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刑事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年×月,某市区公安分局向区检察院提请逮捕盗窃犯徐X。提请逮捕书称:被告徐X,利用搭乘货车之便,将火车上一捆长360米的尼龙布匹偷去,构成盗窃罪,请依法批准逮捕。区检察院以布匹单位不详,无法估计数额大小为由,认为事实不清,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公安分局提出复议,区检察院仍以无单价,数额无法计算为由,未采纳公安机关的意见。于是区公安分局向市检察院提出复核要求。经市检察院审查,认为徐X盗窃事实已被证实,虽然单位尚未查清,但仍应视为主要犯罪事实清楚,应批准逮捕。 并函告区检察院,同时又用电话将这一决定告诉区公安分局,请其直接与区检察院联系。区公安分局接到电话的当天下午,便开具逮捕证,逮捕了徐X。区检察院认为区公安局违反诉讼程序,不同意开具《批准逮捕决定书》。结果犯罪嫌疑人逮捕了,卷内却没有《批准逮捕决定书》。
[问题考查]
区公安局和区检察院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外?理由是什么?
[答题示范]
区公安公局未接到同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准逮捕决定书”就开具“逮捕证”逮捕犯罪嫌疑人,不符合刑诉法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据此可以看出,是否逮捕的决定权属于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只是依决定执行。因为逮捕犯罪嫌疑人,是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只有严格法律程序,才能保障公民权利和执法的严肃性。而本案中的公安机关,在没有接到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情况下,仅凭市检察院的一个电话,就开具“逮捕证”逮捕犯罪嫌疑人,不符合严格依法办案精神。 同时市检察院的电话通知,仅是行政上的工作方式问题,而批准逮捕决定是法律上的诉讼程序问题,二者不能混淆。 区检察院在上级检察院明确提出要依法逮捕后,发现公安分局已经执行逮捕,便不签发批准逮捕决定书,这也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区检察院不能以公安机关已经违法而拒开批准逮捕决定书,也就是说, 区检察院不能以违法的行动去抵制公安机关已经出现的违法行为。而应该在指出区公安机关违法执行逮捕人犯后,按照上级检察院的决定,及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并将决定书尽快送达公安机关。
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电力档案;工作水平;管理创新;档案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7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83
电力档案主要指的是以图像、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详细记录电力工程中各环节、各工序、各步骤及各类文书、各类会议、各类资料等原始信息的一种档案类资料、材料。这些看似普通的电力档案材料,不仅记录了电力工程的建设轨迹,还为电力企业加强和改进运营管理工作方法、提升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档案工作也开始呈现出电子化、信息化等特点,原有的手工记录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节,不能满足实际所需,尤其是在有关信息的调档、查阅方面极为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档案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档案的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水土不服”现象。
1 新常态下电力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改革也开始逐渐进入深水区、攻坚区,一些破冰之举正在艰难推进,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为电力档案工作开启了一扇创新的窗户,对电力档案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具体要求。作为一种记录电力企业发展状态的原始资料,电力档案的信息量伴随着电力企业腾飞发展而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内容也越来越详尽。充分发挥好电力档案的作用,为电力企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措施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是电力档案作用于电力企业最直接的表现。经济新常态下,不仅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对电力档案工作的创新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可以说,电力档案管理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不得
不行。
2 当前我国电力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各级对电力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重效益、轻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企业管理者眼中只有效益,而忽略了包括档案管理等在内的一切管理行为,这就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无人问津,档案管理工作漏洞重重、危机频现。如有的企业单纯把电力档案工作当作一种硬件设施建设来抓,只是保证“有”,而从未想过“用”。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电力档案的管理水平,也遏制了电力档案为企业管理运营服务的功能发挥,使电力档案成为了一种摆设。
2.2 电力档案搜集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实物档案是目前我国档案的主要分类,其中尤以记录各类声像资料的电子档案最为便利,记录最为真实,调阅最为方便。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电子档案记录、整理、存储麻烦,且受传统档案管理思维的束缚,很多档案工作人员仍然停留在重视文字搜集、忽略声像搜集的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1)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设施配备落后,没有为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专用的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2)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存有应付差事的思想,不愿多费功夫。确切地讲,任何一个档案系统,如果缺少了电子档案这个重头戏,就会大大降低档案的实用价值,影响档案的作用发挥。
2.3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迟滞
信息化条件下,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档案搜集、录入、登录和整理等工作已成为一种新常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切电力企业因为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不严、档案作用发挥不够等原因,使电力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一种弱势状态,因而在设备设施建设上仍显得有些滞后。这种滞后使得很多重要的图纸、表格,不能以图片的形式进行高保真保存,只能以原始纸质材料进行保管。
2.4 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领导对电力档案重视程度不高、电力档案作用发挥不够等原因,也致使绝大部分力企业在选配档案管理人员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既不注重责任心的考量,又不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这就造成了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较差等。做好档案搜集、整理、归档、查询等工作,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主动作为、积极工作,方能使电力档案管理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和改进。
2.5 电力档案管理经费保障不力
电力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常常被边缘化,因此在经费保障上十分困难。这种困难直接体现在档案工作,就会出现电力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电力档案手段落后、电力档案工作人员收入不高等现实问题。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手段、不高的待遇,是很难推动电力档案工作创新,也是无法实现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的。
3 提升电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路
3.1 提高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实现电力档案信息化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毫无实际意义,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一方面,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组织电力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提升档案搜集、记录、整理和查询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引导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学习电力知识,了解电力档案的特点、规律,力争成为电力档案管理的行家里手。此外,电力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以满足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3.2 创新电力档案管理工作思维
