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活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外活动计划

篇1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推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是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外活动计划涉及体育、艺术和科技三方面,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绝不是学科类补习和竞赛类辅导。北京各区县将统筹本区域内的校内场馆、社会资源,通过学区联合等形式协调引导开展活动,同时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计划的具体组织形式、筛选机制等详细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施剑松)

浙江11所普通高中将试点

“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2014年浙江全省将有11所普通高中打破原来的“行政教学班”模式,实行语、数、外、理、化等“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了青田中学、义乌义亭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必修课走班教学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省教育厅表示,2014年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在自愿的基础上增加杭州二中、杭师大附中、鄞州中学、温州中学、嘉兴一中、上虞春晖中学、天台中学7所学校,同时把义亭中学调整为义乌中学。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是浙江省最早探索“必修课选课走班制”改革的4所学校之一。据介绍,该校目前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中,语、数、外、理、化、史、地等学科被分为A、B两个层次,A类学习程度好一些,B类基础弱一些,学生可以先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学科层次,再在该层次中和自己喜欢的教师进行“双向选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朱振岳)基本实现全面全民教育

自治区教育厅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9.5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63%,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基本实现全面全民教育。

截至2013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达1598所,教学点496个。即便在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林芝地区墨脱县,九年义务教育也已全面覆盖,学前免费教育也已步入正轨。

据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马升昌介绍,2013年全年教育经费投入达110亿元,在校学生总数逾60.02万人。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在全国省域内率先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篇2

2013年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工作,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全国、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强化以学生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巩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成果。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应实现从时间的保证到质量的提升的转变。编制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证音体美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深化音乐美术学科教育质量检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继续加大体育艺术卫生基础建设步伐,根据《关于印发市城乡中小学体育艺术卫生基础建设“8个百分百”3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通知》要求,加大中小学体育艺术场馆器材及师资(校医)配备力度。

2.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引导学生自觉上好体育课,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改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办法,坚持学校体质健康水平公告制度,以更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引导全社会关注学生健康。力争学校《标准》合格以上比例92%以上,良好以上比例有明显提高。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学校,将问责校长。

3.完善学校体艺项目发展成果。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加快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步伐,2013年校校都要有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体育和艺术特色项目各一项,培育新一批区学生艺术团分团。推荐学校参加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及体育艺术2+1项目经验交流会,推广新鲜经验及长效机制。

篇3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课外活动 现状 对策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在活动结束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这原理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每次一小时,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农村中小学很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目前农村地区大多数中小学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课外活动现象,其具体表现为活动计划无落实、活动时间无保证、活动开展无场地。再加上师资匮乏,器材缺少,以及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望子成龙心切;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育评价机制偏重教学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农村中小学课外活动开展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

1.农村中小学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1 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不完善,缺乏,无落实。

调查发现65%的班级根本没有制定课外活动计划,任课教师的备课本中偶尔插几次课外活动名称,仅此而已,课外活动随意性大。有20%的班级尽管有课外活动计划,但很不完整,只是提纲式地罗列出活动名称、大致时间、步骤等,缺乏活动的目标、具体时间安排、过程安排等,造成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15%的班级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的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订出较为详尽的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即使如此,还是缺乏教师对整个活动的的调控策略及活动意外的预防措施,计划不够完善。还有10%的班级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

1. 2 教师素质偏低,专体育教师匮乏。

目前,农村中小学中,专业体育教师缺乏,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或其他课任教师担任。他们虽然工作态度踏实认真,但从事了二十多年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势,教育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认为只要学生考试拿高分就算自己任务完成了,把课外活动当成可有可无的事,不主动去组织。虽然有时他们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但带有明显的学科局限性,像诗歌朗诵会、猜谜语、对对联、讲故事等,其目的大多还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实践活动”之类的题目;(如果考试不出这种题目,他们就会觉得白搭工夫,白举行了活动!)基于“安全”因素,活动也不出教室门。这类活动,很少能展现出学生的个性特长、自主性和创造性。有一部分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明白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愿意在学校、班级内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也有能力把活动搞好,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有些学校甚至出现过教师因开展课外活动而受到批评的事情。久而久之,连年轻教师也不再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了。如此一来,整个学校一学期下来也没有开展什么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就只有读书、听讲、写字、做题、考试这些内容。教师素质的低下,意识的偏差,使农村中小学课外活动徒有虚名而无实质内容,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1.3 活动器材缺乏,制约着活动开展。

