痛苦可以共存;

结论2:快乐不是好的事物,痛苦不是坏的事物。

从纯粹的逻辑推理来看,这种证明显然并不完善。苏格拉底自身也意识到这种近于诡辩的证明无法说服卡利克勒,因而又采取了第二种归谬式的证明;

大前提:好人通过表现出好事才是好的,坏人通过表现出坏事才是坏的;

小前提:好人和坏人经历着同等的痛苦(坏事)和快乐(好事),坏人的体验甚至更加强烈;

结论:“坏人会变得和好人一样坏和一样好,甚至比好人更好”。

第二种证明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卡利克勒所承认的前提中推出在他本人看来也荒谬异常的结论。因此,在苏格拉底的归谬法面前卡利克勒不得不甘拜下风,承认快乐确实有好坏之分,以此否认了之前“快乐和善是一回事”的观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证明只是以驳证为主。苏格拉底关于“快乐/痛苦”和“好/坏”的讨论在《理想国》中表达得更为缜密,也更令人信服。简而言之,快乐和好的区别在于,前者使人做在他们“看来”好的事情,后者使人做对他们“真正”好的事情。由于修辞学不是技艺,而只是奉承的一种程序,因而那些利用修辞术追名逐利的演说家只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做使他们快乐的事情,而不能去从事真正使他们变得更好的事情。苏格拉底之所以不断地对波卢斯冷嘲热讽,正是因为波卢斯对这一点的无知暴露了其灵魂的野蛮和粗鄙。

(二)“实施不正义的人与承受不正义的人何者更不幸福”

争论最终聚焦到“作恶与受恶何者是更大的恶”这个问题之上。根据讨论的语境,“作恶”与“受恶”中的“恶”显然是指邪恶或不正义,即“实施不正义”与“承受不正义”。但是“更大的恶”中的“恶”则不止于此,它更近于对邪恶、痛苦、不幸等负面事物的总称。它由于损害人的生活,为人所不欲。事实上,它更多地意味着幸福的反面,即与“好生活/好灵魂”对立的“坏生活/坏灵魂”。因此,“作恶与受恶何者更恶”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申为“实施不正义的人与承受不正义的人何者更不幸福”。

波卢斯举出阿凯劳斯弑父弑兄最终成为马其顿统治者的事例进行反驳,但是苏格拉底丝毫不为所动,并且坚定地声称包括波卢斯在内的所有雅典公民都必将同意自己的看法。随后,苏格拉底进行了一系列辩证法式的简短问答,其中的论证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连续的三段论;

大前提:丑意味着痛苦和恶;

小前提:作恶比受恶更可耻(更丑);

结论/大前提:作恶比受恶更痛苦或更恶或更痛苦且更恶;

小前提:作恶不可能比受恶更痛苦;

结论:作恶比受恶更恶。

由此得出结论:作恶比受恶更恶且更可耻。在苏格拉底的逼问之下,波卢斯羞于当面承认自己甘愿选择更加邪恶和更加可耻的事情。因而只能向苏格拉底俯首认输。

(三)“愈不正义的人愈不幸福”

在证明了作恶比受恶更恶之后,还存在一个问题:逃避惩罚的作恶者与接受惩罚的作恶者何者更恶?在这里,苏格拉底显得游刃有余,波卢斯几无还手之力。首先,苏格拉底将“惩罚”界定为犯罪而公正地受到惩罚。因为行为的承受者的体验的性质与行动者的行为的性质相对应,所以当实施者公正地施行惩罚时,无论实施者还是承受者都是在进行公正的行为,都是光荣的和好的。其次,物质财富、身体和灵魂这三类事物分别对应着三种恶:贫穷、疾病和不义。其中不义作为灵魂的恶最可耻,它能造成最大的痛苦和伤害,因而也是最坏和最不幸的。因此,“幸福不仅是对恶的摆脱,而且是从来不染上恶”。灵魂中没有恶的人是最幸福的,其次是灵魂上摆脱了恶的人,最不幸的是施恶者和不能摆脱恶的人。总之,愈不正义的人愈不幸福。

修辞学家鼓吹自己能够帮助作恶者逃脱惩罚,并以此洋洋自得,然而这恰恰使作恶者保留了灵魂中的罪恶,导致更大的不幸福。如果说修辞学还想保留自己的些许荣誉,那么它就应当说服作恶者自愿到法官那里投案自首,接受惩罚,以免其灵魂受到无法治愈的创伤。苏格拉底的这番论述将修辞学家的信念整个颠倒了过来,辛辣地指出高尔吉亚等所谓“优秀的修辞学家”与真正的知识和幸福相距何等之远。这一方面与开头“认识你自己”的提醒相呼应,另一方面也与将修辞学视作假冒正义的程序的观点一脉相承。这一段落的最后,苏格拉底更是将反讽发挥到极致:修辞学最大的用处在于,如果自己的敌人作恶,那么修辞学家应该利用修辞学帮他逃避惩罚,以便让他在罪恶中永生。

