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31 18: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长江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而诗词中的抒情、言志、说理等内容的表达,则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实现。诗词中的形象倾注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古诗中许多形象都是有特定含义的,诗人常常通过选定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独特情感,因此,我们教学诗歌时一定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形象,调动积累,揣摩形象的含义,从而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诗词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意象,而意象又包含景象和物象。下面我们就分别对这三种形象进行比较:
一、形象中的人物形象比较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之分。
首先,我们来比较两首诗: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白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比较这两首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前诗塑造的是一个主观人物形象,全诗展现的是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形象,这里作者用孤云来喻自己,虽孤独却乐得清闲,体现了他的高傲。而后一首诗中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也表明了地点是与世隔绝的深宫。分析可见,作者塑造的是一个幽闭在深宫里的孤独悲伤的宫女这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一般说来,一首诗或词中只塑造一种人物形象,但并不排除在同一首诗或词中会同时出现主客观两种形象,如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展现了羽扇纶巾的周瑜形象,也展现了早生华发的自我形象。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辨别作者所刻画的是主观形象还是客观形象。
二、形象中的意象比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
比较下面的两首同题诗,把握两首诗之间的景物特点的不同: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 中
王 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王勃的诗,首先以“悲”和“念”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中选择的景物,是滞流的长江,飘飞的黄叶,以景衬情,加浓了诗的悲怆性。而王维的诗中所描绘的纯粹是一幅山水田园画: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无边的浓翠组成山中之景,虽是深秋,却丝毫没有萧瑟孤寂的情调。可见,同样是写山中之景,深秋的萧条并没有引起王维的伤感,而色彩斑斓的初秋却使王勃伤感不已,何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形象中的物象比较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个性节操,思想情感。古诗中经常涉及到的物象有:意志刚强、不畏艰难的松;品性高洁、不怕严寒的梅;不随流俗、孤高刚劲的竹;超凡脱俗、傲霜守性的菊等。但同样的物象,却会因为作者不同的经历和精神境界,而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如:比较下面的诗歌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可见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篇2
关键词:古诗 美育 意境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约三十首古诗,这些古诗有很高的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古诗中丰富的美育资源,让学生获得美育上的熏陶,品味古诗中形象精炼的语言,实现审美水平与写作能力之提高。
一 展开情境教学,展现古诗中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力求表达的最高境界。我国古代诗歌非常注重意境。如在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就可以看到是一副春山静夜画。用桂花落与山鸟惊鸣这些动态来表达诗歌中春山在夜幕中的意境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这就是说读者可以通过观赏文字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给予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启示,为了令学生领会到古诗中的意境美,应该根据每一首诗歌的不同文字,使学生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中的意境。
如教师在讲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时候,为了令学生领会到诗歌的意境,教师应该做好“批文入情”的教学引导工作,通过文字词语使学生领会到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解读第一句诗的时候,要突出“鸣”在诗歌中的作用,向学生说明通过“鸣”这个字,表达了景物的生机,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在第二句诗的时候,向学生强调注意“上”这个字,表达了白鹭的自由欢快飞上天空的姿态,也表达了诗歌内心快乐的情感。在第三句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着重抓住“含”这个字,这“含”字是表达作者观赏“西岭千秋雪”美景所产生的舒畅情感。在第四句诗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泊”这个字,通过泊这个字,表达作者可以乘船东还,复兴国家的豪情壮志。这样,通过教会学生细细领会诗歌中这四个关键的动词,品味作者不仅描写了一副春和景明、优美开阔的画卷,也表达了自己欢畅的心境。
为了使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教师在讲授古诗歌的时候,应该使学生进入作者所创立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与作者的情脉相通,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理解作者在诗歌中的情境。如在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可以挂上一副山水画,让学生进入深山的情境中;然后指导学生仔细品味“空”与“响”字,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深山的空灵寂静。就这样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创立的情境,学生才会体现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二 开展朗诵教学,体验古诗之语言美
