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论坛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论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篇1

关键词:中国画;随类附彩;色彩;水墨

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1点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1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

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通过上述3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哲学内涵。从“固有色”到“墨分五色”的演变中,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既有其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主观色彩的艺术特色,要大胆肯定和发扬这种审美方法的优良传统。重表现重主观情感意志的传统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不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刻意追求物体的环境色,重在客观物象的再现,这1点,就连西方画家也认识到了,后期印象派的变革便是明证,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菲薄自己。

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积淀,博大精深,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锤炼和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蕴含深厚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 一) 从教学效果看,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一项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最遗憾”的事是学习,大学课程中“最枯燥”的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理论课中,使枯燥的纯理论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渗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二) 从教学目的看,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民办高校收费较高,多数学生的家境都比较好,加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撞击,民办高校学生很容易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和人格。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文化重视人格修养,强调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道德规范,强调人本精神,追求先义后利的崇高精神等。因此,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从教学的任务看,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在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2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状

在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是一项重要课题,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 一) 从教师自身看,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在不少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较年轻,甚至很多专科高校聘任辅导员兼任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传统文化和理论课本身的系统学习,疏于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在教学中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方法,使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二)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看,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几乎都是从学校的课堂上接触传统文化,但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学校更多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由于受到西方和韩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热衷于追捧新鲜时尚的外来文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但却缺乏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造成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 三) 从学校的舆论氛围看,民办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民办高校办学起步发展较晚,至今未能形成较成熟的校园文化精神,加上许多民办高校注重规模和效益,忽视内涵建设,忽视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导致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较之略显劣势,间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加以思考地认同和接受外来文化,甚至出现否认和歪曲传统文化的现象。

3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应用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传授方法陈旧、价值认知不足、文化氛围不强的问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是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 一) 从课堂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传统文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民办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师的自身素养、行为举止、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应重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上过硬、理论功底深、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理论课教师应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课前的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现代教育手段,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观看录像等形式,加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传统人文精神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拓宽文化素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篇3

这座千年学府正是宝马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北线车队的第一站。这场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儒学文化论坛,是文化之旅四场论坛中的一场。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薪火相传的过程。现代文明可能会遭遇种种的冲突,文明冲突当中的困惑如何去解决可能要回到传统去寻找。”文化之旅嘉宾、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在论坛上如是说。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守护古今相承的精神家园,正是宝马一以贯之的追求。宝马于2007年正式发起“BMW中国文化之旅”,过去六年间,“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探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今年,宝马第七次探寻中国文化的旅程在江西大地展开。

围绕“物华灵秀,古今相承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今年的文化之旅分为“物华”、“灵秀”南北两条线路。两支车队分别造访“千年瓷都”景德镇、“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南国药都”樟树、“江南望郡”吉安、“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等江西文化重地,全部行程达1300多公里。

宝马还对“永新盾牌舞”、“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湖口青阳腔”、“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婺源纸伞制作技艺”等亟待保护的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予以总计100万元的捐助,继续助力传统文化保护。

在深入赣地探访传统文化的同时,宝马还邀请文化专家学者加入车队,除了儒学文化论坛,还举办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论坛、樟树中医药文化论坛以及关于“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论坛,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

另外,除了9月份的探访活动外,宝马表示,还将鼓励和支持全国经销商在当地开展相关的文化促进活动,并带动广大宝马车主参与其中,以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觉性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一起“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非遗之美与保护之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中国于2004年加合国非遗保护公约。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同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

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了江西省20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非遗项目,所到之处,《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感觉到,这些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文化之美无不让参与者叹服。

在瓷都景德镇,车队成员近距离领略了瓷器艺术之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如今,当地的制瓷艺人依旧保留着祖辈积累下来的精湛手工技艺。从泥坯到烧制成精美的瓷器,其间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许多制瓷艺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钻研其中的一道工序,手法炼得炉火纯青。

2008年被评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王炎生,祖上五代拉坯,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这项技艺,终于熟练掌握,一次成型可以拉出多达13节而且中空的葫芦,而这份手艺,他一干就是六七十年。

而画茶花碗的手绘艺人,完成一个小型茶花碗的绘制仅仅需要21秒。“这样一种经过长期手工磨炼表现出来的不假思索的工艺,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心之美,不是那种刻意追求的个性美,这种无心之美在非遗保护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邱春林与车队成员分享他的感受。

在机械复制时代,这种手工技艺之美殊为可贵。不过,陶瓷业的机械化生产正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人才的生存空间快速萎缩。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本刊记者跟随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北线车队探访这些非遗项目,在领略非遗之美的同时,也深深感到非遗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青阳腔为例,这个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古老剧种,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如今正面临生存困境。

最大的困难是继承人的培养,目前,湖口县青阳腔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都是80多岁的老艺人,一位省级传承人也40多岁了。年轻人外出打工,这种古老戏剧很难传承下去。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可登台演出青阳腔的乡级农民剧团,平时的演出也很少。仅靠民间自行传承很困难,申报国家非遗项目之后,青阳腔有了少量的保护经费来支持。