新常态下,电力档案原有的管理水平显然是不能满足现实所需的,这就要求电力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创新意识,树立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工作思维,主动学习先进知识、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力档案管理实操技能,彻底摈弃以往单一、原始的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一个传统与现代、人工与科技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损耗,依靠创新和改革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做法,结合本单位电力档案管理实际,进行有的放矢地创新、结合和融合,从而有效提升本企业电力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3.3 加大对电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
当前,由于很多电力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力档案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员选配、设施配备、资金保障等方面并没有明显支持力度。各级领导要彻底改变思维观念,高度重视电力档案管理工作,既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对电力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又要在硬件设施、资金保障方面予以倾斜照顾,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强有力支持,彻底改变原有的落后现状,进一步提升电力档案的工作水平。
3.4 注重电力档案价值的发挥和利用。
现阶段,电力档案的作用仍处于未开发或轻微开发状态,很少有人会想起或利用电力档案来加强和改进工作水平,大多停留在查询个人信息或工作记录。这就造成了重投入、轻使用的现象,大幅降低了电力档案的作用发挥。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很多管理者的思维较以前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开始逐步认识到电力档案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在提升电力档案的使用率,如为了总结工作经验,加强风险评估,提高工作效益,查询有关档案记录,详细了解相关过程,认真借鉴学习以往好的做法等。
应当不断丰富档案的库存量。要高度重视日常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归档,把各种与电力企业发展相关联的所有资料都保存以来,以备不时之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部门设置、业务开展、时间节点等情况,科学分类现有电力档案,使之存放科学、摆放有序,便于管理、便于查阅。同时,要结合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工作实际等,积极总结档案管理服务办法,归纳出一条既利于使用方、又便于管理者的科学手段。
应当加强对电力档案的宣传。要通过内部刊物、电子显示屏、橱窗和集中教育等载体或形式,大力宣讲电力档案的重要性,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电力档案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从而树立一种“有困难查档案”的意识和观念。此外,还要不嗲炕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微笑服务、热情服务,帮助档案查询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档案资料,解决查询者的燃眉之急。
3.5 积极推进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升电力档案管理水平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引入电子信息技术以后,管理者不仅可以依托计算机等介质,录入图文、影像、声音等资料,还能高效、快速地开展档案查询服务。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设备设施,也离不开具有信息化素质的电力档案管理人员。因此,要不断加强现有电力档案设施设备的更新力度,尽快配备高新技术设备,从硬件设施上给予电力档案有力支持。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拓宽电力档案管理人员的视野,使其具备操作相关技术设备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电力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
4 结语
综上,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对电力档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具体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电力档案管理工作勾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因此,各级电力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电力档案的作用发挥,切实把电力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对电力档案工作的支持和建设力度。广大电力档案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学习就是创新力的意识,积极学习各类档案管理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创造性开展相关工作,为电力档案管理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贺超,徐朗,龙玉兰.电力设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20).
[2] 寇杨.电力设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篇3
1水利施工行业安全隐患分析
1.1水利施工行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这是水利工程项目的生产和管理的观念问题,这种问题也是在我国的各种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着的,因为对于生产的安全性的不重视,所以容易在施工中违反各种操作规范,也容易习惯性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疏忽,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1.2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
水利工程归根结底是一项建筑方和施工方共同完成的工程作品,也是各个工程相关部门由施工合同绑定的一种合作关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的各个负责部门和负责机构应该履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和检查的责任,任何安全事故的出现,都离不开管理上的失职。
1.3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在工程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完善,虽然在一些工程管理条例中有所涉及,但是并不详细也不明确,应该针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出一套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工程中的各方的责任,实行权责相制衡的管理将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4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目前的施工的主体人员都是一些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在农闲时便进城找一些工程的简单的工作挣钱,农忙的时候回到乡下种地,他们虽然也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是其专业素质和水平仍旧非常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程的作业,但是这种专业水平的缺失会在施工的过程中给工程的其他部分的施工带来不便,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1.5文明施工意识淡薄
有很多施工现场并没有一个合格的施工环境,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摆放杂乱无章,各种废弃物的随便堆砌,各种人员的随意流动,都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不便,严重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更危险的是,这种对待工程的随意性,会直接降低整体工程对于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6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
据多年的工程事故报告统计,有很大一部分的工程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工程的施工设备的陈旧和防护措施的落后导致的,这些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人为的避免的,但是它却夺取了许多工程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工程的建筑方应该加大在工程的设备上的投入和安全防护措施上的改进,不能出于成本的考虑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投资。
1.7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
安全资料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对于安全资料的严格控制和整理,却可以发现很多安全隐患,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点监督和检测的作用。对于工程的安全资料,工程要选择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安全资料的准确性,也能在与其他资料分别管理的情况下做到随时的调用和取证。
2完善水利行业安全施工的对策
