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31 09: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月亮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实,“两种实践”的思想根源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论述。也就是说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在探讨“词曲”的关系问题。在这本著作里,提出和谐和节奏应该追随歌词,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在和谐、节奏和歌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歌词是第一位的。可是在后来几个世纪的音乐实践中,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到了16世纪对“歌词与音乐的关系”的讨论已经开始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即“歌词的清晰可闻”和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歌词的情感表达”。
一、要求歌词的清晰
格利高利圣咏是一种歌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声乐形式。在词曲关系上,强调歌词的一个音节对一个音(尽管也存在其他一些形式),以平稳的同音反复为主?熏具有朗诵性,目的是为了防止因旋律过于花哨而影响词的清晰度。因此当时圣咏的音乐要依附于歌词,“音乐仅仅是为了衬托出体现和宣扬某种教义的诗词的附属物”,“音乐的全部作用应是烘托出诗词的崇高,引起歌者和听众的全部关注,绝不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音乐”③。也就是说,早期的格利高利圣咏作品其实也倡导音乐服从于歌词,但这种服从完全不同于蒙特威尔第旨在推崇的“音乐应该表达人内心的情感”,而仅仅只是为了让会众听清楚歌词,为了“宣扬某种教义的诗词”。
但是,格利高利圣咏中多声部奥尔加农的出现却改变了“音乐和歌词”的这种关系,它预示了西方音乐将逐步挣脱依附语言的单线条思维传统的束缚?熏进入追求音乐性的多声形式发展的新天地。但与此同时,复调音乐的发展及日益复杂化使音乐中的歌词无法辨认。格里高利圣咏的节奏本来是由拉丁文歌词的节奏和语感来决定的,但当奥尔加农上方声部花唱式旋律的音符成倍增加,定旋律声部的每一个音符都拉得很长,圣咏歌词被肢解成一个个长无止尽的音节之后,拉丁文原有的节奏感也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会众对歌词理解上的困惑。复调音乐此时的状态已经完全背离了音乐在教堂中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复调音乐的这种“不良的态势”,在16世纪中叶的“特兰托会议”上甚至有人会提出应该在宗教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废弃复调音乐。但是教会内部的一些当权者否定了这个提案,只是做了一个笼统的声明“凡腐化或的东西”必须排除,以便“教堂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之为祷告的场所”④。但是在“特兰托会议”中只强调了复调音乐中歌词要被唱得“清晰可闻”,并没有强调歌词情感在音乐中的表达。当然,在当时教会权威人士还不赞成世俗的情感在教会音乐中过多地体现,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做会亵渎上帝的圣洁。
二、歌词情感的表达
15、16世纪,也是文艺复兴运动迭起的时代。古希腊、罗马的重新发现和其他领域的繁荣,促使人们对音乐也进行了反思,他们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像古希腊音乐那样以人为本,以现世的、世俗的价值标准看待世界,以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来决定人的行动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认为音乐不仅仅是宣扬宗教教义的工具,更是揭示人性、表达人类内心活动的特殊手段。人文主义对音乐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使音乐与文学艺术结下更为紧密地联盟。
在这个世纪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有两种现象令人关注:一是音乐与文学、诗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二是单旋律风格开始兴起。这两种现象的出现基于对同一审美理想的追求,那就是用音乐来准确、清晰而有效的表现和打动人的情感。面对文艺复兴的新的审美理想,“歌词和音乐的关系”也开始有了质的变化。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开始意识到歌词不仅仅像特兰托会议所要求的“清晰的歌唱”,歌词的意义和情感也要在音乐中予以明显的体现。
16世纪的理论家、作曲家扎里诺(Gioseffe Zorlino,1517―1590)已经对这一审美理想做出反应。他渴望复调音乐以一种新的秩序使曲调“尽可能流畅、尽可能表现词的意义和内容。”⑤在他1558年出版的《和谐的规则》一书中,他除了制定了一系列规则,详细叙述了复调音乐作曲的程序、技巧等,还“第一个抓住吟诵调的全部含义并为它做出典范的解释;他也是第一个按照三和弦而不是按照音程来谈论和谐”⑥,并且赋予三和弦不同的感彩。他同时也认为音乐的审美首先是依赖于耳朵,听音乐的耳朵能够在感官上发现诸如大三和弦的愉与小三和弦的悲痛感之间的对比,他所谈的“在音乐上尝试自己的力量”,就是将音乐审美中人的快乐情感体验与音乐情感表现的对应视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证实在音乐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融对审美“和谐”感获得的积极意义。在对音乐表现情感的追求上,他要求和声(笔者注:其实只是“和音”不同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和声”概念)与节奏在感觉上适应歌词题材的总的富有表情的调子,“扎里诺认为词曲结合的适当,就能打动听众的心灵。”⑦
扎里诺是“第一个试图阐明一种新的和声科学(笔者注:此处的“和声”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所理解的概念)的人文主义者。”⑧但是由于他所受的作为一个作曲家的训练,已经把他限制在当代的对位实践中,所以尽管他也意识到歌词在音乐中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对于歌词的情感表现上没有蒙特威尔第的“第二实践”或者伽利略和“卡梅拉塔会社”所推崇的那么充分。
伽利略(V.Galilei,1520―1591,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在他1581年出版的那本著名的著作《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对话》当中,叙述了新音乐风格的基本规则。同样是基于对古希腊音乐的热衷和回顾,伽利略和他所领导的“卡梅拉塔会社”的成员坚信“歌词的情感表达”在古希腊音乐文化中曾经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种集文学、诗歌、音乐乃至戏剧众家艺术之妙于一身的艺术形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潜心研究古典修辞学和雄辩术,探索音乐的旋律与语言修辞方法之间的相似性。伽利略还要求作曲家到现实生活中去注意倾听各种人物的语言音调。
为了使音乐同语言更加贴近从而在加强情感表现的明确性,“卡梅拉塔”大力倡导“单声部歌曲”⑨(monody),并声称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在形态上与古希腊早期的音乐相近似。他们进行实践上的尝试来找回他们所认为的古代希腊音乐和音乐理论的精神。
所有这些愿望看起来都集中到了“歌词和音乐之间、文学文本和旋律线条之间的关系。”⑩这种关系的体现,他们认为最好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单声部歌曲”,因为他们认为古希腊的柏拉图所描绘的音乐就是如此,歌词、和谐、节奏和为一体,歌词是最重要的,音乐要为表现歌词的情感而服务。1600年,“卡梅拉塔会社”的成员之一佩里(J.Peri,1562―1633)的歌剧《尤利迪希》上演了,在这部歌剧里他找到了一种新的歌唱方式,即“用歌唱来模仿说话”,他称之为“宣叙方式”,并相信这就是古希腊戏剧的传统。佩里采用了一种“比平时说话高雅,没有歌唱中单纯旋律那样公正的、介乎两者之间的音乐形式”,“因此,我让迄今为止我们听到过的任何一种别的歌唱方式都统统靠边站,而完全致力于这种对语言的模仿。”???
