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理念标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文化理念标语

篇1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意义;要求;重点

企业文化学奠基人劳伦斯·米勒提出:“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在很多企业当中存在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工作难开展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文化问题。这里,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就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谈一些个人的思考,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

1.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目前,在很多企业的员工当中,对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存在不少误区:一是概念不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背诵文化理念、是搞文体活动、是企业形象识别;二是无事可干,认为理念熟背了,标语上墙了,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到此结束了;三是无处下手,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无法结合,无法做到同频共振,促进发展。这一系列误区产生,都是对企业文化内涵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的表现,是很多企业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先进理念)被员工认同以后所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管理,而且是更高层次和境界的企业管理。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要从重视企业文化的理念宣贯,转移到理念的内化和落地,最终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方式。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方法,是一个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一个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毫无疑问,现如今不管国企还是私企,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无一例外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在高喊文化口号、高举文化标语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普通的问题: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力构建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将其全面渗透并根植于企业管理工作和员工行为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约束等功能,深入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3.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将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心、内化于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要求,笔者认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3.1丰富企业文化体系内涵。企业文化之所以有凝聚作用,正是因为它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起来,进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要将这些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形,需要进一步充实丰富其内涵,需要在形成文化理念体系的基础上,整理形成涵盖用人文化、绩效文化、感恩文化、批评文化、廉洁文化、管理文化、创新文化、执行文化等为基础企业文化体系。并且通过对企业文化体系的宣传学习,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进一步理解和领悟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清楚地知道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3.2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要在企业内部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围绕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以建设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为载体,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党风廉政、团队建设、市场营销等企业管理工作中,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管理,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对接。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构,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定、决策规划、方案实施及具体的协调、督导、考评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3建立企业文化激励机制。要制定下发企业文化建设考核办法,以企业文化考核为抓手,建立企业文化激励机制;要依托学习型组织建设,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和表彰会,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要将企业文化培训结果和学习效果同具体工作相结合,建立操作性强的企业文化学习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激发员工自觉学习,并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行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3.4促进企业文化融入管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通过文化的力量来使企业战略更具理由,使内部管理更显章法,使员工工作更富活力,最终是为了推动“战略落地”。要通过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管理,将企业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理念,通过制度的确立和流程的完善,融入和落实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团队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规范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目的。

3.5开展企业文化典型选树。要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特点突出、示范引导的原则,立足基层,贴近群众,培育和挖掘在企业内部各个岗位上认真践行企业文化、为员工所信服、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集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要加强企业文化理念故事的挖掘和传播,善于从广大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事例中寻找闪光点,挖掘企业文化理念故事,并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总结出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文化理念故事,使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更容易让员工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孙成彦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期刊论文] -中国外资2010(1)

篇2

如何让宣言深入基层,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解

读和宣传,让基层真正了解和认同。基层是业务经营最重要的前沿阵地,然而,基层员工身处第一线,工作繁忙,往往对企业文化常识的认知不够深刻,有的还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对此,各级行要针对基层实际情况,从营造环境、理念渗透入手,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做好企业文化理念的解读和宣传,让抽象的理念从文件中走出来,变成“有用”的东西,得到广大基层员工的认可与践行。

其次,要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生根,通过广大基层员工的优质服务向社会诠释文化宣言。企业文化理念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悬挂在墙上的空泛标语,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核心理念落地生根,真正服务于业务经营。在具体操作层面,应借助有效载体,不断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使企业文化融入员工行为,渗透到业务经营的每一环节和优质服务的全过程,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用优质服务诠释具有农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宣言。

篇3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及其物化形态进行系统整理、提炼和升华,使之由自然状态逐步向自觉状态转变的过程,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理念、行为、制度和形象自觉调整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农村信用社历经60余年的发展历程,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鲜明的农村金融文化,但这些企业文化并未得到系统、科学的整理、提炼和升华。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这些已形成的企业文化有的需要改造,有的需要抛弃,有的需要张扬。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经营规模迅速扩张、转轨转制日益深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企业和员工在内心理念、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上显得有些陈旧和无序,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提升式发展。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整理、提炼、扬弃传统文化,继承升华、创新再造农村信用社全新的企业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三、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现状

