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规范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预备铃响后,授课教师应及时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同学做好上课准备,学生必须迅速、安静地进入教室就座,一次性地将课堂所需用品整齐地放在课桌上。
2、上课铃响后,伴随老师进入课堂,学生起立(班长喊口令),待老师还礼后方可坐下。若老师迟到,须向学生说明原因。
3、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一律使用普通话,声音清晰、语速适中。板书设计合理,字体美观大方。教师在课堂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
4、教师上课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教师要准时下课,下课前应对学生课后的作业、复习与训练作具体布置。教师上课时不能无故离开课堂,更不得接听电话,上课时,若有教师、学生手机鸣叫,一律视为教学事故。
5、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化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中要体现师生互动,留给学生反思空间,避免“满堂灌”,课后作业要形式多样,避免机械化、重复性作业。
6、课堂上,教师、学生均须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教师要站着上课。
7、课堂上,教师要有强烈的组织教学意识。凡是要求学生举手发言的,教师要举手示意,要求学生集体回答的,用话语告明,在辩论课或学生演课本剧等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控制音量,以不影响其它班级授课为原则。组织教学用语要简明。
8、下课时,学生应起立,待老师还过礼离开后,方可离开教师。下课后,教师应及时在班级簿上填写教学内容。
篇2
岩小一直以“法治文化育人,创建和谐校园”为特色,原有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础厚实。“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立足于原有基础,在 2010年加入到学校整体特色建设之中,课程内容建构从原有的“一月一期”的方式转变到现在的“四大行规,六年一贯”的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岩小获得了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办学特色建设方案评比一等奖、鱼峰区“一校一特色”工程成果一等奖。
一、热烈宣传,明理激情
思想决定行动,学校特色建设必须把握使命并动员群体为使命而奋斗,使命的形成和群体对使命的理解、认同是关键。作为校长,笔者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分析学校现状,采用多种方式明理激情,如邀请专家指导引领,组织教师培训、群体讨论,激励个人学习思考等,最终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校本实践达成共识:“规”是“法”的基础,从丰厚的法制教育内涵入手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操作变量,获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养成教育教什么?就是从学校的基础和特色出发,以“微笑天使、环保卫士、书韵少年、英姿少年”四大行为规范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怎么教?就是把习惯培养的五步变成可操作、儿童化的教育活动。
岩小组织开展奖章设计、展示、评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奖章的设计、创作、欣赏、评选中对四大行为规范的内涵要求获得初步的理解。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参与了奖章设计活动,共收作品200多件,不仅有单枚设计的作品,而且有成套设计的作品。学校先组织了作品展,全校师生代表初选出20个优秀设计作品;然后各班召开评选会,从中选出4个最佳作品;最后全校召开评选会,各班代表投票选出全校公认的4个最佳作品,作为养成教育课程“遵规守法——阳光争章”活动的奖章图案。
学校隆重召开了“遵规守法——阳光争章”启动仪式,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微笑天使”“书韵少年”“环保卫士”“英姿少年”四大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当阳光好少年”的倡议。教师通过组织相关班队活动,将自己学习、思考、认同的学校课程目标的内容传达至学生。
二、充分的课程教学准备,规范统一
特色建设需要最聪明、最有创造性的群体成员团结在领导者周围。岩小采用了“内核牵动+团队发展”的策略,调动教师群体资源。学校成立了由德育部门管理人员和年级组长组成的“四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程工作智囊团”,开发课程资源,策划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学校提供相关支持,将大家的思考成果整合成可供全校实施的课程资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统一规范和系列化。
为给课程的有效实施作好准备,智囊团成员编制了文本、音像材料。“四大行为规范”课时教材由“行规要求”“名人遵规故事”“行规童谣”等板块组成,行为规范要求被编成简洁、上口的童谣,印成手册,发给学生背诵学习。智囊团还拍摄了《四大行为规范图解、表现要求》的教学光盘,使行为规范要求具体、明确、直观、生动。
学校印制了铜、银、金质奖章,对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的不同水平,给予持续、及时的评价,达到激励作用。学校还结合奖章设计,创作出“模范遵守行为规范”的卡通形象——“岩小娃”,形成激励、引导学生的课程形象符号,让教育生动有趣、富有儿童气息。
三、进行多渠道的课程实施与目标激励
特色建设归根结底需要体现在行动引领上,如何组织科学的过程性的课程实施,是检验领导者课程领导力的重要因素。岩小通过建立梯级争章、评章机制,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得到持续性落实。学校赋予常规工作特色内涵,以常规工作支撑、落实特色建设,以教育活动为突破口,追求课程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课程实施初期,班主任和辅导员教师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编写的课程教材和教学光盘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行为规范要求,产生达标愿望。学校在“国旗下讲话”时间开设“四大行为规范”课程小讲堂,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和达标的方法,直观感受达标的标准,体验达标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班级每月组织一次评章活动,依据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情况,分别评出铜、银、金质奖章,激励学生持续达标。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阳光少年”“形象代言人”的评选,举行隆重的颁章活动,激励学生达标。此外,学校利用板报、光荣榜、《岩小新报》表彰获章同学,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评章活动。
学校特色建设必须扎根课堂,在以教育活动为主的实施方式初步成功之后,岩小积极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课堂探究,在课例研讨和展示中引领教师提升课程实施的水平。学校研究和展示了优秀课堂教学课例,其中精品课例“尊重父母,珍爱生命”获城区班队课比赛一等奖。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围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提炼具有县特色的准确简明、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并将其内化为自觉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在全街道范围内分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幸福水乡文明人”行为规范教育实践活动,使我街道的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城市经济特色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居民生活品质化”的现代柯桥,建设惠及全街道居民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安排
(一)讨论内容
主要讨论街道居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符合社情、民情、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群众普遍认同、适用和价值标准。
街道各办(中心)、各社区(居)要组织开展一次“比学赶超、勇于担当”大家谈活动,要以街道和社区(居)干部为重点,在转变作风,改善服务,密切与人民的联系中开展讨论教育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形成核心价值观表达方式。教育系统要以教师、学生为重点,在结合改进师德、学风,加强德育和素质教育中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具有各自学校特点的核心价值观表达形式。街道各企业要以职工为重点,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诚信建设等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表达形式。通过大讨论活动,各行各业要结合实际,提炼体现群体特色的行业价值观和符合地域特点的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步骤
这次讨论活动从4月开始,到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1.学习讨论阶段(4月至6月)。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宣传发动。各单位全面发动,广泛开展讨论,提炼符合柯桥地域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体现群体特色的行为规范,形成思想共识。
2.弘扬实施阶段(7月至10月)。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表达形式和群体行为规范,组织开展系列弘扬实践活动,使其内化为每个人的品质修养,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
(1)各社区(居)、单位要设立宣传专栏,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广泛宣传,在全县上下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印发《县“幸福水乡文明人”行为规范读本》宣传手册,并通过“柯桥大讲坛”、社区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人民群众遵守公民待业规范的宣传教育,使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3)开展“魁力新城文明行”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建设、组织开展“文明规范进社区”文艺巡演。深入社区广泛开展宣传县“幸福水乡文明人”行为规范内容,加强对行为规范的熟知;利用城区空白墙面,以行为规范为主题组织开展墙绘,加强对行为规范的宣传。开展“微动力”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志愿者服务平台,维护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开展“我寻找、我推荐、我评议柯桥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群众在身边的人群中寻找、推荐和评议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好人好事,营造学习、崇尚、关爱、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发动居民改善环境卫生,优化秩序,进一步营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居民的整体素质,推进新县城建设。
(4)开展“践行待业规范,展示时代形象”系列活动。对照街道有关群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各社区(居)、单位要精心设计载体,组织开展弘扬实践活动。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至12月)。认真总结讨论教育活动经验和做法,巩固活动成果,着眼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利用基层党校、社区学校等阵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巩固教育成果;三是开展“柯桥好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十佳“柯桥好人”进行表彰,并将其中的优秀代表向县级以上推荐。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和“幸福水乡文明人”行为规范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大众化的具体行动,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举措,是我县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开放魁力新城建设和宜居乐业幸福水乡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加强领导,街道成立讨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何其洪,副组长:许立峰、徐佩娟、谢水萍,党政办、经发办、城建办、社事办、综治中心、指导中心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徐佩娟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社区(居)、企事业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注重创新,务求实效。各单位要按照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计划,细化分工,明确职责,达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把教育讨论活动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运用教育引导、以文化人的方法,采取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方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力求全动员、全参与、全覆盖。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活动,推动活动有效开展。