在这种背景和观念之下,伽利略和“塔梅拉塔会社”的成员们极力反对复调音乐,认为复调音乐“从来不适合表达任何诗歌和演讲者所想要表达的观念。”???会社的成员之一卡契尼(G.Caccini,1545―1618)就曾说:“这种音乐(复调音乐,笔者注)不让人听见歌词,消灭了思想,破坏了诗词,时而拉长音节,时而缩短音节,以便适应把诗歌弄得支离破碎的对位。”???而伽利略本人也说:“当今的复调音乐对通过歌词表达内心激情没有太大的价值,他只对管弦乐器有价值,人耳……只能从中得到各种和声(和音,笔者注)的悦耳享受……。”???伽利略和“塔梅拉塔会社”的成员们显然对待复调音乐的态度有些偏激,但是也正因为他们的理念和对单声部歌曲创作的坚持,使得17世纪主调音乐作品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事实上,16世纪以后复调音乐的辉煌渐渐淡去,而无论在声乐还是器乐方面取而代之的是主调音乐,到了18世纪器乐的主调音乐就已经成为作曲家创作的主流。
在伽利略和“塔梅拉塔会社”的成员们美学观念的支持之下,扎里诺便成为他们首要攻击的对象,伽利略的那本《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对话》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场激烈的争论也就不可避免地在16世纪后期发生了,争论的焦点是复调音乐与单声音乐孰优孰劣的问题。扎里诺作为复调音乐的捍卫者,对单声音乐风格采取了抵制的态度。而伽利略同样也攻击意大利复调牧歌所例示的声乐对位理论和实践。他认为16世纪牧歌中常见的歌词描绘和模仿叹息声等,都非常幼稚。扎里诺说:“为歌词谱曲的正确方法是应用一条独唱旋律来强化优秀演说家或演员语言的自然抑扬顿挫。”???蒙特威尔第的理念却似乎介于扎里诺和伽利略之间。在伽利略所反对的复调音乐中开始实践一些新的作曲技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歌词的意义及情感。在这一点上蒙特威尔第似乎既不同于扎里诺也不同于伽利略。
蒙特威尔第的所谓“现代作曲手段”或者“第二实践”是相对于扎里诺《和谐的规则》中的一些规定而言。蒙特威尔第认为要在复调中要更好的表现歌词的意义及情感,扎里诺的那些规定会让他们觉得太过平稳和温和。但是伽利略所崇尚的“单声部歌曲”蒙特威尔第似乎也不是非常喜欢,虽然它能较好的表达歌词的情感。而蒙特・威尔第却“一直热衷的是创作复调音乐的牧歌而是单声部歌曲。”???事实上,在“单声部歌曲”开始盛行时,很少创作这类音乐作品。在1605,1614,和1619年他的三本牧歌集中收录了约50多首曲目,“这些作品中只收录了唯一的一首独唱牧歌Conche soavita(1619)”。???
虽然,蒙特威尔第和“卡梅拉塔会社”的成员们都认为歌词比“旋律”中的另外两个因素更重要,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差别。罗曼・罗兰就曾经说过:“他(蒙特威尔第,笔者注)不同于贝里和卡契尼???,其中存在着一个威尼斯艺术家和一个佛洛伦萨艺术家之间的整个距离;他属于富于色彩的作曲家。”
蒙特威尔第虽然也和扎里诺一样不喜欢“单声部歌曲”,而更重视复调音乐的写作,但是他仍然认为为了表达歌词应该可以有“第二实践”,虽然这些作曲技法可能违反了扎里诺的一些既定的规则。???
在扎里诺、蒙特威尔第、伽利略的美学理论概念中,都提到对“歌词的情感表达”,他们的美学观念所依据的古希腊的理论也是同出一辙,但是三个人对柏拉图“旋律”的理解各持己见。扎里诺在承认音乐应该表达歌词的情感的同时,似乎对更强调音乐作品整体的“和谐”,所以他的歌词对于情感的表现,有时候会受制于“和谐”的需要。但笔者请读者们注意一点,这并不表明“第一实践”的作曲家就根本不注意歌词及情感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实践”的作曲手法并不是完全让歌词服从于音乐,而是词曲结合的适当,就能打动听众的心灵。而蒙特威尔第“第二实践”中“违规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歌词的意义及情感,认为“那些规定会让他们觉得太过平稳和温和(音乐不仅仅是用来指出歌词的原意,它还应该表现得更深刻)”,蒙特威尔第在扎里诺的对位原则的基础上对作曲法有了新的尝试,有了更多的关于“歌词情感”表达的技法,这一点超出了阿图西所推崇的扎里诺的“和谐”的范围,所以引起那段著名的“阿图西和蒙特威尔第之争”。“两种实践”的概念,并不是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只是对“和谐”实践程度的不同,这个结论和当代国内通用的很多西方音乐史书中对“两种实践”的解读的定义和理解是不同的。
“两种实践”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整个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从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到世俗音乐的蓬勃发展时期的过渡,也验证了人性解放的漫长过程。16世纪对歌词和音乐关系的争论和探讨也直接影响到了17、18世纪音乐发展的方向。歌剧、拥有完全不同的人声和器乐声部的牧歌、和弦概念的产生,这一切也都是源于人们对歌词与音乐之间关系的新态度,源于对音乐表达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情感的渴求。
参考文献
?眼1?演张前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眼2?演?眼美?演朗・保罗・亨利《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杨燕迪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眼3?演?眼美?演格劳特・杰・唐纳德《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眼4?演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眼5?演?眼法?演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眼6?演?眼德?演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刘红树译,湖南文艺书版社2005年版。
?眼7?演沈璇、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简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①唯有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中译本将第五本牧歌集的出版日期定为1606年,见该书252页。这与其他史著包括格罗夫辞典上的说法是不一致的。而格劳特也没有给出其说法的原因。
②?眼德?演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特《西方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2005页。
③丹《音乐与诗》,《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
④?眼美?演格劳特・杰・唐纳德《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⑤何翰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⑥同⑤,第229页。
⑦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⑧?眼意?演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健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⑨单声部歌曲包括:《17世纪初演唱的宣叙调》、《埃尔曲和牧歌》(这里指独唱牧歌,笔者注),第328页。
⑩同⑧,第98页。
同⑤,第45页。
同⑧,第105页。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演亚伯拉汉・杰拉尔德《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同④,第327页。
Denis Arnold,The New Monteverdi Companion,Faber and Faber,1985,p184.,p186.
