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力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在实际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相符的。同样质量的黄瓜,夏天的价格比冬天要便宜;春节左右的价格比平时的价格要贵;不同销售摊点的价格也不相同。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管价格怎样变化,离不开商品的价值,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时间效率观念,以便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以及为将来适应社会服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等价交换原则是如何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1)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价值规律的含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为了能够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用价值规律指导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价值规律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也不是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要求: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价值规律,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尊重价值规律。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做法必将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但我们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重视、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2、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原则,学生很难以理解,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事实”。因此对这个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透过不等价交换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首先,应该肯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不等价交换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不过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如果价值量不相等就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是,等价交换并非在每一个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场合都能实现。
第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就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相等。但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价格往往偏离价值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价格除由价值决定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经常和价值相背离。这似乎和等价交换不相符合,但这说明的是短期的现象。但从长期看:
第四,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背离价值: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还是和价格相等的。这是因为:
(3)价格的变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4)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同时供求关系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使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太远。
(3)虽然在每一次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相一致。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对于这个作用,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例子然后教师进行概括、归纳。
这一点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来分析: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并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而当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生产这一商品就有利可图。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纷纷转向生产这一产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向这一部门集中。这样这一商品就会被大量生产出来,导致市场上这一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无利可图,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向生产其他有利润的商品。这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从这一部门自觉地向另一部门转移。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劳动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很明白是为了获取利润。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弄清楚商品生产者如何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主要讲清楚:
在市场交易中要求等价交换,而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似乎不可能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关键要弄明白这里的“等价”指的是价值规律内容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而商品生产者可以减少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销售,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而要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就是要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讲清楚了第二个作用第三个作用就不难理解。由于商品生产者的技术、生产条件等各不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这样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一样,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会赔本,在生产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教法建议:
1、价值规律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步步引导让学生归纳出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调查,说明价格并不完全与价格相一致,而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教师结合上面的调查,接着让学生调查不同时期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情况,让学生分析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篇2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政治;学案教学;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45-01
以新课程理念为主题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教育领域广泛开展,为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课堂角色,促使传统教学向开放性教学转变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1."学案"及"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
"学案"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案"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所谓"学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导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提供必需的实物、教具和图片,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提供策略方法,适时进行情意培养,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的基本内涵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设计教学,在深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仿照学生的思维方式,精心编写"学案",在"学案"中通过设计典型材料,构建学习情境,有梯度地设置各种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自学并进行有效检测,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活动过程。简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学方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是以依托"学案"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2]
2.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必要性
当前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教师应改变过去单纯的知识灌输者的形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的一种新教学模式,适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第一,新课标呼唤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阐述其课程总目标时指出:"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
第二,"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和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学案导学"中,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高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的主动性有待提高,政治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认真设计导学案内容。一是"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本,注重导学,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的导学案。二是导学案应该运用精炼的导语引出课题,明确课题的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并且通过恰当的学习任务设计,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该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预习课本时,应带着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来预习,学会勾画书中的重、难点和疑问。三是导学案应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来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读死书。