篇4
教育行政事实行为的类型
教育行政事实行为形态多样,难以定型。本文选取了教育行政指导、教育行政资助和教育行政奖励三类常见的行为样态予以简要介绍。
(一)教育行政指导教育行政指导,就是指教育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原则,运用指导、鼓励、协调、配合、建议等非强制性方式去指引教育行政相对人自愿地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行政管理目的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式。高等教育领域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率先尝试进行了行政管理方式改革。传统的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被大量的行政指导所取代。1986年出台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扩大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在规定中,“指导”“配合”“协调”“鼓励”成为描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主题词。1993年在《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中规定,“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进一步改革原有的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统筹协调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以“意见”为表现形式的行政指导数量逐渐增多。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行政资助
教育行政资助,就是指教育行政主体为实现公益目的,依法对特定对象所实施的物质上的或与物质相关的救助行为。教育行政资助的对象是出现了法定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公民和组织;资助内容是赋予给付对象一定的物质上或者与物质相关的权益。前者如对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后者如让相对人免费受教育;资助形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而这些,在教育领域都可以被称之为教育资助政策。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奖、贷、助、补、免”一体化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等多种资助形式,凭借国家资助政策,许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三)教育行政奖励
教育行政奖励,就是指教育行政主体为了实现教育行政目的,依法对为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行政相对人,给予一定奖励的行政事实行为。高等教育行政奖励主要分为两种:对学生的奖励和对教师的奖励。《教育法》第13条规定:“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除此以外《,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普通高等研究生奖学金办法》、《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等高教法律、法规、规章和高教行政法律规范性文件中也有相关规定。
教育行政事实行为的规范化
(一)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要树立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充分、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要促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要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即由政府的单一管理转向社会共同治理,完善教育咨询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建立专家和非专家相结合相协调的决策机制。其次要实现由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责任制,使其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三)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
要实现权力运行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以法律规范教育行政主体的权力限度及运行方式,权力机关以制定法律的方式,使行政事实行为型式化,从而达到对行政事实行为形式稳定性的规范;要建立独立的教育行政监督机构,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把行政行为放在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公共权力不仅在权力制约机制内得到监督,而且必须接受整个社会的普遍监督和普遍制约。
教育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
(一)当事人合意
由于行政事实行为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行为主体在此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当事人合意在此具有适用的余地。这种合意性体现在:一方面行政相对人对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一定的选择权,另一方面纠纷的解决内容有可妥协性。在教育行政事实行为的纠纷解决中,当事人合意是首选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或第三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
(二)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是一种行政救济方式,它的审查范围广,除了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还包括行政机关侵犯相对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一切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它的审查力度大,既进行合法性审查,也进行合理性审查。行政事实行为具有辅,、多样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适用行政复议方式较为合适。
(三)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救济方式,它以合法性审查为限度,不干涉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行政事实行为尽管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毕竟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为。因此,它可能产生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根据行政法治原理,行政主体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损害结果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行政事实行为应该逐步从行政救济扩展到司法救济。
篇5
一、学习第一,教育错位
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孩子的精神家园。感受亲情,承受关爱,快乐幸福的成长,是孩子的第一需要。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健康情趣和行为习惯,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一天到晚忙着给孩子辅导功课,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据说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变身“全职家庭教师”?这是家庭教育内容和教育重心的错位!
二、偏重智育,轻视素质
品德是立身之本,性格决定人的一生。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历览成功人士,多为人格健全者。他们“德商”高尚(MQ,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智商”优秀(IQ,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情商”健全(EQ,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三Q”兼备,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人群,适应社会的需要。
偏重智育,轻视德育,重视智商,忽略情商,认为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只看分数,忽略态度
一个人无论如何聪明,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习上、生活上样样突出,处处优秀,成为“全能冠军”。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进步,不能“唯分数论”。单纯以考试分数衡量孩子,是对孩子个性的扼杀。因为影响学习成绩有多种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孩子在这一学科弱些,但有可能另一学科是强项,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低就否定孩子的努力。
“以分数论成败,看考试数英雄”,错!
四、拔苗助长,违背规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然规律。靠给孩子加压、补课、上“特长班”等超常手段,并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加重孩子课业负担,导致厌学情绪。所以,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更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不能指望孩子一个早上就能成为“全才”、“神童”。
学习犹如田里的禾苗:每天不见其高,却日有所长,切不可拔苗助长!
五、期望过高,脱离实际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所有中国家长的共同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要符合孩子年龄、知识以及自身智力能力的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一味追求高分数,提出高标准,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您摘过桃子吗?太高了够不着,太低的不好吃。合适的高度是:跳一跳,够得着。
六、虚荣心强,盲目攀比
人是有差异的,各人的智力、能力、发展也不平衡。家长不应事事处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比分数高低,比名次先后,甚至拿孩子的短处跟人家的长处比。这样盲目攀比的结果就是比“丢”了孩子的自信。
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努力就是好孩子,进步等于一百分!
七、只管“口袋”,不管“脑袋”
曾几何时,“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我国最具感染力的口号。多少家庭都把大部分物力财力投入到孩子身上。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消费已占据了家庭收入相当大的比重。误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包括身心发育和品格培养两大方面。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应关心孩子的品行、性格、习惯、情趣等情感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管孩子的“口袋”(物质满足),更要管孩子的“脑袋”(精神需求),“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八、溺爱娇惯,过度关心
孩子自幼就是创造性天才,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敢尝试。然而,“别动,危险!”、“放下,我来!”……过度的关怀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权利,绝大部分的创造火花都在父母亲手铺设的“温柔陷阱”里熄灭了!溺爱,娇惯,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失败的教育。它所造成的孩子任性、自私、依赖,以及独立能力的缺乏,使孩子成为性格不健全的人。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警告:你想让孩子一无是处,成为性格不健全的人,你就去溺爱他!
九、棍棒教育,简单粗暴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手段和方法。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必定苛求过严,缺乏对孩子必要的鼓励、理解和宽容,在恨铁不成钢浮躁心理的驱使下,动辄打骂孩子,酿成严重后果。3岁女童因不会背唐诗命丧母亲棍下,7岁男孩考试分数低被父亲毒打致死……“棍棒教育”显现的不仅是父母的粗暴作风,还折射出当代家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和“输不起”的脆弱心理。
棍头真能出孝子、出才子吗?
