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篇1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    爱国电影有许多,可这次我只给你们说一个,它的名字就是--《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因为阿多丸号上载有中国的国宝,中国的爱国人士就在阿多丸号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就是为了夺回国宝。

   整个电影就是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爱国电影,还是一部搞笑电影,潘长江把鬼子“罗圈腿”演得活灵活现的,记忆最深刻,只要他一出场,搞笑就无处不在,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潘长江看见鬼子的飞机过来了,吓得掉头窜进营帐里,谁知,飞机飞过的时候,勾住营帐的绳子,潘长江抓着营帐的主杆,随着飞机飞到了日本,营帐在后面挂着,好像滑翔伞一样飞着,当美军战斗机实施空中拦截的时候,美军飞行员被潘长江给自己招手的一幕吓呆了。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有:足智多谋的抗日民兵——郭达、日本独眼军官——张晓宁、罗圈腿——潘长江……等等。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了解历史,勿忘国耻,好好学习,要发奋图强,做一名有骨气的中国人。

   爱国主义的电影观后感2

   暑假期间,我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这部影片中的人物都很聪明,日本军总以为很聪明能够打败八路军,却总是聪明反被,被八路军打得落花流水。

   还没有挖地道时,日本军来攻打这里,人们都躲到井旁边的密道里,日本军就把没有一个人的村子扫荡了一遍。八路军和乡亲们开始挖每家每户都连接的,四通八达的地道,利用这地道总是打胜仗。

   我认为,有了困难,不仅要团结一心,还要动脑子想办法,这样才能解决难题。影片中的乡亲们不仅团结在了一起,还共同挖地道,使得日本军在明处,我军在暗处,总是让日本军摸不着头脑的吃败仗,真的好过瘾!

   所以大家一起动脑想办法,打了胜仗,胜利也是大家的!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这种精神,大家一起解决困难,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

   成功是快乐的,也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影片中第一场仗我军是失败的,虽然人都活着,但房子被毁了,所以大家吸取教训,集体的智慧想出了利用地道来打胜仗的办法。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失败,可能就没最后的胜利。既然我军在失败时都没有灰心丧气,那么我遇到了小的困难,失败了,又能怎样呢?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只有嘴上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遇到困难要知难而进”光说不做可不行,要有实际行动才能证明自己不是只会喊空口号的人。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认为这里面的所有的胜仗,都是靠大家团结一心才得来的,人多力量大!如果有人在第一场败仗时灰心了,而大家都没有灰心,那个人的情绪也会变动。所有,一切的困难都要靠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爱国主义的电影观后感3

   这个寒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一本就是《铁道游击队》。

   这本书讲的是1938年”黑煤们“组成了”铁道游击队“去日本抗战的故事。让我给你讲讲吧!

篇2

鸡毛信观后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抗日影片爱国主义影片,片名叫《鸡毛信》。《鸡毛信》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去送鸡毛信(我现在才知道信上插鸡毛事什么意思,是这封信很重要的意思),但是他遇见了日本鬼子,他把鸡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后面,他被日本鬼子捉了,他要逃出去,但是又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让他带路带到另一个村子,然后海娃把日本鬼子带到了陷阱里,他把信交给了张连长,海娃受了伤,也因为累、饿所以晕倒了,因为海娃的信送的及时,张连长带人把小鬼子的炮楼给端了,日本鬼子就全军覆灭了。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是不简单。想想以前爸爸叫我多写生字,多读书的时候,我总是怕多写几个字、多读几篇文章,经常随便糊弄,有时还偷懒,使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悄悄地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写字,多读书,认真听课,多学知识,将来作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海娃他的那种机制勇敢、沉着冷静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学习,以后在遇到困难、坏人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打败坏人,度过危险。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鸡毛信观后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抗日影片爱国主义影片,片名叫《鸡毛信》。《鸡毛信》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去送鸡毛信(我现在才知道信上插鸡毛事什么意思,是这封信很重要的意思),但是他遇见了日本鬼子,他把鸡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后面,他被日本鬼子捉了,他要逃出去,但是又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让他带路带到另一个村子,然后海娃把日本鬼子带到了陷阱里,他把信交给了张连长,海娃受了伤,也因为累、饿所以晕倒了,因为海娃的信送的及时,张连长带人把小鬼子的炮楼给端了,日本鬼子就全军覆灭了。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是不简单。想想以前爸爸叫我多写生字,多读书的时候,我总是怕多写几个字、多读几篇文章,经常随便糊弄,有时还偷懒,使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我悄悄地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写字,多读书,认真听课,多学知识,将来作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海娃他的那种机制勇敢、沉着冷静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学习,以后在遇到困难、坏人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打败坏人,度过危险。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鸡毛信观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鸡毛信》这篇文章,学完后,我觉得海娃十分勇敢,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时期少年儿童团长海娃克服种种困难把一封重要的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鬼子的事,赞扬了少年儿童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

  其中,我最喜欢海娃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这一段,因为,这一段,也流露出了海娃的爱国和机智勇敢。

篇3

走进《红河谷》,不仅仅会看到一坐坐雪山、一道道山川,更让人倍感沸腾的是藏汉人民联合反击英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豪言壮语。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红《红河谷》观后感范文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红《红河谷》观后感1

