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1

文章介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探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1、经济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

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传统工业由追求数量走上了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道路,面临转岗分流问题,对大学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增员空间不大。另一方面,高新产业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创造的就业岗位不多。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我国传统就业主渠道的第二产业已走上了一条向集约型发展的道路,正在经历“资本深化”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而我国主要面向第二产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还有些滞后,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增加,大批国有企业停工、破产等,从而形成了失业、下岗问题。

2、高校扩招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藕合质量高,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升级,而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加之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2、城乡差别、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有企业仍处在转轨改制、减负增效的过程中,很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大量精简、分流,导致毕业生不仅很难进入行政机关,还要和行政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竞争就业。许多事业单位目前人满为患,接纳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另外,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广大的西部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动力不足,毕业生到这部分地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3、行业垄断和社会关系资本垄断

我国目前的体制所导致的行业垄断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行业垄断主要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使其支持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处于人为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垄断行业既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劳动生产效率,也不能合理地招募和确定其所需的最佳从业人数,而中国的社会关系资本也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这就使得那些没有较多社会关系资本的大学生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某些岗位的垄断和失业。

4、理论原因及高预期回报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劳动力的供给与工资正相关,劳动力的需求与工资负相关。然而,供求规律并不能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均衡点,实现市场出清,主要原因在于:

(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由于市场信息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薪酬较高,不愿接受薪酬低于预期的工作。

(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中,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另一类是为上大学放弃从事劳动的机会成本。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不愿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分析

(1)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提到过“失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损失,因为这是生产要素的闲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加上资本和资源不能有效地和劳动力相结合,这就造成部分资本闲置,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大学生如果长期闲置找不到工作,就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2)大学生失业与教育深化恶性循环。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大学生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就业压力使得一些毕业生只好屈身俯就,寻找低一级的工作,也使雇主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人才高消费现象便应运而生。结果是教育的“过度”导致了大学生失业,反过来,大学生失业又促进了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扩张与深化,造成恶性循环。

2、大学生就业难的正面影响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有其正面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形势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一定数量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还能迫使这部分大学生为了生存,重新选择职业,进入第三产业,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必备的人力资源,为国家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面对毕业后就业的巨大压力,这部分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同时也给了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很大的压力,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激发其劳动潜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存在对全体大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均有其积极的意义。

四、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

1、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只能寄希望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优先发展那些对就业增长空间比较大的产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另外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逐步由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3、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我国应该根据国情,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大量的就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技术服务,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内容,使就业需求与供给及时匹配,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得以逆转。

五、结束语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只有走向市场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只有走向市场的大学才能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只有走向市场的教师,才有动力终身学习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只有走向市场的大学生才能把学习作为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源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俊,杜春海.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36―38.

[2]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 .中国高等教育,2003(5)6.

[3]孙江林.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就业结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5)27―28.

[4]王芳.刍议大学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8)27―29.

[5]杨万东.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8)6―8.

[6]邓希泉,安国君.试析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成原因[J].青年研究,2003(11)18.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学生应聘清洁工、服务员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家庭的幸福美满,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去解决。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资源不足主要存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所从事职业、职务级别等方面。由于家庭的原因,许多大学生遵从“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坚持在本地找工作而放弃了许多工作机会。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户口等问题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等等。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也是用人单位拒绝他们的理由。

2、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估计过高,对工作百般挑剔,往往手高眼低。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注意学习学习安排的必修课程而对很多课外知识的积累并不重视,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很多大学生在应聘时表现得过于紧张、胆怯,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导致就业的成功率不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加快就业政策的完善。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政府要加大对就业政策的改革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艰苦的的地区就业,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同时也要对那些地方保护主义进行整治和破除,给大学生们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公平竞争。对于那些失业或者未能成功就业的大学生政府也应当伸出援手,给予相应的救济,让他们不至于沦落为“啃老族”。对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政府应适当扶持,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2、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把握机遇。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即将面临社会与就业,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这就需要老师的专业化指导,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招聘者平等对待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应该只因学生的成绩和学历就对其另眼相看,这并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给每一个应聘者公平的机会竞争才能知人善用,合理有效的利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培训工作,树立人才储备观,也要避免学历高消费,以至于使人才浪费。这样既降低了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又使公司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四、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的品质

