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作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拔苗助长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拔苗助长作文

篇1

这天,正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连知了都热得叫到;“热死了,热死了!!”家人都在午睡,而我为了养家糊口只能能去田里干活。

路上,我一直在喝水,鞋子却在这时磨破了,我心想;我一身衣物,都是被不了几百次的补丁,而现在,我却要补鞋了,只有等禾苗收成后才能过上好日子,可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越想越着急。

到了田里眼看禾苗才刚长,而自己有那么辛苦,我便无奈的坐了下来。就在这时,我灵机一动,不然我帮助和苗长高吧,我跑到禾苗中,细心地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了。豆大汗珠从我的脸上流了下来,我走出来放眼一看,哇!禾苗们都长高了。今年一定会是个好收成,我欣喜若狂,飞一般的跑回家里,到了家,我已疲惫不堪,但还是气喘吁吁的多家人说:“今天真累!你们知道我做了什么吗?我告诉你们,我帮助和苗长高了!今年的收成有着落了,我们不用再过苦日子了!”,没等我说完我儿子就跑去了禾苗地,我想;就让他去看看我的成果吧!

儿子回来后,一脸的苍白呆呆的说道;“禾苗全枯死了”。我听到后如晴天霹雳一般,我不相信,“飞”一般的到了田里,一看,惨了!就因为我的心急,我的急于求成才酿成了大祸啊!

篇2

新编《拔苗助长》

上次那位总是被嘲笑的农夫,吸取了教训,这年他的急性子毛病改掉了。

这一天,邻居问他:“你瞧,其他农夫的禾苗长的又嫩又高,再看看你,你的禾苗长的一点点高,是怎么培养的呀?”农夫脸红了,不好意思的把上次那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邻居,邻居哈哈大笑说:“我帮你种禾苗!”农夫说:“谢谢,我只要你教我怎么培养种禾苗就行了。”邻居说:“ok,包在我身上。”邻居教他每天都要浇水,农夫心里想,那还不把我累死啊。后来农夫想了一个主意,他想:要是拿五桶水一起倒上去,那不是以后都不用浇水了吗?这个主意不是很好吗?后来他就每天在家里看电视,邻居提醒他,他还是不在乎。到了秋天,人们都在田里收谷,只有农夫傻站一旁看别人收谷子了。

篇3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给予了我们很多丰富的知识。如果没有书,就没有现在这个文明的社会;如果没有书,可能我们还是原始人;如果没有书,我们还是穿兽皮,吃的肉都是生的。

从课外书中我知道的知识可多啦!我知道的书也很多,比如:寓言书、神话书、童话书、故事书、小说、作文书、365夜、安徒生童话、动漫书……。我只喜欢的当然是动漫书,但道理最深的那就非寓言书不可了!寓言书上的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不要太心急。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南辕北辙,告诉我们行动要与目标保持一致……。动漫书是把电视上播放的内容印在书上,很多儿童都喜欢看(包括我)。

书上的内容真奇妙!

篇4

留心观察周边,我常常为那些疲于赶场培优的儿童而难受。多少不满七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没了自己童趣的时光。大年初二即参加培优,所有双休早被培优占满,至于寒暑假被各种各样的培优所生生剥夺。多少背不动书包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极不情愿的在大人的名曰监护实则“绑架”下奔走于形形的培优场。从基层乡镇到省会城市,城里的儿童已被培优的绳索五花大玻童心与少年梦被强行挟持到谈培优而色变的地方。城市越大,培优之风越遭嚣尘上,可以说,培优猛于虎!

培优工作者,正是窥见到人们普遍的求胜心切,普遍的望子成龙之心理,投其所好,唯利是图。几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培优班,虽名不符实,但家长们为了孩子不惜一掷千金眉不煞的举动,令他们心花怒放。至于能否真心培养出优才,他们不会管,只要有大把钞票装进口袋,就得继续巧立名目的摇唇鼓舌忽悠家长们。作文的、外语的、算术的、美术的、音乐的、围棋的、台球的还有游泳的、陶艺的、各类培优,应有尽有。如果细分,仅外语就多达七八种,连小语种也冒了出来。让那些汉语拼音都没有学会的儿童培优此类语言,是大大的难为儿童。再说音乐类培优,除了唱歌跳舞,还有古今中外的乐器,舞蹈类还分了国标、桑巴、钢管舞等等。每类收费不菲,可家长们舍得投入。也有无奈与困惑的感叹:咱这孩子是这块料吗?反正人家孩子培优咱也跟着上,免得日后后悔,至于有用无用,成才不成材,咱心里没底。

