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理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理学笔记

篇1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07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深入到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否认在药理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具有直观生动、加大课堂信息量、形式新颖,趣味性浓等优点。但它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1]。

1多媒体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1.1教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药理学作为一门桥梁学科,与临床医学、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交汇量大。缺乏相关学科知识,学生很难对药理学各章的知识和概念有深刻了解和记忆。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将药理学授课涉及到的相关医学知识随时进行资料的调集、图片的展示、知识的传播,使学生能更好地融会贯通,系统联系和接受新知识,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此外,教材更新速度的缓慢与学科知识的快速发展存在矛盾,多媒体教学能将本专业的新进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和学科进展内容。

1.2图文并茂,直观形象,使教学重点难点直观、简化地解决

药物作用机理是学习药理的重点和难点,若单纯板书教学讲解清楚较为困难。若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时采用动画形式直观形象地再现合成的每一环节。每一过程的动态连续性,使所学内容更形象生动、直观而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也远大于单一的听觉刺激。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高效、牢固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3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理解或疑惑的地方可对课件拷贝、复制,进行反复播放,学生通过反复学习,达到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教师在备课时,可随时修改、补充新的内容。

1.4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引入药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的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如“药物对蛙心收缩的影响”实验中,对蛙心插管技术和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学生所得结果往往误差较大。另外,教师面对小班几十个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应用多媒体实验系统,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可进行人机对话,可通过菜单提示以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如果出现非预期结果,可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系统化,易于使学生理解和记忆。

2多媒体辅助药理教学的弊端

2.1缺乏交互性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来讲,对所讲内容的把握缺乏灵活性,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限制,缺乏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较为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参与意识。

2.2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

多媒体的速度快、信息量大,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讲解速度,没有时间对药理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吸收率。这样,教学内容大多成为了过眼云烟,课堂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没有抓住,把任务留给了课后。

2.3限制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只能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代替教师教学。由于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中,有些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用的控制地位,用计算机完全取代板书,课堂教学主次颠倒,人机错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药理原理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但过分追求形象化,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进行得顺利而完美,实际学生如同看电影,失去了创造力和能动性的发展。这对于培养医药高级人才、探究一些药物未知的机理以及控制新型疾病药物的发现是一个很大的弊端[2]。

2.5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由于放映条件要求室内光线不宜过亮,导致学生记录不便,再则长时间注视屏幕,学生容易疲劳。同时,由于课件的信息量大,讲授时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无法记下笔记

3提高药理学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几点对策

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能矫枉过正,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错误,多媒体教学应与其他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具备的优点,在多媒体教学中提升教学艺术,完善教学方法与技巧,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5]。

3.1在教学过程中,摆正教师与CAI课件的位置,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将CAI与讲授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任何过分忽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或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都是错误的。

3.2课前集体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对象设计个性化多媒体课件

课前集体备课可发挥各家之所长,同时要吃透教材,合理整理、解析出最本质的内容,分析哪些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好,哪些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再融入教师的教学经验,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同时应体现医学生的主体性,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立,要注重师资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在操作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方面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方面也应成为行家里手,以适应高科技社会对教学人才的需求。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促进学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以其具有“声、色、形”融于一体的直观效果,形象、具体、生动,丰富了药理学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药理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手段,值得推广应用。但是,只有将多媒体技术用到点子上,刀刃上,这样多媒体在药理学教学中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进兴.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困惑[J].现代教育技术,2004,4(6):71-72.

[2]柏干苹,方勇飞.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2):154.

[3]秦凌浩,卫世杰,李晓芳.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 (15) :109.

[4]张永红,李泳.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77.

篇2

教育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职业教育等同于学校职业教育、就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出现单一、封闭、模式化和功利化等弊端,与社会、行业、企业,以及个人的真实需求相脱节,应该“跳出职教看职教、跳出教育看教育”。

第二,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更强调传统的“传道授业”,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人际关系、职业技能、创业创新等能力还不够,自身作为一名教师和工程师的融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存在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对学生角色的依赖心理、消极退缩的自卑心理、见异思迁的浮躁心理等,职业教育需要转变学生的职业观,转换角色,尽快掌握职场技能。

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从事一份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在职场上“硬里子”的专业知识还要搭配“软技能”,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纵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除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外,我们不难理解其他能力的重要性。职业能力贯穿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岗位,有利于满足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职业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年级差异、性别差异、角色差异、专业差异等特点,认真研究项目设置,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能力提升工作。

