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03-23 03:0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文怎么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散文怎么写

篇1

1、准备好语文小报用纸,一般用A4纸,先用铅笔画好模板,一般是各个板块的轮廓要画出来。注意留出主题位置,区分好画画和写字的区域,并用铅笔画好写字区域的横线。

2、写字区域:名人小故事一个或读书名言几句,用钢笔一一写下来。

3、写字区域:推荐书目一个,用钢笔写下来。

4、写字区域:古诗词两首。用钢笔一一写下来。

5、语文小报的绘画区域画上和读书或材料内容有关的图案,用彩笔涂上颜色,在合适位置写上制作人的班级姓名。

6、全部画完写完之后,用铅笔轻轻擦去用铅笔勾勒的痕迹。

篇2

*京翰教育简介

由北京师范大学、安博教育研究院、京翰教育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创建的培训行业首家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首推“教师双证”上岗,设定教师成长目标,规范教师行业标准,为其提供科学的评价认证与有效的激励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树立行业规范先河,标志着个性化教育行业教师认证标准化初步形成。

校区分布:盘龙区、五华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27 (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详情拨打400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了解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奥数辅导请不要在电话中谈,可以说思维数学或者数学提升)

上课地点:

多个校区就近选择,欢迎拨打免费电话,由专业老师帮您推荐最优校区

无论您在哪里,我们都不会离您太远!

拨打400电话,可以和校区老师直接通话,了解更多!!

******************************************************

*具体地址

昆明市 盘龙区 昆明北市区校区         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7627

昆明市 五华区 昆明云师大校区         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77612

------------------------部分课程介绍------------------------

高一物理一对一辅导课程

课程设置:个性化定制

适用范围:高一

课程特色:本课程立足基础,立足高考,为同学们全面梳理课本知识要点,帮助大家有规律地记忆和学习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要点。

篇3

奇在哪里呢?奇就奇在她初涉散文就能如老手般神完气足,自在无碍,笔随意转。用刘勰的话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其叙事、状物、言情,无不得心应手;文气、文思、文笔,既自由放达又自成规矩,既能量充沛又开阖有度,既饱满结实又机敏跳脱。

随笔一般都很生活化。但生活一词已过于茧化,所以我更愿意将它拆开,说舒羽的随笔既“生”且“活”。“生”突出的是发现,是表达的陌生化;“活”突出的是语言织体的质感,是细节的雕刻、凸显和气韵生动。二者都更多关系到怎么写,写得怎样,而不是写什么。散文再怎么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联,也不意味着有一个现成的“生活”等着你去写。要说现成的倒是有,就是也有现成的难度。譬如扬州、南京一带,由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交织过于出彩,招来太多人涉笔且太多佳作,假如不能在写法上脱颖而出,就会立刻跌入现成的死地。你看舒羽怎么赞美扬州美食的魅力:“就这么小心翼翼地吃撑了,步行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自己这会儿岂不像只灌汤包?”再看她怎么写与昔日“江宁织造府”那座牌楼的缘分:“像袭人开门被宝玉踹了一脚,我在牌楼下面照了一张像,以一种被历史贯穿了心窝子的感觉”。所谓“生”且“活”,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时被这样的文字踹一脚吧?

舒羽随笔语气近于聊天,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让你每每“如坐春风”。这“春风”一半来自她运笔时总是蓬勃的兴致,一半来自她邀请我们分享其蓬勃兴致的内在语言姿态。说得更具体些,包括那种娓娓道来的调性、随心境和场景变化而跌宕起伏的节奏,以及转折、跳跃处似乎不经意留下的空白。正是这些构成了某种相互往还的交流场域,让我们自得其中。那些过于执着于观念的读者将得不偿失,因为舒羽的散文很少以观念取胜。当然我们会不时惊讶于闪耀其间的超常智性和悟性,却从不会感到作者试图强加给你什么,不会感到丝毫居高临下或咄咄逼人的态势;相反,即便是完全独白的场合,也有激发、召唤、对话或潜对话的意味溢出。比如《马友友的天方夜谭》的开头:“一个人的阅历大约是有重量的,我想。这重量让人变得低沉,所以,年纪大了,走路就慢了。”这样的语气出于独自的冥思,但也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说话。

舒羽的随笔,是小说笔法,诗歌魂魄。她既注重情境描叙,会讲故事,尤擅刻画人物和人物关系,又总在与虚无博弈,为虚无赋形。一个没有透彻参悟过虚无的写作者必行之不远,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若不是心中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作底,曹雪芹决不可能把《红楼梦》写得那样既花团锦簇,又凄清孤冷,还入木三分。普鲁斯特和《追忆似水年华》也映证着同一原理,尽管他们悟及的虚无并不是一回事,与之博弈,为之赋形的路径方式也大不相同。其小说笔法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写亲情和友情的篇什;而最能集中显示其诗歌魂魄的,则是《普鲁斯特三题》。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因为读了《三题》而起兴去读普鲁斯特,但我知道,读了《三题》再返身品味那些写亲情和友情的篇什,定能品出更多的东西。