即便如此,可怜天下父母心者,硬是赶鸭子上架,逼孩子就范去培优。我曾经的对门邻居小吴夫妇,把个九岁不到的小女孩,培优培成了小老太太,孩子一天到晚没有喘息的机会。每天下午放学后接着送去英语培优班,晚上回来再做作业时往往呵欠连天:双休日更是排得满满当当的,星期六上午去学古筝,中午学手风琴,下午去绘画班,晚上学跳舞;星期天上午学作文,下午则去学游泳。累得这小丫头提培优就流泪,想起培优就要跳楼。我有天说他们,何苦让孩子因培优而压垮啊?这样适得其反,得不偿失之为会严重伤害孩子心灵的。几年过去,当我再次见到他们夫妇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早听您的话就好了,如今这孩子课堂学打不起精神,成绩平平,看样子,初中可能都考不上,都是培优害的……

篇5

我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处。下午第二节课要做眼保健操,可同学们还是吵吵嚷嚷,任凭我怎么喊,他们也不听,真像水里的葫芦——按下去这个,那个又浮上来。

我来到一个吵得厉害的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而他却振振有词地说:“你就知道管我们这些差生,也不看看那边。”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几位好生也在窃窃私语。我真想把他们的名字记到黑板上,可是又怕他们跟我翻脸。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值日的大队干部来了,同学们大概也不想扣分,都做起眼保健操来。我真想不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让他们乖乖地做眼保健操,可大队干部一来,他们却像一只只温顺的小羊,认真地做了起来。唉,这班长可真难当呀!

我的压力不光来自工作,也来自学习。

考试前的几个星期,妈妈几乎把我封闭了,老把我关在家中,布置了许多作业给我做,我做了一样又一样,这些题把我搞得头昏脑涨。我闭着眼,常常看到自己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一会儿飞在这,一会飞在那,多好呀,是那么的无拘无束。

终于到考试那天了,老师发下试卷,铃响了,我认真地做着试卷,不一会,就遇到了难题,但我还是一一破解。可是因为前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的作文差点没写完。

篇6

关键词:孩子;作文;真实表达 2014年5月,我县进行了一次小学作文教学摸底活动。我抽取一所城关小学五年级的作文进行分析(当时作文题目是《我的――》),发现其中存在几种现象。

现象一:在比赛的作品中,全班75%的学生写《我的妈妈(爸爸)》,且内容大多是自己生病时,爸妈如何照顾自己;下雨天,爸妈送伞等题材。

现象二:有近25%的学生选写人物新颖,如《我的榜样》《我的台湾同胞》等,写得不错,但许多话都是从报刊、电视中抄来的,结尾时一定要加上“点睛”之笔,尽管有些道理,但显得牵强;有的一遇到困难,就引用长辈或教师的“语录”,经过思想斗争,终于战胜困难,佳作中似曾相识的作品极多。

所抽取的这些学生属于教学质量较好的城区学生,他们尚且如此,可见当前小学生作文中的那种编、造、抄,说“假、大、空”的话,用成人语、政治话的情况可见一斑,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的表达。

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追根溯源,主要有:

1.教师缺乏作文整体教学观,以为作文教学只是单纯的写作技术训练,局限于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使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定作知识的容器,课堂成了加工标准作文的作坊。这就忽视了把作文与生活、与做人、与各种学习联系起来,割裂了作文教学与社会认识、生活经验、思考过程的协调性。

2.认识上的偏颇,把学生作文要求等同于作文创作。学生不敢写实事、说实话,怕老师认为“思想不够健康、立意不够深刻、构思不够巧妙”。

3.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囿于教学成绩评比,作文竞赛名次,渴望早出人才,快出新产品,东拼西凑,有的参赛作品或发表的作品甚至是老师或家长代为反复修改,到成品时已面目全非,不知有几处是出自孩子之手。因此成人味十足,失去原有的童真、童趣稚拙朴实之美。

