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预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务犯罪预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检察建议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检察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有关单位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以及认为应当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向发案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就其作用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检察建议,是发案单位堵塞漏洞,制定防范措施的重要依据。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能够较清楚、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发案单位存在的各种漏洞及引发违法犯罪的原因,而发案单位的领导恰恰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大都不能全面了解和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既使想有效预防,也缺乏重要依据。因而,办案过程中,我们通过检察建议的形式,将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发案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就能使其在明了自身或下属存在漏洞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有的放矢的防范措施。这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的任何文件都无法替代的。
(二)检察建议是扩大个案预防效果,构建行业、系统预防网络,实现社会预防的前提。结合办案,进行个案预防是职务犯罪预防的基础,而如何使个案预防延伸为系统行业预防,最终实现社会化大预防,检察建议功不可没。它可以将检察机关查办案件中发现的,且是某行业、某系统存在的共性、苗头性问题归纳起来,提出综合性的防范建议,送给发案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党委、政府等,在引起各主管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由其要求或命令各下属单位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从而收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一处亡羊,多处补牢”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具体的适用范围。根据高检院《关于实施检察建议工作的具体规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方面的检察建议适用于以下五种情形:
1、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管理混乱,给违法犯罪者造成可乘之机,需改章建制的;
2、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违背职责或严重不负责任,导致职务违法犯罪发生,检察机关认为应当追究相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的;
3、结合办案,举一反三,针对某一系统、某一行业存在的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和隐患,检察机关认为需其主管部门或党委、政府制定、颁布具体防范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的;
4、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实施违法行为,虽构不成犯罪,但已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立即采取整治措施的;
5、其他应当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情形。
总之,我们在办案中,如遇上述情况之一的,都应当向有关单位及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特别是对那些疏于防范,漏洞百出,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要及时敲警钟,并督促其进行治理,以扩大办案效果,实现标本兼治。
三、制作检察建议书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司法实践中,检察建议大都是以检察建议书的形式体现的。如何使《建议》的主旨通过建议书完善地体现出来,并能收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制作好检察建议书至关重要。
根据高检院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制作检察建议书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检察建议书的格式要规范
检察建议书是一种法律文书,所以其格式必须规范。具体应包括三个方面:
1、首部:包括(1)标题:ΧΧ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2)统一的编号:Χ检建[]Χ号;(3)被建议单位的全称;
2、正文:包括(1)问题的来源或提出建议的起因;(2)提出建议所依据的事实;(3)提出建议的依据《建议书》引用依据有两种:一是检察机关提出建议的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二是该单位存在的问题不符合哪项法律规定或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4)建议内容,即建议采取的措施,该部分应与列举的事实、原因紧密联系,且要明确、具体;(5)要求事项,即为实现建议内容或督促建议落实而向受文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如规定时间回复落实情况等。
3、尾部:包括(1)落款,即提出建议的单位;(2)制作该文书的时间,并加盖公章;(3)附项
(二)检察建议的内容要针对性强,且易于操作
就检察建议而言,最关键的部分是“建议内容”,也就是提出的具体的预防措施。这一部分最突出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的放矢,而且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因而,制作建议书时,就必须首先找准存在的症结,然后的的放矢地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检察建议。否则,很难引起被建议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检察建议的语言要精练、准确。作为法律文书,检察建议书要求言简意赅,因而制作建议书时,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发案单位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发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各项防范措施,使发案单位及主管部门通过检察建议书对自身、对下属单位所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对应采取的措施准确把握,进而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四、用好《检察建议》的几点建议
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目的,就是要让发案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自身或下属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促使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但实践中却发现,有的部门发检察建议只流于形式,将建议书发出去了事,从不过问落实情况,使有些建议石沉大海,根本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制作完检察建议书后,还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检察建议应由专门机构负责发送
