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生资源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生资源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再生资源的回收经营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储存、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报废汽车、废旧电器及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等物品的回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公安、工商、城管、环保、城管执法、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商务、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

第五条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行业自律规范,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相关技术规范。

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应当接受商务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并协助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经济、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规定的产业发展政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状况,编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本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点的设置。

第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设置技术规范,由市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其不同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攒出售再生资源,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回收经营,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

第九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符合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经认定后由税务机关予以税收优惠。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新设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或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更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范围的,应当按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设置技术规范的规定,征求同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后予以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中应当注明是否包含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持营业执照向所在地的区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领取备案证明。经营范围包含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还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公安机关备案。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工商管理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进行备案。

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将备案情况按月分别上报市商务主管部门、市公安机关。

第十二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应当符合治安、消防、环保、市容环卫和安全生产等管理规定,并依法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

第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回收下列物品:

(一)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

(二)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三)不能证明合法来源的废旧市政公用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废旧市政公用设施时,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清单,并如实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出售单位的名称,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和收购时间。

对收购个人捡拾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废旧市政公用设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当对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和收购时间如实进行登记。

回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市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再生资源收购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时监控。

第十五条再生资源流动回收人员及其运输工具实行统一标识管理,具体办法由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市公安、城管、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应当组织对再生资源回收人员进行培训。再生资源流动回收人员应当参加培训,具备必要的再生资源回收知识。

第十七条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再生资源,应当出售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其中生产性废旧金属只能出售给具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经营范围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单位需要处理报废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出售给具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经营范围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从事废旧市政公用设施回收的企业名录,由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市公安、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公告。

通过拍卖方式出售再生资源的,拍卖人应当查验竞买人的营业执照。未办理工商登记或者登记的经营范围与所拍卖的再生资源不符的,不得参加竞买。

第十八条生产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应当向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采购,不得向未经工商登记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经营范围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采购或者非法自行收购。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回收再生资源时,发现有出售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以及来源不明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收购、处置生产性废旧金属或者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运输或者委托他人运输废旧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证明文件应当列明运输物品的品种、数量、运输目的地等事项。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运载废旧市政公用设施的车辆、船舶进行查验。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发现违法运输废旧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及时通报所在地公安机关。

第二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回收、储存、加工处理再生资源过程中,应当遵守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二条未经工商登记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或者擅自从事废旧市政公用设施回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个体工商户有严重违法回收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领取营业执照后未按本办法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备案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废旧市政公用设施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将生产性废旧金属、废旧市政公用设施出售给未经工商登记或者核准登记范围不包括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向未经工商登记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经营范围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采购再生资源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时发现有出售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以及来源不明的市政公用设施,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称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用于机械制造、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国防及其他生产领域,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具体名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废旧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因自然损坏或者人为损坏而产生的市政公用设备、仪器、雕塑、电缆、通信设施及其它物资。

篇2

一、总体思路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着依法治理、方便市民、培育市场、规范经营的原则,统筹规划,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以社区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建设目标

通过构建由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我市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点,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90%以上可用废弃物得到回收利用,基本消灭二次污染。

(一)社区回收网络。由社区回收点和街道回收站组成。

1.社区回收点负责收集居民交售和生活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废纸、废塑料、生活性废旧金属、废玻璃和废橡胶等品种)。回收点设置根据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实际情况,结合物业管理、小区管理、社区管理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等形式统筹安排,并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相衔接。回收价格根据市场确定,采取定时上门与定点交售,固定设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回收,回收的再生资源日收日清,原则上不作储存,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

2.街道回收站是收运、整理、暂存、中转的固定场所,即相对集中每天在社区回收点分散回收的再生资源,将再生资源简单地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回收站按照总量调控、合理布局和方便回收的原则统筹设置,要符合市容环卫、环保的要求,并按有关标准落实必备设施。

3.回收从业人员以目前街道环卫站和废品收购站人员为基础,优先招用我市下岗待业人员,特别是“4050”(即女40岁,男50岁)就业困难人员。回收人员实行“六统一”和“四规范”(即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和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的行业管理,坚决杜绝无证经营,切断不法分子的销赃渠道,彻底改变卫生面貌。

4.社区回收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1)由区(县级市)和所属街道负责牵头会同市供销合作总社,区(县级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城市规划部门、环卫部门共同规划和管理;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负责制定社区回收点、街道回收站和流动回收车的行业标准、服务规范和统一标识,并负责回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2)按照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规划要求,对现有证照齐全的回收站点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利用,符合标准条件的,可与居委环卫收集点合并,组成新的社区回收点,或作为街道回收站。对无证无照的回收站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3)街道回收站建设经营权可以实行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由企业自主合法、规范经营。社区回收点由取得街道回收站经营权的企业负责统一建设。

(二)集散交易中心网络。集散交易中心是对除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以外的再生资源进行集中分拣、简单加工、资源分流的固定场所。其主要功能:一是接收街道回收站回收的再生资源,以及工厂、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再生资源回收。二是按照再生资源分类标准、品质状况进行分拣整理和简单加工。三是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再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场采购,促进资源有序流动。

1.集散交易中心的设置。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前提下,在我市内环路外与居民区相对隔离的地区选点。初步拟建6至8个再生资源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要符合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设有隔离围墙和绿化,保持较好的外观环境;实行服务区、经营区分离,业户实行储存区、工作区分离;服务区、经营区、工作区配备相应的卫生、安全等作业设施。集散中心的建设用地规模按城市规划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节约和集约用地。

2.集散交易中心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1)由市供销合作总社会同市经贸委、发改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和有关区政府共同规划。

(2)集散交易中心的建设和经营权实行向社会公开招标,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制定招标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投标的主体企业必须是公司制企业。

(3)集散交易中心应具有治安、消防、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卫生及各工种岗位责任等管理制度;中心内各经营主体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并符合市场分类管理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我市的有关法律、法规。由市、区(县级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执行。

(三)综合利用处理网络。由政府统筹规划,实行“绿色政策”。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供销合作总社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和政策,根据我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实际情况,选定有相应规模和加工制造能力的生产企业,作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生产的终端,吸纳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的资源再利用的现代企业加入,利用高新技术对不同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选定开发利用项目,以政府项目的形式,对外招商建设,逐步形成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再生资源产业群,促使再生资源行业走上产业化道路。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市、区(县级市)和街道三级管理体制。建立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市长作为召集人,市经贸委、发改委、建委、法制办、规划局、环保局、市容环卫局、公安局、工商局、国土房管局、财政局、国税局、劳动保障局、城管支队、供销总社等单位和各区(县级市)政府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市经贸委是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市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业务主管单位。

各区(县级市)和街道(镇)要根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街道(镇)和社区居委会要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和再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宣传、组织、实施工作职责,保障工作有效落实。

(二)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规划纳入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市本级和区(县级市)财政每年安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专项资金,分别纳入市本级和区(县级市)有关单位的部门预算。

(三)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的立法。依照国家即将出台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及相配套的办法和标准,从我市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地方管理办法,明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理规范和标准,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从业标准等,为我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网络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1.对规划确定的回收站和集散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利用再生资源的项目,市政府和区(县级市)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

2.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落实减免税费政策,享受有关税费优惠。从业人员属于本市下岗人员的,可按规定享受下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3.对集散交易中心的用地,要纳入城市规划并在资金、用地上给予支持;对设立的社区回收站点,属于公房的,应适当降低租金标准。

4.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对长期坚持使用和添加再生物料的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强制要求可使用再生资源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应用再生物料。

5.科研部门要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对用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经费等支持。