4.学生生活单调,家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活动少,该做的没能做,该玩的没得玩,缺乏充实的生活积累。再加上社会各类作文选泛滥,干扰了学生正常的思考作文活动,很多学生没有领悟到别人作文中隐藏的深层次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奥妙,而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套文、抄文,依葫芦画瓢的结果使作文成了空话、假话、大话的滋生地。

不良的教风、学风、文风,使学生害怕作文,为了应付而东拼西凑。

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病源,即可以制订有力的措施,让孩子真实地表达。

一、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是让孩子真实表达的关键

1.把作文看成是一件“平常”事。叶圣陶说:学习作文,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里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作文的本意。作文也是孩子求知、好奇、尊重、竞争的需要,他们心里觉得有表达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就顺着自然的途径去写,写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见闻、感想或是想象,心中怎么想,笔就怎么写,作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2.作文是“无定法”的事。作文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决定形式。“世间如果有所谓作文方法也不过是顺着说话,想心里的规律加以说明而已。”作文时,得先让学生确定内容,有了内容再考虑如何表达,怎样组句、组段、完篇。决不存在“老三段”的死板形式而框住了内容,成了新一代的“八股文”。

二、明确训练目标,不拔高要求,是让孩子真实表达的前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写作时只要让学生把身边的事,围绕一个意思,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可有的教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由自主地偏离了作文的要求,一到作文课,他们就大讲作文技巧,搞得学生只能按部就班,缩手缩脚,不知自己写的东西是否符合高超的作文技巧,若长期以“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来要求学生只能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因为,儿童认识事物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习作水平也只能逐步提高,决不能用成人标准来衡量学生,那是违反儿童年龄特点的,成人的语言也绝表达不了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童语,要允许儿童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积累作文素材是让孩子真实表达的根本出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让我们的学生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因此必须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好的习作素材,充实作文内容。

篇7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丰富知识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大量而有效的阅读,这几乎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共识,阅读的基本功不好,想写出高水平的习作谈何容易?指导学生多读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整理在笔记本上,等到作文时充实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增添秀色。

二、留心观察事物,搜集写作材料

一上作文课,有些学生常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现象。想来想去,还是仿写照抄那些陈旧的题材,缺少新意,为解决这一难题,应鼓励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好习惯,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个梗概,对写好作文也是有帮助的。

三、参加实践活动,积累鲜活的材料

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题材所写出的文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对亲身感受的内容写得十分具体,而从其它角度写出的文章则显得略有些单薄。其原因关键在于亲身经历过的有真情实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同学们可以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如参观、访问、游览等实践活动,为积累更好的写作素材,写出优秀的习作奠定基础。

四、着眼于小事,以小见大

写作文或日记,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就是好文章,只要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的影响,就达到了写作目的。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

五、积累材料,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实践、课外阅读所得写成日记,或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制成活页用线穿起来;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文件包或文件夹,将搜集到的宝贵资料分门别类珍藏起来,待写作文的时候,到里面按类别查找……

当然,积累写作材料的途径远不止这些,还需要不断地摸索,但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再犯难,巧妇也不再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了,但无论怎样,一定要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六、写作基本功的积累

平时多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功的重要保障。而对于学生来说,坚持写日记是练习写作的较好方式,写得多了,一个个语言符号才能在笔下运用自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倡导他们在日记中自由抒写,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己的写作基本功。培养学生写日记应当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持之以恒”不“口是心非”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到学生写作须循序渐进,采用聚沙成塔、日积月累的办法,从一句话写起,逐日增多,如此写作,作文将不是件难事。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没练笔前,学生都能保证写好练笔,真正开始课外练笔,他们写一两篇容易,写一段时间就有些偷懒了,长期坚持的便寥寥无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写作习惯,指导他们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等,而且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长短不拘,题材不限。

2.要“标新立异”不“拔苗助长”

练笔一开始不要求学生的作文文字精彩、选材新颖等,而是允许学生自己放开手去写,不加以限制什么,只选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有感而发的,在自由写作中激发兴趣。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走进社会,融入了生活,会感到兴味盎然,其乐无穷。

3.要“大大方方”不“遮遮掩掩”