1、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利用假期时间多去社会上历练自己,增加就业机会,并将自己平时做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观察,积极进行实践并持之以恒才会成功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是那种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真正会学习的人知道怎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融会贯通,达到平衡。专业知识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自己牢牢掌握,成为以后就业的最佳保障。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贝弗里奇曲线

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上,一方面“就业难”使许多大学生及家长们忧心忡忡;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感慨人才的稀缺,空缺的职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为何会出现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潜在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作者将运用贝弗里奇曲线对此现象作出深入的分析与思索。

一、贝弗里奇曲线与结构性失业

1、贝弗里奇曲线。贝弗里奇曲线(Beveridge Curve)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与空缺岗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曲线。在分析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作用。

如上图,纵轴测量的是职位空缺数目,横轴测量的是失业人数。45度角那条直线表示的是职位空缺数目与寻找工作数目相等的线――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在45度角度线以上的表示劳动的需求过大,45度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劳动力的供给过大。

当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率为0的时候,U=V,即图中的45度角直线所描述的点,这时总体的失业率为U0。如果所观察到的失业率为图中的U1,则U1-U0就是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相应财政或货币政策减缓或消除这种失业,失业率将趋向于U0。但如果这种措施力度过大,则有可能导致失业率沿着贝弗里奇曲线移动到U=V线的左边,这时存在的失业都可看作结构性或摩擦性的失业,因为这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存在大量空岗的情形下,失业者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因素和信息不完整,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失业或摩擦性的失业。这也正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职位空缺现象并存,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理论原因。下面结合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失业是指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未找到工作的特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的优化配置。失业与就业,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各类人才供求关系的表现,当“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人才抢手的现象;当“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变革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就产生了较大的结构性失业。本文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供给方面。首先,毕业生绝对数量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再加上历年未就业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逐年吃紧。其次,毕业生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冷热不均现象较为突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许多高校瞄准热门专业,纷纷增设类似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家一哄而上,又导致了这类专业人才的供过于求。第三,毕业生地区流向不平衡。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流出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大多数毕业生将东南沿海以及大城市作为求职的方向,导致人才集中化,竞争激烈;而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却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他们求贤若渴。第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弱势: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阅历浅,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缺乏知与行的结合。毕业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可雇佣技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很多企业评价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2)需求方面。第一,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结构看。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虽然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但是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同的工作要求的是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中国的经济的确在增长,但是雇用这些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行业增长不够快,不能够给所有人提供就业机会。”中国产业机构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供给产生矛盾,相应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第二,从劳动力需求层次看。当前人才市场上工程技术类需求量较大,信息技术类需求次之,管理类以及医学、外语、中文等专业有少量需求,而农、林、水专业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电机、高级护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据有关信息统计,中国在下列人才领域存在相当数量的缺口:技工人才缺口1000万人,物流人才缺口600万,电子商务人才缺口200多万人,精算人才将有5000人缺口。第三,劳动力需求地区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需求旺盛,吸引了大批人才,基本满足需求,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人员富余现象。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镇工业迅速发展,农业逐步现代化、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支柱的乡镇企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第四,从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从昔日的单纯知识型转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型;正在由传统的学历等同于人才,单一化、狭隘化的人才观,转向新的能力本位的用人观念,人格品德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受用人单位关注。企业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及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而许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往往力不从心,暴露出了高等教育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距离。

3、结论。

(1)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供给结构与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结构的不对称,造成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矛盾局面。具体表现为技能结构性失业、地域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等现象。

(2)由于就业观念和社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缩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拥挤效应,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严重供大于求。企业降低工资。以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这样就导致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企业与劳动力的双向选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性失业。应理性对待大学生暂时性失业现象,不可盲目归结为结构性失业。

二、对策

(1)在高校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人才信息桥梁,尽量减少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解决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3)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快农村和西部等落后地区产业升级的步伐。

(4)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吴克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4。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原因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市场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由过去的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这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1.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偏低。

1999年高等教育大发展思路提出后,我国的高等院校连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其初次就业率却一年低过一年。2001年高校的毕业生仅为114万人,而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相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可见,近十几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之快,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虽然各大高校和各级政府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仍在下滑,甚至很多人把毕业称为失业。

