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网站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交通与通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旅游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网络营销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和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全获胜的重要法宝。许多旅游企业通过加入全球分销系统、旅游产品预订系统,或组建专门旅游网站进行全球性的网络营销,以借此提升竞争力。
1.2旅游方式的个性化与散客化
旅游方式散客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自助旅游。2006年,携程网的一项网上调查结果表明,“肯定不会跟团游”和“基本不会选择跟团游”的人数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47.2%,比去年同期的37.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50%以上的旅游产品是散客旅游产品,美国的数字更是高达90%以上。网络已经超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介;我国旅游网络预订的市场规模也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互联网成为机票、饭店和旅游线路等产品极具潜力的分销渠道。200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12.5亿元,占当年中国旅游市场的0.24%。预计到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占整个旅游市场的1%以上。而早在2004年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就已达到52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旅游市场份额的23%。
1.3旅游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人本化
旅游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就是人本化、信息化和高效化,而旅游网站作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高度结合的产物,无疑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将旅游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的战略方式和手段。明确的信息传递是旅游业的天性,这就意味着因特网和网站技术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网络经济的浪潮之中。现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中,旅游电子商务已占到1/5的份额,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第一行业。网络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4旅游网站的研究背景
国外最早进行旅游网站研究的是哈纳(Hanna)和米勒(Millar),他们提出了基于万维网的旅游服务的发展,并就网页设计、管理问题和信息内容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瑞曼·巴克胡斯(LRayman-Bacchus)和莫利纳(Molina)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趋向。许多学者从管理和营销的质量、效果和作用意义等方面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等企业网站和旅游批发网站进行了评估研究。苏晋查瓦(SooiinChoi)、新然·乐涛(XinranYLehto)等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试图通过对澳门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包括旅游博客的内容分析以识别澳门的旅游形象,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管理和展示的意义。
在国内,有关旅游网站的研究文献主要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对于旅游网站建设的技术探讨以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网站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与评价等。
张捷较早撰文提出,信息服务技术发展是未来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领域,并提出了新旅游的基本概念。张捷等通过对网上调查统计和旅游网站特征指数(TWCI)的设计分析,描述了中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并利用TWCI进行分区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旅游网站发展的策略。路紫等不仅对我国旅游网站的智能化评估、调整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在访问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服务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作用:自我依托类型的旅游网站最终要依赖于区位。
个别学者已对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省域空间尺度将旅游网站作为一个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系统探讨其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动力机制的成果尚未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2研究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网址”网站中“地方旅游网站”栏目和“旅游网址”网站中有关中国各地旅游网站的数据及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文中不再单独注明数据来源。
3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特征
3.1我国旅游网站的区域分布特征
2008年1月16日至30日,作者对全国各省区各城市各种类型旅游网站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概括归类,可得中国各省区旅游网站分布表(见表1、表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上述两个网站未必能在同一时段内穷尽中国各地旅游网站数据,但研究结果和意义仍然十分典型。表1充分表明,旅游网站在我国各省区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性:
(1)旅游网站的数量总体上自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至西部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省市的旅游网站的数量明显要高于中部主要省市区;而西部地区旅游网站数量最少。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相对活跃的省市其旅游网站数量一般要高于周边其他省市。比较明显的如陕、皖、川和滇。
(3)根据对各网站内容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各省区旅游网站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其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旅游网站在外语服务、在线预订和交易、人机交互信息反馈的服务功能等方面整体上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3.2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
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不仅在省区间存在着不平衡,在省区内部也存在着空间规模差异:各省区旅游网站主要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或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城市或高级别旅游管理区,其他中小城市的旅游网站数量很小。定义城市旅游网站集中度指数CI,即CI=某城市旅游网站数/整个省区旅游网站总数。
我们可以根据前述两个旅游网址网站数据统计分析出全国各省区主要城市旅游网站集中度指数,并经整理得表2。
(1)省会城市首位集中分布型,其中,宁、青、新、藏为旅游网站数量不多且省会城市高度首位集中分布型(省会城市集中度指数)0.80),而川、滇、黑、陕则属于省会城市中度首位集中分布型(0.6≤CI≤0.8),蒙、晋、黔、甘为省会城市轻度首位分布型(0.42≤CI≤0.6)。
(2)旅游经济发达、旅游网站数量多且省区内分布均衡型,如苏、鲁、浙。其中苏、鲁首位城市均非省会城市,而浙江则是省会城市为首位城市。
(3)旅游城市首位集中分布型,这些省区的旅游网站首位分布城市均不是省会城市,而是省内旅游经济十分活跃的旅游城市,如琼、桂两省首位城市(分别为三亚和桂林)集中度指数大于0.50,而吉、辽、湘、皖、冀旅游城市作为首位城市,其集中度指数在0.3-0.5之间。
4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分析
4.1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假设
根据前述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已有的文献成果,我们假设:影响区域旅游网站分布的因素有供需两个方面因素——供给因素就是旅游网站建设的推动因素,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企业为了加强其旅游宣传与产品营销,必然会在市场营销时考虑到对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利用,所以旅游企业数量、区域网络设施水平等有可能是地区旅游网站建设水平和规模的影响因子;需求因素是旅游网站建设发展的拉动因素,而旅游者是旅游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和需求方,其他如网民数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网站规模等均可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子。
4.2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分析
表3说明,各省区旅游网站的数量与上述各要素之间均在0.001置信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旅游企业的数量、旅游接待人次之间相关性强烈;与网站总数、网民数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相关性显著;与居民消费水平相关性最差。
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各因素对于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明确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动力机制,尚须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由于还不能确定各因子影响旅游网站规模的性质和程度,故在利用SPSS14.0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逐步法分别尝试构建旅游网站数(r)与上述各因素间的线性回归和曲线模拟方程。从表5和表6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下:从统计学意义上而言,实际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是旅游企业数和旅游接待总人次。而居民消费水平、网民数及网站总数3个因素则与旅游网站的区域分布规模之间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的线性关系;继续用曲线模拟分析方法检验这3个因子与旅游网站数间是否存在着曲线函数关系,曲线拟合结果同样表明,居民消费水平与旅游网站数量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曲线数学关系,而网站总数和网居数与旅游网站数间的拟合结果也不太满意。也就是说,这3个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并不会引起区域旅游网站数量的明显增减变化,故而它们都不能视为是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影响因子。
旅游网站数与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企业数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51.876+0.475xl+0.446x2。
式中,y是旅游网站数量,x1是旅游接待人次,x2是旅游企业数。决定系数R2为0.750;P值为0.005。方程经F检验、共线性容忍度检验及残差检验证明模型可以接受。
确定了影响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影响因子之后,为了更精确地检验2个影响因素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数学关系,我们再进一步地运用曲线模拟,来寻求最能精确反映这两个影响因子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关系模型。表7清楚地表明,在对旅游网站数与旅游接待人次间进行曲线拟合(表格中所列的只是R2值较高的几种函数式)时,直线方程的拟合效果并不是最好,三次方程模型的决定系数值0.849明显要高于所有其他函数形式。因此,可得函数关系式:y=22.347+3.49E-005x-3.05E-012x2+8.95E-020x3。
式中,y是旅游网站数,x是旅游接待人次。同样的,我们可以证实,旅游网站数与旅游企业数之间的最佳函数关系式为:y=0.286x(y和x分别代表旅游网站数和旅游企业数)。
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区域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动力机制主要如下:
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直接由旅游网站所提供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来决定:
(1)推动作用:在旅游网站的建设发展中,推动作用反映的是一种供给因素和供给作用。在旅游业和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旅游企业在旅游网站建设和旅游电子商务中必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主流作用,旅游企业的数量规模直接决定了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
(2)拉动作用:拉动作用反映的是需求作用。旅游网站最终面对和服务的都是游客。建设旅游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潜在游客变成现实的旅游者并为这种转变提供各种服务和产品。所以,旅游者的规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网站的规模分布和服务内容。因此,旅游者及其规模是决定旅游网站分布规模的一个关键的拉动因素。
其他因素如区域经济基础、信息水平并不能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网站的规模分布,它们的数量变化并不会明显影响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变化。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本文通过逐步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旅游网站的分布在全国和各省区内均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网站数量和功能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逐渐减弱;在省域内部,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展的城市其旅游网站数量明显较多。
(2)区域旅游网站的数量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企业个数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发展水平及网民数间相关性明显,与居民消费水平间的相关性最弱。
(3)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直接由旅游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因素——旅游企业数量和旅游接待规模决定,这两个因素作为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推拉动因素,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变化和服务的内容质量。而居民消费水平、网站个数、网民数等并不会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它们的变化不会对旅游网站分布规模形成有效影响。
5.2讨论
(1)如果我们把旅游接待人次作为因变量,以旅游网站数为自变量,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着强相关性,且二者间存在着显著的曲线函数关系,回归系数(标准化B值为0.817)显著。这是否能解读为,旅游网站确实具有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产品市场份额的显著效果呢?