自然也包括像《螺蛳青》那样貌似闲笔的小品——我的意思是,只有在同一种“爱的迷醉和幻想”的场域中,才能理会作者何以会为一盘小小的螺蛳而大动干戈,而且写得那么风生水起,一波三折。表面看像是一个精于美食者在炫技,实则在锻炼自己“强大的叙述虚无的能力”。叙述虚无就是为虚无赋形,就是雕刻时光,就是使那些以万劫不复之势坠入遗忘黑洞的瞬间记忆获救,重组唯美的星空。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以细密而精准的感受力,不拘一格、出奇不意的想象力为前提,否则小说笔法也好,诗歌魂魄也好,都会统统落空。

当代文学在观念和技法上早已产能过剩,而感受性和想象力的萎缩却成了一个痼疾,在此舍本逐末的背景下,读舒羽的散文真如同置身一场语言的飨宴。

篇4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发现一株草的生长吗?你能发现一朵花的绽放吗?你能发现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奥秘吗?我做不到,于是就更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他观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风俗传统,表达个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谊融入字里行g。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它引领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他把生活的哲理表达出来,给人以启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茂盛。”你看,作者写昆明的雨,没有描写雨怎么样,而是写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状态,而我们体会到的,却不是草如何,而是“润物的雨”,它冲刷一切,洗涤一切,滋养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绘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天空不是沉闷闷的,空气也不是沉闷闷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浓绿的颜色衬着雨水,雨变成浓绿的了,雨季也成了浓绿的了。这描写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带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记人叙事散文也别具一格,大多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以及他自己的经历,内容丰富,真实亲切。比如写沈从文先生,不是写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从沈从文学生、友人的角度,写沈先生教书特点和为人,让我们从一位作家眼中认识另一位文学巨匠。这种故事性的散文,让我真正走进书中。

汪曾祺文风淡泊从容,但是,他却没有如此平淡从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历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残,然而这不公平的生活,他却能够平静地接受,乐观地看待,在那些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乐观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变成了人生的助推剂,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篇5

—— 疯狂侠客88 摘自《喜欢文字,静心守候》

我要向山涧中会说话的植物,会唱歌的动物提问;“什么是散文?”呐喊一声后,几片落叶微微轻颤,惊起了还在熟睡的鸟儿,遗留下了淡淡的足迹。

- 八戒师傅

一袭清冷的风拂过面颊,隐隐地感觉到了刺骨的疼痛。可是,风又怎么能知道我的那一丝忧愁。

来的这段时间,我时常写一些文章,把自己领悟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但是有时候却异常的盲目,迷茫的挣扎着还在疲惫的身体,毫无一丝感悟,匮乏了仅存的灵感。( : )

拾起一系枝叶,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凋落的。也许是秋天的无情,或许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根源。伤痕的手只能浅浅的触摸,凌乱地直觉告诉我,那是它生命的归宿。可是,谁又知道散文的终点在什么地方?每一次追逐境界,我都在奔跑中落退,在失望中平息自己的狼狈。仅存的那一点直觉,唤醒了现在的麻木。意境是在心境中琢磨出来体悟,思绪撞击着还未发芽的懵懂,才知道深思是深沉的一个递进式。

仰望着天空上的风筝,扬着一抹淡淡的飘逸,随着风的方向改变自己的导航路线。人生如果随意改变自己的目标,这也许是外物所致。就像风筝它是脱离不了风的辅助,所以只能随着风的方向来飞翔自己的天空。那么人生的一丈风帆,会不会随着风的流动而改变一些方向。一根细细的线栓住了还在追梦的风筝,难道也让这一根细线栓住了散文的形式?

俯视着湖泊里的鱼儿,随意吞吐着一口泡泡,随着水的呼吸而汲取着氧气。可是,脱离了水的鱼儿却在苦苦挣扎,为了生命的延续做最后的叹息。鱼儿是离不开水的,那么脱离了古老形式的散文,莫非也会枯竭它的美感。我的观点只是提出一点点疑问,因为我还在迷茫,在散文中苦苦的挣扎着凌乱地思维。也许,草的枯死是被秋的寂寞所染化,仅仅是一个季节的交替,便又散发出了春天的气息。也许,散文的轻声呢喃,点点的融入到我的耳脉,我便有了追逐它的脚步。聆听着那曲古老的音律,勾勒着弦音,轻吟着心中的散文。

迷茫的不只是眼神,心也泛着浅浅的迷惑。

一叶凋落,悄悄地带走了我的憔悴。徒步走在落满枯叶的山涧,凝着还在思考的眉目,莫名其妙的阵阵伤感。疑虑地观望着远处的青松,我要向山涧中会说话的植物,会唱歌的动物提问,什么是散文?呐喊一声后,几片落叶微微轻颤,惊起了还在熟睡的鸟儿,遗留下了淡淡的足迹。只有浅浅的回音,那是属于自己的声音。拖着疲惫的躯体,麻木了一切伤感的心。就这样慢挪着脚步,轻轻地远离这个还在沉睡的山涧。

嘶哑的声音,已不再有一丝清晰。连着颓废一起缠绕着狼狈的思绪。

什么是散文?