三、愈正义愈幸福:正义与幸福的正向论证

在听到苏格拉底推出的怪诞结论之后,旁观的卡利克勒不禁惊叹;“如果你是认真的,如果你说得对,那么我们凡人的生活必须颠倒过来,我们显然到处都在做我们不该做的事”。这种惊叹本身是对苏格拉底的嘲讽:如果苏格拉底所说正确,所有公民的确都会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所行却又恰恰与之相反呢?卡利克勒对苏格拉底的批评主要有两点:首先,苏格拉底的论证之所以让人无法反驳,并非因为他是正确的,而是因为他狡诈地利用了习俗和本性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其次,天然的正义乃是强者统治弱者。苏格拉底过于痴迷哲学,以致对人生经验一无所知,因而不明白这一点。苏格拉底随后对这两点批评分别进行了回应,最终使得来势汹汹的卡利克勒虎头蛇尾,缄口无言。

(一)对于论证方式的回应

卡利克勒指责苏格拉底:“如果某人的讲话以习俗为基础,你就狡猾地依据本性向他提问;如果他追随本性,你就追随习俗。”因此,苏格拉底的论证无法使波卢斯信服,因为波卢斯依据习俗认为作恶更可耻,而苏格拉底却诉诸本性来加以反驳。面对这种严厉的指控,苏格拉底镇定自若地利用如下推理来反驳:

大前提1:强大、优秀和强壮是一回事;

小前提1:多数人的法令是较为强大的人的法令;

结论1/大前提2:多数人的法令是优秀的人的法令,也是自然的;

小前提2:作恶比受恶可耻是多数人的法令;

结论2:作恶比受恶可耻是自然的。

综上所述,作恶比受恶可耻既是习俗的又是自然的。因此,苏格拉底并没有利用习俗和自然的对立来赢得论辩,卡利克勒的第一点批评不成立。

但是苏格拉底为自己提出的这个辩护无法成立,因为它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苏格拉底将小前提1“多数人的法令是较为强大的人的法令”归为卡利克勒的观点,而卡利克勒居然随口应下!这一点只能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卡利克勒先前的论述恰恰与此相反:“我认为那些立法的人是一群弱者,多数人都是弱者。他们为自己立法,为自己的利益而立法。他们的规定和审查也一样,是为-『防止强者超过他们,夺取他们的利益……我们在我们自己中间塑造出最优秀、最强大的人,但乘他们还年幼时就把他们像幼狮一样抓来,用符咒使他们成为奴隶,要他们满足于平等,并说这样做才是正义的、公平的”。

(二)对于天然正义的回应

卡利克勒察觉到,高尔吉亚和波卢斯之所以被苏格拉底驳倒,是由于他们过于羞怯,因为“如果一个人耻于说出内心的想法,那么他就会被迫自相矛盾”。有鉴于此,卡利克勒旗帜鲜明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天然的正义就是“强者用暴力剥夺弱者的财产、优者统治劣者、高贵者统治卑贱者”,就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在卡利克勒看来,苏格拉底所提倡的节制只是弱者用来掩饰自身无能的谎言而已,而且原来的弱者一旦变为强者,同样也会放弃这种谎言,转而追求欲望的满足。苏格拉底对卡利克勒的坦率表示赞赏,同时提醒他们现在是在探讨一个最为严肃的问题:“人应当如何生活?”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论证,迫使卡利克勒承认快乐有好坏之分(参见前文的“‘好’与‘快乐’”一节的分析)。而这正是最关键的一点:既然快乐有好坏之分,那么并非所有欲望的满足都是同样的好,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对灵魂最好的技艺,而拒绝完全被灵魂的快乐所占据的奉承性的程序(比如吹笛子、合唱训练、政治家的讲演)。而从建筑和造船的类比可以推出:有秩序和纪律的灵魂要比无秩序和纪律的灵魂更好,换而言之,正义的灵魂要比不正义的灵魂更幸福。只是此时的卡利克勒开始采取消极抵抗,不再和苏格拉底论辩但是也不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因此,苏格拉底最后只好以“是这样的吗?对此我表示同意”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陈述。