青阳腔研究专家刘春江30年来四处收集青阳腔资料,苦心钻研。他说:“青阳腔往回看是京剧的爷爷辈,我们再不保护说不过去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光要靠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还要全民来保护,光靠某个地区某个人去保护那是不行的,因为它是不可能再生的资源。”

作为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宝马充分发挥了企业公民的作用。2008年,在“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二年,宝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启了政府和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合作的先例。截止今年,这一具有显著社会意义的公益项目,已经连续六年被列入我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表示:“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BMW中国文化之旅’,一方面体现了BMW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为全面实践‘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原则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参与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它的自然濒危,以及人们对它的刻意保护,都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宝马参与非遗保护,不光为非遗项目提供了资金援助,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支持。宝马车队成员的来访,给这些传统文化传承者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快速发展的社会没有忘记他们。

目前为止,“BMW中国文化之旅”累计行程超过一万五千公里,足迹遍布20个省份及直辖市,探访了中国六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17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69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700万元的捐助。

“BMW中国文化之旅”带动BMW员工、经销商、车主、文化专家、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成员深入中国乡土社会,促进各个地域、民族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所有喜爱传统文化的参与者提供了绝佳的人文体验,并将非遗保护的知识与深远意义传达给广大的公众。

作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榜样,“BMW中国文化之旅”唤起了更多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当然,CSR从来不是单纯地做做公益这么简单。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中国寻求商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相结合的长期和谐发展”,这是BMW在中国的CSR理念。BMW对中国社会的长期承诺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以及教育支持。

近年来,宝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增添其品牌在人文、责任等精神层面的元素。在中国,宝马做CSR的重要经验是同时把车主、经销商、媒体、公众结合在一起,并长期持续地做下去,形成品牌效应。

要说做文化之旅,汽车企业中也不止宝马一家,但像宝马这样深入扎实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的并不多。一开始,宝马就把“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上升到战略高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结盟,也保证了该项目的专业性与连续性。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挽救濒危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并非一家跨国汽车企业的责任义务。但宝马这么做了,并且做出了口碑。“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持续开展,为宝马近年来孜孜以求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添力不少。

“在宝马的企业公民战略中,‘BMW中国文化之旅’这一特殊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已经连续四年参与文化之旅的探访活动,他的亲力亲为也表明了宝马高层对文化之旅活动的重视。

他说:“我们希望深深植根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敬仰,并以多种方式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唤起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冬吴相对论》主讲人梁冬先生,今年第三次参与“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

梁冬对文化之旅有一番这样的解读:“如果一件事情能够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产生累积效应。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宝马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BMW中国文化之旅’已经连续做了七年,宝马对中国的‘非遗’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这也是在广结善缘,广种福田。”

东风公司参加中国慈善展会

9月21日~23日,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善展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东风汽车公司以“中国梦 东风润”为主题参展,全面展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的成果。

在此次慈善展会上,东风公司对“润”计划内容和东风公益基金会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展示,并重点介绍了“润计划”在公益与环境责任方面开展的三大特色履责项目――“东风润苗行动”、东风“碳平衡”生态林项目、湖北“三万”活动,吸引了众多观展者参观询问。

在综合运用图片、视频、文字介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展示公司社会责任工作的同时,东风公司还展出了新能源汽车E30L等实物,以展示公司作为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取得的成绩,传递公司“节能环保地造车,造节能环保的车”节能环保理念。

为让公众切身感受公司“东风化雨 润泽四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东风公司将互动体验引入展会,为参展者精心打造新能源汽车E30L团队拼图游戏,让公众有机会深入了解东风新能源汽车产品。

篇4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篇5

韩国有他们的韩服,在越南有他们的奥黛,奥黛比较像我们中国的旗袍,在印度有莎丽。但是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曾经有着很丰富的国服,比如在汉代有汉服,在唐朝有唐服,在清代有旗袍,民国的时候有中山装等等。我记得中国在解放以后,中山装曾经是中华礼仪的服装向世界展示,但是时代要改变,中山装现在慢慢淡出去了。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形象,用于国际交往的礼仪服装,如果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方向的话,我感觉是一种遗憾。

今天在全球视觉文化论坛上,我可以看到中华礼仪服饰在色彩上的变化。中国有两种颜色——朱砂红和水墨黑色,可以代表我们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的诗词、书法、国画里面我们都会看到这两种交融的色彩。朱砂红和水墨黑基本上是代表中国,应该说从宋朝以后,是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

朱砂红不但只是在中国很流行,在印度,在希腊,在日本,甚至在《圣经》上面都有提到过朱砂红,朱砂红是矿物的颜色。朱砂红不但代表我们中国最经典的,同时在国际上都认同这种色彩。

华夏先民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归纳出红、青、黄、白、黑五种颜色,中国的古人建立一套“五正色观”色彩理论。到了中国公元前约十一世纪周朝的时候,开始赋予色彩特殊的含义,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古人又将颜色配合了金木水火土,还有东南西北中,用颜色来表达中国色彩的文化。