十、家庭环境,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空间,由于家庭成员亲密的生活关系,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倘若父母在家庭从事黄、赌、毒等有悖于法律、道德、人性的不良行为,就标志着家庭环境已经被污染、毒化。不良家庭环境的熏陶,对未成年儿童的成长甚至一生的发展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朋友,您想让孩子的人生染成什么样的“底色”呢?
十一、酒后训子,举止失当
在许多失败的教育案例中,“酒后训子”当属一例。一些家长(主要是父亲)平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疏于管理,每每在喝酒之后对孩子“关切”起来。不管什么时间,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醉眼惺忪,语无伦次,或褒奖,或训诫,以自己的不厌其烦把孩子折腾得不胜其烦!
家长良好的愿望招致来的却是孩子极度厌恶和反感!为何好心不得好报?是孩子不近人情,还是父母举止失当?
十二、职业习惯,错扮角色
有的家长把职业习惯带到家中,在教育孩子时摆出一副管理人、训教人的姿态,很让孩子反感。尤以四种“职业家长”应引以为诫:一为公安司法人员,不要用“审讯”的语气管教孩子;二为领导干部,不要居高临下,以上司指令下属那样的架势教育孩子;三为教师,不要总摆出一副“传道士”的派头对孩子说教;四为老总、高管,不要动辄运用奖惩的“经济杠杆”,对孩子滥施惩罚。
做好角色转换――在家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法官”或其他!
十三、夫妇不和,殃及孩子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妇品格的优劣,决定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夫妻和美,家庭和睦,孩子就有安全感、归属感。如果夫妇两人经常争吵,冷战不断,无辜又无助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最深:处在两人夹缝中无所适从,不知该听从父亲,还是该倾向母亲?一不小心,还可能成为夫妇一方的“出气筒”!
家长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培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
十四、出口成脏,语言污染
家庭成员的语言文化品位,决定着家庭生活的情趣和质量。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听”就是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重要功能。父母、家人的语言,就是孩子未来的语言。有的家长在家里讲话口无遮拦,随心所欲,不管什么粗话、脏话肆意喷吐,全然不顾身边还有一双小耳朵在“倾听”,在“录音”,在“储存”!这些无形的语言垃圾将会潜移默化地侵害孩子纯洁的心灵。
净化家庭语言环境,从父母做起!
十五、不良嗜好,负面影响
家长健康的情趣,在家庭起着积极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软实力”。反之,家长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行为缺乏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沾染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将对孩子的品行、人格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有的家长酗酒嗜赌,放浪形骸;有的家长甚至把牌场设在家里,通宵达旦,把个家庭搞得乌烟瘴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要走好自己的路,孩子在后边跟着呢!
十六、情绪偏激,性格缺陷
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发乎情不知所止”,随心所欲;而人则“发乎情而止于礼”。有羞耻,有节制,是一个人良好的修养。然而有的家长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时凭着自己的一时冲动,感情用事,有时纯粹就是拿孩子当自己的“出气筒”,滥施,恶意体罚,从肢体到心灵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能冷静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比较理性,是一个人重要的素养之一。
十七、缺陷小辫,揪着不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苛刻,容不得孩子出现任何过错或偏差,往往孩子一次过错就会成为父母手中的“小辫子”,即使已经改过了,但下次还会因其它的事情被揪住不放,新帐老账一起算!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毁掉孩子的自信,使他认为自己是个有“污点”的坏孩子;二是引起孩子的逆反,索性破罐子破摔,走向极端!
犯错误是儿童不可缺少的经历――美国家长的教子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十八、多疑好奇,伤害自尊
人都会存有自己的隐私,这是出于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本能。随着孩子身心发展的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来临,这种本能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诸如抽屉加锁、进屋后关上住室的门窗、接打电话避开他人等。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总对孩子的“私密”抱有疑虑、好奇,采取追问、打听、跟踪,甚至不惜偷听偷看孩子的私人电话、日记……
这些看似“关心”的举动背后,实质是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不尊重,是造成父母同孩子产生矛盾和鸿沟的主因之一。
十九、袒护纵容,误导孩子
“女孩子就得乖一点儿,男孩子就得坏一点儿”,这近乎荒诞的逻辑,竟被一些家长当做教子经验津津乐道。笔者曾以少年法庭“特邀陪审员”的身份,同几位少年犯及其监护人有过密切接触,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娃娃们因斗殴致伤、致死人命,花季凋零于高墙之中,其背后都有一些“纵子为恶”的家长!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孩子,因参与黑社会性质团伙抢劫获刑。其父亲却认为:让他结交“道”上朋友,为的是不让孩子吃亏!摊上这样的家长,孩子安能学好?怎不变坏?
“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这是家庭教育专家的忠告。
二十、唠叨不休,令人生厌
篇6
体育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满足适应社会需要,体育教学结合现代人才需求,适应现代化的建设需要。让学生在强健的过程中认识体育运动与社会竞争的关系,认识身体健康对事业前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和创造性思想。使学校体育更好的为现代化社会发作出贡献。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生行为 适应社会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适应飞速前进的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重要任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问题,它对学生有多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如何在新形式下使体育为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功能特点,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健康人才
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减少了体力活动,使人们体重增加,身体活动能力越来越差,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致使使体育在当今社会中的健身和教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还有多方面的潜移化作用。
由于现代化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现代化社会的更新,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更新。需要人的现代化意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基础的不断提高。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以客体为存在基础,人通过主体意识去推动社会及素质的人推动现代化社会,向更新的未来社会迈步。
现代化的人才不是从天生的,是在现代化时程中不断学习进步产生的,在促进现代化因素中,体育在促进健康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信心、意志、毅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在体育运动中都不得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现无旁贷地肩负起促进人的健康以及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的责任。
二、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拼搏创新的人才
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励人们追求具有社会意义的生活目标。任何一种竞技比赛,对参与这种活动的人的行为而言,都有一种他人促进和社会助长因素,即竞争目标或者同伴对手竞争行为;对自己构成的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刺激和强化了自己的行为强度。据有关资料报导,竞争行为对他人的促进效果为对象和内容,研究测试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竞争,在有对手和无对手的情况下不但成绩有区别,而且相差许多。美国曾做过此项试验心理学报告,试验比较了,在看得见对手的比赛和看不见对手的比赛的情况下,成绩比较研究,结果看见对手的比赛成绩提高的幅度是看不见对手的35%。试验表明了竞争正是看的见对手的竞争,对个人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情绪体验积极的线竞争激烈世界,作为现代化建设得在社会飞还发展前进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思想意识也都发生了深刻变第。过去那种只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在工作上、学习上有不知满足的进取精神,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运动场上的竞争正迎合了培养人的竞争意识的需要。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人应具有求上进、敢拼搏、勇于进取的竞争精神,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方能取得成功。体育运动不仅具有这一时展的竞争特点,同时还具有更新和创造精神,使人在竞争中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而创造新成绩,迎接新挑战。 转贴于
三、体育运动能培养对社会规范行为的自控能力
