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1

一、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的政策、机遇存在差异。第一、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比较少,决定了不能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从而制约生产力水平提高。第二,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相对不足,而农民缺乏科学研究能力,造成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第三,在转移支付方面,长期以来虽然国家每年都对农村进行一定补贴,但城市和农村之间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住房、取暖、医疗、保健、通信和交通等。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又面临新的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不仅不能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其局限性。市场经济虽然带来了效率大幅度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我国市场经济非常不完善。第一,市场经济中企业投资初期主要是投入增加内需,经济表现良好,投资后期则主要是积累和产出,导致需求下降,利润上升,使贫富差距加大。第二,市场行为中,有许多生产、销售、消费都是对整个社会有着复杂影响的行为,不仅仅是生产、交易、参与者的事情,也关系到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比如,环境污染。

(三)各地区资源、条件存在差异。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劣、交通、人口素质、基础设施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历史的因素、人口素质及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差别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四)人力资源分配不平衡。近年来,下岗工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许多毕业的大学生也加入到失业队伍中,给就业问题增添了许多压力。这正是我国人才没有得到合理、充分运用的表现。我国并不是缺乏人才,而是人才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才过剩以至于很多高素质的人才被浪费,有的地方则是人才少得可怜,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而且,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业人员无法享有社会带来的生活收入,这也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

(五)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不健全。“十六大”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但如何衡量贡献并没有确定的方法,使得一些私有企业在分配上有很大的变化余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覆盖范围窄。

二、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后果

(一)非法收入的负效应。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权钱交易、偷税逃税、制假贩假、走私贩毒等非法收入手段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其次,伤害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对提高效率采取消极态度;再次,在民众中滋生了不公平感与不满情绪,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仇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

(二)就业恶化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也会压缩内需。就业形势不景气,许多在职的人员为了获得高收入就拼命加班加点和兼职,占用了失业人员的就业空间,导致就业情况的恶化,而且一些人超长工时工作导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消费,制约了内需。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

(一)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以各种方式获取非法收入的行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有效率的、公正的市场环境;要加快市场取向改革,通过政策、立法的透明性、统一性和可预见性推进市场建设。二是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各市场竞争主体提供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个人所得的存量、增量及变量的调节遏制高收入阶层的过快增长,同时弥补政府转移支付、扶贫等方面的资金不足。第一,继续严格税收征管,完善税收法规,规范税制,增强税收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治税,减少税收流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重点打击高收入者偷税、漏税、逃税。第二,完善税收政策。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税收政策还不完善,需要调整修改。对于开征赠与税、社会保障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个人财产税和奢侈消费税加以考虑。目前,资源价格只反映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可持续发展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致使利润空间巨大。所以,征收 “资源税”会使资源供给成本合理化,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三)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十分不景气,所以增加就业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鼓励投资,增加就业岗位。第三,采取措施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第四,以就业信息服务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供转业或再就业培训,消除失业与职位空缺共存的现象,推动行业、职业、专业间的人力资源分布和收入均等化。第五,开辟我国第四产业。

(四)取缔非法收入和限制不合理收入。垄断、腐败、寻租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妨碍社会长治久安。所以,应采取措施制止这种行为。第一,要完善制度和法规,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消除制度和法律漏洞,减少不合理却合法现象。第二,政府要排除非自然垄断因素,消除市场准入歧视,同时要考虑将企业的一些没有保密需求的信息,包括盈利情况公开,便于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第三,要规范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及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行为,对于垄断性的行业征收特别的税收。第四,严格执行公务员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和收入申报、核查制度,严禁行政干部参与商务活动。对于公务员应规范其津贴补贴,防止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擅自乱发津贴补贴而造成的差距过大。同时,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第五,尽量用市场公开竞争的方式完成各种交易,比如用公开竞价,防止评估、审定过程中的走过场。第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应组建专门的国有资产监护机构,严密监视国有资产的运作、收益情况,防止各种侵吞行为。第七,加强公众监督,提高行政体制和制度的透明度,对各种黑色收入进行严厉制裁并曝光。

(五)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低下问题对于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农民在价格制订中的参与和决定能力,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其次,通过农业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第三,要减轻农民负担,缩减基层组织的成员,提高基层的服务和效率意识,规范农村税费。第四,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以此来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第五,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教育对农业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如通过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业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性人才进入农村就业和进入农村基层领导岗位服务农业,提高领导的知识水平。

(六)扩大内需,鼓励投资。扩大内需一直是政府工作的立足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防止资金外流,拉动内需,措施如下:第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它给予没有消费能力的穷人消费的能力,并且提供了一种生活保障,使得中等收入者可以放心消费。第二,增加强制性需求。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公共物品投入并调整公共物品的投入格局,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物品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改善农村面貌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效率,进而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第三,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要改变重城镇居民、轻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模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分工、各有侧重、互为配套、城乡一体的转移支付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的转移支付重点应突出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即通过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从事粮食生产农民的补贴,保障其收入水平。二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转移支付。即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补贴,弥补该地区居民因保护环境而损失的收益。三是对特殊阶层的转移支付。即通过建立相关社会基金,对失业者或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者给予救济或补贴。由于现阶段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实力差异悬殊,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相关地方政府的财政配套为辅。