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委会失去了财源,很多村因此不再向所在地中小学投入一分钱。“一费制”的实施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使学校的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上级经费划拨、地方财政支付的款项往往很难到位。学校仅靠少得可怜的杂费支出实在是杯水车薪。许多农村中小学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没有或很少,可供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之用的器材、用具微乎其微,教师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开展活动。

1.4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制约课外活动的开展。

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事实如何呢?调查表明,本地区20所中小学超过这个标准的学校占100%.学生到校时间过早,在校时间过长,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在校时间长达9小时。每天排10节课的学校有15所,占75%.还有几所中小学“中午从早上开始”,因为他们7:20就开始上上午的课了,一天下来,学生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每天上那么多的课,几乎全是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史地、品德、自然、社会这些规定要考试的科目,体育、音乐、美术、微机每周只有两节课,甚至一节课、或没有。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之下,课外活动早已被遗忘,超长的作息时间只是被用来讲课、读书、搞题海战术。阳光体育活动只是留在上级检查或作报告、写总结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上,根本谈不上落实了。

1.5 师资匮乏,无法有效开展课外活动。

按规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配备每班1.5人,一所有6个教学班的中小学分配9名教师。一、二年级要包班,中高年级科目多,每位教师除语文、数学、理化、史地、必须担任一科外,还要兼任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工作,调查发现最多一位教师连语文带其他科共担了七门课程,而最少的也有三四门课,平均每天要上五节课,有时一天会有七八节课,批改作业、备课白天根本干不完,就夜晚加班。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哪有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和开展并不被重视的课外活动呢?

1.6 教育评价忽略课外活动。

“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会教不会教,学生分数高就是好老师。”这就是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惟分数论英雄让广大一线农村教师挖空心思提高学生分数。题海战术,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无数的题目做不完的卷子充斥在学生眼前,他们哪有时间去开展课外活动。有些学生想偷空搞个个人活动,都会被斥为“贪玩、不用功”。据媒体资料显示,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特长靠自己“挤”时间的现象不光是本地存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很普遍。个别想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在考试、评比的压力下也放弃了,因为搞课外活动吃力不讨好,又不考试,到结业考试要是成绩差可就等着挨批评、被罚款甚至是末位淘汰。有谁愿去冒这样的风险呢?

2.农村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缺陷,我认为,要真正搞好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学校高度重视,在学期之初便着手制订全校性的课外活动计划。

比如,为使计划切实可行,我校在计划制订前广泛征求全校教师和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少教师和家长提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课外活动,如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跳绳、跳马、打弹弓、转陀螺等游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体育锻炼因素,而且几乎不用花钱,可以将这些传统游戏作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于是在学校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中,就包含了这些传统游戏。而具体到每个班级,也都能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联系本班学生的年龄、性别、特长、爱好等制订出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班级课外活动计划。比如,我校的2011年秋期课外活动计划中,既有与科技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又有紧密联系学科学习的数学竞赛、猜谜语、诗朗诵活动,还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而举行的棋类、球类、歌咏、绘画、书法活动,也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的主题班会、队会活动,甚至还有针对六、七年级男女生身体、心理发育特点的“三理”教育活动。每周一两次班级课外活动,每月两次校级课外活动,再加上学生双休日、节假日进行的小群体、个体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充实,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另外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协助学校领导、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勤奋、踏实工作,干出成绩,争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争取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的支持。