一、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技能培养之中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在职业背景之下,依托职业情境。生产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生产流程建设与管理,呈现企业生产实景,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真实工作,接受企业、环境的熏陶,适应企业管理制度,体验企业职工角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改革模式之一。如机电专业、汽车专业学生通过团队拆装器件并将其完整复原项目操作,一方面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同时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专业实践项目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精髓,又在项目实施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开发建设“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职业礼仪、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演讲口才、团队精神、信息检索”等素质拓展系列课程,制订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式,开发教学案例、创新考核方法

以课程为载体,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的校本化、项目化,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自觉参与中释放自己,发展才能,引导学生职场能力的提升。

大力发展创新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创新才能。今天的社会对创新型的人才可谓是求贤若渴,因为离开了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社会就无从进步。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感到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很容易,发明也不难。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琢磨在自己或别人遇到某种困难时希望有什么好物品或好方法,确定创新课题,甚至可以申请专利。通过创新课程项目,可以锻炼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协调能力、市场营销等能力。

三、设计规划“职业礼仪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等职场能力培养系列活动,精心设计、系统规划、个性化服务,设计活动方案,编写评价指南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能力训练项目;将活动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通过大赛、社会实践等项目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添砖加瓦。

发展学生群体组织能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加强社团、校系两级学生会组织引导,创设各项组织活动,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使学生置身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由于小学生的不成熟的思维,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1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1.1积极健康的正向情感:第一,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等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倡导从爱祖国、爱社会、爱家庭这些小事做起。第二对小学生进行文明规范、思想品德和礼貌礼仪教育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正向情感。教导学生要有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正义感。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行为和健康的个人情感。要教导学生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亲人、朋友还是社会中的人,要勇于追求真善美。

1.2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考虑,引导学生清楚内心真正的需要,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一是根据他们的情感、意志随年龄的增加而成熟,让他们感受自我、认可自我,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其二是教导学生时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来调整不良情绪的影响和控制消极情绪。

1.3激发对外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小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内心体验、他人和社会的情感体验的关系。教导学生要以正确的认知去认知客观世界,对不良情绪问题所引起的与外界的冲突,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通过自我调整跨越痛苦,使之成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获得心灵的成长动力。

2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1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因为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应该要注意对其引导。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个6岁小男孩去上学,因为他与同学打赌,说让他爸爸开丰田霸道去送他上学,可是正赶上是他爸爸出差,让其舅舅开普通的车送他去上学,他觉得丢人,闹情绪就没去上学。通过这个例子分析,如果不及时纠正他的这种错误的攀比观念,久而久之就会无限的被放大。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如果攀比的蔓延之风不被遏制,小学生就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那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在小孩子最童真的时代要以正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教育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从爱出发,了解、关爱学生: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从生活中不断地给予关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会因为一点点不顺利的小事或是不和自己的想法就可能走上极端,这是非常可怕现象。教师要把爱学生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孩子那样,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对于某个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波动时要及时的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如何克制这些不良情绪。

2.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坚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对学生们能够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遇到的难题和遭受的失败的抗打击能力不容置疑。与此同时要教导学生们要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淡然的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所遇到的困难。还要是他们要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发挥长处,增加自信,并保持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4帮助学生自我调控情感:尽管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背景和环境各不相同,但都会在学业、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家庭暴力、失业、离婚等现象,他们内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充满友爱的氛围,使那些心灵曾经受伤害的学生有集体感和归属感。除此之外,要重点呵护那些经家庭变故的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可以教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找人倾诉、听音乐等方式发泄或转移其不良的情绪。在发生冲撞时时,教导学生要保持冷静,从而提高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

2.5创设丰富的情感教育情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用通过创造丰富的班级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正向情感。第一,可以设计以情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公益互动,艺术鉴赏活动、文体活动等。第二,教师要善于建立争当典范的教育情境。原因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如社会上的英雄和模范事迹,通过这些事迹来共鸣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形成自身的正向情感。

2.6注重形成情感教育合力:要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合力开展情感教育。第一,充分调动老师进行情感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开展情感教育,班主任老师要和班级各任课老师展开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的解决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任课老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各类活动中,和学生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积极发挥他们在教导学生的作用。第二,学校从整个校园营造一种注重情感教育的大环境。在学校有关领导的鼓舞下,创造愉悦民主,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再次可以与家长商议举办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强化家长情感教育的理念,使家长和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在这难得的机会中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最后,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要时刻注意孩子成长内心的需求,并为孩子营造出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3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教育实施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班级的管理效率。小学教育的重点更注重孩子是否健康的成长和如何教他们如何有优良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小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能成为什么养的人。只有把“德育”和“才育”二者兼得才是未来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霞 单位:新泰市天宝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姜玉敏.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119-119.

