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王的演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国王的演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国王的演讲

篇1

[关键词] 《国王的演讲》;叙事策略;内容;情节

上映于2010年的影片《国王的演讲》以1 500万美元的投入,换取了上亿的票房回报。该片不但获得了不菲的商业回报,其艺术价值也同样得到了电影艺术业内的肯定。在2011年《国王演讲》击败了劲敌《社交网络》与《盗梦空间》,一举拿下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原创剧本四个重量级奖项。影片画面温婉质朴,沉静舒缓。这对于看惯了情节离奇、场面动人心魄的奇观大片的观众来说,不啻为一缕沁凉的清风,带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意韵。从叙事上看,这部影片同大多数传记电影一样情节平稳流畅、直白简洁、结构圆满,[1]但又有其独特所在。可以说,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创作者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本文从电影总体内容与具体的情节安排两方面出发,探讨《国王的演讲》的叙事策略。

从总体内容上看,首先,影片选取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但讲述的却是普通人的故事。这个大时代背景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所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历史创痛与情感,也成为观众接受叙事背景的共同心理基础。电影的叙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展开的。但影片自始至终却并未出现任何残酷的战争场面,而是从小处着手,向观众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克服困难,在语言治疗师莱昂内尔·罗格的帮助下战胜口吃的事情。因此,影片实际上展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是一种日常化叙事。

乔治六世伯蒂虽然贵为一国君主,但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困惑与坚持、苦痛与欢乐、怯懦与勇敢。这样,影片便再一次获得了与普通观众的情感联系。此外,正如伯蒂的父亲乔治五世所言,“过去,一位国王只需摆出可敬的派头,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现在呢,我们必须走入平民家中,去讨好迎合他们。这个家庭现在沦落到要和最底层的草根民众平起平坐了……我们已经成了……戏子!”乔治六世的时代,英国国力渐衰,民主政治的发展,更是褪去了皇室成员身上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光环。因此,国王不再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是更多的作为政治性公众人物而存在。因此,事实上乔治六世战前演讲的成功与否,对于整个战争的局面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此,乔治六世与麦克风之间的战争,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个体为自己的尊严而战,为了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而战。可见,这种大历史背景下的日常化叙事使影片充满了艺术表现的张力,激起了观众的欣赏兴趣。

其次,影片主人公乔治六世这一人物身份的双重特性,对观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乔治六世所处的时代,虽然皇室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与平常百姓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但他们又确与普通人不同。在英国历史上,皇权与民权之间曾经历过长期的斗争。君主立宪制正是两者权力均衡的产物。英式尊严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被保留和延续下来。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绅士文化核心之一的英式尊严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各阶层价值观而形成的。[2]因此,虽然王权走向了大众化,但王室仍然持有其特有的尊严,其身份也仍然受到平民的尊重。乔治五世辞世时,无数的普通民众为这位国王送葬,便可以看出这一点。影片中,国王的棺木经过和平纪念碑时,人们表情凝重,行礼致敬。国王的特殊身份对普通观众来说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正如伯蒂所说,“有时候,当我坐车穿过大街小巷,看到……平民百姓盯着我,我的内心就会有所触动,因为我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而他们对我的生活也知之甚少”。因此,这部影片展现了国王一家的日常生活景象,从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观众对王室成员私生活的好奇心与窥探欲。它甚至让观众看到外表光鲜、高高在上的国王内心的创痛与脆弱。童年便遭受冷遇的伯蒂还不如那些普通的孩子,拥有父母和家庭的关爱。成年之后,他又生活在父亲与长兄的影子之下,内心充满自卑与矛盾。这些都令观众看到了一个国王的另一面。能让观众向一个国王投去理解与同情的目光,这是影片取材富有新意和吸引力的最突出之处。

此外,影片中,乔治六世与平民语言治疗师罗格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英国社会民利的发展,使英国的普通民众形成了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人格内涵。在影片中,语言治疗师莱昂内尔·罗格便是这一人格内容的集中体现。在国王面前,他坚持直呼其名,坚持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绝不让步。同时,他也最大限度地对乔治六世表现出应有的敬重,其言行也保持着特有的谨慎与谦逊。从通常的眼光看,国王与平民是难以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理解与信赖的友谊。因为传统英式尊严的保存决定了两者身份始终存在距离。从身份上看,两者之间是属于君与民的关系。但影片却刻意突出了伯蒂尊贵身份的有名无实。如,镜头表现上,乔治六世经常被安置于画面的偏僻处,或是被俯视的角度。他为自己的口吃难以克服而焦虑、暴躁甚至哭泣。这表明了现实生活中,国王实际上处于弱者地位。而平民罗格虽然在生活中无法实现戏剧舞台梦,缺乏扮演一个国王的气质,但在伯蒂面前,他又是一个十足的强者。这种关系的错位与矛盾本身便具有一种微妙的戏剧化效果。因此,影片对两人关系的建构与演绎,既展现两人如何共度生命中的交集,亦成为其叙事的又一重点和亮点。

影片的叙事是由一系列事件所构成的。事件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的转变。[3]可见,组成电影叙事的事件既是一个过程,也包含某种结果。各个不同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同时,不同事件之间也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从而形成清晰的叙事脉络。因此,从内容上看《国王的演讲》显然具有很多吸引人的看点,但如何将影片的一个个事件巧妙地串接起来,而形成其特有的逻辑、风格与节奏,也是电影叙事策略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国王的演讲》在这部影片伊始,便开宗明义塑造了一个戏剧性愿望,所有的情节都以此为核心展开。1925年10月31日的伦敦老温布利体育场,乔治六世以约克公爵的身份将在帝国博览会的闭幕式上发表演说。然而,这短暂的几分钟也许是他生命里感觉最漫长的一段时光。在2 700万观众面前,他严重的口吃令自己陷入地狱般的尴尬境地。影片以此为引子,建构了乔治六世历经波折去克服口吃这一戏剧性愿望。它不但为整个情节发展提供了开端和动力,也为人物的行为、目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整部影片叙事中,这一愿望始终如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得更加迫切,直接导向了段落。这样,影片便形成了一个凝结核,使观众的视线、情感与心理始终聚焦、跟随着这一戏剧性愿望。

另外,在影片的情节进展中,这一戏剧性愿望的实现始终是一波三折,牵动人心。如,在罗格出现之前,通过乔治六世接受一位医生治疗的一组镜头,可以得知他已经有过很多次的希望与失望。那位上了年纪的老医生让伯蒂嘴里含着5个弹珠,并让他尝试朗读。伯蒂努力挣扎、一忍再忍,终于还是愤然离去。在遇到罗格后,两人也是经过几次交锋,一波三折,才逐渐建立了信任和友谊关系。因此,从总的叙事脉络上看,《国王的演讲》具有鲜明的戏剧性愿望,为整部影片事件的串接提供了方向与动力。从具体的事件上看,在剧情发展的每一个段落里,也都具有相对完整的起、承、转、合,既自成一体,又与整个叙事逻辑相契合统一。

其次,这部影片的叙事主脉络是乔治六世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治疗口吃。事实上,影片并非是简单的单线叙事。而是三条叙事线索错综交织在一起,使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的、立体的叙事结构。乔治六世与罗格医生之间友谊关系建立的过程与乔治六世的心灵成长过程是影片的另外两条结构线。它们的发生与发展都与叙事主线密切相关。也正是由于这两条叙事线索的存在,才使得影片超越了其叙述的内容表象,而获得了更加丰富与深厚的主题内涵。