明确了水利工程中安全事故产生的种种原因,我们就要对各种事故中的问题做好一定的事前的应对措施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不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一味的补救,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水利工程的施工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为了造福于人类,服务于我国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但是当水利工程的施工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这种施工就完全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所以,我们要明确工程的施工目的,本着服务于民,造福于民的宗旨,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加强对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的管理,一定会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定会以人们的利益作为衡量以前行为和行动的标准。另外,我们在宣传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时,一定要将管理同工程中的人员的生命健康联系起来,使建设者在工作中能从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安全问题。
2.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在工程施工当中,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节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成功的施工应该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项目。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的资格审查,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只有采用这种奖罚相结合的制度,才能引起一些安全意识薄弱的工程人员对于工程安全的重视。2.3列支专项经费,确保安全生产在工程招投标中,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独立于招投标之外,设立独立资金账户,视其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实施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一些管理人员出于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擅自削减或者取消工程中的安全防护的资金,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应该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2.4加强对水利施工企业的监管
我国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同时也完善了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但与其配套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这给安全管理的执行带来了很大不便和难度,国家监督及执法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确保安全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确保安全,消除隐患。
2.5与时俱进抓安全
对于安全施工的管理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和标准上,我们要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工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的应用,研发各种先进的检测安全系统和安全管理的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随时更新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
篇4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治疗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安全;效果
0引言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时间久、风险高等特点,存在着诸多隐患,如果出现问题,轻者影响患者护理质量,重者可致使患者死亡及伤残等。细节护理是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到细致到位,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有研究显示,将细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以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5例手术患者实施了手术室细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62岁,平均(44.5±11.3)岁;其中普外科12例,骨科25例,泌尿外科18例。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9-59岁,平均(46.3±9.8)岁;其中普外科15例,骨科23例,泌尿外科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清醒,认知能力正常;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者;排除术中出血>300ml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1.3护理方法。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3.1术前细节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并进行消毒杀菌等工作,确保手术的进行。1.3.2术中细节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熟悉环境,调整患者平稳心态,帮助患者调整,麻醉前做好器械检查,术中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避免患者身体发生隐患[2]。1.3.3术后细节护理:认真核对术中所用辅料、设备及器械,做好记录,术后3h内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探访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恢复情况。1.4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包括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护士配合技能三个方面,分数越高代表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方式已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人们对手术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也有了新要求,因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联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次研究通过将手术室细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通过给予患者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荣辉.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意义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379.
[2]傅航,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9(1):133.
篇5
企业档案管理;意义;创新思路
1.引言
档案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在不同需求、不同场合、不同时代背景下档案保存的载体不同。尤其是现阶段,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保存的形式也在迅速的发生着改变。由于长期以来企业传统思想的限制,企业档案的保管方式、管理思想、发展模式都有很大的欠缺,而且重收集、轻应用;重传统、轻发展;重制度,轻创新;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比较突出[1]。2004年2月,为满足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持续快速增长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宁兴(集团)有限公司、舟山市金塘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公司成立8年以来,面临的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科技在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使公司更加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企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2.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档案工作创新是企业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基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给企业带来的有机遇同时也有挑战,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也是一样。比如,科技水平的发展、企业职工思想的变化、管理人员价值观念的变化等许多方面都在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创新,必然就不能与企业发展同步,更谈不上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且,只有不断的寻求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具体来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从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档案管理方式、档案管理平台等诸多方面开展创新,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革[2]。本文拟通过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提高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效率,促进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