篇4

关键词:激励兴趣;中学数学;学习效率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们的关系可表现为: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从式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工作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数学教学中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丧失进取心;对成绩差的学生会来说或许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无精打采、开小差、不交数学作业等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应为好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励要注重时效性。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比如某某同学在数学全国竞赛中获得名次,应即使表扬,不要等到该比赛过了几个月了才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对于表扬无所谓了。

三、激励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运用

第一,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不能单纯地讲授课本“死”知识,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在数学教育中采用――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过榜样〔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有了榜样,使得大家学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号召力大。

第三,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课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第四,开拓学生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激励不仅仅局限用于企业,激励鼓励员工的行为动机,使员工做出努力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可以广泛运用到机关、学校、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领域。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现状;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9(S)-0053-2

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有很多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1 在物理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要依靠对物理实验现象的感知[1]。一般在课堂上只能演示很少的物理现象,大多数物理现象都是通过教师描述,学生想象、推理建立起来的。由于学生不能获得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清晰的物理图像,所以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2]。利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或再现那些内容比较抽象、理论难以理解、景象不易描述、尤其是实验条件不足不能再现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感知平时难以看到或难以实现的物理现象,获得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

(2)利用各种应用软件的三维动画课件,可以将漫长的或瞬间的物理演变过程变成有序的变化过程[3],并可控地进行播放,能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表现物理规律,有助于教师讲清楚物理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3)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通过色彩、声音、图像、文本和动画直观地表现物理现象和规律,利用丰富多彩的视听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公式、图像和动画于一体,减少了教师授课的板书量和画图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课,增加了课堂传递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重复学习的机会。

(5)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制作的课件,可以较好地展示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成果,介绍物理学在高新技术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尤其适合讲授近代物理学中抽象的思想和概念。

(6)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进行仿真物理实验。利用仿真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实验项目、增大实验容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模拟近代物理的高难实验、模拟物理现象不易捕捉和观察的实验。

2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1)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课程系统。网上的一些精品物理课程,以多媒体素材库的形式出现,便于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系统提供的素材进行组合、改写和扩充,制作自己的课件[2~3]。

(2)基于某版本教材的多媒体课程系统。有些版本的教材配置PPT文档、电子教案、仿真实验等,但有些制作较简单,可利用性不太高。

(3)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的既适合学生的层次、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又能反映教师个体的特色,符合教学规律,教师自己应用得心应手。不足是物理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有限,所制作课件多处于初级阶段,有的甚至是单纯的Word文档或PPT文档。

3 存在的问题

(1)屏幕展示的内容有限和屏幕内容的不可重复性。因为每一屏幕的内容有限,教师为了频繁地更换屏幕内容而被限制在教室的一角,不利于与学生交流,不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同样因为屏幕内容的频繁更换,使学生来不及对屏幕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物理知识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若前面的内容不能展现,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还会产生忙乱的感觉。

(2)有些出版的课件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设计和制作。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物理教学理解不深,课件有时会出现不符合物理教学规律的内容,甚至出现概念错误;其次有些课件为了追求动画效果,脱离了物理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还有些课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作的五颜六色,再在课件中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音乐和画面,虽然能暂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有失物理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此外,利用成品课件还可能会出现与教师自己的教书风格不符,与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不符的现象。

(3)现用于多媒体设备的光源极易老化,为了看清屏幕,常不得已挂起窗帘,使教室光线暗淡,不仅学生不易看书和记笔记,教师也不能轻松地在屏幕和黑板之间切换授课方式。还有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易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模拟物理实验的不真实性。用多媒体模拟物理实验,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形象、生动、方便地在课堂上再现了物理现象。有些教师为方便起见,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将能作的演示实验也用模拟实验取代,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

4 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1)物理教师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不强,而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物理教学有研究不多,这是物理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只有将这两类人员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物理课件。