佩里和卡契尼二人也是职业歌唱家。
篇2
关键词:隐喻;翻译;诗歌;月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33-02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根源。在人的认知范围中,人们借助于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Lakoff & Johnson,1980)人们通过诗歌,表情达意,创作出了大量的美好诗篇,并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诗歌隐喻,多看重英汉诗歌中隐喻使用的对比,较少关注诗歌中隐喻的表现及其对应的翻译。本文将从隐喻的角度,赏析《春江花月夜》及许渊冲对其的翻译,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春江花月夜》,对隐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领悟出隐喻与诗歌及其翻译相结合的微妙之处。
二、隐喻和诗歌的关系
隐喻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语言在词汇、语法、语音、字音、语义、方言、语域和历史时代等方面与正常语言相偏离,因此,相对于日常言语的使用规则来说,隐喻是一种正常语言的偏离。诗歌中充满了隐喻,因而诗歌被称成为“隐喻式语言”。(束定芳,2000)
三、《春江花月夜》原文使用的隐喻及其英译方法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普通语言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源自于隐喻概念(赵艳芳,1995:67)。在原文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的情景兼容之物,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文。原文中涉及的隐喻有关于月亮自身的,也有关于月光的,当然,文中还有关于其他方面的隐喻,接下来将对其一一分析。
(一)原文中出现的有关月亮的隐喻
例1?摇原文: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译文:We do not know tonight for whom she sheds her ray,But hear the river say to its water adieu.
分析: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了。原文中的“待”字,本义为人“等待”,但在此处用来描写月亮,显然使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并没有将“待”翻译为“wait for”,但“ray”一词与“say”正好保持押韵,不仅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使译文更具有韵律美。从翻译的美学角度看,译者必须重视译作读者的审美需求与反映。读者的心理倾向是想看到一种内容信息与美感信息均能与原文功能对等的译文。(毛荣贵,2005)
(二)原文中出现的有关月光的隐喻
例2?摇原文: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译文:She rolls the curtain up and light comes in her bower,She washes but can’t wash away the moonbeams there.
分析: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卷”本义是指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一般指有形的东西,如“把竹帘子卷起来”,而在此处显然月光是无形的,但诗人却把她当作有形的来看,渗透着隐喻的修辞手法,在翻译时,将原文省略的思妇翻译为“she”,将“卷”直译为“roll”,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拂”本义是指轻轻擦去有形东西,而在此处,月光显然是无形的,因此也是隐喻。
(三)原文中出现的其他方面的隐喻
例3?摇原文: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译文:The river winds around the fragrant islet where,The blooming flowers in her light all look like snow.
分析: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绕”是指“缠绕”或“围着转动”的意思,主语一般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此处将“绕”用在江水上,显然赋予江水生命气息,因此此处用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法,使原文更生动,在翻译时将其翻译为“wind around”,既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将原文的生动画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原文没有使用隐喻而在英文翻译中使用的隐喻
例4?摇原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译文:Who by the riverside first saw the moon arise?
When did the moon first see a man by riverside?
分析: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原文并没有出现隐喻,但在译文中,“When did the moon first see a man by riverside?”赋予月亮生命,将原文中的“照”翻译为“see”,不仅增强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月亮的生动,也使译文上下两句保持形式一致,增加了几分美感。
五、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隐喻与诗歌的关系,并且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春江花月夜》及其许渊冲对其的翻译,希望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春江花月夜》,对隐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领悟出隐喻与诗歌及其翻译相结合的微妙之处。在完成诗歌理解和翻译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原文中使用的隐喻等其他修辞手段,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毛荣贵著.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小时候,我喜欢童话里的月亮。盛夏的晚上,我和奶奶在街道的广场上乘凉。躺在奶奶怀里,呆望着那一轮圆月,陶陶然听奶奶随口吟唱:“月亮奶奶,好吃韭菜;韭菜不烂,好吃鸡蛋;鸡蛋腥气,好吃公鸡;公鸡有毛,好吃仙桃;仙桃有核,好吃牛犊;牛犊撒欢儿,骑着牛犊上了天……”我就问:“奶奶,月亮奶奶和嫦娥是不是一个人呀?”奶奶就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回答:“她们不是一个人,她们是亲戚。这是我奶奶告诉我的。——我还以为哄你睡着了呢,这顺口溜算是白念了……”奶奶就揉我肋骨,我大笑着,踢腾着脚丫嚷:“我不睡。我在看月亮里的嫦娥跳舞呢。”那一次,弯弯的月亮刚露出了脸面,一同乘凉的姥姥就拥着我念叨起来:“月儿芽,本姓张,骑着大马,扛着枪,大马拴在庙门上。开开门,关上门,那里住着个小媳妇,缀鞋帮,纳鞋底……”我就反驳:“姥姥,我奶奶说过,月亮奶奶是个女的,不是男的。”姥姥笑着说:“我家的月亮跟你家的月亮不一样。”“那怎么行?”我扭着身子表示不满。姥姥忙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月亮弯弯的时候,是男的,你看那个丑模样;月亮圆圆的时候,就变成女的了。月儿变圆了,多俊俏哇。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吆……”没人陪我的时候,我就会一个人搬一张凳子,坐在夜空下默默地仰望月亮,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嫦娥那孤寞的身影,耳边似乎听见了她那无奈的叹息……
长大了,我喜欢诗化了的月亮。月亮,这个冷漠荒凉的星球,却始终被古往今来的匆匆过客们所膜拜,所赞美。翻开诗卷,一首首吟咏月亮的诗歌扑面而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还有那一首启蒙歌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对古代的神话已没有太多兴趣,却跃跃欲试,“欲上青天揽明月”,常常想象有一天在月光下会出现一艘宇宙飞船,突然降落在我面前,带我去环游宇宙……
寄宿学校,举目无亲,月亮便成了我的亲人。明月当空的夜晚,我就把积存了一腔失落和烦闷的胸怀敞开来,让柔情似水的月光加以净化,涤荡。“我寄愁心与明月”,月光总是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颊,抚慰我的心灵。
有月亮相伴的日子,我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我与月亮情缘深深……
点评:
1.内容别有故事性。作者抒发对于月亮的热爱之情,没有做无病,而是展开联想,描述小时候同奶奶赏玩月亮、吟咏月亮的故事。作者忽而将月亮生活化,忽而将月亮幻想化,忽而将月亮诗情化,内容丰富多彩,表达了月亮的可亲可爱,表现了与月亮的深深情缘。
篇4
关于中秋节英语作文范文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popular and important lunar harves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festival is held on the 15thday of the eighth month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There are some traditions in this holiday. For example, people would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ies. After dinner, they often enjoy the full moon which is round and bright. The other tradi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is eating moon cake. Moon cake is the essential of that day, which means reunion. As time goes by,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moon cakes, but they are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before. I like mid-autumn festival because my families will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dinner on that day.
