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圣女贞德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圣女贞德的故事

篇1

关键词:顾曼桢 女性 主体意识

《半生缘》原名《十八春》,是张爱玲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而成,经作者改写,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皇冠》月刊,1969年发行单行本时改名为《半生缘》。在张爱玲的创作生涯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将两性关系上升为城市文化制度的高度加以审视、批判和反思,从而揭示男性法权与金钱社会的结合对爱情和女性人格的扭曲,及由此而酿致的女性苍凉人生的社会性悲剧内涵。”[1]237女性及女性命运一直是张爱玲关注的话题,这与她特殊人生经历和思想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半生缘》是她的一部比较成功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沈世均和顾曼桢的爱情故事,其中穿插了顾曼璐与张豫瑾、许叔惠与石翠芝等人的情感纠葛,所有人的结局都被命运所摆布,注定有情人有缘无份。在小说中,她将自己对人生的悲观情绪映射在主人公的言语活动中,整部小说不仅反映了爱情的悲剧,更揭示了在男性法权与金钱相结合的社会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行为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支配自身一切活动的意识,是女性追求男女平等和人格独立的一种内在动力及价值观念。”[2]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妇女生活在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成的天罗地网中,生活在三从四德的训诫中,不仅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和权力,沦为男性的奴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半生缘》中顾曼桢形象的塑造表明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小说中,在男性法权和金钱的双重奴役下,曼桢始终恪守自立自尊自强的人格和独立自由的爱情这两大信念,尽管艰难,历经生活困苦和情感的磨难,仍没有屈服。由此突出了曼桢人格中坚韧倔强和与绝望抗争的主体意识。

一.自立自尊自强

曼桢是具有女性主体意识且性格坚忍倔强的平民知识女性。虽然与姐姐顾曼璐出身于同一家庭,但人生道路却不同。曼璐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供曼桢上学,使她获得了立足社会的能力,显然有恩于曼桢。但另一方面也为曼桢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反面的例子,坚定了她以姐姐为鉴,恪守理想追求,走自立自尊自强道路的决心、意志及自觉性,在实践中表现为经济独立和自由恋爱。

在曼桢的肩上有两大沉重的包袱,一是有形的家庭经济负担,一是无形的因为姐姐职业产生的精神压力,这两大负担也正是影响和阻挠她事业和爱情的最大障碍。面对经济压力,她选择靠踏实劳动改变现状,本着经济独立自由的原则,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为先立业后结婚。她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家庭窘境,而后与志同道合的丈夫自力更生建设独立自由的家庭。因此,在她姐姐结婚后,劝母亲不要姐姐的钱,同时承担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希望摆脱对祝鸿才的依附。顾曼桢的这些做法其实也是想摆脱传统观念中对男性的依附,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立自强。曼璐结婚后,虽然经济压力更重,但精神压力伴随着曼璐生涯的结束相对减轻。她与沈世均的爱情也得到迅速发展。曼桢在恋爱关系上仍然坚守独立自由的原则,因此她劝世均拒绝继承家业,坚守理想,闯出一番事业之后再结婚。沈世均原是一个勇于追求独立自由的青年,他违背父命独立创业,在爱情上拒绝了青梅竹马的石翠芝,爱上了家庭卑微但拥有独立奋斗精神的顾曼桢。但是他却难以摆脱和抗拒男性法权在经济文化和两性道德领域的统治,无法无条件的支持曼桢的自立自尊自强的人格追求。世均最终顺从了家庭的安排,放弃了原有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导致他们的爱情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造成感情危机,在结婚问题上发生分歧,矛盾无法调和,最终爱情走向破裂。他们爱情决裂的根源在于曼桢的自立自尊自强人格追求与当时社会中男性法权的统治之间的矛盾。女性想在男性法权社会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在当时是一种妄想,男性是不可能放弃男性法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统治地位的。

二.在绝望中抗争

爱情的破裂并不是曼桢悲剧命运的终结,反而是悲剧命运的开端。曼璐和祝鸿才合谋,以曼璐生病为由骗来曼桢,囚禁起来借腹生子,她在地狱中挣扎了一年之久。一年后终于逃出,但摆在她面前的现实却给了她重重的一击:失去的爱情已无法挽回,恪守的人格理想和独立自由的爱情观也瞬间坍塌。最后为了孩子违心地嫁给了祝鸿才,继续曼璐没有走完的男性法权和金钱奴役下的屈辱人生。

但是曼桢毕竟和曼璐不同。曼璐在金钱的奴役下丧失了主体意识,依附于有钱男人是她的本质特征,而曼桢在金钱奴役下却仍然保持着鲜明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她对男性法权社会的抗争。曼桢在被祝鸿才后遭到囚禁,事实上是陷入了男性法权支配下金钱奴役的罗网。她希望通过母亲将消息传递给世均,然而曼璐却用金钱收买了顾太太,让她对世均隐瞒,断绝了曼桢与世均的联系;曼桢又将希望寄托于一个丫鬟身上,将订婚戒指送给她,让她帮助送信,但最终还是难逃金钱的奴役:那个丫鬟将信和戒指给了曼璐,从曼璐那里“发了一笔小财”[3]218。曼璐利用戒指彻底断了曼桢与世均的联系。无情的事实使曼桢明白亲情和爱情都被金钱奴役和扭曲,想要重获自由就必须求助那些心地纯洁善良的人。最后她在善良的霖生、金芳夫妇的帮助下逃出了囹圄。

重获自由的曼桢原本希望能重新开始生活,但接踵而来的打击使她跌进迷惘与绝望的深渊,甚至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第一件事是她从许叔惠那里得知世均结婚的消息。在她被囚禁期间,她想象了无数次出去后与世均重逢的场面,将世均作为精神的支柱和灵魂的慰藉。世均和石翠芝结婚的消息使曼桢的精神支柱倒塌,她“简直觉得天地变色,真想不到她在祝家关了将近一年,跑出来,外面已经换了一个世界”[3]258,曼桢的心已死,精神迷惘。另一件事就是曼璐死后,荣宝受到女仆的虐待,内心的母性被唤醒,使曼桢“忽然变得不可理喻”[3],竟然决定和祝鸿才结婚。在世均成为她内心巨大的伤痛之后,她已经体会不到其他的感觉,孩子成为她最大的慰藉,是“唯一真实的东西”。有人认为曼桢嫁给祝鸿才“根本原因则依然是由世均结婚的巨大刺激所造成的精神上的迷惘”[1]271无论曼桢是为了孩子,还是处于迷惘时期,嫁给祝鸿才的举动似乎是屈服于男性法权社会制度。但曼桢并没有沉沦下去,结婚后很快清醒,与祝鸿才离婚并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几年之后,叔惠回国,在他的帮助下曼桢与世均见面了。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多年之后成为令人震撼灵魂的爱的诀别,“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3]343曼桢之所以会提出诀别,在于她追求独立自由的爱情和婚姻,不会影响别人的生活,她的心在听到世均结婚消息时就已经死了,就和现在世均所感受到的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世均和曼桢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他们之间其实很多都已经发生改变,正如曼桢说的回不去了。曼桢即使还有机会和世均在一起,她也不会那么做,因为她内在的自立自强的人格追求不会允许她破坏别人的家庭,也不可能屈服于男性中心道德社会做世均的情人,所以曼桢亲手终结了这段感情。

《半生缘》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揭示了平民知识女性在男性法权与金钱的双重奴役下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悲哀境地,也反映出知识女性追求人格独立,反抗男性法权社会的艰难性和长期性。曼桢性格倔强坚忍,在绝境中拼命抗争,仍不屈服。对她来说,物质上的困窘是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的,而精神上的痛苦恐怕会追随她一辈子。“张爱玲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女性生活的危机,她不是以外部世界的尺度,而是从人性的角度,从女性自身的生命存在出发进行审视。她的作品未能给女性指一条正途,但清晰地剖示给她们传统之路的通向死亡。这之中所体现的女性自审意识的觉醒,是20世纪女性文学的进程中可贵而重要的一环;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于此得到深化。”[4]

参考文献

[1]韩立群.现代女性的精神历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慧.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消解与重塑[J].河北学刊,2011,31(2):226-229.

[3]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篇2

英格丽・褒曼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了25位“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褒曼位居第四,而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和奥黛丽・赫本。同时,她被德国杂志《FunkUhr》的5万名读者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员”第一位,与她并列第一的是《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首位扮演者肖恩・康纳利。

褒曼一生共拍摄过50多部电影,获得过三次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艾美奖以及一次托尼奖,一举摘得美国表演奖项最权威的三重冠。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只有20人获得过此项殊荣。她有着“好莱坞第一夫人”的美誉;有一种玫瑰以她的名字命名,花瓣深红,绽放时饱满并且鲜艳,世界各地普遍都有种植。而实际上,作为演员的褒曼,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

不忘初衷的艺术追求

褒曼的许多电影在今天仍然脍炙人口,比如《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油灯下》、《圣女贞德》等,她的表演自然纯朴,所饰演的角色都有很强的真实性。在这些角色中,你很难找到她本人的影子,正是这种真实性吸引人们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

在演艺生涯中,褒曼曾先后三次饰演法兰西圣女贞德,最先是舞台剧,后来被拍成电影。对于她来讲,每一次演出都是在与历史上的贞德进行灵魂对话,所以这三次表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渐入深邃,尤其是她在最后的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镇静、坦然与虔诚,让人们一度把她看做是贞德的灵魂化身。

作为一个瑞典籍演员,褒曼在好莱坞的如鱼得水,证明了好莱坞的强大包容性。但她的最终成功还是凭借着自己对角色的把握和对表演的钻研。那么多观众喜欢褒曼,原因之一就在于她注重与观众保持联系,并且从与观众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褒曼说:“许多大明星是从舞台上发迹的,一旦成名就一心想拍电影而不愿意重返舞台演出。但对我来说,舞台是基础,同观众的直接接触是很重要的。当人们在台下发笑或者拍手时,我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心怀热爱,不忘初衷,正是这份对艺术的追求,使褒曼赢得了世人的喝彩。

率性影后的惬意时光

褒曼的五官大方端庄,看上去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距离感。可实际上她却是一个率性天真的人,热情且爱开玩笑,很多事都是随性而为。

她在美国演出舞台剧《贞妻》时摔伤了一只脚,曾连续五个星期坐在轮椅上表演,可她后来竟然对坐轮椅上了瘾,甚至在医生要求拆除腿上的石膏时仍然恋恋不舍。这对她来说,似乎是一种新的艺术表演方式。说来也奇怪,她恢复正常的演出后,成绩却不如在轮椅上时那么受欢迎,因为大多数的人是专程赶来看英格丽・褒曼坐轮椅的。她一时调皮,也为了不让观众失望,谢幕时便坐着轮椅出场了,观众们得偿所愿,因此而更加热爱她。

褒曼是个毫不重视外表的演员,她只想用塑造的角色打动观众,而不是美丽的外表,特别是经过华衣美饰妆点出来的外表。所以银幕下的她总是素面朝天、简装示人。她甚至觉得花大把的时间挑选衣服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因为要没完没了地量身、试穿、修改。为此她想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购买自己在电影中穿过的感觉舒适的戏服。

在褒曼的自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大衣”的故事。

在我和大卫(赛尔滋尼克)合作多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憋不住大声问我:“英格丽,你怎么没有自己的貂皮大衣?”