(2)教书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它不能程序化和归一化,它应该从“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的实际出发,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教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彰显和发扬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利用成品课件教学,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制约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所以提倡教师利用素材库自己制作课件。

教师在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第一,课件内容要紧扣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其次,课件要有教师自己的教书风格和特色;还有,课件要简洁、清新、实用,切忌为追求效果而舍本求末。网上有许多优秀课件和素材可供教师参考和使用[4]。

(3)改善教学设施,提供可供教师自主发挥的教学环境。在硬件上应配套遥控鼠标等设施,使教师能离开计算机,根据课程内容在屏幕和黑板之间随意切换。

(4)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避其短。

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板书、学生讨论、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要结合使用。建议将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内容,用于利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讲清楚的内容,而公式的推导、例题的演算、能作的演示实验,则应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第二,屏幕投影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多媒体直接投影的板书瞬间闪显在学生面前,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缺少一个时间差,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传统的板书需要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思考,教师也需要利用板书为学生释疑。

第三,重视模拟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物理实验是真实的,是学生可信赖的事实,模拟实验是虚幻的,是真实实验的补充。必须坚持尽可能通过真实的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能不用模拟实验尽量不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真实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理念。

高质量的物理多媒体课件是提供物理教学中各种视听形象的最佳手段,将多媒体技术的长处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立源.如何制作物理多媒体课件[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61(3):107~109

[2]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大学物理,2005,24(12):47~50

[3]王柏庐.走进中学IT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篇6

论文摘要: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应当说在推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构建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聘任机制等先进管理办法,人本理念被越来越广泛接受和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有所提升等。但总的来说,现阶段仍处于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阶段,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教师一直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这与教师长期以来待遇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也与中国社会传统的权利价值取向有关,也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出现的体脑倒挂、部门利益分割不均衡等现象有关。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但教师的流失率也在增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仍不健全,缺乏吸引、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以及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因此造成学校的教师流失。流失方向主要以收入较高的企业和学校的行政管理岗位为主。并且流失的教师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对口的骨干教师为主,同时,由于相应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一些本该流出的低学历、低职称教师和一些行政人员无法流出。这种不合理的人才流动,使得“该进的进不来,该出的出不去”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队伍稳定性遭到破坏。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当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人事管理部门仍然叫做人事处或人事科,学校的人事工作以行政事务性工作为首要任务,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的、指令性和常规性的事务管理。由于学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理论缺乏了解,未能意识到现代人力资源是现代职业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人员素质的高低会极大地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核心标准,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然选择。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来陆续定制了学校“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三)人力资源录用制度

从国家职教事业发展历程来看,为了解决各类职业学校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了高等职业示范院校、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来弥补职业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直至目前,这种体现“职业技术加师范教育”特点的“职教师资培养基地”数量不多、基础不厚、层次不高、覆盖面不大,使职业学校“招不来人”。

(四)人力资源结构

师生比是一个衡量办学条件的参数,师生比越低意味着单位在校学生拥有的教师数量越多,学校的人力资源总量越大,但师生比过低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进而影响办学效益。

(五)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育、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或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管理思想

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应破除传统观念,充分体现学校人力资源高度开放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和不拘一格的选才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

(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远景规划

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办学规模和战略目标,确定人员编制和岗位职数。

(三)根据规划拟订实施计划

在科学、合理的分析基础上,按照制定的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规划,拟订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

(四)师资的录用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大量的人员缺口, 然而此时不能盲目引进,而应在开发现有的师资的前提下,以职务分析为基础,通过选择适合标准要求的相应数量的人员来填补岗位空缺,量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对教师的录用应坚持公开招聘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师资补充方式,以形成按需进入、择优聘任、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

1.科学招聘专职教师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选聘教师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根据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而只是依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学生数量等来招聘教师。所发出的需求信息当中缺乏详细的职务说明,导致学校招聘到部分教师与岗位不匹配。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校健康发展的一个保障是招聘到优秀教师,而能否招聘到学校所需要的优秀教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教师人力资源规划,二是职务说明书。

2.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不能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发展中职教育的权益之计,而应该作为一项策略来抓。一方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利时机,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时间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悉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欣,李梅.面向新世纪的人力资源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4).