我国古代诗歌,字数非常有限,讲究文字精炼,一字一词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因此体现的是一种文字凝练美与精确美。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在诗歌中,第一句用一个“断”字,来描写江旁对峙天门山的险要,用一个“开”字,表达长江水势的汹涌湍急;第二句中用“流”、“回”这两个动词,深刻并贴切表达长江水势的奔腾浩荡。第三第四句中用“出”和“来”字,把静态的静物画为动态,惟妙惟肖表达了这一带地形的险要,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动态美。
古诗中还有韵律美,这韵律美体现在节奏美和音韵美。古诗里的节奏美体现在语调的音乐性上。如在骆宾王的《咏鹅》中,这“鹅、鹅、鹅”字的节奏美,表达了儿童看到池塘中白鹅的欢喜之情。古诗中的音韵美,还体现在诗句中的声响美上。我国古代的诗人,常常以音乐家的视觉来捕捉大自然微妙的声音,这就使诗歌具备了一种音韵美。如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可以体会到猿声在诗歌中的音韵美。
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中,在让学生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断朗读,通过不断地读,去品味与感受诗句中的文字美;并且向学生说明,在第一句中为什么用“断”和“开”字,不用“隔”或者“流”字。这样使学生品味到诗人用词的妙处和锤炼文字的功力,从中使学生获得文字美的熏陶,得到了美的感染。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品读诗的节奏,字的韵脚与音调,这样能从文字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诗歌音调是比较低沉和缓慢的,如陆游的《示儿》,在朗读的时候音调应该低沉缓慢,这样才能表达作者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的诗歌朗读应该用热烈的音调,如李白的《望天门山》用激情的音调朗读,才能表达长江两岸地势之险。
三 运用绘画教学,领会古诗之美
图画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文字,人们比较容易感受图画形象与色调的美。小学生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教师可以运用图画的形象特点来使学生理解古诗之美。
事实上,我国古代诗歌都具有绘画美的特诊,在诗中有画、在画中也有诗,这也为绘画教学与古诗教学搭建了联系之桥梁。
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可以一边读古诗,一边把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绘成形象的图画。通过绘画过程,把学生的隐形思维活动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图画表达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以及对诗歌所反映生活的认识,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成功达到美育的目的。
如在教《山行》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理解并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这一句诗,然后让学生画出诗歌中所反映的秋天里高山、山上的石径小路,天空中的浮云,山顶小屋,山中一片红色的枫林等这些景物。通过绘画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深深理解了诗歌所流露出的意境美。之后,教师在学生绘画基础上,继续用画来讲解这首诗;让学生理解秋天在大多数诗人看来,是枯叶残枝萧条的季节,因此很多诗人对秋天都用悲凉的诗句来描述。但是在杜牧的这首诗的秋山霜林,体现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文字既清新又有生气。通过以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式,学生不仅动脑子又动了手,而且深刻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和诗歌的意境。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读古诗,绘画与品读诗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学生感受与鉴赏古诗艺术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1. 藏头增趣味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全诗每句的头一个字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或人名,或地名,或一句祝福,等等。
例:明兮暮色虎下岭,日落西天惊百兽。恩泽似海不相忘,典叩苍昊与山君。最喜雨林物资丰,爱屋及乌是猛虎。老来享乐不孤独,虎啸神州傲称王。(诗《咏虎》)
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明日恩典,最爱老虎”的意思,读来妙趣横生,饶有兴味。
2. 夸张显特征
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例:双睛忽动飞电回,层崖长啸阴风来。(选自陆游诗《虎洞》)
眼睛圆睁,竟令闪电回避,长啸一声,引来阴风阵阵,令人毛骨悚然。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老虎的威猛,令人生畏。
3. 反复表真情
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语句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又叫复辞。
例: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将虎年扬虎威。/虎年喜虎劲攻关夺隘皆如虎,春节焕春光绣水描山总是春。
这两副对联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每一副联中都含有三个“春”字和三个“虎”字,新颖的形式写出了虎年新春的喜庆,表达了对虎年虎气冲天的希冀。
4. 比喻添生动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进行描写的修辞方法。
例:怒似苍鹰厉拳爪,炯然霹雳凝双眸。(选自乾隆诗《高其佩指头画虎》)
这里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老虎发怒犹如老鹰举利爪,睁大眼睛如霹雳一般犀利,生动地写出了老虎雄威,也表现出了高其佩用指头画老虎本领的高超。
5. 借喻含深意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迎虎年敢逐改革拦路虎,送牛岁勇当奉献老黄牛。
这幅对联中,借“拦路虎”比喻前进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借“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蕴含丰富。正好“拦路虎”“老黄牛”这两个俗语与虎年、牛年相对应,这副对联确实很显功力。