红色在全世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色彩,古代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原,他们用动物的血加一些炭、焦炭来画画,红色跟黑色是最早出现的。红色系列最早是用“赤”这个字来表示,“赤”这个字是表示火的意思,所以古代用“赤”这个字来代表红色系列的颜色。汉语“红”字的结构左边从“系”,右边从“工”,字义原指女子从事抽丝纺织与缝纫等手艺劳动的工作,故有女红(读工)的称谓;及后“红”才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专有颜色名词,独指色泽耀目亮丽鲜明的红色,其涵义一直沿用至今未曾改变。红色在中国是代表喜事、新年、节庆,在政治上是代表一种权势地位。红在五正色里面是属于正色,明朝因为开国皇帝姓朱,朱就是红色,所以他强调推广红色。皇帝住的宫殿墙都是朱色的。然后是朱砂红,朱砂是一种矿物的色彩,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将其用于绘画和染布。在中国朱砂这种矿物色料最主要产地在湖南。因为中国最早使用朱砂红,所以在国外也认同朱砂红就是“中国红”,英文称Vermilion或Cinnabar。红色即美艳,古代中国妇女喜爱以朱砂妆点红唇以增强妩媚与美感。

黄色属于五正色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崇高,它代表政治上的最高权位、正统、尊严与光明。汉民族自古又有居中者为大的权限与地理空间观念,“中土”、“中原”与“中国”是代表国度位处世界的核心。而(土)黄色又被认定位于四方的中央,是权力最高的帝王所在之位。最早将黄色用于龙袍是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当时隋文帝杨坚用一种树的汁来染布,从他开始皇帝就穿黄袍。到清朝以后的皇穿黄龙袍,是明黄色,偏向于绿,冷调的黄色。黄色在中国有很多代表意义,黄色是代表佛教,所以中国的寺庙七成是黄色的,麦子成熟以后也是黄色,黄色因此也代表丰收。

古时“青”字的含义较复杂,可分别当绿、蓝、黑色使用。例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燮《扬州慢》)中的青青是指春天田野间麦子的绿色;在“暮景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宋,陆游《渔父》)里的青天是蓝色;另“朝如青丝暮如雪”(唐,李白《将进酒》),诗中的青丝是指黑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称为“青”包括绿色,也包括蓝,所以英文可以说是Green-blue。

蓝色,英文是lndigo,代表是牛仔裤那一种蓝色,但是中国蓝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蓝色染布这种染料是从一种兰草的色料里面染出来的。所以蓝这个字在古文来讲它不是一个颜色的名词,是种植物叫兰草,所以才会有青出于蓝。青的颜色是出于兰草的意思。传统中国蓝色,是用兰草染出来的布料,就是代表平民阶级服装的色彩。“绿”这个字大家可以看到,绿草这种植物变为一种颜色的名词。绿色在中国传统的建筑里面配红、配蓝,互补的色彩互相之间会凸显出来。白色,白色上面有一撇,是代表太阳的光线,因为它看上去是白色的。中国古人又对“白”的颜色定义,作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白,启也,如水启时色也。”用现代语言来讲,就好像打开水龙头,水刚涌出时大量细密的水泡呈现的颜色就是白色。白色也包括粉白,以前的白色磨粉以后,古代的女性就用米粉的粉在化妆上用,也包括中国传统审美的观点,自就是美,到现在都是这样,白的皮肤就等于是美的意思。

黑色原指物质经焰火烟熏后产生的一种低沉无光泽亮度的色调。黑色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时间最长,以及义涵多元化的一种色彩。周朝是奉行红色,等秦始皇的时候,他就崇拜黑色,他穿的服装包括平民穿的服装都是黑色的。黑有不同的讲法,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天的颜色是皂色。然后是乌黑,一只飞鸟在很远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看到那些鸟的眼睛的时候,那个颜色就叫乌。所以鸟这个字跟乌鸦的乌这个字,中间少了一个点。

墨色,水墨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水墨画在艺术的境界来讲,是写神的,这种表达方法和创意只有中国才有。最早重视墨黑色及提出“水墨为上”观念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公元701-761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宋代文人画家强调“墨即是色”的绘画理论,又墨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黑色是绘画的唯一主彩。

篇6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他们离开故乡,进入陌生的内地学校,这使他们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面临诸多新情况。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基础性作用,加强家庭自身建设。本文总结了帮助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对策,希望帮助其更好的发挥家庭在文化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近年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对于一般的随迁子女而言,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如今,由于他们离开故乡,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面临差异与多重困难。其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甚至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文化断层。而家庭作为少数民族成员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场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绵续,其传递传统、维持传统的中心单位因而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加强家庭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功能。那么,这些随迁子女其家庭教育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这种场域功能,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少数民族家长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发挥家庭文化传承的功能,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家长自身建设、提高文化素养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摇篮,家长对孩子文化传承具有启蒙作用,孩子正是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如同无源之水终将枯竭。而“父、母、子的三角结构,维持着人类种族和文化的绵续”因此,对于离开故乡的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长在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占有主导作用。首先,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异文化要有认同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既要督促孩子学习主流文化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民族文化,这样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接受民族文化的程度,家长有意或无意的通过平常的师范把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递给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通过言传身教,知晓民族文化。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其次,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学校教育配合。另外,作为家庭当中担负绝大多数教养责任的母亲,尤其应该重视自身文化素养。例如:母亲可以在孩子课余时间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用民族语言文字讲述民族历史文化、英雄史诗,激发孩子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孩子从被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

