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老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和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自主学习有如下特征: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有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而自我探索各种学习策略,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试,对学习结果自我评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情感投入,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过《声音的特征》后,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学习方案:
一、布置任务
观察一种乐器的使用过程,或者上网搜索一种乐器的使用说明,或者到图书馆查看有关乐器的原理和使用的图书,了解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调。
二、交流成果
一周后,有的学生带来了二胡,他发现二胡弦的粗细有不同,不同粗细的弦振动发出的音调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演奏录像,他发现音乐家在演奏二胡时,手指不停的移动,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同,弦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带来了二胡的使用说明,要求要适当调节好弦的松紧程度,说明二胡发出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松紧有关。还有的同学带来了笛子,他当场演奏给同学们听,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他演奏时,手指不停的移动,可能是改变振动物体的长度(老师更正是空气的体积,内容较难,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
三、深化探究
设计方案,验证以上同学的猜想。
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确定了下面的方案:
(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一根和两根橡皮筋,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3)一根橡皮筋拉紧和拉松,拨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评估
以上的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发现没有使用控制变量法,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赞成下面的方案:
(1)取两根长短不一,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2)取两根粗细不一,长度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相同,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3)取两根长度相同,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弦,使其松紧程度不一,拨动使其振动,比较听到的声音频率高低。
显然,上面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与爱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必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效果肯定是相当好的。然而,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有许多老师并不怎么愿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原因之一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但归根到底是由于老师平时没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采用何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就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篇2
[关键词]学习者自主性 学习策略
一、引言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使培养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 LA)成为近20年外语教学界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随着语言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交际化,学习自主性也被看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Wenden 1998),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地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简要介绍学习者自主性的定义,提倡学习者自主性的必要性,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所采取的策略。
二、学习自主性的定义
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真正将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首推Henri Holec。Holec(1981:3)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说,能够负责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他认为这种决策活动体现以下五个方面:1、确定学习目标;2、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评估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具有自主性的学习者面对学习要求和目标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时刻抓住学习机遇。他们不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寻求知识(Boud 1988)。
三、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必要性
(一)学习者自主性的理论依据
学习者自主性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建构主义理论给予教学上的启示是学外语并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外语当作一种培养学习者能力的手段。学习者应把学习和使用外语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各种认知、判断评价、行为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
2.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五、六十年代,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者潜能的发挥,主张学习者的积极、自发学习,强调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学习论者还主张学习的关键是为有效地对付处于变迁中的科学世界而知道如何学习,教学工作的着眼点应放在促进学习过程、促进意义学习、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上。
(二)现代教育目标和我国大学生教育现状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目标愈来愈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信息化时代,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已不能终身受用,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人必须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能够培养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外语教育现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已形成了英语学习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创新能力缺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培养成综合型创新人才。
(三)学习者的个体认知差异
学习者在性格,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动机、学习能力方面差异很大,要求我们给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认知优势,使用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
四、学习者自主性它并非一种信念,一种个人唾手可得的产品,也非个人的品质。它与其他思维活动与心理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程度的大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会受到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主要因素是受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的影响。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
动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动机体现了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目标的心理倾向。它分为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指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获得某种实用,具体的回报(Hudson),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高薪职位等。理论上讲,“综合性动机是确保成功获得第二语言的广泛用语以及类似母语的语言的基础(Finegan 1999)。
无论是综合型动机还是工具型的动机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动机这一内在驱动力。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少只选择一种动机形式,他们往往是将两种动机形式结合在一起。
学习态度是与学习动机息息相关的。动机明确了学习态度也就自然而然地端正了;反之,持消极的态度,则导致学习失败。
(二)学习策略
Candy(1991)认为:“怎么学和学什么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学习者采用的学习方法对其学习成果的形成影响很大。
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则,加以吸收。在语言输出时在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监控一系列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个异常活跃的状态中。学习者在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有的原有知识和认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介绍一些关于词汇、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方面的学习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先展示这一学习策略,然后训练这一策略最后使学生逐步潜移默化形成这一学习策略。