6. 仿拟添幽默
仿拟就是对名言、警句、诗歌、台词等进行部分内容上的改造。使用仿拟手法可以“省工省料”,横添几分幽默。
例:陕西镇坪周正龙,假话骗尽英雄。年画老虎转头空。(网友作《临江仙》)
作者在这里仿拟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讽刺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周老虎事件”,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7. 拟人增色彩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增添色彩感情。
例:金牛昂首高歌去,玉虎迎春衔福来。
昂首高歌、迎春衔福等都是人的动作,却放在牛、虎的身上来进行描写。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辞旧迎新的喜庆祝福,也表达了对牛、虎的喜爱。
8. 对偶出工整
我国古代诗歌中,对偶几乎是必用的手法,它使诗歌整齐、精炼。对联中更是常用对偶。学用对偶手法就是学习语言的锤炼功夫。
例: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选自唐代储光羲诗《猛虎词》)
篇4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1.1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1.2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1.3 语言特点分析。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②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④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绛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⑤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⑥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2 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3 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3.1 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赋比兴、象征)。
3.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3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3.4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3.5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6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7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想象:更开阔,别出心裁衬托或烘托,又分正衬和反衬。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象征:表达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征。抑扬:突出于强调白描:简练的笔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 强化书面表达
篇5
关键词:高启 诗歌理论 创作 兼师众长
高启是明初著名的诗人,也是明代最具天才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对明代诗歌有很大的影响。高启的诗论,主要见之于《独庵集序》中:
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产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辨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意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三者既得。而后典雅、冲淡、豪俊、裱缛、奇险之辞,变化不一,随所宜而赋焉……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其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盖尝论文: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从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
宋元以降。诗渐衰微,宋诗尚理,元诗纤弱,都是诗之大弊。明初诗人。为扭转诗歌每况愈下的颓势,提出学习古人诗歌创作方法之师古主张,这方面理论鲜明,实践卓越有成效者,高启是第一人。这篇诗论的宗旨,是在纠正宋元以来诗歌的“偏执之弊”,提倡艺术创作风格的多样和完备。高启认为:“格”、“意”、“趣”是诗的三大元素,这里所谓的“格”。据“格以其辩其体”、“体不辩则人于邪陋,而师古之意乖”等语看,是指体格,即古代各种诗体的体裁风格及格式特征:“意”及“趣”,据“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等语看,类似于“性灵”和“神韵”。高启将“格”放在三要素之首,且强调必须通过“师古”而得到,说明他非常重视学习和借鉴古人的诗歌创作方法与风格:同时,高启还认为诗歌必须具备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而多种多样艺术风格的形式,有赖于“兼师众长。随事摹拟”。以此为标准,他对自汉至唐,诗人多以一种风格进行创作颇多微辞,认为陶渊明只能善旷。李长吉只能工奇,都狭促单一,未得其全,而杜甫之所以成为大家,就在于他能兼取从家之长,具备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因此,写诗必须摹拟各类名家之风格特征,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待其时至心融,浑然天成”,便可成为大家。
高启这种“兼师众长,随事摹拟”而不拘泥于一体之长的创作理论,不仅直接影响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而且也影响到明中叶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对此。后人多有批评。其实,公允而论。学习古人各样诗歌的典范风格并不为过,杜甫不也提倡“转益多师”吗?元人吴草庐所谓“诗者譬如酿花之蜂,必芳润融液,而后贮于脾者皆成蜜,又如食叶之蚕,必内养既熟,通身明荧。而后吐于口者皆成丝”。就是谓诗人必须广泛学习,奄有众长。才能成为大家。而面对宋元以来诗歌的衰微,“师古”、“摹拟”也不失为扭转诗歌颓势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奄有众长,兼工各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从高启的诗歌创作看,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首先,高启诗诸体并工,转益多师,善于用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表现不同的内容,在诗歌艺术是个多面手。