(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核心制度之一,不仅给社会成员以基本社会保障和分享GDP增长带来的好处,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完善养老保险体制。从我国实际需要出发,养老保险体制不能仅着眼于历史的欠账,还要着眼于发展。首先,应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使基本的养老保险逐渐成为覆盖全民的养老体制。其次,由于基本养老金是按社会平均工资确定收益水平的,可以提高养老保险系统的再分配力度。

篇2

深化改革以消除经济社会体制

根源性弊端

分层次解决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根源性问题,在治本上下更多功夫,这是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按照《决定》的部署,一是全面构建平等的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从根源上保证收入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公正、公平的关键环节。二是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措施。三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构建教育和劳动起点及其过程的公正、公平。

以上三个层次改革,均是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根源性措施。当前及今后,需要改变原来把这些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割裂的偏差观念,按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要求将其纳入广义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范畴,加快把有关方针政策具体化,使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抓好贯彻落实。

抓住重点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本身改革的重点主要应抓以下四个:

一是财税体制改革。这一体制既直接影响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初次分配格局,又决定二次分配格局,而以往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此涉及不多,因此,当前应当将其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首先要管好用好财政收入,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让人大代表能够看懂并代表人民审议财政收支,把人民的钱管好用好;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协调平衡地区分配关系,让全国人民共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其次要改进完善税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强对高收入的调节;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通过对房产交易和持有多套房产者的征税,调节居民的财产及其收益;加快资源税改革,调节垄断资源行业的高收益,同时加大对资源产出地区的回馈,促进地区、行业之间收益的平衡。再次要建立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的制度,加快理顺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收入划分关系。一方面逐步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架构并明确各级事权及其相对应的财力、税基,通过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改变部分地方事权多、支出责任重但财政资金少的不匹配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省管县和加大省内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逐步改变不少省内部分市、县、乡镇事权多、支出责任重但财政资金少的不匹配状况;同时,结合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获取合理财政收入的税收渠道,改变许多地方过分依靠土地转让获取收入的扭曲状况。

二是继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并能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应提高;其次要结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第三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需要积极探索的农民增收新渠道,包括保障农民在土地出让时公平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依法获取收益,通过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获取财产性收益,通过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获取财产性收益,等等;第四要通过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三是继续改革薪酬制度。一方面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健全薪酬分配和支付制度,规范分配行为,公司制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同时,要继续大力规范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异化管理机制,对行政任命的国企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对市场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对竞争性国企内部竞聘上岗且取得突出经营业绩的高管实行准市场化薪酬,从而建立健全各类国企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改进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优化工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出台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改变现行一刀切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同时,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协调平衡不同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同城市不同财政管辖范围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工资分配资金支付能力,加快改变因财政“分灶吃饭”造成的苦乐不均。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关系全国人民和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大事。主要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全国劳动者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基础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对全国收入分配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导致多年来关于居民收入比重、劳动报酬比重、基尼系数、城乡、地区、行业、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等计量分析结果众说纷纭,以致影响政府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必须抓紧解决此问题。首先,要继续健全全国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各级政府以及其他公共部门、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审计,并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为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摸清全国各级政府和各类用人单位的“家底”奠定基础;其次,要补充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强化银行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为摸清居民收入和财产情况提供制度支撑;再次,要进一步健全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家计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国家薪酬调查和信息制度,同时支持和引导社会中介、研究机构等开展有关经济社会统计调查,作为政府统计调查制度的补充,共同摸清并分析全国收入分配格局有关数据,为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科学、周全的量化分析依据。

力争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取得明显效果

篇3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公平

一、前言

2016年10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干部队伍、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这些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突出的群体实施由针对性的激励计划,这对缩小贫富差距,强化市场公平、激发经济活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可见现阶段我国已经认识到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改革的途径。

二、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分析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就开始了收入分配改革,而且在近年来一直结合实际情况稳步落实,例如进入本世纪后,我国通过个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又由1600元提升到2000元,从2000元提升到3500元,试图通过税收调整调控高收入人群,减少收入分配差距;2013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中央国有企业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升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升2%,2016年颁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调整,缩减贫富差距等。但《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中指出,我国现阶段全国33%以上的财产被处于财富顶端的1%家庭所拥有,而全国仅有1%的财产被处于财富低端的25%家庭拥有,可见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两级分化非常严重,这与我国社会体制存在的缺陷、初次分配公平性差、居民收入和GDP增长不同步、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体制存在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尝试通过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调节垄断部门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强化初次分配起点平等,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修订事业单位等绩效工资制度,推动税费改革等措施落实改革过程,但在此过程中,受到利益集团、高收入群体的抵制,需要我国政府针对社会高收入者和国有垄断行业高收入者采取不同的调整手段,这对我国政府的职能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收入分配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型分析