检察建议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律文书,它的依据和基础,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基于侦查部门对上述情况了解的比较清楚,提出的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因而,检察建议书应由侦查部门的办案人员负责制作。但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及时督促,尽快收到成效,实践证明,应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负责统一发送。其宜处:一是有利于预防部门随时掌握本地区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情况和个案预防情况,以便及时制定出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二是,有利于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和回访。各院的职务犯罪预防部门是专门的预防机构,其工作经验较之侦晒部门要丰富的多。为了保障检察建议工作的连续性,自发检察建议开始至以后的督促,回访工作等,都应由专门的预防部门负责为宜。这样,收效才会更快,更好。
2、在“建议”的发送形式上,以人来人往当面送交为好。这样,既可以直接同有关单位的领导面对面的交换意见,使其明了采纳与不采纳建议的得弊关系,而且不能及时了解被建议单位能否采纳建议的初步情况和打算,做到心中有数。
3、建好“台帐”。对所发出的检察建议书,要专用一本登记簿,把发出建议的时间、发往单位、发建议的原因、建议内容、采纳建议情况、建议效果等,记载清楚,以备检查考核、汇总。
4、建立联系制度。对于被建议的发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预防部门要与其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随时沟通情况,不断研究和改进具体的预防措施。
篇2
一、深化教育预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一)扎实开展廉政教育。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省统计局十二项规定”及其他廉洁从政规定,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的统计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二)组织开展学法活动。制定全年学法计划,明确将《统计法》和《省统计条例》作为学法的重点,认真组织法律宣讲,通过测评和竞赛等方式,以考促学,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促进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不断提高依法施统的法制意识,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正反典型教育。开展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宣传勤廉先进典型,营造学廉、做廉、促廉、倡廉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案件剖析讨论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通过近距离地感受贪欲之害、失足之恨,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
(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因地制宜地举办廉政文化优秀作品创作评选,增强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廉政文化深入心入脑。
二、深化整改治理,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一)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和“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坚持开门搞活动,认真查摆“”问题,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真正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把统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市统计人的自觉追求。
(二)切实解决统计调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认真梳理统计调查业务实践中突出问题,即知即改。依照《市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市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和《市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办法》等,严格规范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评估、核查等重点环节,做到规范统计、绿色统计、廉洁统计。认真整治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执行不力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切实转变服务态度,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围绕落实干部人事制度、廉洁自律、公务接待、作风建设和统计数据评估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纠正和整改,对严重问题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广辟案源信息线索,坚持有案必查,一案双查。
三、深化监督管理,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以“三严三实”要求修身养性,干事创业。纪检组、监察室要改进监督方式,切实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领导干部规范行使权力。
篇3
论文关键词 职务犯罪 预防机制 诉讼法修改
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概念、内容及目标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依据职务犯罪预防理论和实践,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限制、消除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原因与条件,以达到防止、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工作运行机制。其本质是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运行予以监督,以确保公权力在法定范围内有序运行。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惩戒机制,即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防止犯罪分子重新犯罪或继续犯罪并对潜在犯罪人员形成威慑力,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二是防范机制,即检察机关预防部门通过检察建议、预防咨询、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途径,促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三是保障机制,即通过遏制司法公权力的滥用、完善配套制度以及其他方式来保障职务犯罪预防机制有效运行。
二、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现状
(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关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规定很少,最高人民检察院虽然制定了《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但是该规则和意见仅是内部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关于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仍缺乏法律依据,虽然《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对预防检察建议的内容及提出建议的情形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其法律效力以及如何实施仍未进行详细规定。而新刑事诉讼法也依然没有给职务犯罪预防一个清晰的定位。法律依据的缺乏给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很多障碍。