从他留下的2000多首诗看,上至汉魏六朝盛唐,下至宋元诸家,如: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李贺、李商隐、韩愈、黄庭坚、坡,无所不拟: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无所不工;缘情随事,因物赋形,这既反映了他刻苦攻诗的钻研精神,如他描写在创作中的自我精神活动:“疲殚心神艘刮物象,以求工于言语之间,有所得意,则歌吟蹈舞,举世乐者不足以易之。深嗜笃好,虽以之取祸,身罹困辱而不忍废”(《高青丘集・缶鸣集序》)。同时,也是他的诗歌理论在创作中应用和实践,他要随事摹拟,因物赋形,广取众家之长,避免历代大家的偏执之弊:他要融会贯通,浑然自成。自成大家。
其次,高启拟古而不为古所囿,摹拟而能自出新意,妙笔仙心。神韵自现,诗中充满奔放不羁的才情。
高启才气俊逸,英爽绝特,其才力、天分、工候皆非常人所及,如赵翼所评“宗法唐人,而自运胸臆,一出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他描绘自己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是:“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忍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青丘子歌》)这样卓特的诗人气质,使他能够随心走笔,博通淹贯,任意驰骋,而不拘泥于一体之长。
他豪宕的才华。雄放恣逸的文笔,在《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大江从来万山中,山势尽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势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河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诗的开篇即以跌宕、豪纵的笔触,纷繁重叠的物象冷读者神摇目眩,底下纵横古今,包罗万象,情文相生,物我一体,将“虎踞龙盘”的金陵壮丽景色,自己触景生情的慨叹,对祖国重新统一的喜悦等,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令人激动不已。全诗气韵雄壮。充分显示了作者绝特的才情和非凡的想象力。写出他那疏狂豪迈、恃才傲物、不羡功名宝贵、不为礼法所拘的性格。
其他像《登阳山绝顶》、《春初来》、《忆昨夜行》之类歌行古诗;《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岳王墓》、《清明呈馆诸公》之类的格律诗,雄浑豪放,意境高远,虽师盛唐诸家,而神韵真气自在。如:《岳王暮》: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谢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全诗悼念民族英雄岳飞,上下千古,包罗浑含,意境深邃,气韵雄壮,融议论于神韵之中。诗中用汉成帝时朱云请剑斩佞臣和刘邦诛功臣的典故,隐射岳飞的遭遇,感染力很强。正如清赵翼所评:“盖其用力全在使事用典,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明。此正是细腻风光,看似平易,实则洗炼功深。”
第三。形成自己雄健爽朗又清新飘逸的艺术风格。
前人论高启,多批评他摹拟古人,而未能自成一家。如清《四库提要》:“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句高启为何格”今人游国恩等也批评高启:“未能熔铸洗炼。自成一家。”我认为这些评价都有失公允。高启的诗,除早年摹拟之作外,大部分诗歌的艺术风格还是清晰可见的,诗如其人,清华朗润,秀骨天成,才气豪健而不剑拔弩张,辞句秀逸而不字雕句绘。《青丘子歌》、《登雨花台望大江》等歌行古风,纵横百出,豪宕不羁,刚健雄浑,而《姑苏杂咏》等一些描写自然风貌及故乡风土人情的诗作。清新自然,真切感人。如:《初夏江村》: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描写故乡之山水景物,真切自然,涵浑从容,不假修饰,如“清风徐来于修篁古松之间,铿然成韵,略无矫饰。”再如:《梅花九首・之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构思新颖,韵味高致醇美,句中有意,句外有神,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梅花风韵与诗人风骨相映,深得唐人风韵。许多诗句,如:“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等。意境极美,传诵一时。
篇6
关键词:徐迟 诗歌 都市书写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创作,除了以戴望舒为主的主情诗歌和以施蛰存为主的意象诗歌外,还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题材写作,即都市诗歌,以徐迟、路易士、陈江帆等为代表,他们着重描绘都市生活,“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1]表现都市情绪与现代意识下的个体感觉,这其中又以徐迟诗歌表现最为明显。
徐迟1914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28年于上海念中学,年轻的诗人从小镇开始走向城市。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在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不同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都市每一秒都在变化,都市人的生活也处于波动与喧闹之中,年轻而又敏感的诗人感受着都市带给他的冲击与震撼,无法抑制内心涌动的诗情,用自己的才华与热情留下了关于都市的青春书写。
一.徐迟的创作个性与都市意识
随性而至的诗人有突破一切的勇气,敢于表达自我,打破外在形式对诗歌的限制,崇尚自由与个性。在1992年版《徐迟诗选》中出现了诗歌不分行的现象,不拘泥于旧诗格律的影响,基本上无格律无音韵呈现出诗的散文化特点,也反映出其诗歌的自由化倾向,诗句皆随情感迸发而成。在《我及其他》的初版中“我”字形象横七竖八的排布,诗人通过对外在形式的变化展现了自我在艺术中的无限释放与扩大,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张扬与冲动,是都市幻彩折射下“桃色的我”,也展现了诗人狂放不羁、随心所欲地追求浪漫化与自由化的个性。
同时诗人把握住都市青年复杂的情感变化,努力在诗歌中展现都市人的生活感受与深刻思考。当现代文明侵袭人与人的交集越来越多时,心与心的隔阂也越来越深,都市发展带来的迷惘、孤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上,诗人也在很多诗歌里展现了这种都市情绪,如《独居》“独居,埃及的十疫之一。寂寞呵,切碎的月亮直喷着我”[2]诗人将独居与埃及联系在一起,既有传统情调又有异域玛瑙大佛顶之下的落寞与难以排解的寂寞心绪,这种传统的题材发生了变异,诗人现代观感的融入更贴切地表达了都市人身在水泥森林却更加孤独的心情。
在其最具都市色彩的《都市之满月》中诗人注入的都市意识最为明显。“写着罗马字的十二个星……望一望都会的满月的表面,知道了都会的满月所浮载的哲理,知道了时刻之分,明月与灯与钟的三兼有了”,[3]十二个罗马数字象征着天上的星,塔上的钟指示着世人生活工作、左右着人的生活节奏、指挥着都市的运转,让都市按部就班的同时不免让人在追逐物质生活时使自我感觉钝化,失掉对精神生活追求。在都市时空观下,明确的时间意识和客观的机械化生活使得人影分离,灵魂难得自由。准时,工于计算,精确是由于都市生活的复杂和紧张而加载于生活之中,徐迟赋予了都会里的时刻以月亮、灯和钟的多重含义并使之具有了新的审美体验。