2.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较低。

从近年的就业情况上看,有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了工作,但是稳定性较低,随时都面临着失业的可能,这种有短暂就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属于隐性的失业人群。这其中有一半的原因在大学生自己,很多人在毕业时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不管好赖、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只要先找到工作再说,不喜欢再换,这种随意的就业观也使用人单位产生了不满。还有一半原因出在用人单位,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行业特点、季节性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原因,基于企业利益、节约成本等原则,使得大学毕业生随时都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就业较难。

在就业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把学历文凭当作首要条件,学历越高的、毕业院校越好的就越受用人单位青睐,这就是所谓的名牌效应。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就会让人产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感觉,除了一些技术操作性强、特色明显的专业学生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要找到理想化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4.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

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很普及,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除了一些女性优势较突出的专业外,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要更大一些。很多用人单位会因为婚姻、家庭、生育等种种问题,不能给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现在高校中的女生比例越来越大,这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大学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高,这样大幅度的增长必然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难以完全消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少企业被淘汰,工作岗位相应减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的可替代性增加,很多企业也因此减少了工作岗位的设置。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加大,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人员招聘,对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开放的岗位就更少,这无疑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存在误区,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完全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存在攀比心理,稍比其他同学差些,就放弃工作机会;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只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金饭碗,其他工作机会一概不选;有的则是自卑心理作祟,在应聘时不敢表现自己,争取工作机会;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只有挑专业对口的岗位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这种种限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狭窄。

3.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偏低。

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都普遍偏低,这就使得他们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能力比较低,大多只能纸上谈兵。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效益的人,如果只会理论而不会应用,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益,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偏低也成了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1.完善就业市场,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多元化就业方式。

就业问题是民生的根本,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走入社会。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户籍、档案人事管理等制度的改革,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阻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自由、流动、宽松的空间;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中介组织的建设,畅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完善保障就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能有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协调好区域间的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尽量缩小因区域差距而引起的不公平;倡导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人才紧缺的地区去建功立业,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2.改进培养教育模式,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各大高等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使教育成果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的设置,更新专业建设的理念,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专业选择机会;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手动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相关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好学生的各种就业问题。

3.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首先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身的优劣势、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准确的定位就业的实际方向;其次,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念,打破就业的种种限制,应该认识到工作不分大小贵贱,也不要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放开面子束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和方式;最后,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的实践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生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还会增加,这给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增加了难度,因此,应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杨程.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

[3]王淼.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表征•原因•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4]李婧玮.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3(9)

篇5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较高的期望与社会市场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规模不断的增加,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社会市场中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现在已经非常的普遍。同时由于竞争的愈发激烈,用工单位给与大学生的工资标准也有一定的下降,由于各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用工单位的真正需求,另外由于大学生认为自身已经收到高等教育,所以对于自身的评价较高,对于将来寻找的工作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对于求职的工资薪金也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在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寻找工作,大线很多工作并不能满足自身对于工资薪金的要求,能够满足自己工资薪金标准的企业又有很多人来竞争。

1.2文理科就业不均衡

总体来说,理科类的就业形势要比文史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其中在理科类的专业的就业形势之中,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机械制造等专业的就业形势还相对较好,在文史类专业中语言、文秘、会计、历史等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来说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文理科就业不均衡。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即社会环境方面和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2.1社会环境方面

从目前来说我国的就业环境来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是供大于求,在这样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造成了就业形势越发的严峻,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环境的紧张。第二就是现如今用人单位存在一些性别歧视,虽然说我国的就业环境严峻,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之中其实女性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女大学生的工作一般还是集中的传统的女性职业之中,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的就业质量还是比较低,由于女性需要生育以及照顾性的工作比较多,所以或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直接影响了女性就业的质量。第三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不合理,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降低,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难。另外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等院校对于就业指导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于就业形势主要就凭借着自身的感觉来说,所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2.2大学生自身方面

2.2.1自身素质欠缺

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存在一些学习成绩就能够代表自身的能力这样的错误的思想,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他学习成绩还不如我,找的工作这么好,我一定也要比他更好。用工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就可以的,用工单位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能力,但是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

2.2.2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就业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很多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想要在大中城市工作的总数能够占到86.2%,想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占到总数的56.4%。,对于工资薪金的心理目标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高。这样的调查结果就能够显示出来这样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和自我认识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对策

3.1政府层面

从政府层面来向,需要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建立起安全全国联网的网络求职软件,为大学生进行网上求职等提供健康的环境和服务,真正的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让网络上的一些招聘信息可以更加的安全、真实。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安全的帮助和服务。另外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这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新动向,政府应该多颁布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对于一些高新的信息类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该多多提高一些贷款的额度,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