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尤其课外体育活动,仅靠分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去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有力的协助、配合和支持。注意发挥其他老师,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组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既增进了师生友谊,增强了学生体质,又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2 积极宣传,争取支持与帮助。

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不能再将角色定位为“象牙塔”这样一个封闭的形象,而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积极对外宣传,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支持与帮助。学校还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向广大学生家长讲解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让家长认识新课改,接受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参与新课改。这样不仅改变了家长们过去只重视孩子智育,不支持孩子参与课外活动的观念和做法,而且使家长主动花钱为孩子买课外书、象棋、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画笔、乐器等活动器具,解决了学校课外活动器材缺乏的问题。

2.3 成立课外活动研究小组,提高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理化教研组……但课外活动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入“组”内。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观念、方法、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惟其如此,课外活动才能走出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的误区,向高层次、高效率上发展。但在目前,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这个方面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落到实处尚需时日。

2.4 把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在北岳中心中小学的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中,就明确将教师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赋以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评价亦重视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办法”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事实证明,这样确使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热情。

2.5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切活动的内动力之一。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趣,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①课外和课内相结合;②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加强体育宣传工作;③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和生理和心理和特征。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④体育教师要注意加强保护和帮助,避免学生发生伤害事故。

2.6 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各方面的素质。

篇4

关键词:地理课外活动;原则;步骤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促进师生相互了解、教学相长。

一、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关系

地理课堂教学能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深化、强化的作用。

1.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二者在教学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前者偏重理性(书本),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是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偏重感性(实践),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是知识的深化。前者对学生强调统一,后者强调个性。

2.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课外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中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当前地理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课外活动作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是智力生活的发源地。课外活动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程度、智力等心理特征实行分类指导,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方式、类型和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当征求家长意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自愿地选择参加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理课外科技活动与地理课外教学活动。

2.形式多样与精心组织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需要精心组织各种活动。校内地理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讲述地理故事,制作地理教具、地理模型及地理仪器,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开展学校气象站活动,举办地理墙报、时事地图、地理晚会、地理游戏等,校外地理活动如乡土地理调查,日月星辰、地质土壤、天气气候、河流水文、植物动物等方面的野外观察,地理旅行、参观学习、采集标本、绘制地理图片等。无论何种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

3.计划性与活动性相结合

活动性原则就是不受教学计划的约束,适时、适地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近期结合我国神九对接天空一号,拓展和补充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结合发生的日全食、月食等现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深化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

4.教师指导和学生为主相结合

对课外活动,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开展活动,教师要发挥好指导和协调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不能越俎代庖,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

三、地理课外活动的实施步骤

1.列出计划表

教师要制订每学期的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法,做好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出成功的原因与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由教师做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何种地理课外活动,都必须列出计划表。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教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2课时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的督促与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督促与指导,如在调查我市沿江码头建设时,教师要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参观本地气象台时,要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适得其反;制作地理板报时,要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凝练加工。

4.做好总结,写好报告

地理课外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总结,写好报告,巩固活动成果,以便推荐交流和备查。

篇5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一方面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另一方面应注意争取吸收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尤其是要充分重视吸收差生参加,要注意发挥差生的特点,挖掘出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课外活动要让学生自觉进行,老师则处于辅导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英语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英语课外活动。

为了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英语课外活动计划。英语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英语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英语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途径

英语课外活动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活动形式。下面列举几个在实施过程中可形成的活动形式:

1.组织英语竞赛活动。对于初学者来,为规范其书写姿势和习惯,在七年级可以开展英语书法竞赛活动。活动时统一书写内容、书写稿纸和交稿时间,由师生共同组成评委小组,评出优秀作品,然后展出。唱歌学英语是吸引某些英语较弱成绩较差同学的好办法。除了在低年级教授简单易唱的儿歌外,在初三年级,还可以组织流行歌曲演唱赛,如《My heart will go on》、《Yesterday once more》、《I will always love you 》等,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组织英语班会活动,从中评选出优秀节目。