这种感知都市生活,体味都市情绪的特征正是徐迟诗歌中城市意识的体现。“新的机械文明,新的都市,新的享乐,新的受苦”,[4]诗人将这种物化和自我生命的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注重个体情绪的书写并丰富地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复杂心理,相比于前期诗人的都市书写进入得更深。
二.都市异乡人
当诗人从乡村走向都市时,对都市的一切现代文明感到新奇甚至礼赞都市风景,“我来了,二十岁人,青年,年轻、明亮又健康。从植着杉树的路上,我来了哪,挟着网球拍子,哼着歌”。[5]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诗人逐渐看到繁华背后的冷漠与病态并怀念起淳朴的家乡。乡村不同于讲究速度与发展的城市,它们更缓慢地进行着日常生活,而城市“街道纵横,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速度与多样性,表明了城市在精神生活的感性基础上与小镇、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对比”。[6]《苕溪的溪水上》中带有故乡特征的风物此刻成为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化身,在故乡感情与诗奇怪地溶合了,虽然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而故乡的一切在脑海里都是亲切可触的,尤其生活在城市之后更觉得家乡的小桥与小巷是“平和的象征,静穆的长廊,我的恋的指南针是向着这里的”。[7]这种浓烈真挚的怀乡恋乡的表达,对乡土家园的回望也是一种城市对乡村的隐归。
在《春烂了时》中都市街景与乡村风景同时并置,“街上起伏的爵士音乐,操纵着:蚂蚁,蚂蚁们。乡间,我是小野花:时常微笑的;随便什么颜色都适合的,幸福的”。[8]当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峙时,诗人还是选择站在乡村的一边,“把忧郁溶化在都市中,大多的蚂蚁,死一个,也不足惜吧”。[9]由于都市生活的功利,人们对生命越来越缺少敬畏,人心也渐趋冷漠,这种异化无不让诗人失望从而转向理想化的家乡。诗人向往都市文明而又难以接受都市化带来的弊病,这种矛盾对立的情感也是都市诗歌中最真实的表达并且也是对都市化进程的深刻反思。
习惯于传统的和田野的静态文明的诗人以漫游者的形象进入城市,面对发展中的城市,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建造新文明的动力和来自西方文明中的时空意识都将诗人卷入了一场滚动的卷轴中。诗人从异乡人的视角观察都市生活,以变化的心情面对变化着的都市,一定程度上诗人走近了城市但始终徘徊在城市边缘,实则是都市中的异乡人,对都市也从新奇转入怀乡。这种心态的转变表明诗人至始至终没有完全融入都市,诗歌里岁有都市背景的展开而与此相连的都市心态缺乏深刻的体味,诗人从物质层面进入都市群体内心还有一段距离。
三.现代化的诗歌艺术
在现代诗歌书写中,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意象进行加工组合以此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变化。如《酒液》选取了酒液、五官、影子、雕像等意象突出刻画线条感,卷曲、e、雕像都是现代文明崇尚的美感体现,烘托出狂乱迷醉的氛围,展现了都市人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诗集里充满西方元素与意象的诗作也满目皆是《meander》、《leander》、《罗斯福的新纸牌》等都充满了都市光与色的交融。
特别要提到的是徐迟在写景诗作中也融入现代色彩,将古典意象符号和现代表达体系进行加工,别出新意。如《夏日小景》即使是最普通的景物抒写,诗人也在其中注入新的因子,外来词汇,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和奇特现代的意象选择,这些组合都使得诗歌焕发出新的光彩。《木叶的雕琢》木叶的“探戈舞”,将木叶想象成“浮雕的女体”和“朗姆酒”式的秋的红色,丰富的色彩及动态想象的结合让一片小小的木叶也变得观感十足,也直观反映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受到美学影响,尤其是西方直接外露的描写带给诗人的感官冲击,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再创造,将都市化的审美趣味与传统美学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艺术美感。再如《桥上》这篇描绘乡村小景的诗篇,诗人在字里行间里注入了颜色与动感“乳色的水,乳色的三月流动了”,[10]水是透明的而诗人在此处却想象力大开,如牛乳一般的河水让乡村的三月显得梦幻又浪漫,展现了诗人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与捕捉能力。
同时诗人融入想象,感觉于诗作之中,如《秋夜》“秋夜,雨滴着,仿佛是,是春夜雪溶泻的时候的滴水,我的年龄的思想”,[11]诗人放大了秋夜的感受让听觉融入想象,明明眼前是秋天,作者却可以让感觉自由翻飞,将两个根本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景象结合在一起,秋夜潺潺的雨滴竟如春夜慢慢融化的雪水,那缓缓流泻的清幽仿佛流入指尖,一丝清凉入骨。虽然这些诗不能算作标准的都市诗,但诗人的表达方式、艺术手法都开始慢慢转变,诗人观察的视角也在逐渐扩大,转向都市诗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体情感的表露以及现代意识的觉醒都为徐迟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小桥”走向“隧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迟的诗歌创作明显带有青年诗人的印记依赖情感和经验写作,但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情感直露不讲究技巧却真挚动人。他敏锐地感受都市生活将自己的都市体验和都市情绪融入创作之中,虽然其创作主题不够深入,对都市复杂性的认识有所欠缺,但用其热情与青春灌注的诗歌,也展现了三十年代早期都市诗歌的创作风貌。
参考文献
[1]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J].《现代》1933年,第4期,第1卷.
[2][3][5][7][8][9][10][11]徐迟.徐迟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4]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J].《新诗》1937年,第4期.
[6]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A].《现代性基本读本》.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639页.
注 释
[1]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1933年版,第4期,第1卷.
[2]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3]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4]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1937年版,第4期.
[5]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6]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现代性基本读本》.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639页.
