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作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鹿和狼的故事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上个世纪初,在美国西部的一座森林里,人们发现有许许多多的狼正在捕捉可爱的鹿。在人们的心中,狼是凶狠的,应该消灭它;鹿是善良的,应该保护它,让它们更快地繁殖。于是,美国总统下令召集猎人去这座森林里打狼。
森林里的狼纷纷丧生在猎人的枪口之下,几乎被赶尽杀绝。小鹿们欢快地撒开蹄子在森林里无忧无虑地到处游荡,好心的人们看见了,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是,好景不长,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没有凶恶的狼来追逐、捕捉,小鹿们一个个变得膘肥体胖,连跑动都越来越困难。同时,鹿群的数量也在飞快地增加,从原来的几万只猛增到十几万只。它们不仅很快吃光了小草,嚼完了灌木树叶,而且开始啃起了大树的树皮。绿色植被被严重破坏,森林渐渐变得憔悴,日益枯黄。
更为可怕的是一种怪病在鹿群中蔓延开来,一批又一批的小鹿倒了下去,还有一些小鹿由于饥饿难耐也没再起来。现在,这片难觅狼的踪迹的森林里的鹿反而锐减到了几千只,即便如此,它们也一个个饥肠辘辘,重病缠身,在无力地苦苦挣扎着,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
人们这才明白,看似凶恶的狼不单单是鹿的天敌,它还是动物“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保护生态平衡的使者!至此以后,猎人们再也不刻意为难狼了,物竞天择,这座森林逐渐地又恢复了昔日勃勃的生机。
篇2
桂林市乐群小学
三(3)班
李懿泓
我是一只帅气强壮的草原狼。我全身灰色,四肢健壮,耳朵尖尖的,眼睛很大。我的嗅觉灵敏,嘴巴很长,嘴巴里面长着许多锋利的牙齿。
一天晚上,我随着狼群去觅食。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了一只正在树底下睡觉的鹿。我叫了几声,狼都过来了,我们在商量好之后,开始行动了。
我和另外两只狼故意发出声音,把鹿惊醒。过了一会儿,鹿被惊醒了,它看见我和另外两只狼向它扑来,便向前跑去。“嗖”的一声,它前面的草丛中突然跳出一只狼向鹿扑去,可那只鹿往右边一闪跑了。这时,从左右两侧又跳出十几只狼来,鹿被我们团团围住。现在它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喽!我们集体向它扑去。没多久鹿就咽气了。
天明了,鹿也吃完了。我们都趴在地上休息。突然“口平口平”的枪声响了起来,原来是偷猎者放的。我们和他们斗过几次,不是很怕他们。偷猎者看见了我们这个二十一只狼的狼群,想用我们的皮卖钱,于是向我们逼近。
狼群的首领安达立即带着狼群逃跑,我和九只狼负责掩护。偷猎者离我们越来越近,危险越来越大。有一只狼忍不住扑了上去,死死地咬住一个偷猎者的大腿。结果另一个偷猎者拿起一把步枪对准它开了一枪,把它打死了。这下子我们被吓坏了,谁知一个偷猎者拿起一挺机枪,朝我们十个开火……
篇3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讲故事给我听的妈妈――
小雨姐姐,北京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她主持的“爱心满天”节目,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十子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睡前故事》等20多套讲故事光盘,著有《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小雨姐姐的快乐配音课》等图书。
近日,她来南京为父母做讲座,记者专门采访了她。
讲故事不是念故事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每个父母也常给孩子讲故事。但如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
小雨姐姐说,故事是讲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
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首先,自己要把选定的故事读两遍,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关系;然后要体会故事的感情,尽量分析故事的背景、主题、层次、情节和人物,找到故事的部分和人物的语言特征。
儿童故事都带有一定的情绪和基调,父母一定要领会它的内涵。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兔子爸爸(或妈妈)和兔子宝宝比赛谁更爱谁的内容,整个故事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讲述的时候要富有深情,也要有轻松愉快的感觉;《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则是一个好笑的科普故事,集知识味性于一体,讲述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夸张的语气和神态。
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故事改得口语化。比如“一只翩跹的白鸽”,“翩跹”写在书面上很美,但口头讲出来,孩子就很难懂了,可以改成“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的小白鸽”,如果希望孩子学会这个词,那在讲完这个词后,再加上一个口语化的解释,让孩子更能明白。
书面的语言,有时候会用倒装句,比如前面很长一段话,最后结尾处才表明是谁说的。这种句子在讲故事时要调整语序,尤其是对话较多时,一定在前面就要告诉孩子是谁说的。当然,还要配上不同的声调,来区分不同的人物。比如,狐狸和狼在对话,在最开始的时候,父母要交待一下模仿的是谁,之后就可以用特定的声音来代替“某某说”了,让孩子一听到父母模仿的声音就知道是谁在说。狐狸的声音可以拖长腔调,声音更细更靠前些;狼的声音可以加快,粗声粗气些。
不管怎么讲故事,父母一定要投入感情,必要时还加上身体语言,手舞足蹈地讲,您讲得投入了,孩子一定会听得投入。
讲完故事没结束
很多父母讲故事,仅仅满足于给孩子带来欢乐,这其实大大浪费了故事对孩子成长的功效。
