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19 06:4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什么是随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什么是随笔

篇1

破碎比是指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比值, 即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少的倍数与破碎机能量消耗和l处理能力有关。

破碎是指利用外力克服回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分离成小块的固废还可以进行粉磨,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破碎比是衡量破碎机的破碎效果,常用破碎比这个概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展览馆、博物馆。展览馆、博物馆里展出的艺术品一般都是十分珍贵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少数参观者在参观时总是觉得“不过瘾”,一定要亲手摸摸展品,这种做法对展出的艺术品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

很多展览馆、博物馆都有“不要触摸展品”的规定,对于那些价值极高的文物,博物馆也采取了设玻璃罩、隔离线等的保护措施。但不是每一件展品都有防护措施,如果参观者不遵守基本的规定,展览馆、博物馆“防不胜防”。所以在参观时,观众应注意查看展品旁的说明,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展品的基本情况,也会对其价值作出判断。有些展品的说明文字中会有明显的“禁止触摸”的标志,参观者应留心查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真正喜欢上杂文,是末期。农场里爱看书的人多了起来,各有各的圈子,在圈子里传看各种禁书,小说居多,但也有散文,诗歌和杂文。这种时候,我有机会看到了鲁迅的单行本。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杂文,圈子里流传的书少,逮着什么看什么。活了十几岁,经历了初期的动荡,也算有了点社会阅历,对于鲁迅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很是入眼。正好这时候我负责给学校出板报,写大批判文章,看到鲁迅,心痒手痒,试着写几篇登到板报上。学生倒是欢迎,学校领导不高兴了,于是只好收手,继续大批判。

中学毕业,还没结束。我因为闯了祸,惹出文字狱,中学毕业证都没得到,就给发到一个偏远的兵团连队养猪。好在连队还有个图书室,里面有一套鲁迅全集,其中杂文的分量很大。于是,我就跟连队的文书(她负责图书管理)磨,开始一本本地借,后来整套都借出来了。横竖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翻来覆去地看个够。那个时候,鲁迅杂文中的某些篇章,我都可以背下来。无论是谁,只消提及鲁迅的话,我就知道它出自何篇。末期,兵团的知青中,流行打架,比谁会打,流行下棋,到处找人下。比试,掐尖。还有就是比试看谁博学,看谁读的古书多,谁看的外国小说多,谁知道的成语典故多,还有一项是比谁知道的鲁迅文字多。当年我在我们那一带,已经有了点读书的名气,因此,经常有知青前来比试,扬言掐尖。我的运气好,几乎每次都让挑战者铩羽而归。

后来,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再后来,做了所谓的学者。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认为学者是不能写别的文字的,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有好长时间,一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学者,在故纸堆里吃灰,乐在其中。杂文,被彻底搁在了脑后。唯一跟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放纵一下自己的笔,让文字好看一点。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想过后来会跟杂文有什么关系,打死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被人称为杂文家。

我再次跟杂文结缘,是因为大学在上个世纪末,突然开始变糟了。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官僚挟带金钱的操弄下,变得乌烟瘴气。身在其中的我,气愤难消,不知不觉中,嘴上的牢骚发多了,就会写在纸上。正好那一阵我写学术文化随笔有了点小名气,好些报刊约我写专栏,写来写去,我的随笔也有了怨气。于是有报人就建议,干脆你写时评算了,想骂就直截了当地骂。

这个主意很好,于是我在教书之余,写随笔,随笔之余写时评。有些时评或者随笔,过于金刚怒目了,人们就管它们叫杂文。渐渐的,杂文是越来越多,几个杂文刊物也都在选,而且好些编杂文的高手,年末也都选我的杂文。于是,在杂文圈子里,我就成了杂文家了。成名成家,人之所愿,但做成一个杂文家,对一个学者而言,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好些人口中不说,眼睛里含着讽刺。

篇4

-----读《西窗法雨》有感

温国鹏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我们心中,法学从来就是厚重的,法学著作似乎也常以一贯的严谨示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正襟危坐地捧读,所以,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西窗法雨》时,才会让人心里一动:原来,我们的法律也可以如此生动。

作者用一种亲切家常的语气,以平和幽默的手法将西方的法律文化娓娓道来,似乎不沾半点烟尘,平淡的就像是在向我们讲述邻家趣事。在小幽默之中溶进了大智慧,在小事情之中融入了大法理。当我们的眼睛扫过那薄薄的书册,思绪也随着作者的指引飘忽起来,似羚羊挂角,了无痕迹,但是,合上书本,却有一种淡淡的感悟在心头,虽然只是蜻蜓点水的一点,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了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