[7]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8]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9]同上.
[10]同上,第12页.
篇7
一、读懂诗歌的题目
我们读一首诗,首先看到的是诗歌的题目,而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并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件等内容,阅读时将这些内容合情地代入,合理地联想,就容易读懂诗歌。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题目,它点明了地点、人物,尤其是“送”这个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所以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大致理解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留恋不舍之情,而下文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感情。再如《蝉》《咏梅》《孤桐》等题目,一般情况下这类以物为题目的诗歌作者意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这就暗示我们要对该诗内容作深层理解,且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为象征、借物抒怀、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2004年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一词表明这是一首边塞诗,“怨”字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就像很多边塞诗一样,该诗通过描写边塞地区的风物景色来表现戍边将士艰苦的战地生活及内心的哀怨思家之情。像这样读懂了题目,抓准了字眼,也就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关注诗歌的作者
诗人创作诗歌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而鉴赏作品时是和创作过程相反的,我们是先看作品的文辞,以文辞为媒介,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去追溯源头,这就要“知其人”(诗人的基本情况),“论其世”(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才可以“见其心”(诗人写作的动机,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同学熟悉李清照的《声声慢》,但仅将词中所写的“愁”理解为独处的相思闲愁,这就是因为不了解她的人生经历,不知道她的作品前后时期的不同,才体会不到国破家亡之浓愁之深恨。再如王维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清新自然,诗中有画;在内容方面,主要写山水田园生活,特别是清静优美的自然景物,画中有诗。2007年全国卷Ⅱ选用的是他的《新晴野望》,学生如果对王维的诗歌特点了然于心,赏析这首田园诗就容易多了。平时阅读诗歌时,有些同学不大关注作者,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处境如何更不去思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的障碍。人们常说:屈原瑰丽奇异,陶渊明清静平和,曹操慷慨悲怆,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白居易通俗,苏辛豪放,李柳婉约……了解这些主要诗人的风格流派,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三、利用诗歌的注解
从高考诗歌鉴赏的试题来看,有些诗歌后面会加注释,为什么要加注释呢?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难懂的词语,不加注释,容易形成理解的障碍;②生僻的字,加注释便于识别;③典故标明出处或内涵,便于理解;④交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⑤对前人有争议的诗歌列出不同的理解,以供参考。凡是所加的注释,一定会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帮助,教师要提醒学生一定不能放过,认真阅读,好好利用。2006年浙江卷高考试题选用的是无名氏的《叨叨令》,其中有“鹦鹉洲:此为渔父居处的代称”这样一处注释,“渔父”一词暗示学生这是一个脱离尘俗的人,一个隐逸之人,再结合“流水”“青山”“白云”等词所构建的“世外桃源”的环境,就能够体会到渔父超然物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再如2008年湖北高考试题选用的侯蒙的《临江仙》一词,直接提供了该词的写作背景,若不能认真阅读这段背景,就体会不出诗人的诙谐幽默和达观自信。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引学生关注注释,利用注释,让其为己所用。
篇8
【关键词】杜甫;登高;沉郁顿挫
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沦落潦倒的一生,“苦难”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于个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气,始终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的动地歌吟,传达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
首联、颔联侧重于写景;颈联、尾联侧重于抒情,集中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首联六个物象,而用急、高、哀、清、白、飞来形容,把秋天景物的凄凉气氛铺陈得十分浓郁。把眼前的秋景写得更具体、更凄凉。“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让诗句的种种意象顿时有了浓烈的伤感色彩。颔联则从更大处落笔,侧重写诗人眼前恍如所见的、耳边仿佛听到的整体景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边”二字展开了“落木萧萧下”的画面,以“不尽”二字展开了“长江滚滚来”的画面,把秋景描写得既肃穆肃杀又空旷深远。这从以景抒情的角度来看,是为后两联抒发感情作铺垫。前两联写景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两联诗句一气贯注,全诗开头“风急”二字最紧要,因为“风急”而“猿啸哀”“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二是两联诗句抑扬顿挫,首联写近景,颔联则写远景,而“无边”一句为仰视,“不尽”一句为俯视,这样一远一近、一上一下,层次分明,起伏“顿挫”。