篇6

一、端正思想态度

考前,复习时间不长,但在语文学科上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语文成绩的提升也大有可能,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考前的复习对语文成绩的提升没有作用。我们都知道,只要态度端正,方法恰当,任何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黑马”,关键看大家会不会渴望这样并认真去做。语文的提高,有时需要点语感,而语感这东西,说来也怪,你长期不接触语言材料,那么你将会有很强烈的陌生感,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地远了;而你如果每天花点时间看些文字方面的东西,语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强化。但在平时的学习中,有的同学轻视语文,所以即使在老师的安排下,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得不到提高;相反,有的同学很重视语文的学习,并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语文成绩可以提升,所以即使花的时间不多,成绩却能上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简而言之,态度要正,心态要好,信心要足。

二、圈定复习内容

考前时间短,复习自然不能漫撒大网,讲求面面俱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复习之前要圈定复习的内容和范围,分析考纲与考题了解要考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是考什么就复习什么,时间紧迫,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明确考纲的变化,明确往年考试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来说,不重要的不必纠缠;必考题、常考题中那些自己易误的、掌握不牢的要着重复习;考试的难点,要不厌其烦地弄通弄透,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要明确考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掌握复习方法

(一)检测法

结合高考的考点进行知识梳理,对自己进行深度剖析。分析自己,就是查缺补漏,针对考点,明确哪些是自己掌握了的,哪些是自己不太会的。一一分析清楚后,就可以制定最后一轮的考前复习计划了。如18个常考的虚词,我们可以用笔记本把18个虚词的用法写出来,已经会的就算通过,不会的就要加强记忆。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巩固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上,也就提高了复习效率。运用检测法时可以在早上回忆,睡觉前回忆,还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归纳梳理。

(二)回归法

1.回归教材。以江西卷为例,江西卷的命题思想就有“回归教材”一说,注重考查教材中的重要知识,注重对所学的重要知识进行能力的迁移和拓展,那么我们复习时就要注重回归教材。教材内容较为庞杂,应该怎么下手呢?我认为可采用如下的方法:(1)以单元为单位,分类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整合,比如诗歌单元、古文单元、小说单元(必修1第一单元和必修5第一单元)、散文单元(必修1写人记事散文、必修2写景状物散文、必修4第三单元杂文议论类散文)、戏剧单元(必修4)、随笔评论单元、应用类文体单元(必修1新闻、必修2演讲词、必修3科普说明文、必修5自然科学小论文),其中诗歌单元、古文单元、小说单元和散文单元是重中之重。(2)以知识点为序列,依次过点,比如①复习字词句知识。②通过对不同文体单元的复习,了解各类文体的重要知识,并习得该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和作答方法,比如古文单元重视字词句知识,小说单元注重三要素和主题。(3)用好“单元提示”和“研讨与练习”,按“单元提示”复习其中的重要知识和方法,按“研讨与练习”进行思考或适当表达训练,因为“研讨与练习”中的题规范严谨,且多是高考题的母题。

2.回归错题本。主要是利用好零散琐碎的时间,识记,理解,并分析错因,进而能正确运用。

3.回归高考真题。主要是要对近三―五年的江西高考语文真题了然于胸,熟悉各类题的思考方法和答题模式,了解其中的命题规律和答题规范。

(三)归纳法

高考题型基本上是固定的那些种类,题不在做得多,而是要对题型进行归纳。归纳题型就要回归到自己做过的试题,领悟试题解析的方法,总结文章阅读的技巧、作答的思路和写作思维等。尤其是主观题,如诗歌鉴赏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形象、语言、手法、情感四大类,从思维角度归纳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又如小说题,主要围绕小说三要素和主题来考查,另外兼顾语言和手法。那么就可结合各类题型进行思路、方法的归纳,这样遇到相应的题型,就可采用自己归纳的思路与方法去思考和作答了。

(四)突出作文审题和积累素材

篇7

(编 者)

作家档案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梅西大学英文系教美国小说和现代戏剧。1983年回台湾,此后几年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辞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徐贤修讲座教授。著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孩子你慢慢来》《我的不安》《百年思索》《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作品选读

历史课

龙应台

香港大学的国际招生愈做愈好,来自欧美的学生愈来愈多。有一天,和一群德国学生聊天,刚好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政府试图在教科书里进行所谓“去中国化”,反对者则抗议纷纷。我问这些德国学生:“你们高中的历史课是怎么上的?”

德国的教育权下放到各州自治,因此不同的州会有些差异。但是在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里,我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二是开放式。

如果这一课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那么老师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读很多第一手资料,譬如俾斯麦首相的演讲原文,要学生从演讲稿中探讨当时普鲁士的外交策略,从而分析普法战争的真正原因。除了了解德国观点,学生还必须知道法国观点,老师可能用电脑放映图片,反映当时法文报纸上的时事讽刺漫画、评论或者画家笔下的巴黎街头。分析战争本身,老师可能出示一张1870年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指标图,用来解释当时的“新科技”──譬如铁路的广泛使用和新制大炮的威力,如何使普鲁士在战场上占了上风。

也就是说,在整个讲课的过程里,教科书非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而且不是核心的教材,甚至可能根本没用到。

第二个特征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和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至于结论,学生要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课堂的论辩自己来下。

满头卷发的卢卡斯说:“我们那时就读了托马斯・曼的哥哥亨利希・曼的《臣仆》,因为他就认为德国人有惯性的服从性格。我们在课堂上就此辩论了很久。”

如果主题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学生必须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同层面分析革命的起因,然后还要试图去评价这场革命的后果──这究竟是一个失败的革命,如法国的Alesis de Tocqueville所说,“社会顿时撕裂成两半:羡妒的无产阶级和恐惧的有产阶级”;或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因为20年后,德国和意大利都统一了,而法国扩大了选举权,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事情的是与非,人物的忠与奸,往往没有定论。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数据的阅读里学习梳理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还常常要作报告,”刚刚来到香港的汉娜说,“一个人讲45分钟,等于教一堂课。”

“你记得讲过什么题目?”