而我则用已经使用过无数回的问题反问了回去:“我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貂皮大衣,大卫?”

大卫夸张地朝我大叫:“每个好莱坞的女演员都有自己的貂皮大衣!你现在是最出名的明星,当然必须要有自己的貂皮大衣!”

我完全不需要什么貂皮大衣。在我寒冷的瑞典故乡,我有几件海狸皮和水獭皮的大衣,温暖舒服而且价格低廉。现在我身处温暖的好莱坞,一年四季也没有冷到非穿貂皮大衣不可的日子。

褒曼的话意味深长,她只把自己当做演员,而从不把自己当做明星,这样的自我认知,恰恰是今日娱乐圈中的女星们所欠缺的。

终生寻觅的完美爱情

蜕去好莱坞巨星的光环,现实生活中的褒曼其实只是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普通女子罢了。

褒曼两岁多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她对母亲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父亲。在父亲的描述里,褒曼能感觉到母亲真实地存在过,她借着这些描述和自己无尽的想象,在脑海中演绎出父母亲从相遇到结婚的点点滴滴。她被这种幻想中的浪漫打动了,并且非常渴望自己也能像母亲那样拥有一段完美的爱情。

1937年,经人介绍,22岁的褒曼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林德斯特伦。她像所有热恋中的小姑娘一样,小鸟依人地依偎在丈夫身旁,事事顺从着他。可是很快,褒曼的事业越来越好,林德斯特伦强大的自尊心再也承受不了,两人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婚姻名存实亡。

1948年,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利尼执导的影片,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于是主动写信给他,表示希望能够合作,并在随后的合作中与他日久生情。后来,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怀上了罗塞利尼的孩子,可是此时她还尚未与第一任丈夫离婚。要知道当时的褒曼在美国人心中就是圣洁的代表,人们得知她怀孕的消息,纷纷感慨梦境的破碎,转而指责褒曼卑鄙可耻,使她被迫离开了好莱坞。事业上的失意也给他们带来了感情上的裂痕。虽然最终褒曼离了婚并嫁给了罗塞利尼,可是幸福却是短暂的。婚后她发现真实的罗塞利尼风流成性,而她期冀中的完美爱情因为对方的背叛而支离破碎,她又一次离婚了。

尽管如此,褒曼对爱情的向往并没有破灭。很快,她又一次坠入情网,对方是从事戏剧演出事业的瑞典人拉斯・史密斯,两人迅速结婚。婚后他们聚少离多,彼此联系基本是通过电话和书信。不幸的是,爱情终究抵不过距离和诱惑,史密斯还是背叛了她。

这一次,褒曼彻底失望了,她含泪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婚姻。

此后的褒曼在感情上如履薄冰,直到她遇到了一个能用音乐使她兴奋的男人阿德勒。不过这次褒曼吸取了教训,她与阿德勒在一起,从不谈及婚姻,只是单纯享受两人共处时的美好感觉。正因为这样,他们之间的情谊才得以延续下去,直到褒曼去世。这期间,她度过了一生中最温馨浪漫的时光。

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幕经典镜头:褒曼饰演的伊尔莎沉浸在忧伤的回忆中,她坐在幽暗的咖啡馆里,可怜巴巴地央求钢琴师弹奏那首《时光流逝》,她用梦幻般的声音痴痴低语:“再弹一遍吧,山姆,求你了。”

篇3

吕克・贝松是法国享有极高世界声誉的导演,其代表作品如《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都以节奏明快、时尚、风格诡异的特点,激起包括中国观众在内众多影迷的期待而赢得极高的票房。自2002年起,吕克・贝松在拍摄电影之余写作并出版小说《亚瑟》系列。

黑白影像《天使-A》

《天使-A》是吕克・贝松酝酿十年拍摄的黑白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不懂爱情的人,寻找爱情的故事。一个“卓别林”式的失意男人,在塞纳河上邂逅了一位金发美女,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巴黎十五区上演了一出奇异的黑色喜剧。之所以选择黑白胶片,吕克・贝松说:“电影中的情节很多都是对立面存在的,比如女主人公很高,男主人公很矮;女主人发是银色,而男主人公是黑色;女主人公性格自信外向,男主人公却很自卑。就像中国文化里的阴和阳,两人合在一起将是一个整体,同时我也是为了寻找一种平衡,黑白胶片看起来场景不真实,我要将真实与不真实混合在一起。”

一生只拍10部电影?

吕克・贝松多次宣称自己一生只拍摄十部电影,到目前为止,由他执导的电影一共有9部。如果他真的信守诺言的话,《亚瑟》系列极有可能成为他的收山之作。当影迷问及这样会不会很遗憾时,吕克・贝松笑称自己将《亚瑟》做成一个电影系列就是想多拍几部。从写书到投入拍摄,吕克・贝松用了4年半的时间酝酿《亚瑟》。改编《亚瑟》预算达8500万美元,与《怪物史莱克》不相上下,堪称欧洲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大制作。吕克・贝松称此片很有象征意义,体现了法国电影的独立性,敢于与好莱坞大制作电影抗衡。

不是所有的导演都必须去好莱坞

谈到电影导演,吕克・贝松说,每个导演都有他自己的心灵空间,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的作品里依然或多或少会有自己心灵元素的体现。他认为,无论斯皮尔伯格也好,他自己也好,每位导演都是个性明确的独立体,一个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中国有志于从事导演事业的年轻人,吕克・贝松建议大家首先要去大学读书,学习做导演最基础的东西(虽然他自己并不是科班出身),同时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拍摄本土电影,振兴本土电影。

链接:吕克・贝松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的才华在几个领域内施展,他不仅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法国电影导演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编剧和制片人。

篇4

威尔第转型力作,跨越25年的“父女情深”

如今的9月3日,我们又多了一天假日,因为它是中国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而今年,这一天也正巧是东方艺术中心2016/17演出季开幕,而开幕日,享誉国际乐坛的亚洲指挥大师郑明勋将携手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为东方艺术中心2016/17演出季拉开序幕,带来威尔第的音乐会版歌剧《西蒙・波卡涅拉》以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一时间幸福来得太突然,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西蒙・波卡涅拉》,其又名《父女情深》,是威尔第完成的第20部歌剧。该剧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14世纪热那亚总督西蒙・波卡涅拉为原型,讲述了他与女儿阿梅莉娅失散25年后曲折重逢的故事。而全剧在表现父女情深的同时,还以颇具历史感的叙事,展现了14世纪热那亚贵族与平民由纷争走向和解,以及西蒙・波卡涅拉因励精图治、胸怀大爱,为热那亚带来的和平与繁盛。相比于全景歌剧,音乐会版歌剧能够让歌唱家摆脱舞台动作和调度,更全情致力于歌唱,甚至更容易与台下观众现场互动,这些都是在全景歌剧中所无法体会的。

作为威尔第创作转型期的一部歌剧,《西蒙・波卡涅拉》在音乐上有着强烈的戏剧效果。绵延不断的音乐与跌宕的剧情、错综的人物关系自始至终紧密相融,并出色刻画了这位曾在海上驱逐侵略者的勇士、热那亚总督西蒙・波卡涅拉的悲怆命运。其中,流露深情的“父亲的哀伤”等咏叹调,以及西蒙与女儿重逢时洋溢幸福的二重唱、西蒙与贵族费耶斯科最终达成和解的二重唱等,真挚感人。此外,有着大海情结的威尔第对歌剧故事的发生地――热那亚的大海也有着精致的描绘。

“西蒙・波卡涅拉是所有歌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而此次执棒该剧的正是著名韩国音乐指挥家郑明勋。1986年,首次登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舞台的他也正因执棒该剧而一夜蜚声国际乐坛。30年来的不断演绎也使得郑明勋对这部歌剧拥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与热爱。“西蒙・波卡涅拉是所有歌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因为他展现了所有人性中最好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很有力量、很有爱的,也表现了人们的慷慨之情。每次执棒这部歌剧,都会让我意犹未尽,并产生新的反思和理解。如果有观众30年前听过我首次指挥这部歌剧,而此次我希望观众能听出我对这部作品更深层、更不同的理解。”

“《西蒙・波卡涅拉》在所有歌剧作品中独树一帜,在这部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威尔第的人生。威尔第在初次完成这部作品后,时隔24年又重新做了修改。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威尔第是怎样的人。在《西蒙・波卡涅拉》的所有主要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威尔第将所有他认为重要的人性品质都通过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惜成本,重金盛邀国际知名艺术团来华

此次斯卡拉歌剧院来沪可谓是倾巢出动,集结了旗下的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共计210名艺术家,精挑细选来自6个国家的10位顶尖歌唱家担当独唱。要知道,由于斯卡拉歌剧院的演出行程密集、艺术要求严格、运作成本高昂,愿意并且最终有能力承担的剧院凤毛麟角,此次亚洲巡演最终仅选择了首尔与上海两站,之后斯卡拉歌剧院将飞往莫斯科。

就在管弦乐与合唱团的余音缭绕时,仅隔五天享誉全球的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也将在东艺献演五场芭蕾,“斯卡拉”300位艺术家闪耀9月,堪称东艺开业至今最大规模的演出季开幕系列。如此难得一见的阵容与机会在家门口就可以亲临观摩,不仅仅是豪华,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华。要知道,斯卡拉歌剧院的庞大规模与严格要求造就了其巡回演出的诸多“不易”,小伙伴们要是错过这次在东艺的演出,恐怕就只能飞去意大利欣赏这些大牌艺术家的风采啦。

TIPS:

位于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它位于米兰的市中心,旁边就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米兰大教堂、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

斯卡拉歌剧院有“世界歌剧院代名词”的美誉,它见证了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辉煌――罗西尼《试金石》《土耳其人在意大利》;贝利尼《海盗》《诺尔玛》;威尔第《奥贝尔托》、《纳布科》《圣女贞德》《奥赛罗》《法斯塔夫》;普契尼《乔康达》《埃德加》《蝴蝶夫人》等歌剧经典均在此首演。可以说,斯卡拉歌剧院就是文人们最向往的艺术圣地。