(2)不管作者是将人均GDP、人均收入还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或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分析(本文最终选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标),其分析结果都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相关性虽然明显,但相关程度在所有因素中是最弱的,且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不显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读这个结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篇2
关键词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收益递增个性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现已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今后20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200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和10%。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24%和11%,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4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每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之多,每年出境、出国旅游者也将有1亿。
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现在国内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还很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的旅游意识正不断被激发起来,2004年数据表明,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9.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9%和3.1%。
2020年后我国的旅游业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段,届时电子商务和网络产业也将趋于成熟,200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逾9000万,网上消费市场商机无限。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络的迅速融合将不可避免,并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网络旅游将推动IT领域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为旅游业界带来新的生机。
2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很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原来只不过是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或依托计算机网络公司而建,但同旅游行业的结合,赋予了其新的市场前景,成功的实现了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转型:有与订房中心或旅店合作,提供网上宾馆客房分销的;有与机票、车票点合作,提供便捷客运服务支持的;有与各地星级酒店合作,为各类商务差旅活动提供休闲服务的;有与旅行社合作来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旅游线路、完善的旅游地安排及导游服务的等等。经过一种或多种转型过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还可实现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助旅游路线,预订票务宾馆等,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还可提供各种可选的支付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转型之后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技术这一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大大提高,使得其具备了成本优势、网络效应和束缚用户的常规效应,所有这些特征导致了收益递增的产生,其本质体现了从一种领先到进一步领先的趋势。如携程网并购国内酒店预订规模最大的北京现代运通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预定业务公司,而后者是国内第一家利用800免费电话进行酒店预订的订房公司,很快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携程的月订量就猛增到15万人次,一个月仅酒店预订的交易额就有6~7千万元。
3产品策略分析
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形性和静态性,特别是其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信息形态方式表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重大,其中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这种信息形态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旅游业和互联网资源经技术创新后融合成的旅游网站,使传统的旅游运作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创造出了新的产品价值。它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互动、开放、动态、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还利用了电子商务的模式,通过架构在旅游商务网站平台上,使交易操作程序简便,交易环节兼并压缩,交易成本大幅节省,交易的效果也将变得非常显著。
我国现在的旅游网站良莠不齐,比较有实力的品牌网站数量不多。大多数旅游网站还仅仅局限于在网上做一些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介绍或是客房票务预订,商务电子化程度太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还不能全面涵盖游客日益增长的对吃、住、游、行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更无法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要求的旅游产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打出自己的品牌必须要兴建起个性化自助服务的商务网站平台及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可提供专业便利的全程个,这才是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以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内容之一酒店客房预订为例,传统的宾馆客房预订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不能实时向客户反映客房的订购状况。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基于B/S的网上订房系统数据库应与其上游宾馆内部的客房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向前集成,在不改变宾馆数据库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以便及时掌握上游客房状态数据,抹平“牛鞭效应”。旅游网站与饭店确认预订的环节实现BPR(业务流程重组),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具时效、更经济、更富特色的服务。同时旅游网站的访问量也将会因此而大幅提高,使得更多的宾馆愿与其联盟合作,随着后备客房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加广泛,旅游网站的吸引力也就更大,访问量得以不断攀升。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旅游商务网站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挖掘产品内涵,做强做大,实现收益递增。
4盈利模式分析
4.1以基于B/S的电子商务网站为平台
在这个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信息,如在酒店客房预订中,酒店的地理位置、周边的设施环境、旅行的交通选择、离旅游景点的行程,都能够迅速在这个网站上查到,并由客户自行选择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其个性化的要求。目前全国旅行社的总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其余95%都是散客。这种情况便于旅游网站以电子商务模式来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并具备较高的盈利潜力。在操作过程中,传统的旅行社跨地域经营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旅游网站以互联网为基础,经营范围广阔。在产品形式上,前者以组团观光旅游为主,后者定位在商务旅行、自助度假旅行,主要面对散客;从服务手段来说,前者通过店面进行,后者则通过网络、电话。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散客旅行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旅游网站的盈利优势也越来越大。
4.2走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化规模之路
架构在互联网基础上使旅游网站在线上能较快扩展其影响力,再通过线下配合实现盈利。旅游网站与旅游服务企业合作,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等,将他们的业务电子商务化。再组建旅游网站周边线下单位,以拓展网站线上部分的功能和业务,如话务中心等。通过采取并购、合作、加盟、自办等手段,来加快自身电子商务化的规模,发挥整体优势,实现规模效应和收益递增。
4.3利用技术创新开展多元化经营
传统旅游行业融入新工具新流程进行技术创新,不仅保留传统原来做法的长处,还把传统的经营运作通过高科技升华,产生规模效应,并研发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旅游网站还将技术创新后的产品系统化并细分市场,在保证现有业务领先的基础上,进行诸如团队、会议预定等相关新业务的多元化延展,深度挖掘网上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并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工作来运作自有品牌,加强网站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充分提高盈利能力。
5制约因素分析
5.1认知制约
如今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但旅游产品供求双方对网上营销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旅游网站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电子商务化程度还很低,如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等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更缺乏对客户认知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引导。要知道网站正与“认知产业”打交道,尽管产品本身价值不高,但观念价值连城,网络经济进入为技术所统治的时代。
5.2环境制约
尽管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快,但就其周边环境的发展而言还不是很纯熟,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网上交易和支付技术也未能真正解决,因此网上交易缺乏安全和可靠的环境,导致网上营销信用度无法保障,对大众缺乏吸引力。客户更愿意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而不是进行交易,进一步阻碍了网站深层功能的研发挖掘。
6发展对策研究
6.1创新旅游信息管理工作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分散,因此旅游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非常重要,只有熟悉旅游专业知识和互联网用户特征,才有可能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还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获取业内最新信息,在网站实时。
网站内容应保持全面而且最新状态,特别是面临旅游高峰期。站内信息要便于检索,语言版本要开放。界面应美观实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网站的动感效果。网站还可以增设交互拦目,与游客进行网络交流,拓展特色栏目的深度和广度,体现网络开放、互动的特点,增强客户的参与意识。
6.2开拓旅游电子商务模式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网站应将服务项目进一步深化、细化,不断提高现有服务质量和配套服务来提高网站信誉,展示自身可信度,提供完备的会员注册、升级、折扣体系,延伸客户关系管理到网上。
同时网站应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手段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旅游电子商务支付的瓶颈问题,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便捷、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6.3明晰电子商务法律知识