“当然记得,”她说,“因为要做很多准备。我讲过英国的殖民主义。”

在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里,教科书的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基本的参考数据而已。在众多一手和二手的资料里,包括演讲、漫画、照片、统计图表、新闻报道、学者评论、人物日记和法庭记录等等,教科书只是一个指引,不具任何一锤定音的权威。

开放式的历史教学,着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面对纷杂的史实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教科书充其量只是路边一个小小指路牌,不是烫了金的《圣经》。

至于考试,他们解释,也不会以教科书为本,而是开放式的题目,都是要你写文章回答的。譬如,“试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或者“试分析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测验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见解,教科书根本没有答案,也不可依赖。

如果教科书根本不被看作一锤定音的权威,如果课堂中的历史老师有独立见解,又有旁征博引的学问,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不强迫老师和学生把教科书当《圣经》,我们需要那么担心教科书的问题吗?历史教学的真正问题所在恐怕不在教科书,而在教育的心态、制度和方法本身吧。

“可是美国的历史教育比较跟着教科书走,”来自奥地利的约翰在美国读过一年高中,他来,“而且他们的历史课教得很细,不像我们在欧洲,着重在大事件、大历史。”

克里斯说,“那没办法,他们只有两百五十年历史可以谈,所以连什么‘30年代流行时尚’都可以在历史课里讨论一整节。”克里斯也去美国交换过一年。

话题转到美国去了。克里斯接着,“我发现美国人跟欧洲人真的很不一样。譬如说,有一次老师出题,要大家挑选20世纪本国某一重要人物来作报告,结果,你知道吗?有五个人,选的是蝙蝠侠!不可思议,是高三呢!”

大家哄一下笑开了。我忍住笑,说,“如果是你们德国班上做这个题目,大家可能选什么样的人物呢?”

克里斯回答:“阿登瑙尔、希特勒、布莱希特、托马斯・曼或者舒马赫、贝肯・鲍尔什么的,都可能。可绝对不会是米老鼠、蝙蝠侠或超人吧!”

超级链接

五问龙应台

1.请问散文创作对你这位痴迷的文化说梦者,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带着梦想前进时,它是我披荆斩棘的剑、照亮夜路的灯,使我不知畏惧到近乎愚笨地往前走。当我想后退时──现实的尘埃滚滚又常使我想后退想躲藏,它是我留着缝的逃生门、“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源,使我宁静,使我从容。写作是一个内在大宇宙,使我可以温润地看待本质上悲苦无常的人生。

2.早年杨牧曾将中国近代散文分为小品、记述、寓言、抒情、议论、说理、杂文七类。如果请你为散文分类,你会如何分?如何看你自己的散文风格?

分类确实很困难,因为被界定为“抒情”体的往往蕴有“说理”,而被认为是“说理”的文章又可以“笔锋常带感情”。以古典散文来说,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抒”的是神鬼哭泣的大痛,但是“说”的又是深刻入骨的道理。它究竟是抒情还是说理呢?庄子的“寓言”貌似“抒情”其实在“议论”。在中国的散文传统中,纯粹抒情的──以美文表达意境,属于少数,因为这种表达往往用诗歌更有效;多数,不论是“抒情”体还是“说理”体,其实还是在“说理”,有的选择气势磅薄,有的选择绵密细致。

我自己的散文,可能受今人影响少,得古人影响多。虽然用的是白话文,在风格上其实和古典散文是一脉相传的。在写作的逻辑感和修辞“策略”上,譬如说,我自觉和韩非、和苏轼是心灵相通的。

3.中文文学有十分壮丽的散文传统,西方如英国以培根为代表也发展出一个平易而不平淡的散文传统。散文体裁多样、笔锋各异,请问能否举出几位你欣赏的散文大家?

在中文作家里我欣赏韩非的冷峻,庄子的放肆,柳宗元的内敛,苏轼的舒展,张岱的清澈。外文作家里我觉得柏拉图才气纵横,尼采的文字有性格魅力,写《湖滨散记》的梭罗用文字创意境的本事很高。活着的作家里我欣赏德国的Enzensberger(恩岑斯伯格),可惜中文读者不太认识他。

4.请谈谈你的散文创作观,有何古典理念?有何现代精神?

我写批评文章的时候,有几个“坚持”,第一是事实的掌握尽量完备,批评绝不超过事实范围,也就是以事实论断,但不做动机揣测。第二是对自己存疑,保留一个空间:会不会有一个我看不见的死角呢?第三是我自己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所高举的道德标准,必须是我自己做得到的,也就是言行的一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都是高标准。一个人往往要被测试了,被诱惑了,才知道自己的品格真正是什么。

这些原则我当然不见得做得到,但它至少是我在暗示中检验自己的标准。我常觉得,写虚构文类(譬如小说)的作者,是可以言行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个委琐不堪的人,但是写杂文的作者不可以。

至于比较广义的散文,我觉得人们有两个误解,一个是以为说理的文章把道理说出来就好,另一个是以为抒情的文章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前者忽视了散文对文字这门艺术的要求,后者忽视了散文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

议论文章要成为散文,不能只有精辟的论点,见人之所未见,它一定要有文学的标准:逻辑的缜密、字句的精准通畅、结构的呼应关系、气势的拿捏、典故或意象的运用等等,也就是说整体文字的魅力,才是灵魂所在。再好的思想如果没有精炼的文字载体,亦即文采,也进不了散文的领域。

至于抒情文章,我没见过好的抒情文章是没有“洞见”的──让读者看见他之前看不见的东西:一阵美的悸动,一个瞬间的顿悟,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一个刹那间的发现。好的抒情散文绝不只是浮面的美文,它以作者感情或思想的深刻为读者带来“发现”,《赤壁赋》如此,《春夜宴桃李园序》也如此。

5.请谈谈你的生活美学,什么是你心中永恒的意象,什么是你渴望的探索?