导演冯小宁以轻快流畅的笔调,描绘了西藏高原那神秘的面纱以及隐藏其后的悠远的传说。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沉睡的雪山、无垠的草原以及纯净而令人神往的海子湖……

在这块礼貌的处女地里,我们的男女主人公以强烈的生存意识,书写着青春的浪漫与热烈。然而,大英帝国的侵略,打碎了千年沉睡的梦,也打乱了主人公的正常的生活方式。在这反常的环境里,男女主人公各自以自己年轻而伟大的生命,合奏了一曲壮丽的生命交响曲。头人的女儿——丹珠,一个骄横任性的贵族小姐,被俘后,为了激励同胞,鼓舞士气,唱者千万年的藏民流行曲,含笑与敌人同归于尽。康巴汉子格桑,用昔日的朋友、此刻的敌人所送的打火机,毅然点燃了布满汽油的城堡。城堡的消失,也最后圆了格桑与雪儿的感情梦想。雪儿,这位汉家的女儿,也最后毫无遗憾地完成了女生的一生。雪儿曾发恨:“来世再不做女生,做牛、做马、做猪都行!”而应对自己选取的人生,雪儿却又毫不后悔:“来世还要做女生!”。男配角——洋人琼斯,从纯真的向往到应对残酷的现实,最后捂出了“中国并不是一棵风一吹就倒的大树。”风暴过后,疲惫的琼斯最后看到了“圣山”,而“丹珠”的黑白照片的盘旋升空,也给我们在这一沉重的战争回味中,平添了一丝轻柔的怀念。

总之,影片透过广大藏汉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敌的英雄壮举,深刻证明了藏汉一家的大团结思想。这一点,恐怕也是导演在洋溢着浓厚地域传奇色彩的“红河谷”中,所更要告之于世的吧!

红《红河谷》观后感2

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此刻的西藏问题,虽然电影仅仅是艺术的真实,但当我看到电影中西藏人民不畏死亡的恐惧,誓死与侵略者较量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虽然有一些不明真实身份的分裂分子在西藏打着的名号,但从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每个生活在西藏的中国人民,它像千年大树根一样,扎根于土壤,永不拔出,除非大树枯萎,但是,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电影中不论是强悍男子,柔弱女子,颤弱老者,还是年幼的小孩童,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一个叫嘎嘎的小孩,拿起无形的武器,悍卫净土。他将敌人领进沼泽地,看着魔鬼走向地域痛苦而微笑的稚脸,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民族微息尚存就反抗到底,绝不容欺凌。藏族人民爱憎分明,不屈列强的侵略,誓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可歌可泣。

影片末尾,一个老阿妈,手中摇着尼玛轮,带着小男孩叫嘎嘎,走在雪山上,遥远的雪山上传来古老的歌声,歌声飘向那一座座相连的山川,表现了藏族同胞们的不屈和对生命的完美诠释。那是一个神秘的土地,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每一座山都是一个神的传说,每一个湖泊都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圣地。我用尽我所有的眼泪,我流动的血,为你读白,为你祈祷。

我期望能够读懂西藏,却发现也许,没有人能够真正读懂她,正因她,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一样,是世界的最后一片净土。

红《红河谷》观后感3

本片以清末列强入侵为背景。夹杂着感情、亲情及友情。有对封建社会的鄙夷、也有对同一个中国的坚持、更有对完美生活最单纯的追求。本片以一个封建的活人祭祀戏剧性开场,再以西藏这个圣洁美丽的地方为背景,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视角及神秘。其间穿插着格桑、雪儿达娃及丹朱的感情纠葛,使本片在大仁大义之下表现出人之常情,从而使本片显得生活化,观众容易理解。而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良知及对藏族女孩丹朱的爱慕,更显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个十恶不赦的英国将军伯克曼本想救当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升华。

本片导演的拍摄技巧也值得称赞。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自述来展开故事。在片末之处,藏族同胞负隅顽抗之时,他们唱起了一首藏语歌,将气氛带到了。透过这一细节证明,即使列强征服了自己的人,但永远征服不了那颗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放在这天的大背景下,依旧显得如此深刻。无论何等强大的礼貌,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甚至侵略其他礼貌。战争只会带来尸横遍野、废墟残垣还有孩子的眼泪。

红《红河谷》观后感4

一阵阵辽阔的歌声从草原上飘来,伴随着碧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这声音,穿过巍峨的雪山,亘古的湖水;这声音,婉转中透露着坚定,渐行渐远后,却是刹那的永恒。

之前我一向没有看过《红河谷》,第一次看,每个场景我都不想落下。细细品味电影中主角们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话语,故事中没有使我悲哀到极致的感情,她仅使我默默地感动,含蓄地触动着我的每个心弦,洋溢在心底的暖意能够随时冰凉,却又在冰凉中渐渐温暖。