第一次,我们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冰冷的规范,不仅仅是一条条死板的条文,法律是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是这些鲜活的面孔构成的社会生活,是这些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高超智慧。作者给我们讲"政府旁边的法院"、讲"政府的承诺"、讲"道德的法律强制"、讲"隐含的法律规则"、讲"正义的自然性质"等这一切,只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培养"反省的能力",引导我们形成对法律与道德的最深层次思考,"既然我们喜欢上了法治,假设一下人性的不完善或许就是必要的",让我们能对法律的作用有一个起码的认识,"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

以史为鉴,可知兴亡。旁征博引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嬉笑怒骂,而是为了古为今用;妙笔生花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卖弄文采,而是为了西为中用。虽然作者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在作者刻意为我们营造的轻松氛围里,我们随着他的笔尖的指引在法律的智慧天地里畅游了一圈,享受了智慧的乐趣,感受了法律的魅力,最终,却依然是要回到我们的现实。那轻松潇洒的字里行间,唤醒了我们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从这轻松的随笔中读出厚重的法律,读出共和国当代法官的使命!

篇5

这两个熊孩子是邻居,又年龄相差无几,所以很玩得来。常常因为一个玩具吵得不可开交,争一块饼干而大哭大闹。这时木子妈妈总对木子说:“木子,你是男孩子,要多让让紫芝。她还比你小两岁呢!要有点气度。”即使这个时候木子不知道什么是气度,但他还是不情不愿的松手,他可不想回家就被打手心。这时紫芝便会擦干眼泪,对木子妈笑笑,然后在木子妈看不到的地方对木子扮鬼脸。这可把木子给气的。

就这样吵吵闹闹到了初中。两个熊孩子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朋友。性格也开始改变了。

紫芝迷上了明星,彻彻底底成为一个追星族。每天对着朋友说:“我男神最近穿了一件带夹克的衬衫,超帅的!”或者:“我家男神萌萌哒!看看看,嘟嘴很萌,对不对?”这时只要你敢说一句诋毁她男神的话,她就能够分分钟跟你绝交!房间里也全是男神的海报。所有生活用品只要与男神相关,统统打包带回家。

篇6

[关键词]写作;兴趣;宽松;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3-0062-02

[作者简介]钱卫秋(1981―),女,江苏靖江人,本科,江苏省靖江市外国语学校教师,小学一级。

一、什么是“微作文”

继“微电影”风靡人们的视听之后,笔者在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的摸索过程中,提出了“微作文”一词。微作文,即微型作文。微作文之“微”在于:微篇幅、微用时,以其短小、自由、灵活的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为他们写好“大作文”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语言积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微作文”的产生

剖析当下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发现,部分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作文考试取得高分,总是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传授“作文秘技”,要求学生一定要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这种统一标准式的作文训练,使学生的个人思维和个性发展受到了严重束缚。有时候,为了满足篇幅的要求,挤牙膏、无病式作文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写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项无趣的任务。甚至,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走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

由此,笔者认为当下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根据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笔者利用“微作文”这一形式开展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文教学新体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富有创造性的自由习作氛围,使学生欣然地将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所思所想用“微作文”的形式轻松表达出来。

三、“微作文”教学的模式初探

(一)微型随笔,彰显个性

教学实践中,“微型随笔” 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原因有二:一是“微”,二是“随”。微,即短小、简赅,在篇幅上的不受限制,让学生能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点点滴滴几十字,亦不嫌少,只要是真切反映其所思、所想就行。当然,若有学生觉得今天的随笔有话可写,感慨颇多,也不必加以限制。随,即随时、随地、随意,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随感而发。文体不拘一格,在内容上不受限制,也不苛求主题鲜明。只要能透视个人心灵,如个人博客一般,想说就说,彰显个性。

(二)随文而作,巧妙创设

微作文的重头戏便是“随文而作”。 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因此,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及细节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练笔,为学生的“随文而作”寻找素材。

1.补白中想象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的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如苏教版三年级课文《雪儿》一文第二、四小节最后都有省略号,让学生通过读文,想象,再描述“我”和雪儿还看到什么,又会想些什么,雪儿又是怎样飞的……从而使孩子们体会雪儿受伤后渴望自由以及获得自由后高兴的心情。简单的描述,也许只是寥寥数语,却让孩子产生共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2.旁批中感悟