4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懂历史;不懂得历史,怎么可能懂得现在?于是我开始探索历史,想从历史那个巨大的坐标里找到自己渺小的位置,张大了眼睛想看清楚。

51岁的时候,父亲过世,第一次经验至亲的人的死亡。我发现自己不懂死亡;不懂得死亡,怎么可能懂得生命?我才发现,面对深不可测的死亡,连一万年的历史也不过是一粒星尘。

篇8

【关键词】心物;意境;儿童视界;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18-03

【作者简介】宋飞,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校区(江苏徐州,221300),高级教师,徐州市名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一、散文之困:意境缺失的语文教学

曾几何时,我们无视散文独立文类的核心知识,误解其形散神不散的风神韵致,导致切割消解了意境:刹那的情绪品味不足,心物的规律无从把握,教学的内容难以确定,“至今也不识其庐山真面目”。

以苏教版五年级《望月》为例: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人文关怀;散文、诗歌、童话是“月神文化美的痕迹”;眼中月、诗中月、幻想月是儿童积淀的美文美读……以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固然都有可取之处,却普遍丢掉了文章的整体结构、生成过程与意图,课文被切成三个毫无联系的板块,课堂成了零碎的文化拼盘;普遍丢了“我”和“我”的情感发展,课堂以通识取代个性,多元感悟实则众说纷纭。丢了时空的物境、作者的情境,也就没了文章的意境,散文思维无从开启,语文知识没有生成,语文智慧无从发动。

意境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范畴,它也理应成为文学散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格物致知:从心物相通到意以境会

1.“意以境会”的美学考索。

《望月》就用深远的意境来表现作者的刹那情思。全篇景为辅,事为主。未见小外甥,清幽旷远的江天月色是“物理境”的起笔,光斑光影,静谧朦胧。没有抒情,清辉却笔笔透着内心的安详。既见小外甥,写交谈的调皮,写对月的聪明,写幻想的奇妙……望眼前月景吟诗中月情创想象月趣的“事境”铺陈,和着作者瞬间流动的“心理场”:愉快沉醉惊讶、好奇凝视、幻想,物与人息息相通,景与情彼此交融,热闹的对话与沉静的冥想辉映,心物的流淌成为文章层层推进的动脉,使弥漫的诗情思绪绵远、意蕴徜徉。而小外甥望之不足吟咏之、吟咏不足创造之的情境支架,也成为支撑内部情感结构的隐形静脉,使纯洁如月的童心童言所引发的“第二次天真”,把文章推向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虚境之域。感物的物境、叙事的事境、抒情的情境、鲜明的人境、言外的虚境如盐溶入水,气脉贯通,气韵摇曳,形成了“意以境会”的复调风格,显现出与摘句的境界、拼盘的段落迥异的意境之美。

2.“心物相通”的取境机制。

回到心物的思维机制:张三与天通,李四与天通,那么张三就与李四通。只是在文思发生处,心物会穿上不同的外衣。以《望月》的作者赵丽宏先生的眼前月景为例:瞬间安详看月亮,眼中之月就被过滤到只剩下它的光,这是心物交流的第一步,内心发动外物,景由心生。静谧的心月回应作者,引起创作的兴会,作者听从内心,选择让光斑、光影笼罩在清辉之下,这是心物酝酿的第二步,缘情写景。笔下之月在写的过程中受心中静月的制约,就一定用舒缓的节奏、悠长的句子来显现那份宁静,这是调遣布局的第三步,形成笔性,人心被成功加到物象上成为意境。

小外甥童心看月亮也是如此:“天的眼睛”把月亮所有的特点和连同他自己一起放了进去。没有添加,没有赋予,不是比喻,不是拟人,就是小孩自然而然的“天问”,万物与我为一体,不可分割。诗人的触景生情、作家的因智动情,莫不如是。甄别心物,把握心物,化为散文读解的思维之力,就很容易把具有某种相通特质的意境之间,隔着的那层纸予以打通,直抵“意以境会”的散文至境。

三、有无之境:随物以婉转,与心而徘徊

从意境视域审视散文教学,《望月》的价值就在于运用心物思维,习得意以境会的要素对应能力。可学生的前知识经验却对两者鲜有感知。怎么办?

1.境由心生:一个心灵的世界。

静品,入境,触摸清辉:

师:赵丽宏望月,望到了怎样的月色?