第一,文化理念不够明确。文化理念是员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所包括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用一句两句话表述清楚。加上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对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正确引导和统一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问到文化理念,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一时难以准确回答。

第二,缺乏现代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同时又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工作往往只重视业务经营,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求稳怕乱,满足现状,缺乏把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做优的思想观念。

第三,缺乏共同参与意识。企业文化由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创造,员工是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但由于个别领导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队伍管理,工作主动性不强、集体意识淡化,造成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四、构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一是提炼企业人才理念,改造农村信用社的用人文化。通过建立全新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真正做到用人看素质、选人看能力、晋升看业绩,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按照不同岗位和层次详细规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规范、员工福利待遇、企业劳动纪律、工作纪律,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奖惩体系、晋升机制,制定和完善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自律行为规范和他律约束机制等。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改造农村信用社人员的知识构成。首先,要做好日常的教育培训工作,分别针对普通员工、中层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同时,加强考试考核,要把日常的考试考核成绩作为日后晋级和职称评定的依据。其次,要着重加强对领导者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借鉴和引进兄弟联社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第三,要重视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在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通过与有关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输送一批骨干接受再学习和再教育,切实改善农村信用社人员的知识构成。

第二,建立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识别系统。通过视觉化和形象化手段,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是提炼企业理念,包括企业远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针等;二是提炼员工行为规范,包括语言规范、仪表规范、业务操作规范、工作效率规范、行为准则等;三是强化宣传,把提炼出的企业理念、员工行为规范通过标语、口号、制度等手段加以固化,在感官上对员工形成强大的冲击力,从而营造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实践;文化力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指出:“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幸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并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实施上做出各种尝试。然而,令一些企业管理者感到不解的是,他们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员工的精神面貌没有丝毫的改变?为什么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些许的起色?为什么企业依然像一部陈旧的机器没有任何的变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这些企业的文化还悬在半空中,没有落到实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更是一种管理实践,只有将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深深扎根到企业的现实土壤当中,它才能真正的发挥效力。那么,要想实现企业文化的成功着陆,企业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实施工作。

一、强力灌输,广泛宣传

企业文化只有被员工信仰才有价值,而信仰的前提必须是员工了解,熟悉并记住本企业的文化理念。这就需要企业建立长效机制,锲而不舍地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在这方面很多成功的企业给我们以启示。像松下公司就有一项规定:每天上午8点,全体员工必须诵读松下精神,唱公司歌曲,其用意就在于让全体员工时刻牢记公司的目标和使命,时时鞭策自己,使松下精神持久地发扬下去。宣传灌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张贴标语,网络宣传,公司发展的纪录片、演讲,关于价值观与战略愿景的研讨会等,都是企业通常采取的形式。为了使宣传的效果达到最佳,表达的方式一定要简洁、清晰、前后一致,特别是要注意采用广大员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海尔集团采用的员工的“画与话”、GE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卡以及许多优秀公司的讲故事等,实践证明都是行之有效的形式。从宣贯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就是故事,大家都记得住的事就是文化,大家能够搞明白的事就是文化。

二、完善制度,持续推进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支撑现代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一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然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一些企业制度是制度,文化是文化,二者的相关性、配套性很差,甚至存在制度与文化相互矛盾,说法不一的现象,这就给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混乱,不利于企业文化的推进。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制度健全、规范和落实的过程。因此要按照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重新审视和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技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工作职责,做到制度体现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当然企业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在初始阶段,带有硬性约束的宣贯是必要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要求也是必要的。因为无此约束,再先进的文化观念也不会自行其道。随着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会逐渐淡化,而员工的软性自我约束则会逐渐增强。当员工将企业价值观内化于心灵之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时,制度的外在硬性约束就已经消失,而员工们内在自我约束的自觉行为得以升华。