(三)苏格拉底的“申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论辩中隐含着柏拉图为“苏格拉底之死”而提出的再一次“申辩”。对话中卡利克勒的善意提醒处处暗示着苏格拉底最终的遭遇:“如果现在有人抓住你,或其他像你这样的人,拉着你去监狱,你们没犯罪也说你们有罪,那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知如何是好,嘴张个没完,但却说不出话来,如果你被送上法庭,乃至碰上一位非常恶毒的无赖似的原告,如果他要求处死你,那么你会被处死”;“苏格拉底,瞧你多么自信。你决不会经历诸如此类的麻烦,就好像你不住在这个城邦里似的,也决不会有人把你拉上法庭,这样做的人也许是某些非常邪恶的家伙”。如前所述,由于本文从哲学论文的角度来理解本篇对话,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字(尤其是形容词)中感受到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愤懑不平。

不过,更重要的则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的宣言:“任何对我犯下的恶行比我自己犯下的恶行更加可耻,作恶者比作为受恶者的我更坏”;“如果我被拉上法庭,面对你提到的危险,那么一定有个恶人在控告我,因为好人是不会把一个无罪的人拉上法庭的,如果我被处死,那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不愿意从事你推荐的那些‘精致的发明’,当我在法庭上时,我没有什么要为自己说的”;“若我是由于缺乏奉承的修辞学而死,那么我充满自信,你们会发现我冷静地谈论我的死亡”。

这里的话语与《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遥遥相应,其中的观点也是一脉相承,因而《高尔吉亚篇》也可被视为苏格拉底的另一次“申辩”。谈到此时。旁观的凯勒丰、高尔吉亚和波卢斯完全沉默,只有卡利克勒作为影子,映衬着苏格拉底这番掷地有声的宣示。苏格拉底从批评修辞学家变为批评政治家,甚至评价这个城邦过去和现在都从来没有过一名优秀的政治家。随着话题向更具敏感性的方向延入,卡利克勒意识到这场对话越来越具有较多的政治风险,因而含糊其辞,直至默不作声。而在现场的这些人中,唯一实践着政治家的才能、从事着真正的政治技艺的雅典公民苏格拉底则越过政治的藩篱,充满自信地走向死亡,为“正义与幸福的一致性”提供最终的辩护。

四、何种正义?何种幸福?

综上所述,本篇的核心问题是“正义/不正义”与“幸福/不幸福”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首先区分了真正的正义和假冒的正义(修辞),然后逆向论证“愈不正义的人愈不幸福”,最后又正向论证“愈正义的人愈幸福”。最终完成了对于正义与幸福一致性的完整论证(如下表所示)。

整场讨论都由一个简单问题引出:“问他是谁?”

但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只有正义能够与幸福相一致(而非勇敢、智慧、虔敬等其他德性)?正义的生活所能获得的幸福又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一)为什么只有正义与幸福相一致?

第一个问题或许可以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找到答案。《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和伙伴们经过一番艰难的探索,终于抓住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真实面目:智慧就是“每个人身上的这个起领导作用的和教授信条的小部分――它也被假定为是这个人身上的懂得这三个部分各自利益也懂得这三个部分共同利益的”,勇敢就是“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苦恼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当惧怕什么不应当惧怕的信念”;节制就是“人的这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正义就是“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和谐的整体”。

因此,正义与智慧、勇敢、节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德性。正义即意味着智慧、勇敢和节制在灵魂中各安其位。当一个人被称为正义的人,那么他必定也同时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德性。反之,也只有当一个人同时具备智慧、勇敢和节制并保证它们处于和谐状态时,才可能成为一个正义的人。从这个层面来看,苏格拉底的正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对各种德性的总称。因而,他对正义与幸福的讨论也为后世的德福之辨所承袭。

(二)两种幸福观念

第二个问题或许涉及苏格拉底的论证本身。当苏格拉底与波卢斯和卡利克勒论辩正义与幸福的关系时,双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因为苏格拉底的幸福更多地指向内在的层面,即通过正义的生活以获得灵魂内部的和谐与宁静。而波卢斯和卡利克勒所言的幸福更多地指向外在的层面,即世俗意义上的富贵荣华和声色犬马。这种理解的歧异使得双方从论辩伊始就站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之上,尽管苏格拉底最终成功地引导对手走向灵魂的内在幸福,但是后者一旦从辩证法的漩涡中摆脱出来,立刻又恢复了原有的信念。例如,卡利克勒尽管被苏格拉底的论证驳倒,却依然表示:“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你说的好像是正确的,苏格拉底。但是我和许多人一样,感到还没有完全被你说服。”