生:默读1-2节,圈画重点词,交流:

“黑色、银色”感到月色朦胧柔和,特别静谧;

“隐隐约约伸展着、起伏着”是光影暗暗移动;

“千点万点、晶莹闪烁”说明光斑特别皎洁;

“光斑、光影”都是在写月亮的――光(清辉)。

美读,画境,感受安详:

师:夜深人静,你一个人在甲板上,心情是那样地放松。忘记了白天的喧嚣,忘记了旅途的劳累,任自己的思绪飘飞,飞向那吐洒着清辉的明月――

生:配乐朗读第二节。

师:为什么这么轻柔、这么舒缓地读?

生:因为夜晚的月亮非常安详、宁静,周围的一切都是不能去破坏的。

师:原来月色不是死的景物,而是活的生命(配乐范读)。此时此刻,你内心的感觉――

生:安详、安静、寂静、宁静、安宁、幽静……作者的心和景物是一致的。

师:你是说如此安详的心,才给了我们如此宁静的月?这是作家的笔触,景由――

生:景由心生。(齐读第二节)

师:心中安详,清辉才会写在脸上。把心放到物色里,让景由心生,这是赵丽宏的写景秘诀。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一片月色是一个精神、情绪和感觉的生命个体。学生透过画面的还原,读出物色与人心相通的“景由心生”模样,也就借助“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这一古老的散文思维,实现了意境的呈现,了解了“与心徘徊”的写景秘诀。

2.触景生情:一个心物的场域。

月诗沐浴心灵,心灵必须对象化才能变成可以把握的意境场域。怎样的月表现怎样的情就是心灵对象化的关键因素。搭建支架:

静静地看着这些诗,请你大概地说一说,每句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些情,又通过怎样的月,表现出来?

想象一下:江天一色无纤尘,放眼望去,和作者最近的就是月亮,而和亲人的距离――比月亮还要远。“月近人”就体现了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学生运用支架找到月亮光、形、色和情感之间,异质同构的意象:

“白玉盘”表达了诗人的喜爱,圆圆的,颜色白得像玉一样晶莹闪烁。

“明月光”和“地上霜”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因为霜是冷的,月光像地上的霜一样冷。思念的感觉也是冷的。

“半轮”的思念说明作者的情感是不完整的。

细细地随物婉转,深入地品悟中,追问意象生成的触景生情机制:

残缺的月,残缺的心?那如果它是“峨眉山月白玉盘”的话,感觉会怎么样?

一样的满月,为什么在李白的心中那么美好,到了苏轼这里却充满埋怨呢?

同样的李白、同样的光,为什么小时候是白玉盘,长大了就是冰冷的地上霜了呢?

难怪赵丽宏先生在《且听先人咏明月》中这样感慨:“月亮出现在中国人诗中,绝不是单纯写景……”

大脑不会毫无遗漏地接收感官输入的所有刺激,会有专门的抑制系统避重就轻地自动过滤。人心对景物的触发就是这样:选择相似之处有意识地抑制差异,激发相似联想形成意象。学生在过滤中,感受到弥漫于意象之外的空灵融彻,把散点的思考汇成读解的规律:不一样的月,触发不一样的情,但所触之景首先要听从内心,要把内心与景物对应的特点相连,才能体物得神,进入意境的诗意空间。

3.因智生幻:一个聪慧的精灵。

小外甥聪慧、机灵的意象是作者情感变化的源泉。他怎么可以幻想月亮成为天的眼睛呢?学生自觉运用心物思维的体察也同样充满智慧:

“这是明亮的眼睛”月光和眼睛都特别亮。

圆圆的月亮和睁大的眼睛都是圆的。

月亮困了和小外甥困了是一样的,小外甥就直接把自己当成月亮,把感觉加在月亮上了。

他把自己的感觉和月亮相连在了一起。在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是有感情的,它很喜欢……

发现小外甥幻想的神奇在于把光与色、圆与缺、隐与现……月亮所有的特点连同小外甥融在一起还不够,追问看似无心,实则指引物我两忘的源泉:

师:这样的小外甥让你感觉怎么样?

生:聪明、好学、天真可爱、爱幻想……

师:联系文字,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么多特点?

生:“他又凝望着……”说明他爱观察、思考。

师:原来观察、思考和联系自身,才是小外甥幻想的源泉!这叫因什么而生幻?

生:因智而生幻、因思而生幻……分角色朗读。

师:天空悬挂的永远都是那一轮明月。可作者望到……诗人望到……而小外甥……这个发现让作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生齐读)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小外甥意象是文章的主要意图。那聪明好学、爱幻想的人境之美,那物我同体令人惊诧的童年思维让作者浮想联翩,情动而辞发。而童眼看物的幻想之根正是这一板块的教学价值。天的眼睛的瞬间直觉,是人与月真正地物我两忘、融为一体,是庄子“情顺万物而无情”的更深的自我。和界“我―你”关系不同。和王国维无我之境也不同。是意境更高级超越物我的无我之境,更加凸显“我”的存在。学生体察到了这点,便也拥有了童年幻想的能力。

4.情景成境:儿童月文化视界的心物打通。

格物,在“愤”与“悱”的临界处总结:

师:同样的月亮,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呢?

生: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心中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对月亮的感受也不一样。

生:月亮代表不同的情感,而他们经历过不同的坎坷,所以月亮代表的心情也不同。

师:天上有一个月亮,心中也有一个月亮,景由心生、触景生情、因智生幻的智慧就在于一是倾听内心的小心情;二是寻找天上的月亮和内心的情感之间某个相似的点。这样,就在内心和景物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色的桥,使天上的月亮和心中的月亮相通,生出笔下的第三个月亮。

物格,在实践中把思维和眼界化为学力:

师:《小猫咪追月亮》(2005年凯迪克金奖图画书),这是美国的月亮。“小猫咪生来第一次见到满月。看着圆圆的月亮,她心想:那是一盆挂在天上的牛奶吧。她好想喝呀。”把谁和谁对应起来了?

