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目前企业的资金及成本管理粗放,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其现状也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但却不能真正将采取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只重视任务的承揽,重视工程质量的提高,片面认为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水,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持续下滑。企业在财务管理理念上的滞后性、管理水平上的弱化以及管理战略上的陈旧性成为主要原因。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生产周期长、成本大、任务遍布各地,财务管理难度大。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需要财务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财务制度有章不循或不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技术普及不好等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不能给企业决策以有力支撑。有些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的作用认识不深,认为财务部门只是管理企业的一种“工具”,将财务管理置于被动和从属地位,不能发挥其核算、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不同,财会主要明确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进行记录、核算和报告;而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主要是用来帮助企业进行计划、监督和决策的内部报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核算方法、分析方法的约束性很小。而随着企业成长,财务管理将逐渐演变为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全过程。
一是利用财务管理改善工程项目决策。现在大多数企业在作出决策时,没有可靠的数据作依据,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或主观臆断,不能预测对工程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具有盲目性。运用财务管理方法收集工程造价信息,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决策的水平。
二是利用财务管理掌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资金支持,项目将不得继续开展。利用财务管理及时获取项目资金收支状况,需要时安排项目融资,保证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停工等情况,保证工程进度。
三是利用财务管理指导项目投标。在进行工程投标,需要足够的信息。要必须保证信息的充分和准确。在平时项目中累积的财务及成本数据能够为未来项目提供详细、具体的数据作为参考,能从成本预计、利润等方面为企业提出建议。也有利于控制企业运作的监督和控制。
1.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围绕资金运营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由于企业生产周期长,流动程度大和各个工程资金到位情况不同等特点,资金使用不易集中管理,使资金协调运作比较困难。因此,应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合力,建立起货币资金的回笼体制。同时,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及预测的方式,加强对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及时发现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并进行调整与改进,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由于资金的分散和闲置所带来的浪费,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内部重大工程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加强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2.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经济方面主要遇到了经营、财务等安全风险。经营风险能造成企业资金流出或损失。如来自外部的诉讼失败,或来自内部的人员舞弊等。虽然有法律法规加强了企业的经济秩序和利益,但来自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的不安分成分仍然存在的。因此风险管理成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新课题和重要任务。企业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资金管理的范畴,必须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预防、回避、转嫁风险。
篇2
关键词:新形势;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问题;加强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给保险对象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待遇,是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进行缴纳,以及其他手段进行筹集的合法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不仅包括养老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及失业保险基金,而且包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在内的总共五项基金。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能够实现的前提与物质基础则在于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的出现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对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有效减少的同时,对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意义。此外,社会保险还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社会保险,可以对国民收入进行调控,避免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一定程度地阻止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在兼顾效益的同时,得到平衡的目的。社会保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现阶段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新形势下,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基金来源渠道少
作为一种造福于大众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起来的。所以,既然建立了制度就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但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仍然是上个世纪末所遗留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在财务部与劳动部门刚刚颁发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但在时代的发展的日新月异下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上显现出了不完善的地方,面对新形势,其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除此之外,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保险的单位和缴纳的个人保险金,还有小部分来源于基金在银行的利息。社会保险基金来源太少,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在支付上的风险。
2.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职责不明晰,基金存储渠道过多
上世纪末我国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法律制度,其中明确规定要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实行两条线管理,即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进行管理。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这种工作思路已经不适应社会,使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经常出现管理职能错位,渠道不畅,员工职责不明确,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给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此外,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在储蓄上的渠道过多,国有银行、金融机构都有,造成基金的不必要流失,使基金不能纳入财政专户进行更好地管理。
二、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1.完善社会保险新法规,规范会计行为
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有关法律应该加快出台,这样才能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法律只有适应当今的新形势发展,才能发挥更好地效用,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法可依。其次,社会保险机构应该依据《会计法》以及社会保险会计制度等的现实要求,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定期对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检查、预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安全有效运行。
2.对约束机制进行健全,明确职责,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不应该因循守旧,而应该从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吸取经验,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使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各司其责,避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其次,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重视制度的建设,还要对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和考核,只有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去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真正上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3.加大财政投入,对其筹集渠道进行拓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大社会保险的财政投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进行拓宽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的需要。国家应该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对社会保障预算的比重进行提高。其次,应该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增量。再次,应该对社会保障税进行开征,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机构进行探索,保证其顺利运行。
面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的各种问题,只有对其一一解决,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J].中国社会保障,2010,7(21):80-81.