篇5

过去几年来,在公园举行的歌剧演出已黯然失色——我应该引用大都会歌剧院当年运用的那套华丽的说词:“歌剧在公园”系列。今天,大都会只在公园里安排了一些简单的钢琴伴奏音乐会,比起从前,乐团再加上合唱团与独唱演出整套歌剧的音乐会版,简直逊色得多。但是,大都会的“歌剧在公园”系列,也不是纽约市唯一的户外歌剧演出。曾几何时,歌剧爱好者可以在公园里欣赏指挥文森特·拉·塞尔瓦(Vincent La Selva)率领纽约大歌剧院(New York Grand Opera,简称NYGO)的舞台制作,尽管后者的制作水平远远比不上大都会(有时候演出效果却令人刮目相看)。大都会的户外演出吸引了几干人到场,纽约大歌剧院的制作也能引来几百名的观众。这些演出都不收门票,节目完全免费,提供大众欣赏。

大部分纽约居民——包括几位热爱歌剧的市长——都认为在公园里上演歌剧是一种为公共提供的文化服务。大都会歌剧院更希望以此来达到普及歌剧,吸引新的观众群的效果。但是,大都会的“歌剧在公园”系列,从2007年起就已停办了。同年,也是大都会总经理彼得·盖尔伯(Peter Gelb)启动高清广播的一年。户外演出计划的改变,当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无论支持者或反对者都说,大都会在大屏幕上免费播放高清歌剧的经济效益,要比户外演出更为可靠。盖尔伯取消耗资庞大的户外公园演出的原因,其实另有蹊跷。

很简单,是天气的原因。

今年年初,在纽约大歌剧院的网站上登出过这样一则公告:“在走过39个年头后,今年歌剧院将取消本年度的公园演出系列。”纽约大歌剧院这段新闻没有大都会歌剧院改变计划时那么轰动,但纽约大歌剧院这些年来也拥有不少自己的忠实粉丝。适逢今年是威尔第诞生200周年,让我提醒大家一下,纽约大歌剧院——并非大都会歌剧院——才是这座城市里首支把威尔第毕生歌剧剧目搬上舞台的团队。其实,纽约大歌剧院是世界上唯——支将威尔第生平中的28套歌剧按顺序演出的团队(作曲家的《斯蒂费利奥》与《圣女贞德》的美国首演,就是大歌剧院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的)。

拉·塞尔瓦作出这个决定也并不奇怪,老先生今年已经83岁了。他在网上刊登了详细的声明,因恶劣天气情况将演出取消或演出顺利进行,两者所要付出一样的成本代价——就连这些平价歌剧院的制作费用,都可高达8万美元——拉·塞尔瓦再没精力为那些因天气原因而被取消的演出去东奔西跑集资筹款了。

说来也有意思,正当拉·塞尔瓦宣布纽约大歌剧院决定搬进曼哈顿,上西区的教堂里作室内演出时,华盛顿广场公园音乐节(Washington Square Music Festival)——纽约市历史最悠久的夏季户外音乐节——宣告音乐节中巴洛克曲目,将搬演由约瑟芬·蒙贾尔多(Josephine Mongiardo)执导,约翰·埃克尔斯(JohnEccles)的作品《巴黎的审判》(JudKment of Paris)。结果怎样了呢?因为雷雨,演出被迫搬进附近一所教堂里。

乍看起来,你还以为大自然故意跟户外歌剧作对。但让我来告诉你,恶劣天气也殃及了室内的歌剧演出。上个月中,我跑到台北去看台湾爱乐乐团搬演的瓦格纳歌剧《女武神》——在这部歌剧中,沃坦的雷电还有火神的热焰火圈正象征着最糟糕的天气状况——但台风苏力的威力比瓦格纳的天神要厉害得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到了本来安排演出的时段,台北的天气却晴朗之至,但是此次台风早些时候带来的暴雨,却导致台北政府宣布关闭市内所有公共建设。

我又离题了。我刚才在说什么?是的。我在纽约,坐在地毯上听着歌剧,喝着龙舌兰酒——这恰当之极,因为作曲家丹尼尔·卡坦(Daniel Catfin)就来自墨西哥。他的作品《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西班牙语La Hija de Rappaccini,或英语Rappaccini’sDaughter),无论原用英语或西班牙语题目都同样合适,因为卡坦所用的剧本,是由奥克塔维奥·帕兹(Octavio Paz)改编自美国文豪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短篇小说。我坐在草坪上,感觉正如从前“歌剧在公园”的情景,因为远处看到天色骤变(幸好演出最终没有受到影响)。可是,这一回与从前的经历却有很大的区别。

6月份在布鲁克林植物园搬演《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的哥谭市室内歌剧院,并不是“歌剧在公园”这类的演出形式。歌剧制作源自一个截然不同的传统。你可以用“场区特定”、“全浸式体验”等词语来形容它。这种让观众走出剧院,让他们置身于故事发生地点的趋势,就像海明威曾经形容破产的过程:逐渐地,然后突然地。

同样借助场地来营造气氛的演出我早有看过。大概30年前,我看过一部叫做《塔玛拉》(Tamara)的话剧,故事描述画家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与意大利法西斯诗人加布里埃尔·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一次历史性的相遇。在演出期间,观众在宽敞的大屋里[其实,是公园大道兵工厂(Park AvenueArmory)被改装为意大利宫殿]跟踪+位演员在不同的房间内同时演出不同场景。为了搞清楚剧情发展的来龙去脉,观众在中场休息用餐的时候(还有高级餐厅提供香槟晚餐)讨论彼此所看过的情节。

最近,这类剧目又有了新的化身。百老汇重演经典音乐剧《歌厅》Cabaret),选址正好是一所老歌厅。《夜未眠》(Sleep NoMore)重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把场景移师至纽约切尔西区一家破旧的老酒店。纽约本个演出季最炙手可热的剧目是《这里就是爱》(Here Lies Love),一部由音乐人大卫·拜恩(David Byrne精心策划,叙述菲律宾前总统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Imelda Marcos)生平的音乐剧。纽约公共剧院的鲁艾斯特剧院被改造为迪厅;观众看演出时,可以与演员共舞。

然而《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花园里,演出场地正是纽约最著名的一个植物园。我不知道布鲁克林植物园的负责人有什么想法,因为故事发生的地点长满了毒花毒草。对于植物园内的名花名草,可能起不了最好的推广效应。但这片绿色地带却令观众们颇为兴奋。

这是卡坦创作的第一部歌剧,作曲家在配乐方面花了许多心思。作曲家不幸在2011年离世[去世于他第二部歌剧《邮差》ⅡPostino)首演的前几个月,该作品由多明戈委约兼首演]。但在他去世前几个月,作曲家为《拉伯西尼医生的女儿》重新配乐,大量减少了乐队编制。此次演出就采用了新配乐——只有两架钢琴、打击乐与竖琴(竖琴演奏家是卡塔的遗孀卜一指挥是哥谭市室内歌剧院艺术总监尼尔·格任(Neal Goren)。

导演丽贝卡·泰赫曼(Rebecca Taichman)充分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凸显故事的民俗色彩,但却紧跟文字内容。演员优美地展现了故事情节隐藏的恐怖现实:拉伯西尼医生[男中音艾力·杜彬(Eric Dubin)饰]喂自己女儿比阿特丽斯[Beatriz,女高音伊莱恩·阿尔瓦雷斯(Elaine Alvarez)饰]服用带毒的植物,并迫害她女儿的追求者乔万尼[Giovanni,男高音丹尼尔·蒙特内格罗(DanielMontenegro)饰]。

唯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是,减少乐队编制后,我们才发现卡坦原来的配器是多么丰富,多么富有张力,也同时察看到剧本的弱点。除掉斯特劳斯风格的配器,叙事好像凝滞了一般。演员唱出的旋律,感觉只能朝天空看,而不能在空中飞翔。

篇6

【关键词】博物馆;威尔第;体验音乐计划

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家,国家博物馆曾展出 “创建真实――人类情感大师威尔第”的展览。相比于实物,音乐是更难展出的,特别是对于一个离歌剧十分之遥远的中国来说。那么,国家博物馆是如何进行展览的,而关于音乐,其他国家又进行了怎样的实验呢?本文将从氛围、陈列、多媒体运用等角度出发,对国博威尔第的展览进行分析,并就音乐与媒体的应用介绍国外博物馆一些关于音乐的新型实践,以求获得一些启示。

一、威尔第展览的总体介绍

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国宝级的歌剧巨匠,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多省隆勾勒市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1832年,威尔第投考米兰音乐院,但因年龄的问题,未被录取。之后,他留在米兰师从斯卡拉歌剧院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1842年,威尔第创作了自己的第二部歌剧《纳布科》,描绘了巴比伦对犹太人的统治,以及纳布科发疯、痊愈,继而不顾女儿阿比格莱的反对,改变对天主的信仰的故事。当《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响彻在斯卡拉剧场时,米兰市民立刻将自己同纳布科的巴比伦统治下的被压迫的犹太人联系起来:“啊,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但却早已沦亡!啊,过去的回忆多么珍贵,但却充满厄运!”一夜之间,威尔第成为名闻遐迩的作曲家,成为一位用音乐表达意大利复兴运动的民族热情的作曲家。随后,威尔第创作《厄尔南尼》、《约翰达尔克》、《阿尔济拉》、《阿蒂拉》、《麦克白》、《强盗》、《海盗》、《露伊莎・密勒》、《司蒂费里欧》等作品。这些作品并非全部同样成功,但在每一部作品中,威尔第努力探索着自己的风格。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正在巴黎的威尔第赶回米兰,同其他意大利革命者一起向法国政府呼吁对斗争中的意大利给予援助。至50年代,威尔第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期,《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西西里的晚祷》、《西蒙・鲍卡尼格拉》、《假面舞会》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威尔第开始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六十年代及其之后,《命运之力》、《唐・卡罗斯》、《奥赛罗》和《福斯塔夫》等作品将这种现实主义风格发挥到极致,威尔第怀着对于人们痛苦和欢乐情感的强烈的同情,深入到每一个人物中去描绘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集中力量从一个人及其与社会的相处与对抗中揭示戏剧性的经历。威尔第对于人性的挖掘,成为他歌剧的最大特点之一。

而这也正是国博区别于一般的人物生平展,将展览重心聚焦于威尔第对于人性的表现,将展览的名字命名为“创建真实:人类情感大师威尔第”的原因。

此展览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威尔第的“情感长廊”(主展厅),共展出21幅“图片”,这些由影像画面构成的“图片”安于墙上,一方面起到为观众导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威尔第音乐中的情感的内在线索。威尔第的作品被按照意大利字母表中的21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字母都以起首或谐音的方式,代表威尔第音乐及其生平中包涵的普遍性因素。在第二部分中,展出威尔第的手稿及一些舞台布景和道具,灯光较强,以白色为基调。第三部分是一个圆形展厅,观众可通过电视―文学阅读的形式,观看多个屏幕播放的由TecheRai所藏经数字化处理的珍贵电影电视资料,来了解威尔第的生平。同时,圆形展厅中央有一个多媒体触摸展示台,威尔第的手稿经过数字化处理,被录入到展示台中,与现场所放音乐相对应,通过展示台,观众可与数字化的手稿进行互动。除第二部分外,整个展览在暗红的基调中缓缓前行,昏暗的灯光,经过特殊处理的去除了人声的歌剧音乐塑造了展览的氛围,以及与多媒体的互动,观众逐渐被带入进威尔第的世界,而这一过程是与观众的主动性相伴的。

