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图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中国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 阴阳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 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 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平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 调理阴阳 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众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

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春节以来,央视科教频道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档节目的火爆绝非偶然,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体现了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

恰似一场春夜喜雨,央视每晚8时开播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刮起了一股收视风。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原创的一档大型演播室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节目内容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国内无数家庭祖孙三代围坐电视机前,围炉话诗,滋润亿万网友的心灵。他们为参赛选手的才情所折服,感叹她们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他们封评委老师们为“大神”,敬仰老师们对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们盛赞节目“像一股清流,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高冷’的文化类节目也能有市场、有人气。”

节目中,从《诗经》到诗词,覆盖的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诗歌史。入选节目的诗词难度适中,以学生时代学过的居多,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人们的记忆与情怀,带领人们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90分钟赛诗会,鉴赏哲思皆得。这90分钟,是“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学习。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回忆了农耕田园生活的旧时温情;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领悟了学生时代读过即忘的诗歌妙在写尽无限希望和理想;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方知口中常念的诗中原指大雁这种鸟类。

这90分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鉴赏。选手吟雨,观众听雨,那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哲思,“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惆怅。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宝库,今人需要怎样的慰藉,它就能给我们张开怎样的怀抱。

这90分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叹。选手们在诗词对答时表现出来的雍容大度、谦冲温和等人格力量,让人们再度重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看到了祖国下一代的希望。

古诗词的雅与俗,穿越时空引共鸣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热衷关注诗词大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喜欢,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穿越时空引起共鸣。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说:“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常读常背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此外中国古诗词还具有‘内涵美’,体现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9期节目中,年轻才女王冬妍和武亦姝在台上说的两句话为人们持续热议:

“我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耳边飘过的却是‘桃花都开了,好漂亮呀’,满满的违和感。”王冬妍则回忆校园桃花盛开的所见所闻,想到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能够让年轻人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让雅与俗此消彼长。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呀,现代人给不了你。”武亦姝的这句话获得很多人纷纷点赞,古诗词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现代人给不了你”的那种东西,并且是无比丰富的那种东西――其可滋养性情,可借古喻今,可切中时弊,可成风化人。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榻ㄉ枭缁嶂饕逦幕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传统文化热”或将在今年呼啸而至。由一档节目激起的文化涟漪,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同样,《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也给了我们启示:文化节目具有非常大的可塑造性,通过文化节目的传播,诗词等中国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这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切合时代,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课题,也是一个教育课题,它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最美传统文化,传承引发思考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繁华落幕,速去读书!”“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古诗词,对于主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积淀古典文化、提高鉴赏古诗能力很有意义。那么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呢?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古诗、了解诗人、体悟意境、把握鉴赏要领。

一、朗x古诗

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诗眼或词眼,以及特定的意象。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读”能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等多种类型。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容。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了解当时李白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就在诗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时,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当时诗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难了。

三、体悟意境

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比如“举头望明月”,月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带有思乡之情的意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还要理解意象构成意境的一般类型: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中“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四、把握鉴赏要领

篇3

【摘要】《魏氏乐谱》中所包含的200多篇古乐谱因为音乐研究价值极高,因而被学者称为“音乐的宝典”“古典音乐的活化石”。《魏氏乐谱》的回归引发了中国学界对它的重视。学界除了站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还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其在中外音乐交流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具有的历史价值上。

【关键词】《魏氏乐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环境;反思

一、引言

2016年3月21日,全国十二所高校研究《魏氏乐谱》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及音乐家、作曲家,齐聚福清,参加由黄檗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魏氏乐谱》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展开了南北对话,畅谈《魏氏乐谱》的作用与价值。

二、《魏氏乐谱》基本概况

崇祯末年(约1644年),宫廷乐官魏双侯(字之琰)避难东渡至日本,在长崎定居。其四世孙魏皓(字子明)将其祖传中国古代歌曲在日本京师教授学生,当时称为“明乐”,之后选辑200余曲刊印成书,名《魏氏乐谱》。之后“明乐”的影响力便逐渐扩大。《魏氏乐谱》内含“明乐八调”,为了方便增多抄写乐曲,魏皓于明和五年(1768年)编辑发行了《魏氏乐谱》。乐谱每竖行分八格,左面事先印好标有日本假名注音的中文歌词,学习者自行在右面相τΦ姆礁衲冢按节奏疏密填入工尺谱字或器乐的谱字、演奏记号。

1943年,林谦三发表在《东亚音乐论丛》上的《明乐八调研究》开《魏氏乐谱》研究的先河,在1957年由张虔译成中文,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关于《魏氏乐谱》的诸多文献资料与原件仍保存于日本,尚未传回国内与公开。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基本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音乐理论思想成熟的时期,到了汉代出现的《乐记》是我国最可靠的音乐理论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专著,同时也是儒家音乐思想最重要的典籍。《乐记》云:“乐者乐也,琴瑟乐也;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同时明确提出了“声-音-乐”的发展过程和“诗-歌-舞”的发展关系。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所提倡的“乐节礼乐”表明他最早把“乐”与“乐”紧密联系起来。孟子提出“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荀子对“乐”与“乐”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论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境界,即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的声音。儒家认为用中庸思想来指导音乐的使用,关键在于“中和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倾向于富有精神内涵的音乐以抒发畅怀感性。两晋时期,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养身论》中说:“行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将养生思想纳入音乐养生理论中。