二、更新教育方式、增强亲子互动

随着现代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计算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普及,正在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方式。在异域他乡,由于他们没有原有的文化场域,因此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方式,在家庭中让孩子有选择的通过电视、网络等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在课余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文化。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增强亲子互动,丰富家庭精神生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的家庭氛围,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还应利用好各类民俗活动,有意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来实现对孩子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提升家长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而“文化教育是指一个民族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对民族个体进行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及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首先需要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要实现‘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才谈得到让人家来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家长树立孩子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要有一定的文化危机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民族文化在课外得到强化、延伸,持主动、自觉的态度。

四、增强家校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为弥补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摒弃阻碍学生融入集体的狭隘观念,不仅要帮助在校教师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协助学校,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真正实现家校有效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进而不仅加深对学校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75页.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第434页

[3]著.刘豪兴编.文化的生与死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5页

[4]王莲花.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硕士论文].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弘扬优秀传统实现文化自觉[M].中华文化论坛,1998.4

篇7

【关键词】武术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94-02

武术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在全世界也广为传播,享有很高的声誉。武术作为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态。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国家提出了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并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这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国人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爱国主义思想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方向。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他们习武的目的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本目标,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不顾个人的生死,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强、七雄五霸、灭弱吞小,兼并激烈。在这列国纷争的大变时期,出现了很多武林豪杰,他们为维护国家的独立,置个人生死不顾奋勇抗争的动人事例。鲁国武士曹沫武艺出众,深得鲁庄公喜爱。齐桓公大兵侵入鲁国,占领了鲁国的大片河山。两国国君会晤之际,曹沫挺身而出,以短剑直抵齐桓公的胸膛,并义正词严地谴责齐国的侵略罪行,迫使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之英勇无畏,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古代武士的典范。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其高超的武艺和尽忠报国的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还有面对元兵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的文天祥,他一身浩然正气,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要旨》中宣称:“国何以强,强于民;民和以强,强于尚武。”当时很多习武者在自己的练功服上绣起了“强种、强身、自卫、卫国”等字样。可见,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击价值,对塑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 优秀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

“尚武崇德,德以艺生,艺以德显。”精湛的武技是每个习武者高尚武德的反映,也是武术从业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从业动机再纯,也难达到较高的造诣。同样,武技再好,如果武德不正,也可能败坏武术的门风。“未曾习武先修德”,学习武术的人,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知道学习武术,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否则,即使学了一些本事,也显现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更有可能走向邪路,徒劳无功。有些人学武术,只想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能防身自卫,不受别人欺负,没有多大抱负,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些人学武术的目的,甚至是想在人前显威,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情,这些人只会走向人民的反面,成为社会的败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讲究“尚武崇德”,“武以德为先”。从古至今,优秀武德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要正确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 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武术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一直很受人们重视,武术教育又以武德教育为核心。传统武德教育是以儒家伦常为道德基准,归纳起来有八个字: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如今社会看似很腐朽的内容,在封建社会却曾经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左右着习武之人的行为方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武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形成的武德,需要摒弃封建的糟粕,继承其精华,要将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如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孝:就是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信:就是要诚实,信守诺言,守时守信;悌:爱护朋友,爱护兄弟姐妹,帮助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礼: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义:坚持真理,见义勇为;廉:清正廉明;耻:能够辨别真伪是非,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尽管传统武德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赋予传统武德以新的内容,它一样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点,因此,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现今社会的需要去研究它,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飞檐走壁”、“刀枪不入”、“隔山打牛”等有违科学的思想必须摒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了解、学习武术文化,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四 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发展的危机,要把武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贯彻到教学和生活的每个细节,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是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智慧.论武术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2008(2)

篇8

【关键词】 楚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对策

所谓楚文化,指的是历代长期生活在荆楚大地上的人们所创造并为社会群体所认同的一种具有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其具有开放性、兼容性、进取精神以及浪漫主义的特色和多元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使得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楚文化的核心地区是如今的湖北,湖北地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引入楚文化中的优秀资源,用楚文化的精神去教化、熏陶和感染大学生,能极大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有利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特色

在高校中,对于湖北本地的学生,他们应当了解楚文化,才能进而去理解湖北和中国文化;对于来自外省的学生,同样也应当学习和了解楚文化,方便更快的融入当地生活;对于学校,将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展现湖北的地域特色,则不仅让本地学生感觉亲近,也能使外地学生了解湖北,也将极大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张力。因此,湖北的高校有必要大力宣传楚文化,培养大学生对楚文化的兴趣,打造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特色。

2、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

楚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和“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引入思政课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而将本地文化引进课堂,不仅会让大学生有兴趣听课,也能帮助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他们所生活的土地,大学生本人也能更深刻地认识受本地文化影响的自身思想。

3、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楚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湖北到处都留有楚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博物馆藏有的稀世珍宝也是享誉全球的楚文化代表作品。湖北是中国文化资源大省,湖北高校大可借助楚文化的纪念馆、故居、旧址等开展实地调研实践教学活动,将楚文化生动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策划安排师生互动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思想的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近年来逐步开始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来说还显滞后,尤其湖北高校在融入楚文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