讲故事不能只是“我讲你听”,后面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3岁孩子的语言表达已经流畅,父母讲完故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你一句我一句,不用一字不落地复述,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内容和情节表述出来就行。复述故事对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4岁的孩子,可以和他一起表演故事了。我们经常看到生活中有些孩子内向、胆小,不敢当众表演,父母对此总是很着急,想帮助孩子却又无从下手,其实,和孩子一起演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让孩子自己选角色,然后一家人进行分角色讲故事游戏,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个表演也不用拘泥于故事内容,孩子可以放开了演,只要能融入故事,体验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表演乐趣就可以了。如果有机会,可以约亲朋好友来家里,把故事像模像样地表演给大家看,也可以到幼儿园,表演给小朋友看。当孩子得到认可和掌声,孩子的胆子是否会越变越大、越来越敢当众表演了呢?和孩子一起表演的故事,情节要简单,人物少一些,比如《三只小猪》就很适合孩子表演。
改编故事则是对孩子的另一种挑战。德国思想家、文学家歌德小时候,妈妈常给他讲故事,但讲到关键的地方就停下来,让孩子自己猜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发展。到了第二天,在讲故事之前,妈妈先听听歌德自己创作的故事,等他讲完,才会继续讲故事。歌德的想象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方法,这对提高孩子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不妨让他们听完故事后,按想象把故事画出来。这个有一定难度,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画的故事装订成册,看着自己的画作变成一本书,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等孩子长大了,再把画册送给他,这是多好的一份童年回忆啊。
不管怎么做,只要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都是值得提倡的。
选故事的6大误区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讲给孩子听,小雨姐姐以她20年讲故事的经验,总结出选故事的6个误区。
1.不一定获大奖的就是好书,翻译质量很重要。书本身获了国际大奖,但翻译并没有获奖,差的翻译会使作品大打折扣。
父母该怎样分辨呢?小雨姐姐建议大家先读一遍文字,要读出声来,而不是默默地看,这个读的过程就能让父母心中有数。
2.受到推荐的好故事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未必排行榜上推荐的故事书都适合孩子。
3.少给6岁前的孩子选带反语、否定语的故事。中国家长特别爱用否定词“不”,比如,“宝宝,你不要乱动”“宝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等。这种否定式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暗示和情绪。在孩子4岁前,最好少用“不”这个词(安全教育除外)。所以,父母在选故事的时候,如果故事不是培养孩子积极情绪的,而是对调皮孩子进行各种压制和打击的,这种内容的书不要选。
4.故事不一定都是按年龄划分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故事书上有推荐年龄,其实故事有的时候可以不按年龄划分。比如《小王子》,可以讲给3岁的孩子听,也可以讲给6岁的孩子听,中学生、成人都可以看。所以,父母不要完全按照年龄来选。
5.不一定总能找到合适的故事,有时候需要自己改编,甚至创作。
有个孩子,画画很好,但总被老师批评,这个孩子就不爱画画了。孩子的爸爸求助小雨姐姐。小雨姐姐叫了几个大孩子,到这个朋友家,和他的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龙游戏。每人讲一句故事,然后在纸上画画。孩子开始不愿意参与,只坐在旁边看。当轮到他爸爸时,孩子看着爸爸的画突然说:“爸爸,你画得不对,虫子不是这样的。”然后他主动帮爸爸改画。后来,他就慢慢参与到绘画当中了。
小雨姐姐就用这种创编的故事,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一次心理治疗。后来孩子又重新拿起了画笔,还在学校办了个人小画展。
6.颜色过于鲜艳的图画书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会过度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伤害眼睛,容易使孩子产生疲劳感。
最后,小雨姐姐和记者分享了一个她教孩子爱上写作文的故事。她的儿子有一段时间抗拒写作文,她非常着急。她知道儿子爱看篮球比赛,就帮儿子订了篮球杂志,有时间就和儿子一起看杂志,讲篮球明星的故事。有一次,她带儿子现场观看了CBA比赛,并带儿子找到明星签名。回到家,看着儿子的兴奋劲,她跟儿子说,你有了这个经历,为什么不写写篮球故事呢。因为有了以前听妈妈讲故事的积淀,儿子很快就写出了系列故事,并且在杂志上连载了。后来,学校还专为这件事表扬了儿子,让他给全校同学讲一讲写作文、向杂志投稿的心得体会。自此,孩子就爱上了作文。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云朵热气球
J 妙妙猫
每个太阳初升的清晨,长颈鹿乐乐都会小心翼翼地牵着小兔豆豆的手,一起坐在森林的小树桩上看日出。小兔豆豆个头儿小,长颈鹿乐乐脖子长,当第一缕金灿灿的阳光洒到森林时,长颈鹿乐乐准会张开大嘴,兴奋地向豆豆讲起远方云端的美景。
“瞧,远方的那朵白云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极了一块软绵绵的橘子味水果糖……”豆豆竖起毛茸茸的耳朵认真地听着,他觉得乐乐每天的描述都不一样,都那么美。
可豆豆的内心是多么渴望也能像乐乐一样高啊。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和乐乐肩并肩分享远方的日出美景了。而他也不用努力地踮起脚尖,拉住乐乐的手,在小脑袋里努力想象着好朋友讲给自己的画面。
森林里的“小灵通”绿蟋蟀猜出了豆豆的心思。他告诉豆豆,如果能在日出之前在森林西南角的山坡上找到一棵藏着一朵白云的老榆树,长高的愿望就会成真。
这一天,豆豆特意起了个大早儿,一蹦一跳地出发了。他一步也不敢停歇,生怕晚一步,云朵就会消失。
豆豆终于赶到了老榆树下,他抬头望着老榆树数也数不清的叶子,大声喊了一句:“老榆树爷爷,您有没有看到过一朵洁白的云呢?”老榆树听清了豆豆的话,在一阵微风中晃了晃自己的粗树干,“嗖”地一声,一朵亮晶晶的白云从树叶中飘了出来。
“亲爱的白云,你能让我变得和长颈鹿乐乐一样高吗?”豆豆惊喜极了。
白云摇了摇身子,从云朵里慢慢垂下一个紫色的小竹篮,飘到了小兔豆豆的面前。紫色的小竹篮轻轻一动,将豆豆从地面托向了晴空。
“我坐上云朵热气球了。”豆豆兴奋地挥舞着双手。在云朵热气球上,豆豆眼睛睁得大大的,他看到了一轮圆滚滚的太阳从山脚爬上了云层,云层在太阳光的包裹下就像长颈鹿乐乐说的一样闪闪发亮。云朵热气球越飞越高,温暖的阳光紧紧包围着豆豆。