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合同约束力、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保护、网络服务商责任等。
7结束语
旅游网站能够将旅游与电子商务的价值在更高层面上得以升华,使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研发创新等活动在网络的背景下产生新的方式及流程。旅游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出行前必要的选择和参考,只是目前网站的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游客还不能完全依赖网站来进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消费。对此我们应积极研究发展对策,改进现有功能,开拓新的服务,使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晓波,伍华,芦庆梅等.网络时代虚拟经营的基本模式和管理原则[J].科学管理研究,2002(1)
篇3
电子商务运用于旅游业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但是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旅游交易的新模式。2002年,全球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630亿美元,连续5年保持350%以上的增长速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5年之内旅游电子商务将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4至5年内,旅游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的比重
将达到20%-25%。
我国旅游网站从1996年开始出现,目前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专业网站300余家,主要包括地区性网站、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三大类。地区性网站主要是当地景点、景区风光的介绍,总体实力较差,信息量少,效益难以保证。专业旅游网站主要进行旅游中介业务,包括传统旅行社建立的网站和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两类。前者有中青旅网、国旅网等,康辉还开通了国内第一家出境旅游网站(介绍出境旅游报名参团、办理护照、签证、边防、海关等知识)。后者中比较成功的有携程旅游网、E龙网、华夏旅行网。
2002年,我国国家旅游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将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为其电子商务部分的发展重点,旨在将其建成信息时代中国旅游目的地进行国内外宣传、促销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中心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
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向国外开放旅游市场,允许国外旅游机构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外国旅游企业将携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国内的旅游企业展开竞争,这迫切要求国内旅游业务模式的创新。所以说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承受着经济转型的洗礼,旅游电子商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的旅游网站要在市场、营销、网站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树立新型的战略,以使自己在旅游市场开放大潮中谋求发展。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旅游市场需求也将转向。可以说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之中。随之旅游消费将渐趋理性化、个性化,“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追求舒适静谧”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体验、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出游方式也将从目前“随团出游”逐渐转向自行组织、自驾私家车等。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市场细分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市场需求和偏好。
迅速地进入并占领目标市场是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成败的关键。旅游网站要以诚信为本奉献最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有效阻挡可能发生的网络黑客;与银行联手解决电子支付问题;开发新的特色旅游产品,领导旅游市场的潮流;与旅行社建立稳固的联盟,保持一条龙服务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篇4
关键词:在线旅游;发展现状;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54-02
一、国内在线旅游的现状
中国在线旅游的相关研究是近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2007年被誉为在线旅游元年。中国在线旅游发展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少数企业创业、低速低效发展,略多企业进入、整体高速高效发展,较多企业加入、整体仍然高速发展的阶段(龚花萍、闻丽佳,2011)。2007—2012在线旅游的研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2001—2006年在线旅游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而2002年、2003年研究是缺乏的。2001年以前,在线旅游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
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的发展处在一种大、中、小规模多元并存的状态;占预订市场主要比重的酒店、机票产品都是由酒店、航空公司向在线旅游预订企业提供;旅游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更加敏感;存在着替代品、服务和潜在入侵者的威胁(刘浩、伍进,2009)。在中国知网以“在线旅游”为题名和关键词搜索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超过80篇。
二、在线旅游研究的内容
(一)相关内涵的界定
1.在线旅游。在线旅游又称为在线预订旅游,以网络为主体,旅游信息库和电子银行为基础,旅游中介服务商、在线预订服务商或传统企业提供的利用网络技术运作旅游产品和分销系统的旅游经营体系(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根据在线旅游提供商的差异,在线旅游分为传统旅游企业所建,如遨游;综合性旅游网站,如携程;旅游比价搜索引擎,如,去哪儿。
2.在线旅游服务。在线旅游服务是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网络和交流旅游信息进行宣传促销、售前售后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等(钱亚钗,2008;常茜惠,2007)。
3.在线旅游企业。在线旅游企业是以互联网平台向旅游者提供机票、酒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在线预订、支付与销售服务,也是旅游综合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商(薛聪、吴满琳,2011)。孟义芳(2007)把在线旅游服务商分为在线旅游搜索引擎、第三方在线旅游服务商、酒店或航空公司供应商在线服务、传统旅游服务商在线服务、在线旅游社区平台五类。
(二)企业角度的研究
1.发展模式。中国目前在线旅游分为旅游站点平台模式、机票与酒店预订为服务内容的分销模式、垂直引擎搜索模式和直销预订模式(刘利,2010);在线旅游的经营模式包括在线旅行预订、网上订房、网上订票等;商业模式包括传统在线旅游预订网站、旅游点评网站、旅游垂直搜索网站(孙崇慧,2010)。中国在线旅游的主要赢利模式有提供信息、度假旅游产品和服务、广告信息平台、点击收费和固定付费、投资上游或下游企业产品、租车和船服务(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
王蕾、肖江南(2006)以携程和艺龙总结了在线旅游服务公司从创立到成熟均经历转型的发展模式,先进团队和理念管理模式,中国市场式运作模式,并购、风险投资等融资模式,服务标准化模式,单一产品模式。在线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向 “机票+酒店”之外的导游、租车和门票等业务领域拓展,形成以“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和商旅管理”四大主导业务模块(唐文龙、李琳,2010)。在线旅游也可以通过构建关键资源能力、整合旅游资源、企业定位、业务系统、调整服务策略、企业价值和盈利模式相结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诚信体系等创新发展模式(薛其虎,2010;陈默、张昊,2012)。
2.发展和营销方式。顾客关系邮件、企业新闻邮件、提醒服务、许可邮件列表、赞助新闻邮件、赞助讨论列表、鼓动性营销和伙伴联合营销是在线旅游企业许可营销的模式(彭环宇,2001)。王鹏(2007)认为,可以应用Web2.0整合旅游网站的资源,增强效能,利用多语言网络广告、数字地图、电子服务、虚拟旅游、智能搜索引擎、博客、客户管理系统、RSS订阅服务、BBS、电子杂志等多元化手段。在线旅游网站应该采取差异化战略,大力开拓营销增长点,向传统品牌延伸。
在线旅游服务商还应该围绕消费者需求和不同的平台开拓新模式。去哪儿推出了全新升级的预订助手,完善电子支付方式,增强了企业和顾客的沟通互动(杨威,2011)。经济型酒店与在线旅游企业的合作为酒店带来大量的顾客,同时借助网络口碑营销发觉潜在客户,维系老客户(曾晖、贺志文,2008)。固网可以建立以大型旅游服务平台为基础,旅游服务网站和大型呼叫中心为前台,大型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系统为后台的在线旅游服务运营模式(张杨、闫莉,2006)。旅游出版以网络为平台,扩展在线旅游信息业务模式下的盈利,从与技术服务商合作和企业融资中探寻数字化改革的路径(程国重,2008)。
3.渠道。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建在线销售渠道或加入在线旅游企业网络组织来拓宽销售渠道时,必须考虑忠实客户的数量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石建中、康伟、李志刚,2011)。旅游企业网络直销具有高效、便捷、即时和互动的特点,旅游企业网络间接销售渠道营销成本低、旅游产品推广力度强、交易效率高,要选择合适独立的网络中间商,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罗丽娜,2011)。查艳华(2010)以汉庭连锁酒店为例指出渠道成员间利益的相互依赖性不断降低、相互差异性不断扩大,渠道内部机制与结构的不完善、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在线旅游预订渠道的形成因素,应该从上游供应商和中介性旅游预订网站出发,采取措施应对渠道冲突。
(三)消费者角度的研究
在线旅游对消费者不同阶段的影响。旅游需求与欲望感知阶段,产品的网络信息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欲望;信息搜寻与调研阶段,旅游者的信息搜寻从传统的媒介转向了网络;旅游决策阶段,旅游者通过网络制定个性化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体验与旅游满意评价阶段,在线旅游进一步加强了供应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谷雨,2011)。
在线旅游的关系质量。顾客感知的功能、节约、体验、情感、认知和网站交互价值可以正向影响顾客的忠诚,顾客涉入对顾客忠诚也产生直接的正向作用(秦保立,2011)。在线旅游感知风险的绩效风险和感知价值的情感维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关系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王思荔,2011)。电子旅游服务质量能够通过在线旅游者的满意度对其忠诚度起间接的正向作用(张卫卫,2010)。而网络的负面口碑信息强度、信息质量和信息数量都正向影响消费者在线旅游预订决策和感知风险(周舟,2011)。
三、在线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旅游网站。在线旅游服务的种类不齐全(常茜惠,2007;李瑶,2010);旅游网站在线信息更新缓慢、信息量少(常茜惠,2007;谢刚、谢方,2008);线下资源相对贫乏,存在地域预订的局限性(贾敬华,2008);人性化服务不足,难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常茜惠,2007;贾敬华,2008;李瑶,2010);信用卡等电子支付手段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预订(贾敬华,2008;谢刚、谢方,2008);消费者传统的购物习惯,不能适应网上虚拟产品(谢刚、谢方,2008);缺乏旅游主营业务支撑,难以形成特色和卖点(谢刚、谢方,2008)。
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从产品角度,拓展在线预订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富有个性化的产品(常茜惠,2007)。从网站角度,专业旅游网站要开辟网上虚拟社区(常茜惠,2007;冯晓敏等,2010);完善在线旅游产品预订的标准化流程(贾敬华,2008);建立个性化网站,提供特色服务(李瑶,2010)。从信用角度,建立完善信用认证体系,推出多样化的在线支付手段(常茜惠,2007;贾敬华,2008);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诚信体系(李瑶,2010)。从个性化角度,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构筑个性化服务空间(常茜惠,2007);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李瑶,2010)。