[2]金正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11(34):138-140.
篇3
关键词:官民生态;协同共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8-0016-03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更为中央高层所重视和强调。
在关于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上,中央的相关会议或决策部署都在不同程度上明确了如下意思: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大力加以完善。从结构上分析,上述社会管理格局反映了中国现行政治体制下的“官民”二元图谱,反映了对官民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追求。因此,在基于官民良性互动而形成“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则在于不断调适、改善官民关系,发挥社会管理中的官民两个积极性,形成互动、和谐的官民生态。可以说,良性的官民生态是形成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良性的官民生态?社会管理中为什么要倡导良性的官民生态?如何形成良性官民生态,进而形成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三个重要问题。
一、典型的官民生态类型考察
要明确什么是良性官民生态,首先必须了解历史上或现实中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官民生态。综合过往以及当下的政府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可以归纳出四种典型的官民生态类别:“主人-奴仆关系”、“委托-关系”、“掌柜-顾客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1.主人-奴仆关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传统阶级社会中,官民之间的关系普遍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指挥”与“服从”关系,统治者以“主人”自居,并垄断公共权威,普通民众只是绝对权力控制之下的“奴仆”,只能听由统治者发号施令,履行“下人”的服从义务。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处处强调等级差别,“官本位”思想盛行,一切以统治者的意愿为导向、为目的,社会公众缺乏分享公共权力的机会和空间,其真实愿望和利益诉求根本得不到重视和维护,久而久之,公众逐渐丧失了主动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和想法,参与公共生活的资源和能力也随之消损殆尽。因此,这种官民生态建构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只是一个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机关、意识形态灌输等手段,来实现对社会“单向控制”的过程。
2. 委托-关系。随着资产阶级思想家掀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波及整个西方世界乃至全球,“君权神授”思想日益受到谴责和唾弃,而“人民”、“社会契约”等思想的传播却越加广泛,传统“主人-奴仆”的官民关系首先受到了理念上的打击。随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火种纷纷点燃,并在众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上述官民关系受到制度上的再次打击后,逐步被以“委托-”为基调的官民生态所取代。这种官民生态所蕴含的基本假设是,“国家是一种人民的契约,许多个人以他自己的自利相互订立一种契约以产生政府。或者说每个人都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以产生公共权力。这是政府产生的唯一合法方式,也是公共权力赖以存在的唯一基础。”[1]因此,公民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所有者,是“委托人”,而公共权力的运用者只不过是公民选择出来的,究竟由谁来则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来决定,同时,“人”必须依法满足“委托人”的要求,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无疑,较之主人-奴仆关系而言,委托-关系更能体现官民之间的平等、开放和公正的关系。但是,这种官民生态并不总能充分体现和保证社会管理的公共属性。首先,正如巴伯(B. Barber)所指出的,代议制转嫁了责任,也疏远了人们的政治意愿,它是以牺牲自我管理和自治为代价的,会造成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冷漠与疏远。[2]其次,这种官民生态其实暗含了这样意思,即作为公共权力运用者的“人”比一般民众更为明智,更有经验,更能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种精英政治倾向可能使社会管理无法及时、合理地回应公众的需求。再次,公共权力运用者因其“理性经济人”的本性,存在枉用公民的信任、逃避责任,甚至谋求私利和腐败等可能,从而引发所谓的“逆向选择”和其他道德风险,侵蚀公共利益。因此,尽管委托-的官民生态模式通过承认社会公众的公民身份而具有先进性,但其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成为“主仆关系”的新变种,难以保证公共权力运用过程中的回应性,更无法实现对社会管理的官民协同共治。
篇4
[关键词]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93
[中图分类号] G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87- 02
0 前 言
如今,随着“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逐渐开始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务服务标准化领域进行探索,并建立启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国家级地方试点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综合标准化的理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快速持续发展。
1 标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义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而综合标准化,又可叫做“全面标准化”或“整体标准化”,是针对不同的标准化对象,以考虑整体最佳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的标准化管理方法。
所谓社会管理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采取制定规范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建设自然和谐发展的当代型社会。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大力推动发展社会服务产业,例如发展社会就业、社会教育产业、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的公共事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活、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2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十分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政府很大程度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社会事业的建设。②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的集中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加。④社会对基础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供给却严重不足,同时城乡差距也造成基础设施的严重分配不均,城乡基础设施明显少于城市,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 综合标准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更好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当务之急。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构成,所涉及的部门和工作千头万绪,综合标准化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社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形成完整而统一的综合标准化体系,为政府自身改革、政府管理社会提供了一种科学性、技术性的解决思路,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一种有可操作性的手段。
4 对标准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标准化法制建设,在依以治国的原则下,标准作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必须有法制和法治的保障,才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起到更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2)加快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标准体系。以综合标准化为手段,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教育、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推动相关标准体系结构性调整;加强政府管理标准化,构建政府管理标准化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力度,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完善标准实施监督和实施后评估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4)加强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标准化人才储配库,形成优秀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
5 结 语
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综合标准化,要正确把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前国情,明确政府的新角色,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标准化实行的试验者,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进程,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卢俊,王彬彬,康雪娟.福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思考[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3):9-12.