体育是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是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社会活动,它把世界的青年集聚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的力量,并非仅仅是体育或奥运盛会为人提供了锻炼身体和创造人体运动纪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及体育所代表的人类和平意愿、和人类共同活动准则的感召。人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认识和遵循体育活动特定的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创造成绩的奖励与违反规则 的惩罚,都是对社会契约精神及其文明生活方式的模仿过程。因此,对体育参与者来说,就是一种良好社会适应性学习过程。从体育活动的过程和特点看,体育对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作用。任何一种体育教学、训练或比赛活动,都伴随着严肃的组织纪律性,严格的练习要求及统一的行动方式,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深切的感受到集体活动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与约束。以及运动训练需要的精神意志、顽强的毅力等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人们遵守社会活动规范与纪律的行为习惯。
四、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想像和创造力
人的现代化并非全无选择地接受即成的、传统的一切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相反的,成功的社会现代化过程首先依赖于对人的社会行为的选择与批评;其次,人类的知识更新和发展使人的成长已经不能简单地依赖已有知识的传承,更有赖于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体育作为人为社会化的功能实践方式或途径之一,对人的创造特征无疑是能起到鼓励和培养作用。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更新和创造精神,这种精神审体育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运动成绩的提高,金牌的取得,新纪录的创造,都象征着人在体质和精神上的每一步成长。对任何一种新纪录的褒奖,实际上是对人创造特征或能力的确认和鼓励。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就是对人的竞技行为符合现代道德观的创造性地肯定。另外追求优异的突破和新技术的设计过程。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在原有旧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创新。体育不仅仅有助于发展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人自身创造、追求与发展。
五、体育运动有助于激发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任何体育比赛的参与者都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竞赛特有规律和气氛的感染,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渴望成功的荣誉心理以及为改变场上处境所作出的努力过程,无疑有助于增强个人自信心和锤炼追求奋斗目标的勇气。一个人经常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并将这种心理状态移植到其他活动之中去,他必定会自觉得克制自己的懈怠行为和散漫作风并最终有所作为,对提高克服自身困难的信心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是一种练习与提高。同时也表明竞争活动对个人的激励与作用。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体育教学应从思想教育入手,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教育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教育,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将来自身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教育影响力,中华民族体育以其未曾工作者要利用开发体育爱好者的功能为当代人才教育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泰香.体育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作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篇7
内容提要: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创造,与法律发现一样,也是法官开展其司法工作的必要前提。构成要件规范事实与具体案件事实之间无法实现正常对接而使刑法规范呈现出的规范空缺,需要运用目的性限缩手段进行填补,以完成对空缺刑法规范的创造性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司法过程的首要行动就是法律发现。这里的法律是指针对个案的法律,即把法律发现聚焦在寻找正当的个案裁判依据,发现针对个案的解决方式,而不是由立法机关创立的体系性法律。由于成文法中不可能直接规定解决个案纠纷的详细法律,故成文法中也就没有与个案完全吻合的现成法律,共性的法律与个案结合,必须有法官等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没有法官等的谨慎思维,反映事物共性的法律不可能与具有个性特点的案件自动结合。司法行动中的法官往往通过法律规范识别及法律规范解释,进行这一法律发现的过程。
其次,就是司法过程的法律创造问题。对司法过程的性质,卡多佐认为:“司法过程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发现法律,而是创造法律,所有的怀疑和担忧,希望和畏惧都是心灵努力的组成部分。在这里面,一些曾经为自己时代服务过的原则死亡了,而一些新的原则诞生了。”①但是,卡多佐所处的美国法治已经走过了形式主义法学的初级阶段,先例的拘束力原则以及对成文法的严格解释原则已经成为法官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我国,大部分法官还没有经过概念法学的严格训练,距离高水平的法官造法阶段还有相当的差距。另外,即使走过了法律形式主义的初级阶段,法官造法也是与人类关于法律的普适化方向相悖的,只要存在法治,就必然要求法律效力的普遍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创造性,这与法律发现一样,也是法官开展其司法工作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
(1)刑法规范是通过规定犯罪构成要件来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类型化的。构成要件是一个规范意义上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实。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评价标准是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而不是具体的案件事实,即使是以前案例中曾经遭遇过的典型事实。已经对事实加以类型化了的构成要件与具体事实本身是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过去发生的典型案件并不一定排斥今天发生的不典型的案件,而且即使是过去发生的典型案件,不过是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规范的目的和构成要件的特征,而未必是规范目的和构成要件的完整体现。因此,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关键还是看今天所发生的案件能否为已经对以前具体事实类型化了的构成要件所涵括。
(2)犯罪构成要件对案件事实进行类型化的过程中存在疏漏或漏洞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作为犯罪事实类型化了的构成要件,形式上未免是抽象的;再加上构成要件本身所蕴涵的规范的因素以及语言功能的限制,以及刑法的内在和谐与目的,使构成要件的内涵并不是一眼就可以透视的。必须通过解释来明确构成要件的规范性意义,并由此而使构成要件的抽象性、形式性向具体性、实体性靠近。②对于未被构成要件类型化的案件事实,则很难通过对其规范意义的正常解释,而使构成要件的抽象性、形式性向具体性、实体性靠近,构成要件的规范事实与具体发生的案件事实之间无法实现正常对接,亦即如果仅对构成要件的规范意义进行常规解释,无法“悟”出其应当涵摄的意义。这也就是漏洞概念的重要性:“只有当法律有‘漏洞’存在时,才承认法官有法的续造权限。”③
(3)构成要件的规范事实与具体发生的案件事实之间无法实现正常对接而使刑法规范呈现出的疏漏,一是与构成要件的要素缺失或过于限制有关。在构成要件理论上,构成要件要素是构成要件的下位概念和组成部分。各具体的构成要件都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构成要件要素。这些要素组成了犯罪构成要件的规范事实因素,如其在设定过程中出现要素疏漏或被过于限制,就会使具体发生的案件事实与构成要件的规范事实之间不能适应,而无法对接。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卡尔·拉伦茨所认为的“开放的漏洞”。④二是与刑法规范本身的不完整性有关。即对已经规定在刑法中的犯罪类型来说,欠缺对构成要件详细而无遗地记述,导致由于构成要件过于抽象难以确定其意义而使规范事实与具体的案件事实无法实现一一对应。⑤如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过失犯罪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卡尔·拉伦茨所认为的“隐藏的漏洞”。⑥
对于“开放的漏洞”,即法律应该规定某种类型而没有规定的,即作为一种“无意的沉默”,一般可通过类推适用的方法进行漏洞补充,诚如卡尔·拉伦茨所言,“填补开放的漏洞,通常是以类推适用,或回归法律所包含的原则之方式行之。……类推适用系指:将法律针对某构成要件(A)或多数彼此相类的构成要件而赋予之规则,转用于法律所未规定而与前述构成要件相类的构成要件(B)。转用的基础在于:二构成要件——在与法律评价有关的重要观点上——彼此相类,因此,二者应作相同的评价。易言之,系基于正义的要求——同类事物应作相同处理。”⑦
对于“隐藏的漏洞”,即“以法律规范意旨,原应就某类型消极地设其限制,而未设限制时,构成隐藏的漏洞。”⑧由于“漏洞存在于限制的欠缺”,⑨与其说是规范漏洞,倒不如说是规范空缺,与“开放的漏洞”这种“无意的沉默”相比,有“有意的沉默”之嫌,故笔者将“隐藏的漏洞”视为一种规范的有意空缺,并由此形成的规范视为空缺性刑法规范。填补“隐藏的漏洞”,“通常借‘目的论限缩’的方式创造出欠缺的限制规定,借此以填补此类漏洞”。⑩本文拟以不纯正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为视角,仅就如何通过目的性限缩(11)对空缺性刑法规范进行价值补充,从而实现对空缺性刑法规范的创造性适用。
二、空缺刑法规范之存在
大量存在的空缺刑法规范,与我国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的设定中存在开放的构成要件有关。(12)
刑法中的构成要件可分为封闭的与开放的两种。在封闭的构成要件情况下,构成要件具有违法性征表机能,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且无违法阻却事由即能认定其违法。此时,构成要件征表违法性,判定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法官不需要再为判定行为违法而寻找其他条件,他只需要说明这不符合违法阻却事由即可。违反规范同违法性的这种毫无缺口的重合关系,即为封闭的构成要件(geschlossenen Tatbestnden)。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由于立法者未能详尽地规定被禁止行为的各构成要素,构成要件并无违法征表机能,有构成要件该当性,但不能征表违法性。这样,仅确定无违法阻却事由,还不能认定行为的违法性,还需要法官积极查明是否存在着某些能够说明违法性的构成要件要素,以确定行为的违法性。这样的构成要件就是开放的构成要件(Offene Tatbestnde)(13)或称“被展开的构成要件”。(14)