所谓“见微知著”,文本中一些细微处,若能有心地去发掘,去感悟,也能显出“风韵”来的。这样就能通过语言训练“架桥铺路”,从细节中感悟人格魅力。如五年级课文《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中“尽管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但他依然在梦想未来”等句子都是比较具有感悟价值的。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做上旁批。在感悟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身上的巨大的正能量,也得到了感染,文与道在此刻水到渠成得到统一。

3.续写中延伸

教学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如苏教版六年级《爱之链》一文的结尾很含蓄,读到结束时,笔者适时一问:“乔依醒来以后会怎样呢?”趁热打铁,孩子们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学生的灵性在这样的“微作文”里飞扬起来,自然兴致盎然,创意无限。

4.丰盈中细腻

通过想象把某个环节写得更为具体,并能准确把握,也是对文本内涵更深层次的挖掘。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一袋》一文时,笔者请学生以“自己就是那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为视角,想象法布尔捉到小甲虫后的表现。在不到20分钟的“微作文”时间后,学生带来的可谓是惊喜连连,言辞间小甲虫的“幸福感”洋溢在字里行间,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尽在一举一动之中。孩子乐着写,老师乐着读,何乐而不为?

(三)思辨论事,对话生活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学生通过辩论,不仅阐述了自己对事件的理解,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教师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也是学生乐于练写的好方式。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想法是他们迫切想要表达的,此时的“练”也算是投其所好吧。笔者相信让学生从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驰骋思维的想象空间,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大作文”已为时不远。

以上只是微作文教学的部分模式初探,但是笔者以为,无论怎样的模式变换,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训练中教者对学生的爱与肯定,这能很好地激励孩子们,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重拾驾驭文字的热情,而后才能在各类训练中让他们放松自己,为兴趣真情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微作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桥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提高写作能力的演练场,重拾写作信心的百花园。我相信,有效的“微作文”,定会让学生爱上作文,为成就“大手笔”奠基。

参考文献:

篇7

一、导语的特点

(1)针对性

教师设计导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导语语言要具体、简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忽略了这点,使导语与内容脱节,无论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导语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要服从整体。导语只是一个开头,从课堂结构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要能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如果脱离课堂整体,即使是再精彩的导语也失去了它应起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因此,导语必须要有针对性。

(2)启发性

导语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它能使课堂教学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导语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使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语成败的关键所在。

(3)趣味性

导语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文本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文本,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得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二、导语设计的方法

(1)名言佳句导入法

名言佳句简洁生动,明白晓畅,能拨动学生心弦。如我在教《五人墓碑记》时,就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对联导入法

对联挽联是中国文化艺苑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以工整的对仗及精炼的内容、风趣易记的特点而受人青睐。引入内容的新颖、有趣,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就引文学大师郭沫若在济南辛弃疾纪念祠手书的一副对联:“铁板铜瑟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先工整书于黑板,后作简要解说:上联形象概括了宋词豪放派苏辛作品的风格及两人的承接关系。下联用“美芹之献”、“(黍离)之悲”的典故,评点了辛词慷慨激越,爱憎分明的特色。揭示了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寻欲望。

(3)实物导入法

如在教《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就这样设计导语: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雕像,断臂的维纳斯美吗?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美的形象,讨论一下有关美的话题。如果说断臂的维纳斯美,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呢?想知道答案,我们就一起学习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吧。

(4)音乐渲染法

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我们学校的唐燕飞在上优质课《听听那冷雨》时,就放了一段关于“雨”的音乐,并加上自己的配乐朗诵,这样导入,会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从而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5)插图导入法

课本中配有许多插图,或人物,或风景,与课文关系密切。但高中学生一般不大注意。巧用插图导课,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新闻导入法

比如在学习《茶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据东方网4月28日消息,2005年4月28日晚,中国主席连战来到北京老舍茶馆喝茶看戏,并为茶馆题字“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他的亲笔题字的墨宝以及回到台湾后7月1号的亲笔回信,而今被送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创下首例。

(7)学生随笔导入法

记得我们组的李梅花老师上组里的公开课《兰亭集序》,此时正值清明节刚过,很多学生在随笔里写了清明节上坟一事,并由此生发了对人生、对生死的看法。李梅花老师就借表扬学生随笔入手,以此引入对生命的看法,并引用了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再谈到东晋士人对生命的看法,然后进入课文。这样既能增强学生们写随笔的信心,对他们的人生观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8)广告语导入法