中秋节是中国人民为庆祝的一个重要的农历节日。本节是在农历第八月15举行。这个节日有一些传统。例如,人们会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晚餐后,他们经常享受满月,是圆的,明亮的。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是吃月饼。月饼是那天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团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各种各样的月饼,但它们比以前更贵了。我喜欢中秋节,因为我的家人会在那天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关于中秋节英语作文范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all interesting history. Long ago in one of the dynasties of China there was a king who was very cruel to the people and did not manage the country well. The people were so angry that some brave ones suggested killing the king. So they wrote notes telling about the meeting place and time and put them into cake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every person was told to buy the cakes. When they ate them they discovered the notes. So they gathered together to make a sudden attack on the king. From then on th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and eat "moon cakes" in memory of that important event.
Whe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near, shop windows are beautifully decorated. Many "moon cakes" are displayed for people to buy. People send presents such as wine, fruits and "moon cakes" to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In the evening of the day, they have a feast. After the feast, they go out to the garden to look at the moon. The children run and laugh on the stree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on is at her brightest on this night. Many poem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it, and poets are never tired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uch poem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on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has been compared to a looking-glass, a jade rabbit, and so on. It seem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takes far more interest in the moon than in the sun.
中秋节有各种有趣的历史。很久以前在中国的一个朝代,有一个国王非常残忍,没有管理国家的人。人如此愤怒,一些勇敢的建议杀死国王。所以他们写笔记讲述会议地点和时间,并将它们放入到蛋糕。阴历8月15日的每个人都被告知买蛋糕。当他们吃他们发现了笔记。所以他们聚集,使国王突然袭击。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庆祝阴历8月15日,吃“月饼”的记忆,重要的事件。
篇5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中国月亮文化的源远流长。
(2)通过不同形式朗读有关月亮的古诗,积累描写月亮的经典诗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诵读的深层理解。
(3)以小外甥关于月亮的比喻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自己的心中月。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读描写月亮的诗,从而领悟不同的读法,不同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觉。
(2)优美情境的熏染下,学生能写出自己的心中月,从而进一步领略月亮之美,中国月亮文化之博大。
四、教学准备
乐曲《春江花月夜》及轻柔的钢琴曲、教学课件、与月亮有关的散文和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江中月”,感受月亮之美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所写的散文,读――望月。
轻轻地读――望月,柔柔地读――望月。
师: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是――江中月,一个是――诗中月,还有一个是――心中月。(板书:江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安详柔美的江天月色,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美美地读。配乐齐读第二小节。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朗读中,营造清幽静谧的气氛,学生一边感受江中月的柔美,一边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走进“诗中月”,感受月亮之情
师:这就是江中月,那么清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难怪作者今晚怎么也睡不着。其实,睡不着的又岂止是作者一人,还有谁?(小外甥)两人看着夜空中这么朦胧迷人的月色,禁不住诗兴大发,开始了对诗比赛。他们是怎么对诗的?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之后再读一读。
(出示诗句)
1.角色朗读
师:柔美的月色下,沉稳而又才华横溢的舅舅和聪明活泼的小外甥开始对诗了,他们会怎么来对这些诗呢?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动作?怎样的神情?同桌两个人一个当舅舅,一个当小外甥,先试着对诗。
(指名赛诗)
2.情感朗读
师:这些诗句都是古人所写,这古人的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最是多愁善感的,面对着高空悬挂的月亮,诗人们都在怎样倾诉着自己的情思呢?(生交流每句诗的情感,并带着情感读诗)
师:(抛出疑问)读着读着,我就觉得奇怪了,都是天上的同一轮明月啊,怎么到了诗人的眼里,笔下就不一样了呢?这就叫“月亮本无情,情在人心间!”
(师板书:情)
3.拓展朗读
师:舅舅和小外甥仅仅就对了这几句诗吗?他们还可能对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呢?
师:我们在对诗的时候,你可以用舅舅一个大人的语气来对,也可以用小外甥一个小孩子的语气来对,也可以当一回心潮澎湃的诗人对月抒怀,总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有感情地朗读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6句描写月亮的诗都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都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诗的情感,诗的韵味。殊不知这样一来,就有脱离文本之嫌疑。在情感朗读之前插入分角色朗读,既源于文本,又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读法又意味着不同的理解,带着不同的理解来读相同的诗歌,会带给所有人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品味“心中月”,感受月亮之韵
(1)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皎洁的月光下,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望着月亮出神了。他开始想象,想象眼前的这一轮明月,它究竟像什么?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这天的眼睛就是小外甥的心中月。这是怎样的眼睛?
(2)出示对话。这就是舅舅和小外甥的对话。谁来读一读?
(3)这月亮怎么就成了天的眼睛了呢?这个比喻好不好?好在哪里?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月亮圆圆的,就像是天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我们芸芸众生。月亮弯弯的,就像是天的眼睛慢慢闭上了,好像在回味着人间的逸闻趣事,又像在思考怎样让人间变得更加美好!把天拟人化了,有时候睁开眼睛,有时候闭上眼睛。
(4)小外甥说这段话的时候可是绘声绘色的,谁来绘声绘色地读一读?
(5)师生配合读。
师:我们都来做一次这个可爱的小外甥,绘声绘色地读,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队伍,读舅舅的话。
(6)写话拓展。我们和小外甥有着一样的年纪,一样的调皮,一样的富有幻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平时空闲的时候,我们也会坐在院子里,站在阳台上,抑或是靠在窗子边,望着天上的明月出神。在你的眼中,在你的心中,月亮像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月亮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图片)
拿出笔和纸,写一写你的心中月。(配乐)
(7)交流。
(8)时间过得真快,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
(师引读20~21小节)
我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此时此刻的我,又会有着怎样的幻想呢?
【设计意图: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讲解偏多,学生自主学习、作业时间偏少。新课标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品味了外甥的心中月后,所有孩子的心中一定涌动了不一样的情愫。此时顺水推舟,让孩子们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及时写下来】
(四)寻找“心中月”,感受月亮之奇
过渡:作者心中的月亮会和小外甥的一样吗?会和你们的一样吗?