(二)中国传统音乐调式――五升调式音阶

中国传统音乐用的是五升调式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传统调式中的五言七言有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分别相当于简谱中的“do,so,mi,re,la”。在五升调式音阶中,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do,宫调式乐曲风格优雅沉静,醇厚庄重;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so,徵调式乐曲风格比较欢快,轻松活泼;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mi,角调式乐曲曲调亲切爽朗;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re,商调式乐曲风格铿锵有力,高亢悲壮;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do,宫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安婉,清幽柔和。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升调式与西方大小调相比少了fa,so,给人有淡和的感觉。

四、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现状的反思

(一)中国传统音乐自身发展缓慢的原因

1.传承方式的落后和单一

口耳相传是中国古乐传承的一大特点,依赖于试听而忽略记录,造成了固态化的流失,因而常常造成不可再生的结果。但古乐一旦流失,在极为有限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难以人为恢复或再生。所以对于古乐而言,脆弱性也成为其一大致命伤。目前,我国古乐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古乐岌岌可危。

2.记谱方式不甚普及

中国古乐传承的记谱法和西方一直沿用至今的五线谱记谱法是不尽相同的。西方的五线谱可以记录音调指法和旋律,直至今日都在世界上广泛运用;而我国古代的记谱法只可记录指法,对于乐曲的旋律无法笔录而仅靠口口相传,使得古乐无法很好普及。

3.音乐教学方式的错误

一直以来,中国的整个音乐教育不是古乐教育,而是一直倾向于音乐理解,即要学生听懂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这是音乐教育一个很大的误区,导致很多人失去对古乐的兴趣,甚至厌恶古乐。并且在国内较长时间的音乐教育中,对于古乐的宣传一直用到一个不甚恰当的词语――高雅文化。刘崇德教授曾经说过:“传统文化不是高雅文化,那是我们的根。如果你把它当作高雅文化,你就疏远它了;你把它当作我们的根,那就亲近它了。”然而在国内的很多学校里,依然用“高雅文化进校园”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根。

4.与现代乐的结合不密切

当今大部分年轻人并不热衷于传统乐,只是因为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为了调节自我以适应较为乏味的精神生活,从而改变了审美侧重点,偶尔涉猎一下,却易被大众误认为是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把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潮流趋势相结合的新型改良乐――“新民乐”应运而生,即将富有节奏感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传统、较为单一保守的民族音乐,在保留传统民乐精华的同时又更为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即使是传统音乐,在保留它本身优点的同时也应该与新时代相结合。相比同为过去传承下来的西方经典乐曲,它们的发展比中国传统乐更加乐观,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西洋经典乐发展到现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曲调形式,而是可以改编成很多现代风格,比如摇滚、爵士等,充分满足了当代人的心理需求。

5.中国人的审美弊端

有些意识形态要求一种音乐门类仅服从于一种审美观,比如我们的传统音乐。其实任何一种伟大的音乐都应该有全部形式的表现,但很多时候大众就要求古乐必须清幽淡雅静远,必须服从道家的那种清静无为气质。这是因为中国人生活在一个音乐文化非常相对单一的环境下,没有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就没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传统古乐也将失去活力。

6.中国的文化特征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曾提及中国文化有一些特点与特征,里面概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子化倾向,另一个是渠道化倾向。这两点使得中国文化有个特点,所有人都以为走到这个管道上才是安全的,类似于当扼杀自我个性的时候,会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因为这能使自我在渠道之中。儒家文化中,群体为先,人们都要求,要求和谐一致,这类文化并不鼓励个体创造。所以目前来说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大环境,我们需要那种对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行为的宽容态度。这个社会对平庸的宽容与对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苛刻是完全不成比例的。若社会中人人都过着极其平庸的生活,工作、做事、做人都保持如此,人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安全,但稍有些标新立异或离经叛道,大家极其容易群起而攻之。

7.宽容和创造力常为一个连带关系

创造力的培养h境一定是宽容的,苛刻环境培养出来的人大概是乖巧的。乖巧行为在社会行为上固然会很可人,但在艺术行为上却易流于平庸。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乃至世界范围内,个人需了解如何保持社会行为的安全,但回到艺术当中依然可以做一个风风火火的自由者。然而,当今社会缺少一种对传统音乐文化创新的宽容态度与敢为精神。

(二)如何抢救与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1.改善审美教育,积极弘扬古乐进入校园,培养青少年对古乐的兴趣。

2.全力抢救和整理遗存的古乐谱,继承优秀传统,适当发扬创新。在保留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教育方式,探求一条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新途径。

3.文化奠基,涵养性情,培养价值观。纵观当今校园、家庭以及社会的音乐教育,不难发现都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我们应当知道,古乐能够涵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

【参考文献】

[1]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漆明镜.魏氏乐谱解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漆明镜.《魏氏乐谱》若干问题之我见[J].文化艺术研究,2009(02):85-101.

