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活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社活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社活动计划

篇1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二、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三、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篇2

和谐赏识科学创新

二、班级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主题力求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赏识教育理念,着眼于班级整体,集中体现一个中心,力避随意性,确保系统性、科学性、审美性。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挖掘班级内涵,突出个性,形成班级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班级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既重视室内文化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动态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班级的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三、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班级文化理念

1.从深层次提炼班风、学风。

例如:班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和谐合作学风:勤学好问精思善用

用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校园语言代替“不准”、“不许”、“严禁”一类生硬警告,使每一个同学每时都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2.设计班徽用简洁的图画能够表现团结进取的精神

3.制订班训例如:和谐进取勤奋拼搏

4.确定班级精神例如:

勤奋努力执着追求团结自信永不言弃互帮互助师生同行

(二)室内文化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班级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赏识、文明、学习、和谐等方面的名人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班风。可以精细装饰,做足文章,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目的。

1、教室内:①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风或学风,②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③教室后黑板为板报,板报两侧可为英雄榜和我的梦与目标。

2、设置文化角

(1)、位于前门后的墙上设置布告栏。内容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班规班约,时间表,日课表,值日生表,班干部一览表等等。

(2)、在后门的墙上设置其他又特色的宣传栏,展示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班级的各种学习成果,增进学生对班级的了解。

3、室内悬挂体现班级特色的名言、师生寄语,增强班级文化气息。

(三)班级文化活动

1、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读一本好书——与高尚的人交流,陶冶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赏识故事征文比赛活动,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让班级充满友爱、向上的氛围。

3、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体验参加读书活动的乐趣,丰富班级学习生活。

(四)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篇3

一、 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文化意蕴

1.改善生命存在方式,培养农村学生自由自觉的、理性的主体精神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需要自由自觉的、理性的、现代化主导性文化精神,而农村儿童在农业文明的洗礼下以及农村日常生活的熏陶下,天然存在着自发与自在,这种根植于日常生活的自发与自在构成了他们成为主流文化中作为具有生活意识、问题意识的“人”的一种障碍。比如,他“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正如他从一个场所到另一个场所一样,但是他意识不到转变和中断,既没有意识到什么割裂,更没有意识到什么区分”[1]。自由自觉的公民文化,自律的大众文化,自我提升的主体意识将给农村青年的成长与成熟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唤起农村学生的自觉与自由,教育首当重任。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恰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学生基于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生活,最终在体验、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生命存在的方式,使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价值观念,或是行为发生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都为农村学生的精神健康发展提供了机遇。

2.改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增强农村学生的学习力和充分的、富有逻辑的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质是意义学习的过程。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学生单纯的认知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个体基于情境、基于信息资源的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表达的过程。这种学习是个体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深刻而持久的渗透性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课程的安排,而是主动在具体情境中寻找课程价值、自我价值、自我超越的过程,这种学习在其自组织的过程中,加深了学习者自身对学习意义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创造能力,在充满变化的体验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形成。

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学习、生活情境或是突发事件的挑战,如何应对困难与困惑,如何做出问题解决策略选择,都需要学生不断地探索与思考。在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在自发走向自由自觉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得以养成和提升。学习力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目前的问题,更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目标,为未来而学习的精神态度。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观察、思考、分析、决策,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情境之下,如何处理随机事件等等,最终能促进学生学习情意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的信息越多、经历越多,其内心想表达的内容就越丰富,在问题产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下,学生积累的信息和知识通过言语表达时,就会越发富有逻辑和充分。

判断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如何,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言语表达是逻辑的外壳,所谓逻辑就是语言逻辑,所有逻辑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活决定了他们接触的通常是直白、单调的语言,语言逻辑层次较低,相对简单。同时他们也缺少必要的引导,缺乏思考事物本身所隐含的机理、规律的过程。这是导致农村学生逻辑能力不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创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增加农村学生的信息量,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3.弥补个体与生活之间的断裂,激发农村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活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社会生活或个人生活相关联,其目的、意义、价值必然体现在学习个体与生活接触的各种活动方式上。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基础在于生活共同体,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个人所独有的内心状态能通过日常语言所具有的暗示作用为他人所领悟、所理解。因而,相互理解所取得的共识并不是取消每个个人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彼此相处的和谐,另一方面也包括宽容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也就是和谐并不排斥他人的独特性,人和人之间要懂得容忍和尊重。