第二,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合作讨论导学案疑问。"学案导学"注重学生如何学。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从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这种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主体性、民主性等特点,另外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与课程相吻合,给出必要的引导、启发,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不至于让课堂一盘散沙。
第三,教师精讲点拨问题,引导探究导学案难点。在笔者近年教学的实践中,一般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仍会存在问题,对于有代表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教师在引导探究难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讲解时要能把握课本的重点和方向,语言准确,内容精炼,抓住问题的根本。充分利用学生讨论时返回的信息,着力解决关键性紧迫性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注意学法指导,着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第四,学生认真完成习题,整理内化导学案重点。通过训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整理内化重点知识,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观察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讲评,解决突出问题,及时表扬学生的独到之处。同时要关注学困生的状况,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把题目做完,并且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才能最终提高学生成绩。通过训练,不断提高阅读、审题能力、解题技艺、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如鹏,傅海伦."学案"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与教学,2004(7)
[2]于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政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24-01
案例教学法,英文名叫CaseStudy。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指在教学中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案例,让学生对案例理解、分析,然后对案例进行评述,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观点、态度、见解,它是一种极具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1.1 情境性。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往往是对事件的真实再现,教师对案例进行生动的描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以为自己就是事件中的一员。而且教学中的案例往往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件场景,或者是发生在周边的事情。
1.2 启发性。它常常会引领学生对个案,进行观察、理解、分析,进而对其作出推理、判断,然后表达对案例的答案。而且,有的案例能够深深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中得到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实践性。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充当案例中的角色,进行实际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化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参与性。案例教学使学生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充分的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让进行思考、讨论、相互合作,然后得出真的价值观。所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助式的教学。
2.实施案例教学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2.1 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在高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采取的一种比较呆板、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政治的学习,也是忙于应付考试。而案例教学法,则让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有趣。它把政治书本上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引入政治教学。由于高中的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较少,他们也渴望了解社会,逐渐的对案例教学也会产生很大兴趣。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解放。
2.2 它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往往忽视了政治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发现和探究价值。例如,高中学习的,学生关于教师的讲述,只是知道有,却不知道的内涵。而案例教学的方式,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自主的探究、分析,并且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改变已往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传统的政治教学理念“知识——技能”发生转变。案例教学在无形之中突出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它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升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现实的信息中,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2.4 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课堂环境的和谐。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状态,即使老师想加强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在潜意识中也是一种抵触的心态,从而导致学习课堂的不和谐。而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助式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分析、 学习。而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吸收新鲜的血液,不让自己的思想老化,和下一代的代沟越来越深。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对老师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对传统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会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课堂的气氛也更加的和谐。
3.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用
3.1 教师应该多注意生活,建立政治案例数据库。教师在对学生举例时,如果一个案例在多节课中重复,会使学生对案例教学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关注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然后在自己的脑海或书本上建立一个系统,营造一个正在数据库。这样,老师在政治教学中,在政治案例库中进行筛选、比对,调用出符合本节课内容和学生关注的案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政治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编写。
3.2 把案例教学系统化。案例教学模式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应该建立一个系统,对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遵循一定的流程:
“案例准备——小组讨论——班级案例讨论——评价阶段”
案例的准备阶段,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案例对性筛选。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在了解、分析案例后,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接着就是在案例的小组讨论阶段,班级的小组化小组也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方法,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观点;然后就是班级案例讨论。在这种系统化流程的模式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地位,也使得老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也使得教师的角色在慢慢的转变,与学生的相处更加的和谐、默契。所以,案例教学,不只是应该被应用到政治教学中,而是涉及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问题;措施
高中政治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政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个高中都应注重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该结合当前的国家发展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努力的培养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老师们要全力以赴地、精心地准备教学内容,同时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最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近些年,很多高校和教育机构在高中政治教学方面都尝试着改革,特别是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概述
1.1案例教学含义和步骤
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指的是政治老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相对经典、贴切的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的现场,让他们深入角色,进而更好地分析案例,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并且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它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素质教育。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笔者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设计筛选案例。老师在授课之前要精心地挑选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步骤二,表达呈现案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案例以纸质版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事先对案例有个简单的了解,这使得老师可以节省口述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步骤三,分析讨论案例。这个环节中老师要切实地将案例与课本内容详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高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步骤四,总结评价案例。在案例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学生讨论案例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及时地纠正,同时对于正确的观点予以肯定,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它在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第二,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政治教学中案例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地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考试的能力;第四,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案例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寻求答案的方法。