三、关注细节,点滴做起

企业文化的实践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同时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想做大事的人很多,而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正如汪中求先生所言:我们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文化的实践过程就是把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细节中。从横向层面来看,企业文化要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班组和每个岗位之中。像沈阳香雪面粉公司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岗位格言,挂面车间的岗位格言是“条条出精品,袋袋送温情”,检斤工的岗位格言是“斤斤计较,两两不差”。这些朴素生动的群众智慧语言已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纵向层面来看,企业文化要落实到每个工序和工作环节之中。上海宝钢公司实施的“用户满意工程”,就是把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系统贯彻到了每个工序与工作环节之中。把先进的企业文化贯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细节之中,它会产生文化力,实际上也就是当前许多企业所倡导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固然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然而战略确立之后,执行就是关键问题了。而把企业文化落实到细节的过程,也就是执行文化的形成和运作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谁能拥有文化优势,谁就具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但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种文化力是依靠企业坚持不懈的实践和修炼才能获得的。实践和修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实践,不断扬弃,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交通企业担负着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而企业文化在其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竞争力。探讨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提升企业软实力作用,对于促进交通企业良性、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中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通过对144个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企业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中国交通企业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大多数是以介绍经验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为主,真正有理论有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性实证研究甚少,这使得在实践过程中,理论研究的滞后严重制约交通企业文化建设。一些企业不能正确把握企业文化本质:在认识上,简单地把政治、社会道德、历史传统文化、各类文学艺术形式和企业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而在实践上,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利益主体定位不清晰,企业文化和企业团队建设运行没有密切结合,文化理念之间不统一。企业文化传播也缺乏个性和创新,因而社会认知和员工认同都受到影响,降低了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脱节。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一种长远的根本利益主张,是基于维护或者改善现状的目的,必然造成原有文化的变动和重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战略,否则企业文化将不具备任何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在调研中发现,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表述的交通企业仅占5.56%。这说明大部分交通企业的文化建设仅有泛泛的文化理念,文化建设偏重形式而忽略内涵。交通企业文化是交通行业建设、服务人员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社会观、建设理念、管理理念等的综合文化,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只有融入具体的社会实践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建设活动体现出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脱离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系统的文化建设应当包含物质层文化建设、行为层文化建设、制度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基础设施是物质文化的具体物质形态;行为层文化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人际关系规范和公共关系的规范;制度层文化是企业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体制的升华;而精神文化则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调查显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参差不齐:没有明确核心文化的企业尚不到40%,而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模糊的企业竟分别高达56.94%和45.83%。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企业文化就缺乏灵魂;没有体制保驾护航的企业,企业文化必然只是口头支票。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任何一方面的缺失必然使其作用效力大打折扣。

文化理念表达方式缺乏准确和个性。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的文化理念仍然停留在标语式的口号和选择时髦的词汇上,典型的表现有:企业提倡的价值观与企业应该选择的经营行为不符,许多企业对价值观的表述采用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忽略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对文化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有误,致使在理念的表述上,遣词不准确,语意与所表达的理念不符,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和人们正确地认知理解;制度的制定与企业文化提倡的价值观不匹配,导致企业文化与制度“两层皮”现象;企业总部中各分、子公司业务战略的选择、发展方式的选择等不一致,还没有完全实现母、子公司企业文化的对接。

企业文化理念的宣导不力。在交通企业调研中随机抽取74名员工进行测试,员工回答出所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相关制度等,测试结果显示:18.91%的人员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能全部说出企业文化的不到25%。

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凝聚人心,企业的文化理念如果不能“入耳”、“入脑”、“入心”,就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同,更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所以,对企业员工进行文化培训与强化,进行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员工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发展矛盾。调查307名员工对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四个层面文化的满意度,结果发现员工普遍对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厂容厂貌和行为层面的服务理念、企业作风、岗位规范等项目的满意度评价较高,对制度层面的分配观、绩效观、人才观的满意度评价不高。“企业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工作中能力和特长的发挥”的低满意度,深刻体现出员工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发展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全面的发挥。优秀合理的企业文化应当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引导员工将个体的职业理想、人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自我社会价值。这不仅需要靠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靠企业的愿景来规划好企业的发展战略。

优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交通部有关文化建设要求和文化价值体系指导下,根据本企业特点和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提炼适合企业特点、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树立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实施工作体系。为切实发挥文化价值体系对企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员工行为引导的作用,在提炼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实施推广工作体系①,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促进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广。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对内对外推广活动,达到引导员工行为和改善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目的主要完善文化宣传平台建设,如强化对员工的文化培训、组织文化活动、树立企业文化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完善文化评估机制;建立企业外部网站、品牌广告;树立企业文化宣贯典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②