A.创新工作人员考评机制,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往往都与企业中其他技术或者管理人员采用同一套标准,职称的评定也需要发表多少文章,参与多少科学研究,有多少成绩等等。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对于企业中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专职的党政管理人员来说有利的,而这种“利”又可转化为对企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进一步钻研业务和管理的激励,使其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但是这种考评方式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他们从事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少能够真正接触到研究性的领域,也很少真正能够从日常工作中取得突破性的创新,这是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束缚,另外更重要的则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就是要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主。我们不区分工作性质,用同一种标准去考核档案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不同类型工作的职员,必然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挫伤。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扭转这种观念,不断的创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使之既能有效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又能因人而异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具体来说,企业要尝试建立测评与激励体系。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工种的就要考评其服务质量,以提供技术为主工种的就要考评其技术水平,按工作按类别分别测评,最终让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有赏罚分明的职称评价与考核体系,促进其全心全意为档案管理工作做贡献。
B.创新档案保存管理环境,进一步完善优化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的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硬件设施建设,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档案保存也开始逐步进入信息化。但是目前在很多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传统意识仍然很浓,过于依赖传统的档案保存方式,总感觉纸质或者其它实物形式的档案存放起来比较真实。因此,长时间都属于对现代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档案形式保存和管理的学习,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水平、其他影音保存设备都没有过多的了解。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音频、视频等数据形式保存的档案已经成为档案保存的主流,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和优化档案保存保管环境,提高档案保存效率。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档案馆(室)内的温、湿度控制措施,比如一些磁带,湿度过大的时候容易粘连变质;再比如,很多档案数据保存在电脑中,尤其是一些涉及企业发展的机密档案,在网络上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员窃取,或者说丢失等。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出现,一方面要加大档案信息网络监控力度,不断提高对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信息存储设备进行杀毒。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开发或者引进可以具备建立档案数据库对档案进行加工,并且对加工后的电子档案方便快捷地转换到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模块化管理,实现全文检索和权限的控制[4]。
篇6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2014年9月,由阿里巴巴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筹建的浙江网商银行正式获批筹集,其将坚持纯网络银行模式、采取“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服务。浙江网商银行作为新生事物承载着希望,也会面对疑虑。首先分析了浙江网商银行的特点以及其拥有的优势和机遇,然后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劣势以及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后针对可能的劣势与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和更好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对浙江网商银行的持续稳健经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 :阿里巴巴;浙江网商银行;网络银行;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2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金融机构支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GM-165);中南民族大学MBA教育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蒋懿凡(1994-),女,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与金融支持体系;周运兰(1974-),女,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融资与金融支持。
收稿日期:2015-05-07
1 浙江网商银行简介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于2014年9月29日被银监会批准筹建,是我国首批获准筹建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网商银行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上海复星公司、万向三农集团、宁波金润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对其持股30%,上海复星持股25%,万向三农集团持股18%,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6%。
1.1 特点
网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想将其打造成纯粹的网络银行,即不设线下实体网点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纯网络银行”。其运营方式并不同于传统的银行,首先它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流程的网络模式,去服务全体网民。其次网商银行采取符合差异化经营的小存小贷模式。
1.2 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的比较
(1)相同处。在获批的5家民营银行中,腾讯参与发起的前海微众银行和阿里巴巴参与发起的网商银行都是采取网络银行模式,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开展银行业务,满足个人消费者或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2)差异处。两者的授信方式不同,网商银行的优势在数据与商户资源,因为有淘宝、天猫等平台的客户基础,又有阿里小贷、支付宝的业务支持,在金融方面更有经验。并且它在数据能力、服务理念等方面和现有的小贷业务可谓一脉相承,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人、小企业等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行为记录,据此授信。微众银行的优势在社交这个巨大的入口,它会利用腾讯的各个不同数据源,通过采集和处理包括腾讯旗下各种平台的数据和信息,然后根据统计学的方法,对信用主体进行授信。
2 网商银行的优势和机遇分析
2.1 客户基础庞大
阿里巴巴拥有着数量非常庞大的淘宝注册用户、小额贷款用户、支付宝和余额宝用户,并且在电商平台上创建了大量的交易记录信息,这些都为网商银行提供了客户基础。并且由于阿里巴巴对网民使用习惯把握得透彻,使得阿里巴巴能对客户细分类别,并在短时间内向大量中小投资者或储户提供更多类似于余额宝的金融创新,让网络金融服务覆盖更多。
2.2 资源和经验丰富
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发展路径—直很清晰,由最初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的出现到阿里小贷的问世,再到余额宝的创新,阿里金融逐步实现“存-贷-汇”的转型,为发展银行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网商银行的建立积累了管理经验。此外,由于网商银行在数据能力、服务理念等方面和阿里小贷业务一脉相承,因而阿里小贷多年来在数据、风险防控等方面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都将为网商银行提供大量丰富经验。
2.3 低成本、高效率
首先,由于互联网具有突破时空局限、信息对称等优势,网商银行利用互联网来完成各种银行业务,不仅能提高办事效率,还能降低实体管道建设与人工操作的成本;其次,基于互联网快速传播和及时反应的性质,网商银行可以突破传统银行实体网点的限制,在营业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再次,网商银行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的准确客户信息给客户推荐最恰当的产品。
3 网商银行的风险分析
3.1 网商银行的缺陷分析
(1)缺乏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基础。与已经成型的传统银行相比,网商银行作为新型的网络银行缺乏自己的品牌,人们往往会对于新生事物不信任,担心其风险较大、资金不安全,所以网商银行可能会面临吸储困难从而采取高息揽储的局面。而高利息水平需要高投资回报率支持,高投资回报率就会面临高风险。
(2)相比实体网点,安全感低。自古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是觉得钱握在自己的手中比较安全,实体网点比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银行更受青睐。而网商银行作为一个纯粹的网络银行,没有实体网点,人们的担忧易导致对网商银行的不信任。