“我要把我看到的景象都讲给乐乐听。亲爱的白云,请你将我带到好朋友乐乐身边吧。”在豆豆的指挥下,云朵热气球又飘到了熟悉的小树桩前,长颈鹿乐乐早早就等在了那里。看到从紫色小竹篮里跨出来的豆豆,乐乐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瞧,乐乐,我可以变得和你一样高了。在云朵热气球上,我能看到许多神奇的景色呢。”豆豆的小脸上挂满了笑容。
“是吗?那是不是不需要我将每天的日出讲给你听了?”乐乐的眼睛划过一丝失落。
豆豆一听着急地跳了起来:“不是的,我是想长得高高的,这样就可以和你一起并肩看日出了啊。”
“可豆豆每天能听我描述变幻的风景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了。”长颈鹿乐乐垂下了头,轻轻地说。
豆豆一下子明白了好朋友的心意,他走到乐乐身边,牵起乐乐的手说:“我不需要云朵热气球了,因为最重要的还是你能陪我一起看日出。”
篇4
最初,是从一个叫“草草天涯”的博客上获知“柳田国男”大名的:追根溯源的大师,拨开信口开河的迷雾,将鬼怪打回原形,寻找民俗传说的源头——终于读到柳田名作《远野物语 日本昔话》,而译者吴菲恰恰就是“草草天涯”博主,从多年前漫谈花鸟,到今天书的出版,真是有志者事竞成啊!
之前,以为“远野”泛指“遥远的原野”,一打开书,原来是地理名词,还附有地图:“远野乡位于今陆中上闭伊郡西部,是一片群山环绕的平地。”《远野物语》记录的就是这一方水土孕育的传说,它是简洁、清丽的,有几则也披上知恩图报的说教,更多勾勒出戏剧化的一幕幕,留下悠远回声。如三十二则:猎人为追逐一只白鹿,困在山谷一千个晚上,千晚岳由此得名。白鹿逃到另一座山,山名片羽山。白鹿死去的地方被称为死助。不由想起《越绝书》中“南山之鹿……神不可得”,先民狩猎而得灵感,中外皆同。试想1909年的柳田国男,出于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好奇,深入探究他的“吾国吾民”,不仅记录了一个逐渐消失的农业社会,还在狂热的社会浪潮中追寻乡土文化与民众心理的渊源。百年尘埃落定,惟有传说还在流传;由经种花草、养鹦鹉、欣赏鹤与牵牛花之屏风的译者,以天性相近的笔调,望着庭院中的四季花时,翻译成“有爱”的中文版,实在是读者的乐事——你从字里行间不仅能读到负责的考据,还能读到她对山川河流、四时变化的理解,宛如从深林到旷野巡回的风。
如果说《远野物语》还带着文人雅气,那么26年后的《日本昔话》更接近“民间传说故事”:反复出现的“山姥”,后来在黑泽明电影中被赋予命运女神的姿态;《甜瓜大事件》恐怕是小说电影《阴阳师》的最初形态吧;力士系列很机智,深受相扑文化浸染;因岛国没有老虎等猛兽,蛇、狐狸等大小妖怪大出风头,行事法则与我国的妖怪们迥异,反映出不同的传统社会风貌,如对佛教的倚重、重商精神(《稻草富豪》堪称“一个回形针换别墅”的先声),还有对生而为人的幽默反思:《山父的醒悟》中,能解读人类所思所想的山父抱怨着“人这东西有时竟会做不曾想过的事,太可怕了”逃回山里。冈本归一为《日本昔话》初版所作的插图又风趣生动,让人想起儿时钟爱的《吹牛大王历险记》。
《远野物语》与《日本昔话》刻录下农耕社会的形态:从远古神话到有确切方位的传说,接着细化为发家致富、娶妻生子的理想和怪谈,最后则是邻里笑话了。全书固然以惩恶扬善为最终目的,也有无关善恶的滑稽剪影,读着读着,眼前不时浮现那个还未被近现代化改造过的日本乡野,僧侣与天狗漫步其间、深藏爱与怨的山川。此外,先民依据相似的稻作文化而催生的同类故事,如老爷爷老奶奶聊起“比虎狼还可怕的,要数旧屋漏雨”,一传十,十传百,野兽们还以为“旧屋漏雨”是个可怕的妖怪,和我国《咕咚来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两个瘤子》中天狗具有切下或黏上瘤子的法术,与咱们的济公护助弱小、惩治恶霸的才能一样啊,真是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篇5
在心灵的最深处,最亮的是书籍,因为,书香会把人带到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仙境……
——题记
一岁,我喜欢任何书;
三岁,我喜欢看画册;
五岁,我喜欢故事书;
七岁,我喜欢亲子游戏书;
九岁,我喜欢摄影作品集;
十一岁,我喜欢作文书;
今天的十二岁的我,不是回到了原点,而是了解了书籍…。.我喜欢任何书……
喜欢浸泡在书籍里,忘记时间的感觉;喜欢在书香里飘起来的感觉;喜欢把自己融化进书里的痴迷感觉;喜欢看书时身临其境的感觉……
常言道,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我在这读书的十二个年华,真正的理解到了读书的涵义……
读书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奇妙的四维空间,那里有仰天长啸的白狼,有孤独忧郁的银狐,有矫捷冷酷的天猫,有百年不败的昙花,有来去无踪的仙灵……
在接触书的同时,我也聆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让人回归心灵的自然,放松疲倦的神经,巡回生命的激情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出自凯西·安德森笔下的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的心中……
亲密熊弟(THE STORY OF BRUTUS)是一个通往自然心灵的桥段,
凯西·安德森说,人类只有净化心灵,敞开心扉,才能真正与动物成为好朋友。我想,一个自然学家能说,能做,为什么我们不能?我看了这本书,能想象在荒野山林自由呼吸的酣畅,能感受那种时间万物生而平等的理性,能体验或强壮、或轻盈、或优雅、或敏捷的万物生灵野性之美……
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主持人凯西·安德森在野生动物保护所发现了一只刚满月的灰熊熊崽,给他取名叫“布鲁特斯”。 由于保护区内动物太多,空间有限,布鲁特斯要么会被关进动物园,要么会被实施安乐死。安德森收养了这只可爱的熊宝宝,从此与熊为伴,和它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为了让布鲁特斯和其他相同命运的灰熊今后能够“像野生灰熊一样成长”,安德森建立了蒙大拿州灰熊庇护所。在一起时,安德森和布鲁特斯或比赛摔跤,或嬉戏打闹,一起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公众保护灰熊。
《亲密熊弟》描写了凯西·安德森与大熊布鲁特斯之间的亲密友谊,也讲述了安德森荒野中风餐露宿,和美洲狮生死搏斗,与响尾蛇面对面,跟大灰熊生死对峙,亲密接触,遭群狼疯狂围攻等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激情;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的故事,他殚精竭虑,只为了让北美的灰熊、让所有野生动物能在自然栖息她自由生活。
