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什么范文

时间:2023-03-24 01: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随笔是什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随笔是什么

篇1

1、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2、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展览馆、博物馆。展览馆、博物馆里展出的艺术品一般都是十分珍贵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少数参观者在参观时总是觉得“不过瘾”,一定要亲手摸摸展品,这种做法对展出的艺术品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

很多展览馆、博物馆都有“不要触摸展品”的规定,对于那些价值极高的文物,博物馆也采取了设玻璃罩、隔离线等的保护措施。但不是每一件展品都有防护措施,如果参观者不遵守基本的规定,展览馆、博物馆“防不胜防”。所以在参观时,观众应注意查看展品旁的说明,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展品的基本情况,也会对其价值作出判断。有些展品的说明文字中会有明显的“禁止触摸”的标志,参观者应留心查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随笔;观察;用笔“聊天”

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既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但是,当前的习作教学很不乐观。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学生面对习作不知道从何下手,没方法,没素材,没兴趣。一听习作就害怕,每次习作也只能是勉强应付。

大多数教师过早过多地要求学生掌握作文技巧,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谋篇布局,怎样按作文的统一格式去写,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想在习作起步阶段,就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是十分平常的事,像每天读书、写字一样自然,因此我把“不把作文当作文写”当成我的作文教改理念。

“不把作文当作文写”能减轻乃至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还能激发学生的冲动、兴趣和积极性。于是就有了“作文,就是用笔聊天”等一系列的具体做法,随笔作文也随之产生。当然,我们在组织、引导学生用笔聊天时,也不能放任自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一、营造宽松、自然的氛围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说不完、盛不下的奇思妙想,只要给他们合适的话题,适当的思维引擎,他们就会有更活泼、更灵动的想象,这种状态下的习作就不是一种强加的负担,而是一种心灵需要的自动生成。我们老师最好设一个“局”,营造一种自然、宽松、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没有意识到已经在上习作课,更不要让学生意识到等一下是要写作文的,要让学生处于放松状态,只感觉到自己是在和老师聊天、和同学聊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作文。

如,写人的习作,让学生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神态、动作、语言等;写事的习作,校内的、校外的、家里的、菜场的事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写物的,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包罗万象,要懂得欣赏。当然,教师要注意设计有顺序的问题,即所聊的内容、环节要有机联系,还要针对学生的话题相机拓展、引导,即聊天要有目标。

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笔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要使学生的观察形成习惯,指导他们随时观察、全面观察、细致观察、有序观察,抓特征观察、抓重点观察,在比较中观察,多种感官协同观察,边观察边联想,发掘观察对象的意义。

二、利用生活,挖掘聊天、练笔资源

生活是丰富而宝贵的材料库。指导学生学会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日记,是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我们组织学生用笔聊天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与学生聊天,如,谈动画片、谈吃零食、谈电影、谈游戏、谈脑筋急转弯、谈爸爸妈妈等。可以集中在课堂中聊,也可以分散聊、小组聊,可以下课继续聊,可以自由聊,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爱上聊天,喜欢习作。

如秋天到了,看看秋风,听听秋雨,尝尝秋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变化,把观察到的说给同学听并写下来;冬天到了,看看寒风、冰块、大雪是什么样子,写下来,读给老师、同学听;开学了,写下对自己的勉励和希望;学期结束了,向父母汇报这学期的收获……每天开辟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班上交流;回家后给家长读一读,记下家长的看法;还可以把写得出色的随笔贴在墙上,学生自由欣赏,老师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评语或建议。这些内容,一定要是孩子们有感而观、有感而记,否则就会增强他们的负担感,挫伤孩子对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的源泉,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如,老师在干什么、同学迟到了、老师今天的打扮、教室的变化、咱班新来的同学……从平凡小事入手,不拘一格,随时随地进行习作。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写“随笔”的行列,不断促使学生养成写的习惯,感受写随笔的需要和乐趣。让学生明白习作就是写身边普通事的道理,淡化了学生畏惧习作的心理。