二、相遇、相识、触碰情感:威尔第展览所带来的

(一)氛围

氛围的塑造,往往能够渲染人的某种情感。在一开始,氛围也往往会成为观众参观一个展览的理由。威尔第的整个主展览区以红色和灰黑色为基调,第二部分和中央圆形展厅则以白色为基调,为了能够让影像显现出更好的效果,展室较暗,采用人工光,局部照明。昏黄的灯光映照在展出的或金色或白色的舞台布景上,让这些舞台布景看上去更为真实。这样的灯光,仿佛塑造了另一个舞台,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戏剧世界。经过特殊处理的去除了人声的歌剧音乐萦绕在整个展厅之中,不显得嘈杂,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与阅读展品的全程中有相关音乐的陪伴。红色,是激情与充满人性的颜色,这与威尔第激情昂扬的音乐风格相融洽,灰黑色又调和着满盘的红色,在热情之中颇显庄重。这样的设计将这些辅助陈列品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既衬托了整个展览的风格,又散发出某种独特的气质,吸引着观众与威尔第相遇。

(二)陈列

区别于一般的人物生平陈列展,国博选择了大量当时演出剧院的布景材料、海报、在意大利出版的威尔第作品的曲谱作为陈列,其中包括米兰某位于以威尔第命名的街道上的出版社出版的小提琴曲集,帕尔马皇家剧院的海报,帕尔马皇家剧院的布景材料、装置、服装等。这些布景材料和装置并没有被安于展柜之上,而是用细线悬挂于空中,光束直接照射于陈列品,在墙上投下投影。服装则由人偶展现出来,给人以一种特殊的震撼感,让人联想到当时歌剧上演的情形。曲谱被置于谱架之上,与整体环境相融合。

威尔第的二十一部歌剧被按照意大利语21个字幕的顺序排列起来,21幅介绍歌剧的海报置于墙上,在海报边上,是带有画框的屏幕。海报被用来介绍歌剧的信息,向观众传达着歌剧中所包含的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因素。例如,在《圣女贞德》(Giovanna D’arco)的海报中,其上的中文是这样写的:“G代表战争,G代表神秘的喜悦,G代表雅各,G代表贞德……神秘的喜悦是贞德仰仗于童贞圣母,开始战斗;使她执起武器,使她与查理国王并肩。战争是法国和英国间的百年战争,好比天使和魔鬼之间的战争,由贞德和雅各神父引领。雅各是感到被女儿背叛的父亲,又指责女儿背叛了上帝。贞德是神秘的女英雄,为法国和童贞圣母而得胜,也为她们死亡。”那些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因素通过这一幅幅海报传达给观众。

对于威尔第本人,展览也做了一些诠释。在展览的第二部分,歌剧《纳布科》中的著名咏叹调《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的乐谱手稿作为展览的重点。除此之外,威尔第后现代主义的画像,威尔第的铜制画像,他的家乡的风景墙,以及威尔第的生平时间轴也被有序地布置在展览之中。如果说那按照意大利字母排序的21部歌剧将威尔第所想要展现的人性的普遍因素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话,那么这些关于威尔第本人的叙述,则将威尔第的朴实生平告诉于观众,二者相得益彰,为观众创建一种“真实”。

地上的指示牌为观众展现了他人对于威尔第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对威尔第的集体回忆对我们意大利人来说超越了音乐批评的界限。……如今我们十分乐意在我们自身和现代人的历史形成中辨识出一股源泉,那是威尔第为全世界作出的关于生命的教训。”后人关于威尔第的评价被印于指示牌之上。也有威尔第自己的话:“复现真实堪称美事,但创造真实却是更好,好得多。”也有歌剧的选段:“《福斯塔夫》―维也纳卡林齐门剧院,剧终时歌队演唱:Tuttonelmondo e burla. L’uom e natoburlone,La fede in corgliciurla,Gliciurla la ragione. Tuttigabbati! IrrideL’unl’altroogni mortal. Ma ride ben chi ride,La risata final.”它们从各个角度再次将威尔第本人及其作品诠释了一遍。

威尔第的“情感走廊”和那些手稿、布景、服装、画像、指示牌一起,向观众诉说着威尔第的故事。观众与威尔第的相识――便在这一刻发生了。

(三)音乐与影像

如果仅仅是以上实物和文字的内容,看上去则有些枯燥乏味。那么,现代科技的运用便在这场约会中显得有些重要,至少,它能够将观众的兴趣调动起来,推动观众主动地与展览互动。在威尔第的“情感长廊”中,带有画框的屏幕被置于介绍威尔第歌剧的海报边上。这些屏幕播放着由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提供的有关威尔第和他歌剧的影像资料,通过屏幕,观众可以看到威尔第对他的时代的诠释及其后世对他的作品的理解。

在中央圆形展厅中,观众则会完全置身于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中。360度的LED屏幕播放着各种珍贵的电影电视资料,例如,在1982年由卡斯特拉尼导演、著名芭蕾舞演员弗拉奇扮演威尔第第二位妻子的纪录片,1963至1964年由费列罗导演、康科利编剧的威尔第传记片。在圆形展厅的中央,有一触摸屏和耳机,带上耳机,观众可以在触摸屏上一边阅读歌剧《法尔斯塔夫》中一个片段的乐谱手稿,一边享受托斯卡尼尼、卡拉扬和塞拉芬等指挥大师对该乐曲的演绎。

如果将手稿、舞台布景等视为“有形”陈列的话,那音乐与影像则是“无形”陈列。它展现了实物所无法展现的形象和动态的效果。触摸屏上跳跃的手稿使电脑显得有人情味;耳机里威尔第的歌剧为那些歌剧上映的历时性时刻提供佐证。这些对实物的解读性展览的延伸,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和触觉,与观众产生互动。它们虽然没有可触摸的实体,然后却是有形象可视,有声音可听的。它提供给观众一种想象,在这种想象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个体,而是主动的行动者,他们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也正是在行动中,观众才能够更号地去感受和触碰到情感的真实。

三、体验音乐计划――“后博物馆时期”的实验

国家博物馆关于威尔第的展览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和影像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形式。那么,当摇滚音乐与博物馆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体验音乐计划即是深受“后博物馆”定义的影响,在西雅图所建立的由已故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ex)的帽子所引发的音乐博物馆。它保留了一些传统博物馆的特征,诸如理解性的,按实践顺序排列的展览:吉他史、西北音乐史,以及非洲蓝调的基本发展轨迹。实验性的是,它采用了以往从未被采用过的表现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上述的所有这一切:主题公园兜风、音乐会、教你弹奏乐器的艺术互动活动。它将自己的根基立于平民主义之上,旨在创造一个以参与者体验为主体的、革新的、运用大量高科技与媒体的、用娱乐来推动教育的机构。

与威尔第展览的路径相同的是,音乐与影像被大范围地运用于展览之中。甚至,展览用音乐和影像为观众创造出了一个近乎于虚幻的“真实”景象。当后现代主义的复杂的建筑和充实的内容相得益彰时,它所制造出来的效果就是完全抹杀了现实世界。一旦进入博物馆,眼前的景象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吸引你,空间不再平淡无奇,而更像是一座电子迷宫。体验音乐计划的鲜明标志是大厅“天空教堂”(Sky Church),内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液晶屏幕以及全套的可用于体育场规模的音乐会的舞台灯光效果。摇滚音乐舞台被浓缩在这个最高可容纳900人的大厅中。音乐体验计划还有一个声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观众能够在此弹奏乐器并且录下自己的声音。电子技术使博物馆中的展品免于沦为一堆仅仅拥有文字注释的静态的实物。由此,观众成为了与音乐互动的一方。面对互动媒体,观众需要立即做出反映――选择参与互动或是不参与互动。即使观众选择了放弃参与互动的直接体验,他仍然清楚地知道整体环境充满了各种可供参与的选择,整个机构都充满了互动性的乐趣。这种互动的选择性以及观众在博物馆中的对话性体验正得益于技术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虽然这类新型的博物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科技的维护工作要比一般博物馆繁复得多,媒体设备损耗的成本以及高昂的成本,观众的不可持续性等等,但其对于技术的利用,对于观众与展品之间关系的探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美育; 发现;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61-0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这说明审美情感是学生良好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某种总结。在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因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生动、形象、具体、真实的审美对象的欣赏,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认识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在沐浴美的温馨的同时,陶情淑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

一、历史教学中美的表现

1.劳动创造出来的美

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使人类最终脱离其他动物的重要途径则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而能够反映这个本质活动的事物便首先就成为“美”的对象,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和劳动对象同时产生的劳动工具。在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制作精美的骨针,磨制光滑且成对称形状的石斧、石铲,无不体现着古朴的实用美。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上,捕鱼的网(劳动工具)、游动的鱼(劳动对象)、诗意而充满幸福感的人面(劳动者)构成了简洁美丽的图画,体现了原始人类为生存而劳作,因劳作而有收获,以及因有收获而幸福的生活情感和美感。

2.人物情操显示的美

在人类五千年辉煌文明史中,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秋瑾为复兴中华,万死不辞,成为巾幅英雄,,林祥谦,面对北洋军阀的屠刀视死如归,圣女贞德在法兰西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重创英军,恰巴耶夫横刀立马,击退白匪军对苏俄的无数次进攻……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在历史进程的每一个关头,谱写出了社会生活中最美的乐章,他们的光辉业绩不但让青年学生感受其情操的美好崇高,更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准备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3.艺术美使人心旷神怡

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意识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形式,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美的选择、概括和正确的审美评价。它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古往今来,具有艺术性的佳作精品不胜枚举,他们不但唤起人们的美感,给人以丰富隽永的艺术享受,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书法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自古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流芳千古的书法大师,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 《兰亭集序》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风格独特,是艺术美同文字美的有机结合。单文中的二十几个“之”字,有的平稳,有的险峻,千姿百态,这些将使学生沉浸在书法艺术的意境风韵之中。

4.历史悲壮的美

中国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舞台上最为威武雄壮的一幕。当亡国的危险降到每个炎黄子孙头上的时候,芦沟桥上的炮声将全国人民推向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无论是血腥风雨的、刀光剑影的平型关战斗,还是青纱帐里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都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幅神圣、崇高而悲壮的画卷。

二、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审美的基本方法

历史教科书只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美育呢?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种方法;