(1)同是天上的一轮明月,一落到人间,一落到人的眼睛里、心里,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月亮本无情,情在人心间。
(2)打开中国的文学史,每一页上都有仰望月亮的目光。古往今来,多少这样的文人墨客借助各种文学体裁表达着自己的心中月。
①出示贾平凹《月迹》,让学生读一读。
在这群小孩子的眼里,这月亮就是按在天空上的印章?这是多么富有童趣的想象,想累了,孩子们就甜甜地睡了,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②出示冰心《寄小读者》: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
师读。在冰心奶奶的眼中,这月亮就是――母亲,这么温柔,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③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笔下的月亮不是那个小小的印章,也不是慈祥的母亲,它柔和的光洒在荷塘上,这恍如仙境的美景让作者的心境也渐渐美好起来!
(3)古往今来,月亮不仅仅出现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在很多的艺术作品中。很多音乐家、画家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你们想看吗?想听吗?(教师出示一组画家的月亮作品,有油画、版画、水墨画等)
师:耳畔这优雅的曲子就是《春江花月夜》。
师:这是梵高的著名油画《星月夜》。
篇6
[关键词]李白;月亮;意泉
[作者简介]陈洪清,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42-0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秦晋之缘。自先秦故人在《诗经・陈风・月出》中触景生情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始,历代文人墨客,目睹美妙月色,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
月首先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唱的。她朦胧美丽、静谧皎洁。晶莹澄澈的月光世界是美丽纯洁的象征。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立的审美意象而存在,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上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特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又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一生遍历祖国名山大川,最热爱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境界。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形象。明月,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富有诗意。对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诗人丰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而给后人留下了一轮作者对其热情赞美、真心喜爱的自然月亮形象:“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总把月亮放到自然大家园里加以描绘,处处赋予月温馨胎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使月亮与舟、山花、山峰、绿水、海鸥、石等结缘,相辅相成,灵气贯通,共同创造美的境界,展示着一个又一个蔚然大观的自然景致。这些自然月亮意象不管是清新的,还是豪迈奔腾的,都是作者自己丰富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激情与追求。
二、月的情爱意象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一直以来,月就是人间各种情爱的最好寄托。“月上柳梢”的意境,“晓风残月”的低吟,“月照高楼”的孤寂――那一轮明月牵动了人间多少的情与爱!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悦,有对家人的相思眷恋,有朋友间的殷殷祝福,更有高洁志士对社稷苍生的真切关怀……在月光的温抚下,任何人都还原出了人性的本真。李白同样是一个具有细腻情感的普通人,他虽然在诗中没有给后人留下关于他的动人爱情,但李白笔下的月亮却体现了一种极为高尚的情与爱――那就是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普通人民的关怀与同情!这从他笔下构建的情爱月意象中可窥见一斑:“谢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等诗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分别的无限大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等诗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对朋友的深深牵挂;“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等诗句,抒发了对朋友的的怀念之情;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等诗句则凸现了诗人的那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三、月的边塞意象
古往今来,荒漠的边塞唯有明月是深受战争之劳与孤独之苦的战士们看到的永恒而又最有情感散发力的物象。因而,各种边塞诗的问世往往离不开明月意象的塑造。无论戍守边疆的征夫;英勇善斗的战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月都是他们的一种寄托与思念,千里与共,流照亲人。众所皆知,唐代是对外用兵十分频繁的一代。李白作为盛唐诗人,他笔下的明月一方面赋予了边塞诗博大阔远的意境,如《关山月》一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境界壮阔,展现了一幅容纳明月、天山、边邑、幽闺的边塞风光图,赋予了明月以盛唐的雄浑,体现的是一种游侠豪情,读之不禁使人心胸一震。
另一方面,李白也赋予了明月以情思绵绵的万种风情:“自马金羁辽海东,罗帏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藉闺迟”;“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风催寒梭响,月如霜闺悲”……这类诗歌在李白的写月诗中
为数不少。一个以飘逸风格著称的诗人,能够设身处地的以一个女子、战士的身份如此真切地描绘出人间最牵肠挂肚的思念,如果这个诗人他自己本身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对下层民众的关心,那么就不可能有这样情真意切的诗篇。
李白的边塞诗有的宏阔豪迈,有的幽怨缠绵,但隐穿其中的却总是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纷纷世事的观照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怀正是作者明月边塞意象的丰厚内涵。
四、月的时间意象
生命有限,月光永恒。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月伤感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流逝。太阳的光辉使人想到朝气蓬勃的生命,而出现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候的月亮引起人们的则是对生命易逝时间难留的惆怅与伤感。不管一介平民还是帝王将相都摆脱不了生死循环的自然界限。那一轮苍茫明月,曾引发了无数文人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沉反思。情感丰富的李白同样如此。他笔下的月亮,探索宇宙人生,忆古怀史,显示了诗人深邃沉郁的一面。
《把酒问月》可谓是李白所塑造的时间月意象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人以笔下的月亮,抒写了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并以形象的语言出之,曾经引起了千秋万代无数文人的共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令月曾经照古人。令人古人若流水j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诗中,诗人因明月而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并在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体悟中,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是啊!既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的明月,就让月光长远照在自己当歌对酒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吧!这可说是诗人在对宇宙人生深沉思考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