篇4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3]:“婚姻或结婚是男与女结合,包含有一种彼此不能分离的生活方式”[4],以上两者分别是《礼记。婚义》与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33年)的《法学阶梯》对于婚姻的定义。把这两个概念加以解剖,前者无非是“合二姓……,上以……,下以……”,其意可谓一览无余:婚姻无疑是用来处理上下左右和调整周围的各种关系,其中没有个人什么事,更没有论及到嫁娶的男女,可见在中国古代是把婚姻摆在家庭附属品的位置上面,认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与家庭间的事,婚姻必须由家庭来决定。[5]相反在罗马法关于婚姻的解说中我们起码看到了罗马人是把婚姻当作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结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终生的共同体,以进行生活,甚至可以想见“这种结合是为了在新且持久的家庭组织中繁衍并教育后代。”[6]仅从这定义看,两种婚姻制度似乎就有着天差地别,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会和法律制度下会催生出如此迥异的婚姻制度,而这种差别又具体体现在何处,能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一、婚姻的缔结

在古代中国,婚姻既然是“合二姓之好”,那么符合家庭的利益肯定是首要考虑的,至于夫妻本人是否愿意及性情是否相配等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第一,法律规定直系尊亲属,尤其是男性的直系尊亲属,有绝对的主婚权。要二姓家长同意其子女的结合,经过一定的仪式,婚事便成立了。他的意志可以命令他的子女与任何一定的人结婚,社会和法律都承认他在这方面的权威,予以强有力的支持,不容子女违抗。于是父母的意志在法律上成为婚姻成立的要件,子女即使在成年以后,即使仕官买卖在外,也没有婚姻自主权,除非得了父母的同意。[7]所以在这种法律和社会环境下男女的结合须顾及到夫妻本人的意志实在成了不可想象的事。

第二,阶级内婚。在有阶级差别的社会里,各阶级间的通婚通常为社会所不赞许。[8]在法律里有士庶不婚、良贱禁婚的规定。

魏晋南北朝时,士庶之分极严,社会地位高下悬殊,截然为两不相接触的阶级,士族为保持其尊严,平日犹避免与庶族往来,自更不肯与之通婚。[9]而良贱之间的地位更是悬殊,因此良贱不通婚的禁忌亦远较士庶之间的为严格,《唐律疏议》有载:“人各有耦,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10]无论是士庶不婚、良贱禁婚或“门当户对”,无不体现了婚姻对于家族的意义,维护的也是一种宗族利益和各阶层间相对稳定的秩序。而国家法律加以直接规定更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另外,一般人家在媒氏通信女家已许之后,在采纳之前,家长要在影堂焚香祝告,说某之子某将娶或某之女将嫁与某氏。在问名之后一定要归卜于庙,吉,才告女家行纳征礼;卜如不吉,婚事便不能进行[11],这种婚姻缔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宗教性,也体现了“上以事宗庙”的目的。

而在罗马法中,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处于父权之下,不问其年龄,均须获得父亲的同意。但是,除这些条件外,一切合法婚姻均要求具备希望结婚的共同意愿表示 [12] .虽然对于夫妻相互同意的重要性方面,罗马法学家们持有不同见解,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是毋容质疑的,罗马法的原始文献非常清楚的表达了这一观点:

法学家杰尔苏(公元2至3世纪)指出:“不愿意结婚的男女之间不能缔结婚姻。”

法学家乌尔比安(公元2至3世纪)指出:“不仅要同居而且要有婚意,婚姻方可成立。”[13]

由此可见,即使罗马人仍然相信婚姻缔结需要家父的同意,但他们至少开始考虑,而且已经将婚姻的主体,即男女个人的同意与否作为婚姻的要件。虽然从中仍不能得出当时罗马人的婚姻的自由程度,但与不仅没有顾及当事人的意愿,甚至也完全不把其置于法律的视域之内的中国法律相比是“合理”得多了。

二、婚姻的解除

中国古代法律关于婚姻解除的方式有七出、义绝和协离三种。

第一,七出。即七条丈夫无须经官府即可休妻的法定理由。七出依次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以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14]从这种解释我们不难得出此七事出妻的理由无一不是从维护家族利益的角度提出的。此外,一直有人以此为古代夫权压迫的凿凿确证,笔者却不以为然。此七则虽则皆为丈夫出妻的理由,但其实与夫妻个人关系并不重要,甚至也不能体现丈夫的意志。与其说它是丈夫离弃妻子的条件,莫如说是夫家家长逐黜媳妇的借口。其基本精神仍然在于维护“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婚姻目的。如《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以及宋诗人陆游和原妻唐婉[15]都是在“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的情况下被迫离弃的。

更妙的是“三不去”对于古代婚制特征的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十七年》何休注:“三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娶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16].”尝更三年丧是为了表彰女子的孝行,而另二者与儒家的基本伦理观念有关。同时唐宋律把恶疾与奸作为不适用三不去的两种例外,足以紊乱血统,神不歆非类,自更不为夫家所容,所以构成重大的离婚罪,而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17]无法为祖先准备祭祀物品,丧失“上以事宗庙”的婚姻功能[18].恶疾在医疗水平不甚发达的古代往往传染至家族中的其他人,对家族成员的生命及下继后世的目的构成极大的威胁,不得不出。因此 “三不去”与“三不去”的例外考虑的也都是家族的利益与维护血统的纯洁。

第二,义绝。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非罪,及妻对夫的谋害罪而言[19].与七出不同的是义绝为法律规定的当然离婚条件,有犯则必须强制离婚,否则法律加以处分,《唐律。户婚》规定:诸犯义绝者,离之,违者徒一年。“[20]