德日刑法理论一般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过失犯,是典型的开放性构成要件。不纯正不作为犯中,不作为人应负的作为义务就属于立法者没能通过对构成要件要素的描述予以规定的部分,即使行为该当于构成要件,也不能表征违法性。由此,在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情形下,法官必须对不作为人的作为义务积极查明,以帮助判断行为的违法性。过失犯也是如此。过失犯的违法性根据在于违反注意义务及发生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结果这两个要素,而过失犯的注意义务在立法上是欠缺的,这决定了它同样属于开放的构成要件,需要法官适用时对这一欠缺部分予以补充。这种对于超出立法技术限度的那一部分,就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用“解释论”来补充法定构成要件。
开放的构成要件需要补充的部分,一般是违法性的价值判断要素。开放性的犯罪构成要件,作为一种违法类型的构成要件,由于其不能通过其类型性为我们认识行为的违法性提供充分根据,在某些时候,还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成要件要素之外寻找有助于违法性判断的要素;或者凭借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或者通过特殊的违法要素,或通过被遗漏的构成要件要素,来帮助判断行为违法性之有无,(15)这就要求法官必须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补充构成要件所欠缺的违法性要素,允许由法官对这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补充,重新产生新的构成要件,以实现对诸如不纯正不作为犯及过失犯之类的犯罪的处罚。
由于我国与大陆法系刑法的犯罪论体系在实质内容上基本相同,这种情况在我国刑法中也就同样存在。(16)即我国刑法在犯罪构成的设定上也同样存在着构成要件规定的不完整性而由此导致的违法性判断上的非自足性,(17)使相应部分的刑法规范出现空缺,而进一步要求法官必须进行价值补充判断,这种空缺性刑法规范,导致在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具体认定中呈现为:通过规定作为的犯罪类型事实“涵摄”不作为的犯罪类型事实,使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具体案件事实与犯罪类型规范事实之间无法实现正常对接。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实际上是有关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规定,这一规定是从规范的角度去涵摄通过所有作为的手段剥夺他人生命的案件事实。同时,这一规定还隐含着有关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如何从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规定中“解读”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事实,如果仅从该罪所设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规范事实分析,也许能“解读”出发生了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结果,但无法“解读”出行为人为什么会有为他人生命必须作为的义务、需要履行何种作为义务以及为什么不履行刑法规范并没有规定的义务就会构成刑事违法。由于“刑法对各种之罪多依作为而规定,至于与其相当之不作为犯则不设明文,而有待于审判者个别认定。”(18)因此,对于诸如故意杀人罪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只能是通过相关刑法理论加以确定。这样,如何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范围,即如何将作为义务与违法性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在规范空缺且相当不确定的情况下,法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案例一:李家波故意杀人案(19)
1993年3月,刚满20岁的李家波和女青年项兰临相识并相恋,不久项兰临就怀孕,同年6月,李家波提出要跟项兰临分手并要项兰临去医院做流产手术,项兰临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同年9月5日中午,李家波回到宿舍,见项兰临在房里,就发生了争吵,项兰临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敌敌畏,此时,李家波非但没有及时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关上。当天下午,项兰临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2000年4月9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家波故意杀人案作出终审判决:李家波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案例二:王春全故意杀人案(20)
2000年4月25日,天津西青区王稳庄居民王春全与妻子王玉洁因家务事发生争吵,王玉洁气愤地跳进污水河中寻短见。王春全见状也跳进河中进行劝说,王玉洁不从,王春全随即独自回到岸上扬长而去,随后,王春全先到亲戚家中讲了王玉洁跳河的事,又给派出所打了电话。当公安民警和他的亲戚赶到河边时,时间已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王玉洁已经死去。2001年,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春全与王玉洁是夫妻关系,负有特定义务,王玉洁在河中,被告人王春全明知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却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结果发生,其行为已经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鉴于其犯罪后有自首情节,遂判处王春全有期徒刑6年。
案例三:吴某故意杀人案(21)
吴某在旅游风景区经营水上脚踏船出租旅游业务,1998年5月30日早上6时,吴某接待了6名游客,吴某的女儿将3条脚踏船租给了他们。7时许,因风太大,当地旅游部门通知吴某停止租船业务,8、9点钟的时候,吴某发现6名游客驶出了警戒线,便乘4人脚踏船追上他们进行警告,并与其中4人换船后独自回岸边,此时,风速加大,6名游客中的4人乘坐的大船被风吹到湖对岸脱险,但小船上的2人下落不明。岸上的人发现情况后找到吴某要求救助,但吴某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当晚,在湖东岸发现两名失踪者的尸体,一审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6年,赔偿两游客家属经济损失各33034元。吴某上诉,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吴某将船出租给游客后,就产生了在他们遇险时的救助义务,而吴某明知游客遇险,却没有履行义务,其行为是不作为的故意犯罪,原审法院判决不妥,应改判,因吴某积极赔付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各40000元,可从轻处罚。终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3年。
从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来看,其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所能涵摄的规范事实,与上述三案例中的案件事实之间显然存在巨大差异,无法实现正常对接,故在处理该三案件时,不能直接引用故意杀人罪的条款而不作任何加工加以适用。
对于案例一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行为人道德义务的不履行,就具有了刑法上的违法性?为什么当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在家中,其中女方自杀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生命危在旦夕,男方就具有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不救助就有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而如果此时邻居也看到了这位女方的处境,就可以说这个邻居有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吗?实际上,她的男友和邻居都有道德上的救助义务,问题是为什么男友的不救助行为就可以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而邻居的行为则不构成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呢?这说明,在具有道德上的救助义务的情况下,何种人道德上的义务可以成为刑法上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另外,如果一对恋人,男方在女方遭遇他人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履行救助义务,也没有向相关机关报案,是否构成罪呢?结论显然是否定的。但为什么罪不能由不作为构成,而故意杀人罪可以由不作为构成?从刑法规范的角度出发,是可以肯定罪的不作为犯的。但问题在于,在何种程度上肯定罪的不作为的救助义务?恋爱中的男方对于被害人的生命有救助的义务,如果没有实施救助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成立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同样,在其女友遭受的情况下,也具有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但在司法实践中却不能转化成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也就是说,同样的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在具体犯罪的认定上转化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何种性质的义务,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成为刑法上的义务来源,实际上也没有确定的范围。
对于案例二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王春全对其妻的自杀行为是否存在防止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如果有这种作为义务,那么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不履行这种作为义务具有了刑法上的违法性?婚姻法明文规定的夫妻间的相互扶养义务是否当然包括相互救助义务?如果包括,这种法律义务是否必须经过刑法认可?从我国现行刑事法律看,没有关于夫妻之间具有相互救助义务的明文规定,如果把对“婚姻法对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规定”理解为当然包括夫妻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法律救助义务,那么,因为没有得到刑法规范的确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仅有“婚姻法对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规定”,这是否可以成为被告人不负刑法意义上的救助义务的抗辩理由?