因此,尽管苏格拉底论证了正义者的生活更为幸福(内在层次的幸福),从而推出人们应该努力做正义的人。但是苏格拉底也知道外在层面的幸福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即使通过论辩为内在幸福赢得口舌上的胜利,也难以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因而他在《理想国》中试图将这两种幸福观念融合在一起,正义者不仅可以获得灵魂的和谐宁静,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要愿意,就可以治理自己的国家,要跟谁结婚就可以跟谁结婚”。而不正义者不仅灵魂混乱无序,而且还会遭受世俗的惩罚,“他们即使年轻时没有被人看破,但大多数到了人生的最后会被捉住受到嘲弄,他们的老年将遭到鞭笞,受到一切你正确地称之为野蛮的那些处罚,还有拷问、烙印”。这种美好的承诺与其说是一种理性的论证,毋宁说只是一种善良的祈愿。为了表明这种祈愿的真实可靠,苏格拉底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来世和彼岸。

(三)最后的神话

篇4

〔关键词〕自由;幸福;道德哲学;知识镜像;西方哲学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027-06

本文力图从西方道德哲学知识生成的内在理路去剖析幸福与自由背后价值提升的历史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理解现实道德实践困境。

一、 古典伦理学的知识镜像

西方哲学的第一次伦理学表达就是苏格拉底发出的“认识你自己”,早年潜心研究自然哲学的苏格拉底,一无所获,最后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学理转向:哲学不能只研究自然,而不关注人事。我国学者包利民认为,苏格拉底的意义在于他代表着“道德”第一次在世界史上的出现。〔1〕苏格拉底的道德觉醒是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开始的,“人能所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谈论美德……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考查,不经过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在道德与生活发生冲突时,“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3〕苏格拉底毅然选择“道德”而不选择“生活”,由此而来的问题就是:德性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德性究竟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知识可以永恒,永恒因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而值得追求。在《柏拉图对话集?枚农篇》(又译为《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通过枚农从“德性是否可教”的质问出发,引发了对“德性是什么”问题的探讨。“德性是什么”的追问是一种对普遍定义、本质定义的追求,这是一种具有永恒性质的知识追求。因为生活中往往是按照“是怎么样的”形式回答美德,这种回答只是本质的诸种现象形态。〔4〕 “在问人们是以什么方式取得品德(德性)之前,要先就其本身研究明白品德(德性)是什么” 〔5〕因为“惟有知识才是可以传授的东西”,所以只有当德性是知识时,德性才可以传授。而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人都在将“德性是怎么样”的东西当作真正的知识。在“认识你自己”和“苏格拉底最聪明”的神喻面前,苏格拉底豁然发现“自知自己无知”才是自身最大的美德和智慧,在带领雅典人认识自己的道路和生活实践中,苏格拉底渐渐地上演了他的人生“道德悲剧”。

在苏格拉底对话式的追问中,我们几乎没有得到关于德性的任何确定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说苏格拉底只是通过对话向我们展示和反思了我们生活世界中存在的所有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但我们以前却一无所知。至于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这就要留待后来者了。

柏拉图伦理追问的思想背景是苏格拉底作为一个道德的人与雅典社会的尖锐冲突所产生的“道德悲剧”。这样的一个现实背景就转变为到底存不存在真理性的美德知识?这些真理性美德如何构成一个美好的社会?这样柏拉图的伦理学就从苏格拉底的生活世界转向了知识论的语言世界,“我们可以在柏拉图的‘发展’中看到一个倾向:原先作为说明此世(生活世界)的解释框架,后来却变成了本身更值得追求的东西。‘知识’原来是道德的基础,现在却成了人生目的。” 〔6〕柏拉图将美德建立在客观的合理性的“理念”之上,不同于苏格拉底追问德性的无果而终,柏拉图发现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德性,并为四种德性找到现实对应物(哲学家、军人、生产者),找到了整合“美德与实践理性同一性根基”,正视化解个人与城邦的善之分裂的正义理念,看到苏格拉底对话式辩证法与理念世界的关联。〔7〕柏拉图的美德伦理学是全面回答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学问题的理论建构。

篇5

一、探问,提高思维效度

巧妙的理答能生成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但教无定法,理答也是如此,甚至某些时刻的理而不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思维的效度。

