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学习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关学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关学习制度

篇1

一、高校学生学籍制度管理运行的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在保障高校学生权利,明确高校学生义务,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经多次的修改,其内容日趋科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在《规定》的指导下,各高校也结合本校校情制定了更加详细、明确的学生管理规定和细则。然而,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运行和实践过程中,因对该制度的宣传、细化、执行、监督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关于学生权利的救济内容相对偏少

无论是2005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的学籍管理规定,大多是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保留、撤销以及学生休学、退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可以说是刚性规定比柔性规定要多。这些学籍管理制度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功能,而对指导性文件《规定》所强调的人本、育人和服务功能没有凸显出来,关于学生权益的激励方式和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程序和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

(二)缺少对特殊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某些特长、专长特别突出的“偏才”的学籍管理办法较为缺乏,有“破格录取”的规定,而“破格毕业”、“将功补过”等特殊人文关怀和权益保护的政策规定很少,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少数个体学生发展和成人成才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对学籍政策的领悟不够全面

就高校对学生关于学籍制度的学习、宣传普及方面,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湖北省普通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发现许多高校仅在学校入学教育时向学生讲解了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并发放相应的学生手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管理部门人员在学生违规或有违规倾向时,才向学生讲解某一方面的学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以促进对学生的管理。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规定》的认识十分粗浅甚至根本不知晓,容易违规,甚至在违规后不知所措,有时还会使学生利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学籍权利或者错过权利救济时机。

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议

(一)改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各高校可以以《规定》为依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申诉的学生权利救济办法。具体来说,在事前,通过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宽松学生休学年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等途径,争取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在事中,严格尊重事实,深入调查,多方取证,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办事,达到以处分促管理、促教育的目的;在事后,允许学生通过正常的学校途径和社会司法途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并对学生权利救济方式和具体途径进行进一步落实和规定,对具体救济组织和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对分级诉求的办法予以告知,在最大限度内保障学生的权益。

(二)创新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上,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学校学籍管理体系,真正让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学校出台规定时,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公约”;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转专业、转校、休学等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对人性化的可执行的特殊政策;三是在学生毕业测评体系中,可增加专长培训、考核的辅助学分评价指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重视特殊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灵活调整政策的同时不失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成才。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篇2

论文摘要: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新学籍管理规定颁布后,学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高校发展是提高学籍管理制度文明程度的有力保障。学籍管理制度以条文的形式告诉学生学校为他们设计了一个怎么样的学习轨道,告诉学生在校期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制度上规定的各种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被管理者朝着高校发展的目标成长,从而促进高校发展,达到其教学目标。学籍管理制度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人信任和期待,可以激发他们全身心投人学习,在遵守制度的同时,发展其自身的个性,从而达到或超越学籍管理制度的要求。学生愿意做出新的尝试,接受新的挑战。在学籍管理制度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得以提高,高等教育得以发展。

1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005年新的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将各高校将主辅修制度、重修制度、选课制度、学分绩点制度、免修制度等学籍管理方法上升成为制度。从形式上注重了依法管理和对学生权利的关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1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重视不够。现阶段高校学籍制度,追求的仍然是保证管理者的管理自由,这种集权控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高校职能的发挥上,不依赖于管理者的潜能发挥,而在于控制学生遵循规则的力度。部分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规定:“学生在保留人学资格或保留学籍期间不得报考其他学校”,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将学生的异动情况控制得非常严格,如果学生在保留人学资格期间发现了更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产生报考其他学校的要求,本就没有办法实现,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以前有一种说法是考上了大学就吃喝不愁了,所谓的60分万岁就是说你可以在学校混日子,反正到时候会有工作,国家会给分配,于是高校成了学生的“家长”,学生的命运把握在学校手中,学校强制管理的作风使只能服从学校的安排,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来临,高校收费和就业制度的出台,学校无争已经不复存在,学生需要自己交费上学,自谋职业,学校不再享有政府赋予的决定学生前途的政策权力,收了学生学费后,就必须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籍管理制度应该成为满足学生需要的一种手段。高校现行学籍管理制度虽然己经有了权利救济途径说明和程序的设定,但学生权利还不够明确,学籍管理制度文本没有规定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维护权益在学籍管理过程显得形式化,表面化,忽视学生权利的学籍管理制度很容易引起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诉讼案。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按计划与要求培养人才,专业划分过细,教学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学习方法过死,评价指标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偏颇。与之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也具有同样的计划特点,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创新能力较低,个性发展不突出。

1.2学籍管理制度各高校特色不明显。权力集中和强制服从的高教管理体制是我国高校现有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背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集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于一身,自上而下做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和独立决策的权力较少。尽管国家新规定渗透了放权意识,但相当多的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仍然在不同程度地抄袭国家学籍管理制度,没有添加适合校本特色的相关内容。由于国家的制度无法顾及地区、行业和学校发展的差异性,高校对它的复制导致了千校一面的学籍管理模式,限制了学校之间竞争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的竞争呼唤学籍管理制度的校本特色,国家新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现了扩大高校自主权思想,为学校自主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现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强调国家学籍管理制度的指示作用,忽视本校实际和学校发展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籍管理制度与国家学籍管理制度雷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复。在制度设计时,各高校没有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没有在制度上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体育学院、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等不同性质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各有特点,在学籍管理制度怎样与学校专业特色相吻合的问题上,各高校却很少研究。

1.3制度的产生过程不够民主。现行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学校管理者的意向。制度文本的原始意图很少有学生的意见,文本成型后甚至未指派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学校管理者作为学生情况的旁观者,对学生情况的认识是有限的,制度生成过程中信息掌握不对称和不充分,民主和公开原则缺乏。学校要培养一批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新人,就应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权威和纪律的态度。高校可以通过协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性的判断能力与预见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责任能力的个体,使之享有与其责任能力相适应的自由权利。学籍管理者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民主制度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制度生成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感化,促使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形成制度的共同愿景。 1.4制度执行程序不够规范。增强学籍管理制度的透明度,是制度执行过程首先应该遵循的程序,因为制度的透明度能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学生权益。关于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间公布这一工作,高校都做得不错,大部分学校都能保证在学生人学时人手一册,可是学校的宣传力度却很小,往往是一发了事,大学几年时间再不问津。要保证制度在学生中的高透明度,学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将制度进行宣传,开展与学籍管理制度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将制度内容内化到学生身上,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制度。现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宣传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学籍管理制度执行中,由于执行程序不规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合理、严格固定的程序机制。正当程序是学生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