三、人人参与,感受聊天的畅快

在习作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做到眼观、耳听、鼻嗅、嘴尝、手摸、心感、脑悟,多种感官协同观察。聊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聊得起劲,还要聊得有序,尽量要人人参与其中,感受聊天的畅快。如,在一个大雾天,我把学生带到马路边,选择一个观察点,指导他们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先让学生把马路四周的景物上上下下、远远近近,整个地观察,要求学生边看边想,然后说说:“雾天的景物跟平日相比,有什么显著不同?”接着,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景物的各个部分,如,“这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远处、稍近处、近处的景物与平时比较,各有什么不同?到底是什么样子?像什么?”再安排学生自由走走、摸摸、看看、听听、议议。最后,又把学生集中到原来的观察点,再整体看看,注意浓雾渐渐散退时景物的变化,全面地说说,学生兴趣盎然。在饶有兴趣的真实的随感中让学生感受“写随笔”其实很容易、很轻松,学生萌生了自己也想写“随笔”的冲动。

习作就是说话、游戏、聊天……习作就像生活中平常得如洗脸、吃饭一样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学生上了老师的“当”,实际上是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上了习作的“道”,学生怕习作的心理消除了,也突然醒悟到自己已经能作文了,那种渴求上习作课的眼神让我有说不出的滋味与快乐,他们爱上了习作。

参考文献:

[1]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04.

[2]袁志勇.袁老师教你写作文 小学中年级.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01.

[3]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03.

篇4

一、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中心命意意识

中心命意是文章的灵魂,“下笔如有神,笔落惊风雨”,无“神”之散乱或有“神”之谬误怎有惊风雨之效?随笔的中心要有聚焦的冲击力,随笔的思想要有积极的感染力,随笔的观点要求正确的启发力。这是“思想真实健康”的基本要求。

(1)写观察。观察是生活随笔写作的重要内容,凡所观皆能引发所感,所感皆应启发人所共感。正确的观感既是生活的积累、生命的痕迹,更是启发他人前行之动力。如写开学时分的大扫除:仿佛擦去的、扫去的,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

(2)写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学生在学校中,学校中有生活,如何对待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随笔写作的重要内容,只有热爱校园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学生。

(3)写离家的情怀,对自由的渴望。人人都有一个家,家牵挂着你,你留恋着家,家是你温暖的港湾,家里有你的故事,这个故事属于你我他,当然也属于生活。

(4)写反省自己。生活中学会反省,学会反思,学会自我解剖,回到属于自身的世界,在生活和精神的天空成长。只要有了这种期待,就可能奋力一赴!

(5)写整理心情,转变态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心情,生活随笔应记写之,因为这段深切之情让自己铭记,让他人迷而知返。

(6)反思、思考同学相处之道。高二分班了,进入了新的班级同学关系如何相处呢?2013全国新课标甲卷考查了对于“同学关系”的认知……

生活随笔写作写的是自己,读的是大家,让你的生活成为大家精彩生活之一部分:采取生活之树的点点花瓣,装点自己,美化集体;捡拾生活之路的七彩石子,铺垫自己,通达大家;汇集生活河流的滴水清泉,滋润自己,泽被他人……

二、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表现意识

生活随笔写作要表现生活,生活需要诉说,需要表达,需要展现:要把生活用丰富的内容来体现,恰当的结构来呈现,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表现意识,这是“恰当、个性花表达”的要求。

(1)用内容来体现:内容体现生活,要求鲜活。生活随笔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独特的视觉观察过,经过独特的心灵之光辉映过的鲜活的生活内容。是一段生活细节的叙述,是一片特殊景致的描写,是一次真挚情感的抒发,是一场情理的深化议论。

如《开学时分》可以写成大扫除的记叙、离家情怀的抒发、校园环境的描绘、高一反省的议论、同学相处之道的阐发等。

那是一件值得记叙的具有细节美的事情,那是一幅必须描绘的具有意境美的画面,那一种需要抒发的具有真挚美的情感,那是一个可以表达的具有哲思美的观点……

(2)用结构来呈现:形式呈现生活,相对自由。结构不是文体的形式化,更不是僵死的模式化,结构讲究“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结构是一个组织材料的问题,是首先写什么内容、中间写什么内容、结尾写什么内容的问题。结构注意开头和结尾的点化、层次和段落的规划、脉络和线索的潜化、过渡和照应的明化。

如“写整理心情,转变态度”的三个段落: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担心学校生活;随遇而安,既来则安吧;随机而起舞,我本青春年少,少年多壮志!