国王乔治六世(科林·费斯饰)和为他治疗口吃的男人、语言治疗师莱昂内尔·罗格(杰弗里·拉什饰)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友谊是该剧创作的重要基础。[4]两人之间的友谊之所以令人难以置信,正是由于两人在关系上的错位。影片也的确着重表现了乔治六世与罗格相处过程中所充满的对抗、争执与各种矛盾。与之前对国王毕恭毕敬的老医生不同,伯蒂当时的公爵的身份并没有影响罗格的行医风格与态度。他不但坚持与伯蒂之间的完全平等,更是在很多问题上单刀直入,直言不讳,甚至步步紧逼。这对于同样性情刚烈的伯蒂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两人数次不欢而散。

伯蒂虽然性情倔强易怒,却很明理,他非常清楚罗格用意的善良与真诚,这对他是有效的。因此,从内心里,他对罗格敬重,甚至产生了依赖感。罗格也同样对伯蒂心怀敬重,“你如此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伯蒂,你是我认识的最勇敢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国王”。此外,影片也从生活的侧面向观众展示了对家人的关爱、责任感、率真以及坚韧的性格等两人许多共同的品性。因此,虽然两人存在身份的错位,产生各种争执与矛盾,但实际上却又是心心相通的。事实上,两人结下深厚友谊的时候,国王与平民之间的错位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罗格的治疗过程其本质是帮助伯蒂回归自我,做回一个普通人。褪去了一切身外之物后,便只有两颗真诚相待的心灵。

因此,罗格与其说是伯蒂的语言治疗师,不如说是他的精神导师。罗格在伯蒂的生活当中,无意中充当了其成长领路人的身份。罗格给予伯蒂真诚的关心,持久的耐心,关键时刻当仁不让,以睿智而有力的言语点醒他的迷茫,不但弥补了伯蒂曾经缺失的父爱,也令其找回了真实的自我和面对现实的勇气。

综上,《国王的演讲》能够以平淡赚取人心,与其细腻精良的制作和影片直指心灵的深刻内涵不无关系。但归根结底,这些优秀审美特质都必须通过影片叙事得到表现和传达。叙事是观众理解影片以及影片审美价值形成的前提。一个好的立意必须要有好故事,还需要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方法。《国王的演讲》的成功,当然与这两个条件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李君劼.片段化叙事与微像化镜头——电影《国王的演讲》评析[J].电影文学,2011(24).

[2] 黄乙玲.《国王的演讲》:艰难时刻的英伦旧梦[J].艺术评论,2011(06).

[3]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篇2

[关键词]《国王的演讲》;语言特征;电影语言

电影向观众传达主题,讲述故事的手段主要是画面和声音。而且声音要素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音乐和语言。因此,电影中的语言是电影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一部电影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语言中的艺术表现力。《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中的语言艺术极富个性化和感染力,通过语言成功塑造了一批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向观众展现了电影语言的魅力。

一、个性化的语言

电影艺术在塑造人物时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人物的对白语言,在 《国王的演讲》中,每一个人物的语言设计都充分考虑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语言表达极具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无论是国王乔治六世还是医生莱昂纳尔以及王妃伊丽莎白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他们的经历之所以扣人心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功的语言艺术。下面分别对三位人物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

(一)乔治六世

乔治六世在无奈之下接受了哥哥爱德华的王位,但是他却非常不愿意做英国的国王,这不是他的人生理想,而且他自己有一个缺陷,非常不适合做到处演讲的国王,那就是他患有严重的口吃。这个缺陷在他青少年阶段就已经相当明显,即位之前他是约克公爵殿下,他曾尝试过在公众场合演讲,但每逢关键时刻他都不能顺利说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词汇。[1]他的第一次演讲以失败告终,从此之后,他便开始了治疗口吃的艰苦历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困难,口吃的缺陷使他自卑到极点,他甚至刻意回避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因为他害怕孩子也会学习他的口吃,屡屡的失败几乎使他丧失信心,也不愿意做更多的尝试了。他说:“promiss me:no more.”他还说:“I stammer.And no one can fix it.hopeless!hopeless!”

乔治六世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人,他不但勇敢挑战自己的缺点,而且也敢于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作为英国国王,他始终为了大局的需要而不断克服着自己。这种优秀的人格魅力在他的对白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规劝哥哥在个人感情与国家大事发生冲突时应该以大局为重时说:“I dont care what woman you carry on with at night,as long as you show up for duty in the morning!” 他以自己的承诺回应哥哥的责难,说道:“I know my place! Ill ~do angthing with in my power to keep my brother on throne.”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始终是乔治六世最关心的事情,哪怕他承担着再大的压力,也不能对民众的利益置之不理,他说:“Therell be~King Mad George the Stam-merer,who let the people down so badly in their hour of need!”但同时,作为一个普通人,乔治六世内心也充满矛盾,也像常人一样要面对家庭烦恼。这也是造成他口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是乔治六世的语言治疗医生,他的职业虽然是医生,但作为一位生活和处世经验丰富的老人来说,他给乔治六世的帮助不仅体现在医治缺陷上,他对于国王树立自信的人生观、勇敢面对人生、面对责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莱昂纳尔遇事沉着冷静,淡定而又充满智慧。他与乔治六世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故事情节的主要线索,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反的,像是两股力量不断斗争,此起彼伏,而这两股力量仿佛又是每个人心中的两种思想,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2]毋庸置疑,莱昂纳尔的任务就是帮助乔治六世战胜自己心中的魔鬼,这种与乔治六世心中的魔鬼的斗争就常常表现为莱昂纳尔与乔治六世之间的斗争。因此在这里,莱昂纳尔虽然地位卑贱,但是他却有着一颗高尚的心灵和一个智慧的大脑。他的这些优点和性格特征在他的语言中有比较完整的体现:

Sorry,Mrs J,my game,my turf,my rules.

I need trust and total equality here in the safety of my consultation room.NO exceptions.perfect,In here its better if were equals.My”cas-tle,”my rules.

聪明睿智的莱昂纳尔在面对乔治六世的不配合治疗时,他巧用激将法,使乔治六世顺利进入他事先设计好的治疗方案。Ill take you.And you can pay me back next time.Then you owe me a shilling for not trying.The record is free.

除了在医治乔治六世的疾病中莱昂纳尔尽心尽力之外,他对乔治六世还像兄长一样,在面临困难时给予鼓励,帮助乔治六世克服心理的障碍,使他树立自信,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三)伊丽莎白王妃

伊丽莎白王妃是电影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王妃也是乔治六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在乔治六世人生的关键阶段都始终以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帮助国王排忧解愁,她为人谦虚,和蔼可亲,聪明智慧,偶尔也幽默俏皮,在他的语言中我们看到这一特点。“tick,tock,tick,tock.No. dear.Dear.dear man.then I thought he stammers so beauifully”伊丽莎白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对国王乔治六世的深深的感情。字里行间传达出伊丽莎白对过往乔治六世的宽容与爱意。在一次社交场合,当莱昂纳尔的夫人看到手足无措的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妃而处于尴尬局面时,伊丽莎白王妃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瞬间将尴尬的气氛化为乌有。王妃的机智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使平民眼中尊贵的王室在现在看来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既美化了英国王室的形象,又缓和了尴尬的气氛。”Its your majesty,the first time.after that,“Ma am”as in ham,not Ma as in palm.I trust you wont call me.