(五)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由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各区(县级市)再生资源开发(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参与,吸收社会力量,采取多元投资等形式组建再生资源开发网络建设的龙头企业。在推进网络建设过程中,龙头企业要以资本或生产为纽带,以整合网络资源为基础,以建设项目为核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手段,以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六)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作为我市再生资源行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行业自律和价格、品种、流向,行业准入标准、统一标识、服务规范的制定,以及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七)发动全社会参与。发挥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增强全社会对资源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要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引导市民自觉交投再生资源和使用再生资源产品。有关单位要充分运用政府采购制度,带头使用再生资源产品;建立再生资源网站,逐步推行在线回收。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年,选择芳村区作为社区回收网络建设的试点,白云区庆丰村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集散交易中心的试点,以积累经验,逐步推进。

篇3

一、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一)加快建立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围绕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设备,依托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机构、产业联盟以及有关地方,制修订一批重点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贯标培训,搭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平台。一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加快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以及重点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编制。(二)引导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设计试点企业验收,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组织试点企业经验交流,指导企业加快推进绿色设计相关工作。开展绿色产品评价试点,一批绿色产品名录。(三)加快创建绿色工厂。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选择一批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示范工厂创建工作。(四)推动建设绿色园区。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遴选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园区开展绿色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能力建设,编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评估指南,组织实施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评估。(五)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指导。研究编制汽车、电器电子等主要行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建设一批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六)提高绿色发展基础能力。推进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研究编制互联网+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推动组建绿色制造产业联盟,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七)组织实施好绿色制造专项。跟踪2016年项目实施进展,继续支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和绿色供应链构建,联合财政部支持建设一批绿色制造工程项目,带动制造业绿色升级。(八)利用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制造项目。总结2016年绿色信贷项目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好绿色信贷手段支持绿色制造项目。积极研究探索利用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其他金融手段支持绿色制造项目的工作机制。

二、持续推进工业能效提升

(九)实施工业能效提升工程。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乙烯、合成氨、甲醇、铜冶炼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遴选能效“领跑者”名单和能效指标。促进配电变压器、电机能效提升,开展重点行业高效配电变压器节能改造试点示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十)进一步强化工业节能监察。制定2017年重点工作计划,对2016年发现的违规企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实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监察,对钢铁、水泥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对电机、工业锅炉生产和使用企业执行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加强工业节能监察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创新联合执法、异地交叉执法等节能监察新模式,统一执法程序和规范。(十一)开展工业领域能源高效利用试点。落实工业领域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行动计划,持续推动淄博、德州等重点用煤城市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推广先进绿色数据中心技术。

三、深入推行清洁生产

(十二)推进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制定《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落实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研究推进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的实施方案,开展重点行业快速清洁生产审核和工业园区、集聚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十三)进一步强化工业节水。实施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用水企业水效对标达标。制修订一批节水技术标准,完善工业节水标准体系。配合修订《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快节水技术工艺推广,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推动工业园区节水。(十四)加强有毒有害污染控制。推进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首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合格评定制度,开展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定期符合性情况名单。

四、积极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十五)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指导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围绕大宗工业固废、再生资源重点领域,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组织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继续组织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指导河北、山西、内蒙古等重点地区推动尾矿、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十六)推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推动再生资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对废旧轮胎、废钢铁、再生铅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施规范管理,公告规范企业名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编制废纸分拣加工行业规范条件。深入推进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十七)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机制。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废动力电池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的管理机制,实现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回收利用示范。(十八)积极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推进贵州省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示范,落实各项任务,保障示范项目稳定持续运行,切实发挥效益。选择有积极性、具备工作基础的地区,地方政府统筹,依托已有依法合规建成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继续推进水泥窑协调处置生活垃圾示范,建设运行一批符合相关标准的协同处置项目,推动建立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长效机制。(十九)深化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完成部分甲醇汽车试点城市验收,加强甲醇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甲醇汽车技术水平提升,积极探索甲醇汽车市场化运行模式。

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

(二十)引导绿色制造产业规范发展。《关于加快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批符合大气治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研究制定水污染治理等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二十一)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修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推广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目录。发展壮大节能服务业,持续推动山东、河北等地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启动广西等地活动,组织钢铁、有色金属、电机、锅炉等行业节能服务小组与工业企业深入对接。(二十二)继续推动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组织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院士专家行”等活动,支持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推进绿色制造,推动开展中期评估,组织在试点地区开展国际合作、节能环保产业对接等活动。(二十三)培育再制造产业发展。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组织编制高端智能再制造实施方案,加强再制造集聚区及示范园建设。推动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组织再制造技术交流及产品推广,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再制造产品目录。

篇4

Abstract:According to Zhenjiang in 2005 year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situation 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has analyzed Zhenjiang industry, agricultural, the domestic water saving water potential, and proposes the industry, agricultural and the life aspect saving water measure suggestion from the project and the non-project angle.

关键词:水资源 节水潜力 工程性措施 非工程性措施 水价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saving water potential project measure non-project measure sailor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25-02

目前镇江市的节水工作在“点”上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以及创建节水示范项目,但在“面”上做的工作还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镇江市节水潜力角度分析,提出工程性节水措施和非工程性节水措施,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自觉建设节水型城市。

一、镇江市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量情况

镇江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是长江与运河交汇处,境内拥有秦淮河、太湖湖西和沿江三大水系。2005年镇江市的总供水量为399720.3万,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398657.6万,地下水源供水量1062.7万。全市总用水量405345.1万(其中循环用水量5624.8万),其中取地表水404282.4万,占总用水量的99.7%,取用地下水1062.7万,占总用水量的0.3%。在各项用水量中(不包括循环用水量),农田灌溉用水为101912.2万,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5.1%;林木渔业用水3255万,占全市总用水量的0.8%;工业用水279626.1万,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9.0%;城镇生活用水15836.1万,占全市总用水量的3.9%;农村生活用水量为4715.7万,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2%。

2005年镇江市人均用水量为554;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508;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341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201升。[1]

2、水资源供需情况

镇江市紧邻长江,处于江南水网地区,河道、湖泊众多,表面上是属于不缺乏水资源地区。实际上,河道、湖泊这些自然水体只能调节水量,却不能产生水量,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降水。镇江市平水年径流量只有降水量的30%,其余均蒸发。

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水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镇江市的水资源供需存在矛盾。同时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率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与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等原因致使水资源日益短缺。

二、节水潜力分析

节水潜力的分析涉及的因素众多,不仅与当地的产业布局、用水方式、水文等因素有关,更与个人、企业(单位)、政府对节水的意识强弱有关。不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生活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差距。

1、工业节水潜力

占镇江市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以上的是工业经济,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这三方面,工业用水占的比重最大。“十五”期间,工业化发展中期偏重化工的结构特征日益明显,在重工业经济中,化工行业所占比重很大,成为镇江市贡献最大的行业。

现状工业用水为高用水企业(例如化工企业)、火电企业(例如镇江谏壁发电厂)和一般工业企业,一些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单位产品耗水量偏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75.5%,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现状相比,差距很大。

2、农业节水潜力

2005年镇江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508,农业用水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很大,农田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5.1%,农业灌溉用水系数为0.5-0.6,高于全国的0.4-0.5。

农村地区,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较大,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流失量较大;农植物主要采用粗放型灌溉方式,很多地区水稻田仍为漫灌串灌,水资源浪费很严重。通过实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建造污水、粪便处理池等方式,可以挖掘更大的节水潜力。

3、生活节水潜力

2005年镇江市人均用水量为554,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341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201升。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就能流掉1-6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水。

居民用水节水意识薄弱,“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加强对水的管理和节水器具的广泛推广,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粪便、畜禽粪便不加处理排入水体,使得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提高生活污水的净化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4、综合节水潜力