合理的结构呈现了清晰的内容,恰当地表现了写作的意旨。

(3)用语言来表现:语言表现生活 ,力求生动。语言表现生活,即指语言适应生活的题旨情境。①恰当的修辞,体现观察的深入和形象美。如“高三的教室像一节节奔驰的火车厢,满载了人,一刻不停地奔向目的地,那是属于梦想的地方”“校园广场里那几株萎缩枯黄的盆栽,仿佛诉说着两个月的寂寞和苦难”“仿佛擦去的,扫去的,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等语句。②句式的整散结合,体现情感的律动和音节美。如“不敢相信,也不知道高一时做了什么,好若浮云,风吹就散了。语文想偷桃换李,数学想一笑而过,英语想欠账不还,地理想意思意思,政治想能省就省,化学想一窍不通,生物想没啥意思,物理,啊哈,讲得啥子东西哟”的写作。③深刻的哲语,体现生活的领悟和回味美。如“仿佛擦去的、扫去的,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的语句。④幽默的慧语,体现乐观的心理和风格美。如写高一时对待老师的要求:“老师让我向东我偏向西,他让我打狗我便去撵鸡。”扎根于生活事实观察思考的智慧的幽默给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会让人感受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就是独特风格。⑤擅长引用化用,体现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美。如有学生引《中国合伙人》中关于梦想的阐述: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你坚持就感到幸福的东西。

篇5

这正是我们要特加说明的地方。鲁迅决不是一个专事挑剔世界或者专事贬损他人的,也不是一个执意要以破坏和批判的方式发泄怨愤的刻薄者。事实恰恰相反,鲁迅是一个目的明确、标的清晰、开宗立旨的建设者。他要建设的是什么?第一是人,第二是人国。

早在留学日本时期,年轻的鲁迅就执著地追究着这样的问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以巨大的热情十分勤勉地考察了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努力从中寻找救人于倒悬、救国于水火的途径。1907年,二十六岁的鲁迅用文言写出了《文化偏至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文化观、文学观、人性观。可以说,鲁迅是目的与方法同时找到的。建设具有尊严意识、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个人,是这位二十六岁的年轻思想家所设定并且终生信守的文化目标,走向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冲破物质的束缚,突出精神的意义,表现个体生命的价值,抗拒以群体名义对个体价值的压抑和取消(“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尊个性而张精神”――语见《文化偏至论》)。具体方法是什么呢?鲁迅认为,需要一大批精神界战士,按照“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尊个性而张精神”的基本意旨,破坏吃人的旧文化,建设立人的新文化。精神界战士从哪里来?从那些具有精神觉醒的文化人士中产生。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企图做一个精神界战士,披荆斩棘、踏遍废墟、义无反顾地走向自己所设计的立人蓝图,实现立人理想。

至于鲁迅的第二个目标,也就是建设人国的目标,那只是为实现立人而提供的现实保证。人国乃是“真的人”(语见《狂人日记》)所居住和生活的社会文化空间,也是“真的人”所赖以养成的条件。由“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实体,自然就是人国。但是,由于人既是社会动物,又是文化动物,没有相应的社会和文化,“真的人”就不可能诞生。人和人国一定程度地互为因果,人的建设和人国建设需要同时进行。甚至只有通过包括价值观念、文化体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在内的人国的建设,才是建设“真的人”的有效途径。

但是鲁迅是一个精神界战士,他没有将自己的使命安置在人国的建设上,而是安置在对现实的国人的精神世界的揭示、批判和改造上。也就是说,他选择通过灵魂改造的巨大工程,促成麻木、虚伪、自私、残忍的国人向着“真的人”的目标进化(进化论是鲁迅的重要思想资源)。就像尼采(鲁迅的重要精神资源)认为现实中的人只是人的毛坯、未来的超人才是真正的人一样,鲁迅也把当下的国人看作千疮百孔、残缺不全的原人,不经过艰难痛苦、脱胎换骨的灵魂改造,这些羸弱的同胞就永远无法摆脱愚昧和苦难,永远无法具有健全的人性、无法成为他所认定的“真的人”。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鲁迅为自己设定的主要任务,既不是实际社会运动,也不是“真的人”的理论建设,而是揭示出国人的病态精神,为国人的灵魂画出一幅真实的图像,好让国人认清自己的真实面目,知道自己的各种病症,引起自省、自救、自新的愿望。出于此种考虑,鲁迅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和仁爱慈悲之心,用了白描的手法和阴暗、血腥、荒谬的风格,不失残忍冷酷地画出了国人灵魂的真面目。他的小说固然是这种图画,他的随笔(就是他自己命名的杂文)也都是这种图画。阿Q、狂人、孔乙己都不是什么体面形象,那些迫害他们、奴役他们、戏弄他们的人更是面目可恶,随笔里揭示的吃人的筵宴、家畜性、奴性、合群的自大、十景病等等也不是值得称道的脾气――所有这些都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现。鲁迅揪住这劣根不放,所画出来的国人灵魂,确实丑陋不堪,使得许多人不愿意自认。然而这正是鲁迅的愿望:你不愿意自己是这么丑陋的形象吗?那你就努力做“真的人”吧。