五、如何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者的自主性不是教出来,而是老师慢慢引导培养出来的,它一旦形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学习者在语言实践中持之以恒。它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连续体。培养学习者自主性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课堂当作传授信息与知识的“输送带”,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与信息的供应商角色,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的角色要改变,要从知识提供者变成学习顾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适时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起到资源提供者的作用,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氛围。
在学习中,学生的观念将决定他们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和策略。只有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认知主体,在外语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外语学习的关键在于个人努力等可控因素,他们才不会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输入,而是愿意和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性,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来独立自主地学习,做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成为自主学习者。
(二)培养学生兴趣
成功的课堂教学第一个标志就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的兴趣盎然。每一堂课,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要明确,而且应该是一致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愿望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教学目标来计划安排课堂活动。
教师的性格和教学风格能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堂的话题也是调动英语课堂教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师要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活动
任务与活动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学生不仅要使用学习材料而且要完成学习任务与活动。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来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参与某项活动来进行语言操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设计的活动必须能够给学生提供作决定的选择,并使他们能够共同担负学习责任以及独立或合作进行学习。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不应当撤出所有的支持而让学生自行探讨学习自主。教师应洞察学生的需求并时常提供脚手架般的帮助以利于活动的展开。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学生应当在很大程度上能独立于教师来进行活动,而教师更多的是学习项目的管理者和资源提供者。
(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指导原则、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有意识培养这一能力。
方法有:问卷调查,与学生面谈,让学生记日记、周记,与学习者签合约等。
六、结束语:
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由“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语言学习”,从而最后达到对学习者“完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Boud D (ed).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M].New York:Kogan Press,1988.
[2]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学,2004(5).
[3]魏玉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外语界,2002(3).
[4]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6).
[6]束定芳、王惠东.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7]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
篇3
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中,都是由依赖性向独立性层递发展,这个规律存在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生活、学习、为人、处事中。从身心发展角度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再到创造的提升发展过程,可以培养出学生独立性自主学习素养。
一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一生。在学校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但以后在社会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会再有老师来为他们解答,只能靠自己对外界资料的自主学习、理解,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阶段,不仅要教会他们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要以“会学习”为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自觉性、独立性、开放性和自控性。自觉性是学生是否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否愿意、是否自觉、是否积极,是自主学习中自觉性的水平表现。独立性是指学生“能不能”从事自主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其在于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思考,这也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对学生的实践历练。开放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方法是否多元化、思考问题是否多角度、解决问题是否多渠道,主要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灵活性。自控性是指学生对于整个学生活动是否做到自觉策划、独立思考、自主调节,以完善整个过程,这是体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水平。
自主学习主要体现的模式为“少教多学”,而这一模式分为老师的“少教”和学生的“多学”。
一、老师的“少教”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脱离传统教学中的“控制者”。表现出对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认识、思考和解答都予以最终裁决,直接予以对错的判定,而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而这个过程中,学生只会接受知识、不会思考,而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老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在讲授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认可和尊重,使学生自由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自主的表达和观点,而老师对于正确的引导,就能使这种自由学习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的“多学”
首先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全能性人才,而成为这种人才,就要能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信息中学会自主学习。
篇4
一、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小学生最注意老师跟自己的互动,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话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准学生的心理脉搏,点燃火花,想方设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乐于投身学习活动中,从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二、改变学习方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法,传授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特别是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更需要教师加强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主学习。教师不要低估学生探索事物的能力,要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是不是可以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最后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力倡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质疑问难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思善想、质疑问难。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产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有什么秘密”。这样设置悬念,进行导疑,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启发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解密。大力提倡质疑问难,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从而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3.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可以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提高。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学习从内心需要出发,实现个人的成功。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在传统教学中,一般的方法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发现的机会。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2.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古语说得好:“一心不可二用。”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篇5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倡导教育改革,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 中小学教育仍然应试倾向明显, 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后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导致他们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该学什么; 也不知如何去学。现代大学只有培养学生的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适应时展的劳动者和创造者,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大学生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 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 填鸭式” 灌输的教学方式,沿用中学的一套学习方式,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方式单一,跟随教师的指挥棒来进行学习,结果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 , 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精讲,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支配,以期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时,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2、对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生活上已经基本独立但是在学习上并没有完全独立起来,学习活动没有树立起明确的目标,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许多学生却并不懂得珍惜和利用当前有效的课余时间,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认为只要在大学阶段能够坚持上课,有作业则完成无作业课后用不着再学习的观点,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许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最终的目标,进了大学后就有松劲、怕苦怕累的思想,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有一部分学生,虽有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缺乏计划性、意志力和信心。