(二)配套制度不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效果低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的现行制度有财产申报制度、出入境管理制度、官员重大行为报告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一方面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不属于强制性规范,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执行,预防效果甚微。
例如,“我国目前关于财产申报的现行文件是2010年公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以及2001年的《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属于党纪政纪,并未制度化和法律化,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预防效果。
(三)检察机关与其他监督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的联动机制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当地党政部门和重点行业领域主管机关的重视与支持及相关主体的密切配合。现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体主要有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审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现实中,地方党政部门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繁忙及专业性的缺乏,往往通过简单转发上级文件的形式开展预防工作,领导作用不突出。同时,预防主体之间在预防工作中并未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未划分各自的权限职责,常出现同一项预防工程可能几个主体同时跟进或者没有任何机关跟进的现象,导致预防工作出现重复或者空白。
三、两大诉讼法修改给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职务犯罪预防“惩戒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是加强了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时可以采用“技术侦查措施”,为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加大了职务犯罪的处罚力度。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在加重职务犯罪处罚方面作出了新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这一规定加大了对职务犯罪的处罚力度,在挽回国家损失的同时,有效遏制了职务犯罪的蔓延,体现职务犯罪预防功能。
三是提高了及时查处职务犯罪的能力。“新刑事诉讼法延长了重大、复杂案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进一步明确了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规定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监视居住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这些规定对促进检察机关及时发现职务犯罪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提高及时查处犯罪的能力来促进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性,既是当前预防职务犯罪的必然路径选择,也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融入惩防腐败大格局的重要方式。”
(二)职务犯罪预防“防范机制”运行范围扩展
新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新法的“民事诉讼”取代了旧法的“民事审判活动”,这将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由原来的民事审判活动扩展到了整个民事诉讼全过程。检察机关监督范围的扩展意味着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得到强化,这为检察机关进一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扩展了领域。另外,新民事诉讼法还从以下三个方面扩展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一是增加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二是增加了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三是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检察监督范围。
四、检察机关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明确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权,对检察建议的效力和实施进行具体规定,为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提供明确法律依据。“建议在《中毕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权,同时说明检察机关和其他职务犯罪预防机关之间的关系,为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给予明确的指引。”
二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出台《财产公示法》,建立健全财产申报法律制度,制定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例如美国“1989年《道德改革法》,该法对财产申报问题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堪称财产申报立法的典范。”“新加坡在1960年颁布了《防止贪污法》、1988年制定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及《公务员惩戒规则》和《公务员指导手册》等一系列规定,严格财产申报制度、严格官员行为准则,加强对公务员特别是高级公务员的廉政监督,限制政府公务员的贪污贿赂现象。”
(二)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预防合力
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区纪委以及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的合作,建立统一的联动机制,以专门文件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使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发挥各自职能,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配合,形成预防合力。同时,可以与金融、工商、税务建立职务犯罪预防的联动协调机制。
(三)多措并举,完善职务犯罪防范机制
一是加强预防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可以建立专家库,聘请质量、技术监管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某些预防项目提供咨询意见,向相关部门、企业及时发出职务犯罪预警信号,并逐步实现专家资源在相邻地区的共享。
二是加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警示教育基地,打造预防职务犯罪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借助互联网并充分运用动漫视频、微博、电子杂志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
篇4
今天,由县检察院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参与的“鄄城县职务犯罪预防协会”正式成立了,这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纯洁我县干部队伍、重塑干部形象的有效措施。在此,我谨代表全县卫生系统,向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职务犯罪预防协会的成立,在我县是一个新生事物,她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广大会员的共同愿望。她的诞生,对于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共同遏制职务犯罪,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她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去提醒我们要明辨是非,该作什么,不该作什么;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错误。会时时警醒那些不自觉的人,警钟常鸣、防微杜渐,将职务犯罪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她既是干部队伍的监督者,也是干部队伍的保护者。