2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 1增强学籍管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学籍管理的民主意识,首先在管理中将学生放到应有的主体地位,使管理工作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满足学生并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其次让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参与选择,参与创造,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以增强学生对管理目标、制度、方法的认同感。最后保障学生民主自由的学习权利。现代大学是由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组成,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需要民主自由的外部条件。因此,保障学生民主自由的学习权利应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价值追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权力的设置和运用不能只受只受道德标准的衡量与限制,应该坚持依法治校,将教育关系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来看待,应当将尊重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教育者的首要义务。在行使教育管理权时,首先考虑的不应当是如何处置受教育者,而应当是这样处置是否合法,是否会侵犯受教育者的权利,真正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来对待。

篇3

关键词:独立院校 管理机制 改革 新公共管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院校作为一股新兴力量逐渐壮大成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其蓬勃发展迎来了机遇。为了提高独立院校在办学实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打造其办学特色,如何运用新的理论和理念来提高独立院校管理水平成了独立院校管理者们迫在眉睫的新挑战。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近30多年来伴随着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理论思潮。它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私营企业或部门中的竞争机制与先进管理方法,使公职人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使其对公共服务的产出得到重视,同时对人员的招聘、任职、考核或者其他行政环节上实施更加卓有成效的管理。

英国最先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引入新公共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经济学,其基本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把竞争机制植入公共管理中。

(4)重视追求效率。

(5)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2.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国家针对独立院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的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举措,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引导和管理。近年来,各省市通过认真贯彻执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推动了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其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完善和健全相关宏观制度势在必行。

2.2现阶段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是一项多元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表现为运行、动力、约束三大机制。管理机制的健全是独立院校管理所不能缺少的制度性结构保障。但目前,“公用民办、国有民营”性质的独立院校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节机制和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

从以市场为导向这一基础来看,大部分独立院校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人才管理制度。从市场角度来看,如何将学生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要求,体现学生自身价值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并且专业输出差异较大。

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表现在:有些独立院校的专业设置或者教育目标体系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与市场脱节,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等。由于有些独立院校决策主体错位,导致一些直面市场需求的决策权,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收费项目等决策权,难以真正下放给独立学院;有些独立学院权、责、利不清,有的依托人控制着独立学院决策权,如直接指派院长、索取高额回报等;有的出资人直接干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独立院校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很多独立院校仍然依靠母体院校的优势专业维持着自身的发展。但实际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来的优势专业已随着其他独立院校相应专业的开设已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办学特色已经不再突出,这就需要紧跟时代变化,与市场紧密结合,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特色专业。自主创新机制是独立院校发展之魂,也是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之魄。

(2)良好外部运行机制缺乏

尽管独立院校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但“双师型”教师在独立院校师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当小。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行业互利的运行机制。“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的最好方式是与企业合作,但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缺乏与企业的这种互利合作,有也只是流于形式,与企业没有良好互动,真正参与到企业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数不多。

(3)约束机制缺失

当前独立学院约束机制缺失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1)缺乏法人治理约束力。2)缺乏法规约束。尽管今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独立学院管理的法规。但大多比较抽象,不具体,流于形式。如《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独立学院院长负责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但独立学院院长的重大责任事故应该如何认定?独立学院院长应该怎样负责?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该如何追究?该法规并未谈及对这些问题的明确、具体的规定。3)缺乏市场约束。高校教师和高校求学者市场还不成熟,难以对独立学院形成应有的约束。

(4)激励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不健全

独立学院缺乏对教师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及相应的竞争机制。教师年终考核中学生测评占重要部分,但是教师利益和学生利益在此问题上有差异,因此容易引起矛盾,未必能真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测评机制真正要起作用,就要使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体现真实的评价结果。

其次,独立院校对教师教学活动标准的详细量化也存在问题。例如,很多独立院校都把论文、科研计划、完成工作量、职称晋级、年终奖金等都与量化指标挂钩。然而,教师的教学态度、奉献精神、自我效能感、主人翁意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都不是能够用单一的量化指标来体现的。

2.3 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其一,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发展长远目标,以整合自身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最大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终极目标。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益,更好地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有力地推进独立院校的改革和长远发展。

其二,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将为独立院校的长足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机制改革必须贯彻一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

其三,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是独立院校管理所依托的制度性结构及其构成方式。独立院校的管理机制是其管理所不能缺少的制度性结构保障。完善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是是稳定师资的要求及确保其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四,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借鉴与运用。

3. 对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从以市场为导向来考虑,独立院校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自主创新机制,突出独立院校的服务性,更紧密地与市场联系,调整专业设置,突出特色办学,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

第二,学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独立院校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立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特长,更好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专业和提供相应的实践锻炼。建立更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

第三,完善行业互利的运行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独立院校管理和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紧密合作,能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实现独立院校师资结构的真正多元化。

第四,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国家应该通过更具体可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独立院校的规范。让其不再流于形式,在法规的约束下,保障和实现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让健全的管理机制为独立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建立激励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独立院校师资力量的稳定和壮大。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有有利于独立学院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树立主人翁意识。进而使独立院校的管理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5)

[2]肖昊.教育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3~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

[4]徐淑兰.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54-156)

篇4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市场观

新制度经济学市场观,是指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诸如市场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其有效的运行需要什么样产权制度前提、有什么经济社会代价等有关市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分歧。他们的思想揭示并弥补了主流经济学市场观许多重要的局限性或不足,有助于人们对市场获得更为完整、深入、科学的认识。