通过节水潜力分析,无论是工农业还是生活用水都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工业用水重复率、农业灌溉用水系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节水潜力。从镇江市用水量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工业用水是最多,所以若将工业生产的废水经过净化处理成为农业灌溉的用水,将大大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同时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也可以成为农业灌溉用水。

三、提高节水潜力的措施

节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的工作,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挖掘现有节水潜力是当前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重要保证,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1、工程性措施

1.1工业节水工程措施

镇江是工业主导型城市,在城市取水量中工业取水量最大。工业节水不仅应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而且应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改善和保护的要求相配合,达到“和谐”城市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工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2]

镇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化工行业比重最大,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少、污染轻、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节水防污型工业体系,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高用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应用节水和高效的新辅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回用率。

1.2农业节水工程措施

一直以来,镇江市农业用水主要采用粗放型灌溉形式,很多地区的水稻仍为传统的漫灌串灌,水资源严重浪费。针对此种情况,首先应调整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区位优势、农业资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给予科学定位,如在严重缺水的岗坡地区由种植水稻调整为种植棉花和经济林果。[3]

其次,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兴建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喷灌和滴灌。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而且可以使节约的水量参与区域用水结构的调整,整体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句容市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新的节水灌溉微喷系统,用水量只有原来的一半,但效果却和正常浇灌是一样的。节约的水量可以分配给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这样有利于城市和谐发展。

再者,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防止污染水、土壤和农产品。

4.1.3 生活节水工程措施

一方面,生活节水要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节水型器具节水率可达30%-40%。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节水科研工作,研制、开发和使用节水型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杜绝跑、冒、滴、漏。

此外,积极采用城、镇、村供水管网的检漏和防渗技术,加快供水管网的改造,可以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从而节约水资源。

第三,生活防污方面可以在城、镇、村兴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使得城市和乡镇水源地的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主要湖泊、水库、供水河道水质好转,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与保护,水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2、非工程性措施

镇江正在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培育和完善了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政策和宣传教育体系,从非工程性措施角度进行节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立完善节水相关政策法规。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完善节水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节水法规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目前镇江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了《镇江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镇江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镇江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的颁布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乡镇用水,还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因此建立健全节水相关政策法规迫在眉睫。

加强节水宣传,建立节水教育氛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一直以来人们把水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是促进节水的有效途径。各级水管单位应广泛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水情教育和节水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水,了解缺水的状况,建立节约用水社会监督机制和网络,树立全社会个人、单位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倡导节水、人人重视节水的良好风尚。[4]

四、结束语

2009年“两会”期间,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确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面对镇江市社会需水量不断增长、水污染问题加重、水资源短缺、用水结构不合理和用水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应该坚持实施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节水工程措施,统筹运用法规、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产业生态化进程,依靠技术挖潜,适时运用经济杠杆,积极利用雨水、再生水,形成一套科学的、符合镇江市水资源特点的节水管理体系,为中国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添砖加瓦,这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生态型社会、和谐社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2006年镇江水资源公报

[2]刘超,张海洋,王心义.开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6):70

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思想;古代循环经济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美经济学家波尔丁首先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并认为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模式引入国内。相比传统的单向流动经济模式,即从资源变成产品,从产品变成废弃物的模式,循环经济依托生态规律,保持可持续利用、再生利用的原则,通过节约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方式,采取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效率的方式,对于废弃物的处理,先后遵循避免、降解、再生、资源化、热回收和无害处理的方针,使得传统的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新型的反馈式经济模式,即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再生资源的模式,这种新型反馈式流程不仅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也可大大缓解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的推广,是为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保持生态环境下进行经济发展的最优方式,是生态经济的一种,能够保证人类在地球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古代的循环经济管理思想

我国历史悠久,经济管理理念也同样源远流长,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内容丰富,包括以富国为主要基调的轻重论,以富民为主要基调的治生论。我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农业大国的地位,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发展,由于过往生产力水平整体滞后,对于天灾的防御能力较弱,因此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古代思想家最为关注的话题。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孟子等主张进行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也是古代最早出现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的初级状态。

1、按季节安排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孙叔敖主张民众利用客观条件,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生产安排,例如秋冬季节,进山采摘,春夏季节也依托水利灌溉进行农业生产。管仲则指出“山泽各致其时。”孟轲认为在林木生长茂盛的季节进行伐采,是最为有效的开采方式。通常古代民众在春天进行播种、夏天进行耕耘、秋天进行收获、冬天进行藏储,这种四季分明的生产方式,使得百姓始终拥有富余的粮食,同时这种适度开采的方式,在给予百姓富余粮食的情况下,保证了自然资源的不被破坏。针对古代民众的农业生产模式,南北朝期间著名的思想家贾思勰在总结分析前人经验后指出,顺应天时地利的农业生产往往事半功倍,否则则劳而无获。古代思想家们对于顺应自然、拒绝过度开采有着共识之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

2、节俭之道

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准较低,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科学技术落后,生产物往往难以充分满足民众需要,因此节俭之道成为历朝历代所宣扬的思想品德。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则指出开源节流,节俭和生财并不矛盾,并认为古代遇到洪灾或旱灾时,民众并不挨饿受冻,正是由于往日的节约行为所致。管仲则指出节约开支,同时也是生财之道。荀况则基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指出富国富民的方式不仅仅在于增加生产,同样也在于节约消费,生产物品不光可以进行存储,也可以用于再次生产的原材料,形成不断增加财富的良性循环。

二、古代循环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1、经济管理要遵循自然规律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节生产是获得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顺利进行农业生产的首要前提,并且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循环经济管理体系不单单是顺应自然变化的朴素生态保护观,同时也是古代民众时间生活的经验概括。由于生产水平和技术的限制,最终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但它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原则反映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想法,这种初级循环经济模式,是现代循环经济体系的雏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都是现代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既为发展中国模式的循环经济提供了思想源泉,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节约利用循环利用

古人最初的节约是勤俭持家,后来已经把节用的作用上升到富民富国的高度了,虽略有夸张,但是不能否认节用在建国守业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浪费严重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历时教训数不胜数,而由于节俭勤劳而青史留名的君王也数量不少。节俭之道是鼓励适度消费,并非约束消费,是民众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消费,并以此促进社会整理生产。当今社会节俭之道同样值得宣扬,尤其是民众的节约环保意识需得以加强,只有节约意识落实于行动之中,改变民众浪费的不良习惯,才能保证循环经济体系的执行。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公认,节约不仅可以积累更改多财富,促进生产进步,也可以是的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保证经济发展持续高效,节俭之道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的集约型经济社会。

3、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开采资源能力较弱,民众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于资源节约。例如古代水利技术比较落后的时期,如果不注重水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这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模式,是循环经济思想的体现,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同样有着启示意义。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加剧的开采,现代社会的部分不可再生资源由于长期开采过度,面临枯竭状态,因此仅仅使用资源节约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缓解当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社会必须依托现代化科技技术,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管理,最大化重复利用产品废弃物。相比古代社会,如今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和恶劣,这就使得循环经济思想的推广更为紧迫,无论是水资源、土地资源还是其他生产发展中影响的生态资源,我们都要有效利用,合理适度开发,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还要不断完善资源管理办法,做好一切预防措施,更要注重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各类资源有效整合,造福一方民众或者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效益,如何让产生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如何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等问题都是现代经济管理所需要思考的内容。

三、结语

古代社会的循环经济思想有着其时代局限性,例如老子设想的“小国寡民”思路就难以实现,洪亮吉指出的人口数量控制方针则由于相对偏激而无法实施。此外部分过于超前的经济思想体系,也没有获得实践认可。在学习和借鉴过往经济思想时,要进行批判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循环经济思想的推广不光能够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循吏列传[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篇6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节约意识,通过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合力推动循环经济快速有序发展;坚持全面部署和示范带动并进,推动循环经济点、线、面互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镇运行体系、人居生态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起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长期战略目标框架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废弃物最终处置率明显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农业)园区、循环型镇(街道)和节约型社区、节约型机关。