1、大学生对于楚文化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不高

当代大学生出于现实生活与未来工作的激烈竞争考虑,更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精力去学习楚文化,也缺乏对楚文化的兴趣。然而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大量涌入中国,当代大学生已经对于传统楚文化有了较大的认知缺口,他们能轻易的说出西方的传统圣诞节和情人节时间,却无法脱口而出楚文化传统节日的时间,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存在蔑视和抵触情绪,过于现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占据着大学生的思想。

当前各高校有着以高就业率为目标开展教育的倾向,比较注重专业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这种功利而普遍的教育体系导致优秀文化得不到重视,因此在湖北高校楚文化教学通常只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存在。同时,各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人才,楚文化在高校中缺乏系统的宣传,学生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综合起来让高校楚文化的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宣传不全面、不到位,也没能发挥楚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3、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各高校近年来逐步对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关注,然而在应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简单化、现实性不强等问题,不少高校局限于课堂授课,并且教材陈旧,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不适宜大学生学习阅读,也使得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提高,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不到体现。当今时代,楚文化的教育模式也应创新模式,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需求和教育现状。

三、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肓中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要将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方法,展现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1、将楚文化渗透到高校课堂教学中

笔者倾向于将楚文化作为高校课堂的必修课开设,可以让更多高校学子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人文素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高校中相对较可行又应用较广的教学方法是开设讲座,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邀请楚文化研究的著名专家开讲,不仅能将楚文化的魅力和教育意义讲深讲透,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展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一是“看”,引导和带领学生参观考察文物古迹,武汉、荆州、宜昌、襄阳等地的高校可以组织参观本地的楚文化纪念馆和遗址;二是“听”,安排学生听楚文化的文学演绎(如楚辞)和民间艺术(如编钟音乐)等;三是“查”,组织学生查找、搜集楚文化的文献资料,了解楚地生活文化、民间信仰、社会家族制度、和先贤思想精神。

3、打造高品位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方面,湖北高校可以尽量在校园设计和布局中融入楚文化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让校园环境集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让学子在不经意间感悟理解楚文化的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方面,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楚文化学术、体育、艺术活动,尤其要善于结合楚文化的传统节日,如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楚文化学习热情。

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应以其人才优势和教育职能,如能有效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能有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欧阳玉森.地方特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2009.

[2] 李倩.荆楚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华文化论坛,1998(1).

[3] 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6)35-37.

篇9

如果寻到建国路58号院,临街的1号楼是座青砖灰瓦的古式建筑。跨进又高又厚实的门槛,雕梁画栋的宫廷式建筑里,陈设的是珍贵木材精雕细琢的明清风韵家具,陈列的是玲琅满目的瓷器、玉雕、金银器、景泰蓝、象牙雕、书画等。这便是孙松林的华夏珍宝博物馆。

8月22日,华夏珍宝博物馆里,古琴的清音下,三三两两的参观者慢步鉴赏,时而轻声赞叹,服务人员全程陪同,低声讲解。

在一隅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个子不高但干练、言语不多但随和的孙松林焚上一炉好香,又布置上茶道,边动手泡茶,边微笑等候记者发问。

传统艺术品投资的“巴菲特”

和孙松林见面之前,记者就有耳闻,在收藏界,他被人称为“传统手工艺术品投资界的巴菲特”。只要是他认可的艺术品,一旦投资下去,撬动的就是整个行业。这个名头,尽管是无意而得,但并非浪得虚名。他在当代金银艺术品、陶瓷艺术品、景泰蓝艺术品、象牙艺术品、紫砂艺术品等领域,有独特的见地和影响力。

他的声名鹊起,最初来自对“花丝镶嵌”工艺的贡献。在金银艺术品业内,公认是在孙松林的全力推动下,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传承了2000多年的宫廷绝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器中的“花丝镶嵌”工艺从濒临失传的境地,在短短几年之间走向复兴,大师频出,出现了不少国宝级的佳作。许多专家学者由衷赞叹:“花丝镶嵌”复活,孙松林是第一功臣!

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1974年出生的孙松林,不是来自什么“世家”,而是河南登封嵩山脚下的一个农家子弟。他是个遗腹子,被母亲和哥哥带大。

曲剧《卷席筒》曾红遍全国,戏里苍娃唱:“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是的,登封是河南很小一个县级市,但从华夏文明的角度,却不能小看。夏禹确立王权后,都城就设在嵩山之阳的阳城——今天登封的告城镇。登封还是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有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此外汉代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都闻名中外。

土里埋着夏瓦,地上立着汉阙,远望是少林,抬脚就是嵩阳书院,孙松林就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尽管上学只到高中,但家藏的佛学经典等传统文化书籍却读了一肚子。

上世纪90年代末,二十出头的孙松林到北京打工。最开始,他在餐厅端盘子。工作闲暇以及夜里,他自学大专课程,并拿到了文凭。靠着这纸文凭,他应聘到了一家知名的发行出版集团当业务员。