[2]明钢.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被列入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J].当代陕西,2016(8).
[3]张若晗,刘宗武.综合标准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应用[C]//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5.
篇5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仍难以适应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一些重大变化的挑战。一是阶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利益分化较小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整合和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相处的秩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先后有2亿多农民离开耕作的土地和生活的村庄,转变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而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过上不同于父辈的生活。如何使转变了职业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大挑战。三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分配不公现象引起群众不满。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四是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几千年来家庭代际的金字塔结构,在城市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开始出现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社会流动的加强和代际关系的转变使城乡家庭小型化、居住人少化趋势明显,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际帮助解决的问题如养老、单亲抚养、疾病照顾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推进,作为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把社会问题解决在基层的能力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则彻底解体;另一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大都采取了“非单位”的管理体制。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加大了治理的成本,自上而下社会事务的落实和自下而上社会问题的解决受到阻碍。同时,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获得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约束、监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规范系统还不完善;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适应这种复杂性的社会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等。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软件建设。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和路径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体制是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或社会运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弱化,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同时强调在改革中剥离单位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化)。但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在一段时间里仍然习惯于以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这样,一方面国家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时努力把组织社会生活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而另一方面社会却因为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延续而不能有效地自我发展和组织起来,难以承接这种职能转移。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从宏观上说,这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科学认识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般而言,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更不能相互替代。因此,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就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会自我管理的范围。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明显滞后的现实状况,第二个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社会领域的发展必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不仅仅是相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民间社会组织。推动社会领域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事务,是公民个人、家庭、基层自治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所不能办理的公共社会事务,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必须依靠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予以办理。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利益、回应社会诉求、规范社区自治、监管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以及应对社会危机等。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促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从而构建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环境。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法规和社会政策。要不断完善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法规体系,制定各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这四个方面构成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逻辑和路径。为了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一切与此相矛盾或背离的现行社会管理制度都应被纳入改革和完善之列。目前,尤其需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
大力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以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为主体的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社会,形成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努力降低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和总成本,已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面临的问题是,社会自我发展空间仍然较小,相对于强大的国家和市场而言,社会还处于弱势地位,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甚至难以有效承接经济组织在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以及国家相对退出后留下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要大力发展和培育我国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社会管理的资源保障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来满足社会管理资源投入的需求,现在的关键是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以及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培育发展。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国家公共资源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财力资源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公共资源一直呈增长趋势,但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来看,我国公共资源的投入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财政社会净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偏低。实际上,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联邦)政府直接承担着广泛的社会服务供给职责。这也是避免出现区域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的重要条件。二是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事务公共资源配置体制。进一步完善1994年以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为社会政策提供资金配套,减少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三是推动公共资源社会投入配置重心向下。注重充实基层财政,有效提高基层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并把基层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源投入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各种机构的内部社会管理投入,如作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组成部分的企业社会投入;二是各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投入,这些组织在启动以后也部分地通过非营利的有偿服务来实现自我维持和发展;三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包括慈善捐助。比较起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主要还是国家财政投入,社会资源投入比较有限。例如,2009年我国慈善捐助总额为509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0.17%、财政总收入的0.75%。而同期美国社会慈善捐款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总量的约2%、财政总收入的约10%。因此,完善有利于慈善捐助健康发展的税收制度和慈善组织制度,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社会管理,形成参与社会管理的宏大志愿者队伍,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篇6