3.2高校方面

在高校方面首先就应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笔者认为高校应当适当的进行校企合作,学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高校就能够充分的了解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样高校才能够针对于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于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其次,高校应当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适当增加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使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适当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这样学生在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使得学生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3.3大学生自身方面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评价。大学生的心态也应该逐步的进行调整,积极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自己的观念进行调整,客观的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且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可以自卑同样也不可以自大,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2001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到2009年的610万。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膨胀,待业人数也逐年增加,2001年只有34万人,而到2007年已经达到148.5万,接近150万的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状态。前一年累积下来的待业学生又加入到第二年的就业大军中,这给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了更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

(一)社会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而且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求职者的就业。再者社会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了就业。社会、家庭对高校毕业生的高期望使得毕业生就业定位较高,有些毕业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降低标准,自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好单位才能证明并实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

(二)高校教育制度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由于大幅度扩招而造成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环境的资源紧缺,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管理的松散等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必然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包括:为毕业生收集并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等,可以有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的机会。但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待业,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压力。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

高校扩招使得生源的质量受到影响,这些人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相对素质较高的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造成部分毕业生没有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个人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此,大学生们从各方面加强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增加筹码。

职业本身与从业者素质是有内在联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个体在择业时应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与其它特性,以寻找到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达到人与职业间的合理匹配。而现在有很多毕业生由于在求职前对自身和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择业失败或从业后职业稳定性差。

三、相关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就业政策的研究与落实

如何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是目前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和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监督机制,整治虚假就业率问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而产生的,由于时间不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完善。种种歧视现象实际上与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它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市场走向异化;大学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签约行为缺乏适当约束,毁约现象严重,届时不报到,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因而,进一步规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创建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是我国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举措。

(二)高等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国高校当前的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有的专业供不应求,有的专业供过于求。究其原因,一方面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对于市场需求好的专业,所承担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课程设置相对落后,传统的理论灌输和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高等学校要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就业指导队伍,但一般是针对毕业生进行的,且流于形式,仅仅传达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举办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忽视了指导意义的内涵,在内容、形式和力量配备上都有待改善。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当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任务和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从观念、心理,到知识、技能上都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三)高校学生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高校学生要加强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转变“终身”就业的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行各业,特别是企业单位,人员流动比较普遍,能力强的人往更好的企业跳槽,不能胜任的人会遭到辞退。所以,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并不代表要从事一辈子,通过个人的学习、努力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再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位,甚至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转行或者进行创业。

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是一条发展的光明大道。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就业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考研也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的政策。

四、结语

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而绝非一方之力所能及,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最后的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地地事,它需要我们各方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就业进入正常的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燕玲.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2]喻沙.浅析大学生实习权益的保障[J].科教文汇,2008(10).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 大学生 就业

一、高等教育结构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概述

1.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部分,宏观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关系密切、是事关高等教育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李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和专业结构失调;学风不正,道德水平失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实践环节削弱,理论脱离实际。孙琳等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科设置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机构不相符;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类型比例失调,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

2.大学生就业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凡在规定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列为就业者:一是正在工作中,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人员;二是有职业,但临时没有工作的人;三是雇主和自营业人员,或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而不领取报酬的家属工人。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归纳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研究主要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本身;二是政府政策的制定;三是社会市场的供求;四是就业指导;五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本研究重点从高等教育角度探讨解决大学生难问题。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

本研究采取文献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对辽宁省高校的教育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如下:

1.宏观结构

(1)层次结构。按办学层次分, 2013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113所,其中本科院校 63 所、高职专科学校 50 所。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院所12所及其他院校3所。

(2)能级结构。调查的51所学校中明确自己是研究型大学的有1所,教学研究型大学7所,教学型大学1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24所,精英人才2所。培养高级人才的学校7所,中层1所,基层2所。

(3)地区结构。辽宁高等院校主要集中于三大经济区的沈阳、大连和锦州等三个核心城市。其中沈阳有普通高校43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38.4%;大连有普通高校29所,占全省的25.9%;锦州有普通高校9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8%,其它11个市的普通高校学校数仅为1-6所。

2.微观结构

(1)专业结构。根据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平台”公布的辽宁省63所学校专业基本情况调查,63所学校共有86类32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类有34个高校开设9个专业;冶金工程专业有3所院校;石油及化工专业有18所院校;农产品加工专业有3所院校。