一部电影一般只有1,2个主角,但我认为在《红河谷》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正因,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在电影中,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胜过一切语言的力量。这部电影的确有很多值得观看者细细品味的地方,影片中穿插着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以及美丽的感情故事,表现了汉藏深情,展示了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文化与壮丽的西藏风光。她结合了爱国主义,友情,感情等多种感情元素。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为每个出现的主要人物,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包括英国侵略者头目,在看到的其他材料中,描述的无不是外来侵略者绝对的残酷屠杀行为,然后从侧应对侵略者严厉抨击,而在这部电影中,英国侵略者头目不再是绝对的冷血,从必须的程度上,也刻画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

他带着一种国家使命感和职责感来到西藏,他们是狡猾的,使纯朴的西藏人坚信了他们,并使几千西藏人十几分钟内倒在血泊中。最后,他在矛盾和犹豫中坚持,在翻译家反对声中湿着眼眶说出了自己内心对士兵的职责,在救命恩人前伸出双手想要带给帮忙,看着他的表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诚的并痛苦着的,复杂的感情是用情理逻辑说不清的,对啊,他的最后一句话,明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朋友?”这是对自己的反问,也是对当前环境下的一种质问,然后在无可奈何中慢慢消亡,为什么为什么,正因他们是敌人,国家间的冲突,使得安逸变成炮灰,使得个人感情变得微不足道,身不由己。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强调帝国主义对旧中国侵略的严厉抨击,然后让我们去憎恨,而是从一个角度更着重于强调,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礼貌进程不一样,但都就应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欺弱的侵略只能带来共同的灾难与灭亡,这恰恰是当代的主题。在本土西藏人民和外国侵略者的交汇中,每每看到他们的感情和使命的碰撞,如开头所说,让我从温暖中冰凉,在冰凉中温暖。冰凉的是最后所留下的荒诞,惨烈,凄凉,温暖的是他们尚有情谊所在,还有那高原在为藏族英雄儿女祈祷,继显纯洁,普渡他们那崇高的亡灵。

电影红河谷观后感5

这天,带着些许的激动,我参与了人生的红展播的活动。一部名为《红河谷》的电影,着实令人感动。

红河谷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儿为逃避成为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黄河,被一个藏族家庭救起并融入了这个贫苦然而纯美的地方。她有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雪儿达娃。就这样,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在辽阔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渐行渐远,风吹动她的秀发,身边还有个深爱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画面!这样纯净自然的生活似乎让她渐渐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间也掺杂着头人的女儿丹朱威胁她的感情及英国摄影师琼斯“闯入”他们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完美的,正因无论是谁,他们心中都有爱。

然而,时代赋予了这篇净土圣洁也赋予了它不平的经历。伯克曼作为大英帝国的将军,再一次闯入了西藏。这次他不是来探险,而是惨绝人寰的屠杀。他首先用奸诈的手段,骗开了西藏军队的主力军队,然后在他们认为和平外交可解决问题的状况下,竟然展开了残忍的攻击。炮声、枪声在这片净土上空久久徘徊,挥之不去。英国军队踩着藏族同胞的尸体,前往下一个欲征服地。他们挟持了头人的女儿丹朱,并剥下她的衣服以极其侮辱的方式逼以头人率领的乡民们投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轻而易举可攻占的土地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丹朱拾起身边的炸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大部分英军的有生力量。之后格桑在奋战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伤的雪儿达娃,点燃了炸药。

篇4

2021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直播观后感篇五每年的9月1日开学日,由中央电视台特别制作的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如期开播。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请来的名人有许多。

首先登场的是我们熟悉的成龙大哥,他在拍电影以视频连线跟我们见面说话。他说了他在拍戏过程受过的大伤小伤,吃过的许许多多的苦,不过他仍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下去,最终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到今天的国际巨星名人,是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啊!还有“大眼睛女孩”,希望小学的代表人物,如今她也已长大成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她接过善的接力棒,为更多的如小时候的她一样渴望知识的贫困孩子送去帮助和希望。还有C9飞机设计师讲述创造过程的艰辛和伟大,感谢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我最喜欢的王源哥哥带领大家观看了他亲自做的无壳鸡蛋孵化过程的实验,惊叹生命形成的奇迹。还有厉害的珠心算天才,他的成果与平时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还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分享,三次高考考上北大,从北大老师到开办新东方,他现在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受教育。还有许多我记不住名字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告诉我们,成功都不容易,学习要刻苦耐劳坚持不懈,有了本领要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清华校长和王源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更加坚定决心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未来一定更美好,需要我们一起去创造。

开学第一课,让我感动给我信心的第一节课。

2021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直播观后感篇六9月1日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这次节目主要以“"为主题,邀请了钟南山等讲述了他们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的动人故事。钟南山在非典时期,勇于在医学界为患者们发言,面对层层的压力,仍然坚持自我,勇敢地坚持诚实,最终改写了非典挽救了无数的生命。钟南山在非典时期毅然相信:"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在官员们为了领薪保官而说谎时站出来,说真话。

如果没有这一份诚实,非典结果可能会改写。这就是钟老的仁心。诚实,真诚,有时不诚实也许会把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一场无法挽救的悲剧,你会觉得这太夸张?看看钟老,如果没有他那份坚定的诚实,死亡将疯狂蔓延,侵蚀人们健康。这就是钟老的仁心如果在与人交流时,能够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说出事实,不但能让交谈更愉快轻松,也可以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得不说,诚实是减少人与人之间摩擦的剂。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像钟南山一样,敢于认错。他有次对媒体检讨:"昨天我说甲流流感与普通流感病死率相似,应该是说错了。"那时他已是极受推崇的大神,但他依然严谨遵守科学精神,发现错了,就主动站出来,勇于认错。这就是这就是钟老的仁心。