1.充分施展语言艺术的才能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美的信息最直接的媒介,这就要求老师将教学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讲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顿挫缓急的语调语速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来调节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入美的意境,诱发他们去联想,去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享受中受到熏陶,如用激动喜悦的语调描绘岳飞大破金兀术的“拐子马”和“铁浮图”的情景,用悲愤的语调描述十二道金牌把岳飞直捣黄龙府的心愿毁于一旦,最后被“莫须有”的罪名害于风波亭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岳飞的“满江红”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对岳飞产生崇敬之情。

2.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美的形象中培养思维能力

黑格尔说:“美只在形象中见出”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 “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这就是说直观教学凭借实物、模型、历史图画、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作用于感官,学生从中受到情绪的感染,发生情感上的震动,表现在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思维的发展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强有力武器。

3.充分利用网络展示历史事件,进行历史审美教育

历史由于过去性的特点和篇幅的限制,其材料总显得枯燥抽象,不易被感知。怎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进程的形象思维呢,电视录像、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声、景的特点,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利用形色俱备的视觉形象和随情景不断推进的音响效果,恰如其分的旁白,不断变换的场景,逐步推进的故事情节,促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注意力集中,趣味盎然,愉悦地掌握所学知识。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

篇8

一、吕克?贝松的一生与电影

1959年3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24岁时拍摄处女作《最后决战》,1985年拍摄《地铁》,1987年拍摄《碧海蓝天》,1989年拍摄《尼基塔》,1997年拍摄《第五元素》,1994年拍摄《这个杀手不太冷》,1999年拍摄《圣女贞德》,2005年拍摄《天使A》,2014年拍摄《超体》,2015年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一职。以上的电影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电影都是出自一人的圣手――他就是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出生于法国巴黎,由于父亲是潜水教练,所以他从小就跟从父亲在海中练就了超凡的本领。吕克眷恋南斯拉夫的碧海蓝天,不愿意回到都市和学校生活当中去。16岁在潜水的时候被气泡堵住了眼睛让他险些失明,至此他放弃了一生热爱的大海。上帝为你关上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吕克?贝松决定发展自己的爱好――拍摄和写作,因此他毅然选择退学扛起摄影机拍电影。并不是每个人退学后都能成为比尔?盖茨,这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辛苦没人能够体会。吕克?贝松每周都要看10部电影,偷偷跑去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制作技术,卑微地做着电影助理在片场打杂……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用心学习的吕克?贝松无论是在电影拍摄技术上还是在剧本的写作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因为制片商的毁约刺激了吕克?贝松,他成立了“狼影片公司”,拍摄了人生当中的第一部电影《最后决战》,正式开始了导演生涯。《最后决战》讲述的是世界末日时,地球一片废墟,仅剩的几个幸存者为了活下去相互对立、相互争夺,人性随着世界的荒芜而泯灭……就是这部没有明星大腕、只有黑白色彩的影片让吕克?贝松打响了人生的第一枪,继而“一发不可收”地进军电影业坐拥“电影大亨”的位置。

二、吕克?贝松电影对艺术的坚守

吕克?贝松凭借身上自带的法式情怀让人沉浸在他浪漫的格调里,然而浪漫的背后却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质问,对梦想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激情。吕克?贝松的电影每一部都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最后决战》是用黑白色彩书写的人性,《碧海蓝天》是对大海的崇敬和向往,《亚特兰蒂斯》让人在湛蓝的天空里沉醉,《这个杀手不太冷》是暴力之后的温情与感动。他带给我们太多不一样的东西,这些感受都源自他对艺术的坚守。

电影影像的符号化是隐形呈现的,吕克?贝松的隐形电影风格正是通过电影影像的符号化传达的。“隐喻是电影的本性所在,因为电影是在用画面说话,凡是出现在银幕上的东西,它们都有隐喻的功能。”符号化的影像,符号化的色彩,符号化的人物,符号化的空间,吕导巧妙地把符号化变成自己的个性标签。艺术与文化紧紧相连,没有文化理论做根基,艺术达不到想要的高度。《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一盆绿色的植物,即使到影片的最后里昂即将在劫难逃,他也要把这盆植物交给他人保管。里昂说:“如果你真爱它,就要把它种在花园里,让它生根,给它浇水。如果你要我成长也必须给我浇水。”这盆绿色的植物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是生命,是里昂最渴望拥有的符号。

吕克?贝松的电影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绚丽的色彩直接冲击到的是人的心灵。被视为“法国80年代最经典的电影”的《碧海蓝天》在电影的前八分钟都是黑白色彩,第九分钟才出现明亮鲜艳的色彩,色彩的符号向观众传达的是主人公的命运――大海给了他欢乐,却也是埋葬他的坟墓。富有符号意义的不只是影像、色彩,还有人物和空间,在《第五元素》中我们发现能够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不是战争,不是武器,不是暴力,而是爱,因为唯有生命与爱不可辜负。与《第五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星际穿越》向我们传达的也是这种意思:宇宙的尽头是爱。人的正义、善良和纯真给世界的是最美好的爱。肮脏的地铁、阴暗的角落、杂乱的酒吧这些空间在电影当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吸毒、赌博、枪杀、暴力……但是不变的是当我们走进家中的时候,一切冷冰冰的事物都会变得有了温度,家是温情的符号,是爱的港湾,也是心的避难所。

吕克?贝松对艺术的坚守还表现在他的电影主题向人们传达的精神意义。一个成功者也是一个思想者,他把他的见闻经历化成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把宗教、爱情、人性作为鞭策。西方的人都有宗教信仰,而“西方宗教文化曾有千年的权威,它的本质特征便是‘救赎’,它以它所精心虚构的一个绝对完美无缺的神来印证人的累累罪恶――人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神,才能减少罪恶,以荣获上帝之拯救,免除来生下地狱之苦”。吕克?贝松把生命当作一场救赎,救赎的不仅有肉体,还有心灵。安吉拉对混混安德烈的拯救是生活的拯救,也是心灵的拯救。宗教是救赎,爱情是美妙。每一部电影当中都离不开爱情,爱能够让心灵碰撞、点石成金、梦想成真。爱让男女延续生命;爱让艾琳娜和弗莱德跨越门第和阶级;爱让杰克的心胸博大容纳大海;爱让尼基塔的铁石心肠有了温度;爱让里昂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吕克?贝松说里昂和玛蒂尔“他们两个人是爱的关系但并不是性的关系。这个男人的世界只有这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世界只有这个男人,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个可以互相理解”。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是对人性的挖掘和抨击。吕克?贝松选择的都是边缘化的人物,小偷、骗子、杀手,他们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恋爱,因为在这些角色的内心总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爱,可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多过关爱。但是人性的丑恶是能够用真善美去化解的,我们始终相信性本善,人会爱。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个人化的表达,诗意幽默的情节是吕克?贝松电影的艺术风格,也是他对艺术独有的坚守。《超体》问世的时候,人们讶异吕克?贝松竟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女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变成了毒贩子,当侵入她的身体时,她却获得了超能力。试问中国的电影导演当中有几个的想象力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吕克?贝松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自己个人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自传体风格。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的表达”,只有它是“唯一能够与现实权利做真实对抗的事物”。吕克?贝松的个人化表达加上他身上的法国特质造就了他的诗意和幽默。里昂和玛蒂尔玩游戏时,这个外表看似冷酷的家伙模仿玛丽莲?梦露时竟然有几分娇羞,观众看了也会忍俊不禁,仿佛冰山融化了一般。

三、吕克?贝松电影艺术与商业的共融

吕克?贝松对艺术有着独特的坚守,但是也能跟得上时代形式把商业融入艺术,艺术和商业的共融也让吕克?贝松受到了争议。笔者认为,艺术并不代表不食人间烟火,不沾一丝地气,相反地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吕克?贝松的高明之处就是他能在艺术的领域站稳脚跟,还能让自己功成名就有更多的金钱去升华艺术。

吕克?贝松电影商业化的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叙事风格经典化,二是题材类型化,三是意识形态主流化。平铺直叙的电影犹如白开水平淡无味,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能勾起观众观影的欲望,犹如一杯果缤纷,你能喝出苹果的味道,还能喝出葡萄的味道。叫座的电影都需要迎合观众的心理,这点毋庸置疑。吕克?贝松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设置悬念,营造氛围,抓住观众心理,一场电影看下来你既有紧张忐忑,又会被温情融化。在《尼基塔》当中,影片的开头就是尼基塔接受严格的训练、有素的行动以及曼妙的身姿。人们的胃口一下就被吊起:这么漂亮玲珑的女孩,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训练?她是做什么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接下来发生的也是你意想不到的,尼基塔竟然是个残酷无情的杀手。尼基塔充满着冰冷、残酷和迷茫,黑色的紧身衣和冷色调的周围环境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这是无尽的深渊。然而杀手也有春天,当她来到时,冰天雪地里忽然有了花朵开放,冷漠和空洞融化在爱里,原来杀手也有温暖的笑颜,原来杀手也可以舞蹈,原来杀手也有爱。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气呵成的画面,吕克?贝松果然名不虚传。

吕克?贝松拍摄的电影众多,他深知观众所好,所以其商业电影基本以动作片、科幻片为主,但是吕导并没有为了叫座而丢掉艺术,这也是他能够屡战屡胜的原因。艺术不是剑走偏锋,而是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跟得上时代的意识形态。只有大多数人都认同你的观点时,你才能走得长久、走得更远。“电影无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观众对电影中表现的意识形态认同与否,会直接反映在票房上。因而,导演应该敏锐地掌握主流意识的动向,这样才可能在票房大战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吕克?贝松把握住了迎合大众口味,把握消费心理,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影创作理念。

吕克?贝松之所以能够坚守艺术突围商业,与他的自身经历、外来电影、观众需求有关。吕克?贝松从潜水员转型到导演,这一路走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究竟吃了多少苦头,他要想在这条路上长远地走下去就必须获得成功,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把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电影界的大腕都云集在好莱坞,无论在哪个国家,好莱坞的电影都是最叫座的,面对外来电影的冲击,吕导也必须想办法吸引观众眼球。要想吸引观众眼球就需要有符合观众审美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吕导在商业化的路上没有走偏,因为他一生都只做电影这一件事,因为他的内心有量尺和标杆,也源自于他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篇9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咖啡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电影艺术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次影像世界的革命,世界由固定影像走向了活动影像的新纪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艺术由活动影像的记录,到影像艺术的创作在一步步前进。电影终于摆脱了文学、戏剧的束缚,使自己蜕变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形式。电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惟一一个现代工业与现代科技的产物,所以,电影艺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不可能摆脱商品经济的烙印。电影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着艺术性与商品性的两大抉择。从艺术电影尚未定义,到文艺片向商业片的转变,我们在思考电影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向受众,却忽视了电影最原始的功能。吕克•贝松曾经这样说过:“电影永远不能拯救任何人的生活,它不是可以拯救人们生活的济世良药,它不过只是一片阿斯匹林而已。”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直接引领着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当电影创作完成之后,到底是作为“第七艺术”的艺术品,还是作为休闲娱乐的消费品,对于电影的投资者而言,它都是一种商品,只不过价值的衡量方式各有不同。