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是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自然及其规律,另一方面是在尊重自然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前提下来改造自然,以使自然更适合人类生存。自然现象、自然问题、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从小就能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从而树立改变自己适应自然以及改变自然以适应人类这样一种观念,比如学会权衡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的利弊得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诠释和思考,由这三对关系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也将成为学生思考的对象,意识发生、成长于实践,因此,在实践及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重大。但是,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如父母的文化水平,村落的文化气息,交际群体的外显文化,学校教育教学的压迫,都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造成了消极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的方式弥补了学习个体与生活相割离的状态,把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发生场所。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接触生活中的人、事、物,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并在实践体验中建构学习与生活的关联。

二、 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文化意蕴的实现路径

课程价值既体现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更隐含在课程资源的组织、设计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的不足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造成了课程理论和实践价值无法实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网络课程搭建一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平台,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调查、访谈、制作、角色扮演、表达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主题的形式统整各种课程资源,其中统整思想作为整个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系统地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的思维与能力;以学习活动的展开来支撑课程设计,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内隐的心智活动,二是外显的实践性活动方式,使学生在多元的活动形式中增强各种体验。

1.活动主题的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本质上是寻求生活的体验和实践,但是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离不开认知水平的支配,认知水平越高,体验越深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程度是有差别的。如初中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发展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学生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对于基于现实生活的社会、自然、文化的主题,选择那些较直观、形象的主题较能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首先,主题及其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要有吸引力。一个生动而活泼的主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兴趣体现在主题言语表征上,更体现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研究和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其人格的蕴育。

其次,要考虑主题对于学生的价值。Sylvia C.Chard提示我们,应当以“问问题”的方式思考主题的价值。这些主题是否能根基于孩子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或旧有的经验)?是否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否能帮助孩子了解别人?是否能让孩子了解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价值?是否能提供孩子戏剧扮演或表现想法的机会?是否能鼓励孩子在学校外寻找资源的来源?是否能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主题的意义及其所能生成的价值便能明晰。

再次,要考虑主题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以文化符号所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以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4]。因此,主题的确立要考虑农村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实践的可能性。

最后,要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性。长期以来,学校课程一直在维持社会主流文化,学校课程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在传递和复制社会主流文化,并把这种主流文化的复制效果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标杆,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间接地实施了文化锁定,从而使培养的人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其生存文化环境的烙印,具备了所谓的“亚文化”特征,人与周围生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系可称为“文化性存在”[5],而主题的选择就是关注这种“文化性存在”。因此,要赋予主题一种自在、自主性的文化品质,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

2.学习情境设计

知识具有相互作用的、生成性的和活动激发的特性,是认知和社会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识具有情境特性和社会特性。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要真正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就要看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就教学意义而言,学习情境的设计要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如批判性的反思活动、探究活动、合作研讨活动等,建立动态的活动图式,而不只是形成静态的表征性知识结构。

围绕主题,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协作的形式参与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完成情境提出的各种活动任务,进而实现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情意的发展。

3.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支持对现象的体验,个体经常需要有关这些现象的信息。为了支持实践时能获取和利用信息,信息的组织应能支持学习者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元的,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学习活动方式。

心智活动 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是外显的身体活动,也可以是倾听、阅读和思考。事实上,除了简单的身体动作技巧以外,学生的心智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适当地运用程序性思考或心理活动的教学任务、活动、环境。

观察、访问、参观、调查等社会体验性学习活动方式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讨论、对话、交流、表达、朗读等表现性活动方式 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抽象逻辑思维水平高低的反映,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对话、交流、朗读中提高语言表现力与言语表达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强调的。

设计、创作、制作为主的应用性学习活动方式 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设计一幅作品,制作一种工具,开发一种产品,拟定一个方案,展现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以及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种学习活动方式通常是可以测量的。