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安德森对布鲁特斯这只迷人大熊的无比喜爱之情;可爱的大熊布鲁特斯把灰熊的憨样儿、乖巧、灵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无所畏惧的野生动物保护者,一本令人走开眼界的神奇之书。
篇6
[关键词]动画片; 亦真亦幻; 夸张艺术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对我省动漫产业发展与创新思路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3112)。
动画片1831年在法国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的发明制作下问世,在近三百年的发展史中,其表演艺术显现出日趋旺盛的发展历程,带给人类超自身表演极限、超自然发展规律的浪漫主义基调的亦真亦幻的美。
动画片的美从何而来?千种理由万种理由中最应该认可的理由是夸张艺术手法的运用。没有夸张艺术手法的运用,动画片的内容就不会神奇、角色就不会脱俗、情节就不会有张力、叙事就不会有创意,动画片的艺术魅力也就不会在亦真亦幻中展现。
动画可分为诸多形式,如依据视觉形式可区分为平面的或立体的动画;依据叙事形式可分为文学性的或戏剧性的纪实性的抽象性的动画;依据传播形式可分为影院动画或电视动画实验动画广告动画;依据演映时间可分为长片动画、短片动画、微型动画;依据体裁可分为独体动画或系列动画;依据艺术形式可分为油画动画或水彩动画国画动画素描动画等。无论何种形式的动画片,必定有夸张手法的妙用。
一、故事内容夸张
动画片的故事内容或事件内容大都是夸张的,带给人对故事内容审美的更多个角度,更宽泛的时空、更百味杂陈的意境品味,通过故事的夸张,将更鲜明透彻地放大了的真善美展现给观众。
以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内容为例。这一动画片绵绵530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羊和狼两大族群斗智斗勇,羊聪明智慧,羊群中的代表慢羊羊是发明家,懒羊羊大智若愚具有超能力,沸羊羊力大无比,美羊羊漂亮伶俐跑得快。狼总围绕着怎样把羊吃掉而制造阴谋,但狼的阴谋总会被羊识破,狼没有吃掉羊,反倒总落败下风。狼群中的代表是灰太狼和红太狼夫妇。雄性灰太狼聪明、奸猾、搞笑、倒霉,雌性的红太狼刁蛮、耍泼、总给灰太狼出馊点子让他抓羊。他们有个小狼崽叫灰灰,灰灰因为幼小,狼性不强,甚至于和“羊哥哥”做朋友,有时会得到羊的怜悯,有时会充当羊和狼之间联系的桥梁。
这部动画片的故事主线是羊和狼之间的争斗。故事的内容是真实的,羊和狼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冤家,狼要吃羊的秉性永远都不会变。但内容却是夸张的,夸张到羊可以到狼的家里作客,在狼窝里与狼斗,夸张到羊和狼可到蜗牛体内争斗,虽然这样的夸张与动画片的故事常常取材于童话故故事、童话的特质即将角色拟人化而不足为奇,但拟人化到有悖常理则见动画片故事内容极力夸张之特点,这一特点也正是动画片能够亦真亦幻地实现其艺术魅力之特质。动画片的夸张有“度”的限制,这个“度”是故事中最本质的东西,聚焦于羊和狼的秉性即:羊不会吃狼,狼不会不想吃羊;羊需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狼,狼总要算计羊。将羊夸张地放到狼窝中与狼斗,却总会令狼失败,更加说明聪明和智慧的无穷力量,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的真理。
动画片故事内容的夸张还体现为对童话和神话题材内容的选择。童话性和神话性将动画片与满足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满足人们追求童真童趣的心理联系起来,让观众得到审美体验和满足。如动画片《白雪公主》是一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美丽善良,特别有爱心,她和七个小矮人做朋友,同森林里的小动物做朋友,小鹿、小鸟、小乌龟、小松鼠、小猴子、小浣熊都是她的好朋友。一天,七个小矮人外出了,白雪公主想把自己和他们的住处来一番大扫除,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在动画片《白雪公主》中,所有的小动物都拟人化了,形象各个率真单纯,顽皮俊俏。这种夸张源于童话题材的必然,也源于创作者对夸张手法可更好的表现故事内容的主观认同和有效使用。
二、角色形象夸张
动画片角色形象的夸张可追溯自1906年美国动画电影《滑稽脸的幽默相》,这部动画片以对角色的滑稽夸张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好评。随之,以夸张、变形为造型理念的动画角色纷呈出现,及至成为动画片中必见的造型,也即动画片通过角色形象的夸张和变形变得更可爱,更具形象自身的本色,更吸引观众的眼球,也就更有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以对反面动物角色形象的夸张为例。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常常是狼、蛇、蝎子、狮子、鳄鱼、鲨鱼等相貌丑陋和性格凶残的食肉动物,将之作为反面形象容易被观众认可,尤其易被幼儿所辨识。为了使反面形象更鲜活,动画片创作者的夸张手法多多,试举两方面例证:一是通过对身体比例的不正常设计来夸张。如凸显它们蚕食生灵的血盆大口、猎食动物的凶狠目光、践踏生命的残忍利爪。在《冰河世纪》中剑牙虎索托形象的夸张就是这样,它有着过于强壮的笨拙的外形、獠牙外露、满嘴尖牙利齿和一双残暴的爪子,一副令人恐怖的样子,令观众眼睛一瞥就知道这样的形象绝不会是善类;二是通过性格品质来夸张,将阴险狡诈、贪婪狐疑、投机取巧、自私自利、愚蠢懒惰等丑陋的品质夸张的集中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憎恶的动物身上,让观赏者产生“憎恶及恶”的情感,将这些丑陋的品质解释和暴露得更鲜明,让观赏者对丑恶的形象和品质感受得更深刻,对其危害性认识得更清楚,使得动画片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如狐狸的个性有狡猾的一面,所以,在《列那狐的故事》《狐假虎威》等动画中,对狐狸的狡猾形象极尽夸张,让观众感受到狡猾的算计者最终只会落得个“聪明反被”的下场,做人做事应朴实讲诚信。猪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懒散愚笨,动画《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性格特点上塑造和夸张的。猪八戒在取经的路上好吃懒做,好色贪财,虽然在危难之际会保护师傅唐僧,但同猴哥忠心耿耿、耿正不阿、敢于同一切魑魅魍魉作斗争的品格有着很大的差距。
当然,动画片夸张动物形象不仅夸张其反面形象,也夸张其正面形象。如猫和狗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羊在现实生活中性情温柔,所以猫、狗、羊的形象都会是正面形象,用夸张的手法塑造这些形象,使其美好品质拟人化和扩大化,会让观赏者通过这些形象更清晰地感受到真、善、美的高尚和力量。