一、市场是一种制度

“市场并不像它表面上所显示的那样,是一目了然的”。①西方不同流派的经济学者对“市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看法并不一致。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买卖双方自由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地方,是价格存在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地方。如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主和卖主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至相同的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②斯蒂格勒也认为,“市场是一个区域,在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是趋于一致”。③普瑞尔指出,市场是“(1)买者和卖者碰面议定商品和劳务交换的过程,(2)价格存在的地方,(3)价格受到供求力影响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地区”、“区域”或“地方”,既包括有形确定的空间,也包括无形不确定的空间。④在逻辑上,价格的存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是买卖双方在自由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必然伴生的现象。所以,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买卖双方对商品或劳务进行自由交易的行为是“市场”的根本。只要存在着关于某种物品的自由交易,就意味着关于该物品的市场的存在。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市场的看法与主流经济学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认为,主流经济学所说的自由交易只是在一个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时才会普遍存在和有效地进行的现象。科斯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似乎没有意识到经济体系与法律体系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存在着私人法律,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则和规定,交易就不可能迅速达成”。⑤布伦南和布坎南认为市场意味着一系列运作规则,“个人行为恰好是在这些规则之下在市场中产生的”。⑥所以,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自由交易行为并不是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使此种行为能够有效进行的具有特定的“法则和规定”的“法律体系”。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他们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社会安排”或一种“制度”。如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可以“把一个社会体系视为依靠技术、法规或习惯对稀缺资源使用导致的冲突的解决方案”,市场只是人类所曾采取的许多“解决方案”或“安排”中的一种⑦。张五常说,“市场本身是一种制度”,“像任何其他制度一样,市场被创造出来在其他约束条件下降低成本”。⑧富鲁博顿和瑞切特说,“市场最好理解成便于多方进行反复交易(与个体之间的零星交易相对应)的社会安排,‘市场’这个组织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则(一种制度)和人构成,人们创造了这些规则并将它运用到特定的商品交易中去”。⑨这些制度“决定了每个潜在交易者的产权分配并对这些产权如何使用或转让作出了规定”,其目标是使“绝大多数潜在交易方有机会参与竞争”,⑩并“有效地组织交易”。[11]

总之,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一种制度,是价格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或人们所看到的买卖双方自由地确定交换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过程或行为,只是在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社会安排”或“法则和规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普遍性存在的现象,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市场”所力图促进的东西。

二、市场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

由于主流经济学把市场归结为人们自由自愿的交换行为,所以,对他们来说,自由交换行为的发生,即意味着市场的产生。在主流经济学看来,导致交换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人类的“本然的性能的”“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12]二是分工[13];三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14]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观念中,无论是斯密说的交换倾向,还是门格尔所说的人类经济行为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还是“分工”,都不是由人们可识辨的外在于个人

的人为的有形强制行为的结果,而是自然或基于个人理性而自发生成的。把交易行为的发生或市场的产生归因于这些自发性或自然生成的有关人性或经济的事实表明,在主流经济学里,市场被看作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

而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市场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资源稀缺性所必然导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它是作为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这种利益冲突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产生存在的。阿尔钦指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阻碍了每个个人达到完全心满意足的程度”,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人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心满意足是以另一些人更低下的生活状况为代价的”,因此社会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它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解决(而不是消除)这一冲突的方式通称为竞争。因为,按照定义,既然没有办法消除竞争,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在于: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形式。”[15]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人类为解决这种“利益冲突”而“作的安排包揽了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包括战争、罢工、选举、宗教权威、法律仲裁、交换和投机。每一个社会都采用过这些方法。社会组织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所强调的解决与资源稀缺相联系的问题而采用的特定方法上”。[16]这里的“交换”是作为一种社会的“安排”,因此显然不是主要指行为,而是指人们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取得各自所需的但为他人拥有的财物的制度,即其所说的市场制度。

由于在历史上或在现实中,人类还常用许多非市场手段如战争、行政安排或法律仲裁等来解决经济利益冲突问题,所以他们强调,人们选择市场作为解决因资源稀缺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的一种社会制度或手段,并不是如主流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主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17]自由交换要成为一种现实的普遍的行为,“需要法庭或政府的权力来加以补充”,[18]需要得到“以国家暴力或惩罚为后盾的行使法律的支持”,[19]因此,“没有政府的协助是不行的”。[20]

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用于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经济问题即由于稀缺资源使用而发生的利益冲突的“安排”、“方式”或“方案”,并强调它需要公共权力的“补充”表明,在新制度经济学派看来,市场不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公共选择或集体选择的结果,因此是基于集体理性人为建构的,具有强制的性质。这一点在新制度主义所提出的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的解释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

三、市场是确保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实用的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要对为什么市场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就需要对他们赖于解释的市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对于人类是否具有“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向”,斯密本人和后来的经济学家都没有予以解释或证明,也是难以证明的[21]。分工的程度与市场范围是相互依赖的[22],所以人们根本就不可能独立于市场对其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人类经济行为遵循“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只是经济人假设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西方经济学家至今都没能对该假设的普遍存在性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所以,总的来说,在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里,还没有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

由于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选择的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安排的一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就从制度成本或交易成本比较的角度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他们认为,之所以是市场而不是“战争”等其他手段成了人类社会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的“主要依靠”,主要是因为总的来说,市场制度的运行成本较低,能确保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率。

德姆塞茨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产权制度其实就是一组界定行为的原则,它规定了哪些竞争方式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哪些则不受鼓励、不被允许”。而具体规定“哪些竞争方式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哪些则不受鼓励、不被允许”与其各自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他说,“依靠暴力进行竞争一般不受称道,部分原因在于,如果容许使用暴力,就看不清这种竞争的前提,即无法估计其净收益了”。而在市场上“通过‘自愿’谈判进行的竞争”之所以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权衡收益和成本的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同样还提供了排除造成净损失的手段”,[23]即“把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作为计量手段,并且把造成可用货币计量的净损失的那种环境筛除出去”,这就使得它“要比通过暴力的‘非自愿’方式的竞争,更能为社会增加实际财富”。[24]德姆塞茨还认为,如果不经过市场协调就使用民主政治体制的集体决策或法庭裁定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就无法得到通过自由市场交易所揭示的为确保经济的高效运行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不管

它们采用哪一种效率标准,都可能只是‘隔靴搔痒’,还很容易错判”,导致比市场更低的效率。总之,在他看来,“恰恰是由于要掌握这些关于效率的先决性条件过于困难,才使得通过自由市场交易以形成最佳定位的所有权及资源使用方式成为一种很实用的方法”。[25]

张五常指出,市场上的竞争“汇集了所有潜在所有者的知识——即可供选择的合约安排知识和资源使用的知识”,而“合约当事人之间的竞争”又“降低了执行合约的成本”,这样就“降低了寻找和追求最有价值的选择来签定合约把一种资源用于生产的成本”。[26]他还认为,市场价格是“唯一已知的几乎不导致或完全不导致租金消散的标准”,[27]所以在他看来,“一般来说,管理决策是不可能优于通过价格机制作出的决策。当价格信息引导从事的每一种活动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必然减少”。[28]因此张五常认为,正是由于实施自由市场制度社会的交易成本一般低于取消自由市场制度的社会的交易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生产力,才使得市场能广泛地拓展到原来排斥市场的国家。[29]