二、吕克•贝松与王小帅在文艺片创作上的差异

1983年,吕克•贝松的电影处女作《最后的战斗》问世,这部多次获奖的黑白、宽银幕的无声科幻片,开启了他的电影征程。一部部经典之作的问世,让吕克•贝松成为法国最引人注目的导演,并赢得法国的“斯皮尔伯格”称号。他的电影节奏明快,风格奢华,富于时尚感,每一部作品都带有他独特的符号,并极具商业价值。大多数人认识吕克•贝松几乎都是从《碧海蓝天》《女囚尼基塔》或《杀手莱昂》开始的。文艺片《碧海蓝天》成功的商业上映,为他后面的商业片创作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的《电影手册》杂志评论了电影《碧海蓝天》,并将吕克•贝松列为在未来自成一派、独领的导演,从这时起人们开始关注这位非凡的年青导演,他后面拍的电影也没让我们大失所望。其实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碧海蓝天》在情节方面都算不上是值得特别称赞的电影,但是《碧海蓝天》优美的蓝色调画面却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导演从影片中反映的大海情结让无数的观众感动。吕克•贝松以自己精美的拍摄技巧,展示了他在水下摄影的过人之处。他不是在拍大海,而是把一种执著,一种自由,一种生活态度,带进了他的影片之中。影片跌宕的情节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部沉闷的文艺片,也许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在为谁拍片子,也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导演就锁定了他的观众群。虽然当年的法国“凯撒奖”有点吝啬,仅仅将“最佳录音”和“最佳音乐”奖授予《碧海蓝天》,但是吕克•贝松却公开表示这部影片是其导演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作品。虽然在坎城影展上遭致影评界严厉质疑,却受到观众的高度支持,在两极化的声浪中成为一部颇具争议性的电影作品,即使是这样,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吕克•贝松的这部文艺片在市场上的成功。

回首当代中国导演的文艺片创作之路,清华大学的影视评论家尹鸿这样评论:这一群体在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化背景下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在中国电影面对最复杂的诱惑和压力的境遇中拍摄电影的人。他们以一种脆弱的顽强来反抗主流和常规,而同时又以一种自卑的信心,疯狂地迷恋着自己的电影理念和世界观、生活观以及价值观,从而过分地坚持自身对生命的生涩而如哲学般的理解,将电影完全变成了一种自传性质的多媒体输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最早的作品《冬春的日子》,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电影”之一,影片以单纯、简约、精神化的风格出现在银幕上。王小帅用极其节制的方式来表现了某种具有共性的压抑感和孤独感,用影像传达了他对生命的感受和热爱,为自己“导演———艺术家———创作者”的类似经历与处境做了一次“借尸还魂”。影片中折射出来的是导演对现实困境的内心矛盾,在信仰危机后茫然的视觉映射。《冬春的日子》让观看者非常惊讶的是“冬”和“春”这两个人的生活似乎只跟他们两个人有关系。按王小帅的说法,没钱,组织不起大场面,所以只好只拍他们两个人。但影片造成的印象是他们与世隔绝、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影片的影像清冷落寞,影片的节奏舒缓冗长,影片的人物毫无编造,其故事若有若无。情节建立在人物的歇斯底里上,其歇斯底里更多时候表现为无端的忧郁的坏脾气。从电影的商品属性上讲,这个片子也只能是自己私底下玩玩而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不过《冬春的日子》不仅获纽约现代艺术馆收藏,更入选英国BBC广播公司世界电影史上百部影片之列(也是惟一入选的中国影片),也算是给创作者的一点欣慰吧,但其电影美学的价值在国内则普遍受到批评。或许所有的艺术电影导演都是自私的,因为他们试图通过电影这个艺术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他们又是最伟大的一个族群,正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才能够唤醒我们的情感。

三、吕克•贝松和王小帅导演从艺术片向商业电影过渡

吕克•贝松早期的作品明显带有欧洲文艺片的风格与特点。除了《碧海蓝天》外,还有那部带有强烈隐喻色彩的《地铁》。电影《女囚尼基塔》与《杀手莱昂》是吕克•贝松由艺术影片向商业影片的成功过渡。这两部电影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吕克•贝松,他编了两个杀手的故事,影片中不断有枪声、暴力、血腥和不断死人的场面。于是,一位文艺片导演成了动作片导演。《杀手莱昂》属于是一部犯罪、剧情、动作类型的美国片。影片故事发生在纽约,这是一个随着时光漂泊的城市,因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也一样具有不定的特质。影片以杀手莱昂来剖析现代文明城市的边缘人。吕克•贝松的这部片子明确是为美国人拍的,所以影片也带有十足的美国口味。吕克•贝松好像始终知道他的观众喜欢看什么,想要看什么。经典的英语对白,美国纽约的场景拍摄,“美”味剧情设置,这是一部完全美国好莱坞式的法国导演作品,例如影片中一个场景的拍摄,在公寓内,短短12分钟就射了350发子弹,速度完全是好莱坞的作风。这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美国观众来说,无疑更是件好事,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但影像风格及故事情节依旧保留了法国片特有的表现手法,这样的结合对于欣赏影片的观众来说有种“肥而不腻”的视觉享受。《杀手莱昂》之所以成功了,就是因为这是一部具有很强艺术感的商业电影。

吕克•贝松的电影实际上从第一部电影就已经基本定型,他电影中的人物归纳起来不出两类:持枪的女孩或女孩型女人,她们纤弱的外表与枪支暴力构成的强烈对比,是贝氏电影美学的重要成份;另一类人物就是与现实对抗的孤胆英雄,这又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物。《杀手莱昂》是吕克•贝松以法国人角度去拍摄的第一部美国电影,此片是吕克•贝松表现出他对电影狂热的最佳代表作。《第五元素》是吕克•贝松最美国化的电影,除了高成本、全明星阵容、高票房,就连剧情和人物特征也是美国味十足,因为这部电影他一举成为全球知名人物。从分析吕克•贝松的系列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优秀的电影,需要先考虑导演编剧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原创点在哪里?其次还应考虑到影片是为谁拍的,谁是影片的受众。电影是商品,但是电影必须是一种传达着艺术理念的商品。当今的很多导演在拍电影之前,完全拿商品的概念来限制自己,丧失了导演自身的表达和对电影的思考。

他们完全以市场决定内容,这样不利于电影艺术的长远发展。电影带着一身的商品性降临到世间,无可避免地要用商品来诠释他,但这所谓的商品并不是完全带有铜臭味,而是要与文艺相溶,这样的电影才有血有肉。《十七岁的单车》是王小帅初期的文艺电影作品,这是一部关于都市边缘人物生活状况题材的电影。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有一个普通的愿望,就是想拥有一辆好单车。但是困难的家庭生活、恶劣的生活环境,却经常地摧毁少年的梦想。影片中的“潇潇”选择有实力的男生来保护自己,可以看出潇潇所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权和利,这是今天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悲哀。外来打工妹偷换雇主的衣服,想要融入社会,成为城里人,却永远被人看不起。不被接纳的悲惨命运,表现出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人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王小帅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十七岁的单车》为王小帅夺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国际的认可让王小帅转身成为著名导演。《梦幻田园》基本上不能反映王小帅的创作风格,而《扁担姑娘》中可以看到他对艺术观念带有妥协的痕迹。王小帅在以往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等片中表现过的“父子”主题,在电影《日照重庆》中表现出来的更加疯狂与绝望,加上著名影星王学圻、范冰冰的加盟,和媒体的有力炒作,此片成为王小帅的商业转型之作。

四、文艺片向商业电影转变背后的社会问题

如果说商业电影以绚丽的银屏娱乐了观众,留给我们的只是浮华转身后的空虚,然而许多年青导演的艺术电影或许是以质朴的情感在愚弄了观众,留给我们的大多是电影节奖杯的光环下笼罩的懵懂。电影观众总是让青年导演又爱又恨。吕克•贝松能在好莱坞扬名,他的影片能深受大众的喜爱,在于他的电影并不高深莫测。同时他做到了,始终明白为谁在拍电影。吕克•贝松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吕克•贝松的电影好看”,特别是他后来的一些作品,如《女囚尼基塔》《杀手莱昂》以至到《第五元素》《圣女贞德》。吕克•贝松的电影除了一直保持着出色的影像效果外,每部影片在故事性、角色塑造、娱乐性等方面都各有千秋。如果说他以上影片太商业化,太向美国人靠拢,但也正是这些“缺点”才使吕克•贝松的电影能在众多的欧洲电影中更具有世界性。虽然《碧海蓝天》《地铁》更投欧洲知识分子们的脾性,但是不可否认,《女囚尼基塔》或《第五元素》更符合电影的宗旨———在娱乐大众的层面后,才能体现出导演的自我。当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中活得正头痛的时候,看看吕克•贝松的电影真的可以轻松轻松。

在中国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哪个导演被贴上娱乐片的标签,便很被业内视为不入主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进影院主要选择商业片,而文艺片慢慢挂上了“票房毒药”的称号,随着西方商业大片在国内兴起,文艺片被迅速边缘化。文艺片《日照重庆》去年公映时,导演王小帅特别强调这是一部“特殊的商业片”。其实商业片和文艺片没有明显的分水岭,商业片在操作上更多地为市场考虑,比如选明星演员,让场景更亮丽,文艺片考虑到成本,也许就不考虑用明星了。《日照重庆》作为当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仅在国内有280万票房惨淡收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主演的范冰冰,主演的另一部影片《观音山》的同期票房达到了8000万。影片《日照重庆》的沉闷不得不让观众的思绪想离开银幕,影片播了十分钟观众还没有搞清楚导演想表达什么。俗话讲三分钟入戏,观众看了十分钟了还未入戏,这说明导演在故事情节上的设置上就存在些许问题。这部影片观众的口味是什么,这是任何导演在拍摄之前就应该摸清的问题。

“父子”关系为主题的电影,本是很贴近生活,符合大众老百姓口味的东西。但是《日照重庆》传达出来的父子关系也许太多元。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这是一部更多偏向穿插时尚元素的影片;对于上班族来说可能无法体会那种特殊的父与子之间的爱。可能真正能体会出影片中这种特殊的父子之爱,只有那些少得不能再少的社会学家。王小帅始终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商业是一整套体系运作,不是导演一个人负责,“我只是拍我的电影”。而拍电影必须为观众和资金负责,也许是一个导演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最低准则。当代电影的工业化科技化制作,导演的电影永远都不可能为自己一个人拍的,如果拍电影只是为了独自欣赏,电影导演永远不可能作为一个职业在社会上生存。唯独大众接受了,大众欣赏完后会津津乐道了,这才是一个成功导演拍的电影。五、文艺与商业结合的电影发展之路作为电影故事片的存在,文艺片相对是艺术元素更多一些,而商业片则是商业元素更突出一些。强调的故事内容上不一样,形式上也不一样,投资上也有根本的区别。