二、修辞手法的使用

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是这部电影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的修辞不仅增添了电影的艺术氛围,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这些修辞的使用一般都出现在人物对特殊事件的处理和看法中,恰到好处的修辞能够使人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也能够使观众在第一时间抓住人物的灵魂,或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人物的态度和情感倾向。电影中涉及的具体修辞方式列举如下:

(一)比喻

在诸多修辞手法中,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是根据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比较,以便能够更加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者塑造的形象。在这种修辞手法中,作者想要表达或描述的对象是复杂的,不易为人接受的相对陌生的事物,为了使读者能够更简单清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本体,作者会将本体的特征通过比喻牵引到喻体身上,而喻体又是读者或者观众能够比较容易接受的或者便于理解的事物,这样作者与读者之间便会形成顺畅的沟通和交流。[3]在《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中比喻的例子如:乔治六世将父亲比喻成“the guiding star”,这一比喻将父亲的卓越成就简单而又鲜明说成“指路明灯”。再如,“David and I were very close.young bucks…you know”此处,“两头雄鹿”的鲜明形象将乔治六世和自己哥哥的活力通过比喻,恰到好处表现出来。

(二)典故

典故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件的凝练,这些事件背后必然包含着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和思想,这些思想不受时空限制,既能用在过去,也符合当下的具体情况。典故的最大特征就是居于深刻的历史渊源、鲜明的民族特征与认识过程中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它具有自身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某种文化的长久积淀而致。例如在《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中乔治六世由于口吃,而对演讲有种胆怯心理,他害怕站在话筒前说话,也害怕通过无线电向民众演讲,因此他将“无线电”比作为“潘多拉的盒子”。在这里乔治六世用潘多拉的盒子比喻无线电,充分说明了他对演讲的厌恶和畏惧。去完成这种如此艰难的事情,也预示了乔治六世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三)委婉语

所谓委婉语就是说话者出于尊重对方的考虑,尽量用其他的表达方式避开对方文化、心理或习惯中的禁忌,以免造成听话者心理上的不适,从而保证谈话在友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例如电影中的如下一段话伊丽莎白用委婉的话语巧妙避开了对方的禁忌:As far as I see it,my husband has mechanical difficulties with his speech.Well,as a little reward,apparentiy learnt in an establishment in Shanghai.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突出特点是它深刻而又巧妙传达了地域文化中的不同成分。而且他还能够反映出电影产生地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内容。电影《国王的演讲》是根据英国王室中的故事改编而成,该影片带有鲜明的英国文化特征,首先是王室制度。影片向全世界观众展示了英国王室的继承制度、王室礼仪等一些英国文化中独有的内容,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改良资产阶级制度下的英国王室。而且影片结合时代背景也向观众叙述了二战时期的一些故事,可以说《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影片。

[参考文献]

[1] 昊文.《国王的演讲》中的科学与谬论[J].科学大观园,2011(08).

[2] 赵春雷.来自《国王的演讲》的启示[J].世界科学,2011(04).

篇3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的不断加强,看电影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英语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英语爱好者的推崇,电影字幕作为观看者学习英语的媒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为例,详细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以期为英语爱好者的英语学习、文化学习及翻译素养的提升以启迪。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词句翻译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词汇意义翻译的影响

在语言的各种要素中,词汇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各种语言在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中,必然会产生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内涵意义,所以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所包含的内涵意义上。[1]汉英词语内涵意义的差异主要通过词语的感彩和义项体现,所以在电影字幕翻译时要注意汉英词语在这两方面的不同。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汉英表示同一概念词汇的感彩体现出了不一致性,即汉语中的褒义词,在英语中可能是贬义,而汉语中贬义的,在英语中可能是褒义。如在《国王的演讲》中,当约克公爵在电梯上向他的夫人伊丽莎白询问罗格医生的情况时,她答道:“Oh,dear,perhaps hes a Bolshevik.”“Bolshevik”是翻译的难点,由于存在中西不同的感彩,若直译为 “布尔什维克”,无法准确地体现出该词的感彩。因为当时的英国反对革命,所以在翻译时应注意该词体现了说者的贬义情感,所以应译为“哦,亲爱的,也许他是个共产分子”。

中英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汉英语言间很少有意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汉语词语意思较为稳定,而英语单词多为多义词,呈现出多个意思。如电影中,老国王去世后,在遗嘱中对约克这样评论道:“Bertie has more guts than the rest of his brothers…put together.”其中“guts”有多种意思,“(1)内脏,肠子;(2)勇气,决心;(3)(尤指机器的)内部结构。”[2]在此处“guts”取自释义(2),整句话应翻译为“伯蒂比他所有的兄弟加起来……都要勇敢”。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句法结构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使得汉语具有隐性语法特征,而英语具有显性语法特征,这就导致了汉、英在句子结构上出现了很多差异,如汉语重意合句,英语重形合句;汉语喜人称,英语喜物称;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汉语好重复句,英语好简洁句。以上文化差异对句子结构的影响在电影《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中都有体现。

汉语语法以神统形,英语语法以形摄神,[3]这就导致了在句子结构上最明显的差异为汉语句子重意合,而英语句子重形合。即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追求句子意思表达的清晰,不强调形式上的完整;而英语的句法关系则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关系的合理。

在电影中,约克公爵第一次演讲失利后,他的夫人伊丽莎白找到罗格医生的语言矫正诊所帮他治疗口吃,他们见面后有这样的一组对话,“But Im afraid youre late.”和“Yes,Im afraid I am.”这是两个典型的英语形合句,但在翻译时要体现汉语的意合特点,即句子结构松散但表意清晰,所以第一句应译为“你迟到了”。第二句应译为“是的,恐怕是的”。以上两句话的转译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更有利于中国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

由于汉语以“万物皆备与我”的思维方式为主导,注重主体性思维,倾向于从自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者叙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多用人称,其主语为“有灵主语”;而英语喜欢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不用人称叙述,其主语为“无灵主语”。表现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汉语句子多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句子结构的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呈现出流水形的结构;而英语句子以主语和谓语为中心,分层展开,呈现树形结构。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由于老乔治患了重病,大卫被召回,在和约克见面后,以为是父亲为了召回他使的苦肉计,所以说道,“Old buggers doing this on purpose.”在这句话中,“old buggers doing”是“无灵主语”,但是在翻译时要结合汉语的特点,即汉语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喜欢用“有灵”充当主语,并且根据大卫针对的对象,上句应译为,“老家伙是故意这么做的”,以表示他对父亲的不满。

汉民族的思维是整体性的,时常把施动者隐含,将受动者作为主语,这种表达习惯便导致了大量的主动句;而英美人的思维是分析式的,明确区分了主体与客体,施动者与受动者,因此许多被动句被采用。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当约克公爵因为口吃未能完成闭幕讲演,他的夫人找到罗格医生,希望他可以帮助约克治病,在说明来意时,她说,“My husband is required to speak publicly.”这是一句英语被动句,在翻译的时候一方面要结合汉民族的表达习惯,即整体思维;另一方面要结合语境,即公爵夫人和医生的对白,要使得译文通俗易懂,所以应翻译为“我丈夫需要做公开演讲”。

由于中国人形象的思维方式,在造句的时候讲究语义对称,强调行文气势,句子结构不避讳重复,然而西方人思维方式较为抽象,句子崇尚简练。因此,在将呈流水形结构的汉语句子翻译成树形结构的英语句子时,需要注意:汉语好重复,英语好简洁。

在电影中,约克与哥哥大卫见面后的寒暄就体现了这一点:

“Whereve you been?”