众所周知,职务犯罪害人害己,祸国殃民。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务犯罪预防,重视惩防体系的建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是中国反腐倡廉事业的重大战略。党的十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并且明确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三清”目标。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达,是江苏众多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医院和企业总部的集中地。在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争当“科学发展第一、改革创新第一、和谐稳定第一”的进程中,如何使南京成为职务犯罪最少发生的地区之一;如何将防线提前,在腐败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何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如何汇聚民智民力,由职能机关的独角戏变为全社会的联防联控……以鼓楼区院为代表的南京检察机关进行了脚踏实地并富有成效的探索,立足检察职能,开拓创新,积极构建南京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把反腐倡廉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构建以“社会善治”为目标,以“社会协同”为工作方式,以“社会培育”为创新动力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大预防工作格局,这是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应有之义。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以“社会善治”为目标的预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民众中形成尚德崇廉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切实落实政策,拓宽民众的表达渠道,使预防工作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联防联控”,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社会自治成为预防工作的一体两翼。
“公生明,廉生威”是中华廉政文化的经典阐述。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的过程中,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全社会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和保证。要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增强公职人员的自我约束力、人民群众的监督力。要从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人民群众入手,密切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有序参与预防职务犯罪;注重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努力形成专门机关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合力,共同推进预防工作。要通过预防职务犯罪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预防检查纠错和督促的职能作用,开展专业性的预防指导,形成以行业严格自律、政府规范管理、人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化预防体系。
篇7
关键词: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67-0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绥滨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辖3镇6乡109个行政村,总人口18.9万人。当前要把绥滨县的社会管理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需要不懈地努力。笔者就绥滨县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绥滨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在社会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难度增大。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化,由此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2.基层管理工作薄弱,社会管理力度不够。一些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如村委、街道、社区等,能够提供的服务资源有限,服务质量不高。
3.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社会管理投入不足。现有的基层基础保障水平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以上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在重点难点上寻求突破
1.以加强服务管理为重点,创新特殊人群管控机制
1.1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采取“一般人口常规管、外来人口跟踪管、高危人群重点管”的管理方式,完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1.2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推进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座谈会,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管理。建立涵盖人员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及奖罚、社会保障、解除矫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备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
2.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
2.1着力构建 “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县9个乡镇要建立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09个行政村要建立村级治保民调组织。各级组织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坚持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全过程,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
2.2着力搭建维稳工作平台。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县乡村协调联动、三大调解衔接互补”的工作思路,加大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和深入推进强度,全县9个乡镇成立维稳工作中心,109个行政村,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增强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
2.3着力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行动。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落实乡镇与部门、条与块的排查调处职责。建立并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个排查”网络和工作机制,突出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调处。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及时列入调处工作日程,逐件逐级落实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3.以完善防控体系为重点,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机制
3.1健全群防群治网络。组建和规范9个乡镇、109个村治安巡逻队,日常巡逻与节假日、节庆活动、敏感时期、易发自然灾害时期巡逻相结合,狠抓群防群治。
3.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和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一校一岗一警”,严密组织民警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加大巡防密度,确保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的人身安全、交通安全。
3.3深化严打整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查禁“黄赌毒”,重点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恶势力犯罪、多发性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放在服务民生上
社会管理要搞好,就要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落实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政策惠民工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