我国收入失衡和分配不均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缺陷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市场化改革是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举措,政府又是制度的提出者,所以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应发挥以下职能:首先,通过制定和维护有利于市场竞争公平性的法律法规,推动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提升;其次,采取有效的手段、制定灵活的机制,在再分配阶段对市场化引起的收入差距进行合理的抑制;再次,发挥政府职能,调动社会力量,创新多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制度,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发挥以上作用,应

从以下方面进行职能转型:

1.由增长型政府向民生行政府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可以保证市场失效下,经济体制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可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推动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在认识到收入分配两极化差距的前提下,政府应有意识的强化对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水平,进而达到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职能的此项转变建立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上,否则政府转型会出现“疲软”问题,所以在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强化经济增长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推动作用。主要可从以下途径转化:

(1)通过经济职能、行政职能扩大就业

居民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就业,而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所以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经济的发展状态,不断优化就业政策,通过丰富就业岗位的渠道和形式等,推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政府应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职能转型,首先,政府应有意识的提升我国企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扩大居民就业机会;其次,政府要有意识的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就业容量相对较多的行业、产业进行挖掘和培养,以此提升居民的就业机会,减少低收入群体数量;再次,政府应有意识的通过行政职能,推动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劲儿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另外,政府应合理的颁布有利于创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创业的成功推动就业的扩大。在居民就业率提升的情况下,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国家的财政压力缩减,才能有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发展。

(2)建立岗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在市场机制进行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只有强调公平和效率,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而目前我国部分岗位工资在平均工资以下,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滑,例如2015年我国单位负责人的平均工资是我国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的2.73倍以上,要强化此阶段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必须有意识的结合经济增长水平对岗位工资进行调整,形成符合时展的岗位工资增长机制。换言之,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作用,对岗位工资的分配依据进行明确,并对落实过程进行监督和规范,提升普通岗位的收入分配比例。这要求政府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情况,构建工资集体协调制度的同时对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推动最低工资制度和企业工资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通过政府的宏观指导,使岗位工资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兼顾效率和公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岗位工资调整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利于部分群体的利益增长,所以会受到一定的抵制,这要求政府在向民生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例如企业工资基本制度、劳动力市场指导制度等,不断规范岗位工资的分配过程。

(3)以统筹发展为切入点,提升农民收入

现阶段我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已经基本实现,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利用自身的经济职能和政策职能,基于统筹发展,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进而缩减贫富差距。笔者认为政府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加大“三农”方面的财政投入,为农村发展提供动力,例如,通过财政制度明确要求县级以上的政府部门,对农业的年投入要在财政经济性投入量以上,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基于产业导向进行农村规划建设等。其次通过政策对农村粮食主产区进行扶持和推动,合理的增加各项农业补贴的数量,通过减少农民的种植成本,提升农民的收益。再次,政府应通过科技下乡、技术扶持等,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使我国广大农村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可以实现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等,以此提升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然后,政府应有意识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通过劳动力分布的优化调整,推动农民收入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重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以及对其基本权益的保护。另外,政府应认识到农村改革对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深化农村改革,例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可以丰富农村产业融资渠道,降低贷款压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由增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1)政府应为初次分配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

由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探索阶段,导致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隐性的、灰色的、垄断的、违法的收入仍然存在,这不仅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使收入分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更大,所以政府应有意识的在发挥政策、经济、法律等职能的过程中,对收入分配过程进行规范,遏制以上不合理收入的出现。在此过程中,政府首先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间公平竞争的格局形成,通过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垄断性收入的出现;其次,通过政策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各种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创造条件,这对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降低隐性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再次,政府应在事业单位、国有单位等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有意识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控制不法收入、灰色收入等,提升政府的服务性。另外,政府应有意识的对行政审批等方面进行优化,避免行政职能发挥过程中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避免不法收入、灰色收入的发生。除此之外,政府的防腐力度等对提升政府的服务性,缩减收入分配两极化等方面也有推动作用。

(2)通过合理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推动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提升

现阶段我国政府尝试通过转移支付、税收改革的手段、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慈善救助等手段,强化市场经济体制难以调整的收入分配方面,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税收个税改革,对调控高收入群体收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对政府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政府有计划的逐步开展。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已经认识到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政府为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落实不断对其职能发挥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如政府推动养老金并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机制改革的落实,加快社保体系构建等,所以虽然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仍较严重,我们仍要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健,胡家勇,李艳.以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收入分配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3:32-35.

[2]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罗重谱.中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轨迹及走向判断[J].改革,2012,04:5-15.