后两联以前两联描写的秋景为背景,着重抒发忧愤深广的情感。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显示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范例。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将颈联悲秋之情的容量增大了,也更深沉、其中“艰难”二字,指出时世艰难,社会动荡;“苦恨”二字,形容诗人百感交加,恨到极点,“艰难苦恨”兼指社会和个人,在诗人摇落悲秋的情感巾溶人了广阔的社会内容。而“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将杜甫的“艰难苦恨”之情写得更加具体,一个多愁多病、忧愤深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古代诗话上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他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是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杨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民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述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表面是深沉郁结,表现为有节奏的抑扬起伏和盘曲转折。它涉及诗歌的内结构和外结构,涉及内结构的沉重的充实感,以及外结构上有控制的骚动感和弹性。
《登高》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
《登高》语言形式的“顿挫”表现于下列四方面:
章法上开合变化。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
结构上的回环照应。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写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篇9
一、意象的补充联想
受字数的限制,诗歌只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来展现意境,表达情意。诗歌高度概括精练,往往采用“勾勒”法,“点到即止”地描画出大致轮廓,只求“传神”,而极少平铺直叙或大肆渲染。诗歌讲究“空白”,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联想去填补这些“空白”。
《登高》的首联,共写了六个复合意象: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夔州特有的秋天,但不是夔州秋天的全部。如果我们阅读者只停留在以上这六个意象所构成的画面,那无论如何太单调了些。夔州的秋天还有哪些特有的景象呢?我们不妨拿作者在夔州写的其他诗歌来补充。如《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夔府孤城落日斜”、“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又如《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有了这些联想,秋天的景色更全面了,意象更丰富了。玉露枫林、孤城落日、洲前荻花、萧森之气、藤萝之月、万里风烟、秋霜白雁,形成强烈的感官冲击。劲秋、清秋、衰秋、肃秋尽收眼里,为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必要的意象补充,旨在形成强大的意象信息场,并对读者的感官、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冲击、辐射和点拨,帮助读者形成较为完整准确的意象图,为由意象而情调的联想做准备。
二、由意象而情调的联想
景语皆情语。“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诗人往往借助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意象(景物)寄托特定的感情。比如“梅”,在古诗人眼中历来是素艳孤高的代名词,如陆游之“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齐己的“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又比如“雁”的形象,总被诗人借以表达凄冷的思念的愁绪,如杜甫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都是借雁来思念亲人。这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但诗人作诗,不是把景或物作为主要表达对象,而是以主观之情为主,以客观景物为宾,景物的描写往往是情感的渲染或补充,这就是“以情为地,以兴为经”(皎然《诗仪》)。
《登高》第一联写了六个意象,事实上,每个特定的意象(所构成是景物画面)都包含了特殊的情调,读者可以进行由“象”而“情调”的联想:由“风急”想到国势动荡,心情焦虑,“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由“天高”想到去国羁远,心悬高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由“猿啸”想到孤苦寂寞、凄凉悱恻,想到 “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空悲清夜徂”(《倦夜》);由“渚清沙白”想到清冷寂寞,想到“鱼龙寂寞秋江冷”“弟妹萧条各何在”(《九日》);由“鸟飞回”想到孤独徘徊,既而想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抒怀》)。
第二联只写了两个复合意象:“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由“无边落木”可以想象国势衰微,自身衰老,事业无成,时光难耐;由“不尽长江”可以想象心潮逐浪、时间流逝、年华虚度、兴衰流变、历史无情等等。
通过这些想象,我们自然能感受到诗中主人公孤独寂寞的人生感慨和忧国忧民的博襟。这是“读懂”一首诗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由感慨而际遇的联想
欣赏诗歌要知人论世。我们从诗人展现的意象中体会他的感慨,而诗人的万般感慨总因身世遭遇而生。不同的人生际遇会对诗人的情感格调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是登大雁塔留下的诗篇,由于诗人的人生体验与理想不同,高适“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期焉可游放”,叹大志未伸;岑参 “静理可了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因为他身入佛塔,想寻求自身的清净;杜甫则临高远望而忧国伤时,隐约道出了他对国家将乱的预感——“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并表现了对弄权误国者的义愤——“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同一个诗人,即使同一个意象,在其不同的人生时期,表达出来的感悟体验也不尽相同。杜甫在近40首诗中写到了“雨”,按年代顺序加以排列,便可明显看出,雨的境界随他的心境不同而不同:在政治生活比较得意时的雨是“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在战乱频仍又加上天旱成灾时,他忧国忧民,雨是“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喜雨》);在成都草堂,生活比较平静,他发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的喜叹……这众多写雨的诗歌,展示了诗人几十年的感情历程。
读者在品味诗歌的时候,就要通过由诗而人,由诗而世的联想,把诗歌放在作者的人生际遇中去玩味、咀嚼。欣赏《登高》的最后两联,就需要我们做这些工作。