事实证明,预防胜于惩治,预防是避免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年来,我们鄄城县人民医院在预防职务犯罪,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持防、治并举,使工作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确保了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如从99年起,针对在药品、设备、耗材等物资进货采购,这些大家比较敏感的工作上,我们全部实行公开招标进货制度,由相关科室负责人、职工代表、纪检、审计等人员组成了相应的招标委员会,全程参与每次招标工作,全部实行阳光作业。在急诊楼建设及现在正在建设的新扩建病房楼等大型基建工程中,我们还主动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了项目建设预防职务犯罪监督组织,使工程在招标、发标、开标及基建等各环节都置于外界监督之下。同时,医院采取院务公开、开设监督电话、监督岗、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各项工作予以事前监督,目的就是增加工作透明度,使工作少走弯路,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达到了预防的目的。
今天,全县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门组织正式成立了,这必将使我县预防职务犯罪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更加纯洁,拒腐防变的长城更加坚固。能被这个新的组织接受、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履行会员职责,自觉遵守协会章程,严格执行协会的决议,按时完成协会交办的各项任务,按时交纳会费,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紧密结合协会宗旨,及时发现本单位和身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管好、带好身边的人和事,树立个人廉政勤政的公仆形象,维护医院省级“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篇5
随后案件被发现,甲某也被移送至司法机关获刑。
一、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财务信息化特点
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已全面实行高度的信息化管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均已部署上线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根据经营情况,实行线上线下并行的管理方式。随着信息系统运行的日趋成熟稳定,财务核算也依靠各个系统实现了由人工记账向系统自动集成的转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一)信息系统种类繁多
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拥有各种信息系统十几种,分布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与财务管理直接相关的系统主要有二次物流配送系统、销售ERP系统、加油站管理系统、加油卡管理系统、司库系统和FMIS财务管理系统等,由于各个系统都是独立运行、协同管理,给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数据自动集成程度高
通过各系统间的有机链接,基本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封闭流转和自动集成会计凭证的信息化管理。已经实现信息系统集成的有成品油购进、调拨、销售业务,非油品调拨、销售业务,加油卡储值业务,资金结算业务和费用核算等,覆盖面达到80%以上。
(三)手工与自动集成处理并行
目前,虽然大部分业务已实现系统自动集成处理,但仍有部分非现金结算业务需由财务人员在线下进行手工记账和核销管理,如与客户签订的定期结算,与第三方合作的结算方式(如支付宝、微信、京东支付等),公司开展的各种促销活动等。
(四)自动集成数据量庞大
由于是按照单站单笔业务进行系统自动集成,虽然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在传入财务FMIS系统之前已进行合并处理,但每日的数据量仍然可达上万条,数据量非常庞大,给财务检查或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五)加油站管理系的统结算方式可人为更改
一方面加油站管理系统中的加油卡、银联卡结算方式由系统控制较为规范,而现金、信用销售等其他支付方式只能由加油员在系统中人为选择对应的结算方式,存在实际支付方式与系统结算方式不一致的风险;另一方面已经完成的结算业务可以人为撤销和修改,也存在实际支付与系统结算不一致的风险。以上两方面的风险有可能被人为利用,从而产生资金管理风险。
二、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高学历化
由于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强,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要求财务工作的从业条件较高,因而绝大多数财务人员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学历相对较高。
(二)隐蔽性强
由于财务人员精通业务,熟悉各个业务流程以及本企业的稽查内容,往往能运用专业的财务技能隐藏犯罪事实或者毁灭必要证据资料,导致很难通过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后期查处难度较大。本例中的甲某作为财务专业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账务处理,隐藏犯罪事实,致使稽核人员无法及时发现。
(三)时间跨度长且数额巨大
由于财务人员作案手段专业,隐蔽性强,导致短时间内难以发现违法事实;时间越长,犯罪人员越是心存晓幸,肆无忌惮,导致犯罪金额长期累积,数额巨大。本例中的犯罪案件时间跨度便长达三年之久,且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四)共同参与人员较多
相比一般经济案件而言,财务人员犯罪的共同参与人员相对较多。由于成品油销售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健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且除出纳人员外的其他财务人员很难接触到现金,这就迫使需要其他人员共同配合实施犯罪。如甲某为了套取现金,先后伙同十余名加油站人员参与其中。
三、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方式
本文所分析的职务犯罪方式仅指财务人员为谋求个人私利而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不包含因企业决策或领导授意为企业、他人或者本人谋取不当利益而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
(一)虚假会计处理
编造、涂改账务数字,虚列收入或成本;通过虚做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等,随意加大债权债务数据,然后虚名冒领、套取现金;虚报费用,利用大头小尾发票或者假发票来加大管理费开支等,中饱私囊。
(二)虚假存货管理
串通存货实物管理人员,将存货等资产盗取变卖谋求个人私利,然后通过修改存货原始数据,虚增实盘数量,掩盖存货亏损等。
(三)伪造、销毁原始凭证
为了逃脱检查,恶意伪造、隐藏、销毁关键性原始凭证,加大了审查难度。
(四)侵占、挪用、贪污公款
利用职务之便,截留营业款用,并用后几日营业款弥补亏空,来保持资金账面平衡应付审查等。
四、财务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本文所提案例中A公司各项制度基本完善,之所以发生财务人员犯罪案件,其主要原因是日常基础管理不实,制度执行不力等。由此分析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违规操作
由于各个系统设计理念复杂,操作流程繁琐,相关操作人员为了图省事,经常走捷径违规操作。如本例中的人工导入数据并未要求提供并审核,而是由财务人员提供,才让甲某有机可乘。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失效
相关岗位人员均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审核不严格,致使监管失效,岗位分离、牵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
加油站管理系统的屡次故障等原因,从客观上也给违纪分子创造了机会。
(四)往来款项管理混乱