到年,具体目标是: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市万元gdp能耗比年降低20(责任单位:市发改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年下降23(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建制镇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达到65的设计标准(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

——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降低5(责任单位:市经贸局)。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每公顷建设用地gdp产出平均增长10,全市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年均增长5(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原材料节约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市水泥散装率提高到80(责任单位:市发改局)。

——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免税销售总值年均增长5(责任单位:市经贸局)。

——污水处置率显著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

——推行清洁生产,园区内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比例不低于50,省控重点高污染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培育工业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家,建成循环经济工业功能区个(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发区)个(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个(责任单位:市农经局)。

——推进循环型城市建设,创建循环型镇(街道)个(责任单位:市经贸局)。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产业导向目录和限制、禁止发展产业目录,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牵头,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参与)。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型产业,重点发展以光机电、新材料、生物工程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有选择地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临港型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服装、箱包、造纸等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型高效农业和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牵头,市经贸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参与)。

(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开展清洁生产的审核、咨询、信息、技术等服务工作,重点抓好化工、建材、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到年,省控重点高污染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创建家绿色企业。探索建立清洁生产责任制度,加强清洁生产实施的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环保局)。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促进污染项目集中治理、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六)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着力对开发区和各工业功能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整合区内要素,引进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项目,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合理设置进区门槛,对入区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各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参与]。优化产业、企业布局,加强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片集中治污和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牵头,市环保局、各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参与]。

(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特种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西瓜基地等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到年,建成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个绿色食品基地和个有机食品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健全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环境监测。继续推进“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扎实开展全国乡村清洁工程示(市)和绿化示范村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净化美化农村环境(责任单位:市农经局牵头,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参与)。

(八)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继续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活动(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教育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参与)。发挥政府机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使用可循环使用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节水无污染绿色产品的比例(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局)。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广电局、报社参与)。抵制“白色污染”,治理“餐桌污染”,减少过渡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旅游局参与)。鼓励使用太阳能和沼气,鼓励垃圾分拣和废物回收利用,鼓励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牵头,市规划建设局、市农经局、市水利局参与)。

(九)加强生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环境污染整治“811”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重点监控污染负荷大的企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着力抓好造纸、化工、纺织、电镀、印染的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加强二氧化硫、烟尘污染控制,到2007年,35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参与)。切实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做好生活污水入网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十一五”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保持(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继续推进“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控制畜禽散养,发展规模养殖,积极建设沼气工程和畜粪制肥工程,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责任单位:市委农办牵头,市农经局、市环保局参与)。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将河道的集中治理与长效保洁有机结合,切实改善城乡水环境(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加大对饮用水源、河流水域和湿地水网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开展生态市创建活动,到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绿化率达到35。加强环保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重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预警、监测与应急机制,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合力解决水污染等共性问题(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农经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水利局参与)。

三、推进能源节约

(十)组织和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工程。积极推进热电联产、余热发电、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关节能等节能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能源节约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牵头,市规划建设局、市机关事务局参与)。

(十一)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做好用电需求侧管理工作,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突出抓好电力、造纸、印染、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督促企业提出具体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收集、分析和公布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统计局、市供电局参与)。

(十二)加强节能监管。制定和实施我市节能监察等规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监测和能效标识使用的监督检查。开展节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质监局)。

(十三)提升节能技术水平。引导全市工业企业用电大户采用先进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配齐管好能源计量器具,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重点抓好变频和锅炉节能技术改造(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参与)。

(十四)推进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制定和落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住宅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国土资源局参与)。

(十五)引导公共、商业和民用节能。公用设施、宾馆商厦以及居民住宅要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到年,使用绿色节能灯具的比率达到80以上;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室内温度最低(高)标准,在全社会倡导室内空调温度提高(降低)1-2摄氏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16摄氏度(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规划建设局、市供电局)。

(十六)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优化道路网络,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鼓励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营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增公共汽车一律采用环保节能型车辆。积极引导货运车辆向集装箱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内河运输,加快独山港区海河联运互通枢纽工程建设,大力推动海河联运等节能运输方式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局牵头,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独山港区参与)。

(十七)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沼气、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贸局牵头,市规划建设局、市农经局、市气象局、市国土资源局参与)。

深入实施“太阳能屋顶行动计划”,提高城乡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逐步在学校、大型商场、大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等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太阳能发电试点(责任单位:市经贸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农经局)。实施沼气工程,推广“猪-沼-作物”生态技术,到年,畜禽规模养殖场100建成沼气工程(责任单位:市农经局牵头,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参与)。

(十八)加强节能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我市节能信息网,为全社会提供节能政策、技术的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市经贸局)。

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九)推进城市节水。全面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制定和落实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加快自来水一户二表建设。鼓励城市节水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加强对供水管网维修管理,降低管网损耗率。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分质供水。到年,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12以下,全社会力争节约用水400万立方米(责任单位:市规划建设局牵头,市水利局参与)。

(二十)推进工业节水。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精神,重点推进火力发电、造纸、纺织印染、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水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鼓励企业使用中水,到年,创建节水型企业家(责任单位:市经贸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参与)。

(二十一)推进农业节水。积极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责任单位:市农经局、市水利局)。加大排灌渠道和泵站的改造力度,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到年,基本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以上,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到450立方米(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农经局参与)。

篇7

关键词:钦南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评价

收稿日期:2010-07-07

作者简介:陈爱民(1981―),男,贵州德江人,土家族,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01-03

1 引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碳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可再生资源,森林为人类提供木材、燃料等基本生活物质。作为环境与介质,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直接或间接地施惠于人类,如人类适宜的生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人们经营利用森林的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使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处于动态变化中。分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机理和原因,从而可以通过人为调整使森林资源的数量、分布和格局更趋于合理。明确森林资源现状才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1 土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1999年/hm21999年占地率/%2009年/hm22009年占地率/%相对差值/%绝对差值/hm2年均差值/hm2年均净增值/%

疏林地1672.00.75594.00.24-0.51-1078.0-108.00-6.45

灌木林地6403.82.881546.10.63-2.25-4857.7-485.77-7.59

未成林造林地125.70.061690.50.690.631564.8156.48124.49

苗圃地4.9020.30.010.0115.41.5431.43

无立木林地17794.98.0110443.94.24-3.77-7351.0-735.10-4.13

宜林地126.80.063863.01.571.513737.0373.70294.70

辅助生用地9.80202.70.080.08192.919.29196.80

被占用林地90.40.0400-0.04-90.4-9.04-10.00

林地合计91266.041.0899640.240.45-0.638374.2837.420.92

非林地130916.158.92146665.359.550.6315749.21574.921.20

土地总面积222182.1100.00246305.5100.00024123.42412.341.09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分析

2.1 林地面积变化分析

钦南区土地总面积增加了24123.4hm2,其中水东办事处2400.3hm2、文峰办事处622.5hm2、向阳办事处548hm2、南珠办事处1825.2hm2、国营华侨丽光农场7004.5hm2、钦州港口区11103.9hm2,为民政部门划归为钦南区行政管辖范围,为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增加的范围,面积共计23504.4hm2。1999年面积采用方格纸人工机械求算,存在一定误差,增加619hm2,属正常现象。由表1可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保持平衡,而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非林地增加比较大,经调查分析,近几年钦南地区人工造林速生桉较多,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生长快,可采资源多,后备资料较丰富,而非林地增加主要为新增4个办事处,处于城市区,林地很少,非林地较多;灌木林地和无立木林地减少,主要因为近年来钦南区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把原有灌木林采伐后,营造速生桉,减少了灌木林地,增加了有林地面积;无立木林地减少是因为近年来,钦南区加强了森林防火力度,发生林火灾害较少,减少了火烧迹地面积。同时,速生桉培育技术越来越成熟,造林更新后成林率越来越高。