(3)技术与网络银行安全性。网络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网络病毒入侵并破坏网络系统;网络黑客入侵网络系统,窃取商业机密或盗取资金等。由于网商银行的业务都依托于互联网,网络虽然便捷,但一旦受到威胁,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这就对网商银行提出了技术上与安全性上的挑战。并且网络银行安全性的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商银行的建立与发展。
(4)监管难度。在监管方面,由于网络银行在我国是一项新鲜事物,在此之前,银监会并没有对此的监管经验,相关法律框架也未出台,而网络银行所面临的种种风险也给外部监管提出了新要求。除了监管机制缺失之外,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众多监管部门,可能还面临“多头监管”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效率低下、监管空白或重复等情况,从而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度。
3.2 网商银行面临的风险
网商银行的缺陷与其存在的风险息息相关,通过对网商银行的缺陷和其自身资本状况、业务模式、服务对象及区域等因素的分析,认为网商银行将会面临以下风险。
(1)信任风险。银行业的经营主要依靠银行在公众当中的信用高低,由于网商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且风险自担的银行,设立之初本身就缺乏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基础,加之民营资本的不稳定特性,更加大了其公众信任风险。
(2)流动性风险。由于网商银行的公众信誉本身不能与国有银行媲美,吸储能力相对较差,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面对许多质疑,加之其主要是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流动性风险更大。
(3)资本充足风险。网商银行作为民营资本控股银行,由于其资本内生能力无法满足新增信贷的资本索求,且其进一步融资的空间非常有限的特点,网商银行组建初期可能会面临资本数量不足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果不能在资本筹集、运营的方式上有所改变,其业务经营和绩效水平将会受到不良影响。
(4)资产质量风险。由于其服务的客户——小微企业财务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明显有别于规范化的大企业的特点,加之自身银行风险控制技术也有待改进等原因,网商银行将要面对其资产质量可能存在风险的问题。
(5)盈利风险。网商银行成立后,需要一套规则来降低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由此可以创新的余地不可避免地就会缩减,加上产品单一、经营模式趋同的影响,盈利空间将面临压缩。
(6)道德风险。对民营银行兼网络银行的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可能导致经营者利用法律空白从事违背道德的活动,而且由于网商银行作为民营银行自身特殊原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将极易引发道德风险。
4 网商银行发展对策分析
4.1 提高公众信任度和认可度
网商银行的发展应该严格遵从以市场为核心的经营原则,为公众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主动向公众宣称自身业务,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以此来提高公众的信誉度和认可度,消除公众的质疑。
4.2 实现信息的对称透明化
网商银行除了需要在与小微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对称之外,还需建立健全信息通畅的金融监管系统,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监管及完整的社会舆论监督。这也是实现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措施,能有效防治网商银行运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4.3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在银行业这个高风险行业中,网商银行作为民营银行兼网络银行未来将面临更复杂的经营风险,因此增强风险观念、预测潜在风险对于网商银行尤其重要。因此,网商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还应通过宣传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以弥补自身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增强自己的风险防控能力。其中可以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结合网商银行自身的特点,其风险主要来自于非系统风险,再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的防范预警机制的经验,针对其可能存在的非系统风险主要选择和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预警指标。①流动性状况衡量指标,通常包括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例、现金流量比、超额备付金比率等;②资本充足状况的衡量指标,通常是资产充足率或核心资产充足率;③资产质量状况的衡量指标,通常包括不良贷款比率、前10家客户贷款比、拨备覆盖率及单一客户授信比率等;最后是盈利性状况衡量指标,通常有平均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
4.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是网商银行当前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完善明确的与民营银行配套的法律法规、构建全面的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它能使民营银行的各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增强民营银行的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5 结语
作为新兴的银行类型,网商银行有着阿里巴巴优越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具有其他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形势和网商银行自身的特点,网商银行依然面临着种种风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在未来的发展中,网商银行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与机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好风险防控并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另外还要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朱彤.初探网络银行在我国的可行性——以“阿里网络银行”为例[J].现代商业,2014(8)
2 赵林.我国民资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及风险防控[J].商场现代化,2014(21)
3 蔡恺.浙江网商银行将坚持纯网络银行模式[N].证券时报,2014-10-17
4 秦长城.电商喜忧并存[J].新理财-公司理财,2013(11)
篇7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管道燃气的使用在城市越来越普及,燃气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设置了管线燃气装置。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不仅大中等城市,许多中小城市、城镇也加入到管道燃气的使用大军中,燃气管网也在不断发展延伸,各种对管网设施及用气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频繁,人口密度大,燃气管网运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各地的政府机构要认真的关注管线建设活动,同时相关的群体等还要做好协调活动。
1、燃气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燃气管网一般在地下敷设,燃气供气系统一般包括:门站、调压站、管道、调压装置等组成的管网体系。管道大多采用直埋的方式,环境干扰较大、由于燃气管道的隐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管道的腐蚀及不可预见性等原因都会造成一定的隐患,具有较大的泄漏危险性。
1.1、早期存在的燃气管网,由于在技术上较为落后,采用的防腐措施是用沥青、玻璃布等,还没有使用阴极保护措施,使用年限一久,防腐层就失去了防腐的作用,部分管段甚至整体腐蚀都较为严重,给维修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2、在我国多个城市早期的管网建设时,管网的运行压力多为0.2MPa左右,煤气为主要气质,煤气管网中凝水缸主要为中压B形(0.2MPa),阀门采用普通铸铁球阀,丝扣连接处较多。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燃气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将管网运行压力提高到0.3MPa~0.4MPa,过大的管道压力可能造成丝扣的连接处漏气,普通的铸铁球阀也会发生失效不能闭合的情况,对管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3、道路修建以及新建建筑等的建设活动对地下燃气管网产生负面影响较大,极易造成设备及管道的细小损坏导致其外泄。由于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的变快,道路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活动速度不断的跟进提升,同时还有电网、供水及供暖市政改造等活动,都给燃气管线的运作带来了很多的潜在隐患。经常性的会出现被损坏的情况,一些建设方不按照规定进行建设活动,导致管线受损,当时不仅不上报,而且也不告知相关机构进行紧急维护处理,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和损失。
1.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在日夜不停的建设着,这样在施工中违章施工及二次开挖现象较多,对管线的安全也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5、燃气企业主要针对二类用户,一类为企业用户,一类为居民用户,在企业中主要为锅炉、直燃机、生产和食堂供应燃气,各企业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同时对调压器的运行原理也不了解,这样就极易导致错误操作的发生,从而危及管网运行的安全。
1.6、居民用气过程中,偶然存在着私接、私改、燃化气和天然气混用的情况.并且燃气企业对居民进行入户检查又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无法第一时间的发现和解决上述问题.