《傅雷家书》中也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是啊,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大胆向老师同学请教,勇敢真诚的说:我不懂。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也许我们没有回天的妙手,没有精湛的技术,也没有高超的学术,但只要我们有一颗向者诚实的仁心,就足够了。无论是学习中的一声:我不懂。

无论是生活中的一句:我承认。无论是….诚实真诚总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友善,让他人变得更愉悦,变得让生活更美好。它能吹敞人间的阴霾,它能照亮漆黑的角落,让我们扬起笑,空气将清新怡人,阳光将洒满大地,让我们真诚地面对这个世界!

2021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直播观后感篇七随着时间的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金色的秋季。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季节里,大家最关心的开学第一课也就悄悄地来了,我的心里也是十分的激动,终于我又可以再次看见这个节目了,也是全国中小学生最期待的第一课。

对于这个节目我已经数不清这次第几次观看了,反正就也是我最喜欢看的节目之一。每到九月一日的晚上八点钟,我便会准时蹲在电视机前面静静等着,有时候也会拉上父亲或者母亲陪我一起看。终于等到了八点钟,我激动得目瞪口呆,整个人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然后还被母亲训了一顿。因为距离电视机太近的话,这样会很容易近视的,所以母亲才不得已说了我几句,我也没放在心上,继续看我的开学第一课。

主持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气,跟我们这些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嘘寒问暖了几句,随后主持人便进入这次开学第一课主题内容。我听着主持人一步步娓娓道来,甚是越听越着迷,不知不觉便进入尾声了。不得不承认这次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明白了开学第一课的意义所在何处。

心里有了一股火山似的热血沸腾着,可能这就是我对祖国的热爱之心。爱国之心到底是什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篇5

雨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当我看完他的故事后,“雨来”这个名字却刻在我的脑海,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慨万分,我由衷的赞叹他那勇于面对危险,沉着冷静的心态,更赞叹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看完到现在,里面的种种情节我依然是记忆犹新。

影片是一部十分搞笑的抗日题材电影。主要讲了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的故事。

雨来水性很好,经常到河中游泳。还是班里的“机灵鬼”、“孩子王”经常带着班里的学生和老师作对。但是有一天,鬼子来了,把老师抓住了,所以临时放了暑假。雨来和同学们都十分想念老师,决定把老师救出来。就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用上了“土坑”、“粪坑”、“树叉弹弓”、“跷跷板飞人”等千奇百怪的招,让鬼子措手不及,十分狼狈。虽然救老师雨来屡受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最后救出了老师。

观看完了这部影片,引发了我的深思。雨来只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为什么他能勇敢面对困难,接受挫折呢?我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影片里的雨来,发现他虽然顽皮淘气,但正直勇敢而且还十分聪明,记得一次雨来和鬼子战斗的场面,日本鬼子拿着大刀冲向他,但雨来不怕,拿着小刀也冲了上去。原来,小雨来早就在大桥的中间设了一个空洞,小鬼子一踩,就掉下去啦!也许就是这些力量,使他勇敢接受挫折,并且成功的战胜了困难。而我面对一些小挫折,就被击垮,相比雨来实在是相差太远了。所以我决定今后要像雨来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化挫折为动力,战胜困难。

看完《小英雄雨来》,才感到雨来这孩子,是个不平凡的人,有着不屈不挠、宁死不屈、大智大勇的可贵精神,又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就像他老师说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战争已离我们久远,但是爱国之心永存。我和我的伙伴们会踏着他们爱国的足迹一直走下去。祖国有了战争时期的雨来,有了和平时期的我们,会战胜一切困难,变得更强大无比!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

看了《小英雄雨来》这部影片,我被深深地震住了。

这部影片讲了雨来和他的朋友机智与敌人周旋最后打败鬼子救出老师的故事。

我看了以后,脑海里出现了机智勇敢的雨来和可恶的日本鬼子,我仿佛看到了雨来与敌人巧妙周旋及不惧危险救出老师的景象,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雨来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是那么勇敢,为了老师,为了国家,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那次雨来一人向日本司令官挑战,雨来看到了鬼子手里的刀,日本鬼子又是那么强壮,但他没有畏惧,雨来虽然只是一个小孩,

但是,为了不让鬼子杀死更多的老百姓,雨来硬要挑战鬼子,我从他那坚定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的精神。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篇6

于是,在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笔者尝试引入了以京剧和地方戏秦腔、豫剧为主的戏曲选段做教学参考。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使用戏曲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课堂教育,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仅有提高文化修养的作用,更能对其专业提升有启迪作用。

一、借鉴发音方式、学习人物塑造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多种艺术样态,并将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舞台呈现。戏曲演员的发声方式可以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借鉴;戏曲演员的人物塑造,也能帮助学生增强舞台表现力,使其更好地在镜头前展现自我。