(2)课程结构。调查的51所院校中,课程设置的基本组成为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学科教育(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互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四部分的学分比例基本在25:25:35:15左右。

(3)教师队伍结构。2012 年,全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为 96584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为27156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为 40332 人,生师比为 17.2:1。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阻碍因素分析

1.高校层次结构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2012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中,本科生学校63所,高职专科学校 49 所,培养研究生高校36所。辽宁省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等支柱产业,也需要大批新型技术工人,这也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办学目标不明确

高校定位的目标主要是研究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定位与企业高、中、基岗位缺乏匹配性,这也是大学生念了四年书,到应聘岗位时却不知道自己要应聘什么岗,应具备什么样知识、能力和素质,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根据调查在辽宁省的12个学科门类中,管理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工学,农学所占比例偏小。工学虽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整体优势不是很强,特色不明显。冶金、农学所占比例偏小与辽宁省要发展冶金、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不相适应。

4.高校布局不均衡

辽宁高等院校主要集中于三大经济区的沈阳、大连和锦州等三个核心城市,其它11个市的普通高校学校数少,专业设置也与地方经济结构发展不相适应。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丹东、营口、盘锦、葫芦岛高校较少;辽西北区域的朝阳、阜新、铁岭高校少且与地方资源、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较少。这样一方面导致地方招不到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毕业又找不到对口的专业,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5.课程教学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

目前,高校普遍设置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但是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都是一样的标准,缺乏特色;授课内容上,注重了知识的传承,但却忽视了知识的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还是传统的大班理论授课为主,学生能参与其中的互动、启发和案例教学较少;虽然在推广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各种资源开发共享不够,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6.师资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高校的教师人数有所增加,但仍滞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而且,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由于师资不足,高校上大课是普遍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师资管理政策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教师的考核办法,但由于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明确,教学工作的质量却没有办法很好的量化,在考核中,教师以完成科研、教学数量为目标,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辽宁省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制定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

围绕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战略,明确高校培养目标,合理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均衡高校的区域结构,创新高校管理体制,科学布局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明确定位,构建优势突出的多层次大学体系

高校应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引领,一般高校为支撑,高职院校为基础的各具优势的层次体系。要建立一批以“985”、“211”学校为主的高水平重点大学,以培养硕士、博士为主,培养高水平拔尖人才,是企业的高级人才;要建立一批以一般院校为主体的一般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的中级人才;要建立以高职高专为主体的各具特色地方院校,培养专门人才,是企业的基层人才。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整现有高校的层次结构,改变一般高校以下的院校片面追求建立博士硕士点的目标,剥离高职专科学校成为真正独立的学院,加大高职专科学校的建设,形成定位明确,结构层次合理的大学体系。

3.围绕产业结构,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结构

围绕辽宁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大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基础工业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增加农产品、旅游,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物流、特色服务等学科专业。制定政策在重点大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位于全国专业前列的优势专业;在一般院校打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在地方院校打造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专业,鼓励建立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专业院校。

4.依托资源,均衡地区布局

围绕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辽西北区域发展战略,整合现有高校的学科布局。以沈阳、大连、锦州为核心,打造一批重点大学和优势特色本科大学,做强做大综合大学,发挥其对周围地区一般大学和高职高专大学的辐射作用。辽西北区域上的朝阳、阜新和铁岭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丹东在区域三大战略中起重要作用,但高校明显不足,应是高校布局的重点,应在该地至少布局工、农、管等方面的本科院校,同时大力发展专科学校。

5.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技术,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必然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此,要设置基础平台课程,加强道德教育,形成广博的知识基础;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建立规模的选修课程库,开设网络课程、信息化课程、国际化课程,形成弹性化的课程设置制度,以提高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

6.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通过高水平教师引进计划,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学科带头人。通过 “教师教育发展中心” 、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孙琳等.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J].科教导刊,2010

篇8

(一)教育模式固化

由于很多高校沿袭以往教育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固化的教育模式未能有效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经验不足成为其最大的劣势。种种因素直接导致高校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脱钩。

1、教育方式存在弊端。中国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依然有很多高校培养目标是:更高的教育质量的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由此产生的矛盾是,就业市场无法满足大量学术研究型人才充分就业时,造成应用型人才的紧缺,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的现象。