篇8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公安机关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有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作指导。而法治视角下的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理念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尊重各方利益诉求及依法执法的意识。因此,为了保持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本质,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和民主参与的法治理念。首先,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人权“作为人在物质以及精神上满足自身需要的那些最基本的权利,当然有助于实现人类在各种文明历史中所追求的目的,同时它也可能构成人类为那些目的而必须寻求或具备的手段”。人权是“指人们主张应当有或者有时明文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保护,以此确保个体在人格和精神、道德以及其他方面的独立得到最全面、最自由发展。他们被认为是人作为有理性、意志自由的动物固有的权利,而非某个实在法授予的,也不是实在法所能剥夺或削减的。”人权是相对于公权力而言的,是“不受公权力侵害”的私权利。人权不仅仅是对于权利的简单需求,而且意味着一个人对拥有法律权利的要求。“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建立了政府。”
因此,国家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人的权利——人权,那么作为国家存在方式的公权力——公安机关必然不能侵害人权。为此,我国在1992年了中国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2004年修改宪法,写入“人权条款”;2008年了第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具体到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因此,公安机关必须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在日常的行政服务中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在办案中始终坚持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等理念,从而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其次,公安机关必须强化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事实际上就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一切体制、机制和方法上的创新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公安机关能否践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任务,关键是其能否严格依法行政,能否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领域也发生了五个方面的转变:社会从“单位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角色由“权力本位型”向“权利本位型”转变;公共管理方式从“行政管制”向“社会服务”转变;社会治安从“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化解社会矛盾从“单一机制”向“多元机制”发展。这些变化必然要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理念,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其职能的法制化,进一步细化其职权空间,始终坚持在制度范围内行使职权;必须正确贯彻公安机关行政程序的法制化。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对权力的制约程序和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程序,“法治”也不成其为真正的法治。
因此,为了实现公安机关行政程序法制化,必须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制度保障;必须通过制定政务公开制度,保障公安执法过程的透明性。再次,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安机关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就是公正、平等,强调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按照一般的认识,正义是某种事物的‘平等’(均等)观念”。社会需要创新管理机制,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而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也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指针和发展方向。在法治条件下,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必须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条件下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是使社会成员能够按照规定的行为模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保护,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规则)公开和结果(分配)公平。为此,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区域、城乡不平衡的问题,社会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到位、不均衡的问题,并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公安机关必须强化民主参与的法治理念。为化解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中央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十六字方针。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领域,这四方面是否会得到有效的落实,关键还是要看公安机关如何行使权力。因此,随着公安执法价值观念的转换,从前那种完全由公安机关单方实施的政策制定和执法方式,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对于公安机关服务的社会需求,这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进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而参与式公安执法理论与实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参与式公安执法是指公安机关在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公众参与执法过程,“充分尊重公众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承认公众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明确公众参与行政的权利和行政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创造互动、协调、协商、对话、合作的新型行政法律制度”。因此,参与式公安执法改变了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方式,将管理对象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形成公安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互补”、“双赢”、“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推动社会管理良性发展的合力。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法治路径
社会管理就是要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出路必须是民主与法治。因此,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也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发挥法治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并积极探索构建法治主导型的社会管理模式。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及民警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养成依法办事的法治观念;必须进一步健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必须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法治化取向。首先是进一步强化公安机关及民警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养成依法办事的法治习惯。2010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公安机关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因此,公安机关及民警能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养成法治习惯,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法治化进程。