 

转贴于

从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两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管理部门要结合宣传工作,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广泛宣传,设置专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③并结合实际组织征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和健康心态,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理念的统一。

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配套制度。在配套措施上,企业文化的实施推进要与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与企业制度安排相匹配,保持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要以理念为导向,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纳入到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相关制度中,以制度来保证企业文化的推广,把企业文化融入制度,让制度体现文化。④

建立企业文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为及时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企业下一步的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健全企业文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企业文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检查、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宣贯情况进行检查和全面总结,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并结合实际检查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篇6

僵化的企业文化与活化的企业文化都有哪些区别呢?

第一,僵化的企业文化只重建设,活化的企业文化更重管理。

很早就有人提出,企业文化不要只顾建设,而要注重管理,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思想。因为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按照一个模式,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最终形成一个文本式的手册了事。企业文化管理则注重相关体制配套,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地执行落地。有了管理,企业文化才不至于被闲置冷落。管理自然要依靠人,有人管理才能是活的。

第二,僵化的企业文化强调体系化,活化的企业文化强调机制化。

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都追求体系的高大全。从理念、价值观,准则,制度,到形象,CI,标语,口号等样样俱全。有了一本厚厚的企业文化手册,后面就是大力的宣贯落地。很少有人考虑,企业文化必须有相应的环境条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良好的内在机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机制,企业文化才能生存并发挥作用。

第三,僵化的企业文化重在形式,活化的企业文化重在功能。

很多企业搞企业文化,只是为了给人看的,因此重形式甚于功能。企业文化通常具备的六种功能,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功能,企业文化才是活的。然而,如果缺乏配套的体制和良好的机制,这些功能就无从发挥。可见,企业文化之活,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必须依靠相应的体制机制才行。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时刻保持创新应变的生机活力。

第四,僵化的企业文化从上而下,活化的企业文化上下互动。

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群所谓的专家大师,根据老板的旨意闭门造车,按照诊断提炼编制的老一套,搞出一本企业文化手册,然后自上而下地宣贯落地。这种做法大多遭到员工的抵制和嘲笑。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有员工的主动,有自下而上的企业民主,有上下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

第五,僵化的企业文化一条腿,活化的企业文化双轨制。

传统的企业文化,只依靠强制宣贯执行一条腿,缺乏执行效果的监督和反馈,不能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有执行与督导双轨制,能够监督执行效果并及时反馈,并能够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调整。

第六,僵化的企业文化内向保守,活化的企业文化外向开放。

传统企业文化主要重视其内敛功能,很容易趋向保守僵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则重视外向功能,强调对外开放和现代化。企业文化不但要请进来,而且要走出去。现代企业文化将逐渐消除内外界限,呈现完全透明开放的状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不再固守所谓的不变的信念教条。

第七,僵化的企业文化重表象,活化的企业文化重内涵。

传统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各种物质载体和行为规范,也就是外在表象来体现。现代企业文化则更注重内涵建设,特别是主体的现代化。企业老板和员工都要通过修心养性,全面提升素质觉悟,在思想观念上体现现代化。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思想基础,现代化的素质觉悟,现代化的精神内涵之上。

第八,僵化的企业文化以理念为导向,活化的企业文化以实际为导向。

传统的企业文化把理念价值观绝对化,认为是不可改变的最高教条。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外在形象、口号标语等,也随之教条化固定化僵硬化,不能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变化,否则就是违背天条,违反企业文化宗旨。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观念,这个错误观念误导企业文化几十年。企业文化所有一切,都只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尤其是要针对具体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运用而不是绝对片面照办。一切都应该以实际为导向,而不是以理念为导向。

第九,僵化的企业文化在战略之外,活化的企业文化在战略之中。

传统企业文化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做了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却与企业战略相距甚远。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人,大多被边缘化闲置化。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蕴藏在战略之中,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点点滴滴。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文化,也就是除了企业经营过程和流程之外,看不到任何贴有“企业文化”标签的东西。人为制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其实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象,与企业文化内在本质没有任何关联。