义绝其名义本来是夫妻的情义已绝,而考察上述几种情况,其实均是亲属间的互相侵犯或亲属间的关系,其意仍在于维护正常的家庭亲属关系,巩固伦常观念和家族秩序。

第三,协离。古代丈夫虽有权出妻,但是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或七出而有三不去,便不能去妻,否则是要受刑事处分的,而且法律上是不承认离婚效力的,被勒逼离去的妻须追还完聚[21].但我们也不可过于夸张说夫妻绝对无意志可言。单方面的任意离婚固不生效,妻单方面的意志更属有乖妇道。但双方同意的离婚则仍是法律所承认的。所以虽不合于七出义绝条件,而夫妻不和而两愿离异,则在许可之列[22].相反,罗马在共和国时期以前民风淳朴,离婚并不普遍,而且限制较严,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社会生活日渐腐化,离婚风气日甚。按罗马人新的婚姻概念,夫妻双方只有具备持续的合意才能拥有婚姻关系。当合意消失时,男女不能再被视为夫妻,否则就是不道德的[23].婚意是构成配偶关系的愿望,任何时候缺少了这样的愿望,哪怕仅是夫妻中的一方,那么也缺少了结婚的条件[24].因此婚姻因任何一方所表示的不再愿意结婚的意愿而终结[25].终止婚姻关系只要双方宣布一个协议就行了[26].由此可见与中国古代的婚姻不同,罗马人倾向于将婚姻看作为一种合意、协议或契约,这种婚姻观更容易体现个人的意志和意愿,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一种较为平等的关系。固然这种绝对自由在古罗马也非始终如此,但法律能允许这一自由存在,该不是没有其文化和社会原因的。

三、婚姻中的财产

篇5

关键词:汉唐两代;外来食品;加工技术;中国饮食文化;当今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7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吃。所以连我们的先人都有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论断。但我觉得,吃不仅只是种生理欲望。真正的“吃家”会吃,享受吃。因而,吃有三品:“上品会吃,中品好吃,下品能吃。”①这正是对吃的境界的精当论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可真是有口福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本书都写不完的。作为西安人的我,那就更有口福了。西安小吃之丰盛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就像鼓楼回民街、西羊市、大皮院,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去那儿必大吃一通。同时,我也老觉得奇怪,像回坊的这些食品,看似都不是中原人开发的。那么它们都是如何产生的呢?思绪纷飞,我回到去探究以长安为首都的汉、唐与外界饮食交流的情况。

中国与外界的饮食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可算得上规模的要从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张骞通西域,很多外国食品传入中国。比如:“葡萄,大宛国特产,酿造葡萄酒,极醇美;石榴,大夏国特产;胡麻,即芝麻、油麻,原产于大宛;胡豆,包括蚕豆和豌豆。②还有西瓜、甜菜、胡萝卜、茴香③等等。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会大吃一惊,原来现在那么多熟悉的食物都来自外域。那我们中国的食物种植就那么落后吗?不是的。我认为,汉代是外来食物大量引进的一个阶段。而到了唐朝,则是一个对引进的食物全面吸收、融合、创新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将以葡萄酒、胡饼、羊肉泡馍、冰糖与石蜜这几种源于外域,而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食物,来一窥这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娘草工艺制成的饮料酒,读书较低,在八到二十二度之间,原产于亚先后西南小亚细亚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引进。“兰生”为武帝时葡萄名酒。”④除了中原人自己酿酒,“唐代有许多湖人开设酒肆,并用胡族女子充当侍者,称“胡姬当垆”。因为胡族女子风流洒脱,有异域风情,所以胡姬酒店生意火爆,常压倒同行。”⑤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只是引入了葡萄、葡萄酒,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正是唐人对葡萄种植法的探索,对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损益”、创新,才能使葡萄酒在唐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贵族的稀有品。

接下来要说说胡饼。胡饼到是自汉代以来就传播于中原各地,并普遍的进入百姓家庭。时人对胡饼的认识见于《释名》卷四释饮食“以胡麻著以也”。当时人把外域称胡,因而从外域来的饼叫胡饼。到了唐代,胡饼大为流行。《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记载,唐玄宗避安禄山叛军,逃途乏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白居易有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馋饥杨太史,尝看得似辅兴无。”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胡饼的特点:从炉内烤熟,含油,饼上有芝麻。而且,当时辅兴坊制作的胡饼最著名。重要的是,胡饼在唐朝还发生了流变。“造型上,大小有了区分。1969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一枚直径19.5厘米的大胡饼。制作方法上,推陈出新,把胡饼改进成一种油煎饼。”⑥并且,胡饼到了唐代又加了新品种,即于饼中着馅。《唐语林》:“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侯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⑦我觉得,当时的胡饼有点像今天回民街上卖的馕。

接下来要说的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羊肉泡馍。据说唐代从西边昭武九姓的人来长安,他们的馍在路上风干了,就用水泡着吃,到了长安,他们就把剩下的馍泡在一锅羊肉汤中,发现味道极其鲜美。这羊肉汤在周朝就有,叫“羊羹”。所以说羊肉泡馍是在民族交流中偶然产生的一道美食。之后,羊肉泡馍慢慢流传开来,有一种杜撰说是羊肉泡馍的产生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作为“吃家”的我,当然也研究了吃泡馍的技巧。馍要手掰,要掰的细小,才好入味,吃泡馍时,不要用筷子搅,要顺碗边一点点蚕食,方能保持鲜味不变。据说当时用羊肉泡馍宴请外宾,外宾赞不绝口呢!