2.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低、差异化和个性化、消费者有较大的预订风险的特点。可以按照旅游者职业、旅行模式和旅游者年龄对市场进行细分;按照目的地、出发地、旅游时间、旅游类型、旅游者偏好对产品进行细分;对产品实行整体标准化,住宿或游玩的局部标准化;提高产品的体验水平,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跟踪调查(王乐鹏、姚明广、王奕俊,2011)。
3.产业素质。制约中国在线旅游产业素质的因素包括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在线消费的大环境不够成熟;在线旅游的行业规范尚未形成,服务效率较低;市场集中度低,行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粗放,服务层次低。因此,应该去塑造良好的在线消费大环境,引导居民虚拟消费观念;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构建旅游服务共享平台和网络旅游产业体系(李丽君,2011)。
四、在线旅游发展的趋势
第一,在线旅游将呈现“大而全”的综合在线旅游品牌以及“小而专”的特色在线旅游网站(曹会林,2006;张文华,2008)。第二,传统服务模式和在线旅游模式交织发展,个性化服务和自动化交易将成为消费潮流(陈晓鹏,2001;钱亚钗,2008)。第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刑夫敏、王世文(2007)指出在线旅游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更加激烈;刘书葵(2007)分析在线旅游市场呈现不同类型的在线旅游公司竞争、高端商务旅行公司与在线旅游公司的竞争、市场和产品细分的服务竞争(王鹏,2007)。还认为在线旅游市场细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比价模式应成为在线旅游的竞争优势。第四,在线旅游服务商更看重市场营销和成本管理(刑夫敏、王世文,2007)。第五,在线旅游产业链向产业网演变、Web1.0向Web2.0演化、NBS向LBS演进的三大趋势(侯建娜,2011)。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对中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6):262.
[2] 刘浩,伍进.新经济形势下在线旅游行业的环境影响因素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6):79-83.
[3] 查艳华.中国在线旅游预订的渠道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2010:5.
[4] 秦保立.在线旅游预订服务的顾客价值、涉入与忠诚研究[D].硕士论文,2011:3.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信息化;互动式;旅游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43-02
1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业务处理、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都广泛使用了计算机,网络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经济运作模式。旅游业正在加快信息化程度,电子商务和现代化信息系统代表着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信息经济时代,旅游业的经营、服务、消费、管理和教育科研活动都直接受到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的深刻影响。
2乡村旅游及旅游信息化的定义
21乡村旅游的定义
自1996年开始,我国部分学者针对乡村旅游所下的定义不下30种。其中马波(1996)、王兵(1999)、熊凯(1999)、郭焕成(2000)、杜江和向萍(1999)等学者给乡村旅游下的定义被广泛引用。总的来说,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纯乡村旅游,例如农家乐等;广义的乡村旅游概念则是包括名山大川、小城镇旅游在内的准乡村旅游。严格意义上来说,位于城市近郊、远郊的地域范围存在的观光型农业也应该属于乡村旅游。
22旅游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而对于旅游信息化的定义,广泛应用的是: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利用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改善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旅游信息化的作用在于扩展了信息传播的领域和范围,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传输成本和效率。
3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广西14个地市县共有各类大小乡村旅游经营实体景点2500多个,2004年至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乡村旅游景点达3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自治区级的农业示范点达115家。这些示范点和示范县的年接待量都达到了5万人次以上,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从2011年至今,已经评出了30家星级农家乐,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9家。据统计测算,2012年,广西乡村旅游业为本省提供了5万多人的就业岗位,直接服务乡村旅游产业的人口达20多万人,分布于14个地市60多个县的250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达2000多万人次,全年乡村旅游直接总收入超过3亿多元人民币。相对于乡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言,广西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却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14个地市旅游局才基本上建成了官网,但在60多个县旅游局中,只有6个县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官网,其他县份都依托广西旅游在线或者区旅游局的官网来获取信息。总体上看,全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全区所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旅游网站数量和规模都不大,除了区旅游局网站和广西旅游在线等几个网站,其他的知名度都不高,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在广西的2500多家乡村旅游农家乐景点中建有网站或网页的仅有约60家,仅占24%左右。而且在这60多家景点中,很多仅是有个网页,大部分经营者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甚至很多景点连电脑都没有,全部是传统的管理运营模式。
32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广西信息化水平较弱,尚未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在这个背景下,旅游信息化统筹协调发展体制尚未形成,支撑信息化运行的多元化机制还不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素质不高,相关网络技术设备使用不足,信息化应用程度滞后于旅游总体发展水平。
(2)由于乡村旅游的相关参与者意识素质、相关硬软件的完善性及管理协调机制不足等原因,导致了相关参与人在收集、整理、利用各类乡村旅游信息资源时,无法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多层面的信息渠道,从而形成了全区的旅游网站内容单一,普遍侧重于城市或者某地区的知名景点,忽视了乡村旅游景点信息的收集与。
(3)旅游信息服务程度低,未形成全省性的旅游信息平台,网站实效性差。在14个地市60多个县的网站上,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输的,网站仅起到展示和通告的作用,而未能展示出良好的互动性,游客或者经营实体很难实现即时互动流。
(4)旅游网站和论坛缺乏长期有效的宣传推广,导致90%的网站无人问津,访问量少,起不到宣传旅游景点信息的作用。广西的14个地市60多个县所建成的相关旅游网站中,几乎是没有做网络推广的。大部分网站基本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在网站排名搜索引擎排名的结果逐年下滑,形成马太效应。根据世界最权威的网站排名搜索引擎alexacom(世界排名第四)的alexa web search搜索,网站(wwwgxtagovcn)的访问排名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据2013年9月10日的调查发现,网站 wwwgxtagovcn 当日访问量全球综合排名第1144469位,最近一月平均排名为第2266861位,而最近三个月的平均排名为第1261948位,下降趋势明显。本月访问人数10万人次,已经有676个网站和本站链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区旅游网站的知名度普遍偏低,宣传推广不到位。
(5)各乡村旅游景点利用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仍较少。下面以淘宝网平台为主,统计全国和广西在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淘宝店铺卖家数量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西网上旅游卖家的数量仅占全国卖家数量的290%;另外全国以乡村旅游为主题淘宝卖家数量仅占旅游类主题卖家的750%,说明乡村旅游的网上交易量少,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而从广西来看,区内乡村旅游的网上卖家仅占全区旅游网上卖家总量的532%,比全国的水平还低一些。从以上相关旅游主题网络卖家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广西的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
4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加强政府规划与扶持工作
各地市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套政策和措施:制定总体规划、多渠道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强化对市场营销指导。以新农村建设和清洁乡村为突破口,优先安排打造一批旅游村,使其成为旅游产品,借助各类强势媒体和网站大力宣传和推广本地乡村旅游。
42加强网站建设与运营管理
(1)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以建立和推广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为切入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即时互动性的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构建本地区旅游目的地平台。在建设时,应着眼于把信息与即时互动交流作为建设重点,可以借鉴淘宝网所采用的淘宝旺旺即时沟通工具,也可以借鉴腾讯QQ的即时聊天工具模式,这些都是主流的即时沟通交流工具。
(2)网站的信息更新方面,应采用下一级政府部门定期上报指定信息模式和旅游经营实体主动与网站管理方即时互动交流信息模式。各地旅游局和网站管理方得通过有效手段,让各经营实体进入该交流平台,这才是关键点。同时,网站管理方还应根据上级所下发的活动安排及本地实际,积极配合推广和宣传本地的旅游信息。
(3)管理方还需要考虑网站的持续健康运营问题,因此网站在设置板块时,应开辟一些营利性板块,获取一定的收益,保证网站的健康发展。
(4)网站的管理方要注意网站的安全维护及稳定性,杜绝各类不良信息特别是各种反政府反人类的言论,在即时交流平台上,注意及时清理各类虚假有可能误导消费者的信息。
43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供给结构和提升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1)各地市县的乡村旅游景点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努力完善景点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以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景点的最大赢利。
(2)各乡村旅游景点实体的经营者应努力学习,提高市场化和信息化意识,会使用主流的移动通信设备、电脑上网设备和即时网络工具如淘宝旺旺或腾讯QQ等来快速和收集相关旅游信息,主动融入到本地的官方旅游网站和交流平台中,寻找跨行业和跨区域合作渠道,有效开拓新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宋书巧,张建勇,屠爽爽广西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魏少卿山西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
[4]谢明,周弥桂林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1).