[3]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常兴华,李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21:34-82.

[4]沈卫平.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70-74.

[5]余斌,陈昌盛,邓郁松.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经济界,2011,03:18-25.

篇4

一、充分认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

工资是民生之源。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平等协商共决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实现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调节职工收入分配、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正确调整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建立职工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机制

(一)主要目标

从年起至年底,用三年时间,全县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基本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基本实现已建工会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在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的同时,不断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效性。

1、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0%以上。

2、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0%以上。

3、年底实现基本覆盖。

(二)工作机制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要构建和完善三个机制:

1、建立工资分配的协商共决机制。建立健全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共决的机制,使平等协商成为用人单位决定工资分配的基本方式。

2、建立工资分配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方案、工资协议履行情况等要通过职代会、公开栏等形式,定期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民主监督。

3、建立职工工资分配的正常增长机制。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职工工资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增长,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的标准提高而提高。

通过建立健全工资分配的共决、增长和监督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分配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企业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工资分配政策,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上级工会的监督,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协商内容和程序必须合法。2、平等协商原则。协商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双方应当相互尊重,认真听取和考虑对方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不得有歧视或将意见强加于对方的行为,任何一方都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3、实事求是原则。协商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经济效益和政府颁布的工资指导线等情况,认真进行协商。协商议题既要集中反映职工的意见,又要切合企业实际,力求使合同条款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4、利益兼顾共享原则。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出资人、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种)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坚持以职工为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依法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5、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资分配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协商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要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职工要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力求通过公开、平等的协商,签订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工资集体合同。

(二)主要内容:

1、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分配形式。

2、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劳动定额、计价单位。

3、奖金、津贴、补贴分配办法以及基本社会保险缴纳办法。

4、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拖欠工资的清偿办法。

5、工资协议的期限、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和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四、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人事推进、工会助推、社会联动、劳资互动”的工作格局。

(二)分类指导,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制度化。全县各类企业要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工资分配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在国有企业重点是协商决定企业内部分配关系,特别是确定经营者收入和普通职工工资的合理比例;在非公企业重点是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对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重点应协商建立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对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重点应就工资支付办法进行协商,重在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应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对实行岗位工资的企业,应将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协商重点。各类企业应结合单位经济效益增长情况,根据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本地区本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自主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

(三)组建队伍,加强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平等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建立一支法制观念强、政策业务熟、谈判技巧高的指导员队伍和职工代表队伍。企业工会要及时向企业行政方发出工资协商要约,同时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协商水平。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

成立大余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资集体协商的研究、指导、协调、监管和实施。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李兵同志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刘晓明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信局、县民企管理局、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县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总工会,由县总工会副主席于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明确职责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县工商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方协调”机制,制订实施办法,明确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支持配合,依托“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各乡镇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企业、企业工会组织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从年起,凡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而未建立的企业不得享受县内有关优惠政策,企业、经营者和工会等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参与县级及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职工之家”、“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的评选。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针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加强指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拒不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和不履行工资协商协议的企业和经营者,不得参与“诚信企业”评选。要及时受理工资协议纠纷,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工会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帮助指导企业工会行使工资集体协商要约权;加大对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力度,依法保护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的权益。

篇5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全国“十二五”规划,又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收入分配问题也随之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各级政府在千方百计强农、惠农、扩大就业,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保体系,加强扶贫工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保持快速增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西部强省,陕西也非常重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在全省“十二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主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作为未来五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重点破解的难题。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的愿望和决心,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新时期的新诉求,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的士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十五”以来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总结分析陕西省收入分配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陕西省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对于切实改善民生、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

一、富民强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初见实效

“十五”以来,陕西省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着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开始注重兼顾社会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特别是“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的开局年,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民生投入,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陕西省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取得显著成效,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初显成效。

(一)全省收入分配总额快速增长

2000年至2011年十余年间,陕西省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地区生产总值从1804亿元增长到12391.30亿元,翻了近七倍,年均现价增长19.1%。经济发展决定了收入分配,从收入分配角度看,2010年,全省初次分配总收入达11418.71亿元,比2000年的1899.50亿元增加了5倍有余,年均现价增长19.6%。政府、企业和住户三部门所得也均有明显增加,2010年,陕西省政府、企业、住户初次分配总收入分别达1855.05亿元、3474.93亿元和4793.5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6.10倍、24.84倍和3.73倍。

(二)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多元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推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为城乡居民就业和增收创造条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得益于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陕西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分别是2000年的3.6倍和3.4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2%和11.8%。尤其是2011年,在省上各项惠民政策的有力执行下,面对经济增速普遍减缓的大环境,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2%和22.5%,超过了当年13.9%的全省GDP增速。