很明显,德姆塞茨和张五常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的解释角度有所不同。前者直接从市场更能促进经济效率或生产力的角度来解释,而后者则是从市场更能节省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解释。但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来说,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都需要一定的成本”,[30]“经济制度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31]。这表明,他们二者的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市场能比其他制度或手段更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为根据来解释市场的普遍存在性。这种解释也进一步地表明了,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市场的集体理性和集体选择的基础。

 四、界定明晰而稳定的个人产权是使市场有效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

市场运行是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过程,也是物品价格的形成和决定的过程。价格形成和决定的理论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运行的理论。从该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经济学家把任何经济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描绘成了只是由那些与其产权制度安排无关的诸如偏好、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资源结构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函数,因此,完全忽略了产权安排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另外,在该理论里,“交易成本被假定为不存在”。[32]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界定不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不会影响市场运行的效率。这表明,主流经济学蕴涵着产权与市场运行效率是不相关的市场观。

对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来说,交易成本大于零是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科斯第二定理是该经济理论的最为核心的命题。它认为,在该假设条件下,产权界定会通过影响市场交易成本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所以,产权制度与市场运行效率的关系是该学派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一切私人所有者都有强烈的动力以最有价值的方式使用其产权”,[33]而个人产权即个人对自己所有的物品的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等的任何弱化,如产权界定不明晰、受限制或无法获得有效的保护,都会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34]和市场价格信息质量的下降,[35]从而使得以市场出清价格的交换不能实现,影响资源配置效率。[36]所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37]。要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行,“产权界定必须首先高度稳定”,[38]“要求不存在对合约条件的法律管制,而且要求不存在对合约选择的限制”,以确保每一个人即“可以自己将物品或资源用于他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用途,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合约安排达到这种用途”。[39]由于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要靠国家,对它的侵犯或弱化也主要是来自国家。所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对尊重私有产权给以可信的承诺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40]严格限制政府剥夺财富的能力的可靠政治基础是繁荣的市场所必备的。[41]

五、市场不是一种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制度

为给市场经济提供意识形态上的支持,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除了宣扬社会利益会因为个人的自由的自私自利行为得到有效促进的“无形之手”原理之外,他们还不断地提出各种不同的学说或定理来证明,在市场经济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普遍和谐。如萨伊定律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利害是休戚与共的;[42]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则更是把市场经济描绘成一个能让每一个人“凭自愿对它作出贡献,而获得的则超过他的贡献,并且总是增加着他的满足”的“高尚”、“平等”、“自由”、“公平”和“同个人独立完全协调”的“美丽组织”;[43]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把自由市场经济描述成为没有剥削的正义的世界。[44]在目前,许多主流经济学家都把介绍阿罗和德布鲁等所证明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作为微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来宣扬任何一个人的

福利都不可能因竞争性市场的存在而变得更差的观点。[45]

新制度经济学家明确反对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这种和谐论。在他们看来,市场并不是一种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制度。这不仅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利益冲突是市场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而且还在于他们认为:

1. 市场并不能消除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消除的利益冲突,任何交换都必然包含着冲突或竞争的方面。阿尔钦说,由于资源“稀缺”这一“约束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心满意足的程度”,[46]而且,由于“同一资源不能同时用来满足竞争性的需求”,[47]“一些人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心满意足是以另一些人更低的生活状况为代价的”,因此,在每个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必然地”是“没有办法消除”的。“市场”是“解决而不是消除这一冲突的方式”。在市场制度下,“交换行为是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买者就能够为了从卖者那里获得商品而同别的买者展开竞争”。[48]因此,市场交换固然可能因为它是每个买者和卖者借以达到更理想境况的手段而具有协作行为的性质,但它具有竞争行为的性质也是显然的。所以,阿尔钦认为,经济学家不应该只把交换当作协作行为来考察,忽视它的“竞争方面”。[49]

2. 市场并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市场行为中受惠。德姆塞茨指出,“既然我们讲使用资源就会发生冲突,有关成本就是不可避免的……说‘自由市场总会使每个参加者受惠,也能使社会效用实现最大化’就不正确了”。因为“市场在权衡比较得益和受损时,是把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并且把造成可用货币计量的净损失的那种环境筛除出去。自由市场并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他举例说,“当新产品进入市场时,自由市场在运作中承载的那些有害效果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不管一种新产品能给其消费者带来多大的益处,人们购买了这种产品,则被它取代的、原有产品的生产者就受到损害。”所以,他强调指出,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总会使每个参加者受惠”或认为 “每个人都能从市场行为中受惠的观念”,是出于“对市场功能和运营”的“完全错误”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必须摒弃”[50]。

3. 不能防止有害的效果,是市场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之一。德姆塞茨认为,“既然我们讲使用资源就常会发生冲突,有关成本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哪种制度真能防止有害后果,就像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那样,那么也会因其无法容忍的非实用性(即没有效率),而很快就让位于其他制度安排。”自由市场“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正是该制度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之一”。[51]阿尔钦认为,“一切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哪个完美无缺的标准是有效的”。“市场”的这种“不完美”或“缺陷”是人们要获得它的“更大优点”所必须承受的“代价”。[52]

从其反对市场和谐论的最后一个理由中可以看出,新制度经济学反对市场和谐论,揭示市场的不和谐性,特别是揭示它不能制止有害效果的特点,其目的不是为了反对自由市场制度,而是为了反对那些一看到市场有缺陷就认为应该用政府来取代市场的干预主义。从这一角度讲,它的目的其实和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和谐论一样,都是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辩护的。

六、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主义市场观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观有深刻的差异。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新制度主义市场观是一种新的市场观。在笔者看来,无论从推进人们对市场的认识来说,还是从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能够确保经济持续有效运行的稳定均衡制度的社会来说,这种新市场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起来,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它强调市场存在的制度基础,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自由交易并不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所暗示的那样是仅仅依赖个人理性就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的行为,它需要某种特定经济制度的支持,好的市场(sound market)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完全自发的秩序,它包含并体现着某种人为的秩序,它需要建构理性主义的努力。其二,它指出市场作为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这一性质,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一个社会选择市场,首先并不是由于市场拥有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那些美好的性质,而是因为该社会存在着需靠它来解决的由于资源稀缺所导致的无法消除的使用冲突。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以自由交易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要——但为他人所拥有的物品的市场行为,首先并不是如正统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是一种个人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强制的行为。其三,它较为深刻地阐明了市场在确保经济的普遍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为其他任何社会制度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之所在,弥补了主流经济学的不足,有助于人们更为充分地认识到在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选择市场经济制度的经济合理性和必然性。其四,它对产权制度与市场运行效率所具有的影响的揭示,有助于