表2 各类森林、林林面积蓄积变化统计表 单位

统计单位统计年度活立木总蓄积/m3有林地面积合计/hm2乔木林地面积/hm2乔木林地蓄积/m3经树林面积/hm2竹林面积/hm2

疏林地面积/hm2疏林地蓄积/m3四旁树散生木蓄积/m3

钦南区1999129934065037.764838.512714640199.21672211986678

2009337175981279.476915.5332913629781386.4594527937344

增减数207241916241.712077.0205767229781187.2-1078-1591930666

2.2 森林蓄积变化分析

钦南区活立木总蓄积增加337.2万m3,10年增长量为207.2万m3,年均净增15.95%。乔木林蓄积10年增长量为205.8万m3,年均净增16.18%;红树林增加2978hm2;竹林增加1187.2hm2;疏林地蓄积减少1.6万m3;四旁树和散生木蓄积10增长量为3.0万m3,年均净增45.92%;用材林蓄积10增长量为208.2万m3,年均净增16.8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10增长量为237.5万m3,年均净增49.3%。(见表2)。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1999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4个办事处和一个国营林场的乔木林蓄积和四旁树蓄积及散生木蓄积。

(2)有人工造林自然增长因素,同时林地生产力较高、林木质量较高,林分质量相对1999年要好,单位面积蓄积10年年均净增11.39%。

(3)人造红树林为了保护海岸潮间带或江河两岸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功能及环境保护能力,竹林增加是人民生产生活用材、工业生产以及美化环境的需要。

2.3 森林质量变化分析

图1 乔木林蓄积变化图

钦南区乔木林蓄积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杉木类树种各龄组蓄积减少,马尾松类幼、中、成熟林蓄积减少,近、过熟林蓄积增加,速生桉各龄组蓄积增加量较大,其它阔叶类只有幼龄林减少,中、近、成、过熟林都增加。

表3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统计表m3/hm2

统计单位林种及优势树种1999年2009年总平均幼龄林中龄林近龄林成龄林过龄林总平均幼龄林中龄林近龄林成龄林过龄林总平均半减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钦南区合计19.611.123.629.237.228.943.23.122.745.980.769.023.6

防护林11.18.722.022.935.132.146.626.338.524.0

特用林23.430.18.841.437.380.773.718.0

用材林20.211.423.729.337.228.943.22.122.645.969.023.0

经济林6.811.16.8

杉木类18.224.718.639.220.720.032.52.5

马尾松类19.823.127.736.736.829.59.027.432.136.435.29.7

速生桉21.924.940.842.317.249.31.017.852.686.8100.427.4

由表3单位面积蓄积变化情况可知,各类树种、各林种单位面积蓄积比上期都增加。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情况说明,钦南区这10年来大大加强了速生桉的培育,降低了杉木类用材林、马尾松类用材林的培育力度。速生桉过熟林面积年净增率高达840.99%、蓄积年净增率高达5004.27%,速生桉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树种,生长快、单产相对高,相对杉木类用材林、马尾松类用材林,速生桉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同时还具备较好的生态效益,其他阔叶林后备资源相对欠缺,中、近熟林净增率较高,说明近几年对其它阔叶林培育力度较弱。

3 森林资源评价

3.1 森林资源分布

钦南区林业用地总面积6640.2hm2,森林资源相对较单一,只有速生桉均匀分布于各个乡镇,杉木类、马尾松类、其他阔叶类呈局部零星分布。

3.2 森林覆盖率、林地绿化率相对较高

森林覆盖率34.5%、林地绿化率35.9%相对较高,森林覆盖、林地绿化率都比上期调查数据提高了3.7个百分点,相对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覆盖率20.36%提高14.1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

3.3 无立木林地比例较高

2010年8月 绿 色 科 技

第8期

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之比为82∶1∶1∶2∶0∶10∶4∶0,需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力度,减少森林火灾。采伐后及时更新,不让林地闲置,提高其利用率。

3.4 林种结构比例不当

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面积之比为4∶1∶94∶0∶1,防护林、经济林面积较低,用材林面积过高,林种结构不尽合理,要合理调整比例,同时适当培育一定量的薪炭林。

3.5 森林结构较简单

(1)群落结构。乔木林中速生桉占61.2%,而速生桉为人工栽培速生树种,人为干扰极为强烈,绝大部分只有乔木一个植被层,其结构简单。其他阔叶林结构除部分小班为较完整结构外,大多也都属简单结构。只有马尾松部分天然林具有乔灌草3个层,属完整结构。

(2)林层结构。所有林分都只有一个林层,属单林层。

(3)树种结构。钦南区杉木类、马尾松、速生桉和其他阔叶类面积之比为0∶29∶68∶3,树种较单一,速生桉比例较大,而速生桉人工造林成林率较高,都为同年龄林,只有一个林层。杉木类资源较少,而马尾松天然林、其他阔叶类只占速生桉的1/2,树种结构较单一。

3.6 森林质量相对较低

乔木林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3.1m3/hm2;乔木林中龄林单位面积蓄积22.7m3/hm2;乔木林近熟林单位面积蓄积45.9m3/hm2;乔木林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80.7m3/hm2;乔木林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69.0m3/hm2。乔木林过熟林单位面积量69.0m3,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3.2m3。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85.88m3,钦南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68m3,林地生产力相对较低;森林以阔叶林为主,群落结构简单,人为干扰持续,强度极大,枯枝落叶层薄,生态功能等级低。

3.7 林业发展潜力

现代林业的建设目标就是要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以林业的多功能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钦南区现有无立林地10443.9hm2,宜林地3863.3hm2,非林地146665.3hm2(其中:农地乔木林1297.1hm2,农地经济林2569hm2,农地竹林933.4hm2,四旁树覆盖率面积830.5hm2),林业发展空间较大,钦南区可根据林业发展政策,生态建设的需要,将农地乔木林、农地经济林、农地竹林规划为林业用地,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完善的林业体系,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

4 森林资源管理建议

4.1 强化森林资源监管,推动产业提升

建立和完善各级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目标责任制,督促各级政府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改进林地征占用管理办法,在保护好林地的同时,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实施集中制浆、分散造纸战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家具、木地板、建筑装饰板等为重点的木材加工业。

4.2 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当前钦南区林业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要树立大项目、大投资理念,继续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业的投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同时,发挥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敞开大门、降低门槛,竭诚欢迎区外、境外、国外客商来钦南区投资开发林业,借助外来投资加快林业发展。

4.3 积极调整森林结构

在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低产林改造和天然幼中林抚育工作,按照自然规律,大力发展近自然林业,改造人工林,恢复天然林,使培育的森林接近原始森林群落,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封山育林,借助强大的自然力量使森林得以休生养息,人工补植与抚育是积极调整森林结构的基本方法,科学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是根本手段,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加速森林结构调整,达到最佳林种经营目的。

4.4 编制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方案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基础,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编制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方案,才能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周洁敏.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2):5~8.

[3] 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2):68~72.

[4] 方海东,纪中华,杨艳鲜,等.论森林资源评价方法[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294~297.