最后,我要谈谈糖。也许大家不知道,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其实是唐朝从外域引进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蔗糖生产,可质量不好。“唐太宗时从印度引进一种蔗糖加工技术,产品称为沙糖,即白糖。”⑧同时,唐朝还出现了石蜜,也就是类似于冰糖的一种糖。《唐会要》记载:“西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与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甘蔗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愈于西域所出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不仅引进这种食品,而且引进了加工技术。最难能可贵的是,唐人能够吸收并发展这项技术,使之能在唐朝生产的更多、更好,能被我们普通人享用。我想,这才是一种发明真正的意义,也真正的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尤其是唐朝。通过唐代的饮食交流,我们便可以窥见,唐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各民族的先进之处。所以说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饮食,在当代却受到了冷落。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可口可乐、麦当劳此类西方食品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爱吃汉堡,喝可乐,可却不顾此皆垃圾食品,对人体无益。我认为,与其喝一瓶可乐,为何不去喝一杯银耳红枣梨汤,既美味又滋补。中国传统的饮食历来注重与养生结合,因而食物总是力求美味与健康的双赢。

既然如此,那如何在西方饮食强势影响下,把它推向世界呢?通过麦当劳的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当今越强势的其实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要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去发展饮食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存。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百富烤霸”,我觉得就是个吸收、创新的成功案例。它吸收了西方汉堡的做法,可同时在料理上采用中国传统的蒸、烤,因而生产出来的汉堡更符合中国人口味,也更健康。

百富烤霸公开叫板洋快餐,就是为中国餐饮争了一口气。中国饮食文化有那么丰厚的底蕴,若是能有像汉、唐时那种虚心学习的宽广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相信中国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4]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5]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6] 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卷三,华夏出版社

[7] 《陕西省志》第七十七卷民俗志,三秦出版社

注解

①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②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③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④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⑤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⑥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篇6

关键词:中俄两国;饮食种类;成因分析

1 中国饮品的种类

酒:我国酒的分类,一般以商业习惯,按酒的风味特点分类。白酒是世界上六大著名蒸馏酒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香型驰名于世,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在世界酿酒业中独树一帜。黄酒是中华民族的特产,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饮料酒。果酒尤以葡萄酒产量大、种类多、工艺独特。啤酒是以发芽的大麦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低度饮料酒,又称“麦酒”。

茶:由于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自然条件各异,茶树品种繁多,更因采制加工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此外,花茶和砖茶也是有名的茶品。

2 中国食品的种类

主食: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誉,12000年前米饭就成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料为基础,如粮、豆、蔬、果、谷类等。主食以小麦和稻米为主,另外也有玉米、小米、麦荞、红薯等。面食、粥类、饼类和各种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起来。

副食:国人的膳食结构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中国人的传统辅食是蔬菜,外加肉和水果等。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饪方法极为讲究,主要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也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3 俄罗斯饮品的种类

酒: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国酒,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伏特加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伏特加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酒质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俄罗斯啤酒的地位在酒精类饮品中仅次于伏特加。俄罗斯啤酒主要以颜色区分为浅色啤酒、红啤、黑啤等。一些酒精度很高的(6%~8%)烈性啤酒也颇受欢迎。

茶:俄罗斯人还有一大爱好就是饭后喝茶。俄罗斯人饮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16世纪俄罗斯上层贵族,之后这一习俗很快在俄罗斯普通人中流传开来,俄罗斯漫长的冬天和寒冷的气候也是人们爱喝茶的原因之一。俄罗斯人喝茶通常以红茶为主,也有不少人喜欢花茶。随着减肥风和保健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开始尝试绿茶。

4 俄罗斯食品的种类

主食:自古以来,俄罗斯就以面包为主食。面包种类很多,主要以白面包和黑面包为主。土豆被称为俄罗斯人的“第二面包”。据统计,俄罗斯每年人均消费土豆100多公斤,与粮食的消费量差不多。土豆的吃法多样: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土豆制饼、用作配菜等。俄罗斯菜汤也颇为有名,最传统最受欢迎的要数红菜汤。

副食:俄罗斯人饮食的特点是肉多,奶量多,蔬菜少。俄罗斯人喜欢吃肉和鱼。早餐以奶制品为主。蔬菜种类不多,主要是圆白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和洋葱。汤是俄罗斯正餐中不可缺少的菜肴,沙拉是一道很受欢迎的特色凉菜。俄罗斯菜肴的加工并不复杂,主要有煮、炸、烤等方式,味道也主要以强调原料的本身味道为主。牛奶、奶酪、奶渣、酸奶、酸奶油、黄油都是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的食品。

5 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因

地理、地域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海食海”,就地取材。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

政治经济因素。政治经济因素是形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性的最根本原因。远古时代,由于经济低下,运输和通讯手段匮乏,人们的生产活动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食料的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地区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文化的封闭性也造成了生活习惯的承袭性,久而久之成为习俗。例如,饮酒,长期以来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再如,饮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民族信仰因素。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因而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和鬼神主宰着自然和人类,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崇拜习性也影响到当地居民对食料的选择和食用方法,加之,我国民族众多,不尽相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饮食文化。