“Been busy.”

“So was I.Elizabeth has pneumonia.”

为了避免重复,约克的回答用到了英语句型“so+助动词+主语”来表示后面的情况也适用于前者,但是在翻译的时候要符合汉语习惯,所以以上对白可以翻译为:

“你在忙什么?”

“我一直在忙于奔波。”

“我也是忙于奔波。伊丽莎白得了肺炎。”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情境叙述风格翻译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多个情境组成,而情境叙述风格是文化因素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汉英情境叙述风格差异就表现在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汉语多螺旋式而英语多直线式展开叙述;汉语突出话题而英语突出主语。以上的这些差异在电影《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中均有体现。

Scollon R.和S.W.Scollon认为,“东方人看重的是悠久的历史,而西方人眼中的历史只是文艺复兴以后的短期政治组织。为此,西方人讲话时重视力图尽快切入正题,而东方人则善于进行冗长的、循序渐进的解释”[4],导致汉语的情境叙述习惯绕着主题讨论而不直接讨论,呈现出螺旋式;而英语情境则倾向于直截了当地叙述主题,呈现出直线式。

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开头情境字幕有这样一句话:“(1925) King George V reigns over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people.”

该英文情境叙述是典型的直线式,即先摆出结论,后陈述事实。如果按照这种形式生硬地直译则会显得很突兀,不符合汉语的叙述习惯,所以在翻译时应该结合汉语的先事实后结论的顺序对语序进行调整。因此译文应为“在1925年,乔治国王五世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宣布退位”。

由于汉语的形象化思维和英语的逻辑化思维,表现在语言上即汉语是综合性语言,而英语是分析性语言,所以美国语言学家李讷和汤普森[5]提出新的语言类型学观点,即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其典型的框架为“话题+评论”;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以“主语+谓语”为中心,主语与全句甚至情境的关系密切。

在影片中,有一个情境是新国王要娶离过两次婚且行为不检点的辛普森太太,引来全国上下的担忧,以下是出自电台的话语,“There raised an age-old problem.Can the King separate his personal life from his public duty?”

英语用“there”作主语与实义动词相匹配来组建英语的句子结构,这就形成了相应的物称机制。而汉语的译文改变了这一信息点,汉语翻译以“绕不开一个老难题”作为话题,展开:“国王能否避免私生活影响自己的职责?”

三、结 语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6]本文以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为例,详细分析了中英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中词句翻译和情境叙述风格翻译的影响。英语爱好者需要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因素去积累中英文化影响下相关的语言知识,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语言和翻译素养。

[参考文献]

[1] 穆军芳.从美学视角解析汉译英散文翻译――以英语专业八级为例[J].作家,2009(11).

[2] 艾迪生•维斯理.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朱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81.

[3]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64.

[4] Scollon R,S W Scoll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154-159.

[5] Li C N,S A 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133.

篇4

[关键词] 字幕翻译;功能对等;形式对等;语义对等;文化对等

电影字幕翻译属于一项非常独特的跨文化、语言的活动,它是将电影当作媒介,其基础是电影的原文,并且服务于观众的一个过程。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有非常大的差别,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内容、形式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尽可能达到内容恰如其分、风格独具特色。怎样将英文电影的语言进行合理转化,不仅需要迎合译文观众文化特点,又没有丧失原文语言的风格特色。衡量电影字幕翻译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译文观众可以获取与原文观众相同的艺术享受。

长期以来字幕翻译都是把“功能对等”翻译原则作为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文章以《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获得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四项大奖)的字幕翻译为例,从语义、文化以及形式对等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合理运用的相应对策。

一、功能对等翻译原则的概述

尤金·奈达是美国的一名非常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长期以来被当作电影字幕翻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使用最为贴切而又最流畅的对等语以便使得源语的信息能够再现,包括了意义与文体。功能对等原则不仅仅是注重原文的读者,更加重视译文的读者,也就是读者对于译文信息所获得的感受,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尽可能使得译文与译文的读者和原文与原文读者之间关系能够保持一致。要求译文能够再现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都和原文相符合。功能对等翻译原则的“对等”应该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等同。原文与译文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语境、词汇、语法、译文读者等各种因素的局限,完全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实现的。与其他翻译者相同,电影字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灵活的翻译,实现原文与译文尽可能相对等值,使得观众在观看外文电影的过程中,能够尽量接近原文观众观看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主要特点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项比较独特的文学翻译活动,是利用两种不一样的语言呈现源语电影中的剧情以及人物性格的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有口语化、综合性以及时空局限性等。

1.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电影观众的文化层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电影的对白当中所运用的语言必须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使得影片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被更多的观众接受。所以,要求电影字幕翻译所运用的语言更加需要体现口语化的特点,以迎合译文观众的文化以及语言特点。

2.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电影兼具了视觉以及声音信息,是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结合,因此,字幕翻译工作对译文观众感受电影剧情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译者而言,能不能很好地将对白语言进行有效转化,而源语的文化语言特征又能够得到有效保留,原文的内容能够获得很好的传递,从而能够符合译文观众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电影字幕翻译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3.具有时间局限性的特点。电影的字幕在银幕上仅仅是短暂停留,译文字幕必须充分结合电影原画面以及人物的对白共同呈现在银幕上,会受到语言声道以及视觉通道所产生的局限。若译文观众仅仅通过电影字幕对于影片的电影情节进行理解,这就要求译文字幕应当简明扼要地传递各种相关的信息,让普通观众一看就可以明白,而不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思考,要是字幕比较冗长、晦涩的话,不但会对观影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译文字幕也无法发挥良好的功效。也就是说电影字幕翻译必须重视其时间的局限性。

4.具有空间局限性的特点。字幕的翻译基本在银幕底部滚动,其空间往往是有限的,要求字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占据更多的银幕空间,从而破坏电影画面的总体视觉效果,译者没有办法通过注解帮助观众更好地进行理解,仅仅通过非常有限的字数使得观众理解影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这就导致字幕翻译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译者务必发挥创造性思维,使得原作品的文化内涵、信息内容、艺术情境通过有限的文字进行有效传递,从而使得译文观众也可以感受到原文观众所感受到的语言、文化信息。也即电影字幕翻译必须重视其空间的局限性。

三、字幕翻译过程中合理运用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在对文字进行转换时,要求译文的文化、信息以及美学等价值和原作尽可能实现对等。即不仅要符合原片内容,同时又要符合译语的文化特点、审美要求,最终达到原片的感染力。

《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关于国王乔治六世为了治疗口吃的问题,寻求莱诺尔·罗格(澳籍语言治疗师)的指导。他通过刻苦地矫正训练,最终战胜了心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在电台成功地发表了一次感人肺腑的精彩演讲,使得当时在二战战火中备受煎熬的英国军民万分鼓舞。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广受欢迎,字幕翻译的成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该片的字幕翻译在形式、语义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对等分析如何将功能对等原则成功运用到字幕翻译中去。