对于案例三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尽管基于合同可以引起合同法上的义务,但合同法上的义务如何转化为刑法意义上的义务?合同法上的义务能否成为刑法上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的来源?这恰恰都是刑法没有规定的。
三、目的性限缩与规范空缺之填补
诚如拉伦茨所言,填补隐藏的漏洞,需“添加——合于意义要求的——限制。借此,因字义过宽而适用范围过大的法定规则,其将被限制于仅适用于——依法律规整目的或其意义脉络——宜于适用的范围,质言之,其适用范围即被‘限缩’。”(22)这种“目的论限缩的正当理由,即在于下述正义的命令:不同类的事物应作不同的处理,质言之,应依评价作必要的区分。”(23)
那么,如何运用目的性限缩填补刑法相关规范空缺,以完成对空缺刑法规范的创造性适用?
不纯正不作为犯刑法规范空缺填补的核心问题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刑事违法性及可罚性问题。
在规范视野里,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只有纯正不作为犯和作为犯两种。不纯正不作为犯正是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作为犯”,本质上,它是“作为犯”的一种事实状态。换言之,不纯正不作为犯符合的并不是自身的构成要件,而是作为犯的构成要件。不作为与作为的事实结构不同,不作为以违反作为义务为基本内容。由于刑法中没有对作为义务的种类和范围做出规定,加之对同一义务的违反往往随案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危害后果,这就必然造成不纯正不作为犯内涵模糊,外延宽泛,界限不清。因此,要以作为犯的构成要件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就必须解决两者的等置问题,即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与通过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在违法价值上相等。(24)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是如何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的范围,即作为义务来源的确定。
由于“在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情形中,把不作为人的所有情况都比较详细具体地规定在构成要件中是不可能的。关于这部分内容以没有规定的构成要件来加以补充,这并不是由于解释上的困难才这样做,而是由事物本身性质决定的。”(25)这使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在对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处罚时,必然要由法官将未规定在条文之中的作为义务予以补充,经过补充之后,不作为人不作为行为的违法性才能最后确定。法官对最终的作为义务的确定,则往往是由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形决定的,也就是说,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往往是具体案件事实中的作为义务。
这种作为义务,目前就刑法理论的通说而言,主要有四种:
首先,关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是不纯正不作为犯义务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否仅限于刑法中的义务?通说认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不仅限于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关键是违反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明文规定义务的行为,应该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刑法上的义务来源。
其次,关于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
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其职务和业务要求他负有某种积极作为的义务。由于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所涉及的往往是相关行政法规范所规定的义务,这种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刑法上的义务来源,特别是成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来源,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例如,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生具有救死扶伤的义务。问题在于,这种义务能否成为刑法规定的义务,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刑法规定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的来源。如果在一个病人生命危急的情况下,被送往医院,但由于无钱治疗,交不起住院费而医生不予救助的话,医生是否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也就是说医生的义务来源是否要求以病人的付费为前提,即是否要求成立合同关系为前提。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医生具有救助病人的义务,但如何确定医生的救助义务何时、在何种情况下成为刑法中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作为义务,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难做出判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次,关于契约或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
契约或法律行为往往具体设立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因此可以产生作为义务。如果因不履行该义务而给刑法上所保护的法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如受雇保姆有照顾婴儿的义务。不容否认,基于合同当然可以引起合同法上的义务,但合同法上的义务能否转化成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转化成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的来源,并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关于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是指因自己的行为导致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而产生的采取积极行动防止危害结果现实发生的义务。实践中先行行为的范围如何界定?是否所有的先行行为都可以导致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作为义务?即如何认定先行行为在何种情形下能够导致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义务,也是一个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问题。
另外,还有道德上的义务。
我国刑法理论上对道德上的义务作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在实践中,一般都认为恋爱中的恋人、同居的男女等,彼此在道德上互相负有救助的义务,如果一方在他人遭遇生命危险的时候,可以实施救助行为而不去救助,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一般认为是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关键问题在于,道德上的义务较之前述法律上的义务,其更不具有明确性,因此,如何确定行为人的道德义务可以成为法律上的义务便成为难题。
由此可见,由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其义务来源刑法并没有作明确规定,因此,除上述列举的义务来源之外,还可能存在其它的义务来源,如按照某些传统习惯应当承担的特定作为义务等。在特殊场合下,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要求履行的特定义务,也是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因为审判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对于不防止前恋人自杀的男子的不作为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判例。(26)但问题在于,上述义务是否都可以转化成刑法上的义务,或者说任何人的上述义务是否都可以转化成刑法上的义务呢?因此,在弄清楚了不作为的义务来源范围的基础之上,有必要在这些义务中具体确定谁的义务能够成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或者说这些作为义务是否具有作为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解释为什么上述诸多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的义务,也可以转化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作为义务,为什么“他的”不作为能够构成犯罪,而其他人的却不会呢?这一刑法规范空缺的填补,是法官通过作为犯与不作为犯两者在价值上的等置,即合理限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范围,使它能与作为犯在法律上等而视之,即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与通过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在违法价值上相等,进而确定不作为犯在价值上的违法性才得以完成的。(27)
而不纯正不作为犯要与作为犯在法律上等置,应当具备两方面条件:(1)不作为事实结构要素齐备;(2)不作为与作为犯罪价值上的相等。前者为事实判断,后者为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一种形式的判断,为价值判断提供物质对象;价值判断则具有实质的内容,最终决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可罚性。等价性判断把一些不符合实质条件的不作为事件排除在不纯正不作为犯之外,从而起到限制处罚范围,维护罪刑法定的作用。等价性是一切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性,只有通过等价性,才能实质地限制作为义务成立范围的办法,求得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的等价。(28)
法官应如何进行不纯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的等价判断呢?亦即如何将上述的所谓道德的义务、法律的义务等转化成刑法上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义务,并且在认定这些义务可以转化为刑法上的作为义务后,又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呢?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固然离不开对作为义务范围的合理圈定,但是必须明确,确定作为义务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解决等价性问题的一个环节,只有找到不纯正不作为犯和作为犯等价的媒介,才能最终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问题。由于“不作为的等价性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要素,须以各种犯罪所包含的危害性质和违法特征为判断基础,而就特定情况下的不作为与通常实现该种犯罪的作为相比较,以判断该不作为是否与作为的价值相当。”(29)因此,法官在对具体案件如何进行具体的等价评判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类因素:
(1)社会的道德水准。当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较高时,我们可以将刑法之外的其它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和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乃至其它的义务在更大的程度上转化为刑法上的义务。但一个社会环境中道德水准普遍偏低时,刑法之外的其它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和道德上的救助义务转化为刑法上的义务的程度就低,因为在这种道德水准较低的情形下,不履行救助义务的人占多数,如果将所有的人都定故意杀人罪,显然是不符合人们的感情的,也有悖法秩序。从这一角度也说明了道德对法律适用的影响。
(2)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如医院的“见死不救”。目前实践中对于医院的这种“见死不救”的做法并没有处以法律上的责任,更不用说对具体负责的医生科以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这是因为,在医院自身的生存都需要靠赚取医药费维持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病危的病人被放在医院门口,在其没有交纳费用的情况下医院都有义务去救助的话,医院的救助义务太宽了,如果医院切实履行这种救助义务的话,医院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最终救死扶伤义务也无法履行。
(3)救助方的救助能力。如上所述,共同生活的恋人、夫妻,都有救助的义务,至少是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但法不能强人所难,如果救助方的救助能力有限的话,则不能强求。亦即义务人“必须具有个人作为能力,而对防止构成要件该当结果之发生,具有事实可能性者,其不作为始具不法品质,而有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之可能。”(30)
(4)救助人与被救助人的关系。救助人与被救助人关系的不同也决定了救助人的救助义务能否转化成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刑法上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如果救助人与被救助人关系密切,诸如夫妻、恋人、或者说是很好的朋友,或者说受害人对施救人的依赖程度较高的,那么其救助的义务转化为刑法中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作为义务的程度就高。
(5)救助义务不仅仅是有无的问题,还涉及程度的问题。作为义务的强弱与不作为所构成之罪的轻重,应是成正比的。过路人发现火灾不救火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实质上是因为其作为义务弱因而导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轻;消防队员发现火灾不救火的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实际上是因为其作为义务强因而导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重。(31)不同人的不作为,由于其作为义务的强弱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
(6)作为义务紧迫性的问题。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刑法对此种行为规定了遗弃罪,但问题在于,如果这种抚养的义务具有紧迫性时,行为人没有去履行抚养义务的话,则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即这种抚养义务就可能转化为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义务来源。
(7)考虑不作为人的主观方面。即通过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情况来判定不作为和作为是否等价。这种观点主要见于日本的判例,如认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仅有相当于放火罪的故意的认识还不够,还必须具有“积极利用已经发生的火灾”的目的。(32)
(8)被害人被救助成功的可能性。当受害人生命处于垂危之际,义务人即使实施救助行为,也没有可能或者说可能性极小的救助其生命的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实施救助行为也不能认为是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9)以社会的一般观念来评价作为的可能性。即使作为义务可以转化为刑法上的义务,但如果行为人不具有作为的可能性的话,也不能认定为是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正如日本学者大谷实所指出的:“作为的可能性,是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作为义务的基础,因此,必须以一般人或社会的一般观念为基准进行判断。”(33)