生:把牛奶和满月对应起来了。

生:牛奶和满月都是白色的,而且都是圆圆的。都让人喜欢。(朗读)

师:再请看丹麦的月亮(出示丹麦艺术家依卜・斯旁・奥尔森的作品《月光男孩》中的图画),是根据月亮的什么特点想象出来的?

生:月亮的倒影和小男孩特别调皮的性格。

师屏显《月亮的味道》插画(1996年日本图书奖翻译图画书奖):那么多双眼睛,就拥有着那么多双心灵的月亮。聪明的,请你静静地想一想,你的月亮是什么?你想把自己的小心情、小心思、小秘密,寄托在月亮的什么特点上呢?

生(片段):月亮是圆圆的,它像一盏灯,为夜里的人照明。它像一个盘子,装满了许多小“眼睛”。月亮是幸福的,它有许多许多的好朋友,一起在夏夜的星空嬉戏玩耍。而我觉得吧,月亮更像一张光盘,刻满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刻满了过年过节时,全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样子。

师:望月不在于望出怎样的月亮,而在乎找到内心和物色之间,那座彩虹色的桥。望云、望水、望飞鸟都是这样。把握了这一点,你也是作家了。

让课堂直面儿童月文化视界的月亮,在图画书的文图拓读中,直接探讨心物相通之处而不是模糊感知;直接运用心物思维来创造自己的“心月”,使笔下月朝着意以境会的言外方向,这是大胆甚至冒险的学力检测。而结果竟然很多学生真的让感觉流动起来。虽然“幻月”还很幼稚,但字里行间既有实在的意象,又有虚化的意境,让我们看到了心物思维可以帮助小学生打开意以境会的散文之门,使其登堂入室,成为拥有散文自动化阅读技能的善读者。

【参考文献】

[1]大卫・苏泽.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篇9

随心所欲,这是读完张明曾的散文集《那时的洱海》后的感觉。这是一种有别于阅读其它散文集子的感觉。不知是有心,或是无意,张明曾似乎在努力摆脱散文的常规写法,或者说不按眼下散文的样子来写散文,根本不在乎写出的东西是否像散文。这就使得他这本散文集反而以一种新鲜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读《那时的洱海》,我突然便想起了散文界有些人主张的“散文原生态写作”,我认为明曾的写作正是一种原生态的写作,他凭着自己的真实记忆,真实感受,按照表达这种感受的需要,像画写生画一样,准确地捕捉和描摹他眼睛中的洱海,只求笔下像他所画的东西。

按照自己的真实记忆和感受写作,这是当下散文创作中所匮缺的一种精神。为了技巧的需要,生活有时被夸张;为了表达的需要,生活有时被改变;为了写得像散文的样子,生活失去了原来的样子。虚假的思想,虚构的热情,虚伪的崇高,使散文越来越失去了率真的品质。应该说,一切文字的功能,恐怕是为了记忆,真实而准确的记忆正是散文这种以真实为其品格的文体所应该具有的最高贵的品质。余秋雨谈到记忆与文学的关系时说到,记忆是很容易被改变被歪曲的,改变它的是一些社会的、政治的因素。他说:“在灾难中我还看到大量更令人吃惊的例子。如果一个单位的长官被批判了,这个单位的很多老职工都会产生大量有关这位长官的负面记忆,证明这位长官确实应该被批判;过了多少年,这位长官了,同样是这些老职工,却会冒出大量正面记忆来,证明这位长官现在应该被,当初不该被批判。这些老职工未必都是趋炎附势、投井下石之辈,他们的两段记忆也都没有凭空伪造,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呢?我认为,是他们的个人记忆被他们无法摆脱的社会舆论筛选了,重组了。”而余秋雨认为,记忆被筛选和重组这个问题,文化人更加严重,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容易受到“文本传染”,更容易丧失个人记忆。在他们的“记忆”中,“应该如何”已经压倒了“真实如何”。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最有记忆价值的作品。张明曾的《那时的洱海》,虽然不能说在文学上有很高价值,但它字里行间储存着的关于洱海边生活的记忆却是真实的、弥足珍贵的,其中有很多我们亲历过的,有我们未能经历过的,读来却都能让人感到亲切和真实,这些小事就是历史的真实细节。出现在书中的洱海、渔村、码头、本主庙、弓鱼、火盆、龙潭,这些名词在他不紧不慢的叙述中变得具体,具体得可以触摸。书中反映的,是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白族乡村生活。那时的洱海,那时的苍山,那时的乡间,那时的生活,经过他简略的文字,像一帧帧写生素描画,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我想起了明曾曾经送我的他的一本山水速写小画册,我感觉两者之间有一种相通的东西,那就是用简洁明快的方式记录发生在瞬间的值得珍视的东西。这本散文集记录着的历史、文化、民俗,是作者曾经生活于其间的那段白族乡村的写照,是那段白族乡村文化风貌的展示,这些正在逐渐退化、变异、消失的民族的文化生活,被作者保存在他的文字间,更具有了认识上的价值。保存在这本书中的,是作者未被筛选、未被重组的个人的记忆。书中的一些篇什如《跪搓衣板的故事》,用现在一些写作者的眼光是决不会去写或那样写的,因为老师罚跪学生是有背师德有违教规的,这样的生活事件必然会被作者从记忆中删除或改写。但明曾却如实地写了,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历史的真实细节。这样的细节在书中屡屡皆是.也许正是这本散文集的价值所在,杨政业先生在为《那时的洱海》所作的序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说,每一代白族人,都能把他那个时代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下来,多少年以后那将会成为白族的《诗经》,白族的《史记》。”正是对这本书认识价值的一种强调和肯定。