心理因素。形成地域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理因素――对异域文化的排斥。固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外出或饮食其他风格的食品时不自觉地加以抵制。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形成了中国人重历史、重家族、重传统的习惯,对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世代传承,久之形成了一个地区的风俗。这种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地区的饮食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

6 俄罗斯饮食文化的成因

地理、地域环境因素。地处严寒地带,冬季漫长,是俄罗斯人食用高热量食品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俄罗斯濒海,渔业发达,鱼类很自然地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俄罗斯草原面积广大,牛、羊是主要畜产品。由于俄罗斯夏短冬长,日照不足,所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很少。冬季,俄罗斯人以食用自制的罐头菜为主。

政治经济因素。俄罗斯属于重工业大国,在重视重工业发展的同时造成轻工业的落后。在俄罗斯人眼中农民是个底层职业,得不到人的尊重,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所以更加缺少蔬菜水果的种植。大部分生活上的必需品需要从邻国进口。因此,俄罗斯的蔬菜水果价格相对昂贵。反而俄罗斯人爱吃的土豆、圆白菜、红菜、胡萝卜相对便宜。而牛肉、猪肉、鱼肉也符合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加上便宜的价格更加受青睐。

民族、宗教因素。俄罗斯最早以多神教为主。在多神教时代,俄罗斯人的饮食荤素没有明确界线,使荤素搭配成混乱的局面。基督教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将混乱的俄罗斯饮食文化梳理得井井有条。基督教的斋戒日期间人们禁止食肉。因而,诞生了种类繁多、别具特色的俄罗斯面食。至此,俄罗斯饮食荤素泾渭分明,或多或少沾染上一点宗教气息。

心理因素。俄罗斯有句谚语:“自己吃早餐,和朋友一起享用午餐,把晚餐留给敌人。”如此的饮食习惯现在也正在被一些年轻人和老年人所接受。饮酒方面,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伏特加酒不仅是俄罗斯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他们精神的寄托,它生动的反映并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磊,杨慧.中俄饮食文化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13(97).

[3] 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

篇7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教育;原则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85-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吃”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从“吃”入手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可行的。现在很多幼儿对中国的饮食风情知之甚少,而对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饮食文化却津津乐道,这种状况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华饮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华民族文明风貌的反映,从中华饮食文化入手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有利于加强幼儿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树立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原则

原则指人民经过长期检验后整理出来的,在说话或行事时应该遵循的法则或标准,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确保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特征,在幼儿园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

1.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立足传统菜系的原则是指着眼于传统菜系展现的民族风情、体现的民族精神,从宏观上把握饮食文化特点,高屋建瓴,科学、高效地的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俗和饮食风味千差万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当属我国的菜系。菜系的制作工艺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地融入创新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菜系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文明的书写者。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立足菜系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幼儿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等民族精神。像山东菜系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尽展了山东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广东菜系花色繁多,美观新颖,在烹饪技术上兼有西式菜的特点,展现了广东劳动人民的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超前的开放思想;还有注意刀工的浙江菜系、长于熘炒煎煨的福建菜系、重熏腊原料的湖南菜系,无不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奠定了基础。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境的创设等都应立足充满文化气息的传统菜系,用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影响幼儿,用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感染幼儿,使幼儿对中国饮食文化能有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其对中华饮食的兴趣,为以后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做好铺垫。

2.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围绕地方名吃的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各地方名吃特有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将各地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及文化底蕴展现给幼儿。幼儿园以各地特色名吃为线索展开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全面、具体地了解各个地方的民俗习惯与风土人情。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或嗜麻辣,或喜生猛,或尚清淡,或重浓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全国范围来看,像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太原的刀削面、新疆烤羊肉串等都展现了不同地方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像南京名吃虎皮三鲜、苏州美食酱鸡、桂林的鸳鸯马蹄等驰名中外的地方美食。立足地方菜系的原则充分地将各地特有的人文风貌、饮食习俗充分展现给幼儿,从而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地方菜系色香味俱全,且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更肩负着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伟大使命。幼儿园围绕地方名吃对幼儿进行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使得有些枯燥无味的国学文化、民族精粹能够以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展幼儿视野。

3.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结合幼儿饮食特点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中华饮食文化相关知识,并充分结合儿童兴趣点、认知水平和饮食需求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无论是“传统菜系”的讲解,还是“地方名吃”的渗透,都应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应充分立足幼儿对饮食口味的偏好和饮食造型的兴趣,借助多样的主题活动将中华饮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像造型奇特、口味香甜的糖葫芦将劳动人民巧用大自然食材的智慧展现给幼儿;造型夸张的陕北面花、胶东大馍呈现给幼儿的则是劳动人民在饮食制作上的精美细致。食材的碰撞把饮食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相信幼儿在这种渲染中对中华饮食、中华饮食文化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厚。幼儿园结合幼儿饮食特点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兴趣,提高幼儿参与度,从而增强幼儿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铺平道路。

二、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途径

1.欣赏中华饮食菜品。幼儿园在进行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选择刀工精湛、色彩鲜明、形状奇特的菜品向幼儿展示中华饮食的外在形象美,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制作精细的川菜夫妻肺片、多而不杂的粤菜及第粥,展现的是工艺美;乳白清雅的鲁菜奶汤蒲菜、色泽红亮湘菜辣子鸡等展现了色泽美。中华饮食文化的外在美,可以让幼儿通过视觉切实感受到,而中华饮食文化的意境美则从听觉、嗅觉和心灵上影响着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还有饮食礼仪之美、饮食环境之美等,都把幼儿的美感引向新的境界,提升了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审美认知。幼儿园还可以借助一些关于中华饮食的名人轶事、喜闻乐见的饮食习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将抽象的中华饮食文化,转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幼儿将饮食美味与饮食的内在精神追求结合起来,真正去欣赏和享用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视觉盛宴。