1.形式对等。由于电影字幕翻译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因此必须简洁、口语化,尽量在形式上能够与原文对等。利用直译与意译有机结合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达到电影字幕形式上的对等。比如,在《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当中王后去拜访罗格的时候,罗格并没有及时出来迎接,翻译的时候将他的道歉翻译成:“抱歉,我这儿没前台,我就喜欢简单。”语言风格以及对白长度这两个方面均与原文非常接近,十分准确而自然。又比如将罗格其后所引用的莎士比亚剧中的台词翻译成 “乐而安,贫就是富”,使得原文的风格形式得以有效保存,与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十分相符。

2.语义对等。假如译语与源语的内容以及形式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翻译的时候应当按照“形式应让位于内容”的原则进行翻译。即译文不需要受制于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而要高度重视内容以及语义方面的对等。对白如果太长、字幕太多的话,会占据过多的屏幕空间,对观众的视觉会产生很大的干扰、不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所以,必须按照对等理论来处理电影字幕的翻译,舍弃源语的“形式”,将原对白的语义与精神翻译出来。比如电影《国王的演讲》中两次出现的绕口令都翻译成我们非常熟悉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假如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的话,就会翻译成:“我是一个蓟筛……和一个未筛过蓟的筛子……”这种译文一方面会让观众感到非常纳闷,还会对观众欣赏电影产生影响。因此,不如实现语义功能的对等,尽可能将原文的信息有效融入译文,使得译文观众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欣赏电影。不过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中也存在部分语义上没有很好实现对等的翻译。比如,乔治六世在阻止罗格预测他未来会继承王位时所说的那段话翻译成了:“医生啊医生,你是在胡说。”这里运用了“舍形式、重内容”的一种翻译方法,然而“to bark up the wrong tree”原本来自于打猎的时候“猎狗对一个错误的目标不停地狂吠”,后来则用来形容 “精力或者目标用错了地方”,然后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了“找错了人”,所以进行电影字幕翻译的时候假如翻译成为 “医生,你看错人了”,运用这种意译的翻译方法就能够实现语义对等了。

3.文化对等。电影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的媒介载体。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心理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两种语言的有效转换,另外一方面还应当重点关注文化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为了尽可能使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原文与译文能够实现效果等值,应当结合电影的具体实际,运用直译、意译、异化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对字幕翻译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必须将原文电影中的语言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有效转换到译文电影语言当中去,尽可能实现文化方面的等同。比如电影当中即将登基的国王与罗格在教堂里面的对话。将国王抱怨罗格没有行医资格的话翻译成了:“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帮我打听清楚?”其中并未提及“脖子”这个英国人和美国人经常喜欢提及的身体部位,而是利用意译传递出成语的准确内涵。又比如电影中罗格两次使用了“My game,my tuff,flay rules”以及“My castle,my ndes”来捍卫属于他自己的尊严,翻译的时候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方式,尽可能迎合译文的文化、语言传统习惯,将其翻译成“我的地盘听我的”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使得中国观众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假如将对白运用“异化”方式进行翻译的话,为了迎合原文的文化语言传统习惯,就会翻译成“我的比赛和草皮,必须按照我的规则”以及“我的城堡必须按照我的规矩做”,尽管这样的翻译能够精确传递出源语文化,然而与译语文化特点完全不相符,因此运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能够实现一种“最恰当而又最流畅的对等”,使得中国观众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结 语

功能对等原则在翻译电影字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生动、形象、恰当的字幕翻译和声音、画面等各种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中国观众能够更好地解读影片当中所传递出来的文化内涵以及异国风情。但是,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其实并不是绝对的,仅仅是一种近似的对等。在翻译电影字幕的过程当中,译者必须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与对策,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有效处理,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的效果更加接近,使得翻译能够尽可能地确保在形式以及语义方面实现对等,并且使得译文与原文的文化特征能够有效保留,尽可能使得译文实现表形、达意以及传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 Brill,1969.

[2]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篇5

最近网上有句俏皮话:不要因为中国电影没得到奥斯卡奖而感到遗憾或自卑,因为美国电影也从来没有得过金鸡或者百花奖。每年的奥斯卡都在深深地刺激着中国电影和电影人。

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当属《国王的演讲》。该片是典型的商业艺术平衡的电影,就如同1998年斩获奥斯卡奖的《莎翁情史》。乔治六世的名气虽然不能跟莎士比亚老师相提并论,但别忘了他还有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哥哥温莎公爵。他和辛普森夫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曾认为童话不再的成年男女。名人的隐私,再加上经典角色的另一种角度呈现,是此类电影的制胜法宝。

我们泱泱大国,当然不需像美国那样,要在英国历史中搜索此类名人,但在创作思路上,却走向了两种极端。一种是板起脸来讲历史,另一种则是完全的戏说。比如唐伯虎这个人物,一般人印象中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会武功,点秋香,甚至是唐家霸王枪的传人。但实际上,唐寅因为牵连到会试泄题案,仕途不顺,极为潦倒。而且,据笔者所知,他和秋香并不是一个朝代的人。此人恃才傲物,据说是中国第一个照着裸女画像的画家,在当时可谓是行为不端,胆大妄为。以《国王的演讲》的处理思路,不是不可以复原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而《社交网络》的制片人则是之前将《老无所依》捧上奥斯卡领奖台的斯科特鲁丁。影片根据《意外的亿万富翁》改编,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尽管致富励志的题材在中国同样会引起关注,但此片大段的台词估计会把不少中国观众吓跑,再加上中国制作这样的电影,容易变得公式,脸谱化,而且具有不小的变数和风险,比如唐峻之前就一直在准备拍自传电影。

《黑天鹅》的故事很老套,据说剧本参考了很多同类型电影,一个为名利所困的女人出现了各种幻觉,渐渐失去自我。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在上一部作品《摔跤王》里吃到了甜头,于是复制了一次。我估计他以后还会拍一部,主角再换个职业,没准是个天才小孩,变成“职业病三部曲”。此类题材在中国也会有市场,比如拍个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灵困境,何况乒乓球这一职业本来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篇6

这是英国向希特勒德国宣战后,国王的第一次战时动员。也许,换个随便什么人,早轻松拿下了。然而他不行,演讲前一分钟,他还在怯场,坐立不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国王平时说话缓慢,想一句说一句,以为他在深思熟虑或欲言又止,其实他患口吃。有些场合,用时过长,近乎围棋长考,半天不吱声,只是表情不像下棋,张口结舌,两眼干瞪,唾液随着痉挛的上下颚发着令人窒息的黏稠的声息。

作为一国之君,每遇这样的状况,他难堪,他的臣民也不好受,既不能笑,还得装作没看见,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这样的装也不是一般的修养能达到的层次,要是换了我等做他的臣民,大概早憋不住喷饭了。记得有一回一家杂志社组织笔会,其中有两个作者都患口吃,而且程度都不浅。不知是谁恶作剧,晚上将两人安排睡一个房间。名单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笑得直不起腰,大家都展开想象,猜测他俩面对面会怎么交流,两个“欲言又止”凑一起,天,那有多累!还不如干脆洗洗睡了图省事。这事过去了很久,每次提起,大家还是乐不可支。因此,乔治六世如果在我们这儿做国王,估计会出人命,不是我们犯上定死罪,就是他被我们活活气死。