2、居民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伴随人们择业观念的不断转变、资本市场投资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金融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在整体提升的同时,收入结构也日趋多元化。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90%以上。到201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至70.8%,其它收入比重逐步上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到3.4 %、1.1%和24.8%。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是主体。2000年,陕西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全部收入的62.4%和30.9%,到2010年,家庭经营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至45.9%,而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上升至42.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占比也分别上升至2.4%和9.5%。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分别由主要依靠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单一模式逐步发展为以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有力补充的多元化结构。

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

论文摘要:目前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分配的性质,系统地论述了收入分配的对象。本文通过总结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观点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难题的对策措施。

一、引言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分配的方式是由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的,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分配中,既要重视分配中公平的问题,也应重视效率问题。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目前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副作用。

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在《资本论》的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的性质,进而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首先指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这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曾经深刻论述: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分配形式的具体设想,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对此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实践要求进行创新发展,确立符合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分配的具体形式。

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的济体制改革,使得那些能够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而那些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的经济主体则步入了缓慢发展的行列之中,市场机制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拉大了收入的差距。

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客观上也会扩大收入差距。按劳分配使得劳动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由于财产在代际之间转移的数量不同,工作经历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市场机遇的驾驭能力不同,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会逐渐拉大。

最后,过高收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分配体制不完善,对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了严重影响,致使再分配更加不公平。在地区收入差距中,东部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地域条件,能够吸引到较多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在收入上必然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四、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措施

第一,采取措施使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公平化。在按劳分配中,个人的教育水平、所处社会环境和劳动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获得的收入就会产生差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育。当前,我们应当保证人们拥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只有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第二,生产要素要在成员之间公平分配。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及质量是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基础,其直接决定了所能获得收入的多少,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采取各种措施,公平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获取和生产要素拥有,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三,要较好地解决公平分配问题,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应当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相结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要通过各种手段,理顺收入关系,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化。

第四,加强规范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减少行业的垄断因素,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其实行价格管制,减少和降低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降低高收入者的水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做好收入的再分配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

篇7

摘要: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提高医院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广大患者医疗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以下原则:前置原则——确保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核心原则——实现医疗事业的效能性;基础原则——促进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制度原则——促进收入分配的规范性。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绩效工资 分配制度 改革

工资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出卖劳动力所支付的报酬。绩效工资是工资的一种,绩效工资制度是根据劳动者个人业绩情况而设定的收入分配制度。绩效工资是建立在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有效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在于实现“以绩付资,以能取酬”。对于公立医院而言,绩效工资主要是指“医院根据职工在岗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程度确认登记后,通过医院所运行发展的合理的预期进行从良控制、结构调整后,通过职工劳动的业绩为主要依据来核算的报酬,是一项将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结合的一类薪酬体系”。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仅对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在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所以绩效工资制度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言,都是极受关注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当前人力资源薪酬分配制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为此建立一个符合当下公立医院医疗体制要求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当前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前置原则——确保医疗事业的公益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起来。竞争性机制与开放性机制的引入极大地变革了国家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医疗事业运作体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公立医院的职工薪酬分配方式。在新的医疗管理体制下,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下由国家财政对医院经费拨款在医院收入中占主导的做法,为国家财政减轻了负担,激发了医疗事业管理的活力,但也对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也是众多社会市场主体之一,要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机制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强化竞争意识,增进“成本——效益”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就要求做到能以有效的分配制度来激励职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以较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效益,进而提升公立医院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在改革过程中,不少医院为了降低财务成本,就不断削减传统体制下不合理的奖金福利,探索并建立能调动职工责任感和积极性的分配制度。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医院也存在一些因改革措施不当损害公立医院的作为社会责任者公益性的情况。众所周知,医院是肩负着生命关怀价值的救死扶伤之地,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完全与其他的市场主体等同而语。有的医院过度削减职工福利,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降低,无心开展医疗工作;有的医院过度地设置绩效奖励,虽然激发了职工积极性,但最终结果必然是医院财力无力长期支撑,最终将过多资源用来支付职工薪酬,却忽视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严重损失了医院的公益能力,无法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也是导致当前广大患者在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因此,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而非单纯的以提高职工福利,提高工作的效能为目的。

二、核心原则——实现医疗事业的效能性

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改革必须要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医疗事业的效能性。这里强调的效能性并非是市场领域中所极其推崇的效率性。效率性单纯地强调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完成情况。效率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要求做到厉行节约,不浪费资源。而效能则是强调关注活动的合乎目的性的结果,强调做正确的事情,并能战略性地有效实现活动的目标。因为公立医院的真正目标在治病救人,在于帮助病人回归人的正常生活,其要义在于“以人为本”,所以效能是衡量医疗工作结果的重要尺度。公立医院存在的目的在于医治病人,既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让更多的人获得医疗救助,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改善病人的病况,甚至让其痊愈。因此对于医院而言,效能意识更为重要。因为高效率地工作只是一项活动完成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完成工作必须要高效率,但是高效率并非一定能完成任务目标,而只有效能性才能保证任务的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效能性是医疗工作目标实现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当前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也必须以此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奖励机制,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办事能力,着重关注医院的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医院在衡量职工绩效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既要注重服务带来的“量”方面的绩效,更要注重服务带来的“质”方面的绩效。