第十,僵化的企业文化复杂华丽,活化的企业文化简洁质朴。

传统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外表复杂华丽。不仅体现在理念口号晦涩难懂,偏僻古怪,而且体现在规章制度繁琐复杂,苛政严刑,形象工程耗费巨大,华丽宏伟。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非常简洁质朴的,一阵见血的,直截了当的,简单明了的,宽松大略的,容易为员工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且与员工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花钱越多的企业文化,其实越是虚假无用的。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基本结论。传统企业文化之所以僵化,关键在于离开了一个活字。企业文化理论割裂了活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忽略了活的机制,企业文化目的忘记了活的应用,企业文化发展脱离了活的实际。这才导致了几十年的荒谬和荒唐,导致了企业文化成了一个跨世纪的天大笑话。

篇7

走进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标语:“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这是湖南中烟“质量文化”的集中体现,正是它在背后支撑着“白沙”、“芙蓉王”品牌信誉。

自合并重组以来,湖南中烟通过深化内部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做大做优骨干品牌,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争创国际知名品牌,真正使湖南烟草工业在全国和国际烟草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两个至上”烟草行业价值观为指导,依托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在融合、延续原有企业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体系,对内促进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对外展现了良好的、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当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公司发展软实力,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要确保这项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还需要湖南中烟人与时俱进,积极搭建新的活动载体,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使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全体湖南中烟人的心田,转化成他们的行为模式和职业准则,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文化管理转变。

湖南中烟组织开展的“身边的标杆”文化故事巡讲活动,前不久在宁夏吴忠卷烟厂正式拉开序幕。我们期望,湖南中烟优秀企业文化不只是理念条目的呈现,更要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扎根,在文化故事里传承。

责编/陈楠 美编/石玉

延伸阅读

湖南中烟的企业文化体系

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公司愿景:中式卷烟杰出代表,世界级烟草制造商

公司使命:为国家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

会,为社会创造效益

公司精神:诚信务实,敢为人先

公司战略: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

品牌理念:创造需求,引领消费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充满活力

科技理念:科技促进生产力,创新提升竞争力

篇8

普遍感觉开阔了眼界,化工公司考察团前往霍林河、白音华地区考察学习。观赏考察了铝电公司、坑口电厂、煤业、白音华2矿和煤提质公司。通过听介绍、看现场。思想感触很深。不管是现场观赏、还是交流座谈,不管是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还是井然有序的生产单位,都感受到企业领导勇于开拓、承担压力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的奋斗意识,员工们高昂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现场管理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厂房内物件井然有序,铝电公司。工人规范操作。尤其是厂房空间多处书写平安警示标语和企业文化宣传标语,每一条标语都围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精细管理充分体现企业价值观:员工能力发挥和对企业贡献最大化、企业效益增长和对社会贡献最大化。坑口发电公司同样感受到先进管理重要性,感悟最深的坑口发电公司在建设中,遇到困难提出“不抛弃、不放弃、不自弃”精神。

化工公司员工详细学习了煤业企业文化和班组建设情况。煤业从历史角度、现实维度、创新高度不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汲取霍林河建矿30多年积淀的精神文明建设效果,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改制后集团、中电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传承团结一致、艰苦守业、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煤矿守业精神,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特别敢创守业者品格;同时吸纳集团“崇尚市场,用户至上”做市场先做人”全员全方位闯市场”等体制转轨中的企业文化建塑精髓,形成“先服务客户,后发展自己”文化定位,使煤业从成立之初就能在股权多元条件下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激烈市场竞争中从容应对,稳住脚跟。

也是煤业文化建设永恒不变要素。煤业从成立之初就深知企业文化对公司当前及未来发展重要作用,守业者精神、市场服务意识是煤业文化建塑基础。将培育和塑造健康向上、个性鲜明企业文化作为战略落地基础保证来定位。将“文化制度化、行为文化化、运作一体化”作为文化建设主体模式;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作为建设目标;兼顾历史与现实基础上,提炼以“员工价值实现与个人人收入和企业效益一体化,员工家庭富裕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贡献一体化”两个一体化价值观为核心文化理念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作为社会公众公司,更强调社会责任履行和人本化管理内涵。原有文化理念基础上提出“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等重要,生产经营与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理念,进一步强调企业对员工、对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增加“发起人负责制”规范化管理”两项制度安排,全员岗位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力大幅度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和制度保证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构成煤业文化内核,煤业企业文化建设实践重点突出“五个结合”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会;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四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队伍建设相结合;五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通过“五个结合”煤业的企业战略、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员工行为、责任意识有机融为一体。推动企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企业文化力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班组是煤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也是煤业企业文化落脚点,更更是煤业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重要手段。煤业将班组建设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以“简洁、高效、健康、快乐”为主题的规范化班组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