(10)基于犯罪性质的不同,应对不纯正不作为犯进行具体判断。基于犯罪性质的不同,对于不作为犯罪的认定也就不同,例如,丈夫见妻子被他人抢劫、抢夺、盗窃而不实施救助,很可能不构成犯罪,但若见有人要杀害其妻子而不实施救助,就有可能要定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当然,也可能考虑定遗弃罪。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进行规范填补时,除考虑上述因素有无外,还涉及程度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判断还会发生变化。“不作为犯罪的义务不仅是一种作为义务,而且是一种特定的义务,并且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条件而产生,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34)在我国,随着社会成员协作的加强,社会形态每时每刻无不在变化之中,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范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毕竟,由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属开放性的构成要件,在具体认定时不像作为犯或纯正不作为犯那么明确,过度扩张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不利于保障人权,与我国现有的刑事政策也是相违背的。因此,法官在实践中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进行规范补充时,对于行为人的作为义务的认定采取的是一种限缩而不是扩张的态度,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价值选择。
注释:
①[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5页。
②参见[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7页。
④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4页。
⑤参见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2-153页。
⑥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4页。
⑦[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8页。
⑧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⑨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4页。
⑩[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5页。
(11)“目的性限缩系指对法律文义所涵盖的某一类型,由于立法者之疏忽,未将之排附在外,为贯彻规范意旨,乃将统一类型排除在法律适用范围之外漏洞补充方法而言。”参见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12)参见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8页。
(13)参见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之提倡”,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
(14)参见[日]福田平、大塚仁著:《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15)参见刘艳红:“论大陆法系违法性判断理论的缺陷及弥补”,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16)参见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7)参见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6页。
(18)韩忠谟著:《刑法原理》,台湾1981年作者自版,第101页。
(19)邵红英、大立:“未婚同居,见死不救,不作为也是故意杀人”,载《检察日报》2000年5月24日,第7版。
(20)刘荣庆、陈彦、孙水根:“吵架了,就可以不管妻子了吗?”,载《检察日报》2002年4月30日,第7版。
(21)王刚、韩云鹏:“船主见死不救被判故意杀人”,载《哈尔滨日报》2002年5月11日,第6版。
(22)[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7页。
(23)[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8页。
(24)参见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问题”,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25)[日]日高义博著:《不作为犯的理论》,王树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26)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27)参见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问题”,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1页。
(28)参见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问题”,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1页。
(29)洪福增著:《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218页。
(30)林山田著:《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304页。
(31)参见张明楷:“论不作为的杀人罪”,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参见黎宏著:《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3页。
篇8
【摘要】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经济行为,具有中性的经济属性。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和会计制度法规不健全等原因,不少企业对关联交易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这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一种严重扰乱,也会降低企业的信用和信息的可靠性,阻碍整个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建议。
【关键词】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规范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关联交易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关联交易定义为:“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方进行了界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的范围内,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的披露管理。
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建议
(一)完善关联方交易及其相关准则
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大部分是采取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钻相关关联交易准则的空子来掩盖其操控盈余的行为。因此,完善相关准则可以有力的防止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
1.加强关联交易定价政策的披露
在完善关联交易价格方面,会计准则应纳入关联交易价格的确定依据及方法,如果上市公司实际交易价格与关联交易价格存在差异的话,还应该披露此差异对上市公司当期盈余的影响程度。
2.扩大关联交易的披露范围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性信息。《股票上市规则》则只对上市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与关联自然人发生的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与关联法人发生的金额在300万元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0.5%以上的关联交易”有硬性要求必须披露,而对重大交易以外的关联交易没有强制性的披露要求。这是准则可以修改的地方,该硬性规定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所有关联方交易。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可以从根源上控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
1.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
首先,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管理者在薪酬激励制度的启发下,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操控会计利润。因此,最有效的做法是在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激励和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确定变动薪酬和固定薪酬的最优比率,才能让管理层激励机制发挥正确的作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其次,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在制定管理者薪酬水平时,不仅应该考虑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而且还应该考虑行业平均薪酬水平、同地区管理者的薪酬水平及内部职工的薪酬水平。此外,还应该在科学的绩效考核基础上制定管理者的薪酬水平。否则将会丧失有效的激励效果。最后,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一定不能过于依赖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考虑赋予经营性现金流较高的权重,因为其持续稳定性和不容易被盈余操纵的特点。另外,客户满意度、企业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一些非财务性指标也是绩效考评体系中不应缺少的一部分。
2.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被大股东侵害,因此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尤其重要。为了敦促独立董事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放津贴来给予激励;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对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
(三)加大监督力度
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监管环境较为宽松,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较小,上市公司冒险进行盈余管理的意愿很强。如果加大对关联交易的处罚和监督力度,会带来盈余管理成本的上升,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操纵之前会权衡一下利弊与后果。所以,监管部门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扭亏为盈和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并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对于故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或故意虚构交易的上市公司,按其情节严重程度应追究其责任人的民事甚至是刑事责任。
(四)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独立审计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依赖性,部分中介机构为了谋求高额利益,迎合上市公司的需求,丧失职业道德与操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因此,不仅要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加强监督,而且要监督和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执业质量,同时规范其竞争行为,才能从这个环节有效抑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性,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应该深入分析该项交易是否属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的范畴,充分考虑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披露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建立关联方交易独立审计制度也是规范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自律监督
政府与外界的监管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在会计准则和法律尚未规范到的地方,更需要上市公司从公司的长期利益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来对自身行为加强自律监管。上市公司可以借鉴国外自律行业协会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自律性组织发展自律机制,与政府监管实现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浩哲.从关联交易的角度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财务管理,2010(10):6364
[2]李蓓蓓.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3336
[3]杨志强,王华.公司内部薪酬差距、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行为――基于高管团队内和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的比较分析[J].会计研究,2014(6)
[4]周夏飞,龙.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与公司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8)
篇9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应该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也应该来关注教师在课外的行为举止,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认识小学教师的行为举止。最后就是从小学教育教育管理来看,可以看到当前小学教师存在惩罚学生的行为,有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够认真,听讲的时候开小差,就给予了惩罚。这种惩罚往往不是对学生的具体的体罚,而是对学生的言行所进行的一种人身攻击。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地自容。教师惩罚学生的行为,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也容易使其丧失自信心。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策略