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对规则的执行和遵守,它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概念,对规则的执行和遵守贯通法律实施的所有领域。”正因为“法治”特别重视制度的作用、重视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视程序正义甚于实体正义,规则意识更应是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公安机关及民警如何切实遵循和运用法治思维,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合法:“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具体而言,公安机关及民警作出某一决策,实施某一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明示或暗含的目的;应符合法律、法规为之确定的权限;决策与行为的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即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的要求。当然,公安机关及民警要做到这五个合法,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强法治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进行法治理念的灌输,始终坚持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其它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效力或与法律相冲突的执法理念。为此,公安机关及民警要进一步树立这样一些意识:人民自己而非政府才是法治的主体;在法治状态下,人是法律之下的法律化的人,人与人是平等的;在法治状态下,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法律为他创造了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条件,等等。其次是进一步健全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我国社会管理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公安机关应对社会管理的制度基础薄弱。因此,加强和创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机制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基本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良法之治”。然而,我国的立法工作存在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导致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即使有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也都存在着不适应、不完善、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只有当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因而是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的时候,才会有确实的把握,正确而毫无成见地确定某种伦理关系的存在已不再符合其本质的那些条件,做到既符合科学所达到的水平,又符合社会上已形成的观点”。
篇9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从中央提出加强社会管理以来,检察机关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本性问题,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检察机关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重视修复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也不断增强,共享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社会矛盾相对凸显,检察机关虽在社会管理很多方面进行了管理创新,但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和人民群众较高期望,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观念有待更新
很多人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主要行使检察权,而社会管理是行政机关的职责,与检察机关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思想有失偏颇,没有认清检察权行使的最终目的,割裂了检察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检察权行使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也说明社会管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检察机关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二)社会管理创新动力有待提高
检察机关普遍存在着案多事多人少的矛盾,大多数检察官每天埋头办案、办事,创新时间有限,创新意识也不高,甚至有些人认为检察机关的职责就是维护法律权威,重点还是依法办事,不应随意创新,而且创新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人手、经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难以达成有效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目前检察机关进行某些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根据上级部署被动开展工作,社会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及其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三)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的效率有待提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检察机关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往往需要行政部门、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协助配合,在参与者众的情况下,难以避免会出现沟通协调不及时,遇到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降低了社会管理的合作执行效率。检察机关如何加强与行政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明确各方责任,顺通沟通协调机制,优化社会管理效果,成为当前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问题。
二、检察机关加强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正确树立社会管理意识
1、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检察长指出,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所以,应当纠正在检察机关内部长期存在的错误理念,即社会管理是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与司法机关没太大关系。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检察机关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2、不断强化社会管理“人本”意识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检察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3、不断强化“合作”意识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检察院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互联网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合作意识,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合作中切实抓好落实,在落实中有效协作服务。
(二)立足检察本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坚持把认真执法办案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1)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
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作用,树立依法打击犯罪本身就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坚持学习由高检院的指导性案例,用指导性案例指导和规范办案,防范执法偏差。重点是定期认真内省、规范和提高执法办案流程,切实保证案件质量,为根除涉检隐患打下坚实基础。
(2)进一步突出执法办案重点
检察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的严重刑事犯罪,维护人民群众正常和谐的工作生活秩序;要加大对社会管理领域的职务犯罪惩治力度,如社会保障、医疗教育、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犯罪案件;要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人身权利和民益。
(3)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管理机制
随着检察机关业务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检察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有了不断提高,但执法办案中不严格依法办事、不按工作规范要求办案的问题仍有存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管理机制,在原有检务督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集立案、办案、审批、查询、监督于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监督系统,实现执法管理监督的全程化、精细化、实时化、公开化,进一步提高案件管理科学化、执法规范化水平。
2、坚持把完善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进一步完善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与法院积极沟通达成共识,将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作为一种长效工作机制,对复杂、疑难或者检、法两家存在重大分歧的公诉案件启动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对案件争议焦点充分沟通多方了解,使法院全面了解案情,避免误判。
第二、进一步推进监督配合机制建设。以平潭县人民检察院为例,在与法院联合出台了一系列规定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与税务、烟草、工商、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积极与法院协调,就民刑案件执行环节进一步达成更加规范、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的工作细则。
第三、进一步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要结合办案认真分析研究犯罪类型、发案原因和规律特点,掌握地方刑事犯罪趋势和治安动态,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发挥检察建议在促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有效解决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
3、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始终