4、不会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效率低下。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已有自主学习意识,但找不到很好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未达到科学的安排,结果事倍功半,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1、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需求、兴趣、自我效能、归因等因素有关。自主学习程度高的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强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 要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具体的、可以完成的目标。还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的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监控、自信心等方面都要优于低自我效能的学生。
2. 加强教师引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既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持续,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 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能否形成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首先要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培养素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关键是看老师能否用自己人格、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等去影响、引领他们去发现并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不但可以制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3.发挥图书资源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进入新世纪,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图书馆有极其丰富的图书、报刊和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不竭之源。为了适应这一变革的需要,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可采取设置一定的问题或题目等方式,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询、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各种教育资源,资助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学习,特别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各种专业文献数据。为此,学校图书馆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及时引进、更新图书资料, 随时提供查阅文献资料的技巧、方法,介绍各种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及特点和使用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提高独立思考、综合判断、创新思维等能力。
最后, 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和掌握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生为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前者即学生对所输人的语言知识进行处理并发展该语言知识的过程; 后者指用来监控、调节或自主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作为教师, 应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 教授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有目标, 有时间的同时, 学习会自主学习, 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效的过程, 只要我们尽心研究探索, 多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机会和条件,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庞维国.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英语的重要性以及学好英语的重要意义,以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马洛斯说过:只有缺乏需要满足的学生,才有可能出现求知的愿望。但是,即使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和发展的学生也不见得努力学习。因此,我常告诫学生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达到自我控制、主动追求目标的目的。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个老话题。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这都属于对预习认识不足。布置预习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程多,负担重,如果预习安排不妥,将会成为学生的负担。预习不仅可能流于形式,还可能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首先,在备课时根据预习的需要,做好阶段性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的适当集中教学,为学生的预习扫除障碍。其次,根据教学计划将预习计划写入备课,在教学中严格执行,及时布置具体的预习内容。对预习内容的设计要有创新性,以激发学生去发疑、去思维、去创新。再次,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掌握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教学中除了要改进自己的教法,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学法以外,还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学生养成善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生记忆力好,学得快,记得快,但忘得也快。学英语要记单词、句型等,要不断和遗忘作斗争,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语言信息在人们头脑中保持的清晰度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淡薄,直至完全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里,记住一个新的概念,至少要经过五级周期的再现。在复习教学中把学过的语言材料多次不断的组织起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各个复习环节中,首先要特别注意条理清晰、有序、逻辑性强,简明扼要,易被学生接受。其次,复习时注意重点突出,整个复习过程的讲解、举例、语言训练内容、作业的布置等都围绕复习重点进行。再次,有计划系统的反复复习。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复习时本着开始慢,然后加快的原则,有计划的增加知识密度,以便取得最佳复习效果。
但是,教育学家乌申斯曾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曾经学过的知识砖瓦建造新的大厦。乌申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复习不仅是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进一步领会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发展新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在英语学科中,倘若不注意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复习,使之加以巩固和积累,就会边学边忘,
从而对自主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在复习中应做到复习与具体实践相联系:1.注意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让知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再进行创新思维;2.用科学、多变、有创造性的复习方法组织学生复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3.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其记忆能力,使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有特点的记忆习惯,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目前许多学生感到英语难学,花时多、收效少。有的在初学时尚可、兴趣较浓。但好景不长,越来越不爱学,越来越对英语失去兴趣,直到放弃英语。究其原因是老师没能不断诱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一种积极、自发的去学习的动机。间接兴趣指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教师应长期坚持引导,激发学生的持久的、自觉地学习积极性,使之形成自愿与兴趣的结合,使学生从学习的开始一直保持正常的、稳定的、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不是固定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策略等因素。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忘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绝不会采取简单的卡、逼、压的高压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因为他们懂得兴趣和自主学习比知识重要的多。
总之,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就要帮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对英语这门重要课程中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外语工作者的所需要研究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魏月红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 自主学习的理解