往来款项往往是暗藏杀机的隐患,如果管理不清便会滋生犯罪细菌。由于A公司的往来账务管理混乱,部分往来业务并未严格按往来单位逐笔核算而是在某一公共往来单位下打包核算,也未建立管理台账和进行往来签认,长此以往便很难理清打包核算后的各个往来单位的往来款项结余情况,甲某正是发现了此漏洞,便多通过虚挂往来款项等方式来套取资金。
五、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业务运行
制度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程。要按照内部控制要求,结合业务发展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规范业务运行。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制度执行力,增强监管实效
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在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相结合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在线监控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减少疏漏环节。加强对例外事项的后续监管,对例外事项,在按照规定进行业务处理后,强化对例外事项复核确认的监管执行力。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监督到位。
(三)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
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同时,对制度执行不力者进行责任追究,坚决遏止失职不究、违规不罚的现象。
(四)强化资金全过程管理,杜绝资金风险死角
首先要加强加油站资金管理。由于加油站位于销售市场的最前沿,每天都在接触“油”和“钱”,客观上决定其经营风险大、监管难度大,一旦出现管理漏洞,就会导致各类事件的发生。对此,要把加油站资金管理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加强资金监管和货款回笼工作,强化加油站经理履职尽责。其次要加强往来账款管理。按时进行往来账款的核对和签认,及时清理和分析往来款项,对异常款项要查明原因,确保往来款项清楚无误。三是要加强加油卡业务的监管力度。虚假充值是违纪违法分子采取作案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加油卡业务运行的监管力度,特别是监控发卡充值网点的班结、日结,做到日清日结,保证资金足额到账,杜绝发生虚假充值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和手工处理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提升系统运行质量,减少系统故障;同时,对于需要手工处理的业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对系统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不给违法违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五)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责教育,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做到?责清晰、相互制约,对不同的岗位要定期交流,铲除发生问题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职业道德、风险防范、岗位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要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六、结语
篇6
1、建立党委(党组)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明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分管领导,明确有关内设部门承担预防职务犯罪具体工作,配备专职预防联络员。
2、制定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年度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到年度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并及时上报县预防办(县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在进行年度述职时,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组成部分,接受群众评议。
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
1、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年度宣传教育计划,全年利用法制课、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4次(其中按照2012年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检察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必须组织本单位到“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至少1次,单位主要领导主讲法制廉政教育至少1次)。对领导岗位、关键岗位、重要部门和重点行业的人员进行重点教育,对新招录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岗位培训。
三、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建设
1、结合本单位、本系统职能特点,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重点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依法执行行政许可制度、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群众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本年度职务犯罪预警机制(年度考评时必须提供)、及时开展岗位、职务风险源点排查(有活动记录和图片资料),发现存在职务犯罪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严格落实。
2、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究,每季度至少对领导班子勤政廉政执行情况、政务公开情况、行政管理机制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工程项目预防工作
1、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入县有形建筑市场招投标,并及时报县预防办(县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办备案。
2、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材料采购、资金拨付等审批制度。
3、50万元以下的建设工程项目严格制度规范。
4、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应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对资金管理人员、工程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安全及质量等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警示教育活动;项目开工后应在施工现场设立预防警示教育牌(标语)、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和联系方式等。
五、平时工作考核
1、认真传达贯彻上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精神,准时出席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联席会议,积极参加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会议。
2、按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报送相关材料、信息。
3、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要及时回复,并积极整改落实。
4、建立完善本单位开展预防工作活动台帐,资料齐全、规范。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立足于教育防范,致力于制度落实,为加快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制度
1、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办公室,实行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