同理,动画片形象的夸张手法也一样运用到人物形象的表演和塑造上。如通过动画对一些优秀的小品进行艺术回放和再创造,动画中赵本山、宋丹丹、黄宏、巩汉林、郭达、蔡明等很多小品演员的形象都是神似而型不是,通过对这些名小品演员的形象在其表演的名小品中的夸张,让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幽默智慧和与众不同,增添小品的喜剧特色和艺术效果。
三、叙事风格夸张
动画片夸张的叙事风格体现为“源于生活,不同于生活”,源于生活是绝对的,不同于生活是相对的,夸张手法的运用,将动画片表现得亦真亦幻、神奇曼妙,美可极致到美轮美奂,丑可极致到无丑可敌。动画片夸张的叙事风格还体现在“画出来的艺术”,画出来的艺术中对真、善、美的感悟是经过人的主观构思和表现的,那么,夸张手法的运用与通过人这个有生命的活体来表现的形象是不同的,因为通过人的表现受到人的自然能力和人生存环境中一切客观真实的制约,而画出来的艺术可以信马由缰地任凭创作者自由的想象和设计。
以动画片对叙事时空的夸张来说明。 不脱离现实是电影叙事时空中演绎故事的依据,通过对现实的或相对现实的故事的演绎,带给人们对现实中真、善、美的感悟。而动画片则可以以假定的故事的演绎带给人们对现实中真、善、美的感悟。电影的时空中真实是基准,不真实的时空会加以戏说两字作为说明,或通过神话、穿越的题材来说明。但在动画片时空里的真实,是道理上的真实,理想层面的真实,时空的不完全真实或为只限于某些真实。再具体点说,影片中的叙事风格需要在合理的基础和范围内,符合情理地对人物形象予以夸张的表演,用以增加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影片的夸张不能变形,即不能夸张到脱离现实。在动画中的夸张是可以变形的,它的变形是指对于形在现实中比例的改变和再塑,是典型的艺术加工和再造。甚至于夸张的叙事风格是动画的指代符号,没有夸张元素,动画将失去其应有的艺术魅力。
动画片同电影一样,会采用蒙太奇手段,但其叙事的时空表现方式将画面内部的活动、移动表现于一个画面中,通过绘制图像来完成,所以,动画片中从角色到道具都是主观臆想的没有生命的,但是在动画的演示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表现并不受现实的本来面目所束缚,而是由创作者自由的夸张的塑造和表现的。
四、对客观规律的夸张
在人类的意识中,客观规律即等于真理。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必须受到尊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在动画片中颠覆了人类的认知,即客观规律可以夸张,且既不但夸张,还可夸张到自由的想象和创造。这里所要表明的意思并不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和真理观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动画片是“画”动的艺术,是经由创作者的创造,将原本不具生命的“画”像获得生命一样动起来。既然动画是没有生命的,当然不用遵循有生命的人所遵守的客观规律的去夸张。但是,动画片对客观规律的夸张是由有生命的人所操纵的,因此,无论怎样的夸张客观规律,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的审美取向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基于这种本质的夸张,实现了更富有新意、更富有创造性、更富有启发性、更富有感染性和实效性的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赞赏和感动。
仍以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对客观规律的夸张为例。在一个植树节,羊羊们开始植树。突然,懒羊羊发现了一颗闪光的发出神秘的七彩光线的种子。到实验室用仪器扫描发现这是一颗未知的物质。羊羊们种下这颗种子。一天晚上,喜羊羊在这颗种子种下的地方朗读自己的作文时,这颗种子居然“听”得发出了七彩芽儿,七彩芽儿飞快地变成大树,大树在一个夜晚竟然开口对羊羊们说话:“我可以实现你们的愿望,说吧,你们想要什么?”暖羊羊立刻说:“我希望青青草原更加美好!”随即,身边的草原变得草绿花香,羊羊们高兴得又喊又叫,又蹦又跳。在这样一段故事中,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夸张就有三处:种子能“听”出芽;大树能说话;大树能让草变绿花变香。这样的夸张虽然不在人们意识的情理之中,但这样的夸张却令观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快乐,这些快乐如:植树是美好的,种子是美好的,辛勤劳动就会有美好的收获,美好的愿望只要能够敢于想象就可能实现,等等。
[参考文献]
[1] 罗爱华.夸张艺术的魅力[J].现代交际,1994(03).
[2] 吴菲.夸张的艺术变形[J].文化艺术,2007(05).
篇7
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对话式”语文教学首先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这时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习惯于被动地聆听、接受。然而随着时代、社会、教材的变革,教师与学生之间应颠覆传统的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代之以“主人”与“主人”的平等关系。师生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较有发言欲、表现欲,一堂灌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磨灭发言欲,到了初二、初三就没有学生愿意发表意见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如果有的学生去过百草园、三味书屋,他们非常愿意将他们所见所闻与大家一同分享。把话语权给他们,他们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文中鲁迅的介绍,学生以自身的眼光、童心去注视那个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不仅会使课文更宜于理解,学生还会自主地用探寻的目光去寻找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乐园。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话在教,他们将经历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导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变,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例如: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我利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的有利时机,先播放“神五”升空的瞬间境头,接着让学生就“神五知多少”这个话题略作畅谈,进而指出“神五”的成功发射反映了我国在国防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我国探究宇宙奥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教师继续讲道:“我们今天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巨大成果,但你们知道宇宙里究竟有些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抛出各自心中的答案,提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研读课文,探究科学奥妙。