在《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中,苏格拉底只说了三句话。教学中,笔者攫取贯穿文章主线的苏格拉底说的三句话,组织学生不同层次地读。读完后,有学生疑惑:“整个故事,苏格拉底肯定不只说了这三句话,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三句话?”笔者貌似自言自语地说:“是啊!为什么偏偏x了这三句话,这三句话去掉一两句,行不行呢?”学生眼睛发亮,相视而笑,纷纷悟出这三句话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第二句话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敲响了警钟:“你们已经到头了”第三句话则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行为的启发。如果抽掉第一句就不知道他们来麦地里干什么,也就不知道故事的起因;抽掉第二句则不知道故事的结果,抽掉第三句弟子们也许就不能从摘麦穗这件简单的事情中思考、感悟人生。思维有的时候是安静的、慢的。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虽然教师没有回应学生,但实际上是给学生安静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揣摩这三句话对于全篇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

二、转问,拓展思维广度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常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当新知识与旧经验有冲突时,学生就会感到迷茫,无法理性判断。这时,教师就应该改变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这篇文章在课后习题安排上有一个硬性要求:课文有几处使用了分号?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分号的用法。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读懂三句含分号的句子,接着通过弄清分号前后各写了什么,让学生懂得了句子并列的情况下会使用分号,然后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1.有的学生看到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会立即摘下它 有的人左顾右盼,错过许多机会。

2.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 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因为定式思维,学生在两句上全填上了分号。“第二句填逗号可不可以?”教师发问后,学生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那第二句到底填分号还是逗号?”学生在不断的纠结与挣扎中既生长着思维力,又了解了将要学习的内容,即两个并列的句子,只有其中的一个分句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至此,学生已经明了分号是介于逗号与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最后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分号练写一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3.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纷纷走进了麦地。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至此,分号用法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

理答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对。如果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时,教师就必须马上调整预设,重新定位问题角度,采用睿智的理答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正轨,使得学生能够正确思考。

三、追问,挖掘思维深度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理解有时局限在表面,不够深入,此时,有经验的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引领,通过理答使学生达到对问题理解应有的深度,拓展学生的思路。

这篇文章看似短小,道理也不难揭示,但苏格拉底离学生的世界太遥远,他一语双关的语言形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初读批注时,学生只能从“洪钟”一词感受到苏格拉底的声音像洪钟一般,如何让学生读懂字外之意?笔者出示一处批注范例,并告诉学生,“老师第10遍读这篇文章时,读出了一些词句的双关意,譬如‘洪钟’这个词,不单单是指苏格拉底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还指短短七个字给弟子们带来的心灵震撼。”他们突然惊醒了,从原来的思维套路中跳出来。“你们就用这样的读书方式进行二次批注,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六年级学生已有五年多的知识积淀,再加上已经站在开始思考人生的桥头,他们的感悟越来越深入,思维张力越来越活跃。有的学生盯住“只许进不许退”,说苏格拉底其实一开始就在提醒他的弟子们,人生就像在麦地行走一样,只是一个单程,不要在人生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有的学生读着读着,还读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理解:人生固然要抓住机会,但追求理想有时比功利性的追求更重要……二次批注使学生对课文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语句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入,已经不是原有水平的简单重复,而是最大程度地走向文本深处,玩味到寻常词语背后的不寻常。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有始有终,定能成功”。古希腊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中学当教师,有一天他对班里同学说,我们来做个甩手游戏吧。游戏很简单,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这样做。同学们纷纷说这个游戏容易,保证能做好。一个星期以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游戏完成得怎么样?同学们全都举起了手。一个月以后,当苏格拉底再做统计时,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在坚持做。一年以后,当苏格拉底在课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况时,只有一位同学举起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凭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终于在哲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学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这个甩手游戏从动作上看很简单,但每天坚持,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人们常说,在科学之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让我们认准自己的努力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篇7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701班的陈东儿,能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代表全体七年级同学发言,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人生没有第二次》。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读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几个学生向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很快,他们便到达了果林的另一端。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的这枚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啦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也是如此。

看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人生是不能重来的。其实,故事中的一颗颗果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机会,当我们认为选择果子的过程就如在打草稿时,实际上,这就已是我们人生无法改变的答卷了。

人生没有第二次的选择,也正是它的悲哀之处。那就只有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时间,珍惜感情,尽自己所能,去把握好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机会,所以,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在这新的学期里抓住每次机会,去尽自己所能,好好表现自己呢?我想是的。让我们在老师的的引领下、同伴的帮助下做文明人,树勤学风;用高雅的习惯,阳光的气质,感染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善于欣赏他人,不断追求进步!

各位同学,请谨记:好马不吃回头草,人生没有第二次。在新的学期里,让我们把握机会,做好当下,成就未来!