2、建立完善系统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强化监督职能。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联系;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和工作总结;利用各种形式,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3、强化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增强纪律观念、要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列为年度述职的一项内容,接受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要模范遵守《党的监督条例》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4、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点工程项目、电力物资采购、大额资金使用、人动等重大问题严格实行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主要领导在做出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时,要提交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分管领导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事前要向主要领导和班子及时沟通,事后及时汇报情况,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5、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双签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工程廉政条款,在工程投资预算、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拨付使用、质量监督等主要环节上,严格执行行业法规,进行公开透明监督;
6、加强对电力物资材料采购的监督管理,凡签订定货合同的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廉政条款,并报上级纪检部门审查备案。
7、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基层供电所财务收支、电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费依据和标准,坚持“一支笔”审批;
8、加强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公司及分公司制定的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监理监督、竣工验收,到资金流向、预算、决算方面的详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实行农网资金单独立账,专人管理,在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封闭运行,坚决杜绝电网改造领域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目的是研究我县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如何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整体合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减少职务犯罪,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刚才,县检察院通报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对今后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做出了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有关单位回去后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凸现。表现为:过多地讲利益、讲报酬、讲享爱。出现了“四个倾斜”:一是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向个人倾斜;二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向现实倾斜;三是在奉献与索取上向索取倾斜;四是在艰苦奋斗与享受生活上向享受倾斜。这些倾斜的出现,使得一些领导干部把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权利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上犯罪道路。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党风政纪,损害了党群利益,也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一批职务犯罪大案要案来看,有的内外勾结,暗箱操作,收受贿赂;有的弄虚作假,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有的严重不负责任,渎职失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造成不良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四个倾斜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少数国家公职人员政治素质不高,法纪意识淡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看是放松思想政治工作,一些腐朽的思想乘虚而入;客观上看还存在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意义,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方针,从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入手,尤其是抓住权力易被滥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制约,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发挥职能,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做好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法律赋予查办职务犯罪的重大职责。几年来,我县检察机关按照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统一部署,依法行使检察权。一方面加大了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力度,取得一定的成效。**年以来,我县共查处了56件2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9000万元;另一方面逐步加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个案预防和行业预防,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运用检察职能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新形势下职务犯罪发案特点、规律和预防对策的研究,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单位、各企业要齐抓共管,特别是在人、财、物的管理上,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铲出滋生腐败的土壤,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加强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做好预防教育工作
我县已经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网络,这是建立基础预防机制的很好尝试。我们要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各单位要发挥中坚作用,主动配合检察机关并具体抓好本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检察机关和各单位要通过加大办案力度,严厉打击犯罪,构筑牢固法律防线,使人不敢犯罪;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构筑好思想道德防线,使人不想犯罪;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构筑制度防线,使人不能犯罪。检察机关要保质保量,抓好工作制度的落实,以实际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四、加强领导,把预防职务犯罪纳入党委领导下的反腐败工作重要内容