篇6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服务的新模式。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现状,结合国际化背景阐述了其发展趋势,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世界旅游组织在《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增进知识共享”。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旅游业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充分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保持350%以上的增长速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5年之内旅游电子商务将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无限的潜力,必将成为旅游业营销的新模式[1]。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大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类是传统旅行社建立起来的旅行社网站,如中青旅网、春秋旅游网等;第二类是综合信息服务类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易和中华网的旅游频道等;第三类是支持服务类网站,如携程旅游网、华夏旅游网、E龙网等。这三类电子商务网站各有特色,如表1所示:
综合信息服务类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属于第三方服务机构。其主要服务职能在于旅游商情和面向旅游企业的营销推广。目前这类网站由专业互联网企业运营,在网络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是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国内几大综合门户网站均开辟了旅游频道,并且有着不俗的经营业绩。
支持服务类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也属于第三方服务机构。其主要服务职能在于旅游服务支持与增强,他们直接介入旅游服务的某些环节,从而获得服务增值收益。比如携程网,以提供酒店预订服务为主营业务;比如e龙网以提供打折机票为主营业务。支持服务类网站对于改进传统旅游服务方式,加快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旅游企业运营的网站属于第二方电子商务服务机构,是传统旅游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平台。目前主要服务职能包括信息,旅游线路预订。
国内已经有300多家具有资讯服务能力的旅游网站,它们可以提供比较全面、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并正在从简单的资讯服务向简单的网上预订、旅游产品的在线销售以及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运营体系从单纯的网络运营到完整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总体还不成熟,与欧美旅游业电子商务相比,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2]。结合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以上三类旅游电子商务形式,会发现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尚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正是有待提高或改进之处。
第一,第三方旅游服务整合力度有限。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是衡量一个行业E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对整个旅游行业业务整合的力度有限:综合门户类网站重点在于营销推广,不涉及旅游业务运营;支持服务类网站仅从事一些外围服务业务,如酒店、机票预定等,离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服务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旅游机构(旅行社)网站(第二方旅游服务网站)缺乏鲜明的个性化特色,旅游信息量少、更新缓慢,内容雷同,网上推广力度不够。而且网站服务项目单一,仅限于浏览,缺乏互动性,无法吸引游客。而国外的旅游网站凭借其精美的网页设计和各种各样的服务项目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很多第二方旅游服务网站只是把网络视为介绍企业、景点和旅游路线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开发客户资源延伸到网络上。
第四,旅游服务网站业务覆盖面过窄,未延伸到核心业务领域,目前仅限于各种票据的预订(如机票、车票、船票等)、旅游线路的预订、住宿酒店的预订和发送电子邮件等,基本上是处于网上进行查询和预订、网下进行交易和结算的阶段。
第五,旅行社自立门户方式的经营方式,与崇尚纵横联合的电子商务经营理念相悖,因此不会在网络化、全球化旅游市场中获得高额的回报。相反,自主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闭关自守和行业内的重复建设,不利于旅游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后5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4的旅游产品订购将通过互联网进行;而另一项调查更明确,现在通过网站了解旅游信息的游客已经上升到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可见,旅游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有望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而据业内人士预测,3年以内,旅游市场将有10%的交易额来自网络支持[1]。在全球旅游市场发展带动下,结合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第三方服务网站应扩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在服务内容方面,由单纯的信息、网络营销向全方位交易服务发展,实现集线路预定、团队组合、交费、服务监控、投诉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在服务范围方面,将集中面向中小型旅游企业提供网络整合营销平台,体现互联网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鼓励挖掘国内特点旅游资源,推出“小而精”的特色旅游服务,弥补传统经营模式下,偏重大团队,服务内容沉旧的缺陷。
第二,应凸显个性化服务。旅游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服务的最大区别即在于它通过双向交流的互动作用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是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适应现代旅游需要的关键所在。在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带动下,一些专门面向特定群体的自助式旅游服务网站数量会骤增,目前一些论坛旅游专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雏形。
第三,规模化经营应成为制胜根本,合作双赢成为经营目标。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不断增加掀起了各网站之间的直接竞争,除了品牌竞争之外,经营的规模化效益成为制胜根本,缺乏资源优势的旅游网站将无法在竞争中长期立足,优胜劣汰无可避免。在这种形势下,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将会在电子商务领域投入更大资金,扩展网站功能,增大业务覆盖面,网上支付基本成为必须功能;中小型旅行社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企业联盟,化竞争为合作,追求双赢模式下的平均利润,以维持生存与发展[3]。鉴于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广泛性,大型旅行社实现垄断式经营并非易事,相反,电子商务应该会给众多中小旅行性提供联盟式的发展空间。
第四,应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今后一个阶段,旅游服务机构应重视资本运作的重要性,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平台迅速做大,上市公司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资产重组活动也将大量增加。国际资本把中国旅行产业作为今后投资的热点领域,并将以三种主要形式进入中国旅游市场[1]:高端市场,瞄准政府主导性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如中国自2002年开始推广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利用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获得发展机会;中端市场,瞄准大型旅游企业的跨国战略,利用成熟的营运模式和完善的服务网络获得合作机会;低端市场,瞄准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潜在需求,利用人才优势和规模优势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扩张行为。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各级规模的旅游企业、名胜景点应顺势接盘,实现与国际资本的互惠合作,引入国外资本及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对中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行业应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实现飞跃式发展。
第一,进一步发展第三方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发挥旅游服务资源的整合作用。中国旅游企业9成以上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观念落后以及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收效甚微等原因,其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2]。因此,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大型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和专业旅游支持服务网站应扩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把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中小旅行社和特色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和PSP(网络促销服务商)业务,包括主页制作、网络信息实时、企业网站建设、网站托管与推广、网群互动、提供专业旅游预订及管理系统、网络工程、操作培训等服务,加快旅游企业联盟的建设步伐,满足日益多样化、便利化的市场需求[1]。同时也以合理的价格、完善的服务、优秀的技术为自己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赢利渠道。
第二,国内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应尽快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学习欧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运作方式与营销风格,加强网络营销推广力度,扩展交易服务内容,构架网上支付与客户支持平台。同时进行外语类版面的建设,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为即将到来的旅游市场的全面开放奠定基础。在营销手段上,扩大网络营销的比重,充分利用门户广告,搜索排名,在线论坛等网络营销手段,强化市场推广速度。在内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应强调与电子商务系统结合,实施供应链管理,利用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上游旅游景点与下游销售的业务集成,打造协作运营、统一联动的高级经营模式。
第三,中小规模旅游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跨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研发中心和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互通有无,协力合作,形成强大的“虚拟旅行社”联盟,利用地域优势与大型旅游服务机构同台竞争。电子商务是“抗强扶弱”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上演了无数次“小鱼吃大鱼”的成功实践。对于旅游服务这种资源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行业,谁的资源整合能力强,对市场反应快,谁就掌握了竞争优势[4]。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规模已经不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
第四,强化资本运作能力,实现超常规发展。长期以来,资本运作一直不被旅游行业所重视。导致国内旅游服务机构的规模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新的时代,旅游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集团要实现旅游电子商务的成功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瓶颈制约。资本市场提供融资上的便利,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建立、升级造成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外部融资解决。所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的旅游电子商务建设都应转换机制,广开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巫 宁.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评析与展望[J/OL].[2006-12-05].ourtour.com.cn/html/news_2005 10/18095022_397.html.