篇8

据说,苏格拉底秃顶之后,凭着善辩的口才,让年仅19岁的漂亮姑娘赞佩西嫁给了他。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的美妙。在苏格拉底眼里,赞佩西成了“恶妻”。原因在于结婚之后,苏格拉底大改婚前对赞佩西的赞美和取悦,一味苛刻地让年轻的赞佩西尽妻子的义务。婚前婚后的巨大落差,让赞佩西极为不满,就这样,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此,苏格拉底自我解嘲地说:“如果你娶到一位好妻子,那么你将得到终身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恶妻,那么恭喜你,你将要成为一个哲学家了。”

苏格拉底之所以自嘲,是因为他和赞佩西之间的婚姻是不和谐的。也就是说,婚姻是一种人生际遇,它的悲与喜,注定与两个人能否真心相对,可否和谐相处有着极大的关系。

不妨听听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年轻人,一个搞策划,一个搞美工。一个英俊,一个美丽。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至于爱情是何时产生的,他们自己也不大清楚。因为工作在一起,他和她常常因为天色晚了而到茶楼酒吧坐坐,然后他送她回家。顺理成章,她和他走到了一起。婚后的一天,他和她应邀参加了一个配对游戏,即通过摸手的方式猜测谁是自己的爱人。那天,他发现另外一个人也在场,那是他想爱却无缘相爱的一个女孩。第一位女士上场的时候,很快从众多伸出的手中找到了所爱的人,那是一双修长的手。第二位女士上场后,只摸了几下就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她笑着说,她爱人的手特别暖和。轮到她了,她却怎么也摸不出哪双手是属于他的。那一刻,他很尴尬。主持人将他拉出来,笑着说,那就请你来摸摸吧,看能不能找到你的她。有几位女士和他妻子一起站成了一列,其中有他无缘相爱的那个女孩。他一一摸过去,其中一双手他非常熟稔,了如指掌,自然是他的妻子;而另一双手他摸上去的时候却在微微颤动。不知为什么,他最后轻轻握住了那双微微颤动的手。

因为这件事,她和他日复一日地冷淡起来,终于有一天,他和她再也拢不到一块了,他们心平气和地走出了彼此的生活。再后来,他和那位女孩之间有了约会,不久,他们结婚了,过得幸福而快乐。他问她:“那次游戏,你的手为什么会颤抖?”她说:“那天我在想,这一生也许只有做游戏时,你才会轻轻握住我的手。”

对婚姻的感受,因人而异,有人认为,婚姻是一件瓷器,需要悉心呵护;有人认为,婚姻如海上冰山,只露出一角,才有神秘韵味;还有人认为,婚姻如丝如弦,张弛有度,才会弹出美妙音律。在我看来,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两个齿轮,只有完美地吻合在一起,婚姻这台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否则,一切该发生的事故就会如期发生。

篇9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手100下?”所有同学都表示完成了作业。一周后,苏格拉底问:“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举起了手。一个月后,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在坚持。一年后,当苏格拉底再次问起同样的问题时,只有一个学生举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为柏拉图的成功贴一个“坚持”的标签。但事实上坚持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为什么苏格拉底让学生坚持的是“甩手”这样一件毫无实际价值的动作,而不是“每天读十页书”“每天练习一首曲子”抑或“每天慢跑五里路”等更有意义的事情呢?读书一日之后,知识会增多;一月之后,眼界会开阔;一年之后,涵养会提高。而对技艺和体能的锻炼也同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看到成效,也许这样,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坚持。

其实苏格拉底此举,正是要告诉学生:不可太过功利。

回忆我们成长的经历,读书时最喜欢问老师的一句话是“这道题考不考”?工作后最直接的判断标准是“这个项目有没有提成”?我们热衷于各种立竿见影的任务,而那些“不考的知识”、“没有奖金的任务”则被我们抛诸脑后。但事实往往是,成完整体系的知识才易被牢记和运用,隐性和细节的工作才决定事业的高度。我们对回报过分重视,极大地限制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格局。因为现实中,许多事情的收益,并不是呈等差数列增长的。

最近有幸接触到了几位当红博主和职业成功人士,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耐得住寂寞,舍得了本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观点有创意的人可谓数不胜数,但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永远只是少数。想引领思潮,观点犀利的文章却无人关注;想职场中有所表现,精心策划的方案却收效甚微。于是我们逐渐开始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产生怀疑,不知道自己耗费精力、资金正在去做的这件事情到底能否助你出人头地。我们失落、放弃,于是真的与成功无缘,若干年后回忆这段经历,只悻悻地叹自己不是那块料。但其实仔细想来,各大博客网站每天发表的文章数以百万计,纵然观点是最生动、最有见地的,一夜之间被推上首页的概率又有多大?但如果静下心来坚持去写,极有可能获得的是粉丝人数的几何增长。

创业亦如是。公司成立后数月不见订单、开张两三年才逐渐实现盈利,是许多创业者都必须面对的困难时期。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看似可惜,其实无怪。当人在无法得到正面反馈时,放弃是最自然的选择,就像苏格拉底的学生们,甩手一个月后丝毫不见收效,又怎会有坚持的动力?