科学的用嗓方法对于主持人和戏曲演员同等重要。过去戏迷以“听”为主要欣赏方式,所以“唱”就是戏曲表演的核心。比如京剧旦角儿使用的小嗓,河北梆子老生使用的背工音,豫剧部分旦角儿和须生使用的二本嗓子,本质上都是假嗓的运用。在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上专业课的时候,播放秦腔名家肖玉玲演唱的《三堂会审》选段,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真嗓、假嗓,以及真假嗓的过渡和融合,对拓宽音域和增加声音表现力有极大的帮助。

过去剧团演出往往要“一本加三折”,没有科学的用嗓方法很难支撑下来。于是,很多戏曲演员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总结出适合的方法。秦腔名家马友仙年近七旬,其嗓音依然极具穿透力。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嗓音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着问题,有的主持人连一场晚会都坚持不下来就已经嗓音嘶哑。如果播音专业的学生学会科学的用嗓方法就可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马友仙的唱段《窦娥冤》录音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用嗓的益处,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用嗓方法。

好的戏曲演员具有强烈的“气场”,这就是俗称的“镇得住台子”,好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气场不仅是通过服饰和妆容展现,更是以饱满的精神所生发。秦腔名家全巧民身材瘦小,但只要唱出一句“家住在五台县城南五里”就能抓住台下观众的目光。陕西电视台主持人陈爱美主持《秦之声》多年,和很多身材高大的主持人或演员合作,但观众并不觉得不协调,反而觉得她更显光彩照人。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这两人的录像对比播放,让学生自己领悟到“气场”是什么,并在实践中充分练习,扩大气场,以饱满的精神“俘获”受众。

戏曲演员在演出过程中要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并通过表演将内在感受传递给观众,通过眼神、动作和语言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很多主持人在录制现场不敢跟观众直接交流目光,在镜头中看起来目光涣散无神,表情呆滞死板。京剧名家孙毓敏特别强调眼神的运用,她认为,和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是“加强感染力的绝好手段和窍门,简直就像一根线抓住观众的眼神、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观看孙毓敏演出的京剧《红楼二尤》和《金玉奴》录像,学生体会到“二目发光”所展现出的精气神,体会到“视像具体”所带来的感染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展现力。

传统戏曲特别是文人剧目,优美而凝练的唱词或者道白,不但为观众提供了艺术享受,还用最快的速度使观众进入剧情。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也必须用最流畅的语言与来宾交流。但是的确存在着部分主持人因为语言问题无法顺利完成节目的情况。如北京电视台某谈话节目主持人在面对一位学者的时候,提问刁钻乏味,被该学者嘲笑;中央电视台某著名主持人在一次直播节目中语言混乱,网友对此恶评不断。这种障碍也可以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得以改进。豫剧大师阎立品的《秦雪梅》里有大段典雅优美的唱词,特别是“灵堂”一折,三次献爵层层递进,通过精美的唱词和用典将剧情推向。笔者组织学生观摩该折子戏的录像,要求学生以递进关系为主线写下观后感。在其后举行的辩论赛中,学生使用这种递进式的论说方式,通过用典和举例来验证己方的观点,同时语言严丝合缝,让对方无法攻破,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学生能沿用这种方式,对其今后成为一个优秀访谈节目主持人是有好处的。

二、培养爱国情操、力争德艺双馨

要成为一个剧种里叫得响的大师,拼的是文化。相反的,目前部分主持人的文化素质却有待提高。某主持人在节目中错别字连篇,甚至连嘉宾都皱起眉头提示他念错了字。评剧名家新凤霞演的虽是地方剧种,但举手投足显示出来的雍容大气跟她拜师齐白石学习国画分不开;在吴祖光的鼓励和帮助下,新凤霞还出版了26本书。在课堂上,笔者播放了新凤霞演出的电影《花为媒》片段,介绍了新凤霞的主要经历,学生们认为,必须广泛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才能在今后主持节目时避免出现错误和尴尬。

主持人和评论员不但应该提升文化素质,还需要与时俱进,具有新闻敏感性。在军阀混战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京剧大师程砚秋演出了祈祷和平的《荒山泪》,立即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共鸣。而眉户戏名家李瑞芳在五十年代初演出的《梁秋燕》,则以婚姻自主为主题,表达了青年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了京剧《荒山泪》中“愿世间从此后永久太平”和眉户《梁秋燕》中“自己的婚姻自己管”两个极具时代性的选段,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除了教材中例举的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英雄主义作品外,传统戏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的作品。笔者在课堂上播放过豫剧大师马金凤演唱的《穆桂英挂帅》和秦腔名家宋百存演唱的《铡美案》选段,前者体现了爱国情怀,后者体现了刚正不阿,二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要想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节目主持人,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镜头中主持人的优缺点都会被放大,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但要提高专业素养,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艺德,不能在观众的追捧中迷失自我。豫剧大师常香玉一生奉行“戏比天大”,其核心正在于艺德高尚。抗美援朝时期,常香玉变卖了全部家产,又在全国巡演新编剧目《花木兰》长达两年之久,为国家捐献了一架飞机。在课余时间,学生们观摩了由陈编剧、常香玉主演的豫剧电影《花木兰》并写出了观后感,有学生写道,“剧中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不仅是中华民族孝道的集中体现,还是爱国主义情操的具体表现;生活中的常香玉大师更是为我做出了表率。……正是这种把人民当做亲爹娘,把职业看做比天还大的精神,指引着常大师的前进方向,也为我们重新灌注了精神上的洗礼。”可见,戏曲进课堂对学生的精神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篇7