要鼓励学生大方交流,敢于“丑媳妇见公婆”。有的学生作文找不到门径,主动请教怕别人笑话,这对提高作文毫无益处。相反,善问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豁然开朗,明白哪些地方可取,哪些地方可删,哪些地方要“整枝理叶”,以弥补不足,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修改文章。真正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出好文章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而文章对知识水平、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的全面性,所以写作的初期产品必然是“粗坯”,必须经过反复的修改、“打磨”,才能出成品,出精品。

篇8

一、从实际出发,找准衔接点

由于儿童所处的区域不同,他们入学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必须客观地来确定衔接的重点,以点带面,推动衔接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把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作为衔接的焦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环境、设施、教育内容、方法、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不断变化,如果双方只是把外部设施、条件的改变等作为衔接的焦点,则很难达到彼此的协调。这样非但不能解决儿童适应困难的问题,还会使两类教育失去各自的特点。虽然初入学儿童都或多或少会有适应困难问题,但即使是在相同的学校环境、班级条件下,不同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过程也会长短不一,困难程度大小各异。其原因就是个体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双方应从发展和提高儿童自身的内部适应能力入手,解决衔接问题。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以提高儿童心理素质(而不是以增加知识量)为目的,要加强对儿童的主动性、学习动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减少或缩小儿童不适应的过程,使之较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二、衔接与过渡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训练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坐在位子上不许动。如此,幼儿园怎能不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无异于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的危害非常大。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因此,衔接与过渡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三、强化孩子的体验式学习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大班幼儿走访小学,孩子们怀着对小学的向往和好奇步入小学校园,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寻找着小学和幼儿园生活的差别。当孩子们看到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整齐摆放的学具、端正的坐姿、完整响亮的表达时,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减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另外,也可以开展“幼儿口头作文”、“晨间小小广播站”、“我与经典同行”、“幼儿讲故事、诵诗歌竞赛”等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的习惯,为其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四、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孩子们对自己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愿意尝试新的事和物,并且要让他们知道“成功是失败之母”的道理。在幼儿园里,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创设给他们提供不同的障碍,让他们不断地去克服任何的障碍,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家长在平日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们设置一些障碍,如果孩子在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时,你要鼓励他、表扬他,让他自信满满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而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进入小学后,许多孩子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那些原本在幼儿园里学得少的孩子的家长往往会比较心急,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认为自己的孩子拼音能力差、计算速度慢。这种情绪如果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就会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孩子,用“你能行”、“你真棒”之类的话去鼓励他,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加强。

五、突出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

篇9

我酷爱阅读,因为阅读没有主动和被动,没有必须和应该,没有功利和虚荣,没有过去和未来,有的只是真实与快乐的现在,那种感觉每一次都能重温“幸福”。很喜欢徐志摩的诗,常常被那优美的诗句和他神秘的魅力所感动,他的诗倾诉着他所有的情感世界,读起来是那么纯洁明快、轻松自如。一瞬间,真的就觉得在这浮躁的世界还有那么一种单纯的信仰,单纯的期盼,那一刻的心好宁静,好宁静……

很喜欢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最令我感动和深受鼓舞的就是主人公郝思嘉面对困难时,常常说的那句话:“明天又是另一天。”人生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每次遇到教学上的困惑,每次遇到不听讲的学生,每次感觉自己快要放弃时,我总要再读一遍这本书,在心底深处反复告诉自己:“明天又是另一天,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都能挺住。”

成为老师以后,我依然喜欢阅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心中还能寻找那方净土。现在,我的书架上开始摆上了一些专业书,并把这些书和我的教学生活,联系在一起。作为班主任,面对孩子们这样那样的坏毛病,束手无策的我常常翻阅《班主任兵法》等书,让它们来指导我的班主任工作,我制定了一项项详细的计划,让孩子们一步一步的走向正规。现在,好的习惯在他们身上闪现,走进教室我看到的是一群有礼貌、有秩序、有爱心、有思维的好孩子。