做图书时,身边是大堆的中华传统典籍,一是为了做业务,二是本身爱读书,他如饥似渴,边读边悟,日积月累,他读透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对中华文明传承的理解,分为两种重要形式,一是文字,二是实物,二者相互佐证与依存。带着这个理念,三年后,他辞职创业,开始涉足艺术品投资,并且尤其钟情于宫廷艺术品,时日渐长,他越来越投入,直至成为当代艺术品收藏界的翘楚。

孙松林说,钟情于宫廷金银艺术品,是偶然的。在他积累了资金和传统文化的资本后,有一次,他在故宫看到了乾隆的“金瓯永固杯”,一瞬间被其精湛的工艺、奇美艳丽大气的格调所震撼。为了解宫廷的金银器工艺,他找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文,通过向他虚心请教,孙松林知道,这种宫廷绝技叫“金丝镶嵌”,已经濒临失传。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花丝镶嵌工艺在清代达到顶峰,名品不断涌现,多为宫廷贡品。

到了新社会,许多原来为宫廷服务的从事花丝镶嵌工艺的业者进了国有厂子,生产为国家换取外汇的出口艺术品,所以花丝镶嵌工艺仍有存在,比如北京工艺美术公司等。但市场经济后,很多国有厂子消亡,工人下岗,甚至有些师傅去做了保安或者出租车司机。昔日的宫廷绝技,整整中断了20年。

最让孙松林着急的是,其时全国完整掌握这门工艺的人已经不超过10个。孙松林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且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这门即将失传的宫廷绝技,他不想仅止于惋惜,而是希望能做点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工艺传承下去,而不是断绝到自己这代人的手里。

孙松林拿出多年的积累,投身于花丝镶嵌、錾刻等一系列宫廷绝技的搜寻、研究和复活。他拜访大师,创作出了一系列的艺术品,然后动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联系拍卖行,向藏友推介,向国际友人推介,不遗余力。孙松林出身企业家,对市场很是内行,花丝镶嵌、錾金刻银本身又是珍贵的民族瑰宝,很快,原来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又有活干了,工作室和大师都忙活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在孙松林的推动下,花丝镶嵌工艺本身有传承也有发展。比如纯手工仿制乾隆金瓯永固杯、以花丝镶嵌的工艺制作乾隆福寿金如意。花丝是线的艺术,很难立体化,但今天用花丝镶嵌做出的十二生肖,立体感很强,栩栩如生。

对孙松林全力复活花丝镶嵌工艺的功劳,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华,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等工美界专家乃至泰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而从事多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王宇则称:“这叫文化功德。”

把当代国宝展示给世人

华夏珍宝博物馆所收藏展示的,绝大部分是当代工艺美术的奇葩和瑰宝。孙松林说,现代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界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只讲年代不讲品味,二是只看人名不看作品。

他说,难道一个清代3岁顽童的涂鸦,比现代一个知名画家的作品还要好?但现在市场往往只看年代——这是清代的,那是宋代的。其实,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在于艺术高度和艺术美感——在于好,而不是它的年代。现在很多人只重视年代而忽略了艺术价值。现代的艺术珍品,放到千年之后,无非是现代的新东西1000岁,清代的1200岁而已。那时,比的就是东西的好坏了。历朝历代都在打造自己的工艺珍品,而不是只会继承——比如清代的皇帝乾隆、雍正等都亲自设计下图纸,着人督造国宝。

关于第二个误区,孙松林说,名人有巨作,也有名作,也有小品。巨作是代表其一生艺术成就的,名作是因为大家的接受度、认知度比较高的,小品是闲暇之余的习作而已。而在行业内,很多人只要求这个人是名人,哪怕是习作,也要比他名气稍逊的人的巨作更受欢迎。这已经成了通病。其实,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其巨作、代表作,是要比许多名气大的人的习作强很多的。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不管是击缶而歌,还是古琴清音,以及龙蛇狂书,都让世界近距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之后,孙松林一是看清了收藏界存在的误区,二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钟爱,孙松林开始着手用自己这些年的积累,筹建博物馆。他对自己博物馆的定位,是一个要做传世瑰宝的博物馆——以博物馆为载体,恢复传统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宫廷绝技。

这个定位,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来源于孙松林对文明的认识。

孙松林认为,传承文明,既要看文字,又要看实物。他说,中国传统民族瑰宝留下来,有两条主线,一个是宫廷文化:封建帝王访野搜奇,或举全国之力,把一项技艺推向极致,如故宫博物院;而另一条主线,是靠厚葬文化的陪葬品,这是中国文物传承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而现在,宫廷文化消亡了,也没有了厚葬文化。这样,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传承就遇到了危机。

“文字和文物,构成了历史和文明。没有文字记述,没有文物佐证,那么历史在哪里?都说开元盛世,如果考古只发现了几个烂瓦罐,那么盛世在哪里?说中华民族正在复兴,而子孙看到我们的艺术品都是粗制滥造,那么复兴又在哪里?”