按照一种最适合表达自己记忆的写作方式书写,是这本散文集的最大写作特色。记忆是真实的,表达也应该真实而力避虚假。明曾在写作中似乎有意地避免粉饰、矫情、夸张、拔高一类的写作手段,明曾对朋友说,他的整个写作过程没有任何为难之处,也没有去布局谋篇,也没有去认真想怎么写、写成什么样,多数是半夜里醒过来,顺手拿来纸笔,信手写来,写到哪里算哪里。正是这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写作状态,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轻松随意,在不紧不慢、不露声色的叙写中,他把故乡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以一件件小事鲜活地展现给读者看。明曾从未标榜过“原生态写作”,但他却在践行着一种货真价实的原生态写作,他的写作方式很少受到时下一些流行写作方式的“污染”。童年时,父亲因为还不起高利贷而被乡丁抓去关押,明曾打着赤脚和母亲一起带着野菜和米饭捏成的饭团送给父亲,这样的事在人生中应该是很悲惨的,本可以大加渲染,写得很煽情,让读者掉下足够的眼泪。但我看到明曾文中对这件事并没有刻意地去铺张、渲染,只是用了两句话写他与母亲在路上的情景:“母亲的扎染头巾被风吹得横飞起来,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到了人间的凄冷。”我的眼睛在这两句话上停留了很久,心头弥漫着像苍山的积雪一样寒冷的感动。类似的描写,书中随处可见,麦熟季节在洱海边洗澡,“一发出水响,一种柳叶形的小鱼成百上千条一下子从四面水中游拢我们身边来,它们用小嘴儿吮食我们身上的汗气,千百条小鱼儿都来吮,弄得人也痒痒的。一打水,鱼群一下子散得无影无踪。可是不过三分钟,鱼儿们又一下子浮现在眼前,又争先来吮人身上的汗气。”这样轻松随意自如的描述,让人身上也痒苏苏的,仿佛置身于波动着的洱海。评者王峥嵘对此书说过一段切中肯綮的话:“整本书的行文,就像洱海水一样,清澈透明,平平淡淡却涟漪不断,让人很自然地就亲近了,又很自然地就喜欢了、喜悦了。有些事和有些情。按常理,是要说得更明了一些更深入一些的,却没有,淡淡的,不是欲言又止的故弄玄虚,而是真真切切的让人觉得,不必说了。想起汪曾祺老人的文章来,突然就感到这两者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著一字,却可以尽得风流。是不是人长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心窍就真的通了,成了智者,不再说教,也不再絮叨,总是相信别人会懂的,说多了说白了,却显出苍白和乏力来?其实,这才是文学创作的精要之道。”我以为峥嵘对《那时的洱海》的解读是到位的。

当然,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散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体。我注意到在这本散文集中,写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白族乡村生活的篇什写得都十分精彩,这与明曾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身上秉承了白族的气质、白族的精神有关。他血液里流动着白族文化的基因,找得到与白族文化相通的那种感觉,所以能凭着这种感觉本真地表达出那时洱海边白族文化生活的精微之处。而对于汉族地区的生活特别是后来变化了的七十年代的生活,他的表达方式就显出了某些拙朴,有的篇什还显得有些单调、枯涩。这就应证了刘勰的一句千古名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固守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必要的,坚持独立的写作状态是可贵的,但文艺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必须学习或创造有利于充分表现自己的民族个性和个人风格的新的技巧、新的形式。文学的内容、形式、风格是会由于特定的“世情”、“时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逐渐开始向着出“新”,重“情”,讲“真”,求“美”的内在规律艰难“复归”,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创作态势,在这样的情势下,在固守民族传统、继承民族精神的前提下,注意研究散文的一些符合创作规律的新写法、新理念,以更好地表现我们民族的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散文创作要更上层楼,这样的学习和创造是必不可少的。

(《那时的洱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篇10

我在这里就交了很多好朋友,我跟他们打赌谁记的风景最差谁就要答应胜利者的要求,比赛开始了我跟我的叔叔于勒抽到了一组,唉真不知道这个叔叔靠不靠普。1个小时过后,桃花源记录下的是冬天富士山的樱花,岳阳楼记录的是珠穆朗玛峰上的皑皑白雪,醉翁亭记录的是森林里浓浓的绿,囚绿记录的是因秋天丰收多收了三五斗而高兴的农民,飞红滴翠记黄山的奇松怪石,而我和叔叔记录的是在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下的美丽的风景。最后谁也没有赢,因为大家的都是非常棒的。

然后大家一起出发去于勒的故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本罗吉尔·冯·奥赫写的《创造学思想录》,还有刻着一双手的雕像。

“起床了,快迟到了。”听见老妈的声音,我从梦中惊醒,快速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