(1)不断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两扩大、两减少”的要求,对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坚持“严打”方针。对罪行轻微的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以及初犯、偶犯、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犯罪,立足于化解矛盾,不断完善和规范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刑事和解机制,结合办案教育挽救和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
(2)积极推行涉检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强化风险意识,积极完善自侦、审查逮捕、审查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于引发的犯罪、涉众型犯罪、重大复杂案件、当事双方严重对立或网络媒体、社会各界关注的敏感案件,要进行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的风险评估,预测和防范办案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制定应对预案,防止因执法不当或沟通不足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做好接待来访人员工作,耐心解释办案进程及相关法律规定,尽量化解或正确处理初访反应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3)继续探索使用刑事和解,积极推行答疑说理和听证制度
对于轻微刑事案件,要继续探索使用刑事和解,化解矛盾,减少对抗。对一些疑难复杂的批捕、案件要主动实行答疑说理和听证会,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教育,把答疑说理教育制度贯穿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让当事人及其家属明白捕诉或不捕不诉的理由,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群众监督之下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使检察权,消除盲目上访隐患。
4、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首先,延伸检察工作触角,把检察工作向社区、农村、企业延伸,进一步强化检察宣传工作,通过“三措施”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和熟悉检察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一是深入群众,组织干警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业,通过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普法知识。二是宣讲教育,在深入群众的基础上,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宣讲与企业以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司法案例以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等,提高群众对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认知水平。三是积极沟通协调解决,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深入分析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发挥检察机关监督职能,主动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献言献策,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将各种影响社会和谐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10
时代背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是管理主旨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协调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管理”这一概念。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把社会管理列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并把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框架,这标志着社会管理不再单一地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旨,而是以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
二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推动和谐发展的良好管理格局。根据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与作用的不同,社会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助;二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分工协作;三是社会主导、政府协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全能政府模式随之改变。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高度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意味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开始向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助的多主体管理模式、即第一种模式转变。
三是管理手段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指挥式”和“控制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单一的行政手段已无法适应社会管理需要。当前,政府管理手段多元化特征明显:如进一步做到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加快推进民主进程,在保留适度强制干预的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等。
以上的发展趋势也表明,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经济越发展,社会管理越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公民社会远未形成,社会管理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又使得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凸显;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可以说,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规律。
内在联系: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要求提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走法治模式。司法行政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权属的特殊性为其参与社会管理奠定了根本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渊源上讲,司法行政的产生是司法与行政相分立、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相分离的产物。司法行政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与司法有关的行政或行政管理。因而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司法保障功能,主要是从事司法裁决的执行;一是法治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这两大功能使司法行政具有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被赋予了客观公正执法者和管理服务社会行政者的双重身份。前者主要通过刑罚执行实现法律对社会越轨行为的纠正,后者则使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大量直接面向社会的公共法律事务。这使得司法行政工作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管理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社会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沟通法治与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是社会管理实现法治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司法行政权的特殊性使司法行政参与社会管理成为可能,并具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及特点:
从功能性质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基础性和实战性。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社会秩序的维系。正如亨廷顿所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当前,我国“三期”特征仍然明显,发挥司法保障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司法行政能否做好罪犯劳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转化、帮困扶助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社会稳定的关键还在于社会基层的安定。司法行政通过遍及全国城乡的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服务工作,及时发现、疏导、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减少社会矛盾积累,在动态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社会基层的稳定。司法保障功能和法治服务功能使司法行政直接进入社会管理,并呈现出基础性、实战性特色。
从工作对象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司法行政工作可以说是直接面向社会、直接面向最广大群众。只要社会各阶层需要法律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就有可能成为司法行政的工作对象。从实践层面来看,司法行政通过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提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依法协调社会关系、依法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公民社会的成熟提供有效的基层组织载体;通过实施法律援助,社会弱势群体平等进入司法范畴,完成了公民权力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质的飞跃;通过不断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多方参与的调解方式,这既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其内在、本质意义则在于推进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等等。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使得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特征。