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应该从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文件,以进行规范和完善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的准则,这样就能够使其对照这种行为规范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对教师的行为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完善。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仅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考核验证,更多地是对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行为的一种规范。教师的行为表现就是小学生行为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体现在教师言行的规范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在教师的行为的自我约束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规范更加符合教师行为的规范和标准。从教育的主体角度进行分析,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还需要小学生在期中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小学生是和教师接触时间最长,他们在一起不仅能够看到教师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文明的举止,还可以让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自身角度不断完善和更新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师日常行为管理的主体。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生正是促进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的群体。最后,学校也要从制度层面或者是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完善,让教师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行为在小学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体育活动;中学生;文明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72-04
[作者简介]赖春玲(1975―),女,本科,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六中学教师,小学高级。
体育活动是指中小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多运动而安排的活动。体育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活动,也可以是有组织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体质健康方面,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人民教育》杂志专访时提出:“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很多良好的品质。”
一、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的意义
(一)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文明素养
圣人孔子曾说:“不知礼,无以立!”文明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中学生行为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基本文明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重的文明公民。文明锻炼,才能愉悦身心。
(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文明意识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规范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必须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锻炼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首先,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性教育、科学性锻炼身体的教育,让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让学生知道体育和美是密不可分的,它包括体态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第三,学校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多举行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和小型比赛,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安全文明意识
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宗旨。只有让文明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让体育活动在安全文明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尽情挥洒汗水,快乐健身。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安全文明意识的培养。一是要教育学生遵守运动安全的卫生要求,如: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二是加强自我安全保护。如:活动和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加强自我安全保护的同时,不让他人受伤。三是要做好体育活动前的准备活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的方法
体育活动受诸多外界条件的限制,加上中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奶期,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尚不稳定和成熟。因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会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无意识地表露出来。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
(一)明理
知是行的基础,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理。”我校在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以来,利用升旗仪式、大周会、课堂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意义,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发放倡议书、校园广播的形式宣传文明行为规范的内容。同时制定了《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阳光大课间活动要求和行为标准》。明确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在招手;文明行为规范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各班结合活动方案和要求开展了“阳光课间,阳光行动”的主题班会,通过情景表演、体育游戏、体育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解文明行为规范对人生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让学生明白,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行为规范,不仅有利于集体,而且有利于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家协调相处。只有行为的“规范”,才符合群体与社会生活的利益和要求。
(二)践行
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在体育活动中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指导,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深化道德认识,形成技能技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那么,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实践呢?
1.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运动文明规范
我校每月举行一次小型体育竞赛活动,政教处和体育组会在比赛前下发《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方案》《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文明班级评选办法》《学生体育活动行为守则》以保证活动效果。每次竞赛活动开始前先由体育教师宣讲比赛规则及其他要求:参加体育竞赛要做到对人有礼貌,不讲脏话、互相谦让,团结合作。运动时如发生碰撞、摩擦应互相谅解。参加比赛时,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尊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观看体育比赛时,尊重双方队员、不喝倒彩。爱护运动设施。体育老师宣讲完毕,各班高呼班级口号,然后再开始进行比赛,比赛中体育教师要统筹安排,兼顾全局,及时发现问题,赛后一定要做到及时讲评和总结。体育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了运动文明规范的培养。
2.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仪态仪表文明素养
注重仪容仪表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展示着学校的校风和形象。广播操比赛和队列队形展示是加强学生仪态仪表文明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操场上,队列展示、着装统一、口号响亮、步调整齐、激情饱满,赢得了观看席上阵阵掌声。广播操表演,各个方队步伐坚定、口号洪亮,动作整齐划一,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仪态仪表素养。学生在举手投足间彰显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班风班貌。
3.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整齐、守纪的行为规范
整齐、守纪是中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我校在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采用音乐引导学生进行阳光大课间活动。听见《集合号》音乐时,表示阳光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接着伴随着音乐《运动员进行曲》整齐有序、精神饱满地从教室走到操场;听见《分列式音乐》踏步散开队形。然后是一套国编操和两套学校自编操,做操时要做到动作舒展,准确大方。之后是身体素质练习和分组活动,要求做到听从音乐指挥、遵守纪律、认真练习。《上课号》响,阳光大课间活动结束,听着《分列式音乐》踏着节奏回教室。此外,阳光大课间活动要每天讲评,对于在活动中组织纪律严明,听从指挥、队列整齐、做操认真、遵守纪律的班级要表扬,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强化正确规范的体育活动要求。
4.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安全文明行为规范
在体育活动中易出现安全问题,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如果遇到场地器材不够用时,要自觉排队等待,学会谦让。体育活动中突发事件比较多,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不良倾向必须严肃批评,让学生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温暖、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5.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行为规范
军训会操活动是每年新生入校前我校都要开展的活动之一,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队列要求:听从指挥、步调一致、不怕吃苦、刻苦练习,发挥同他人集体协同配合的能力,让学生在集体练习中,养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行为规范,从而达到养成好的集体行为规范的目的。军训不仅能磨炼身体,锻炼体魄、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集体行为规范。
(三)定标
学生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体育锻炼目标和一个行为目标,如:体育锻炼目标是学会花样跳绳一级规范动作,行为目标是爱护体育器材;并能按照达成目标的步骤逐步完成任务。有了目标,就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定标就是要学生先懂得道理,明理的过程,就是求知的过程。明白了道理,我们该做什么(即目标是什么),如何做(步骤是什么),胸中就会清清楚楚。学期末结合“争先创星,争做优秀少年”中的“体育星”和“行为规范星”进行评比,全校表彰,树立榜样。
三、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的建议
(一)信任和爱是前提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正在发展和变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变化中了解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伙伴、朋友,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制定的任何一项方案和政策,都要为学生服务,都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二)榜样力量的引导
中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榜样示范使学生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加强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另一方面,选拔体育特长生或“体育星”来协助老师,用模范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会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注重实效是关键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中学生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要注重四个坚持: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实践导行、坚持自我教育、坚持开放教育。
(四)合力教育是保障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完成。利用寒暑假开展家庭体育锻炼活动,下发活动记录卡,按时记录每天的锻炼内容,家长签字。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中学生处于个体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行为体系雏形确立、奠基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其他方面,影响着其成长,决定着一个人未来行为发展的方向,制约着未来行为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明理、践行、定标等手段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决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教育机会。同时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人师表,做出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钟南山.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N].金羊网-新快报,200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