每一种活动方式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要素,设计活动时要提炼出活动方式基本的特征和要素,同时要关注活动有效性、价值性的研究。根据课程目标和主题设计活动方式,活动的时间、内容、过程都要统筹考虑。需要指出的是,提供给学生有关活动过程需要的文本、图表和声音资源是重要的,但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境脉中进行的。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表现)完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整体的心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境脉之外,而无论哪种学习活动的产生都必须在一定情境中才有意义。在社会文化的、以活动为导向的情境脉络中的学习,才是最自然的和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我们这一届的潞园文学社自去年冬日开始便进入了积极的准备阶段。至今日,我们在这里召开“潞园”文学社的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是我们的信号,这表标志着我们已经有勇气朝着先生的创造新文学的第三步即“创造”而奋勇前进了。

提到先生,我就又想说些旁的话了。穿越八十年的岁月尘埃,先生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对着潞园的学子,纵谈文学。想一想,我们今天之所以会站在这里,为的是我们的一颗炙热于文学的心,同时也为这两个字——传承。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学,况悠悠百四十年的潞园乎!站在这片沃土之上,我们所想到的应不仅仅是激扬我们自己舞动着的文学梦想。我们更应该想到,在这片被文字滋养百年的土地上,多少潞园的老学长放飞了他们恣肆的文学的梦想。这是百年积淀的潞园文化精神所赋予我们的历史的责任。潞园飘荡了百四十年的文学气息,在你我手中,终将更加醇香!

现在,我向大会做“潞园”文学社XX年11月至10年四月的工作报告:

XX年11月,潞河中学第二十届学生会成立,在这届学生会成立伊始,就将07——08届潞园文学社的计划列为工作重点。同期,由对此项工作负责人做出了关于文学社招新,征稿,活动方式,活动意义的具体计划。

12月,在几名骨干的组织下,完善了文学社计划。并对校刊“潞园”做出计划,并开始着手征稿。

10年1月,寒假前,向各班提出征稿的倡议及要求。寒假中,文学社骨干积极联系,交流工作计划及心得。文学社邮箱得到了第一批征稿,文学社成员对这些稿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及评价。并与语文组老师取得联系,得到了语文组老师的大力支持。

2月至3月,文学社作为一个学生社团,在团委进行了登记。文学社在高一进行了招新工作,确定了近二十名社员。并于同期开始活动。

4月,在各班设立通讯员,明确了通讯员的责任。并进行了第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征稿工作,为校刊征集到了大量稿件,在语文组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对稿件进行处理。进行了对校长采访的第一阶段,为校刊的首卷于积累了素材。

篇5

理想,爱,美,幸福。我们苦苦的寻觅,到今天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寻觅的一个终点。我们会会发现在文学遨游的现实中,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文学社将给我们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在把文字的理想和现实结合的平台。

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将确定今年5月至9月文学社的工作计划。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校刊征稿工作。文学社将分阶段进行征稿工作,阶段分为:5月,6月,暑假,9月、在5,6,9三个月份中各班的通讯员需推荐优秀稿件5篇以上,暑假阶段推荐10篇以上。对稿件的要求是,文体,字数不限,内容可多样,但要积极向上。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文学社的邮箱。文学社将以同学为主体,参考语文老师的意见对稿件做到每稿必复。

二:社团活动。自本周起,文学社将开始进行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工作由文学社社团活动小组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将以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探究社员感兴趣的文学现象为主,也可以有内容多样的活动。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由同学自己组织,每次活动有一名至多名发起人。文学社社员和各班的通讯员均可发起活动,如有兴趣组织文学社活动的可以把计划交给社长或社团管理组。之后由社团活动组负责确定时间地点。文学社社团活动,社员必须参与,各班通讯员根据时间安排号召大家参与。下周将由社长组织一次文学社社团活动,希望大家届时参与。

三:社刊编辑。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组织,除了为潞河所有师生编辑校刊《潞园》外,我们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在这份社刊中我们将主要刊登文学社社员和各班通讯员的文章,和文学社内的人和事的记录。

四:由采访组进行的对校长的采访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期的《潞园》上首卷位置刊登。