三、基础原则——促进收入分配的公正性

促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公正性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薪酬分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与按因素分配原则相结合,在实现“效能优先”目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障公平不是要求绝对的公平。实际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相对的公平才是合理的;而且保障公平也不是要求分配的均等化,一味地追求资源的平等化,实际上是对分配受益主体的自身资源禀赋和主观意愿与工作努力程度的忽略,会造成进一步的不平等与不公正,进而也会损害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要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困境,必须重视职工的工作实绩和医院医疗事业的实际贡献,将薪资分配的天平向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倾斜,向工作量繁重的重要岗位倾斜。美国科学家亚当斯曾深入研究了社会行为与公平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工资薪酬的公平性对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职工通过了解内部薪资分配结果,比较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人的投入产出情况,得出是否公正的判断,进而对其工作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不仅收入分配的多寡与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密切关联,而且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更是直接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标尺。所以,公立医院在突进绩效工资改革时,要立足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工作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发职工的工作创新力,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制度原则——促进收入分配的规范性

在促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规范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结果为职工劳动价值的真正反映。绩效考核是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核心环节,是绩效工资分配的根本依据。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成败。换句话说,公正平等的分配必须立足于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有学者研究指出,“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以及相应的绩效分配方案设计。其中绩效考核整体指标在绩效工资结构设计中已经体现,它包括经济效益、工作量、工作效率、奖惩金额以及经济指标,而绩效考核的更加详细的指标体系设计一方面要能够反映和衡量整体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求体现医院的公益性职能并兼顾医院的长远发展。”在具体的考核技术上可以采用综合技术,也可以采用专项技术,如应用平衡记分卡法、关键指标法(KPI)、“CRT”绩效指标分解方法来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等。

二是建立起合理的薪资分配制度,确保分配制度与考核制度的匹配性。这方面需要根据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及其结果所对应的薪资价值。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同一层次医院绩效分配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医院绩效分配的标准不能过于低于同层次医院的分配水平,否则,会因为同层次单位福利差距过大导致人才流失,不利于医院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部门内部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差异性以及职工资源禀赋与工作状态的特殊性,做到收入分配制度能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和岗位价值。

三是加强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与规范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有效推进,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与分配制度,还需要坚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于促进医疗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提高公立医院管理者对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为绩效工资改革提供更为全面有力的保障措施。为此,必须加强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制度建设,成立院科两级考核机构,全面开展医院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推进工作。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制度还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从业氛围与职业文化,提升医院全体职员对绩效工资改革本质与价值的认识,并引导其积极参与绩效工资设计以及实施当中,提升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效能。

参考文献

[1]刘婉珊.新形势下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讨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5(5):40

[ 2 ] 李树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 D ]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9

[3]周国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

[4]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94-96

[5]陈亚光,黄二丹,程江,张甄,黄湘雯.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公平性方法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9):14-17

[6]程之红,蒋平,任飞.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2):79-80

篇8

摘要: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本文由国企收入分配现存的问题入手,经过分析提出个人对于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观点及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收入分配

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攀升,贫富差距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型国有企业的分配不公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如何重新认识和改革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迫在眉睫。

一、国企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而言,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虽然有重要改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传统观念的影响

2 大多数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先带企业制度

3 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仍很沉重,改革和脱困基础还不牢固

4 相关分配制度的改革没有到位,良好的社会环境尚未完成

5 现行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国企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且关系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因此,明确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改革进行设计和规划,才能保障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1)贡献原则

2)效率与公平原则

3)稳定过渡原则

三、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建议

1 加快国企垄断行业改革,根治收入过高问题

国企垄断行业收益分配的改革,根本是要打破垄断。

1)加大利税调节力度。

国家在对国有企业实行资本经营预算的过程中,应按照不同行业和企业实施分类预算,对于垄断企业应提高其上缴国家利润的比例:此外,在税收方面,除基本税收外,还可对垄断行业加征或提高利润特别调节税。

2)取消政府行政保护。

加紧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并对政府机构进行深层次改革,加快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法规和政策管理,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重新定位政府在国资管理中的地位,使政府脱离微观经济活动,由此减少甚至避免国有垄断企业利用其特权与民争利。

3)对行业工资实施分类调控。

对于不同种类的、不同特点的各类垄断行业(垄断竞争型企业、完全垄断型企业),研究的视角应该有所区别,应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调研,探索出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的个人收入激励制度。而对于那些竞争型企业,则应继续改进与完善工效挂钩制度。