《劳劳亭歌》同样也是借月亮时间意象以抒写自己的无限愁思: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诗人选择了秋月这个时间意象,把“悲哉秋之为气也”这种传统的悲秋主题加入月意象,甩“蔓草离离”“白杨悲风”“苦竹寒声”“独宿空帘”等一系列意象图景表现了作者像东流水一样不尽流淌的离情别绪。
篇7
放下包的时候,算是可以不用再为寻找旅馆而紧张了。当人没有一个非要不可的目标时,才能将那些说明了“花局里”、“艺术活动中心”或者是“盐阜东路”的白色或者是红色的字迹看清。寻花问路,这一站叫做扬州瘦西湖。
启程的时候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抵达瘦西湖的时候天空又匆匆收起了江南女人才有的伤感面孔,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可惜的是,不是在那个烟花三月来到扬州,来到瘦西湖,所以会不会也少了几分李太白在扬州百里开外也想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放情节。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的名字就被定了下来。一个诗人躲在扬州的某个角落了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恐怕是那天历史刚醒,就被记了下了,从此沿用数年。扬州城建了又毁,毁了又建,幸运的是,终于有一天得到了一个瘦字,于是就披上了一身与世无争的外衣,还给了扬州城一副清新秀丽的色调。
老实说,从未见过这样的湖。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他更像是一处私家园林里悄悄流淌着的千年灵气。无论是岸边的游人或是传中的看客,总会面露一种主人的模样,安静的看着齐岸的湖水悄悄流淌。若是一不小心看到了一把粉红纸伞或是一种泛黄信笺,你一定也会再次沉入瘦西湖的湖底,想着从前在湖岸边走过的那些文人墨客,跌入关于历史的巨大恐惧当中。岁月,又一次披上了刻着水墨提花的外衣,在瘦的出颜色的岸边慢慢的徘徊出千年前的色调。
老实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园林。一座湖不再成为私人的财富,更多的是为园林的主人所共有,这种模糊了的时代里的模糊印象,大概从那些北京来的商船悄悄卸下,又将杭州来的游船悄悄填满,时间久了,记忆也会变得模糊,直到瘦西湖瘦出了一副“L”形的模样,依旧能够在她的岸边,她岸边的泥土上,它岸边泥土上的脚印里找出当年的荣耀与风光。一时间,本来就瘦的瘦西湖迎来了杜牧鉴真、迎来了扬州八怪,也迎来了马可波罗。至今,在那些大虹桥,在那些五亭桥,在那些钓鱼台,在那些二十四桥,依旧可以看见当年的影子,而今往后,光阴流转也就不过如此。
我们,都太对对不起勇敢,对不起那些因为以勇敢为名的动词或是形容词。那些站在五亭桥上的人,或是休息,或是把步伐放缓,不知在什么时候也把相机放缓,把身子放正,就连身边旅行团的导游也喊出了半个钟头后到这里集合的口号。于是,这座在乾隆年间才建成的桥,在时间面前悄悄地划下一个硕大的口子,没人介绍的人自然不会知道他的来历,就算有人介绍的也会冷不防将他的年岁往之前大步推移,直到人们觉得这个年代可以映衬相机下的二十四桥,直到可以附和耳机里那些复古音乐的旋律,直到扬州旧时文人们还在不远的地方谈论着诗歌中的措辞,戏剧里的旋律,这才肯放下相机,回到这个已经瘦得只剩下朦胧记忆的时代。
历史太多,自然也会负载太重,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够清晰的目睹这一切,目睹那些文人从不远的地方登舟到来或者离开时的模样,但杜牧显然要旷达得多。据载扬州时代的杜牧风流一时,喜欢在花天酒地里打磨诗歌的轮廓,而当时的扬州,显然是大唐王朝名扬万里的大花园,充斥着一个时代人关于繁华,关于富裕,关于享乐的种种映象。而当有一天调官离开扬州,也就没能留下多少当年在月下关于那片还未沾染过太多才子诗句的记忆。终于有一天,终于有一天的晚上,当月亮再次升起,当月亮再次照进月亮城的瘦西湖反射出杜牧的白光,一曲“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穿越了空间上的山和水发出了响亮的叫声,从此,在远方的二十四桥,多了几分调侃,多了几分优雅,多了几分乱世里被时间分隔开的创伤。
初秋未至,而那个教吹箫的玉人又在何方呢?也许只够岸边是不是会弄湿岸边人脚的湖水才会模糊出一个瘦的影子,一个瘦的影子下一个瘦的西湖。只有不远处的二十四桥,看着五亭桥在湖中略显多余的倒影,可以在瘦西湖这个老朋友的脸颊上小声的留下几滴眼泪和一声叹息。不知道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人们是不是还能想起当初的那片湖,那座桥,那个人,那段人生。年少轻狂的清晨邂逅红楼,赏尽尘世之美;枯岁还忧的黄昏远眺高楼,尝尽俗世之秋。而后,在杜牧的记忆中保留下了扬州城的那份轻快调侃;而后,在扬州城的石墙上记录下了杜牧的那份居安思忧。只要在每个时针走过七点的夜晚,只要月亮还在,瘦西湖还在,二十四桥就开始诉说那个模糊了的吹萧故事,那个关于民族和个人的美丽传说。扬州人应该庆幸,终于在他们歌唱着“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后有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蘸着瘦西湖的水,运笔一画,便是千年的光阴。于是,瘦西湖还是那个瘦西湖,二十四桥还是那个二十四桥,只是清风仍存,只是乐曲还在,只是岸边人的脚步声中多了点倔强,多了点温柔,多了点月下箫声中露出的动人气息。
只是韩绰没有想到,杜牧没有想到,那一天的送别竟是一条长长的分水岭,像五亭桥般将瘦西湖隔开,这一隔,就是一个人,两个人,两段人生。前一段臃肿不堪,而后一段却风骨犹存。一个伟大的诗人终于在一个不知名,不知姓的早晨出发,这一走就瘦了几千年,而瘦西湖本身也终于用一“瘦”字最后一次细细的打磨出一个时代诗人瘦的人格。这早已不是李白的那个侠骨风仙的年代,却依然将风流保存于时代的一举一动当中,于是它本身也在扬州八怪的身后得到了一个与名分相乘的名字。那些个动词,那些个形容词,终于也被时代打磨出一个新的名词,成为了扬州城一个独有的名号,丈量出每个扬州人的脚步。
终于,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每天在歌舞声中凭借诗歌上惊人的天赋,用身体比划出了名族的重量。当年在瘦西湖岸边漫无目的的游走的少年,读着李太白烟花三月,走过了二十四桥,终究也走出了那一泓弯弯曲曲。而那些在小学就读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后人,依然可以看得出那个瘦瘦的诗人,在明月出上的时候,撑起了一个年代的划桨。湖边的人只是仰慕现任的高明和才华,而桥上的人却惊羡现实的重叠和慌张。
曾今,我也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瞬间可以改变一个人性格的锋芒;曾今,他也以为,没有一个瞬间能够改变一个时代的航向。于是,桥上的人走下了桥,走出了瘦西湖,走向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人生。繁华依旧,旧景仍存。杨柳还在,荷花还在,二十四桥还在,只是那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人和我们走散了,走到了岸的另一端,再也不会再回来了。而在岸的这一端,稀疏的依旧是与当年相似的背影,倒映出一个与当年相似的天堂。
篇8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女性情感 独特性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独放异彩的明星,甚至被人们尊称为诗界的“王后”,与莎士比亚齐名。她才华出众,工于写诗。她的作品拥有众多的读者,影响深远,和瓦尔特・惠特曼的诗一样,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世纪的里程碑。
她所处的时代恰巧是美国日益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而雄心勃发的时代,一种新的民族感情正在形成。当时,文化上的宗主国――英国“旧月亮的光芒”已逐渐黯淡,美国需要自己的个性和特征。而艾米莉・狄金森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进行创作,抒发内心情感。“讲真理,但以倾斜的方式来讲。”――狄金森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暗示了妇女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写作。在她的作品中,读者时而可以感受到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时而又被她的情感和呐喊所震撼。在当时男性化的社会里,艾米莉・狄金森在自己隐居处静心思考,深深感受着人生的痛苦和快乐,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中体现的是女性的情感和思想。她拿起笔,用女性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女性的思维反映世界。在精神上她追求独立,她毅然脱离世俗的。她面对死亡传达出勇气、冷静、睿智,甚至嘲弄、讽刺的口吻。
一、女性的情感造就独特的宗教诗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Then――shuts the door――
狄金森的灵魂选择了自己的归属,然后把门关上,叛离当时的。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存在着清教主义信仰,热衷于受到上帝的拯救。学生们加入基督教会更是有组织性的活动。而狄金森在校方宗教思想势力的反复努力下,在上帝面前仍是“不悔悟”,世俗观念中的“万能的上帝”没能显示其力量来说服她,反而让她失望和愤怒:
I never lost as much but twice,
And that was in the sod
Twice have I stood a beggar
Before the door of God!