[2]王兆良.我国旅游经济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问题探讨[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2,(3):102-104.
[3]论中国旅游网站的联盟与发展[J/OL].[2006-12-05]. ourtour. com. cn/html/news_200510/17093544_391.html.
篇7
[关键词]信息科学;信息技术;旅游;交叉研究;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1—0114—15
1 引言
旅游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以商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为平台的迅猛发展期,对于旅游研究者而言,把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已被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针对各种研究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非常丰富,然而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一词源于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创建的英文形容词: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信息科学是一种横断科学与方法科学,在信息科学所涉及的4个方面研究中:(1)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3)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光学与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与技术光学,其中3个方面都与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交叉(如旅游博客数据挖掘、旅游推荐系统),且旅游研究也不断采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游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特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客观存在,且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旅游研究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吸纳着其他学科的营养;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为解决旅游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探索新规律、新原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产物与趋势。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无论对旅游学术研究还是对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进展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已有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进展的综述研究川没有体现出两种研究的“交叉”性,即信息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以旅游为研究对象或者解决旅游领域的问题?旅游研究中涉及哪些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广泛与深入开展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之间的“交叉性”,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分析.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2 系统综述方法
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又称系统评价,起源于医学领域,是指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研究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逐步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系统综述可被精确区分为两种类型:(1)定性系统综述,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分析与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2)定量系统综述,又称元(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在某些不强调或较难实施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直接将定性系统综述称为系统综述,将其作为一种对某研究问题、主题或现象的可获得的所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的方法,目标在于通过一种可信的、严格的以及可审计的方法来提供公正的研究评价。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的交叉研究属于较难实现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系统综述方法,简称系统综述。
本文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包含如下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与分析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如下系统综述的研究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2)确定文献搜索策略
基于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设计如下文献搜索策略:
①搜索工具与数据库:采用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ScienceDirect;
②搜索关键字:采用关键字组合“tourism”AND(“computer”OR“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旅游”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同时出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反复搜索测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为关键字与“旅游”进行组合搜索,搜索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实现本文系统综述的研究目标;③搜索的时间范围:2000年之后。
(3)文献搜索
按照上述搜索策略分别在3个工具与数据库进行搜索。Google Scholar显示共有54500条结果(2011年12月22日),其只提供最相关的前1000条;IEEE Xplore(搜索字段为“摘要”)共搜索到4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ScienceDirect(搜索字段为“题目”或“关键字”或“摘要”)共搜索到3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
(4)文献筛选
在上述搜索到的条目中,按照表1所示的文献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文献。
表1所示第一步完成后共有512篇文献入选。第二步经过多次逐步细化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入选文献共245篇,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7篇。245篇文献来自106种期刊和58种会议,文献来源分散且涉及领域广泛,有关文献来源、作者等的定量分析结果已另文撰写,本文则侧重对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回答。
(5)分析与完成报告
根据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见下一章节。
为了分别回答问题1与问题2,本文需要将入选文献划分为旅游研究和信息科学研究两种视角,分别简称为旅游类研究和信息类研究。而事实上,当两种研究产生交叉与融合,进行上述严格区分是较为困难的。为此,本如下处理:
(1)按照文献来源所属学科范畴进行划分,如来源于Tourism Management及《旅游学刊》的文献则划入旅游类,来源于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及《计算机工程》的文献则划入信息类;
(2)按照期刊载文的学科范畴划分,如《华东经济管理》刊载旅游类文章,则归为旅游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信息技术类文章,则归为信息类;
(3)按照入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划分,一些综合性期刊无法直接确认属于哪一类,则阅读入选文章原文,如果偏重人文社会学视角,则归入旅游类;如果偏重信息科学及技术视角,则归入信息类。
由此,经管类、电子商务、地理类等期刊归入旅游类中,测绘类期刊归入信息类中;两类分别含有入选文献147篇和98篇。
3 综述结果与分析
3.1问题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3.1.1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人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
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以及四川、山西和赣东北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消费者特征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③主体(agent),如主体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弛;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
3.1.3地理信息系统
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系统、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3.1.4移动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导航、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
3.1.5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引,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餐厅以及住宿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移动应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3.1.6语义网和本体
语义网(semantic 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以及旅行推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
3.1.7Web服务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
3.1.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active cultural 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 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
3.1.9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
3.1.10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等。
3.2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 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
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
3.2.1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
3.2.2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 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 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 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 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 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基于Web 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③网站分类,如Web 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
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
3.2.3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评价
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可用性评价、使用分析、功能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旅游本体分析、游客价值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启发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网站日志分析法、领域本体分析法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
3.2.4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
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
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忠诚度与推荐行为、在线分享行为。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统计与语言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等;案例包含欧洲、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及河北省等。
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
3.2.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等。
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旅游者在目的地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
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3.2.6旅游领域中的信息科学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数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叉研究主题,在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既包含了偏重技术的研究,如数字旅游的体系框架,也包含了围绕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3.3问题3: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尽管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在近12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需要相关学者更为广泛与深入的探索研究。在本节,笔者在对最近12年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捕捉旅游类与信息类研究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表4),以及基于笔者对信息科学以及旅游研究趋势的把握,找到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反映了两类科学的交叉发展趋势,或者研究者们重新认识某些对该交叉领域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