他说,未来中国艺术品的传承方式会有两个,一是家庭传承,一是馆藏。孙松林告诉记者,家传是“独乐乐”,是留给家族后人的,会深藏于家。百年屈辱后的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让后代更多的看到这个时代,最好的途径是博物馆,也就是“众乐乐”。

斟一盏茶,孙松林对记者说,未来一两百年后,你说这个博物馆还是私人的吗?还姓孙吗?到那个时候,它会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是公众的,公共的。

参观博物馆时,记者发现,每位观众都有讲解员全程陪同,并且所有观众都会被邀请到瓷器展区。记者询问,为什么每个观众都会被邀请到这里走一遍?孙松林解答,陶瓷,是“与国同名”。他说,多年前他第一次去日本,和几个日本小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对漆器讲得头头是道。因为英语中的“Japan”,也是漆器的意思。他就思考,中国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能把瓷器讲得头头是道?

因为有这个心结,从博物馆开馆伊始,孙松林就对员工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了解陶瓷,因为在世界人的眼里,陶瓷就是我们的名片,所以一定要邀请每一个参观者,在博物馆走完这趟陶瓷文化之旅。

华夏珍宝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的平台,还面向观众销售艺术品。孙松林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说,什么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销售。一个好东西,一种民族工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买卖才会有传承。工艺是附着在工艺品上的,好东西做十件,即便经过战乱,经过不当收藏,就算坏了九件,还能剩下一件,未来者还能看到这种工艺。他还说,今天的社会风潮下,人们更愿意收藏孤品、单品。事实上,中国工艺美术都是孤品和单品。比如同样是花丝,从馆藏的十二生肖可以看出,为表现各种动物毛发、鳞爪的的不同,要用许多种不同的花丝。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品的灵魂,即便是同一个艺术家做同一件艺术品,也个个是孤品,也各不相同。比如徐悲鸿一生画过上万匹马,可能笔法相似,但每匹马形态各异,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家的心境也不一样。

陪同的华夏珍宝博物馆执行馆长张三鉴补充说:尤其对于花丝镶嵌等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销售就是最好的传承和发扬。毕竟,一个人和一个博物馆的力量是有限的,销售,就是动用更多人的力量,动用市场的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的传承和保护中,这种传承和保护才真正是无限的。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在于其是历史的传承,是时代的创新,是艺术的精神。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器以载道。

博物馆背后的产业链

博物馆者,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场所。尽管是一家私人博物馆,但华夏珍宝博物馆从一开馆,就在发挥自己的天然职责,并尝试自我造血。

张之铸,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2011年退休后,受孙松林邀请,成为华夏珍宝博物馆的馆长。在张之铸的牵头下,2012年成立了华夏珍宝博物馆专家委员会,下设7个专业委员会,200余位专家、大师。这些专家和大师除了文博界泰斗和知名专家,还有工艺美术领域的顶级艺术大师。

2012年,华夏珍宝文化论坛正式启动。论坛开办“雪域珍宝唐卡”专场、“錾金刻银妙手花丝”专场,“诗书传家五世其昌”专场等。这些论坛专场,给了各方面的专家介绍和交流各自领域、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也给了公众向专家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此外,论坛还搭建了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与专业结合、如何与商业结合的桥梁。

为了征集更多的藏品,2013年,“华夏珍宝博物馆寻宝中国行”正式启动。通过这项活动,华夏珍宝博物馆走向全国,访野搜奇,向社会征集和交流藏品,并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带给世人,探索了一条寻宝、鉴宝、赏宝和艺术交流的新路子。

如今,全国的民营博物馆有四五百家。民营博物馆,都是一些有爱好、有梦想、有使命感的人所创办的,一般是以馆主个人家藏、收藏的东西为基础,做一个展示的平台。

但是,博物馆的建立和运营是两回事。建立很容易,那只是钱和资源的问题,运营一个博物馆则很难,在现行的体制下,是出路和思路的问题。

因为后者的原因,许多私人博物馆本身就没有完善应当承担的社会功能,一些馆主即便倾家荡产,最后也难以维持,甚至馆闭藏散。如今,华夏珍宝博物馆共展出有超过8000件、涉及9大类自有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藏品。

这家民营博物馆为何能越做越大?执行馆长张三鉴道出了主要原因:华夏珍宝博物馆探索出了一条征集、典藏、研究、传承保护和市场经济结合的道路,其没有过分强调收藏家和某人、某机构的一己之力,不是为某个人歌功颂德的工具。因为,博物馆不管是私人还是国立的,都是社会性的,都是公益性的,凭一己之力,凭满腔热情,是找不到出路的。

在华夏珍宝博物馆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博物馆产业,由博物馆品牌、运营博物馆的股份有限公司、艺术品开发公司和艺术品销售公司组成。

博物馆产业中艺术品开发公司和艺术品销售公司构成了艺术品的一级交易市场,承担的是艺术品从大师到藏友环节——大师作品,为藏友把关,并提供专业认证、评估和交易。承担了“艺术品人”的功能。