2、课程安排不合理。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分重视,以至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两年多时间还未接触到专业课,而时间花在了思修、高数、英语等基础课程上,尽管高校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如本科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但在具体环节上又受到固定模式的禁锢,使得实习缺乏实效性。

3、教育内容、专业设置缺乏时效性,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育内容是重中之重。面对就业制度的转型,教育制度未能迅速转型,教育内容不能很快更新,专业设置上缺乏时效性。使得教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面临着未毕业先失业的困窘。

(二)就业市场不成熟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首先,尽管各高校基本上按要求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由于定位不准、任务不明,大部分就业指导中心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往往只是停留在开几次讲座,办几场招聘会上,没有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许多学生在找工作时带有盲目性;其次,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很多地方对于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高校毕业生还经常面临出地区、出系统收费的阻碍;再次是人才分布存在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作为择业首选地,而西部不发达地区人才匮乏。

(三)大学生自身问题

1、不能准确定位,期望值偏高。在大学生找工作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过高的估计自身条件,过分追求物质待遇和生活工作条件,不屑于做基层工作,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以至于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思想上缺乏灵活性,适应能力差。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在经过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往往表现出在实际的工作中,头脑缺乏灵活性,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

3、择业观念陈旧。大学生择业观念对是否能找到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往往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充满理想主义的幻想,导致很多大学生将就业目标局限在大企业、大单位,从而错失良机被剩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高校进一步增强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训练

1、改革传统教育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提供学生发现自我的平台。在教学考核上,避免“唯分数论”,提高实践环节分数比重,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考察。

2、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注重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相挂钩,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进行调整或压缩相关专业。对课程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改革旧的教学体制,制订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计划。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善大学生就业难和隐现的人才短缺矛盾冲突,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育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应用技能。因此,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学生只在校园内获取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他们充裕的时间进工厂(公司)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

大学生就业制度出后台,落实工作必须跟上,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完善。政府的相关部门作为制度的执行者,要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对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监管。要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一方面要保证就业市场的工作、公开、公平,避免暗箱操作,使大学毕业真正能够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竞争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尽量消除各种就业歧视。

(三)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锻造核心竞争力

1、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缺乏含金量和核心竞争力,是制约学生就业的根本因素。所谓含金量主要是指学生的知识储量,核心竞争力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为此,大学生首先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综合素质,努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在大学生就业难和隐现的人才短缺矛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阅历经验和实际动手技能。为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自我挑战意识,注重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培养自我挑战意识,在就业压力下,找到突破口,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同时,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树立科学就业观,走多元化的就业道路。大学毕业生必须解放思想,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就业观,在择业道路上走多元化道路。第一,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第二,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意识。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及早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第三,要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自主创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第四,要树立到基层、农村就业的观念。从现实和发展来看,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需要而且也能容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教育;原因分析;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单独强调的原因在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一种期待与要求,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入学前和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人们就会对这种教育表示怀疑。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一个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难以被接受了。也正是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对就业问题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

当前,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劳动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进而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此外,就业结构具矛盾性,即一方面技术性人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难就业,这种劳动力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2、学校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十几倍,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是以分数来评评价大学生,忽视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

3、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多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法学类等学科更成为热门专业。

4、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体现在“就业难”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这种“招工难”更多反映出来的是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能力与岗位的不匹配 。许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集中表现为实务应用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所学技能与工作要求不对称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如今大学教育已趋于大众化,但是多数大学生,尤其笔者所处全国重点院校,学生及家长尚未摆脱“天之骄子”的想法,就业观念较陈旧,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进入大学之后职业目标模糊,加之对大学学习生活模式的不适应,迷茫不知所措,提升就业能力缺乏动力。多数同学毕业面临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考研。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把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要求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2、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忍耐与克服困难的韧劲和决心,以及自信、乐观的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等。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精神。毕业生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将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优化知识结构,灵活应用,成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求职时必备的能力,也是今后在社会上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中,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实践式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和自主性,进而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要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向学生灌输“就业意识”,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从小抓起,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之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帮助提高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的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高校、家长等方面的积极配合,统筹规划,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hoits PA: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kuencepsychological distress: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In:Kaplan H. et(eds):Psychological Stress.Lst ed.NewY0rk.Press.1983:33—103.