2.体验中华饮食制作。中华饮食的制作手艺是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民族文明的通用语言。幼儿园在中华文化饮食启蒙教育活动中通过图片的展示、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幼儿直接参与饮食制作,有利于幼儿感受饮食制作带来的快乐,享受中华饮食带给他们的酣畅淋漓的美感。中华饮食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劳动者对自然馈赠食材的灵活运用,其中渗透着劳动者的智慧美和劳动美。一是选料丰富广阔,“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二是调料复杂精细,常见的调味品像酱油、豆豉、味精、醋、酒、生姜、麻油等足足有几十种;三是烹调手法精湛深奥,像凉拌、炒、蒸、煮、煎、炸、焖、h、炖、煨、烧等有几十种;四是刀工严谨讲究,食材可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各种形状。正是这种灵活而非机械的饮食制作技术,使中华饮食文化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超越,使中华饮食文化充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幼儿置身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体验制作时,幼儿园可以利用幼儿好动的特点,借助各种炊具唤起幼儿动手的欲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扮演小厨师为大家制作各种美食,启发幼儿团、捏、搓出元宵、月饼、饺子、麻花、烧饼、面条等,让幼儿置身其中,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机会。

3.感受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是一个历史文化长卷,在这个历史文化长卷中,幼儿能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丰富民族文化的情感,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尤其是民族节日饮食文化中的多姿多彩内容,更有利于幼儿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灿烂辉煌。“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除旧迎新除夕饺子宴,“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灯火十五晚”的张灯结彩闹元宵,“雄黄酒、插艾蒿、吃粽子,龙舟竞技九州同”的纪念屈原爱国情怀的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月,吴刚嫦娥同祝贺”的阖家团圆中秋节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饮食文化,传递给幼儿的是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文化饕餮。

幼儿园在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时,可以通过图片、广播、实物展示等途径,刺激幼儿的感官。幼儿通过欣赏、体验制作和感受中华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由知之到熟之再到爱之,逐渐地由远及近、由景及情,耳濡目染,从最初的感知中华饮食文化,逐步升华到热爱祖国璀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情感中来。

历经时代变迁,洗尽铅华,却将某些烙印在人类心田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下来,曾经的色泽和风味在劳动人民的创作下瞬间复合。如今国家逐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积极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预示着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将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的文明将继续被书写。

参考文献:

[1]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84.

[2]郭于华.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J].社会学研究,1998,(1):75.

篇8

【关键词】包容性;天人合一;革新性;理性饮食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文化;文化素养;授课内容;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61-03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5]王瑛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式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以美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1,(59).

篇10

[关键词] 忘年会 饮食 文化 传统

一、引言

每到年终和年始,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人对“忘年会”和“新年会”的热衷。日本人在12月底进行忘年会活动以后,紧接着就是日本的新年,因此,日本人对忘年会有一种特殊的期待。日本和中国在年底前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人们纷纷在外面定桌酒席,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用餐,这种聚餐形式日本在年终叫“忘年会”,在年初叫“ 新年会”;中国统称为“聚餐”、或“会餐”,从中体现出日本和中国传统风俗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两国饮食文化的相似之处。本文以日本的“忘年会”为视点,介绍日本人在外饮食文化的特点,从中窥视这种用餐形式和内容对日本人生活和情感的重要影响;面对饮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何继承和发展本国特有的饮食文化?并就此问题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二、日本“忘年会” 的历史由来

“忘年会”,是日本独特的一种年终联欢会形式,主要以吃喝为主,也有在聚餐中间穿插唱歌、舞蹈等才艺表演。在《广辞苑》中,对“忘年”的解释有三点,分别是:(1)忘记自己年龄的衰老;(2)忘记彼此年龄的差别;(3)忘记一年的辛劳。因此,日本人热衷参加这种聚会,包含着一些美好的愿望在其中,这是其他国家不曾见到的。据说日本远在镰仓时期有一种每年例行的咏诗会,叫“连歌会”,其目的就是为了忘却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抒情吟诗,这种活动仅限于贵族、武士等上等阶层,与现在的“忘年会”是不同的。到江户初期,召开这种咏诗会要设置酒宴来进行。而普通老百姓为了慰籍一年的辛勤劳作,举行一种庆祝仪式时要举杯畅饮,很接近现在的“忘年会”。此时,武士阶层不是在年末,而是在新的一年开始以后举行“新年会”活动。而到了明治时期,因政府官员拿到了年终奖、学生放寒假可以回家,因此,为了表达高兴、喜悦的心情,出现以政府官员、学生为中心,纷纷热热闹闹地举办“忘年会”这种活动,以此来庆祝。从此,家庭团聚、亲朋好友聚会、同事聚会等等,都会选择在年终时期,为平安无事度过一年而高高兴兴举行“忘年会”,这作为一种惯例活动被持续至今。但“忘年会”作为一个词语在文献中有记载的,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在明治后期的作品《我是猫》一文中出现过。由此可以推测,参加“忘年会”在当时不再进行等级划分,已经是很普及的事情了。时至今天,“忘年会” 、“新年会”已经是不管男女老幼、不分达官百姓,成为大众年终年始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