篇7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节奏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的现象日渐加剧,健康的饮食结构被破坏,影响到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必须给予重视。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膳食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对策,旨在解决问题,保证大学生合理膳食。

【关键词】

合理膳食;规范管理;营养教育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此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向成熟过度,思维能力活跃,学习能力强,因此保证充足而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当代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业,就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加,无暇顾及膳食方面,出现了许多膳食营养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需要大学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经查阅大量大学生膳食现状资料和结合对周围现状的观察做如出下分析。

1 当代大学生膳食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离开父母住在学校,生活开始变得不规律,各种饮食陋习会相继出现,引起体质下降。所以这就需要学校方面加强膳食管理,做到管理合理化规范化。

1.1 大学生合理膳食的意义

合理膳食要求依据能量消耗搭配各种营养素,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定量,而且要能保证营养素的平衡供应。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各餐热量所占餐次比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且各营养素能量之间要比例为糖类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各种营养素对身体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 大学生自身膳食问题

大学生存在着许多饮食陋习:1、不吃早餐。不吃早餐不但会产生饥饿感,而且血糖水平降低可使大脑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降低。2、膳食搭配不均衡。学生只吃三餐而忽视了其他途径的能量供应,水果,牛奶,动物肝脏,鱼虾水产常被多数学生所忽略,而这恰恰是不可缺少的营养供给途径。据2012年李建新所做的河南省大学生营养调查显示,各种食物大学生摄入不足人数所占比例为豆制品42%、鸡蛋32%、水果36%和内脏80%等,这些膳食的缺乏对于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会引起体重减轻,患贫血、感染疾病、浮肿等疾病。3、错误的饮食习惯。当代大学生爱吃零食,一些学生把零食当成饭;有些学生吃饭不规律,暴饮暴食;还有些学生因为食堂饭菜不合胃口喜欢在校外买饭,而这些饭菜卫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这些饮食不健康的习惯,长此以往极易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

1.3 学校膳食管理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吃住在学校,学校的膳食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在校生营养问题。但学校大多把重心放在了学科教育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饮食问题。1、食堂饭菜没有配成营养比例合理的套餐,色香味也都没有,这使得不少学生因不想去食堂吃饭而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2、学校对于膳食营养宣传的力度不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渠道去提高自己对膳食营养的认识。据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高者占1.28%;知晓率一般者占11,41%;知晓率低者占87.31%。对于这些学生62.80%的学生会在生活中将知道的营养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饮食,而37.20%的学生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饮食[3]。由此表明,学校对于在校生进行膳食营养教育是必要的。

2 当代大学生膳食营养管理对策

目前, 大多数大学膳食供应还具有自然性和随意性, 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建议向膳食管理好的高校学习, 在膳食管理中引入科学的机制, 优化膳食结构, 防止营养素缺乏病的发生。

2.1 学校应加强膳食营养教育

1)学校应增开相关课程。从大量资料中可总结出医学类学生在膳食知识方面比非医学类学生认识更多更深[4-5],由此可见相应课程的增开会起到积极作用。

2)定期开展讲座。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营养状况和相应季节定期开展膳食营养讲座,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开设膳食专栏宣讲。如在学生宿舍,食堂设立膳食营养宣传栏。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讲,如在本校的微博上,负责人可以每天发一些有关合理膳食的微博,让学生们在上网时也能接触到相关知识。

2.2 改善学生就餐地的膳食供应

1)食堂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食堂要做到依据标准搭配膳食,根据“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成人每人每日摄人量为谷类500g、薯类lOOg、豆类30g、肉类50g、鱼类20g、植物油l0 g、蛋类20g、奶70g、蔬菜400g、水果lOOg。

2)学校应要求学校周围餐馆提供营养达标的的饭菜。校外餐馆是一部分学生就餐的选择,但饭菜的安全性不如校内餐厅,如果学校能改善这些餐馆的饭菜质量与营养,也是保证另一部分学生的合理膳食的有效途径。

3 大学生能够从自身重视起膳食问题

学校对于膳食的管理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膳食习惯,因此大学生应在一定的营养知识基础上,做到自身重视,克服自己懒惰和随意的心理,搭配好自己的饮食。

我国对青少年的膳食营养很重视,制定的青少年膳食营养标准还略高于某些发达国家。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到位导致我国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还是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6]。再加上当代大学生较多年前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同之处,锻炼少体质不如从前,过多接触网络等传媒以致生活不规律,市面上油炸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增多使学生养成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为保证当代大学生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学校必须规范膳食管理,以保证学生的合理膳食。

【参考文献】

[1]汪艳,张粒子,邓红,等.医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营养认知态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142-143.