“自主”就是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即“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所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刻苦的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必须在老师长期的努力下,使学生经过不间断的培养,才能具备。
2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完全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宰,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讲、问、练团团转,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损害。即便有所谓的师生互动,也是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是在老师设计好的框架里学习,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没有机会在老师的框架以外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是什么”,“为什么”。完全不用主动去思考,也不会主动去思考。
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教师的自主性:老师的激情与个性是老师个人魅力的充分体现,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师在教学中如果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很难想象他的学生们会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或精神。老师自主创新精神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对教改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不断的去专研新课程,新理念,在学习中探究,在实践中改进。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对于教材,对于学生,对于教法勇于创新,敢于试验。具有了自主创新精神的老师,才会教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初中阶段的学生,直观的影、音、画更易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的充分运用,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比如通过电影《大决战》来展现的恢弘气势;用天安门城楼的讲话来感受开国大典的激动人心;用《蒙娜丽莎》来感受人文主义;用动画来演示香港被英国人占领的过程等等。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声形并茂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满足学生问问题的欲望: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喜欢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因此,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因为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3.3 练习方式的改变
(1)学生自批练习题:我们常说教师职责是要传道、受业、解惑。做练习老师不给批复、讲评是不可以想象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老师大量的批改和评,往庀换来的是,没有学生愿意主动的交作业,没有学生会主动的问问题。所以老师常抱怨的学生的主动性很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的包办,必会养成学生的懒惰。如果反之,我京不批复,不讲评的诜,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自然要主动想办法来自己解决问题,而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会请教同学或老师来解决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好学小组,“兵教兵”。这样就使得学生不会被动的等待批复,等待讲评,而是主动寻求答案和解。但是,老师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以抽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再组织同学们对不同的答案或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讨论,这样,以分享思维成果、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2)学生自编练习题:编写练习题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交由学生缔写练习题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练习题的编写需要一个过程和长期的持,才能起到锻炼学生的能力目的。首先可以先帮助学生模仿耀师的练习题,然后再独立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不同题型的练习,如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编写的同时还要组织答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对抗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练习题的缔写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而同学间的相互考察、评价,又是一次合作探究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寸所有的老师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己的观念,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来超越自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让学拥有一种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一、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古人有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而也可推理不疑则不进,可见,在学习中提出疑问的重要性。大教育家孔子提倡多闻、多问、不耻下问。他认为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把学和问结合起来。他经常鼓励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也强调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求学生通过自求自得来获得知识,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求自得之也。”《中庸》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宋学家将其简称为学、问、思、辨、行。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问”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仅一直被古代教育家们强调着,而且也是近代的中外教育家备受推崇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三少三多:在校的时间少,自学的时间多;有教师的时间少,没有教师的时间多;学的知识能直接运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李政道先生曾提过:“我们学校现在的教学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是学习答案的前面。赵景瑞老师说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个体,还要开发个体,发展个体,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要让学生树立自身的主体意识,主动开发,自己动起来。”顾明远先生也指出:“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其效果最好,质量最高。教育学、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之母,自主学习要比强迫学习的效率高出几倍、几十倍。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堪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被推崇的。
二、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即知识接受中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出了解释。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三、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寻找一条适时的、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
1.预习阶段。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课堂讨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要方法是可以运用后期展示中,激励学生的原动力。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的劳动给予重视和鼓励。对其自学成果给予肯定,激发他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形式可以是个人的汇报比赛,小组内合作的汇报与比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2.识字阶段。生字词不但要记住读音,更要记住字形和字义,并且能组词、造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记住读音、最快捷、准确的记住音、形、义是小组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字音读准方法,字形记忆技巧,扩词的美好,特别鼓励学生扩展四个字的成语。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也可以第二课时的考核,看看学生课下运用的方法的效果如何。所以,在识字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基础,会读、会写、明白含义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活用生字词,更能体现语文课本的举例作用,真正的将所学的生字词用于平时的学习之中。
3.教学阶段。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如果是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的一些问题,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辨,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最后,教师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舞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4.评价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只有恰当和有效的激励评价对学生才是有调动作用的,正如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认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大胆问。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求问。我们要多激励,少批评,及时表扬孩子的闪光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入浓厚的平易之中。孩子在老师的赏识下才会愿说,爱说,敢说……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篇9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如今数学教学在中职学校的状况