三、“忘年会”的饮食文化特色

饮食是一种看似平常又极为重要的事情,“它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是人类有关饮食实践的多方面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它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是组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体系。”一种料理吃法以及它的制作方法,都是独特的、传统的、相传至今,包含着一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是人类智慧和精心研究成果的呈现,这才能称之为本民族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因此,可以说,饮食文化是代表饮食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丰富人类饮食生活的一种智慧宝库。从新年前后人们对饮食的选择,便可知道这一国家的文化特色。可以说,饮食使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在文化上得以交融和体现,人们品尝美食的同时,不也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解读和体验吗?概观日本文化发展史料,有关“食”的记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衣食住行中往往被列为首项,可见“民以食为天”的观点各国都是相同的。

从总体来看,日本新年前后的“忘年会” 、“新年会”有以下几个特点:(1)是过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2)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融滑济;(3)是放松身心、享受美味的时刻;(4)餐饮场所和内容以本国传统特色为主。首先,以日本KIRIN公司酒和生活文化研究所对“忘年会”的调查为例,加以分析说明。据其“参加忘年会的原因是什么?”、“对忘年会的印象如何?”、“忘年会最想去的场所是哪里?”以及“最想吃的料理和想喝的酒是什么?”等问题所做的市场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有想去参加“忘年会”的意愿,而且有的人会参加多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想吃到好吃的料理”,占82.5%;二是“喜欢大家围坐一起,热热闹闹的气氛”,占74.5%;三是“可以放松、缓解工作压力”,占35%。对“忘年会的印象如何?”的回答结果显示:其一“是搞好单位人际关系的机会”,占42.2%;其二“是能吃到好吃料理的机会”,占29.6%;其三“没去的话,就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占25.5%;其四“这是传统礼仪习惯”, 占8.3%。调查还显示,人们想去的餐饮店,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和风居酒屋”、“锅料理专门店”、“和食店”,所占比例依次为:68%、38%、34%。“中华料理店”列西洋料理店之后,排在第六位,占24.5%。参加“忘年会”时,人们选择的酒类主要是:啤酒、鸡尾酒、烧酒、日本酒、白酒等。其次,根据SUNTORY公司对“忘年会.新年会”的市场调查显示,在人们聚餐的忘年会上,最受欢迎的是传统料理。在居酒屋的菜单中,“和食”、“刺身”、“天妇罗”、“火锅”等料理受到普遍欢迎。其中日式火锅作为“忘年会”不可缺少的料理,是最受欢迎的。参加“忘年会”人们选择的酒类主要有:啤酒、烧酒、日本酒、白酒等,其中日本产啤酒是大家的首选。因此,从总体上可以看到,“忘年会”时,人们首选的是日式餐饮店,具有浓郁日本风格的酒馆、日式火锅店、日本料理店深受欢迎。料理内容主要有日本传统的寿司、生鱼片、日式火锅、烧烤类、渍物、煮物、汤类等,日本酒类占主流,本国饮食受到普遍欢迎。如果不提前预定的话,往往会找不到称心如意的饭馆,影响 “聚餐”的心情。

此外,日本的“忘年会”、“新年会”的费用,是由参加的人均摊,这和我国大不一样,每次每人平均预算大多在4000日元~5000日元之间。根据KIRIN和SUNTORY的调查结果,此项费用分为4052日元和5000日元左右。

四、启发

从上述日本“忘年会”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来看,日本消费者对本国料理的热衷,不是对外来饮食文化的排斥,而是说明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之深,说明传统饮食在本国传统的活动中依然受到了重视。中国也同样,过年前后人们首选的也是本国料理,吃本国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感觉才有过年的样子。由此可见,人们对饮食的选择也体现出本国的文化特色,从中反映了本国人民对本国传统饮食的认同,同时也是对本国饮食文化的一种继承行为。从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行为来看,很好地体现出对本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对商家、饮食餐饮行业来说,既要精心制作传统饮食,又要不乏创新,还要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既是一次制作水平的检验,更是一次继承和发展本国传统饮食工作的创举。所以,年终前后人们选择消费场所和饮食品种的时候,难道不是对本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继承、发扬和光大的过程吗?

从日本“忘年会”的消费特点可以看到,代表不同国家的传统饮食虽然人所皆知,都有热衷消费的人群,比如:中国的“饺子”,日本的“寿司”和“生鱼片”,韩国的“泡菜”,印度的“咖喱”。但在本国传统的活动,受到欢迎的依然是本国料理。不管是日本的“忘年会”、“新年会”,还是中国的“会餐”、“聚餐”,在一定程度上既使传统饮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饮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如何传承本国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不被外来饮食文化所吞噬,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化时代,不同国家、民族有其不同的饮食特点,这是由多年的历史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不能片面为了全球化,把饮食也统一化。一方面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理解对方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因为国家、民族不同,所以才创造出各自特有的传统文化,所以,保持饮食文化的传统性,如何继承并发展下去?同化、改变传统饮食文化,还是推陈出新、创新饮食题材?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广辞苑(第五版).岩波书店,1998年11月11日,p2439

[2]忘年会的来源.b

[3]林乃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述.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p2、p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