篇8

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条 为进一步规范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业单位经营区范围内的其他土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林地管理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林政资源管理机构承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对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中的违法行为,任何里位或个人均有权检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各种举报件,应依法查处;不属职权范围的,应当转送有权查处的机关。

第五条 在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 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林权登记与发证

第六条 依法实行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下简称林权)登记发证制度。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权登记的具体工作。林权登记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执行。林权依法登记后,由同级人民政府发放林权证。

第七条 国有林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已经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乡(镇)集体所有的,应将林地所有权分别确定给以上各有关单位。

第八条 林权的设立、变更、转让、灭失,自依法登记之日起发生效力。

第九条 林权证是林权权利人依法享有相关权利的法律凭证。新发、换发的林权证应使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林权证记载的事项应与登记台帐记载的事项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以登记台帐为准。

第十条 因转让、互换、入股、赠与、分割、合并等取得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林权变更登记。

第十条 林地全部或部分灭失,致使林地使用权不能实现的,或放弃林地使用权以及经营的期限届满的,应办理林权注销登记,受理登记的机关应收回或注销林权证。

第十二条 林木、林地作为抵押物时,当事人应持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林权证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抵押登记,

第十三条 林权权利人应当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六、七、八条规定的义务协助登记机关进行林权登记。

林权权利人有权查阅、抄录、复印与自己有关的林权登记台帐记载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 林权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林地权属登记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经查实,登记事项确有错误的,登记发证机关应予更正。

第十五条 林权发生争议的,根据《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处理。

当事人认为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侵犯其依法取得林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有权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章 林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使用林地,不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建立林地总量控制制度,采取措施遏制林地面积逆转。

第十八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筑坟以及其他毁坏林地的行为。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

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赛江、木兰溪和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城镇周围一重山占用、征用林地露天采矿、筑坟等。

第二十条 确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一补一的调整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签订新的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

第二十一条 经依法批准,临时占用林地进行勘测、修筑非永久性没施、采石,采矿,采砂、采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保护林地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不得损毁批准用地范围以外的林木、林地。

第二十二条 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改变林地用途的,林权单位有权抵制并按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举报、处理。

第二十三条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转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五条和《福建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执行。

第四章 占用征用林地的申请

第二十四条 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讯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当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分别向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一)省属国有林场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林业主营部门提出申请;

(二)自然保护区向其所归属的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申请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林地申请表》;

(二)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四)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票据复印件;

(五)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和安置补助费的协议或付款凭证复印件;

(六)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申请临时占用林地的,应提交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安置补助费除外),还应提交用地单位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合同或缴纳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合凭证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森林经营单位需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的,应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一)至(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二十八条 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应当根据项目批准文件或总体设计一次性提出申请,不得化整为零。

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期长,进行分期分段建设的,必须提供分期分段建设的立项批准文件或项目分期分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由用地单位或个人委托有资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主要包括用地单位或个人名称、项目建设目的、占地总面积、林地面积;

(二)被占用征用林地区域概况: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单位。主要包括面积、人口、经济等社会基本情况,林地总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生态公益林面积等森林资源状况。

(三)被占用征用林地所处的位置和地貌情况:上要包括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林地位置、权属、总面积、分地类或林种面积,树种,蓄积或株数,保护树种的情况,按照规定标准计算的各项补偿费用;

(四)对森林生态效益影响的评价,造成重大影响的应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五)使用林地是否可行的结论。

第五章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三十一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实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两级审核制度,经审核同意的,核发《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第三十二条 为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除防扩林、特种用途林和省属国有林场经营区范围内的林地外,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0.2公顷以上不足1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不足0.2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按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第三十四条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没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一)凡需要占用生态公益林(《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省属国有林场需要占用林地的, 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三)其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四)其他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五条 林权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采伐林木,不得占用或征用林地。

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急需占用或征用的,可先审核同意。但应将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劲费上缴争议双方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山林纠纷工作机构,待争议解决后,归还林地、林木所有单位。

第三十六条 林业主管部门在受理用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用地单位送审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送审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用地单位,并限期补齐。

送审材料齐全的,应派出不少于两名林地管理人员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会同用地和被用地等单位,对拟用林地范围进行现场查验,并对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内容进行核实。

第三十七条 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包括下列内容:

()面积核查采用的方法(实测、勾绘);

(二)核对被占用、征用林地的权属情况;

(三)调查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基本情况:

1.面积、地类、林种、亚林种;

2.林班、小班应按林权证记载和最新森林资源档案记载对应填写;

3.是否涉及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生态公益林林地以及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林地等。

(四)标有四至位置的林业基本图和林权图复印件;

(五)查验人签名和查验单位盖章。

第三十八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征用林地初步审查同意后,应制定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

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植树造林的规划设计单位名称(盖章)、造林前的地类、造林时间、地点(林班和小班)、面积、树种、方式、密度以及资金的安排计划。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到用地申请后,经审核,对符合用地规定且材料齐全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或者审批;需要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也应当在15小工作日内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后,逐级上报。

对不符合用地规定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退还用地单位或下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中明确记载不同意的理由。

第四十条 工程建设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在批准时应同时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认为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规定予以批准占用林地的,应在收到报备之日起30日内通知其撤销或直接下文撤销。

第四十一条 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被批准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内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如数退还。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占用地审核和审批管理档案。

第六章 补偿费用的管理与使用

第四十三条 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必须依法分别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四十四条 林地、林木补偿费的标准,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按照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经济林地按《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他林地按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是法定收费项目,法律、法规均无规定减或免的审批机关和审批权限,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减免。在国家统一标准下达之前,暂按每平方米一元收取。工程建设占用、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收取。

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属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收取;属于设区市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分别由其审批的林业主管部门收取。

第四十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按规定统一安排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省属国有林场在经营区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其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应大部分返还各有关国有林场安排植树造林。

第四十七条 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在用地期满后一年内,用地单位已经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应退还保证金;逾期未恢复的,由收取保证金的林业主管部门用预缴的保证金代为恢复。

第七章 检查监督

第四十八条 按照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占用、征用林地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检查监督实行分级负责、逐级检查制度,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门实施检查监督。

第四十九条 占用、征用林地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1.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2.占用、征用林地的起数和面积审核率;3.违法占用(含未批占用和少批多占)林地及查处的情况;4.违法批准占用、征用(未按规定和越权审核或审批)及查处的情况;5.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和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第五十条 建立违法占用林地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对下列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应于了解情况之时起24小时内将案况、初步调查情况和进一步查处的意见报告省林业主管部门:

(一)违法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

(二)违法占用除生态公益林以外20亩(1.33公顷)以上林地的;

第五十一条 代审核审批的设区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除按月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报送审核审批台帐外,各设区的市林业主管部门还应按季度将本单位及本市各县、市、区已核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存根联及相应的申报材料和审核同意书输入软盘汇总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和《福建省森林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审批的占用征用林地文件无效:

(一)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二)超越职权审核审批的;

(三)化整为零审核审批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骗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五)不按法定程序或非法定形式审核审批的。

第五十五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发现下级林业主管部门违规行使占用征用林地代行审核权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视情收回代行的审核审批权,情节严重的。建议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违规批准临时占用林地或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由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林业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或者直接绐予行政处罚,并相应追究有关林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五十八条 干预或改动占用、征用林地管理有关统计报表数据的,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挂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 林地保护管理人员在审核审批、现场查验以及调查设计人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 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对同级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不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追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

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负责人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者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迫究该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追究做出违法的指示、批复或决定的有关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第五十二条至第六十条规定的情形,涉嫌犯罪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省林业主管部门此前制定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林地的基本介绍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中国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对林地所作的解释是: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和苗圃6个二级地类。

我国有林地资源全省5606000公顷有林地中,乔木林5494321公顷,占98.01%;竹林111679公顷,占1.99%。

(一)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中,纯林面积4336366公顷、蓄积247251819立方米,混交林面积1157955公顷、蓄积55297201立方米