国外有很多青年导演的文艺片,是开动了脑筋用各种电影的商业元素来包装,使它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而在商业电影大潮的影响下,中国的年青导演则纷纷选择“挂羊头卖狗肉”,非要把很自我的文艺片贯上商业影片之名,结果可想而之。中国不缺文艺片,也不缺贴近生活的影视题材。中国的青年导演缺的是既贴近生活又能被大众接受的电影思维方式。怎么能够让观众走进影院去支持关注你的影片,怎么能让你的文艺片在视觉语言上的娱乐化、商业化,这是一个青年导演,特别是我国的青年导演没有解决好的东西。艺术创作需要个性的张扬。但是电影艺术的个性必须通过影片的公映,才能彰显出艺术的魅力。西方的电影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而我国在影视高等教育中常常把这一问题在学术上对立起来。西方的电影大片已经凭借其成熟的类型片创作模式,在我国的影坛上彰显着艺术的魅力。

篇10

在最艰苦的岁月,他们的生活智慧和弹性都使他们活得相对舒适体面。尽管他们并不具备刚毅的外表,但内心却异常坚韧。

当代上海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依旧是国内一流的。身处繁华都市,一点都不让人轻松,但上海人却以自己最大的悟性与都市生活的苦乐悲喜,亲密接触。

坚韧是一种上海文明,是上海生存白皮书的重要篇章。这种极具都会色彩的坚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是对实际效益的精确估算。

时代在呼唤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的坚韧的上海人。

表现一:感情坚韧

爱情别动队,今晚出更

文/沙然

网上聊天,鼠标在千百个耀眼生花抑或拍案惊奇的名字上掠过,忽然就在“久未心动”的粉红色小人头旁停住了。片刻沉思后,不由得我不打声招呼:“嗨!好名字!”

对方也冲我微笑道,你也是!我这才注意到,我的名字是“动什么,别动感情”――一部畅销小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一群大都会男女的心声。

某个瞬间,我立刻知道,她是我的同类,我们之间有某种隐秘不为人知的契约和暗号,带着相似的体温和气息,很容易在茫茫人海中嗅出彼此。

我猜想,她也是上海女子,26岁以上,公司中层,职位和薪水都令这个年纪的女子艳羡。她有良好的教养,有一点小情调,喜欢看小众的书和电影,安静,不张扬,内心却激情澎湃。但,灵魂深处,始终有一个被小心掩饰的窗口,不愿打开,不容碰触。

――爱情两个字,是我们心底不能言说的伤。但愿永远封存,永远,绝不再陷落于此,再死去一次。因此,我们时时告戒自己,“不许动!”也因此,我们构成了一个共同的种族,叫“爱情别动队”。

非是我心如铁石,如果你在上海这样纸醉金迷的城市里生活着,碰巧你又是一个内心有所渴望的文青,谈过若干场无疾而终的恋爱,生命中你曾经以为最重要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多幕剧似地上演着,在精疲力竭之余,你一定会对自己大声喊:“我受够了!爱情,请你走开!”

现实逼着你不得不严酷地限定自己:只要平淡,不要激情;只要幸福,不要波澜;只要婚姻,不要恋爱;只要他是只“ATM”(提款机),你又何必问自己“ATM”(爱他吗)?

参透了这一点的上海爱情别动队成员,感情上特别坚韧。她们大抵分为两大阵营:

其一,严格把关,不见兔子不撒鹰者。比如我的好友云,天资聪颖的小家碧玉,自幼被个性极强的妈妈亲手调教着,自中学起,有男生往家里打电话,其母一律要“清查三代”,偶有男孩来家做客,甚至被其父用扫帚赶打出去。在家人的严密监护之下,晃到了大学,校园里出双入队已如过江之鲫,她依旧孤家寡人,好在她有琴棋书画可以消磨辰光,并不显得寂寞。工作后,多年修为打造得她俨然圣女贞德,令男同事无一敢越雷池半步。彼时我们这帮姐妹淘要么爱河浴波,生生死死,要么拿感情当调味料,点染生活,偏她一脸思无邪,赌咒发誓,一定要遇上最心仪的宿命中的那个,才肯谈恋爱。好吧,你等着吧,愿上帝保佑你,阿门!

其二,只谈感情或者性,不谈爱情者。冰雪聪明的上海女子很容易在过了26岁以后大彻大悟:生命里值得驻足流连的精彩片段太多太多,爱情只不过是回首时那个永远定格在青涩年华的大特写。大多数未婚女子都已经蜕变为爱情绝缘体或者正处于感情休眠期,甚至患了情感恐高症,她们能把情人与男友,性、爱与婚姻这样复杂的关系分得清清楚楚。我的一个女友有句话经典:“做情人,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而又对彼此没有婚姻要求,更不纠缠于你爱不爱我,爱我多深这些无聊问题上,纯粹,简单,感觉妙不可言。”

说得都在理,只是我怕万一某天,真碰上了一个你愿意拿全世界去换他的人,久未心动今夜动,不亦乐乎?

桃花没了,实惠还在

文/何菲

在这个城市,当“金童”遇到“玉女”,未必会有爱情状况发生。只因两人都太世故。经过两人的暗自盘算和较量,很多时候,桃花没了,实惠还在,这是抚慰伤情的良药。

许多上海美眉年过30还未结婚,失嫁的理由:聪慧能干。

这是现代上海女白领们的共同遭遇。因为聪慧,所以心里明镜似的一本账,得失利弊明察秋毫;因为能干,所以无所畏惧心高气傲,一般人难入法眼。

20岁时,上海美眉可以爱上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因为他有梦想,有未来;30岁时,她们目光所及,早已没了无产者的位置。这倒不是说心里没有情感只有物质,只是在现实的婚姻中,拥有得越多,就要求对方能够给予得越多。正所谓匹配。

嫁女强于吾家,娶媳弱于吾家。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传统皆如此,千古不变。结果,这世上就剩下了最次等的男人和最优秀的女子。嘴上不说,女孩子在寻找如意郎君之时,有几个希望对方不如自己?

上海女人没买车的时候,开车来赴约会的男子,多少能让她刮目相看;当她们有了一辆桑塔纳2000,奥拓车主们,自然低了一等;等她打开天窗,驾驭帕萨特出行时,她们的眼光必然也必须越过奔驰宝马,而瞄向法拉利保时捷的主人了。

看人的眼光,绝对和经验有关系。这和"鉴宝"没太多区别。鉴赏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真品赝品,无他,就是看多了。只有什么都没见过的人,才会将什么破盆烂罐都当宝。上海这座城市能让人见识到的人和事太多了,上海女子自然就阅人无数,自然也就丧失了一见钟情的能力。

上海女人拥有最多的,恰恰是经验。

比如在某俱乐部组织的出游活动中,一个开“丰田佳美”的帅哥很是抢眼。可上海女人洞若观火,听其言察其行,然后下结论:不过一司机。理由充分:从车牌看,车是公车而非私家车。开此等公车者,职位不会太低。职业角色决定了应有的谈吐举止,绝不会胸前挂着手机满世界晃悠。所以,要么车是借的,要么开车人是司机。

跟如此精明的上海女子谈婚论嫁,谈何容易?

在多数上海白领心中,走进婚姻,是希望两个人生活得更好,至少比原先独自一个人时的处境有所改善。婚姻要能够增进两个人的福利,否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这场婚姻就不合算。经典的组合郎才女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打个更俗的比方,男方有房,女方有车,经过婚姻的整合,双方既享受了房子的温暖,又获得了车子的便利,强强结合之下达到双赢的目的。

如果将婚姻也当作一个市场来看的话,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手里的筹码,换得自己所需。筹码可以是美貌、财富、智慧,需求可以是地位、身份、情感,通过婚姻,各尽所需、皆大欢喜。

上海人都懂得婚姻经济学。在爱情的取舍上,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现有的生活以及嫁给另外一个人的种种可能。面对两个势均力敌的追求者,之所以难以选择,原因就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中,两者旗鼓相当。

而且精明的上海男女都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感情是多么奇妙,只要自己采取了主动,就会在与他(她)的关系中陷入被动,自己的任何付出都不过是倾销的手段,而他(她)的任何举措都将成为反倾销的壮举。就这样算计着,上海男女的情感神经都变得异常坚韧。

表现二:滚刀肉精神

文/黄振耀

70’滚刀肉男女

如果,过了三十还不结婚,有些70前上海女人可能就成了不轻易动心、超级自我保护的“爱情滚刀肉”,但是打动她们的往往是一把刻着执著与坚持的钝刀,而那些砍瓜切菜般在情场斩获无数的爱情杀手,在她们看来是机器般麻木的外星生物。你不必介意暴露自己的笨拙,人如果没有一点点笨拙,一点点失态,就成了绝对控制的机器,尤其打动不了严重缺乏安全感的 70 前女人。你不必太有钱太帅太浪漫,只要有智慧和幽默感与生活的热情,还有点不会被成人世界吞没的孩子气,为人着想的宽容心胸,说不定,在某个时刻,70前女人会成为你最好的恋爱选择。

70 后的上海男人,很多是从学校出来,没有经历过太多风霜雪雨的乖宝宝,尽管他们内心还是有种蛰伏的叛逆,但同时他们喜欢某种规律,可以在其中取暖。其实只是一种程度还可以救药的自恋。如果想打动他们的心,要么就跟他们一起真诚地欣赏他们自己,或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死穴,这才能把他们从那层厚重的壳里撼动出几秒钟。而爱情的产生,不就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吗?错过了,就只好成为他生命的旁观者,因为他们心灵的大门可能也就有几次敞开的瞬间。

当滚刀肉遇见钝刀

他和她都是上海人。

因为他是滚刀肉,她是钝刀,所以他们注定还会相遇。多年以后的一个晴朗下午,他正低头匆匆下楼,她正抬头往楼上跑,就这样他们又遇见了。就这样,他不继续下楼了,她也不继续上楼了,他们各自站在楼梯台阶上一高一矮地对视着。这幅画面定格了一会儿,几乎同时,他们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微笑,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然后,他要她留下手机号码,她给了他,她也留了他的电话。然后,他开始继续下他的楼,她也开始继续上她的楼。这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在看她的电话号码,看了很多遍却没拨出去,这天的太阳很晚才落山。