“万里”极言空间之阔,“常作客”是说漂泊无依。自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就很少有安定的生活,尤其是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这11年内,作者在蜀中8年,在荆、楚3年,“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可谓“处处无家处处家”。“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专指暮年。在夔州期间,作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侵蚀着他。“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在这重阳之日,作者登上高处,目睹这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想到多年漂泊、人生的艰难,想到“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的孤苦无依,“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月夜忆舍弟》)的家破难圆,想到自己有心杀敌,无处请缨的遗恨,想到国势衰微,“烽火被冈峦”(《垂老别》),“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兵马》),何止是“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教他如何能不逢秋而悲!
四、抒情主人公的横向比较联想
同一个客观物境,在同一时代里不同个性的诗人的笔下,也会形成不同的艺术境界,这里,固然有诗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感受不同,构思不同,但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气质不同,情感结构不同。同样是长江,在李白看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杜甫在长江之滨看到的是“风急天高”,是“萧萧下”之“无边落木”,听到的是“猿啸哀”,给人以不尽忧愁。这是因为李白气质超拔,情感结构豪荡不羁;杜甫气质稳重,情感结构忠厚执着。正如《沧浪诗话·诗评》所言:“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杜甫为何要“登台”?“百年多病”为何要登台?“常作客”中为何还要登台?明知是“悲秋”为何还要登台?一切皆因心之所向,情之所之!心系世事艰难,不能为国尽力,情系“万里”之外,心悲“作客”之中。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的纯儒思想,他的忠心不二、至死不渝。相反,很多诗人就活得比他洒脱自在。如李白,“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何其狂放不羁,自我张大!皇上征诏,他充满希望,得意忘形,“仰天大笑出门去”,放言“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因为放还,希望破灭,他绝望愤慨,就觉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拿得起又放得下。而杜甫呢,虽“吾庐独破”,却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忠君忧国,穷也想“兼济天下”的“本我”的诗人杜甫,我们就看到了一生“艰难苦恨”,为君王,为天下而活的“自我”的诗人杜甫。
篇10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育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说过,“知人论事”,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每一首诗都是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古诗的时代背景距现代很远,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要做到细致、深入地了解尚且不够,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教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过苍白机械,而将作者写诗有关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起学生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适时提示,“点”“面”结合,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成为望诗生“厌”的原因。教学中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妙处。
(一)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二)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三)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因此古诗教学中,重要的是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只抓住一两个词语不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三、读中感悟
(一) 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当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正年轻快意,孟浩然已诗名满天下),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柱。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明快的意境。
(二)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进一步学生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烟花三月”是春意最浓的时候,这样景美,人也美,情呢?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一细节,李白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很长的,从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往深情的表现。
(三)精读
古诗语文凝炼,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辙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四、注重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一) 依托诗歌主题,横向拓展。
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教师可于此提问:“二月春风”好像精巧的剪刀,除了裁出柳叶之外,还裁出什么?你能不能也用诗句说一下?学生可能会回答:裁出了粉红的杏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裁出了绿绿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裁出了鲜艳的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诗句自己创作。
(二)依托作者创作,纵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