乔木林按龄组划分:幼龄林2832166.5公顷、蓄积93553124立方米,分别占51.55%、30.92%;中龄林1917256.7公顷、蓄积139713644立方米,分别占34.90%、46.18%;近熟林496012.4公顷、蓄积48065598立方米,分别占9.03%、15.89%;成熟林215778.6公顷、蓄积17117855立方米,分别占3.93%、5.66%;过熟林32783.9公顷、蓄积4098800.2立方米,分别占0.60%、1.35%。

全省乔木林中,马尾松1480842.3公顷、蓄积109223134立方米,分别占26.95%、36.1%;杉木1065212.2公顷、蓄积84153629立方米,分别占19.39%、27.81%;阔叶类树种(包括栎类、桦类、杨树、阔叶混、其他软阔类、其他硬阔类、乔木经济林树种等)2343299公顷、蓄积87650050立方米,分别占42.65%、28.97%;其他树种604968.6公顷、蓄积21522209立方米,分别占11.1%、7.11%。

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7.54立方米/公顷,其中:乔木纯林为60.29立方米/公顷,乔木混交林为48.06立方米/公顷。

乔木林中低郁闭度等级的占19.96%,中郁闭度等级的占54.80%,高郁闭度等级的占25.24%。平均郁闭度为0.58,郁闭度以中为主。

篇9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篇10

论文摘要:海洋行政管理究其实质是海洋监察管理。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经济活动中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保证海洋这个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保证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小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海洋有关监察执法部门在依法管理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近年来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制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我国海洋监察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而海洋占地球面积70%以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将是人类未来安置就业的重要场所及工业原料的可靠基地。因此,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一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就在海洋。然而海洋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事业,它不仅涉及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就国内也涉及许多行业、学科和部门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和处理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利害冲突,协调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生态之间的矛盾,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事业正常、有序、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拟从法制化的视角谈我国近年来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对策。

一、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的内涵界定

海洋监察管理是适应现代海洋行政管理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行政执法职能,属于行政监督检查范畴,承担着海洋执法和护法的双重任务。具体而言,海洋监察管理是指由法定的或经授权的国家和地方海洋监察部门,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保障海域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行政手段,是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履行其行政职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现行的各种海洋法律、法规和部门行政规章制度等的贯彻实施进行的监督管理,并对海上作业的违法性行为及时进行查处的行政执法活动。

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是指国家海洋监察总队及其监察人员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海、护海的一种法制发展趋势。它不仅指那些以强制手段调整海洋活动中各种关系,使其符合海洋管理目标的活动,而且还指那些依法保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其他管理手段有效实施的活动;[1](p189)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指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活动,即国家及地方海洋监察管理部门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对国家及地方海域使用活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的管理意志得以实现。二是指法制化海洋行政行为,即对海洋行政机关自身行为的管理活动。比如,海洋行政机关的设立活动是否合法,执法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海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素质是否高,法制观念是否强等。

我国海洋监察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为了有效地履行海洋监察管理职能,建立了中国海洋监察总队,并在北海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设立了三个海区总队,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正在建立地方海洋监察总队,以形成一体化的海洋监察执法体系。其主要职能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我国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对侵犯海洋权益、非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它海上执法工作。

海洋监察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由现阶段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规模和性质、海洋科技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家现行的海洋法律制度与海洋执法管理体制等因素决定了海洋监察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⒈法制性和科技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是对有关的法律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法制性和科技性。它要求海洋监察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丰富的法律知识,还应具有与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化学、地质知识及海洋应用技术知识等。

⒉广泛性和综合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多部门的活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它涉及权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许多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海上活动。海洋监察管理具有多部门、多行业性的特点,是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和范围基础上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渔政、港监、海上治安等部门都是我国海上执法部门,各部门的海洋监察也要互相协调、支援,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法律法规的尊严。

⒊复杂性和艰巨性。海洋监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管辖的海域除渤海是内海外,其他海区均存在着与邻国之间划分海域疆界和岛屿归属等涉及国家主权权益等问题。我国的海洋法制化建设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受现有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和现行海洋管理体制的制约,一些相关海洋的部门法在管辖权限以及涉及本部门利益的一些规定存有不少交叉、甚至矛盾之处,增添了海洋监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海洋监察管理中的主体性工作是对管理的海域实行监视、监督检查,主要活动区域在海上,由于海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工作环境的多变,生活环境的艰苦,更加突出了执法的艰巨性。

此外,由于海洋的浩瀚无边的特点决定了海洋执法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执法的特殊性,需要拥有飞机、船舶、舰艇等执法装备进行监视、巡航。通过巡航监视、登检倾废船、石油平台和组织专群结合的监视网等,监视海域的开发利用活动,及时发现违规责任者和其他海洋突发性事件,并随时掌握时间的发展动态。

二、海洋监察管理的法律依据和内容

海洋监察管理所用的法律手段,包括国际海洋法与我国关于各管辖海域的法律制度和所有调整我国海洋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层出不穷,但海洋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有的散见于经济法、行政法和刑法、民法乃至宪法中。随着我国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调整海洋领域中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必然日益增多,日益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必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从海洋监察管理的法律依据上分析,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情况和海洋环境情况的监督检查将是今后地方海洋监察管理的重点。其法律依据主要有:“两法律、三条例、两规定、一办法”。“两法律”指《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三条例”是指《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两规定”是指《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一办法”是指《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监察管理的内容有:监视海域的开发利用活动,及时发现违规责任者和其他海洋突发事件,并随时掌握事件的发展动态,当发现有侵权和违规事件时,要及时进行现场执法,制止侵权、违规行为的继续,必要时依法强制执行。对侵权或违规事件包括造成海域污染、资源损害情况等进行全面、客观、详尽的调查取证。具体内容如下:

⒈开展海域使用管理的执法工作。我国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内海、领海面积辽阔。在其范围内有20000多平方公里潮间带,有6500多个可依托的海岛,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123800平方公里。[2](p100)这些数字表明了我国海域资源丰富,开发选择性大,区位优势显著。目前,我国许多海洋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海域空间实现的,如港口、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养殖和旅游等。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兴起过程中出现的围、填海造地、工程用海、旅游用海等运用行政手段加以规范和管理,并协调其与传统盐业、养殖用海之间的争海矛盾。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法》,建立了海域使用权属审批制度、海洋功能区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三项基本制度,对海域使用进行立法和规划,规范了海域使用权属管理,使海洋监察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有了法律依据。

⒉开展以保护海洋环境为目的的环境执法工作。海洋环境作为整个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洋底土、海水表面上方的大气和受到海洋直接影响的沿岸区域和河口区域等。[3](p146)海洋环境的好坏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能否得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海洋的水质和生长的环境,同时又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为保护人类的蓝色国土,保障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稳步、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海洋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海洋制度的有关法律规定,从海岸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海上船舶和海洋倾废等五个方面入手,对涉及和可能造成海洋环境受到损害的诸多目标进行监视,严防和禁止一切污染和损害我国海域的行为,以达到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

⒊开展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使命的执法工作。所谓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上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要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权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权等等。我国海洋监察部门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有关法律和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使命,强化国家对管辖海域的监管,发现和坚决制止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违法行为。