这天太阳落山之后,她在看他的电话号码,又想起了多年前他在电话那端的呼吸声,同时也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忽然乱了两下。她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躺在床上把电视打开,一只手握着遥控器,另一只手却握着她的手机。握遥控器的那只手一刻也不肯闲下来,于是电视的画面不断被切换着,这让她越发显得焦躁不安,她开始想他了。这天太阳落山之后,他从家里出来,开着他的车,并没想好到底要去哪里。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握着他的手机,那里面存着他下午刚刚要到的她的手机号码。他想着多年前他因为喜欢她想跟她结婚,所以从朋友那儿要了她的电话;他想着自己当时在电话里对她说的那句话,想着当时自己年轻得似乎每一下心跳都要比现在有力。他瞟一眼反光镜里依然年轻的自己,然后把车停在路边,把刚才握方向盘的那只手放在胸口,感觉着自己的心跳一下比一下更有力。他把另外那只握手机的手慢慢举到眼前,看着她的电话号码,想着下午遇见她时她那定格在脸上的微笑,于是,他用手指轻轻按下键盘,拨通了她的电话。

很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他第一次给她打电话,他只说了一句“我想和你结婚 ”;很多年后的这个晚上,他第二次给她打电话,这次他在电话里又只说了一句:“我们俩好吧,不然我们都老了。” 她一只手握着遥控器,另一只手握着电话,听到他说那句话,眼前的电视画面终于定格不动,她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滴在她握着电话的那只手上……

两块滚刀肉互相成全

成功的爱情需要两块滚刀肉互相成全。《动什么,别动感情》里,滚刀肉就是贺佳期那种小孩儿,皮实,不怕伤害,心胸宽,忘性大,不管受了什么委屈,过一会儿就能笑嘻嘻地走回来那种,多可爱。可惜万征没有想当另外一块滚刀肉的心,结果到手的滚刀肉自动滚开了,只好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代替。说来讽刺,那个横了吧叽的万征这回看着傻了吧叽的老婆,看样子是下了决心做一辈子超级滚刀肉了,忍字心头一把刀,决不挑剔。

他活该。

谁让他傻,一大把年纪了还不知道滚刀肉的好处?简单,宽容,乐观,还会自我安慰。两个朝夕相处的人,哪能不互相伤害?不忍就要分,忍了也就过下去了。要是您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丫头毛头小子,不忍就不忍吧,反正无所谓。可是年纪稍大的同志们就不一样了,折腾什么呀,不累么?再折腾下去,您觉得还能找到更好的么?越老越不值钱。男的女的一样下场。别以为男人不一样,越老越值钱,男人老了,值钱的是钱财房产,要是万一,不幸,您连这个都没有,那你就彻底完了。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学会做做滚刀肉,至少往那个方向努力一下,学会宽容和忘却对方的不对,学会忍而不发自己的不满,学会屈尊说声对不起,学会在对方说“对不起”的时候见好就收,没什么不合适的。就当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反正工作了在单位也用得着这种精神,决不会浪费。不过,在通往滚刀肉的路上,也要小心一件事儿,那就是看看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心,碰上想占滚刀肉便宜,自己却一点都不想改变的混蛋,趁早让他滚,不然真被咬上一口可真“挖塞”死了。

故事的最后,滚刀肉王子和滚刀肉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滚刀肉王子和滚刀肉公主的婚姻往往会在预期中长久且顺利,――都懒得折腾了。

表现三:皮实

上海式皮实

文/李志春

皮实是北方话,演绎到上海,含义就是结实而又有弹性。

工作皮实:朝九晚五苦,一把心酸泪。这一日如千年的枯燥活儿怎不让人乏味!无奈上有老来下有小,自己只得学乖巧。于是,每天挤着令人生畏的公交,看着老板冷峻的面容,着实让人心寒。如果是别人,难说会成什么样,但是若遇上了上海人,着实给你“皮实”一把。拉开他们的办公室抽屉,什么乐氏薯片,雀巢咖啡,YOHAYOHA,百利滋……应有尽有。一旦他们感到乏味无聊之际,抽出一小袋“嘎吱噶吱”地挪动着小嘴,气定神闲地点击着鼠标,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王先生是某公司职员,在他的桌上永远放着一包酸话梅:“每天一粒!没有精神的时候啊就拿来轻咬一口,你别小看这一点点,来得额好吃!嘿,酸酸的,享受啊!”想来又有谁会比上海人更懂得这些个小地方呢?工作是痛苦的,不过痛苦之中掌握享受之道,此乃皮实也!

爱情皮实:爱情这种东西,可谓难以言说之物,由如东家之子,增之一份则太长,减之一份则太短,实在难以把握。既然难以把握,那就得发挥皮实精神――有弹性!上海人总在这种细微处见精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可心领神会,如同打通七筋八脉,顿觉明朗。陈先生便是皮实功的掌握者之一,“吃不准人家是不是愿意和你谈朋友没有关系,你和她走在路上的时候,记住,趁适当的时机去握她的手,她要是同意呀,自然会握你手的,不同意呀她会缩回去的。说?那多尴尬,你说是吧!……”没错,爱情用说的,就少了一份弹性,多了一份僵硬,而要在情场中得意,这皮实功怎能不练成。

再说说上海人的人际皮实:上海人的人际关系自有他的奥妙。对待朋友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用不着天天见面,但是又不会难得聊上几句。他们自有网络来连接,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MSN与QQ的滴滴声不绝于耳。海上齐连线,天涯共此时啊!有时出来相聚,彼此更是知心踏意。饭桌前的一句:“现在混的老好额挪!”对方立即就能反应出:“我哪能会忘记你呢?”这一顿饭的皮实也全在此了,又何需清晰明了呢?

对待朋友之外,上海人的皮实在公众场合也别有一番特色。公交车上买票,上海人能节俭到只用“一一”、“二一”来表示。什么意思呢?那意思是说:我买一张一元的,我买两张一元的。这种上海特有的弹性着实让人一愣,可又想想,能将买票这件事做到如此自如洒脱地步的,除了上海人又有谁呢?

面对上海这座城市,如何身居闹市,而又自辟幽静;固守自我,而又品尝喧嚣?上海人的皮实或许是个答案吧。

可圈可点的皮实之处

文/杨琴

“皮实”这个北方方言,也像“小样”一样迅速在网上蔓延开来,且大有赶超之势。看似难懂,其实“皮实”的直译很简单,就是“皮厚肉实”,这个饱含生动意义的词,被用于形容车的耐用、菜的足量,甚至人的秉性。

第一次理解这个北方的词,我联想到的竟然是阿拉上海人,身边好友、顶头上司、甚至男友都是“很皮实”的上海人。

好友Shirley是那种扎在人堆里养眼,扎在美女堆里精致的女人。每天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日子,丝毫没有磨掉她的耐性――装扮自己的耐性。健身房、美容院、SPA馆、长乐路的特色小店,当然还有英文口译课程,都是她8小时之外的功课。最强的是,Shirley还自定义了20多条内外兼修的“准则”,最经典的一句莫过于“化妆不是万能的,不化妆却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素面朝天的我略带妒意地嘲她:“打扮什么呀,又没人看!”准备着换来还没有男友的她的一顿“粉拳”,没想到她却郑重其事地说:“这是对自己好,管别人什么事?”可怜总是“月光族”的Shirley,实在皮实得可爱!

上司老唐是个不折不扣的“白骨精”,收入不菲,还有房有车。总是笑眯眯的他,穿着黑色T恤,显得亲近而悠闲。很难想像他曾是个下岗工人,一家5口老老小小都蜗居在不足20平方的石库门房子里。纺大毕业的老唐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棉纺厂,没干半年就升到了小组长。那年恰逢下岗大潮,领导让他从小组里挑个人出来。老唐回到家琢磨了一晚上,不顾家人的反对,愣是把自己给报了上去,理由很朴实:我还年轻。在最初的几年,老唐卖过报纸、送过快递、摆过“臭豆腐”摊、批发过小商品……不断地摸爬滚打,老唐从未放弃过,良好的心态更让他交到了大量肝胆相照的朋友。2001年老唐经朋友介绍进了现在这家网络公司,不知网络是何物的他从不带底薪的销售做起,直到今天的营销总监。老唐的故事已是公司里的神话,可他依然毫不含糊的工作,事无巨细尽心尽力。有一次,当我无法承受工作压力频繁失控的时候,老唐悄悄找我谈话。我怨道:“你以为人人都可以像你一样啊?!”老唐笑笑说:"不一样,你们都比我当时强得多,这些年我其实只是在坚持一件事――保持良好的心态!”看着老唐亲切的微笑,觉得他皮实得令人尊敬!

男友是70年代的知青子女,在上海外婆的看护下长大,成长历程用上海话四字概括“丢丢扔扔(发音:duoduoguanguan)”,养成了生冷不忌、耐热抗寒的体格,独立好胜、一条道走到黑的个性。读书如此,工作如此,谈恋爱也是如此,凡事认个死理,只要他认为对的,绝不让步;错了的,也立马就改。但你别想说服他,软硬不吃,他呀,只靠自己领悟。瞧他,够皮实的吧!皮实得让我牙根痒痒。

上海人,无论男女老少,仔细瞧都有皮实的地方。我呢,从现在开始准备皮实的发掘他们可圈可点的皮实之处。你呢,也少点抱怨,多点皮实去重新看待上海人吧。

表现四:耐压

上海人压力感不“崩盘”

文/凌惠芬

世界在加速,中国在加速,上海的加速度更位居榜首。快速变化的社会会加大人们的压力感,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点,人就会崩溃。上海的社会压力有多大?上海人能承受吗?

近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作了一项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压力与个人承受力”的调查。结果显示,45.5%市民的压力感处于较低的水平,48.8%市民的压力感处于中等水平,上海市民的总体压力感未到临界值,是不会“崩盘”的。这不但表明我国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未使社会快速的发展给市民带来过重的压力,以至难于承受。更说明大部分上海市民心态比较好,善于应变,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变化产生的各种压力。

调查同时表明,上海人感受最大的压力,是医疗费、教育费和买房的支出。这是吻合实际的。由于这三项属于基本生活的必需,费用又特大,就不能不使市民担忧,成为他们的头号压力。现在不少人手头有了余钱,忙着去存银行,以至市场消费不旺。它启示社会要重视一个问题:伴着医改、教改、房改的推进,要更快更好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如此,人们在这方面的压力感就会下降,有了余钱也就敢花了。

市民压力较大的,其次集中在环境污染、假冒伪劣、交通安全上。这三项都属于城市环境问题。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人口一千多万,在快速的发展中,如果不妥善处置,人与环境的冲突会很激烈。好在上海对城市环境的治理,日益引起重视,不过,它还远远跟不上市民的需求。在调查中,上海市民明确把环境污染等问题作为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压力来源,说明上海市民的都市环境意识有了鲜明的觉醒。

调查还表明,上海市民的总体压力感虽不到临界值,但部分弱势群体的压力感则已接近临界水平。关怀和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是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本质所要求的,而且也是减少强势者前进的阻力所必须的。

由此可见,生活在上海这座物质之都、钢铁森林,压力是必然的,值得欣慰的是,上海人脆弱的不多,都很耐压哦。

假领的尊严

文/黄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