二、对话型教案与教学流程设计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真正实现,需要让教材成为与教师、学生平等的特殊对话者。所谓平等,指这三者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特殊,指“对话关系无疑绝不等同于实际对话之间的关系,它要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两个表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相距很远,互不知道,但只要从含义上加以对比,便会显示对话关系,条件使它们之间只需存在着某种含义上的相通之处(哪怕主题、视点等部分地相通)”。从这个层面上看,作者写作文本、读者解读文本,其根本目的都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探寻、解读和超越,都在追求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启示意义。
1.教案准备要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能引起学生与教材主动对话的兴趣和意愿。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 文本之间。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机能,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发展阶段,选择恰当的课本问题,进行合理编排,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8
在当今社会,人际沟通和交往日益频繁,口语交际应用越来越广泛。小学生虽然还没有踏入社会,但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交往。学习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踏入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实现互动,双向交流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是双方的互动行为,是一个互听互说的双向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升华为一种“与人相处”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让学生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听故事,讲故事,续编故事,听童话,演童话之类的教学内容。如:上完《狼和鹿的故事》后,让学生续编故事;上完《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学生上台演说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动植物,呼吁人类保护它们。
二、激活课堂,变换形式
1.依据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现在的教材都安排有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每次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还精心设计提示和问题,体现了每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明确提出了训练的内容及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用好、用活教材。要紧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画,只有观察有序,讲述才会有条有理,清楚明白。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看说结合,听话结合,演说结合,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
2.设计教学问题善于读说结合,利于口语交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口语交际内容,采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训练方式,自由开放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意见或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表达出来,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口语交际训练机会。例如一下这些训练形式:
模拟表演。对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人物对话比较多,人物个性比较鲜明的课文,可以利用小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表演课文戏。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组扮演“剧中人”,模拟课文内容表演。通过表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多方面的交际能力。