篇10

摘要:本文探讨了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文章提出了“以经典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要点是:关注中心,研读原典,通过学习经典来获得智识的成长。

关键词 :教学改革;西方哲学;学习经典

我讲授《西方哲学史》(非哲学专业)已有10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掌握所学的内容,10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期达到我所想要的结果,经过多次实验,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现在逐渐形成了可以叫做“以经典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要点是:关注中心,研读原典,通过学习经典来获得智识的成长。

一、精选教学内容

以前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同哲学专业的同名课程一样,内容非常多,从古希腊到现代早期,从泰勒斯到黑格尔,时间两千年,人物数十个,一学期下来,所有的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和拓展,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关键哲学家也讲不了什么东西,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人名和概念,真正的思想内容什么也学不到,更遑论读些原典了。因此,我对《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缩编,而且这种缩编做过两次,第一次缩编删除了中世纪哲学和现代早期哲学,只保留希腊哲学,第二次缩编则又删除了希腊哲学中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和后亚里士多德哲学,只保留了智术师运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次缩编后,现在的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以下六章:1、导论;2、希腊文明概论;3、早期希腊哲学;4、苏格拉底;5、柏拉图;6、亚里士多德。其中1、2 章是为铺垫,3章:早期希腊哲学只列出人名和发展线索,4、5、6章才是课程重点。也就是说,经过此番内容剪切,我的《西方哲学史》基本上只讲了希腊哲学的三大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如此大的内容缩编其合理性何在?我的想法是:①希腊哲学不只是西方哲学的源头那么简单,全面地讲,希腊哲学既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石和导引,“言必称希腊”、“哲学说希腊语”等口头禅都充分说明了希腊哲学的重要性,只有学好希腊哲学才能学好往后的西方哲学,所以,与其泛泛地、点到为止地把西方哲学从古至今过一遍,还不如详述西方哲学之起源、基础和导引——希腊哲学,为以后进一步深造西方哲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把教学内容限定在希腊哲学后讲了两个学期,发现要讲的东西还是很多,所以再次缩编教学内容,把希腊哲学掐头去尾,重点讲述希腊哲学之高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讲到底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因此,学好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就学好了。③哲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余地固然不大,但非哲学专业的哲学课教学理应不同于哲学专业,其应根据学生专业等因素相宜裁剪教学内容,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我现在的《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就非常好,抓住了关键哲学家,并且,对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本课程对关键哲学家的讲读足够详尽。我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经过这样的缩编和精选,在内容上一方面是少而精,两千年的哲学史,本课程只讲了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它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另一方面,本课程也是高大上的,希腊三大哲学家、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经典中的经典,其伟大、深刻和崇高是不言而喻的。

二、初读原典

在青年学生的智识成长过程中,原典的学习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期间没有读过一本原典的话,他的大学基本上是白读了。在阅读原典的问题上,中国大学教育的奇怪之处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阅读原典的重要性,但大家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阻碍学生阅读原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方法。时间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在学校的常规教学时间内基本上无法安排课时来研读原典,少量的原著选读课大都是摆设性的,根本达不到真正精读原典的要求和效果。我的教改设计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将二千多年的哲学史内容缩编和精简成希腊三大哲学家,把教学时间给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后,读原典的时间就有了。

方法方面则问题更多,原典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它必须要由对原典有研究的优秀教师的带领方能进行,也才能取得实效。如果由低劣教师带领或者任由学生自己阅读,则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还可能产生反效果。从学生向我反馈的信息来看,如若没有教师的带领,学生自己阅读原典的问题很多,要么看不懂,要么虽能读懂文本,但不能理解义理,在我看来,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外,一个人在没有优秀教师引导下,自我阅读原典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缺乏相关原典的背景、词汇、风格及义理等知识,因而无法走进原典的世界,无法领略原典的伟大、崇高、精妙和美好,无法被原典感动,久而久之,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经典也不过如此”,彻底败坏了阅读原典的兴致,那时,你和原典就真的隔了一座山了,你还是你,他还是他,经典还是一如既往的伟大,你还是一如从前的平庸。所以,阅读原典并非“拿一本书读起来”那么简单,它必须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如果是自学的话,不能一上来就读原典本身,而应该在解经书的引导下分步进行,第一步读原典导读书,第二步读原典注疏书,第三步才进入原典本身。