[2]Kessler RC.Price RH.Wootman CB:Social factors inpsychopathology:stress.Social suppo~and coping process,AnnRev Psychology 1985:36:531-572.

[3]Rotter,J.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versus external of reinforcement.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Whole on.609

[4]崔秀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提高就业能力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4.

篇10

摘要: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本文试图在分析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与外在的因素,深入探讨女大学生的就业机制,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I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243-02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攀升,2000年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0万、495万、559万、611万,2010年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原因,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整个社会观念的影响,就业难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一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含义与表现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含义

女大学生就业是整个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高校女毕业生在就业时间阶段内,因受到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在拿到毕业证时没有找到工作或所找工作不理想的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难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包括女大学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也包括找到工作但工作不理想的情况。第二,“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女大学生就业难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是相对于同时毕业、同类专业的男大学生而言的。第三,女大学生就业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毕业生就业的阶段内。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1 就业机会难获得。

由于女生受生理等条件限制,工作存在诸多不便。许多地方不如男生,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或“男生优先”,许多女生因此失去就业机会。

2,就业质量相对低

(1)待遇低。据北京大学课题组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毕业生的起薪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平均起薪为1631元,女性平均为1507元。两者相差124元。与2003年相比,男性的起薪上升,而女性的起薪下降。”

(2)工作满意度低。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女生低于男生。虽然女生也能找到工作,但较“好”的工作还往往是男生捷足先登。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种种条件限制,使许多女大学生得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先就业再择业,导致其工作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女生尤其是学理工类专业的女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就改行,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也会导致工作满意度低。

3,就业空间局限性大。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女大学生就业还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如文秘、营销、公关等),许多理工科专业的女毕业生由于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也会从事上述工作。

二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 就业观念有偏差

(1)就业单位倾向于外企、国企、政府机关。大多数女生都希望毕业后到体面、薪资高的企业工作,往往将目光锁定在稳定、收入可观、条件好的岗位上,而没有考虑社会实际需要。有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毕业时首选外企,但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近几年,政府机关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毕业的首选就业单位选择理想化,过于集中,导致竞争激烈,进而使就业难度增大。

(2)就业地区倾向于大城市。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而不愿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3)工薪要求高。在目前,毕业生越来越多,岗位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整体工资水平在下降,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水要求过高。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工资要求过高,阻碍了其就业的进程。

2 个人综合素质不高

(1)依赖心理强。与男生相比,大多数女生的依赖心理更强,求职择业主动性差,往往会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承担,存有等、靠的心理,就业准备不充分。

(2)能力相对差。虽然女生在校期间一般都比较刻苦,成绩也较为突出。但在想象力、创造力、开拓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逊于男生,与男生相比往往知识面窄,实际操作能力、心理素质较差,而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青睐复合型人才。

(二)客观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1)供求矛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群体已从稀缺资源变成供大少求的资源,甚至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另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继续加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之一。

(2)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针对近几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尽管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以及对劳动力中场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使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

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1)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用人单位或多或少存在性别歧视,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人观念不科学。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期望较高,希望招聘来的员工能够独挡一面,往往要求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许多女大学生不仅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甚至连社会实践参加的都不多,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因素。

3,学校方面的原因

(1)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整体就业困难,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不少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操作课程所占比例较少,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原本动手能力就不强的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2)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针对目前就业难的现实,为了保证就业率,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中心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人员数量等方面原因,就业指导中心通常只是为女大学生提供信息,对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上的培养不够,没有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4,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投入大量的教育成本,家长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得到体面的工作,期 望较高,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应该从事一些文秘、办公室等之类的工作,因此会对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意见。

5,女大学生自身特点。

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这是众所周知且无法选择的。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生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主观方面

1,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在校期间,每个女大学生都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在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动手实践;在现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多参加社团活动,以多种方式与社会接触,拓宽视野,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对职业有正确的评价,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不要只盯着清闲、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而要有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从长远利益打算。

3,积极进行创业。

目前,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女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与特长,抓住机遇,选择适合自己且自己喜欢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客观方面

1,政府行政部门。

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政府部门主要是要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

(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制定各项政策规范。禁止带有性别歧视的招聘广告。制定薪金方面相关政策,现在不少城市对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限定,但对大学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制定各种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2,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加大与高校的相互渗透,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可以向高校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状况,并定期邀请学生到本单位实习,在实践中考察并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

3,学校方面

(1)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高等院校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