《小兵张嘎》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日本侵略村子,杀死了许多无辜的村民。小嘎子的奶奶身受重伤,不久就去世了,小嘎子心理非常难过,在他失去了这唯一的亲人后,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决定——参加八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1今天我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张嘎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他的奶奶为了保护一位八路军牺牲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八路军叔叔,他经过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八路军,并成为了一位八路军侦查员,帮八路军送情报、打鬼子。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日本人真是太坏了!他们在我们中国肆无忌惮地杀人,连嘎子奶奶这样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不放过。小朋友们吃不饱,穿不暖,更不能上学,随时都可能被日本鬼子杀害。但他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生活着、战斗着!

我特别佩服嘎子!他就比我大几岁,可是比我勇敢多了!面对凶残的日本鬼子,他一点也不害怕!在一次战斗中,他独自去追一个日本鬼子,鬼子不停地用槍打他,他灵活地躲闪,一个猛扑,抓住了敌人,等到达营地,才发现自己的屁股被打中了,流了很多血,可他一个“痛”字也没有说。多勇敢呀!想想自己呢?稍微遇到一点困难自己就退缩了:作业稍微一多就马虎潦草,天气一冷就想着懒床。。。。。。跟嘎子一比,我的困难是多渺小呀!

我要向嘎子学习,勇敢而坚强!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本领,这样长大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富强!因为妈妈说,我们国家强大了,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2“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泼,生得来一副宽亮心肠。”大家猜到他是谁了吗?他就是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张嘎子。

我很喜欢《小兵张嘎》这本书,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在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子叫“鬼不灵”,小兵张嘎从小就在那儿住。他5岁的时候妈妈就病死了,爸爸也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他和奶奶相依为命。西院有一位养伤的八路军,名叫钟亮。有一天,张嘎看钟亮正在削一把木头手枪,他想:一定是给我的。没等老钟削完,他就抢过来,钟叔说:“是给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打这以后,张嘎就决定立志做个“抗日小英雄”。特别是在日本鬼子把奶奶杀死又把老钟抓走后,张嘎便下决心要参军,要为奶奶和钟叔叔报仇。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嘎子把日本鬼子引入埋伏的那一段:小嘎子来了个声东击西,先趁一位“太君”进门的时候把点着的烟头放在了“红眼儿”的衣襟上,再趁鬼子混乱之际把柳条点着,绑在小虎的尾巴上,再把大饼一扔,小虎就直往鬼子那儿跑,弄得鬼子们人仰马翻,直往小学校跑。八路军早在那儿埋伏了地雷,鬼子们被炸得胆战心惊,直往寺庙跑,想不到寺庙埋伏的地雷更多,像疾风扫落叶一般,把鬼子们炸得尸横遍地,惨不忍睹。肥田一郎也被五马分尸了,五十多具尸体遍布街道和院前,一百三十多个鬼子作了八路军的俘虏,这一场精彩的胜仗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完成了。

嘎子的心中有一种仇恨,那是一种中国人都有的仇恨,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那是一种多痛苦的感受啊!嘎子心中有一个字,那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字,这个字就是“党”!正是因为嘎子心中有这种信念,有一种坚忍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有一种聪敏伶俐、善于思考的品质,才能造就他,一个合格,一个优秀的八路军!

让我们向嘎子学习,好好读书,把党的精神发扬光大,做党的接班人!

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3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八路军看嘎子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但是嘎子从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当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们为了抗日将生死置。

那时的嘎子只有13岁,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

张嘎非常让我佩服,但真正令我敬佩的就是张嘎的“嘎”劲。那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遇到困难决不放弃的精神。对待坏人时,他毫不妥协。但当他走进革命队伍,感到到处都是温暖,到处都是关怀,到处都是吸引人的新鲜事物。他又是这样单纯,为一件事,有时会抹泪,但一转脸,又笑嘻嘻,精力充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在这本书中,我当读到嘎子得到一只手枪时我非常高兴,原因是我希望嘎子能多杀死一些日本鬼子为被日本鬼子杀死的父老乡亲们报仇雪恨,当他听说缴来的枪要上缴时,就偷偷地把枪藏了起来。他是多么想拥有一把枪,好参加革命战争。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多不容易。当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时;当父母帮我们安排好生活时;我们应该要更加珍惜。因为这是建立在无数的像小兵张嘎一样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小兵张嘎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和宁愿不要性命也要救革命的精神令我难忘。

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4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小兵张嘎》,故事主要讲了1943年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一个小水庄子,叫做鬼不灵,庄上有一个小兵叫张嘎,他杀敌英勇,不怕牺牲,,作战机智,灵活过人。他最后配合八路军,打了无数的胜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小英雄。