这回国王的演讲,已经不仅仅是难不难堪还是好不好受的问题了,而是大不列颠帝国生死攸关的大事。一旦民众听得心里不爽,群情无法激愤,军队的士气也得不到鼓舞,这仗还怎么打?看看人家希特勒,慷慨陈词,手舞足蹈,将一广场的纳粹兵鼓动得像点着了火的干柴,英吉利海峡的这边反倒是有可能因为这位国王“欲言又止”的演讲,只见唾沫不闻声音,而淋湿了大家的热情。

尽管我们都知道,国王的这次演讲必定成功,否则这电影还怎么拍,但是当我们看着国王一步步如赴刑场般沉重地走向播音室时,还是在为他祈祷:上帝保佑国王。我们知道现在唯一的“上帝”就是“语言矫正师”罗格,看他如何在关键时刻点化这位陷入绝境的国王,起死回生,一举读完这9分钟的演讲稿。

罗格与国王这一对人物关系的设计是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按国王对罗格的评价,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语言矫正师”,是个“没有训练,没有文凭,没有执照”的“乡下来的新手”,也就是说罗格几乎就是个江湖骗子。他原本是个来自澳大利亚的话剧演员,对莎士比亚台词烂熟于心,但因为年纪大了,没有剧团愿意收留他了,幸好语言功底尚在,又懂得点心理辅导,于是便名不正言不顺地来英国混口饭吃吃。

当罗格失去赖以生存的演员职业的时候,国王却因为继承王位而开始当起了演员。用王后伊丽莎白的话来说,他的职业就是专门“公开讲话”,而老国王乔治五世的话则说到了本质,他说:“现在,我们必须去主动迎合大众的需要,我们成为了最卑微的存在……成了演员。”

没错,两个“演员”。一个是以演戏糊口的职业老演员,一个是必须放低了身段迎合大众的新演员;一个以舞台为舞台,一个以所有公开场合为舞台。你很难说谁是真演员,谁是假演员,因为他们的的确确都在演戏;他们也都需要在演戏时进入某种语境,因为他们都需要以这样的语境来打动人,以获取票房或换取民心。

虽说同是“演员”,但地位相差悬殊,一个贵为君王,一个充其量只是个被淘汰的老戏子,但今天君王有求于老戏子,于是天枰便开始走向平衡。只是君王不会轻易甘拜下风,他骨子里蔑视演员,认为卑微,尽管连话也说不周全,但损人的话他都说得毫不含糊,而且口齿清晰。

说罗格“江湖骗子”,我觉得还真有点像,那些所谓的“物理治疗”,甩头、打滚、下巴抖动等,和先前王室请来的医生要国王嘴里含着玻璃弹子发音的方法大同小异,都有点扯淡。真正有效的,是他的那句经典台词:放手,其实很容易。

所谓放手,就是彻底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要总记着自己是贵族,是国王;所谓放手,也就是敞开胸怀,不要老是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所谓放手,也就是学会平等待人,学会尊重;所谓放手,也就是看淡一切,不该有过分的压抑;所谓放手,也就是国王算个屁!

篇7

22岁的英国女星艾玛·沃特森因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扮演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同学赫敏·格兰杰而一举成名,去年《哈利·波特》谢幕之后,沃特森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了一年。最近她的新片《壁花少年》刚刚在英国上映,这也是自告别《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之后,艾玛出演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斯蒂芬·奇波斯基1999年所写的同名书信体青春小说,故事围绕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三个美国高中生的校园经历展开,原著作者奇波斯基亲自担任了编导。

最近艾玛·沃特森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试映,并谈了她在《壁花少年》中的新角色以及自己由《哈利·波特》蜕变的过程。她说:“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非常紧张。我从一个非常自制、非常英国的角色过渡到一个自由自在的美国女孩,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她跟赫敏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知道人们喜欢赫敏,但我希望他们也能敞开胸怀喜欢赫敏之外的我,喜欢我的新形象。”艾玛还说,她不会反对重返《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拍摄。《哈利·波特》原著作者罗琳已经表示,她有意重写小说中的个别章节,因为重读之后她发现有几处地方需要再修改,也许会出一个“导演剪辑版”。

《国王的演讲》将拍续集

2011年夺得多项奥斯卡奖的英国影片《国王的演讲》将拍续集。原来的三位主演科林·弗斯、海伦娜·邦汉·卡特和杰弗里·拉什将重回导演汤姆·霍珀旗下,继续演绎口吃的英王乔治六世在二战期间的故事。导演与三位主演均表示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再聚首,续集中三位主演的身份不变:科林·弗斯仍扮演口吃的乔治六世,海伦娜·邦汉·卡特仍是他的王后,“御医”杰弗里·拉什的身份也无太大变化,但是续集不再聚焦于国王与口吃的斗争,而将讲述英国皇室在二战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应对。

汤姆·克鲁斯有望出演科幻片

派拉蒙公司公布了汤姆·克鲁斯的科幻新片《我们的名字叫亚当》计划。该片类似于《回到未来》,讲述了主角穿越到过去,碰到了自己的故事。不过,本片并不是汤姆·克鲁斯候选新片上的惟一成员。目前,这位好莱坞明星的候选名单上有着翻拍版《豪勇七蛟龙》、翻拍版《范海辛》以及《碟中谍5》和《壮志凌云2》等影片。有消息传出,克鲁斯最优先考虑的,将会是《壮志凌云2》。无论克鲁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2013年和2014年可能都将是克鲁斯的一个爆发年。而在今年的年底,我们还能在《烈探狙击》一片中看到他的表演。

贝尔回归大卫·拉塞尔新片

2011年以《斗士》一片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美国导演大卫·拉塞尔目前正在筹备一部犯罪剧情片,曾在《斗士》里与其合作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将在片中出演一名职业骗子。该片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发行,根据FBI一次有名的钓鱼执法案件改编。上世纪80年代,FBI为调查政界腐败案,雇佣了一名行骗高手(贝尔)假扮成阿拉伯富商贿赂多名议员、政客,该案牵扯甚广,甚至直指华盛顿高层,最终多人进了监狱。加盟此片的还有多位当红明星,艾米·亚当斯将演贝尔的情人、杰里米·雷纳将演一名腐败政客。

《安娜·卡列尼娜》在国内上映

新片《安娜·卡列尼娜》由曾经执导过《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乔·怀特是当今影坛最注重影片视觉效果的导演之一,他执导的《傲慢与偏见》《赎罪》,曾经屡获各大电影节艺术执导、摄影、服装等奖项及提名。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凯拉·奈特莉、裘德·洛、亚伦·泰勒·约翰逊等众多影星倾情出演。该片自10月16日起在全国上映。这部阵容强大的经典名著改编电影,今年11月才在北美及海外地区全面上映,中国观众将提前一睹安娜传奇的爱情人生。

朱迪·福斯特再执导筒

两届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宣布将接手惊悚片《金钱怪兽》的导筒,并在其中饰演重要角色。《金钱怪兽》根据小说改编,故事聚焦一个以内线交易谋取暴利的电视人。朱迪除任导演、主演之外,还会加入编剧工作。对此,她表示很兴奋,“与我之前的电影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对现实的讽刺意味要强烈得多,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并不是朱迪第一次当导演,早在1991年,她就执导并主演了电影《神通泰德》;去年,她自导自演的《海狸》在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亮相,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篇8

概括而言,贝多芬音乐在电影中有如下几种主要的情绪功用:

1.装饰。例如电影《国王的演讲》、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等。在我看来,贝多芬的音乐风格还带有某些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个别曲目繁复严谨,具有建筑般的工整形式之美。因此,贝多芬音乐的一些曲目,在感染力和戏剧性方面略有不足。但是,作为背景音乐,却具有雍容而庄严的装饰性。在《国王的演讲》中,这一乐曲的情绪作用也确实与巴赫和亨德尔为欧洲皇家、贵族谱写的宫廷、仪仗乐曲极为相似。这部讲述口吃的英国国王如何在密友的指导下克服口吃,最终在二战爆发之际成功发表讲演,鼓舞民族士气的电影,也因贝多芬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贵族气度和英伦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影视作品尤其喜欢把贝多芬的音乐作为一种装饰音乐加以应用。

2.幽默。例如电影《冰河世纪》。在当今社会,贝多芬这个名字几乎是严肃、高雅艺术的代名词。当他的《第九交响曲》出现在《冰河世纪》中时,不禁给人一种荒诞的、“乱入”的感觉。

3.优美。例如电影《大鱼老爸》《永恒的爱》。这是一部关于父子亲情和美好回忆的电影。影片中,父亲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奇幻而激情的遭遇:老巫婆、巨人、“幽灵城”、晚上会变成狼人的马戏团老板、有着两个不同性格但只有一个身体的中国歌手和谁也抓不住的“大鱼”,以及他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在钟情于童话风格和神异想象的导演蒂姆・波顿的处理下,把诸多视觉元素统一在优美而壮观的美国南方的大自然之中。在贝多芬九大交响曲之中,《第六交响曲》是唯一全曲有标题,而且每一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这部作品正好诞生在贝多芬完全失聪之际,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正是他对自然无比留恋的一种表达。自然、人生、回忆、美好,种种主题在电影与音乐间找到了共鸣。

以上三种情绪功用主要出现在主流商业电影之中。

4.庄严。一些电影着重于开发贝多芬音乐中庄严的仪式性。其中,前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在《乡愁》中表现出的残酷的自我毁灭仪式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这部诗一样的电影中,一位诗人横越欧洲,去寻找一位音乐家的遗迹。他路遇一位试图为全人类赎罪的疯子。这个人试图在一条圣泉上手持一支蜡烛,来回七次,以此救赎全人类,但是没能成功。最终,他在广场上用严重磨损、走音的磁带播放《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并将汽油洒在身上,当众自焚,以此警醒人类、救赎人类。这一段落富于宗教性的崇高庄严,是塔可夫斯基用生命救赎人类的罪恶思想的典型体现。在我看来,塔可夫斯基对《欢乐颂》的运用,既是对人类在命运与死亡面前的高傲这一主题的肯定,又是以《欢乐颂》作为上帝之音,是救赎与毁灭的号角。

5.狂暴。也许,电影大师对贝多芬音乐中潜藏的疯狂与暴力的发掘,才是属于我们时代的第七艺术对贝多芬音乐精神的真正理解。第一次以贝多芬音乐为背景大肆表现暴力与狂热的电影当属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在这次艺术尝试成功以后,贝多芬的宏大交响乐几乎成为电影中一切人类暴戾与恐怖的御用音乐,暴力如昆丁・塔伦蒂诺的《混蛋》《被解放的姜戈》,狂暴如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恐怖如大卫・芬奇的《七宗罪》,乔纳森・戴米的《沉默的羔羊》,残忍如加斯帕・诺的《不可撤

销》等。

由此,我们总结了贝多芬音乐在电影中呈现出的各类旨趣。可以发现,主流商业电影一般都正面延续了贝多芬音乐的古典旨趣:装饰性、舞蹈性、美感。但是,必须指出,这种延续更多只是继承了贝多芬音乐的形式美感,无法深入到灵魂层面,无法体现贝多芬的激情和理性主义追求。作者追求更为鲜明、深入的艺术电影,则着重于开发贝多芬音乐的仪式性和狂暴情感。塔可夫斯基将贝多芬宗教性的崇高发挥到了最高程度,而斯坦利・库布里克则将贝多芬的崇高音乐转化为一种荒诞的现代主义艺术元素,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性的绝望和批判。但是,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启迪下,更多电影导演把贝多芬音乐作为一种残忍、暴力、的绝望奇观。这种消费行为彻底挖空了贝多芬音乐的深度和价值,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行为。

无论是正面的继承,还是反面的“亵渎”,抑或是全面的背离,贝多芬音乐在当代电影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旨趣,都完全背离了自身的理性主义色彩。但是,我们不必哀叹理性精神的沦丧和消费社会的荒诞,我们能做的,是慨然面对人类精神文化的现状,慨然面对“存在”难题,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和艺术。

篇9

标准1.英国资本

大多数电影节都是把最佳电影奖颁发给制片人。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抱走《国王的演讲》最佳电影小金人的,就是英国制片人伊安·坎宁。想当年伊安·坎宁狠心拒绝了好莱坞投资,以保证这部电影的独立性,换来这部口味不同于好莱坞的成功之作。

电影是造梦机器,可是这个机器要正常运行,要花费大量资金。一部电影投资动辄上亿。所以把电影当成是工业化产品,归投资方所有,乍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对。可是我们再分析另外一部电影。1995年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是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投资1550万美元拍摄的。可是这部电影是英国名著改编,编剧演员都是英国人,电影充满英伦风情。这部电影难道我们能说是美国电影吗?

标准2.英国拍摄

历来外国投资者在英国本土拍摄的电影非常多,它们的特点是展现英国风情、故事根据有品位的名著改编,都是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小说和戏剧,由一批受过戏剧舞台训练的英国演员来主演。这样的电影总是能博得评论界的欢心。比如根据奥斯汀(被戏称是最炙手可热的好莱坞编剧)小说改编的作品,改编约翰·勒·卡雷小说拍摄的侦探电影《斯麦利的人马》、《不朽的园丁》等,根据罗琳小说改编的“哈利·波特”系列等等。

很多人认为这类电影是英国电影人能够做得最成功的地方,这些电影里的英国文化痕迹是无法替代的。

篇10

从1996年的《猜火车》到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丹尼·博伊尔最终用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正式确立了自己在当代英国影坛的地位。他也由此受邀执导本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丹尼·博伊尔亦不负众望,用华丽细致的镜头和摇滚乐一样的剪辑,让世人见识到他对主流文化超强的驾驭力,英伦风也因为他的诠释闷骚的更加迷人。

丹尼·博伊尔生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地地道道的工人家庭。底层的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的题材以及风格。少年时代的他梦想是做一名神父,不过如今他却发现即使做一名导演,同样可以像神父一样引导观众,影响观众。剧场生涯的经历让他在底层的出身之外接受了很多经典戏剧的熏陶,也让他的作品迥异于传统的写实派,同样注重剧情的吸引力。在BBC拍摄了几年的剧集之后,1994年他推出了个人的首部电影《浅坟》,英式的黑色幽默以及扣人心弦的犯罪描述让他一举成名。随后,他推出个人导演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影片《猜火车》,这个关于苏格兰吸毒青年的迷茫生活的电影被很多年轻人奉为圣经。几年的低潮期之后,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他奥斯卡夺魁,再次笑傲影坛。

肯·罗奇至今还保持着一项11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纪录,这也是戛纳历史上入围数量第一人。这位备受戛纳宠爱的老导演是英国当代影坛极其重要的一位,从影四十余年,却始终将作品的视角对准了英国的底层民众。一直以写实的态度关注英国社会现实主义,因此被很多人视为英国电影的良心。