1.3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完美的,它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案例教学中老师的主导性太强,导致学生的参与不够,这样就使得政治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现象在现行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另外,很多老师在政治教学中将案例教学混淆为举例子教学,导致政治教学设计过于简单。这些现存的问题都是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2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案例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并且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它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素质教育。虽然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完美的,它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案例教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案例教学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作用。
3结语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决定走文化强国之路之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培养适应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得到了广泛地重视。高中政治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我国文化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很好地发展高中教育事业和高中政治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政治教学的特点,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设备,同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更好的优化教学质量。另外,相关部门必须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国家对此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
篇5
关键词:案例分析;政治课堂;西方文化
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案例,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下面以教学《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等等。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下面的案例。
案例: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面照搬传统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同时,案例教学法结果的多元化还给学生营造了开放的环境,对发散学生的思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适合的案例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这样可以在不断练习中掌握案例分析试题的解题技巧,最终为高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案例教学法;实践
政治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先进思想、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做好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但从当前政治教学过程来看,由于政治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上,并涵盖经济、哲学、政治等诸多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对教师而言,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高中政治知识点内容成为现阶段教学的重点。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定义与特点
目前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尚无统一定论,但《教育大辞典》在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后认为:案例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对社会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在方法应用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最终提出案例的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明显,它通过融入故事(案例),给予学生启迪,达到触动学生心理、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1]。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有助于知识从“虚”变“实”。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的关键就是“融入故事”,教师通过选取社会上的实际案例,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将原本抽象的概念知识变活。而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必要的引导,使学生能快速掌握知识。(2)能进一步彰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全班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与案例有关课题的讨论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保证学生在整堂课中的有效参与,体现了学生在政治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分析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要对案例进行相应的控制,并围绕案例展开教学。本文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流程做起:
1.精选案例
作为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的选择会对整个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要重视对案例的选择。一般在选择案例过程中,要保证案例满足以下条件:(1)案例具有真实性,所选择的案例均来自于生活时间,是可靠的第一首资料;(2)案例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的普遍意义,能反应相关层面的问题。在精选案例过程中,需要根据上述问题进行选择。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教学为例,这单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2015年我国两会为案例,通过播放与两会有关的视频,让全班同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两会的基本内容、所要传递的思想等。通过选择这种时间跨度不明显的案例,既能引发学生的注意,也能逐步唤起学生对2015年两会内容的记忆,进而能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2.案例讲解在选择案例之后,要对案例进行整理与讲解。对教师而言,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具有准确性,能言简意赅的明确案例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问题,在保证学生能进入案例情境的同时,也能不断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避免因为一味的“听”案例而影响教学。同样以两会案例教学为例,在案例讲解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音频、课本知识等,简单向同学介绍2015年两会的基本流程。在案例介绍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今年两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基本流程又是什么?(2)两会的主体思想是什么,请概述;(3)在两会召开过程中,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是如何行使自己职权的,请概述。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与问题提问,保证了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入,为达到教学效果奠定基础[2]。
3.案例讨论
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就是对之前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发现、寻找案例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在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环节中,勇于表达自我的认识;(2)要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时刻以先进的思想知识武装学生头脑,保证讨论方向;(3)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保证学生能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在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全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在同学讨论环节,教师要走下讲台,听取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与结果,针对小组中不愿意发言的同学进行鼓励,并要求全小组成员给予这名同学鼓励,使其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要求小组组长将讨论结论记录下来,并写的记录薄上。在统计全班小组的讨论结果后,教师再对全班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教学,学生能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次讨论的不足,并得到了参与课堂知识分析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解决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在更多地区进行推广。对高中教师而言,在未来教学中要重视对案例教学法策略的讨论,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雷: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5):86-87.
篇7
【关键词】主题式案例 高中政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83-02
主题式案例的运用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通过主题案例的确定,开展连贯式、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强调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强调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以主题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本文就从笔者的工作实际出发,对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一、故事型,生动高效
以故事作为主题,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开展的实际需要,适当地引入历史的典故、名人的轶事以及成语或者寓言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故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借故事给学生以启迪。