续编、续演课文故事。有的课文故事情节比较曲折,课文结束后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跳水》等课文。对于这类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续编故事情节或续演故事。上完《跳水》一课,可创设这么一个情境:小孩被救上来后,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水手们、船长又怎么说?怎么做?这样的表演,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巧设辩论。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假设将来地球上的资源全部枯竭,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去住”这个问题。把学生分成两组,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激烈辩论。正方说需要移居,反方说不需要移居,双方都能从课文内容出发,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融进自己的理解,滔滔不绝,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辩论这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敢于据理力争,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反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争论的过程也是语言运用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
学做导游。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游记、写景的课文。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我们可让学生扮演“小导游”这一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时,“游客”如有不明之处,可随时向“导游”询问,要求“导游”要有耐心、有礼貌地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学生为了能准确介绍景物特点,就会想方设法把课文中一些词句记下来。通过这种情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积累好词好句,而且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作文教学,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搜集素材的习惯。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学生构思好了,列出提纲,打好腹稿,先让学生说一说,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文章写完以后的讲评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让学生听、评别人的文章,听别人的意见,说自己的想法观点。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听说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三、创设情境,重视实践
篇9
一、概念
请假条在人们日常的社会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是经常的,广泛的。请假条似乎是最简单的条据,似乎人人都会写。其实不然,这里面颇有讲究。清代诗人袁枚曾以讥讽的口吻对写东西抓不住要领的人进行嘲讽,说:“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这话说的是一则古代的笑话。从前有位秀才急着等钱用,要卖掉一头驴子。但卖驴是“大事”,不但要求买卖双方在场,还要请人作证。价钱谈妥后,买者要求写个字据。这是简单的契约,只要写清谁的驴,卖给谁,加上点“空口无凭,立此为据”之类的话,买方、卖方、证人三者签上字,署上年、月、日就行了。谁知秀才磨墨展纸,挥笔即书,连写了三页纸,仍然没完没了地写下去。买者等急了,问:“您写完了吗?”秀才摇摇头,说:“早哩,早哩,我连那个驴字还没写到哩。”买者和证人都等得不耐烦,便悄悄溜走了,秀才的驴最终没卖出去。这个秀才之所以受讥笑,除了“呆”外,恐怕是真的不会写条据。
生活中,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班或上课,不能按时参加某项活动,必须事前向有关单位或有关部门负责人写一个书面说明,这就是请假条。请假条要说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假时间。请假的理由必须充分并符合有关的规章制度。有些请假条须经过有关负责人批准才能生效,假期结束应向有关部门销假。请假条一般由自己写,但也可由他人。请假条不需收回。
二、格式
请假条的格式与写信相似,第一行中间写上“请假条”,下面顶格写上对方称呼,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多长时间的假,常用习惯语有“请予准假”“特此请假”“此致”“敬礼”等,最后署名并写上日期。这里特别要强调: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三、注意事项
1.内容要简单、明确,只要写明事实,不用讲道理;不能用语含糊,标点符号不当;字迹要端正,清楚,不要涂涂改改,最好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2.请假条如果用语含糊,标点不当,就会产生歧义,那么就会成为没有效应的纸条了,有的还可能误事。因此,写请假条行文要力求准确,没有歧义,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出差错。
3.请假条的格式,有五点内容是必须要具备的,即:写给谁,请假事由,请假天数,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请假条也可先写请假事由,再写称呼的。请假时如本人不能亲自书写时,也可由他人。
【范文示例一】
请假条
周老师:
我明天去第一人民医院复查肝炎病情,不能到校上课,请准假一天。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刘琦
2008年3月5日
【范文示例二】
请假条
王老师:
我妈妈因急病住院,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妈妈需人照料,我不能到校上课,请准假两天。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李云辉
2008年3月13日
【范文示例三】
请假条
王老师:
我邻居李云辉因他母亲急病住院,需人照料,特地托我代为请假,请予准假两天。
此致
敬礼
小辉邻居:陈 浩
2008年3月13日
【一技】
自然界是一个有声的世界。蜂鸣蝶呓,莺歌燕语,虎啸猿啼,风唱雨泣,无限美妙由此而生。作文中,如何让这万籁之声跃然纸上,使你的文章声情并茂,魅力十足呢?