三、教案展示

我的《西方哲学史》课程重点讲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同时带领学生研读三本原典: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和《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选择这三本书的理由是;每位哲学家读一本。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没有作品传世,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记述了乃师的言行,所以,我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作为苏格拉底一章的原典书。柏拉图一章读《理想国》则是哲学教学的常规做法,无需多议。比较踌躇的是亚里士多德一章的原典选择,亚里士多德乃百科全书,其著作本本经典,很难找出一本所谓代表作,其原典选择端赖你的专业需要,学习逻辑学的读《工具论》,学习自然科学的读《物理学》,学习哲学的读《形而上学》,学习政治学的读《政治学》,学习伦理学的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学习美学的读《诗学》和《修辞术》。我自己的专业是法政,就专业兴趣而言,我更倾向于选读《政治学》,但是考虑到《政治学》过于专业,而且讲起来也会敏感词不断,所以,最后选择了能够适用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下面是第五章教案展示(PPT 文字版):

第五章柏拉图,427B.C—347B.C出身高贵,高热的政治情结,少年诗人梦,终成语言大师,巧遇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家,周游列国,创办学园,为政治,三赴叙拉古,回归学术,成为大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对话:《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 会饮》《, 斐德罗》《, 理想国》,《巴门尼德》《, 泰阿泰德》,《智术师》《, 蒂迈欧》《, 法律》。

《理想国》讲疏:

对话地点: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玻勒马霍斯家中。对话人物:苏格拉底与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等10人。对话主题:正义及其它问题。讲述方式:苏格拉底以第一人称讲述。

第一卷讲疏:

下行,《理想国》的第一个词,雅典下行到比雷埃夫斯港,哲人下到民众中。与克法洛斯和与玻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色拉叙马霍斯:正义是强者、统治者的利益。

第二、三、四卷讲疏:

第二卷开始,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主要是柏拉图的两个哥哥,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格劳孔的正义观:1、三种好,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既要过程,又要结果;只要结果。2、正义起源于契约,其本质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3、行正义者是被迫的;盖吉斯的故事。

阿德曼托斯:1、人们追求正义的本义并非正义本身,而只是正义之名;2、正义关系到人应该如何生活。

苏格拉底的回应:1、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同构,我们由大见小,先考察城邦的正义;2、城邦的起源。第一个城邦,“猪的城邦”,第二个城邦,“发烧的城邦”;3、战争与护卫者,护卫者与狗;4、护卫者的教育:音乐和体育;5、对诗人的第一次批判,丑化神灵和英雄;最早的文化专制主义。

高贵的谎言,高贵谎言的双重解释:

1、精英政治;2、专制政治。善治的困扰,精英与专制,大众与坏治。

苏格拉底:理想城邦的要素:1、不穷不富;2、疆域适中;3、精选护卫者;4、良好教育;5、立庙祭祀。正义城邦的要素:1、智慧统治城邦;2、勇敢的战士保卫城邦;3、统治者、战士和劳动者的节制与和谐。城邦各阶级各安其份,各司其职,便是正义。

对应城邦三部分,灵魂的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个人正义:理性统治,激情辅佐,欲望服从。城邦和个人相同,上下秩序颠倒,便是不正义。

第五、六、七卷讲疏:

阿得曼托斯的追问,话题的转换,从讨论非正义转向讨论激进政治学、形而上学和知识论。

惊世骇俗的三个浪潮:一、男女平等,女性参政;二、妇女、儿童公有;三、第三个浪潮,最大的浪潮:哲人王。为哲人正名。哲人是爱智者、认识存在者。哲人的品性,哲人无用论,哲人败坏论,假哲人,真哲人,哲学家研究最高级的对象,拥有最高级的知识,其他人则是研究不完美的对象,拥有的是低级的意见。这个最高级的对象就是理念。

“理念”:eidos,idea,源于“看”,“看见的东西”,“ 事物的样子”,“ 事物的形相”。英文:“idea”、“form”。中译“ 理念”、“理式”、“范型”、“相”等。日喻,线喻,洞喻。

第八、九卷讲疏:

讨论非正义问题。五种政体:1、君主政体或贵族政体,2、荣誉政体,3、寡头政体,4、民主政体,5、僭主政体。

第十卷讲疏:

1,对诗人的第二次批评,诗与哲学之争。俄尔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