五:在暑假前,对全校同学进行征稿宣传,希望同学在暑假多写文章。

六:由网络组负责,于本月尽快做出建立在校园网上的网页计划,在本月实施,并对全校同学进行宣传。在网页建立后,网络组要寻求建立文学社博客的方案并尽快实施。为潞河学子创建一个更自由,内容量更大的习作平台。

七:在下学期初,在新高一进行文学社的找新工作。

八:在11年9月举行文学社的全体会议,选举文学社下一届的社长,确定文学社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篇6

一、招新

(一)前期宣传

1、分派人员到新生宿舍宣传

时间:10.8~10.11

2、分组到各食堂门口设点宣传

时间:10.15中午

目标:使新生了解新流杂志及杂志社,登记其意向部门

(二)面试

1、准备:部门召开例会,确定面试人员安排,准备面试题目

2、时间:10.17~10.18下午

3、地点:19#403

4目标:挑选有才能的人入社,为文学社注入新鲜血液

二、日常工作

(一)《新流团刊》稿件提供

(二)《新流文学刊》的出版

1、稿件收集

由采编组负责收集整理稿件,稿件主要由文学社内部提供,社员定期交稿

2、审稿

采编组负责审稿,搜集较好稿件

3、排版

由排版组负责制作封面及内部排版,活动组负责其中各版块的制作

4、出版

外联组负责拉赞助及杂志的出版工作

5、发行

活动组及新流发行部协助发行

三、活动

(一)联谊活动

1、主题:文学社与计算机协会联谊活动

2、时间:十一月中下旬

3、地点:大学生第二活动中心

4、目的:促进两社及新社员间交流了解,互相熟识,增进感情,加强社团凝聚力及团结合作

5、分工:外联组负责拉赞助

活动组负责活动策划及节目安排

采编组及排版组负责策划节目,采购,拍照及后期制作

6、流程:社团分出节目

穿插趣味游戏

经验交流

7、经费预算:200元

8、总结及写通讯稿

(二)交流活动

1、主题:新流文学社与常州各大高校文学社举办文学交流会

2、时间:十二月中下旬

3.、地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4、目的:丰富校园生活,扩大新流文学社影响力,通过与校外其他文学类的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来提高社团会员的文学素养和交际表达能力,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与合作伙伴建立友好关系。

5、宣传

篇7

本学期是由于是本学年文学社创刊试用期,关键要发展好新成员的工作,出版好文学社刊物.预计一个月召开一次文学社会员会议。主要做好本学期的工作安排、人员分配。每次会议安排,要求专人写好会议流程表,作为日后工作依据。并对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决定本期的工作按以下计划开展:

1、预计第10周,举办一至两场文学讲座。校领导、老师将全力支持,热情邀请文化底蕴深厚或影响力大的文坛高手作一次演讲,提高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2、为了丰富社员文学生活,开拓社员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文学社计划在本学期开展一至两次采风活动,并在社刊《潮韵》定期刊登社员采风后写下的较好文章。

3、本学期文学社工作要开展得要认真仔细,积极发动鼓励同学们投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提高刊物的影响力。积极开展校际和个社团交流,扩大《潮韵》发行的范围,本期定每月出版一次《潮韵》,并将报纸和社刊寄往知名校园、机关和有关报刊杂志等,让《潮韵》走向外面的世界。

4、本学期,文学社内部分工更为合理更为明确。

5、本学期,与院广播合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若情况许可,预计开设《早晨,你好》广播节目,多渠道的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6、将于11月份要举办第一届“潮韵”校园杯征文比赛,对参赛作品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奖品,获奖作品也会在《潮韵》上与同学们见面。

篇8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厚实学生文化内涵,为了展示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面貌,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了 全面贯彻“以文会友”的指导思想,给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一个追逐梦想、展示自我的平台 ,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具有特色的优秀社团,我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活动

(1)在文学社指导老师及机构成员的带领下,社员们在学习之余开展讨论会、交流会,同时社员每月定期上交一至二篇文章,并有负责人对其进行审评,使社员们能够很好地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并提高文学水平。

(2)文学社开展全校性的征文比赛,通过指导老师及机构成员的评选,评出优秀作品,并在社刊上发表,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二、工作成果

(1)征文比赛选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2) 文学社培育了一批文学新人,社员们通过在文学社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文学创作水平。