风沙大,白音华23矿、煤提质、高勒罕水库处于高寒高海拔区。远离城区,人烟稀少,交通相当方便,干部员工战严寒、斗酷暑,始终坚持在工作一线,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寂寞。尽管各种条件艰苦,依然做出了一流成果。一座现代化大型煤矿已建成投产,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为企业发明效益;煤提质施工现场框架林立,设备进入装置阶段,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即将建成投产;

集团公司系统第一次进入煤化工行业,煤制甲醇项目作为中电投集团公司示范项目。旨在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发明新的效益增长点,推进集团公司综合产业发展重要一环。通过考察调研,使化工公司员工对项目建设更加充溢信心和希望。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为主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45-02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及弊端

谈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总结企业成长经历和领导者价值观,提炼简短的朗朗上口的词或短语,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等作为企业精神,然后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向员工灌输。这种做法的思路首先从概念上将企业文化的价值内涵灌输给员工,以使员工接受并内化企业价值,最后,这些被内化的企业价值自动地规范员工的行为。这种建设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不利于使员工真正接受企业文化理念并付诸实践

有关企业文化的培训和宣传往往带有强烈的说教性质,虽然采取英雄人物典型塑造、创业故事宣讲等手段确实会引起员工的思考,使员工深受鼓舞,但是,很难保证员工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实践企业文化。

2.容易把企业文化建成没有实际意义的“口号”文化

许多企业以为喊几句流行的口号、统一员工着装、统一颜色、把口号贴在办公楼道上就是建设企业文化,殊不知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管理效能是存在于企业文化与具体行为的互动上。直接从理念入手的培训和宣传很容易使企业文化停留在表层。

二、基于行为微观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

1.分析和思考

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隐藏于组织行为背后,人们只能从现象上对它加以描述,而不能像呈现一个具体的杯子一样把它具体化以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也不能像建造一个杯子一样把它生产出来。企业文化的存在依赖于员工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企业员工的行为中窥见企业文化之一斑。员工的行为承载着企业文化,所以,员工行为以及规范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把抽象的企业文化具体化。企业文化之于员工行为和规章制度好比空气之于我们的呼吸,只有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才真切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企业文化的抽象性使企业文化建设变得极为困难,但是,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具体的员工行为、制度以及企业可视系统表现出来,这又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

既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目标就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把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使之变成员工个体的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个抽象范畴,它是在员工长期的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一旦形成就具有不易改变的稳定性。为此,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心理学认为价值观是人们的动力系统,即员工的外显行为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一般价值观和行为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价值观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一些外部强制因素强化个体,使之出现某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得以保持,如此渐进循环,个体就容易把这个行为变成自动化的行为,并且会逐渐接受这种行为,最终改变对该行为的态度,这个过程称之为内化。

如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思路是把立足点放在抽象理念的灌输上,即首先向员工灌输文化理念,然后希望这些理念能够自动地导向员工的行为。这样做虽然能够收到部分效果,但是,往往会使文化不能落地,停留在表层,这样的企业目前比比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个体价值观、态度改变方面的理论给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既然企业文化是抽象的,我们就不能直接地像建造一个杯子一样把它生产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加以标准化,并且在企业中强制推行,然后再通过制度建设上升为法律,同时,在推行过程中辅以必要的价值、精神层面的宣传,使之成为企业习惯并最终形成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这个思路的核心是立足于行为塑造,通过行为塑造来强化员工的文化理念,最后由文化理念来反过来影响员工行为。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企业行为模式的标准化及推行、制度建设、培训及宣传。