去年我县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我们要切实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把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落实到各系统各行业,落实到每一个预防主体身上,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分散状态到集中管理的转变,从初级形式的预防到系统全面预防的转变,从检察机关的部门预防到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转变。检察机关内部的预防协调小组要充分发挥熟悉职务犯罪发案特点和规律的优势,积极谋划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路和对策,使之上升为党委的预防对策,为党委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由党委出面解决和协调。检察部门和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检察机关具体运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职务犯罪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出明显成效。
篇9
【关键词】 预防职务犯罪;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强预防调查,堵塞制度漏洞
为了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规律性,进一步预防职务犯罪,该院加强对市各相关单位的预防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总结出调查报告,对其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易发职务犯罪漏洞及隐患提出预防性建议。通过预防调查,协助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建立规章制度,引导项目负责人依法经营和管理。同时,认真做好重点工程项目物质采购、承包发包、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的预防性调查监督工作,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一道高效、安全的防火墙。
二、加大预防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该院充分利用"工农检察旧址、纪检监察部旧址"、"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中心"以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街"这三个基地,不断深入开展预防警示教育。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要求,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组织干警对设在我院的市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中心的展板内容进行更新,并组织重点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到我院开展警示教育,打好警示教育预防针。同时,在驻所检察室设立"警示教育展览厅"。组织新任干部、全市重点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和看守所,帮助他们从思想上、作风上增强自我教育及自我防范意识。
三、严格档案查询,把好准入关口
坚持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作为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宣传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抽出专人负责行贿档案查询工作,并重新配置了查询工作所需的专用设备,规范完善了查询流程,严格落实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投资招投标等领域的行贿犯罪档案 "一次一查"制度,认真把好预防职务犯罪的首要关口。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廉洁准入制度》,规定所有工程招标必须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一旦发现投标单位或其负责人有行贿犯罪记录,给予一票否决,积极开展行贿档案查询,发现有问题的及时取消相关单位或个人的投标资格。
四、剖析典型案例,扩大预防效果
针对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或窝案串案进行深入剖析、查找规律、"以案说法"、做好总结,并作为"廉政讲座"以及经验交流的典型教材,扩大职务犯罪预防效果。由我院预防科干警组织某一行业或单位的干部职工观看预防公益广告和典型职务犯罪案例影视资料,使参与的每个人都能深刻感受到职务犯罪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使其身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选派法律素养高、表达能力强的检察官组成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为行业或单位干部职工上一堂警示教育课,精心挑选发生在该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例,让听课人员了解该行业职务犯罪滋生的特点、重要环节、原因及防治对策,牢固树立不能犯、不想犯、不敢犯的理念,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去年,该院根据上级检察机关预防工作重点,在涉农、征地拆迁、重点工程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发案单位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讲座,教育的相关单位及乡村干部均有参与。
五、加大监督力度,落实检察建议
近年来,该院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领域及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促进各项监督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并健全,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犯罪,使发展少受挫折、经济少受损失、干部少犯错误,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信用卡诈骗活动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如发现某银行工作人员在信用卡审批办理中未依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查职责,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为预防此类犯罪的再发,该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银行联系,并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从制度的执行、督查、,相关人员岗位责任意识等方面加以整改,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堵塞漏洞,同时进行不定期回访,监督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某银行根据检察建议和要求,立即召集发卡业务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大员工办理发卡业务的合规性审查,从而有效降低了职务犯罪的发案率。
篇10
一、严把财务人员的准入关口
会计、出纳人员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选用得当,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起促进作用。反之,会给一个单位带来严重损害甚至使其破产倒闭。目前,一些国家机关、国有大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实行会计委派制,而大部分国有公司和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仍沿用传统的选拔任用制,而出纳人员则未实行委派。一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人员甚至没有会计证等,不具备上岗资格,但因为她以前从事会计、出纳工作而长期从事会计、出纳工作,这就造成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公司等单位的会计出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为会计、出纳人员的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因此,对会计、出纳人员无论是委派还是本单位选拔任用,都要严格标准问题,不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而且应该把会计、出纳人员的选拔任用与干部的提拨相提并论,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选拔任用,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把预防关口前移到“入口”,防患于未然。