三、经验及教训

(1)作为学生性文学组织,未能最大限度上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办,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从中学到经验。始终坚持以“文学”为主,但在一年一届机构成员的轮换基础上,选举的机构成员并未全部做到尽职尽责,文学社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学社有待不断充实,不断发展。

(2)征文比赛的宣传力度不够,未能让全院同学广泛参与,同时未能及时公布比赛结果。文学社应与时代同步,出版刊物应使之能反映时代气息,成为时代的发展的见证。在办刊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上开展刊物出版工作。此次社刊出版时间长,出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积极对外交流,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努力与其他社团全面合作,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和目标。”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未能切实实施。今后我们务必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让理论付诸到实际行动中来。

(4)校园是一方净土,没有世俗的东西,没有物欲的现象。文学社的成长,是校园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写出了一批又一批清纯丽致、澄碧洁净的作品,但在这其中也存在为利而写作的情况,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社员的思想建设,让文学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当然,在文学社的发展征途上,本学期开始,我们新干部大都是第一次开展文学社的工作,经验颇为不足,所以也不无例外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但“吃一堑,长一智”,如今我们各干部也自觉得成熟起来,自信起来!而文学社这个青涩的苹果也渐趋成熟起来!当然,这还得归功于社员们的支持与信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文学社这艘航船是难以安稳地前进的。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们将不遗余力,为校园文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文学社团活动总结二

秉承着“爱心服务社会,爱心遍及校园”的宗旨,文学社成员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踏实的工作,热情的为大家、为社会服务,并坚守“让世界充满爱”的承诺。

一学期即将结束,社团工作接近尾声,文学社秉着“有计划,有总结,才有进步”的理念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1、文学社十年宣传活动。开学之初,社团在南北及各个园区展示了以“青春十年,爱心永驻”为主题的社团简单十年宣传活动。通过图片、留言板的形式,给大一新生留下社团最初的印象。

2、社团招新。X月X日—X月X日,各社团都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招新工作,文学社也加入招新潮流,在南、北樟树林进行招新,通过海报、传单、书签宣传文学社,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文学社,奉献一片爱心,温暖更多人群,文学社老成员进入新生寝室,进行口头宣传。经过三天的努力,文学社招了新成员,给社团输入了新鲜血液、新的活力。尽管招新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我们会让加入的这些新成员不后悔他们的选择!

3、干部干事大会。紧接着,X月X日,我们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并进行社团干事的选拔,在X月X日号确定社团新干事成员。他们的加入让文学社充满了生机!

4、义务家教活动是我社的一个常规活动。X月X日,由社团预教部主办,各个部门协同配合的义务家教开始在李园、桃园、橘园设点招新,共计招到150多名义务家教员,拉开了社团的第十期义务家教的序幕。紧接着X月X日,开始义务家教的培训,培训邀请了梨园小学的但老师和大四的蒋丽学姐。蒋丽是第八届的社长,刚完成实习。她深入浅出、深情地讲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义务家教员们大都感觉受益匪浅。10月22日,义务家教员们带着爱心和期待去梨园小学参加见面会活动,途中遇到为心理学院一位研究生学姐捐款,大家也发扬爱心,踊跃捐钱。

5、去福利院关爱老人活动是我社的一个品牌活动。X月X日,文学社与化学化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部共同举行了以“福寿安康,点滴关爱”为主题的福利院活动。虽然路程比较远,但还是没削退大家的积极性,一路上大家都没叫苦叫累,很活跃。一到福利院,大家都积极认真地排练节目!老人们看到我们来了,都很高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微笑,期待着我们的演出!大家精心准备了节目,我们社团展示自己的特色节目—手语舞,还邀请擅长书法的同学为老人书写祝福,受到了老人的长久的掌声,节目的是唱红歌,老人们也跟着唱起来,而且唱出了气势和兴致。节目结束后,大家将老人送回后,给他们发了面包和香蕉,然后依依不舍离去。希望我们长期举办好这项关爱老人的活动,让老人远离孤独!