2、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的有效对策
2.1、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建设燃气管网调度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建立GIS、SCADA信息系统,提升燃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建设燃气管网调度系统(SCADA)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管网运行实时工况的监测;二是辅助调度,在保证安全供气的同时节约运行成本;三是通过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利用SCADA系统,就能实现多种方式查询、管网监测、超限报警、辅助调度等功能。
2.2、加大拆除违章建筑的力度
政府要充分认识城市燃气管网上违章建筑的危害性,各城市应成立专项工作协调组织机构,相关责任人应该对违规建筑负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拆除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下达拆除违章建筑的通知,把燃气管网上的违章建筑大幅度降下来,提高燃气管网运行安全系数。
2.3、严格选材,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前对所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材料、配件要认真选购和进行检测,尤其是高压管线材料更要严格筛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要齐备,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在验收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工段,要坚决返工整改,决不能有半点马虎。
2.4、加强燃气管线及设施的安全巡查工作
对燃气管线调压箱、阀门井、流量计等设施,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国家安监总局)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联系人负责制,实行分片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对调压器和阀门等设施进行保养时,要严格地按照燃气设备管理的要求,定期地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同时,为了及时地发现隐患并进行排除,就必须利用先进的燃气检漏仪器设备,对管线进行有重点地检测,从而确保燃气管线及其设施的安全运行。
2.5、加强居民燃气使用安全知识宣传
城市的各级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力宣传维护燃气设施安全和燃气安全使用方面的常识及地方燃气法规。在宣传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和年龄的用户和潜在用户,要采用符合实际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居民树立自觉维护管道燃气设施的安全意识,懂得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燃气。
2.6、中压管网及设施的运行管理
2.6.1加强对中压管网及设施的巡检
巡检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针对中压管网和设施可以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巡检人员可以定期进行轮换,把巡检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要求巡检人员每天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巡检一次,并做好记录。
2.6.2对于巡检点的分设,要根据实际上管线的覆盖情况来进行设置,建立严格的巡检责任制及奖惩制度,加强巡检人员的管理,以避免在巡检中漏检等情况的发生,减少人为的安全隐患发生。
2.6.3完善施工现场开挖及二次施工审批手续,城市在发展建设当中,对于需要进行施工的企业,施工前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从而确定施工地点管线的分布情况,从而在开挖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做好保护管网的安全措施,也避免了违章占压的情况发生。
2.6.4严格监控新建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城市中新建的燃气工程,需要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把好质量关,从源头上控制好燃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6.5严把工序移交程序,工程建设与管网运行管理分开,工程验收完毕由调度运营部门下发通气指令,进行置换通气。燃气设施安全运行72h后,管网运行部门与工程建设部门签收移交手续。
2.6.6对中压管线每3-5年进行一次防腐层检测。
3、结语
综上所述,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不仅是燃气公司的课题,也是城市安全共同课题。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不但要从经济性出发,而且要通过分析和计算,系统的安排其组成和布局,保证工程的质量,不断创新,依靠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加强管网及设施的巡检、维护,打造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的硬环境。同时需要协会和政府完善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建设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的软环境。
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城市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需要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障发展。此外还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最重要的是要依靠燃气公司的全体员工,本着对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踏实恳切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1]焦楠楠.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408.
篇8
关键词: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效措施;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07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39
铁路运输是一个大的联动机,要切实提高铁路整体运营效率和确保运营的安全性,就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协调配合。机务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项点,机务安全管理不仅是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铁路机务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机务安全管理的含义
机务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指安全生产各环节中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因素,它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人员方面,要求职工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二是管理方面,要牢固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三是设备方面,要不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和改进,主要是机车的更新和优化改造。
机车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从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管理。行车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把握铁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在每一个作业环节将风险管理贯穿进去,增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风险研判准确,措施控制得力,安全风险降低;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改造机车设备,采用先进的车载设备,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一是通过对LKJ和6A系统的装车应用,不仅能使机车乘务员在列车运行中实时掌握机车动态,提高操纵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对LKJ文件检索和视频监控,了解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达到合理管控乘务员的目的;二是加强机车检修工作,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机车设计不合理的部件,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不断提升机车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对全体职工的安全培训,加大对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促使全员按标作业、遵章守纪。由此可见,机务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机务行车安全是一个动态运行的系统,因此安全管理需要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而进行改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查和分析运输环境的变化情况,处理好运输环境和行车安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行车的各个部门、各个管理层次、各个工作环节要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确保工作不脱节,达到上下协调。
2 机务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改革的逐步展开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铁路安全管理领域。近些年来,一些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微机网络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运用,使得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实效性也更强。目前使用的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和6A系统在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机车的运用安全微机管理、机车运行统计分析处理软件等,为机务安全管理从原来的粗放经验型管理模式向量化的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这些质的变化不仅确保了机务行车的安全,也为机务行车安全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机务系统的安全管理遵循着《铁路安全管理规程》及各局各段所制定的一些规定,这些规程、规定对于机务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对我国铁路运营的长期经验的总结与归纳。但由于这些规程、规定不够全面和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机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完整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机务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有效地
进行。
3 机务行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一般是由于人们在从事生产的一系列活动中存在的知识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或是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现阶段没有能力进行预防或能够预防却没有实现完全管控的情况下,产生违背主观意愿的各类事件。安全隐患是指各种行业潜在的风险,其包括了所有可能会构成一定威胁和损害的风险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定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这些原因包括基础性质的原因、间接性质的原因、直接性质的原因、突发性质的原因等。通过对近年来机务行车安全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通常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职工在操作作业过程中违反作业标准造成的,深层次剖析会发现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员工业务能力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发现问题只是以罚代管,缺乏对安全问题的提前预判。另外是有关安全基础管理不规范,各自为政,制定出的标准不统一,给部分员工钻了空子,也让一些职工存在侥幸心理。总的来说,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不能单一地归咎于某一方面,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点:
3.1 各级人员综合素质薄弱