⒋开展以合法利用海洋资源为目的的监视执法工作。海洋资源是存在于海洋中的多种自然资源的总称,一般可把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矿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4](p147)目前,我国海洋监察部门对海洋资源管理的监视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海域有偿使用和经国务院授权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监视,对其他行业管理的资源开况进行监督。通过对我国管辖海域的监视,保证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资源得以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⒌承担海上应急任务。应急性体现在海洋执法的应急反应上。所谓海监执法的应急反应是指海上一旦发生或出现违法、违规案件或其他海事事件和异常问题时,不论是在正常海洋实践活动中发生的还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突发或偶发的,海监执法机关和海上执法力量都应该在规定时间或者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起来,运用适当的装备技术手段赶赴现场,按照应急计划方案、技术规程进行调查取证和海上处理。[5](p144)中国海监队伍承担的应急任务主要有应对海上溢油事故和国家海洋权益方面的突发事件。中国海监海上应急指挥中心设在中国海监总队,拥有具备先进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功能的硬件平台,能够为远程决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中国海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和海上维权执法工作应急机制。调查取证技术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三、我国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法制化管理是现代海洋监察管理的基本方式。[6](p120)其核心就是“依法监察”,即海洋监察部门的一切监察管理工作必须依法而为,受法律约束。其内容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因此,要实现法制化管理,首先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其次,要有执法中必要的武装、设备;再次,还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组成的海监执法队伍。

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现状还不令人乐观,执法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在每况愈下地影响我国的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下面就以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第八支队为例(2005年实地调研),浅析我国法制化海洋监察执法管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⒈执法实践中缺乏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的支持。虽然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污染的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海洋环境保护整体工作的推进却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海洋环境是个大的生态系统,在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上,既要考虑法律之间内部关系的层次性,即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到生态要素的个别保护,如,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同时又要考虑法律之间内部关系的区域性。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海域的资源分布不均衡,海域的权属不明确。如果在海域资源保护问题上没有法律依据的话,就会引起地域之间的冲突和争端,如,黄海、渤海海域周边复杂的关系,需要有保护区域的法律出台。尤其是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岸带区域的海洋生态及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另外,我国立法上对行政区划海域和自然保护区海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也给执法部门带来实际操作的困难。

⒉执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五龙闹海、职责不清、权限模糊的尴尬局面。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确定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当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同时,缺乏海陆约束机制和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协调机制,也是造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体制上的综合管理约束,难以将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综合协调一致,因此,随着海洋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规模的扩大,海洋环境污染的损害和行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原有以部门为主的分散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在分散的行业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高层次的海洋综合管理,运用政策、法律、协调等方式,理顺开发部门之间、开发与资源之间、开发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既保证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又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目的,使海洋能够成为人类持续利用的未来领域。[7](p117)

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完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是指具有法定行政管理权限的机关或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嫌构成犯罪的行为从行政执法过程中分离出来,自然过渡和转移到刑事司法程序中,进而进行侦查、追诉并最终汇入刑事审判的机制。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同,环境犯罪案件的来源取决于行政执法机关的移送,刑事司法部门无权第一时间介入环境犯罪案件的侦查,案件来源必须通过行政执法部门的移送。国务院2001年7月9日公布施行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3条明确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目前,我国海关、环保、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等具有行政管理和执法权的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都部分涉及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定。如:危害森林、水产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管理制度的犯罪等。这些涉及犯罪的违法行为,很多已经列入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等章节中。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就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等也相继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意见,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单独或联合解释的形式予以明确。但目前,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还未建立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因此,尽管海洋部门查处了不少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至今没有相关的移交程序。

⒋执法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执法经费的不足,造成执法力度不够的现象。据实地调查,国家海监大队南海分局第8支队反映,现阶段他们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每个月只通海路执法一次,时间约为一周。这种长时间的间断监视现状,让违法作业者有机可乘,对我们有效地打击海上违法作业行为很不利。经费不足也造成了海上执法监控设备的陈旧和欠缺。据南海分局第8支队反映,由于执法船龄较长,航速慢,抗风浪能力差,再加上船上的监控设备的落后,阻滞了执法人员打击违法行为。

⒌执法人员较少和综合执法技能不足。由于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制约,没有金费使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没有条件得到提高,这对执法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对海监执法队伍本身建设也是不利的,一支好的执法队伍,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必须是高素质的。

⒍用海作业单位的依法用海意识仍需提高。由于国民用海意识观念陈旧、《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的时间不长以及某些地方行政单位的地方利益至上观念,使不依法申请许可和有偿使用海域的问题依然突出,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相关的法律认识。

四、法制化海洋监察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全球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对此制定的长远目标,笔者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制化监察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设思路:

⒈强化法制化管理,在立法上及早构建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化管理,是海洋监察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虽然《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相继出台,但是我们的海洋法律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框架中还应增加海洋特殊海域区域和海岸带海域区域的法律保护,同时建立、健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8]

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海洋法规体系,加大地方立法进程,逐步构建完善的、符合当地海域使用实际情况的法规体系,为加强海洋管理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再则,应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海洋生态要素的法律保护规定,在管理体制上把行政区划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规划为统一的整体,以便行使统一的管理权限。

⒉明确海洋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海洋环境状况是衡量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尺度,这决定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海洋环境处于特殊的地理空间而不同于陆地环境系统,海洋功能的复合性使海洋环境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功能和资源利用间的冲突与权衡。海洋环境与资源处于同一个水体中,海洋环境管理需要考虑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对环境的要求和对资源的需求,在社会可接受水平下,制定各历史阶段的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形成有利于海洋开发利用、有利于区域环境的总体控制、有利于海洋环境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体系。只有在法律地位上明确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规定,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海洋环境保护需实现从原则规定向具体规定转变。中国海监近几年的“海盾”行动,每年都要查处一大批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仅2006年就查处了74起,比上一年增加了200%。但无一例外都只是进行了行政处罚。成倍增长的海洋违法案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的日渐恶化,与海洋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严惩不无关系。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因此要逐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海洋环境保护实现从原则规定和定性到具体规定和定量的转变。尽快研究并制订诸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细则之类的法律。在制定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各地应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好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协调各海洋行业在海洋开发中的关系,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组织编写好海域使用开发规划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三是要真正实施重大海域使用项目可行性论证制度,提高海域使用项目审批的科学性。四是全面实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海洋工程污染。五是完善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权证书年审制度。六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制的衔接。

⒋加大海洋执法经费投入力度,配备足够的执法人员,提高执法监察硬件方面的实效性。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强海洋执法设施建设,建造独立的海洋监察船,配备必要的监察车辆;购买急需的海水监测化验设备,以应对海洋环境污染、水质监测的需要;配备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确保现场取证并建立完整的监察数据和档案。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与公安、边防密切配合,组成联合执法体系,加大海陆联合检查力度,重点查处破坏海洋环境和资源等非法用海行为,维护良好的海洋开发秩序。

⒌提高海监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海洋执法队伍,海洋法律、法规就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和实施。海洋监察员是海洋执法监察的一线战士,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海监工作的成败。因此,在海监队伍建设方面,应严格按标准进人,做到宁缺毋滥,选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懂业务的人才,调整海监队伍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培训,通过不断积累执法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战斗力。坚持监察员持证上岗制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断提高海洋监察员的法律水平、业务能力。

⒍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国土的宣传。国家和社会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海洋保护和管理工作。大力开展海洋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关心、了解和认识海洋,形成爱护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养护海洋的社会氛围,认识到海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海洋及管理工作得以强化和顺利开展的社会基础。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对大案要案的重点查处,提高违法用海行为的曝光率,予改变用海者的依法用海意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多种媒介宣传,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海洋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沿海地区公众参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之成为保护海洋的有生力量。[9]

总之,海洋管理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作为依法管理海洋监察的职能机构和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从事执法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准确定位管理职责,明确分工,探索统一、高效的海洋管理运行机制,树立管海的新形象,使海洋监察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海洋出版社,1998.

[2]国家海洋局.海洋监察相关法规释义[M].海洋出版社,1998.

[3][4][5][6]郑敬高.海洋行政管理[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7]范志杰,周永有.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M].海洋出版社,1999.

[8]刘惠荣,高威,杨益松.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探讨[J].法制论丛,20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