6、本学期特别活动。

一、X月X日,社团应梨园小学邀请和孩子一起庆祝“世界洗手日”活动。活动以手抄报展示、有奖竞答、动手实践的形式教育孩子勤洗手,讲卫生。

二、X月X日—X月X日,社团联合灾区联盟、亲情携手志愿者服务队,举行了“拯救紫色小天使”的活动。此次募捐旨在为重庆市綦江县6岁心脏病患者周春燕募集高昂的医药费。活动共募集到八千多元,随后社团部分成员亲自到医院将募集到的钱送到小春燕的妈妈手中。

三、X月,社团牵手工艺协会、手书法协会共同举办了以“爱让他们的冬天更温暖”为主题的大型义捐义卖活动。

篇9

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的一刻,我有一种圆了梦的感觉……

自从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知晓了清华大学之后,我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踏进美丽迷人的清华园去读书。那时我并不知道梦想距现实有多遥远。有人说过,没有翅膀的鸟儿飞不上无垠的蓝天,没有目标的水手到不了梦想的彼岸。八年后的今天,我果真跨进了清华的门槛。当这一切不再是梦想,蓦然回首,更多的是启示和思考……

我的家乡在偏远的陇东山区,唯一可称道的是那里文化底蕴深厚。我的母校成纪中学地处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古成纪,学生大多数都是穷困人家的子女,虽然穷困,但读书都很用功,学校建校以来,已有2000多名学生考上了各地的高校,但一直无人考入清华。我把考上清华的梦想时时默记在心间。每天我往返于从家到学校的山脚下,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是延伸我的梦想的希望之路。我深信只要自己努力付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成功是一定属于我的。

学习中我觉得有人总结的“三心”非常重要:即经受浮躁,钻之弥坚的恒心;矢志不渝,勇于进取的痴心;举重若轻,坦然面对的细心。人只有使自己处于激奋状态,充满激情,才能有所建树。不要过多的去想结果,认认真真按自己的计划实施下去,你一定行!我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投入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每天都给自己确立新的目标,看着当天的计划都实现时,心里觉得很充实,好像自己还真有充裕的精力。

难忘凤龙山下、成纪河畔,母校的学子们孜孜以求的勤学的身影,感谢母校的老师们含辛茹苦的教诲。在高中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的同时,我也有遗憾,自己那么喜爱文学,却没很好发展。

机会不负有心人,新一届学校领导上台后,我终于看见校园里出现了有关文学社的启事。那天文学社的辅导员马多宁老师跟我开玩笑说,咱们的文学社终于从“地下游击活动”转入“正规状态”了,他让我担任副社长,我甭提有多高兴了。

不久我们收到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为校刊《山花烂漫》题写的刊名和题词,她在信中说:“中国的脊梁绝非只在大城市,哪怕是穷乡僻壤,也有众多的精英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她还称赞马老师在山区创办马邑堡小学,克服困难创办校园文学社团,那份惊喜、感动,让我们所有社员终生难忘。

在副社长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我领略了许多老师的无穷的人格魅力,不仅学会了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而且认识了写作是对生命足迹忠实的注解,最具人性化的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最好的语文课不会局限于陈旧的形式……一句话,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不是几本课本就能包容得下的。参与办刊、写作竞赛等语文实践活动,是让我受益最多的语文学习过程。