Angels――twice descending
Reimbursed my store――
Burglar!Banker――Father!
I am poor once more!
诗中诗人两次经历至爱亲朋丧失性命的痛苦时,两次都像乞丐一样,谦卑地向上帝求助,却受到形象高大的上帝派来天使敷衍打发,让她永远背负着亲朋好友的损失,于是她怒斥上帝为盗贼、奸猾的银行家及霸道的父亲――因此,她注定要成为一个调皮捣乱的逆子,尽量躲避上帝的管制和约束。
诗人对世俗宗教观念表现得既大方又保持独特超俗,却用平和的语气透出刺人的锋芒。狄金森选择把心留给自己,不交给上帝,并且做到实话实说,完全符合上帝不许撒谎的告诫。然而,说出了真话,却受到上帝的贬斥,令她倍感孤独无助,这样的上帝不是显得虚伪、专制,既可笑又不可靠吗?因此,狄金森在内心放弃了上帝的依赖,与思想观念方面脱离了世俗的轨道,自己为人生导航,在诗歌创作中尽情地发挥主动性。她离开了上帝的统治和世俗观念的约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歌唱自我。在当时的美国,歌唱自我是鲜活的生命力表现。只是她获得自我的方式因其性别和人生选择的局部性,显得既婉约有高雅,既谦卑有大方。
二、直面“死亡和永生”的永恒谜题
“死亡和永恒”是狄金森最为关注的诗歌主题,她有600多首诗从生理、心理、情感等不同层面描述是人对死亡的感受和想象,数量超过其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狄金森不是一个追求唯美诗境的诗人,她死亡诗歌的基调也决不仅限于和忧郁,她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是一组更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的画卷。在“她躺着,仿佛在做游戏”(“she lay as if at play”)中,我们就丝毫体会不到生者对死者的悲伤。
She lay as if at play
Her life had leaped away――
Intending to return――
But not so soon――
Her merry Arms,half dropt――
As if for lull of sport――
An instant had forgot――
The Trick to start――
Her dancing Eyes――ajar―
As if their Owner were
Still sparking through
For fun――at you――
Her Morning at the door――
Devising,I am sure――
To force her sleep――
So light ――so deep――
这首诗运用简单的aabb韵式,每节前三行为三音步抑扬格,最后一行特意简化为二音步,以轻快、上口的乐感活化出少女生前的活泼机灵。死亡诗特有的恐怖感、遗憾和追悔都荡然无存,人们在年轻生命逝去之时,只会沉浸在对少女的美好回忆中――她是蓬勃活力的永恒化身,在她的丧礼上应奏响的不是挽歌而是对生之喜欢的赞歌。死亡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悲痛,它是通向永生的驿站。在经历了心灵的巨大创伤之后,狄金森似坚定了“生命是逆旅”的信念――死亡或许无情,但它同时也拥有定格美好的生命的魔力;更重要的是,诗人希望自己也能进入这一场能从内心挣扎中永久解脱的“沉睡”之中。这首诗的首行和主题很自然地会使读者联想到狄金森约创作于1859年的两首诗:“她在游戏时死去”和“她死了,这就是她死去的方式。”“她”穿着如银色羊毛般的衣裳,有水花般活泼的模样,在嬉戏欢跳中愉快地安息在鲜花的眠床上,就连天使也暗中窥测“她”灵巧的身影,“她”本就不属于尘世,因而呼吸停止时,“她”收拾起简单的衣囊迎向太阳。“死亡”在这两首诗中暂时隐藏起了狰狞可怖的面目,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的逝去固然令人扼腕哀恸,但诗人的关注点显然并不是“死亡”降临的那一刻本身,而转向“美”与“活力”永生的命题。狄金森努力在真实生活中和诗歌创作中提醒自己保持勇气和冷静直面“死亡”的真谛,或许这是唯一能帮助她挣脱恐惧的方式。她在无数次地体验他人之死以后设想自己之死(如“我死时,听到苍蝇的嗡嗡声,”)我们很难想象频临崩溃边缘时的诗人的心境――她对“生”的欲念和对“死”的渴念之间的距离;但我们似不难断定对当时的诗人而言,“死”或许真能一次性、永远解决她所有的关于信仰的疑惑“生”的烦难。在“正是去年此时,我死去”中开篇诗人用一个奇异的通感表达“我”如何遥想自己死时的情景:
我知道,我听见了玉蜀黍,
当我从农场的田野被抬过――
玉蜀黍的缨穗已经吐出
“我”的生命在收获时节、农事繁忙之际离去,金色的玉蜀缨、红红的苹果,还有收割后的庄稼茬儿,南瓜――生活本身的美已让“我”留恋,于是:
当时,我曾想要出去――
是甚么压制了我的愿望――
诗人时常被这种生活中处处存在细小的愉悦感动,在死亡之门一度向她洞开时,她在犹疑中挣扎不定,转而想象:
我不知道还有谁会思念我
而我感恩节来临时,父亲
会不会多做几样菜――
同样给我一份――
但是这类想法使我苦恼
于是我改变思路――
某个美好的一年,此时――
他们自己,会来相聚――
三、结语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是她最自然心理思想的流露,是她最真诚的情感表达。她的诗歌可以说是开创了女性在文学创作上的新时代,甚至可以说是美国文学史新的里程碑。家庭的熏陶当时社会的环境造就她独特的个性,因而她的诗歌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为后人展示了诗歌写作的全新视角。她借助诗歌的载体,坦然地展露自己的心扉。
如果说,19世纪的美国诗歌领域以惠特曼为开端,揭开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期,那么艾米莉・狄金森,这个外表腼腆、内心奔放、拥有奇特想象力的女子,则在她的隐居小屋,以其女性细腻而敏感、深沉而又澎湃的笔触写出一首首自由的灵魂之歌。
参考文献:
[1]张岩冰.妇女的创作力与女性写作[J].西安教育学院报,1997,(4):49-53.
[2]薛春霞.艾米莉・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J].四川外语学院报,2003,(4):32-35.
[3]Brook,S.C.,Lewis,R.W.B.,Robert PennWarren.American Literature:The Makers and the Making[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3.