篇8

一、让学生积极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古人就已经知道阅读与写作关系。书读得多,知识储备越充足,自然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话写。从科学意义上讲,阅读,就是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多高中生作文写得好,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写作兴趣的。书中精彩文字让他们透彻领悟人生,书中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吸引着他们。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迸发,属于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是所见所闻、是所思所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基于此,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要做到让读者感动、共鸣。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抒真情,不能“假大空”,不能虚情假意。要做到这些必须用心感受生活,观察社会,在平凡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美,进而用笔来表现美。因此,通过大量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2.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文的素材

作文写不好就是缺乏作文素材,也就是所说的“腹中空”“根底浅”。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于自己生活,生活是美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座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高中学生既要让自己生活成为写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还要从阅读中吸取和丰富写作文的素材。

二、养成勤练笔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果只靠每两周的一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慢慢积累的过程,在于每天坚持不懈的练笔,从而使量变达到质变的效果。因此,高中学生必须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让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练笔。写作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对生活的体验,写作就是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动机、经验。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发现,作文写不好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审视,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写作文时草率马虎,没有自信,也没有认识到写作对自己人身的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没有提高写作水平的强烈愿望。长久下去,这些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成了他们的痛苦负担,于是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作文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那么怎么突破呢?在高一的时候就要培养这些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坚持写日记,不管写的好与否,只要注意观察生活,坚持记录生活。还让他们每周一次练笔,我不把学生课外自由写作称为“周记”,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每周一记,记流水账;也不叫“随笔”,因为“随笔”的“随”容易误导,养成松懈散漫的毛病。我称之为“练笔”,强调一个“练”字,是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提高。“练”什么?练眼,练心,练胆。为什么要从课外练笔开始?因为练笔这种不拘一格、抒发性情的写作形式容易上手也容易突破,让学生获得成功。又为什么是高一?是因为学生刚升入高中,在新环境下有新的期望,这样更容易塑造学生,高一也是人生的重要的一个新阶段,在我的指引导下,学生能够留心身边的人、景、事,以一种新的目光观察生活。他们的练笔本上开始出现自然美景、励志故事、人生理想。

篇9

.cn/tresearch/bookmark/viewBm.jsp?CID=00001&Owner=WR_1429437&marksid=1271505320504

昨天参加了区案例论文的评选工作,跟前几次一样,都是先分组个人看,然后再按照分出的类别,再进一步几人一组大家轮流着看。经过整整一天的“奋战”终于敲定出一、二、三等来。这几年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区论文评选由前几年的纯论文评选过渡到以撰写案例为主的阶段。纵观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不知道什么叫案例(上交上来的仍是论文)、有些教师写的案例的格式不规范、还有些案例缺乏典型性等情况,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存在,我想是因为有些老师对于案例以及具体写法都还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认识缘故,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及所学将自己的认识和收获阐述如下:

一、 什么是案例

虽然“案例”一词已被不同领域的人所关注,但对于何谓案例、案例的规范格式等,远未达成共识。案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例。德育案例就是一个德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1) 从表述上看:论文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是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2)从写作和思维方式上看,论文写作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的写法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的思路,是对准备实施教育教学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重要的区别在于一个在教之前,一个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他们的区别同在于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况的描述,教学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4、 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二、案例的主要特征

案例选取的应是含有研究价值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好的案例应具有的三个特性:

1、真实性。案例反映的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把这些事例通过案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其职业生涯中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可以说,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

2、 典型性。案例应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以小见大,反映出某一类事物或教育活动的基本共性,有较强的研讨价值,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教育理念。因此,作为案例的事件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够在对这一事件的分析、解决中能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他人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3、有效性

指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可以。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从中吸取有益的工作和思想方法,帮助别人解除困惑,启发别人和本身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开拓新的思路。

三、案例的写法

我认为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确定主题。围绕主题选择内容。

2、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3、分析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4、解决问题。包括办法、途径、措施、结果。这部分要求要写的具体、详细、有新意。

5、反思。深入分析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为什么?以后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四、写案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丰富的素材。

教师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素材,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困难的学生,也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些人某门或某些课程较好,而其他学科却显得薄弱;有的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均衡。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可以说,案例性事件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

2、要有恰当的理论分析。

一个成功的案例,还要求有恰当的理论分析,提高案例的说服力和可读性。写案例时,老师们可以试试三步曲:第一步,收集、整理实践素材(自己的或他人的);第二步,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有所感悟,这实际上就是反思;第三步,进一步把相关事件串联起来进行剖析,举一反三,寻找理论的支持,写出有质量的案例。