2.开展英语角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交流组织英语角活动。每一次的topic内容都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所学的英语词汇量和学到的短语句子较少,交流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低年级程度较好的学生,可鼓励他们与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并帮助程度较差的学生。可让学生大声朗读或背诵课文中学到的小诗,tongue twister、chant,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些内容既拓展了课本知识,又来源于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组建英语兴趣小组。各年级每星期开展一次英语兴趣小组活动,老师组织学生唱歌,会话、表演、朗诵、游戏等。每一个兴趣小组要配上一位指导老师,以便对小组情况进行检查,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4.组建英语课外阅读小组。指导学生自由订阅一两份简单的英文报纸和英文期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阅读。一般要求学生每天抽出10-15分钟自由阅读,每周集体活动一次,在老师指导下限时阅读,限时练习,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

5.指导学生在课外用英语写日记,给笔友通信。众所周知,记日记和给笔友通信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提高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好处很多,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写英语日记和信件。可将学生的表达性学习活动落实于笔头,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篇6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一)广泛性

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是能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或者只要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可以开展。

(二)多样性

课外活动的形式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和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去,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呈现多样化。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可能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

(三)实践性

课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自己创造条件或环境,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内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因而课外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

(四)自主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学生可以充分挥自己在课外活动中主体作用。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富于艺术素养,有的长于逻辑思维和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好于科技活动和实验等,这些倾向性,有的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和勤学多练,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别才能。课外活动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课外活动能巩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外活动有助于扩大知识的视野

课外活动能发展学生对政治、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例如,我在班队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智力竞赛时,将内容涉及到小学各科教学知识,并拓展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航天等课外内容,不但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而且还深化了课堂教学。

(三)课外活动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外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时事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生手年龄的限制对国家社会大事不大了解,也不能深刻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一周内收集身边的要闻,在下周一交流讨论。讨论时,学生非常踊跃,积累了大量作文的素材。

(四)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科技节的制作和发明把学生带入到的一个新的科学天地,别看学生个不大,想法倒是挺多的,什么飞机模型,坦克模型,等等应有尽有。只要有平台,他们也一样可以创造奇迹。

课外活动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是明显的。如前所述,知识型的课外活动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使是公益型和娱乐型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课外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采取四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活动的开展。

(一)实与虚相结合

务实就是班主任必须从具体的事物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随时掌握班级课外活动的动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务虚就是班主任要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研究与探讨体育锻炼的价值,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精心合理安排运动量和活动项目。

(二)管与放相结合

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订班级课外体育活动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体育骨干,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全班同学尤其是学困生(肥胖型或体质较差)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活动的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好与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关系,形成育人合力。学生自己能锻炼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涉,班主任要大胆放手,管大放小,授权负责、分层管理,这样既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和能力的提高。

(三)严与宽相结合

班主任要正确把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严格管理尺度,严中有宽,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在活动中违纪违规者,无论是体育骨干还是学困生,都应一视同仁;三是注意“首困效应”,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要抓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堵与疏相结合

篇7

一、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课外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过去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课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完成对青少年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只重视课堂教学,放弃对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是不全面的,而且是有害的。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但只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个性与才智的发展。因此,开展课外活动就成了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必须重视的。

二、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多年来,我班的课外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近年来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我们借鉴了好的经验,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管理得当,措施到位,实施有效。并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把开展课外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我们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1、以人为本,增进健康。

实施课外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我们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项目的选择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不感觉到课外活动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一些课外活动项目做了加工处理,改变了学法和练法,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锻炼热情,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又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从不歧视与挖苦,而去安慰和鼓励他们,使他们不但在素质上得到加强,在心灵上更树立了自尊与自信。