篇10

    研究个案之一:文学社对提高学生写作、采编能力的尝试

    运用行动研究来探究文学社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我们课题组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了提高中文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我系于2007年成立了“红杏花”文学社,指派有写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文学社的总顾问和指导老师,同时不定期邀请外面的作家和本校的专家来举办这方面的讲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如曾请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着名诗人程维来讲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考虑到学生发表作品较难,经上报院党委宣传部批准,系里于2008年创办了内刊《红杏花》杂志。这本由学生自己写、自己编辑出版的期刊,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同时也成为他们进行实训的阵地。“能说会道,能写会造”,这是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写”是一般的写作要求,这里所说的“造”指的是创造,也就是能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要比一般的应用文体写作要求更高,由此必须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从理论转向技能,除了教师的指导,还要不断地进行写作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通过调查发现,红杏花文学社有专门的章程,有固定的活动,每年有自己的计划。它每年定期举办的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节、小说研讨会,对促进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就业的方向除了从事教育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到新闻出版业工作。为了拓宽就业面,在实训教学上我们对学生采编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系里的指导老师会经常在文学社举办采编业务方面的短训,对新生进行业务指导。2010年12月3日,笔者对文学社全体成员进行了编辑业务方面的培训。当时内部刊物《红杏花》正在编辑第三期,已经排出了样刊初稿。作为总指导,笔者在审阅过程中发现了较多的问题,于是从稿件内容把关和编辑排版两个大方面,对全体社员提出具体要求,并结合已经在审的杂志清样,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进行了讲解。如这期杂志中文学社社员何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喧闹的世界,加上几千年的礼义思想的影响,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往往非要复杂地给各个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送点东西。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并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强调钱的重要性。……”笔者明确告诉学生:民族宗教问题绝对不能碰、政治问题不能随便碰、消极颓废内容不宜发表。通过指导老师对文学社学员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院报纸的副刊上,曾多次发过“红杏花文学社作品专版”。江西省写作学会每两年要举行一次“大学生写作大赛”,系里指派作家祝春亭教授担任这项赛事的指导老师。除2002年首届比赛没有参加之外,其余的比赛中文系都组织学生参加了。在这项比赛中,中文系的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十名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为第二届6人,第三届、第四届都是10人。由“红杏花”第四任文学社社长、中文系2008级专科一班杨高海编剧的《爱在苗乡》,在学校演出获一等奖,该剧参加全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获得了旅游商贸学院赛区三等奖。与此同时,学生的采编能力也得到提高。他们拟于2011年4月出版第四期《红杏花》杂志,在审稿和编排上与第三期相比,同样是这些学生唱主角,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杂志内容健康向上,编排美观得体,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有的学生在学院的报纸任采编,有的则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了作品。由此可见,加强写作、采编能力方面的实训教学十分必要。

    研究个案之二:表演与研讨会对推进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运用“行动研究”来推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如下:①发现教育问题;②分析问题,找出原因;③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④实施方案;⑤反思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从中去发现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从2006级、2007级本科班毕业论文的写作上来看,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专科学生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例如,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不新,重复别人的观点,缺乏学术价值;还有不少学生只会就事论事,叙述作品的情节占太多篇幅,论文的理论性不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写出的论文逻辑性不强,整篇文章不知所云。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锻炼不够,学生主动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太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系里决定加强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方面,重点又加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表演,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二是通过开作品研讨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这些专业课,涉及的文学经典作品很多,其中不少作品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让学生组织剧社,进行文学作品表演,学生要演好角色、进入角色,就必须对作品和角色有一定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往往会有所创新。诗歌朗诵会,是实训教学中经常举办的一项活动。“红杏花”文学社成立后,每年4月都要举行大型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戏剧表演,也是促进学习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来体会戏剧作品,如《雷雨》《钦差大臣》《威尼斯商人》都曾作过尝试。“红杏花”文学社为庆祝成立一周年,当时准备了丰富的文艺节目,其中就有话剧《雷雨》片断的表演。在此之前,中文系学生曾将《简?爱》的精彩片段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学生还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爱在苗乡》。为了加强探索性内容的实训教学,笔者曾于2009年4月22日在20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的《世界华文文学》课上举行过“林海英作品研讨会”,要求全班每个同学必须发言,会上大家发言踊跃。互联网的发达,使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一些研究文章,这使得他们可以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借鉴。然而也有其负面作用,就是一些不愿动脑筋的人会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为了避免其负面作用,我们在2010年3月16日举行研讨会,特地将本系作家祝春亭新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商埠》作为研讨的对象,以杜绝他们上网抄袭。再如2011年3月19日举办的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研讨会”,系里派了四位指导教师,邀请了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和江西电力职业学院的文学社代表参加。学院督导郭教授对此也很感兴趣,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前往观摩,并在学院的《督导简报》上作了介绍。学生的发言稿,一部分准备修改后发表。研讨会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课题研究模式”(也叫项目研究模式),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践证明,课堂与课外相结合,通过表演和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探索性内容的实训活动,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表演和研讨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个案之三:技能竞赛对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