3、要有独到的见解。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典型事件,揭示人物心理,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慧眼”。具

篇10

【关键词】 荆浩;笔法记;六要

稍懂一点中国绘画史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荆浩,这位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山水画巨匠,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山水画的追求写出的那篇完整且极为精湛的绘画理论著作――《笔法记》,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并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百代标程”、“照耀千古”的地位。而这个重要地位的奠定,不只有其个人主观的努力,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生卒不详,活动于唐末、五代,河南沁水人。荆浩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能作诗,唐末天下大乱,遂退藏不仕,隐居于太行山之洪谷,摒弃功名富贵,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①首先,从环境上看,荆浩生活在唐末天下大乱之际。荆浩本“业儒,博通经史”,可以看出他早年未必不想入世,通过仕途而成才。长安人关同曾拜他为师,可见他在唐末(可能是昭宗朝)曾在京都(长安)做过小官。②然适遇唐末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不得已隐居太行山,过着出世生活。其次,从思想上看,在五代之前的中国文人在人生理想上一直受到庄学的影响,往往不得志时遁迹山林,怡悦情性。所以,作为一位博通经史的士大夫,归隐山林业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倘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高人逸士的退隐,并不旨在“游山玩水”,而是通过观察自然、思考人生世事,完成“静观”后的思想的阐发。因此,这种阐发和思想的体现,通常以诗词歌赋和绘画等造型艺术作为载体,荆浩正是以山水画作为载体,来静观世界的。这两者原因,也就成就了《笔法记》问世的背景条件。

《笔法记》约成书于公元10世纪初叶,在《笔法记》中,作者首先以写古松“数万本、方如其真”的“吾”为楔子,又假以托名“石鼓岩子”的“叟”为响应,由此展开对山水画见解的深入探讨。文中老叟所言看似是对“荆浩”的修正或深化,其实质乃是荆浩借老叟之口来阐述自己的绘画主张和见解。先是提出了“画之六要”,然后又提出了“四势”、“二病”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画之六要”,即:

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③

此“六要”是由谢赫《古画品录》之“六法”而来的。不同的是“六法”是对人物画而言,“六要”则是对山水画而发。那么,该怎样阐述这作为全文核心的“六要”呢?作者又进一步具体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④

其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气”,气势,此指人或物的风骨体势。“惑”,迷乱,迷惑。“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即要心手相应,下笔肯定、敏捷,才能画出对象的生气,作品自然有神气。“心随笔运”实际上可以反过来念运笔随心,运笔是由人的内心感受去支配的,因此,书法上有“字为心画”之说,心随笔运实际上有“胸有成竹”之意,即运笔所呈现的实际上是一种“心象”,即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形态经心灵观照后升华的“心迹”。取象不惑,则要求这种由心生之象的准确表达。

其二,“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 “韵”,风度、性情。 “隐迹”即无刻画痕迹,自然。“立形”,呈现对象之形态。“备遗不俗”将对象之形态完备地呈现于画面上但又不着痕迹,方有韵味。这是对谢赫提出人物画“气韵”概念的一种发挥和补充。即荆浩不仅要求表现对象以形传神,更应加强作者的主观表达。

其三,“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 “思者”,实是艺术的思立意的过程。所谓“删拨大要” 即对对象之取舍、提炼、概括。实际上是对自然山川情境观察体味、而构建的山水情境。“凝想”意同与顾恺之所谓“迁想妙得”之“迁想”,即创作时精神投入之状态。“形物”即为对象(物)“立形”。对对象的提炼取舍乃是和精神投入之状态是达到隐于对象“形”之中的“真”的重要条件。“凝想形物”指出了“形”物是经过凝想后的艺术提炼的客体的“形”的确定。

其四,“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景者”,实际上是“山水艺术情境的构建”。“制度时因”,则是制作时“考虑到季节等因素”,以其典型形态的提炼组合,构建出有生命力的传自然之神韵的情境。景的表现,固然要突出季节性,但更重要的是搜其妙而创真。即对事物(对象)季节性(时因)的准确把握是“搜妙创真”的重要条件。

其五,“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笔者”的核心内容是“如飞如动”,达此境界则需“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即是不为陈法所困,达到为“传神”的“不质不形”之状。绘画用笔虽有法则可依,但要融汇变通,不受形质的约束,才能体现用笔之“如飞如动”的气势。