2、结合竞赛,常抓不懈。

篇8

1 明确课外活动中能力培养的目标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智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对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可简述如下:

1.1 .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①在观察时会确定观察目的,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或报告;③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1.2 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①了解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独立设计一般性的实验或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

1.3 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能运用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解释。

1.4 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有关内容,通过自学解决课外活动中碰到的难题。

2 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

2.1 课外活动的内容。①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讲过绪言课后,我组织学生观看化学与生活的投影片,再如对课本插图中科学家作介绍。既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活动的特点是结合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容易组织、指导,且参与面广,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②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要坚持联系实际,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如围绕【讨论】怎样才能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③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我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色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2.2 课外活动的组织。①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内独立活动的机会多,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想做的题材的自由度也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较,有利于各种课题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②组织各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设计,观察能力竞赛,小论文,小发明等。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③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从教材的选用,操作的要求,安全方面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④组织讲座、观看科技电视电影、参观等也不失为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

3 课外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上述各内容和组织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教师本身的目标要求层次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层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则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包括计划、目标的制订、具体的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学生的积极兴趣引导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养上来是关键。

3.2 更多地让学生有观察、实验、思维的机会,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探索。

篇9

当前,课外活动越来越被众多的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因为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教师,对于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本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课外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过去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课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完成对青少年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只重视课堂教学,放弃对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是不全面的,而且是有害的。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但只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个性与才智的发展。因此,开展课外活动就成了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必须重视的。

二、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多年来,我班的课外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近年来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我们借鉴了好的经验,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管理得当,措施到位,实施有效。并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把开展课外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我们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1、以人为本,增进健康。

实施课外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我们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项目的选择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不感觉到课外活动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一些课外活动项目做了加工处理,改变了学法和练法,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锻炼热情,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又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从不歧视与挖苦,而去安慰和鼓励他们,使他们不但在素质上得到加强,在心灵上更树立了自尊与自信。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外活动;特点;积极性;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18-01

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最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中国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以及西方国家、亚洲其他国家的古代史和近现代史。这些内容复杂繁多,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将这些历史事件以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梳理,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历史学科的热情;然而如果教师采用单调枯燥的讲授法,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企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其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学生不仅无法深入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或者急于提高学生应试成绩而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知识,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苦不堪言。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大,并且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教育学者就呼吁为学生“减负”,同时近年来实行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纯粹为应试教育服务的观念,开始真正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服务。在众多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中,课外活动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

一、课外活动教学的发展及特点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手段,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就记载了:“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局学。”其中所谓的“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局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除了进行必要的课堂学习,还要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开展社会调研实践等活动。课外活动有利于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人天性的充分发挥。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形式,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

课外活动的优点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才能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个性的培养。其次,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如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等)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决定课外活动如何开展,活动的规模、时间、内容等都有多种选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够有直接动手的机会,能够亲自参与、组织、设置各项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开展初中历史的课外活动教学

历史作为一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人文学科,很适合开设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步骤开展课外活动教学:

1、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课外活动的教学计划应当是切实可行的活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制定。例如学生和教师的数量、历史课程紧张,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等等都是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每次活动人数不宜过多,可以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由多位历史老师带队,以免出现失控的情况;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保证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尤其是初中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教师更应当格外注意;考虑到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可选地点。例如济南的山东省博物馆在展出齐鲁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展示了从史前远古时代一直到清朝的齐鲁文化变迁,在济南的学校就可以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展览,同时教师随同参观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齐鲁文化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比起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具体,并且充满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选择课题,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知识,学校与历史学科的老师可以制定一些课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课外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与调查,最后由历史学科的老师评选出优秀的研究小组进行奖励。例如选择课题的学生可以选择到战争遗址进行考查,比如枣庄的学生可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进行参观,或者考查曾经战斗的遗址,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也可以采访健在的抗战老兵以及他们的子女,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料。学生通过自主的考查与研究,除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加深对历史的了解之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课外历史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