面对教学工作,面对现实,我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读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景》,借鉴一些他们的工作方法,思考一下他们的教育方式,感受一下他们的教育精神,那一刻真的感觉茅塞顿开,自己的工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与许多家长的接触中,我发现由于家长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于是,孩子尝到了挨打和责骂的滋味,尝到了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这时我及时向家长推荐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我常常跟他们讲述书中“盐碱地的教育故事”,我告诉他们:现在的教育就如同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尽管盐碱地条件不好,但仍然有些庄稼不屈不挠地长出来。但在庄稼长势不好时,我们从未看见哪位农民双手叉腰,怒不可遏地站在田边抱怨:“我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你们为什么还不长高?”农民都懂得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们为什么要一味指责孩子呢?过不了几个星期我就可以发现哪些家长看了这本书。因为我能在孩子脸上找到答案,因为那里绽放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的微笑。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成为了我最乐于、最想做、最用心做的事情,我们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夏洛的网》、《草房子》……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爱,每一种爱都是那么执着,那么真诚,那么感人肺腑;我们读了四大名著,感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我们读了《昆虫记》,明白了动物世界的奇妙,我们读了《红岩》、《》,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篇10

【关键词】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即生活 关系 语文教学 感情

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说概念,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概念。

常受邀去评课,有时候听完课,不随便信口雌黄,而是先问执教教师:你刚才让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指的是谁的感情?课文作者的?作品中人物的?孩子自己的?还是老师你的、你以为“应该那样”的感情?如果是作文课,反思时老师爱说“现在的孩子整天关在教室里,没有生活,写不出作文来”。我也问:你这个“生活”是什么概念?如果是广义的,那么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总和。关在教室里怎么不是生活?关在牢里都是生活,人家还写出《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的名作来呢。如果是狭义的,那么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日常活动和心理映射。教室是个小社会,里面每天都有孩子的日常活动,心理映射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每时每刻的,怎么叫“没有生活”?

被这样一问,不少教师会语塞,有的陷入了沉思。

“生活”“感情”这些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词,貌似简单――本文用作关键词,有人肯定会说“关键词不关键啊”,其实追究起来还不容易回答,它们在美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也由此衍生出独特的流派来。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他的著名论点就是“美即生活”,大意是任何事物,凡是在其中看得见我们曾经的、熟悉的生活,抑或是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的,就是美的。车氏的经典例子是,在农民看来,农家少女面色红润、体格强壮是美的,因为这是他熟悉的,也是他希望的――有这样的女儿,就可以帮家里干活。但这个少女在上流社会看来是不美的――达官贵人熟悉的少女都手足纤细、五官小巧,神态上要柔弱、慵倦,他们希望有这样的子女,即有上层阶级的标识,可以和农家少女那样的下等人区别开来。对此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车氏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里面有比较详尽的论述。

我们都知道,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无产阶级美学家”,他的学术观点受马克思影响――美的标准和内容并不是抽象的、固定的、独立的,而是由各种关系决定的,比如上层建筑、具体的经济生活条件、阶级性等等。马克思是“关系学”的鼻祖,他给“人”下的定义就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女子穿得花枝招展,美不美呢?不一定,如果你在小学生面前上课,你在满身汗水的劳动人民中间,你未必是美的,因为与职业、与环境的关系不和谐。由于朴素的阶级意识,车氏的美学理论曾经红极一时。多元时代来临,“美即生活”理论尽管日渐式微,但它在美学史上仍有一席之地。与之相近的还有狄德罗的美学观:“美是关系,一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们觉察到了对象身上的各种美妙的关系,美是随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的。”

“美是一种关系”,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很有启发。我们的教育,无论是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还是课本上的文字之书,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去发现客体对象中的各种关系,或者说各种美的过程。对象中的“美”,比如自然之物,也只有和人建立起联系,是生活中美的一种暗示,才会激起我们的情感活动,才有美的意义。动物园里最容易引起大部分人兴趣的,为什么是猴子?因为它的外貌、动作、神态拟人,容易让人想到自己,所以我们爱看它们,逗它们玩。凡是导游,带我们到一个景点,总把一些纯自然物说成美女啊,神仙啊,或者传说故事,也是这个道理。这不仅适用于艺术的审美,包括我们读课文也是这样,文本之美很多时候不是独立的、预设的,它是事先存在的(语文教师口头禅说的“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挖掘文本”都是循着这个逻辑来的),很多时候文本只是感性的材料,只有在激活审美主体,激发起我们对它的探索欲望,和我们自身发生关联的时候,美感才会发生。