其六,“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墨者”的精义依然是最后的“似非因笔”。“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 用浓淡不同的墨皴染出物的高低、浅深、去其斧凿之痕,而达到“文采自然”。笔墨是一种语言符号,画家择笔用墨,其思维状态,精神情感,才气禀性都作为一种轨迹由其显示。

在《笔法记》之前,人们已经把谢赫“六法论”中之“气韵生动”作为绘画艺术形象创造成功的定律。对于人物画来说,什么是“气韵”,怎样做到“气韵生动”,画家们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荆浩将谢赫“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借用过来,从山水画的角度阐发,并将“气”和“韵”分开阐述,这是一大创举。所谓“气”,是由画家的品格气概,给予作品一种力的、刚性的感觉,代表了一种阳刚之美;所谓“韵”,则代表一种淡远的意境,即一种阴柔之美。气和韵实际上都是强调表现客体的“神”,而这种“神”的表现并非“玄思空想”,而是落实到具体的用笔。气强调“存于心迹”的准确表达,而“韵”则强调“忘笔墨”的状态。是所谓“大匠无痕”的高妙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是隐迹、去雕凿而确定传神之形,如此方能“备仪不俗”,不是对客观形态的简单再现。这也就是一个画家面对自然之时所感受到山水存在于道的玄奥。所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说,这一见地总结了中晚唐以来兴起的以松树为题材的山水画的创作经验,有助于后代优秀的文人画家在松石、”四君子“等比较狭窄的题材范围内,取得一定的表现力。从广义上讲,它客观上反映了水墨山水画发展进程中,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扩大山水画的容量,发挥山水画在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作用,使山水画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所进行的探索。”⑤

“六法”之“经营位置”在荆浩的笔下衍为“思”,即构思而得也。“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此衍为“景”,即景象也。荆浩讲“思”作为一法,要求创作者“凝想作物”,取舍提炼构思将要表现的物象。在观念上与顾恺之为了解决山水画传神以便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所提出的“迁想妙得”有一脉相传的关系。即在创作主体中巧妙利用主观联想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深入描绘对象的神情气度。思的对象是“景”,“景”是应物写形,是写“真”,不是纯客观机械的对景写生。“思”与“景”应是一种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思”与“景”相连,“景”中求“真”,此乃成功之作。荆浩从绘画创作实践出发,着重的探讨的是对绘画意境和真实的重视。这是荆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水墨山水走向成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荆浩《笔法记》的核心内容是“画之六要”,“画之六要”的最高境界则是“可忘笔墨,惟有真景”。“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发展自谢赫的“骨法用笔”,此衍为“笔”,即用笔有骨力也;“笔”与“气”相通,“笔”之“如飞如动”即为“气”;“笔”之“运转变通”与“气”之“心随笔运”相生,又都强调要灵活而富于变化;只有用笔不受形质约束才能达到“心随笔运”的境界。“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发展自谢赫的“传移模写”,此衍为“墨”。 这是一种用墨的化境,而达此化境,必然是极自然无痕的,是“可忘笔墨”之境。荆浩在论述笔墨时,独到之处是把“墨”单独提出来与笔并列,这在以前理论中是少有的,它标志着中国绘画特有造型语言的重大发展。⑥在中国画论中,墨法的提出是伴随着水墨画的兴起、发展而出现的。荆浩认为,笔即墨、墨即笔,才能创造出于真情境相使用的真境界。只有将用笔之势与用墨之法结合在一起,才能赋予作品超越本身的精神内涵。

此“六要”的提出,是中国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的经验结晶,促成了山水画技法的完善,使其达到“有笔有墨”进而完成了其“以形写神”的山水情境构建的理论――“可忘笔墨,惟有真景”。荆浩在《笔法记》中给“笔墨”赋予新的意义,于中国画的创作中也起到了新的作用。尔后,“笔墨”一词遂为中国画技法的代名词,荆浩功不可没。荆浩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上承晋宋隋唐,下开五代后千余年中国绘画的新局面,无疑是一位“继往开来”引领新境的一代宗师巨匠。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宋代卷上》,王朝闻主编,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年2月1版

[2]《唐宋画家人名辞典》,朱铸禹编,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12月1版

[3]《唐五代画论》,何志明、潘运告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4]《唐五代画论》,何志明、潘运告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5]《书画史论丛稿》,薛永年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6]《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