这本书里有很多嘎子的那一股嘎劲。其中有一段让我最感动,那就是八路在打鬼不灵的时候,中了敌人的圈套,嘎子假装送鸡蛋的人,想混进韩家大院捣乱,结果不知情的纯刚大伯替嘎子送了进去,哎!嘎子的办法落空了。但嘎子却毫不退缩,后来嘎子灵机一动,在两条狗的身上打了一主意,他假装和小狗玩,后来却利用看门狗“小虎”带进了点着了的一挂“柳条鞭,”韩家大院顿时炸开了锅,愚蠢的鬼子以为八路包围了韩家大院,所以调动了大部分兵力进行反击,八路见了,趁机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击小根子举起机关枪,“嘟嘟”响着,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最后还把指挥官消灭了,大获全胜。嘎子的机智,嘎子的勇敢,让我佩服不已。

嘎子那种勇敢+机智=胜利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有一次我在做动脑筋题的时候,碰到一道很难的题:一个皮球从10米高的地方落下,每次着地后皮球都能反弹到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这个皮球第4次着地时,它共经过了多少米?我想了好久,却没一点头绪。我就去问了我爸爸,爸爸看了,用笔在本子上比划着,也没有答案。我心想:爸爸都不会,如果我做出来了,我就是家里的数学大王啦!那该是多么的自豪。我就像勇敢的八路在攻打敌人的碉堡一般。我重新坐下来,先认真的在读题,再圈出了重点词:4次,一半。想不出。然后又把线段图画了下来,也想不出。我仔细研究,认真读题,想着想着,突然我脑子里就闪出了一些念头:那我斜着想呢!我又画了出来,不行,我再换了一种方法,想了想,咦!居然对了,原来10米弹了一次,5,2.5,1.25米都弹了两次,这样加起来就对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跑到爸爸旁边,给爸爸解释,爸爸听了,拍了拍我的头,说:“我们家的数学大王是非你莫属了。”我听了爸爸的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

张嘎的那股嘎劲,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嘎子的嘎劲,在学习充满嘎劲,努力的学习,生活上充满嘎劲。长大以后做一名出色的警察,面对凶猛残暴的敌人要机智,勇敢的去面对。

高二小兵张嘎观后感作文5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诞生--周年的生日,也是抗战胜利--周年。正在这一天,我无意间看了一本电影——《小兵张嘎》。他让我回想起中一件件英雄的事例。但我觉得张嘎子是最了不起的一个孩子。

不是吗?张嘎虽然年纪小,但他因为那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己对日本鬼子的憎恨而当上了小八路。他那五彩缤纷的童年中,令我最难望的一件那就是——张嘎子和英子他们与敌人那场激烈的斗争。

那天嘎子他们进入鬼子司令部时,被那狡猾的敌人给抓住了。乐乐来到他干爹那儿要求看影皮,实际是想把嘎子一伙放出去。过了一会儿,嘎子他们来了。精彩的影皮表演开始了这时有人来找乐乐的干爹,乐乐趁着这个机会将他的好友都放走了。但他的干爹——斋藤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把他放走了。原来,那是斋藤设的一个陷阱,他想让所以的八路都被抓住。聪明的嘎子知道这是鬼子设的一个陷阱把它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英子,英子知道后要和嘎子兵分两路让嘎子去找刘燕姐,而她去找乐乐他们。

篇8

一、通过教师的表率和学生榜样的激励来渗透德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老师。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总是在寻找一些可供自己借鉴、吸收的东西。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中,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不仅从教师这里学到文化知识,还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而模仿的教师中,除了班主任以外,就要数语文教师了。在他们的眼里,语文老师是口齿伶俐、能言善辨、通晓古今中外的能者。语文老师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往往引起中学生的强烈兴趣,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不忘。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可利用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用自身的内在素质潜在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促进德育的渗透。

中学阶段,大多学生已步入或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一个最大的特点:表现自我。具体表现在:争强好胜,希望得到长辈特别是老师的褒扬,博取异性的亲睐。中学语文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正确疏导,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如在一个班级内培养几名语文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并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对他(她)们好的行为及品质加以褒扬,从而在班级内形成竞争向上的氛围,激励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应注意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热忱的同时,对一般的学生或者差的学生也需要充满热忱;也不应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做一些过分或不切实际的褒扬。否则,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逆反心理,收到相反的效果。

二、与文学美育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与文学美育结合,对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教学渗透德育是中学语文德育的最经常的、最有效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中学课本(包括《语文读本》)中所选的文章不仅是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性的文章,也是具有很强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文章。