政府认识到明晰而稳定的个人产权制度对确保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性,意识到滥用国家权力——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唯一能够合法地对个人产权进行侵犯的权力——对经济的可能的危害性。其五,它较为客观地揭示了那些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消除的社会冲突以及由这些冲突所导致的为有效率的市场所不能加以制止的有害后果的普遍存在性,有助于人们较为充分地意识到,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市场和谐论是不现实的,市场效率不是免费的午餐,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来应对市场经济的不和谐甚至危机,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

注释:

①【美】e•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理论与运用》,郑琳华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26页。

②【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版,第18页。

③【美】j•斯蒂格勒:《价格理论》,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83页。

④【美】f•l•普瑞尔:《东西方经济体制比较:研究指南》,钱伟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171-172页。

⑤r. h. coas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2, no. 4 (sep., 1992), pp. 713-719,p718。

⑥brennan,g.,and j.m.buchanan,1985,the reasons of rules.cambrie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3。

⑦[16][17][33][36][47]a. a. alchian, h. demsetz, the property rights paradigm,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3, no.1,(mar.1973), pp16-27、p16、pp19-22、p22。

⑧[27]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527、436页。

⑨⑩[11][18][20]【美】e•g•富鲁博顿、【德】r•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范式》,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64、350、365、343页。

[12][2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第13、16-20页。

[1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第20页;【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2月版,第18页;【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版,第81页。

[14][21]【奥】c•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刘絜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00、97页。

[15][19][46][48][49][52]阿曼•阿尔钦:《产权经济学》,载于盛洪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68-80、68、69、68-69、79页。

[23][24][25][38][50][51]【美】h•德姆塞茨:《产权制度中的道德与效率》,载于【美】h•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段毅才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26-351、346、337、338、336-337页。

[26]张五常:《佃农理论》,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版,第83页。

[28]steven n. s. 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6, no. 1 (apr., 1983), pp. 1-21,p5。

[29]张五常:《共有产权》,载于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430页。

[30]r.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

oct.,1960,

pp1-44。

[31]科斯:《科斯的评论》,载于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469页。

[32][39]steven n. s. cheung,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7, no. 1 (apr., 1974), pp. 53-71,p70、pp56-58。

[34]h. demsetz,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 may, 1967, pp347-359.p354-359.;steven n. s. cheung,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7, no. 1 (apr., 1974), pp. 53-71,p64。

[35]h. demsetz,the exchange and enforcement of property righ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7, oct.,1964. pp11-26,p19-20。

[37]r. h. coase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 (oct., 1959), pp. 1-40,p27。

[40]d. c. north,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jun.,1994, pp.359-368.:p366,p361;d. c. north:《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62-178页。

[41]b. r. weingast constitutions as governance structures: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secure market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转引自【美】e•g•富鲁博顿、【德】r•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范式》,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44页。

[42]【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10月版,第141-149页。

[43]【法】巴师夏:《经济和谐》,载于季陶达:《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1963年9月版,第205-220页。

[44]【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版,第1-16页。

[45]【美】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微观经济学》(下),刘文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737页。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界定理论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学籍管理制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分属教育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素质的培养,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二者缺乏科学、深入的融合,因此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思想道德素质备受关注的今天,如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关注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籍管理制度体系融合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在学籍管理制度体系中并没有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二者本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缺少融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为学籍管理制度的严格性,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正确的处理,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过大。这种压力很容易演变成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不良的影响,致使学生的行为发展出现偏差。从推进学生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共同成长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籍管理制度的融合很有必要。从某种角度来说,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利开展学籍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坚持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在进行学籍管理、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指导他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建立新型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

(一)人文化管理

相比于传统的管理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的学籍管理制度更注重对人文的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即使是行为管理制度也要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对个人潜力的发掘。学籍管理制度的管理对象是学生,因此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制定,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维护学生的合法化、合理化的权益。规则的制定要站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自由平等的校园环境。人文化的管理,易于学生接受,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爱校、建校的情怀,让学生与学校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二)民主化管理

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体现民主性。通常学籍管理制度被用来约束和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实际上,这套管理制度也应该起到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双向管理、双向监督,使学籍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合理化。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让学生参与到规定的制定与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像小学与初中,学生判断力还较弱的阶段,在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找一些家长代表参与讨论;而高中、大学等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判断力较强,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规则的制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籍管理制度与切身利益相关,这样讨论后的形成的学籍管理管理制度,更易让学生们接受,也便于以后的管理。

(三)导向型管理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籍管理制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就要充分发挥它们的引导作用,创建导向型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籍的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与其他行为采取引导、启发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完全置之不理,学校通过制定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估,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采取不同的辅助与引导措施。当学生的学习生活遇到阻碍时,教师将给予指导,舒缓学生的身心压力,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节奏。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在行为上产生偏差的现象。导向型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整个导向型的管理包括观察、反馈、疏导、调整等多个程序,实现了学籍制度的动态化管理。

(四)互动型管理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型学籍管理制度的改变中要凸显教师的作用。师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用制度规范,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落到实处。从另一角度来说,这种互动是在体制上加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推动学籍管理制度的正常、稳定的进行。

师生的互动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例如,挑选有责任意识的学生,负责班级内部的工作协调,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与老师沟通,避免事态扩大化发展。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学籍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五)实践型管理

要想使学生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学校就要创建特色的校园文化、组织特色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规范行为。在活动中,学生们无意识的自我行为,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现状,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状况,学校可以更好的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学生还可以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抽象的学籍管理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这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对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籍管理制度的融合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发展中,二者一直缺乏有效的融合,这种情况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学籍管理制度要做出改变,形成新型的管理模式。学籍管理制度要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向着人文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努力成为具有导向功能与互动功能的全新管理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舒.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4-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血液灌流(HP已广泛应用在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抢救,具有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并发症少,病程短,恢复快等特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救治,11例急性中毒的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其中农药中毒8例,镇静催眠药中毒2例,其他中毒1例,意识障碍3例;伴低血压2例;伴呼吸抑制2例,急性肾衰竭2例,伴心衰2例,服毒时间为30min-12h。