目前影响铁路安全的最大隐患是人员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为:一是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够严格,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二是作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思想情况不够稳定;三是现场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违章违规操作;四是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机械和落后,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与实际的工作需求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完善和强化岗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对现场作业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是目前实现机务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2 行车设备失控和外部环境突变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一是由于铁路行车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因此就需要有极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跟上,如果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无法匹配时,就会出现一些设备错误操作的情况;二是铁路运输受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人为性的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的事件,这些不安全因素都会威胁到铁路行车的安全。
3.3 突况的应急处置能力薄弱
尽管我国铁路运营时间已经很长,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列车提速和大量新型机车的投入使用,以前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及对于突况的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目前,大部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还不够系统和具体,仍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此外,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些应急预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演练和学习,当突况发生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列车提速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很多潜在的风险还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一些安全管控工作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能单一地依靠技术来保障行车安全,不能遵循系统的指挥程序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和
控制。
4 提高机务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机务安全基础的管理
4.1.1 要从根本上强化机务的安全基础管理,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铁路机务安全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关于机务行车安全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进行对规检查,全面、分层次地梳理、分析,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管理流程,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机务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考核。
4.1.2 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责任与权利相互匹配,逐级负责,并对各层级的安全责任进行严格科学的界定,杜绝责任虚化、责任泛化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层级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以确保层级间的责任确定以及防止管理漏洞。在落实过程中,要考核各层级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在进行考核时必须做到“有责必问、失职追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升迁、收入、受重用程度挂钩。
4.2 加强对行车安全的控制
机务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一线,添乘机车、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针对每个时期出现的关键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机务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定期安全分析制度,重点把握列车运行以及调车作业重点环节,从机车乘务员、指导组、机车设备、行车组织等方面梳理关键区段、困难地点、重点人员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逐级建立安全风险问题库,深入分析、找出规律,优化管控措施或办法,及时处理乘务员作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以便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
4.3 加大安全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人机配合共保安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先进的铁路运营安全技术装备在某种程度上对行车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它可以达到减少人为出现错误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先进的技术装备用到提高和保证机车运行的稳定性上来。
4.4 提高员工的思想防范意识
思想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和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去控制人为安全隐患。一是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尽力满足员工的正常合理需求,贴近员工生活,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安全意识教育。避免职工在作业中产生偷懒、盲从、侥幸、逞能的违章心理,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把职工引导在正确的思想行为道路,杜绝因违章心理造成的违章行为;三是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鼓励。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工,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用先进事例鼓励职工,引导其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4.5 加强职工技术业务的培训
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铁路线路大面积提速,先进技术装备的陆续采用,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工对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尽快使职工掌握基本规章制度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
4.6 加强车间班组管理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车间、班组的管理权限也随之扩大,其安全管理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机务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做法,逐步从配齐车间管理人员、明确车间管理职能、增强车间专业技术力量入手,不断提高车间自我管理能力。班组要从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自控型班组建设,激发基层管理的活力,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4.7 强化职工“两纪”考核,严格事故管理
针对当前少数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问题突出的问题,要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严格落实基本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与监督,严肃查处违章违纪等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同时要认真落实事故报告制度,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4.8 加强行车指挥工作
通过构建行车故障应急指挥台,让机车乘务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实施应急处理作业,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要在出乘前加强出勤指导,确保各种措施传达到位,提高行车指挥水平。
5 结语
要切实做好铁路机务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外,还要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坚持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履行安全职责为己任,提高职工素质和设备质量为重点,从严务实、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永生.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 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4).
篇9
一、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
1、档案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我国,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出现了不平衡的现状,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同,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也不一样,有的理论知识好,但是实际工作却差强人意;有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较高,但是个人素质较差;还有的工作人员素质较高,但是专业水平较差,这样也就使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很大的困难。而这些缺点已经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因此,加大档案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另外,由于是在医院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医疗系统的内容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医院的内部结构也要有相应的了解,档案工作基础也要提高,不然都会使工作做的不够完善。而从这些内容中也能充分的看到如今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上对档案人员的要求,相对于普通的档案管理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如果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对医院的档案管理会有很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对于医院今后的长期发展是一个不利因素。
2、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作用和再利用认识不够。档案资源是为人们服务的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管理上要格外重视。另外,档案在使用上也要利用其使用的价值,很多内容是可以重新研究的,并且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整理时,应该注重档案的归类,同时加强对档案的二次开发,以便使档案的内容达到重塑的目的。
二、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
1、思想上要敬业爱岗。思想意识决定着工作态度,医院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由于很多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转变的。因此,在医院的档案工作中,思想上没有对专业知识的重新改变,依然是原来的工作原则,这样就容易给医院的档案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很多档案人员不能吸收新的管理方式,又不肯学习新的管理技巧,在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失误。所以,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兢兢业业,在思想上要有敬业的精神,态度上要端正,并且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到最好。