如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所表达的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深挚的爱国之情,就非常具有感染力,它可以让学生在激动感慨之间,油然产生对自己祖国的强烈的爱,产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的决心;再如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显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2.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有别于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它运用以理论观点为指导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系统性、直接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但由于太直接,理论性太强,与实际联系不紧,有空洞说教之嫌,学生难以接受,有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与文学美育结合,通过学习艺术性、思想感情性文质兼美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在文学美育基础上的。其主要特点是形象而又生动、潜移默化的渗透。如《长江三峡》、《天山景物记》等游记通过生动的语言对具体情景的描绘,展示出的祖国壮美的河山好在眼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从自己年轻时不喜华靡而以俭为美写起,由此训诫儿子应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这样的现身说法,使晚辈读来觉得亲切,容易接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运用大量比喻、排比、对偶等贴切生动的修辞手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将马列主义学风与主观主义学风进行对比,说明改造学风的重要性。学生读后不仅感受到美的熏陶,也能培养正确的学风。德育的实践也证明了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美育因素能收到显著效果,特别是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的道德升华,灵魂净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许多文学形象,经过一代代的流传、衍变,往往成为一定道德形象的象征:东郭先生是善恶不分的象征,南郭先生是以假乱真的象征,葛朗台是吝啬的代名词,犹大是判徒的代名词,客里空是吹牛撒谎的代名词。通过这些形象,中学生能更迅速、更深刻、更生动地理解道德的意义,明辨是非善恶,获得单纯的理论说教所无法达到的德育效果。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两个原则:思想分析和艺术鉴赏统一的原则。即在教学时同时注重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三、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举办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演讲、辩论的题目都可围绕德育的内容来选择;也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阅读有关名著写读后感受等。更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在生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集体活动中(如旅游)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作人与自然的调查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等等。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讲的东西学生大多将信将疑,而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会感受得深刻。

篇9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以外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对所有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即美德教育呢?在此,我以语文教育活动为例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通过文本教学来渗透德育

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向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受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驿路梨花》一文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揭开课文设置的悬念:在这么偏远的山里头,有谁为茅屋里添加米、盐等生活物品呢?在引导学生关注悬念之后,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来揭开悬念。文中出现了一个瑶族老人,大家都以为他是茅屋主人,他说自己不是主人是过路人,但他告诉大家为茅屋添加物品的是哈尼族小姑娘。答案似乎已经很明确了,随着小姑娘们的到来才知道茅屋是战士修的,她们只是为茅屋添加一些物品好方便路人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才明白这间茅屋的建造者是,茅屋没有真正的主人,它完全是公用的,是为了方便大家而建造的。在引导学生揭开迷团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战士和哈尼族小姑娘们的那种无私奉献、不畏困难和乐于助人高贵精神。学生在深入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后,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教师趁机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认同这种精神的基础上将之内化并付诸于实践。

二、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为了使德育教育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还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对德育进行渗透。比如借班级举行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其中“当今‘好学生’的含义包含哪些内容?课间十分钟开展哪些活动最有益?什么样的班干部才是同学们拥护的?”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可以推荐给学生来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演讲内容的意义和精神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注意到其中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育的人文性的东西。让听者收益,让演讲者更被触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在以此为契机而刻意营造的人文环境里内化各种人文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那些精神,进而让美德之花开满校园。

三、通过劳动实践和观看电影等活动渗透德育

其实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我们的祖辈如此对我们这样教育,但是当我们将这样的祖训告之于学生的时候,他们却对之没有什么情感共鸣的反应,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德育必须要跳出口头说教的局限,让学生通过实际、直观的接触来认同教师所讲的观点。我认为劳动实践活动是比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劳动实践既可以在校园内也可以在校园外进行,比如校际的大扫除活动,平时的班级劳动,学校组织的校外义务劳动。在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向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认真踏实不怕脏和累的精神,在树立榜样的基础上进行评比,使学生在评比中对劳动产生认同,使他们对文本中的人物的劳动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篇10

关键词:生活教育 素养 学习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它有多宽广,知识的容量就有多大,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句名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比如:

欣赏影视——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的极好教材。这种方式学生最喜爱且接触最多,自然效果可想而知。网上冲浪——许多紧随时展的大量新知识、新观念和新信息,都是最先通过网络出来。快捷、全面、高效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终南捷径。网络也从社会生活大步向课堂教学进军。旅游参观——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韵味深远的人文景观为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些资源在学生眼里是那样真实,是那样亲切,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人际交往——从家庭、邻居、公共场所等人们的交往中也可以获取知识。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种信息,只要你对这些语言、动作加以思考,加以斟酌,那么你将会获得很多的内涵或丰富的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化生活为知识。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或调查研究,结合现实问题,写出调查报告或建议书,或充当一定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写出总结和感悟,这项活动的社会实践性非常强,它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点除了社会实践性外,还有实际应用性,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课本知识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笔者也曾在学生的假期作业中,安排过一条有关家乡环保调查社会实践题,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走访等方式,了解家乡一些污染情况和环保的措施,在简单分析后,写出报告,并鼓励他们把调查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这一活动使学生掌握报告写法的同时,社会实践和总结分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还尝试组织过学生做“小医生”上街给路牌、广告标语“治病”找错别字并进行纠正,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展览馆、福利院、敬老院等,鼓励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为社会生活的实践比起课堂教学来,内容更丰富多彩,并带有很浓的人文性、趣味性、启发性,更能吸引学生,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尚的道德素质是学生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它是真、善、美的舞台,也是假、恶、丑的战场。寓教于社会生活,它的效果和意义要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利用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今天的中国是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结果,也让学生领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从而自觉地规划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然后将远大理想转化为今天在学习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全面培养自己素质的持久动力。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深入农村、工厂、街道、学校,有目的地采访当地有名的孝顺儿女、助人榜样、自强模范、勤学标兵、奉献代表、敬业先进等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通过模范引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震撼学生的心灵。有条件地还可以邀请被采访的优秀人物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培养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