[2]李建新,孙于庆,张晓宇,等. 河南省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A]. 中州大学学报.2012.6:123.

[3]马丹,林春梅,徐上知,等. 石河子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8):574-575.

[4]冯晓玲. 青海省高校开展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A].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1):72-73.

[5]赵毅飞,白国岭,马姗姗,等. 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A].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30(1):74.

[6]何洪绪. 国内外青少年学生膳食营养比较分析[A].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2.22(4):69.

【作者简介】

篇8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femal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and social exclus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the survey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t found that the girls were more difficult to get a job than boys and the biggest harder that girls faced was sex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employer and the schools should adopt posi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help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reduce social exclusion.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

Key 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social exclus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31-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女大学生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大学生也经历了由“知识精英”到“知识工人”的褪变,据统计,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增长到2011年的660万,而从企业2011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的人数实现同步增长。[1]

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因此,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其特殊的价值。而根据全国妇联2009年9月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而90.2%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牛有诸多困难[2]。女大学就业社会排挤问题凸显,并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焦点[3][4][5]。

1 研究方法与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选择毕业生发放问卷510份,回收问卷425份,回收率为83.3%。选择部分女生进行深度访谈。

2 问卷调查结果

2.1 “女性就业难”无疑是真实的 与男生相比,女毕业生就业更难,就业过程中确实存在社会排挤现象。本次调查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2.1.1 女生更多感受到“女性就业难” 当被直接问及是否同意“女性就业难于男性”时,男女两性都表示同意,但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大大高于男生,女生为39.3%,男生为23.1%。分专业女生对比。理科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最高,为70.5%,文科专业的女生持“完全赞同”的比例最低,为21.6%。在女生之间,农村的女生感受更甚,持“完全赞同”的比例高于城镇女生15个百分点。

2.1.2 临近毕业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本调查开展时,2011年大学毕业生求职正在进行之中,截止调查日,男生已经落实用人单位的比例高于女生。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男生占25.2%,女生为13.7%,“已有单位表示有意接收,尚未签约”的男生为23.7%,女生为18.7%,两者相加“已落实用人单位”的男生比例为48.9%,女生为32.4%。分专业来看,大多专业“女性就业难”,少数专业有例外,文科的女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比例还略高于男生。

2.1.3 对已落实单位的满意度男生高于女生 “女性就业难”的表现之一是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女性低于男性。男生“满意”的比例为23.6%,女生为14.8%。说明虽然女生也能找到工作,她们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大多数女生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因为相对较“好”的工作还往往是男生捷足先登。

2.2 女大学生被排挤现状的确认 通过问题1“您如被用人单位回绝后,回绝的主要原因是哪些?”通过对425份问卷的分析发现,被用人单位回绝的主要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占34.3%,其次是学历占21.4%,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性别和身高,分别为16.8%和13.1%。对于被用人单位回绝的原因男女生差异较大的项是性别和相貌身高,男生会觉得比例分别为3.1%和4.3%,合计7.4%,女生分别为21.3%和18.7%。除了学历和专业外,女生被拒绝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性别和身高,在对男生和女生进行访谈时,用人单位选人的顺序依次为男生、漂亮女生、女生。所以在就业过程中女生尤其容易受排挤是不漂亮的女生。

通过问题二“您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对您提出过如下要求吗?”,发现用人单位前三项分别为经常出差、晚要小孩和经常加班,这些项都与女性的生理特征和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有冲突,更利于男性。

3 启示

3.1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升自已价值的关键 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实力,这些都为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顺利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在就业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本领。要想不断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求职经验,进而获得工作机会,并且在工作中争取晋升的机会,这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可从三方面来考察:基础性能力、适应能力、创造性能力。顾名思义,基础性能力就是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外语等级以及计算机使用情况;适应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得到一份工作后尽可能的维持住这份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许多的方面;创造性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不断发挥自身潜能,能在具备适应性能力的基础上在综合性能力方面不断的进步,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

3.2 提高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自身价值的根本 要相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进一步的加深,首先要让她们增强创业意识,让她们能够正确对待创业问题,将创业看成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战略,在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推动下,让大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工作,还能提供一些岗位给正在择业的人员,此外,还能分担社会承担的就业压力;其次在创业教育和培训的帮助下,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竞争机制的建设,培养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她们不断增强创业能力。