2结果

11例患者中经过HP+H治疗后,第1次治疗结束后2例神志转清,1例在第2次治疗结束后神志转清,11例患者3-8天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0%。

3护理

3.1建立血管通路建立成功的血管通路是HP+H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采用深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穿刺后固定好针头,尽量避免针头脱落,以保证有足够的血流量。

3.2灌流器与透析器预处理准备了3000ml生理盐水每500ml内含15mg普通肝素预冲灌流器,同时用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排尽空气,排除游离微粒气泡,灌流器空气排完,串联透析器一次性小流量排尽透析器内空气,500ml生理盐水内含2500Iu普通肝素盐水浸泡30分钟可预防凝血的发生最后用生理盐水300ml冲净肝素盐水准备上机。

3.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认真检查各项设备,如血泵灌流器,管路的安装等,并妥善固定,防止管路脱落,移位,以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在床边建立体外循环进行HP+H治疗,连接患者血流量为50-100mlmin,逐渐加至220mlmin。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肝素用量。每次治疗时间为2h―2.5h。每次1次,连续3天后如肾功能异常或内环境紊乱需血液透析治疗不再进行血液灌流治疗,HP+H治疗结束后用空气回血,尽量避免使用生理盐水,以免被吸附物质重新释放入血[2]。

3.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HP+H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及患者主诉,观察患者瞳孔、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在治疗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以保证患者HP+H的效果。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毒物作用,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难,极易引起呼吸衰竭,我们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律的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处理分泌物。

3.5及时预防处理低血压急性中毒患者HP+H开始时,由于体内血容量突然减少,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流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血压下降明显时,先减慢血流速度,给予葡萄糖或氯化钠快速静脉推注。必要时输入血浆或新鲜血液,防止短时间内血流量过大导致低血压,若不是因为血容量不足造成低血压,可使用升压药。

3.6心理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促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中毒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异常。表现为情绪不稳不配合治疗,厌世轻生,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劝导,并指导家属正确对待中毒事件,关心体贴患者,使其打消自杀念头,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讨论

血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物及一部分游离毒物。血液透析主要通过简单扩散和对流清除游离的毒物,与蛋白结合的毒物,由于分子量大于透析膜的截留点,不能通过透析膜而不能被血液透析所清除。因此,早期HP+H既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物,也能很好地清除游离毒物,达到最大限度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物作用。但应注意到在各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HP+H治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早期彻底洗胃,清除体内残余毒物,减少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1]。作为及时洗胃,解毒剂的应用,强有力的生命功能支持及内环境的稳定是必不可少的[2],只有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HP+H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的毒物,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System i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Establishing a set of scientif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a precondition to implement the 2-level management system smoothly, and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关键词: 院校分级管理;原则;体制;绩效考评

Key words: Two-Level Management System;principle;system;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3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教育体制深入改革,高校之间整合的结束,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一个学院的规模可以与过去的一所大学相当,规模、结构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很多高校建设了新校区,这样,很多学校就有2个校区,甚至有的3-5个校区,集中管理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学院的积极性,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都在积极尝试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

校院(部)分级管理体制是一种管理的新模式,是将原来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学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管理中心下移,形成学校学院(部)分级管理,建立以学校宏观调控、学院为中心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在分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对学院的运行过程、运行结果进行有效监控和考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本原则

1.1 突出重点,促进发展 岗位津贴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重点提高骨干教师待遇。以激励优秀人才多出成果为导向,以稳定、吸引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建设优秀学科梯队和培养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为目标。

1.2 强化岗位,以岗定酬 岗位津贴与岗位聘任相结合,按聘任岗位确定基本岗位津贴,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效运行。

1.3 按劳分配,优绩优酬 津贴分配与取得的业绩紧密结合,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绩效确定薪酬,建立优绩优酬的津贴分配激励机制。

1.4 绩效优先,兼顾公平 统筹考虑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的工作性质,合理确定级别和级差,确保优秀人才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他教职工的收入有所提高。

2 管理体制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所有经费统一集中在学校财务核算,学院及以下单位不设独立的会计机构,一律由学校财务进行核算实行记帐。各学院不得在校外开设帐户。

学校对学院(部)实行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业绩考核的办法,根据考核结果,按各学院(部)的工作数量、质量和业绩,确定各单位的绩效总额,整体划拨。各学院(部)参照学校分配方案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单位实际,制订本学院(部)绩效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

学校成立分级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仲裁机构等,加强宏观管理。各学院(部)成立二级教代会、监督管理机构,对各学院(部)分配方案,须经有关职能部门审查同意,并公布方案后方可执行。

3 学院绩效考评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确定绩效考评主体、层次、方法、工作程序、评价指标设置及标准。列举评价计分办法仅供参考。

3.1 教学绩效(成果)量化考核计分办法

①教学成果奖计分办法

②单项教学奖计分办法(表2)

③教学研究及教材立项计分办法(表3)

④大学生专利指导教师计分办法(表4)

⑤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计分办法(表5)

3.2 科研绩效(成果)量化考核计分办法

①科研经费量化计分办法(表6)

②、著作的计分办法(表7)

③论文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计分办法(表8)

④科研得奖计分办法(表9)

⑤授权专利计分办法(表10)

3.3 学科建设绩效量化考核计分办法(表11)

4 有效实施的措施

4.1 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由学校的校长和书记担任,成员由学校各主要职能部门组成,负责年度各项指标的评估、考核,在分析评价考核中也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部门等方面的力量进行。

4.2 考核程序和考核方法 ①起草、制定校院分级管理改革有关方案、管理办法等。②具体组织校院分级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并定期对各方面工作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③收集、整理校院分级管理改革相关信息。

4.3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必须予以兑现,做到有奖有罚。根据考核结果,对绩效突出的学院进行奖励或对学院领导提拔重用,对绩效不佳的学院采取下年削减经费预算等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伍超.普通高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05).

[2]郑能波,吴中平.略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3).

[3]都光珍.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

[4]毛凌.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9(03).

[5]秦继红.高校教职工的绩效考评案例评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06).

[6]马志强,梅强,朱永跃.浅论高校“教学研究型”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08(03).