如今,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较其他学校偏低,所以,学生的素质相对也较其他学校低,知识基础也较差,通常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部分是对学习并不感兴趣的,对这类学生群体开展数学教学更是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的学科性质本身就枯燥乏味,复杂难理解。而对于整体学习基础都较差的学生来说,通常都不会太容易接受数学,还有可能对数学产生厌恶感,甚至根本不想尝试学习数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成了数学讲堂上的主体,以强迫灌输的形式一味向学生讲解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位置就一再被忽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死记硬背,一再模仿,缺乏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并没有实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理念。目前,中职的数学教学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还在束缚着学生和老师的思想,更不可能在课堂上依靠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吸引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注意,从而无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在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有所创新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育理念中,老师会经常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做出最直接的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和回答问题的对与错等,要么对,要么错,其实这样的观念并不适合数学教学流程,如果教师以这种评价教学为主,很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打击,加之学习的压力,学生不仅不会对数学这门学科提高主动性,也会对他们整体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评价模式上有所改变,要对学生的表现有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摆脱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学生带来的束缚,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问题学生大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留给他们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扩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扩展发挥到最大化。
三、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把课堂留给学生,给学生展现自己的空间,而教师也只是起到学习方法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应对社会需求。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向,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制定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案,而针对每个人方法都不同,所以,其中的方案也是有差别的。从而可以以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来提高教学成效,但是最终,在课堂上还是要留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在学习上能自觉投入其中,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引导课堂施教前,要认真对所要传授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备课,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流程和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上课模式,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整合课堂的教学秩序,将枯燥的符号趣味化,将数学的教学模式融入生活中,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去思考,并主动解决课程中的难题,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课堂都是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冥思苦读,教师想要更好地活跃课堂达到学习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创新,增强学生自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来传授教学,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建立师生信任的亲密关系。这样,教师对教学的深入工作会展开得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个人思想,不要以上下级的关系来统领学生的身心,这对于叛逆心理较强的学生反而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一碗水端平”。而针对那些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使其尽快跟上学习进度。所谓“兴趣是打开学门最好的钥匙”,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无法给予学生正面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连基本的兴趣都没有,而数学又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其本身就非常难以被中职生接受,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就难上加难了。梳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才是实现自主学习的硬道理。
综上所述,激发中职生数学的兴趣和完成自主学习的培养是教育者的一个工程,而其过程必须要有耐心,除了培养中职生的学习意识,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外,还要为中职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桂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10
一、课前帮助学生对功课进行适当和必要的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可见,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预习,训练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最有效的预习方法,并把课前预习培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学生可以借助拼音认读新课的生字、词,观察生字、词的结构,找出尽可能多的形近字进行对比区分。利用字词典工具弄懂生字、词的意思,找出字词所在的课文句子综合理解字词的使用,自己在用生字、词造句写话。这样就能为下面学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略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精读课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段多遍阅读或朗诵,加深理解和体会。找出自己尚未读懂的句段作好标记,等待上课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3.思考文章后面的习题,记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4.对于文中记述的年代久远的事实,科学性很强的道理,与自身生活经历太远的材料,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或向父母等渠道搜集有关资料,帮助理解。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学习经验少,能借助拼音自学生字,做到会读、会认,能顺利朗读课文即可。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共同特点就是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权威的教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提供示范,或指点阅读材料,或引导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个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引人入胜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课文特点灵活设计导入新课,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让他们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小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发展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策略。在感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图像、操作或借助教材,创设情境,提供感知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感知学习。在理解阶段,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理解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巩固阶段,教师抓紧时机有浅入深,循循善诱,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在运用阶段,体现出由简单向复杂运用过渡。比如一些课文的好句式,即时让学生自己来模仿一两句。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质疑是源于学生能够自我尝试,自己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机会。以《白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进行质疑:“白杨”指的是什么?在课文中作者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形容?质疑以释疑为主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质疑的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的质疑的同学固然要表扬,但对于质量不高的质疑提出者也同样要给以肯定,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
(四)张扬个性,培养自主。
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理应是学生主控课堂。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来处理他们学习的心得收获以及疑难问题。语文课堂则更是学生表演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三、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让学生多读书。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读读课文,每次读课文前都布置不同的要求,读时作恰当的指导,读后作必要的检查。那些语句优美又有积累价值的句子、段落,让学生多读、多记,在读中自悟。
(二)让学生多思考。
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个提问都需经过精心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有序思考。教师倡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释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