例如在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洛克菲勒在19世纪曾经是美国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赚的美元超过数亿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节俭。有一次,洛克菲勒在一家餐厅附近遇到一个年轻的乞丐,乞丐以拉小提琴的方式向行人乞讨,优美的音乐吸引了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十分认可年轻乞丐的音乐天赋,认为对方不应该就此埋没。乞丐认出了洛克菲勒,庆幸于这次相遇。在洛克菲勒掏钱给乞丐时,不小心将口袋里的一毛钱硬币带了出来,掉进了乞丐身边的水沟中。但是如此富裕的洛克菲勒却弯着身子将一毛钱硬币捡了出来,并仔细擦干污渍。乞丐惊叹于洛克菲勒的行为,洛克菲勒则半开玩笑地说:“也许,这就是你至今仍在乞讨的原因吧。”洛克菲勒的话让乞丐若有所思,他用之前的纸币换得了这枚硬币,而在之后的人生中,这个年轻的乞丐在音乐上也获得了成功。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笔者再询问学生从故事中看到了哪些哲学思想?同时还以此作为主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经历过哪些“量变与质变”。
这种故事性的引导拓展了课本上的知识,但是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必须把握趣味性、真实性、针对性等原则,即在把握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真实效果的故事,将故事针对性地渗透于教学内容中,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故事成为生动教学的推动力。
二、组合型,引导深化
组合型的主题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实际案例、故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发挥这一主题的综合作用,让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更强,也能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教师在开展组合型的主题活动时,应该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主题的探讨中。
例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教学中,笔者列举了以下几个组合案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我们有写意传神的水墨画、有绕梁三日的戏剧、有词藻丰富的诗篇,有无数值得传承、值得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含有很多不值得提倡的糟粕。笔者通过多媒体对这些文化进行了集中性的展示,并一一列举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主动去辨别优秀文化与糟粕,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区分的标准是什么;随后,笔者又举出了案例,笔者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了近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向学生讲述了诸多因西方文化侵蚀而遗忘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故事,引导学生畅谈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传入。最后,笔者列举了继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看法,说说自己如何履行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教师在运用组合型主题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创造一定的案例情境,加强组合型主题的渲染力、感召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化与巩固,从自身出发,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践行。
三、日记型,内化于心
思想政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有着正确的文化认识、培养哲学素养与政治素养,还需要实现思想政治知识观点的内化,即通过正面的思想引导,实现学生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的全面发展。而日记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的思想载体之一,很多高中生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教师可以将日记作为教学的主题,帮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自身,加深其在政治学习上的情感体验。
作为高中生,学生的身心与情感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把握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让矛盾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笔者特意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个网恋少女的日记:“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在老师同学家长面前一直是个乖乖女。但没人知道,我其实很畏惧与他人的交往,也没人知道我心中的压力。那一天,我在网上遇到了一个幽默的男孩,他和我谈天说地,和我一样向往浪漫,他总是鼓励我。和他的相处似乎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在这篇日记中记录了这位高中女生懵懂的情感与内心的纠结矛盾。笔者在教学中将该女生情感的发展、矛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把握矛盾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看待早恋、网恋的问题,理性应对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一矛盾的普遍性,把握自身性格特点、生活经历上的特殊性,把握学习与成长的主要矛盾,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教师在日记的选择上应该选择同龄人的案例,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烦恼、兴奋等情感的发展,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更多的共鸣。将情感作为教学的引导,使得传播的思想观念能够被学生所认同、所接受,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化于心。
四、热点型,促进成长
社会的热点往往是大众都较为关注的问题,在政治课堂的巧妙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反应,让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应该避免“空中楼阁”与“纸上谈兵”的空洞教学,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统一。
例如在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就引入了“人肉搜索”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公民层面进行了深入性的教学:“人肉搜索”是网络发展下的一个产物,笔者先抛出这一热点讨论的主题,让学生结合所闻所见,说说自己看见过哪些与这一热点相关的事件。有的学生列举出著名的“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件”,不仅介绍了事情发生的经过,还就热点围绕的人物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肉搜索的害处。笔者以此作为契机,指出被人肉搜索的主体本身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就存在严重的问题,通过相关热点的列举,让学生分析这些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目标。另外,笔者还提出问题:当你遇到这些有关于道德上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需要正确对待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合理认识人肉搜索,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此背景下,笔者再列举了感动中国近年来的优秀人物,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受到正面积极的鼓励。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是进一步发挥教学在德育上的功能,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对此,教师应该通过以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为教学素材,借多媒体信息技术,尽可能地融入更多的社会热点,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得到触动。
篇8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功能和德育功能使很多同学误以为政治课纯粹是一种理论说教课,叛逆心里很强并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的高中生往往会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而学习必须具有高度自觉性、自主性才能学好。要让学生发挥自觉性,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同时感到学习材料有价值和意义。案例教学法为枯燥的文字增添了活生生的角色,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政治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远远比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重要得多。案例教学法强调以案例为载体,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不仅要有学习的能力,还要具备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角色之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敢于突破成规陈说。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创造的细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选择案例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搜集与教材联系密切的案例,再加以甄选。首先,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其次,案例的设计要有启发性。案例本身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案例用于教学就是要把事实和教材相结合,具体体现在教师的设问上,问题要有启发性,还要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第三,案例选择要有参与性,就是在分析、讨论案例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得上话,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讲授案例
讲授案例是案例教学最核心的环节了。一个好的案例怎样用才能有实效性,这是广大一线政治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节课中可以只有一个案例,也可以有多个案例。如果一个案例能够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并且能够完全解释这节课的内容,那么一个案例就足够了,内容精练,学生印象还深刻。
3.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效用虽然已初步显现,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使用这一教学法时,并不是也不能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相反我们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一定要重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教无定法”,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教学设施适合什么样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填鸭式”讲授方式的影响,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案例教学法本身要求背道而驰的做法,这些做法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避免:
1.有意或无意包办教学环节的一切