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巧模拟,惟妙惟肖
奔腾跳跃的黄河流水,它川流不息地流入文本,一声“溅溅”,让汹涌澎湃的湍流之声跃然纸上。写作中,若要让作文富有声色,我们就要善于聆听,善于模拟,还要善于积累拟声词。下面我们来读一首童谣《万籁歌》:
猿猴啼,老虎啸,唧唧喳喳麻雀叫。
狮子吼,灰狼嗥,咩咩咩咩羊在笑。
小狗汪,老猫喵,咯咯咯叫鸡报晓。
小鸭嘎,青蛙呱,小牛哞哞在唤妈。
乌鸦哇,喜鹊喳,蜜蜂嗡嗡在采花。
雷轰隆,风沙沙,滴答滴答雨在下。
鸽子咕咕,啄木鸟笃笃,杜鹃声声叫布谷。
北风呼呼,落雪簌簌,马鸣嘶嘶满山路。
当当锣声,咚咚响鼓,噼里啪啦放爆竹。
童谣中的每一句都描写了一种动物或物体之声,它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若把这些声响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你的作文描写中,它会让你的文章增添魅力。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妙比喻,生动形象
诗句中把“嘈嘈切切”的琵琶之声比作“大珠小珠”的坠落玉盘之声,这弦声可谓是美妙绝伦。苏轼也善于运用比喻摹写声响:“千杖敲锵羯鼓催”,他以千杖急剧地敲打羯鼓而发出的响亮之声来比喻急骤的暴雨声,这可比一味地说雨如何之大、来势如何之猛要具体形象得多。在现代文中,也有不少运用比喻描写声响的,如简桢在《夏之绝句》中写蝉声:“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句中将突然爆发的蝉鸣比作是“四面楚歌、鸣金击鼓”,形象地写出了蝉声的骤发之突兀与音响之洪亮,给人感觉深刻。
三、“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谐音,意趣盎然
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农谚“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来说明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物候现象安排农事,这一引用不但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大自然的语言”,而且给文章增添意趣,这样使内容显得活泼明快起来。关于赋予布谷鸟谐音的故事,民间还流传很多:布谷鸟有许多种,有一种从早春就开始叫了,在门前的大椿树上,对着田间的豌豆苗,期待声声地叫着“挂果,挂果”,撩起了人们一种想吃豆角的食欲。豌豆成熟了,另一种布谷鸟就来了,它的叫声是“豌豆掰果,豌豆掰果”,老百姓把它的叫声说成是“豌豆掰果,爹爹烧火,割麦插禾,收成归婆。”这一民间的谐音传说给我们小时候增添了不少情趣,它让我们至今都难以忘怀。
四、“海边暮霭色,野鸭声微白”――用通感,声态可触
篇10
【关键词】 环境教育的素材 渗透环境教育 拓宽环境教育空间 对话
一、挖掘本学科环境教育的素材
由于语文科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显性和隐性的,显性的比较容易找,隐性的则需要教师认真的分析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
九年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一册共有二十七篇课文、八单元,其中第一、二、五单元中编入了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课文,共九篇课文,占全册课文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些课文中环境教育显性教材的有《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鹿和狼的故事》《宇宙生命之谜》其它五篇均为隐性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索溪峪的‘野’》这几篇描写美丽景色的课文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知识结合点,着重培养学生热爱优美的环境,是他们在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懂得这么美好的环境要靠人们的爱护和创造。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渗透环境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我们要根据各课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教育,有许多环境的公害能够铲除,失去的美有些可以寻回,但如果毫无节制的破坏地球资源,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我们人类将无家可归,因为除了地球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居住的地方。
可见,人类的家园是靠我们去精心的呵护与创造的。如果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留给子孙的将是“石头林”,为了给子孙留下碧水蓝天,一方净土,让我们都来保护环境吧!此时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心灵深处埋藏下热爱环境保护地球的种子。
三、注重横向联系,拓宽环境教育空间
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与周围环境相接触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从而尽早唤醒他们的环境意识。因此,要把课内的教育向课外延伸。作文指导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要特别重视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指导写一处景物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使学生在习作时学习到考察某地地理环境的方法。要求:在图上准确填上途经的各种建筑物名、甬路名,找出水源的位置与走向,讨论建筑物的风格、年代、建筑材料,然后再让学生有条理的有重点地写下来,突出某一景物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校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写作训练的好办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好途径。
小学的环境教育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因人施教。应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逐步渗透。一个有觉悟的、成熟的公民是逐步形成的,决不可企望十几岁的孩子一下成为环境专家。几年来,由于我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构建了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提高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懂得了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而,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环境。夏季,校园里百花盛开,却看不到一枝花被折,在操场上看不到杂物、纸屑。
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小学中高年级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因为这是一次让学生与先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教材所叙述的内容中初步领会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者们的聪明智慧,虽然学生的领会深浅不一,但都能注入个人成熟或不成熟的见解,包括困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包括:⑴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⑵受到情感熏陶;⑶获得思想启迪;⑷享受审美情趣;⑸体验作者的生活。
四、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会。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缺泛沟通合作,学生表现在对话上仅仅是个体的片言碎语,一种形势上的热热闹闹,学生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
五、知识碰撞,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