2、认识上要乐于奉献。目前,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很多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很是落后,领导也不重视,但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负责,要自尊、自强,不能因为领导不重视而丧失信心,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让单位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潜在意义和作用。同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用自己的真心做好档案工作,为医院留下宝贵的财富。
3、知识和技能要跟上时代。一是随着高科技信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医院体制改革深入,人们对卫生、健康及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的去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环境,努力学习文化和各种专业技术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服务模式,立足开发利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临床、科研、教学和社会第一线调查,掌握利用对档案信息的要求和目的,扩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造福于社会。二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理论和概念,了解档案管理的功能和任务、使用价值和法律作用,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知识服务于社会。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工具服务于档案工作。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办公的自动化。而面对档案这种信息量大,范围广的特点,现代科技的应用更是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很好的使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例如扫描仪、计算机等,能将原手工操作的索引实行计算机管理,提供利用时能迅速准确的找到所需内容。档案信息化的利用不能光靠人来完成,可以运用现代统计软件,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学习统计学的知识。
三、新时期医院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档案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档案人员要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甘当人梯。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
篇10
关键词:统筹城乡;乡镇企业;土地流转;新农村;户籍制度
一、苏南模式:乡镇企业为动力
苏南地区历史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人民极具重商意识;召开以后,集体企业抓住市场空白和工业基础薄弱的间隙快速发展壮大,初步具有了其自身特色。同时,凭借苏南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许多上海的技术工人,他们作为“星期天工人”受雇于乡镇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生产和管理技术;80年代至90年代间,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增长了30多倍,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这一时期,苏南地区将集体农业积累转化为工业起步资本阶段,发展起的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还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及农民的非农业化转移;通过以工促农、以工建镇,苏南地区小城镇迅速崛起,工业化极大的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这一时期政府的角色是直接介入主导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对乡镇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乡镇企业的税收用于当地交通、教育、医疗等的基础设施建设。
进入90年代后,经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内外部环境跟80年代相比也有很大区别,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产权模糊、政企权责不分,乡镇企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在此情况下,苏南地区政府敏锐把握了日益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抢先抓住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的发展机遇,主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实现了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从组织生产资料到任命企业负责人,政府直接大范围干涉企业生产。改制后,企业职工购买部分企业股权,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购买大部分股权的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控制权;而政府在企业生产中扮演的角色明显弱化,退位为企业的服务者,主要规范管理者行为,保障市场秩序和提供社会。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改制过程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优秀示范。在所有制结构上,由原先的集体经济为主转向多种经济结构并存;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由初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府职能上,由最初的政府直接干预、参与企业管理到政府放权,有决策者变为服务者。
乡镇企业是苏南经济的支柱,使苏南可以通过以工补农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协调工农关系;同时乡镇企业又作为统筹城乡的桥梁,使小城镇得能够作为城乡连接的枢纽,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二、天津华明模式:宅基地换房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天津市同样遇到了土地和资金的制约问题,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政府财政和农村自身积累不过是杯水车薪;天津市政府创新思维,决定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出“宅基地换房”的办法,让土地资源流动起来,让农村土地蕴含的财富成为推动城乡统筹的动力。
“宅基地换房”即按照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小城镇。
华明模式的“宅基地置换”具体方法为:首先由政府在一定土地周转指标下组织编织小城镇建设规划,用整理出的建设用地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建设;接下来,农村居民可依照自愿原则用宅基地置换小城镇住宅,迁入城镇;之后,政府对原农村宅基地进行整合复耕归还建设安置房占用的土地周转指标,实现占补平衡;剩余的建设用地通过拍卖等途径进入城市房地产市场,获取的收益偿还银行对政府的贷款。
这项改革是否可在全国推广,亟需通过实验检验;本着试点先行,逐步展开的原则,华明镇因靠近机场和东丽湖旅游区,区位优势明显,从2005年开始该地成为天津“宅基地换房”的首批试点镇。通过编织华明示范小城镇规划,将镇域内所有建设用地指标都集中在津汉公路以北和杨北公路两侧,需要占用的耕地通过土地周转指标实现;规划中需要为建设安置房和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通过向银行抵押贷款获得;农村居民于2007年开始入住小城镇安置房,整合节余的资源原有宅基地通过土地出让收益40亿元,偿还银行贷款。相比于建设前,华明镇通过土地整合,既实现了土地的占补平衡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还新增耕地49公顷,耕地没有减少,土地承包关系也没有改变;此外,华明街道依托临近空港发展加工、物流业,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政府还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还迁农民的社会保险,当其达到规定年龄可每月领取一定的社会保障金,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总的来说,华明模式解决了大城市郊区农村建设散、乱、脏的难题,在整合土地的基础上既保护耕地,同时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华明镇“宅基地换房”试点的成功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整合及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提供了新模式。
三、赣州模式:新农村建设
赣州市使江西省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2004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决定,创造了“江西经验”和“赣州模式”。
“赣州模式”初期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后期,则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好一新”为主要内容,即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
“赣州模式”经验的特点有:一、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创建了群众自治组织,实现农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助服务;同时,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领导、监督、奖惩作用;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政府在财力、技术上适度给予支持和指导,却避免了过度干预、大包大揽的现象。二、赣州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方式方法得当,赢得农民认同感;“五好一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故赣州市政府选取了最易实施和取得成效的村庄整治作为切入点,“三清三改”有效的治理了农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备感实惠,充分激发了农民的积极参与性,使得后期实施的“五好一新”也能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三、赣州在本身经济欠发达、金融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建设资金筹措犯难,政府创新渠道建立市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财政、群众、社会共同筹资、政府统筹安排资金的方式。
新农村建设原本是一项政府自上而下发起的行为,“赣州模式”使该行为转为自下而上,从政府包办转变成农民主导,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取得实效不再流于形式;“赣州模式”更是针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发展的探索,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城乡统筹上侧重点不同,如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发展,“赣州模式”给出了参考。
四、嘉兴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在户籍制度改革外以前,嘉兴市农村和城镇人口大约各占一半,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户籍制度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的不同分配方式,且这种分配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城乡不公平问题,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004年,嘉兴市出台《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户籍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创新,对全国的统筹城乡工作产生重要借鉴性意义。
嘉兴市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三个阶段,在初步推进阶段中,凡是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的公民,都可自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城镇户口;在深化改革阶段,逐步取消捆绑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保、就业、教育、生育等的政策差异,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统一的城乡户籍登记制度,实现了外来人口的本地化;在全面推进阶段,采用了直接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基本消除了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合理社会功能的现象,实现了居民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教育、退伍安置等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当地公安部门还简化了户口迁移手续,凡是在一个县(区、市)场内迁入、迁出户口,可直接在本地派出所办实行一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