[7]张祎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升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水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篇8

【关键词】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HD)是在血液与透析液之间以透析膜,利用弥散、清除体内溶质或向体内补给溶质的方法[1],但血液透析只能清除血液中浓度较高的小分子毒性物质,而无法清除大分子代谢毒性物质。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具有高效、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装置来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或药物,尤其适用于脂溶性高,体内分布容量大,易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或毒物[2]。它的优点是不受毒物分子大小、水的溶解度和与蛋白质结合与否的影响。对急性中毒患者应迅速确定诊断,评估中毒程度,尽快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对已被吸收的毒物,迅速采取排毒和解毒措施,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现将我科对2例药物中毒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串联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例1,男,27岁患者因误服8粒,约4h后患者出现意识不清,躁动,呼之不应,查体不配合,喉部发出呼呼声,无舌咬伤,四肢强直抽搐,无恶心、呕吐,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不存在,无病理反射及其他阳性体征。入院。人院时体征:T 36.4℃,P86次/min,R23次/min,Bp115/72mm Hg。血氧饱和度85—89%。血常规:WBC10.18×109/L,RBC2.97T/L,HGB92g/L,PLT60G/L;血生化:IBIL43.4umol/L,TBlL4704umol/L,Cr 665unol/L,BUN 32umol/L;UA560umol/L;血电解质正常,CO2结合力24.3mmol/L。尿常规阳性;每小时尿量≤10ml。

诊断为“急性中毒,肾功能衰竭”。

例2,女,27岁,患者因与朋友外出玩误服(具体量不详),6小时后家人发现患者患者意识不清,躁动,呼之不应,送入我院急诊。查体不配合,双上肢强直抽搐,无恶心、呕吐,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及其他阳性体征。入院。人院时体征:T36.8℃,P76次/min,R20次/min,Bp105/62mm Hg。血氧饱和度88—90%。血常规:WBC7×109/L,RBC3.27T/L,HGB102g/L,PLT60G/L;血生化:IBIL46.4umol/L,TBlL490umol/L,Cr 865unol/L,BUN 28umol/L;UA660 umol/L;血电解质正常,CO2结合力16.5mmol/L。尿常规阳性;每小时尿量≥100ml。诊断为“急性中毒,肾功能衰竭”。

1.2方法

1.2.1材料 采用德国费生尤斯4008S型号的血液透析机和瑞典金宝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透析器14L,专用的血液透析管路,血液灌流器是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血液灌流器。 转贴于

1.2.2操作方法 首先先用一瓶5%葡萄糖500ral和含肝素钠15mg/500ml的9%盐水2500ml预冲血液灌流器,血流量为100ml/min,然后串联透析器再用生理盐水500ml加肝素钠100mg,预冲血液管路及灌流器与透析器,至肝素盐水剩250ml时,密闭循环20分钟后再用生理盐水500m预冲灌流器与透析器及血透管路,预冲时一定要将血透管路及灌流器与透析器中的空气都排净,以免树脂颗粒包裹气泡影响疗效。治疗时血流180mL~200mL,透析液流量500ml/min,肝素首剂量为1mg/Ikg。每小时追加8mg~16mg。先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流器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后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至4h。

2 结果

2例病人经HD+HP治疗2次后,病人神志转清,两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好,生命体征正常。各项检验指标正常。

3 护理

3.1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 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使患者树立信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

3.2血管通路的护理 为了尽快建立安全血管通路,我们采用对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透析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在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管道的通畅,避免管道受压、反折、扭曲、脱出等现象。

3.3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护理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及尿量等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加强对患者的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遵医嘱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每10分钟监测血压一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4 讨论

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俗称,我们运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串联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经治疗后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降低血液浓度,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控制症状,减轻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真理尺度;价值尺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18-02

实事求是地看,大学阶段开设的“基本原理概论课”很多教学内容,尤其是其理论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就不同程度地学习过。如何提升教学要求,着力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需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去熟谙思想理论的原貌与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再创造能力,克服灌输式教学的弊病。这里试以“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为例谈谈这种探索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1 原著导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原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展示思想理论的原汁原味,增强理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当然,在教学中,要择取那些切合学生知识贮备与学习能力的经典著作,并做好必要的引导与诠释。结合“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的教学内容,笔者摘录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现场思考这段原著中如下一些关键词并作出解释:“尺度”、“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对于它们的诠释,笔者主要是引导学生像做有的英语完形填空题目那样,在文中去寻找相近、相似的词语来替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找出原著中与“尺度”相近的词――“规律”或“需要”。同时,这两个相近的词也表明“尺度”存在着两个不同维度的衡量标准:或是对象的“规律”,或是主体的“需要”。在明确了“尺度”的含义之后,学生更能够对“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做出阐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任何对象、客体自身的规定性和规律,“内在的尺度”――人、主体自身的需要与目的。在了解完这些核心词语后,笔者让学生进一步对比思考动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并导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它那个物种的本能和本性;人有两个尺度,即对象自身规律与主体自身需要,前者即是真理尺度,后者即为价值的尺度。

2 原理分析

与讲授任何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样,对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分这样三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它们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第二个层面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第三个层面它们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真理尺度指的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去追求真理;价值尺度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主体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创造价值。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之不同外,还以比较的视野揭示实践活动中这两大尺度的不同的指向与侧重点:真理尺度是外在的尺度,价值尺度是内在的尺度;真理尺度是客体的尺度,价值尺度是主体的尺度;真理尺度侧重物的尺度,价值尺度侧重人的尺度;真理尺度追求的是合规律性,着重回答的客观世界“是什么”,价值尺度追求的是合目的性,着重思考的是主体“应如何”。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首先,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依存: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其次,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渗透、相互引导: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个领域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再次,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生活条件,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加合理;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理解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错误倾向是否定两大尺度间的区别与差异,企图用一方完全消解与替代另一方。比如,主观实用主义把真理归结为价值,用人的内在尺度去消解和替代物的尺度,主张“有用即真理”。另一种错误倾向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夸大两大尺度的差别和对立,否认两者的统一性。如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实质上就是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外在表现:科学主义狂热地推崇科学和理性,无视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和意义,人本主义则反对科学和理性,片面宣扬非理性主义。

3 理论应用

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笔者极其注重理论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也分析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限于篇幅,这里拟每个方面都举一例证来介绍我们的教学思路。

当前,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最为紧迫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应全力让科学发展观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具体到这部分的原理,我们应让学生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偏狭,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其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以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发展实践,充分借鉴与总结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发展”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着力强调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五个统筹”,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价值尺度,克服了以往发展理念中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GDP的局限。科学发展观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还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理性思维、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74.