2.企业行为模式的标准化及推行

企业行为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或企业精神。比如,人力资源部为店面营业员开发了一套行为规范,从营业员的接待、商品介绍、导购等方面加以规范,其中心是实践企业客户至上的文化理念。

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行为的标准化,一种是基于流程的行为模式标准化,比如,企业根据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重新研究物流流程,尽量缩短向全国各分销商的供货时间,重新安排了物流部和库房员工的排班时间。一种是一般行为的标准化,比如,笔者曾服务的一家企业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非存档的文件来往必须双面打印以节约办公成本,久而久之员工就形成了自动节约的习惯。

标准化行为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然会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阻挠,企业应该克服困难把这些行为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之变成员工自动化的行为,并且促使行为背后的文化理念的形成。

3.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保证。企业精神所倡导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必须依靠制度的保证去实现,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使企业精神转化为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文化起反作用。

制度建设要注意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性。要在制度中体现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要考虑到制度并不仅仅是行为落实的强制手段,而是一种价值导向,通过在制度中渗透管理理念?熏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从而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变,同时,实现制度化管理向企业文化管理的变迁。在制度的制定、修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倡导的企业价值和理念,在制度中要体现出这些东西,使制度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使员工通过执行制度,认识、认同企业文化,同时,在认识、认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自律,严格遵守这些制度,从而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化。

4.培训、宣传

企业行为的推行和制度建设保证了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不再仅停留于“口号”和“CI/VI”系统。但是,要想这些行为和制度所引导的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真正渗入员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还需要辅以必要引导。培训和宣传要立足于引导员工去感悟日常行为和制度背后的价值内涵,以至避免员工听时感慨激昂,回到工作岗位时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的说教式培训。

三、结语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从“草莽”阶段进入“专业”阶段以后,都谋求企业文化建设。而许多企业却走入了误区,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开始提炼并宣传企业文化,接下来大会小会上老板讲述创业故事和企业精神,办公楼道上到处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随处可见,员工的文体活动也搞得风风火火。到头来企业文化变成了“口号”和文体活动。

企业文化是抽象的,但决不能具体化于“口号”和文体活动。企业行为和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引导企业行为和制度,企业行为和制度反作用于企业文化,他们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关系。通过行为和制度兴文化,就为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切入点,使企业文化建设变得不再抽象,使企业文化不再表现为“口号”和文体活动而在行为和制度的牵引下落地生根,真正实现规范员工行为、激励员工奉献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 刘轩,章建石,石晓勇.职业价值观视野下的员工招聘和企业文化建设[J].华东经济管理,2005,(7).

篇10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煤炭企业作为传统型企业要想更好的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对其企业文化实施再造。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2l世纪人类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以知识、速度、创新、文化理念为根本特征的新经济模式。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能力,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为企业生成价值的重要来源。一个企业要打造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就必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着手,培养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是新世纪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基础性行业,其作用和地位不容质疑。不久前国家为了力促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和现时的一些因素积淀,煤炭企业发展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煤炭企业正经过着历史性转化过程:即从“制度+控制”型转变成为“学习+激励”型。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国际原油等替代性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煤炭行业的形势开始出现好转。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煤炭企业必须牢牢抓住时机、适时掀起企业变革、塑造新型企业文化,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

l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与实质

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源自美日两国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并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经济第一的美国展开强有力的竞争。美国学界在惊呼“狼来了”的同时,分析思考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其“管理软件——文化因素”的成功。从1981年到1982年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了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系统精辟的分析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煤炭企业文化以往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文化观念陈旧、思维模式定化

由于地理条件和作业环境限制等原因,煤炭企业矿区一般都远在与城市市区相隔较远的郊区或野外。因此煤炭企业难以接受到外部最新的信息,思维模式容易固化。而思想的僵化又往往就是企业文化再造最大的敌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安于现状,害怕变革、不愿变革,使得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的尝试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以从根本上起到引领企业发展思路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2企业领导层不理解或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目前煤炭企业占相对多数的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很多的领导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选择产生,而是直接由上级安排任命。这其中虽然有很多有志于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领导者,但苦于对企业文化理念的不理解和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开阔,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只投入,不产出的“买卖”,搞不搞对企业效益都无所助益。