或许是在牛津修习法律的原因,肯·罗奇一直对社会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当年牛津读书时,他加入了牛津讽刺剧社,由此进入剧场,随后进入BBC成为一名电视导演,最终确立了与电影的关系。肯·罗奇以写实主义影片《可怜的母牛》开始其电影生涯,随后的《小孩与鹰》成为他电影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风格确立之作,底层角色、非职业演员、写实主义影像等等都成为肯·罗奇这么多年导演生涯的作品标签。即使在今天,76岁的肯·罗奇仍然在坚持着他的写实主义路线,包括最新一部影片《天使的一份》。

肯·罗奇一直被视为英国“厨房洗碗槽”电影的重要接班人,也是英国工人阶级代言人。他的电影常带有略带粗粝的写实风,作品中角色多来自英国底层:单亲妈妈、没人管教的孩子、酗酒的下岗职工、黑社会小混混、外来移民等等,这些边缘的底层角色共同构成了肯·罗奇的电影世界,也成为了解英国的另一扇窗。那是与绅士贵族等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电影世界,也是工业化进程最早的英国所不能遮掩的混乱面。

与昆汀·塔伦蒂诺对应,盖·里奇常被看作英国的电影顽童。他和昆汀一样,作品中满是各种打破常规,随性而为,尤其是早期的《两杆大烟枪》与《偷拐抢骗》,都是一些以轻松的态度玩出来的经典。

其实从盖·里奇的童年经历,就可看出他的顽童性格。十多岁的时候曾因阅读障碍以及嗑药先后被两所学校退学,在认清了自己并不是学习那块料之后,盖·里奇投身到电影事业当中,并将自己的顽童性格完全融入到他的作品中。首部长片《两杆大烟枪》以多线叙事、快速剪辑、有趣的对白以及机缘巧合的情节设置震撼了许多年轻的观众,随后的《偷拐抢骗》则进一步拓展了个人风格。而《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票房成功也让他的全球影响力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盖·里奇的作品大多来自英国的街头文化,是不良青年的犯罪人生,要够酷够帅,还要有动感十足的流行音乐。导演的街头童年经历让你可以很轻易就把他与学院派的导演区分开,作品的形式更加天马行空不受拘束,片中也多是些街头小混混这种不入流的角色。摇摇欲坠的《两杆大烟枪》结尾那个进退不能的哥们儿让人从此爱上混乱的英国。而到了《大侦探福尔摩斯》中,他更是将传统的西装礼帽福尔摩斯街头化,不再那么整洁绅士,但风度却丝毫不减,尤其是小罗伯特·唐尼的出色的嬉皮演绎,和裘德·洛联手把腐国文化发扬得淋漓尽致,盖·里奇作品中的顽童元素也得以一路延续下去。

谁也无法否认埃德加·赖特的才华,尤其是他对动漫等流行文化的领悟,也让他深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这位深谙类型片元素的导演,一直是喜剧片及恐怖片的簇拥,并将这些类型元素的理解混在一起酿成其成名作《僵尸肖恩》。本片以及之后的《热血警探》都为当代英式幽默做了很多有益的拓展,尤其是对传统类型片的解构。

从Super-8到 Video-8,童年时期的埃德加·赖特就对电影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试着用镜头记录生活、讲述故事。早期他就曾制作过许多多类型杂糅的恶搞短片,也为自己日后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开始在派拉蒙喜剧频道和BBC负责了很多喜剧节目的制作,并认识了铁杆搭档西蒙·佩吉。再之后,《僵尸肖恩》诞生了……

不同于美国人直白露骨的屎尿屁喜剧,英国的喜剧往往更含蓄隐晦,暗藏讥讽。埃德加·赖特的作品同样是暗藏着的幽默,他的喜剧情节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扮丑搞怪,而是通过情节的错位和误解产生笑料。尤其是对经典类型片的解构,更让他的作品格外有趣。赖特的幽默像是一锅英式乱炖,惊悚、血腥、动作、伦理、恶搞、温情齐下锅,有时也会拉莎士比亚下水,但出锅的那股子英国味儿总能让你回味无穷。就好像《僵尸肖恩》中几位屌丝学习僵尸走路的方式以躲避僵尸,让你笑抽了筋就再也忘不了。

《国王的演讲》力挫《社交网络》获得奥斯卡奖,也让汤姆走进大众视线。出生在伦敦的汤姆·霍伯也算是文艺世家,母亲是澳大利亚的作家,父亲也是媒体从业人员。霍伯当年读的都是海格或是威斯敏斯特这种历史悠久的名校,在这样的家庭出生对他之后作品的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对经典文学以及剧场文化的继承。

汤姆·霍伯青少年时期一直在进行电影短片的拍摄,还参加过BBC的青少年短片比赛。牛津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先是加盟ITV,随后入主BBC,做过很多年的电视剧导演,执导过大量经典文学或戏剧改编作品,其中剧集《伊丽莎白一世》还帮他获得首个艾美奖。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他迎来了《国王的演讲》的成功。

汤姆·霍伯的作品更符合我们对传统英国电影的认知,古典与文学性、强调表演和突出历史感。或许是由于家境以及学业的原因,汤姆·霍伯的作品多取材自文学经典或是戏剧名作,作品中的主角也常是一些历史名人,这样的题材选择让他的作品总伴随着几分历史的厚重。不过在引用经典的同时,汤姆·霍伯在影像风格上也做了很多独有的变革,包括广角镜头的大量使用,特写的频繁出现,让构图也对人物形成一种暗示。这些在《国王的演讲》里也非常常见,在这种暗示下,观众可以很明显从镜头中感受到主角的压力。

西恩·迈德斯作品中粗粝的影像让人想起五六十年代英国的“厨房洗碗槽”电影,或是肯·洛奇及迈克·李的接班人。这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西恩的父亲是一名长途司机,曾被认为是一起少女谋杀的嫌疑犯。为此,童年时的西恩·迈德斯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负。

长大之后的西恩·迈德斯也做过一些违法犯罪的荒唐事,直到他决定将全部生活投入电影。他先是去报了表演学习班,并结识了之后的搭档,演员帕迪·康斯戴恩,开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从《247》再到《死人的鞋子》,一直到勇夺英国电影学院奖的《这就是英格兰》,他的作品一直坚持底层写实路线,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欢迎。从西恩·迈德斯的电影可以更好的了解伦敦以外一些相对底层的英国人的生活,他的作品多在英国中部的米德兰兹地区拍摄,大多为半自传体,真实粗糙更有生活气息。早期成名作《247》就取材自自己的童年经历,而那部备受推崇的《死人的鞋子》则来自他童年时在Uttoxeter的生

活,部分情节来自他的一位密友。通过他的这些生活化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更真实、更粗暴的底层英国社会。“小子,你竟没有BenSherman的衬衣,你还不能成为我们的人!” 《这就是英格兰》中叛逆小子想要加入光头党得到的忠告,因为这是他们钟爱的摇滚乐队、歌手们追捧的个性着装。这就是西恩·迈德斯电影中无所不在的英格兰文化。

虽然总把自己比作肯·罗奇,不过相比肯·罗奇,迈克·李则温和了很多,他的作品中除了蓝领工人,也会有中产阶级的身影。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作品关注的都是生活本身。为此,迈克·李也常被认为是“厨房洗碗槽”一派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