鲁迅刚刚出现于文坛的时候,批评家茅盾就敏锐地指出,鲁迅是抱着一个理想,然后从反面来展开工作的,就是专门挑出与理想不符合的东西,加以展览和针砭。鲁迅的这项工作,可以命名为国民性批判,或者叫做国民性改造。他的目的是不但要建设新的个人、新的人性,还要建设新的民族性格。鲁迅的工作在某一层面有了一定的效果,《狂人日记》启迪了一个时代,《阿Q正传》震惊了一个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鲁迅依然是孤独的。1907年,他在《摩罗诗力说》的结尾写道:“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这个呼声在中国的天空回荡了一百年,听见的人却为数不多,响应者更是寥寥。我们从《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得到震惊和启迪时,太关注其中的血腥和荒谬,而对背后的“善美刚健”及“温煦之声”却缺乏领会。

篇6

关键词 数学 解题 反思 能力

反思是指对自身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着重要作用。数学解题后反思是解题后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呢?

一、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影响因素通常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心理因素等,外在影响因素则是指学习环境、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学校教学环境等。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形成的因素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时,对基本理论、概念类的内容讲解都很详细,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注重问题的解题思路,过于强调解题的“简便方法”,很少给学生演示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没有反思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2、教材对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教科书和辅导类资料的编写者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通常会以最直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表述,略去了大部分的知识推导、证明过程,因此,学生看不到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无法模仿学习、反思到新的方法和技巧。

3、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数学成绩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与考题的难易度有直接的关系。但许多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在考试后对试题、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反思。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策略

1、解题前认真审题,培养反思能力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首要步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防掉入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对于简单的基本题,只要认真审题,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解题方法。然而对于综合性强或灵活运用知识的题目,审题的要求就相对高了。此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考虑:这个题要求什么?已知什么?已知与未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学过什么?解这样的题目要用到哪些知识?有哪些的常规方法?有没有特殊的方法?等等。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而有条理。即使是学生开始无从下手的问题,但通过参与审题思路的反思讨论,大多数学生也能够清楚困难是什么,如何转化条件,从而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长期坚持,就能养成理清解题思路再实施解题的习惯,而不是盲目的、无计划的解题,从而不断提高解题效率,并且是学生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避免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

2、反思思路形成过程

解题思路就是将理解题意时所获信息和头脑中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加工、重组与再生,使思维向目标靠近,实现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反思思路形成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重组与再生的反思,探索如何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化,选择哪条途径,解题关键在哪里,看是否可用一般原理代替许多步骤,提高解题观点和思维层次。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重反思知识点的交汇点,通过反思形成知识链直至形成思维链。

3、反思中寻求解题的多样性

数学的题目往往可以一题多解,许多学生往往在掌握一种正确的方法后,习惯于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方法漠不关心。例如在平面几何的解题中,许多学生惯用几何法进行证明和计算,这种解题的习惯性会导致整体知识面的掌握不够全面,在遇到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无法通过多种方法来解题。

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种解题方法,要经常反思解题的多样性,教师要对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示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自己练习在解题中实现一题多解,最终在考试中能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尽量将问题简单化,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并且争取宝贵的考试时间。

4、坚持写数学随笔,养成反思的习惯

数学随笔是学生用自述的方式记录数学活动中的体验或用数学的知识来讲述自己一天(一周)的生活情况。写数学随笔,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倾诉对数学学习的喜悦和烦恼,从而进一步肯定或改进自己的数学学习行为。