3.3.1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旅游需求预测最为成熟,然而其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并没有在旅游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旅游数据、信息与知识,深入挖掘旅游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决策支持,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较为迫切与前沿的问题。
3.3.2基于语义网与本体的旅游推荐系统
语义网与本体研究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领域,是海量网络信息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面向旅游者的“线下”服务扩展至“线上”,包含以传统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新兴各种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线上”服务,“线上”服务质量对于信息时代的旅游者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的旅游推荐系统正是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工具,如何将语义网、本体技术以及旅游推荐系统进行理论、方法以及应用上的有效集成,使其对旅游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的另一个前沿问题。
3.3.3
普适计算与旅游(物联网、移动互联与旅游)
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传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服务扩展至以移动终端一旅游者为中心,基于普适计算模式的连接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物联网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系统在旅游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重视。然而,无论是普适计算还是物联网,在信息科学研究中都是前沿领域,存在许多未解问题,因此,普适计算以旅游领域为问题域或典型应用,将同时有助于其本身以及旅游问题的解决。
篇8
关键词:公寓酒店;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策研究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边陲,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共接待游客4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33亿元,2012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5亿元,游客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日益增多的游客为酒店业市场带来充足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压力。基于此,伊春公寓酒店应运而生。
一、伊春地区公寓酒店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电子商务有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个人(BtoC)、个人对个(CtoC)三种模式,不同产品有各自的适应模式,BtoC和CtoC比较适合公寓酒店运营。前种方式需要建立网站运营,加之维护和推广,需要资金较高;CtoC模式下公寓酒店经营者可借助于专业网站、旅游网站等交易平台来推广,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力和资金建设经营一个有规模的电商网站,需要有一个信息资源整合的平台,将伊春市所有公寓酒店零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推广。综观伊春市公寓酒店电子商务的现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技术方面,网站功能单调,缺少与客户的交流互动,技术手段薄弱,不利于体现其专业性,在吸引消费者兴趣并维持忠诚度方面欠缺;在经营策略方面落后,缺乏主动推广和合作的探讨,服务对象不够广泛,营销忽视境外市场拓展;在政府监管方面支持不够,在外部环境创设方面做的工作不多。
二、伊春地区公寓酒店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分析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在客户资源方面,大多是选择自行旅游的高素质有文化的中高收入人群,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公寓酒店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经营者与服务员多为家庭成员,能拉动整个旅游业;满足经济型旅游人群的需求;满足“体验式旅游”需求,公寓酒店具备其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风景优美依托、生态环境极佳,游客入住公寓酒店可以全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收获原汁原味的文化的体验。其劣势主要体现在:硬件配置档次较低,服务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产品类型单一,特色不突出,缺乏参与与特色性强的娱乐项目,游客没有真正达到全面体验当地风情的目的;季节性依赖性强,公寓酒店因季节原因造成经营淡季与旺季,造成客房资源严重浪费;缺乏电商运营的技术经验,平台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可借鉴的先例少,电子支付交易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基础薄弱;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持人员和有经验的网络管理专业化团队;缺乏品牌知名度,这需要长久积累和多种营销手段的结合才能达到知名的程度;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政府支持不够,监管缺乏,多重管理限制发展,游客满意度不高。
三、发展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的电商运营模式
公寓酒店业发展电子商务有独特的优势,在合理规避风险前提下有很强的可行性。伊春地区公寓酒店的电子商务业发展可采用以下运营模式。
1.建立独立网站。独立建立网站可以突出公寓酒店的特色,为了便于品牌的打造与推广,面向特定的客户群体进行营销,有利于与其他地区相关行业或同类网站间的合作与交流,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和商誉的创立奠定基础。充分利用网站资源,不仅可以大力发展公寓酒店,而且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发展起着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利用综合型旅游网站。充分利用各地公寓酒店预定平台,利用网络中介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既节省费用又可以保证客源,这样的网站有很多,散客预定量都很大,可以与一些成熟的网站进行合作。
3.利用淘宝网站等交易平台进行促销。网上购物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其在价格上有绝对的优惠。公寓酒店作为一种服务也可以考虑利用这些交易平台进行营销,类似的网站还有天猫、京东商城等。
4.建立会员制度,会员制度是几乎所有网站都在使用的营销方法,公寓酒店也可效仿,为会员提供相关信息和打折等优惠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注册会员时可以采用以房注册方式,这样可以形成不同地区消费者之间家庭宾馆客房资源的免费互换,也即会员可以免费入住,只留少许押金,退房时设施无损坏可返还,条件是相应地免费提供自己所在地的注册房屋的相应使用权,这样彼此都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此外也可以效仿百合网,以非常低廉的注册费(如1元)成为会员,客户不会在意这低廉的注册费,而网站却可以利用这些资金不断改善运营质量,通过大力宣传推广吸引发展潜在客源,培养忠诚度高的客户群,形成良性循环。
四、改进经营策略及管理实践的措施
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创新型经营策略,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注重产品研发,在产品设计和推广方面创新;从优化业务和服务组合出发提升品牌价值,加大客户的依赖度和认同感,提升品牌的内涵和附着力,提高客户忠诚度,抓住VIP客户;优化供应链控制,深化线下公寓酒店的精细管理,需要优秀的运营人才和大量的操作经验,积极开发和管理公寓酒店房源,公寓酒店的装修要注重实用的风格体现实用与舒适的功能;改进网站建设技术,从企业实践角度开发网站建设适用的软件技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建设。建立公寓酒店协会,制定规范的卫生、消防安全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公寓酒店市场。
篇9
【关键词】旅游 DIY 模式
一、旅游DIY的基本情况
旅游DIY全称:Do It Yourself? DIY;中文译为“自己动手做”。DIY代表了一种精神,即自己去做,自己体验,挑战自我,享受其中的快乐。而DIY旅游线路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一条旅行路线,由旅行社协助完成这场旅行。
DIY,这种兴起于欧美、流行于国内的活动逐渐扩散到各个领域,价格比较网旅游频道曾主办过“阳光旅游DIY”互动活动,使得广大市民的旅游梦想有机会得以实现,达到“玩自己的旅游创意,走自己的旅游行程”。现在市面上的旅游产品都是由旅游企业设计推出,其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DIY旅游的目的就是收集广大市民的旅游创意,用游客自己的旅游经验和感觉来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真正做到“自己的行程自己做主。
国内旅游是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在国内推出旅游DIY服务的很少,传统旅游市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DIY是时代所需。 旅游DIY是流行、潮流、新兴旅游的代名词 。 现在旅游很大程度上是80后90后的旅游,他们年轻时尚有活力,他们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对旅游DIY情有独钟。
二、旅游DIY的重要性
旅游DIY私人定制,它的私密性和不可替代性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定制不仅是一种旅游行业的营销模式,更是当今我们在旅游出行上的一个解决方式,也许它不能较大范围的普及,或者说取代旅行社旅行团,它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却可以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不断加强改进,日后成为旅游行业不断散发活力的宣传方式。行业的改善和提高,Ю吹闹惫郾浠就是经理效益,由于定制旅游路线的中高端地位,费用也较高,同时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因此,它是具有可行性的重要的行业发展方向。
三、旅游DIY的创新内容
(一)旅游DIY填补市场空白。在搜索引擎上找旅游DIY,国内第一旅游DIY网站――价格比较网旅游率先推出旅游DIY系统,开创游客自主设计旅游线路的时代,并成为旅游新方式。
(二)旅游DIY倡导把游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护游客的基本权益。比如在我们的项目策划中,可以这样做:新婚夫妇蜜月旅行。打破以往蜜月旅行都是走马观花式。我们将对顾客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策划。为他们设置如大连金石滩海边婚礼重温,以婚礼现场的气氛增进顾客的旅行愉悦感受。安排他们拥抱蹦极,深海潜水,利用较为激烈的户外运动方式来增加顾客想体验的旅行感受。并且在住宿安排上,为这种类型的顾客定制主题酒店,结合个人需求,可体现恋爱到结婚过程,利用多种让形式达到定制的目的。
(三)亮点就是受众群体广泛。让大家都能消费得起这种服务,无论你是任何年龄,什么职业和收入,都同样占有旅游消费群体的一定份额,但由于生活经费的限制,享受私人定制的服务似乎有些困难,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分期付款的方式,以首次百分之七十的付款进行策划,之后按出行的总费用为他们定制出行路线,如在大学生群体中,以大连学生为例,在春夏花期时,为他们定制赏花观海游,同时包括去威海,旅顺口区这样具有历史事件的地方。
(四)让游客体会游览地的文化内涵,人文关怀,体会内在的文化沉淀和魅力。在定制旅游线路游览中,不仅仅是拍照留念,更多的是感受它其中的历史气息。我们的定制理念是基于旅游突显的弊端而开创的面对更多群体,更能加深旅游文化传播,提升旅游人文素养的一项研究项目
四、旅游DIY模式市场需求及前景预测
(一)市场需求我们创建的旅游DIY策划空间,能否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完全认同,是我们创业前期面临的主要商业风险。
对此,我们经过翔实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我们认为:
1、由于当前旅游私人定制策划市场处于初期阶段,许多地区并没有针对性的私人定制产品,因此旅游私人定制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旅游创意策划产业之一,旅游定制策划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旅游地发展的必然之举;
3、现代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为旅游策划产品的展示提供了极佳的运营平台。
针对市场风险,我们也将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不断分析旅游私人定制市场,不断创新,树立市场化运作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创建品牌。
(二)前景预测
1.市场规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旅游消费市场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未来的旅游市场当中,增长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成为新兴的旅游出行方式。
2.行业竞争: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大旅游网站,旅游网站通过对顾客信息的检索,以及用户的出行信息提供,形成自助游的旅游线路。对私人定制策划是强有力的竞争,将在客源和成本上形成竞争。
3.未来市场销售预测:现在传统的旅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很难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因此,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空隙,给私人定制旅游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很大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然后旅游策划师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一个专门的旅游线路。此外,旅游地的新闻资讯、出游常识、景点介绍及交通住宿方面的信息,都为旅游者提供了他们最想要了解的内容。因此未来这一方式将在旅游业大大普及。
旅游DIY是一种将旅行带入到每个人生活中的旅游项目,目前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研究重点偏向于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定制旅行计划,但涵盖群体,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大经济以及社会地位的顾客的出行计划不甚明朗。总之,旅游私人订制商业前景巨大,市场风险存在不稳定性,通过具体的订制计划和旅行活动对旅游行业做一个创新和提升。通过打造创新性的旅游演服务增强旅游吸引力,从而带动旅游者消费。还要不断完善、提升细致专项的服务,实现企业的商业运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旅游;浙江