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理解教材,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早先小学语文教学我们用的是“浙教版”教材,里面有课文《拔苗助长》,文中的插图是这样的(见图一)。后来笔者浏览山东的教材,他们也有《拔苗助长》的课文,文字一样,但插图变成了这样(见图二)。为什么呢?因为浙江多种水

稻,而山东孩子常见的是旱地作物,图二容易让他们联想和共鸣,这让我们看出教材编写者在建立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上的努力。有的文章我们读着觉得很美,但孩子一点兴趣都没用,有人就简单地责之以没有书性或者缺乏悟性。孩子读了哈哈大笑的东西,有教师就指责为粗鄙和愚蠢。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意识到,成人和孩子的审美容易错位,没发生在同一个平面,就没有交集,不会发生关系,情感的共鸣也自然无从谈起。我们教师上课的“一言堂”“独角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诘:“根据你这样的说法,我们大部分的课文都没法上了――执教的人、撰写的人都是成人,有的还是古人,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孩子的都有巨大的也无法弥补的差异啊。”这话问得有理,有许多文学作品,当今的孩子确实只能“知道”,也即只能是知识层面的信息获取。比如现在的孩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要说语言障碍、古诗审美规律的独特,光是生活经验上,杜甫那样苦难的时代,那样曲折的经历,没受过冻、挨过饿的当代孩子如何感受?茅屋在现在孩子的眼里是公园里的景观建筑,“布衾多年冷似铁”?不知道那是啥感觉。所以你讲这样的课,读读、抄抄就可以了,但千万别说“我们来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

关于“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笔者还真有一个案例。有篇文章叫《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作者是周国平,一位著名学者、作家。文章讲的是个人经历――周国平3个月大的女儿妞妞,因为患先天性癌症而夭折。那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很痛苦,但他是作家,这种痛苦后来化成了凄美的文字。有教师上课外阅读课,选的就是这个材料。教师基本功不错,朗读声情并茂,再佐以音乐和漂亮的PPT,一堂课上得很热闹,很有感情。但他后来提的一个问题很唐突:“同学们,我们把这段文字读一下,我们来深刻体会一个中年男人的丧女之痛。” 一句话就露出美学功底缺欠的马脚来。其实,这篇文章最读得懂的,首先是失去过孩子的父母,其次是有过孩子、经历过孩子生病的,他们有相同的痛苦,一读周国平的文字,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沉淀着的情感就被激活,进而产生了共鸣。执教者要在这方面拓展,应该这样问:“同学们,读完这段文字,合上课本我们回想一下,你的生活里曾经什么是最珍贵的,后来失去了,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是有生活经验的,它和周国平的经历有可类比的属性,多少能够让他们体会和产生共鸣。因此,在上类似的课文的时候,我们做教的,要尽量让课文和孩子的“小宇宙”――他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发生关系,要给孩子铺一块情感的生活经验的“垫脚石”。

“美即生活”的美学观,于阅读教学有意义,对写作指导也有帮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没有生活,写不出作文来”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多侧重于文学性的、伦理层面的,似乎要培养的是文学家、道德家,古板拘泥,就如古代酸儒,“迂远而阔于事情”,和现实的、孩子的生活没有多少干系。其实孩子们的生活是有的,天天上学放学、吃喝拉撒都是生活,他没有的是由我们大人界定的“有意义”的生活――问题是,在孩子看来是“有意义”的,但在我们教师看来可能刚好相反,他写上来我们就批评。而我们教他琢磨的、落笔的“有意义”的东西是心智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看不到也理解不了的,也就是和当下的他,他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不能发生联系的,所以孩子就很茫然,不知道写什么了。

最后,我们用一个茶道典故为文章作结:千利休是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师,权倾一时的将军丰成秀吉都向他拜师学艺。据说千利休出门,即使是短途的旅行,也要把七八十来件茶具叮叮当当地带上,中途休息时,就一字摆开,生火煮茶,一道道工序完了,费两个钟点,才喝上那么一小盅茶。有人怪讶,说旅途中随便喝点,解渴就可,又不是家居,何必这么麻烦。千利休答:旅途也是家居,麻烦就是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