学生每天上完数学课应及时反思上课中出现的知识(包括例题类型、解题思路、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等),对它们都理解了吗?跟学过的知识有何关系?能否同化或顺应?本节课的难点、疑点是什么?自己解决了吗(没有的话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重新理一下知识体系,达到认知结构的再组织,促进理解,或以图式的方式对本节知识作好笔录,减少记忆量,利于数学知识的更好掌握和运用.另外作好错题分析,认真订正,记好解决方案,以便日后提醒自己,做好防范措施。

其次,写数学随笔是一回事,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师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识到写数学随笔的重要性,注重随时翻阅,最好每天抽几分钟浏览一下。一个阶段后,老师应作好批阅,当作一份作业,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直到养成自觉的习惯。

篇7

生命是对于每个人不同的历史。它不是一张白纸,你想涂什么颜色就可以是什么颜色;它不是一块橡皮泥,你想捏成什么形状就可以是什么形状;它不是一块绸缎,任你随心所欲地裁剪来装饰自己;它不是一把吉他,任你舞动手指在弦上弹出你爱听的曲子。它很短,很短,一生的经历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它又是长路漫漫,几秒钟或者一个瞬间都能让你改变命运。

面对它,我沉默了。这是什么是争吵的妥协是抉择中的迷茫是深夜中的冷静我不知道,可能谁也不会了解。我喜欢音乐,它的旋律会带领我整个思想。永远沉浸在这里,沉浸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氛围中,但生命不允许,不允许这种妥协的安稳。

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经历,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每天在人潮涌动的城市里穿梭,是时间的长鞭不停地抽打着我们:工作学习。麻木的人们也不再计较得失。为了学业或是金钱,荣誉,带着不同的面具,肩并肩地在城市里徘徊。难道不曾感动过吗我只是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城市里的一个平凡的学生,只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我庆幸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两极——写作生活和音乐世界,学会了带着细节去描绘。虽算不上睿智,但我偏爱散文与随笔,跟着作者的心一道放浪形骸。

美好,是回忆的印象,但回忆仅仅只是回忆。纵然它再华美也只是逝去的风沙,难觉踪迹。回忆没有任何力量,往前看,可能会有更美的迹象。文字的世界,任人埋怨,沉默的泪水也不再干涩。

不要让阴郁遮盖现实,我沉默,但决不妥协。

篇8

2001年《IT时代周刊》正式创刊时,我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期的总编辑随笔必须亲自写,必须真正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随兴一些,真实一些,不要装腔作势,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读者指手画脚。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几百期写下来,想想,基本上没有违背当初的理想,虽然有些随笔情绪过激,有些随笔为当期内容需要所写,但基本原则没有改变。

想当年,很多同行批评我说,你这个总编辑怎么可以随便对那么大的公司,那么知名的企业家坚持写真话,而不顾旁人怎么说。我说,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可能正因为如此,很多读者才喜欢看我写的文字吧。

在国内商业杂志领域,《IT时代周刊》首创了用漫画形象来表现文章内涵的手法。虽然当年创立这种手法是歪打正着,但后来的坚持证明,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成功。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想要为文章配发的照片不是全部都能自己拍到,我们能拍到的照片大多又是我们并不需要的。虽然在国外的网站也能买到一部分切题的照片,但是价格贵得吓人。常年使用,成本太高。但我们并没有像其他杂志那样随便找一些光盘照片作为版面点缀,因为我们坚持杂志的精美度不能打折扣。于是,我们大胆想出了用漫画替代部分照片的办法。后来读者反馈,这样的表现方式很新颖,也很幽默,大家非常喜欢。

但实际上,刚开始很多行业内的人也都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表现形式。他们说,你们把一个名人画成这个样子,太不严肃了吧。连我们的管理机关的负责人都善意地提醒我,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出位了?有没有可替代的办法?