4)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国有企业的公共开支、收益以及个人收入都应当成为公共信息,定期向公众公布。特别是垄断行业应将其企业收入与支出以及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向全社会公开披露,增加公众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与审核。

5)强化审计工作。

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对垄断国企的成本、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可靠性进行审计,还要对企业在职员工,特别是经营者所获得的各种货币性的工资、奖金以及实物性收入进行审核,尤其要对某些非货币性的隐性收入进行重点审计。对于那些扰乱分配秩序的违规违法行为,要予以严惩。

2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要贯彻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这―目标的―前提是要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当务之急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第一,在公司的所有权方面实施混合所有权制:

第二,在各种配套改革当中重点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对国有企业尤其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

3、用改革的办法,规范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倍数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便开始了对国有企业职工与经营者收入之间差距问题的探索,两者之间的收入倍数问题一直受到这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总体趋势看,国家对国有企业职工与经营者收入之间的工资差别倍数的控制是逐步放宽的。从我国不同状况、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当前在规范国有企业职工与经营者收入之间的工资差别倍数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经营者职务消费实行公开披露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在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此外,我们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索:

1)积极探索国企职工持股计划。

对于我那些竞争性的、上市的企业,可以根据其相关条件研究探索这一改革,使其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一般员工可以有计划、有区别的实行相应的持股计划。这种办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平均工资,客观上说还有助于调节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倍数。

2)对国企工资倍数实行平均数管制。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里,对于那些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的国有企业,以2005年国家统计的数额为标准,即中央企业总经理平均年薪与员工平均工资13.7倍,在维持这一平均数额不改变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状况进行或高或低的调整。

3)加大国企年薪制的激励作用。

我们可以尝试将国有企业经营者现如今的部分收入转移到其退休后再进行兑现,根据其多年来的总体绩效和退职后国家相关部门的审计情况,有奖有罚的兑现那部分推迟兑现的薪酬。

4、规范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收益分配格局,让国企分红惠及全民

对于我国来说,较为合理的模式应是财政部门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和政府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统一收缴并统筹安排国企分红。因此,国有企业的利润和改制收入应列为公共财政收入,都应该纳为公共财政管理。国有企业净利,一部分按股份向股东发红利,国家股份的红利均上缴财政部,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纯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如若无法纳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那么,自然也就很难将其应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的民生领域。

篇9

关键字:石化企业;分配制度;思考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internal distribution system of petroleum enterprises perfect.

Key word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279.23

0前言

分配制度是石化企业制度的核心之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相反,则会造成人才的流失,阻碍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近年来,石化企业内部实行了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收入分配公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的充分体现,制约了薪酬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应该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1、石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调整各类人员收入关系,拉开分配差距;突出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个人收入与绩效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机制。分配制度改革后,企业重要岗位骨干人员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达到了劳动力市场价位,简单岗位人员的收入基本与以前持平。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进一步体现,对职工的约束性与激励性进一步增强。分配制度的实施,彻底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促进了职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用人和分配机制的初步形成,促进了人力资源相对合理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2.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竞争机制不完善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企自身的特殊性,石化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目前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或真正执行。竞争上岗往往流于形式,多数企业中收入相对较高的经营管理岗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岗位,尚未真正纳入竞争上岗范围。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引入了劳动力市场价位,职工的收入在与市场逐步接轨,而用人机制却没有与市场接轨,收入市场化与人才配置市场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职工对薪酬的不满,往往源于对岗位的不满,源于对未能获得平等择岗机会的不满。

2.2 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基本工资制度,职工的收入以岗位为依托,与所在岗位紧密相连。岗位的重要与否,岗位序列的先后直接影响收入的高低。而有些单位没有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估工作,或评估工作不到位、分析方法不科学,使岗位分类排序缺乏足够依据,岗位序列设置不够合理,以此为依据制定的岗位工资差异,是职工难于接受的。

2.3 考核体系不健全

企业分配制度要求在职工收入分配中突出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使职工收入与其岗位责任相适应,与单位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但是绩效考核仍是目前石化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有的单位没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或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过程不规范,因此考核结果不够准确,缺乏说服力。运用这样的绩效考核结果来确定职工的薪酬,导致薪酬的分配缺乏公正性。

2.4 薪酬制度的灵活性不够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虽然对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但调整的力度有限,分配关系仍不尽合理,部分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收入仍低于市场价位,而简单劳动岗位人员收入普遍高于市场价位;仍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不足,约束乏力;分配形式也不够灵活,针对不同行业,针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不同序列人员分配的特点不够突出。

3、建立新型的分配制度的具体思路

3.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应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配套进行。企业内部应不断强化竞争机制,竞争上岗工作应制度化、规范化。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应纳入竞争上岗的范围,每个员工都应该获得平等的竞争上岗机会。