从实际效果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具有长效性和治本性。法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这除了立法层面法律体系架构外,还需要通过法治实践形成人人知法守法、各方面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更加需要加快法治实践步伐,在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等“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主导部门,通过开展全民普法,促进全社会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养成,这对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经济发展有着根本性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的长效性和治本性特征。
具体路径: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司法
行政参与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路径一:以主动服务的思路降低转型风险。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才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根本保障。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是刻不容缓战略任务,仍需司法行政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以降低转型风险。一是降低企业转型风险。二是降低政府决策风险。三是推动法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路径二:以一体化的思路做好特殊人群的教育改造、帮困扶助工作。要以“首要标准”统揽特殊人群管理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强化“人本型”、“和谐型”理念,在做好管控的同时,加强心理矫治和引导,加大技能培训和帮扶力度,特别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坚持“给出路”的原则,最大限度理顺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反抗,实现管理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着力形成“一体化”治理模式。针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在系统内部,做到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紧密衔接、不留空挡;在系统外部,加强与公、检、法、工商、税务、民政、银行间的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社会协同,运用社会力量提升教育改造和服务管理水平。要及时转变工作方法。建立与开放、动态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工作方式,以做好特殊人群的衔接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异地委托管理试点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安置帮教基地等工作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路径三:以精细化的思路大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方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化。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涉及多样化矛盾主体、多层次社会关系、多领域利益冲突,这就需要不断优化调解组织网络,形成更为协调有序的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推进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方向。调解工作要“嵌入”当地网格化管理模式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社区进行细化,每个网格责任区配备相应调解员,确保全面有效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路径四:以集约化的思路提升为民服务的效能。把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司法行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追求,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司法行政服务为民体系。一是要善于促进法律服务资源集聚,构筑“大服务”格局。如将法律援助中心、专业性调委会、法律服务工作室等部门加以整合,为群众搭建“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司法行政服务平台,形成司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体优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满足群众多元利益诉求。二是要不断扩大覆盖面,构筑群众权益救助网络。如完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探索在村(居)建立司法行政工作站,让基层工作站逐步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保护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协作配合,构筑满足诉求的多元机制。如与公、检、法建立刑、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配合机制,与劳动、、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提升为困难群众依法提供救助的能力。
路径五:以系统化的思路推进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精神支柱、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当前,要充分发挥法治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就要以系统化的思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工程。要在“普”字上下功夫,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奠定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加强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加大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难点群体、盲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广泛传授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思想,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广大群众学法守法。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强化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物质基础。善于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拓宽法制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如整合现有资源,以规模化谋求社会影响的最大化;以政府立项、市场运营、公司运作的服务外包方式,创作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法治文化精品,增强法治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普治并举中形成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积淀。不搞空洞的宣讲,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把握各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积极介入党委政府难点问题,变事后被动宣传为事前主动预防,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把法律送到基层,真正做到“普法宣传到一线、普法成效在一线”,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普法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与参与,使法治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内在、长久的生命力。
履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职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化的问题。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决定了司法行政工作必须走社会化道路。从实践层面来看,社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配合还不够。当前,要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化。如依托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以江苏为例,可结合全省推广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党委、居委会、管理服务站、综治办)社区管理架构,加强基层司法行政组织、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增加司法行政基层一线的工作力量。又如,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协会,构建畅通社会各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平台和渠道,从而共同维护好社会公共安全。
――关于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水平的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司法行政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手段新方法,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进器”。