记得当年报道IBM时,封面上画的是时任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伟焜的漫画,他老人家手拿魔方,眯着眼睛展示其变化与神奇,寓意是展现当期封面故事的主旨——IBM随需应变的创新精神。没想到,这个创意引起了IBM公关部门的强烈不满,甚至用断交来威胁我们。但更没想到的是,杂志出版后,周伟焜本人非常满意,大会小会表扬公关部思想活跃,还把杂志挂在办公室向每个来宾展示他的漫画形象,并对IBM相关产品负责人笑称,我给你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你们应该付我广告费才对。

篇9

一、课前的阅读体会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篇幅短小,总共不过400字,这是作者帕斯卡尔在瞬间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帕斯卡尔是一根脆弱的苇草,39岁就折断了,枯萎了,但帕斯卡尔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的东西。其实在大学时就读过此文,随意自然中不乏高度与深度。阅读时就感觉到人与苇草,呵,不错的联系,同样的脆弱,然而作者抓住了其中最为本质的区别――思想,加以叙述,很不错的事例。生命是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其受伤,甚至使其泯灭、消失,但人的思想却永远被留下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会思想,思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是区分人和动物的准则。生命本来是脆弱的,更应该去珍惜,一个有思想的事物永远是更高明的。没有理智的思维和睿智的判断能力是办不好事的,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因素。学习也正是在培养我们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将使我们本来脆弱的生命力得以更好地保护与延续,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有思想……

这次重拾此文,借助参考书目,理性把握文章,原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置人于死地。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就像芦苇在风中打摆,但在思想中,他有着哲学家的坚定。他是一位思想的斗士,毫不妥协地说出世间的一切,向我们指明人是为思想而生存的事实。我庆幸自己还算是一个热爱思想的人,我不喜欢没有思想的文章和艺术,不喜欢没有内涵的任何东西,我向他们学习思索,在他们的书中检验自己的分量。既然人是一根脆弱的苇草,那么思想的纤维不是可以让这苇草更结实一些吗?

二、课上的教学启发

在上这节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了学案,学生课下找“随笔”进行阅读,在头脑中明确随笔的特点。课上,多名学生朗读自己找的文章,学生集思广益,概括“随笔”的特点,并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短、感、新、深。学生已经把握了随笔的特点,也就水到渠成地接受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来进一步验证“随笔”的写作特点。除此之外,由浅入深设置四个问题:

1.人被比喻成苇草,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此题从最基础的比喻修辞入手,既巩固修辞知识,又让学生很轻松地把握了人和苇草的相似点――脆弱,最本质的不同点――人会思考,人有思想。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已经能够把握本文的核心内容。

2.文中的着重词――能思想的芦苇,加着重号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作者的用意就是强化人,或者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设置此问题也是在强化学生的“有思想”的意识。

3.文中一句话“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你是如何理解“尊严”一词的?此题由学生互补完成,有同学说:“尊严”就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被尊重、有威严。有同学搬出字典,念出字典里的权威解释“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紧接着,我追问一个问题:“通过读本文,你对‘尊严’是否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马上一名同学依据课本思想,说出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字典解释得不好。一个人受尊重,不应单单指身份或地位,更应该有思想。”这时学生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我顺势说出“字典也应该与时俱进”的话语,提示同学们要放下书本,开动脑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词语的深意。

4.你将如何丰富、提升你的思想?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说:“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改正自我。”有的学生说:“不要轻易放弃眼前的机会,用心、用力做事,这样每做完一件事都会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因为你的身心都投入了。”有的学生说:“我们身处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吸收新思想……”最后好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真正在课堂上成为一个“思想者”!当然,我也向学生推荐了两本对提升学生思想有帮助的书:《周国平作品精选》和毕淑敏的《女思考者》。课堂上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让我至今难忘……

三、课后的教学感言

篇10

好多东西我都知道,知道我有时候只是别人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的小丑,就算知道又能怎么样,我还是傻傻的贴上去,我还会单纯的相信他们是把我当朋友的,我是个怕孤独的人,我忍受不了,一个人,我耐不住寂寞,

有些人真心的待我,真心的想帮我,可我却是会去伤害他们,真的我不想这样,我不想给你们带来麻烦,我不想看你们对我失望的表情,

这些年,我来来往往的走了好多地方认识了好多人,我认为只有陌生人才是安全的,我可以和他们嘻嘻哈哈过后,转身离开,可我还是没作到,我认识很多我认为很好的朋友,有些虽然现在没什么联系了,有时候我还会想着你们,

我不知道我的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自尊心很强,受不了一点点的闲话,我很随便,对一切都是如此,我很自私,会为了一点点的眼前利益去伤害一个人,我也很傻很义气,会为了一个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朋友去做我能够做的事情,

也许我不配去讨论友谊的话题,不配去写关于友谊的文字!

我只想说,我从现在起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这些不管真的假的实的虚的友谊,不关你们怎么看待我,都已无所谓。

未完,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