3.2 合理设置岗位及岗序

设置岗位和对岗位进行分类排序,所有岗位都编制岗位说明书,并获得职工的认同。让职工明了所在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应承担的责任,了解不同岗位的内在差异。岗位排序应建立在岗位评估的基础上,岗位评估应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

3.3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应根据石化行业特点和管理的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不同的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绩效管理,并不断提高考核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职工薪酬分配中,公平合理运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使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真正成为拉开职工收入而又能令人信服的依据。真正发挥薪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

3.4 树立效益观念、强化工资激励职能

实践证明,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使企业实际提取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上下浮动,有利于工资总额的调控,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工资的有效激励职能,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既要负盈又要负亏,盈亏相互转化的关键是效益,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只能负盈,不能负亏。表现在挂钩考核后实提的工资额与稳定的基数相比,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种仅负盈不负亏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甚至会抵消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

逐步加大激励力度。就目前情况而言,随效益浮动的工资额应逐渐加大。保持固定部分的相对稳定,加大浮动部分,效益指标的确定,其水平应以80%的企业通过努力能完成,并有一部分企业小幅度超额。效率指标水平也要随生产技术,劳动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保持平均先进水平。抓好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要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利益观。使职工弄清劳动决定收益的分配。教育职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上,比劳动贡献,比劳动质量,关心企业的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自觉支持参与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搞好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必要保证。

3.4 科学设计薪酬制度

科学设计薪酬制度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完善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石化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三支队伍的不同情况,构建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体系。经营管理人员是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肩负着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组织生产经营的职责。应重点考核其经营业绩,强调管理责任。其薪酬除基薪外,应突出业绩奖金和中长期激励。做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收入与其经营业绩挂钩的机制,增强薪酬分配对其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应依据其专业技术成果和贡献大小,重点根据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情况进行分配;其薪酬除基薪外,应突出业绩奖金和收入提成。进一步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效。技能操作人员是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其考核重点是安全生产、成本控制、产品质量等情况,应对其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分配方式。

4、总结

石化企业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属于企业内部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本着“调高扩中保低”的原则,还要以企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有利于企业的竟争、发展为目标,来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体系。

篇10

关键词:制度改革;分配;公平与效率

一、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作用于不同的分配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市场进行的分配是初次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是按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来获得收入的。效率高,则收入高;效率低,则收入低。假如市场上不需要你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就得不到收入。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所谓效率,是可以按经济生活中劳动数量、质量同劳动成果的比率来度量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可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所得的经济成果的比率来度量,投入多,效率高,收入高,反之就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发生亏损。所谓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无论是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都应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允许合理拉开差距,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以及结果公平等。从机会公平的角度分析,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所有促进机会公平的措施都会提高效率。从结果公平的角度探讨,公平与效率又存在矛盾,过分强调结果公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而发挥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又必须打破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不过,这种矛盾不是绝对的。如同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会影响经济效率一样,收入差距过大也会抑制有效需求,导致社会冲突,从而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这就是说,存在一个使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收入差距适度区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的适度区间。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劳动力供给充分,资本要素稀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本积累带动劳动就业,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因此,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上通常会更加重视效率。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一方面,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无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上都要求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初次分配是指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企业营业盈余三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质是要素价格决定问题。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首先应保证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完善要素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坚决根除涉及权钱交易的腐败收入和寻租收入;打破行政垄断与资源垄断,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造各类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应当指出的是,由劳动和资本各自特点所决定,劳动与资本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证劳动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市场竞争地位上的平等,政府有责任通过就业政策和集体谈判制度等增强劳动者的博弈能力,通过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现阶段的重点是,促进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理顺资本所有者、经理层与一般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间接税方式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要求政府通过税种、税率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的调整,协调好政府、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间接税比重高达70%以上。由于间接税会直接进入市场价格,间接税比重高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通过税收转嫁,加重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过低,一些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福利侵蚀企业利润;还存在少数人无偿或低价占有、使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因此,深化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应在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改革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严格征收资源占用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收益分配机制。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直接税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的第二次分配。再分配的目的是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的适度区间,并尽可能促进起点公平。现阶段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再分配存在逆向调节问题。目前,我国直接税比重不足30%,其中个人所得税不仅因占比过低难以发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更由于高收入群体具有更多的避税手段,导致个税收入主要来自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财产税所占的比重更低,遗产和赠予税还无从谈起。从转移支付角度看,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上还有较大差距。基于这种情况,再分配领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在减少间接税的同时增加直接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完善高收入者个税征收与监管;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财产赠予税等财产税。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三农”的财政支持;加大教育、医疗、就业、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并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三、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要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就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后一个时期, 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价格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下,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除了初次分配的规则和秩序要规范,也就是分配过程要公平以外,还要高度重视机会公平,这涉及初次分配公平的基础条件,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一般来讲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收入也高;二是劳动机会的公平,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机制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保障公平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就是要加大税收等经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所以,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促进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