华夏珍宝博物馆还本着各取所需的交易精神,对会员客户手中的藏品进行交流,加上旗下拥有以及合作的拍卖公司,构成了艺术品的二级交易市场,又承担了“艺术品经纪人”功能。

同时,对于一些国宝复制和复原工程,以及创造当代艺术珍品的大型项目,又以合伙人企业的形式,与藏友进行合作,共创珍品,共享利益。承担了“艺术品合伙人”功能。

因此,一个华夏珍宝博物馆,极其背后的产业链条,涉及两级市场、承担三大身份,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化运营。因此,这家民营博物馆不仅是征集平台、教育平台、研究平台、展览平台、交易平台,还是一个多方面的藏友服务机构。

篇10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老庄之道、孔孟仁义、墨子兼爱等的诸子百家思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礼仪民俗等的文学艺术素养,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教育华夏儿女不断壮大发展,形成了礼仪仁义之邦,正如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今,受到西方、日韩文化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混杂,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反应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缺失现象严重,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浅薄。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梦的未来实现者,这种传统文化的缺失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将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偏颇,长此以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精神将慢慢消失,大学生精神思想受到阅读倾向的误导易对国家、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倾向,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对高校、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迫在眉睫。高校现在注重教师科研水平、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弘扬和传播意识越来越弱。作为学校文化象征、为全校师生教育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理应义不容辞的担任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言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服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却越来越少,且现代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现在图书馆虽然均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实行注重在方便省时的网络信息服务,以及建筑设施的空间服务上,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引导却越来越忽视。图书馆针对读者开展讲座、培训和活动的内容却主要是为了读者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至于用什么资源、阅览什么样的图书则不再过问。图书馆每年采购的图书主要是为了达到高校评估的指标,注重量的资源建设,图书只要能吸引读者借阅、迎合读者现在偏颇的阅读心理均大量采购,将读者本身具有的阅读倾向激发的更加片面狭隘。数据库主要是满足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师生科研需要,其他的数据库则注重本科生的英语等各类考试、娱乐消遣等,例如音乐、影视、军事等数据库,而国学文化、艺术欣赏等的数据库很少购买。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给读者提供与时俱进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外,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观,使他们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修身养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也逐渐形成正能量的高校校园文化,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对文化教育科研的服务作用。

2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图书馆的“以人文本”应该坚持以文化为导向的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为前提服务于读者,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服务,弘扬传统文化

图书馆web2.0时代下,各种网络虚拟平台建立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由于现在学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接收各种信息,因此为了更好更方便快捷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开通微博、微信、人人网、移动图书馆等功能,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可以每天推送传统文化知识及其图书,利用图书馆web3.0的“引导”精神让学生每天学习一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如推送《论语》、《道德经》等名言及图书,诗经鉴赏、书法画作评论欣赏等内容,结合图文并茂、语音视频或国学文化论坛公众号的二维码等推送形式,吸引读者阅览全文;并通过微信或QQ等实时咨询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引导他们阅读推送内容及得到读者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内容。在电子资源中,注重采购传统国学文化的数据库,可以是视频讲解或文字图片等吸引读者的数据库;资源建设采购图书要严格把关,做好新书推荐的引导作用,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重点向读者推荐能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图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送的内容再在图书馆网页、图书馆内电子屏幕上、电子阅览室的桌面上等传播。这种电子的宣传方式能快速直观的吸引读者,读者接受信息量大而快,且节省图书馆的纸质成本问题。

2.2利用读者参与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web2.0的“参与”精神让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读者可以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信息平台图书馆的读者参与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当然这些活动除了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外,还要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行孔子诞辰祭奠仪式,中国名著、近代文学的话剧表演传播文化,诗词歌赋的朗诵比赛和书法比赛等传统文学活动;图书馆还可拍摄或在全校征集传统文化宣传片,进行视频大赛,优秀者的宣传片视频在图书馆大屏幕中播放,由此可招募图书馆传统文化宣传大使,以学生代表的力量在同学之间传播传统文化。此外,新生入馆教育不仅是培训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还应该传播传统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节日、历史战争等纪念日时,图书馆制作宣传展览会,以图片及文字介绍的方式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节日及历史的教训;同时图书馆开展的培训和讲座,讲座内容不仅涉及到图书馆的资源如何利用、教师科研经历等内容,更应该讲解一些诗词书画、传统礼仪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内容,形成图书馆的讲座文化和特色文化。这样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读者参与活动,既发挥了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调动馆员积极性和不断自我学习,体现了馆员的自身价值和成就感,也让读者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修养的熏陶,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真正作用,有内涵的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让读者真正重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2.3利用教师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通过教师推荐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各个学院的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做好学科服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教师宣传图书馆的价值,推荐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读者人文素养的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和文化修养。例如前一段时间教师推荐《平凡的世界》认为对青年有很大的鼓舞作用,那段时间图书馆中的这本书均借出,还有许多学生继续询问这本书的归还日期想要借阅,可见教师的影响力之大。

2.4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的渲染作用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均给学生提供了休闲舒适的空间,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但这种吸引读者的方式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考虑到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问题,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应简单大方、中庸内涵的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对图书馆的建筑命名可以校历史人物命名,来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布局设计的一些细节注重中国传统布局设计,这种设计和布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引以为荣,有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重视以这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同济大学图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的各处细节烘托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才真正实用的教育读者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同时也以中国化的方式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