篇10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倾向

论文摘要:通过对201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其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特征;探讨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发现66.7的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但几乎所有的教师对同事关系都感到非常满意;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中等;年龄较大的教师具有较低的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均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影响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承诺、收入状况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和上级管理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体现了个体对自己的工作及其所在组织的态度与倾向,二者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指的是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整体态度j。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指组织中的成员与其组织之问的一种心理契约,是连接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即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往的研究都充分证明它们能够较好地预测个体的离职倾向。

随着教师“聘任制”政策的施行,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师群体的流动性。过高的教师流动率既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研究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以及二者对离职倾向的不同影响程度,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寻找中学教师产生离职倾向的原因,针对中学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激励措施及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201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现状,探讨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为调动中学教师工作积极性以及教育管理者制定有效的中学学校的人事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在四川绵阳、广安、自贡、内江成都以及重庆等地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83.7。其中男性111人,女性87人。25岁以下的36人,26~35岁70人,36~45岁64人,46~60岁30人。

(二)研究工具

1.工作满意度问卷

结合中学教师自身特点,参考冯伯麟关于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u,自编《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测量中学教师在自我实现、上级管理、收入状况、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五个方面的满意度特征。问卷的每个维度4个题目共20个题目。记分方式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选项从1一“非常不符合”到5一“非常符合”。计算被试在各个维度的4个题目的总分作为被试在该维度得分。信度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一0.91。

2.组织承诺问卷

《组织承诺问卷》编制借鉴了meyer&allen关于组织承诺的三维模型,即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三个方面。问卷每个维度5个题目共15个题目。记分方式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选项从1一“非常不同意”到5一“非常同意”。计算被试在各个维度的5个题目的总分作为被试在该维度分数。信度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一0.86。

3.离职倾向问卷

参考工商企业范围内考察离职倾向的调查问卷以及以往的研究者关于教师离职倾向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点自编《离职倾向问卷》,共7个题目,包括考察中学教师离开本单位和离开教师职业两个方面的倾向。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选项从“1一非常不符合”到5一“非常符合”。信度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一0.85。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完成对数据的统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发现,66.7的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尤其对收入状况很不满意,所有教师在收入状况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分仅为2.1,但在同事关系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普遍较高,平均分为3.7。所有教师在组织承诺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为3.0,具有中等程度的组织承诺水平。处于46~60岁年龄段的教师在离职倾向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为2.4,具有较低的离职倾向;而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离职倾向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为3.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以及离职倾向的关系

1.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性别、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年龄的中学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不一样,事后检验发现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46~60岁年龄段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比其他年龄段教师的高(f一4.439,p一0.005),以及在收入状况(f一4.563,p一0.004)、同事关系(f一4.353,p一0.005)、工作环境(f=5.467,p=0.001)等三个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组织承诺的关系

性别、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组织承诺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年龄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不同,主要体现在46~60岁年龄段教师的组织承诺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教师(f一6.106,p一0.001),以及在情感承诺(f一6.347,p一0.000)和代价承诺(f一4.465,p一0.005)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3.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离职倾向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年龄方面,高年龄段的教师离职倾向比低年龄段的老师低,且差异达到显著(f一9.782,p一0.000)。

(二)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成正相关(r一0.73,<0.001),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一一0.67,p<0.001),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一一0.59,pd0.001)。

(三)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在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各个维度为自变量,对三者作了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工作环境、收入状况、上级管理与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有较高的相关,回归方程显著,见表1。

三、讨论

不同年龄段的中学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不一样,主要体现在46~60岁年龄段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比其他年龄段教师的要高,以及在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三个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相对而言,那些不太“成功”或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到了中年期,也不在抱有年轻时候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合理调整,因而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也较高。教师也一样,中年教师一般已经从教二、三十年,已是桃李满天下,因此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也不足为奇。

不同年龄段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不同,主要体现在46~60岁年龄段教师的组织承诺要比其他年龄段教师的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年龄较大的教师大多在本单位工作多年,一方面对单位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比年轻教师有更强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年纪较大的教师如果离开本单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更高,因而体现出较高的组织承诺水平。同理可知为何高年龄段的教师具有更低的离职倾向水平。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相关较高。工作满意度体现个体对目前工作的满意水平。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容易辐射到组织层面上,工作满意度高,留在组织内的吸引力会大,组织承诺就会高。丁作满意度和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体现的是教师对其工作以及工作中各种相关现状的满意程度。显然,一个人对其工作现状越是不满意,越容易产生离开其所在组织的倾向。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教师组织承诺指的是教师对其任教组织的一种态度,即教师对其任教学校的组织目标、组织文化及办学理念等方面的认同和忠诚程度。承诺水平越低,意味着教师对该学校的认同程度和忠诚程度也越低,因此,在离职倾向的得分也就越高。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工作环境、收入状况以及上级管理对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有较大的影响。情感承诺是个人对所属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个人与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关系,以及由于这种认同和关系而带来的个人对组织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个人对特定组织的认同与卷入程度。情感承诺水平高的教师,会努力为单位贡献力量,从情感的角度讲,会更愿意留在目前的组织中。

收入满意度对离职倾向也有较强的影响力。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满意度每题的平均分为2.11。教师对其收入满意度不高,并且对离职倾向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中学教师这一职业,虽然收入较为稳定,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收入水平属中等水平。尤其是在付出同样多的受教育成本和同样强度的劳动之后,与其他行业的收入相比,教师的收入较少,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离开本行业而去其他行业谋求发展的想法。

工作环境能够影响中学教师的离职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中学教师的衣食住行已基本得到满足,因此,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成了许多教师决定去留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关心教师的工作条件,改善办公环境,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上级管理的满意度也会影响教师的离职倾向。在极力倡导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今社会,学校也需要更人性化的人本管理,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广泛征求和尊重教师的意见,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排除管理沟通的障碍,真正做到有序的、民主的、人本的管理。

四、结论

(一)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特征

中学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尤其是收入满意度得分很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不一样,主要体现在46~60岁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度比其他年龄段教师高,以及在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三个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中学教师组织承诺特征

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一般。不同年龄中学教师的组织承诺不同。主要体现在46~60岁年龄段教师的组织承诺比其他年龄段教师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