2.3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化、部门化

在煤炭企业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在许多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等同或混淆两者之间的异同。实质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炭企业建设中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通过两者有机的融合和协作,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所潜在和发生的一些问题;还有的煤炭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安加在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职能,而不是哪一个具体部门自己的事情,企业文化细化在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2.4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

以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由于思想保守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煤炭企业内部对企业建设的效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是“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嵌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企业文化留于表面。因此我们走进矿区经常发现是口号、标语很多;今天号召这个,明天要求哪个。没有一个有序、继承性的企业文化发展建设思路。

3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3.1以“客户服务至上”为导向

由于多年来传统体制的影响,使不少煤矿至今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煤炭产品同其它产品相比虽然有自己的特性,但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上有共同之处,如认真履行合同、定期走访用户、提高质量、扩大产品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等。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客户可能会提出什么要求,提前准备,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客户,从而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节省时间、为客户节省成本、为客户提供方便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3.2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企业有价,人才无价。新经济时代中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生产力要素。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从过去只注重物转到重视人的基点上来,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何有效的引人、留人、用人、培育人已经成为煤炭企业文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企业必须充分调动资源,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

3.3以构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

煤炭企业文化重塑要以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明确化。为企业下一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落实沟通培训和激励机制

由于煤炭企业内部传统势力强大,抗拒文化革新和消极对待文化革新的现象普遍,而且广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一。要想在煤炭企业内部顺利开展企业文化理念革新,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有效沟通。解除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再造的疑虑和不解,并通过具体培训的方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再造的效用与意义所在。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来,实现由“企业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5以绩效考核机制为约束

有时候企业传统势力过于强大,企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部寸步难行。此时为破除阻力、引进新思路,就必须果断借助绩效考核机制等强制手段,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希望的方向转变;新文化的引入要想真正“生根”必须有一定的强化过程,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使得员工逐渐生成“习惯反射”,使得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在企业内“生根发芽”。

3.6以企业与员工“双赢”为诉求

强制并不等于强迫。虽然要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自觉做到相统一,但不能抹杀员工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需要。长久以来,煤炭企业以“牺牲、奉献”精神为感召,而忽视了员工作为个人有自身多元化、多层次需要的现实。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是双赢的世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双赢”的文化理念,只有企业和员工都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4煤炭企业文化再造的具体内容

4.1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新型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外企业无不把培育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把企业精神当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视之为企业之魂。煤炭企业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行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将长期经营活动中培育的能反映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和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相融合,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精神。树立企业精神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同时要突出时代性和个性化。

4.2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事故高发及难以遏制的趋势,不单源自科技管理水平低下,更在于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不高和企业整体安全文化理念不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实现文明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高效发展。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使员工形成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并付诸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上,认真将安全文化细化到现场生产管理之中。

4.3重新塑造煤炭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是否有高度的信任感,关系到这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一方面,传统上社会意识中煤炭企业的形象就是“苦、脏、累、险、黑、大、笨、粗”;另一方面由于只注重效益,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企业环境恶化:煤尘飞扬、地表塌陷、酸雨、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光化学烟雾等敏感环境问题既危害了企业,更危害了社会。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新型企业文化,首先就要重新塑造自身企业形象。对内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的现代新型矿区。对外要通过cI形象设计塑造个性鲜明、全面完整的企业形象。注重企业声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企业树立讲文明、负责任的光明形象。

4.4通过质量文化树立强势企业品牌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它既反映了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吸引客户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也只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文化理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产品质量实际上是企业质量文化、伦理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反映和体现。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设备固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还必须以人为本,从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形态着手寻求解决途径。从煤炭企业长远发展、从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域经营的大视角出发,重视企业形象、商标形象、产品形象的策划、宣传、投入,把品牌意识和策略引入企业营销机制中,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才是煤炭企业在21世纪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超级秘书网

4.5科技文化兴煤,创新文化富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指导方针在今天的煤炭企业改革中意义犹为重大。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造目标重点是要应用高新技术:比如遥控与自动化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推进洁净技术的产业化。煤炭企业的发展正朝向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毫无疑问,科技文化将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能源有限、创新无限。煤炭企业不可能永远靠煤吃饭,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是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体系,为煤炭企业不断飞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