3.3 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升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 要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首先要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更加注重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其次,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高校要努力与相关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与社会实际工作部门进行合作,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随时在发生着变化,高校要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制定合理的大学生见习、实习制度,给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组织专业教师企事业进行社会实践、工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岗位实践,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高校要保证学生科研工作的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立项中去。

3.4 构建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自身价值重要保证 要想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合理,就要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合理安排大学生的各项专业,设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弊端在于专业设置的局限,这就阻碍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设置更多、更全面的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增加一些之前不是非常重视的专业,使之更适应社会的需求;要结合自身条件,以优势学科群为依托,积极拓展新专业;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贯通,力求做到文理渗透。

参考文献:

[1]冯蕾.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就业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11-02-13.

[2]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03).

[3]张世文,彭文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挤”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4).

[4]管宝云,赵全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需求与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07,(4):121-126.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必要性;路径

在新时期,为了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物理人才和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是在目前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已经影响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急需通过改革来解决。

一、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多,但是课时少的现状急需要改革。虽然很多初中对于物理教学的内容和课时都是严格遵守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但是统一的规定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的初中学校存在明显的教材内容多,授课班级人数多,但是课时偏少的现象,教师普遍感觉无法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2)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不足,影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急需要改革。众所周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提高物理实践能力。但是,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因为受到实验教学观念落后或者实验条件不足等限制,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是滞后的。

(3)有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并且仍然沿用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急需要改革。首先,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教学内容都只是围绕如何提高考试分数而设计的。另外,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部分教师只重视对物理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忽视了物理的实际应用,轻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急需要改革。虽然教材知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载体,但是不能全部以教材为中心,使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这样不但会使得学生讨厌学习物理,而且还会养成学生教条化学习的坏习惯。

二、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路径的选择

(1)物理教师积极更新物理教学观念,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确立新的物理教学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上。

(2)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教学,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将所授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高度重视和强化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首先,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材料和设施不足问题,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经费,逐步完善实验设施的配置,以不断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加强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要加强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从实验中总结知识。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物理教学备课方面下足工夫,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春辉.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J].吉林教育,2012(7).

篇10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数学教学模式;必要性

一、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求发展性教学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发展中小学生的潜能”这一教育理念己深入人心。课程目标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实质上是把使学生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人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成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二、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发展的观点是现代教学观的主要观点之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如何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显然,现有的教学模式都很难承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发展的使命,很多教师在课改中认真地研究、探索,力图找到科学的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课堂教学程序、方法、进而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本文把“发展”定位于:①全体发展,即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②全面发展,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③主动发展,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三、实施发展性教学是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如果说“发展”是对一种变化着的状态或过程的描述,那么“个性的”、“全面的”、“全体的”、“潜能的”都是对“发展”的界定。如果说,“个性”、“潜能”、“全面”等是“发展”量的描述,那么,“主动地”、“自主地”是“发展”质的要求。在这里,“发展”是硬道理,“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四、发展性教学实施案例

活动内容:如何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发展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新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1)活动组织:预先让学生准备好几只不同形状的无盖长方体的盒子,一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剪刀、胶水。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8个比赛小组:教师先让学生把带来的立方体进行剪开,观察对应的平面图形,并加以比较,使他们直观感受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然后教师提问,“用你们手中的白纸如何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请同学们想一想?”

(2)活动体验:①议一议。什么形状的纸才能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形?如果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你觉得应怎样剪、怎样折?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与折成的无盖和长方体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所折无盖长方体的高为h,你能用h与a表示这个无盖的长方体体积吗?你们认为制作的无盖的长方形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通过学生小组的动手实践,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面对大家进行解释。②做一做。用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以下方式制作无盖长方体。如果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按整数值依次变化,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你制成一个统计表,表示这个变化情况。观察自己所制作的表,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3)发展创新:通过多次尝试,同学们都在猜测边长是3.33333时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可以用一个适当的数表示吗?最后学生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这个数可能是10/3,我表扬这个猜测。同时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①在一般形式的表达式中你能猜想a和高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时,所折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②如果你手中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何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容积最大,这时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③学了本节课后对你有何思考?这类题目所用的方法对解决其他问题会有什么启发?你能得出更一般的规律性吗?④课外自己设计类似于以上问题,并要求课外进行动手操作,写出设计方案?这给学生留下大量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

总之,数学活动中“发展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内容更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的发展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真正“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