二、树立管理者的榜样作用
(一)廉洁自律方面: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者的不廉洁必然会对被管理者的会计、出纳人员产生心里反差,一旦心律失衡,便会出现你贪我也贪,不贪白不贪的心理,遇有机会小试成功后,会由最初的心悸,变为心安理得,“再接再厉”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大肆侵吞国有、公共财产。再则,管理者如有腐败行为,一般都会被会计、出纳人员所掌握,于是领导在会计、出纳人员面前就会腰干不硬,说不出“硬话”,对会计、出纳人员的错误行为只能是睁只眼闭一只眼,以求得相安无事,即便是会计、出纳的贪婪超过自己也不会制止更不敢告发,避免鱼死网破,结果是将国家财产、公共财产置于无可奈何的放任状况。因此管理者必须先管好自己,以榜样作用去影响别人也才能管好别人。
(二)严格管理方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科学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标志和客观需要。财务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其自身有科学内涵。作为管理者应当熟知财务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管理知识。并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监督方法、措施,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尽量避免管理上的疏漏,监督的不力、责任追究的虚设等,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营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会计、出纳之间自觉执行“游戏”规则的良好心理素质,打造“贪”不到的铜墙铁壁。
三、严肃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对财务工作的审计,除了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外,国家机关、国有大型企业还要接受各级审计机关的专门审计。不管是单位内部的审计还是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审计,都是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的阶段性监督,应当是有效的监督方式。实践中一些经过审计的单位仍挖出了蛀虫。这说明审计走了过场,原因有三:一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属一个单位或同属一个平级单位,审计人员打不开情面,或受到干扰,甚至来自上级的干扰,其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必打“折扣”。二是,审计人员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就事论事,你提供什么资料,我就审计什么资料,而对单位及其会计、出纳人员隐匿的资料无从发现或者根本不去发现。特别是对财务人员使用的收据,不主动去收集,其内容自然躲过审计,帐面不会发现问题。三是,审计方法不科学,一些经济活动频繁的单位,如商场、医院,每天都发生大量的现金收入,这些单位为强化监督对每天的现金收入有专人进行稽核,即每日审计,由于稽核人员对计算机(电脑)数据真实性的依赖,往往被计算机欺骗,出现审计结果不真实。针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审计法》有关规定,对审计人员的行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强化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
财务工作中会计、出纳人员相互监督,《会计法》已有明确的规定,从监督的效果上看它是最具体、日常化,易操作的监督,只要财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法》规定的义务,认真落实本单位制定的科学的财务制度,即可最有效地防止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而实践中会计、出纳人员之间要么因为长期共事相互信任,放弃监督,要么因为一方与单位主要领导关系特殊,不敢监督,要么因为相互之间都握有“把柄”不能监督。如某报社出纳挪用公款案,犯罪嫌疑人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内挪用公款50余万元,而会计人员不知晓,原因就是会计不审核开户银行兑帐单,更不将兑帐单装入凭证,银行帐户上的余额只是虚假的数字而已。97刑法实施后,公司企业人员、罪,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状态,结果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案件得不到打击。99年刑法修正案将刑法168条修改为公司、企业人员、罪,为办理财务人员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以此为据,一方面司法机关在查办贪污、挪用公款案件的同时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特殊预防手段,强化财务人员的相互监督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方式,对财务人员进行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其不履行特定监督责任就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法律后果意识。“强迫”财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
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随着财务工作内容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也必须适时进行修改,以适应变化后的财务工作的管理需要。否则漏洞一出,国有资产必遭劫难。实践中大量存在与此相反的情况,一是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财务的领导对财务工作不熟悉,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先天不足”存有漏洞。二是财务工作内容已发生产化而制度依然照旧,出现制度上的不适应。如某单位出纳利用该单位引进微机进行财务操作和管理后,财务及其管理人员对微机操作软件不熟悉,还未发现软件缺陷的漏洞,在微机上做“手脚”短短5个月贪污公款20余万元。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构筑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屏障。
六、铲除腐败温床“小金库”
“小金库”的存在一方面使一部分国有资金失去国家财政的宏观监控,出现大量违规支出破坏国家财政金融秩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提供温床。因其用途都是见不得人的“灰色”、“黑色”支出,很难想象这种见不得人的支出会对管理它的财务人员产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如某国企出纳员在保管“小金库”过程中,帮助单位主要领导在“小金库”处理各种走不进“大帐”的支出,握有领导的“短处”,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领导满足后,卷起“小金库”6万余元扬长而去。又如某省级金融机构下属房开公司的财务部会计与公司老总有“特殊”关系,在保管公司50余万“小金库”过程中,先是将50多万元的定期储蓄利息大胆的送给丈夫做生意,进而又应丈夫的要求将50多万元定期存单用于向银行抵押贷款,投入商海,结果全军覆没。再如,某血站出纳员在保管业务回扣的“小金库”时,单位领导对其经常性的教育是不能对任何人透露“小金库”的秘密,既然“小金库”是秘密的就是自己用也无人知晓,因此“小金库”成了该出纳的钱袋想用就用,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当其发现已用10多万元而无法填补时,则一走了之,9年后才被抓获。上述案例表明“小金库”的存在一害国家二害小家,有关职能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将“小金库”的危害结果告知财务人员,使其远离“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