[4]艾米莉・狄金森著.杰米・富勒注释.吴玲译.孤独是迷人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5]Johnson,T.H.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son[M].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
[6]江枫.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为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充当着关键的角色。处于小学基础性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尤为重要。作为其重难点的阅读教学,是教学探讨中的永恒话题。因此,重视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兴趣开路,突出课堂主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兴致勃勃的投入学习,是很好的开始。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营造阅读的情境。
例如《包公审驴》课前,老师可借助数字媒体,通过课件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看”,对课文产生阅读的兴趣,进入课文的阅读学习。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次,在阅读中适当设疑。
例如《怀念母亲》一课。老师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怀念母亲?”“在什么情况下怀念母亲?”“作者怀念母亲什么?”。通过设置适当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带动学生的阅读。还可以围绕课文的主旨设问,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这样的设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并明白情感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熟悉事物入手。
例如《明月》一章,让学生回忆关于月亮的诗歌和文章,并且尝试描述月亮带给自己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自己还想了解关于月亮的什么。这样逐步推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谈论身边熟悉的东西,学生才更有参与的信心。
二、巩固训练,抓稳课堂形式
阅读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词汇,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出阅读能力,成为“阅读的主人”。能力归功于训练,而训练重在方式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上,笔者认为以下两者特别关键:一是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低年级的训练重在字音上,通过训练学会拼音认字,以及单字和词语字意的理解;中年级则要开始强调词句段,并引导学生结合文字语言环境理解;高年级训练就应该在章段上,开始讲究情境的描述,通过阅读把握文章情感和中心主旨。
例如诗歌教学,低年级训练他会读会背,理解各字词的意思。中年级则要整体的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意思。高年级还要进一步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训练的方法上,要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朗读,讨论,辩论,表演,歌唱等多种形式的交互结合使用,老师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方式,呈现内容。
例如《包公审驴》一文,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学习心得。或表演故事情节,或讴歌人物性格,或辩论故事人物。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当然,仅靠课内数篇文章,就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行的,教师还必须通过课内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意识,养成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让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发挥想象,丰富课堂内容
法国裘贝尔把想象力比喻为人类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相互之间通过语言的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感悟文章,表达所想,丰富课堂,教学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得出可借助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入选教材的课文,由于行文需要省略一些内容,形成文字空白。或者是文章中可以明显表现出一些留给读者思考的事件。老师可以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文章补充完整。例如《两个农夫》一课,可以设疑:“你觉得哪个农夫更聪明,为什么?”“如果农夫只是想,并没有买这头牛,结局会有什么不一样?”。
二是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很多老师基于自己的经验猜测代替学生的想法,或者只自己讲不让学生讲,错误的把学生的阅读感悟淡化,这将造成学生想象力的流失,变得懒于思考。应该多鼓励学生谈论学习和生活带给自己的知识。例如《面对错误》一课,结合学生自己犯错误时的一些反应,再组织讨论自己犯错误后的做法是否正确,阅读得到如何正确的面对错误。
三是启发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贵有疑”,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说出不同的看法。在学生疑惑中教学,在教学中解答学生疑惑不解的地方,不做无用功,做到“以学带教,以教促学。”
篇10
最新关于《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诗,是曾经的梦想,是未尽的理想,是憧憬的未来;如寂静的夜、和煦的风、灿烂的阳光,带给我久违的感动。
总是幻想自己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人生,到头来,终究只是一场又一场的梦。
有一天和果子妈讨论星座和性格的关联,才知道常说的星座只是太阳星座,还要受上升星座、月亮星座等等的叠加影响,性格的复杂可见一斑。
一直以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所作所为,却是实足的现实主义风格,就如韩寒在《杯中窥人》里所写的一样,已经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
我想象中的人生,从客观的角度而言,如泰戈尔的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对其他人而言,如张国荣《玻璃之情》里的歌词:“你会记得我是谁,犹如偶尔想起过气的玩具”;对自己而言,如张曼玉在《东邪西毒》里的那段独白:“…我一直以为是我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
最幸福的事,就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和最爱的人在一起。
最新关于《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读印度诗人——泰戈尔大师的诗歌,不同于读那些明媚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他的文字中有一种独特的新鲜。读每一首小诗就像在初夏滂沱大雨后的清晨,推开窗户,你会俨然发现一个清清白白的天空。
《飞鸟集》是一部格言诗集,由325首无标题小诗组成。泰戈尔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漂泊寻找。在这部诗集里,泰戈尔把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约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短小精悍的诗句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泰戈尔曾在书中写到:“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这句话虽然是写小动物的,但实际上是在给人类发出警示。面对生活的风雨,要有清醒的选择。学会舍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明智的选择胜于盲目的执着。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放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例如友情、亲情,都是弥足珍贵的,需要我们珍惜和爱护,失去了这些,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死亡如秋叶般静美。”这是飞鸟集中极其有名的一句话。泰戈尔用诗来阐述生命,把生命比作四季。夏天激情澎湃,正如正值壮年的我们,是那么灵动。然而到了秋天,树叶频频坠落,枯干的枝条也没有了一丝生机,正如我们生命的尽头,一切变得安安静静,沉归泥土。告诉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像夏天的花朵一样绚烂,活出最好的一面,死的时候回首往日感觉不虚此生,不留遗憾,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安静祥和地离开。
“不要说这是早晨,并以昨天的名义将它打发掉,像初次看到的一个新生的、尚未取名的婴孩那样看待它吧。”泰戈尔在诗里还展示了“晨”另一种的意义。每日清晨的到来,并不是一件单调的、无休止的重复琐碎的小事,而是一种永恒的再现。因为晨在到来前,光明战胜了黑暗,自由战胜了约束,这是一支重要的插曲,它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泰戈尔的《飞鸟集》曾在中国现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家冰心在她的诗集《繁星》序里曾说过,她的诗受了泰戈尔的影响。《飞鸟集》虽创作于1913年,现在读来,仍然回味无穷,书中散发的清香,用轻松的语句道出的深刻的哲理,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我想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原因所在,也是它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最新关于《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读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同于读那些陽光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别于读华丽中透着沧桑的古老爱情。泰戈尔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读这些小诗酒香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明亮的晨。
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取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然而,泰戈尔将自然世界中的一切拟人化,并赋予他们灵性。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泰戈尔因这种人性化而整理思想的碎片,这也便是“思想掠过我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到了他们振翅高飞的声音”的意蕴所在。
《飞鸟集》带给我感受最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爱的思索。包括母亲对孩子永存的亲情、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人与自然间难以言喻的感情……都是用简短的几行字对爱做着隽永的诠释,美好又浪漫,深沉又伟大。在泰戈尔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唉,正如他在《飞鸟集》中所写的一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句话作为我最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