中国旅游研究院1月10日的《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2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具体而言,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虽然2011年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是旅游经济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的转变,人们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从对旅游企业服务高要求转化到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高要求上去。另一方面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
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
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纷纷建立了旅游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海外网站,增设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亭以及旅游信息触摸查询一体机,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1.2.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旅游网站的建立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从政府到各景区(点)的官方旅游网站,主要以旅游新闻和介绍旅游景区(点)的传统媒体功能为主,旅游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功能单一,缺乏特色和互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相对滞后,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形成网络经营,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自助游、自驾游的需求。
1.2.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理力度差,数据共享程度低。
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在建立自己的旅游信息网时各系统自成体系,各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相同的设计思路,并且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时没有注意整体效果,这不仅导致相互之间信息渠道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不方便信息的查找。此外,在已开发的旅游信息资源中,不注重网站信息的时效性,“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
1.2.3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已经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各种出游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热线等等,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服务等;第三,建立解说引导系统,实现交通、接待的引导,以及环境解说。但是我国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多种语言的电话咨询服务,并根据每个月的特殊盛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更新咨询服务中心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咨询服务中心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美国国家公园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并适时更新数据库,为游客选择出行时间、准备出游装备等提供详实的参考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和公众会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 智慧旅游
2.1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通过“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利用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国家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扩大旅游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行、游、住、食、购、娱”相关产业联动式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神经末梢;采用最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用于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GIS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大脑[5]。
“智慧旅游”借力“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该体系让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完成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2 智慧旅游的推广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信息需求的一项服务,而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两者在服务游客信息需求方面目标一致。但现阶段,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旅游的出现,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弥补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智慧旅游的推广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1)建立了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旅游咨询作用愈加强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
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使旅游公共信息全面性、整合性增强;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旅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实现自动化服务、柔性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三网”为媒介,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全景式、全天候、个性化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智慧型旅游服务,使得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多样性增强,随时随地完成旅游咨询。
2)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建立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自助游比例增加,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同时也是现代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旅游者更偏向于使用这些个性化、超便携性媒介,实现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查询。当4G时代到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目前还未知的超便携终端,其普及程度将非常高,届时,游客通过这些媒介满足旅游公共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大。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终端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网上预约和网上淘宝服务,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旅游景区的智慧化运用,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导游讲解语种、讲解风格、讲解深度等,旅游者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不断地进行信息互动,进而使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创新,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乐于重复消费。
2.3 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智慧旅游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 浙江省智慧旅游开展的情况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为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各地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2011年岁末,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旅游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建设覆盖全省的旅游咨询网络,实现游前咨询顾问、游中实时求助、游后投诉受理,全面提升浙江旅游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浙江正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浙江多个市县正以信息技术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可谓百花争艳。浙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省,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越来越多
在浙江,智慧旅游的推广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2011年,象山县旅游部门提出了“一部手机带你玩转象山”的口号,“I Travels 象山”手机导航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导航软件可在游客的智能手机上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除此之外象山正深入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游客来这里不用再翻地图,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如何坐车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全面获得免费旅游服务。
杭州“智慧旅游”已经初具雏形,近百台旅游信息触摸屏早已在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等地“上岗”。触摸屏可与游客实时互动,比现在提供的静态信息更人性化、个性化。
2011年10月,温州推出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并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发旅游信息查询触摸屏;借助手机终端,和中国联通开发了“乐游游”温州智慧导游软件,和中国电信开发了“温旅通”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便捷性越来越强
舟山、奉化打造的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便捷。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无线城市的建成,将为这些游客和商务人士在普陀区的所有景区,提供更为便捷而且完全免费的上网服务。奉化将实现主要景区、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宽带全覆盖,游客只需带着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
“三网”融合下的智慧旅游,不仅使得游客获取旅游公共信息的便捷性增强,而且也使游客实现旅游的便捷性增强。
慈溪依托旅游商务官网的建设推进,搭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散客提供游程预订、行程定制、在线支付、查询等旅游信息服务。
鄞州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游客招徕政策网络系统,长三角200多家旅行社来鄞游客统计数据实现共享。各旅游景区(点)普遍建立自动检票系统,绝大部分星级饭店推出网上预订系统,中国国旅等旅行社增加网上旅游预订业务。旅游企业推出“旅游百宝堂”等栏目,在网上提供航班、气象、地图等服务信息,逐步实现景区门票、饭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功能。
3.3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在智慧旅游的带动下,浙江省在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传统的导航服务,而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奉化制作了溪口-滕头景区三维可视化虚拟游系统,用手机扫描一下宣传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景点的视频介绍。此外,2012年春节起,奉化又以大佛景区为试点,开通了视频导游。不仅如此,未来几年内,奉化将开发五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游客招徕系统、旅游投诉和评价系统。
鄞州开展“E起旅游”行动,建成首个以“视频导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讯推广平台,在景区(点)介绍的过程中运用二维、三维等科技手段,由区到点进行层层详尽介绍,并以“游”为主线,向吃、住、行、购、娱等方面延伸,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网上服务。象山的手机导航能够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
4 结语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对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效率及满意度非常重要。智慧旅游的加入,不仅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智慧旅游带来的先进的新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基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智慧旅游推广提供的物联基础,以及国家旅游局以推进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目标,未来,国内旅游者在中国大地上实现“智慧旅游”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吴露岚,黄燕玲. 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学报,2011(2).
[2] 李爽,李建中.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J].旅游资源,2010,26(7).
[3] 徐莉.论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
[4] 谷艳艳.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上一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陈景润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