有人曾经把案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为体育场上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这个关系非常恰当地道出了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要发挥的是教练员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训练目的,选择训练项目,拟订训练要求,提出训练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训练,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当运动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包办教学环节的一切。
2.在学生讨论案例时放任自流,偏离主题
运用案例教学时,一定要有主题地加以讨论,不要一讨论起来就偏离主题,甚至把课堂变成了辩论赛场。话题要能说明问题,不是课堂越热闹越好。对于课堂上生成性的资源,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即时点评,尽量靠近主旨。
3.对案例分析不透彻,难以以理服人
学生可能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或是只看到案例的表面现象分析不到本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提示,适时地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对案例分析不透彻,就不能以理服人,更达不到案例教学法启发的作用了。
4.讲完即止,不注意反思
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有反思才有改进,才有提高。教师在讲完课时要对案例的相关要素加以反思并不断完善,包括对案例内容的反思、对学生的反思和对教师自身的反思。同时,还要对案例的实施过程加以反思。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效果。
篇9
笔者通过实践,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开始逐步地把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重4个方面的工作。
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师在精选案例过程应注意以下方面。
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呈现案例
以呈现方式而论,有印发政治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呈现时机而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热情。学生身临其境后,教师及时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让学生带着初探没有解决的案例问题,对书本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这是案例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少走弯路,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问题化,展示给学生,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化的理论知识进行自学、互学。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材,自己解决简单的知识问题,记录个人的疑点、难点。然后学生带着各自的疑点、难点通过小组互学,加深对教材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自学互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学生自学互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讲解。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难点及重点理论知识,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精讲。教师精讲时应力求复杂问题简单化,高深理论通俗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抽象道理具体化。这样就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扫清了思维上的理论障碍,使政治课堂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
分析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打破几个学生包场的现象,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不同观点展开争论、辩论,变“几言堂”为“群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在互相启迪中、师生多边互动中达到以“例”析“理”,用“理”解“疑”的目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
总结评述
篇10
2008年,我们河南省开始全面实施新课改。这是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高中教师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转变观念,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我们作为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政治教师,在借鉴其他外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以学案教学法作为课改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能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终生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多过去了,在整个高一、高二政治教研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的借鉴、摸索、积累和创新,我们终于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学科新课改要求的学案教学模式。在长达三年的学案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是边用边修改,力争使学案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完善。
众所周知,教案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它一般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的,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们的自主性、选择性,特别是忽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我们的学案教学法,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设计的。下面我谈谈学案教学法的主要思路。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教育观念的更新必然带来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改革必然引导教学方法的更新。学案教学法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途经。我们设计的学案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坚持面向大众,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如何促使学生学习为主,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培养。
二、学案的设计标准
1.条理性。学案设计时条理要清晰,内容要完整,目标要明确,方法要得当,时间分配要合理。既有本框的基础知识,还有重点知识解读,疑难问题探讨,经典例题等内容。同时还要列出本框的知识构建图表。以便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2.?规范性。学案设计时,语言要规范,要尽量使用课标原句,排版要精致,字号和字体适当,标点符号也要规范。
3.?科学性。学案设计中不能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4.?实用性。学案内容在设计中要求对每个学生来说,都要实用。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对照课标解读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联系常考题型,列出相关延伸知识,以弥补课本资源的不足,供所有学生使用;同时,还要有少数较难的问题,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使用。
5.?可操作性。学案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物尽其用,讲求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三、学案的内容组成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因此学案的内容设计便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把经过认真制定的学习目标设计成学案展示给学生,力求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维导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我们设计的学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自学内容。这一环节主要依据课标制定。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因此学案中必须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材中学生容易把握的那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则以填空题或者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完成。要求人人动手。
2.?探究新知。本环节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再现。它必须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流程和意图,要有导向性、梯度性、和可操作性。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学生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具有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以便激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对那些经过小组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学生讨论,对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动手上网去搜集一些有关资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对课本上的案例或者图表也不能掉以轻心,教师可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解读,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做到知识的迁移。
3.?疑难突破。对于教材中学生们容易误解的知识点或者疑难问题,要单独列出来,教师要花一些时间,积极介入学生小组讨论。善于引领学生修补思维的缺陷,把不正确的观点斧正,把片面的结论拓展为全面论述,把肤浅的表述引申为深刻的探讨。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相互探讨中教学相长。
4.?归纳总结。对于这个环节,学案上要留出一定的空白,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让学生们试着总结,绘出每一框的知识体系结构。以考察学生对本框知识的理解是否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然后教师逐一检查,不会的个别点拨,让学生在学案上修正。
5.?反馈练习 。每框内容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通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在学案的最后,我们总是设置一部分有一定梯度,灵活多样的练习题,题不必多,但必须精。并且难易适中。每节课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然后教师出示答案。对争议较大的试题,教师要适时进行讲解,这样当堂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课外学习负担,而且可以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但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层次性,所以学案上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知识水平,设置1-2个思维拓展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作。这样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进行了分层教学。何乐而不为?
四、学案的使用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